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范文

时间:2024-01-10 17:56:4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

篇1

一、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和实施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宗旨,全面推进我市新农村商务信息服务体系建设,提升农村信息化应用水平,为农民获取和信息服务,为政府采集信息服务,推动农村流通发展,拉动农村消费市场,帮助农民引福致富。

(二)发展目标

建立全市商务信息服务网站,并逐步建立覆盖全市农村的公共商务信息服务网络,将商务信息服务推广到农村基层,提供商品、市场商务信息,提供商务信息化能力培训,促进农村流通工作,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三)实施原则

1、建立农村商务信息服务体系是一项系统工程,要以农村基层为重点,以农民受益为核心,以不增加基层和农民负担为前提,以点带面,总结经验,逐步开展。

2、农村商务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工程要充分考虑信息化推广特点。一是要扩大和规范信息源;二是要建立健全信息传播渠道;三是要培育提高信息化应用能力。总体思路是“扩大源头,建立渠道,提高能力,帮助受益”。

3、根据农村基层信息化实际情况,鼓励开展多种类型商务信息服务形式进行试点,总结经验,以点带面,逐步推广。

二、实施形式和内容

(一)主要形式:①建设商务信息服务站;设立市商务信息服务站,负责本市农村商务信息服务试点工作的组织管理。站长由商业管理办主任兼任,配备工作人员一至三人。主要任务一是组织人员培训;二是查询、整理与信息;三是组织开展农副产品购销对接服务;四是建立与维护本地信息平台及农副产品流通数据库,为新农村商网建立专门数据库提供基础数据;五组织专家解答农民在农副产品流通遇到的问题;六是根据本市实际情况,开展其它相关的商务信息服务。②建立农村商务信息服务点。结合“一村一品”产业特色,在农副产品集散地、流通协会、专业合作组织等地方设置信息服务点。村级商务信息服务点的主要任务:一是从互联网收集农副产品商务信息传递给农民;二是协助农民将供求信息上传到市服务站工作平台;三是收集当地农副产品的品种、产量、上市时间、销售价格等信息和流通主体的信息,并上传到市服务站工作平台。四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开展其它相关的商务信息服务。③依托新农村商网,建立面向本地区农民的网络信息平台。建设丰城金桥商务网站,作为市服务站工作人员和信息员的工作平台,主要任务是围绕本地区主要农副产品,收集、整理、相关政策、供求、产销价格、产品加工与介绍信息,开展咨询互动与购销信息对接服务,建立当地农副产品流通动态数据库,为新农村商网提供基础数据。

(二)主要内容:

1、建设农村商务信息服务点50个。在31个乡镇(街道)设立50个农村商务信息服务点。根据农村实际,围绕农民在新农村商网上查询信息和信息这一目标,拟对每个农村商务信息服务点各配备一套电脑、打印机、传真机、电话机等设备。

2、支持兼职乡镇商务信息助理和村级信息员。每个乡镇聘任1-2名乡镇干部作兼职商务信息助理。聘用50名人员作村级信息员。主要任务是:负责本乡镇商务信息服务的组织实施,开展本乡镇、村直接面向农户的各项农业信息综合服务。组织培训和收集农民对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需求信息,并利用网络媒体向农民发送生产、生活资料市场信息,组织本乡镇设立的村级商务信息服务点的工作。

3、培训农户骨干基本商务信息应用能力。对全市126名种养大户和574名农户骨干进行培训,并为培训合格人员颁发“农村商务信息员培训合格证书”。主要任务是:培训农户骨干使用互联网,提高其掌握和利用农产品市场供求信息开展经营的能力,更好地开展经营,带动其他农民致富。

4、建立信息资源体系,培育涉农网站的农产品专门数据库,为农民提供农村商务信息,建立我市农产品专业数据库。设计、建设、开通丰城金桥商务网站,作为商务信息服务体系的职能部门,主要任务是:扩大农村商务信息来源,增加服务方式,开辟面向“三农”的服务栏目,为农民提供更加便捷有效的信息查询和等服务。

5、依托农副产品综合市场,开展公共信息服务,在城区的主要农副产品集散地进行试点。主要任务是:在新老城区的农副产品集散地设立三个公共信息查询服务系统,通过信息栏、演示屏等形式,向广大农户提供实时农产品公共商情信息及综合信息服务。

三、实施步骤

农村商务信息服务体系建设采取试点推动、分期实施的建设模式。分三年共建设一个信息服务站,五十个信息服务点,每年建设二十个,在验收合格的基础上总结经验,逐步推进。20xx年首先开展如下工作:

