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储管理规范范文

时间:2024-01-10 17:57:0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仓储管理规范,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仓储管理规范

篇1

物资仓储管理的相关工序为石化企业在真实运营的过程中非常注重的管理环节,仓储管理的相关工作把企业的采购、加工以及最后的销售进行了紧密的结合,并且在相关的项目工程建设中,在实际的生产运营、设备养护维修等层面均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

二、石化企业物资仓储管理当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管理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

当前,在石化企业当中,对仓储管理的相关工作所设立的规范还不够完善,没有做到精细化管理,缺乏全面性。并且,随着国际市场和我国市场经济形式的转变,企业的管理手段以及形式要加强和拓宽。[1]社会的发展也带动了一些石化企业对管理规范化的重视,开始逐步关注自己企业的仓储规范管理,将相关业务的操作与一些管理分开,提升管理的精细化。但是企业却没有对仓储管理的相关监督力度进行增加,管理整体局面还是比较混乱。所以,企业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以及资金进行管理。虽然,有些企业已经制定了总体管理系统,做好了相关的分支体系管理部署,但是由于每个分支体系存在分割的现象,企业并没有办法对仓储实施以批次作为单位的规划化统一管理,导致的最终结果便是不能从根本上避免采购重复的情况,造成资金的浪费。同时,也没有制定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来解决在仓储管理工作中出现的操作违规等问题。

(二)太多流动资金的投入

企业在整个仓储方面投入的资金包括:在货物的储备上投入的资金,周转货物时投入的资金、在货物存在积压现象时投入的资金。在一些石化企业当中,经常会出现的仓储管理问题便是货物库存存在不合理的结构,对货物进行存储的数量远远大于实际运用需要的数量,这种情况会导致资金和物资的浪费,使企业能够使用的周转资金额下降,资金得不到充分的应用,无论从哪一方面来说,都会造成极大的浪费。例如:某石油化工企业在2016年的物资库存分析表。(如表1所示)

从这一统计的数据当中可以看出,企业内部存储物资的结构非常不合理,物资储备占据库存总数量的58.08%,说明企业对于存储数量的制定有些过高,导致了超储现象,造成资源的浪费。物资周转占中数量的比例为15.13%,占据的比例比较低,说明短期进行周转的物资被加入到了物资的储备工作当中。物资积压数量占库存总数量的26.77%,有力的说明企业实际对物资进行周转的速度比较慢,真实的应用效率低。

(三)库房建设不规范

有些企业对于库房的建设并没有产生足够的重视,对存储的安全性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产成品库房的能力有些差,经常会出现堵塞和倒库的问题。库房一些设施的相关配置与实际库房的使用用途不匹配。并且,库房相关设施的配置存在不同程度老化的现象,防潮和防火等一些功能已经不能很好地满足对物品的保护。此外,一些危险品原料库房存在建设标准不达标的现象,有非常多的安全隐患。

三、石化企业物资仓储管理规范化的具体措施

(一)规范仓储作业的具体方式

企业要将仓储进行作业的方式进行规范,建立完善的管理模式,应用先进的物品保管技术以及行之有效的管理形式,实现快进以及快出的目标,全面将作业的效果以及质量进行提升。其一,要将制度进行完善,使其更加规范化,以便对内部仓储的物品实施有序归类管理,使账目和物品相互符合。[2]其中,具体的管理制度包括:各个岗位责任管理、物品养护管理制度、进库和出库的管理制度、相关安全管理、监督检查管理制度等;其二,对工作人员的实际操作流程进行规范,实施行之有效的入库管理、仓储管理、出库管理以及盘点库存管理管理。例如:在实施产品入库管理的过程中,仓储的相关管理责任人要与供应商一同对产品进行验收计量,细致的进行检查,将具体的数量以及品质进行认真的核对,全力保障好产品入库准确无误。

(二)库存控制管理

首先,对库存相关方案的制定,要将企业的真实生产作为基础前提,利用对产品的实际的生产以及销售情况的具体分析统计,可以制定相关的订货方案,从而有效避免货物存储不足或者存储量过多的情况发生;其次,企业要库存量的管理水准进行提升,实施精细化定制,以便登记表上的信息更准确、清晰、完善,企业能够利用登记表及时对库存的动态有所了解;最后,对库存投入资金的占用现象实施良好的把控,以便企业提升资金的使用效率。为了更好地将库存的实际管理水平进行提升,企业可以充分应用ABC控制库存的方式、定期定量相互结合购买的方式等,企业可以依照自身的发展情况进行选择,也可以将多种方式进行交叉应用,达到高效管理的目标。

(三)库房建设规划管理

首先,企业要对库房的规划和建设工作给予一定的重视,加强软硬件的建设力度,全面提升规划建设的水准,将缺少库房的现象进行解决。其中,具体的规划和建设工作要以将资产的利用效率进行提升为原则,货物的出入库、实际存储面积的高效利用为目标,实施科学合理的规划。[3]企业要将目前已经存在的一些资源实施细致的整合,从整体上重新对仓库的功能以及各部分的用途进行规划,再从细节上进行落实,建立好保存危险品的仓库等;其次,库房的建设一定要标准并且专业,依照具体制定的规定对库房进行改造甚至重建,全力保障好库房配置的技术设备能够慢需仓储的相关要求。

四、结语

篇2

当前我县粮油仓储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库存粮油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问题是:一是国有粮食企业仓储设施不足。我县的国有粮食企业是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后新组建整合的,有效仓容严重不足;二是对储备粮的监管和仓储管理工作有所松懈,粮食库存管理存在薄弱环节。企业对粮食库存管理工作重视不够,管理松懈,粮食质量和储存安全存在隐患。粮库基础管理工作不扎实,仓储资料不齐全;粮库在安全生产和储粮化学药剂使用管理上需要进一步加强;粮库从事仓储保管、统计、会计等工作业务的人员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等。三是入库粮食的水分、杂质超标;粮情检测及记录不规范等。

(二)设施设备管理方面。主要问题是:储粮仓库普遍破烂、陈旧;有的仓房密闭隔热措施不到位;门窗破损,关闭不严;通风口密闭措施不到位;设备使用后未及时养护,设备档案不完整,测温系统出现故障未及时排除等。

(三)安全生产管理方面。主要问题是:库区企业消防设施不齐全或已经失效等。

(四)账务管理方面。主要问题是:企业台账填写不规范、统计资料不完整、统计数据有未报、漏报、错报的情况;保管账统计账填写不规范等。

(五)行政管理方面。主要问题是:企业粮食出入库、粮情检查、安全生产等制度执行没有完全到位;仓储管理档案不完整,管理不规范等。

二、指导思想和目的

本次活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2009年上半年全国粮食清仓查库活动中的管理为契机,以确保库存粮油安全、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人员素质、促进仓储企业发展为目的,认真总结和分析我县在开展粮油仓储企业规范化管理活动中取得的经验和存在的不足,按照市粮食局统一部署和要求,认真开展粮油仓储企业规范化管理活动,全面提升我县仓储管理工作水平。

三、规范化管理活动的范围

我县粮油仓储企业参加本次规范化管理活动。

四、开展粮油仓储企业规范化管理活动的主要内容

(一)总结经验,查找不足,深入开展规范化管理活动。认真总结我县开展粮食仓储示范库建设取得的经验,结合近几年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新形势、规范化管理的新标准、新规范及新仓储管理制度的实施和仓储工作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等,认真分析查找本区域内本单位在仓储规范化管理上存在的不足,按照逐步深化向精细化管理推进的总体要求,进一步增添、完善仓储设施,修订完善仓储管理制度,严格程序,强化管理。

(二)宣传贯彻新颁标准和管理制度,不断提升企业员工素质。围绕近年来国家和地方出台的粮食法规、粮改政策文件、管理制度,技术标准、操作规程等,广泛开展宣传、培训、教育活动,认真贯彻执行《粮油储藏技术规范》,使粮油仓储管理人员了解政策要求,熟悉制度规定,掌握并正确理解各类粮油储藏技术和设备操作规程。

(三)建立完善制度,明确细化岗位职责。要按照近年来已经出台的粮食管理法规、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以及技术标准的要求,结合企业实际情况,抓紧对有关仓储管理制度进行修改完善。建立健全系统性强、针对性强、符合企业规范化管理要求的新型仓储管理制度体系。粮油仓储企业在完善制度的同时,要进一步规范仓储管理工作流程,明确细化仓储管理岗位职责,完善以提高效率和确保储粮安全为核心的绩效评价体系,并建立与新制度体系相适应的工作机制。

(四)努力改善粮油仓储设施,大力推广科学储粮。首先要加强对现有仓储设施设备的管理、维护和保养,提高设施设备的使用效率;其次是要多方筹集资金,因地制宜地对传统的储粮仓库进行升级改造,改善储粮条件,增添必要的储粮设施,提升现有储粮设施功能;三是要大力推进科技储粮技术的应用,积极推进机械通风、电子测温等现代科技手段的应用,积极采用“双低”、“三低”等传统科技手段的应用,积极探索利用各地气候、地理等条件采用自然手段在储粮方面的应用,积极探索绿色环保储粮方法的应用,不断提高科学储粮水平。

(五)针对突出问题,认真治理不规范管理行为。要针对全国粮食清仓查库中发现的仓储管理问题,集中开展一次对不规范行为的治理行动。要杜绝粮食混存、仓房鼠害、违规熏蒸、药品库管理不规范等影响企业储粮安全和生产安全的现象;要按照账实相符和无虫害、无变质、无鼠雀、无事故的要求,深入开展“一符四无”粮仓创建活动;要逐步解决政策执行、账务管理、粮食管理、设备设施管理、人员管理以及制度不完善多方面的不规范行为,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五、开展规范化管理活动的实施步骤

本次活动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即日起至2009年9月30日,为安排部署和培训动员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一是利用召开会议、编发简报、设立专栏等各种形式,组织学习有关文件精神,层层发动,深入宣传,使全体干部职工深刻理解开展本次规范化管理活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二是认真开展对照检查,认真梳理、分析查找规范化管理中存在的不足,提出对策。

第二阶段:2009年10月1日至2009年11月20日为全面落实整改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按照省、市粮食局的要求,深入查找我县在粮油仓储规范化管理上存在的薄弱环节和问题,分析原因并制订解决方案,落实整改内容,建立和完善各项制度,逐条认真加以整改。

第三阶段;2009年11月21日至2009年12月20日为检查验收总结阶段。国有、非国有粮油仓储企业要对开展粮油仓储企业规范化管理活动的情况进行认真总结。市粮食局将组织集中检查验收工作,对活动开展好的单位给予表彰,对活动开展不力、整改效果不明显的单位,进行通报批评,并责令重新整改。

六、组织领导及有关要求

为切实搞好粮油仓储企业规范化管理活动,县粮食局成立了以信丽局长为组长、机关各股室负责同志为成员的规范化管理活动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储备军供股(电话:0870—7121275),具体负责开展规范化管理活动的组织安排和日常工作。

