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教学理论与实践范文

时间:2024-01-10 17:56:4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信息化教学理论与实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信息化教学理论与实践

篇1

论文摘要:本文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将信息化教育的教学模式与传统的外语教学模式进行比较分析,并以英美文学课程的教学为例,探索信息教育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模式,认为信息化教育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与方法的研究与实践,有助于外语教学改革进一步向纵深发展。

信息化教育的概念是上世纪90年代伴随着信息高速公路的出现而提出来的。它指全面深入地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来促进教育改革和教育发展的一种全新的教育形态,是建构主义理论与先进的技术(如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相结合的产物。运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形成全新的教学模式,促进教学内容与方法的变革和实现教育信息化,迎接正在到来的信息社会对教育的挑战,已经成为当今教育的必然选择。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及其指导下的“以学生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是由瑞士学者让·皮亚杰江Piaget)最早提出来的。建构主义者认为每个人都是在自身认知结构的基础之上建构知识的,学习者在学习新的知识单元时,不是通过教师的传授而获得知识,而是在自己的经验基础之上将知识转变成自己的内部表述(李其维,1999)。学习过程并非是一种机械的接受过程。在知识的传递过程中,学习者是一个极活跃的因素。知识的传递者不仅肩负着“传”的使命,还肩负着调动学习者积极性的使命。由于每一个学习者都有自己的认知结构,对现实世界有着自己的经验解释,因而不同的学习者对知识的理解会不完全一样。因此,教学评价应该侧重于学生的认知过程,而不是学习结果。学习是一种真实情境(context)的体验,只有在真实世界的情境中,才能使学习变得更为有效。学习者如何运用自身的知识结构解决实际问题,是衡量学习是否成功的关键。

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指导下,现代教育学家们以学生主动建构为指导思想,形成了“以学生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教师通过适当的教学设计,使学习者可以按照自己的认知水平任意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式以及各种工具。学习是学生主动参与完成的,真正实现了个别化的教学。如果学习中遇到了问题,可以通过协作学习,通过学生与教师或学生与学生,甚至与认知工具之间的交互得到解决(何克抗,1998)。

二、信息化教育的教学模式及其与传统的外语教学模式的比较分析

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观念、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的教学过程的稳定结构形式。在一般的教学过程中包含教师、学生、教科书(教学信息)和媒体(教学环境)等四个因素,这四个要素相互关联、相互作用所形成的稳定的结构形式便称为教学模式。

传统的外语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利用教科书、板书及其它教学媒体作为教学手段与方法,向学生传授知识;学生则像海绵吸水般被动地接受教师传递的知识。在这种模式中,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中心,是知识的传播者和灌输者;学生处于被支配的地位,是外界刺激被动的接受者和输出对象;教科书是学习内容的载体;教学媒体则是教师向学生灌输的方法与手段。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介人,尽管许多外语教学课堂采取了多媒体教学方法,但新的媒体仅仅成为教师向学生灌输的方法与手段。新的媒体的介人使“书灌”变成了“电灌”,新瓶装老酒,并没有引起教学模式的重大变革。

那么,在建构主义指导下的信息化教育的教学模式又是怎样的呢?我们把学生、教师、教学信息、学习环境作为信息化教育教学模式的四个要素,这四个因素相互作用、相互联系成为稳定的信息化教育的教学模式结构(Dr.Micheal D.Williams,2000),如下图所示:

信息化教育的教学模式可描述为:以学生为中心,学习者在教师创设的情境、协作与会话等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动性和积极J性,对当前所学的知识进行意义建构并用其所学解决实际问题(祝智庭,2000)。在这种模式中,学生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和运用者;教师是教学过程的指导者与组织者、意义建构的促进者和帮助者;信息所携带的知识不再是教师传授的内容,而是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对象(客体);学习环境包括“情境”、“协作”、“会话”等要素。情境必须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协作发生在学习过程的始终,学习小组的成员之间必须通过会话协商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在这种模式中,信息技术不仅用来帮助教师进行众体教学(如呈现教学信息),而且用来帮助学生查询资料、搜索信息、进行协作学习和会话交流,即作为学生主动学习、协作式探索、意义建构、解决实际问题的认知工具(张屹,1999)教师和学生之间是一种互动的关系,教师给予学生引导和帮助;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吸收到许多新的信息,正所谓“教学相长”。

三、信息化教育对英美文学教学改革的重要启示

“英美文学史”是英语专业学生的专业必选课程,旨在使学生对英美两国文学形成与发展的全貌有一个概括的了解,并通过指导阅读具有代表性的英美文学作品,帮助学生提高语言水平,增强对作品中表现出来的社会生活和人物思想感情的理解,逐步培养学生阅读英美文学作品的能力和鉴赏水平。

传统的英美文学教学方法基于认知主义学习论,教学主要是靠教师事先的安排、控制来达到教学目的。所有的教学活动都是教师发起、运行、评价的,学生只是教师的控制对象。教师在课堂上讲授英美文学发展史,评析作品主题思想、内容梗概、主人公形象、语言特色和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与影响,介绍作品的欣赏方法等等,教师在教学中占据着绝对的统治地位。教学材料基本是以教材为主,很少涉及其他教学资源。这种传统的英美文学教学方法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学生往往处于被动的地位,被动地接受教师所灌输的知识。而英美文学的学科性质决定了其知识点的繁杂,从中世纪到现代几百年的浩瀚历史长河中,涌现了繁星般灿烂的文学巨匠及无数的优秀作品,这些巨匠与作品受其所处年代历史、文化、宗教等影响,分属不同的文学流派,呈现出精彩纷呈的复杂的思想性,在短短一个学期的时间内,很难得其精髓。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们尽管被文学史生动有趣的内容及作品所具有的不同寻常的魅力所深深吸引,陶醉于教师的讲授,但在课后,往往被那些复杂的外国人名、作品名、人物搞得晕头转向。有些学生则将学习重点放在识记大量的知识点上,对于作品的理解、分析、欣赏如雾里看花,似懂非懂,“捡了芝麻丢了西瓜”,这些都是传统英美文学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近年来,许多教师针对出现的问题,对英美文学的教学改革进行了大量有益的探讨。然而,长期困惑英美文学教学改革的两个问题是:一是课程内容的改革限于在文学史范围内进行修改;二是认为文学史课程的教学手段不象其他实践性强的课程,难以做到图文并茂的多媒体化,在思想上人为地限制了课程教学改革的方向。

其实,建构主义者所倡导的“教师不应该以传播知识与控制学生为主要任务,要求教师以‘导’代‘教’、提倡对话性教学”,这一教学原则同样适应于英美文学教学,为英美文学的教学改革奠定了理论基础;而现代信息化技术在教学中的蓬勃发展为本课程的改革提供了基本的物质保障。英美文学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手段与先进性、现代化、多媒体化相联系是完全可能并可行的。

四、信息化教育在英美文学教学中的应用模式

(一)教学目标。引人信息教育技术,打破传统教学单一讲授英美文学史知识的模式,在跨学科的平台上整合课程内容,把电影改编、美术、音乐歌剧、西方文化、中国文化等各种学科知识整合在一起。按照文学发展规律重新建构英美文学史教学的体系结构,突出学科整合知识点,主要内容可分为:文学史、文学思潮、文体分类、重要作家、作品分析等。

(二)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与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相结合,采用混合式教学方法,将传统课堂教学与信息化教学方式有机地结合起来,在课程的讲授上,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超越课本内容,开拓学生视野。另一方面,通过布置学习任务,让学生以小组协作学习的方式进行自主探索学习,通过教师提供的多媒体课件、互联网上的资料和自己从其他资源收集的资料,进行深人的学习,并以撰写论文和制作多媒体作品的形式来呈现其学习成果,促使学生开拓视野,培养创新思维,提高分析能力和动手能力。

(三)教学手段。利用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把抽象的文学知识变为具体的图像,使隐含的思想变为直观把握;把枯燥呆板的文学史资料变为生动活泼的视觉、听觉艺术;将“视、听、读、写、做”融为一体,为学生提供精彩纷呈的视觉和听觉享受。视:充分利用根据英美文学作品搬上银幕的电影改编视觉资源、西方美术视觉资源、西方历史文化视觉资源,以及中国文化视觉资源,将传统文字的英美文学史教学转变为视觉英美文学史教学。听:充分利用音乐、诗歌朗诵、歌剧改编、戏剧等视听资源,改变传统英美文学史教学的无声世界,营造外国文学艺术殿堂的氛围。读:按照英美文学史的演化规律,阅读经典名著,把握英美文学精髓,掌握其思想精华和艺术奥妙。写:从视、听、读中发现问题,探索问题,撰写英美文学论文,为深人研究打下学术基础,为写作毕业论准备。做:学以致用,人人动手,制作多媒体作品,课堂展示,协作学习,增强实际动手能力和团结协作素养。

五、结论

(一)在建构主义教学理念下,我们强调的是“既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因此,应该很好地将这二者有机地融合起来,勇于尝试,互相取长补短,形成优势互补的“学教并重”。而信息化教育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与方法的研究与实践,必然会对教育、教学过程产生深刻的影响,也必将推动外语教学改革进一步向纵深发展。

