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数学史的心得体会范文

时间:2024-01-10 17:57:0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关于数学史的心得体会,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关于数学史的心得体会

篇1

   学校教师读书个人心得体会1

   寒假里我拜读了陶行知先生的《陶行知教育名篇》,受益匪浅,本书汇集了陶行知先生平生教学研究与实践的精髓,从“教学合一”、“学生自治”、“创造的教育 ”、“创造的儿童教育”等各个方面,集中体现了陶行知先生倡导的“生活即教育”、“教学合一”以及“创造的教育”的独特教育思想,对于我们的教育事业具有许多现实意义。

   陶行知先生的创造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六大解放,即头脑解放、手脚解放、身体解放、感官解放、时间解放、语言解放;二是“劳力的基础上劳心” ;三是“学做合一” ;四是“实验即创造” ,创造的本质是活鲜鲜的生命,是活生生的愿望,是在于火一样的热情,是在于探究的兴趣,创造来源于生活的活力、来源于生命的本身。

   在 “创造的教育”一文中写到鲁滨孙漂流到荒岛上去,白天到海边用手去捧水喝,到黑夜没水喝,他想出了用软土制成的瓶子,再用火烧成,可以装水,这是由行动而发生思想,由思想产生了新价值。当今的学校教育,真正意义上的创新不很多,教师的教法不新,学生学法不新。因此,现在的教育需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创造力,需要充分的营养,适宜的土壤,良好的环境,还需要建立良好的习惯,需要因材施教。我们也要像利波老板那样宽容法拉第,让法拉第在电学上取得辉煌的功绩。

   教育创新并非标新立异,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的能力,如果说教学内容已经体现了这一方面的要求,而仍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式的话,就无所谓能力的培养了。因此,新时代的教学就是创新的教学,创新的学习。陶行知指出,在教学过程中,先生的责任不在于教,不在于教学,而在于教学生学。教师不应把现成的解决问题方法传授给学生,而应该把解决问题的思路告诉学生,使学生自己动脑,经过不断反复推敲,以求得最佳效果,也要注意不能让学生像“无头的苍蝇”似的盲目乱撞,教师应精心的设计好一系列程序,指导学生用最短的时间来解决问题,并能推而广之,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由此我们体会到陶行知先生的“创造教育” 的真谛。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要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引导学生手脑并用,学会过硬的技能,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使每一位学生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有用人才。在实际教学中,我将从书上学到的做起,从自己的本职工作做起,认真对待每一名学生,认真上好每一堂课,以真正的创新理念去开拓自己的新天地。

   学校教师读书个人心得体会2    书是知识的海洋,读书对每个人来说都非常重要,它甚至可以影响人的一生。读书能改变一个人的品德,提升一个人的思想,铸造一个人的灵魂。通过读书,让我们懂得了做人的道理,陶冶了情操。

   坚持读书是教师最起码的职业底线,尤其是处在这样一个学习社会化的时代,只有读书,才能不断完善自己,提升人生品位,促进专业发展,超出“匠”的局限。

   读书,能够促进教师的精神生长。人,最可怕的是灵魂空虚和精神萎缩。由于生存的压力和物质利益的诱惑,大家都把眼光和精力投向外部世界,不再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其结果是灵魂日益萎缩和空虚,只剩下了一个在世界上忙碌不止的躯体。对于一个人来说,没有比这更可悲的事情了。避免陷入这种“更可悲”状况的最可行的办法唯有读书。

   书籍会使教师不再自甘平庸、俗不可耐。书籍中,那些大师充满生命激情和智慧的言语,超脱的情怀,会使我们变得特别开阔、灵动、开放、乐观、旷达。一个对书籍敬而远之的人,不管他怎样刻意包装,总是难以潇洒起来的,惟有经过书卷的浸润,才有可能超越自我、发展自我。当我们独处的时候,享受读书的乐趣;当我们交往的时候享受读书带来的文雅和气度;当我们创造教学生活和生命的时候享受读书而获得的魅力。这时候,就会产生一种奇异的感觉:书中那金子般的思想和奇妙的灵智是支持生活和生命的一部分。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是我的教育信仰的真谛之一。”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教育家的成长历史,就是他的读书的历史。教师作为传承文化的使者,必须伴随着读书而发展而超越自我。

