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传承少数民族文化范文
时间:2024-01-10 17:56:4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如何传承少数民族文化,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学校教育 少数民族文化 传承
民族文化传承方式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等。但作为其知识体系,则有赖于学校的系统的教育活动,才能被更有效的继承和发展。充分发挥学校在少数民族文化传承方面的作用,国内的学者、专家提出了许多值得研究和重视的观点,如:在民族地区创办民族、民族文化人才培养基地,提倡民族地区双语教学,用民族、民俗活动来丰富校园文化,开设民族、民俗技艺课程等等。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和教育情况,可以发现,以考取仕的人才选拔机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校教育的功能,学校教育特别是中小学教育这种社会公共产品,作为主流文化教育基地阵地,对有特色的地域或民族文化的传承有其照顾不到的地方。
发展教育对于国家和社会当然是重中之重,但是具体在少数民族地区,教育该如何发展,学校教育该如何改革才能在发展学校教育对主流文化促进的同时不忽略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要在教育规划纲要出台的起始之初发展和改革少数民族教育,达到在发展同时做到保护民族文化、原生态文化,使二者并行不悖,相辅相成的目的,值得思考和探讨。
民族文化的有效传承在传统上有几个特点,如民族文化地域烙印深刻,具体的少数民族文化是产生于特点地域,发展和传承与具体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相适应,也有传承该具体少数民族文化的丰富资源和条件,所传承的少数民族文化现象在该地域内表现得更加“原汁原味”。又如传承方式方法,技艺类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的传承方式多以“学徒制”为主,包括能人巧匠的收徒以及当地群众向技艺高手的学习,这种传承方式时间周期长,实践性强,技艺及技艺内涵文化内容全面,并且学习过程更能够获得当地群众的认可和支持。又有传统的民族文化传承获得了当地社会力量的支持,任何少数民族文化的产生,特别是具体少数民族文化现象、技艺、载体的表现形式是接受当地社会和人群的筛选的,只有符合当地文化品位、审美观点、伦理秩序、道德标准的少数民族文化现象才能被留存下来,并且传承下去。而支撑少数民族文化及现象传承的重要力量也是由这多方因素所提供,不但在具体少数民族文化所在地域人民群众生活当中,当地人民群众成为了该文化载体的“消费者”,更重要的是,少数民族文化成为了当地人民群众自我身份体现和群体个性的标志,当地人民群众对具体民族文化的传承保持尊重、支持的态度,给与了文化传承的力量和文化繁衍的土壤。
少数民族文化环境受到外来经济、社会、文化冲击的时候,传统的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受到了不小的影响,传统的传承方式优势慢慢不明显,反而劣势越发凸显,这也是需要学校教育介入少数民族文化传承,担负起少数民族文化传承重任的原因之一。少数民族文化传统传承方式传承周期长,传统学徒式的传承很难能有被传承人能够坚持。少数民族文化的“消费者”的价值取向的变化也给与文化传承以灭顶之灾,相对于现代商业、工业、信息化带来的价值标准,传统少数民族文化工艺、技艺、载体显得不那么时尚,实用性差,娱乐性、刺激性弱,很难吸引当地年青人群的注意,失去了为少数民族文化买单的“消费者”,少数民族文化技艺、活动的普及性大受影响,很多文化活动和现象急剧缩水,许多少数民族文化的物质载体被摆进了展览馆、陈列室,又或者只有在对外展示和表演的时候才会使用。如大理白族的“风花雪月”服饰和丽江的“披星戴月”服饰,除了在旅游点对外进行表演的时候当地人民群众会穿戴之外,年轻人很少在生活当中选择使用,用一位白族年轻女子的话说“我更喜欢t恤、牛仔裤”。
外来的文化、外来的商品、外来的技术以其崭新的面貌、方便的使用感受能迅速的在年轻人心目中占领一个制高点,但是因其更迭换代周期短、文化内涵与当地文化环境不兼容以及“快餐性质”不能够代替当地少数民族文化。虽然当前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受到了挑战,民间的传承方式受到了破坏,但有文化内涵的事物有其自身的生命力,在社会的关注和政府的有力决策下,少数民族文化传承路径将越走越宽。
题中所提的学校教育对于传承少数民族文化有其自身的优势。一是学校教育的系统化特点在新形势下对少数民族文化传承有重要意义,它弥补了传统传承方式覆盖面窄的劣势,虽然学校教育的方式传承少数民族文化培养目标不是专家级、专业级,但胜在培养人数广上,在少数民族文化传承遇到当前学徒不足甚至断代的危急情况下,可以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它、习得和掌握其基础。二是学校教育的持续性,学校教育从基础教育一直到高等教育甚至更高级别的教育层层相连,可以分别担负起少数民族文化的普及、深入学习和专业学习。三是义务教育的落实和普及,在少一点升学压力之后,素质教育的加强让各中小学更能够因地制宜的制定素质教育载体和内容,这对学校教育传承少数民族文化来说是一个契机。四是社会和国家对少数民族文化的逐年重视,许多人已经转变观念,逐渐重视少数民族文化和相关载体,民族文化专家、技艺能手以及少数民族文化产物在人们心目中的价值也逐步提高,高等教育也开始重视少数民族文化人才的培养和与社会、市场的接轨,让一批少数民族文化专家和技艺能手能够获得丰厚的回报以保证其能够继续专研,也同时让民族地区人民开始正视本地区文化的价值,改善当地民族文化土壤和环境,形成一个良性循环。总之,让学校教育介入少数民族文化教育,担负起培养民族文化人才的重任,是民族文化传承当中时代的要求,是一条民族文化传承的崭新路径,可以预期此路径能够取得巨大的成功。
参考文献:
[1]赵世林.云南少数民族文化传承论纲[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 2002.
[2]袁振国.当代教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3]王鉴.民族教育学[M].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02.
