自动化技术概念范文

时间:2024-01-10 17:57:2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自动化技术概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自动化技术概念

篇1

关键词 高分子聚合物 改性乳化沥青 残留物 动力粘度

中图分类号:O631.21 文献标识码:A

Polymer Modified Emulsified Asphalt Residual

Kinetic Viscosity Test Technical Analysis

WU Xiangmei, XIE Yinjun

(Shangqiu in He'nan Shangqiu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Shangqiu, He'nan 476000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polymer modified emulsified asphalt residual kinetic viscosity test method are studied,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est results, test results, thus for the polymer modified emulsified asphalt residual kinetic viscosity check to provide technical basis and at the same time, proposed to polymer modified emulsified asphalt residual kinetic viscosity test as a foundation for its inspection items, toughness and refer to restore elasticity and toughness projects related to test results

Key words high-molecular; modified emulsified asphalt; residual; dynamic viscosity

动力粘度也称为绝对粘度,以Pa·s、厘泊和泊为单位,其中,0.1Pa·s=100 厘泊=1泊。测定物质的动力粘度,需要对测定环境的真空度和温度进行严格限定,对标准体积试样流通过真空减压毛细管粘度计所需的时间进行检测。在真空度和温度相同的情况下,越大动力粘度的试样流,其标准体积通过真空减压毛细管粘度计耗费的时间越长,则试样耐高温的能力越强。①

1 试验仪器

动力粘度试验使用玻璃制成的毛细管,各支毛细管均划分B、C、D三段, B、C、D各段均设置相应的系数,且所有系数均经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检测。因为玻璃加工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所有毛细管的各段标定系数均不相同,在应用过程中需予以注意。②通常情况下,B、C、D 各段标定系数,以及毛细管的规格、型号和编号均由仪器生产企业的相关资料中进行了规定,操作人员应对上述技术资料进行妥善保管。③

2 试验方法

2.1 试验仪器

第一,毛细管清洗。使用三氯乙烯将试验所需的真空毛细管彻底洗涤干净,如果管壁上有油污,需使用蒸馏水和洗液等进行彻底洗涤。洗涤完成后在烘箱中烘干。第二,毛细管的选择。对待测试样的粘度水平进行预估,根据沥青动力粘度试验T0620-2000的相关规定,对真空毛细管进行选择,应保证规定体积试样流经时间超过60s。对于高分子聚合物改性乳化沥青残留物,一般选择2.0mm 半径的毛细管。在乳化沥青添加改性剂前,应选择1.0mm至0.5mm 半径的毛细管作为残留物动力粘度试验仪器。在大量添加改性剂后,需变为4.0mm 半径的毛细管。第三,温控仪调节。水温设定在60.00℃左右,保证温控系统能够正常运行,加热浴缸中的水温应恒定为60.00?.01℃。

第四,在玻璃浴缸中加水,并保证水面与箱盖之间距离在30mm左右。打开U型水银管两端的锁紧阀,也就是以垂直位置替代常规的水平位置。将真空系统电源开关调整为关闭状态,接通电源后将开关打开。

2.2 试样准备

第一,试样准备。加热事先预备的高分子聚合物改性乳化沥青残留物试样,将其调整为流动状态,均匀搅拌后,将其置入另一毛细管的小盛样器内,从而为试样的灌入提供方便,试样量在50cm3左右,并盖好用盖,在(145℃?℃)恒温的烘箱中保存。第二,试样和毛细管的预热。在(145℃?℃)恒温的烘箱将试样和毛细管连续加热 30min。第三,在所选的玻璃容器中竖立放置预热处理的毛细管,并在毛细管中注入沥青试样自装料管 A,将装料线处试样液面控制在?mm以内。试样装入时要避免管壁上附着试样。第四,在(145℃?5℃)的烘箱中放置加入试样的毛细管,连续保温(10min?min),从而避免管中试样出现气泡。

2.3 试验步骤

将3 支装置试样的毛细管由烘箱中取出,连续2min在室温下冷却,并在保持恒定试验温度的水浴中安(下转第207页)(上接第193页)装,应将其位置保持在I标线水浴液面下 20mm左右处。真空阀门确认关闭后,接通毛细管和真空管的入口端,并保证其不存在漏气现象。毛细管从烘箱中取出后,安装在恒温水浴中,并控制操作时间在 5min 以内。对真空系统连接部位的可靠性和密闭性进行检查。真空开关开启30秒钟后,开始运行真空泵,真空度控制在(300?.5mmHg)左右,后自动关闭真空泵,并保持真空度的稳定性。调节按钮使用液晶显示,将待测的毛细管B、C、D各段系数和管号输入液晶显示屏菜单中并确定。连续30min在恒温水浴中保存试样毛细管后进行测定。测定过程中,开启各个真空压力开关,在沥青到达相应刻度后,将控制面板的“计时”键按下。完成1 号毛细管的试验后,重复前述各项操作,对2、3 号毛细管进行检测。完成3支毛细管的试验后,仪器能够自动计算出试验结果。

2.4 结果计算

尽管自动化的试验仪器能够对测量结果进行自动计算,但试验人员也应了解测量结果的计算方法。根据下述公式对动力粘度进行计算: =K譼,其中,t单位为s,指的是经过第一对60s以上标线所需的时间,K单位为Pa·s/s,指的是第一对60s以上标线的粘度计常数,单位为Pa·s,指的是测定温度下试样的动力粘度。

3 试验结果

通过不同类型改性剂,以及相同的试验条件和试验材料,实施高分子聚合物改性乳化沥青残留物动力粘度试验,结果表明,乳化沥青未添加改性剂时,残留物动力粘度较小,仅为94.1 Pa·s左右,而添加高聚物改性剂后,其残留物动力粘度提高幅度较大。在添加量为3.0%时,改性前SBR为359.0 Pa·s,而改性后SBR为 2998 Pa·s,且改性剂增加后,不管是SBS还是SBR改性,动力粘度均会发生明显上升。试验结果证实,改性后的SBS蒸发残留物,其动力粘度明显大于改性前的SBR,改性前的SBR残留物动力粘度均不超过1000 Pa·s,而改性后的SBS均超过2000 Pa·s。④

在使用相同改性剂时,乳化剂的不同并不会对动力粘度产生较大影响。同时,由试验结果可知,在添加3.0%的SBR后,高分子聚合物改性乳化沥青残留物的动力粘度无法达到相关的规定。⑤

4 总结

我国颁布实施的《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中,严格规定了高聚物改性乳化沥青残留物动力粘度这一指标。若工程需要进行SBS改性,可通过SBR进行替代,但试验结果无法达到指标要求,由此可见,无法对添加物是否为SBS 改性剂进行甄别。两者之间事实上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建议可将高聚物改性乳化沥青残留物动力粘度试验作为其基本检验项目,并参考弹性恢复、韧性和粘韧性等检验指标,从而为高聚物改性乳化沥青质量的提高提供保证。

注释

① 马和平,唐响亮.聚合物改性乳化沥青的制备与应用[J].交通科技,2005.1(5):112-113.

② 陈旭煌,邢伟高,胡立新,陈新泰.聚合物改性乳化沥青研究进展综述[J].中国建筑防水,2012.1(10):7-9.

③ 王振军,沙爱民,肖晶晶等.水泥对乳化沥青混合料微观结构的改善机理[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9.31(5):16-19.

篇2

关键词:自动化技术;机械设计;应用;三维平台;复杂机械系统

中图分类号:F4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机械自动化技术在机械制造业快速发展的今天也有了长足的发展。机械自动化主要指的就是在机械的设计、制造中使用自动化技术,实现机械生产、加工的全自动化,加快加工形成速度和生产材料的流动速度,使得生产过程实现全自动化。机械制造水平的高低,不仅关系到机械制造业自身的发展,同时还对我国的国民经济有着相当重要的影响。作为机械制造重中之重的机械设计就更加重要了。

从创新角度研究自动化技术与机械设计

创新是当今时代的主流,不断提高产品的创新设计能力,不仅关系到企业在经济竞争大环境下的生存发展,还关系到国家的生存与发展。美国工程设计委员会就将创新设计作为优先资助领域,认为创新是企业乃至国家发展进步的关键因素。创新设计是增加就业机会、关系到我国未来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快速多变的经济竞争市场和个性化发展趋势也对当今企业的发展提出了挑战。企业必须在经济市场激烈竞争中准确掌握市场动态,具备良好的市场嗅觉能力,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能够在第一时间开发出满足市场需求的产品,赢得市场的青睐,进而获得丰厚的利润回报。而在产品开发的过程中,快速创新能力则非常重要,是决定企业生存发展的关键因素,同时快速性和创新性也是二十一世纪工程设计学科的主要发展方向。将创新理念引入机械产品的设计阶段,首先从产品的概念设计阶段着手。产品的概念设计阶段,也被叫做产品的原理方案设计阶段,是运用创新手段的关键环节。从不同的思维角度看待同一问题,得到针对同一问题的不同解,并组成解空间,然后经过比较分析后,选择解空间中那些相对具有创新性和新颖力的产品设计方案,这就是一个较为完整的产品创新设计过程。也只有这样的设计,才是特定生产条件和特定市场需求环境下的最具有创新性和设计感的可行性产品设计方案,才更加适应市场的需求,在经济市场中更加具有竞争价值。因此,机械产品的设计不是仅仅局限于追寻问题的一个最佳解,而在于在特有的物质条件下获得最具有竞争力、创新价值的产品。