   读书,能够使教师不断增长职业智慧。读书是课改的需要。新课程的实施,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尖锐而有力的挑战。新课程不再像传统课程那样统一机械、墨守成规,很少变通,而是具有许多不确定性。

   不读书,就不知道当今教育观念变化之大,教育形势发展之快,也不知道自己的教学观念落后到什么地步,自己过去的教学是多么可悲、可笑。只要一读,就会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心里就会敞亮多了。

   要读教育改革的理论,读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总结,读哲学,读文学,读历史,读科学……在与大师、优秀教师的对话中反思自己的理念,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将读与思,读与教,读与研等结合起来。

   书读多了,认识提高了,实践也就有了方向,有了信心,有了力量,就能使自己的教学闪耀着睿智的光彩,充满着创造的神奇。教育需要知识渊博的教师,教育要培养出智慧的人材,而只有知识渊博的教师才能培养出智慧的学生。

   学校教师读书个人心得体会3    我是一名新青年教师的我刚刚大学毕业,走进小学来任教英语学科,既紧张、惊讶,又欣喜、惶恐……对我而言,小学这个地方既陌生有熟悉:曾经儿时的我就是从这里起航的,如今回到了起点,却发现小学的教学对我来说是有点措手不及的;曾经长达6年的小学生活,学到的知识对于现在的我而言是多么的简单,但是要将这些浅显易懂的知识教授给这些孩子却非易事。

   每当我面对这些二年级的孩子们的时候,心中感到力不从心,缺乏自信心,不知道该怎么来带他们,有些茫然,更别说怎样能够让他们健康成长。有时一节课上完,我都不知道他们是否都听明白了,有没有掌握还是个问题。渐渐地我发现,要想教会孩子,得从孩子的心灵入手,知道他们是如何思考问题的,他们的思维是如何运转的,从他们的`角度出发,走进他们的生活。

   作为一名新教师,被家长质疑是很正常的事情。家长的质疑会让我更快地成熟起来。然而,对于一个缺乏经验的人来说,不知道该怎么讲课,不知道该怎么管理班级,不知道该怎么与家长沟通,不知道怎么来提高学生的能力……太多的不知道摆在自己面前,虽然师傅很照顾我,在很多事情上都给予指导和帮助,但是那毕竟是师傅教的,不是我自己的,属于自己的方法还是需要在不断的实践中摸索总结出来。在我还没有总结出方法之前,就只能跟着“感觉”走。按照常识来引导他们。比如,“不喜欢这个老师就不会爱上这门课,成绩也不会好”,这应该是所有学生共同的心声吧。因此,我也正努力来让他们喜欢我,从而喜欢我这门英语课。同时如果能得到家长的认可和肯定,那我就离成功不远了。

篇2

一、.体把握

新课改要求教师能够做到.体把握课程目标,.体把握数学的素养和能力,.体.课程内容(如:课程主线和知识结构)等等。作为新教师,对我来说要做到这几点确实有很大的难度,毕竟无论是知识的掌握,还是能力的培养,都需要经过大量的教学实践才能熟练掌握。但经过培训,我或多或少也有一定的收获,有经验的老师的讲解,一线教师的经验的传授,使我心里开朗了许多。

做到.体把握虽说难度大,但对学生来讲,教师能不能做到.体把握对他们影响深远。因为在.体把握中体现着教师的知识水平和素养能力,只有能做到.体把握的老师,讲起课来才能做到有条有.,思路清晰,学生也才能听得津津有味。因此,我一定会努力进入状态,做到.体把握!

