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工艺范文
时间:2024-01-10 17:57:0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非物质文化遗产工艺,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进入21世纪以来,冲国“非遗”保护工作进入到一个整体性全面保护的阶段。从这项工作一开始有许多的专家、学者和部门都在探索不同的保护方式和方法,实践和理论几乎是同步进行。在2006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的导论部分(由王文章撰写),首次提出了“生产性方式保护”的概念。在2009年举办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大展”中“生产性保护”成为大家探讨的焦点,成为一种有待实践检验的保护方法和理念。本文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阳新布贴为研究个案,对“非遗”的生产性保护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进一步的探讨。
一、“非遗”生产性保护理念的推广
目前,针对非遗的保护逐渐形成了不同的保护方式:针对处于濒危状态和传承困难的非遗项目,提出了抢救性保护方式;针对非遗中部分具有生产性质和特点的项目,提出了生产性保护方式;针对一些传统文化积淀丰厚、非遗项目较为集中、特色鲜明、形式和内涵保持完整、自然生态环境保护良好的特定区域,提出了整体性保护的方式;为了非遗保护事业的长远大计,使非遗保护能够得到可持续发展,提出了立法保护的目标……而在上述保护方式中,生产性保护方式引起了人们更多的关注。一以阳新布贴为例
2011年10月,文化部命名公布了41家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2012年初文化部蔡武部长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成果大展”上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是指在具有生产性质的实践过程中,以保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真实性、整体性和传承性为核心,借助生产、流通、销售等手段,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资源,转化为文化产品的保护方式。生产性保护方式统筹协调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符合非物质文化遗产自身传承发展的规律,不仅有利于增加传承人和当地人民群众的收益,提高其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积极性,而且能够促进文化消费、扩大就业、改善民生,实现区域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生产性方式保护”概念的提出与具体实施,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推进到新的发展阶段。将这一概念上升为“非遗”保护的理念经历着在实践中不断摸索的过程。目前生产性保护项目主要集中在传统技艺、传统美术、传统医药等类。
二、国家“非遗”阳新布贴生产性保护现状
阳新布贴是楚文化在湖北阳新地域的一个奇特的结晶,是旧时农村妇女用缝衣时裁剪下来的边角,通过剪样、拼贴、缝制、刺绣等工艺制作而成的具有浅浮雕效果的民间实用手工艺品,至今已有1500余年的历史。阳新布贴题材传统、色彩浓烈、造型稚拙、构成浪漫、做工精致、体系丰富,涉及家庭日用品,婚嫁饰品、儿童穿着、庙堂蒲团、吊幡等30多个系列。阳新布贴多次在国家博览会上获奖,被称为具有“使人触目难忘,撼人心魄的艺术感染力。”2008年,阳新布贴入选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然而这项精美的民间手工艺也正面临着失传的危机,承载着千百年地域文化的布贴已经渐渐远离了我们的生活。布贴的老一辈制作者正在逐步消亡,年轻人不愿顾及这种费时费工的活儿,传承后继无人。
为此阳新县做了大量抢救性保护工作,并且将阳新布贴纳入十一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欲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特色产业,想通过生产性保护让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得到真正延续,并实现区域经济发展。但从目前阳新布贴产业化发展情况来看面临着许多难点,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新开发的结合上仍然没找到合理的途径。2008年之前,阳新布贴的发展已经到了一个非常尴尬的境地:产品不实用、后继无人、发展定位不明确等。2011年4月,阳新县文化馆成立了阳新布贴传习所。2011年6月,阳新布贴通过了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的审批,注册了商标,并将阳新布贴定位为工艺美术鉴赏品,主要以壁挂形式出现,以礼品销售和客人订做的形式经营布贴。但是从目前形式来看产品销量很少,阳新布贴至今还未能实现市场化,更谈不上实现文化产业。
笔者在深入了解阳新布贴的传承发展情况后,认为阳新布贴在生产性保护实践中存在以下问题:
1.缺乏原创品牌的长远开发策略。虽然对阳新布贴的文化渊源与内涵有较全面诊断,但缺乏对本土地域特色和地方经济产业的分析,缺乏对地方人力资源、材料资源、生产资源的合理利用。没有对阳新布贴进行品牌定位、诉求定位、形象定位。
2.缺乏设计创新,产品形式单纯,视觉效果单一。缺乏专业设计人才对产品进行形象提升,目前阳新布贴的设计制作人员年龄偏大,设计作品大多还停留在传统形式中,未能与现代设计进行整合优化研发出适应现代人生活的新产品。
3.传统核心手工技艺、材料品质退化,产品品质和个性魅力降低。由于脱离实用价值,在欣赏性的壁式产品制作中已出现偷工减料现象,制作工序简化。
4.生产场所简陋、营销方式落后。现有生产形式主要是小作坊式,制作人员少,技术装备落后,宣传与销售渠道狭窄。
三、阳新布贴生产性保护的对策
经多方努力,我院艺术学院与阳新文化馆非遗传习所欲建立合作关系,计划建立阳新布贴艺术传承工作室,负责阳新布贴的保护传承和产品开发,由我院优秀设计教师参与阳新布贴传承开发,运用高校的人才资源,结合当地旅游资源与市场需求,共建市场平台和传承途径。针对上文所述的问题,笔者就阳新布贴的生产性保护研究的进一步发展做了一些粗浅的思考。
1.在手工艺“非遗”生产性保护过程中,产业化是可行的,要实现产业化发展,必须要进行品牌塑造
虽然阳新布贴已经注册了商标,但拥有商标并非就建立了品牌,阳新布贴的知名度较高,但并不等于它就能拥有品牌信用度。品牌的定位是产品在市场中的立身之本,决定了产品的目标顾客、提供何种商品,满足顾客的哪些方面的诉求。
目前我国手工艺产业化的市场主要有:收藏品市场、旅游纪念品市场、主要用于家居软装饰的环境艺术品和礼品、工艺日用品市场。工艺收藏品市场的手工艺品具有稀少、高品味、高价的特点,只被小部分人消费,离大众消费市场较远,很显然这不适合阳新布贴的定位。旅游品市场很庞大,但产品大多是低端的随意性购买市场,阳新布贴费时费工,成本较高,这也是它目前无法进入旅游品市场的原因。因此,笔者认为阳新布贴可以定位在家居装饰品、礼品、日用品。
阳新布贴目前的商品定位是工艺美术鉴赏品,也就是家居装饰品和礼品范畴,属于装饰与观赏功能。笔者认为阳新布贴在失
去原有的生活日用品的实用体系后其实可以转化为现代的生活用品,要满足消费者新的利益选择就要提供新的使用价值。在现代生活中我们可以找到传统民艺与现代人需求的对接点,阳新布贴的物质利益诉求仍可以发挥,通过品类创新在更多领域开发新功能,目标顾客可以进一步扩大,从而使阳新布贴继续在大众日常生活中流通,成为传统文化的载体。
2.继承传统与创新发展之间的平衡点是生产性保护实践中的重点
阳新布贴自2008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后,阳新布贴传习所人员开始探索如何传承布贴这门古老手艺,同时也对布贴的形式进行改良,以迎合现代人的审美和使用需求。可是在如何平衡好传统与现代,保存阳新布贴的古老精髓与市场开发间,大家都表示拿不准,“改良后再看反响,反响好就推广,反响不好就再进行探索。”
我们不得不看到这样一个现实,在传承创新上,原有的一些艺人还不具备创新性设计的能力,常常是设计者就是制作者,对传统形式的固守常常制约着她们的思维。传统与现代并不是对立的两面,有许多国际的品牌企业都从“非遗”项目中获得灵感和产品设计理念,一些奢侈品已经将一些“非遗”元素融入到产品当中,显而易见,“非遗”既能生产原汁原味的传统工艺品,也可以融入到最时尚的产品中,这就需要高水平的设计者与传统艺人合作针对消费者诉求,设计出既有地域传统特色又时尚的作品。
3.在手工艺“非遗”产业化发展中要保持“优质基因”不变,如核心技艺、核心价值、形态构成要素和特定的实现要素等
经过了解发现阳新布贴以前用来粘布的粘合剂是糯米,布贴洗后不变形不走样,易保存,现在为了简化工序,粘合剂用双面胶代替了。原有工序中布料拼贴后,四周的布边要向后包转处理,现在省去了这个工序,直接用装饰线沿边进行缝饰。原来绕边缝饰的边线是用粗、细白棉线,现在改用化纤的金、银线。以前的用料大多都是当地的土织布,纯棉布,现在这种布料比较少见,有些面料只有改为化纤面料,这些材料和工艺的改变直接导致阳新布贴品质和品味的下降。笔者认为传统手工艺在产业化发展中的任何时候都要保持“优质基因”不变,才能真正达到保护的目的。
4.省略”的交易额在2011达10亿美元,巨大的市场空间让我们看到民族原创品牌在互联网上也大有可为。
非遗项目在整个生产性保护过程中涉及的范畴极多,包括品牌塑造、设计创新、技术材料创新、文化传承、市场运作、品牌营销等等多个方面,这些都需要我们传承保护的参与人员认真研究和深入探讨理论与实践问题,全面地权衡和维护传统技艺在历史演变中形成的功能价值,探索出符合我国“非遗”特点和规律的保护手段。
参考文献:
1.吕品田,在生产中保护和发展――谈传统手工技艺的“生产性方式保护,美术观察,2009(07).
2.吕品田,重振手工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方式保护,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9(07).
3.列锡诚,
“非遗”产业化――一个备受争议的问题,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10(04).
4.周乙陶,经济转型时期的民族传统手工艺,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7(03).
篇2
高校是文化传承、发展和创新的重要平台,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高地。但是目前很多高校尚未对工艺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给予应有的、足够的重视,没有将其较好的纳入现行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从事专业教学与科研的师资匮乏,缺少配套教学的实验室与实践基地。整体来看,目前工艺美术类专业师资队伍发展参差不齐,脱节现象严重,老一辈的专家具有深厚的理论造诣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剩下多数是刚毕业进校的青年教师,文化根底薄弱,教学科研能力不高,这些因素直接影响着工艺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高校的传承与发展。