机械产品的概念设计是人脑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的综合结果,与人脑的思维能力有关。由于人的创新思维和知识有一定的局限性,创新也不是随时随地都会有的,具有一定的随机性,不能做出非常肯定的保证,在任何给定的时间和给定的条件下都能创造出具有创新性的机械产品设计方案。这就与快速发展的经济市场相脱轨,使得机械产品往往跟不上市场发展、进步的节奏,容易引发企业危机。这使得如何快速地拿出满足市场需求的产品设计成为了现实性的问题,在研究解决这个问题的基础上,人们开始将目光集中于计算机信息技术,经过不断实践后发现,将计算机信息技术引入到机械产品创新设计中能够实现产品的快速创新设计,是唯一可行的一种方法。

二、自动化技术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

从机构学的广义角度来说,任何包含控制、机、电等的机电一体化系统都可以看成由控制、机、电组成的广义传动结构和广义传动结构载体。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创新实质上指的是广义机构的创新。本文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三维平台的较为复杂的机械系统创新设计和自动化设计方法。主要围绕机械概念设计方案以及机械概念设计方案的虚拟样机自动表达进行了详细地论述。

复杂机械系统的创新性设计和机械的相对应的自动化系统主要包括能够在产品设计方案中的三维虚拟样机的装配和仿真的自动化建模中加以直接支持,能对形成的较为复杂的机械系统符号进行自动化仿真、装配以及建模。并能够提供2种计算机化方法,且确保这2种计算机化方法能够适应复杂机械创新设计且具有较强的创新设计能力。在此设计中,创新和快速是最关键的因素。

在机械产品概念设计阶段,此基于三维平台的系统提供了2种由计算机进行辅助的产品创新设计方法,第一种就是在设计规则之下的机械产品创新设计;第二种就是在改良机械产品的基础上的功能重组与分解的机械创新设计方法。不管是在设计规则之下的机械产品创新设计,还是在设计规则之下的机械产品创新设计,最终都会采取符号方案的方式加以表示。针对机械产品设计概念阶段的这种采用符号进行表达的产品设计方案,最后都会被自动分解为基本机构以及与其连接关系。针对其中的已经被识别出来的基本机构,采取基本机构运动分析方法对基本机构的内部各个构件加以分析,最终得出基本机构各构件的平面运动数据的相关分析。在这个过程中,为了加快机械产品的研发速度,可以采取面向对象技术设计基本机构的机构设计。基本机构的快速虚拟的建模问题的解决可以通过对三维平台采取数据库驱动、特征控制参数等措施进行2次开发,能够实现选用少量特征来进行控制参数驱动整个基本机构的三维造型设计过程。

按照基本机构之间的相互连接关系以及基本机构的空间占据大小,采取最优布局算法,对每一个基本机构在空间的具置加以确定,尽量使得复杂机械系统实现占据空间位置最小,这不仅是工艺美学设计的要求,同时也提高了机械产品的运动刚度,可谓一举两得。运用“后台预置”的装配方式,按照基本机构的运动分析数据以及最终布局结果,在特定的布局空间放置基本机构的三维虚拟模型。与机械概念设计符号方案相对应的复杂机械系统的虚拟样机可以通过驱动构件位置的连续变换来获得。

在机械概念设计阶段获得的符号设计方案能够在一定条件下自动转化为和其相对应的二维虚拟样机,然后再接着进行虚拟仿真。这一过程的设计,就可以实现由机械产品的概念设计阶段的评价直接转化为对虚拟样机阶段的定量的行为评价,进而综合评价机械产品的设计方案,能够在三维虚拟样机的层面上,实现从众多机械产品设计方案中快速选出最具有创新性的性能优秀的产品设计方案。从以上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到,自动化技术在复杂机械系统设计中的运用,不仅有利于机械产品的创新设计,同时还有效提高了机械产品的研发速度。

结语:

我国机械制造业的发展进程随着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得到了相应程度的发展,尤其是自动化技术在机械设计中的运用,以国际先进水平为基准,起点较高,包括了各种见效快、较为灵活且成本相对较低的自动化技术。本文从创新角度研究了自动化技术与机械设计,并在此基础上对基于三维平台的较为复杂的机械系统创新设计以及自动化方法进行了详细地论述,希望能给予相关人士一些建设性的意见以及建议。

参考文献:

[1]索春英,冯哲.浅析如何提高机械设计的自动化程度[J].价值工程,2011(06)

[2]林理强.浅析提高机械设计自动化水平的有效途径[J].机电信息,2012(27)

[3]张青,曾晓超,杨瑶.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前景[J].科技传播,2012(18)

[4]马志强.关于中国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发展研究[J].科技信息,2013(03)

篇3

【关键词】超现实主义自动性数字媒体艺术

数字时代改变着人们对生活各个方面的看法和认知。在数字媒体的巨大影响下,新的艺术形式、不同的呈现方式层出不穷,媒介与媒介之间的定义被不断模糊和拓展。当代艺术家也正在积极响应数字技术的发展和变迁,不断地针对各种数字技术进行探索和实践,拥抱数字技术发展的成果。那么,自动化的概念在数字时代是如何应用的呢?自动化的概念和数字时代的关系是怎样的?自动化的概念还有必要存在吗?本文对这些问题展开讨论。

一、超现实主义和“自动化”的发展背景

超现实主义革命的起源是达达运动。在超现实主义的发展历史中,有两个突出的群体,即无意识和超现实主义。这两个群体是由于Breton、FreudandJung对无意识理论的两种不同的解释而产生的。而自动化的概念就是艺术家通过对无意识的不断探索而产生的。“自动化”一词通常指的是一种下意识的绘画技巧,画家允许其潜意识来控制,例如威廉阿纳斯塔西(WilliamAnastasi)的口袋画。在他的实践中,他将几张纸折叠成8个方块,使它们小到可以放进口袋,他把手伸进口袋,由此产生的不规则图形就是他的作品。当他认为一个小方格完成的时候,他就会把纸重新折叠,创造一个新的空白表面继续绘制。艺术家将其描述为“无视力”的活动,这种活动可以让艺术家在注视乘客或观察移动的火车时把注意力集中在情感上。自动化根据语境的不同会有不同的定义。在心理学中,自动化的意识行为是对意识的抑制,而促进激发潜意识的活动。许多致力于自动性的艺术家宣称,图像不应该被“意义”所累,它应该是直观的,注重分析情感和感觉。自动绘画的视觉体验与抽象艺术有许多相似之处,“自动主义是一种抽象形式。”安德鲁马松(AndreMasson)的画作经常被用来说明自动性的概念。他对无意识的想法非常有兴趣。为了回应抑制意识的想法,他强迫自己在非常严格的条件下工作,使用药物或者长时间不吃不睡地工作。他相信这会使他的艺术更接近他的潜意识的机制。艺术家早期的尝试大都基于通过某种活动从而达到生理上的限制而激发潜意识的想法。