在全县范围内开展粮油仓储企业规范化管理活动是一次整体提升粮油仓储管理水平,确保我县粮食仓储安全的大事,为此提出如下要求:

(一)提高对规范化管理活动重要意义的认识。实行企业规范化、标准化管理,是在国有粮食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结束后,为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做大做强粮食产业而做出的最大决策。局机关、国有、非国有粮油仓储企业要高度重视此次活动的开展,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把开展规范化管理活动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抓紧抓好,抓出成效。

(二)加强对规范化管理活动的领导。国有粮油仓储企业要加强对开展规范化管理活动的领导,成立相应机构,明确专职人员具体负责此次活动的开展。国有、非国有粮油仓储企业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订重点突出、全面细化、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于2009年9月25日前以书面材料报县粮食局储备军供股。

篇3

质量文化要以质量理念为核心。在一个企业进行质量文化建设,一方面能统一企业员工的价值观,建立统一的质量行为标准,培养员工的质量意识,并使其质量意识和企业质量理念相统一,在企业内部形成向心力、凝聚力[2];另一方面能增强企业产品质量水平,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上升企业市场知名度。其带来的直接结果就是企业的社会影响力进一步得到提升,赢利能力得到显著加强,最终成为一个员工信任、客户满意、拥有核心竞争力的优秀企业。

2物资供应

仓储质量文化建设途径物资供应处作为长庆油田物资供应的仓储管理部门,践行“用户至上、质量为本、保障供应”服务理念。近年来,物资供应处围绕长庆油田“发展大油田,建设大气田”的总体规划目标,针对油田不断变化和发展的新形势,理清工作思路,明确发展方向,不断深入推进仓储管理战略文化建设,通过积极引导和利用信息化技术,从人力资源、特色文化、数字化管理、标准化管理和技术创新等方面积极探索和尝试,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规范员工行为、凝聚员工力量,努力为物资供应仓储管理质量文化高质量建设和发展铺路搭桥。

2.1唯才是举,构建“以人为本”的仓储管理

近年来,针对员工年龄总体偏大,知识结构不尽合理、人员分布不均衡等突出问题,物资供应处按“梯次配备、专业配套、能职相称”原则,通过不同途径引进人才优化员工队伍,完善专业配置[3]。1)从高校引进大学生,完善专业结构配置,近年通过油田公司从高校引进45名大学生,涉及物流、统计、财会、信息化等专业,较好地完善了人才结构。人力部门根据全处人力资源分布现状和“效率最大化”原则,将大学生合理分配到各工作岗位,充分发挥各自专业优势。目前这批新生力量已逐步成为物资供应队伍的骨干力量。2)通过竞聘引进专业人才,为解决商检人员缺乏的问题,在油田公司各二级单位通过竞聘优选出15名有丰富检验技能的员工充实到商检队伍,提高物资检验队伍的实力。3)在物资供应处范围内开展竞争机制,对各单位(部门)的关键岗位在全处范围内开展自由竞聘上岗机制,建立“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选人用人机制,通过唯才是举、不拘一格选用人才的机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各单位(部门)人员的年龄和知识结构,有效地缓解人员分布不均衡的矛盾,各专业的员工也能充分发挥各自的专业优势。近年来,物资供应处通过调整和丰富人才结构为物资供应队伍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2.2完善仓储管理体系,打造“规范性”的仓储管理规范

管理是一切业务正常运行的基础,物资供应处通过逐步完善管理体系,保证仓储管理质量文化建设能够有序开展。首先是完善管理制度体系,以物资供应业务为主线,修订了《仓储标识系统管理办法》、《仓储管理标准及考核细则》等仓储制度,将265个制度进行分类汇总,形成机关和基层单位两级制度体系,从根本上解决制度重复、矛盾和冲突问题,确保物资供应管理工作有制度,运行有标准;二是完善流程管理体系,编制了接运、报检、验收、出库等仓储业务流程和标准作业流程图,汇编后分发到岗位,通过挂在墙上(张贴流程图),看在眼里(业务自学),记在心里(知识竞赛强化记忆),听在耳中(培训讲解)等方式,强化员工按流程办事的习惯;三是构建仓储基础资料管理体系,通过严格《石油物资主要基础资料管理办法》等管理制度,规范接运、验收、保管、保养直至出库以及日常管理中各种原始记录、单据、凭证、账册的要求,并从资料的建立格式、填制要求、传递规范、保管和借阅等方面进行规范,建立起全面反映仓储业务运行、精细规范的仓储管理基础资料体系,全面加强基础资料规范化管理。

2.3实施文化工程组合拳,树立“特色化”仓储管理

1)加强具有各自特色的站库文化建设,加强员工队伍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多年来,物资供应处根据基层站库人文特点,强化员工主人翁意识,同时提炼文化建设的成果和经验,逐步形成了以优质服务为主、有浓厚站库特色的文化,譬如打造了“扎根延安老区”的延安站文化,“为气田建设服务”的靖边站文化、“独立作战保供应”的青铜峡站文化、“西峰油田供应尖兵”的庆阳总库文化、“当好服务排头兵”的咸阳站文化、“小草也挡沙”的定边站文化。2)加强特色文化工程建设,拓展仓储管理文化内涵,着力推进“八个准确”和“四个及时”的仓储管理服务文化;引导员工树立“生命和安全高于一切”的安全文化建设;深入开展以培训教育,岗位练兵,技术比武等途径的“素质提升工程”,通过特色文化工程建设极构建以人为本的团队和谐文化,充分调动广大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凝聚发展的正能量,提高职工的主人翁意识和敬业精神,为物资供应质量文化的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

2.4抓数字化管理,构建“信息化”仓储管理

为了实现高效的仓储管理,提高仓储管理质量文化建设信息化水平,物资供应处充分考虑基层站库分布广、传统手工记录统计耗时、资料传递滞后、信息不能及时共享等弊端,经过调研和充分论证后开发了数字化管理系统,通过该系统的仓储生产管理模块和报表统计功能模块[4],利用物资动态实时采集、现场作业实时监控、安全应急报警自动处理、生产报表自动生产和物资信息数据资源全面共享等五大功能,实现物资供应从物资到库、卸车、验收、仓储、出库等仓储管理业务的全程的实时的数字化管理和信息数据的即时自动统计汇总功能,实现物资供应“看数字说话,听数字指挥”的信息化进程;为了充分发挥数字化系统的优势,我们在该系统功能进行拓展和延伸,一是接入了安全生产、设备管理、仓储能力和油田生产动态数据,并入运单管理系统、商检管理系统、运输车辆管理系统集成,实现各系统间关联数据共享,有效降低了重复数据录入;二是加快射频识别技术成功的转化以实现在系统中的有效运用,利用信息技术减少人工录入,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信息的准确性。信息化技术的运用切实减轻了员工劳动强度,大幅提高了物资供应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实现了仓储管理以数字化管理系统为核心网络传输为基础、射频识别技术为前端的物资供应决策支持系统,为构建“快捷化”的仓储管理质量文化提供了强有力的的数字化技术支撑。

2.5实施标准化管理,打造“精准化”的仓储管理

1)加强标准化流程,规范操作程序。近年来,物资供应处根据业务量不断迅速攀升的形势,为保证作业的规范性和准确性,严格实施流程作业标准化,根据物资供应业务的特点和关键控制点,制定了接运、报检、验收、出库等仓储业务流程,并绘制了50多个标准作业流程图,通过落实责任岗位、明确工作程序,固化操作流程等方式强化“只有规定动作,没有自选动作”的标准化管理要求,促进仓储作业管理由“粗放型”向“精细化”转变。2)加强库房建设标准化,构建高标准仓储环境。首先是构建完善的标识管理体系,通过制定《仓储标识系统管理办法》,规范库房(料场)的货位布置、库房编号、货架编号等标识编排规则以及标识牌的制作规范和设置要求;其次目视标准化管理,即对物资收发等业务流程按照标准模板挂在墙上,通过目视化管理规范业务,提高业务效率,并展现出良好的仓储管理形象。3)实施现场管理标准化,严格落实“四号定位、五五摆放”和“一标识、二成线、三整零、四方便”等仓储管理规范,规范了库区物资摆放标识、待检区、不合格物资区的标识和规划,建立规范整洁、区域清晰的仓储管理现场,实现仓储管理现场标准化。4)紧抓吊装作业标准化,筑牢安全防火墙。物资吊装装卸作业是物资供应的主要业务之一,对安全有更高的要求,物资供应处通过制定了吊装工具、吊装指挥、吊装监督等标准化管理规范并严格落实,筑牢安全防火墙,保障吊装作业安全。一是加强吊装工具管理,规范了索具、吊具和机具等吊装工具的使用方法/报废标准以及配置、购置和分发程序,严格安全源头关;二是通过对吊装任务分工、吊绳悬挂和吊装司机操作等进行规范实现吊装作业标准化,通过建立了吊装基本信号和吊装指挥信号体系实现吊装指挥标准化,确保设备和人员安全;三是建立吊装监督标准程序,通过建立“叫停-沟通-教育-纠正-分析-通报-处理”安全监督七步工作法和“四方监督”吊装作业机制,强化员工“只有规定动作,没有自选动作”的行为,保证吊装作业安全。

2.6积极引导,营造“创新化”的仓储管理

为了将仓储质量文化建设工作向基层单位深入推进,近年来,物资供应处紧紧围绕创新发展主题,积极搭建平台,引导员工在物资供应、内部管理、安全生产和技术创新等方面积极开展群众性技术攻关、技术革新创新和发明创造活动,解决生产和管理中的短板问题,使仓储管理质量文化深入到生产一线,接地气,有实效[5]。譬如榆林供应站发明的“组合吊具作业法”替代传统的“钢丝绳作业法”,由于革新了油管装卸堆码方式,单车卸车堆码耗时由原来的35min减少至20min,大幅提高了物资装卸效率,也大幅降低了安全风险;该站创新了“一单发料法”精简发料程序,提高了发料效率和准确性;定边供应站推行的“区点现场管理法”,确保了石油专用管的快进快出;创新的“五步提料法”也实现对大批量集中到货、发料的预警、疏导和分流,保证现场供应安全平稳有序。近年来诸如此类的技术和管理革新不断涌现,一方面使员工实现了自我价值,激励了内部创新活力,同时科学解决了生产管理的短板,极大地提高生产效率;另外通过有效的引导,使仓储管理质量文化建设工作深深扎根于基层一线,落地开花,从而促进物资供应的管理效率和水平不断提升。

3结束语

篇4

关键词:电力企业;物资仓储规划;配送;合理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C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市场经济是社会化的商品经济,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随着大家全球资源优化意识的不断增强,就更加的要求资源的合理优化配置。而其中物资仓储配送的优化利用也是更加受到人们的关注,这是可以优化社会资源利用,满足客户的需要的同时达到合理的资源配置,打破流通分割和封锁的格局。本文分析了当前电力企业物资仓储规划与配送合理化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实现电力企业物资仓储规划与配送的合理化管理对策进行了探析,以供参考。