二、工艺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进高校的途径
高校应结合自身优势资源,有效利用现代教学技术,以前沿先进性的教学理念为支撑,大力加强大学生工艺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目前,国内部分高校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工作已有一些成功的尝试与举措,但仍需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和研究,力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更加规范有效。
1.以设计学学科专业为平台,使工艺美术融入专业,进入课堂。现代设计包括环境设计、工业设计、视觉传达设计、服装设计等,它们作为一种文化,应该反映出不同社会环境的差异,以及异质的文化内涵。现代设计是具有实践性、经济性、产业性、文化性、艺术性的行业,它必须拥有民族性的存在,当然,缺少历史文化传承的现代设计教育也是无法长远发展的。①工艺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国传统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为现代设计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启示。它是历代劳动人民、匠师、艺人的伟大创造和智慧结晶,种类繁多,技艺精湛,丰富多彩。它反映着时代的思想,又直体现社会的生活方式和审美意识的演变。我们应当继承并发扬这份宝贵的艺术遗产。其实,在20世纪中期,国内一些高校就通过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教育的结合打造出属于自己的特色品牌专业,比如西南民族大学的民间工艺与产品设计专业、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景德镇陶瓷学院的陶瓷设计专业等等。与此同时,一批工艺美术院校相继建立,如中央工艺美术美院、山东工艺美术学院、上海工艺美术学院、苏州工艺美术学院等。各院校实施以美化人民生活为目标的工艺美术设计教育,同时注意对优秀的民间工艺美术传统的学习和对国外各种先进的设计思想的介绍与研究,并承担和参加了许多重要的社会任务,既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也产生了很好的社会效应。社会在进步,工艺美术的创作手段,由长期的个体手工制作,跨入了机器大生产的阶段。知识要换代,但是并不意味着另起炉灶,不要遗产。包豪斯对于历史的偏见,造成了它单一的唯理性的局面。将工艺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加入到现代设计教育体系中,不仅能突出高校的办学特色,还能促进现代设计教育的长远发展和工艺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较好传承。因此,高校建立相应的实验室、研究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和校外实践基地,聘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担任客座教授,定期举办学术讲座与作品展览,通过艺术实践、艺术采风、暑期社会实践、毕业实习等实践教学途径,带学生到民间、田野考察,使民间工艺美术在校园不断升温。这使得高等教育资源和专业教学能力与工艺美术的专业技巧和文化内涵得以充分结合,便于理论联系实际开展教学。这不仅提高了工艺美术的教育教学水平,也为培养专业的工艺美术类人才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2.利用学报这一优势资源,为教师、学生、学者、专家提供学术交流的平台。学报有两种,一种是学术刊物,是指专门进行学术研究成果报道的学术类期刊,它信息蕴含高、情报价值大,具有很大的开发潜能;另一种是学校官方介绍学校方方面报道的报纸。学报是反映高等学校学术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是高等学校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既是反映高等学校教学、科研成果的学术性刊物,又是组织、推动科学研究的工具。因此,办好学报,对提高高等学校的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具有重要作用。②学校可以利用学报所具有的学术性、传播性、地方性等特点,开设与工艺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栏目,征集并刊登理论观点上有创新,有一定的学术价值的文章。这样不仅为学者们开设了一个探讨研究学术问题的一个窗口,还能提升学校的知名度。
3.在校团委的指导下,成立工艺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社团。高校学生社团是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进入新世纪以来,高校学生社团发展迅猛,社团人数剧增,社团类型扩张迅速,学生社团在高校扮演的角色日益重要,人们对高校学生社团的期待也与日俱增。③学生社团不仅能团结广大工艺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爱好者,整合社会各界力量,集结优势互补的队伍,加强学术交流与理论研究,以与时俱进的科学态度继承并发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积极探索工艺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并开展调查与保护工作。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可以借助高校学生社团这一重要载体,使其成为校园文化生活的一部分,让民间工艺美术在校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而高校学生社团也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来践履其传承和创新民族文化的职能。
4.以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为基础,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工艺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应该在现代大学生的素质教育中发挥其积极的作用。提高工艺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公共艺术教育中的作用,发掘不同地域文化的工艺美术资源,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挖掘本土传统工艺美术中具有艺术教育价值的成果,建构独具特色的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群,开设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相关课程,逐步完善教学大纲与教学计划的内容,将传统文化与艺术精神作为人才培养的重点,加强大学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这不仅保持了工艺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特性的传承,还对健全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基础理论体系有现实意义。
三、结语
篇3
一、工艺美术职业教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所取得的成绩
在职业院校落地扎根的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大都是传统手工技艺类。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作为职业院校的专业时间并不是太久,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大师工作室在职业院校的设立同样也是最近几年的事情,专业设立或大师工作室设立时间虽晚,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成效已然显现出来:建立起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体系;培养了一批立足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教学、研究的教师和管理干部;承担了省市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相关课题等等。年轻的一代学子运用在职业院校学习到的传统手工技艺较好地完成了具有观赏性或实用性的作品,并被所在院校面向社会广泛宣传、展示。比如北京市工艺美术高级技工学校的传统手工技艺类专业的学生作品于2015年、2016年连续两年受邀在国家博物馆、首都博物馆展示;成立于2011年的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手工艺艺术研究院在抢救、挖掘、保护、开发、创新民族民间传统工艺美术,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方面做出了有目共睹的成绩;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的传承与发展工作推进到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二、工艺美术职业教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存在的不足与面临的问题
我们在肯定工艺美术职业教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所取得的成绩的同时,更要清楚地看到职业教育教学实践中,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专业并未受到应有的重视,甚至在有些院校只是被当做一个点缀的专业、出彩的专业。在管理层面上,还没有树立起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相关专业科学保护、科学传承、科学发展的管理理念与管理意识;在教学实践中,注重的是对某一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统手工技艺的传授,追求的是能看到实物的教学成果,这种“传承”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只停留在浅显的层次上;在师资队伍培养上,还是以聘请行业专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担任教学骨干为主,学校缺乏自己的师资力量。这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在中国的确立时间短,人们的认知不深有关,也与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相关专业没有前车可鉴,多数职业院校是在摸着石头过河有关。