篇2

为了培养师范生的信息技术技能与信息化教学能力,西北师范大学从2009年开始对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进行全新的改革,将其分解为“教师信息技术基础”和“信息化教学”两门必修课程。教学资源从单一的文本教材充实为以文本教材、光盘教材和网络课程为资源的立体化教材;教学内容从单一的总结性理论阐述扩充为具有丰富案例支撑的技能体系与方法体系;教学方法从单一的传统讲授转变为现代教育教学理念指导下的多样的信息化教学方法;教学环境从传统的普通教室改变为多媒体网络教室;教学评价从单一的终结性期末笔试改进为客观题和主观题结合、过程性作品和终结性考评结合的综合评价体系。经过两年的实践,从各方面的调研结果显示教改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例如在“信息化教学”这门课程的教学中,由于师范生没有教学经历,学生很难与教师达成共同经验,难以真正领会信息化教学的各种方法及其应用。

对于即将成为教师的师范生而言,“信息化教学”课程不仅具有理论指导意义和实践运用价值,还应具有信息化教学示范性的特点。那么如何使“信息化教学”的课堂体现信息化教学的理念?如何突显信息化教学方法的实践价值?如何使“信息化教学”的学习更易让学生理解和应用?如何在教学中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如何充分利用开发的立体化教材资源使学生主动建构知识?基于两年的实践,笔者认为体验教学理论在“信息化教学”课堂教学中的恰当运用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

一、体验教学理论的内涵

体验教学是在教学中教师积极创设各种情境,引导学生由被动到主动、由依赖到自主、由接受性到创造性地对教育情境进行体验,并且在体验中学会避免、战胜和转化消极的情感和错误认识,发展、享受和利用积极的情感与正确的认识,使学生充分感受蕴藏于教学活动中的欢乐和愉悦,从而达到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目的。

体验教学的教育哲学及理论架构是整合教育家杜威的“在做中学”、社会心理学家大卫·库伯的“体验式学习圈”、认知心理学家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以及其他学者的理论而形成的学习框架。体验教学注重为学生提供真实或模拟的情境和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充分参与来获得个人的经验、感受并进行交流和分享,然后通过反思、总结并提升为理论或成果,最后将理论或成果应用到实践中。

在教学中,体验是一个过程,是学生亲身经历某一活动或情境的过程,是形成新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并产生新行动、新选择的过程,是学生心灵与外部世界沟通的一种张力。在体验中,学生主要通过感知、想象、移情、深思、感悟等多种心理活动的交融、撞击,激活已有认知,产生新的认知并内化为自我的感悟,再使感悟上升为个性化的知识经验。体验既是一种活动的过程,也是活动的结果。

二、基于体验教学理论的“信息化教学”教学活动的设计

体验是学生通过亲身实践获得经验和情感,是个体不可替代的意义建构的学习活动。“信息化教学”这门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利用信息化教学资源进行学科信息化教学设计的能力,即学生领会信息化教学方法并学会运用,涉及演播教学、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信息技术支持的探究学习、信息技术支持的自主学习、基于概念图的教学等常用的信息化教学方法与模式。将体验教学理论的思想和理念渗透到“信息化教学”课堂教学中,可将教学过程设计为体验感觉阶段、体验知觉阶段、体验内化阶段和体验应用阶段。学生通过这四个阶段的活动,对信息化教学方法的理解和应用逐步达到明晰。

(一)体验感觉阶段的活动设计——在角色中感知方法

体验感觉阶段是学生亲身经历情境或活动,亲身感受扮演角色的过程。学习信息化教学方法时学生首先要在教师的引领下转变自身角色,从学科教师的角度阅读立体化教材资源中提供的案例与教学视频录像,比较这种信息化教学方法与传统教学方法的异同,思考这种信息化教学方法的特点。这样的活动设计,学生不仅整体感知了信息化教学方法,而且在角色扮演中突显了主体地位。

比如演播教学法的教学资源中提供了语文学科案例“看云识天气”、历史学科案例“青铜器和甲骨文”、生物学科案例“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等不同学科的文字教案、电子教案及教学视频录像。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选择自己所学专业的学科教学案例,如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选择语文案例“看云识天气”,然后进行角色扮演,以语文任课教师的身份阅读“看云识天气”课文原文,观摩课堂视频录像并思考“这节课的教学环节、教

学媒体的呈现形式及媒体作用”等问题,并将自己的见解与小组其他语文“教师”分享,初步整体感知演播教学法。

这一阶段学生的核心任务是感知角色,教师的任务是创设情境。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转换角色——学科教师、转变身份——任课教师,带着“这节课我来教学”的任务和思考去观摩视频录像,否则学生会以学习者的角度去观看案例。由于知识内容在中学已经学过,学生根本不会有兴趣来观看整堂课,教学目标很难达成,即便案例设计得再有典型代表性也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

(二)体验知觉阶段的活动设计——在方法中感悟方法

体验知觉阶段是对感觉阶段中获得的信息进行加工(编码、储存、记忆、操作)和解释(抽象、概括),形成概念或教学理念的认知过程。这个阶段是体验教学理论应用于“信息化教学”的核心阶段,也是最重要的环节。学生通过教师的示范来感悟信息化教学方法,即学习哪种信息化教学方法,教师就用这种教学方法进行课堂教学。这样的活动设计教师不仅示范了信息化教学方法的运用,而且体现了信息化教学理念的特色。

学习演播教学法时,教师可以运用演播教学法开展课堂教学。例如教学“演播教学的功能和应用方式”时,常见的演播教学方式有演播—讲解、演播—讨论、演播—操作及演播—设疑等,教师可以运用不同的演播方式讲解相应的“演播方式教学内容”。学习“演播—讲解”的方式时,教师用“演播—讲解”的方式讲解内容让学生体会;学习“演播—讨论”方式时,教师可以结合播放的案例,以组织学生开展讨论,并让学生体验;学习演播教学的功能时,用“演播—设疑”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视频案例中的不同功能,学生既可以体会演播教学的不同功能,又可以体验到“演播—设疑”方式的具体应用。

学习协作学习时,教师可以利用不同的协作学习形式开展课堂教学。例如设计辩论活动“协作学习的利与弊”,既让学生理解了协作学习的内涵,又体会了辩论这种协作学习的基本形式;设计分组讨论“协作小组的基本结构”的活动,既让学生理解了协作小组的不同结构,又体会了如何开展小组讨论以及如何在协作活动中进行问题分解。

学习探究学习时,教师可以设计探究学习活动开展课堂教学。例如教师可以设计一个webquest活动,学生通过活动的参与来体会信息技术支持的探究学习这种信息化教学方法。webquest一般都由引言、任务、资源、过程、评价和结论六个模块组成。引言模块可以设计成真实的问题情境,比如中学教师请求帮助的电子邮件,请求大家帮助设计信息技术支持的探究学习方案。任务模块可以设计为分析型任务和设计型任务的综合,具体任务是为了及时给中学教师回信,引导学生分析“信息技术支持的探究学习有哪些主要模式,各模式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有哪些,如何设计这些不同的探究学习模式”等问题,然后分组选题并选择某一探究模式完成教学设计方案。资源主要是课程提供的立体化教材资源及因特网络资源。过程设计为小组分工、收集资料、汇总资料、完成作品等活动。评价可以从资料的收集、内容的分析、方案的设计及团队的协作等方面进行组内和组间的过程性评价。结论可以引导学生总结、分析这节课的教学方法,是webquest活动设计的点睛之笔,一定要引导学生感悟出活动设计的方法是webquest。另外,webquest活动的任务设计一定要结合学生所学专业,比如英语专业的学生设计任务的选题可以是广告英语的特点、中西文化差异探讨、圣诞节在中国、为什么“新概念”在英语教学中长盛不衰等,物理学专业的学生设计任务的选题可以是凸透镜成像规律、卫星发射基地的选址、从“石油文明”到“核文明”等。 学习基于概念图的教学时,教师可以设计“回顾复习已学信息化教学方法”的活动来开展教学,学生既可以梳理已学信息化教学方法知识,又可以体会基于概念图的教学方法。

这一阶段教师的核心任务是运用信息化教学方法设计恰当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在方法的感知中悟出方法的应用。“信息化教学”文本教材对所涉及的各种信息化教学方法的内涵、特征、功能、基本环节等相关内容都作了概述性的介绍,呈现形式多是文字性的描述,教学时如果教师采用ppt辅助讲解的方式,学生很难领会信息化教学方法的真谛,在设计实践活动时也难以灵活运用。

(三)体验内化阶段的活动设计——在评说中内化方法

体验内化阶段是将知觉阶段认知的结果(概念、观念)与个体原有的认知结构建立内在的联系(同化、顺应),内化为行为准则的建构过程。这个阶段从三个方面完成信息化教学方法理念的内化。首先,学生通过研读教学设计方案、分析设计环节来内化;其次,学生通过阅读教师的说课稿、理解设计意图来内化;最后,学生通过再次观摩案例视频录像、依据评价量规评说教师对具体方法的运用情况来内化。这样的活动设计不仅体现了学生分析、评价问题的综合能力,而且体现了现代教学理念的

评价观。

比如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在学习演播教学方法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先研读课程资源中提供的“看云识天气”教学设计方案,分析教学环节的设计、演播教学的应用时机、媒体的应用形式、情境的创设与应用等,进一步理解演播教学方法;接下来可以引导学生阅读方案的设计者——任课教师的说课稿,分析具体知识点运用演播教学的设计意图,更进一步内化演播教学方法;最后,教师引导学生自主观摩这节课的视频录像,观察任课教师运用演播教学的组织过程,之后借助课程资源中提供的演播教学评价量规,分小组评说这节课,深入内化演播教学方法。