二、自动性——一种随意的活动

人们对自动性的总体印象往往与超现实主义艺术家和他们的大型艺术作品有关。这些作品让人们以为应用自动化的概念只有艺术家才能完成。然而,实现自动化的想法在日常生活中很常见。例如,让笔在没有特定意图的情况下流动。就像戴维麦克拉根(DavidMaclaGan)所说的,“自动绘图是一种更戏剧化、更广泛的创作模式,在一种恍惚的状态进行。就像涂鸦一样,那些参与其中的人不一定是受过训练的艺术家,但结果是惊人的。从这个意义上说,自动性更像一个玩具,它包含了人的无意识、手、纸和笔,它的目的不是为了表现什么东西,而是为了休息,或者是像孩子做游戏一样。”自动化的某些特性也被应用到概念艺术(概念艺术是一种插画形式,用来在电影、视频游戏、动画或漫画书中传达一种想法,可以是关于电影或者游戏中的场景或者角色)的创作过程中。为了克服面对白纸的恐惧,整个过程就像在运用无意识自发产生的迷宫中寻找出口一样。创作者不断变化笔法,改变作画的材质和方式,试图寻找一种无意义的形体。然后在这些无意义的形体的基础之上寻找有意义的造型,把它们变成武器、人物、动物等。在传奇概念艺术家斯科特罗伯逊(ScottRobertson)的教学中,“快乐的意外”(happyaccident)一词经常被强调,这与自动性有着密切的关系。它是指使用各种数字技术来发现有趣的意外形状,然后通过观察形状和特定的创作意图进行结合,从而创作作品的形式。这个实践最突出的特征是,它把无意识看作是一种把想象力视觉化的工具,这种工具让艺术家把创作初期的艰难幻化成一种游戏,进而让艺术家放松下来。像自动化主义画家奥斯汀奥斯曼(AustinOsman)所说,一个潦草扭曲复杂的草稿,可以是一个成熟创意的孵化器。人们利用无意识为意识创造一些视觉暗示,就像在混乱中寻找秩序的过程一样。这样的想法很像观云或者画天这样类似的游戏。有时,天空中的这些图像确实让人感到惊讶,一会儿形状像大象,一会儿像鸟类或者鱼类,而且,这些形状将被扭曲变形,创造出一些有趣的视觉体验。这些扭曲的自然而然形成的形状富有美感,可以激发人们的想象力。通过观察分析自然而然产生的形状,人们还可能会发现隐藏在个性中的事实。一个很好的例子就是“精神错乱”(Pareidolia)的心理测试。人们很少听说过它,但几乎每个人都经历过。测试的建立者认为人们在看到或听到一个模糊或随机的图像或声音时所作出的应激反应,这种应激反应储存着重要的信息。这种信息十分真实,往往可以解释人们内心深处潜意识的想法。观察云或者观察土壤和Pareidolia测试具有很多类似点。相似之处在于,他们在部分过程中使用了自动化的概念,更像是一种部分自动行为。无意识思维将是一个重要的部分,但也是一个很小的部分,就像自动化对概念艺术家创作的意义一样,不是绝对的无意识,而是在有意识和无意识之间的一个点。换句话说是在有意识和无意识之间切换的活动,这被称为部分无意识,顾名思义,就是无意识在整个创作或者行为活动中扮演角色或者在整个体验中充当元素,但是作品中也会有人的意识存在。

三、数字模拟与自动化

在数字时代,链接现实和虚拟的便是编码和算法,现代数字技术将所有的一切都变成了一系列标准化的数字序列,这意味着媒体之间的障碍变得越来越模糊。在虚拟的世界中整个自动化的概念也在悄悄随之改变。卡尔西姆斯(KarlSims)的项目被命名为“基因图像”(geneticimages),在这个项目中,访客可以与装置互动,参观者可以选择更有吸引力的图像,然后选择的图像可以存活下来,生成下一代,这一过程是对自然选择进化过程的模拟。在这次的人机合作中,人们根据自身的审美准则来选择可以留下来的图像,而电脑则提供它们强大的计算能力创建复杂的纹理。卡尔让观众的决定成为在这个互动项目中找到“快乐的意外”或“机会”的不可控制因素,最后作品可以有成千上万不同的结果,场面十分壮观。数字技术的发展可以简单地理解成在虚拟世界中再造现实的过程,也就是模拟能力提升的过程。来自现实世界的风、碰撞、冲压,已经成功地从物理数据转化为数字数据,在虚拟世界中进行进一步的实验和动态模拟。因此,数字媒体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被视为一种新的语言,可以被翻译成我们所熟悉的语言,但是它也有自己的表达方式。在科恩(Cohen)的项目中,他设计了一个名为AARON的程序,该程序会帮助他找到意想不到的图形。他反对那些认为数字技术让艺术同质化的观点,“这不是大多数人所描述的创造艺术。”但为什么不是呢?AARON为什么相比人类缺乏创造力?仅仅是因为它是人类制造的吗?按下按钮,在处理软件中改变参数,会得到一个固定的结果。根据数字工具的工作流程,一些人开始怀疑数字媒体的灵活性,他们指出数字软件是同质化的艺术领域。艺术是抽象的、表达的、文化的,它取决于心情、细微差别和情绪——这与人们认为计算机具有的理性、逻辑性截然相反。相比之下,持相反观点的人认为,创造力并非只有人类拥有,但它是人类智慧的标志之一。如何定义一台机器是否具有思维能力仍然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争论的开始可以追溯到20世纪40年代,当时诺伯特维纳(NorbertWiener)指出,数字计算机的出现让人们开始思考人与机器之间关系的问题,这值得以科学的方式进行探索。在这个领域,许多研究人员发表了不同的文章来定义人工智能的生命特性。在诺贝特(Norbert)的《控制论》一书中,他定义了任何有机体或生命体的三个主要因素,即沟通、控制和反馈。有生命的机器和普通机器之间有一个相对权威的分界线,那就是机器是否能通过“图灵”测试,这个测试由计算机先驱艾伦图灵命名。他说,如果一台电脑通过了测试,它就可以被理解为在思考。事实上,有一个模拟13岁男孩的电脑程序已经通过了该测试。当机器可以做梦,无意识会发生什么?这会不会是一种绝对的无意识呢?文章称:“这是机器做梦时发生的事情”,也让人们重新思考人工智能与艺术之间的关系。文章讲述了谷歌开发的AI系统Deepmind独立完成制作艺术作品的过程和逻辑。这些艺术作品纯粹是由计算机程序创建的。这个过程是模拟人类大脑的神经系统,程序中存储的信息可以被认为是人类记忆。因此,这个过程更接近于我们自己的创造过程。这项技术的未来潜力不可忽视,想象一个不知疲倦的机器不断地创造不同模式的图像,而没有人类的影响,也没有人知道这个活动的目的。如果技术的发展达到一定的水平,那么自动性的概念会被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人的因素会降到零,就会出现一种纯粹的自动性。但是,它能被认为是纯粹的自动性吗?或者还有一些东西是人工智能无法替代的,到那时针对自动性的新争论将会被引发。

篇4

一、“电子设计自动化”课程教学的特点

电子设计自动化是一个较为宽泛的概念,它涵盖了电路设计、电路测试与验证、版图设计、PCB板开发等各个不同的应用范围。而当前“电子设计自动化”课程设置多数侧重电路设计部分,即采用硬件描述语言设计数字电路。因此,该课程的教学具非常突出的特点。

1.既要有广度,又要有深度

有广度即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把电子设计自动化所包含的各个不同的应用环节都要让学生了解,从而使学生从整个产业链的角度出发,把握电子设计自动化的真正含义,以便于他们建立起一个全局概念。有深度即在教学过程中紧抓电路设计这个重点,着重讲解如何使用硬件描述语言设计硬件电路,使学生具备电路设计的具体技能,并能够应用于实践和工作当中。

2.突出硬件电路设计的概念

在众多高校开设的“电子设计自动化”课程中,多数是以硬件描述语言VHDL作为学习重点的。而VHDL语言是一门比较特殊的语言,与C语言、汇编语言等存在很大的不同。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让学生明白这门语言与前期所学的其他语言的区别,并通过实例,如CPU的设计及制造过程,让学生明白VHDL等硬件描述语言的真正用途,并将硬件电路设计的概念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3.理论与实践并重

“电子设计自动化”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必须两者并重,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理论学习中要突显语法要点和电路设计思想,[2]并通过实践将这些语法与设计思想得以加强和巩固,同时在实践中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电子设计自动化”课程教学方法总结

良好的教学方法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针对“电子设计自动化”课程的教学特点,笔者根据近几年的教学经验总结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1.以生动的形式带领学生进入电子设计自动化的世界

电子设计自动化对学生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如何让他们能够快速地进入到这个世界中,并了解这个世界的大概,从而对这个领域产生兴趣,是每个老师在这门课授课之前必须要做的一件事情。教师可以采用一些现代化的多媒体授课技术,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电子设计自动化。由于电子设计自动化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因此,可以通过播放视频、图片等一些比较直观的内容来让学生了解这个领域。从学生最熟悉的电脑CPU引入,通过一段“CPU从设计到制造过程”的视频,让学生了解集成电路设计与制造的流程与方法,并引出集成电路这个概念。通过早期的集成电路与现在的集成电路的图片对比,引出EDA的概念,并详细讲解EDA对于集成电路行业的发展所作的巨大贡献。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向学生介绍一些使用EDA技术实现的当前比较主流的产品及其应用,提高学生对EDA的具体认识。这些方法不仅使学生对EDA相关的产业有了相应的了解,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踊跃地投入到“电子设计自动化”的学习中。

