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气在能源转型中的作用范文
时间:2024-01-10 17:56:5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天然气在能源转型中的作用,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非常规天然气的分布
1.1非常规天然气在世界范围的分布
我们知道非常规天然气主要分为,煤层气、页岩气和致密砂岩气这三类,然而不同的非常规天然气的分类集中的地方也是不同的,从世界来看,非常规天然气分布是非常广泛的,煤层气主要分布在俄罗斯、加拿大、中国、美国、澳大利亚这些地区;而页岩气主要分布在中亚和中国、北美、前苏联、拉美以及中东和北非这些地区;致密砂岩气主要分布在拉美、北美、中亚、前苏联和中国、北非和中东这些地区。依照非常规天然气在全世界的分布来看,页岩气的分布是最为广泛的,光它分布的总量就是煤层气和致密砂岩气的总和。
1.2非常规天然气在中国的分布
非常规天然气在中国的分布也比较广泛,煤层气主要分布在鄂尔多斯盆地、中西部地区、山西沁水盆地这些地区;页岩气主要分布在中东部、西北、青藏以及南方这些地区;致密砂岩气主要分布在四川盆地、渤海湾盆地、鄂尔多斯盆地、柴达木盆地、松辽盆地、塔里木盆地及准噶尔盆地这些地区。这三种非常规天然气的含量在中国的分布最多就是煤层气的含量,其次是页岩气的含量,最少的是致密砂岩气含量。而致密砂岩气也是这三种常规资源中最难开采。
2中国非常规天然气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
随着科技的进步,以及国外先进的经验,中国非常规天然气的开发也取得了较快的发展,然而不同种类的非常规天然气的开采方法是不一样的,所以,要求的技术也是不同的,这就导致每种分类都在不同开发阶段,主要体现为:
2.1煤层气已经进入了迅速发展的轨道
煤层气的发展速度与其他两种非常规天然气相比,是这三种种类中发展最为快速的。它主要采取把井上井下的抽采方式相结合、井上先行抽采、以用促采的工作形式来进行煤层气的开发,由于开发煤层气的非常规天然气的技术已相当成熟,所以煤层气现已作为商用。
2.2致密砂岩气己进入规模开发阶段
致密砂岩气的利用已经进入规模开发的阶段。我国致密砂岩气分布的地方都有比较特殊的地址特征,比如地层压力异常、局部含水饱和度超低、以及裂缝发育等等。同时,致密砂岩气的含量相对于煤层气和页岩气的含量来说是最少的,由此可见,对致密砂岩气的开发技术手段要求很高,经过专家多年的对这一难题的攻克,现在已研究出完井技术,分段压裂技术等等,来用于致密砂岩气的开发。
2.3页岩气开发利用则刚刚起步
页岩气开发利用与其他两种非常规天然气资源的进度相比较起来,是发展最为缓慢的,因为它的开发技术在刚刚起步的阶段。之所以页岩气的开发才刚刚开始是因为页岩气是这三种非常规天然气中勘探难度最高的。比如地层后期破坏严重,地层时代老、储气层连续性比较差等等,这都是制约页气层开发利用发展的因素。虽然我国在非常规天然气的开发和利用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仍然存在很多的问题,我们知道制约非常规天然气开发速度主要有三个因素:第一个就是国家政策;第二个就是勘探技术;最后一个就是气藏地层状况。在国家政策方面现主要存在投入成本非常高、而很难见到短期的收益问题。而在勘探技术方面,虽然经过多年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在煤储层压力、渗透率以及含气饱和度低等方面的技术水平还很低,有待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所以,想要使我国非常规天然气得到开发和利用,必须三方面相互协调好,互相促进。
3低碳经济视域下非常规天然气的利用前景
在倡导低碳能源的视角下,加大非常规天然气的开发和利用,是我国基于生态发展理念下的最为正确的选择,也是改善我们污染环境的必经之路。所以,非常规天然气开发和利用必将引起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变化,并且能加速推进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的优化速度,不仅减少了温室气体的排放,同时对污染环境的恢复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从而促进中国向低碳经济发展力转型。低碳经济视域下非常规天然气的利用前景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3.1促进我国低碳能耗体系的形成,得益于天然气的清洁能源的特性
我们知道天然气是一种清洁型能源,它不会增加二氧化碳的排放速度,并且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减缓全球变暖的速度。同时,为我们环境的改善也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比如,减少空气污染,促进生态环境的恢复,提高我们的生存质量。所以,间接地促进了我国低碳能耗体系的快速形成。
3.2促进能源消费结构更趋于合理,加速推进能源消费结构的优化
非常规天然气资源的高效开发和利用,使能源消费结构趋于合理,加速推进能源消费结构的优化。我们都知道,我国的石油资源无法满足本国的需要,所以,一直以来,我国的石油资源依赖于进口,而非常规天然气资源的高效开发和利用,使得我国石油消费的需求量逐渐减少,所以说,天然气的开发促进了能源消费结构趋于合理,加速推进能源消费结构的优化。
4结语
篇2
在经济还将持续增长、能源消费还将进一步提高的态势下,中国选择何种能源战略,不仅对中国自身,也将对区域和世界产生深远影响。对此,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院长、国际能源安全研究中心主任黄晓勇教授认为,中国提高天然气消费的比重是一种必然的明智选择和趋势。
黄晓勇教授给出的方案是,通过人民币在天然气投资生产和贸易当中的广泛使用,推动全球天然气市场以人民币计价和结算。随着未来天然气成为全球最重要的大宗商品之一,天然气人民币的计价和结算所形成人民币循环的链条,可以促进人民币在全球贸易结算当中的份额大大提高。
那么,这一与“石油美元”相对应的“天然气人民币”战略能否成为中国崛起的“大国之锚”?具体而言,它将如何增强中国在全球天然气贸易中的定价权,助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并倒逼国内天然气行业改革,扩大国内天然气开发利用,促进我国能源结构转型?为此,本刊对黄晓勇教授进行了专访。
“天然气人民币”的战略背景
《新经济导刊》:能源系统任何变化都对经济社会产生重大影响。当前处于能源革命重要节点,必将从化石能源转向非化石能源为主力,能源结构也正经历巨大变革之痛,在此过程中,城市化和治理大气污染提高了清洁化石能源需求。如何看待这一历史性变化?
黄晓勇:当前全球能源结构向绿色、低碳和高效转型。在后巴黎协定时代,这一进程将进一步加速。在我国大气严重污染、雾霾笼罩的背景下,化石能源的清洁化转型,不仅仅是迫于国际外部压力的行动,更多的是一种内在需求。
目前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尽管增速较快,我国甚至成为了年度全球最大的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利用大国,但占我国一次能源消费仍不足3%。从全球看,化石能源的主导地位短期内也难以撼动。BP统计显示,化石能源仍然是支撑全球发展的主要能源:预计未来20年非化石燃料将占能源供应增长量的一半;并且到2035年,化石能源供应仍将占全球能源供应的3/4以上。在这样的背景下,短期内我国治理大气污染,主要是靠调整化石能源内部的结构,以及促进化石能源的清洁利用。我国能源结构的突出特点是多煤贫油少气。在化石能源当中,天然气是相对清洁的能源,因此,能源结构调整的当务之急是提升天然气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从长远看,则需要提高天然气、核能和可再生能源的比重。
《新济导刊》:“十三五”期间,我国天然气消费预计快速增长,尽管天然气价格较高,但因大气污染防治对煤炭消费的严格控制,天然气替代煤炭的速度将加快。国家发改委能源所副所长张有生曾经表示,2020年我国天然气消费预计增长到3500亿立方米左右。假以时日,天然气会不会成为主导性的化石能源?对于中国又意味着什么?
黄晓勇:天然气完全有可能成为我国的一种主导能源,主要有几方面原因。
一是前面提到的环境压力,迫切需要我国提高天然气消费的比重。
二是天然气占我国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仅约6%,不足世界水平的1/4。与发达国家或者全球平均水平相比,我国天然气消费比重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
三是北美页岩气革命之后,页岩气产量占全球天然气新增产量的近八成,美国转变为天然气净出口国。全球天然气供给趋于宽松、价格不断走低,这为我国进口天然气创造了有利条件。2015年,全球各区域天然气价格出现大幅下降。从区域价格看,美国亨利中心的年均价格2.62美元/百万英热单位,同比大跌近40%;英国国家平衡点(NBP)年均价格6.62美元/百万英热单位,比上年下降14%;与日本与原油挂钩的(JCC)亚太液化天然气,进口年均价格10.64美元/百万英热单位,同比下降34.4%。天然气市场正从卖方转向买方。
四是俄罗斯天然气出口重心东移,中国―中亚天然气合作更为密切,以及近期美国与中东关系恶化,这些地缘政治因素都为我国扩大天然气进口、拓展进口渠道多元化创造了条件。
五是在技术进步的推动下,国产天然气,特别是页岩气、煤层气产量显著增长。
六是随着太阳能和风能的发展,其间歇性的特点对电网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带来越来越大的挑战,弃风、弃光问题严重,而天然气发电厂具有极优的调节和响应能力,可与可再生能源形成良性互补。
在这些有利因素共同作用下,我国天然气消费将保持高速增长。根据规划,到2020年我国天然气消费有望达到一次能源消费的10%,2030年提高到15%左右。
能源变革推动人民币国际化
《新经济导刊》:您倡导的“天然气人民币”是针对什么提出的?在您的战略构想中,这一新型能源体系将如何影响人民币国际化进程,进而改变国际能源格局和国际货币金融秩序?
黄晓勇:天然气人民币是与石油美元向对应的一个概念。这个战略构想如果能够得以实施,对倒逼国内天然气行业改革、扩大天然气利用、促进我国能源结构转型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根据我们的构想,我们需要推动建立一个东北亚区域性的天然气交易中心,而这个交易中心的成立和运行,有赖于国内天然气行业的开放和市场主体的多元化,以及定价机制的市场化。如果我们以天然气人民币的实施作为国内天然气行业改革的顶层设计,必将进一步推动我国能源结构的优化,甚至由此推动全球能源结构的调整。
虽然随着天然气消费量和贸易量的上升,天然气未来将成为一种十分重要的大宗商品。如果我们推动天然气贸易的人民币计价和结算,必将大大推动人民币国际化,重塑全球资金流,进而改变现在美元独大的国际货币体系。
《新经济导刊》:从历史上看,美元霸权凭借的是石油形成的强势地位,其崛起路径对您提出的推进以天然气为战略支点的中国能源变革,有何具体启示?