[4]郑金洲.教育文化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篇2
关键词:少数民族;传承;现代化
我国拥有五十六个民族,除人口基数最大的汉族外,其余的都是少数民族,各个民族在不同的地域中各自发展,形成了风格迥异的少数民族文化,是我国重要的文化资源。由于少数民族的人口较少,所以不具备较强的文化调节功能,在现代化的发展过程中,与主流文化的交流和碰撞促使了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开始与现代社会融合,并且加速了少数民族文化的迁徙。在现代化背景下,如何有效传承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成为现代人民所要思考的一个问题。
一、保护生存空间,提高生活水平
站在文化生态学角度进行分析,一个国家和民族的传统文化风貌主要是受到地理环境的整体属性的影响,因此不同的环境造就了不同民族的生产和生活的方式,形成了多种多样的风俗习惯。我国的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大多集中在边疆地区、山区和沙漠等,受到自然环境和文化条件的影响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形式。例如在草原上诞生的蒙古族,正是拥有辽阔的草原和牧场的环境基础,才形成了蒙古族特色的蒙古包以及那达慕,才有了蒙古族嘹亮的歌声。蒙古族在特定的环境中形成了包含自身特色的草原文化,若是改变了蒙古族的生活环境,那么如何能够有效保护蒙古族的草原文化,若是失去了大草原,如何形成威武雄壮的蒙古人民,所以生存环境对文化的影响是深刻的。[1]
少数民族文化是在相对封闭的生存环境中形成的,拥有独特性特点,同时也受到生存环境的影响,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较为落后,当地人民的人均收入普遍较低。大部分的少数民族人民生活在茅草房和危房当中,缺少基本的生存条件,人民的生活质量受到极大的影响,并且也阻碍了少数民族地区与外界的文化交流。
虽然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条件落后,但是我国大部分的文化和自然资源都集中在少数民族地区内,形成了资源丰富、经济落后的现状。随着全球现代化的发展,多数地区都开始大力发展工业,希望通过现代化的工业来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却破坏了当地人民的生存环境,对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冲击较大。例如广西政府针对南丹县开展的扶贫行动,通过现代化的建设来促进少数民族的发展,虽然提高了当地人民的生活水平,但是却产生了消极的作用。若是在展开扶贫计划的过程中,充分了解民族的文化,熟悉扶贫群体的真实需求,那么项目的开展就是成功的,反之则会起到破坏。所以在现代化背景下,要想发展民族地区的经济,就需要符合当地的自然环境,传承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通过文化背景来挖掘现代经济建设。
二、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合理利用文化资源
虽然少数民族的经济落后,但是蕴含着十分丰富的民族文化,有部分人群认为,少数民族的地区发展缓慢是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导致的,将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认定为“落后习俗”,虽然少数民族文化当中存在有部分消极因素,无法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但是也存在有优秀的方面,需要我们自己去分辨。在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当中,蕴含着许多传统的智慧,虽然现代化的发展促使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但是我们也应该关注民族传统中的积极因素。例如在安顺地区开设了一家作坊式的蜡染厂,其保留了传统的生产工艺和技术方法,也有效的利用现代化设备改善了生产的条件,合理的扩大生产规模。又如云南白药的生产以及四川刺梨酒等,都是在保留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现代技术,对传统工艺进行了有效传承。[2]
三、拓展文化传播空间,增强民族自强意识
少数民族要想实现文化传承和发展,就需要依托于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现阶段我国的少数民族地区在教育方面和娱乐方面的设施设备都比较落后,也没有针对少数民族文化特定划分文化类别,并且我国对少数民族文化艺术节目的反映也比较少。随着社会的现代化发展,广播电视已经深入到我国家家户户,但是对于人数较少的少数民族而言,还不能很好将自身的文化通过广播电视来进行传播,所以首先要为少数民族创造一个交流展示的平台,真正的为民族文化扩展展示的空间。
受到传播空间的限制,我国的少数人民中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向往现代化的生活,认为自身的民族文化是落后的,尽可能的摆脱民族文化对自身的影响。所以在这样的环境下,我们需要重视民族意识的教育,让少数民族人民感受到本民族文化在社会中的作用,感受大国家对民族文化的重视,从而增强少数民族人民的民族自豪感,推动少数民族文化与现代化相结合。[3]
四、结语
文章试论了现代化背景下少数民族风俗习惯传承,我们不仅要从少数民族人民的民俗文化进行分析,还需要从具体的生活层面进行深入的探讨,在现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带领少数民族实现自我发展,有效传承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
参考文献:
[1] (美)毕加霖,毕洁莲.瑶族社区扶贫与现代化建设[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1997(2).
篇3
少数民族 文化传承
一、文化传承概念解析
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当中形成的,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称,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就是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在代际之间的传递和承接过程 。民族文化传承与教育成为多民族、多文化国家必须面对和亟待解决的问题,要实现民族平等,要平等的发展各民族的文化和语言,民族文化传承教育就成为一种必然的选择。
二、当前我国少数民族文化传承面临之困境
先生曾经说过,要改变一种陈旧的生活方式, 就要触及许多传统的生活习惯,而这种传统的生活习惯对于一个古老的民族来说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朵艳丽奇葩。然而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少数民族文化正在面临着衰弱趋势。地域性的民族优秀文化特别是少数民族的文化,在全球经济化、观念趋同化的大背景下逐渐被淡化,有的出现了濒危化的现象,甚至有些则正在或已经灭亡。很多民间技艺、少数民族语言,服饰甚至传统文化濒临灭绝,将在地球上永久的消失,这曾经的辉煌,就这样静默的退场,留下我们慨然叹息。当我们从现代化的大潮中迷茫的抬头之时,那美丽的一切已不复存在,面对曾经的瑰丽文化,内心一片恐慌。为什么情况会如此糟糕?究其原因不难发现:
1.主流文化的冲击。
当21世纪来临之时,现代化已渗透到人们生活的角角落落。偏远地区的少数民族同样也享受到了现代化所带来的便利,人们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地改善。然而由于全球一体化和主流文化的强势冲击,民族文化被忽视和日益边缘化。少数民族文化在主流文化的冲击之下,已现衰微、淡化趋势。“一些少数民族为了适应现代化主流社会的发展而开始逐渐向主题民族融合。在这一过程中,出现了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逐渐被主流文化所取代的现象。”文化的多样性受到了严重影响。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生存的必要条件,少数民族的文化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总是一厢情愿地将他们带入现代化 , 使之成为现代化的牺牲品, 却不曾倾听少数民族成员的心声。
2.人们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必然为之。
人的每种行为都是由一定的动机引起的。动机能够激发和维持人的行动,并且维持行动向一定的目标不断地努力的一种心理动力。当人们处于某种缺失状态之时,他的内心便会有种强烈的渴望,不顾一切的追求他想得到的。但是有时人自身并不存在某种缺失状态,但是外界的压力或诱惑物挑起了人的欲望,那动机便产生了。同样,当现代化的大潮扑面而来的时候,人们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表现出了他们的趋利性,归根到底一句话即:自身利益的驱使,促成了人们的行为。
3.学校寄宿制对文化传承也有一定的影响。
家庭环境对文化的传承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当学生因为家庭与学校之间的距离太远,而不得不选择寄宿于学校的时候,家庭环境对学生的影响就相应的减弱。殊不知,少数民族的文化传承必须要有一定的环境才能传承下去,家庭当仁不让的作为首要环境,现在家庭环境对孩子影响的削弱,成为孩子离本族文化越来越远的重要原因。
三、如何促进少数民族文化传承
1.内在动机――文化自觉极其对本民族文化的高度认同感。
先生在《论文化与文化自觉》一书中提出:“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历史圈子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并对其发展历程和未来有充分的认识。”换言之,是文化的自我觉醒,自我反省,自我创建。“文化自觉是一个艰巨的过程,只有在认识自己的文化,理解并接触到多种文化的基建上,才有条件在这个正在形成的多元文化的世界里确立自己的位置,然后经过自主的适应,和其他文化一起,取长补短,共同建立一个有共同认可的基本秩序和一套多种文化都能和平共处、各抒所长、连手发展的共处原则。”少数民族成员是本族文化传承的主体,少数民族文化只有得到本族成员的高度认同,并从内心深处感觉出本民族文化的重要性,自觉自愿的采取行动,加以保护、传承,这种文化传承才最为有效。只有培养少数民族成员的高度民族认同感,使其成为促进民族文化传承的内在动机,并且意识到保护本民族文化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义务,文化传承才能生生不息。
2.关键所在――家庭环境的影响。
家庭环境的熏陶和影响是民族文化传承发展的关键所在,具有天然优势。儿童从小在家庭中成长,父母的一举一动,风俗习惯、节日传统无不对他发生着作用。这种家庭环境氛围的熏染,在他们心中早已根深蒂固,对他的一生产生重大影响。家庭氛围对文化传承的积极作用,文化的迁移与保护,不能脱离滋养这种文化的生态环境。
3.首要途径――学校教育促进少数民族文化传承。
教育是民族文化传承发展的首要途径。学校应该以他者的眼光,跳出作为“主流文化代表”这一角色,重新审视学校教育,用不同的民族视角来看待不同的民族文化,将之融入到教学过程当中去,培养学生文化多样性的意识,能够从不同的民族视角来发现、认识、解决问题,从而促进少数民族学生形成自我认同感和高度的民族认同感,为少数民族文化传承打下坚实的基础。
4.根本保障――政府制定颁布相应的法律法规是文化传承的根本保障。
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不仅要靠个人、靠学校,更要依靠政府。政府在社会大环境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作为社会舆论的领头人和导向者,政府行为无疑成为社会行为的标杆和量尺。因此,政府在制定相应法规政策的同时,应该充分考虑少数民族文化在多民族国家中的重要地位。应将少数民族文化纳入到现代教学体系当中,实行多元文化教育,让各族人民充分认识到少数民族文化在国家中的地位和作用,形成传承少数民族文化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参考文献
[1]哈经雄,滕星.民族教育学通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2]金志远.民族文化传承与民族基础教育课程改革[M].北京:民族出版社.
[3]缪家福.全球化与民族文化多样性[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3.
[4]陈兴贵.多元文化教育与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9).