二、当前电力企业物资仓储规划与配送合理化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1)物资管理标准化建设落后。电力物资管理要以物资规范为先导,即物资编码。当前电力企业在物资管理上还处于“传统型、粗放型”的模式,之前没有形成标准化的物资管理体系与规范,在物资标准化上更是没有一套成熟可行的编码方案来指导应用。近年来,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深入,各种版本的物资编码进行着更新,这些管理系统和物资编码标准从设计上不可谓不先进,却始终未能从本质上提升物资管理水平,原因就在于这些编码体系始终没有突破“前期集中收集结合后期补充维护”的纯人工管理模式。尽管有着建立标准速度快、投入成本低等优点,但是纯人工管理模式仍然存在一些先天劣势,主要体现在:电力物资种类繁多、型号复杂,前期建立时很难收集完备;生产厂商执行各自的生产标准很难统一;新技术、新工艺的不断涌现,需要对原有体系进行不断调整;从事设计、生产、物资管理工作的人员由于不同专业技术要求,往往在物资编码上产生分岐,造成误用错用的情况;后期编码维护过程由于没有懂物资的专业人员参与管理,经常造成重复添加或错误修改。

(2)仓库归属分散。电力物资仓库管理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合理调度、平衡利用各仓库闲置物资。目前,电力企业物流服务中心、各地市局、各县区局以及各项目建设单位都设有各自的仓库,在地理上的分布比较有优级,这些仓库都由各单位过行管理,虽然保证了在资产核算上的清晰,但由于缺乏统一管理、协调调度,造成了物资流通的极不顺畅,各仓库缺乏交流,库存闲置物资不能及时有效调拨利用、无法实现各自资源的共享,减少库存物资占用资金,从而出现重复采购的问题。

(3)仓储设施设备落后、信息化程度低。合理化的仓储需要依托先进的物流设施设备。目前电力企业仓储的现状是信息化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完善,各个仓库信息化、网络化程度比较低,仓库空间布局不合理,仓储设施设备陈旧,物料主要采用平面码放存储、人工拣选和搬运的方式,不仅占地面积非常大,作业效率低下,装卸搬运成本高,而且物流效率低,造成入库、拣选、盘点、出库等仓库业务工作效率较低,严重影响了电力物资的仓储配送管理效率和快速应急保障能力。

实现电力企业物资仓储规划与配送合理化管理的对策

合理化的仓储规划就是要对其标准规范、储存空间、仓储设施、管理系统等进行决策和设计,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仓储系统,统一工作标准和管理制度,调整布局改造技术,构建统一规范的仓储网络,建设现代仓储设施,配备先进高效的自动化物流及仓储管理信息系统。而合理的配送管理具有完善输送及整个物流系统、有利于降低物资储运成本,提高物流的经济效益;有利于减少社会库存的积压,使企业真正实现“零库存”生产;有利于完善物资运输方式,实现物流的系统化;有利于提高物资供应的保证程度,方便了用户。

(1)建立统一的物资管理规范

1)优化管理流程。要达到合理的仓储管理,就必须对现有流程进行科学合理的优化,从体制入手改变过去原有的分散管理。结合公司ERP系统的管理要求,重新规划仓库布局,将现有的仓库集中统一管理并进行分级,通过转仓、配送等方式实现统筹物资管理,将仓库管理从简单的物资保管延伸到项目规划、物资采购、配送、废旧物资回收和维护等,使其以仓库为核心能够动态了解各设备全生命周期任意环节情况,加强对供应商库存的统筹管理,以便及时动态了解买方到卖方市场变化对设备采购的影响;加强自有配送力量和社会力量的统筹管理,实现优质采购,集约仓储,高效配送。

2)强化采购计划管理。强化采购计划的管理可以从源头上控制库存的增加,即强化预测与需求管理,生产计划与预测本身的管理。在制定全年采购预算的基础上,各项目建设单位物资管理部门上报月度采购需求计划,物流中心根据采购需求计划安排物资的出库或进行批量采购、框架采购、定期采购、通过强化采购计划,能够妥善处理好库存物资资金占用与保证安全库存之间的矛盾,减少因无计划而产生的盲目仓储而造成库存积压的现象。

3)设置合理库存限额并分类管理。在各仓库集中管理的基础上统筹汇总,在ERP系统中设置安全库存预警的最低点和最高点;对于品种少、占用资金大的设备物资,需要精心管理详细计划,并应尽量把库存储备数量压到较低的水平;对于一般生产物资,结合采购计划进行储备并平衡调节储备量;对于品种繁多,占用资金少的非生产性物资,集中批量订货,简化管理,控制适当库存储备数量即可。

(2)合理规划仓储空间

1)根据实际业务需求和地域特点,整合传统储运功能,统筹管理各单位所辖仓库,合理布局,尽可能缩小货物从收货到发货的移动。优化资源配置,重点建设高效现代化仓储网络来满足电网物资业务需求,辅以适当中转库的设置满足边远地区生产运营和应急作业的需要。

2)加强区域联合仓储。同一区域、同一投资主体的电力企业采用联合仓储,可整合仓储资源,降低各仓储分区的备品数额及总成本,实现高效共享仓储资源。如果进一步引入“区域虚拟联合仓储”的概念,每个项目单位可以等同地把其他项目单位的库存资源作为自己的后备库存,体现虚拟仓储成本低、风险小、需求类型近似物资的高流转率等特点。既满足电力行业生产需求,又节约了库存自己,更重要的是缩短了向供应商频繁采购及长途运输所需要的时间,最大限度地满足供货周期的要求,减少对项目工期的影响。

3)引入供应商库存管理的概念。为了降低库存,电力企业可将库存的管理交由上游的供应商,当库存的生产物资、非生产物资、备品备件低于安全库存定额时,可由供应商主动补货。一般使用于标准物资及耗材,因系统集成的思想要求库户、供应商和信息系统的交互,需要更智慧的供应链。

4)科学的仓储区域划分。一般可以将仓储区域划分为库外存储区、立体库区、危化品存储区等。库外存储区主要用于露天存放物资;立体库区主要包括自动化立体货架区、普通立体货架区、悬臂货架区、恒温恒湿存储区、平面存储区、室内操作区域、货车操作站台等;危化品存储区主要用于存储变压器油以及其他易燃易爆、有腐蚀性或毒性的物资,并与其他存储区隔出安全距离。

(3)使用先进的仓储设施

在科学的仓储管理规范和合理仓储空间规划下,对立体库区配置适当的设备,应用一些新型货架、托盘、数码自动识别系统等仓储设备和分拣、加工、包装等新型装卸搬运物流设备,这些新技术的应用已经为很多企业带来可视的管理提升和可观的效益回报,能够大幅度提升现有仓储自动化水平和物流运作效率,还可以有效杜绝物料的人为损坏和丢失,提升物流服务水平。普通立体货架区宜采用统一设计的标准化托盘、料箱和相应货架,来存放存储量大、包装标准的物料;悬臂货架主要存储钢管、绝缘子等异型货物、杆状物料;小型货架主要存储小型专业备品备件、消耗材料、工具等物料,并且设置恒温恒湿区域来存储有特殊要求的物料;线缆、钢材、型材、磨辊、辊套等对环境要求不高的物资可以统一存储在室内平面存储区。

(4)引入智能化的仓储管理系统

仓储管理智能化体现在信息化,建立自动化的立体仓库,配合仓储信息管理系统、包装、机械化搬运,对物料进行统一编码并使用条码携带物品信息。通过信息集成实现规划、采购、收货、出库、配送等信息一体化;并可通过硬件信息采集器,如射频技术实现快速的物资出入库操作;并通过该技术实现工程设备智能定位、过期物资提前提示、智能盘点、货位管理。对大型贵重物资如变压器等设备可以引入RFID技术,从出厂之初就掌握该设备基本信息,实现在途跟踪,送货周期预测,直送项目施工现场,连同其配套物资数据信息,实现生产环节到工程结算的信息对接。并记录后续检修维护信息,实现大型贵重设备在ERP系统中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在仓储管理方面,采用立体仓储货架摆放,确保物资合理堆放和接受系统自动查知电力物资数量,并在领取电力物资时自动增减数量来完成系统功能。采用仓储管理信息系统,通过对物资的库存、进出库过程的智能化管理,使信息服务准确及时,货物进出仓作业快速准确,实现无差错、低损耗的合理安排安全库存。

四、结束语

总之,通过对仓储物资合理规划与配送管理,使库存物资井然有序,一目了然。随时对库存物资查询、统计、分析更加简单方便,对账轻松自如;与此同时,由于系统进行数据处理速度快,使企业管理信息的提供更加及时,部门之间的工作衔接更加紧密,大大加快业务办理的速度,从而为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陕西省;仓储业;现状;发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F207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Warehousing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logistics industry, but also the independent industry. China's modern logistics industry is inseparable from modern warehousing industry, modern warehousing is bound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logistics, this text analysis the main problems in the development of warehouse industry in Shanxi Province, and give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Key words: Shanxi; warehouse companies; development status; measures

近几年来,陕西作为西部大开发的桥头堡,经济、文化建设及各个行业都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仓储业市场需求量也迅猛增长。根据中国储运协会对全国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69个大型仓储企业经营情况的调查。绝大多数企业经营的情况基本面良好,主要业务收入均有明显增长。本文主要从陕西省仓储企业出发,针对陕西省仓储企业发展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1陕西省仓储企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仓库基础设施设备落后

目前省内物流基础设施的条件相差很大,既有达到全国领先水平的仓储设施,又有计划经济时代留下的设备和条件相当落后的旧式仓库。调查发现,后者在陕西省占据较大的比例。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仓库基础设施落后。仓储普遍使用的是普通平房仓库,很多搬运活动靠人工完成,搬运工具也仅仅限于低效率的搬运车、手推叉车和普通起重设备,运输工具大多是用普通车辆。二是信息化水平低。在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方面,大部分中小规模企业仅仅限于自己企业的WMS系统,并没有形成集中的管理信息系统,POS系统、EOS系统及EDI系统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同时缺乏必要的公共信息平台,无法及时准确地为客户提供全程跟踪和随时解答顾客查询等,导致了服务不规范,质量不稳定。在这一方面,陕西仓储企业与国内一些较大的仓储企业以及外资企业相比,差距还很大。三是自动化程度不高。仓储企业是资金投入比较大的行业,陕西大多本土企业没有足够资金去购买相应的设施设备,自动化立体仓库使用较少,导致仓储活动自动化程度不高,绝大多数活动均有人共完成,造成差错率较大,劳动强度较大以及物流效率低下等。

1.2管理水平低下,服务意识淡薄

陕西省的仓库数目较多,但是仓库管理水平却不太高。究其主要原因,是我们有些领导在思想上对仓储管理不够重视。他们把主要精力放在如何争取货源上,一旦货物到手,往仓库里一放,就以为是万事大吉,至于如何管理好库存物资,就不太关心。再加上社会上普遍对仓库工作存在一种偏见,认为仓库不需要知识,也不需要技术,多数企业又不注重对员工的培训,致使仓库人员的素质较低,专业技能较差,服务意识不强,服务态度差,直接影响了管理水平的提高。问题主要表现在:

(1)不按库位摆放物料,或移动物料后,不及时把新库位的资料交给录单员录入系统,造成无法找到相关物料或系统数据与实际脱节,影响ERP系统数据的准确性,最终影响到了生产计划的贯彻和执行。标识不统一、不规范,不是没有物料编码,就是物料名称不对,以致无法追查该物料的历史状况。

(2)部分仓管员责任心不够,工作态度消极,办事拖拉,库存盘点不准,以及手工单据信息不准确(主要是抄写错误,键入错误)等等。

1.3专业化人才短缺

陕西大多仓储企业是由旧式仓库发展过来的,起点比较低,员工缺乏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现代物流知识和信息管理、经营管理、客户关系管理及营销方面的专业人才严重缺乏,特别是一些高级管理人才,则更是严重匮乏。有关统计数据显示,我国仓储物流方面的人才严重缺乏,其缺口已超过50万。与传统仓储相比,现代仓储业机械化、自动化的程度更高,因此需要大量懂得专业知识,具备基本条件,拥有专业技术的仓储人才。这也构成了仓储企业快速发展的一大瓶颈。

1.4缺少完整的仓储标准体系

我国仓储设施和装备标准化滞后。这主要表现在各种运输方式间装备标准不统一、物流器具标准不配套,缺少必要的行业标准和行业规范。另外,我国仓储企业不同物流模式的信息系统设计落后,信息之间缺乏相互链接和共享。

1.5重复设库现象严重

受传统体制的影响,我国的仓储行业还带有一定的行政和部门色彩,很大程度上妨碍了物流业作用的充分发挥。拿陕西省来讲,仓储企业均存在层层设库、行行设库的现象。各企业设库的目的是为保证本企业的物资供应,但是,由于各企业都是从本身利益出发,很少顾及其他企业或国家的利益,再加上相互间缺乏沟通,又没有一个统一管理部门来进行协调和统筹安排,因此,出现了目前存在的重复设库问题,这就造成了物资流通中转环节多,流通渠道不畅,库存居高不下,物资损失浪费,以及大部分地区出现仓储大量剩余和部分地区仓储能力不足的两极分化局面等。现在,我国物流业内各经营组织所拥有的物流设施、设备为数不少,但利用率却普遍偏低。据统计,物流业仓库的使用率一般才只有50%左右。很少有物流企业能提供全国性或全球的物流服务网络。

2陕西仓储企业的发展策略

2.1加强仓储基础设施建设

提高仓储设施设备的先进性仓储设施直接影响到实施和货物查验的速度和成本,影响仓库的储存、加工、配送效率和服务质量。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对仓储基础设施设备进行更新、改造和完善;要加大科技投入力度,提高储运物质装备的科技含量,实现作业机械化和自动化;加大力度建立仓储信息系统,及时掌握仓储市场信息,提高仓储的利用率和企业的经济效益。

2.2加强制度、业务流程建设

为全面提升仓储精细化管理水平,陕西省仓储企业应根据国家及省内的有关政策和文件要求,进一步制定完善本企业内控管理制度,严格细化、量化工作内容、工作标准、工作时限和工作责任,使仓储管理工作真正做到执行有制度,行为有标准,工作有考核,责任有落实。同时,按照仓储管理工作的全部内容分解细化业务流程,使各业务流程之间既相互衔接又相互独立,仓储任务一旦确定,整个操作即进入程式化作业,任务将会被分解落实到每个时段、每个科室、每个岗位,并将每个人的工作任务、要求细化、量化。

篇6

5月12日四川省发生强烈地震以后,国家粮食局在第一时间做出反应,成立了以聂振邦局长为组长的抗震救灾领导小组。之后,我们采取一系列措施,千方百计地对四川灾区进行支援。当灾区提出需求后,陕西、湖北、青海、甘肃、河北、云南等6个省粮食局很快为灾区筹备了100万条麻袋,随时准备调用,在此特别予以表扬。5月13日国家粮食局军粮中心派人到灾区,现场协调解决10余万救灾部队、武警、预备役人员和专业救援队伍等的军粮供应问题。粮食工作是抗震救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国家粮食局党组研究决定,一方面抓抗震救灾,保证灾区粮食供应,尽快恢复生产,减少灾害损失;另一方面要继续推动全国的粮食流通工作,为抗震救灾和经济建设提供支持。做好本职工作,就是对抗震救灾的支持。因此确定原来已经布置的各项工作,只要不和救灾矛盾,就按原计划向前推进。在此背景下,我们按计划组织了粮食科技周活动、仓储工作会议以及最低收购价预案启动会议等重大活动。从今天开始,是三天全国哀悼日,我们的会议取消正常工作以外的所有安排,以表示对灾区的支持、对逝者的哀悼。在这样一个时刻,更希望大家集中精力开好会。

从1999年原国家粮食储备局在南京召开全国粮食仓储工作会议以来,已经近10年了。十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迅速,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粮食仓储工作的内外部环境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主要是:十年来,以市场化为取向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全国粮食储备体系基本建成;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进展顺利,“三老”问题基本解决;粮食仓储设施建设快速发展,国家粮食安全保障能力得到加强;粮食仓储技术不断创新,新理论、新设备、新技术、新方法不断涌现;凝结仓储工作实践经验而制(修)订的一系列新标准、新规范颁布实施;一批专业人员进入仓储行业,从业人员整体素质得到提高。上述变化要求我们必须不断分析粮食仓储工作的新形势,研究粮食仓储工作的新问题,提出对粮食仓储工作的新要求。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就是认真总结近年来仓储工作的成绩,分析当前仓储工作形势,交流工作经验,宣传贯彻新颁布粮食储藏技术标准,推进仓储规范化管理进程,开创粮食仓储工作新局面。

一、十年来仓储工作的主要成绩

十年来,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各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带领广大粮食战线职工,开拓创新,锐意进取,认真落实国家粮食流通政策,强化粮食仓储基础地位,为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贡献,取得了一些成绩,主要表现在:

(一)粮食仓容总量有了显著增加。1999年,我国共有粮食仓储企业5.4万户,仓容2.05亿吨。到2007年,我国粮食仓储企业因体制改革等因素减少到1.8万户,而仓容增加了1.15亿吨,达到3.2亿吨,增长了56.1%,基本消除了露天储粮的情况,解决了仓容不足的问题。另外,粮食仓储配套设施也得到改善。到2007年,全国粮食烘干能力达到5.08万吨/小时,地坪1.7亿平方米,罩棚1206万平方米,铁路专用线1207条、1491.7公里,码头泊位2113座。在总量增加的同时,粮食仓储设施布局也得到了改善,形成了大连北良、辽宁营口、辽宁锦州、广东新沙港、广东东莞、上海外高桥、江苏张家港、浙江舟山等一系列重要粮食物流枢纽,它们在促进粮食流通、保障粮食安全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近年来仓容总量的增加和基础设施的改善,除得益于国家三次大规模粮库建设外,各地也利用地方财政资金、银行贷款和企业自有资金等建设了一大批粮库,其中,地方投资比较多的省份主要有福建、广东、江苏、浙江、河南等。

(二)粮食仓储技术水平明显提高。一是仓型结构更加合理。到2007年,全国总仓容中约80%的仓房已经实现散装储存。浅园仓、立筒仓等便于散粮装卸周转的仓容已经达到3410.7万吨,占有效仓容的11.9%。平房仓的整体质量也显著提高,仓房的密闭、保温、隔热性能大大改善,仓房完好率达到90%以上。二是仓储装备水平显著提高。2007年底,全行业共配备散粮运输火车2966辆,散粮运输汽车6798辆,运输船舶84艘。各企业共装备粮食输送设备11.7亿台,清理设备3亿台、汽车衡1.35万台。目前,大中型粮库基本实现机械化进出仓作业,提高了工作效率,改善了工作条件。三是储粮新技术广泛应用。机械通风、粮情检测、环流熏蒸、谷物冷却等4项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使我国粮食储藏技术实现突破。目前全国装备机械通风系统的仓容为1.98亿吨,占有效仓容的68.9%;装备环流熏蒸系统的仓容为1.08亿吨,占有效仓容的37.6%;装备粮情测控系统的仓容为1.45亿吨,占有效仓容的50.5%;装备谷物冷却机835台,为粮食储存安全提供了技术保障。

(三)粮食储藏理论和技术研究取得进展。近年来,我国粮食储藏专家提出了粮食储藏生态理论,并在粮库建设和粮食储藏活动中得到广泛应用。科研院所组织开展了低温储藏、气调储藏、低氧储藏等技术的机理研究,并建立了相关的数学模型;组织开展了粮食储藏品质、真菌毒素、害虫抗药性等方面的研究,并创新了相应的检测方法。

另外,在3批国债项目建设中,我们还组织开展了气调储粮试点项目、低温储粮试点项目、粮食输送减少破碎试点项目、烘干机自动控制试点项目、就仓干燥试点项目、散粮汽车试点项目、312专项等项目,这些试点项目都取得了重要进展,有些技术达到国际国内先进水平,为今后粮食仓储行业发展做了大量的技术储备。

(四)粮食仓储管理制度框架初步形成。《粮食流通管理条例》、《中央储备粮管理条例》的实施,为仓储管理制度框架的建立提供了重要依据。两个条例之后,我局会同有关部门了《中央储备粮代储资格认定办法》、《粮食流通监督检查暂行办法》、《粮食收购资格审核管理暂行办法》、《粮食质量监管实施办法》等一系列制度、办法、规定和规范性文件,从不同角度和侧面,对粮食仓储工作提出了相关要求。同时,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也陆续出台了地方储备粮管理办法、粮食仓储设施管理制度、示范库站建设制度、规范化管理评价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这些制度对粮食仓储工作提出了更加明确、更加具体、更有针对性的要求。另外,《粮食仓库管理办法》已经纳入国家发改委08年立法计划,我们将积极努力,争取年内出台。

这些规章、制度、办法和规范性文件涵盖了储备粮、政策性粮食、商品粮的收购、运输、库存、轮换、质量管理等各个环节,对于提高流通效率、保证粮食质量、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提供了制度保障,也促进了粮食仓储工作水平的逐步提高。

(五)粮食仓储技术标准体系初步建立。2004年,我们委托有关单位编制了《粮油储藏技术标准体系》。根据体系的规划,粮食仓储行业需要编制138项行业标准,其中约50项为行业核心标准。目前,我们已经完成了《粮油储藏技术规范》、《储粮机械通风技术规程》、《磷化氢环流熏蒸技术规程》等37项重要标准的编制任务,还有《粮食仓储规范化管理评定》等16项标准正在编制中。已经和即将的标准有以下四个特点:一是全面总结吸纳了近年来粮食储藏技术与管理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比如生态储藏理论、低温储藏技术、电子测温技术等;二是适应粮食仓储形势变化的要求,强化了绿色储粮技术、成品粮储存、安全生产、农户储粮等内容;三是标准内容更加严谨科学,通过复核、验证,对相关数据进行了调整;四是吸取了国际成熟做法和先进经验,逐步与国际接轨,采纳了国际标准相关原则,国际化程度更高。这些标准的实施,进一步推动了粮食仓储规范化管理的进程。