黄晓勇:石油美元对我们的启发是不言而喻的。一方面,石油美元的经验告诉我们,借助大宗商品推进货币的国际化是多么重要;另一方面,石油美元的经验也告诉了我们一种国际货币是如何有效运行的。
20世纪70年代初,伴随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美元地位受到极大冲击。为了维护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地位,美国秘密与当时最大的石油出口国沙特阿拉伯以签订石油交易协议为条件达成互助交易。根据该协议,石油交易将继续使用美元作为计价货币,而由于沙特阿拉伯在欧佩克的特殊地位,其他成员国最终也被迫接受这一规则并延续至今。上述石油交易协议规定,石油必须以美元计价和交易,从而奠定了美元成为石油交易主货币的基础,巩固了美元的霸权地位。统计显示,20世纪70年代与黄金脱钩的美元不但没有出现大幅贬值,反而一直保持强势地位,其在各国中央银行外汇储备中所占的比重更是从1969年的54.4%稳步提升至1977年的79.2%。
石油美元的循环主要有两个链条:其一,20世纪70年代中期石油输出国由于石油价格大幅提高后增加的石油收入,在扣除用于发展本国经济和国内其他支出后的盈余资金要寻找投资渠道,又因美国拥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发达的资本市场,使得石油美元以回流方式变成美国的银行存款以及股票、国债等证券资产,这构成了石油美元循环的第一个链条;其二,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出口为导向的“亚洲四小龙”的快速崛起,以及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高速发展,使得东亚地区大量出口廉价商品,对美国形成巨额贸易顺差,美元大量流向东亚地区;而东亚地区的中国、日本、韩国以及中国台湾等都存在资源匮乏的问题,需要大量进口资源和原材料,于是又将部分美元外汇储备用于购买中东、非洲、拉美等地区的石油、矿产等初级产品和资源,这构成了石油美元循环的第二个链条。
美国拥有的由这两大链条构成的石油美元体系,使得美元在全球顺畅流通,成为国际上最主要的储备货币。美国通过美元的发行以极低的成本获得了所需的商品,并通过上述两大链条填补了美国的贸易与财政赤字,从而支撑了美国经济的持续增长、维持了其经济霸主地位。可以说,石油、铁矿石等大宗商品以美元计价和交易奠定了这两大链条的重要基石。美国以其特殊的经济与金融地位,维持着石油美元环流,长期呈现消费膨胀、外贸逆差和大量吸收外资并存的局面,美国经济亦得以在这种特殊的格局中增长。
《新经济导刊》:能源期货交易市场是能源价格话语权的重要载体,如何基于能源安全和金融安全,解决能源商品国际定价权问题,建设自己的国际能源期货交易市场?
黄晓勇:天然气期货市场建设与天然气定价权,确实也是我们在天然气人民币战略构想中非常看重的一个角度。
统计显示,2013年中日韩三国遵循的天然气贸易体系基础价格――日本液化天然气平均到岸价格为每百万英热单位16.17美元,约是德国、英国天然气进口价格的1.5倍,是美国亨利枢纽中心天然气价格的6倍。可以看出,“亚洲溢价”在天然气市场表现得比在石油市场更为突出。东北亚地区作为全球天然气特别是LNG的重要进口区域,在国际天然气市场定价权方面的话语权严重缺失。
与此同时,随着美国页岩气革命的推进,北美天然气产量大幅增加,全球天然气供给宽松,已逐步使天然气成为一个独立的能源品种,东北亚天然气定价与石油价格挂钩的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实的发展和需要,不能反映东北区地区天然气的供需状况。
中国应当利用经济和区位优势以及市场契机,建立天然气现货与期货交易市场,以此发现价格、获得天然气定价的话语权,并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新战略面临的障碍与机遇
《新经济导刊》:在“天然气人民币”战略框架下,您给出的策略组合矩阵是怎样呈现的?策略之间又将如何实现功能分工与配合?
黄晓勇:天然气人民币战略的实施是一项系统的工程,整个构想的策略与功能大体可以分为国内和国际两块。国内的策略和功能,我前面也有一些阐述,就是通过区域易中心的设立,去倒逼国内天然气市场的开放,包括上游的天然气勘探开放权的开放、进口权的逐步放开,中游的管道对第三方公平开放等,推动天然气行业竞争性环节的市场定价。只有理顺价格机制、促进市场主体的适度多元化,形成交易市场庞大的交易量,我们的交易市场才能有效地发现价格。我们通过交易市场倒逼体制机制改革,可以提高我国天然气行业的效率、扩大我国天然气利用的规模,促进我国能源结构优化和大气污染治理。
国际的策略和功能,主要体现在我国通过期货交易,以及天然饷骋椎娜嗣癖壹萍酆徒崴悖以此获得天然气定价权,并促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也就是说,我们把中日韩大国的天然气需求“打包”后,我们可以在天然气定价方面获得更大的话语权,可以获得更充足和便宜的天然气供应。与此同时,以天然气贸易作为载体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获得的红利也是显而易见的。我们可以获得国际“铸币税”,可以获得更廉价的人民币融资成本,还可以在货币政策制定方面获得更大的主动权。
《新经济导刊》:就当前和一段时期内而言,“天然气人民币”战略构想所面临主要路障有哪些,有无显性或潜在风险,是否存在对未来的审慎监管问题?
黄晓勇:天然气人民币战略构想,面临的困难和障碍当然也不少。从国内层面看,我国天然气产量、消费量和贸易量不足,制约着我国天然气交易市场的建设。我国天然气行业体制机制有待理顺的地方还非常多。其次,我国外汇管制还比较多,资本项目开放还不够。
从国际层面看,首先,东北亚地区国家间政治互信不足,经济利益难以协调。其次,或将遭致美国和天然气出口国的抵制。再次,我国还缺乏强大的海外军事力量作为支撑。
当然,这里面也涉及到一些审慎监管的问题。比如说,对天然气行业逐步开放之后对一些自然垄断环节的监管;再比如说,推进天然气人民币需要在资本管制方面做一些调整,调整之后我们的风险如何应对,这都需要我们做更周密的思考和设计。
《新经济导刊》:全球化出现逆流之下,中国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开启新型全球化进程。在此背景下,“天然气人民币”体系设计与实施,是否有着更多有利因素和面临更大机遇?
黄晓勇:“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的确给天然气人民币体系的实施带来了更多的机遇。一是,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将更好地促进我国天然气进口。因为天然气的进口高度依赖管道、储气库、LNG接收站等基础设施,未来相关出口国基础设施的完善,将有助于扩大我国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天然气进口的规模。二是,“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中,我国企业“走出去”参与国外油气资源的开发,输出中国的资本和技术,也有助扩大全球天然气的供给,构建全球天然气市场更加宽松的供需格局。三是,“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有助于通过贸易和投资进一步提升人民币的国际地位,这也将为天然气人民币体系的实施创造良好的基础和更加成熟的条件。
《新经济导刊》:推动“天然气人民币”从一种学术构想和政策倡议变为国家战略,可以说意义非凡,有赖于学界、公共部门、产业界以及媒体互动,形成更强的舆论共识。对此,您有何具体计划或打算?
篇3
以油气为主的化石能源仍然在较长时间内占据世界能源的主导地位。中国是煤炭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但油气占据非常核心和关键的地位。
在这一背景下,以低碳能源特别是天然气所占的比重会逐渐地上升,天然气相对于煤、油来讲是低碳和清洁的能源。天然气在中国利用的普及程度应该说还处在一个早期的阶段,过去十年来不管是生产和消费的增长速度都很快,未来不管是国内的生产还是利用国际资源方面都将会是一个更大的增长速度。
基于这样的判断,中国必须要综合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的资源才能保障自身的能源安全。在这背后,未来国际油气合作仍然将是中国较长时期里能源战略中的重中之重。
中国油企的“海外三级跳”
中国石油企业出海20年究竟处在一个什么样的阶段?应该说20年间中国石油企业“走出去”模式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中国石油企业出海的第一种模式是“苏丹模式”。
“苏丹模式”下,往往东道国工业基础相对薄弱,竞争不是很充分,劳工政策不是十分严苛。在这种情况下,发挥中国石油企业的组织经验、服务队伍和装备的整体化优势协同作业。
在苏丹模式下,中国石油企业培养了第一批具有海外作业经验的团队,也初步具备了海外作业和商务能力。在这种背景下,中国石油企业的出海模式也逐渐转型进入“伊拉克模式”。
战后,伊拉克为了迅速地恢复石油工业,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为全球各类石油公司提供了机会。尽管竞争在形式上很充分,但伊拉克仍然处在动荡之中,政治环境也无法给全球的服务公司提供充分的竞争环境,加上经过长期的国内的不稳定状态具备高技能的劳工供给也不是很充分。
在这种不完全竞争的环境下,为发挥中国石油企业综合一体化作业能力的优势提供了可能。
如今中国石油企业出海已经进入第三种模式,即“加拿大模式”。
在类似于像加拿大这种发达市场经济体制下,资源国政府有完善的法律体系,有严苛的劳工与服务提供商的条件,这些国家的高技能员工供给充分,在这样的经营下中国石油企业可以与跨国的石油公司同台竞技。
纵观过去20年,可以发现现在中国石油企业的经营活动实际上是在三种经营环境模式下的重叠。特别是过去的2012年可以发现石油企业海外的并购活动、投资活动已经完全扩展到这三种经营模式中的第三种。
从这个意义来讲,中国的跨国石油投资进入了新的阶段,在这样的一个阶段中国公司能够跟跨国石油公司完全同台竞技,这样由单重追求资源的国家石油公司,向具有投资属性的跨国石油公司转变。
原来国家石油公司的身份更多是追求对资源的拥有,而现在实际上转变成既为国家的石油安全保障,但同时在全球的竞争中以一种跨国公司的身份在商务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这样的话可能更重要。
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国家石油公司变身成国家拥有的跨国石油公司后,在很多的商务操作方面越来越按照跨国石油公司一系列的标准来经营和管理。在国际投资与并购的时候,中国国家石油公司的目的就要像投资商一样,实现商业价值的增加成为最重要的目的。
资源国的“走进来”
对公司而言,商务运作的能力要求是越来越高,基于这样的阶段认识与判断,我们在做重大项目时对参与全球油气资源的一些机会、方式做了一些详细的研究和分析。基本的思路还是基于对全球油气资源的评价、经济的评价,当然还有政治环境的分析,最后我们能找到我们可能进入的机会,我们扩张的机会、稳定的机会。
基于此我们把可能的资源分为重点开发、优化开发、限制开发以及难以预测的地区。