二、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是通过教师的主导作用来实行的,教学中教师的激发作用、启迪作用、组织作用和熏陶作用是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前提,因此教师的角色转换是关键。

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们一直在倡导“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常常是“主演加导演”。在教师的主导下,学生只能被动学习。学生要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必须从“主导者”成为“组织者”、“引导者”。数学知识不是独立于学生之外的“外来物”而是在学生熟悉的事物和情境之中,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的经验相关联的内容。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注意贴近学生的生活的实际,适当引入他们喜欢的活动,如讲故事、做游戏、表演等,使他们产生乐学、好学的动力,从而增强学生探究的欲望,培养起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激发学生的探究性、创新性思维

新课改后,增加了很多探究性的题型,这一反传统教学中,教师与学生面对面的问答或对话形式,教师牵着学生鼻子走,而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于学生。在探究式教学中,要鼓励学生的.体参与,并非只有好学生才有能力开展探究,应该给每个学生参与探究的机会。尤其是那些在班级或小组中极少发言的学生,应多给予他们特别的关照和积极的鼓励,使他们有机会、有信心参与到探究中来。通过探究,可利用学生理思广益、思维互补、思路开朗、分析透彻、各抒己见的特点,使获得的概念更清楚、结论更准确。

从学生和教学内容的实际出发,创造性地组织数学智力活动,为学生创设一种动手操作、独立观察、引起思考的实际活动,激起学生自主地钻研和创新,经过群体的交流,完成对信息的加工过程,使知识变成学生自己的精神财富,让学生在真实思考和创新的体验中构建知识,学习方法,增长智慧。

要做到这一点,教师也必须转变角色,真正从权威的讲授者变为与学生共同探讨问题的好朋友和引导者。要解决这个问题,应彻底改变方案范传统的课堂教学结构,建立起一套新的课堂教学结构。例如,过去上复习课,老师系统..知识,学生听完后,完成一些相应的习题,总结一下,就算是复习告终了。现在我们则将知识的脉络由学生分小组独立..,练习题在教师的引导下互相设计,交流练习。而且在交流过程中,还允许同学们提出问题,进行答辩,关键的环节还要能举例说明,再加上巧妙的练习设计,使复习课上出情趣,上出深度。让学生们在学习潜力和学习方法上有出色表现。

篇3

关键词: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地质实践教学;秭归

中图分类号:G642.45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3-0030-03

一、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定位与专业设置

实践教学是保证地学教育质量的关键,是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1]。目前,实践教学在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尤为突出,实践教学改革已成为高校中的现代教育改革的重要环节[2]。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是新兴学科,以地球科学、计算机科学、空间信息科学(遥感、地理信息、卫星导航定位)的交叉为特色学科,也是一门应用基础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前沿学科。它在国土规划、城市建设、资源勘察和管理、灾害预防与预报、地质环境研究、全球变化模拟、水体监测等方面都得到广泛的应用。本专业基于计算机技术和遥感技术,应用地球科学和必要的数字化制图知识,通过对各类图像的数字处理和解译,快速、准确、大量地提取各种信息,建立数据库和数学模型,着重于研究并解决地质环境与自然灾害、资源、土地利用、生态系统、城市建设等方面的勘察、规划、管理和动态监测等问题[3]。2003年,我校开办该专业并招收第一届本科生,学科定位主要以计算机科学为主、地学为辅。随着国际国内人才市场的需求的更新,并为了突出我校学生与其他学校本科生在专业上有特色性的差别,本专业在开办过程中,专业基础课程更加突出了地学课程的地位。本专业培养方案的变化不仅在于学分数量的增加,更在于地学课程的具体化和专业化。如,由2007年的地质学基础课,分划成《普通地质学》、《岩石学》、《构造地质学》和《地史学》四门课程,从而能充分保证学生能受到专业、更扎实的地学基础理论知识的训练;此外,在以往基础上,增加《矿物学》、《地质灾害风险分析》等专业选修课程,能丰富学生的视野、引发学生对专业应用的兴趣。在实践教学环节,三峡秭归地质实践教学课程建立在为期一周武汉周边地质认识实习基础之上,实习周期增加、实习内容增加,是本专业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实习课程。作者通过多年带课经历,对本专业野外实践教学有些基本认识,也有一些问题需要探讨。