[5].论文化与文化自觉[M].北京:群言出版社,2007.
篇4
1.要有危机意识。
云南地区少数民族文化虽然丰富多样,历史悠久,但受到现代文明和生活方式的冲击,一方面,有很大一部分文化遗产已经遭受了较为严重的损害,甚至濒临消失;另一方面,一些文化遗产不具可再生性。因此,要将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迫切意识在学生之中牢固树立,对外来文化和现代文明采取科学吸收的态度,从而传承好、保护好民族文化遗产。
2.形成产业意识。
目前,对云南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大多以自发形式存在,规模较小、影响力不足,改变这一现状较好的方式之一就是将民族文化遗产作为品牌来经营,形成民族文化产业意识,将传统的民族文化与现代的宣传手段相结合。同时结合市场信息和社会需求,对具有经济开发价值的民族文化进行品牌化经营,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从而在全社会范围内推广云南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响度和知名度。
3.强化可持续发展意识。
随着文化旅游等服务性产业的兴起和发展,云南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被逐渐作为产品进行开发和经营。依托于民族传统文化兴起的服务型产业只有本着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才能达到保护和继承云南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目的。现阶段,许多企业在对文化遗产进行开发时过度追求利益的最大化,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文化破坏现象,因此,在对文化遗产进行开发时要树立适度开发、重点保护的意识,不能单纯地将经济效益放在第一位。
4.树立创新意识。
对云南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不仅要保护好传统的民族文化免受现代文明的冲击而流失,更要在保护的同时,树立创新意识,对传统的文化遗产进行创新,将现代文明精神和传播手段应用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例如,网络技术的应用相比传统的媒体设备优势更加明显,近年来,在民族文化传播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再如,云南的纳西古乐是比较典型的民族音乐,近年来,与古乐器结合所演奏出的悠久古曲就成为传唱的佳话。
二、如何将艺术教育应用到云南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中
1.建立完善的艺术教育体系。
相比于社会教育,学校教育系统更加完善,在课程设置、教学理念以及培养目标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因此,在云南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中也占据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我国的高等教育中,上世纪50年代开始,部分大学就已经开设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关的课程,其中以民间文学课程和民俗学最具代表性,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思想意识的转变,但归根结底,由于受到灌输性教育理念的影响,学生并没有从根本上对云南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深刻的认识,只是简单民间艺术形式作为传统文化,这种思想是十分片面的。因此,新的教育理念要从根本上打破这种格局,倡导从本质上认清云南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同时要对传统文化进行创新,不能盲目崇拜和完全吸收。
2.在教学中注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貌。
目前在对学生进行有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时,通常注重艺术概念、时代特征的阐释,对具体的艺术表现效果展现的并不深入。如此一来,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解只是局限在理论层次,因此,在进行艺术教育时,要充分把握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将直观的传统艺术形式引入课堂,让学生在真实的学习氛围中感受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特别是云南地区少数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表现形式多样,受到不同民族文化的影响,其艺术内涵和表现形式也各不相同,具体表现在民族乐器、风俗习惯、寓意内涵等方面。只有通过直观的教学形式才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民族文化内涵的真谛。
3.增设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
要将我国的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项专业在高等院校中普及开设,将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艺术形式、民间技能、科学技术等课程纳入教学范围。此外,在课程结构设置上也要多样化,在重点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同时,还应该将课程广泛涉猎到汉族文化以及国外优秀传统文化中,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只有在不断的融合吸收中,才能实现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三、结束语:
篇5
关键词:《我们的嗓嘎》;侗族;民族文化;传媒化
《我们的嗓嘎》是首映于2010年的我国首部侗语电影。该片在第16届美国洛杉矶国际家庭电影节中荣获“最佳外语音乐奖”,而该片中主要的音乐旋律正是原汁原味的侗歌,片中所讲述的民族特色也备受关注。《我们的嗓嘎》所思考的,也正是在全球化背景下,我们的少数民族如何发展以及传承自身的民族文化。
一、电影《我们的嗓嘎》的符号学解读
根据索绪尔的符号学思想,符号本身是一个自足的系统结构,由能指和所指两部分构成。能指是符号的物质形式,在《我们的嗓嘎》这部电影指的是影像的本身,影片中的声音、画面、情节等这些能够引发人们对某种概念的联想的元素。而所指则是人们联想到的概念。而费斯克和哈特利在他们的《解读电视》中认为,还应该有第三层次的符号系统。他们建议从三个阶段解读传媒(如电视)文本的复杂讯息。11、解读电影《我们的嗓嘎》中社会符码这是影片解读的第一阶段,即借以解读“现实”的符码,本文从行为符码、服饰符码、语言符码等方面展开解读。行为符码指的是影片中的情节。“嗓嘎”一词是由侗语音译而来,意为“歌师”。电影讲述了一个发生在黔湘桂三省交界处通道侗族自治县一个叫石岩的侗寨里的故事。此片导演韩万峰,其导演的电影多关注现实题材和少数民族题材影片创作。片中第一代侗家人,也就是老人们的穿着都是代表侗族传统文化的侗族服饰,而第二代和第三代的中青年们,除了上台表演以外,其穿着无一例外的都是普通的汉族服饰。在语言方面,以侗语为主要交流语言,而片中作为知识分子的代表,村长、杨总、以及派出所办案人员等,他们说的语言却是当地已经被汉化了的方言,但也不刻意咬文嚼字说普通话。在建筑方面,保持了侗族人原有的生活环境,片中的人物,我们能看到的都是生活在木质结构的房屋内,另外侗家的鼓楼、风雨桥等建筑作为人物出现的环境,都有大量展现。在色彩方面,影片并没有调出华丽的色彩,这使影片保存了侗族原始的色彩环境,也将侗乡天人合一的色彩搭配呈现于观众的眼前。片中的音乐是原生态和流行,原始和时尚的对峙与融合,既有古老的坐歌行夜,也有流行音乐中的代表,周杰伦的音乐。侗歌始终作为影片贯穿始终的关键物,影片中的几条主线始终围绕侗歌进行。2、解读电影《我们的嗓嘎》中的技术符码这是影片解读的第二阶段,即媒体借以再现“现实”的符码,本文从摄影机的运动,角色的分析等方面展开解读。在拍摄方面,尽量忽视导演的摆布,创作者将自己隐藏起来,摄影机走进侗寨,进行多机位、多视角记录多个人交谈的内容,发现他们藏在内心深处不易察觉到的细节。影片始终围绕几个主要人物进行的,本文先从人物的性格着手,从侗族的几代人中挖掘出不同的精神层面,探析这几个主要人物在面临文化冲撞时,在进行侗族传统文化传承与保护中都处于什么角色,代表了哪一类人。79岁的萨依兰,是最老的一代侗族人,其身份代表着最传统的侗族文化。奶奶作为一代歌师,首先她始终捍卫并尊重传统的侗族文化,其次,她始终捍卫着侗歌的神秘及尊严,同时她对生命充满着敬畏、对世界充满着热情。黄大诸和杨珍珠夫妇,他们是侗族的第二代,既保留着侗族的传统习俗,又有着接受现代物质生活的欲望。他们内心里充斥着矛盾,既想丢开侗族传统文化,去拥抱新生事物,追求好的物质生活,求得内心的洒脱,却又因传统的惯性而无法脱身,以致常常陷于痛苦之中。黄月姣对侗族的汉化充满着担忧,是侗族传统文化的捍卫者。在大的社会价值体系之下,她的内心的价值体系始终不曾动摇。在她一次次的对传统文化传承的坚守中,无不体现着文化传播的教化功能。3、解读电影《我们的嗓嘎》中的意识形态符码符号学力图揭示与分析意义是如何产生的,前两个阶段解读出的所有意义都支撑着这一阶段的解读,意识形态是一种观念的集合,而观念总是透过社会符码与技术符码呈现出来。影片的主题是思考在全球化背景下,如何发展和传承我们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为了让观众能更好的接受这样一个理性的主题,在娱乐化的表现下,影片将主题镶嵌于故事中。影片中黄月姣跟学生说政府在拨款扶持让大家学习侗歌,说明政府也很重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二、透过《我们的嗓嘎》对民族文化传承的思考