(四)体验应用阶段的活动设计——在作品中应用方法

体验应用阶段是对已形成认知结构的结果进行检索、提取和使用,并对内化的行为准则通过外在行为进行呈现的过程。这个阶段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所学知识,结合所学学科选择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参阅案例设计一个信息化教学设计包件,并在小组或全班学生面前进行说课。这一过程既有学生信息技术运用能力的呈现,又有信息化教学方法的体现;既有学科知识的显现,又有教学组织能力的表现,这是对信息化教学法知识、信息化学科知识及学科教学法知识的综合运用与融合,是对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最高要求。这样的活动设计不仅体现了学生运用信息化教学方法的创新能力,而且体现了学以致用的教学理念。

在作品完成的过程中通过选题、设计、说课使学生亲身体验到信息化教学方法的应用过程,体会到方法的应用要领,体味到方法的应用优势,也会提高学生主动运用信息化教学方法的积极性。

三、设计“信息化教学”教学活动应注意的问题

(一)必须运用信息化教学方法——教学有法

教学有法,在“信息化教学”的课堂教学中必须运用信息化教学方法。因为“信息化教学”是“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的核心必修课,这门课程的核心目标是理解信息化教学方法及其应用,主要教学内容是各种信息化教学方法的介绍,那么课堂教学方法应该且必须运用信息化教学方法。这样的课堂教学对于职前师范生不仅具有很强的示范性和说服性,而且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并运用各种信息化教学方法。

(二)灵活运用信息化教学方法——教无定法

教无定法,在“信息化教学”的课堂教学中要灵活运用信息化教学方法。因为基于体验教学理论的课堂教学活动设计尽管有它的优势,但未必对每位任课教师都适宜,也未必每种信息化教学方法的知识内容都适宜让学生体验学习。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分析具体的教学内容,依据教学目标并结合教学对象的特点,灵活运用信息化教学方法。

(三)综合运用信息化教学方法——贵在得法

贵在得法,在“信息化教学”的课堂教学中要综合运用信息化教学方法。因为任何一种信息化教学方法都有优势与不足,任课教师可以综合运用多种方法,这样可以弥补某种单一教学方法的不足。例如可以在信息技术支持的探究学习活动中设计学生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活动,只要教学设计的选题得当、活动得法、组织得体,也能很好地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渗透现代教学理念,促进学生对信息化教学方法知识的主动建构。

篇3

【关键词】信息化;网络化;翻转课堂;环境化学;教学设计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以多媒体和网络平台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推动下,高等学校日益进入信息化教学时代。学生通过网络学习资源获取知识和信息越来越丰富,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等新概念也越来越冲击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1]。如何运用校园信息化资源,让现代化的技术手段为教学服务已经成为当前教育教学工作者们需要研究和探讨的重要问题[2-4]。教学模式的创新是适应信息化环境的核心问题,具体表现为基于班级授课制,强调知识传递、以教定学的知识传授模式逐步让位于基于信息化环境的强调问题中心、以学为主的整合探究模式。本文以环境化学课程为例,强调以学习者的学习活动为中心,充分利用教育系统内部组织教学资源外,更要利用信息化环境中优质的资源与服务支持学习者的线上线下学习和课内课外学习实践活动。构建基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环境化学课程的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在教学理论的指导下,基于教学对象的特征,组织教学内容和教学资源,设计教学活动和学习环境,最终支持学习者有效达成学习目标的系统活动。教学设计以解决实际的教学问题为宗旨,是连接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桥梁。翻转课堂,就是在信息化环境中,课程教师提供以教学视频为主要形式的学习资源,学生在上课前完成对教学视频等学习资源的观看和学习,师生在课堂上一起完成作业、答疑、协作探究和互动交流等活动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自2010年开始,我校环境化学课程的教学方法与手段进行了有效的探索与实践,逐渐形成环境化学课程自身的特色教学[5]。在教学中,本课程以“学生学会学习”为中心,坚持“科研促进教学、结合地方发展需求”两项原则,以“发挥网络作用、以项目教学为核心,以小组学习为形式、强化实践教学”三种策略有机融合,优化信息化教学方法与手段,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发展终身学习能力。一方面,基于取得的教学成果,提炼基本的教学模式、策略与方法;另一方面,努力探索并实践新模式、策略与方法,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果。

1 基本的教学模式、教学策略与教学方法

课程教学团队提炼了现阶段本课程的基本模式:“讲―验―观―研”四步循环模式。其目的在于促进学生学思统一,知行合一,熟练掌握基本的知识体系,然后结合案例教学,项目分析,提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课程基本知识理论的教学品质。“讲”即指教师对核心理论知识的“精讲”。这是学生有效获取理论知识的重要环节,这个环节主要发生在课堂环境,教师基于课程的重点、难点对核心理论进行的阐述与应用分析。“验”即指学生进行的课程实验,这个环节主要发生在实验室,实验项目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并结合特色教学要求设计,这是锻炼学生动手能力以及激发其学习兴趣的关键。“观”即指学生跟随指导老师到一些环境污染问题较严重或环境保护工作做得较有成效的实地进行见习,在见习中锻炼学生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课堂或实验室学习到的知识有真正的“用武之地”,这个环节是联系课程实验和后续创新研究的纽带。“研”即指学生进行的创新研究,这个环节主要发生在实验室,但此时与课程实验不同,比课程实验更进一个层次。它是指导教师根据学生科研兴趣结合学科前沿和地方特色设计实验方案,然后由学生探索完成实验,这是一个循序渐进和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2 形式多样的翻转课堂教学方法

理论教学的模式、策略与方法凸显自主性、前沿性与合作性,主要开发了三种新模式:案例研讨模式、专题讲座模式和任务驱动模式。这对完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增强学习效果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为了增强教学实效,理论教学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基于取得的教学成果,我们探索并实施了“案例研讨”、“专题讲座”、“项目任务驱动”的新模式。

2.1 案例研讨模式

案例研讨模式的主要环节是:呈现案例(不同层次水平的经典案例:视频或课件等)小组研讨(小组讨论案例所承载的环境化学重点理论及实践应用技能)代表发言(分享组内和组间有意义的信息)小结反思(教师或其指派的主持人)。

2.2 专题讲座模

主要依托课主持国家级、省级和外专项目等专家学者,教师根据教学大纲要求,结合课题组和外籍专家的的科研成果,在科研v座中重点介绍课题研究的目的、方法手段和成果等,通过多学科前沿知识前瞻行的引导,旨在培养学生在科学的道路上“仰望星空,脚踏实地”的胸怀。

2.3 项目任务驱动模式

项目任务驱动模式的主要环节是:布置任务(课前教师布置有关教学的任务或问题,如给小组布置“为什们南极上空的臭氧空洞只发生在春季?”教师通过网教平台提供文献资料、网上资源信息平台,学生分团队讨论,自主线下学习,汇报(小组派代表汇报任务完成情况)小组自评和他评(小组间相互评论各组完成任务情况)学生相互提问,教师点评和小结。

3 多形式、立体化的实践教学的模式

构建多形式、立体化实践教学模式是本课程教学设计的重要特色,其中开发实践教学模式、策略与方法是基本的形式。我们依托大学生创新和创业训练项目,大连民族大学大学生太阳鸟科研计划、华信理化杯大学生生态环保论坛、校外企业实训和全国挑战杯大赛等,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教学,构建“课堂学习+课程实验+实训实习+创新实验+行业竞赛”的立体化实践教学模式。

4 信息化师生互动教学模式

本课程教学紧密联系教育实际,充分利用各种技术手段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以课程网站的建设和学科学习应用网站的开发为契机,推动教师和同学们进行课内外的合作、互动和交流,构建起了“留言板”、“讨论园地”、“谁来答”等交互平台,使学生之间自由交流经验、体会、提出见解和主张,教师既可以参与其中,又可以提出仲裁和建议,线下也可以通过QQ、E-mail和微信等网络工具有效延伸。师生可以在课外针对课程学习、当前影响重大的环保事件、身边的环保问题等进行交流和探讨。构建了一个开放性学习环境,提高了学生的信息化学习意识,尤其是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的意识,有效地促进了教学目标的实现。

5 多维度的考评措施

课程内容的多样化教学设计也促进了课程考核内容的立体化。学生的成绩考核主要突出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运用基础理论的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考核,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作业环节突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能力。课程的作业形式突破了传统的纸笔考试,形成了口头作业、书面作业、实践作业相结合以及个人作业与小组作业相结合的作业形式,如课堂讨论、小组报告和研究论文等,使学生在建构环境化学理论知识的同时提高分析和应用能力。

2)调整期末考试的内容和题型,凸显实际问题分析和应用能力的要求。为考察学生对环境化学知识的理解和把握能力、对具体情况的分析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理论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编制试卷的过程中,注意将影响重大的污染事故或当地的环境问题与课程的知识点结合,要求学生在阅读案例材料的基础上立地做出分析,以考察学生运用原理解决问题的能力。阅卷中主要依据分析过程和思路的清晰程度及运用环境化学理论知识的能力评定成绩,不拘泥于结论的一致性。

翻转课堂的教学理念在网络环境下实现了环境化学课程学与教要素的转变:教师角色将由知识传授者转变为意义建构的帮助者;学生地位由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课本内容由教师传授知识的内容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对象,即学生以课本为纲自主地学习,课本成为学生学习知识的内容,多媒体网络环境传播手段的交错应用,不仅拓展了学习的时空观,而且使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操作能力同步发展;而教学过程也不再是教师向学生灌输知识的过程,而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知识的过程。

【参考文献】

[1]杜鹤民,张淑梅.基于自组织理论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探讨[J].美术教育研究,134-136.

