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洪涝灾害的主要措施范文

时间:2024-01-10 17:56:4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应对洪涝灾害的主要措施,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应对洪涝灾害的主要措施

篇1

首先我谨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向出席分会的各位来宾、专家和朋友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向长期以来关心和支持中国防洪减灾事业的各方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防治洪涝灾害,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是世界各国政府和国际社会共同面临的紧迫任务,尤其对发展中国家,更是一个战略问题。下面,我谈三个问题:

一、防治洪涝灾害是中国需要长期应对的严峻挑战

洪涝灾害是中国最为严重的自然灾害。由于特殊的自然地理和气候条件,中国的洪涝灾害具有三个特点:一是发生频率高。平均每两年发生一次较大洪水。二是受灾范围广。中国三分之二以上的国土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洪涝灾害。三是一旦受灾,损失严重。在长江、黄河等七大江河中下游,是中国经济最发达地区,约有全国二分之一的人口受到洪水的威胁。

防治洪涝灾害历来得到中国政府和人民的高度重视。经过长期的不懈努力,中国已初步建立起综合防洪减灾体系。目前,全国重要江河具备了防御上世纪50年代以来最大洪水的能力,一般中小河流具备了防御5~10年一遇洪水的能力。能够有效应对较为严重的洪涝灾害。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国的防洪形势发生了新的变化,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一是人与水争地矛盾日益突出,江河行洪能力与湖泊调蓄能力萎缩,大洪水缺乏出路。二是洪涝灾害高风险区域与人口高密度区域、经济财富集中区域相互重合,洪水风险大。三是洪涝灾害与干旱缺水、水污染、水土流失等问题相互交织、相互转化,使得防洪问题变得更为复杂,传统的防洪模式受到挑战。

二、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科学实施洪水管理

中国防治洪涝灾害的经验教训反复证明:人类对水的约束越大,洪水对人类的破坏越强。洪水是客观存在,洪涝灾害不可避免。在江河中下游洪涝灾害高风险区,中国已经形成的密集人口、发达生产力不可能作很大调整。随着人口增加,人水争地的矛盾还会更加尖锐。而洪涝灾害具有自然和社会的双重属性。协调人类生存发展与洪水出路的矛盾,减少洪涝灾害损失,必须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中国政府对防洪减灾工作正在进行战略性的调整,核心是按照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科学实施洪水管理。

主要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1、建设综合防洪体系,使防洪能力与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相适应。堤防、水库、蓄滞洪区等工程体系是防洪的基础。目前,中国大江大河干流防洪工程体系基本建立,但多数重要支流和中小河流尚未得到有效治理,蓄滞洪区建设滞后,需要进一步加强防洪工程建设。同时,必须进一步加强预报、监测、指挥调度等非工程措施建设,配合工程措施,提高综合防洪能力。

2、规范人类自身活动,使经济社会发展模式与有效规避洪涝灾害的要求相适应。洪涝灾害表面上是洪水对人造成的伤害,本质上是人水关系不协调。因此,要从以往单纯注重防御洪水,转变为既管好水又管好人,规范人类活动。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要调整工农业生产布局,防止侵占行洪通道,尽量保护河湖水系、滩涂湿地。对水土资源过度开发利用的地区,要根据防洪需要,实施退耕还林,治理水土流失;退田还湖,增加洪水的蓄泄空间。

3、实施洪水风险管理,使洪水带来的风险能够与经济社会的承受能力相适应。解决人多地少、水土资源需求压力过大的问题,必须承受适度的风险。中国政府开始将风险管理的理念引入防洪工作中,力求通过建立健全洪水风险控制与补偿、防洪保险与社会保障救助等制度,借以分担、承受和化解洪水风险,将洪水风险控制在经济社会发展可承受的限度以内。

4、科学利用洪水资源,使洪水的资源化能够与中国短缺的水资源形势相适应。中国水资源的70%是洪水资源,洪水资源的利用对于解决我国水资源的紧缺问题至关重要。我们正在积极探索既保防洪安全,又能最大限度地利用洪水资源的方法和途径。

5、优化防洪措施,使防治洪涝灾害与保护江河生态的要求相适应。洪水在维系流域生态系统平衡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要科学规划江河治理方案,合理建设防洪工程,优化洪水调度,有效配置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促进生态和环境的改善或修复。要高度重视解决水利工程对生态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

6、鼓励公众广泛参与,使防洪减灾管理模式与洪涝灾害的社会化特点相适应。防洪减灾需要全社会的广泛参与,共同承担防洪责任和风险。要通过加强宣传,提高公众防灾减灾意识和抗灾避险能力,鼓励社会各方面积极参与防洪减灾管理。

三、中国防治洪涝灾害的近期目标和任务

中国防治洪涝灾害的近期目标:在五年之内使得重要江河达到流域规划确定的防洪标准,特大城市、大城市和中等城市分别能够防御100年、50~100年和20~50年一遇的洪水,重点海堤防御50年一遇潮水位加8-12级风暴潮。

中国防治洪涝灾害的近期任务是尽快建立和完善五大体系:

一是标准适度、功能合理的防洪工程体系。加强堤防、水库、蓄滞洪区建设与河道治理,优化工程布局与调度运行方式,充分发挥防洪工程体系的综合效益。

二是科学规范的管理体系。在主要江河流域和区域初步建立洪水管理制度,加强防洪保护区、蓄滞洪区以及洪泛区的管理,提高水文预测预报、防洪调度和决策的能力与水平。

三是有效的社会保障体系。明确和落实政府各部门所承担的防汛责任和任务,广泛发动群众,坚持军民联防,逐步建立社会化投入和保障机制。

四是完善的政策法规体系。依法协调各方权益,维护整体利益,规范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活动,规范工程抢险、防洪调度、救灾救助、经济补偿等行为。

五是先进的技术支撑体系。大力研究推广科学、实用、先进的防汛抗洪技术、材料和设备,早日实现洪水管理技术现代化。

女士们,先生们:

篇2

关键词:防洪减灾;保障体系;流域管理

洪涝灾害的后果最终是以居民生命和财产以及社会各种公用设施的被害程度来体现的。目前我国的防洪重任主要是交给水利部门修堤筑坝,并依靠在汛期进行抢险救灾来确保社会的安全。

一、防洪减灾人人有责

防洪减灾实际上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即防洪和减灾。防洪是指用防洪工程体系,加上洪水预报、调度等手段,使洪水顺利下泄,不致泛滥成灾;减灾是指通过对洪泛区域的日常管理,加强洪泛区应对洪水灾害的能力,一旦发生洪水泛滥也会将洪水灾害造成的损失压缩到最低程度。目前我国在防洪方面所做的工作较多,但在减灾方面工作还很薄弱,甚至是空白。比如美国在进行洪泛区管理时,将100年一遇洪水的淹没范围定义为洪泛区。在该区域内的一切建筑都要取得许可证。建筑物要达到一定的耐水要求,达不到要求的不能取得政府贷款,不能参加洪水保险。在该区域内的建筑物多次被淹或淹没一次其修复费用超过房屋产值50%以上的国家要强行收购,住户向其他地方迁移。同时政府要求在该区域内的城镇必须达到100年一遇的防洪标准,在此基础上开展洪水保险工作。对于达不到上述标准的不准参加洪水保险,…。对于所划定的洪泛区域,是不允许自由开发和发展的,其发展是受国家设定的各种条件限制的,这些条件能够充分保证在洪水泛滥时,该地区是相对安全的,不会造成太大的损失。通过这样的管理,大大提高了地区自身防御洪水灾害的能力。这样就可以大大减少对防洪工程的依赖和压力。