这部电影的主题是在思考少数民族如何发展和传承自身的文化,这是一个十分理性的命题。所有的情节的展开都是围绕着这样一个主题。影片中最主要的代表侗族的文化元素——侗歌,在片中其实是很质朴和边缘的存在。在影片临近尾声时,黄正宇与潘依兰的组合在民俗村表演,这似乎暗示着,侗歌虽然后继有人了,但想要走出去,路还很长。三、总结媒介在进行民族文化符号生产时,就电影而言,必然是与娱乐性相结合的,将理性的主题镶嵌于通俗易懂的故事中。这次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传媒文化的对话,毋庸置疑,前者处于劣势地位,而后者占有绝对的话语优势。传媒化确实能够激发少数民族对自身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元素,对于现代社会生活具有深刻的意义,使得现代人对自己的生活方式进行比较及反思。但尤其应尊重少数民族文化及其生活方式,传媒文化中所传达的更多应该是当地人的声音,而不是单单只是为了表现一个什么样的主题而去生产出一个民族文化符号产品。
参考文献
[1]费斯克,哈特利:《解读电视》
[2]庄晓东:《民族文化传播概论》
[3]李勤:《大众传播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影响》,《当代传播》
[4]周竞红:《网络信息与民族关系》,《民族研究》
[5]程郁儒:《民族文化传媒化研究》
[6]朱凌飞,丁桂芳:《现代传媒语境中的民族文化——对电影<花腰新娘>的人类学解读》
篇6
关键词:民族教育;宗教活动;文化基础
【中图分类号】G640
随着全球化、现代化的发展,越来越多不同民族或不同种族的人聚集在一起,世界民族文化也交融在一起,形成了复杂和多元的文化格局。面对这一格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地区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发展,成果相当显著。然而,还是存在着部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人口分布不均、多民族聚居等现状,这些都成为了我国建设和谐社会的瓶颈。长期以来,为了消除民族地区和汉族地区之间的不平等,相互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的缩小成为了重要的手段和途径之一,由此也导致了少数民族地区在教育方式、生活方式等方面照搬照套汉族地区发展模式,有的民族甚至开始讲汉话,写汉字,将自己的文化抛之脑后。
中国不仅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也是一个具有多文化长期并存的立体文化生态区,同时还是一个文化交融和冲突比较集中的地区。中华民族文化在整个国家的56个民族中的传承效果是直接关系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立足于世界的千秋万代的大业。正因为如此,少数民族的教育绝对不能仅仅依靠学校来完成,更多的教育模式是要建立在少数民族自己的文化基础之上。
民族文化的核心基础是民族的,属于精神文化的范畴,信仰本是文化心理的深层结构,明确了各民族宗教文化传承的社会心理基础,就找到了作为国家共享文化传承的基点,学校教育在此基点的示意下就能找准自己的着力点,使每个民族文化心理的深层内涵成为国家意识和中华民族认同的基础,对化解并消除与中华民族共同文化心理建设相抵触的各民族文化糟粕都在积极的意义。
对于少数民族来说,其宗教文化的传承是民族文化延续之重要线索,尤其是民族传统宗教活动,里面所蕴含的文化真谛是中国最古老的文明。少数民族的宗教文化不仅对少数民族的世俗生活起着重要影响,还通过持续规范少数民族民众的观念和行为,进而影响着少数民族民众的价值观等,并最终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文化的稳定和发展,乃至民族、国家的凝聚力等产生重要地整合与促进作用。人是社会的人,是文化的人,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价值形态给予人以安全、自尊、认同、延续,其发展和演化又形成民族共同的价值认定,这对民族的形成、民族特征的形成,包括民族心理、思维模式、社会习俗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是构成民族认同的重要基础。作为文化的具体表现形式,少数民族宗教文化是特定民族的价值观、信仰和社会认同体系的典型代表,是这些民族的精神皈依,它因此成为特定民族的民族认同基础。它是少数民族成员之间相互帮助,紧密联系的内在动力,也是少数民族宗教文化形成和存在的内在基础。
长期以来,人们始终认为,人类描绘的世界和自身的最初表现体系起源于宗教。如果说哲学和科学产生于宗教,那是因为宗教起初代替了哲学和科学,特别是原始宗教,它不仅促进了人类智识本身的形成,同时形成了让这些知识得以阐发的形式。“和谐”是宗教与社会有机构成中的主题,和谐一词所体现的无疑是事物协调的生存与发展的状态,它被视为是天底下最珍贵、最美好的状态,是人类的永恒价值追求。我们之所以将其作为研究的重点,是我们可以在组织得最简单的社会中找到它,而且似乎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比宗教更适合我们理解人的本性,或者说,它似乎更便于我们展示出人生的本质的、永恒的方面。实际上,任何宗教都不是虚假的,就其自身存在的方式而言,任何宗教都是真实的,是活生生存在于人类的生活中的,它和人类的生活更加贴进,安排得更加合理,似乎已经溶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
如今,更多的研究者开始从少数民族传统生活出发,探寻人类文明发展的最基本模式,从研究宗教仪式活动过程,进而研究教育如何通过仪式进入人的心灵,理解教育对人的生命意义,有利于让人们重新认识民族文化,并保护这些以特殊形式出现的民族教育资源。民族宗教活动研究的指导思想建立于和谐社会构建和中华民族共享文化建设的背景之上,分析宗教文化存在和延续的社会心理要素及其作用形式,思考其延续的内在和外在机制,为构建多元共融、和谐共生的西南民族文化提供参考。随着外在社会的现代变迁,包括少数民族宗教文化在内的少数民族文化面临着“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强烈的互动矛盾,有些少数民族宗教文化也面临着消退的危机。事实上,少数民族宗教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问题,是影响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命题,也是关系到和谐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由于文化的传承既包括显性的、物质和行为的传递,还包括了内在隐性的、为少数民族群体成员所内化的观念、态度和价值观的传承。所以,从少数民族宗教活动的视角来思考少数民族教育的实施,有利于剖析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内在机制,这在全球化背景下将不仅可以促进文化多样性的保护,还可以促进少数民族宗教文化价值的现代实现。从理论价值来看,将为解释民族宗教传承的文化心理基础的构成要素及其结构方式做出新的探索。
参考文献:
篇7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旅游场域中面临的抉择
1个性保持与文化同化
旅游,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一个以人口流动为典型特征的社会现象。旅游业的发展使少数民族地区的开放程度不断加强,异地游客所承载的异质文化的进入在某种程度上形成了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碰撞,“旅游者和旅游目的地居民直接和间接的相遇,必然会引来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冲突与融合,从而引发旅游目的地社会文化的变迁”。[4]因此,旅游场域中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面临着保持个性和被同化的抉择。“个性”,本文所指的是哲学领域当中“共性与个性”的内涵,具体是指每个少数民族在长期的历史演变和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区别于其他民族的、价值观念和审美方式等民族文化个性特征,这种个性特征是维系该民族文化特色的核心价值体系。从此种意义上讲,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旅游开发应该是对民族个性的利用和保持,失去了个性保持的能力,民族文化特色也就无从谈起,相关的旅游开发也就失去了活力和生命力。但是,旅游所导致的大量异质文化的进入很容易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形成“同化”的力量和趋势,麦克唐纳(MacCannell)的研究表明,“在社区居民与来自更富裕的国家和地区的游客之间的文化差异非常明显时,社区文化和风俗就可能会用来满足游客的需求,甚至是以牺牲社区的自豪和尊严为代价”。[5]现实中也不难发现少数民族文化被同化的例子,说汉语、穿流行服饰、唱流行歌曲等外在现象不可回避,但因此而导致的青年一代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排斥和抵触、认同和自豪感的消失等形成了影响民族文化生命力的危机。