[2]王浩.面向终身教育的泛在学习教学设计模式探析[J].科技与教育,2011(5).

[3]康艳红.《环境化学》网络课程群建设的方法与实践[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9(3):460-462.

篇4

[关键词]高师生 信息化教学技能 调查 对策

[作者简介]刘小天(1972- ),女,河南南召人,平顶山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教师教育、基础教育。(河南 平顶山 467002)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3年平顶山学院校级教研项目“教师教育专业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2-JY05)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08-0181-02

一、问题的提出

信息化教学是指教师和学生借助现代教育媒体、教育信息资源和方法进行的双边教学活动。随着教师专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以及以多媒体计算机网络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广泛应用,信息化教学技能越来越成为高师生具备教师资格、胜任未来教师工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必备素质之一。但笔者在指导教育实习工作和历届校级省级说课比赛活动过程中发现,不少学生缺乏信息化教学的基本素养和技能,因此调查和了解高师生的信息化教学技能的现状对高师院校提高师范生的教学质量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对象和方法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和现场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设计的问卷主要涵盖师范生的信息化意识、对信息化知识的了解、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等内容。为增加调查结果的信度,选择一所重点师范院校和一所普通师范院校的学生作为样本,从大四年级本科生中随机抽取400名学生(文科和理科生各200名,计算机及相关专业除外)作为调查对象。共发放问卷400份,回收396份,有效问卷为390份,有效率为97.5%。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1.高师生的信息化意识。关于信息化意识,设计的问卷包括对教育信息化的认识和了解、学习信息技术的态度、应用信息技术的热情三个方面的内容。表1调查结果显示,目前高师生已经具备一定信息化素养,有88%的学生对网络有较多的接触,并能在生活里经常利用,为自己的学习和发展服务;63%的学生在进行教学设计时首先会想到利用网络来搜集教学资料。但也看出他们对信息技术的掌握水平和应用能力还比较有限,学生对网络教学资源的利用还不够充分,主要用来浏览新闻(32%)、聊天和发邮件等信息交流(31%)和游戏娱乐(22%),对数字图书馆的利用率较低(34%)。这说明还有很多学生没有认识到互联网是一个无比巨大的知识库、可以搜索到自己需要的知识和信息,没有形成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的意识和习惯。

2.高师生的信息化教学能力。信息化学教学能力从三方面调查:运用网络资源整合教学内容和交流信息的能力、借助信息技术进行教学设计的能力和使用多媒体教学软件的能力。

高师生运用网络资源整合教学内容和交流信息的能力。调查了解高师生在教学中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意识以及对多媒体功能的认识。182页表2结果显示,学生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信息化意识较强,大多数在教学中都会想到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学生对多媒体的功能也有较全面的认识,有95%的学生认识到多媒体能提高学习兴趣,87%的学生体会到多媒体便于教师呈现教学内容。还有部分学生对多媒体“能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和“有效整合教学资源”功能的认识不够深刻,说明这些学生的教学理念不够新颖,还不能借助于现代多媒体技术有效变更教学内容和结构、实现教科书资源和网络信息资源的有机融合。

高师生借助信息技术进行教学设计的能力。表3调查显示,学生虽然学习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及教学技术等课程,但对教育教学理论知识的了解还比较缺乏,有近40%的学生只能记起一种常用的教学模式;在制作课件时仅有18%的学生会考虑教学方法的有效性,34%的学生在制作课件时处于比较盲目的状态,认为制作课件就算利用了多媒体辅助教学,没有思考在教学理论的指导下进行教学设计,师范生的教学理念还较落后,不能有意识地应用所学的先进教育理念。通过访谈得知,一些师范生的教学观念并没有从根本上转变,在教学设计中,仍以教师为中心,把学生掌握知识建立在教师的单向传授上,运用多媒体教学由原有的“人灌”变成了“机灌”,课件制作也只重视教师如何教学,在发挥学生主体性,促进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并解决问题,以及指导学生学习等方面都较为欠缺。

高师生使用多媒体教学软件的能力。调查显示,多数学生还停留在能利用PPT编辑文本、呈现教学内容的阶段,有32%的学生会利用Authorware制作课件,分别有11%和5%的学生会利用Flash和3Dmax制作动画;有76%的学生不熟悉音频和视频素材的处理;有近80%的学生不会利用网页制作电子教案。说明学生对多媒体素材的获取与处理能力还比较初级,编辑和处理各种素材的能力还较弱,对常用教学软件的使用还较生疏。

四、建议

1.要营造信息化教学的良好氛围。高师院校应营造信息化教育的探索和研究氛围,改革高师教学的模式和方法,加强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使高师教学成为真正的信息化教学。信息化教学是教育者和学习者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传递、接受与交流教育信息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仅教育者借助现代教育技术搜集、加工、处理和传递教育信息,学习者也借助现代教育技术查询、探索、接受和加工教育信息。通过教师身体力行和教学示范让学生感受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优势,让学生逐渐熟悉和掌握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新型学习模式和教学方法。良好的信息化教学氛围,学生耳濡目染,会不自觉地提高信息化教学能力。

2.改革课程设置,加强信息技术的培养。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中进一步加强信息技术,尤其是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知识技能内容,为学生信息素养的提高打下基础。目前,高等师范院校师范生对信息知识的学习主要是通过开设“计算机基础”“现代教育技术学”等公共课程来进行,这有利于师范生了解一些基本的信息技术理论。但对于如何将这些基本信息技术理论与具体学科教学有效整合,提高师范生对于信息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水平一直不够重视。据了解,除了教育技术学专业及个别教育学专业开设教学设计课程外,其余专业均未开设,绝大多数师范生没有系统学习过教学设计课程。师范院校教育课程应在培养师范生信息素养方面下工夫,开设“信息化教学设计与实践研究”等课程,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应增加多媒体技术部分,特别是音视频文件的录制、编辑、加工和处理等内容,强化PowerPoint课件制作,进一步完善师范生的信息知识结构,掌握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方法。

3.帮助高师生树立先进的教学理念。在新课程背景下,要改变课堂教学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在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必须帮助高师生树立先进的教学理念,主要包括:对基于网络技术的新型学习模式的了解,如研究性学习、任务驱动学习、基于问题学习、基于资源学习、网络学习、协作学习;对先进教学理念的了解,如行为主义教学理论、认知主义教学理论、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人本主义教学理论等;对信息化资源与学科课程整合的了解,信息化课程资源非常丰富,必须与课程有机结合,,如培养学生利用网络搜集和处理信息的意识和能力、获取新知识的意识和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等。

4.为师范生提供信息化教育的硬件支持。进一步创造优良的信息化教学环境,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使用计算机和上网的机会,为教师教学提供更完善的软件和硬件支持,这是推动学生、教师使用信息技术的重要条件。

此外,鼓励师范生积极参加相关的学术交流活动,通过网络媒介等形式经常与专家或导师进行联系沟通,还应该注重开展校内和校际间经常性的信息化教学观摩和研讨活动,以不断提高师范生信息化教学的整体素质和水平。

[参考文献]

[1]孙宽宁,刘长伦,朱岭仁.高师信息化教学技能和教学理念调查研究[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

篇5

新时期教育信息化为教育现代化最为鲜明的时代特征,在这样的背景下,就需要我们结合各个学科的教学需求积极发展教学信息化。中职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培养社会基础性人才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计算机课程是中职教育的重要课程,为了更好的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中职计算机教学必须顺应信息化发展需求,积极开展信息化教学。目前,中职计算机教学设计还比较单一化和简单化,教学内容注重培养学生的理论知识,对中职学生技能训练不足。在信息化环境下,中职计算机教学设计必须改变过去传统的计算机教学模式,探索全新的教学方式,最终促进教学质量提升。本文主要结合实际情况,就基于信息化环境的中职计算机教学设计进行了分析,希望通过本次研究对同行有一定帮助。

关键词:

信息化环境;中职计算机;教学设计;研究

在信息化大背景下,教育的信息化过程中实际上就是网络和计算机技术在教育领域被广泛应用的过程,人们通过对网络和计算机的应用,使得二者在教学过程和学生学习过程中被广泛的应用。在全新的历史时期,实现教育教学的信息化和现代化已经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也是我国教育教学工作人员开发和研究全新课题。中职计算机教学过程中实现信息化是将计算机技术和信息化技术完美结合的过程,对改变过去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有着显著的帮助。

1、信息化教学模式的构成要素

1.1学习环境

学习环境构建是中职计算机信息化教学设计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在现阶段的计算机教学过程中,信息化技术已经不单单只是辅助学生开展学习的主要手段,更多的是指引学生更好开展学习的一种手段。对于中职学生来说,他们年龄还比较小,大部分学习和生活时间都是在校园中度过的,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条件、教学方法和班级风貌等因素都可能会影响到学生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因此,中职学校要想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就需要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实现中职计算机教学设计的信息化,保证学生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计算机课程习中。