近年来由于注重宣传水利建设成就,对于我国70余万km2的广大洪泛平原所存在的洪水风险宣传不够。除江河沿岸的广大居民对洪水灾害的严重性有一定体验外,大多数地方领导及群众对洪水风险认识不足。在地方的经济发展中没有考虑足够的防洪减灾对策。比如,在低洼易洪易涝地区建设经济开发区;由小城镇迅速发展起来的新兴城市对洪水不设防;城市地下建筑物没有防洪涝设施;大量病险水库下游的城市及居民区没有对应大坝失事的预警系统;蓄滞洪区内安全建设不足,居民安全缺少充分的保证;对易洪易涝地区的房屋建设没有明确的安全要求;…。因此加强对防洪减灾知识的普及和宣传,使广大洪泛区内的群众面对洪水能够自救、互助,确保个人、家庭及身边公用设施的安全,应当是今后动员群众的一个主要目标。

尽管我们已修建了许多防洪工程体系,但由于标准较低,隐患较多,发生溃坝、溃堤的可能性仍然存在。因此应当让广大群众准确地了解自己的生活环境中可能发生的洪涝灾害风险。即一旦现有防洪工程不能抵挡洪水而溃决后,洪水会淹没多大范围、自己所在位置会淹多深,持续多长时间,洪水水流流速有多大,应当采取什么样的自救措施,如果需要避难应当在什么时间,通过哪条路线向何处避难等。为达到这一目的,需要编制洪涝灾害风险图并向社会公开发行和销售,并通过各种媒体向社会广泛宣传。实时公布每次洪水所发生的灾害过程和受灾情况。无论是公布灾害风险图也好、公布受灾害情况也好,无非是为了提醒广大群众注意自己身边可能发生的灾害情况,使大家更好地防范洪水,对洪水灾害有一定的思想准备和物质准备。只有当广大群众充分掌握了灾害情报时,在洪水灾害发生时整个社会才会冷静而有序地开展防洪减灾和自救。这样就可以增强整个社会对洪水灾害的防御能力。因此灾害情报公开是防洪减灾的首要条件。

二、流域管理机构要管流域的事

目前我国已设立了七大流域机构。按水法规定流域机构是由国家授权的水行政管理部门,代表水利部行使水管理权。但目前各流域机构主要是管理河道水系的规划和开发治理,而对流域内各种对水系有影响的行为,不利于防洪减灾的各种开发行为没有干预能力。目前的流域管理机构只管理水系而没有管理流域。可事实是流域内的许多不合理开发活动都会影响到水系的管理,如水土流失、水质污染、水资源的无序开发利用、洪泛区内人口和财产的集聚等。为了让流域管理机构真正管好水系必须授予流域管理机构更广泛的权力。让流域管理机构能参与流域内各种开发保护规划。对流域内各种不利于水系管理的开发活动有干预权和否决权。如对有可能造成水系污染、淤塞、危及水利工程安全、计划外引水及在高风险区内等的开发项目,流域管理机构应当有权制止和否决。因为流域机构代表的不是某一地方的利益而是整个流域的利益。

从防洪减灾的角度来讲,流域管理机构除了制定江河的防洪规划之外,还应当制定流域洪泛区减灾规划,负责编制洪泛区的洪水风险图,对不同风险区内的防洪减灾工作提出指导性意见。制定洪泛区管理条例,对(下转第89页)(上接第87页)洪泛区内各种开发活动提出控制原则。协助地方行政部门开展防洪减灾知识的普及,对地方防洪减灾社团提供技术指导和培训。流域管理机构从水系防洪管理跨向全流域的防洪减灾管理也是实现全民防洪减灾体制的重要条件。

三、建议与对策

面对日益增强的洪涝灾害,需要逐步改善我国的防洪减灾体制,建立全社会的防洪减灾保障体系。增强全社会的防洪减灾意识,提高全社会的防洪减灾能力,共同迎接洪水灾害的挑战,应当是我国所面临的重要任务。为此建议尽快开展以下工作。

1.有计划地向社会公布我国洪涝灾害风险图

2.制定我国洪泛区管理条例

3.制定我国流域管理法

目前制作洪涝灾害风险图的技术已趋成熟,建议由国家防办指定编制单位,首先编制各流域洪涝灾害风险图。之后,再指定各省、市、自治区的防洪主管部门在流域洪水风险图指导下编制各省、市、自治区的洪涝灾害风险图。各地、市、县可根据地方特点决定是否有必要根据省级洪涝灾害风险图编制本地方的详细洪涝灾害风险图。编制风险图所需费用可在防洪费用中开支,但要经上级主管部门审核,成果由指定专家验收。风险图完成后要广泛地宣传和提供给居民使用。

由于我国各流域防洪标准较低,洪涝灾害频繁,而作为承灾体的广大洪泛区不能盲目发展。应当根据洪涝灾害风险制定或调整本地区的发展计划。建议国家防办应尽快着手制定《洪泛区管理条例》,对广大洪泛区实施风险管理。(注:目前我国将未破堤情况下行洪的淹没范围称作洪泛区。而将破堤后可能淹没的广大洪泛区称为堤防保护区。此种提法有许多弊病,值得商榷。)

鉴于流域管理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为保证流域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开展以流域为单位的国土综合整治。防洪减灾也要由单纯的水系防洪工程建设扩大到洪泛区的减灾管理。我国现行的流域管理机构职能难以胜此重任,因此需要扩大和明确流域机构的职能。同时现代流域已不再是封闭的系统,为协调流域圈与行政圈、经济圈、供水圈的关系,需要有《流域管理法》尽快对流域管理机构的工作提供法律保障。

为尽快建立起我国全社会的防洪减灾保障体系,减少国土对洪涝灾害的脆弱性,提高国土的安全度,需要通过法规制定将中央、省市、地方各级政府及社团、个人的职责和权限加以明确划分,使整个社会能共同面对洪涝灾害,完成各自的使命。这一体系的建立将使我们的社会面对洪水不再是一盘散沙,而成为一支强大的防洪队伍,那时洪涝灾害就不再可怕。

洪水灾害往往表现异常凶猛,具有巨大的破坏力量。我国过去的防洪抢险工作多注重工程建设,依赖专业队伍和的力量,忽视了发动全社会来共同抗御洪水。而全社会的防洪减灾行动需要用法规来规范社会行动,有序地完成防洪减灾行动。全社会防洪减灾保障体系与现行防洪保障体系的不同在于:(1)在强调防洪的同时注重减灾工作,(2)从单纯的河道防洪建设扩大到洪泛区的风险管理,(3)由单纯的专业队伍防洪到动员全社会的力量防洪减灾,(4)全社会由被动地、松散地应付洪水到由法律规范的主动行为。