结合中国周边国家,结合对中国石油安全供应的角度来讲,不仅是石油公司在海外投资,要有商业竞争能力,更重要的是有贸易能力,因为最终真正的油气资源的供应怎么样用到中国来很重要,所以在进一步的分析中把中国在全球的机会,除了看海外投资外,同时也考虑过周边的地区,所以可以把国家从资源的角度分为资源的战略性、拓展性、竞争性,从通道的角度来讲,是通道战略、通道拓展。
四种资源方式和两种通道的方式相匹配就可以得出一系列的组合。这个组合为中国更好地参与到全球的油气资源的竞争和合作方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这是一套组合拳,实际上包括找油、买油、炼油、用油,此前很长时间我们只关注在国际市场上找油,以及如何安全地运到国内。但去年由于美国和欧盟对伊朗实施金融制裁,这一事实告诉我们,即便有油还不一定能把它运回来,所以贸易非常重要。
其实中石油、中石化包括中海油过去的几年在国际石油贸易中的能力、地位上升得非常快,这也应该是中国当下发展阶段所要求的。
第三个是炼油,炼油当然不仅仅是在布局海外,也应当把一些重点战略合作的资源国引进来,实现互赢互利。这样的例子很多,包括中东国家、南美国家以及俄罗斯都跟中国有类似的合作。
除了炼油外,根据现行法律,中国还应该在石油储运方面也适当让资源国参与进来,这不仅仅包括商业储油和运输,也包括未来的战略石油储备项目。
通过这样组合型的方式,将实现一个既能保证中国未来经济快速发展的石油需求,同时也能够实现和相关的合作伙伴利益的分享,只有让合作伙伴在整个中国发展中实现利益共享,这样的石油安全才是真正的安全。
未来的关注点
时下,无论是全球政治环境还是经济格局,当然也包括能源格局都处在变化之中。在这一调整过程中,随着成长和崛起,无疑中国将成为国际经济合作中的重要角色,在这样的角色中如何发挥自己的作用显得十分重要。
只有在新的国际合作理念中,建立利益分享的合作模式,坚持找油、买油、炼油、储运油相结合的理念,才能使得合作更加稳固。
最后在我们重视石油合作外,我们也应该从战略性的高度重视和认识未来天然气的作用和地位。时下,中国面临着巨大的环境压力,天然气将成为现实中的清洁能源,如何利用全球的天然气资源和中国的潜在的资源,需要通过政策激励。
篇4
上海市在天然气的利用方面较为滞后:2012年天然气消费量为60亿立方米,仅占全国消费总量的4.1%;规划2015年增加到100亿立方米,占全国规划量2300亿立方米的4.3%。目前的上海市规划中,天然气占一次能源的比例将从2010年的6.1%提升至2015年的11%左右,但这与国际平均水平(23.8%)仍相距甚远,与上海市的经济发展水平不相匹配。在天然气利用产业链方面,上海市已经落在国内其它大中城市的后面。例如上海市的天然气加气站寥寥无几,且没有长远规划。而北京市规划到2017年,建成加气站294座,并实现五环路内公交中天然气车达到50%。
上海市应该先快速做大本地天然气利用规模及全产业链,成为长三角地区的龙头并引领全国天然气产业的发展,才能在天然气交易市场以及也与之密切相关的碳排放交易市场的竞争中取得领先。
快速做大天然气利用规模的益处
从以下背景来看,快速做大天然气利用规模对于调整能源结构、促进节能减排、发展相关产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具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也非常有利于上海市的创新驱动、转型发展。
1、国家政策鼓励加大天然气利用。国家发改委2012年10月《天然气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在经济相对发达地区和天然气产区,按科学规划、因地制宜原则稳步实施以气替油工程,如以气替代油发电,以气替代车用和船用燃料等。国家发改委同月的《天然气利用政策》将“天然气汽车(尤其是双燃料及液化天然气汽车),包括城市公交车、出租车、物流配送车、载客汽车、环卫车和载货汽车等以天然气为燃料的运输车辆;在内河、湖泊和沿海航运的以天然气(尤其是液化天然气)为燃料的运输船舶等”,列入优先类。
国务院2013年1月《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要将2015年天然气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7.5%(2013年预计为5.8%)。规划同时提出,2015年天然气发电量从2010年的2642万千瓦提高到5600万千瓦。目前,发改委已上调上海等8省市天然气发电上网电价。
2、加大天然气利用对于上海市的节能减排意义重大。2013年9月国务院《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提出,到2017年,长三角区域细颗粒物年均浓度比2012年下降20%,并将进行考核评估。近期,上海市与环保部签署了《大气污染防治目标责任书》,长三角三省一市建立了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协作机制。
按上海市环保局的分析,造成上海市大气污染的PM2.5来源中机动车、船占25.6%,工业占25.8%,扬尘占10%,电厂占7.3%,还有一些社会来源,以及区域间的相互输送。
使用天然气将大力促进节能减排。相关数据表明:与传统汽油车相比,同样负载下LNG汽车尾气中的一氧化碳排放量可降低96%~99%、氮氧化物可降低65%~75%、碳氢化合物可降低82%~92%、颗粒物可减少100%。天然气每消费100亿立方米,与等量热值的煤炭相比,可减排二氧化碳约4333万吨、二氧化硫48万吨。
3、上海的天然气气源供应途径较多,可以满足未来需求。上海是目前国内唯一一个通过城市管网实现西气东输、川气东送、进口LNG等互联互通的城市。按照2011年12月印发的《上海市燃气发展“十二五”规划》,2015年本市天然气供应规模力争达到100亿立方米,实现供需基本平衡,全市“五大一小”气源供应能力包括LNG39亿立方米、西气东输一线23.7亿立方米、西气东输二线约20亿立方米、川气东送约19亿立方米、东海平湖3亿立方米、五号沟LNG备用站0.5亿立方米。
上海LNG从2009年11月开始向城市管网送气,截至2013年11月16日洋山接收站输出天然气总量达100亿立方米。洋山接收站输出的天然气已占到全市需求量的一半,高峰时段日供应量占全市用气总量的三分之二,已成为上海天然气供应和调峰应急的主力气源。
以上信息说明上海的天然气供应渠道和基础设施条件良好,只要在陆上和海上天然气供应通道同时着力、扩大规模,就可以为上海扩大天然气利用提供充足的气源。尤其是随着页岩气革命的深入,全球释放出越来越大的天然气供给能力,上海完全有条件抓住契机,大幅扩大LNG进口规模。
4、天然气利用技术成熟、安全、性价比高。目前,在汽车、船舶、工业锅炉、发电等领域,我国天然气相关设备制造技术已经成熟,并已大都实现国产化。以天然气汽车为例,LNG汽车较汽油、柴油汽车不仅更安全,而且更经济。目前国内LNG公交车约55万元/台,在同等配置条件下,比柴油公交车约高5万元左右,但LNG公交车年均燃料成本18.29万元,而柴油公交车为22.41万元。LNG公交车与售价约200万元的纯电动公交车相比,更是优势明显。此外,国内天然气装载机、挖掘机、叉车、船舶等产品也都已有产品投放市场,处于市场导入期。
5、天然气在上海有广泛的市场需求。除了居民生活用气、公共服务设施用气,上海市在天然气汽车、运输船舶、炼钢、发电等方面利用天然气的空间很大。
据《上海年鉴2012》,上海市有地面公交汽(电)车运营车辆16589辆,国Ⅲ以下车辆占全市公交车总数的35%;出租营运车辆50438辆;道路货物运输营运车辆17.3万辆;长途客运营运车辆20662辆;集装箱运输专用车辆19223辆。上海是我国最大的造船基地、又是远洋运输与长江航运的交汇处,随着LNG船舶保有量的扩大,加气需求将跳跃式发展。此外,宝钢和石洞口发电厂改用天然气炼钢或发电也是必然趋势。
6、发展天然气事业是上海建设“四个中心”和自贸区的需要。上海市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航运、贸易“四个中心”都与天然气有着密切的关联。上海地理位置优越,航运既可辐射东南亚、东北亚等全球主要LNG市场,也可以沿长江到达内陆地区。扩大进口天然气规模,有助于上海提升国际航运服务能级,并积极发挥外高桥港、洋山深水港的作用。根据2013年9月国务院印发的《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于2013年11月在自贸区成立,从事原油、天然气等能源类衍生品的上市交易、结算和交割业务。结合五号沟LNG站便于国内外LNG交割的便利条件,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有希望建成中国乃至亚洲的天然气交易中心。
快速做大天然气利用规模的建议
本文作者以及公司内部相关专业人员以产业政策研究、清洁能源应用、相关行业实践、媒体报道以及国内外相关案例为基础,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相关具体建议如下:
1、制定快速做大上海市天然气利用产业链的中长期规划
(1)天然气应用范围
机动车:包括应用LNG的公交车、长途客运车、物流配送车和重型卡车等,应用CNG的出租车等;工程机械:包括应用LNG或CNG的装载机、挖掘机、叉车等;应用LNG的船舶;工业锅炉煤改气或油改气;钢铁厂;发电厂等。
(2)天然气产业链
对于上述范围的天然气利用,应考虑全产业链的发展,包括LNG/CNG机动车制造/改装,加气站/加注站设备制造及建设,LNG船舶制造/改装、天然气锅炉制造、天然气发电设备制造等。
(3)天然气供应
加大西气东输等陆上管网的输入量,同时利用洋山港区加大进口,扩建LNG转运基地;建立长三角地区天然气供应的合作机制和管网建设,利用江、浙的LNG接收站或液化厂调峰应急。
(4)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
通过减税、补贴等方式,鼓励天然气全产业链的发展。例如,对于天然气加气站建设用地给予政策倾斜,购置/更新LNG公交车给予补贴等等。
2、快速做大天然气交易规模,力争早日建成国家级天然气交易中心
加大环保压力,敦促用煤大户改用天然气,引导企业通过交易市场购买天然气,并通过长三角协作机制,将交易范围拓展至长三角地区乃至全国。在自贸区内先行先试,放开天然气进口权,以天然气交易市场为平台,推进管道天然气及进口LNG的定价机制市场化,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
篇5
关键词:能源消费;能源结构
中图分类号:F206
一、能源供求结构特征与优化
尽管我国幅员辽阔,能源和资源绝对储量较为丰富,但相对于我国众多的人口和经济社会发展对能源的需求来说,能源资源相对不足。而日益增长的庞大的人口、快速增长的经济规模,对我国能源的消费形成了强烈的需求。只顾眼前利益、过分追求经济效益的、粗放的经济发展方式,造成了能源的过度开发、低效使用和极大的浪费。我国能源供应形势十分严峻,主要能源物质均缺乏持续供给能力,难以满足当前和长远发展的需要。这导致我国供给保障程度不断降低,影响能源安全。从图1可以看出,自1992 年始我国的能源消费总量便超过了生产总量,供需绝对差额却依然呈现逐年加大趋势,能源供给的保证程度呈现连续下降态势,2006年下降至90%以下,为89.8%。进入十一以来,由于我国倡导节约型社会建设,且随着国家能源生产投资的增加和节能减排政策实施,供需矛盾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能源自给率下降的态势得到遏制。国家统计局的《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十一五”期间,除了2008年金融危机特殊因素之外,我国能源消费同比增速不断下降,分别是9.6%、7.8%、4%、6.3%和5.9%;而与此同时,能源生产总量增速持续向上,2010年中国一次能源生产总量29.9亿吨标准煤,同比增长8.7%,创下“十一五”期间产量最高和增速最高两个纪录。整体上看,中国2010年能源消费总量增长5.9%,达到32.5亿吨标准煤,能源自给率达到92%,高于2009年的91.3%。