(六)粮食仓储规范化管理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过去,粮食仓储行业创造了辉煌的历史。1953年,浙江余杭县仓前粮库创造了影响深远的“四无”经验,“四无”活动在粮食行业一直持续开展了半个世纪,至今仍有现实意义。1966年,河北玉田县粮库提出了“宁流千滴汗、不坏一粒粮”的口号,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粮食人,已经成为粮食仓储行业的精神,该库代表也曾3次受到主席的接见。

近年来,随着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粮食仓储设施水平不断改善,粮食仓储工作基础、管理方式、管理手段、管理目标都发生了根本变化。面对新形势,各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和粮食企业积极探索,在仓储管理方面又取得了新的成绩。北京、中粮集团开展了规范化管理“千分制”评价活动,天津、河北、江苏、安徽、山东、河南、四川、宁夏等地开展了规范化管理活动,山西、云南等地开展了示范(达标)粮库建设活动,浙江开展了“星级粮库”评比活动,中储粮总公司开展了“精细化管理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收到很好的效果。粮食仓储企业库区干净整洁、设施设备配套完好、粮情安全稳定、职工精神面貌良好、档案资料齐全、经济效益逐步好转。一些企业还通过了ISO质量体系认证,管理水平逐步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目前,在粮食仓储企业中,奋发向上、努力创新的氛围正在逐步形成。

(七)农户储粮项目取得进展。2004年,我局与有关部门启动了“粮食丰产科技工程”重大项目,按照“技术、装具、方法、药剂、培训、服务体系”六位一体的基本思路,开展了农户储粮技术研究,并取得重大突破。研究定型了10种适合不同地区、不同品种的农户储粮仓型,成功开发了3种高效低毒储粮药剂,形成了6套农户储粮技术模式;在互联网上成功开通了“农村储粮专家咨询系统”,为农民提供全面的粮食储藏知识查询和技术咨询服务;组织编写了《农户安全储粮技术手册》,制作了《农户安全储粮实用技术》VCD;在11个省进行了技术示范,并通过“粮食科技周”等活动,在全国范围进行了宣传推广,取得了良好效果。安徽省粮食局从省财政筹措资金,每年逐渐把工作推向深入。新疆粮食局也结合新疆特点,利用省财政资金独立开发了适合新疆地区的农户储粮装具。另外,2007年,国家粮食局在国家发改委的支持下,在辽宁、山东、四川三省启动了“农户储粮试点项目”,项目得到了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项目进展顺利。目前,我们正在与发改委协调,力争今年能够适当扩大试点的范围,全面推动农户储粮安全。

二、粮食仓储工作面临的形势、问题和我们的工作目标

(一)粮食仓储工作面临的形势。目前,我国粮食供求和市场形势十分复杂,保持国内粮食市场和价格基本稳定的难度加大,需要我们在粮食安全问题上始终保持清醒头脑,进一步加强对粮食的宏观调控。从国际粮食供求形势和价格走势看,全球粮食供需形势复杂多变,国际市场粮价扑朔迷离。去年以来,由于欧佩克石油限产和世界主要粮食生产国粮食减产、生物质燃料生产快速增长对粮食需求增加,国际市场粮食供求趋紧。在美元贬值、石油价格大幅上涨、粮食生产成本增加和国际投机资金炒作等因素的共同影响下,国际市场粮价居高不下。随着国内态势市场与国际市场接轨的程度加深,国际市场对国内粮食供求和市场的影响越来越大,保持国内粮食市场和价格的基本稳定的难度加大。特别是最近国际市场大米价格爆涨,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引起社会动乱,再次为我国粮食安全敲响警钟。

从我国粮食供求总量看,当年粮食产需基本平衡,粮食生产稳定发展的基础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在国家惠农政策的支持下,我国粮食生产连续4年丰收,2007年总产量达到10030亿斤。粮食消费平稳增长,当年产需基本平衡。国家粮食库存充裕,粮食供应是完全有保证的。但是我国植物油产不足需,对外依存度超过60%,而且短时间内难以改变。从长远看,耕地减少、淡水资源短缺的矛盾将越来越突出,粮食稳定增产的难度加大。从粮食品种和区域结构看,我国粮食生产与消费还存在一些结构性矛盾,小麦、玉米和稻谷产销基本平衡,但玉米工业消费快速增长,大豆产不足需,缺口较大;13个主产区粮食产大于需,11个产销平衡区的缺口有所扩大,7个主销区的粮食自给率进一步下降。我国粮食库存主要集中在粮食产区,主销区的库存比较薄弱。随着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和人民消费水平的提高,这些矛盾将更加突出。

在这种形势下,我国粮食仓储工作体现出以下四个特点:

——我国粮食库存总量将长期保持较大规模。受全球粮食供求多变,国内粮食增产难度加大,城市化水平提高,农户储粮减少等因素影响,我国的粮食库存总量将长期保持较大规模,这是对粮食仓储工作提出新的挑战。

——我国粮食物流总量将进一步扩大。我国粮食生产和消费存在品种、区域不平衡的状况,而且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农村消费习惯的改变,今后农户自产自用的粮食总量逐步减少,进入社会流通的粮食总量将逐步增加,如何做好粮食仓储工作,提高粮食物流效率,是我们下一步面临的重要课题。

——粮食仓储企业多元化增加了监管难度。据统计,2007年全国粮食仓储企业中非国有企业已占17%。另外,粮食加工运输企业及非粮食行业的仓储企业也开始进入粮食仓储市场,给传统粮食仓储企业带来冲击。由于多元所有制企业中的大多数企业仓储条件较差,仓储设备不足,专业人员缺少而且游离在现有管理体系之外,加大了行业监管的难度。

——随着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居民消费结构升级,食品安全意识增强,对粮食质量标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民将更加关注主食食品的营养、卫生和安全,这对粮食储藏期间的品质保证提出了新的要求。

(二)粮食仓储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尽管近十年来我国粮食仓储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对此,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

一是仓储设施还不能满足粮食储存的要求。一些地区的仓容总量偏少,不能满足粮食收购、储存的需要;需大修、待报废的仓容比例偏高,储粮安全存在隐患;现有仓储设施还存在布局、仓型不合理问题;另外,一些仓储设备还存在工作效率不高,粮食破碎率增加较多以及能耗较大等问题。

二是先进粮食仓储技术创新不足。生态储粮理论还需要进一步完善,粮食基础参数体系尚未建立。熏蒸剂替代技术、绿色储粮技术、节能技术、粮食减损技术等关键技术创新不足,有待取得突破性进展。粮食仓储技术推广体系尚未建立,一些成熟技术推广不够广泛,科技对粮食仓储行业的贡献率偏低。

三是现行的仓储管理机制还不能适应行业发展要求。现行仓储管理机制还不适应仓储企业多元化发展趋势,在监管范围、监管手段、监管方法和监管目标等方面还存在一些差距。仓储管理还存在体制、机制不顺和管理粗放等问题,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企业技术标准、地方技术标准体系的创建工作刚刚起步,行业技术标准的应用水平总体不高,阻碍了企业发展。

四是现有的仓储管理队伍整体素质还需要进一步提高。总体上看,现有仓储管理人员在知识结构、年龄结构、技能素质、职业素养、管理水平等方面还存在差距。仓储企业对职工的在职教育投入不足,在职培训、在职教育总体水平不高。仓储企业的绩效评价体系还不健全,企业职工的创新能力和工作热情需要进一步调动和激发。

(三)粮食仓储工作的总体目标。近几年,我国粮食仓储工作的总体目标是:进一步加快仓储设施建设步伐,不断改善粮食仓储设施的基础条件。以生态储藏理论为指导,加大粮食储藏技术创新和推广力度,提高粮食仓储技术应用水平。以贯彻新标准为契机,规范粮食仓储管理行为,降低粮食损失损耗、降低能耗和费用,保持库存粮食品质。以规范化管理为目标,创新管理模式,完善管理机制,提高企业管理效率和经营效益,提升粮食仓储企业从业人员知识水平和操作技能,为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做出贡献。

三、扎实工作,努力开创粮食仓储工作的新局面

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强调,要“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总理在全国农业和粮食生产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强调,进一步加强农业和粮食生产,是保证市场供给、抑制通货膨胀、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迫切要求,是应对国际农产品市场变化、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是顺利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所在。当前,粮食安全已经成为社会稳定和宏观经济平稳运行的重要影响因素,中央指出“粮食安全的警钟要始终长鸣,巩固农业基础的弦要始终绷紧,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要求要始终坚持”。我们要深刻领会中央的一系列指示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全国粮食局长会议的要求,切实做好粮食流通工作。以学习贯彻粮食储藏技术标准为契机,全面推进仓储规范化管理活动,努力开创粮食仓储工作的新局面。

(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维修工作。要以企业投入为主,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大对粮食仓储设施建设投入的力度。要通过规划引导、重点扶持等方式,进一步优化粮食仓储设施的区域布局,建设和培育一批有影响力的粮食物流中心,适应粮食流通形势的变化要求。要利用部分企业退城进郊的机会,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完善粮食仓储设施功能,提高粮食流通效率。要科学论证、精心设计、精心施工、严格管理,保证仓储设施建设质量。在做好新仓建设的同时,也要重视旧仓的维修改造工作。旧仓改造一方面可以增加有效仓容数量,改善粮食仓储条件,还可以消除安全隐患,避免生产事故发生。旧仓改造的重点是仓房密闭改造、保温隔热改造以及其他影响粮食储存安全的改造。各地要加强对旧仓改造工作的指导,对本地区旧仓改造工作一是要有一个总体部署和战略安排;二是要对本省仓容调查研究后有个改造的技术指导意见,如密闭、隔热、测温、通风等要有个改造规划;三是要有个很好的旧仓改造管理办法。湖北、江西旧仓改造做得比较好。各地要扩大旧仓改造资金来源,提高改造资金使用效率,完善旧仓改造标准,保证旧仓改造质量。另外,3批国债建设项目已经全面投入使用,并成为承储各级储备粮的中坚力量。各地要加强国债项目的维护工作,定期对仓房门窗进行检修,保证仓房密闭性能。定期检查仓房的防水防潮情况,及时修复出现的损伤,保证仓房始终处于良好状态。在仓房建设和维修中,要注意先进适用技术和成熟产品的推广应用。如粮情测控系统中的数字传感器技术、仓房门窗密闭技术等。