篇3

对灾害研究中几个问题的思考

试论地震预测预报的公关宣传策略

抗灾减灾效益估计方法探讨

影响上海地区热带气旋频数的预测水平评估

广义灾害、灾害链及其防治探讨

我国西部大开发中的沙漠化灾害防治研究

河北省沙尘暴特征及防治对策灾害学

地质环境与人身健康研究

甘肃临夏地区人工降雨气候背景分析

湖北四湖流域的洪涝灾害与景观生态建设

洞庭湖区洪涝灾害的地学因素与人为因素

美国企业备灾活动模式与影响因素分析

旱涝灾害的分形研究方法

北京城市灾害及新世纪安全战略

遥感图像在江苏镇江市滑坡调查中的应用灾害学

城市地震灾害紧急救助的时序特性分析

城市地质灾害及对策肖和平

洞庭湖区’99洪涝灾害后减灾战略的思考

簰洲湾’98决堤情况典型调查

环渤海地区地面沉降成因分析与对策研究

陕甘宁地区大震与大旱灾害链的讨论

欧洲危机研究学术共同体建设情况及危机研究进展

美国学术机构之国土安全研究及概念发展

美国灾害社会学:学术共同体演进及趋势

风险登记:提升我国社区风险管理效率的有效途径

我国应急管理系统末端脆弱性及其治理问题研究

县级政府应对重大自然灾害应急管理机制研究

决策论证与大型工程项目社会稳定风险化解

危机情景下政府危机信息的释放模式与策略研究

基于文本分析的甲型H1N1流感防控评估之比较研究

从灾难中学习:我国事故调查的反思与改进

国外农民抗争研究:学术传统及其争论

廉政风险科技防控系统的内生风险及治理

灾害与群体:基于社会脆弱性视角的国外研究述评

城市生命线地震后恢复曲线与恢复过程优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高架路桥的震害、震害原因及抗震措施

1999年我国主要气象灾害及异常气候事件

黑龙江省主要灾害成因及规律的探讨

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与前瞻

我国近期粮食生产的波动性及其与农业自然灾害发生状况的相关分析

灾害对我国国民经济的作用模式研究

城市火灾风险评价的指标体系设计

建立洪水灾情等级模型的实用方案

灾害发生的自组织性质探讨

基于均生函数的最优子集回归方法在江西雨季降水预测中的应用

社会组织在应急响应中的功能与角色——基于芦山地震的实证研究

志愿失灵、灾后志愿者身份建构和人际互动:一个微观的视角

篇4

[关键词]防汛抗旱 减灾对策 对策探讨

[中图分类号] S42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4)-1-213-1

我国南北方气候差异较大,区域因素极易导致旱涝灾害的出现,一般来说北方干旱少雨,而南方则湿润多雨,在我国历史上已经发生过多次严重的旱涝灾害,旱涝灾害不仅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而且严重威胁人民的生命安全,做好防汛抗旱减灾工作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1]。

1防汛抗旱减灾历史与现状

南京地区地处长江中下游地区,其所辖各县分布在长江南北两岸,我们一般将秦岭淮河看做我国南北方的分界线[2],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降水分布不均,旱涝灾害时有发生。江苏人口稠密,做好防洪抗旱减灾工作对于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意义重大。

历史上南京遭受的旱涝灾害并不多,长江上游植被茂盛,极少出现水土流失的现象,水流清澈,并不像黄河堆积泥沙抬高河床。长江中下游属于平原地区水流缓慢且多湖泊,这有效防止洪涝灾害的出现,众多湖泊的蓄水工作也有效缓解干旱。

从近代到现代长江流域自然灾害数量呈明显上升趋势,长江沿途植被的破坏导致严重的水土流失,对防灾和减灾基础工程建设的不重视使得人们应对旱涝灾害能力差,加之多雨气候,近代以来南京地区遭受多次严重水灾的袭击。

建国后,我国逐渐重视对长江流域的旱涝灾害的治理工作,对长江流域进行大规模综合治理:增加植被、改良河道、建设防洪灌溉工程等,有效减少了长江中下游地区旱涝灾害的发生。然而,当前环境变化对防汛抗旱减灾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当前的防灾减灾工作中逐渐暴露出了不足,加强防汛抗旱减灾工作仍然是我们面临的紧要任务。

2防汛抗旱减灾措施

2.1健全防灾工程体系建设,提升防灾能力

防灾工程建设是我国防汛抗旱的基础,没有充分的物质基础保障无法实现防汛抗旱工作的有效开展,针对旱涝灾害产生迅、危害大、持续时间长的特点我们必须做好充分的应对措施争取将灾害化解在萌芽状态。对于无法有效控制的灾害,在灾害发生后确保相应的减灾工程发挥作用,最大限度的降低灾害造成的危害。防灾工程设施建设是健全防灾工程体系的重要内容,针对江苏地区灾害多发特点建设相应的防灾设施能够有效提高城市防灾能力。尤其是要在原有的各市抗排队的基础上组成一批市级的防汛机动抢险队,为了降低洪涝灾害时造成的损失,要尽可能的增加排涝设备的建设。

2.2加强法制建设,规范防灾和减灾措施

完善的法律制度是防汛抗旱减灾工作的基本保障,近年来,我国颁布和修订了一系列针对我国防汛抗旱工作的法律法规例如《蓄滞洪区运用补偿暂行办法》、《关于加强蓄滞洪区建设与管理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强抗旱工作的意见》等,“蓄滞洪区管理条例”也在起草当中。与此同时我国还制定了一系列工作管理制度,如《国家防总应急响应工作实施办法》、《防汛抗旱信息报告情况通报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和管理制度的完善为江苏地区防汛抗旱减灾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2.3建立完善指挥系统,快速科学决策

防汛抗旱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需要有统一的指挥从而把控全局,目前,江苏地区防汛抗旱工作中已经建立其较为完善的指挥系统,能够灾害发生前或发生后对其进行全面准确的分析,从而实现对防灾和减灾工作的科学指挥。对于防汛抗旱工作来说统一的指挥和科学的决策极为重要,通过建立完善的指挥系统能够有效的实现对防灾减灾工作过的整体把控,在人员及物资的配置上从全局出发实现最优配置,有效提高防汛抗旱减灾工作效率。坚持“统一指挥、属地管理、条块结合、分级分部门”的原则,做到防洪抗旱减灾工作的有序进行。各部门要组织相关人员进行本区域内防洪抗旱减灾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监督,统一服从上级部门的指挥。

2.4加强预防体制建设,及时采取有效措施

建立完善的预防体制是是做好防汛抗旱健在工作的重要保障,完善的体制保障能够使灾害的应对工作更高效,对于灾害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做到全面的分析,从而做好准备工作,预防制度建设与防灾减灾工程体系建设相辅相成,两者紧密结合在防汛抗旱工作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2.5完善灾害监控体系,提供科学的防灾、减灾依据

利用先进科学技术江苏地区防汛抗旱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更多的便利条件,先进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卫星定位系统的应用不仅实现了对灾害的有效监控,在抗灾减灾工作中也发挥出重要的作用,对于灾害发展的有效监控为防灾指挥系统提供最准确的事实依据,帮助其制定出最科学合理的决策,灾害现场的指挥和人员物资调配等工作还有赖于这些先进科学技术的应用。

2.6加强综合工程措施的建设

根据江苏省的地形分布特点,加强综合工程的建设主要包括五个方面,分别是:挡、排、拦、蓄、分。挡,就是要通过加固河堤的方式,提前抵御洪水的威胁,尽可能降低生命财产损失;排,就是在排涝泵站的基础上,疏浚河道、完善或者重新改造地下的排水管系统,增加低洼处的排水设备,提高综合排水能力;拦,就是开挖拦山截水沟,由于雨量较大,如果同时进行山洪和低水的排泄处理,难度较大,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将山洪和低水分开进行排泄处理,缓解排泄设备的压力;蓄,就是通过相应的措施进行蓄水处理,由于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现象,充分利用洼地、池塘进行蓄水处理,一方面可以抵御洪涝灾害,另一方面又可以进行充分利用水资源;分,可以在废弃黄河的上游开辟分洪道,加大黄河上游的分走量,可以减轻对本省内的洪涝压力。