(一)20xx年1-3月,成立丰城市商务信息服务站,开通丰城金桥商务网站。发展乡镇信息助理,建设好村级信息服务点,分层次、分批次组织好基础知识的培训工作。

(二)20xx年4-5月,对试点情况进行调研总结,并在此基础上,着手准备下一步试点推广工作。

(三)20xx年下半年至20xx年底,进一步扩大试点范围,争取将40%的行政村纳入试点范围。

四、保障措施

(一)组织领导。请求丰城市政府成立由分管副市长任组长,试点乡镇和相关部门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农村商务信息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市试点工作的统筹领导和协调。由丰城市商业管理办公室负责全市“农村商务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和管理工作。

篇2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我镇农业发展的实际和农民对科技的需求,围绕农业技术推广和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增强农业的基础地位,切实解决农民群众的实际问题,推进农技人员职能转变,改进作风,着力提高科技推广能力,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更好地为农业、农村、农民提前、产中、产后系列服务。

二、工作内容

根据打造服务型政府、培养技能型干部要求,以责任制为核心,着重加强我镇农技推广的组织体系、服务体系、责任体系、考核体系、培训体系和保障体系建设,提高农技人员素质。

三、工作目标

按照“组织体系完善,职责任务明确,运作方式高效,绩效评价科学,奖惩手段有力,保障措施到位”的要求,在我镇建立起以责任农技员为基础,社会化农技推广人员为补充的新型农技推广体系。

四、方法步骤

(一)动员准备阶段(月日—月日)

1、镇政府成立加快新型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安排部署、制订工作计划。

2、按照上级要求,结合本镇实际,制定《镇加快新型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的实施方案》。

3、起草《关于镇新型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

4、召开全体农技人员会议,传达学习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并进行动员,明确意义、做法及要求。

5、组织有关人员考察学习。

(二)组织实施阶段(月日—月日)

1、落实镇农技工作站办公场地,有关制度上墙。

2、购置必要的办公设施及用品。

3、制订镇政府对责任农技员的考核办法。

4、制订服务对象对责任农技员的考核办法。

5、镇政府下文公布各村农科主任名单。

6、起草责任农技员岗位职责。

7、起草镇农技工作站办公制度。

8、印发农技人员服务“三农”便民联系卡。

(三)总结提高阶段(月日—月日)、

对我镇全面落实农技人员的责任,加快构建新型农技推广体系情况进行认真总结,对不满意的地方,继续提高整改,并尽早确定专人写出有质量的工作总结。

五、工作要求

全面落实农技人员责任,加快构建新型农技推广体系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践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利益的重要举措,也是作风建设年和发展环境提升年取得成果的一种形式体现。必须高度重视,切实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明确分工,按时保质完成好各项工作,务必取得成效。

六、组织领导

为了加强对此项工作的领导,镇政府建立新型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

篇3

一、认真开展老龄委各项工作

组织学习贯彻《老龄工作论述摘编》,深入开展人口老龄化国情省情教育,强化全社会健康老龄化、积极老龄化理念。

调整组建新一届市老龄工作委员会,明确各成员单位职责,组织召开市老龄委成员单位会议。

推动落实省贯彻《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实施方案。组织开展《“十三五”省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终期评估,配合相关部门启动“十四五”市老龄事业发展规划编制工作。

开展“敬老月”系列活动,组织“敬老文明号”四级联创,多举措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健全全省老龄信息员队伍。

二、强化老年人各项权益保障

组织开展国家示范性城乡老年友好型社区创建。开展城乡社区老年协会规范化建设达标创建。组织实施银龄健康基层志愿服务工程。

推进各项老年优待政策落地见效,开展老年人以居民身份证替代老年人优待证工作。持续推进“银龄安康行动”。

三、推动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建设

贯彻落实《关于建立完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的指导意见》,根据省实施办法出台市实施意见。开展“十三五”健康老龄化规划终期评估,启动市“十四五”健康老龄化规划编制工作。

组织开展2020年全市老年健康宣传周和阿尔茨海默病预防与干预宣传活动。组织参加全国老年健康知识大赛和“关爱老年健康”科普征文活动。

继续实施老年人心理关爱项目。实施老年人健康管理、老年健康与医养结合服务项目,开展绩效评价。

落实《健康行动实施方案》,实施老年健康促进行动,加快二级以上综合性医院老年医学科建设。开展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创建活动。

四、深入推进医养结合

贯彻落实《关于深入推进医养结合发展的若干意见》,根据省《关于做好医养结合机构审批登记工作的通知》,制定市落实措施。

开展全国医养结合示范县(市、区)和示范机构创建活动。开展第四批省医养结合示范创建活动。积极参加省医养结合试点市遴选。

推动为居家老年人提供上门医疗服务。组织实施社区医养结合能力提升工程,大力增强社区医养结合服务能力。

推进市老龄健康、医养资源整合和统一信息平台建设,提升医养结合监测工作水平。

组织开展国家医养结合服务质量提升行动。落实国家医养结合机构管理指南、医养结合机构服务指南、医养签约服务指南等标准规范。举办医养结合工作培训班。宣传推广全国医养结合典型经验。