二、实践教学资源和教学条件

中国地质大学秭归实习站坐落在距三峡大坝1Km的新秭归县城,是我校继周口店、北戴河之后的第三个教学实习基地。实习区位于扬子地台鄂黔台褶带与四川台向斜两个二级构造单元过渡区段的黄陵背斜内,结晶基底及盖层出露广泛,构造比较发育,岩石类型丰富,基础地质教学内容齐全。实习区(包括江北)距今18亿年前的古元古代到距今百万年前的新生代之间的各个地质时代的地层发育比较完整,出露较齐全,具有不同时代的地层、各种类型齐全的岩石以及路线尺度、露头尺度等各种类型的构造现象;实习区内崩塌(危岩体)、滑坡、泥石流、溶洞塌陷以及大型典型工程(如举世闻名的三峡工程、链子崖危岩体、新滩滑坡等)具有实例可看;区内具有典型的峡谷、岩溶等地貌类型,为地理学、地貌学、旅游、美术等专业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活教材;此外,实习站交通便利,生活环境良好,是一个集基础地质、工程地质、地球化学、旅游等几位一体的综合性野外实习基地[4]。

三、实践教学内容和阶段规划

为期一个月的秭归地质实习,目的在于使学生能具备以下基本技能:掌握三大岩类的野外观察方法与描述内容,以及地层系统的建立原则;掌握野外褶皱、断层等构造现象的识别、观察与描述;掌握野外相关地质图件的绘制与要求;具备一定的资料综合分析和整理能力,独立完成实习报告的编写,为以后的学习与工作打下坚实的地质学基础。实习期间,教学形式多样,如室内教学、老师领教、学生半独立教学、学生独立填图、阶段性考试、报告编写、学术报告以及学生自由答辩等。整个实习可以分为六个阶段:

1.领教阶段。该阶段安排教学路线12条,学生由老师带领,采取老师讲解、学生记录观察的方式,主要使学生掌握野外地质工作的基本技能,掌握野外三大岩类以及褶皱、断裂构造的野外观察、识别与描述方法。主要路线安排如下:①实习区踏勘:主要向学生介绍野外地质工作的基本技能与要求,包括:地形图、罗盘和野外记录本等的正确使用;标本的采集与编号要求;另外,实地向学生介绍实习地自然地理和地质概况。②地层路线(含褶皱、断层内容)。翼家湾―九畹溪震旦系和寒武系地层路线:带学生观察震旦系与寒武系地层的岩性特征以及岩性组合特征,观察层间褶皱构造、断层构造、以及层间劈理构造等;了解信手剖面图的绘制,并绘制翼家湾―九畹溪震旦系地层信手剖面图;九畹溪―链子崖地层、构造与灾害地质路线:带学生观察寒武系至二叠系地层的岩性特征以及岩性组合特征,观察层间褶皱构造(平卧褶皱)、九畹溪断层,观察认识新滩滑坡与链子崖危岩体;泗溪震旦系路线:带学生观察岩体与围岩的接触关系;观察震旦系地层剖面,观察各组地层的岩性特征以及岩性组合特征;观察地层间的接触关系及其特征。③岩石路线。黄陵岩基茅坪复式单元岩浆岩路线:岩体类型为侵入岩,主要为兰陵溪岩体、中坝岩体、太平溪岩体、堰湾岩体和东岳庙岩体。主要观察岩体的岩性特征、脉体特征及其穿插关系等;黄陵岩基黄陵庙复式单元岩浆岩路线:岩体类型为侵入岩,主要为三斗坪岩体、青鱼背岩体和小滩头岩体。主要观察岩体的岩性特征与脉体特征等。④变质岩路线(含褶皱、断层内容):观察崆岭群区域变质岩岩性特点,了解区域变质作用和混合岩化作用的基本特点,观察变质岩区构造特点。⑤实测地层剖面路线:选择泗溪日月坪南华系莲沱组作为实测对象。让学生掌握实测地层剖面的基本方法,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测地层剖面工作。