(二)推进粮食储藏技术开发创新和推广应用。粮食科研院所要加强粮食基础参数和粮食储藏基础理论方面的研究,为粮食储藏技术创新提供支撑。要加大粮食储存品质控制、节能降耗技术、数字化管理技术、绿色环保杀虫技术、气调储粮技术等前沿技术的研究,力争有所突破,为行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各地要全面总结机械通风、粮情检测、环流熏蒸、谷物冷却等4项新技术使用经验,提高4项新技术应用水平。要积极推动成品粮储藏保管技术、控温储粮技术、密闭储粮技术、节能通风技术、就仓干燥技术、散粮装卸运输技术、防破碎技术等先进实用储粮技术的研究应用,提升粮食仓储技术应用水平。要通过技术示范、政策引导、经验交流、会议研讨、人员培训等方式,建立健全粮食储藏技术推广应用体系,加快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速度,把科研成果形成现实的生产力。要鼓励企业职工立足岗位,广泛开展小发明、小创造活动,切实解决仓储管理中的实际问题。鼓励“产学研”相结合的研究模式,促进企业和研究机构、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提高研究效率,加快研究速度,提高研究质量。

(三)创新粮食仓储企业的管理模式。上个世纪50年代,原粮食部在全国推广了浙江余杭的“四无粮仓”经验,后经多次修改完善,形成了“一符四无”管理模式,为推动我国粮食仓储企业管理进步做出巨大贡献。当前,“一符四无”管理模式仍有现实意义,各地要继续坚持开展“一符四无”活动。在活动中要结合粮食仓储形势变化趋势,创新活动形式、调整活动内容、改进评价方法,提高“一符四无”活动的水平,扩大“一符四无”活动的影响力。另外,各地要借鉴本次会议交流的典型经验,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和现有工作基础,进一步梳理本地区、本单位的规范化管理工作思路,明确规范化管理工作目标,拓展活动范围,提高规范化管理活动水平,促进仓储行业发展。开展粮食仓储规范化管理工作的要求是:仓储管理业务流程规范,设施管理规范,设备管理规范,工作制度规范,岗位职责规范,工作要求规范,文件档案规范。企业仓储规范化管理的总体目标是:职工队伍稳定,设施设备完善,库存粮食安全,管理效率提高,管理成本降低,企业效益增加,发展后劲增强,社会影响扩大。下一步,国家粮食局将抓紧出台《粮食仓储规范化管理评价》等技术标准,为各地开展规范化管理活动提供技术支持。要逐步推广各地规范化管理的经验,促进整个行业管理水平的提高。有条件的企业要积极开展ISO质量体系认证工作,切实提高企业规范化管理水平。

(四)完善地方和企业的标准制度。国家粮食局已经了《粮油储藏技术规范》、《储粮化学药剂管理与使用规范》等一系列技术标准,正在组织力量制订《粮食仓库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国家力争再通过两年左右的时间,基本建立比较完善的行业标准体系和制度体系。

各地要根据已经和即将的技术标准和规章制度,结合本地粮食仓储工作特点,抓紧修订、编制本地区粮食仓储技术标准和管理制度,形成本地区粮食仓储技术标准和制度框架,规范本地区粮食仓储管理行为。在编制本地区粮食仓储技术标准和规章制度时,要坚持依法行政的基本原则,要立足实现对全社会粮食仓储企业的监督管理,要力争实现粮食品质、粮食数量、经济价值等目标协调统一,要贯彻节能减排绿色储粮技术的推广,实现粮食资源合理利用。各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要指导企业逐步建立企业自身的标准框架,完善企业的管理制度。企业标准是规范化管理的重要内容,是向社会提供优质仓储服务的重要条件。仓储企业要重视企业标准建设工作,通过企业标准的制订,形成企业的管理特色。同时,企业要逐步完善自身的管理制度,进一步规范业务流程,细化工作要求,明确岗位职责,提高仓储工作质量;要强化企业的战略管理,增强企业发展后劲;要建立健全企业的创新机制,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要建立完善的绩效评价体系,规范评价行为,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

(五)进一步强化专业人员的培训工作。国家粮食局已经委托成都所撰写了《粮油储藏重要标准理解与实施》培训教材,并计划举办一次培训示范班。请各地区、各单位要结合本地区、本单位的工作安排,认真做好新标准的宣传贯彻和人员培训规划,力争通过2年左右的时间,把骨干仓储管理人员轮训一遍,让各级粮食仓储管理人员、粮食企业仓储工作人员了解、熟悉并能灵活掌握这些标准。要尽快培养一支训练有素、精通业务、勇于创新、认真负责的仓储队伍。在培训工作中,要注意形式的创新,可以请专家讲课、可以搞知识竞赛、可以组织技能比武、可以由省里统一组织,也可以由各地区、各企业自行组织。国家粮食局将做好教材、师资等方面的服务工作。在学习贯彻标准过程中,要注意发挥领导的表率作用,各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分管仓储工作的领导干部要带头学标准、讲标准、用标准,在行业内形成人人懂标准、开展工作靠标准、监督检查看标准的新局面。

篇7

【关键词】计算机;信息化;仓储管理;管理效率;规范化;自动化

中图分类号:G623.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当今社会计算机业飞速发展,技术淘汰指标高的惊人,信息已成为继劳动力、土地、资本之后的又一大资源。谁控制的信息越多,谁利用信息资源的效率越高,谁就会在各方面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谁就会有更多的优势。用最低的费用最短的时间提供尽可能精确、可靠的信息,以便使决策者选择最佳的实施方案,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信息化的管理在物资供应部门应用

物资供应部门是企业与生产单位之间的桥梁、纽带,是企业正常生产的物资保障部门。正因为供应部门是关键的中转环节,建立一套物资管理信息系统对于如何有效的把本单位生产所需的生产资料及时、保质保量的供应上去,有着重要的意义。从微观上讲,建立一套物资管理信息系统能够加快物资的周转速度,提高生产效率,从而加强了管理的信息化手段,提高了本单位的经济效益。从宏观上讲,顺应了社会的信息化、社会化潮流,缩短了整个社会化大生产的周期。

众所周知,物资的管理种类繁多,在各部门进出频繁,作为物资管理者,希望能对物资的整个流程状态、库存状况了如指掌,并为决策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工作人员希望能够避免繁琐的手工操作,甩掉陈旧的手工记账方式,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物资管理应用软件不仅使以上的希望都变成了现实,而且能间接减少库存的无谓积压,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二、仓储的含义

仓储管理是企业物流中一个重要的环节,是企业针对存货收发存与产供销各环节的特点,事先制定的一套相互牵制、相互稽核、相互验证的内部监控管理系统是企业整个内控中的重点的中心。“仓”可以称为仓库,是存放物品的建筑物和场地,可以是房屋建筑、大型容器、洞穴或者特定的场地等,具有存放和保护物品的功能。“储”表示收存以备使用,具有收存、保管、交付使用的意思,适当用有形物品的行为。它的性质可以归结为仓储是物质货物的生产持续过程,物质的仓储也创造着货物的价值;仓储既有物品静态的储存,也有物品动态的存取、保管、控制监督的过程;仓储活动发生在仓库等特定的场所;仓储的对象即可以是生产资料,也可以是生活资料。仓储管理是现代物流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向物品提供存放场所、物品的存取和对存放物品的保管保养、控制监督与核算等过程的统称。现代仓储与传统仓储比较有着较大的区别。传统仓储管理主要体现是对物品的管理,体现出静态的特性,而现代仓储管理更注重满足客户需求、高动态响应和低成本等的管理

三、物资管理流程

所谓物资管理系统就是通过物资申请计划、采购、运输、仓储、保管、领用等活动,解决物资供需之间存在的时间、空间、数量、品种、规格以及价格和质量等方面的矛盾,衔接企业运作中的各个环节,确保日常事务处理的顺利进行。物资管理系统是企业管理中不可缺少的一环,物资已成为企业中很重要的一个管理对象,他对企业的经营活动有着直接影响,物资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整个企业的成本。此外,物流和资金流直接相关,一方面,采购价格决定着采购成本的高低,另一方面,运输、仓储、装卸、库房管理直接影响着企业的运营成本。

因为物资管理涉及到计划、物料平衡、采购、库存、入库、领用等活动,这些业务涉及到大量的数据和信息,如供应商、品种、规格、价格、库存情况、领用情况以及对这些数据进行报表制作和综合分析等,对这些数据的准确性、及时性和质量要求是相当高的,任何信息的遗漏、错误或失误都会影响到企业的利益,若采用纯人工的方法来管理是有一定的难度的。

四、信息化在仓储管理中的重要性

管理科学化必然要求管理信息化,在从传统仓储向现代仓储转变的关键时期,面对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环境,要实现优质、高效、便捷、周到的服务标准,加强计算机的应用水平乃势在必行。传统仓储管理完全由人工来完成,以手工记录为主。而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工业生产的加速,使得仓库的进出更为频繁,仓库信息更为重要。

仓储管理的信息化是现代化仓储管理的趋势,随着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尤其是信息网络化的应用,仓储信息处理越来越复杂,信息数据量也更为庞大,来源分布广而复杂。如果仍采用手工收集数据,会大大增加信息采集人员和信息输入人员,降低信息正确率和信息系统的执行效率。为了实现信息的快速准确的输入,现代仓储管理中必须依靠计算机系统。

五、计算机在仓储管理中的应用

目前计算机在各行各业的使用越来越广泛,现代仓储管理中应用计算机的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它主要表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1、实现仓储信息获取的多(全面) 、快(及时)、好(准确、安全、可靠)、省(省钱、省力、省人、省事)。

2 、利用电子工具可以不使用纸张来记录仓储数据,代之以磁盘、光盘等,实现无纸化作业,从而节省大量办公消耗。

3 、易于实现对仓储物资的仓储状况的及时监控。从而有效的控制仓储成本,最大限度的利用仓储企业资源。用电子计算机指示存取,可以防止人工存取所易于出现的差错,如果在被存物上采用条形码认寻技术,使识别计数和计算机联结,每存、取一件物品时,识别装置自动将条形码识别并将其输入计算机,计算机会自动做出存取记录。这样只需向计算机查询,就可了解所存物品的准确情况,而无需再建立一套对实有数的监测系统。

4 、有利于仓储企业管理者做出正确的决策,以适应千变万化的市场经济,降低仓储企业市场风险。

5、打破仓储企业的信息瓶颈,突破“水桶理论”,实现仓储企业的信息制高点。

6、提高仓储企业劳动力水平,培养适应现代化仓储企业的新型员工。

六、现代仓储管理中应用计算机的意义主要有几个方面

1 、实行物资信息化管理可以提高劳动生产效率。计算机的使用,可节省大量的劳动力,而且,数据处理速度快,商业信息流转量大,最大限度地缩短工作时间,从而提高仓储企业的劳动生产效率。

2 、实行物资信息化管理可以更新管理理念。在党的“十六大”别强调:我国的工业化发展将依靠信息化发展,这对于仓储企业如何发展自身,参与市场经济竞争提出了新的思路和要求。在现代仓储管理中广泛使用计算机,不仅提高了仓储企业的竞争能力,而且对仓储企业员工、管理体制、经营模式、工作程序有了新的要求,因而仓储企业的管理理念也将得到更新。