3结束语

防汛抗旱减灾工作的质量关系到灾害存在地区的全局,经济的发展给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环境的变化使得我国防汛抗旱减灾工作面临更大的压力。要充分利用经济发展带来的优势,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完善的法律体制来保障防汛抗旱减灾工作的有效开展。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字]雨季防洪 防洪建设 难点 解决测试 策略

[中图分类号] TV87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3)-5-262-1

1我国当前防洪建设现状以及建设防洪的重要意义

1.1目前我国防洪建设现状

我国防洪建设工程的进行,主要是为了更好的保护周边城市以及其中居住的人群,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城市对于国家的经济发展也越来越重要。基于这一点,我国近些年来不断加大对城市防洪建设的投资力度以及重视程度,主要防洪建设的工程包括大型水库与蓄滞洪区等,其数量与频率都在不断增加,为城市的防洪建设设立了基础的条件。但是因为城市化进程与城市人口的迅速发展和增长,城市防洪任务仍旧非常艰巨,例如:1998 年长江、松花江、嫩江、湘江、闽江等江河相继发生了特大洪水,为城市的安全和人民生命以及才成带来了重大的威胁。这不得不引发我们的深思,我们更需要做的就是建设最安全、最有效的防洪建设,避免一切带来灾难的不稳定因素。

1.2建设防洪工程的重要意义

根据相关调查显示:我国目前设有城市668座,1999年实现的工农业总产值占全国工农业总产值的70% , 而之中有防洪任务的城市为639 座, 占城市总数的95% [1] 。因此, 构建有效的城市防洪体系显得尤为重要。总而言之,防洪工程的建设无论是对于减少洪涝灾害的发生,还是保证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都拥有重大的意义。

2雨季防洪建设难点

我国防洪建设的数量少数,但是终究还是会有重大洪涝灾害的发生这就要归于在防洪建设中的难点上,下面我们就从具体的几个方面来重点介绍下雨季防洪建设的难点:

2.1工程方面的难点

(1)质量上有所欠缺,管理和维护受不到重视。自我国建国以来,修建的水利工程数量很多,共建造了8万多座水库,修筑堤20多万km,蓄滞洪区近100个,并且再过去的几十年中取得了很大的成果,成功防止了许多次洪涝灾害的发生;但是同时也有许多因为堤防决口带来不可估量损失的灾难发生,这追根究底是质量的问题,所以工程质量问题是防洪建设不可忽视的一个施工、管理难点。

(2)国家对于防洪工程的不充裕投入。我国本来就是一个洪涝灾难频繁的国家,对于水利工程的投资本来就是应该的,但是从资料上显示,我国在这一方面的投足并不客观,远远达不到防洪需求的标准,这就为后期的工程建设局限了手脚。

(3)河道行洪障碍多。城市化的迅速进行,人口的不断增加,违章建筑的也是处处可见,严重破坏了正常的河道建设,而且因为各种生活居住建筑的设立,河道中的石沙资源急剧减少,这都为防洪建设带来不可避免的难题。

(4)蓄滞洪区启动难。防洪城市的经济发达、公共设施也错综复杂,所以分洪这一操作往往不能进行,而且有些城市很少发生洪涝灾害,居住的人们往往都已经懈怠,蓄滞洪区根本没有用处,在灾难发生的时候,蓄滞洪区也无法及时开启使用,这为雨季的防洪建设提出了另一大考验。

2.2非工程方面的难点

(1)防洪标准相对于城市发展滞后。我国许多城市的防洪标准与城市的发张严重不相符,据统计城市不足50年和20年一遇的防洪标准在我国防洪城市占据绝大的比率,而且一些中小城市目前为止都没有设防。

(2)防洪信息系统不够完整。汛息来临,能够越早的勘测到并下达通知则可以有效的防治灾难和减少灾难带来的损失,但是就我国的经济发展状况来说,对防洪建设的投入根本达不到需求的标准,[2]使得防洪的信息系统至今也不能完备起来,在雨季防洪的预防上增加了难度。

(3)防洪意识淡薄。因为许多防洪城市发生洪涝灾害的频率并不是很高,所以其中的居民对于防洪的意识也逐渐淡薄,同时也没有相应关于防洪知识的教育培训,当洪水来临时,无法应对的现象比比皆是。

3雨季防洪建设难点的解决措施

针对上面我们提出的在雨季防洪建设中的各类难题,提出下列相应的解决策略:

(1)增大对城市防洪的科研力量。目前我国对于防洪建设的理解多停留在理论上,具体的实践上还是有所欠缺的,所以需要一个专业的团队来进行深入研究,而且也可以不断的完善雨季防洪工程中的信息系统,为雨季防洪做好预防工作。

(2)防洪工程质量保证。防洪工程的质量保证和管理,是整个雨季防洪建设中最为重要的环节,只有工程的质量得到了保证,才能在洪水来临的时候最大限度的保障城市以及城市居民的安全,[3]也为后期的因为无法阻挡洪水不得不做的撤离工作争取最长的时间,进一步保护人民的安全。

(3)蓄洪区的切实利用。蓄洪区的建设就有其重要的作用,不能因为当地的环境设备而被忽略或者废除,所以这就要求在开始建设蓄洪区的时候得到充分的合理计划,并在后来物尽其用,让城市和居民认识到其重要作用,以便在后来的应用中发挥作用。

(4)加大城市防洪工程投资。城市防洪工程的投资不足,无论是工程的质量上,还是信息系统的完善上都得不到保障,所以在城市防洪工程的投资上,不能够说最大限度的加大,但最起码也要让防洪建设工程的投资与城市的发展同步。

(5)转变防洪观念。有些洪水灾难发生的时候很多地区及当地居民都顿感手足无措,为后期的转移工作也带来了不少难题,这与平时薄弱的防洪意识有着莫大的关系,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可以开展适的防洪知识教育和行动演练,彻底转变防洪观念。

总而言之,雨季防洪建设对于城市、国家以及人民的安全都至关重要,我们针对这个建设过程中的难点,切实实行具体的解决策略,更好的保护人民安全和发展国家经济。

参考文献

[1]谷兆祺.加强城市防洪工作[J].城市道桥与防洪,2000,(3):27-30.

篇6

关键词 农业;主要灾害;避灾农业;问题;对策;湖北随州

中图分类号 P42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10-0297-03

农业是露天工厂,农业生产过程就是与自然博弈的过程。由于随州市地处南北过渡地带,南方的洪涝、高温热害和北方的干旱、低温冻害等灾害在随州市均有发生。一方面,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另一方面,农业设施的防灾避灾能力相对较弱,随州市农业靠天吃饭的局面尚未得到根本改观。为了减轻灾害的损失,随州市不少地方的农民进行了多种避灾农业的栽培实践与探索,现将各地避灾农业的实践进行总结,并对今后随州市发展避灾农业提出一些参考建议。

1 随州市农业灾害的种类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随州市是农业灾害多发、重发地区,农业灾害种类多、范围广、频次高、危害重。影响随州市的农业灾害有10余种,其中危害最大的主要有4种:干旱、低温冻害、暴雨洪涝和农作物病虫害。近10年来,农业灾害每年都给随州市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造成较大损失和影响,一般直接经济损失约占当年全市国民生产总值的1%,占总增量的10%左右。

1.1 低温灾害

低温对农业造成的危害分低温冻害和低温冷害。随州市低温冻害一般发生在12月至次年2月,低温冷害一般发生在早春3―4月,秋季11月。

2008年1月随州市发生冰冻雪灾,1月11―30日,累计降水量75.3 mm,平均积雪厚度达20 cm,日平均气温-2.4 ℃,极端低温达到-11.6 ℃,全省最低。