2.室内授课。①区域地质介绍(3学时):简述实习区区域地质特点、区内地质特征,概述构造运动与沉积发展史。②实测地层工作方法(2学时):介绍实测地层剖面的意义与工作方法,分工、注意事项;讲解实测地层剖面的后期资料整理、剖面图的绘制方法与注意事项。③野外地质填图工作(3学时):介绍地质填图工作的意义与方法,实习区地质填图范围、填图单位与相关要求等。④实习报告的编写与附图的绘制(6学时):向学生介绍编写野外地质实习报告的意义、报告的格式、章节与相应内容、报告主要附图的绘制方法与要求等。

3.半独立阶段。选择高家溪震旦系地层作为填图单元,在老师的带领下,让学生掌握野外地质填图的基本方法并分组练习。

4.阶段性考试。安排一次室内闭卷考试,考查学生对前期路线教学阶段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促进学生对前期的实习内容有个全面的掌握、巩固和提高,并为后期的独立填图打下坚实的基础。

5.独立填图阶段。学生独立完成测区的填图工作,老师在填图区主要地段留守及时指导与解决学生遇到的各种问题。

6.报告编写阶段。学生按报告编写和图件绘制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报告的编写与装订。

7.自由答辩。在独立填图阶段结束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由报名,自由选题,以PPT形式,汇报实习成果及其中存在的疑问等。

8.学术报告。在实习期间,老师选择与实习相关的内容,以PPT形式,开展相关教学内容或者科学研究的学术报告活动,让学生在课余时间更多地了解地质实习的相关内容,激发学生对地质相关学科的兴趣。

四、实践教学效果

此次实习,学生在对理论的深层次理解、对专业的认识和对自我人格锻炼等方面,都有着不同程度的收获。

1.教学内容本身。实践教学使学生对所学地质相关理论知识有了更深刻的实践性认识。在开展此次实习工作之前,学生已学过《地质学基础》、《构造地质学》和《岩石学》等课程,但平时对理论的理解仅停留于书本和课堂,缺乏对地质知识的直观认识。通过实践教学的学习,学生认为对课堂知识掌握更加牢固。实习也在学生脑中形成了基本的地质工作步骤、程序和规范。经过前期的野外观察实习,建立了基本的思维方式和分析研究的方法,对我们以后的工作至关重要。

2.对专业的认识程度加深。由于本专业相对我校其他专业而言较新,学生对专业的认识尚且处于道听途说阶段,缺乏对专业的理解。通过此次实习,学生普遍认为所学的专业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明白了未来就业和继续深造的具体方向,更加积极地热爱和投入目前的基础知识的学习中。

3.人格锻炼。野外实践教学中,具备独立填图环节,其具体实施过程是要求学生在没有老师带领的情况下,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面积约1.2km2的地质填图工作。工作过程中,学生需要自己制订工作计划,分配工作任务,指定相应工作的负责人;遇到知识分歧时相互辩论,在老师的鼓励下,勇于创新,大胆提出自己的设想和见解;在野外遇到行动上的困难时,小组成员之间相互帮助,形成一个有凝聚力的团队;在野外的生活上,学生艰苦朴素,能克服生活条件的困难;在需要当地老百姓帮助时,不再畏缩犹豫,能很好地跟他人进行交流和沟通。从挑战自我方面,除追求科学、追求真知的态度外,还要有不服输不气馁的态度,累了,再坚持一下就会有重大的发现;伤了痛了,忍耐一下,你就能成就一只队伍……