2.以实例展开理论教学

“电子设计自动化”的学习内容包含三大部分:[3]硬件描述语言(以VHDL语言为学习对象)、开发软件(以QUARTUSII为学习对象)和实验用开发板(以FPGA开发板为学习对象)。硬件描述语言的学习属于理论学习部分,是重中之重。对于一门编程语言的学习来说,语法和编程思想是学习要点。在传统的编程语言学习的过程中,通常都是将语法作为主线,结合语法实例逐渐形成编程思想。这种学习方法会使学生陷入到学编程语言就是学习语法的误区中,不仅不能学到精髓,还会因为枯燥乏味而产生厌倦感。如何能使学生既能掌握电路设计的方法,又轻松掌握语法规则是一个教学难题。笔者改变传统观念,将编程思想的学习作为教学主线,在理论学习过程中,以具体电路实例为基础,引导学生从分析电路的功能入手,熟悉将电路功能转换为相应的程序语句的过程,并掌握如何将这些语句按照规则组织成一个完整无误的程序。在此过程中,不断引入新的语法规则。由于整个过程中学生的思考重点都放在电路功能的实现上,而语法的学习就显得不那么突兀,也不会产生厌倦感。由于语法时刻都需要用到且容易忘记,因此在后期的实例讲解过程中需要不断地巩固之前所学过的语法现象,以避免学生遗忘,以此让学生明白,学习编程语言的真正目的是为了应用于电路设计。通过一些实践,学生体会到语言学习的成就感,进一步提高了学习兴趣,此方法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3.将硬件电路设计的概念贯穿始终

硬件描述语言与软件语言有本质区别。很多学生由于不了解硬件描述语言的特点,在学习过程中很容易将之前所学的C语言等软件编程语言的思维惯性的应用于VHDL语言的学习过程中,这对于掌握硬件电路设计的实质有非常大的阻碍。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从最初引入到最后设计电路,都要始终将硬件电路设计的概念和思维方式贯穿其中。在讲述应用实例时,需要向学生分析该例中的语句和硬件电路的关系,并强调这些语句与软件语言的区别。以if语句为例,在VHDL语言中,if语句的不同应用可以产生不同的电路结构。完整的if语句产生纯组合电路,不完整的if语句将产生时序电路,如果应用不当,会在电路中引入不必要的存储单元,增加电路模块,耗费资源。[4]而对于软件语言,并没有完整if语句与不完整if语句之分。为了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不同的if语句对应的硬件电路结构特性,可以通过一个小实例综合之后的电路结构图来说明。如以下两个程序:

(1)entitymuxabisport(a,b:inbit;y:outbit);end;architecturebehaveofmuxabisbeginprocess(a,b)beginifa>btheny<='1';elsifa<btheny<='0';endif;endprocess;end;

(2)entitymuxabisport(a,b:inbit;y:outbit);end;architecturebehaveofmuxabisbeginprocess(a,b)beginifa>btheny<='1';elsey<='0';endif;endprocess;end;

(1)(2)两个程序唯一的不同点在于:程序(1)中使用的是elsif语句,是一个不完整的if语句描述,而程序(2)使用的是else语句,是一个完整的if语句描述。这一条语句的区别却决定了两个程序的电路结构有很大的不同。(1)综合的结果是一个时序电路,电路结构复杂,如图1所示。而(2)综合的结果是一个纯组合电路,电路结构非常简单,如图2所示。通过综合后的电路图比较,学生更深刻理解这两类语句的区别。强化硬件电路设计的思想,可以促使学生逐渐形成一种规范、高效、资源节约的设计风格,培养一个优秀的硬件电路设计工程师。

4.通过实践拓展强化学生动手能力

“电子设计自动化”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课程,学生在学完该课程后必须具备一定的硬件电路设计和调试的能力,因此在教学中需要不断地用实践训练来强化学生在课堂所学习的理论知识,并使他们达到能够独立设计较复杂硬件电路的能力。笔者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将课程实践和毕业设计内容相结合的方法,让学生强化实践能力,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学习“电子设计自动化”课程的学生基本上都是即将进入大四,此时他们的毕业设计已经开始进入选题,开始了初步设计的过程。笔者先在实验课堂向学生布置一些常用硬件电路设计的题目,比如交通灯、自动售货机、电梯控制器等,让学生体会电子设计自动化课程的实用性,激发他们的思考和学习兴趣。在此基础上分组组建实践小团队,让每组学生共同完成一个较复杂的电路系统,比如遥控小车、温度测控系统等,鼓励他们将所做的内容与毕业设计对接。其中大部分同学通过这些训练都可以掌握硬件电路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流程,有一部分同学还能设计出比较出色的作品。此过程不仅让学生体会到了学习知识的快乐,也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为他们以后的继续深造和工作做了铺垫。

篇5

关键词:机械自动化技术;机械制造;应用

近些年来,自动化技术被广泛应用到机械化的今天,科技的不断进步给机械制造工业创造了极大的发展空间。所谓机械自动化主要是指在机械化制造过程中有效使用自动化先进技术,有效提高机械自动生产和工作效率。从世界角度出发,欧美等国家的工业技术水平较高,大多数国家机械自动化技术较低,我国在机械自动化制造业发展方面也有待加强。机械自动化技术能够加速我国生产力打造全新的生命力,为整个机械制造行业带来了更大的生机。

1 机械自动化技术的概念及其组成分析

1.1 机械自动化技术概念分析

机械自动化技术是在机械制造业中应用自动化技术,并在提高机械制造业生产质量和效率的过程中形成的一项创新型技术。在机械制造业中引入自动化技术,可以使得原来的生产过程更加自动化和高效化,原本很多的加工问题也会得到很好地解决,原材料的加入和工艺处理速度会得到大大提升,这个优化的过程也是降低资源投入、提高经济效益的过程。就目前机械行业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来看,机械自动化技术已经被广泛接受,而经过实践证明了的机械自动化技术在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促进产品流动、降低生产成本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与此同时,工作人员在机械化、自动化的生产环境下,工作压力得到了显著缓解,工作环境也在不断改善,为新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创造了便利条件。当前,机械制造业行业竞争日趋严峻,加强技术改造和创新已经成为了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机械自动化也将是行业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

1.2 机械自动化技术组成分析

机械自动化技术是多学科的综合体,它是多门应用技术的结合体,因此对于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是行业改革的重要推动力。为了更直观地对机械自动化技术进行分析,下面对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几个重要组成部分进行简单的分析。

(1)程序单元:这是整个机械自动化系统中的核心组成部分,所有的系统设置以及程序的导入都从这个单元开始,这部分在系统中的决定性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2)作用单元:通^作用单位可以完成系统前期的控制部分信息梳理,为紧接着的信息传递以及相应操作程序的制定奠定基础。

(3)传感单元:传感单元在系统中的作用是基础性的,它的存在主要是完成系统的实时检测以及信息反馈,并对系统的整体性能参数信息等进行传递上传。

(4)制定单元:根据系统的输入信息,制定单元在通过数据分析处理之后就会制定相应的反应程序,完成基本的操作。

(5)控制单元:控制单元主要是为了协调各个单元之间的关系,保证系统的顺利进行。

2 机械自动化技术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分析

2.1 集成化应用分析

信息技术背景下的机械制造企业的发展更趋于集成化,机械制造企业的集成化是技术经营和功能的集成,通过全过程的优化控制来提升整体的生产制造水平。在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可以将外部市场的基本动态信息和企业内部信息进行集成分析,这样就可以应对外部需求提出的应对对策,针对外界需求加快生产。机械自动化技术是多种技术的融合,既包含计算机控制技术、信息管理技术,同时又要融合系统设计和专业性的数控加工技术等。就目前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应用现状来看,它必将以其独特的优势在行业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2.2 柔性化应用分析

柔性化最显著的特点在于其能够根据外界因素作用力的差异表现出与之相对应的适应能力。换句话说,在柔性化应用过程中,生产出的产品能够较好地适应市场的更改特性。现代机械制造行业必须针对终端用户的各类需求及时精确地做出反应,进而对机械制造产品类型和结构属性做出相应的调整。从这一角度上来说,柔性化应用可以很好地解决该问题。其在确保必要生产柔性的基础上,对人机交互界面进行了合理优化,并在构建产品制造信息系统的基础上将计算机管理的工作效益发挥到最大。同时还可以优化企业内部和外部的应变性能,并在此基础上充分满足机械制造产品个性化和多样化的发展需求。

2.3 智能化应用分析

智能化发展也是机械制造企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通过机械自动化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结合,对整个机械制造生产过程进行优化和智能控制,这样系统就可以按照更加智能化方向发展,很多的智能化系统也会根据人脑智力进行模拟运作,与系统运行保持紧密关联。同时引入智能化技术的机械自动化系统还可以对实时的运行参数信息进行上报,实现系统的自检,保障系统以一个最佳状态来运行。

3 结束语

经济全球化速度的加快,使得全球行业间的竞争都在加剧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大企业吞并或者购买小企业已经成为正常现象。恶劣的竞争环境下,机械制造企业的发展也受到了挑战,但是挑战和机遇往往都是并存的。虽然竞争激烈,但是科学技术发展也为机械制造技术发展提供可能。依靠机械自动化技术提高生产质量和效率、促进成本管理,已经成为了重要发展方向。通过本文的阐述和探讨,机械自动化技术必然在未来的机械制造行业中占有更重要的地位。

参考文献

[1]桑运晓,曹金晓,宋洪亮.机械自动化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J].科技风,2016(16).