因此,必须本着节约能源和提高效率的原则来处理能源的使用问题:一要调整我国经济增长方式和经济发展思路,通过结构调整,降低高能耗部门的产值比例,从数量上减少能源消耗;二要通过技术推动来提高终端使用部门单位能源的效率;三要鼓励循环经济,减少能源消耗,加强对废物的再利用。
二、品种结构特征与优化
(一) 过度依赖化石燃料,煤炭占有绝对比重
近年来,由于油、气价格上涨,刺激了煤炭需求的增加,煤炭继续成为全世界增长最快的碳氢燃料。《BP世界能源统计2009》表明,2008年,全球煤炭消费增幅有所减缓,为3.1%,低于平均水平,但煤炭仍旧连续第六年成为增长最快的燃料。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消费国,占全球煤炭消费份额的43%,全年煤炭消费量增加6.8%,尽管低于10年来的平均水平,但仍占全球煤炭增长85%的份额。
很明显:我国能源消费呈现过度依赖化石燃料的特征。与世界能源消费结构相比,我国的能源结构显然不合理。目前,在世界能源消费中,高质量的液、气体能源所占比例为60%左右(如表1所示),而我国不足25%。
我国的这种过度依赖化石燃料的消费结构必将对资源的可持续供应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造成极大压力。表现在:
第一,以煤作为动力燃料和化工原料,会造成能源的浪费。以合成氨行业为例:生产1t合成氨,如果以煤为原料需要1.2tec,同时耗电1000kwh左右,而以天然气为原料则只需要耗天然气1000立方米,耗电40kwh,两种原料线路的能耗相差60%以上,而污染物排放却可以减少50%以上。
第二,以燃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形成环境污染。对生态环境造成极大压力,会加大治污成本,造成经济损失。据测算,烟尘和二氧化碳排放量的70%、二氧化硫的90%、氮氧化物的67%来自于燃煤。目前,以大气污染情况为例,中国的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排放量分别居世界第一位和第二位。
(二)石油需求急剧膨胀,对外依存度不断攀升
《BP世界能源统计2009》表明:2008年,由于石油价格持续上涨,主要石油进口国(特别是经合组织成员)的需求减少,全球石油贸易量下降1.7%,即93万桶/日,是自2002年以来的首次下降,也是自1987年以来的最大降幅;全球石油消费量减少0.6%,即42万桶/日,是自1993年以来的首次下降,也是自1982年以来的最大降幅。中国再次成为石油消费增长中最大的增量,全年达到799.9万桶,达到26万桶/日,同比增长3.3%,占世界总消费量的9.6%
日益增加的石油消费量可能引发潜在的石油安全问题。国家统计局数据表明,2010年我国原油进口量为2.39亿吨,同比增长17%,石油对外依存度增长3个百分点,达到56.6%。到2020年,石油消费量最少也要4.5亿吨,届时石油的对外依存度有可能接近60%,与目前美国的水平相当(美国的石油对外依存度为58%),这可能诱发潜在的石油危机[1]。
(三)电力消费需求旺盛,电源结构亟待调整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尽管煤炭消费和石油消费的绝对数量在随着经济同步增长,但煤炭和石油消费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大致呈现一定程度的下降趋势。很显然,电力消费充当了我国经济增长的主先锋。图2显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电力消费需求在整体能源消费中的比例一直呈现上升趋势,从1981年的6.4%上升至2006年的14.7%,期间增长了130%。但是,我国电力产业的发展也存在很大问题与不足。
第一,供求矛盾突出,电力缺口较大。特别进入“十五”以来,尽管电力工业发展迅速,但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电力需求急剧膨胀,供给严重不足,电力供求缺口无法弥补,每年都有诸多省份发生拉闸限电现象发生,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因此受到很大程度的干扰和制约。
第二,电源结构不合理,优质电源发展滞后。研究表明,从1981到2006年,我国水电、风电和核电在总体能源消费中的比例由4.5%升至7.2%,25年间增长了60%,不到整体电力比重增速的一半。中国能源发展报告(2007)[1]研究表明:我国水电发展缓慢,目前水资源开发率仅为20%左右,占全国发电装机总容量的22.4%;核电经过10余年的发展也仅占总容量的1.34%,远低于10%的世界平均水平;风能、太阳等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站比进位0.24%,也远低于1%的世界平均水平。
第三,电力作为二次能源,其强劲需求也加剧了一次能源的紧张程度,使电源结构出现劣质化倾向。
首先,电煤迅速增加,且小火电机组建设有抬头之势。《2007中国能源发展报告》显示我国发电用能数量在能源消费总量中的比例逐年提高:按当年发电标准煤计算,1995年发电用能2.72亿吨标准煤,占全部能源消费总量的28.35%;2000年达到4.92亿吨,占比35.52%;2005年达到8.58亿吨标准煤,占38.4%[2]。《中国统计年鉴2009》显示,2007年我国发电用煤为130548.8万吨(原煤),占全部煤炭消费258641.4万吨的50.48%。 随着我国发电用煤的高速增长,煤炭市场供不应求、全面紧张,煤炭价格大幅度上升,交通运输部门达到了难以承受的程度,影响了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和发展。另外,小火电机组得到了地方政府的鼓励,迅速发展,当前,单机10万千瓦及以下的小火电机组占全部火电机装机总容量的30%左右。不仅造成了供电煤耗偏高,也加剧了环境污染。
其次,电油增加。为了减少拉闸限电时间和地区经济损失,一些地区普遍对燃油小机组和自备发电进行鼓励,这既增加了燃油供需矛盾,也带来了电源结构的劣质化。
由以上分析可知,调整电力生产和供应结构,鼓励和支持核电、风电和水电等优质电源的发展是当务之急。
(四)天然气的比重稳定增长,应用前景广阔
天然气在我国能源消费的比重一直呈现稳定上升的态势。根据《BP世界能源统计年鉴2009》,2008年,全球的天然气消费增长2.5%,低于过去10年的平均值(3%)的平均水平,而中国的天然气消费量上升15.8%,是世界天然气消费增长速度的5倍多,消费量807亿立方米,占全球消费量的2.7%,其中天然气净进口为46亿立方米,引领全球天然气消费增长。如表2所示:在天然气消费的部门结构中,工业和民用部门为主要消费部门,分别占75.7%和17.0%。
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和环境保护的要求,天然气作为清洁、环保的能源品种,未来在居民生活消费和交通业的使用必将进一步加大。同时,天然气作为优质能源在工业应用的前景也更加广阔,天然气化工在发达国家广泛普及,而在我国的发展却相当滞后。仍以合成氨行业为例:上一世纪末,我国以天然气为原料的合成氨产量的比重不足20%,其余大量的为煤化工,而国外合成氨的工艺大部分为大型天然气化工,美国天然气制氨的比重更是达到98%以上[3]。
由此可见,天然气在未来能源结构调整和工业结构的调整中具有重要意义,其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将会不断提高。
(五) 再生能源发展滞后,整体比例偏低
鉴于矿物能源的储量限制和对环境的危害,世界各国都在大力发展清洁、环保、可再生的新能源。新能源是未来能源发展的方向,也是未来解决能源问题的主要途径,有研究表明:到21世纪中期,世界新能源会有突破性的发展,新能源产业化,并且逐渐取代化石能源,进而改变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史丹,2000)[4]。
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新能源发展滞后,在能源结构中,新能源比重偏低。2010年1月第四届新能源国际高峰论坛的数据显示,2009年中国可再生能源消费占一次性能源比重升至9.9%,比2008年的8.4%提高1.5%(任东明,2010)[5]。但中研网的研究数据表明:2008年世界可再生能源占世界一次能源总供应量的17.3%,其中,生物质能占9.2%,水电占5.8%,其它可再生能源占2.3%(中研网,2009)[6]。
随着我国《可再生能源法》于2006年1月1日正式实施,我国的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的发面临来着新的机遇,必须高度重视,很抓落实,促进新能源的全面发展。
三、区域结构特征与优化
根据中国能源发展报告编委会的调查(2007):我国探明的常规一次能源量为9258亿吨标准煤,其中煤炭占89.25%,石油占2.12%,天然气0.32%,水能8.31%。
就地理分布而言:其中西部12省份占56.03%、中部6省份占 34.15%,东部区域13省份不足10%,其中东北3省份占4.13%,东部沿海10省份仅占5.69%;可见我国能源分布呈现中西部相对丰富和集中、东部相对贫乏和分散。[2]
就具体能源结构而言,煤炭资源在各区域中占绝对优势,其中:中部地区的最高,达到96.6%,其他资源的比重在各区域中都处于相对劣势地位。中国各地区常规一次能源结构如图3所示(其中水能为可再生能源,按使用100年计算),可以看出,煤炭、水能在中西部占有绝大比例,尽管天然气在西部占的比重仅为0.31%,但由于西部的基数比较大,因此天然气的绝对数量仍然集中在西部地区。
整体上看,中西部在能源分布上占绝大份额,在我国经济建设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
(一)区域能源供求特征
由于我国各区域的资源禀赋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各地区的能源供求状况表现出很大的差异。笔者根据中国统计年鉴和能源统计年鉴计算,2005年全国一次能源生产总量达到20.61亿吨标准煤,按四大区域划分,西部12省份为71410万吨,占34.93、中部6省份为71654万吨,占35.04%,东北3省份为23612万吨,占11.55%,东部沿海8省份为37789万吨,仅占18.48%,全国能源总消费量为261187万吨标准煤,东部沿海地区就占43.65%。
事实上,这种供求格局自改革开放以来便已经形成。图4显示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四大区域能源输出度即能源净输入(出)与本区域能源生产量的比值的情况。从中也可以看出,东部沿海发达省份一直表现为能源净输入,而且近几年有加速流入的势头;东北地区自2003年起成为能源净输入地区;中部和西部则一直处于能源净流出地位。