五、教学过程中的工作体会

1.踏勘阶段。踏勘是整个教学实习的最基础路线。在实习过程中,应教授学生开展地质工作的基本思维方法,即宏观――微观――宏观的工作模式。有的老师在领教过程中,只要遇到教学点,就让学生近距离观看,使得学生没有一个宏观的概念,没有一个独立思考的过程。因此,在学生近距离接触教学点之前,让学生手持实习区地形地质图,使其明白其所处的地形位置、地质区域,知道自己下一步要做什么;在观察描述结束后,再远距离观察,用宏观思维的方式思考,总结此教学点与其他教学点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后再做总结,不能盲目灌输。踏勘时,要求教会学生熟练使用罗盘。有的学生没有一定的工作基础,不能熟练使用罗盘;可现场携带一块小黑板,将书本中阐述的岩层产状理论用图示的方式给学生演示并讲解;将小黑板作为岩层面,让学生模拟测量产状,并教给学生在不同图件(如平面图、剖面图)中正确的产状表达方式。

2.素描图的现场描绘。在野外,有的学生为了室内野簿的美观和整洁,遇到构造观察点时,不愿使用野簿方格子页面,而是采用随手的笔记本。这样做的后果是,学生的素描比例不协调,室内整理时图件失真。在这种情况下,应引导学生在现场使用野簿,教授其简单绘图方法,教其采用地形突变点作为绘图控制点、使其学会估算现场的实际距离或高度,以便接近真实地进行素描。

3.变质岩的教学观察。同岩浆岩的教学形式基本相同,但有所不同的是,某一教学点可见的变质岩岩性多样。在教学时间有限的情况下,可以以某一种岩性为例,讲述描述方法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采集不同的标本,老师现场认可后,让学生回到室内,对野外标本进行观察和详细描述。

4.室内野簿检查。由于野外教学时间有限,学生在野外对教学内容的消化也是有限的;此外野簿检查结果可以作为实习平时成绩的依据。因此,需要在野外教学后,在当天下午或者晚上进行室内野簿的整理和消化。在这种情况下,老师可以告知学生野簿检查方式和具体时间。实践证明,在学生上交野簿前半小时以小组抽查的形式效果十分显著。

5.让学生带着疑问进行第二天的教学。在当天野外教学结束时,现场总述教学内容,简要介绍第二天的教学内容,并对学生提出疑问。学生回到室内,复习理论知识,带着疑问参加第二天的实践教学。实践表明,学生第二天野外实践的积极性非常高。

6.结合学生专业进行实践教学。为了让学生明确野外地质实习的重要意义,并进一步激发学生对专业的兴趣和爱好,在野外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结合专业特征,讲述各教学内容在专业中的体现。此外,由于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是一门较新的专业,相对本校其它地质专业而言,其在人才市场上的认可度还较低,学生对专业的认识还不够深刻;因此,有必要在此次重要实践教学过程中,结合专业进行适当引导。在进行矿物含量估计和岩性定名时,是否可以通过影像的解译快速和准确的实现呢?在地质灾害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在链子崖顶远距离观察对面的新滩滑坡,遥看就如一幅影像图,那么就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根据滑坡的野外地貌特征,如何使用遥感影像快速解译滑坡并圈出边界呢?

以上仅仅是教学中几个简单的例子,但是,实践表明:通过这样的例子,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的应用方面有了一个更为直观的认识和了解,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会有很大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刘建朝,薛春纪.实践教学是保证地学教育质量的关键[J].中国地质教育,2004,(1):24-25.

[2]梁四海,万力,王旭升.实践教学在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中的贡献[J].中国地质教育,2006,(2):86-88.