2旅游开发的窄化与科学化
随着国内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各少数民族地区也在政府的作用下开始了以“民族文化”为主题的旅游开发,在整合当地自然资源、历史文化资源和少数民族风情资源的基础上打造“××文化生态旅游”的系列产品,充分发挥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优势和特色,实现了经济效用的发挥,但“旅游业不仅是一只会下金蛋的鹅,而且也会弄脏自己的巢。”[6]如我们在广西的侗寨调研时发现,观看各种具有侗族风情的舞蹈等演出之后,身着华美民族服饰的演员会热情的跟游客合影留念,但拍完之后会向游客伸手要钱;更有甚者,民族特色旅游开发完全是一味“跟风”,在不具备开发条件的情况下套用其他旅游景点的开发模式,结果因为缺乏科学的论证和市场调研而只能搞成浅层次的盲目开发,不仅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反而加剧了资源、环境、人力、物力的浪费。此类现象并非特例,而是一种大同小异的普遍现象,这些都是在“民族特色旅游”开发过于功利化的表现,过重的商品意识和金钱概念无疑会加速此类旅游的消亡。当民族文化的经济效益被广泛看重的时候,商品化的趋势则难以遏制,某些少数民族为了获得经济利益而不惜把传统体育等民族文化遗产当作商品出售,盲目开发、重利轻义、抛弃传统、民风退化和道德水平降低等现象都是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开发的窄化发展。为了更好的促进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通过旅游开发而实现可持续发展,以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等民族文化为主题的旅游产品开发应当在规划设计之初就进行科学论证,规避不良因素的影响,以科学的方法打造真正有特色并且有助于该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的旅游项目,在发展的窄化与科学化之间权衡利弊,做出正确的选择。
3经济功用发挥与传统文化贩卖
“开发少数民族体育旅游,不仅可以丰富民族地区的旅游资源,拓展旅游空间,而且可为振兴民族地区经济,安排剩余劳动力,促进精神文明建设提供新的途径,并可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7]这一点是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在旅游开发过程中经济功用发挥的表现,但同时也是多数少数民族地区政府部门集中人力、物力、财力搞旅游的基本出发点和最终目的。但是,在现实的利益面前出现了一系列令人不可思议的情况:第一,过于迎合游客口味,粗制滥造甚至扭曲民族文化,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失去其传统风貌;第二,旅游开发以经济利益追逐为根本目的,出现“伪民俗”、“粗俗化”、“庸俗化”等现象。如我们在广西调研时参观了壮族的寨子,借此体验壮族婚嫁风俗,在壮寨门口,男性游客不小心就会被热情的壮族姑娘选中,在脖颈上挂上绣球,作为被选中驸马进入寨子感受壮族的婚嫁过程,背“新娘”绕场一周、喝交杯酒等等环节都可以使参与者体验到壮族婚嫁风俗的特色,但最后的“入洞房”却是“新郎”为进寨门时脖颈上挂的绣球买单和给“新娘”彩礼的环节,如此一来,游客难免心中不悦,以此手段发挥经济功用的现象实在值得商榷;第三,管理制度不健全而导致的居民私自拉客、乱收费、销售劣质旅游产品等恶意竞争现象;“民族文化旅游开发还可能由于投资者、开发者、文化主体等各方面的利益难以全面兼顾,尤其是少数民族群众的利益得不到充分尊重而缺乏动力,使民族文化逐渐脱离‘主体’而‘异化’”。[4]凡此种种,都可以归结为是一种对传统文化的贩卖,对丰富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进行近乎疯狂的掠夺式挥霍,完全不顾及民族传统文化的生命力,更没有意识到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有效传承和科学发展会是一种可以长期获益的旅游文化资源。所以,过度开发和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不仅无助于保护性传承和发展机制的形成,反而会加速可利用资源的消耗和浪费,甚至可能会导致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无节制的贩卖中渐渐消亡。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旅游场域中的发展
1现代与传统的“隔离”式融合
旅游场域中,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交融不可回避,但本土文化的传统性恰恰是其价值所在,不论哪种形式的开发都应该以此作为“资源”或“卖点”,而旅游产业的发展又与现代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没有现代化的交通设施、媒介宣传、管理手段等作为保障,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为主题的旅游开发也难以顺利开展,因此,现代与传统存在一定程度的矛盾,如何调适以促进两者的融合发展是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旅游开发过程中选择性重构的重要内容。基于现有旅游开发中存在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本文认为两者之间矛盾的协调可以通过“隔离”式融合来实现,具体来讲就是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实行景区与服务区分离的规划方式,采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和手段来保证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共同存在和协调发展。“九寨沟”的开发和管理模式就是值得借鉴的成功经验:采用数字化的手段,保证每天进沟游览的游客在晚上的规定时间都必须离开景区,但有些旅游项目的景区和服务区交叉,既有传统意义上的景点,也有现代化的宾馆和饭店,更多的则是出售旅游纪念品的商铺。所谓的“隔离”式融合有一定的可行性和优势可言,一方面,旅游区可以向游客提供现代化的服务,另一方面避免了因满足游客的不同需求而私自对传统建筑等居住文化、生产生活文化、节日文化等的人为改变而导致的破坏;作为游客可以在景区感受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魅力、体验民族特色风情,又可以在服务区享受现代化的居住、餐饮、购物等服务,避免了少数居民开设私家旅馆而导致的大量现代文化的人为侵入。所以,在以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等民族传统文化旅游为主题的旅游项目当中,规避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冲突和矛盾,实现融合式的相互促进,采用“隔离”式的旅游规划和管理有其科学性和操作性。
2确立基于民族文化保护的市场导向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文化承载功能,如哈尼族的“打磨秋”、佤族的“跳木鼓”、彝族的“跳乐”、蒙古族和藏族的各类骑马活动,具有较强的强身健体、参与体验、休闲娱乐等突出优势,不仅是重要的旅游资源,更是具有特殊价值和功能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资源,合理科学的开发会对此类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以市场为导向的各种形式的旅游开发,在利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经济功能的同时,应该立足于民族文化的有效传承和保护,以最终促进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长远、可持续发展为宗旨,从历史、文化、艺术等层面进行深层次发掘,打造具有厚重感的旅游产品,而不是急功近利的进行短周期、浅层面的开发利用,否则会造成资源、环境等的浪费,甚至加速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退化和消亡。当然,基于民族文化保护的市场导向的确立主要在于政府层面,政府对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旅游开发的出发点和发展定位起到决定作用,如果过分强调旅游对当地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而不是着眼于保护性开发,那么,此类型的开发则难以促进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保护和进一步发展。
3协调利益相关者关系实现共赢