总体上看,我国区域能源消费呈现出中、西部地区能源供过与求,东部地区能源供不应求的特征;我国能源的区域流向是由中西部地区输向东部地区,东部地区经国内平衡后仍然不足的部分由进口来弥补。其中东部沿海10省份能源供求矛盾最为突出,2005年保障程度只有33%,净输入量是本区域产量的201.69%。
(二) 区域能源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区域分布的不平衡和能源供求矛盾是我国能源地区结构的典型特征,由此产生了很多问题,主要表现为:
1.多数省区供求矛盾长期存在,必须重视区域能源协调发展的战略。能源资源分布和经济布局的矛盾,决定了我国中西部的能源流向东部发达地区的格局长期存在。“西煤东运”、“北煤南运”、“西气东输”、“西电东送”成为较长时期的战屡举措和重要任务。
2.主要能源产区能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长期以来,我国能源开发中缺乏统一规划和相应的环境战略与政策措施,对我国主要能源开发区的生态环境形成了严重的破坏。其中尤以煤炭资源丰富的“三西”(山西、陕西、蒙西)为重,小煤矿的无序乱采和缺乏统一规划的大规模的开发,不仅造成了能源的浪费,环境破坏,也严重影响了当地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的身体健康。
3.产能源区和用能区利益协调的矛盾。我国在能源和开发上存在严重的域际不公。西北煤,西南水,西部气决定了西部在我国能源供应和国民经济建设中举足轻重。但是中西部地区在国家发展战略中长期肩负着向能源短缺地区和沿海发达地区的供应能源的重要任务,能源的资源价值被扭曲,能源价格市场化改革严重滞后。中西部产能区在承担了极高的环境成本的同时,工业化进程滞后,产业升级缓慢,成为中国相对落后和贫穷的地区。
4.随着能源的不断开发和利用,能源资源型城市面临着“能(源)竭而衰”的挑战。能源矿藏都面临着“起步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的生命周期,经过几十年的经济建设,很多当初“因煤(油)而立”、 “因煤(油)而兴”的城市不得不接受“因煤(油)而困”、 “因煤(油)而衰”的命运。它们曾经为国家经济建设作了重要贡献,但却面临着转型和重生的挑战。
四、部门结构特征与优化
考察终端部门的能源消费特征有助于寻找影响终端部门能源消费的因素,从而为节约能源和结构调整找到出路。
(一)能源消费的部门结构以工业消费能源为主
我国目前正处于工业化中后期,工业在国民经济的比重日益加大,重工化的快速发展也决定了工业消耗能源较大。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9》显示,当前我国能源消费的部门结构中,工业占比重已经超过71.6%, 2007年达到19.02亿吨标准煤工业是我国经济的支撑,工业能源消费主要包括制造业、采掘业、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部门等共包括42个细分行业。其它产业的大致比例为:第一产业为3.1%,主要包括农、林、牧、渔业的能源消费;建筑业为1.51%,运输业为7.78,商业为2.24%,其它地三产业为3.67%,生活用能消费为10.09%。
由此可见,降低工业消耗能源比重或者提高工业能源效率是节约能源的主要途径。
(二) 工业内部,能源消耗行业集中度高
表3显示了我国十大高能耗行业的能源消耗情况,从表中可以看出,在48个国民经济细分部门中,十大高能耗行业的能源消费占全部能源消费的59.11%;而且这十大高能耗部门,具有如下典型特征:
第一,全部集中在工业内部,占全部工业能源消费的83.13%,占全部能源消耗的59.11%。其中占全部能源消耗比重超过5%的行业有5个,分别是:黑色金属矿采选业占17.38%,全部能源消耗的17.38%,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占10.06%,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占8.1%,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占7.07%,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占5.02%。
第二,从资源结构看,大都以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工业为主,或者以原材料工业为中心,或者以低度加工和组装为主。这些工业本身具有低加工、浅加工、高能耗、污染重的特征。
由此可知,从能源可持续利用角度,工业内部结构的调整是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一方面我国应当大力鼓励新型工业,支持技术集约型和知识密集型工业;另一方面应当注重提高这些部门的技术水平,着力采用高级技术、先进工艺和实现自动化并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努力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实现能源节约。
(三)生活用能呈增长趋势,结构变动明显
居民生活部门的能源消费包括除交通运输以外的所有家庭能源消费,目前是我国第二大能源消费部门。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工业等行业和部门用能比重的迅速增加,我国生活用能的年均增长率为3.06%,低于能源消费总量5.38%的年均增长速度;而且其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例也呈下降趋势,由1980年的18.3%下降到2007年的10.1%。但是我国居民生活用能在未来必将发展成为一个重要的用能部门。
事实上,我国居民住宅条件得到很大改善,对家庭供热、空调、照明灯、家用电器的购买与使用等都对能源形成了较为强劲的需求,我国居民生活用能的绝对数额增幅较大,2005年达到23393万吨标准煤,是1980年11015万吨的2.12倍,25年的时间翻了一番,2007年达到26790万吨标准煤。
同时,随着人们收入水平、消费水平、消费观念和消费结构的变化,生活用能的结构发生显著的了变化。居民能源消费的偏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更多的人们放弃污染较为严重的煤炭,而选择使用优质燃料,表4显示,1981-2005年25年间生活用煤年平均下降0.74%,而天然气年增长率为16.83%;同时,现代化生活方式直接推动了家用电器和家庭轿车的消费,这直接刺激了生活用电和生活用气的快速增长,两者年均增长速度为13.25%和11.06%。
按照发达国家的经验,随着收入提高和消费升级,居民生活用能和生活用油在较长时期内呈现增长趋势。因此,随着我国生活能源消费的进一步增加,倡导生活用能的节约和环保消费观念,对于能源的可持续发展愈加具有重要意义。
另外,建筑节能被视为具有极大节能和减排温室气体潜力的重要领域。采暖普及率和采暖时间、空调普及率和空调运转时间、居民生活热水供应、照明设备和照明时间、其他家电设备、居民气化率和对太阳能的使用等等因素都是挖掘建筑节能的途径。因此,应当制定建筑节能政策和规范,实施建筑节能标准。
(四)交通运输部门能源消费发展迅速,是能耗的生力军
交通运输业能源消费目前是我国第三大能源消费部门,2007年达到20643万吨标准煤,占全部能源消费的7.78%,它主要包括交通、运输、邮政和仓储业。决定交通运输业能源消费的因素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交通需求,这与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增长方式、人口、城市化进程有关;二是交通模式的选择,这由交通设施、居民收入水平、消费行为与消费理念决定;三是交通工具的能效水平,这与技术进步、路况、驾驶习惯、准入壁垒等有关。
当前,我国经济持续发展、流通业迅速发展、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对交通部门形成强大需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使人们外出意愿增强,外出人次增多,外出距离增长,这也形成了交通需求;生活节奏的加快将促使方便、快捷、迅速的运输方式较快发展;此外,小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也对交通运输提出需求;最后,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也对物流运输业提出了日益增将的需求。因此,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快速发展的态势已经来临,与此相应的能源消费也必将呈现出高速增长的态势。
就现实层面看,当前我国的能源消费状况不容乐观,能源问题较为突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挑战。从总量来说,我国能源资源相对缺乏,需求膨胀,供求矛盾突出,能源的低效使用进一步降低了储产比例,制约了能源持续供给能力;从结构来说,过度依赖煤炭,形成环境压力,石油需求旺盛和较高的对外依存度使石油安全面临挑战,电力重要性日益突出但结构亟待调整,天然气和再生能源比重偏低需要大力鼓励;从地区消费结构来看,区域供求矛盾突出,能源消费以东部为主,能源供应以西部为主,能源的区域协调发展面临诸多难题;从终端能源消费的部门结构来看,工业能源消费占主导且集中于高能耗行业,居民生活部门用能和交通运输部门将成为未来能源消费的生力军,工业、居民生活部门(包括建筑用能)和交通运输部门在未来的结构调整和节能减排中应发挥主导作用。
五、结论
就现实层面看,当前我国的能源消费状况不容乐观,能源问题较为突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挑战。
从能源供求结构来说,我国能源资源相对缺乏,需求膨胀,供求矛盾突出,能源的低效使用进一步降低了储产比例,制约了能源持续供给能力;
从能源消费品种结构来说,过度依赖煤炭,形成环境压力,石油需求旺盛和较高的对外依存度使石油安全面临挑战,电力重要性日益突出但结构亟待调整,天然气和再生能源比重偏低需要大力鼓励;
从能源消费地区结构来看,区域供求矛盾突出,能源消费以东部为主,能源供应以西部为主,能源的区域协调发展面临诸多难题;
从能源消费的主体――终端能源消费的部门结构来看,工业能源消费占主导且集中于高能耗行业,居民生活部门用能和交通运输部门将成为未来能源消费的生力军,工业、居民生活部门(包括建筑用能)和交通运输部门在未来的结构调整和节能减排中应发挥主导作用。
参考文献:
[1]冯飞,周凤起.国家能源战略的基本构想年(总报告)
[R],经济研究参考,2004,(38):3-28.
[2]中国能源发展报告编委会.2007中国能源发展报告[R].北京:中国水利出版社,2007:103-183.
[3]周大地,戴彦德,郁聪等.2020中国科持续能源情景[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3.26-28.