[3]/

篇4

关键词:高等师范院校;数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7-0083-02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高等教育水平的提高,数学应用领域逐渐扩大,高等教育成为人才发展的重要来源,对社会和人文科学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高等数学课程作为非数学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是开发大学生创造力和潜在动力的有效渠道,也是培养学生理性思维、分析思维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师范院校学生学好高等数学,可以为他们的后续课程和今后解决实际教学问题提供更多常用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基础知识。可以说,高等师范院校数学教学质量的好坏对学生后继课程乃至今后的教学工作有着直接的影响。然而,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我国高等教育逐渐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性教育过渡,办学模式和学历教育呈现多样化和层次性的现象。数学作为基础课程,大多以大班教学为主,再加上学生的数学基础和学习能力参差不齐,教师难以把握学生们的整体水平,导致高数课程教学难度增加。

一、高等师范院校数学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1.学生方面:(1)缺乏明确的学习目的,由于学生对高等数学的重要性和作用还没有明确的认识,还没有缺乏切身体会到高等数学对自己将来发展的影响。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将其当成普通的公共课程来对待,主要目的是为了修学分,导致学生缺乏对数学能力和数学思维的学习效果并不理想。另外,受社会环境的影响和就业压力不断变大,学生将更多的精力和注意力都集中在能给他们的将来带来实际利益的考级和课程上,导致数学学习积极性不高。(2)难以适应高校的学习方式,缺乏自主学习能力。高中时期的数学教育主要以满足应试教育为主,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比较被动,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明显的提升。学生进入大学学习后,宽松自由的学习氛围容易让学生产生松懈,再加上上课的节奏快和涉及的知识面较广,要求学生必须具备较强的知识迁移能力和自学能力,而学生在中学阶段主要依附于教师学习,这些能力都比较欠缺。而且考试的压力容易让学生忽视自己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自主学习能力较差导致不少学生产生知识遗忘或混淆的情况,学习知识比较生硬,不能灵活的将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3)学生的抽象思维不足,高等数学难度大。高等数学偏重于抽象思维,重视对理论知识的分析和验证,这要求大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这些能力的形成需要一个长期的锻炼,通过日积月累养成,但是这些能力在中学时期没有形成,导致学生在学习高等数学时困难重重,最终失去学习高数的自信和兴趣,数学教学效果不乐观。

2.教师方面:(1)教学模式缺乏新颖。高等数学教学本身就是学生自主探索的活动过程,需要注重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师生之间要及时的反馈信息,才能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然后现实教学中,不少教师不注重学生的实际情况,不能完全掌握学生的学习状态和认知水平,再加上教师授课占据了课堂的大量时间,学生思考的时间少之又少,一方面教师容易产生疲惫的感觉,另一方面学生因为数学问题不能得到及时解决而赶不上教师的教学进度,最终影响了数学教学效果。(2)教学内容脱离实际。高等数学开设的主要目的有三,一是为了帮助学生锻炼和养成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二是为了满足后继专业课程知识的需要,三是为了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不同的专业要求学生具备不同的数学能力,然后大多数教师在教学中过于重视数学理论只是的传授,导致学生陷入“死学知识,学而不会用”的困境。(3)随着教学改革的发展,各高校对高数教师的学历要求越来越严格,但是教师的整体素质并没有得到大的改善。高数教师教学水平不高对教学效果也有着直接的影响。

二、高等师范院校数学课程教学效率不高的原因分析

近几年,虽然高等数学教育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进步,但是这还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对人才知识和能力的要求,与高等数学教育还不能太适应。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方式仍旧占据大部分的数学课堂;(2)随着高等院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学生的生源比较复杂,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不同,数学教师大多时候不能从整体上掌握学生的数学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不能有效的帮助学生解决困难;(3)数学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过于重视体系的完整和形式的逻辑性,忽视了高等数学在不同专业的不同需求,而且内容上海过于强调数学定期和概念的形式化,不能突出数学推论下的数学思想,所以学生不能充分认识到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对后续课程和解决实际问题的作用;(4)数学教师缺乏系统的教育教学培训,部分教师学历高但不是科班出身,科研能力较强但教学素质比较欠缺,难以准确把握教学规律和教学难度,而且过重的教学负担导致数学教师没有多余的时间进行教学交流,大量的教学任务容易使教师产生疲惫,不能及时研究和反思教学,导致教学缺乏创新性,大大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高等师范院校数学课程改革与实践