旅游,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经济利益的追求和实现,而利益的产生是多个利益相关者共同作用的结果,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等民族文化实行旅游开发的过程中,“政府-旅游开发公司(管理委员会)-当地居民”构成了整个利益链条,链条的每一个环节都在旅游开发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这种作用在现实当中往往被人为的倾向性夸大,造成的后果是利益相关者关系的失调。布迪厄指出:“任何支配,如果不通过使人们误识作为支配基础的任意武断性,从而获得人们的认可,就不能维持自身(的存在)。”[8]因此,利益相关者关系的协调共进是规避利益可能会导致的各种矛盾的有效途径。利益相关者关系的协调过程中,政府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并发挥着重要作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旅游开发所经历的“谋划-论证-起步-运营-管理-利益分配”过程中,政府的引导和协调作用也不可替代。政府的相关职能部门通过明确职责,在科学规划、运营管理、监督检查、政策制定与执行等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旅游开发则会逐步形成具有竞争力和发展活力的产业,不仅减少了因为利益分配不均而导致的各种不良后果的出现,而且还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不断地吸纳现代文化精华的基础上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态势。当然,政府在开发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过程中也要充分考虑当地居民的利益和决策参与权,调动居民的积极主动性,“应当充分理解和尊重每个民族的历史文化,……在充分了解真实情况的基础上,按当地民族意愿,与他们共同探讨民族文化在现代如何使用、保护和发展。通过与当地民族真诚的持续的合作,使各民族增强对自己文化的信心,提高对其文化进行自我传习、保护与发展的能力”。[9]
篇8
1、民族学校民族文化教育欠缺目前,在校学生已经逐渐丧失对本民族文化的认识,民族教育和课程的主旨必须要以整体反应自身民族文化为主。应该要学生明确自己渊源,然后在对自身文化进行总结,比较其与其他民族的优胜劣汰,但是在现有的民族学校中严重缺失了这种民族文化教育。
2、课程文化和课程知识教材缺失目前,市面上没有一种教材是专门针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也就是课程教材的种类以及汉文课程教材基本是一致的。因为民族课程中的内容与使用者所在的家庭和社会生活、习俗以及处于完全不同世界,所以内容常常游离于社会实际,从而造成了课程文化和课堂知识教材的缺失。
3、课程内容没有具体体现目前,民族学校的课程知识主要表现的是城市文化、汉族文化、发达区域的文化,而少数民族的文化则只占很少的部分。
4、教学方面偏重汉语授课民族学校进行教学使用的语言目前基本是汉语,本民族语言使用趋势已经越来越少。这就对各民族的传统文化,比如故事、诗歌、神话等无法实现传承。
二、针对民族教育中加强少数民族文化存在的问题提出的解决措施
1、改变过去国家文化一元化的倾向,在民族教育中,应该将各民族所独具的古老智慧融入其中,在融合之前应该对各民族的文化价值和意义进行考量,针对一些有利于美育、德育、智育、体育价值等的民族文化融入到教育课程体系之中。这对民族主体的发展产生积极的作用,不仅提升了民族文化自信心,同时也让各民族文化得到了社会认同。
2、建立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体系,在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中融入少数民族地域风俗等传统文化,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做好铺垫,同时国家要认真做好课程内容安排,选择有价值的文化植入课本。在这里地方课本使用具有一定文化选择优势,通过对本土社会风俗、生活方式、历史传统等延续和弘扬,实现民族文化的继承。
3、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使用和发展本民族语言文字的权利各民族之间语言平等是重要的民族平等标志,少数民族人民对于本民族的语言文字文化拥有很深的感情,所以,如何做好民族平等。民族团结,语言文字平等是根本。国家应保障少数民族在社会生活中不受干扰地学习、使用、传播本民族语言文字的权利,这是国家的义务。
4、民族教育课程要反应本民族的文化这一措施体现的应该是全面系统的对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内容进行反应,包括起源、发展过程以及发展趋向等,这样才能让少数民族学生对本民族的文化和现实生存拥有历史的深度理解和眼光,真正的体会到自身民族文化所存在的价值。
三、结语
篇9
社会转型发展中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必须要有先进的文化精神来引领,鲁迅精神是我国文化精神的一面旗帜,鲁迅的文化自觉、独立自由、民族情怀及文化创新、社会批判等精神,对于民族文化传承发展中的困惑和纠结等问题都有突出的引领和指导意义,只有秉承以上鲁迅精神,才能促使民族文化更好地传承,并推进民族文化的繁荣发展。
关键词:
鲁迅精神;少数民族文化;传承
引言
全球化环境下,民众的物质生活条件更加优越,但是物质发展同时也带来了实用主义的生活态度和享乐主义的泛滥,理想与信仰缺失成为普遍性的社会问题。民众在大变革、大转折时代环境下精神的无所依托,使得其对于文化的发展也难以形成明确的文化思路。信仰危机下,民众迫切需要形成先进的文化思想和精神来引导文化的发展。鲁迅精神是我国文化精神的一面旗帜,虽然社会环境不断变迁,但是鲁迅先生直面矛盾、独立思考、以强烈的民族责任感推动社会前进的精神在历史长河中依旧散发出璀璨的光辉。鲁迅式的“信仰主义”对于当下大众的文化迷茫有明确的指导和引领意义,以鲁迅精神来观照文化,可以使文化的发展形成科学的理念和思想。作为地域性文化,少数民族文化在当前民族社会变迁及强势文化的冲击下显得更加弱势,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因此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问题,但是由于视角及立场不同,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并未完全达成共识,有关文化传承的界定、文化传承发展的理念、文化传承发展的方法等问题还存在各种争议,等等。虽然问题各有起因,但是从根本上而言,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发展中的纠结和争议的根源在于缺乏明确一致的文化思想和精神引导。鲁迅精神对于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具有旗帜作用,使鲁迅精神和民族文化有机结合,将对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起到提纲契领的引导性作用。
一、文化自觉是民族文化传承发展的基础
从鲁迅的言辞和行动可以看出,鲁迅具有高度的文化自觉与自信,在当时社会环境极度混乱、西方文化泛滥的情况下,鲁迅并没有对外来文化保持盲从态度,而是通过对外来文化的参照和内心的反省,更加深刻地认识民族文化,虽然其对于国民的劣根性一再进行批判,但同时他又反对拿来主义,体现了清醒的文化态度。[1]在《拿来主义》一文中,鲁迅批判了当时政府对待文化遗产的错误态度,指出应该批判地继承文化遗产,借鉴外来文化,表现了高度的文化自觉。相对于强势的大众文化,少数民族文化处于亚文化的位置,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民族文化没有文化价值或者文化价值不够重要。文化多样性构筑了灿烂的世界文化,每种文化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形成于民族环境的民族文化虽然影响力小,但是这种地域性、民族性文化是当地民族民众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智慧和经验的积累,维系了少数民族长时期的历史发展,因此各种民族文化都有其独特的价值。但是由于强势文化的对比和冲击,少数民族成员对于民族文化的信心也在逐渐弱化,为了适应社会生活发展需求,民族成员开始改变自己原有的民族习惯和生活方式,民族文化认同感降低。民族成员是民族文化传承发展的主体,在多元文化环境下,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需要民族成员有一定的文化自觉,才能使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具备可行性。在全球化环境下,文化之间的交流和交锋越来越多,弱势的少数民族文化承受了更多的文化冲击,文化同化的危机随处可见,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受到了严重制约,相应地,只有具备一定的文化自觉才能使民族文化得以传承发展。文化自觉是鲁迅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鲁迅曾经在日本学医,对西方文化有相当了解,但是鲁迅并没有陷入文化迷茫或者文化错位,而是借助其他文化的外来立场对民族文化有了更为清醒的认识,坚定了民族文化的信念,更加强调文化立场。因此对于民族文化传承发展中鲁迅精神的渗透必须强调文化自觉的基础意义。唯有文化自觉才能使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做到“各美其美”,又能“美人之美”。
二、独立自由是民族文化传承发展的底线