1.2教学理论

在中职计算机教学过程中,通过应用教学理论,用特定的教学概念和命题等教学方案描述教材中的相关内容,科学组织学生学习计算机知识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做好教学理论研究和探讨工作可以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提高教师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率,更好的适应中职计算机教学规律。

1.3教学目标

在实际的中职计算机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对教学效果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利用信息化技术对教学目标进行科学预测,更加高效的掌握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程序,帮助计算机教学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保证学生能够学习到更加有价值的计算机操作技能。

2、基于信息化环境的中职计算机教学设计研究

2.1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结合课程标准要求和教学对象的实际特点将教学的各个要素进行科学有序的安排,制定科学的教学方案和教学计划。教学设计过程中重点做好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方案、教学手段、教学步骤和教学课时的安排等几方面内容,但是应该注意的是教学设计并不是指教案。教案只是对某一节课各个教学环节的安排,而教学设计除了要对本节课进行科学设计之外,还要全面体现出本节课程的中心点,全面体现出教师对这节课程的整体看法和教学把控。

2.2教学设计方案编制

一个完整的教学设计应该包含教材分析,学生学习情况分析、教学目标分析、教学重点和难点分析、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分析、教学课时设计、教学资源收集、教学思路设计、教学评价、课堂教学时间分配和教学总结反思等内容,这是对教师编写教学设计方案编写的基本要求。教学设计方案编制过程中要考虑齐全,尊重学生,以学生为教学中心,充分发挥好学生的主体地位。

2.3中职计算机信息化教学设计

中职计算机信息化教学是以现代化教学理念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后续支撑,积极应用现代化教学方法和手段。在中职计算机信息化教学过程中,要求将教学观念、教学组织、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技术和教学评价等一系列的因素实现信息化。中职计算机信息化教学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强调情景化教学,加强合作学习,对学习环境进行全面设计,积极应用各种信息资源开展教学。中职计算机信息化教学要求教师及时转变过去传统的教学理念,根据学生专业需求,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案,促进计算机操作技能的提升。以网页设计为例,整体教学思路就是通过项目教学,安排和学生专业相结合的教学内容,通过将学生分组,将计算机课程中的相关内容融入其中,借助信息化辅助手段,激发中职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对项目进行科学评价。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将课程分为不同的教学阶段,围绕教学目标和项目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先将学生进行分组,以小组形式开展项目。然后让学生结合项目要求充分收集材料,设计调查问卷,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将项目初期结果在校园网上公布,然后将制作好的网页在校园网上展示。通过合理的教学设计,实现一边学习,一边实践操作,整个教学活动借助多种信息化手段。利用项目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保证中职学生能够积极投入到自主学习中,教师的教学角色也发生了转变,更好的促进学生计算机实际操作能力提升。

参考文献:

[1]提高计算机专业教师信息化技能水平的策略研究[J].邱红.职业技术.2012(07)

[2]计算机基础课程的信息化教学设计及实践浅析[J].吴嘉竹.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5(07)

[3]高职院校化工类专业课程信息化教学设计[J].于荟,于清跃,赵利顺,刘超,沈浩.广州化工.2017(02)

篇6

 

1 前言

 

影视动画专业是一门新兴的专业,在我国已有很大发展,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但是,目前的发展情况与国际水平相比,还存在不小的差距。由于该专业涉及的范围比较广泛,内容比较多,如美术绘画、动画设计、动画制作以及由此衍生的游戏、电影等,因而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非常多。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再课后实践的教学方式,学生不仅难以深刻理解和全面掌握知识,而且不利于发挥学习的自主性,导致教学效果事倍功半,无法满足学生的发展和社会的要求。、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已经成为教学中的常态化辅助工具。在影视教育教学中,借助信息技术的优势来辅助教学,不但能把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形象化,让学生在情境中感知和理解,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而且可以让学生通过网络自主学习和探究,从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提高教学效率。

 

2 影视动画专业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教育教学理论缺乏系统性 目前,虽然我国的影视动画专业教学取得很大发展,但教育教学理论还不够系统,教学经验储备也不够丰富,使得影视动画专业的教学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我国的影视动画专业构建时间较短,因而理论体系不够完善;另一方面是因为教学条件比较落后。以3D动画教学为例,需要有符合要求的硬件设施来保证,如专业化的线拍动检设备、录音设备以及非编系统等。如果硬件设施不能满足教学要求,那么,课堂教学就只能停留在枯燥的理论讲解上,这对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发展必然会带来极大的制约。

 

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的脱节 虽然我国动画产业市场对专业人才需求量很大,但很多影视动画专业毕业的学生不好找到对口的工作。在调研中发现有三个主要原因。

 

一是不少学生对这个专业并没有多少兴趣。不少学生学习这个专业,尤其是职业院校的学生,只是为了拿个大学文凭,毕业后便放弃该专业的工作,而在其他行业就业。

 

二是学生缺乏这方面的特长。影视动画专业是一个综合性专业,包括一系列环节,各环节有明确分工,既有独立性,又相互联系。因为没有兴趣,所以不少学生学得不精,往往出现“样样通,样样松”现象,使就业前景面临严峻考验。

 

三是落后的教育教学方式导致。由于教育教学理论知识比较单薄,再加上学生兴趣和特长的缺失,致使综合专业素质不够全面,毕业后不能胜任工作,用人单位避而远之。

 

3 传统影视动画专业教学的特点

 

传统的影视动画教学方式,一般是教师在讲台上,利用黑板和粉笔进行知识的讲授,然后通过师生交流,或者通过师生之间的讨论等方式进行。这种教学方式,虽然含有交流和讨论的成分存在,但基本上还是“填鸭式”的知识灌输,容易导致课堂教学氛围沉闷枯燥乏味,使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渐减弱。虽然学生能够通过记笔记的形式,对知识进行理解和记忆,但也是被动接受,缺乏学习的自主性,很少有机会去进行实践和论证,使学生产生依赖症。在课程改革大背景下,这种教学方式既不符合时代潮流,也不符合学生实际,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4 信息化教学的优势

 

利用信息技术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影视动画是一门演示性很强的专业课程,而信息技术的演示性特点,可以把每一个知识点进行声色并茂、动静结合的演示,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特别是在课堂导入时,利用信息技术可以把教学目标的预习案例以动画的形式演示给学生,使课堂教学的第一步就有一个良好的开端。

 

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生动演示,帮助学生理解 信息技术具有集声音、画面和文字等于一体的特点,既生动形象,又动静结合。教学时可以通过创设情境,给学生以视觉和听觉的刺激,从而为学生营造一种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在情境中理解。如在讲授“影视鉴赏”时,如果采用传统的讲述方式,向学生讲解影视作品中导演的构思、画面的色彩处理以及镜头的运用等,就比较枯燥乏味。而运用信息技术,可将有关教学内容的图片和视频直接展示出来,再配上适宜的音乐,就能让学生直观地了解该影视作品的特点,帮助学生加深理解。

 

利用信息技术进行交互式学习,促进自主实践 信息技术具有交互式功能,为教学互动提供了支持。教师可以先在教师机上主讲,然后让学生在学生机上观看演示,并记录演示步骤。在学生进行自主练习时,教师可以通过教师机对学生进行监控。遇到问题可以采用一对一的远程控制方式,对学生进行单独辅导;或进行分组讨论,使其他学生了解问题的解决方法。

 

对于一些学习难点,学生不可能一次掌握,这就需要反复查看教师的演示资料。对于教师的教学实录,可采用多媒体教学系统中的屏幕录制软件,实现对文件进行保存和支持学生下载。学生需要时,使用多媒体播放器,就可以直接播放教师录制的多媒体文件进行观看。

 

5 信息化教学的建议

 

加强理论学习 理论知识是教学工作的基础,只有在掌握丰富的理论基础上,才能在教学中游刃有余。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网络中丰富的教学资源,吸收先进的专业知识,丰富教学内容,通过加强理论学习,构建自己完整的动画教学理论体系。如通过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删减,并根据实际情况添加一些相关的内容,可以提高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和饱满度。

 

强化实践能力 影视动画专业需要大量专业软件的运用,因此,教师应加强实践训练,在实践中提高应用能力。如将动画运动原理、动画合成理论、动画场景与布置以及动画特效技能等串联起来,优化课程内容,降低学习难度。

 

针对不同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学习兴趣,实施分层教学,因材施教 利用信息技术的交互性特点,及时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以期达到全面提高的教学效果。

 

保存学生的成长资料,构建教学资料库 学生的成长数据可以为以后的教学提供有益的参考,因此可以把学生的档案打包保存,作为教学资源和校友与母校沟通的桥梁。

 

6 结语

 

总之,信息技术是一种教学辅助手段,只能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因此,不能过分夸大它的作用,不能替代教师的创造性工作。只有以学生为中心,完善教学设计,才能使其发挥更大的作用。

篇7

数学的学习在学生生涯中,无论哪一个阶段都是学科中比较难学的一门课程。在信息化的二十一世纪,数学教育更加趋向于实践化的应用数学,即尝试将复杂的数学问题与实际生活实践联系到一起,也就是当下的“应用数学”专业。笔者将对当前应用数学专业的定位及其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分析、研究,并指出在当前形势下,亟待加强应用数学专业的基础,确定专业定位,分方向培养,扩宽就业口径。