持续雨雪和低温天气,给农业生产造成严重影响和重大损失,农业直接经济损失5.043亿元。全市小麦受灾面积2.81万hm2,成灾面积1.42万hm2;油菜受灾面积9 533.33 hm2,成灾面积5 133.33 hm2;蔬菜受灾面积8 000 hm2,成灾面积4 600 hm2;菜豌豆受灾面积2 400 hm2,成灾面积1 666.67 hm2;马铃薯烂种15%~20%;全市366.67 hm2蔬菜大棚设施遭到破坏,其中倒塌1 500个,损坏4 500余个;全市12万棚袋料香菇约有1.8万棚损毁,第2茬菇的幼蕾大部分冻死,产量下降近30%,品质下降2个等级,每袋损失2~3元,损失1.2亿元;全市约9 333.33 hm2茶叶普遍受冻,严重受冻的占70%,当年减产50%以上,其中完全冻死的约3 333.33 hm2,当年基本绝收。

1.2 干旱灾害

据史料记载,自宋朝以来,随州市发生持续3年以上的干旱达27次之多,连续4年以上的干旱有6次,连续7年以上的干旱1次。1949―1989年41年间,随州市严重干旱和特大干旱平均约4年1次;1990―2007年18年间,严重干旱和特大干旱平均每2年1次。

2010―2014年,随州市连续5年大旱,特别是2012年的特大干旱,降雨量蓄水量之少、旱情之重是随州市有水文和气象记录以来最严重的一年。表现为“三个历史罕见”:一是降雨量、蓄水量之少为历史罕见。截至10月10日,全市累计平均降雨量为514.8 mm,比多年同期少40%。全市各类水利设施蓄水只有4.07亿m3,比多年同期少66%。旱情最严重时,全市12.94万口堰塘干涸,占总数的77%;366条河溪断流,占总数的78.5%;4座大型、6座中型、528座小型水库接近死水位或死水位以下,占总数的77%。二是干旱覆盖面之广为历史罕见。高峰期,全市东西南北处处受旱,在田农作物共有11.68万hm2受旱,占农作物总面积的69.54%,其中重旱面积4.38万hm2,占农作物总面积的26.06%,绝收面积8 360 hm2,占农作物总面积的4.98%。三是干旱损失之大为历史罕见。全市连续25个月未发生地表径流的有效降雨,8月以前,累计降雨量仅相当于多年同期降雨量的50%左右。特别是7―8月持续出现晴热高温天气,平均气温在35 ℃以上有23 d,比常年同期气温偏高1~2 ℃,“伏天滴雨未下”前所未有。而此时正值水稻、棉花、玉米、花生、芝麻等作物需水关键时期,此时缺水受旱造成作物严重减产甚至绝收。据统计,2011年全市农业因干旱造成直接损失12.43亿元。

1.3 洪涝灾害

洪涝灾害是指某一时段内降水过多,排水不畅,使农田集水成灾,导致农作物产量明显下降以至绝收。随州市洪涝灾害有梅涝(6月至7月中旬)、盛夏涝(7月下旬至8月)、春涝(3―5月)、秋涝(9―10月)。

2010年7月17日,随州市发生特大洪灾,7月16日20:00至7月17日8:00,随州市普降暴雨,局部特大暴雨,伴有阵风5~6级。全市平均降雨量114.2 mm,降雨量50 mm以上的乡镇有33个,降水量100 mm以上的乡镇18个,其中降雨量200 mm以上的乡镇办8个。广水市城区7月16日23:00至17日3:00,4 h内降雨239 mm,是广水市有气象记录以来最大的强降雨。7月18―19日随州又普降中到大雨,局部暴雨,造成了随州市3座中型水库超汛限水位,157座小型水库溢洪。洪涝灾害对当年农业生产尤其是中稻孕穗造成了巨大影响,直接影响中稻生育进度,间接影响穗数和粒数。据调查统计,全市中稻受灾面积6.33万hm2,占中稻面积的(下同)56%,其中成灾面积1.4万hm2,占12.4%,绝收面积2 333.33 hm2,占2.1%。据测算,7月洪涝灾害造成中稻减产1.8万t,直接经济损失3 600万元。

1.4 农作物病虫害

随州市主要农作物病虫害常年发生面积53.33万公顷次左右,其中水稻病虫害发生面积33.33万公顷次,小麦病虫害发生面积13.33万hm2,其他作物6.67万公顷次。随州市危害水稻的主要是“三虫三病”,即稻飞虱、稻纵卷叶螟、二化螟和稻瘟病、纹枯病、穗期综合症;对小麦危害大的主要是条锈病、白粉病、赤霉病。据统计分析,随州市农作物病虫害每年造成的产量损失占总产量的5%左右,防治病虫害每年能挽回产量损失25万~30万t,2006年随州市第4代稻飞大发生,发生面积达到5.87万hm2,造成中稻产量损失预计近10万t,防治后挽回7万t。

2 随州市发展避灾农业的主要做法

在抵抗自然灾害的实践中,随州市形成了一整套避灾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

2.1 调整种植业结构

近几年来,随州市围绕国家的产业政策,立足本地优势资源,本着突出地方特色产品积极开展种植业结构调整。通过调整,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高了抵抗各种自然灾害能力,培植壮大特色产业。

2.1.1 坚持不懈地抓好粮食生产。粮食作物在随州市种植历史最悠久、种植面积最大,说明粮食作物最适应随州市土壤、气候等自然条件,抗灾能力最强。发展粮食的主要措施是稳定面积,主攻单产和品质,深化粮食结构调整,压减中稻、小麦,多种马铃薯、玉米,以粮调粮,增粮增收,加快推广优质品种,迅速提升稻米品质,改变了长期以来随州“务工米”“学生米”的状况,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为国家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做出了贡献。

2.1.2 把食用菌产业当作重要避灾产业来抓。5年的大旱,随州市粮食、蔬菜、水果、水产、畜牧等产业均受到重大损失,但食用菌产业不仅没遭受损失,反而不断发展壮大。在食用菌产业上,坚持“资源转换、品种转型”的原则,以节本、生态、环保和可持续发展为核心,以板块建设、标准化生产和品牌整合为抓手,促进了全市木腐菌稳步发展,草腐菌快速发展。

2.1.3 发展马铃薯、菜豌豆、大蒜、优质桃等高效产业避灾。通过算经济账发动,办示范样板带动,争项目资金拉动等多种方式,有力地促进了四大高效农业板块面积不断扩大,效益不断提升。据统计,2015年全市马铃薯板块达到6 800 hm2,菜豌豆板块达到5 933.33 hm2,大蒜板块达到6 133.33 hm2,优质桃板块达到7 200 hm2,而且效益均十分可观。相同面积下,种马铃薯、大蒜、菜豌豆和油桃的效益分别是种小麦的7、5、3、8倍。

2.2 发展高效种植模式

在抵御各种自然灾害的生产实践中,随州市创造出了许多粮菜兼作、钱粮双丰的高效栽培技术模式,这些高效种植模式,充分遵循自然规律,避害趋利,在灾害年景能将损失降到最低。近年来,随州市常年推广各类高效栽培模式3万hm2。如马铃薯―中稻、菜豌豆―中稻、大蒜―中稻、泡泡青―中稻。这些栽培模式都具有投资少、效益高、风险小、易掌握的优点。马铃薯一般产量26.25~30.00 t/hm2,高的可达60 t/hm2以上,平均产值3万元/hm2左右,纯收入是小麦的5~7倍。马铃薯―中稻、菜豌豆―中稻、大蒜―中稻、泡泡青―中稻一般纯收入比传统麦稻连作增加1.50万~2.25万元/hm2。推广这些高效栽培模式,既保持了粮食生产的综合能力,又提高了种植业综合效益;既符合国家保持粮食稳定增长的产业政策,又受到农民的普遍欢迎。