三、职业院校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行科学保护与深入传承的三大关键点
篇4
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世界的文化生态发生着巨大的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越来越大的冲击,有的正面临着消亡,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已经刻不容缓。
2005年6月起,成都市档案馆利用现有的摄影、摄像、录音等设备,开始对富有地方特色的民间艺术进行了多方位的记录和整理。
2005年11月5日,成都档案工作者拍摄了首届“成都民间绝技群英会活动”,近40位民间艺人齐聚杜甫草堂旁的成都市群众艺术馆广场,纷纷亮出了诸如泥塑、剪纸、四川相书、绢花、绒线画、糖画、绳编、面塑、茶艺表演、皮影、墨樵、蛋壳画、蜀绣、棕编、花叶画、竹编、葫芦丝巴乌、十字绣、锤铜等绝活,让在场近千位普通市民大开眼界,也让我们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确立了更多的现实目标。
一
在此,以对蜀锦工艺的记录和保护为例与读者共飨。
蜀锦是我国重要的文化遗产和著名的传统工艺,她与“宋锦”、“云锦”、“壮锦”并称为我国“四大名锦”,其中蜀锦又为“四大名锦”之首。早在距今四千多年前,聚集在岷江上游河谷的蜀山氏始知养蚕。四川因桑蚕丝绸业起源早而被公认为中国蚕丝业的发祥地之一,故四川又称“蚕丛古国”。战国时期,蜀锦已成为重要的贸易品,并由此开辟了一条由成都出发,经云南、缅甸、印度、巴基斯坦到中亚的国际文化交流通道,即著名的“南方丝绸之路”。汉代,巴蜀“丝绵布帛之饶,衣覆天下”,蜀锦被誉为丝织技艺的“双璧”。蜀汉置“锦官”,成都因此得名“锦官城”,又称“锦城”,浣锦之江曰“锦江”。唐代四川的蚕丝业步人鼎盛时期,此时的蜀锦被视为唐锦的代表,名贵的蜀锦“其价如金”,作为贡品的“兰亭序”文字锦,被作为“异物”入藏宫中,为安乐公主定制的“单丝碧罗笼裙,飘似云烟,灿若朝霞”,更是天下绝品。
然而,近现代随着工业文明的高速发展,传统的蜀锦手工织造渐渐被自动化大生产的织布机组所替代,蜀锦的生产、消费和收益状况远不及以前,老一辈从业者手中的宝贵技艺也面临着无后继之人的尴尬境地。为使这一古老的绝技为社会更多地知晓,成都市档案馆历时近半年时间进行了保护性记录。
注意防止单纯文化碎片的保护。所谓文化碎片,是指原本应成整体的文化结构,成了支离破碎的状态。针对文化遗产的品种或类型不是单一独立而是混同一体的特征,我们不仅对蜀锦的织造工艺、产品类别进行了记录,还将栽桑养蚕、蚕茧加工以及缫丝工艺纳入了记录范围,并随着季节的变化,对种植、养护、生产等不同的阶段进行连续性地记录,有效地保护了文化的整体性。
注意文化遗产有形和无形的结合。不管是栽桑养蚕,还是蜀锦织造,不管是蚕茧加工,还是缫丝工艺,包含的不仅仅是口头的和非物质的形态,而是口头与行为、物质与非物质、有形和无形的结合。
比如在谈到栽桑养蚕经验时,成都市金堂县转龙镇神仙桥村栽桑养蚕专业户肖思安就从桑树选种、桑苗繁育、栽培疏芽、小蚕共育、大蚕分户、方格簇的规范使用等各环节的经验进行了口头阐述和实际演示。
关注了生产技艺秘诀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空间而言,既有精细复杂的艺术形式,也包括久远传承的生产生活层面的艺术技巧。
关于蜀锦织造,从业60余年的77岁老艺人叶永洲除了向初学徒弟传授织锦基本功,还每天让学艺3年的两个徒弟分坐在长6米、高5米、宽1.5米的清代蜀锦花楼木质机两端进行实习演练,上者拽提钦线拉花,下者投梭织造;上者提一次钦,下者则投一次梭,打一次纬,配合默契。在织机上织造汉、唐时期著名的蜀锦纹样,每天产量仅5~6公分。
值得一提的是,蜀锦织造技艺一直以来只招收男学徒,我们实地拍摄的蜀江锦院,在秉承传统、潜心研究、深刻挖掘蜀锦文化内涵的同时,创新蜀锦织造技巧和传承方式,在全力挖掘出4位古稀之年蜀锦老艺人的基础上,鼓励他们多招收徒弟,并从2004年开始招收女学徒,更好地使蜀锦工艺传于后代、良性发展。
二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历史的传承中,有的渐渐退出人们的主流视线,其价值有的被低估,有的随着文化传承人的逝去而消失,档案馆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具备向普通民众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客观条件。
档案馆作为政府的重要文化机构,应与各级文博机构密切联系,共同协作,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性,制定展览、馆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殊方法;记录文博部门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中值得宣传的事迹,让全社会增强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另外,在以展览的形式向社会进行宣传时,应增加多媒体展览设施,加大生活化再现文化遗产的力度。
档案界应利用馆藏资源,与文博部门协作,更全面地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登记工作。档案馆应充分挖掘馆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尤其针对现实生活中已经消失或即将消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进行抢救性保护工作的线索。
档案界应利用完备的检索管理体系,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合理利用提供信息基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登记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完备的信息作旁证,档案馆藏中可以提取、编研出大量的有关信息,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篇5
关键词:余姚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
从“端午祭”由韩国人“申遗”成功到皮影戏称为印尼人的文化遗产,国人不断受到强烈的刺激,眼下公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热情和意识也不断高涨。我们的祖国素以历史悠久和文化灿烂著称于世,我们的祖先用智慧和汗水浇灌了绚丽多彩的文化,我们为之骄傲和自豪。但到了今天,在炎黄子孙手中传承了千年的中华文化却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正受到越来越大的冲击。如何让无比珍贵却又正在消失的文化遗产永远保护和传承下去,这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的严峻问题。
一、余姚市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现状
余姚作为浙江省历史文化名城,以其历史悠久、人文荟萃,被誉为“文献名邦”、“东南名邑”。1973年在这里发现的河姆渡遗址,以大量出土文物,展示了七千年前先民们的光辉业绩。它使中国整个文明史向前推进了两千年,被确定为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这里不仅有以河姆渡为代表的史前文化,以青瓷为代表的古越文化,以浙东抗日根据地为代表的红色文化。还有被称为余姚四大先贤的东汉高士严子陵,明思想家、教育家王阳明,明末清初的浙东史学派鼻祖黄宗羲和中日文化交流先驱朱舜水,都是名重当时、光照后世的名贤大儒。
余姚历史文化悠久,底蕴深厚,不仅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还拥有数量众多、门类齐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不少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成为充分展示该市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城市文化形象的一张张靓丽名片。
余姚市于2006年启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近几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以“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为指导思想,初步建立起了以“命名重点项目,倡导多元参与,实施分批、分类、分级保护”为基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余姚模式”,整体保护工作走在了兄弟县市的前列。
1,建立健全机制强化责任。余姚市在宁波地区最早成立了专门的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构,落实了定机构、定编制、定人员工作,成立了以分管文化副市长为组长的保护工作领导小组。余姚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强余姚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最早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列入群众文化发展规划,并建立了以绩效评估为基础的乡镇(街道)保护工作推进机制。
2,开展项目普查申报注重实效。2006年—2009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普查,我市共查找非物质文化遗产线索2,3万余条,确定重点项目1600多个。2010年《甬上风物——非物质文化遗产田野调查·余姚卷》正式出版,全书以乡镇(街道)为分册,共21卷,80余万字,内容涉及17个大类,近150个子项。余姚市政府出台了《余姚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评定暂行办法》等一系列政策指导性文件,专门将非遗保护工作作为市政府加强基层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于2006年建立了项目申报制度,目前已公布了4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累计有72个项目被列入市级以上名录,其中17个项目列入了宁波市级名录,9个项目被列入了省级名录,2个项目(姚剧、土布制作技艺)被列入国家级名录。如表1所示,这72个项目在非遗申报项目十大类中都有分布,足以显示非遗工作的深度与广度。2012年3月,余姚被省文化厅命名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综合试点县。