关键词: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专业定位;人才培养

1应用数学专业发展及定位分析

自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我国高等教育逐渐走入了“大众化”的使其,在这样的教育背景下,如何确定应用数学专业的定位及其人才培养模式成为了关键性问题。在国外,应用数学早在上世纪40年代便在国防、科技、生产管理、政府管理、金融经济等领域有了一定的应用基础[1],并借助数学应用软件从后台走向了前台,使得应用数学的地位在社会生产、科研及经管等社会经济的重要贡献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当今时代是大数据时代、信息化时代,已经不能再沿用上世纪的人才培养模式,而必须在新时代背景下制定新的培养计划,把理论教学计划放在首要地位的同时,还要加强实践环节,以及对学生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的训练培养,将数学专业实践化。应用数学专业的定位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培养学生的数学理论基础,主要课程包括数学分析、高等代数、概率统计、近世代数等基础数学理论,此外还包括运筹学、数学建模、优化算法设计等现代应用数学基础,并以此作为另一方向的发展基础;另一方向即是选择在软件工程方面或者金融方向的发展,在已有数学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数据库开发、对Mathematica,Matlab等软件的应用等;在数理统计以及金融方向通过开设现代统计分析、西方经济学、保险学及精算、货币学等课程,并开展相应的实习活动,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理论与方法解决金融领域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复合型人才。

2应用数学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根据教育部出台的有关专业建设的文件和学校培养计划的总体部署,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课程设置主要分为:公共教育,学科基础教育、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方向和实践教育五个环节。通识教育即对民主法治建设、科学文化素养、文学艺术类等对全校所有专业都有要求的学科培养,诸如基本原理概论、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和中国近代史等,还包含了对外语、计算机使用能力的培养,这也是现今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基本要求,在一些高校的培养计划中,还将数学建模课程也纳入了通识教育的范畴;专业基础课包括经典的数学理论,这是进行专业课程学习的基础,主要包括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解析几何经典的三基,以及常微分方程,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数值计算方法等应用数学基础;专业方向包括软件工程和金融两个方向,前者开设的专业课程主要有数据库原理、操作系统、软件工程等;后者主要有现代统计分析、西方经济学、银行货币学、数理金融等现论课程;此外,一些适用数学专业的现代基础课程,诸如近世代数、泛函分析、拓扑学等都对学生数学修养的提升有很大帮助。最后,结合实践环节对理论知识的应用,提高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学生的上机实践能力和对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应用数学当前困境

3.1专业定位与社会需求的矛盾:高科技时代,社会需要的数学人才是多方面和多层次的。[2]目前我国物理学、天文学及金融等领域的发展离不开应用数学的进步。例如,在生物学领域,利用纽结理论研究DNA分子结构,利用随机微分方程研究股票、期权价格,地质领域利用时间序列分析遥感图像特征等,都需要数学中的知识,这充分说明数学已经渗透到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许多领域中了。

3.2教学方法、方式与时代不相适应:在当前数学教学过程中,许多课程内容仍使用以往传统的教学方式,不能很好地与当前信息化时代背景相适应,教学方法、方式也不再适应当代大学生,缺乏创新活动,而是“填鸭式”教育。

3.3课程设置中实践活动较少:以往的应用数学专业注重的是理论知识的教学,追求的是数学知识面的广度,而忽略了单一知识面的深度问题,导致绝大部分学生空有较强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生产生活严重脱节,这与国外应用数学教育注重应用的培养还有很大一段差距。

3.4应用数学的师范化教育意识薄弱:数学与应用数学的教学发展方向在过去一直是教师行业,随着各行各业对应用数学人才需求量的增大,许多学生并不希望从事教师行业,而是希望能在一些涉及高科技行业,诸如天文物理、机械制造等行业有所建树,而学校对应用数学专业的教育模式仍沿用之前的标准,致使学生师范技能薄弱,那些想从事教师行业的人才无法在师范招聘中脱颖而出。

4应用数学专业发展的措施

4.1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加强对学生的实践教育,推动数学与应用数学与其它学科的融合。随着科技的进步,数学与其他学科的相互渗透、融合成为了新的趋势,这些学科融合迫切要求学生自身转变学习观念,使自身适应时代的要求,成为复合型人才。

4.2优化传统课程,专业课程群。在对学科教育上,要积极优化、更新教学内容,使得原有更侧重理论教学的计划向新的信息技术方向转变,培养宽口径人才,引进国外成熟、先进的教学成果和教学理念,突出实践的重要性。[3]

4.3信息产业的发展及其与应用数学的融合对学生计算机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学校方面要加强对学生计算机算法设计的培训,推动学科的渗透、融合,学生自身也要根据兴趣爱好和时代背景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向,并为之不断奋斗。[4]

参考文献:

[1]侯再恩,蔺小林,王社宽,刘利华,郭改慧,贺艳琴.数学与应用数学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5,35

[2]姜伯驹,李忠,郑志明等.我国数学类专业的教育改革[J].数学通报.2003,05

[3]王利东.数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程度工业学院学报.2016,02

篇8

论文摘 要 如何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来实现教育的最优化?高校教师在应用其过程中必须认识到这是一个系统工程。就如何科学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从5个方面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

现代教育技术的核心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教学过程和教与学的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以实现教育最优化的理论与实践。如何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来实现教育的最优化?高校教师在应用其过程中必须认识到这是一个系统工程。本文就如何科学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

1 信息资源建设是物质条件

信息资源的开发建设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长期任务,是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前提物质条件。其中,硬件建设是教育技术应用的基础,软件资源开发是教育技术应用的核心。

1.1 完善硬件建设

目前许多高校都很注重教育技术硬件建设,如校园网、网络教室、多媒体教室、电子阅览室、数字化资源建设设备等已经基本具备。但是,还有一些高校缺乏信息化教学所需的硬件环境,仍然需要加紧步伐完善硬件建设。由于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发展迅速,设备更新淘汰较快,在信息化建设中要遵循“依据需求、统筹规划、实用性、经济性”的原则,本着为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的宗旨,根据学校的软件资源、教学的实际需要去投资,走出“教育技术应用的媒体越先进越高档越好”的误区,处理好硬件与软件资源建设的关系,避免盲目投资,造成硬件资源的浪费。

1.2 丰富软件资源

教学软件资源建设主要是素材库、策略库、试题库、多媒体教材、电子文献、多媒体课件、网络课程等的建设。有了丰富的软件资源,才能真正发挥教育技术的作用,使教育技术的应用不流于形式。在教学软件资源建设方面可以联合多方面的力量共同建设,一般可通过以下几种途径。

1)链接。通过建立校园网,做好网站的建设和维护,将学校的服务器与因特网上大量高水平、高质量以及免费的教育教学资源网站进行链接,直接实现教育教学资源共享。

2)自主制作和二次开发。通常由本校学科教师自主或协作完成,而且尽量规范信息资源建设标准化,以更有效地实现校校、校内之间的信息共享。

3)组建软件开发社团。由经验丰富、技术强的教师或专业人员开发制作,供所需教师交流、共享。

4)市场收集。学校设立资源建设小组,根据教学需求,专门负责收集市场上的优秀软件资源。

5)要加大将纸质信息电子化的力度。建立数字图书馆、电子阅览室、虚拟实验室、数字博物馆等,尽可能将大量、宝贵的信息资源有效地实现共享。

6)在课程、教材、资源方面建设精品课程和立体化教材的数字化资源中心。建成一批具有示范作用和服务功能的数字化学习中心,实现精品课程的教案、大纲、习题、实验、教学文件以及参考资料等教学资源网上开放,为广大教师和学生提供免费享用的优质教育资源。

2 现代教育技术同课程教学的有效整合是核心

现代教育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是指将现代教育理论、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到某一门课程的具体教学中去,通过对该课程学习过程、学习资源的重新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来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因此,在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过程中,必须寻求它和传统教学手段的契合点,从整体上进行现代信息技术同“教师”“教学内容”“教学环境”的整合。

2.1 现代信息技术与高校教师的整合

教师的信息素养是整合的关键。信息技术手段在教学中仅仅是一个工具,它如何在教学中发挥作用,发挥作用的程度如何,还取决于教师如何对它进行恰当运用。教师只有熟练了信息技术手段和自己本学科的教学规律和特点,了解了传统教学的优势和局限,结合先进技术所提供的效能更好地进行教学活动,才能使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达到完全整合。教师的信息素养越高就越容易实现整合,也就越能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因此,传统教师需要转变思想,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对自身的挑战,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能力,更新自己的能力结构,具备基本的教育技术操作技能等。

2.2 优化教学设计,实现现代信息技术与专业课程的整合

在整合的过程中应该把现代教育技术当做重构课程内容的工具,通过应用新的教学模式诸如合作学习理论、构建主义学习理论、发现教学理论和问题教学理论等,采用新的教学方法,设计出合理的内容体系,为学习者提供能够培养和提高学习者的认知能力、创新能力的知识、方法与技能。

1)要注重学科教学目标上的整合。应该从大学培养目标的整体角度来考虑教育技术的应用,在把大学培养目标与课程的教学目标以及学生的充分发展等有机结合的基础上,使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与学习过程的组织和管理紧密结合起来,即进行传授学科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与培养学生积极的学科情感、正确的学科态度和价值观的整合以及学习学科概念、原理和观点与把握材料、方法和过程的整合。