[4]史丹.中国能源政策回顾与未来的政策取向[J].经济研究参考,2000,20:20-26
[5]李俊峰,时丽,马玲娟. 国内外可再生能源发展综述 [J].国际石油经济; 2006,2:35-37.
篇6
关键词:碳排放;碳生产率;脱钩弹性系数;差异;LMDI方法
中图分类号:F0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90(2013)11-0083-05
一、引言
在向低碳经济转型的进程中,我国幅员辽阔,区域差异较大,各地呈现出不同的特色,除了全国层面的研究,近年来从区域层面对碳排放的研究也逐渐展开。吴宗杰等(2011)从我国的发达地区、较发达地区、不发达地区中选取了14个具有代表性的区域,基于各区域200l—2008年的面板数据进行了计量建模与比较分析,提出了针对不同区域的碳减排策略[1]。李国志等(2010)将我国30个省份按照碳排放量分为低排放、中排放、高排放三个不同区域,并采用STIRPAT模型和面板数据方法,分析了人口、经济和技术因素对不同区域碳排放的影响[2]。潘家华等(2011)以东中西三大区域为对象,利用聚类分析、泰尔指数和脱钩指数等方法,分析了区域碳生产率的差异性和影响因素[3]。上述成果在深化低碳经济的区域研究方面取得了进展。但是,由于区域划分标准不一,能源和碳排放核算口径各异,计量方法不同,对区域碳排放的研究仍有较大的探索空间。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的研究体现三个特点,一是考虑到我国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层次及资源分布状况,东中西三大区域的划分基本体现了区域特点并紧扣我国区域发展战略的部署①,因此本文以三大区域为对象展开研究。二是本文采用各地区终端能源消费量为依据测算碳排放量,终端能源消费量是指一定时期全国(地区)各行业和居民生活消费的各种能源在扣除了用于加工转换二次能源消费量和损失量以后的数量,它能够比较准确反映各地区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情况,并与各区域不同部门的终端能源消费量衔接,便于进行因素分解。三是本文运用对数平均迪氏指数法(Logarithmic Mean Divisia Index,LMDI)对三大区域碳排放的影响因素进行无残差分解,更有利于清晰分辨三大区域碳排放影响因素的异质性。
二、三大区域碳排放及低碳经济转型进展的差异
(一)三大区域碳排放量的测算
能源部门通常是温室气体排放清单中的最重要部门,《2006年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指出,在发达国家,其贡献一般占CO2排放量的90%以上和温室气体总排放量的75%。能源活动也是中国最主要的CO2排放源,中国能源活动的CO2排放量占全国CO2排放总量中占90%左右。因此,本文以终端能源消耗能源量为依据测算各区域的碳排放量②。
碳排放量的计算公式为:碳排放量=终端能源消费量×能源折标准煤参考系数×能源碳排放系数。其中,能源的品种包括碳排放量较大的10种能源:原煤、焦炭、原油、煤油、柴油、汽油、燃料油、液化石油气、炼厂干气、天然气;各种能源折标准煤参考系数来自《中国能源统计年鉴》(2011)附录4,各类能源的碳排放系数以《2006年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中的缺省碳含量(排放系数)为原始数据,并采用《中国能源统计年鉴》中的各种能源平均低位发热值和折标准煤系数,计算各种能源按标准煤折算的碳排放系数,具体数据见表1。
根据上述公式,本文计算了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由于数据缺失未包括)终端能源消费的碳排放量,并按照三大区域进行汇总,其结果见表2。可见,近10年来,三大区域终端能源消费的碳排放量都呈现出了递增的趋势,东部无论是总量还是增速都超过了中西部,西部碳排放增速从2007年起超过了中部。2010年,东中西三大区域的碳排放量分别占总量的45.9%、27.6%和26.5%。
(二)静态考察:碳生产率的区域差异
碳生产率是指一定时期内国内生产总值(GDP)与同期二氧化碳排放量之比,与单位GDP碳排放强度呈倒数关系,它反映了单位碳排放所产生的经济效益[3]。该指标可以从静态角度反映一定区域单位碳资源消耗所带来的相应产出。我们计算了2001-2010年三大区域的碳生产率,结果显示,东部地区的碳生产率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中部次之,西部最低(图1)。从碳生产率的年均增长速度来看,中部地区最快,达到3.4%,西部地区次之,为2.2%,东部地区最慢,为1.8%。2001—2010年,三大区域的碳生产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并从2006年起持续上升的趋势。
(三)动态考察:脱钩弹性系数的区域差异
脱钩弹性系数是指碳排放量变化率与同期GDP变化率之比,它能够考察碳排放与GDP的动态变化关系。本文计算了2001—2010年三大区域脱钩弹性系数(见表3)。根据Petri Tapio构建的脱钩状态评价标准[4],2001—2010年,东中西三大区域在大多数年份都呈现出了弱脱钩的状态,但2002—2005年由于我国新一轮经济增长周期中重化工业的加速发展,三大区域都不同程度呈现出扩张负脱钩的趋势。相比而言,东部的脱钩弹性系数比较稳定,而中西部地区则波动较大。2001—2004年,由于西部大开发的兴起,西部脱钩弹性系数明显大于东部和中部地区。2004—2006年中部崛起战略同样对该地区产生了显著影响,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和第二产业比重提升,使得中部地区出现扩张负脱钩和扩张挂钩的状态。总体看,2001—2010年,东中西部三大区域的脱钩弹性系数分别为0.77、0.58和0.74。
(四)三大区域低碳经济转型进展的比较
结合静态和动态考察的结果,三大区域在低碳经济转型过程中呈现以下特点:(1)东部区域具有最高的碳生产率水平,说明该地区在低碳转型的道路上走在前列,但动态的脱钩弹性系数也处于最高水平,表明东部地区的低碳发展面临着速度放慢、难度加大、空间减少的严峻挑战。(2)中部地区碳生产率处于中等水平,表明该区域低碳发展有一定进展,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同时该地区脱钩弹性系数最低,表明该地区在低碳转型的过程中步伐较大,进步明显。(3)西部地区碳生产率处于最低水平,表明该地区低碳发展处于起步阶段,潜力巨大。该地区脱钩弹性系数处于中等水平,表明该地区低碳转型的步伐有待进一步加快。
三、三大区域碳排放影响因素的差异
为了进一步考察三大区域碳排放的特点,本文根据KAYA恒等式的扩展等式,建立LMDI分解模型,具体考察三大区域碳排放影响因素。
(一)模型与数据
鉴于碳排放系数测度困难,本文选择《2006年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的能源碳排放系数,并假定该系数不变,故因素分解中碳排放系数变化的贡献度为零。依据LMDI方法对东中西部三大区域终端能源消费的碳排放量进行分解(以2001年为基期),得出以下结果(见表4)。
根据上述结果,从三大区域总体来看,2001—2010年,人均产出规模和经济结构两大因素是影响碳排放的主要因素,其中人均产出规模始终是影响三大区域碳排放的首要因素。能源强度则产生了较为明显的反向影响。能源结构与人口规模则在不同区域产生不同的驱动效果。具体从三大区域看:
(1)东部地区的碳排放呈现规模驱动型特征。2001—2010年,东部地区碳排放量共增加了321.10百万吨,其中人均产出规模与人口规模的变化导致其增加了372.75百万吨,贡献率为116.08%;能源结构、经济结构的变动导致碳排放增加了16.85百万吨,贡献率为5.25%;能源强度的变动使碳排放减少了68.50百万吨,贡献率为-21.33%。可见,东部地区碳排放增长主要是经济发展和人口规模扩大引起的,但能源结构和经济结构的影响也不可忽视,尤其是能源结构在三大区域中是唯一产生正向影响的因素。
(2)中部地区的碳排放呈现出规模结构混合驱动型特征。2001—2010年该地区碳排放量共增加了162.81百万吨,其中人均产出规模、经济结构和人口规模这三项因素的变化导致碳排放分别增加了232.48百万吨、18.03百万吨和2.43百万吨,贡献率分别为142.79%和11.07%和1.49%,能源结构、能源强度的变动使碳排放减少了90.12百万吨,贡献率为-55.35%。
(3)西部地区碳排放同样呈现出规模结构混合驱动型特征,但与中部地区相比,该地区的产出驱动稍弱,而经济结构驱动稍强。该地区碳排放增加了192.98百万吨,其中人均产出、经济结构和人口规模的变化分别导致其增加227.26百万吨、24.39百万吨和1.99百万吨,贡献率分别为117.76%、12.64%和1.03%,能源结构、能源强度的变化使其减少60.68百万吨,贡献率为-31.44%。
四、三大区域低碳发展的差异化对策
针对东中西三大区域碳排放呈现的上述异质性,低碳发展策略应该进一步细化,各区域在全国低碳转型中要找好定位,扬长避短,扮演好各自的角色。
1. 东部地区要在低碳转型中发挥领航者的作用,发挥优势,率先摆脱规模驱动型碳排放增长的模式,早日跨越碳排放峰值,实现经济增长与碳排放的“强脱钩”。(1)依靠技术和管理创新,引领低碳发展。东部地区要依靠技术和人才优势,在低碳节能的基础技术、应用技术、关键技术和前沿技术上进行跟踪和研究,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和超前技术储备。东部地区还要探索低碳管理模式,率先开展低碳政策试点,在碳交易、碳税等经济手段方面为低碳政策推广提供经验。(2)积极开发利用清洁能源,减少对煤炭等高碳能源的过度依赖,优化能源结构。东部沿海地区风力资源丰富,可以适当开发风电资源,解决发展火电面临的环境污染问题。东部地区还可凭借优越的区位优势,适当进口液化天然气,提高天然气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此外,积极倡导东中西部开展绿色能源的互动,煤炭资源丰富的地区可以采取“煤转电”的方式输出能源,以减少东部地区煤炭消耗。(3)控制人口规模,创建低碳城市,倡导绿色消费。重点要控制北京、上海等特大城市的人口规模,并推动低碳城市建设。通过技术改造降低交通、建筑、能源部门对化石能源的使用,并提高能源效率。通过宣传教育,积极引导人们转变高碳的消费方式,形成良好的消费习惯,促进低碳消费。