3,加强项目保护管理保障有力。2007年开始,市政府每年安排不少于50万的专项资金用于补助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2011年,非遗专项资金达到86,7万元。2009年出台了《余姚市重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管理办法》,建立了以文化局、非遗保护中心、乡镇(街道)文化站、传承基地(代表性传承人)为基础的四级保护网络,其中乡镇(街道)文化站代表当地政府开展区域内各类保护工作。《办法》还对包括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传承基地、传承活动等涉及的各类责任主体明确了补助标准,其中对省级以上的项目和对象采取定额补助,对市级以上项目和对象每年通过绩效评估的方式进行分级补助,对一些保护工作开展不力的责任主体降低补助标准或者取消补助。截至目前,我市有宁波级非遗传承基地34个,省级非遗传承基地2个。余姚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43名,宁波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26名,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6名,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32名。
4,注重项目精品培育助力传承。近几年来,余姚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精品培育工作硕果累累,目前已经有2个项目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表演艺术重点培育项目,市姚剧保护传承中心创作的姚剧《母亲》、《王阳明》先后获得第十届、十一届浙江戏剧节剧目大奖,传统戏《打窗楼》获得2010浙江传统戏剧展演最佳传承奖;犴舞获得2006浙江省广场舞蹈群星奖银奖;木偶摔跤获得2010年浙江省传统表演艺术绝技绝艺展演活动最佳表演奖,并先后参加了2010年浙江省第五届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开幕式、杭州市第五裙风雅颂文化节闭幕式、上海世博会广场演出和2011年中国动漫节巡游等一系列重大文化活动。
5。加大宣传推介力度扩大影响。一是活动推广,在每年举办的各类文化活动中邀请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行展示和展演,同时积极参加省级以上各类展示、展演。二是媒体推广,积极推荐优秀项目参加各类媒体的专题推介和参与性推介等活动。近几年来,成功利用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海外版)、香港《文汇报》等知名媒体进行国内海外推介,取得明显的成效。三是精品推广,将姚剧、木偶摔跤、余姚土布制作技艺等精品项目予以重点扶持、重点推介,鼓励参加各类宁波级以上的展演和比赛活动,已经获得省级专题性奖项8个。
6,积极引导社会参与多轮驱动。以项目普查为代表,全市发动了近300个村(社区)1000余名业余普查员进行地毯式田野调查,在全市营造了“非遗普查、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并因此吸引了一大批地方文化专业研究人士参与到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研究,极大地推动了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同时,以村(社区)、企业单位为主的项目结对扶持工作也取得了积极的成效。仅以泗门镇为例,已经有10个精品项目实现了与当地村、企业“三位一体”式的结对共建模式,即以村名为传承基地,以企业为冠名单位,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对外形象展示来达到宣传推介的作用。
二、余姚市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一项涉及面广,工作量大的系统工程,近年来余姚市的保护工作已经取得护工定的成效,但仍处于起步阶段,无论是体制创新还是机制建设仍然在不断摸索当中,当前的各项保护工作仍然存在着不少突出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与探讨。
1,保护机制仍不够完善。根据新公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目前急需制订整体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和重点项目的专项保护计划,使之成为市级十二五规划的有益补充。乡镇一级的保护机制建设方面,由于工作力量不足,对具体项目的研究和挖掘工作相当欠缺,以致许多优秀的项目仍然散落在民间,得不到足够的重视。在项目的有效传承方面,通过设立代表性传承人的工作津贴制度,传承环境得到了有效的改善,但是在师徒形式的传承发展上面仍然缺少有效的激励手段,给今后的项目发展带来了不少问题。
2,保护方式仍不够丰富。目前余姚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主要是以专项财政分类补助为基础,以《余姚市重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法》为依据,对项目、传承基地和代夷性传承人进行年度补助。对照新的颁布《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余姚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在一些方面正在凸显出不足,土复是现在专项资金对重点项目的扶持力度还有一定距离,乡镇(街道)级的配套资金没有及时跟上,导致一些有发展潜力的项目没有很好地培育起来。
3,保护力度仍有待加强。主要体现在资金投入、精品培育、基地建设等方面。目前每年大概有40万左右的资金,落实到140多个具体项目的责任主体,平均不足3000元,这对一些继续重点保护的项目来讲,远远不够。与先进的县市区相比,余姚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精品还不够多,除了姚剧之外,能够在国家级调演和比赛中获奖的项目还没有,主要原因是没有做好整体件的项目策划和提升工作。在目前的30多个传承基地中,大多尚未形成规模,可供游客、专业人士参观的非遗专题馆、陈列馆更是屈指可敬。
三、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建议
1 解决好远景规划和近期目标的问题。文化是一棵树,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历史文化遗产,不仅是属于当代人的,更是属于子孙后代属于未来的。留住历史文脉,是政府的责任和应有的担当。着眼长远,就是要强化规划意识,体现前瞻件。而且规划是要组织实施的,必须工程化、项目化、具体化。我们要从市级层面制订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可以有效解决保护工作领导机制、传承保障机制、各级政府上下联动、专业力量有效介入和社会团体充分参与等一系列的保护难题。考虑到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多样性和独特性,除了出台整体保护规划的指导件意见以外,还需要对重点项目进行分类保护和规划,尤其是对一些已经列入国家级、省级的项目,如姚剧、余姚土布制作技艺、木偶摔跤、陆埠佛雕等项目进行专题论证,充分吸收省内外同类项目成功保护的经验,制订出科学的保护计划,通过分批保护和分布实施,更好地实现项目的有效传承和发展。
2 解决好普遍性保障和重点保护的问题。这也是点与面的关系,既要以点带面,又要以面促点,或者说既要抓好重点,又要统筹兼顾,握紧拳头抓重点,张开手指弹钢琴。点,体现了力度跟深度,点上经验对面上工作有着实验性和示范性;而面,体现了宽度和广度。我们开展非遗工作,始终要坚持以点带面,示范引导。对列入市级以上的名录要落实有效的保障措施,要优化一批、扶持一批、抢救一批,特别是要落实好项目传承基地和代表性传承人的补助政策。根据“保护为主,抢救第一”的保护原则,对一些特别濒危的项目,要分轻重缓急,突出重点,要体现政策倾斜,及时采取有效的抢救和扶持措施,优先改善项目的传承环境。每年要划出专项资金,安排2-3个具有良好发展潜力的项目落实重点扶持政策,鼓励项目做强做大,努力提高项目的自我生存能力。同时要进一步加大对非名录项目的整理和挖掘,努力做到挖掘一批、培育一批、成熟一批、命名一批。
3 解决好政府主导和社会参与的问题。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政府是主导,文化学者是主脑,民间是主体(赵德利2006)。政府主导主要体现在“五个纳入”,就是要纳入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计划、纳入城乡建设规划、纳入财政预算、纳入党政领导岗位目标的考核体系。文化部门是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主体,承担着项目普查、项目申报、项目传承、项目传播等重要职责。政府应积极统筹和协调财政、规划、建设等部门,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共同推进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健康发展。政府介入以权力为依托,具有某种强制的功能,构成一种主导力量。这种主导力量可以以其强势地位统辖全局。也因此,如果认识或措施上出现偏失,将会酿成大面积损害(贺学君2005)。因此政府要学会借势、借力、借题发挥,要强化多元投入机制,要积极发挥社会团体和企事业单位的力量,通过项目共建、活动赞助、文化基金(传承基地)冠名、传承人结对扶持等措施来有效推动当地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传承和保护,从而来有效缓解政府财政的投入不足。我们要重视调动全社会支持和参与非遗保护的热情,在非遗大普查中,人民群众体现出了蓬勃的热情和可贵的文化自觉。我们要保护这种热情,珍惜这份热情。以“人人参与,人人共享”为目标,可以通过建立志愿者队伍、协会、研究会等形式,进一步引导组织全社会的力量共同参与非遗保护。
4 解决好保护和利用的问题。国务院文件提出的我国非遗保护工作方针是“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继承发展”。非遗工作,抢救保护是前提,合理利用是必然,关键是要科学的开发利用。王淼(2012)提出的观点是保护优先,开发服从于保护,开发促进保护。非遗保护的目标既要保持民族性又要体现时代性。也就是说既要为历史存档,为民族续脉,也要发展弘扬,服务社会,融入群众、生活和社会,使非遗保护成果惠及人民。苑利、顾军(2006)认为,实践证明:单纯的保护不仅因为经济方面的原因很难实现,文化遗产的社会价值也很难在完全封闭的状态下完全展示出来。而在确保文物安全的情况下将这些遗产推向市场,不仅可以解决文化遗产的保护费用,同时也会在最大限度上凸现文化遗产的社会价值,并力争实现我们利用遗产保存历史、教育后人的最终目的。从目前的研究和发展现状来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品化开发主要有以下7种模式:建造主题公园模式;节事旅游开发模式;旅游商品开发模式;旅游休闲演艺模式;旅游形象经营模式;与工业旅游相结合模式;与仿古街、古民居、古城镇等结合开发模式(别金花,梁保尔,2008)。