2)注重学科教学内容以及呈现形式上的整合。根据当前信息技术的发展、具体学科的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特点,革新原有课程内容,可进行学科内容与学生生活、当代社会生活的整合,学科的传统内容与学科的新观点、新问题的整合,文本教材与网络资源、生活资源的整合等,以此扩充教学知识量,使学生开阔思路。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随之发生很大变化,将由原来的文本性、线性结构形式变为多媒体化和非线性结构形式。

3)实现教学过程及方法上的整合。在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时,教学信息的流动不再是一个从教师到学生的单向流动过程,而是变成一个师生之间能够实现信息互动双向反馈的过程,教师不再是教学过程的唯一控制者,还可变成学生的引导者和帮助者。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不再只采用单一的“呈现式教学法”,而采用多种“发现式教学法”,如尝试探究发现性学习、合作学习、体验学习、混合学习等多种综合性的教学方式。教师应正确认识和运用现代媒体,处理好师生之间的关系,不要为技术而技术,把它作为代替教师讲课和板书的工具,使文字教材电子化,把教师和学生的“人际关系”变成教师——机器——学生的“人机关系”,教学效果肯定不好。因此,教师应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注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并将其有机结合,使课堂有生机,使教学有质量。

4)在整合的基础上,制订一个与之相配套的动态、持续的教学评价体系。传统的教学评价中存在重结果轻过程、重知识轻能力的缺陷,在新的教学评价模式中,不仅重视学习结果的评价,更重视学习过程的评价。学生的学业成绩将不再以对信息的复制能力作为主要的评价标准,而是以学生对信息资料的收集、分类和处理能力为依据,考查他们对问题情景的理解、分析、假设和验证等能力的发展状况。

2.3 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环境的整合

信息技术与教学环境的整合就是要建设良好的信息化教学环境,选择合适的教学应用平台,使信息技术真正地为教学服务。建设包括Internet接入、多媒体网络教学、数字化图书馆、卫星远程教育等数字化、网络化教学设施、设备、器材等方面的信息技术环境,能够让教师实现网上备课、科研、多媒体教学、考试、作业批改、学生评估等;让学生实现网上的个性化、自助式、协同化学习,实现网上课件点播、做作业、复习和考试等。总之,能够建立一个信息资源同教学的研究、应用紧密结合起来的形式多样化、载体现代化的校园文化环境。

3 强化教师校本培训是关键

这是教育技术应用的关键。教师对教育技术的认识、理解和应用程度决定其是否能充分发挥效力,所以必须加强教师的教育技术培训。除了教育技术专业毕业的教师,大多数教师没有受到过真正意义上的现代教育技术培训,缺乏利用技术来开展学习、教学和研究,将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能力。因此,各高校应该把培训工作制度化,引导教师积极参与,切实提高教师的教育技术应用水平。

培训应结合本学校的软硬件条件,切实有效地进行。笔者认为在培训工作中切忌过分强调教育技术的重要性,以培养教育技术专家的标准来要求。教师的职责是教学,想使所有的教师都成为专家是不现实的,只要能够熟练地使用常用的技术,突出实用即可。因此,应该注意:1)在教育技术培训内容的安排上,应该遵循需求性、实践性、动态性原则,即培训内容要根据教学工作环境及实际需要和教师自身素质欠缺的具体情况来设置;2)坚持理论结合实践,即培训内容既有理论方面的知识,又有实践方面的知识,在培训中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统一;3)培训应注重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学习,可采用“传、帮、带”的方式和技能竞赛、作品展示评比的方式加强教师教育技术水平的相互提高;4)内容增加实践性教学、突出实训;5)培训内容应随信息技术的推陈出新而灵活动态地设置,根据形势的变化而适时调整,以保证教育技术培训与时俱进。

由于高校教师处于不同的专业领域,拥有不同的起点水平,信息化应用环境也不尽相同,因此不能用相同的标准要求教师掌握所有培训内容,衡量其信息化应用绩效,而应该由教师个体针对自身教学需求选择相应的培训内容,可以开设普及班和提高班来满足教师需要。学校各级领导要对新技术采取积极支持的态度,创造条件为教师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为实践和培训新技术提供足够的时间和资金支持。

4 展开激励机制是推动力

现代教育技术要深入到学科、课堂、实验室,真正被广大教师接受还有一个较长的过程,不仅需要硬件、软件等方面的支持,还需要政策导向和激励措施。学校管理者应从调动广大教师学习应用教育技术的积极性出发,合理有效地开展运用各种激励机制。

4.1 激励教师积极参与校本资源开发

由于各高校专业性质的较大差异性,课程资源、教学软件不能完全适用于本校教师的教学需求。因此,学校可以通过奖励、大比武等方式激励教师积极参与校本资源的开发。实际上,只有教师积极参与,资源建设才有源头活水。与此同时,既鼓动教师的热情,又提高教师的教育技术意识和技能。

4.2 完善考评、奖励制度

只要完善各项校内考核评比和奖励制度,就能鼓励教师应用教育技术,积极参加培训学习,有效克服教师对学习和应用教育技术无所谓的态度,激活教师的学习动机。学校可以出资提供教师到外校参观学习和交流经验技术的机会;对在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教学实践中取得成就或的教师给予奖励;开展教学课件评比;在职称评定制度中,可以将教师参加培训考核的成绩或教学实践中应用教育技术取得的成绩作为教师晋升职称的一个条件,以引起全体教师的高度重视;年终考评、教学质量考核把教师掌握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作为重要条件之一;对在教学中积极大胆采用新技术新手段的教师和在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研究、开发等方面做出突出成绩的教师给予政策和物质上的奖励,从而有效地激发教师学习和应用的积极性。

5 教师教育技术素质的自身完善是前提

教师教育技术综合素质的提高是有效应用教育技术的前提。因此,高校教师需要自觉地不断提高自身教育技术素质,完善教学综合能力结构。

5.1 运用先进的现代教育思想、教育理论指导教学实践

教师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运用过程中必须要有先进的科学理论作指导,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将会事倍而功半甚至劳而无功。对信息化教育影响较大、较直接的现代教育思想主要是6种现代教育观:素质教育观、终身教育观、双主体教育观、创新教育观、情商为主教育观、四大支柱教育观。对信息化教育影响较大、较直接的现代教育理论主要是4种教学理论:赞可夫的发展教学理论、布鲁纳的结构—发现教学理论、巴班斯基的教学最优化理论以及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

在教学实践中应该兼顾各种理论的合理成分,根据教学对象、教学内容以及教学媒体等多种变量,灵活运用理论并指导实践。

5.2 加强交流与知识共享

由于高校教师所教课程的多样性,教育技术在学科教学中应用差异较大,难以提出统一要求,教师之间教学交流与合作、资源共享的难度较大。各个学科专业的教师在教育技术应用能力方面都各有所长,但由于学科专业的屏障,无法进行交流和共享,从而失去相互学习、交流的机会,教师各自的技能和特长无法得到提升。因此,高校教师应该突破这种限制,各学科专业以及同专业教师之间加强思想、经验的交流与知识共享。可通过“传、帮、带”以及学科带头人的指导培养、教师课堂大比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比赛等活动的开展,促进教师间的交流与互助,提高教师教育技术能力。

5.3 努力开展教学研究

教学实践活动是呈现新问题、发现新规律的重要过程,也是尝试新方法、创造新理论的过程。尽管教育技术理论为现代教育提供了原则和方法,但在实际教学中,旧的理论也许会落后于实践活动。因此,教师不仅是教育的实践者,还是教育规律的发现者和研究者,应该做到及时发现新问题、新规律,不断进行教学研究,为新理论的诞生提供依据,为自己教学能力的提高提供帮助。

5.4 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终身学习

作为培养社会人才的高校教师必须具有学习新知识和新技术以促进自身综合素质结构不断完善的意识,才能成为一名适应教育信息化的高素质教师。因此,教师可以运用技术支持终身学习,来促进个人专业发展。通过信息技术,利用网络获取知识是教师终身学习的重要途径。

5.5 不断进行评价和反思

评价和反思是提高教师专业素质的有效途径之一。高校教师只有不断地对自己的工作及能力进行评价和反思,才能及时发现问题,分析其中的不足,总结经验,掌握教学规律,提高教学水平;并能以开放的心态接受新思想、新技术,在反思中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同信息化社会与时俱进。

6 小结

现代教育技术是提高教学质量、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是推动高等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方面。当今,提高高校教师教育技术水平,是顺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随着高等学校的发展呈现出国际性、综合性、多样性的特点,以及推进教育信息化和高校教师发展的专业化、职业化,要求教师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具备较强的教学和科研能力、完善的知能结构。教育技术水平的提高是教师能力素质不断提高的重要推动力,教师对教育技术认识、理解、应用程度决定教育技术是否能发挥效力。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不仅仅在于简单的媒体应用,还需转变教育观念,根据现代教育思想和理论对教学进行系统设计,完成技术与课程的有效整合等。

参考文献

[1]南国农.信息化教育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赵国栋.论现代教学技术的应用与高等教育现代化[J].电化教育研究,2000(8):3-7

[3]祝智庭.现代教育技术:走进信息化教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4]江文化.信息化时代高校教师教育技术意识的培养[J].现代教育技术,2007,17(2):88-90

[5]刘芳.论教育技术能力标准与教师专业化发展[J].教育与职业,2007(11):69-71

篇9

摘 要:随着光纤通信、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改进,人们已经进入到了“互联网+”时代。为了培养更多的实践型、创新型计算机人才,满足政企单位实践工作需求,本文结合电大计算机教学实际情况,分析了计算机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微信、MOOC和虚拟现实等技术相结合,创新电大计算机教学模式,进一步为社会培养创新实践所需人才。