3 、实行物资信息化管理可以改善管理质量。计算机处理数据不仅有快速性,而且同样以准确性著称。与人工处理数据相比,计算机所提供的数据更快速、准确、及时。保证决策的正确性,改善仓储企业管理质量。实行物资信息化管理可以有利于业务的开展和客户的开发。现代仓储管理信息系统有利于管理细化、丰富工作手段,迎合客户需求,提高仓储企业的竞争力。采用不采用计算机管理已经成为仓储企业能否吸引客户的一个重要手段,而且越是有价值的客户对仓库是否实施计算机管理越在意。推行仓储管理软件,有利于仓库争取到有价值的客户,从而获得业务的高附加值和收益。

4、加快仓储企业现代化进程。WTO已经是昨天的事,如果说今天的仓储企业还只是把眼光放在国内,甚至更狭小的范围,那么将注定其灭亡的命运。当然,所谓现代化仓储企业并不只是购入几台计算机,处理一些商务公文,或者利用一下电子表格、打印工资表等等,就俨然算是现代化仓储企业了,还必须在管理上用好计算机。当然,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仓储企业是绝对不能离开计算机管理的,它能较好地展示现代化管理的特点,影响仓储企业人员主动接受现代化改造,加快仓储现代化进程。

5 、有利于提升储运系统形象和国际竞争力。当今社会已经步入信息时代,计算机的应用状况逐渐成为衡量仓储企业管理水平的标志之一。加入WTO了,欲想在现代仓储的国际竞争大潮中站稳脚跟,必须加强计算机应用管理。现代仓储管理信息系统的推广和应用为我国仓储企业实现这一目标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篇8

关键词:粮食仓储;管理;与人沟通;影响

作者简介:张长明(1971-),男,南京粮食集团铁心桥国家粮食储备库六合灵山分库仓储部副经理,研究方向:粮食存储及管理。

中图分类号:TU249.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3.09.24 文章编号:1672-3309(2013)09-52-02

2011年10月,经南京市政府批准,市商务局(粮食局)所属的南京粮食集团有限公司(由计划经济时期原南京市所属的国有四大粮库为核心组建)挂牌成立。六合灵山分库(原六合县鸡场地块,后由南京市粮食局主管)作为其六大分公司(库)之一,于2011年11月由其全额出资投资新建。2012年6月,一期完工的仓库在夏粮收购中投入使用。至2013年6月,工程全部完工,现建成仓容10万吨,存粮7万吨(前两年压仓,只能按设计仓容的75-85%使用,因所储粮食有市级储备粮,日常的轮出造成库存量的正常减量)。回顾近两年来的六合灵山分库粮食收储、轮换业务的开展,通过仓储部全体同仁的共同努力,所承储的中央储备粮及市级储备粮收储、轮换业务均达到了数量真实、质量完好、管理规范、存储安全的目标要求,较好地完成了集团公司下达的各级储备粮存储指标任务,为国家赋予南京粮食集团粮食储备、市场调控的职能发挥做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

一、当前粮食仓储管理工作的内容、业务模式及工作难点

(一)工作内容及模式

粮食仓储管理工作主要包括粮食仓储实物管理、害虫防治及粮食仓储科技的运用、探索和发展。仓储库的建立要考虑到产业链的配置,服务于粮食的深加工和市场需求,同时也要考虑到成本因素;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库房建设时可引进面粉生产企业、大米加工企业等,使企业间人力资源、仓房设备设施及资金使用达以互补优化。

(二)工作难点

1、仓房及配套设施不能一时全部到位。所属库为新建,两年来粮食业务的开展均与基建施工穿行,特别是第一年的夏收,为完成储备粮任务及新仓压仓需要,当时连最起码的硬化道路都没有,供电线路全为临时设施,高温时段用电安全风险大为增加。粮食输送机等机械设备的移动都要用挖掘机拖拉、吊运。粮食入库作业效率低下,收购周期客观上大大延长,工作人员身心相对疲劳。

2、部门工作人员临时调配组建,工作一时难以形成合力。南粮集团成立后,粮食储备业务相对集并至六合灵山分公司(库)操作。原先从事粮食仓储工作的人员被集中调配至仓储部工作。因人员来自不同的分公司,思想状况复杂,组成结构上女性比例又占半数以上(粮食仓储工作相对来说,体力活、脏累活为主体),且年龄多在25岁上下,业务水平、工作经验参差不齐。他们对处于基建施工中的脏、乱工作环境适应性普遍不强,与合作单位沟通意识淡薄。整个部门仓储工作开展一时难以打开局面。

二、做好粮食仓储管理工作的主要途径

(一)制度管理

制度管理是基础。制度是约束、规范群体行为活动的尺度准则。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粮食仓储管理制度包括粮食收发、保管、科学保粮、粮情监测、粮食熏蒸等各项工作制度和有毒药剂管理、装卸作业管理、机械设备使用管理等各类安全管理规定以及各岗位人员岗位职责。

(二)信息化管理

粮食仓库的信息化管理是当前建设发展的方向。其主要核心的内容就是数字化粮库的打造。主要是运用物联网装备与技术对粮食的收购、仓储、物流、加工、贸易等环节进行智能管理与业务集成,从而实现对粮食流通的集约化管理和精细化控制。六合灵山分库在建设之初就规划有数字化粮库建设的内容,目前计算机粮情检测系统已正常使用,数字化其他智能技术的工程项目先期已完成了各类管线的预埋,按计划在2013年年底能全面建成数字化粮库。同时,数字化管理相对应的工程操作、维保人员也作了相应的人才使用储备。

(三)人员管理

从哲学上来说,人是改造客观世界的主体。粮库仓储管理工作是管理与被管理二者关系协调作用的循环往复。人力资源成本是企业管理的大头,注重人的使用与管理是提高工作效率,推动企业各项工作发展的根本。就六合灵山分库仓储部门人员组成结构以及还处于改善中的工作环境而言,粮食业务展开后的一年来,已较好地完成了约11.8万吨的粮食存储业务,应该说与部门共同营造的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和相互真诚沟通、彼此担当的工作态度密不可分。粮食仓储管理工作,说实话,除了仓储设施硬件上的改善和粮食入库质量的好坏外,其余一切的管理因素均归究于人的作用和影响。做到在制度的框架下,通过科学的人力管理,让每一个人在工作中发挥作用,体现其个人价值,并在工作中不断取得进步是我们仓储管理工作成效显著且充分发挥人的作用的成功做法。

1、以身作则,已所不欲,勿施于人。仓储部组建之初,成员之间缺乏有效的交流沟通,而工作是急迫、实在的内容。条条框框的规定、制度是白纸上一行行冰冷的文字,苍白而无力。唯有穿上迷彩服,戴上草帽,顶着骄阳,深入收购生产一线,才是无声的命令。日常工作中,发现工作疏漏、不足之处,多是提醒相关岗位责任人对照工作规范做细、做实工作。坚持每周一工作例会制度,由各班组在例会上小结上周完成的工作,提交一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并对本周工作安排提出意见和建议。参加例会的领导会在听完汇报后就各班组成员上一周的工作作出点评并对本周的具体工作作统筹安排,由此推动部门工作常抓常新。

2、深入思想沟通,加强情感交流,争做生活上的朋友。工作上团结紧张、严肃活泼是六合灵山分库仓储部领导的风格。知道中年同事想什么、年青同事追求什么,才能和他们心贴心。工作中坚持原则是前提,工作之余加强与持不同意见者的沟通方可让心态失衡者找到平衡、心灵伤痛者得以抚慰。争取领导的支持,不断改善他们的办公环境与生活条件,让他们知会温暖。组织部门自驾游等集体活动,加强人与人之间情感上的交流。对个人家庭或生活上一时遇到的困难给予力所能及的精神支持与物质帮助也不失为争做生活上朋友的良策。

3、注重团队精神建设,培养集体荣誉感。无数工作实例证明,个体融入了群体,生命才会旺盛且力量无穷。团队精神的培养与建设是管理者必修课之一。平时工作中仓储部领导常教会他们把思维放在全局中来思考、工作融入集体里来做,让每一个人工作、生活在团队中,正确认知并处理好小家与大家的关系。通过团队精神的建设,部门在第一个业务年度即荣获了集团公司先进班组的称号。不少年青人安排补休都不情愿休息在家,集体荣誉感油然而生。

篇9

关键词 物资仓库 管理 问题 优化措施

在物资仓储的实际管理中,具体的管理工作包括制定物资计划管理、采购管理以及储备管理等多个重要的环节,并且,管理的内容相互影响,存在一种制约的关系,也可以将所有物资管理的工作看成是一个整体。从事物资管理的相关工作人员需要足够的重视具体的管理工作实现对物资进行的有效管理,并有效地降低使用的生产成本,最终为企业赢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一、物资仓储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物资仓储具体的管理模式仍然比较滞后

明确物资仓储具体的安全管理规范是所有工作的重要基础,结合目前我国具体的物资仓储工作进行分析,管理的模式仍然比较落后,大部分企业具体的物资仓储工作仍然采用的是以往粗放的模式,缺乏明确具体的管理方向,同时,并没有符合企业具体实际情况的物资仓储的相关管理体系,缺乏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案。如今,我国的科学技术迅猛的发展,企业内部的物资仓储也在不断变化与革新,但是,在具体的物资仓储管理工作中,仍然没有将新的物资编码融入进去,最终导致物资仓储管理相关工作的整体水平仍然比较落后。

(二)缺乏先进的物资仓储设备

物资仓库是完成物资仓储的重要因素,同时物资仓库中所有存储设备自身的质量问题也直接影响仓储管理的整体效果。如今,我国大部分企业中,具体的物资仓库相应设备仍然无法满足实际的具体需求,缺乏先进的仓储设备。部分发展比较滞后的企业,具体的物资仓储管理工作仍然利用人工挑选并且人工搬运的基本方式,这也直接导致物资仓储管理的具体工作效率比较低。根据相关的数据调查得知,利用传统的物资仓储设备与现金的设备相比,大部分传统的设备反而会花费大量的成本资金,并且直接影响整个企业最终的经济效益。

(三)物资仓库具体的归属问题仍然比较分散

在物资仓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需要充分的结合物资具体的应用情况,对仓库中的所有库存进行及时的安排与整理,从而有效的保证所有仓库存储具体的平衡度。如今,大部分企业内部相应的工作部门中都设置了对应的仓库,并且明确具体的隶属部门。因此,在物资仓储管理的实际工作中,想要明确的核算所有的资产情况也会变得更加轻松。但是,这样的方式也存在缺点,大部分企业都无法对所有的储存物资进行整体的管理,从而严重的影响所有物资的正常流通。另一方面,所有物资仓库之间无法进行及时的交流以及沟通,这也会直接导致企业在具体的生产活动中无法实现共享,非常容易出现物资重复采购以及物资严重浪费的现象。