积极倡导对一些表演类、手工技艺类以及传统美术类项目开展生产性保护工作。寻求机会甚至创造条件使一些表演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回归舞台,通过获取一定演出报酬的形式,有效解决演出队伍的传承生存问题。对一些传统手工技艺和美术类的项目,要从扶持打造地方特产、名品的角度,通过扶持手工作坊建设、保护知识产权、建立专题馆(陈列馆)以及加强产品销售推介等手段鼓励项目参与市场化竞争。对传统文化消费的社会引导不可能仅仅靠商业运作,更重要的是需要培养公众的文化素养和消费观念(高小康,2009)。比如传统工艺品的社会需要从根本来说是要重新唤起社会对手工劳动技能的尊重,因此,保护工作不应当仅仅限于工艺品制作技艺的传承和产品的销售,而应当着力于培养社会对传统工艺劳动过程的关注、理解与兴趣。
综上所述,非遗见证了历史,历史洗刷了非遗。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我们将责无旁贷地扶持和振兴传统文化,让古老的传统文化焕发出新的活力。让它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为我们的社会撑起人文主义的浓密绿荫。让它如流淌的母亲河,源远流长,延绵不绝。让它成为人民心灵的归宿,充满诗意和梦想的精神家园。
参考文献
[1]别金花,梁保尔,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研究综述[J],旅游论坛,2008,1(3):446-449
[2]高丙中,作为公共文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J],文艺研究,2008(2):77-83
[3]高小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公共文化服务[J],文化遗产,2009(1):1-8
[4]韩基灿,浅议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特点及其意义[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8):72-74
[5]贺学君,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思考[J],江西社会科学,2005(2):103-109
[6]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438
[7]王淼,风生水起——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生动实践[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357
[8]汪志铭,甬上风华——宁波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观·余姚卷[M],宁波:宁波出版社,2012:348
[9]吴效群,对近年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几个重要问题的看法[J],文化遗产,2011(1):17-22
[10]向云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M],宁夏:宁夏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330
篇6
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激发人类的创造力。
2009年承德市又有7个项目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此前,承德市已有丰宁满族剪纸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满族二贵摔跤、山庄老酒传统酿造技艺和板城烧锅酒传统五甑酿造技艺、宽城背杆等项目成功进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丰宁满族吵子会进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中国滕氏布糊画” 被称为“一枝奇葩”和“华夏一绝” 。契丹始祖传说、八沟石雕工艺、丰宁满族吵子会、承德清音会、竹板落子、宽城背杆、二贵摔跤、丰宁蝴蝶舞、燕山大板(三河市、平泉县)等项目先后入选河北省第一批和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意义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辉煌的文化,形成了各民族独特的文化体系。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民族存在的基础,既是其先民遗留给后人的宝贵财富,也是少数民族生存、认同、发展的重要标识。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具有理论和实践双重意义的命题。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发与利用,对传承光大民族优秀文化。弘扬培育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繁荣旅游事业,加强中外文化交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认识历史的需要
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样都应同样具有历史认识的价值。所不同的事它们分别以物化的固态方式和活态传承的方式来展现各自的价值,任何一种传统文化都会从不同的角度给人以启迪。
文化创新的需要
人类社会要发展就要不断的创新。创新的源泉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向外学习,从西方文化中汲取营养;二是冲同学习,从本土文化汇总汲取精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创新文学、新艺术、新技术、新工艺的需要。
保护文化多样性的需要
文化的多样性创造了一个多彩的世界,它使人类提了自己的能力和价值观,并成为各社区、个民族和各国可持续发展的一股主要推动力。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多样性的体现,保护她就是保护人类文化的多样性。
重建社会秩序的需要
任何一个群体的发展都需要零距离,零距离最根本来自于对文化的认同。今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除了保护千百年机电的各种传统艺术形式方面应发挥的重要作用外,嗨应考虑这些传统表现形式在传承中胡文明、增强民族自信心和零距离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问题
非物质文化遗是镌刻着人类智慧光芒的活化石,可在今天,言传至今的非文化已经历经沧桑,很多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遭遇着忽视、甚至被毁灭的危机。目前,从我的老家承德丰宁县来看,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传承工作催再有以下问题:
1、资源消亡速度快
言传身教的技艺由于老人的离世而失传,导致非物质文化遗因人而存、因人而亡的局面,也有很多民间技艺随着社会的发展诸多因素而无人继承,造成其的流失和失传。
2、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参差不齐
在利益的启示下,过度的开发破坏毁灭文化的资源的原貌,扭曲了原有的形式使其逐渐流失。
3、乡镇基层文化建设资金不足
由于地方财政投入有限,全烧经费,一些濒临灭绝的非物质文化遗得不到有效的记录保护工作很难展开,一些原有的记录和实物面临再次流失的危险。
4、非物质文化遗产缺乏专门的管理和研究人员
在丰宁县文化建设队伍不专业,真正从事这方面鳄管理人员很研究人员人数极少,难以适应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需求。
5、有关单位和干部管理不到位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建议
从丰宁县来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时不我待、刻不容缓、迫在眉急、只争朝夕
1、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手机、保护、传承工作
地方政府、基层文化工作者要加强传承人队伍建设,采取积极措施,文当地来人、传承人开展政策培训,让他们了解保护政策、法律法规,打消疑虑,及时记录年事已高的传承人所掌握的的丰富的知识和精湛的技艺,资助传承人开展授徒传艺、教学、交流、战士等活动,帮助确实有困难的传承人、支持、表彰、奖励有突出贡献的传承人和传承集体,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体性保护。
2、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人才队伍建设
丰宁县现阶段,乡镇基层文化工作者真正专职做文化工作的没有,所以要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人才队伍建设,必须形成转制文化工作队伍,做到专职队伍专业化、科学化、岗位职责明确化、工作考核机制化。
3、提高领导者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重要性的认识
市政府、地方政府及各行政管理部门要从对国家和离世负责的高度出发,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意义,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鼓励全社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支持与帮助,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工作提供有力的经济保障。
4、加快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供法律保障
篇7
第一章 总 则
第二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查
第三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第四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传播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六章 附 则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保存工作,制定本法。
第二条 本法所称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包括:
(一)传统口头文学以及作为其载体的语言;
(二)传统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和杂技;
(三)传统技艺、医药和历法;
(四)传统礼仪、节庆等民俗;
(五)传统体育和游艺;
(六)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
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实物和场所,凡属文物的,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有关规定。