关键词:计算机教学模式;MOOC;虚拟现实;微信

电大教学主要以职业技术为主,以便能够为社会培养实践操作能力较强的人才,满足政企单位实际工作需求。计算机是当前政企单位的主要应用工具,电大开设了多门计算机课程,比如计算机网络、计算机应用、数据库等专业课,这些课程为政企单位输送了大量的人才。但是,随着政企单位对实践型、创新型、应用型人才需求的加大,传统的计算机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政企单位新型需求,急需引入新的教学方法,改进教学模式,确保满足“互联网+”时代政企单位高效性、共享性和智能性的工作要求[1]。

一、“互联网+”时代计算机教学模式存在问题

电大计算机教学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分别是教学理论与实践需求存在矛盾、计算机先进教材Y源匮乏和适应现代化的师资非常缺乏[2]。

(一)教学理论与实践需求存在矛盾

电大进行计算机教学时,其主要教学内容为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但是电大计算机应用教学理论内容较多,过度强调理论教学的基础性,占据了非常多的课时资源,造成学生的实践机会非常少,计算机专业教学理论与实践之间存在严重的平衡问题,形成了一个非常矛盾的现象:理论内容教学课时多,实践操作课时少,就会导致学生动手能力弱,实践能力欠缺;理论内容课时少,实践内容课时多,又会造成学生的理论知识边缘化,破坏学生的可塑性以及创新性,并且限制学生未来的发展潜力。

(二)计算机先进教材资源匮乏

电大计算机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先进的专业技术,但是电大受到资金、设备等限制,无法购置先进的教材资源和教学设备,仅有的一些资源也非常落后,无法与当前“互联网+”时代政企单位的实际需求相适应,虽然购置了较为前沿的教材,但是这些教材要么是偏重理论教学内容,要么是一些计算机应用操作的说明书,简单地列举了系统的操作实践步骤,缺乏应有的理论知识深度和广度。

(三)能培养现代化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师资较缺乏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政企单位需要更多的实践型、创新型人才,但是目前电大教师长期从事教学工作,多没有政企单位工作经验,也缺乏实际项目的开发经验,因此在教学中无法讲授先进的计算机操作知识或开发经验,与政企单位的实际需求存在严重脱节,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师资资源的影响,培养出的学生与政企单位的实际需求存在较大的差距。

二、“互联网+”时代计算机教学模式创新研究

为了提高电大计算机教学成效,满足现代社会政企单位的实际工作需求,本文决定引入先进的MOOC技术、微信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构建先进的网络化、智能化教学平台,搜集更多的资源提供给学生,保证学生能够领略到先进的计算机理论与操作实践方法,培养更多的适应当前政企单位需求的人才[3]。

(一)基于MOOC开发在线学习服务平台

MOOC是大规模课程资源的简称,其由斯坦福大学、在线教育企业共同开发,已经接入了数千门课程资源,尤其是当前先进的计算机教学资源。因此,基于MOOC教学资源库可以进行二次开发,为电大学生提供一个接入口,这样就可以在线访问MOOC平台,获取先进的教学资源和操作实践讲授视频。

(二)引入微信公众号构建一体化教学平台

目前,电大学生和老师基本上人手一个微信号。基于微信的移动学习系统部署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用户可以在任何时间学习计算机专业知识,与教师、同学之间进行沟通交流、辅导训练等活动,具有较强的自发性,学习内容也具有片段性,学习地点具有跨越性,学习目标具有自我调节性。微信学习可以定期地将计算机教学课程、名师讲授内容上传到平台中,这样既可以分享优质的学习资源,又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微信直播学习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实时信息输入通道,这样教师和学生就可以实时地进行学习互动交流,模拟传统的面对面学习模式,又可以积极地利用信息化工具,普及的速度也非常快。

(三)基于虚拟现实技术创建理论实践一体化虚拟教学环境

电大可以和企业合作,基于虚拟现实技术构建一种新型教学环境,采用“产学”融合教育模式,该模式可以与政企单位实际应用结合,构建一个虚拟的计算机产业培训基地,在计算机专业理论教学中融入实践训练,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虚拟教学环境随时随地为人们提供学习服务内容,改善教学的设备环境、时空环境、人文信息环境、组织环境和情感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结束语

“互联网+”时代,电大计算机教学可以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技术构建在线学习平台,与政企单位一起创建产学融合的教学环境,更好地掌握政企单位的实际需求,培养创新型、实践型计算机人才。

参考文献:

[1]孙丽艳,周健.互联网+时代计算机专业教学的创新性研究[J].福建电脑,2016,32(12):69-70.

篇10

差异教学理论在中国外语教学中的应用情况的统计调查

(一)关于“差异教学理论”文献的定量分析本文提到的外语特指英语,不包含其它语种和对外汉语教学。本文中的研究样本来自中国期刊网,虽然差异教学论是近两年的热点,但搜索时间仍将时间范围定于2001年至2011年4月,以免有遗漏。样本抽取方式采用以下方法:首先以主题词为“差异教学”的精确查询方式检索到的836篇基于差异教学理论进行研究的文章;然后以关键词为“英语”的模糊查询方式进行二次检索,搜索到与外语教学有关的研究论文152篇,经筛选后本次研究的文献样本为79篇。以上查询结果见图1。

(二)关于“差异教学理论”文献的定性分析作者首先根据是否在差异教学理论指导下进行相关的教学实验、问卷调查或个案研究区分了实证类和非实证类研究。调查结果为实证类研究24篇,非实证类为55篇,差异显著。见图2:其次,作者在以下两个方面进行了调查分析:(1)差异教学理论对外语教学的指导意义;(2)运用差异教学理论构建新的教学模式。两者在研究数量上有显著差别。

调查结果分析

(一)文章数量少,实证类研究少从检索结果可看出:21世纪开端,差异教学理论的有关研究在我国处于起步阶段,仅有少数的国内学者涉足该领域。这种情况虽然与我国外语界及教育界对它的重视程度不符,但可喜的是该领域研究的涉足者在逐步增多,文章发表数量在逐渐增多。虽然差异教学理论对外语教学实际效果的提高有着重大的启示作用,但到目前利用差异教学理论培养学生英语学习的自主性和提高学生英语学习能力的实证研究还不多见。该领域的实证研究文献总共只有24篇。如:林瑜、吴琴以差异教学理论为主要依据,直接指导英语教学,进行了教学实验。

这些实证类研究对我们最大启示是:在教学中要以人为本,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学习的差异为出发点及注重培养学生间的合作交流,引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兴趣,从而可以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

(二)差异教学理论已经应用到了我国英语教学研究上,但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不够从期刊网上收录的论文文献可见,关于个体差异的研究愈来愈成为心理学、教育学中的一个热点问题,学习风格、学习动机、情感因素、认知方式等个体差异变量逐步受到了人们的重视。但是,大多数都是在探讨差异教学理论对外语教学的指导意义,论证差异教学论对我国现行的外语教学改革有重大的启示作用及教学模式的建构方法,而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却被忽略了:

(1)差异教学重“质”胜于“量”,立足于对学习者进行有效的形成性的评价,如果仍使用传统的成绩汇报方式和评分系统,开展差异教学的教师就无法记录和展示每个学生的进步。形成性评价能更好地促进外语的教与学,目前在教育界讨论的也比较多,但很遗憾研究样本中没有文章对如何在差异教学中应用形成性评价进行探讨。

(2)现代教育技术发展越来越成熟,网络的发达和普及使得在线学习成为可能。网络以它得天独厚的优势为差异教学理论的实践提供了优良的场所。差异教学应用于网络更有益于学习者的发展,而调查显示这类研究只有2篇文章:王春香从差异教学理论入手,运用网络教学的特点,提出基于网络平台的公共英语差异教学模式,旨在最大限度地提高每一个学生的英语水平;袁磊等指出通过信息化教学模式和差异教学思想的有效运用,完全有可能在现有的师资、生源、和技术水平上,促进学生的均衡发展,减少教育结果的相对不公平想象。

(3)建立统一的、综合的、民主的真正全纳的教育系统,与教学的实施者——教师的素质和能力有着密切的关系。只有教师具备基于差异教学理论的教学能力。才能有效地实施差异教学,满足所有学生的学习需要。但是作者的调查显示,没有文章从教师的教学能力,基于差异教学的教师专业发展的角度进行研究。

(三)研究结果雷同,缺乏批判继承精神

国外学者研究证明差异教学理论贯彻得好的确能促进学习者身心和谐发展,促进人的综合素质的提高。但是调查发现此类研究在中国的外语教学中结果过于雷同,全部都是从正面肯定差异教学理论是先进的教学理论,能更好地指导我国的外语教学改革。对差异教学及其教学策略的研究在国外相对较多,但是国外的研究主要是在小班额班级条件下实施的,而我国班级人数普遍较多,教师面对的是一群存在广泛差异的学生,不断变化的多样化的差异为差异教学带来的是相当大的困难,如果过多采用拿来主义,就不利于在我国具体国情下开展外语教学研究。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各种理论都有其优点和缺点,在不同的时段可能发挥不同的作用,所以对于任何理论都应该批判继承并进行改革创新。

国内差异教学理论在我国外语教学研究中的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