高等师范院校的数学课程当前存在学生基础较差、缺乏学习兴趣、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不合理等问题,为了更好地适应高等师范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笔者认为高等师范院校的数学课程教学应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进:

1.深刻理解高等数学的教育价值和重要性。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不少师生认为高等数学课程的设置主要是为了满足后继课程的需要,其目的主要是为了专业课服务。这种错误的理解,导致部分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过于重视理论知识的记忆和简单的计算,忽视了数学思想方法对学生整体素质的重要作用。实际上,高等数学象征了一种理想主义的探索精神,这种探索精神为社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因此,数学教学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文化素养,对开发学生的创造力有着巨大的积极作用。作为高等师范院校数学教师,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除了要让学生掌握扎实的数学知识,引导学生发展智力,让学生在学习之初就明白数学学习的真正目的和重要性,还要帮助学生掌握数学教学规律,启迪学生正确处理数学的逻辑关系,还要在教学过程中适当插入一些数学常用的解题思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多给予学生参与数学研究活动平台的机会,让学生在探索中逐渐感受数学的强大魅力。

2.调整教学内容,建立新的课程体系。数学教学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教学内容要根据数学教育的发展和时代的要求及时的补充和更新。数学教学论课程的内容要在保持其基础性、实用性的前提下,还要注重内容的时代性、连贯性和创新性。要根据我国最新教学改革的要求,结合国内外数学教育课程改革的情况,对我国高等师范院校的数学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及时的改变,比如可以将新课标的内容融入到数学教学论的教学中去,保持学生的数学教育观念与时代同步,帮助学生掌握当前的数学教育情况,让学生切身感受到数学课程对自己未来职业的重要性。另外,数学教师要关注国内外数学教学的发展动态,将数学专业的最新研究前沿和研究成果运用到教学中,帮助学生建立最新的指导思想和教学理念,鼓励学生参与数学教育教学研究,通过提供不同的学术争论,培养和提高学生对数学教育研究的兴趣和能力。

3.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和数学技能。数学教学论这门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这就决定了数学教学要保持课内、课外教学相结合。课堂上,对于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理论和常用的数学教学理念,可以采用以教师讲授为主,用最短的时间构建学生的数学理论观念,教师在上课前要根据教学内容的关键,有针对性的让学生围绕核心内容去自学,锻炼学生的独立自主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另外,在数学教学论课程中可以引进现代教学设备并保证学生有一定的时间实践,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现代教育技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师范学生的信息素养。课外,我们要引导高师学生进入中小学课堂,亲身体验一下数学课堂教学的氛围,还可以带领师范生听讲优秀数学教师的讲课,特别是当前新课标指导下的中小学新教材公开课,或者组织学生开展新教材座谈会、研讨课或者集体备课等科研活动,让学生尽快了解新课程的标准。

四、结束语

高等数学教学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教学的各个方面都要根据教育的发展和时代的需要及时更新。这门课程的特点是理论与实践并重,在新课标的指导下,从教学思想、教学内容的选用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教学效果的评估和实践活动的开展都需要进行详细的研究,这需要我们数学专业的师生共同努力,希望能不断提高高等数学教学质量,为社会培养更多合格的数学教师。

参考文献:

[1]王安平,李小飞,冉庆鹏.独立学院数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价值工程2014,(22).

[2]覃燕梅.关于高等师范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J].保山师专学报,2009,(05).

[3]王志强,刘彩霞.高等数学教学现状及对策分析[J].科教导刊,2009,(07).

[4]郭元祥.课程理解的转向:从“作为实事”到“作为实践”[J].课程・教材・教法,2008,(28).

[5]谢贵良,邹冬生.独立学院教材特质探讨――以《高等数学》教材建设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