[2]高金梅.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在制造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15).

[3]张俊昌,尹丽娜,赵静.机械自动化技术在机械制造业中的应用[J].科技传播,2012(12).

[4]滕皓.机械自动化技术基础上的机械制造模式探析[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5(12).

篇6

【关键词】高校行政管理 必要性分析 办公自动化建设

引言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计算机已经成为高校办公的必备工具之一,校园网已成为高校教学、科研、办公及管理不可或缺的支撑环境,在我国高校教育中体现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近年来,许多高校都先后明确了数字化校园的战略目标,开始积极推进办公自动化建设,一些高校根据本校的需要和人力、财力的情况开发了具有本校特色的办公自动化系统,一些高校购买了办公自动化系统,还有一部分高校通过外包形式开发了诸如人事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教务管理系统,学生管理系统以及设备管理系统等一系列的办公自动化系统,这些系统的使用,大大提高了高校的办公效率,推动了高校办公自动化的进程。同时,高校办公人员的计算机应用水平也在逐步提高。使用office办公软件以及收发电子邮件等操作都已经成为办公人员工作和交流的重要途径,这就为办公自动化系统的进一步推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 相关概念的界定

1.1 高校行政管理的概念。高校行政管理指的是高校内部行政事务的管理,是高校通过依靠一定的机构和制度和采用一定的措施和手段,为了实现高校教育工作的目标,从而发挥管理和行政职能,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并引导全体师生员工有效完成学校各项工作任务,实现预定组织目标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

1.2 办公自动化的概念。办公自动化(office automatic)简称oa,是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一个概念,截止目前,办公自动化还没有形成一个被广泛认可的标准化定义,一般是指利用通信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以及办公管理方法,将人们办公的部分业务活动经由办公人员以外的其他各种先进办公设备,并由办公人员和这些办公设备共同构成一个人机信息处理系统,从而完成相应的任务的一个连续过程。

2 高校行政管理办公自动化的必要性

在我国高校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的宏观背景下,各高校之间的竞争日趋白热化,传统的行政管理办公方式已经不能满足高校快速发展的需要,这就凸显了改善高校内部管理体制和提高日常工作效率的重要性。具体而言,高校行政管理办公自动化的必要性主要系现在以下方面。

2.1 高校持续发展的内在需求。随着我国高校招生体制改革,各高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许多高校经过合并重组、独立升格、扩建新校区等方式,形成了新老校区或多校区联合办学模式,对于此,传统的高校行政办公模式显然无法适应远程办公的需求,这就对出现新型的办公方式有了强烈的内在需求,实现办公自动化也就体现出高校进一步发展的必要性。

2.2 实现移动办公的需要。随着国内外高校之间、校企之间合作交流的不断加强,学校领导和教职员工都面临着经常出差的问题。是否能够通过及时获取信息来作出重要决策又是学校事业快速发展关键。例如,在学校领导出差期间,对学校情况要随时了解,并安排各种事项,或及时批示一些重要文件,为了实现移动办公,就必然要求拥有运行良好的行政管理办公自动化系统。

2.3 降低高校管理费用的需要。资料表明,由于全面推行办公自动化,美国政府在1992年-1996年的短短4年间各项开支减少了1180亿美元。微软公司在1997-1998年短短一年时间内至少节省了4000万美元开支。可见,对于高校而言,大力推行行政管理办公自动化,可以大大降低办公用品耗材的使用量,从而节约办公经费的开支,使学校能够节约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用于高校的其他按建设领域,这同时也是构建节约型高校的良好体现。

2.4 实现高校信息共享和增强决策合理性的需要。作出科学决策是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重要工作,而拥有足够的有效信息是进行科学决策的必要前提。大力推行行政管理办公自动化,可以实现信息交流快捷通畅,充分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为高校行政管理人员提供良好的办公环境,使决策能够变得准确、及时,从而提高高校的行政管理工作效率。

2.5 国际化接轨的需要。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正逐步与国际接轨。国内高校能否把握发展机遇,是当前我国教育界普遍关注的问题。大力推行和实施行政管理办公自动化,一方面可加强国际合作交流,另一方面还可加快国内高校向国际化发展的步伐。可见,办公自动化的简历是国内高校在借鉴国际一流大学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对国际先进的高等教育管理模式的学习和改进策略。

3 我国高校行政管理办公自动化面临的主要障碍

由于各高校自身条件情况有所不同,办公自动化建设水平也存在很大的差异。调查表明,使用办公自动化系统是我国高校实现办公自动化的主要方式,但以传统方式为主的高校仍然高达45%,使用办公自动化系统的高校为40%;只有5%的高校基本实现了对网络办公自动化的使用。由此可见,目前我国高校推行行政管理办公自动化仍然是一个十分艰巨的任务,从目前来看,主要还面临以下障碍。

3.1 高层领导的重视程度不够。高校行政管理办公自动化建设过程中面临的最大困难在于一些高校的高层领导在思想观念上存在滞后性。例如,有些高校的高层领导缺乏足够的的计算机应用水平,因此存在抵触情绪;再如,有的高校领导仍然沿袭传统的思维方式,习惯于传统的手工办公;又如,尽管有些高校领导对办公自动化并不持反对态度,但考虑到办公自动化的前期工作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同时,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在招生规模连年扩大的前提下,许多高校不得不将大量的资金投入到新建教学楼、宿舍楼以及教学仪器设备的添置上,从而在办公自动化方面形成了资金短缺的状况。

4完善高校行政管理办公自动化建设的对策

高校行政管理办公自动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结合前文所述,本文认为,高校行政管理办公自动化建设可采取如下措施。

4.1 快速更新观念,提高领导层的重视力度。许多高校办公自动化建设推进缓慢、甚至在推进过程中出现停顿甚至搁浅的情形,高校领层对此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学校领导应更新观念,提高认识,拿出抓学科建设和抓教学评估的劲头来抓网络办公自动化系统建设,同时做好办公人员的队伍建设。

4.2 建立包公自动化系统的长效管理机制。管理的规范化是办公自动化系统正常运行的制度基础,因此,建立健全各项长效管理制度是保证办公自动化建设工作顺利实现的重要保障。具体而言,在系统建设的过程中,诸如《校园网络信息管理办法》、《数据库管理员职责》及《网络与信息应用、保密管理办法》等各类相关制度也要相应出台,并在后续的系统使用过程中对这些规章制度不断进行改进和完善。

4.3 提高办公人员的办公自动化素质。由于办公人员在办公自动化系统这一人机结合系统的使用中起着主导地位,这就要求办公人员一方面要熟练掌握办公的基本知识,另一方面还要熟练使用各种办公设备及办公软件,因此,提高办公人员的综合素质,提高办公人员的办公自动化综合能力就成为高校实现办公自动化的重中之重,对于此,学校一是可以通过内部培训来逐步提高办公人员的业务水平,通过考核持证上岗;二是可以通过对部分岗位进行人员外聘的方式,即聘任计算机使用能力强的人员上岗,保证人人会用,由此适应办公自动化的工作需要。

4.4 加强防范措施,确保网络信息安全。由于网络办公自动化建设会使高校的各类信息在一定范围内处于开放状态,重要数据的安全性防护由此成为关键,因此,在办公自动化建设的过程中,同时还要至少做好以下两方面的工作,一方面,要加强高校全体行政管理人员的保密意识,另一方面,要此案去各种技术手段,即通过采用数据加密等技术,或通过设置身份验证、权限审查等方式保证合法用户的使用,从而在确保信息系统安全的前提下,使高校办公自动化系统得以有效运行。

参考文献:

[1] 孙桂茹,赵国瑞.办公自动化基础教程[m].天津:南开大学 出版社,2005年版.

[2] 刘红璐等.电子政务系统概论[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5年版.

[3] 林樟杰.高等管理新认识[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年版.