2. 中部地区是低碳转型的积极追随者,要以产业结构升级和能源结构进一步优化为突破口,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创造绿色GDP,提高碳生产率,全面拓展低碳发展的空间。(1)调整经济结构、协调三大产业的发展。中部地区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第三产业发展严重滞后。该地区要在结构调整上狠下功夫,尤其要压缩对环境负面影响大的高耗能产业,运用低碳环保技术对煤炭、钢铁、冶金等传统产业进行技术改造,推动煤炭等资源型企业向规模化、集约化、可持续化的方向发展。充分利用科技创新与政策支持构建资源节约型产业体系,打造出更多附加值高、链条较长的支柱产业。注重促进第二产业内部的结构调整,鼓励工业企业按照专业化、精细化、深加工的方向发展。(2)在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时,应在较高的起点上充分利用环保技术提升改造承接产业,防止重复建设、淘汰落后产能。(3)从传统能源的清洁利用和新能源发展两方面着手,降低能源碳排放水平。中部地区是我国煤炭等传统能源主要产地,应积极引进新技术,实现煤炭等传统能源的清洁利用。同时结合资源优势与区位优势发展以光伏发电为主的分布式能源系统,积极推进生物质能的运用,建立光伏发电、生物质发电等多能互补的新能源发电系统。
3. 西部地区作为低碳发展的追赶者,低碳发展空间巨大,要充分利用自身条件和政策优势,加快向低碳经济转型的步伐,实现低碳经济的跨越式发展。(1)发挥后发优势,推动传统产业的绿色转型。西部地区凭借自身的资源禀赋形成了较为密集的矿产资源型产业,但绝大多数矿产资源型产业都高度依赖资金、大宗原材料和能源的投入,是典型的高碳产业。因此,西部地区应充分把握现有资源优势,提高资源利用率,积极发展生态效益型工业。西部地区还要用好国家的优惠政策,凭借产业改造成本低、产业发展策略灵活等优势,建设一批成长性高、创新力强的低碳环保示范项目,加速向低碳经济转型。(2)把握低碳经济发展中的商机,选择性地承接产业转移。西部地区在承接东部沿海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应严格坚持节能环保的准则,合理确定产业承接重点,防止低水平、高污染、高耗能产业的扩散。对承接产业转移项目应做好备案,加强对承接产业的环境监测。积极引进具备先进工艺和自主研发能力的企业,发展精深加工产业,加快淘汰落后产能。与此同时,不断改善产业转移承接环境,统筹规划产业发展园区,设立专项资金支持产业园区的建设,形成产业集聚、专业分工、特色鲜明、环境友好的产业园区体系,实现低碳发展。(3)因地制宜,培养低碳环保而又富有竞争力的特色产业。西部地区依托其资源条件,可以大力发展绿色生态农业、旅游业等特色产业。西部地区碳汇资源非常丰富,通过完善生态效益补偿机制,加大对碳汇林业的支持,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西部地区还蕴藏着丰富的风能和太阳能资源,进一步加大对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产业的开发,不仅可以进一步改善当地的能源结构,还可以为全国低碳发展提供清洁能源。
注释:
①东中西部三大区域划分如下:东部包括辽宁、北京、天津、河北、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海南11个省、直辖市;中部包括黑龙江、吉林、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8个省份;西部包括内蒙古、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由于数据资料缺失没有在本文研究范围内。
②以终端能源消费量口径测算的碳排放量比按各地区能源消费量计算的碳排放量偏小,但不影响区域之间的比较。
参考文献:
[1]吴宗杰,唐合龙.我国区域碳减排的实证分析及应对策略研究[J].东岳论丛,2011,(6):158-162.
[2]李国志,李宗植.中国二氧化碳排放的区域差异和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5):22-27.
[3]潘家华,张丽峰.我国碳生产率区域差异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1,(5):47-57.
篇7
【关键词】低碳经济;聚类分析法;评估
关于低碳经济的概念,离不开碳排放量的脱钩理论,即二氧化碳的排放量随着经济的增长不断的降低这样一个过程。无论是哪个国家,通过建立相关的脱钩指标,都能够对这一国家和地区的气候变化政策进行有效地检验,以验证其是否合理,是否低碳经济。而制定合理适用的脱钩政策则离不开对于导致脱钩的众多因素的合理分析和寻求。
我国的低碳产业联盟将低碳经济定义为为了促进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同时保护我国的生态环境,而在可持续发展理念下,有效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含量,同时减少石油、煤炭等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低碳产业联盟指出为达到低碳经济可以采取一系列现代较为先进的技术和手段,如可以通过产业转型,可以通过技术创新,还可以通过开发和利用新能源以及从整体环境制度上进行创新等。除了低碳产业联盟,CCICED等均对低碳经济的定义给出了一定的描述。国外研究也指出,低碳经济最重要的目的就是要在经济发展与低碳排放两者之间找到最为关键的影响因素。在本文中,我们则认为低碳经济就是在现代社会中的一种可持续经济发展模式,这种模式能够在保护环境的同时,兼顾经济发展,低碳经济是从多角度进行综合考虑,既建立起低碳技术体系、能源体系以及产业结构,同时能够有效提高碳生产力,最终有效降低碳排放量,保证人类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一、评价指标体系
(一)体系构建作用
低碳发展水平评价指标的体系构建主要是为了对不同区域的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进行比较全面、合理和客观的评价,从而根据不同区域的低碳发展水平,分析具体影响该区域低碳水平的因素,从而制定出切实可行的低碳措施来指导该区域的低碳经济发展。首先通过低碳经济评价体系的构建,能够对不同区域的低碳发展水平进行客观合理全面的评价,同时能够对该区域未来的低碳发展进行较为客观的预测。其次,通过低碳经济评价体系的构建,能够从根本上分析和评估出影响经济发展与低碳排放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影响因素,能够有利于决策者根据实际是影响因素制定出切实可行的低碳决策和措施,指导不同区域的低碳经济发展。最后,通过低碳经济评价体系的构建,能够使决策者较为宏观地看到不同区域的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能够及时采取适当的措施,加强低碳经济水平较为薄弱的区域发展,并借鉴低碳经济水平较好的区域发展,有利于全面提高我国的整体低碳发展水平。
(二)构建基本原则
低碳经济发展系统是一个多元化发展的综合体系,其中涉及到各个不同的领域,包括环境、社会、资源、经济等众多方面,对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的评价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环节,这就决定了对于该体系的构建,必须遵循一系列的原则。如综合系统原则、针对目标原则、动静态结合原则、主导可操原则、全面整体原则以及科学科比原则等。
(三)指标的选择
对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进行评价一共分为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以及三级指标共三个指标。其中,一级指标是综合评价指标,二级指标主要包括四个内容,即碳排放指标、经济指标、环保指标以及能源指标,通过对二级指标的确定,能够为三级指标的确定指明一定的方向。比如,通过二级指标碳排放指标的确定,能够确定出相关的三级指标,包括居民生活碳排放率,碳强度,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碳排放率等。这些三级指标均为逆指标。其中居民生活碳排量与居民消费支出的比值即为居民生活碳排放率,而第一、第二以及第三产业碳排放率分别为该产业碳排量与该产业的总产值比值。二级指标能源指标的确定,能够进一步确定出相应的三级指标,包括煤、石油、天然气在能源消费中占据的比例以及能源强度。其中石油和天然气所占比重为正指标,其余两项为逆指标。能源强度即能源消耗总量与GDP的比值。二级指标经济指标的确定能够进一步确定出相应的三级指标,包括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在GDP中所占比重以及人均GDP。其中第二产业产值在GDP中所占比重为逆指标,其余三项均为正指标。GDP与人口数的比值即为人均GDP。二级指标环保指标的确定能够进一步确定相应的三级指标,包括城镇建成区绿化、湿地、森林的覆盖率,环保投资指数、三废治理投入产出值以及R&D经费投入强度。其中三废治理投入产出比为逆指标,其余各项均为正指标。
(四)评价方法选择
对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的确定必须尽量本着科学合理适用的原则。最常用的评价指标确定方法包括Delphi法(德尔菲方法)、AHP法(层次分析法)、粗糙集方法、FAHP(模糊层次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MFA(物质流分析法)、聚类分析法以及因子分析法等。每种评价指标的确定方法既有它的优势之处,也有其不足之处,在实际工作中,应该针对具体情况选择最为适用的方法。其中,聚类分析法是以距离为分隔依据将评价数据分为多种类别,通过多元化的统计方法,不断缩小同类评价数据之间的差异性,同时不断放大不同类别评价数据之间的差异性,从而能够针对不同类别的评价指标进行类别内系统的、全面的、较为客观和合理的数据分析和比较。下面主要就聚类分析法对我国多个区域进行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的评价,从而针对各个区域的低碳发展水平,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和发展策略,推动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
二、聚类分析法评估探讨
(一)聚类分析方法体系
聚类方法就目前而言具有自己独特的方法体系,常见的包括非层次聚类、层次聚类以及智能聚类这三种聚类方法。层次聚类方法就是以距离作为评价的标准依据,通过对距离的定义以及计算,将不同范围内的距离段定为不同的评价类别,将各个评价结果归至不同的类别内,或者是先将全部的评价数据均归到一个类别内,然后在根据实际距离的远近和标准等将不同的数据分开类别进行统计。
(二)层次聚类法步骤
首先将评价的全部数据分别归为一类,将归为多类的数据依据距离相关定义,对距离进行定义可以采用多种不同的方法,比如组间平均距离法、最短和最长距离法、离差平方和法等。不同的距离定义方法会导致最终的评价结果有所不同。在实际工作中,应该尽量保证不用类别间的相似样本。其次,进行数据的合并,即将对于定义出的距离最近的两类数据进行合并,这样原先的类别数量就减少了一个,在这种条件下,继续对新类别进行相关距离以及相似度的计算,进而形成一个跟之前距离矩阵不相同的新的距离矩阵。然后,按照这个步骤进一步对最接近的定义距离内的数据进行合并,且对形成的类别进一步进行相关距离以及相似度的计算,进而形成新的距离阵,以此类推,每一次新的类别都比前一次的数量要少1。直至最终所有的数据都合并为一个类别。最后,进行根据画出的谱系图进行相关的结果评价。