第三条 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采取认定、记录、建档等措施予以保存,对体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历史、文学、艺术、科学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采取传承、传播等措施予以保护。
第四条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应当注重其真实性、整体性和传承性,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和可持续发展。
第五条 使用非物质文化遗产,应当尊重其形式和内涵。
禁止以歪曲、贬损等方式使用非物质文化遗产。
第六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保存工作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将保护、保存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
国家扶持民族地区、边远地区、贫困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保存工作。
第七条 国务院文化主管部门负责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保存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文化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保存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保存工作。
第八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宣传,提高全社会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
第九条 国家鼓励和支持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第十条 对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做出显著贡献的组织和个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予以表彰、奖励。
第二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查
第十一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根据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保存工作需要,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由文化主管部门负责进行。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可以对其工作领域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调查。
第十二条 文化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应当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予以认定、记录、建档,建立健全调查信息共享机制。
文化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应当收集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代表性实物,整理调查工作中取得的资料,并妥善保存,防止损毁、流失。其他有关部门取得的实物图片、资料复制件,应当汇交给同级文化主管部门。
第十三条 文化主管部门应当全面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关情况,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及相关数据库。除依法应当保密的外,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及相关数据信息应当公开,便于公众查阅。
第十四条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可以依法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
第十五条 境外组织或者个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应当报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文化主管部门批准;调查在两个以上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域进行的,应当报经国务院文化主管部门批准;调查结束后,应当向批准调查的文化主管部门提交调查报告和调查中取得的实物图片、资料复制件。
境外组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应当与境内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术研究机构合作进行。
第十六条 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应当征得调查对象的同意,尊重其风俗习惯,不得损害其合法权益。
第十七条 对通过调查或者其他途径发现的濒临消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县级人民政府文化主管部门应当立即予以记录并收集有关实物,或者采取其他抢救性保存措施;对需要传承的,应当采取有效措施支持传承。
第三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
代表性项目名录
第十八条 国务院建立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将体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大历史、文学、艺术、科学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列入名录予以保护。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建立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将本行政区域内体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历史、文学、艺术、科学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列入名录予以保护。
第十九条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从本省、自治区、直辖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中向国务院文化主管部门推荐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项目。推荐时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一)项目介绍,包括项目的名称、历史、现状和价值;
(二)传承情况介绍,包括传承范围、传承谱系、传承人的技艺水平、传承活动的社会影响;
(三)保护要求,包括保护应当达到的目标和应当采取的措施、步骤、管理制度;
(四)有助于说明项目的视听资料等材料。
第二十条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认为某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大历史、文学、艺术、科学价值的,可以向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或者国务院文化主管部门提出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建议。
第二十一条 相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其形式和内涵在两个以上地区均保持完整的,可以同时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第二十二条 国务院文化主管部门应当组织专家评审小组和专家评审委员会,对推荐或者建议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行初评和审议。
初评意见应当经专家评审小组成员过半数通过。专家评审委员会对初评意见进行审议,提出审议意见。
评审工作应当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第二十三条 国务院文化主管部门应当将拟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项目予以公示,征求公众意见。公示时间不得少于二十日。
第二十四条 国务院文化主管部门根据专家评审委员会的审议意见和公示结果,拟订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报国务院批准、公布。
第二十五条 国务院文化主管部门应当组织制定保护规划,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予以保护。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文化主管部门应当组织制定保护规划,对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公布的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予以保护。
制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规划,应当对濒临消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予以重点保护。
第二十六条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集中、特色鲜明、形式和内涵保持完整的特定区域,当地文化主管部门可以制定专项保护规划,报经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实行区域性整体保护。确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实行区域性整体保护,应当尊重当地居民的意愿,并保护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实物和场所,避免遭受破坏。
实行区域性整体保护涉及非物质文化遗产集中地村镇或者街区空间规划的,应当由当地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依据相关法规制定专项保护规划。