[4] 越常环.对高校行政管理工作作的思考[j].辽宁教育研究, 2007,(4)

3.2 条块分割现象严重,缺乏整体规划。如前文所述,当前我国完全实现网络办公自动化办公的高校比例还只有5%,绝大多数高校部门之间条块分割,资源还不能实现校内共享,相互之间缺乏统筹安排。具体而言,由于各个部门之间的办公软件相对独立,软件之间缺少接口定义,信息交流也就无法实现,这同时还会形成部门之间管理软件出现重复开发的现象,另外,由于许多部门购买的办公软件并不符合本部门实际工作的需要,导致工作效率低下,因此,只有通过学校进行统筹规划以及各部门积极配合,才能实现系统的网络办公自动化建设,从而真正发挥自动化办公的功能。

篇7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发展现状;功能;设计理念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电力系统的要求日益提升。所以如何更好地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以及稳定成为了很急迫的事情。科技的发展使得电力自动化技术得到了发展的契机,并被广泛的应用到电力工程中,并且得到了好的效果,电子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使得电力系统得到了完善以及发展,解决了电力工程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随着电子自动化技术的发展以及更广泛的应用,电力工程必将得到更好地完善和发展。

1 电气自动化技术的概念

电气自动化技术是一种专门用来提高工艺自动化水平的技术,自动化技术是由网络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电子技术相融合产生的一种新型技术,在电气自动化控制中,电子技术是核心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是工业自动化的关键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实用性非常强,它的应用范围也将会越来越大。

2 电气自动化的发展现状

首先,电气自动化系统信息化。信息技术在纵向和横向上向电气自动化进行渗透,纵向上,信息技术从管理层面对业务数据处理进行渗透,利用信息技术可以有效存取财务等管理数据,对生产过程动态监控,实时掌握生产信息并确保信息的全面、完整和准确;横向上,信息技术对设备、系统等进行渗透,微电子等技术的应用使控制系统、PLC 等设备界线从定义明确逐渐变得模糊,而软件结构、组态环境、通讯能力等的作用日益凸显,网络、多媒体等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

其次,电气自动化系统使用、维护与检修简易化。WindowsNT等已经成为实施电气自动化控制平台、规范以及语言的标准,基于Windows的人机界面成为了电气自动化的主流,并且基于Windows的控制系统有着灵活、易于集成等优势,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采用Windows操作平台使得电气自动化系统的使用、维护和检修更加简单、方便。

最后,实现分布式控制应用。电气自动化系统通过串行电缆连接中央控制室、PLC、现场,将工业计算机PLC的CPU、远程I/O站、智能仪表、低压断路器、变频器、马达启动器等连接,将现场设备的信息收集到中央控制器。分布式控制应用通过数字式分支结构的串行连接自动化系统与相关智能设备的双向传输通讯总线,将PLC、现场设备与相应的I/O设备连接起来,使输入输出模块发挥现场检查和执行的作用。

3 电气自动化系统的特点及功能

3.1 特点

与热机设备相比,电气控制系统的控制对象少、信息量小、操作频率低,但具有快速、准确的优势。由于电气设备要求较高的保护自动装置可靠性和快速反应能力以及较高的抗干扰能力,电气控制系统具有较多连锁保护,能够满足有效控制的要求。

3.2 功能

基于电气控制的特点,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要实现对发电机――变压器组等电气系统的有效控制,必须具备以下的基本功能:1)发电机――变压器组出口隔离开关及断路器的有效控制和操作;2)发电机――变压器组、励磁变压器、高变保护控制;3)发电机励磁系统起励操作、灭磁操作、增减磁操作、稳定器投退、控制方式切换;4)开关自动、手动同期并网;5)高压电源监视和操作及切换装置的监视、启动、投退等;6)低压电源监视和操作及自投装置控制;7)高压变压器控制及操作;8)发电机组控制及操作;9)LPS、直流系统监视等等。

4 电气自动化系统的设计理念

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主要有集中监控、远程监控、现场总线监控3种设计方式。集中监控方式的特点是由一个处理器集中系统功能进行处理,优势是设计简单、防护要求较低、运行维护方便。由于处理器工作量过于繁重,导致处理速度较低,对全部电气设备进行监控将导致主机冗余降低、电缆数量增多,导致投资加大,而且长距离电缆干扰也会影响系统,隔离刀闸、断路器采用硬连接也容易产生辅助接点不到位、查线不方便等问题,增大了误操作的几率。远程监控方式有着组态灵活和节省电缆、安装费用、材料以及可靠性高的优点,由于电气设备通讯量比较大,而 Lonworks、CAN等各种现场总线通讯速度不高,该方式仅仅适用于小型系统的监控,无法满足大型电气自动化系统的要求。由于现场总线、以太网等技术的普遍应用和相应运行经验的积累,智能化电气设备得到了较快的发展,网络控制系统逐渐应用到电气系统中,现场总线监控方式能够针对电气系统具体情况进行设计,不仅具备远程监控方式的所有优点,而且还节省模拟量变送器、隔离设备 I/O卡件等。另外,智能设备安装简便,可以节省控制电缆和相应的投资及安装工作量和维护工作量,成本更低。由于通过网络相连的各装置功能独立,网络组态灵活,提高了系统可靠性,装置故障不会影响其他装置,更不会使系统瘫痪,是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未来主要的发展方向。

5 电气自动化系统的发展趋势

随着OPC(OIJE for Process Control)技术的出现和IEC61131的颁布以及Microsoft 的Windows 平台的广泛应用,未来的电气技术的结合,计算机日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IEC61131 已成为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一个国际化的标准,正被各大控制系统厂商广泛采纳。

PC客户机/服务器体系结构、以太网和Internet 技术引发了电气自动化的一次又一次革命,市场的需求驱动着自动化和IT 平台的融和,而电子商务的普及将加速这一过程。Internet/Intranet 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在自动化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企业的管理层利用标准的浏览器可以存取企业的财务等各方面的管理数据,也可以对当前生产过程的动态画面进行监控,在第一时间了解最全面和准确的生产信息。虚拟现实技术和视频处理技术的应用,将对未来的自动化产品,如人机界面和设备维护系统的设计产生直接的影响,相对应的软件结构、通讯能力及易于使用和统一的组态环境变得重要了,软件的重要性在不断提高,这种趋势正从单一的设备转向集成的系统。

6 结语

现代电力系统是一个十分庞大的统一的整体系统,系统中的装置及其所接的用电机器设备均是一些开放性的设备,这些开放性的设备会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因此实现电气工程的系统自动化控制是必要的。随着智能化、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电气自动化涉及的领域将不断增多,技术更新将不断加快,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也将得到快速发展并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办公自动化;秘书工作;影响

引言

办公自动化的出现掀起了一场办公革命,它极大地改变了秘书工作的理念、流程、职能,使秘书工作也因此实现了信息化、系统化。办公自动化已经成了现代秘书工作的一部分,它的出现不但减轻了传统秘书工作的压力,还促使秘书工作顺利完成了自我升级。随着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办公自动化也将随之不断发生更新换代,并且进一步促进秘书工作的高科技化。因此,研究办公自动化对秘书工作的影响,并且在此基础上分析秘书应该如何应对办公自动化的浪潮,对于办公自动化和秘书工作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因此,本文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针对办公自动化对秘书工作的影响展开一些研究。本文在研究过程中充分运用了理论分析、实证分析的研究方法,在理论联系实际的基础上,详尽分析了办公自动化对秘书工作的影响。希望本文的研究成果能够对我国办公自动化的发展进程以及提高秘书工作的效率方面能够产生一些良好的影响。

一、办公自动化基本理论

(一)办公自动化的概念

办公自动化是随着当代信息技术的出现而出现的。办公自动化(OfficeAutomation,简称OA)是将现代化办公和计算机网络功能结合起来的一种新型的办公方式,是当前新技术革命中一个非常活跃和具有很强生命力的技术应用领域,是信息化社会的产物。

在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作中,是采用Internet/Intranet技术,基于工作流的概念,以计算机为中心,采用一系列现代化的办公设备和先进的通信技术,广泛、全面、迅速地收集、整理、加工、存储和使用信息,使企业内部人员方便快捷地共享信息,高效地协同工作;改变过去复杂、低效的手工办公方式,为科学管理和决策服务,从而达到提高行政效率的目的。一个企业实现办公自动化的程度也是衡量其实现现代化管理的标准。

我国专家在第一次全国办公自动化规划讨论会上提出办公自动化的定义为: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使部分办公业务活动物化于人以外的各种现代化办公设备中,由人与技术设备构成服务于某种办公业务目的的人一机信息处理系统。

笔者认为,这个概念科学地揭示了办公自动化的内涵,因此,本文的讨论是基于这个概念展开的。

(二)办公自动化的层次

办公自动化分为三个层次,分别是:事务型办公自动化系统、信息管理型OA系统、决策支持型OA系统。

(1)事务型办公自动化系统。

这一层次只限于单机或简单的小型局域网上的文字处理、电子表格、数据库等辅助工具的应用,一般称之为事务型办公自动化系统。办公事务OA中,最为普遍的应用有文字处理、电子排版、电子表格处理、文件收发登录、电子文档管理、办公日程管理、人事管理、财务统计、报表处理、个人数据库等。这些常用的办公事务处理的应用可作成应用软件包,包内的不同应用程序之间可以互相调用或共享数据,以便提高办公事务处理的效率。这种办公事务处理软件包应具有通用性,以便扩大应用范围,提高其利用价值。此外,在办公事务处理级上可以使用多种OA子系统,如电子出版系统、电子文档管理系统、智能化的中文检索系统(如全文检索系统)、光学汉字识别系统、汉语语音识别系统等。在公用服务业、公司等经营业务方面,使用计算机替代人工处理的工作日益增多,如订票、售票系统,柜台或窗口系统,银行业的储蓄业务系统等。事务型或业务型的OA系统其功能都是处理日常的办公操作,是直接面向办公人员的。为了提高办公效率,改进办公质量,适应人们的办公习惯,要提供良好的办公操作环境。