独立和自由一直是鲁迅的文化精神核心,这一点从他长期以来对国民奴性的批判就可以看出,在鲁迅的笔下,一旦失去独立地位和独立品性,就难以争到人的资格。鲁迅自己也始终坚持着知识分子的独立精神和自由思想,并因此成为时代潮流的旗手。唯有独立和自由才能自由地书写自己的思想,对少数民族文化而言,坚持文化的独立性是民族文化传承发展的基本原则,只有独立的文化形式,才能自由表达民族精神思想。每个民族的民族文化都是独立的文化形式,有自己的特质才促成了文化的民族性和独一无二。对民族来说,民族文化是民族维系发展的血脉,只有文化上的自由独立才能保障民族的独立。在现代社会环境下,由于文化交流越来越频繁,少数民族文化的独立发展受到各种外来文化的影响,从民众的服饰穿着到精神追求,无论是物质文化层面还是精神文化层面,民族文化在外来文化的影响下不断沦陷,大多数民族文化的发展更多地是在强势文化的裹挟中前行。民族文化被同化的威胁以及民族文化被挤压空间而自行消亡的危机,使得少数民族文化在当下社会中的发展岌岌可危,因此,坚持独立以及如何坚持独立,便成为民族文化传承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命题。少数民族文化必须坚持自身的独立性,才能在文化发展中形成坚定的立场,也才能在文化交流或交锋中处于平等对话的地位。文化独立也是人的独立,文化的同化意味着民族民众文化身份的模糊,鲁迅对独立自由的追求和践行表明,文化的独立自由才能形成人的自由独立,而人的自由独立才能促使人类的积极进步。少数民族文化的被动发展直接削弱了其对民族民众的昭示和引领意义,同时也使自身的发展难以形成坚定的立场和清晰的思路,其在社会变迁中的生存和发展也因此埋下了隐患。为了促进民族文化更好地传承发展,就必须以独立自由为民族文化传承发展的底线,只有这样,民族文化才能保持独立的文化形式。
三、批判是民族文化传承发展的基本方法
鲁迅具有强烈的批判精神,他的笔下创造了多个具有民族劣根性特征的人物形象,无论是遗老遗少、洋场恶少还是假洋鬼子、阿Q等形象,都深刻地揭示了国民性的怯懦、懒惰和巧滑,正是对于文化糟粕的强烈批判,使得鲁迅当年有了“精神界战士”的身份。鲁迅对于国民劣根性的批判并无恶意,他只是通过批判的方式来使国人知道自己骨子里的精神实质,通过真实国民性格的客观再现,使民众认知到精神的优劣和黑白,促成众人对国民性格的反省。[2]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同样需要一定的批判精神。少数民族文化产生于民族历史过程中,凝聚了民族民众的生活经验和思想体验,是民族民众智慧和经验的结晶,但是由于文化的抽象性特征,文化的形成并不单独作为文化呈现出来,而是通过各种各样的文化形式来体现,因此民族文化是各种文化形式的集合。在这个文化集合中,有民族文化的精髓,同时也有因文化起因或文化形式而形成的文化糟粕。精髓和糟粕并存意味着对于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自然需要具有一定的批判精神,只有对文化糟粕进行剔除,民族民众的思想才能得到解放。当前,虽然各方面对于民族文化的价值已经得到了共识,但是对于民族文化内容的传承发展并没有达成一致,有的观点认为民族文化的传承应该是从仪式到内容的全面照搬,而从现实来看,完全做到民族文化的照搬照抄并不现实,既不符合文化的发展规律,也无法为民族文化构建完全的社会场景;有的观点则认为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应该是民族文化精髓的传承发展,对于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只需要从众多民族文化中择优传承发展,但是对于文化精髓筛选并无统一的标准,民族文化的盲目检视很容易使传承发展下来的民族文化失去原有的文化韵味。因此,强调文化的全盘传袭和对民族文化的盲目扬弃都不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缺乏民族文化的深刻理解使得更多民族文化形式的传承发展总是在争议中前行。物质文化带来的文化困惑需要清醒的文化思想来引领,依据鲁迅的批判精神,对于以上问题的解决可以从民族文化的批判着手。这种对于民族文化的批判并不是要否定民族文化,而是通过批判使得民族文化的真实面貌更为全面地为更多的民众所认知,通过大众头脑的天然净化能力,从而使其对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理解得更加深刻到位,使民众更清晰地认知和分辨文化中的糟粕和精髓,从而消除思想上的隔阂和分歧,形成明确的、一致的文化传承思路。对于民族文化的批判可以为民族文化的发展破除思想方面的更多束缚,使民族文化的糟粕能够在传承发展中更好地被剔除。
四、创新是民族文化传承发展的内在动力
文化是物质基础的意识产物,物质基础变迁,作为上层建筑的文化自然也会有所变化,具有时代气息是文化的基本特征。民族文化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意义,这种价值意义源于民族文化精髓与时代的结合而形成的文化的丰富和发展对于时代社会的推进作用,因此,民族文化必须要结合时代创新,这一方面是由于文化中的糟粕需要剔除;另一方面则是由于民族文化同样需要结合时代环境发展创新。创新是民族文化可持续发展动力,也是民族文化在新的时代环境中新生的根基。[3]虽然鲁迅具有强烈的批判精神,他对国家社会中的各种文化现象进行强烈的批判,但是批判并不是最终目的,鲁迅的批判意在警醒世人,最终目的则是通过众人对各种劣根性的认知,从而共同努力形成和时展相适应的民族精神,创建新的风气、新的文化是鲁迅精神天空的关键要素。[4]简单而言,鲁迅的言下之意,即要促进文化的创新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同样需要以创新为支撑,近年来大部分民族地区发展迅速,民族社会形成了崭新的社会气象。另外社会转型发展中,民族社会原有的和制度规范转变使得民族民众的思想意识也在发生着急剧变化,出现了各种精神迷茫和困惑,也形成了各种新的文化理念和思想。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必须在民族社会的新气象和新意识观念中创新前进,而不能拘泥于原有文化的守成。只有这样,民族文化才能融入更多的新鲜血液,契合时代需求,促进民族文化真正的可持续的传承发展。
五、民族情怀是民族文化传承发展的必要条件
浓重的民族情怀是鲁迅精神的鲜明特色,在鲁迅作品的字里行间随时可见其对民族的忧患意识和自强意识,“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在民族危难的时刻,鲁迅选择了挺身而出,无论是抗日还是民族解放,鲁迅都毅然决然地站出来摇旗呐喊,表现出了高度的民族气节和民族情结。因为深重的民族意识和其在民族气节方面的努力实践,国人给予了鲁迅“民族魂”、“民族脊梁”等至高的评价。在鲁迅“孺子牛”等精神激励下,一代代人义无反顾踏上了为国家民族奉献的征途。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依赖于两方面的推进,一方面是物质条件的保障;另一方面是民族民众的主观能动性,只有民族民众能够深刻理解到文化对于自身和民族存续的意义,并因此生发出深厚的情感,才能使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形成强劲的内在动力,由于这种情感意识源于民众自我情感与民族文化传承发展产生的共振,民族民众具有强烈的主动意识,并能自觉发挥主观能动性作用,可以使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充满活力,在相应的物质条件保障下,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便可以持续发展下去,形成良性循环机制。鲁迅强烈的民族情怀对于其自身在民族事业中的投入和奉献已经充分显示了民族事业的情怀对于个体在社会发展中的极大影响。作为民族一分子,推进民族进步强大是所有民族成员共同的期望,但是单单有这样的期望是不够的,民族及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还需要民族成员在深厚民族情怀下对民族的付出。当前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危机一方面来自外来文化的冲击;另一方面由于经济基础变革使得民族民众的文化态度发生了改变,在此基础上,少数民族成员往往忽略民族文化的内在价值,盲从其他文化,并在日常生活中不自觉地表现出来。鲁迅精神观照下,对于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和推进,必须要加强民族民众对民族文化的自觉关注,使其在学习生活工作中能够自发地对民族文化传承发展进行响应,为保留和延续民族文化而在服饰、饮食、民族活动方面积极参与,积极推进。[5]
结束语
鲁迅的伟大在于其永不过时的精神,其深重的民族意识、高度的文化自觉、客观真实的态度、严厉的批判精神构筑了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的精神丰碑,鲁迅也因此成为民族文化当之无愧的精神旗帜。文化多样性自然存在文化竞争,而文化的竞争必然会对较为弱势的民族文化形成冲击,彷徨困惑中的民族文化尤其需要以鲁迅精神为指引来进行传承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发展中对鲁迅精神的实践应用不仅有助于明确文化传承发展理念,同时也可为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指明方向,加强民族文化自信,最终促成民族精神高地的构建。
作者:李莉萌 单位:山东大学(威海)
参考文献:
[1]商金林.扶桑艺道润年华———鲁迅精神原乡问题探究[J].理论学刊,2013,(3).
[2]杜九霞.从精神分析的视角看鲁迅及其作品[D].西北大学,2010,(6).
[3]李光华.民间剪纸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以云南芒市傣族为例[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14,(3).