二、针对物资仓储管理存在主要问题制定有效的应对措施

(一)建立科学有效的物资仓储管理体系

在实际的物资仓储的管理工作中,想要有效的保证物资仓储管理工作具有的合理性,需要制定完善的物资仓储管理体系,并将科学的管理体系作为一切工作重要的引导。完善物资仓储管理具体工作的可以分为以下两个方面:第一,物资管理的科学理论,任何的企业在整个生产经营的过程中都需要存储相应的所需物资,从而有效的保证整个企业的生产经营能够顺利地完成。如果企业在生产经营的整个过程中出现了任何的物资积压,都有可能会增加管理工作的难度,更严重的是造成企业物资的严重浪费,甚至会对整个企业的生产经营带来严重的影响。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需要利用科学的管理理论,不断优化企业内部物资的整体存储量,避免出现严重积压的情况,有效地推动企业物资仓储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第二,采用零积压的相关管理理论,这一理论中对企业内部具体的供应能力具有非常严格的规定,需要在具体的实际工作中进行合理的调整。

(二)提升所有工作人员自身的安全意识,实行生产责任制

企业内部的领导在整个物资管理工作中起到了重要的引导作用,企业领导对物资管理具有的重视程度也直接决定了所有物资管理工作人员具有的管理能力。企业想要不断完善物资仓储管理的相关工作,需要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加强企业领导以及所有工作人员具有的责任意识,提高所有工作人员对企业物资仓储工作具有的重视程度,并将存储的落实到每一位员工手中,明确责任以及权利。第二,明确管理人员具体的工作内容,让企业内部的管理人员在思想意识上能够清楚的了解企业物资管理具有的重要作用。第三,落实物资管理的承包责任制,并及时制定科学合理的承包制度,安排相关的人员定期对管理工作进行全面的检查,对具体的物资管理工作进行及时的记录,充分的了解企业物资仓储管理的具体情况。第四,落实管理工作具体的和考核制度,组织相关的工作人员对物资仓储管理的具体工作进行实地考核,并结合具体的考核结果,制定相应的奖惩所述,激发所有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保证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改进物资仓储管理的工作模式

以往的粗放式管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企业内部物资管理的内在需求,并存在众多的局限性,为了能够有效地保证企业内部物资管理工作能够顺利地开展,需要充分的结合企业内部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物资管理模式,并对以往的管理模式进行有效的创新,推行精细化的管理模式。在精细化管理的整个过程中,尤其是在物资准备入库的环节中,应该建立科学合理的信息台账,并且保证在物资进行使用以前,做好相应的审批工作,只有经过审批并且审批合格以后,才能进行生产应用。

三、结束语

任何企业想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稳定的进步与发展,需要建立科学的管理体系,尤其是企业内部的物资仓储管理,直接影响了企业的生产经营的顺利开展,只有建立科学的管理模式,才能促进企业的稳定发展,为企业赢得更多的经济效益。

(作者单位为衡阳技师学院)

[作者简介:庞海英(1981―),女,研究方向:营销,物流。]

参考文献

[1] 郑玉英.现代物资仓储管理问题的相关探讨[J].消费电子,2013(22).

[2] 葛荣华.浅谈物资仓储管理中的信息化建设及其应用[J].现代经济信息,2014 (1).

篇10

【关键词】小企业 动产质押 风险防范

一、动产质押相关的概念

(一)动产质押的基本概念

1.动产质押

动产质押是指债务人或者第三人将其动产移交债权人占有,将该动产作为债权的担保。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债权人有权依照中国《担保法》的规定以该动产折价或者以拍卖、变卖该动产的价款优先受偿。前款规定的债务人或者第三人为出质人,债权人为质权人,移交的动产为质物。

2.动产质押的特点

一是动产质权是一种担保物权,即质押权的设定须以有效的债权债务的设定为前提,主债权消失,质权即不存在;二是质物只能是动产,并且是可转移占有权的特定的动产,具有流通性和可转移性;三是动产质权人必须占有质物,质权人与出质人不能约定由出质人代为占有质物;四是动产质权的内容在于留置质物,并在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以质物的价值由质仅人优先受偿。

(二)动产质押授信业务的定义

动产质押授信业务是指借款人在正常经营过程中,以其自有的银行认可的动产作质押,交由银行认可的仓储公司保管,向银行申请的贷款业务。包括各类贷款、商业汇票承兑、保证、信用证等表内、表外信贷业务。

(三)动产质押贷款与传统贷款的比较

1.动产质押贷款与信用贷款的比较

传统的信用贷款的准入门槛高,要求小企业有健全的财务制度,同时要通过银行的信用评级,鉴于小企业发展的主客观条件,绝大部分小企业难以达到银行信用等级评定要求,因而也难以获得信用贷款。而动产质押贷款,只要有符合银行要求的动产,就可向银行申请动产质押贷款。

2.动产质押与不动产抵押的比较

不动产抵押抵押物占有权没有转移,抵押物的流通性和可变现性差;不动产抵押需经评估、办理抵押登记,手续较繁杂。而动产质押是企业将动产转移给银行占有即可,非常简便。

二、动产质押担保的风险识别

(一)法律风险

1.留置权优先于质押权的风险

按照法理,留置权应当优先于抵押权和质押权。因此,在实践中,中介公司可要求先于银行实现留置权,银行债权则存在潜在风险。当然,在当事人依法约定排除中介公司的留置权的基础上,同时在动产上分别对银行贷款债权和仓储保管费用债权设定质押权,当企业不能清偿到期债务时,银行与中介公司按债权比例行使质押权也是可行的,但实际操作中这个环节往往省略。

2.动产质押合同风险

主要来自于动产质押与动产权利质押类别不分造成的风险。根据担保法的规定,动产质押合同与权利质押合同的依法生效时间是完全不相同的,动产质押合同是自质物移交于质权人占有时生效;权利质押合同是自质押权利凭证交付之日起生效。在合同签订时银行信贷员经常将动产质押与动产权利质押混为一谈,造成质押合同与质物不一致,极易引发合同纠纷。

3.权责不够明晰带来的风险

商业银行一般通过监管协议对中介公司和仓储公司的管理责任进行明确的约定,在其违约的情况下可以追究其违约责任。但由于动产质押贷款业务最多可涉及四方当事人(银行、出质人、中介公司、仓储公司),法律关系复杂,一旦发生问题,容易相互推诿,难以认定责任;同时中介公司、仓储公司的注册资金一般都比较少,且基本无固定资产,难以承担相应的责任。

(二)操作风险

1.质押物品的选择风险

银行对于企业用于质押的物品要进行严格的审查,判断这些拟作质押物的物资是否属于银行要求的品种范围。质押物的选择直接关系到日后一旦企业无偿还能力时,质押物的变现能力,以及银行的损失程度。

2.质押物的评估价值偏高,导致质押率偏高风险

目前,质押物的价值一般都是通过社会上的中介评估公司测定的。由于对质押物评估的目的是为了获得贷款,其评估值越高,获得贷款的可能性就大,获取贷款的数额也越大,加上中介公司评估劳务费是根据质押物的评估值计收,导致了质押物的评估值偏高现象。

3.银行质物账面价值风险

质物品种繁多、价格不透明,很难计价估值,仅凭出质人出具的进货合同和购销发票,难以判断其真实市场价值,加之出质人与某些不良评估公司和银行内部人员串通,故意高估质物总值,经常造成银行质物账面价值明显高于市场价值,银行经办人员对行业不熟、对质物市场价格走势缺乏跟踪监督,在价格大幅下跌的行情中,银行对质物的市价浮动盈亏监督无法到位,无法执行补仓风险控制条款,导致质物贬值、难以变现,银行难以应对市场风险。

4.质押物交付失当的风险

银行动产质押担保贷款业务中的质物交付失当,主要表现为以下两种情形:一是不交付,质物出质后仍由出质人占有;二是交付错位,质物交给了不善保管之人。无论出现哪种情况,实践中都很难避免给债权人银行造成重大的损失。

(三)市场风险

主要是质押物的市场价格波动带来的风险。银行一般会按照质押物价款的60%~80%发放贷款。但是有些货物的价格上升或下降的幅度很大,这样给银行带来风险就比较大。如果质押物的价格突然出现了大幅度的下降,而银行已经按照之前货价的一定比例发放了贷款,那么价格的下降势必会导致银行放款比例的上升,银行面临的潜在风险无言而喻。

三、动产质押业务的风险防范

动产质押监管由于涉及质押物的品种、价格、品质、移交、保管、置换、释放等诸多环节,环节多、风险点多是动产质押的一大特色,风险控制也成为办理此项业务的第一要务。结合所学,认为动产质押业务的风险防范应采取如下具体措施:

(一)完善质押合同文本

合同文本要经过法律事务部门审查审定,解决合同不规范、条款存在法律漏洞等问题,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签订相关补充协议。一是根据质押动产的实际变化情况,及时更新质押物清单合同附件,除标明货物的名称、规格、数量外,还应注明货物存放的库位,保证货单对应,防止质押权利落空。二是严格区分动产质押和权利质押,采取不同的风险管理手段。三是使用规范的仓单格式,目前期货交易所等监制使用的仓单格式统一,手续规范,可以视为有效的质押权利凭证,而一般缺乏有效管理规范的仓库自制的仓单则不宜作为质押的权利凭证。

(二)规避和控制质物交付失当的风险

一是银行必须坚持要求出质人及时交付质物,切实实现物的转移。二是银行应当改进和完善动产质押担保贷款的交付方式,确保交付正当有效。银行经营动产质押担保贷款业务,坚持采用托管的方式显然要比银行自己占有质物更有利于降低成本和规避风险。三是若已采取了动态抵押方式的或抵押期间抵押物要发生变动的,务必掌握先进后出的原则,特别是当新抵押物的名称、品种、规格与原抵押物不一致时,应重新签订抵押合同并重新办妥抵押登记手续后,才能释放原先的抵押物。

(三)规避和控制质物托管失灵的风险

银行经营管理动产质押担保贷款业务,务必以移库作为防范贷款风险的主要手段。将质物存放于托管人指定的仓库中,仓库的利益与托管人的利益息息相关,其行为自然可以较大程度地接受托管人的支配,从而有效避免出质人与仓库间弄虚作假、串通作弊。此时,托管人代表质权人对质物的占有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占有,质权人对质物的处分权才可能付诸实施。

(四)对借款主体信用风险的控制

针对中小企业的特征,银行应加强借款主体的筛选,严格业务准入标准,原则上选择资信较高,经营状况良好,管理规范,第一还款来源有保证的生产类或贸易类企业,严格控制贸易背景混乱,交易上下游不稳定,产品竞争能力弱,业务规模和盈利波动大,融资渠道过于依赖银行的企业授信准入。

(五)严格质押货物的仓储管理

一是对仓储公司进行准入管理,选择资信和管理水平较高,与银行合作紧密的仓储公司,要求借款企业将质押动产移至指定仓库进行管理,防范道德风险;二是动产质押贷款经办行派人对质押动产定期进行实地核查,对于贸易周转频繁的借款中小企业,增加实地核查频率,或聘请资产管理公司实时监管。三是办理质押物交付手续,对质押动产进行实际占有,由仓储公司向银行出具权利凭证或者入库凭证,借款中小企业对质押动产的动用必须事先获得银行的同意,并增加相应的保证金或质押物。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2007

[2]于庆新.物流企业质押监管业务分析[J].辽宁经济,2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