(2)信息管理型OA系统。

信息管理型OA系统是第二个层次。随着信息利用重要性的不断增加,在办公系统中对和本单位的运营目标关系密切的综合信息的需求日益增加。信息管理型的办公系统,是把事务型(或业务型)办公系统和综合信息(数据库)紧密结合的一种一体化的办公信息处理系统。综合数据库存放该有关单位的日常工作所必需的信息。例如,在政府机关,这些综合信息包括政策、法令、法规,有关上级政府和下属机构的公文、信函等的政务信息;一些公用服务事业单位的综合数据库包括和服务项目有关的所有综合信息;公司企业单位的综合数据库包括工商法规、经营计划、市场动态、供销业务、库存统计、用户信息等。作为一个现代化的政府机关或企、事业单位,为了优化日常的工作,提高办公效率和质量,必须具备供本单位的各个部门共享的这一综合数据库。这个数据库建立在事务级OA系统基础之上,构成信息管理型的OA系统。

(3)决策支持型OA系统

决策支持型OA系统是第三个层次。它建立在信息管理级OA系统的基础上。它使用由综合数据库系统所提供的信息,针对所需要做出决策的课题,构造或选用决策数字模型,结合有关内部和外部的条件,由计算机执行决策程序,作出相应的决策。随着三大核心支柱技术:网络通讯技术、计算机技术和数据库技术的成熟,世界上的OA已进入到新的层次,在新的层次中系统有四个新的特点:1、集成化。软硬件及网络产品的集成,人与系统的集成,单一办公系统同社会公众信息系统的集成,组成了“无缝集成”的开放式系统。2、智能化。面向日常事务处理,辅助人们完成智能性劳动,如:汉字识别,对公文内容的理解和深层处理,辅助决策及处理意外等。3、多媒体化。包括对数字、文字、图像、声音和动画的综合处理。4、运用电子数据交换(EDI)。通过数据通讯网,在计算机间进行交换和自动化处理。

(三)办公自动化的作用

办公自动化在企事业单位的日常运行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基本满足了人们对于效率和质量的双重需求。而在以往,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是一对很难调和的矛盾,必须依靠人自己来解决。但是办公自动化的出现改变了这一状况,使人们从繁重的手工劳动中解放了出来。总体上看,办公自动化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提高办公效率

以电子计算机为中心形成的信息处理系统是办公自动化的标志,办公自动化的功能之一就是数据处理。例如:企业的库存管理、报表统计、帐目计算、情报检索,甚至单位的日常事务管理等大量的数据信息处理。在以往,这一切数据的处理都必须依靠各自独立的部门的多位员工,通过统计、计算,手工制成报表上报领导。而今借助OA数据处理功能中的各个子系统,各部门只要1人就能及时、准确地把报表传输给领导。以便领导尽快做出判断。所以,办公自动化是精简单位人员的有力措施,能极大地提高办公效率。[①]

这种利用高科技来处理信息的手段显然优越于人工处理的方式,事实上,信息技术就是凭借其高效率,才改变了人们原来的工作方式,在固定的时间内完成比人工操作多好几倍的工作量。

(2)提高办公质量

办公自动化在实现高效率的同时并没有降低其质量,相反还在程度上提高了办公质量。办公自动化依托的是当代的计算机技术,利用计算机强大的信息处理技能来实现信息高效、精准地处理。在传统的秘书工作中,秘书必须在纸张上用笔起草、核算、修改等,整个流程是单线程的,而且由于人自身的因素,整个过程中难免会发生错漏。但是在办公自动化的办公环境下,信息处理系统能够最大程度上避免这些疏漏。事实上,利用计算机进行文件复制、传输,一般是不会出现错误的。

(3)促进办公面貌的转变

办公自动化促进了办公面貌的整体改变,使整个办公过程呈现出条理化、系统化。而在以往,办公室里可能堆满了纸张、文件、书籍、草稿等,整个办公室凌乱不堪。这些状况严重影响了办公的效率和质量,在这样的工作环境里,工作人员难免会产生一些错误,此外还会造成精神的过分紧张和焦虑。

办公自动化则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这种面貌。在采用了办公自动化的企事业单位的办公室里,人们见到是是一副有条不紊的景象,人们利用高科技的通信手段实现信息的互通和共享。在这样的工作环境中,人的精神也比较轻松、愉快,工作起来不用像以前那样承受巨大的压力,有利于促进员工的身心健康。

(4)促进观念转变

办公自动化同时也促进了人们观念的转变。以员工招募这个环节来说,以往用人单位可能会选择那些字写得工整漂亮的人员来担任相关工作。但是现在用人单位更倾向于将工作岗位给那些熟悉办公自动化、熟悉信息处理的人员。

对于秘书来说,办公自动化也改变了他们的观点,能否使用和驾驭办公自动化操作,使他们首先要考虑的事。

二、办公自动化对秘书工作的影响

上文简要介绍了办公自动化的一些理论,笔者认为,办公自动化对秘书工作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因为秘书是整个办公场所的核心,秘书工作是办公室工作的主要组成部分。因此,在接下来的论述中,本文将详细介绍办公自动化对秘书工作的影响。

三、秘书工作应对办公自动化的策略分析

从上文的分析可以看出,办公自动化对秘书工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些影响既有正面影响又有负面影响,但是主要是积极的影响。在办公自动化被广泛采用的今天,秘书以及企事业单位自身也应该对办公自动化作出一定的回应,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办公自动化的作用。笔者认为,秘书工作对办公自动化的应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此外,秘书在办公自动化的环境下同样需要具备统筹安排各项事务的能力,秘书可以充分利用办公自动化环境提供的设备进行记录、通联、筹划各种事项,但是需要加强协调能力,以便将领导的计划付诸实施。

结语

本文研究了办公自动化的基本概念,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办公自动化对秘书工作的影响,本文的主要观点是,办公自动化对秘书工作的影响非常大,既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但是总体上说办公自动化对于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办公自动化只是一种工作手段,其本身不能代替人们发挥创造性,因此,秘书在工作过程中应该加强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不能过度地依赖于办公自动化。办公自动化对于秘书的心理素质和协调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秘书在工作中积极应对,以更好地完成秘书工作。

参考文献

[1]汤明.办公自动化在现代秘书工作中的职能现代[J].农业科技,2007(12):203-204

[2]贾金果.秘书在办公自动化环境中的工作[J].科教创新,2007(7):199-201

[3]彭义文.论办公自动化在现代秘书工作中的地位甘肃科技纵横2007(4):117

[4]陈一凡.办公自动化[M].国防工业出版社,1990

[5]陆瑜芳.秘书学概论[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6]董继超.秘书实务[M].辽宁教育出版社,2005

篇9

在数据通讯规模不断扩大的今天,设备化测试技术飞速发展,传统的人工测试已经不能满足现实的需求,设备的自动化检测应运而生,并逐渐成为整体数据通信设备测试发展的大趋势。工作人员应在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促进数据通信设备自动化的发展与实施,本篇文章主要介绍了对数据通信设备的自动化测试及实施方案,以期能够进一步提高测试效率。

【关键词】数据通讯设备 自动化检测 实施方案

1 数据通信设备测试基本概念

路由器、卫星导航等中间数据承载设备随着数据通信的整体发展,而变得格外重要。在市场经济影响下,各大数据通讯设备制造商为了在国内外市场中谋取更大的市场比重,就运行市场以及网络市场展开行业竞争。企业希望通过研制高质量、高性能的数据通信设备来占得市场先机,这时数据通信设备的测试作用在产品研发过程中显得格外重要。

2 数据通信设备自动化

随着设备产品种类的不断增多,客户对于设备质量的要求也随之增长,数据通信设备测试技术作为保证设备质量安全的专业技术,应提高测试质量与效率。为了更好地进行设备测试,提升自身质量,企业必然会应用测试工具,引用自动化测试,以带动企业整体发展。

2.1 自动化的基本概念

自动化测试,通过一些测试工具、脚本等方式,对设备、产品本身进行自动测试。自动化测试不仅可以为企业带来便利,还可以独立完成人工测试无法完成或难以完成的工作,实施自动化测试有助于对产品进行全方位测试,提升产品质量,节省人力、科技经费,相对缩短时间周期。

由于自动化测试涉及较为宽泛,除了测试技术与测试工具的整合,还包括企业整体文化问题的层面。企业要提高自身产品质量与相应工作效率,就要做好准备工作,例如拥有自己专业的测试团队,而组建自动化测试团队的前提,是企业予以资金与管理上的强大支持,让测试团队研发的科研成果得以大施拳脚。

2.2 自动化的优势

自动化测试的最大优势在于它可以代替人力进行测试工作,避免出现重复现象,同时还可以完成人工测试无法完成的工作,提升数据的可靠程度。自动化测试还具有以下优势:

(1)程序回归方便。在测试程序修改频率比较频繁时,测试效果尤为显著。因为回归测试程序都是设计好的,所以测试结果也是可以预料的。企业可以利用回归测试的自动运行,来提升数据通信设备的测试效率。

(2)更好运行繁琐测试。在企业进行数据通信设备测试时,繁琐的工作程序会让人产生排斥心,从而导致数据出现错误。而自动化测试的出现,恰好解决了此事的困扰,自动化测试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运行大量的繁杂测试,成功解放了人工测试。

(3)进行人工测试无法完成的工作。当数据数量过大,种类过多的时候,人工测试会出现一定弊端,没有足够多的工作人员同时进行设备测试。但自动化测试可以满足这一点,从而提高工作效率,达成测试目的。

(4)增加测试结果可信度。通过推行自动化测试,所以执行过程中不存在人工走神或者数据录入错误的现象,使得测试结果保质保量,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工作质量和测试可信度。

2.3 自动化的局限

在自动化测试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在实践应用中也存在一定局限性,这也决定了自动化测试不能完全替代人工测试的地位。

(1)项目周期短。在项目周期本就不长的前提下,没必要去投资在自动化测试中。建立测试脚本需要资金的支持,在不能得到有效利用的基础上使用,是浪费企业资源的行为。

(2)测试软件不稳定。测试软件不稳定容易出现中断或界面性错误,从而造成自动化测试失败。

(3)测试运行少。一些测试项目很少进行,所以如果使用自动化测试就意味着浪费资源。而自动化测试的存在意义就在于反复运用。

3 数据通信设备的具体实施方案

自动测试平台是决定自动化测试成功与否的重要保障,也影响着工作回报程度,所以构建良好的自动化测试平台不仅有利于测试脚本的开发,还能够进行测试工作记录并统计测试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缩短工作周期。合理完善的自动化测试系统与流程,是自动化测试整体工作的基础,同时也为企业带来数据通信技术的革新,从而促进企业自动化的发展。

3.1 自动化测试设计方案

(1)自动化测试套件。测试脚本、测试协议、测试模块与测试组的综合称为自动化测试套件。测试脚本本身是自动化测试的执行者,是通过自动化的相关测试来达到预期效果,是具有相同属性测试脚本的集合体;测试协议是项目协议下测试脚本的结合体,测试组则紧跟测试协议存在,每个测试协议至少要拥有一个测试组;测试模块是对测试协议的重新整合,形成指导测试进行的有效领导者。

(2)测试工程。在数据通信设备的测试方案设计过程中,测试工程是一个管理与动态层面的新概念,是通过将相同属性以及相同测试环境的测试脚本进行整合衔接,再进行管理与运行的过程,使相关从业人员可以在测试工程基础上通过管理自己喜欢的测试脚本,从而满足测试要求,有助于调动测试人员工作积极性与主动性。

3.2 自动化测试实施流程

数据通讯设备的自动化测试流程大体上分为三个部分:

(1)初始化环境。数据通信设备的初始化环境需要放在Allhiit.tcl中才能够实现其真正作用,与此同时也要将初始化名字空间配置到相应名字的空间设备下,才能更好地控制并处理好全局配置文件与支持库。

(2)记录日志。数据通信自动化测试通过初始化环境后的创建日志,在测试运行过程中记录相关日志,并在测试脚本运行完成后统计测试结果,录入报告文件,关闭日志和报告文件,释放数据通信系统资源。

(3)运行测试脚本及其相关配置。数据通信设备要根据运行参数的运行次数在相关区域内进行反复提取,并加载测试协议、测试组和测试脚本的配置文件,以达到自动化测试完美完成的效果。

4 结束语

随着我国数据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自动化测试已经逐渐得到了相关企业的关注与重视,自动化测试的广泛应用不仅使人工测试工作人员从长时间、繁杂且重复的测试工作中得到了解放,还提升了工作效率,减少了数据错误的出现。从自动化本身特点出发,进一步说明自动化测试及实施方案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江胜文.通信设备自动化检测系统的研制[J].电子测试,2012,2:56-59,64.

[2]李自明.数据通信设备的自动化测试及实施方案[D].北京邮电大学,2010.

篇10

[关键词] 物流物流自动化自动物流系统

一、前言

“物流”是物质资料从供应方到需求方的物理运动,是创造时间价值、场所价值和一定的加工价值的活动。物流按不同的研究范畴划分为不同类型的物流,例如:生产、军事、贸易等领域的物流、宏观物流和微观物流、社会物流和企业物流、国际物流和区域物流、一般物流和特殊物流等。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三者的现代化统一管理,必将大大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

二、物流自动化的概念

物流自动化,是把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广泛应用于物流活动的各个方面,实现物流管理、物流作业、物流控制过程的无人与省力,以达到提高物流作业效率,减低物流成本的目的的过程。

三、物流信息处理自动化常用技术

物流信息的自动化处理,或曰物流信息处理自动化,而非手工化。这是指物流企业的劳动对象――物品及其空间位移和准确定位,会产生大量的数据信息。当物品数量足够大时,用手工登记、抄录、录入计算机等工作量极大,难以在有限的时间、空间内完成,故必须采用技术手段进行自动录入,并由计算机系统自动处理,由此称之为物流信息自动化处理。

物流信息处理自动化中常涉及到的技术有条码技术(Bar Code)、数据库技术 (Database)、快速反应(QR)、企业资源计划(ERP)等。

1.条形码(Bar Code)

条形码符号是利用光电扫描阅读设备来实现数据输入计算机的一种代码,它由一组规则排列、黑白相间的线条组成,每条线条的宽窄不同,代表不同的数据、字母信息和某些符号。条形码系统是现代物流系统中基础信息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满足大量、快速采集信息的要求,能适应物流大量化和高速化要求,从而大幅度提高物流效率。

2.数据库技术(Database)

数据库是依照某种数据模型组织起来并存放二级存储器中的数据集合。这种数据集合具有如下特点:尽可能不重复,以最优方式为某个特定组织的多种应用服务,其数据结构独立于使用它的应用程序,对数据的增、删、改和检索由统一软件进行管理和控制。从发展的历史看,数据库是数据管理的高级阶段,它是由文件管理系统发展起来的。数据库的基本结构分三个层次:物理数据层、概念数据层、逻辑数据层。

3.快速反应(QR)

QR是英文Quick Response的缩写,即快速反应的意思,源自发明者希望QR码可让其内容快速被解码。QR码常见于日本,并为目前日本最流行的二维空间条码。QR码比普通条码可储存更多资料,亦无需像普通条码般在扫描时需直线对准扫描器。QR码呈正方形,只有黑白两色。在4个角落的其中3个,印有较小,像“回”字的正方图案。这3个是供解码软件作定位用的图案,使用者无需对准,无论以任何角度扫描,资料仍可正确被读取。

4.企业资源计划(ERP)

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 企业资源计划系统,是指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以系统化的管理思想,为企业决策层及员工提供决策运行手段的管理平台。ERP系统集中信息技术与先进的管理思想于一身,成为现代企业的运行模式,反映时代对企业合理调配资源,最大化地创造社会财富的要求,成为企业在信息时代生存、发展的基石。主要分为五个阶段:MIS系统阶段(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MRP阶段(Material Require Planning)、MRPⅡ阶段(Manufacture Resource Planning)、ERP阶段(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电子商务时代的ERP。

四、物流自动化的特点

物流自动化区别于传统的物流配送方式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它是多种运输方式的集成,把传统运输方式下相互独立的海、陆、空的各个运输手段按照科学、合理的流程组织起来,从而使客户获得最佳的运输路线、最短的运输时间、最高的运输效率、最安全检查运输保障和最低的运输成本,能有效地提高企业在现代商业活动中的竞争力;第二,它打破了运输环节独立于生产环节之外的分业界限,通过供应链的概念建立起对企业销全过程的计划和控制,从整体上完成最优化的生产体系设计和运营,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上,实现了货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有机统一,降低了社会生产总成本,供应商、厂商、销售商、物流服务商及最终消费者达到皆赢的战略目的;第三,它突破了运输服务的中心是运力的观点,强调了运输服务的宗旨是客户第一,客户的需求决定运输服务的内容和方式,在生产趋向小批量、多样化和消费者需求趋向多元化、个性化的情况下,物流服务提供商需要发展专业化、个性化的服务项目;第四,在各种运输要素中,现代物流更着眼于运输流程的管理和高科技和信息情报,使传统运输的“黑箱”作业变为公开和透明的,有利于适应生产的节奏和产品销售的计划;第五,现代物流基于互联网的一种商务活动,互联网本身具有开放性全球性。它正在全球范围内加速集中,并通过国际兼并与联盟,形成愈来愈多的物流巨无霸。物流的自动化可为企业个人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为企业创造更多商业机会。

五、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