第二十七条 国务院文化主管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文化主管部门应当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规划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发现保护规划未能有效实施的,应当及时纠正、处理。
第四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
的传承与传播
第二十八条 国家鼓励和支持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传承、传播。
第二十九条 国务院文化主管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文化主管部门对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公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可以认定代表性传承人。
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熟练掌握其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二)在特定领域内具有代表性,并在一定区域内具有较大影响;
(三)积极开展传承活动。
认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应当参照执行本法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评审的规定,并将所认定的代表性传承人名单予以公布。
第三十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文化主管部门根据需要,采取下列措施,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开展传承、传播活动:
(一)提供必要的传承场所;
(二)提供必要的经费资助其开展授徒、传艺、交流等活动;
(三)支持其参与社会公益性活动;
(四)支持其开展传承、传播活动的其他措施。
第三十一条 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应当履行下列义务:
(一)开展传承活动,培养后继人才;
(二)妥善保存相关的实物、资料;
(三)配合文化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
(四)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益性宣传。
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无正当理由不履行前款规定义务的,文化主管部门可以取消其代表性传承人资格,重新认定该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丧失传承能力的,文化主管部门可以重新认定该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
第三十二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结合实际情况,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文化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宣传、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第三十三条 国家鼓励开展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关的科学技术研究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保存方法研究,鼓励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记录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整理、出版等活动。
第三十四条 学校应当按照国务院教育主管部门的规定,开展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
新闻媒体应当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宣传,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
第三十五条 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科技馆等公共文化机构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术研究机构、保护机构以及利用财政性资金举办的文艺表演团体、演出场所经营单位等,应当根据各自业务范围,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理、研究、学术交流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宣传、展示。
第三十六条 国家鼓励和支持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场所和传承场所,展示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第三十七条 国家鼓励和支持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特殊优势,在有效保护的基础上,合理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开发具有地方、民族特色和市场潜力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
开发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应当支持代表性传承人开展传承活动,保护属于该项目组成部分的实物和场所。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对合理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单位予以扶持。单位合理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依法享受国家规定的税收优惠。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八条 文化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的工作人员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保存工作中、、的,依法给予处分。
第三十九条 文化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的工作人员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时侵犯调查对象风俗习惯,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法给予处分。
第四十条 违反本法规定,破坏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实物和场所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第四十一条 境外组织违反本法第十五条规定的,由文化主管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没收违法所得及调查中取得的实物、资料;情节严重的,并处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境外个人违反本法第十五条第一款规定的,由文化主管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没收违法所得及调查中取得的实物、资料;情节严重的,并处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四十二条 违反本法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章 附 则
第四十三条 建立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参照本法有关规定制定。
第四十四条 使用非物质文化遗产涉及知识产权的,适用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
对传统医药、传统工艺美术等的保护,其他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篇8
自今年8月以来,我市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以来,我作为站长首先在思想上认识了普查工作的重要性,说实话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意义重大.首先,一些依靠口头和行为传承的民间文艺,技术,礼仪当前,我镇也出现了一些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传统文化资源遭到不同程度破坏的现象.一些依靠口头和行为传承的民间文艺,技术,礼仪,节庆,游艺等文化遗产正在不断消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后继乏人,一些传统技艺濒临灭绝;许多珍贵实物和资料流失严重.因此,加强我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刻不容缓.其次,我相信民族的东西永远是世界的,作为文化工作者有责任和义务做好普查工作.再者,做好普查工作更是为子孙后代造福,是让历史的脚步留下印迹.
1制定详细普查计划
为了做好普查工作,首先我做了翔实的普查计划
组织学习,统一思想
组织全站工作人员学习《》文件精神,安排专人去文体局学习普查工作指
导要点,和工作方法.并做好对全站人员做好宣传发动工作.
2合理分工责任到人
为了更好的开展普查工作,我站做了合理分工,全镇29个行政村,12个社区,共分4个片,每片有专人负责,每片还从村和社区中抽调10至15名普查员.并组织普查员开展4次统一学习和交流会议.
做好普查宣传工作.
开展普查工作的重点是要在宣传上下功夫.召集各村,社区的相关人员开会宣传普查工
作的重要意义,并请记者写了相关报道.
3克服困难实施督促
前期工作我站人员做了大量工作.真正实施普查工作还有相当大的难度,下乡辅导,监督是普查工作的重点,普查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天气炎热不说,更是还有许多人的不理解,为此我站人员和普查员多次做了解释和学习工作.对有价值的线索,更是抓住不放,多次上门做工作.对热心普查工作的普查员,我站给予了一些鼓励,利用节假日专门拜访;对于要提供线索的需要等门拜访的,我站人员决不推脱,及时准确的做好登记和记录工作.在资金,设备极其困难的情况下,普查员门,走村串户,田间,地头都留下了他们的身影,搜集整理,发掘保护民族民间艺术.在开展普查工作的这2个月中,我站人员不定期的实施监督工作,对工作出现的问题做了合理的处理.对普查的重点做了多次的宣传,对有排斥情绪的尽力解释工作.