2.3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全市累计建成大小水库699座(大型7座、中型21座、小型571座),堰塘土当坝16.78万口,泵站610座,灌溉干渠逾2 000 km,基本形成了以水库为骨干,以堰塘为基础,以泵站为补充,以渠系为纽带,蓄、引、提、灌相结合的水利工程体系。

2.4 发展设施农业

设施农业生产占用土地少,不与粮争地,产能高,效益好,改变了传统农业靠天吃饭的被动局面,大幅度增加复种指数和单位面积产量,提高了耕地和光、温、水、气等资源利用率,提高了抗灾能力,提高了质量安全水平。近年来,随州市设施农业快速发展,促进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迈进。截至2015年全市设施农业面积9 013.33 hm2。

2.5 推广抗病虫作物品种和先进适用技术

20世纪80―90年代棉花棉铃虫在我国棉区发生严重,随后在全国范围内大量推广种植抗虫棉品种,从而有效地控制了棉花棉铃虫的危害。此外,中稻旱育秧技术、农作物免耕技术、小麦中稻直播技术、增施有机肥改良土壤保水保肥料技术等都是被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先进适用技术,应继续大力推广。

3 目前存在的问题

随州市农业目前整体防灾意识低、抗灾能力差、避灾措施少,发展避灾农业还存在不少问题。

3.1 对农业灾害认识不足,防灾、抗灾、避灾意识薄弱

一方面农民成为独立的生产经营者虽然已达30余年,但却尚未形成生产经营者应当具有的防灾避灾意识,不少农民认为防灾避灾是政府和部门的事,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未能主动地进行防灾避灾,如在种植业中较普遍的存在重种植轻植保,在畜牧业中较普遍的存在重发展轻预防的现象;另一方面政府及有关部门尚未形成防灾、抗灾、避灾的应急机制和制度,抗灾措施和技术尚未成熟,从而使一些本可以避免的灾害不同程度的发生,使某些本可以是轻灾、小灾的变成了重灾、大灾。

3.2 现有种植模式超出自然生态和基础设施的承载能力,避灾能力弱

一方面基础设施建设较为滞后,水利设施的保障能力减弱,另一方面在种植结构上,水稻种植面积过大,抵抗旱灾能力弱,目前的蓄水量远不能满足随州市常年水稻种植的需求。

3.3 农业避灾抗灾的作物品种较少、技术储备不足

农作物品种抗病能力不强。如小麦的条锈病、水稻的稻瘟病在全省范围内几乎年年都有发生,只不过是受灾的程度不同而已,这其中既与当年的气候、植保等因素有关,也与小麦、水稻品种的抗病能力有关。同时,对避灾抗灾的技术缺少研究、储备和推广,造成一旦灾害来临,缺少相应的应对技术措施。

篇7

我们从抵御洪水来讲,建筑防洪概念设计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场地选择建筑物的选址是十分关键的环节。为保证建筑物的防洪安全,首先应避开大堤险情高发区段,远离旧的溃口,防止直接经受洪水的冲击。地势较高的场地、有防洪围护设施(如防浪林、围垸子堤)的地段可优先作为建筑场地。建筑物选址应在可靠的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勘察的基础上进行,基础数据不全就难以形成正确的设计方案。建筑选址的基础数据主要包括地形、地貌、降水量、地表径流系数、多年洪水位、地质埋藏条件等。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拟建建筑应选择在不易发生滑坡和泥石流的地段,应避开孤立山咀和不稳定土坡下方。另外,膨胀土地基对水的浸入比较敏感,从防洪设计来看,也是不利的建筑场地。基础方案应采用对防洪有利的基础方案。房屋应座落在沉降稳定的老土上,基础以深基为宜。如采用桩基,可以加强房屋的抗倾、抗冲击性以保证抗洪安全。有些复合地基,如石灰、砂桩地基,在防洪区不宜采用。多层房屋基础浅埋时,应注意加强基础的刚性和整体性,如采用片筏基础,加设地圈梁。在许多农房建筑中,采用新填土夯实,地基并没有沉降稳定,基础采用砖砌大放脚方案,对上部房屋抗洪极为不利。上部结构从防洪设计出发,也应加强上部结构的整体性。对多层砌体房屋设置构造柱和圈梁是行之有效的。有些农房建筑,楼面处不设圈梁,以为用水泥砂浆砌筑的水平砖带就可以代替圈梁的作用,这是一种误解。还有的房屋,仅用粘土作砌筑砂浆,使砌体连接强度极差,又不能经受水的浸泡,造成房屋抗洪能力低,整体性差,应予改正。有些地区试验的框架轻板房屋,是抗洪建筑较好的结构体系,应在降低造价上作进一步工作,以便在广大防洪地区推广。建筑材料防水性能好、防腐性能好、耐浸泡的建筑材料,对防洪防涝是有利的。另外砖砌体应有饰面材料,用以保护墙面,防止洪水浸蚀、剥蚀。选择防水性能好,耐浸泡的建筑材料对抗洪是有利的。混凝土具有良好的防水性能,当是首选材料。砖砌体应有防护面层,采用清水墙容易受水剥蚀,必须采取防水措施。过去在洪水多发区采用的木框架结构已逐渐被砖和混凝土结构所取代;如采用木框架结构,应对木材作防腐处理。

我们以城镇住宅为例来分析下建筑防洪设计

村镇住宅在洪水中的破坏机:哩洪水对村镇住宅建筑物的破坏,主要是因为村镇住宅建筑物所受到的外力超过了建筑物本身所能承受的受力极限。洪水对村镇住宅建筑物的作用力主要表现在:水流的动水压力、水流的静水压力和水流的浸入力。这3种水流的作用力表现形式是相互作用的,力的出现时间和作用次序是:有差别的。在洪水爆发初期,村镇住宅建葫物所受到的洪水作用力主要表现为洪水的动水压力和水流的静水压力,此时村镇住宅建筑物的迎水面所受到的压力值最大,最大压力可达两者之和。对于脆性材料的村镇住宅建筑物或建筑等级较低的村镇住宅建筑物,此时最易因强度不足而遭到破坏。随着村镇住宅建筑物内部进水,作用在墙体上的洪水静水压力逐渐减弱,此时作用在村镇住宅建筑物四周的力主要表现为洪水的动水压力。在洪水爆发的同时,洪水的浸入力开始慢慢加强。洪水进人村镇住宅建筑物墙体内部,特别是浸入村镇住宅建筑物的基础部位。浸人墙体内部、基础部位的水体与建筑材料发生作用,改变了胶体材料的力学性质,致使砌体之间黏结力降低或地基基础发生变形,从而导致村镇住宅建筑物破坏。村镇住宅建筑物采用水泥砂浆砌体的村镇住宅建筑物模型,能够很好地增强建筑物的强度,使它免醴洪水的冲击破坏,此时建筑物能够承受较大的单宽洪水流量,这一点从试验中测得的数据可知。对于整体模型建筑物来说,只要模型建筑物的基础在水流的浸泡冲击下不被破坏,模型建筑物一般不会出现倒塌事故。但是,试验中地基基础和实际中建筑物基础差别悬殊,试验中的模型建筑是直接砌筑在水泥地面上的。现实中的地基基础千变万化,施工中还会采取各种加固措施。即使这样,地基基础的变形破坏还是引起建筑物破坏的主要因索。村镇住宅建筑物在采用水泥砂浆抹面后,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强建筑物抗击洪水浸泡冲击的能力。一定时间内,只要建筑物的地基基础在洪水的冲击浸泡下不被破坏,建筑物本身就不会出现倒塌事故,但是这种加固措施,需要耗费大量的水泥,工程造价也会很高。这种加固措施在广大农村地区,实际的应用价值不是很大。