篇10
关键词:少数民族;音乐史;发展;变迁
作为一个多民族融合的国家,我国56个民族的兄弟姐妹共同努力,一直用辛勤的劳动和汗水创造着宝贵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创造出无数辉煌灿烂的历史文化,其中的音乐文化就是由各民族互相融合、共同创造的宝贵财富。而在中国的音乐史的组成当中,各少数民族的音乐史作为极其重要和精彩的一部分发展和保留了下来。
一、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历史发展
我国少数民族音乐具有十分悠久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夏朝时期,当时的少数民族音乐就开始与中原地区的汉族音乐交流,并被宫廷所演奏。到了周朝,少数民族觐见君王时要“献其乐舞”,即少数民族的“四夷舞”。自周朝开始,历朝的宫廷都会设置“四夷乐部”。到了汉代,四夷乐部已经在汉族宫廷中占据重要地位。从乐器方面来讲,汉武帝之前,宫廷之内使用最多的是华夏古乐器,西汉建立后,尤其是丝绸之路的畅通,中原地区与西域各国的交流与沟通变得频繁,文化逐渐融合,西域的乐器也不断流入中原,丰富了中原的音乐文化。到了隋唐时期,宫廷内的乐器已不仅只有华夏的古乐器,而是增加了九部乐、龟兹乐等少数民族乐器,这些乐器都代表了当时最杰出的少数民族音乐文化。除了舞蹈和乐器之外,少数民族所总结的音乐理论也对中国音乐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例如周武帝时期来到中原的音乐家苏抵婆,她的“五旦七声”音乐理论就被广为流传,并为后世音乐理论打下坚实基础。清朝时期与唐朝盛世相似,都是国家安定统一的太平盛世阶段,这两个朝代的统治者都非常重视祭祀、朝会和宫廷礼仪。比如唐太宗李世民就十分重视音乐,其自身也非常善于演奏一种少数民族的乐器,清朝的康熙大帝也非常喜欢传教士传入紫禁城的西洋乐器,并亲自学习这些乐器。统治者对少数民族和西方音乐的接纳使得整个中原地区对少数民族音乐保有开阔的胸襟和气度。可以说在这两个朝代,少数民族音乐得到了真正意义上的发扬光大。
二、少数民族音乐史在中国音乐史中的重要地位
在华夏历史长河中,我国少数民族的兄弟姐妹们创造了数不尽的音乐瑰宝,但是这些宝贵的音乐文化却很少被记录在“正史”当中。只能通过本民族的口口相传,到后来很多音乐技艺因为无人传承而濒临灭绝。例如少数民族著名的“多声部民歌”,是我国乃至全世界绝无仅有的民间艺术瑰宝,突破了西方多声部音乐的历史传统,在世界音乐史上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就是这样珍贵的音乐文化,却在历史的车轮中被淡漠而变得无人问津。纵观少数民族音乐发展史,其对中华文明和中国音乐文化的贡献是巨大的,也是多方面的。我国的56个民族在共同缔造民族文化的过程中贡献了自己的才华。因此,在以后的中国音乐史研究中,相关工作者们不但要研究汉族的音乐史,更要多多研究少数民族的音乐历史和文化,只有这样,才能编制出完整而全面的中国音乐史。
三、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
(一)民间的自然传承
大众所指的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在各民族来看,其内涵已经不属于音乐范畴之内,而是本民族文化内涵的体现。因为我国各民族对“音乐”这一概念的理解是有差别的。他们从来都没有可以地去创造音乐和传承音乐,而只是将心中的感受和体验通过声音表达出来。属于在特定的时间地点由情所发,即兴而来。而这种特定的时间和地点一般与少数民族的有关。许多民族的歌曲和音乐都传承于自身所信仰的宗教,这就是民间自然传承的一种形式。各民族的巫师或祭师主要负责收集和记录本民族的传说、历史和经典深化传说,并将这些内容通过传唱的方式表达出来。此外,少数民族在节庆活动中也喜欢用演奏和歌唱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如西北地区的回族和汉族都喜欢的“花儿会”,蒙古族的“萨满舞”,朝鲜族的“农乐舞”等等都是传递其内心感受的具体表现形式。这种情绪的表达和传承需要两方面的条件:一方面是必须有表达这种感受的特定场所和途径,另一方面则是这种表达是植根于少数民族某些无法用正常语言来描述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想要少数民族音乐能够完整保留下来,就必须要重视和保护民间的这种自然传承。因为一首涵盖如此多内涵的少数民族音乐如果缺少必要的那两个条件,必定就会很难被保存下来。因此,我们应该重视起来少数民族内部的音乐传承,在历史车轮的滚动中尽力完整地保留下这些民族瑰宝。
(二)政府支持下的学校教育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在国家和学校的共同努力下,与少数民族音乐相关的课程已经陆陆续续地在一些音乐学院中开设,但是却并未达到大范围普及的程度。虽然已经开设了一些少数民族音乐课程,但是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这些音乐课程都缺少本民族的特色,这就使得少数民族音乐教育仍旧处于我国音乐教育的边缘地带。绝大部分的音乐院校本身就不够重视少数民族音乐的教育,只是在欣赏汉族音乐时捎带听取几个少数民族音乐的片段。在这种教育模式和心态下,学生们对少数民族音乐就会产生“原始”、“落后”等错误的思想观念,从这个角度来讲,尽快纠正音乐专业学生的错误观念和学校的不正确教育体系显得尤为迫切。在正规示范音乐学校中实现少数民族音乐的教授和传承是具有先天优势的。学校作为一个国家文化传承的主要阵地,其内部涵盖了最为完整的教学设施和教育体制,学校用其完备的教育方式对学生进行教授所带来的正面影响是其他传承方式所无法比拟的。因此,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一定要依托于学校教育。少数民族音乐一旦被纳入到正规的学校教学当中,其就会在归纳和整理的过程中被重新组合,实现自身的系统化和体系化,并通过教材和课件的形式最终呈现于学生的面前,这种正规的教育模式就是我们所坚持的少数民族音乐传承的方式。当然,要全面地实施少数民族音乐教育,全社会首先要认同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重要地位,这就需要国家层面上的支持与保护政策了。
(三)艺术院校的带头作用和高校的师资培训
改变旧制,就是要全国各地的音乐院校能够改变以往的教育模式,利用自身地理位置的优势来开设少数民族音乐的相关课程,从而源源不断地培养出少数民族音乐人才,并带动全国各地的音乐院校一起进行少数民族音乐的教授。面对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快速流失的现状,这项工作和任务变得异常紧迫。这项任务的普及对全社会来讲也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因为对学生开设少数民族音乐文化课不但能够培养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更能培养学生各民族音乐文化学习的开放包容心态。
(四)少数民族音乐课程的设置
除了学校师资队伍的组建和国家政策的倾斜之外,少数民族音乐课程如何设置也是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首先,高等音乐类的示范院校一定要在全国范围内起到带头作用,开设少数民族音乐相关的各种课程。课程的多少可根据学校自身的资金状况来定,但学校对该课程必须要重视起来,不能将其建设成可有可无的“鸡肋”课程。在课程内容的具体设置上,要重点关注少数民族音乐发展的历史,并不定时组织学生深入少数民族聚居区进行音乐采风工作。这种实践活动能够极大地提高学生对少数民族音乐的兴趣度。除此之外,要想让学生学好少数民族音乐,学校还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少数民族文化的学习,以更加深入地理解民族音乐对本民族的深刻内涵的作用,从而更好地学习少数民族音乐的历史和文化。当然,如果上述的实践活动还没有条件开展,学校可以考虑将少数民族地区的乐师们请到课堂上来,将自己对本民族音乐的亲身感受传递给在座的每一位学生,让学生多多了解少数民族音乐的相关传说和历史文化,欣赏少数民族音乐的美,打破过去对少数民族音乐和文化的偏见和陈旧观念。
四、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变得尤为可贵,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作为民族文化的瑰宝,还有许多相关课题没有被人们所挖掘和了解,基于这些原因,少数民族音乐文化更应该受到全社会的关注和重视。本文在简要叙述少数民族音乐史在我国音乐史中重要地位后,重点从少数民族音乐的民间传承、政府支持、学校教育、师资培训以及课程设置等方面做了重点阐述,以期对我国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作者:孙玮娜 单位:蚌埠学院音乐与舞蹈系
参考文献:
[1]冯光钰.中国少数民族音乐研究的拓荒之作———《中国少数民族传统音乐》评述兼谈《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史》的成因[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