(三)方法应用探讨
本文采用聚类分析法进行评价分析采用的软件为SPAA13.0。通过对我国多个省区进分析,得出不同省区的低碳发展水平。具体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选择方法(AnalyzeClassifyHierarchical Cluster);(2)选择变量(分别将省区以及Fac_1、Fac_2…Fac_5导入到Label Case by框与变量框中);(3)选择统计量(间距选择Minkowski、聚类方法选择Ward’s Method、选择绘图为系统树状图、选择Zscore标准化。(4)选择解的范围;(5)输出并分析结果。
(四)最终策略分析
通过将我国多个省区划分为五类进行评价分析,通过对各类区域的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进行评估,可以得知,从整体而言,我国的低碳经济发展水平普遍较低,同国外相比,我国的低碳经济发展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应该从国家宏观调控着手,针对我国不同区域低碳经济水平,制定不同的制度和措施,加快我国低碳经济进展。
首先我们应该建立和健全相关的法律体系,保证低碳经济发展能够在有利的环境中得以健康快速发展,必要的时候,可以通过强制性手段来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其次,我国应该放眼于国际,积极学习和引进国外先进的低碳技术,加强与低碳经济强国之间的技术交流和合同互通,拉近我国同国外低碳经济先进国家之间的差距,使我国能够与世界先进国家一同并肩作战,应对气候变化。另外,我国应该加强对企业排污的控制,通过调整市场体制和采取必要的经济手段,在全国范围内倡导和促进企业进行低碳经济发展,降低企业排碳量。最后,我国还应该加强低碳经济的宣传教育,低碳经济发展不是依靠个别人、个别部门就能完成的而是需要依靠全民参与,在日常生活中的一点一滴进行低碳排放。
三、结语
在现代社会工业建设和经济建设飞速发展的过程中,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了突飞猛进的提高,我国的国民经济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提升。但是取得这些成绩的代价就是一系列的环境污染和人类生态环境的破坏。因此,我们应该重视低碳经济,在保证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要切实落实低碳排放,从而保证全人类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鲍健强,苗阳,陈锋低碳经济:人类经济发展方式的新变革[J].中国工业经济,2013,24:154160
篇8
近年来,广东全面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取得较好成效,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全省大气环境质量总体保持良好,珠三角区域城市空气质量平均达标天数比全国74个重点城市平均值高出15.8个百分点。
然而,由于产业能源结构不合理,防治体制机制不到位等原因,当前广东大气污染形势依然十分严峻。4月1日~11日,记者在广东各地暗访时发现,部分地区违法排污行为仍大量存在,小锅炉小冶炼仍大行其道,扬尘、汽车尾气污染问题也不容小觑。
排污大户 拖延整改
火电厂、热电厂等用煤大户,烟气外排前必须经过脱硫脱硝,这是国家推进节能减排,治理大气污染和减少雾霾的重要措施之一。然而,有些烟气排污大户,面对国家、地方政府以及环保部门三令五申的整改通知,却无动于衷,以各种理由拖延整改,继续违法超标排污。
位于汕头市金平区金环西路的汕头经济特区万丰热电有限公司,因为废气超标排放于2013年被环保部挂牌督办,必须于2013年年底前完成两台220蒸吨/小时锅炉的烟气脱硫脱硝设施建设和除尘改造等整改措施。与此同时,汕头市环保局给该企业下发了挂牌督办限期整改通知书。
然而,整改时限已过数月,记者来到该厂时发现,该企业竟然没有落实任何整改措施,脱硫、脱硝设施建设工作至今仍未启动,甚至连落实整改、解决问题的方案都没有。
针对该企业拖延整改的行为,今年3月27日,汕头市人民政府向该企业下发了《关于限期治理完成锅炉烟气脱硫脱硝设施建设和除尘设施改造的通知》,要求企业于2014年4月10日前按程序制定彻底解决该问题的实施方案,并于2015年3月底前完成脱硫脱硝设施建设,确保烟气达标排放,否则,将采取关停措施。
“我们已经提前着手做可行性研究报告。”该企业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不过目前企业高层还在与汕头市政府协商,还未最终确定是否启动脱硫脱硝设施的加装工作。“一年时间肯定完成不了。”对于汕头市政府给定的最后整改期限,该负责人表示完成的可能性不大,因为即使从现在开始着手准备,两台锅炉的脱硫脱硝工程的可行性研究、工程招标、施工,到后期的设备调试等工作,要在一年内完成太困难。
令记者费解的是,既然知道工期这么赶,为什么企业在2013年环保部对其挂牌督办之时,不抓紧时间进行整改。
“广东电网高层想将万丰出售,但买家还在谈,还没最终确定下来。”该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电网高层想让接手该企业的老板自己出钱去建设环保设施。据估算,这项环保工程建设大概需要花1个亿的资金。
据了解,汕头万丰热电隶属于广东电网,主要为汕头市金平区潮汕路金园工业城周边企业供热和供电。
“企业烟气在线监控显示,二氧化硫排放浓度最高达1600mg/m3,而国家排放标准为400mg/m3。”环保业内人士表示,工业园区集中供热项目初衷是减少能源资源浪费,提高能源利用率,更重要的是便于园区排污企业的管理,最大程度减轻对环境的污染。汕头万丰热电就是属于该类项目,然而,该企业却舍不得拿出资金建设环保设施,根本没有起到减轻污染的作用,反而成了集中污染。
落后产能 大行其道
落后产能是国家明令淘汰的大气污染罪魁祸首之一,也是雾霾的重要贡献者之一。
然而,在珠三角区域内雾霾天数偏多的省会广州,却居然还有数十家产能、设备和工艺落后的小冶炼、小塑料厂聚集在花都区炭步镇,以塑料垃圾、编织袋及各种废弃边角料为主要燃料。
在茶东二路一带,记者粗略统计了一下,大概有40家这样的小冶炼、小塑料厂。记者随机走进数家企业,废铁、铁锭、垃圾在厂区内随意堆放,厂内烟雾缭绕,没有专门的废气收集、治理设施,工厂烟囱不时冒出浓浓的黑烟。许多排气扇排出的废气、废尘,气味呛人,黄色烟雾清楚可见。
记者走进其中的一家五金厂,工人正在给小锅炉加火,正准备对废铁进行熔炼。该厂负责人对记者说:“企业准备搬迁,目前已经停产了”。然而,记者后脚刚踏出厂门,该厂的烟囱就又冒出了浓浓的黑烟。走进另一家厂,还能看见一口大锅在烧着,炉底的柴烧得正旺,萦绕着黑色的烟雾。一名女工在旁边洗头,他们就这样和“小锅炉”生活在一起。
小冶炼,小塑料厂常年焚烧煤炭和固体垃圾,排出大量的污染黑烟,又没有任何的治理设施,茶东二路的墙都被染成了黑色。离开茶东二路,在省道上回过头还能看见炭步镇笼罩在一层黑色的烟幕中。
环保业内人士介绍,像小冶炼、小塑料厂这种污染严重的落后产能,在珠三角区域内早就应该被淘汰,更别说是在省会广州,如果不是亲眼所见,根本无法想象,还有几十家这样的落后小产能企业存在。
中山市神湾镇某染织有限公司,锅炉以柴、生活垃圾、毛线边角料等为燃料,燃烧产生的废气只经过简单的水雾处理就直接排放,黑烟滚滚。
东莞麻涌镇新沙港片区,天空烟雾缭绕,片区内烟囱林立。在水乡大道附近,一个企业厂区后面的烟囱冒出大量偏黄偏黑的烟气,工人正忙着往锅炉里运煤。
而片区内一家农牧科技有限公司至今还在使用只有5蒸吨的燃煤小锅炉,有时还烧装修废弃木板。企业表示自己也希望停用这台小锅炉,但工业园区还未能提供集中供热,要生产只能继续使用。
记者从广东省环保厅大气处了解到,为解决这一地区大气污染现状,早在去年7月份,省环保厅就对东莞麻涌新沙港片区工业锅炉集中整治工作进行了督办,要求加快推进锅炉连片集中整治项目,但早该完成的片区集中供热改造项目,至今进展缓慢,空气环境得不到改善。
据了解,东莞麻涌新沙港集中供热项目,计划引进中国国电集团投资建设天然气热电冷多联供项目,建设3套燃气――蒸汽联合循环供热机组,并通过集中供热主管网,向新沙港用汽企业进行供热。有关环保专家初步测算,项目建成后,可淘汰或拆除13家受热企业设置的19台燃煤锅炉,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硫近3000吨,氮氧化物600吨,节约煤近8万吨。
产业转移 污染搬家?
“产业转移”具体是指珠三角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东西两翼、粤北山区转移。随着区域经济的高速发展,珠三角环境容量日趋饱和,进入转型升级阶段,劳动密集型、高耗能高环境容量的产业势必向粤东西北地区转移。产业转移有助于粤东西北的经济振兴,然而它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
肇庆市广宁县古水镇,在承接珠三角陶瓷行业的同时,大气污染问题日益突出,环境投诉案件增多。
在前往肇庆市广宁县古水镇陶瓷工业园区的高速公路旁,远远就能望见古水镇高地上林立的烟囱以及喷涌而出的烟雾。
记者随环保执法人员对园区内的部分陶瓷企业进行环保突击检查,发现其中一家陶瓷企业就存在部分环境违法行为。“树叶枯萎,呈现泛黄的色调,显然受到陶瓷厂废气中氟化物的影响。”执法人员告诉记者,该企业不仅锅炉烟尘未经处理肆意排放,而且烟气中氟化物也有超标排放嫌疑,因为邻近废气排放口的植物有没有枯黄是考证烟气是否达标排放的最好风向标。此外,厂内煤气站焦油废水未经过处理,直接从应急池排入雨水通道中,应急池俨然成了偷排池。园区内其他陶瓷企业也存在或多或少的环境污染问题。
“要对当地的老百姓负责。”环保专家介绍,粤东西北等产业转移地,在承接珠三角转移产业时,不能降低产业准入的环保门槛,在严格执行环保“三同时”制度的同时,也要加强对污染治理设施运营的监管,健全监管体制机制,严格控制高污染、高能耗产业转入,不能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
尾气扬尘 不容小觑
在广州、深圳、东莞等城市中,马路上公交车或者一些黄标车一发动,马上喷出一股股浓浓黑烟。“珠三角地区机动车排放对PM2.5的贡献或为30%左右。”中山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气象研究所所长范绍佳介绍,随着城镇化加速发展,汽车尾气和工地扬尘成为大气污染的重要来源。据了解,根据环保部给广东下达的黄标车淘汰任务,广东约有129万辆各类“黄标车”需在2017年淘汰。
- 上一篇:艺术家的意义
- 下一篇:工作纪律的认识及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