篇8

今年以来,我国极端天气事件频发,自然灾害远重于常年同期。年初南方部分省市遭受历史罕见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今年1号台风“浣熊”登陆时间比常年提前了两个半月。5月26日以来,我国南方地区连续出现大范围降雨过程,广西等省市发生严重洪涝灾害。总理要求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全面做好防范工作,预防洪涝灾害。

目前,本市也已经已进入汛期。根据有关部门预报,今年汛情特点是:降水量偏多、雷雨大风等强对流天气较多、台风影响明显、潮位汛期不高汛后高。为切实做好今年防汛救灾各项灾害应急工作,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切实加强救灾工作领导,确保落实救灾措施

各区县民政局要从维护党和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高度,充分认识做好抗灾、减灾和救灾的重要性。要充分认识当前救灾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克服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从防大灾、抗大灾的角度出发,切实加强对救灾工作的领导,把救灾工作切实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精心组织好救灾工作,做好防大灾、抗大灾的各项准备工作。主汛期间,各区县民政局主要负责同志要切实加强对救灾工作的领导,分管领导和有关职能部门要密切关注本市雨情、风情、强对流天气等各种灾害性气象信息,要严格执行汛期值班制度,及时组织应对处置灾情,确保各项救灾工作措施落到实处。

各区县民政局要主动加强与气象、防汛等涉灾部门的应急联动机制建设,充分发挥民政部门的协调作用,保证灾害发生后救灾措施及时到位。

二、切实提高应急处置能力,确保灾民基本生活

各区县民政局要把防汛救灾工作放在突出位置,要牢固树立“以民为本、为民解困”的思想,把确保受灾群众的生命安全,放在防汛救灾工作的首位。要及时启动救灾应急响应程序,确保灾时反映及时迅速、处置有力、救助有序,提高灾害意识和应急能力。要加强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充分利用公共绿地、学校、敬老院、政府办公场所作为避灾场所,配备必要的救灾物资和设备,确保安全。

对孤老、孤儿及残疾人等困难群众,要逐户查访到位,尤其是要特别关注散居的农村五保对象等特殊困难人员;对处于危险区域和危险房屋内的受灾群众,要及时提早转移,努力把灾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灾情发生后,区县民政局要及时组织人员,力争在灾害发生的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核查灾情,协助开展救助工作;认真帮助受灾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要及时组织力量,保证受灾群众有饭吃、有住处,受伤灾民及时得到治疗,妥善安置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

三、切实加强汛期值班制度,确保灾情及时上报

篇9

关键词:气候变化 经济

论文正文:

气候变化中国经济论文

1、数据来源以及处理方法

本文的主要数据源是年鉴资料(1992~2006)、公报资料(1991~2005)以及中国国家统计局、农业部和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等部门公布的统计资料(1991~2005)。依据以上数据源,整合为与气候变化相关的8种影响,即洪涝、干旱、台风、风暴潮、风雹、低温冻害、病虫害和火灾对农林牧渔业以及其他领域的直接影响。其中的小部分资料为量化非经济指标,参考了1991年以来《中国物价年鉴》的统计价格,先将直接从数据源中获得的量化非经济指标转化为与该时期价格相匹配的量化经济价值指标,然后将量化的经济指标与统计资料中直接获取的经济指标按照以上的分类计算得到各种影响的经济损失,8种影响的直接经济损失总和即为气候变化的经济响应评估值。

2、结果分析

2.1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经济的直接影响1991~2005年气候变化对农业经济的直接影响1992~2005年洪涝灾害造成的农业直接经济损失在214亿~1159亿元之间,经济损失的上升趋势不明显;1991~2005年干旱造成的农业直接经济损失在102亿~603亿元之间,经济损失呈上升趋势;

1991~2005年风雹、低温冻害造成的农业直接经济损失分别为24亿~90亿元、8亿~74亿元,经济损失呈上升趋势1991~2005年农作物病虫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在138亿~245亿元之间,1991~2000年经济损失呈上升趋势;1994~2003年台风造成的农业直接经济损失上升趋势不明显,经济损失为3亿~58亿元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中国近百年的气候也发生了明显变化,年平均气温升高了0.5℃~0.8℃,略高于同期全球增温平均值,近50年来气候变暖尤为明显。

年均降水量变化趋势不显著,但区域降水变化波动较大。主要极端天气与气候事件的频率和强度出现了明显变化。农业是对气候变化反应最为敏感的领域之一。1991~2005年干旱、病虫害、风暴和低温冻害对农业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均呈现上升趋势,洪涝和台风的损失上升不明显。在未来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极端高温事件将增加,未来的干旱和洪涝灾害亦将增加。农业生产将更加不稳定,产量波动增大,农业生产布局和结构将出现变动,种植制度和作物品种将发生改变,农业生产条件将发生变化,农业成本和投资需求将大幅度增加。受气候变化影响,农业遭受的损失会更加严重。

2.2中国经济对气候变化的响应1991~2005年洪涝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在623亿~2551亿元之间,经济损失上升趋势不明显;1991~2005年干旱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在102亿~603亿元之间,经济损失呈现上升趋势1995~2005年台风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在54亿~900亿元之间,经济损失上升趋势不明显;1991~2005年风暴潮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在13亿~308亿元之间,经济损失呈上升趋势;1991~2005年农作物病虫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在138亿~245亿元之间,经济损失呈上升趋势;1991~2003年森林病虫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在33亿~88亿元之间,经济损失呈下降趋势;

1996~2002年草地病虫害的直接经济损失在6亿~30亿元之间,经济损失呈上升趋势;1991~2005年风雹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在5亿~138亿元之间;1991~2005年低温冻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在16亿~180亿元之间;1991~2003年森林火灾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在1亿~17亿元之间,经济损失呈上升趋势;1996~2002年草地火灾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在0.06亿~1.25亿元之间,经济损失呈下降趋势(1991~2005年因气候变化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在932亿~3570亿元之间,经济损失呈明显上升趋势;相当于当年GDP的1.08%~5.70%,比重呈下降趋势。GDP年际增长率呈下降趋势,而与气候变化相关的直接经济损失年际变化率呈上升趋势。在GDP增长过程中,因气候变化造成的直接损失显著抑制国民经济的增长,成为削弱经济增长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3、结论和讨论

3.1结论

以国家权威部门的统计资料为基础数据,分析气候变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结果表明:近15年来气候变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在加剧。1991~2005年期间与气候变化相关的自然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在932亿~3570亿元之间,呈明显上升趋势;所占GDP的比重为5.70%~1.31%,呈下降趋势。在此期间,干旱、农作物病虫害、草地病虫害、风暴潮、森林火灾的直接经济损失呈现上升趋势;洪涝灾害和台风上升趋势不明显;森林病虫害和草地火灾呈下降趋势。2000年以来自然灾害的直接经济损失一直稳定在相当于GDP1.08%~2.05%的水平,气候变化对国民经济存在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