篇9
关键词:紫云自治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方法
中图分类号:D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1)36-0283-01
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了解和掌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存状况,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制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制度和政策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工作实践中,要立足本区域非物质文化普查实践经验,进一步明确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重要性,以便更好地理清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对象和获取对象的工作方法,更加全面、完整地挖掘和保存本地区现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下面,笔者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试谈如何强加和改进贵州省紫云自治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方法,与共行共勉。
一、紫云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的现状
紫云自治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民族民间文化)资源历史悠久、品类繁多、丰富多彩。除了最具影响的“亚鲁王”外,还有婚丧礼仪等民俗文化;有民间文学、民间歌谣、民间谚语、民间故事等口述文学。紫云自治县是一个原生态保存比较完整的少数民族县份,处处蕴含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这些源远流长、根植民间、弥足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重要的文化补充部分。少数民族地区的审美观念和文化理念,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我国的多元文化,是现代文明存在的基因和成长的土壤。这些宝贵的不可再生且有巨大价值的文化资源,对紫云未来文化发展必将产生越来越重要的影响。
二、紫云自治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的具体方法
普查工作的基本步骤,可分为三个阶段:制定计划、实地收集和归纳总结。
(一)制定计划。第一步,制定普查计划、拟订普查提纲、制作登记表格、绘制普查地等。普查计划是开展普查工作的具体实施方案,包括任务、普查点(城镇或村落)的确定、人员配备、工作步骤、调查方法、目标、时间等。 第二步,加强人员培训。各乡镇要普查工作领导小组尽量做到领导、专家、民间文化工作者三结合。同时,应根据普查任务和个人专长对参加普查的人员作出合理的分工,做到各司其职、互相配合。普查时,可临时吸收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爱好者和搜集者参加。
(二)实地收集。要根据普查计划和提纲进行。实地做好记录、收集等工作,每进行一乡(或一村),要认真落实。采集到的口头文学、民间艺术品、民俗实物、摄影摄像、仪式的素描,除了原件原物外,还要认真地登记记录。登记的项目,除了文本、实物的名称、内容简介,类别等外,还应包括讲述者、传承者、提供者、收藏者及年龄、性别,居住地名、乡镇名、村名等。调查方法可采用在普查时,除了搜集现成的书面简介材料和听取行政负责人的简略介绍外,主要的是选择那些承载非物质文化遗产较多、较有才华和独创性的人进行面对面的采访、问答、表演、展示,如故事家、歌手、民间艺人、巫师等,为他们创造适宜的环境(场合、听众)。如条件允许,也可有限度地再现实际讲述、演唱、仪式时的环境,让他们轻松自如地讲述或演唱(口头文学)、表演展示(民间舞蹈、戏曲、仪式、巫傩等)。
(三)归纳总结。除了对组织工作进行必要的总结外,重要的是撰写调查报告。调查报告应按照普查计划和调查提纲逐一叙述,要对各项要求作出分析和统计,各项调查均需写出书面报告,要对普查的成果与调查的完善程度作出评估。普查中采录的民间作品、搜集的民俗实物和民艺作品、调查采访时随机填写的表格、绘制的普查地图、摄制的照片与录音录像,均应登记造册,标明普查人员名单、普查时间、普查地区等。
篇10
[关键词]县级公共图书馆;非物质文化遗产;角色定位
1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
近几年,“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这个新词频频出现在我国的各类媒体上,引起了社会各个阶层、各个领域的关注。2003年第三十二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对此作出了界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是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
中国有五千年的文明发展史,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发展进程中,不仅创造了丰富的物质财富,也创造了灿烂的非物质文化财富。这些非遗源于生产劳动,传承于民间,千百年来不断在人民生产生活中保存发展着。它们是一定地理区域和不同民族的政治、经济、宗教信仰和民俗、民众情绪等社会生活的真实记录和反映,是民族历史、集体文化的结晶。非遗不仅是一个民族自我认定的历史凭证,更是这个民族有别于其他民族并得以延续、满怀自信走向未来的根基和力量源泉。2003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法国巴黎召开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会议”,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明确规定了各缔约国的责任和义务。随着综合国力的增强,我国加大了对非遗保护的力度。2005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并在北京召开了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会议。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确立了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中国文化遗产日”。随之,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也跟着制定出台了本省、市、自治区非遗保护条例、法规,并逐级落实保护实施方案。这些行动兑现了中国对世界的承诺,也体现了中国各级政府对民族文化遗产保护的高度重视。
2 图书馆传统职能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关系
从2006年开始,我国全面启动了声势浩大的非遗保护工程。国务院办公厅《意见》明确指出:“各级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科技馆等公共文化机构要积极开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和展示,有条件的地方可设立专题博物馆或展示中心”。《意见》对参与非遗保护工作的文化事业单位做了很清晰的规定: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文管所)在当地“非物”遗产的保护工作中责无旁贷,各有重点;文化馆重在收集,图书馆重在收藏,博物馆则重在展示。因此,图书馆参与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成为图书馆传统收藏的一个新课题。因为非遗的对象并非一般的书籍文献,它们深藏于民间,藏在没有文字的民族语言里、动作中、场景上,这无形中给图书馆的传统收藏功能增加了难度,也让县级公共图书馆面临着如何处理好传统职能与非遗保护之间矛盾关系的问题。
图书馆自诞生以来,其基本功能就是聚集图书,收藏文献,为公众提供知识参考。如何把县级公共图书馆创办得更有特色、更有吸引力,这就要靠各地图书馆想方设法开发本地区、本民族文化信息资源,并加以收藏使之成为本馆的特色藏品,而本地区、本民族文化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关系到本地区、本民族非遗的挖掘、收集、收藏工作。如上所述,中华民族的非遗,是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政治经济、宗教信仰和民俗民众情绪的社会生活的真实记录,是民族历史的文化积累和结晶,这正是公共图书馆为公众提供知识参考的一笔财富。因此,收藏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县级图书馆自身业务的延伸,也将成为县级图书馆以后建设发展的一个新的着力点。这样看来,图书馆传统职能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并不矛盾,两者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包容与收藏利用的关系。
3 县级图书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角色定位
县级公共图书馆参与非遗的保护,是新形势下历史赋予的一项重要任务。但如何参与,它的角色定位在哪里,这就值得商讨了。笔者前面也提到过,图书馆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重点是“收藏”。但是这个收藏还分为“被动收藏”和“主动收藏”。所谓“被动收藏”就是你拿文献来,我放人文库里面;而“主动收藏”则要参与收集、整理、收藏的全过程。定位不同,收藏利用的效果就会大大不同。
3.1 县级公共图书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缺住
3.1.1 认识不到位。非遗的保护工作是近年的事。对这一工作的认识不到位,不仅是因为图书馆本身理解不透彻,文化主管部门亦如此。一些地方政府出台的非遗保护方案中,竟然没有把图书馆列入参与单位的行列,忽视了图书馆在非遗保护工作中的作用。
3.1.2 坐享其成,收藏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就图书馆本身而言,由于认识不到位,没有把收藏非遗当成图书馆的一项基本职能,不参与收集、挖掘、整理全过程工作,只等其他单位如文化馆(站)调查、收集、整理形成文字资料之后,再从他们的手中接过现成的资料,放入地方文献专柜收藏。这样被动地接受后期资料进行保管的做法,导致了对收藏的非遗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比如,我县有关南壮民歌、民问小调的资料,尽管文字记载了它的形成年代、历史沿革、发展兴衰,但如果没有亲自深入收集,就不能深切感受到民间歌手现场演绎这一文化遗产的艺术魅力与感情。
3.1.3 服务滞后,仍停留在纸质文献的保管上。非遗的收藏内容,包括文字资料、实物资料、图片资料、音频资料、视频资料等。但是就现状来看,收藏单位没有充分发挥现代科技手段来处理各类音像资源,达到“藏”为所“用”的目的。
3.2 主动介入,全程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
县级公共图书馆参与非遗保护工作,承担着保存人类文化遗产、开展社会教育、开发文献资源、传递知识信息等主要功能。而非遗知识处于一种活态的文化环境之中,作为活态文化的表现形式与文化空间密切相关,其存在形式的特殊性决定了自身难以长期保存的特性。对此,图书馆应当摒弃过去只收藏保管的观念,发挥自身拥有专门人才、先进现代化设备的优势,在资料抢救工作和后续的资料整理、数字化、保存、保护等多方面对非遗进行声音、影像原生态存储,将“活态文化”物化为有形的文献进行永久保存。比如上述民族民间的民歌小调,我们在全程参与过程中,对其进行图、文、声、像相结合的立体方式的记录,以笔录、摄影、录音、录像等方式真实记录下现场考察成果,并将其进行数字化处理,使得这些民间艺术得以保存和再现。
- 上一篇:妇产科专科护士培训方案
- 下一篇:文化馆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