3.2讨论

据《中国灾情报告》统计,我国每年仅气象、洪水、海洋、地质、地震、农作物病虫害、森林灾害等7大类自然灾害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折算成1990年价格):50年代平均每年约480亿元,60年代平均每年约570亿元,70年代平均每年约590亿元,80年代平均每年约690亿元,90年代前5年平均每年约1190亿元,经济损失逐年增加。建国近50年来,各种自然灾害经济损失高达25000多亿元,平均每年造成的损失大约是平均GDP的3%~6%,财政收入的30%左右,是发达国家的数十倍。

我国GDP连续多年保持8%的高速增长,但各种灾害造成的损失也在逐年上升。1989~1996年,中国每年因自然灾害所造成的损失占GDP的比重在3%~6%之间,平均为3.9%。

所不同的是,与气候变化有关的自然灾害不包括地震、赤潮、人为诱导的地质灾害和火灾等。1991~2005年由气候变化引起的自然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在932亿~3570亿元之间,经济损失呈明显上升趋势;损失相当于当年GDP的1.31%~5.70%,呈下降趋势。尤其在2002年GDP首次突破10万亿之后,2003~2005年GDP保持13.96%、16.99%和33.55%高增长率的情况下,2000年以来经济损失一直维持在GDP1.08%~2.05%的水平上,直接经济损失对我国GDP的负面影响并没有随着经济迅速增长而减弱。

我国目前观测到的气候变化影响远不止上述8种,还有:20世纪50年代以来,沿海海平面上升速率为1.4~3.2mma-1,西北冰川面积减少了21%,西藏冻土层减薄,最大可达4~5m,四川、青海和甘南草原产草量下降;20世纪80年代以来,春季物候期提前2~4d,海南和广西还发现珊瑚白化现象,六大江河实测径流量都呈下降趋势;20世纪60年代以来,祁连山山地森林面积减少16.5%,林带上升400m,覆盖度减少10%,西南地区、三江平原和青海的湿地面积减少,功能衰退,气候变化对虫媒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洪涝灾害后,感染性腹泻,如霍乱、痢疾、伤寒、副伤寒等病例增加。这些由气候变化引起的缓变性影响尚没有从经济的角度开展研究,若不采取应对和缓减措施,其中一些影响将给人类的生存环境造成致命的毁坏,功能的衰退或丧失造成的潜在价值损失可能也远超过直接经济损失。我国未来的气候变暖趋势将进一步加剧,与2000年相比较,2020年年平均气温将升高1.3~2.1℃,2050年将升高2.3~3.3℃;未来50年年平均降水量将呈增加趋势,预计到2020年,全国年平均降水量将增加2%~3%,到2050年可能增加5%~7%。未来100年,极端天气与气候事件发生的频率可能性增大;干旱区范围可能扩大、荒漠化可能加重;沿海海平面仍将继续上升,青藏高原和天山冰川将加速退缩,一些小型冰川将消失;草原承载力和载畜量的分布格局将发生变化;

主要造林树种的分布发生变化;河流的径流量下降,平均年降水量偏少,以及海平面升高、冰川退缩、湖泊水位下降、湖泊面积萎缩、海水入侵、海岸侵蚀、冻土融化、河湖冰迟冻与早融、中高纬生长季延长、动植物分布范围向极区和高海拔区延伸、某些动植物数量减少、一些植物的开花期提前,冰川、珊瑚礁岛、红树林、热带雨林、极地和高山生态系统、草原湿地、残余天然草地和海岸带生态系统等仍面临适应能力有限的问题,容易受到严重的、甚至不可恢复的破坏危险,缓变性的经济影响随气候变化的加剧继续加重。未来加强研究其经济影响对全面认识、正确看待气候变化影响至关重要,但是评价难度也远大于直接突变性经济影响,需要各国给予足够的重视,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

从我国15年来GDP的增长率与气候变化直接经济损失增长率的变化趋势来看,我国GDP增长率逐渐下降,气候变化带来的直接经济损失增长率逐渐上升。随着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方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等政策性措施的实施,以及节能减排技术的进步,经济损失增长率应该会有所下降。

但是,目前灾害直接损失没有统计毁坏设施的灾后重建和修复费用,还有一些没有从经济的角度量化到已有的直接影响。因此,对直接经济影响的评估值可能比其真实值要小得多,实际经济损失值增长可能会更快。随着20世纪90年代以来灾害评估方法的改进和认知水平的提高,以及对灾害影响的研究愈来愈受到重视,前期的直接经济损失缩微化的程度可能比后期要大得多。

篇10

当谈及中国2010年频发的气象灾害对于中国水稻生产的影响,以及国内目前水稻生产形势时,程式华表示,2010年是近年来气象灾害比较严重的一年,从年初东北冰冻雪害、西南的干旱,到4、5月份长江中下游连日低温,到了6月中旬以后从南到北的强降雨,这对水稻生产都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比如长江中下游早稻,在4到6月份都是连日低温、降雨、寡照,根据气象部门的资料,日照时数比2009年减少40%以上,导致早稻有效数下降。总的来讲,中稻表现是比较正常的,除了个别洪涝灾害影响较重的省份,长势均基本正常。晚稻主要受早稻影响,秧龄片长、落田苗不足,要加强管理。

总体上看,早稻占全年水稻生产不到20%,而大头是中晚稻。特别是中稻,产量占全年稻谷产量60%以上。所以,关键是要抓好中晚稻的田间管理,只要中晚稻田间管理抓好,没有大的气象灾害,2010年全年丰收还是很有希望的。

程式华表示,目前的灾害主要是从7月中旬到下旬,从长江流域到北方松花江流域,由强降雨引发的洪涝灾害。针对这场灾害,农业部提出了三条措施,第一,对洪水淹没倒伏的,可以扶起来,捆扎一下。如果是倒下了,扶起来用绳子把它捆起来,这样能够保证一定的产量。有些斜了,有泥,用水冲洗一下,这样可以恢复它的自然生长。第二、尽早排除田间渍水,把叶片冲洗干净,恢复叶片光合作用。第三、灾后需要适当地施用磷肥和钾肥,使受淹水稻早日恢复正常生长。对于浸泡时间比较长的,像南方稻区,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发展再生稻。当然,所有的材料都需要进行病灾防控,重点防控好水稻的白叶枯病和稻瘟病。

此外,还需要防范今后的一些可能灾害。从现在来看,南方稻区主要是高温、伏旱和寒露风等,北方稻区主要是霜冻。针对这些情况,各地农业部门要组织起来,到生产的第一线了解情况,坚持早预警、早预防、早控制的原则,要了解水稻的苗情、墒情、虫情、病情、灾情,及时向农民这“五情”信息和技术对策意见,帮助农民做好田间管理,解决生产实际问题,最大程度减轻灾害损失。

针对自然灾害,在南方稻区主要搞好肥水管理,特别是应对好高温热害,要有好的灌溉条件。对东北稻区,主要是要控水、控氮,避免冷害的发生。

程式华指出,2010年上半年,全国水稻产业技术体系专家和超级稻专家成立水稻生产专家组,集合各地的水稻专家紧紧围绕着农业部的中心工作,以科技增粮为己任,主要在新品种、新技术上大面积示范推广,对稻农进行技术培训,分区分季节进行技术巡回指导。

第一,围绕这各地粮食丰产工程、水稻高产创建、超级稻的示范推广做了大量的工作,2010年预计超级稻超过1亿亩,占全国水稻总面积的25%。值得一提的是,根据各地的考察,早稻超级稻在2010年灾害的表现下也是非常好的。

第二,以县为单位,组织稻农进行培训。水稻产业体系岗位科学家、综合试验站主动组织或积极参与地方农业部门技术培训,迄今共培训稻农8.9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