会同相关部门做好森林康养基地创建工作。

五、促进全省健康产业发展

贯彻落实国家发改委等21部门关于促进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纲要。积极推动健康产业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合力打造长三角健康养老基地,参与长三角健康产业高峰论坛暨博览会。会同相关部门开展智慧健康养老试点示范。

篇4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构建 研究

1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概念

根据国际标准化组织颁布的《ISO2789 - 1974( E) 国际图书馆统计标准》规定,公共图书馆是指由国家或群众举办,面向社会各阶层开放,免费或只收轻微费用为一个团体或区域的公众服务的图书馆,他们可以为一般群众服务或专门类别的用户服务,它全部或大部分接受政府资助。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是社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公共图书馆独立或通过合作方式提供的图书馆服务的总和。从基础设施架构的角度看,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就包括所有实体图书馆、流动图书馆以及它们建立的馆外服务点、图书馆联盟、总分馆系统、区域网络等服务平台。它是政府举办的、非营利性的、收集和传递文献信息资源,传播先进文化,以保障大众基本文化需求的公共图书馆机构和服务的总和。

2鄂尔多斯市公共图书馆发展概况

近年来,鄂尔多斯市已建设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为契机,进一步夯实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基础,全市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室建设取得很大进步。目前全市公共图书馆全部均进入等级图书馆行列,市图书馆晋升为地(市)级一级馆,8个旗区图书馆全部达到县级二级馆和三级馆标准,其中3个馆(东胜、伊金霍、乌审旗)晋升为县级一级馆,全市公共图书馆(室)藏书368万册,人均1.84册,年流通0.72次,人均到馆次数0.57次。

按照《鄂尔多斯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艺术精品创作、文化产业发展、文化遗产保护和文化市场管理五项文化工程(2011-2015年)》要求,“十二五”期间,在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建设上,全市要建成6个一级图书馆,3个二级图书馆,各旗(区)公共图书馆都要达到国家县级二级馆以上标准,基本实现“每15万人拥有1个公共图书馆,每2000人拥有1个图书室,馆藏图书人均占有量达到2册”的目标;在公共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上,全市要新增25万册藏书,其中“市图书馆每年藏量增长不少于 5万册;旗区图书馆每年藏量增长不少于1万册”;在共享工程方面,全力推进文化资源共享工程建设,使全市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城乡覆盖率达到100%。

3鄂尔多斯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构建存在的问题

从目前鄂尔多斯市公共图书馆建设现状和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示范区创建达标情况来看,鄂尔多斯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巨大进步,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尚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3.1缺乏明确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执行机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基本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的重点领域。借鉴国内其它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经验,结合鄂尔多斯市公共图书馆建设现状,鄂尔多斯图书馆无疑是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的主要推手和执行机构。这是因为无论从行政级别、馆藏资源、人力资源、技术力量还是财政投入等各方面情况来看,市图书馆具备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的条件。

3.2全市基层公共图书馆数量偏少。目前全市共1家市级图书馆,8家旗区图书馆,按照《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创建工作方案》要求,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要求以全民为服务对象,以基层特别是农村为重点。因此鄂尔多斯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应大力加强基层服务点的建设,快速增加基层服务点的数量,在全市范围内布设基层流通点或服务点,将市、旗区图书馆内丰富的文献资源和优质的信息服务下沉到各基层流通点或服务点上。

3.3缺乏全市公共图书馆统一技术平台和服务平台。按照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创建要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应具备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等特点,应有效整合分散在不同部门的公共文化服务资源和项目,实现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资源的共建共享,形成综合、系统、运行有效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因此鄂尔多斯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需要搭建全市公共文化统一技术平台和服务平台,全市内文献资源在全市范围内无障碍流通,城乡居民能通借通还全市公共图书馆所有文献。

3.4数字资源建设与服务水平有待进一步加强和提高。数字资源具有复制性强、传播速度快等优势,有着纸本资源无法比拟的优势。鄂尔多斯市已建设成为国家首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按照示范区建设要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应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群众受众率与参与率达到本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先进水平。因此,鄂尔多斯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应在全市范围内搭建公共电子阅览室平台,搭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丰富的数字资源,结合市级图书馆购买的商业数据库与自建特色数据库,将数字资源快速推送到人民群众身边,让他们普享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成果。

4鄂尔多斯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构建策略

4.1总分馆建设。 通过对总分馆的建设,完善鄂尔多斯市公共图书馆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通过合理的网络服务布局,形成“图书馆群”,将公共图书馆服务覆盖到全市所有人,通过图书统一采购、统一编目、统一配送、统一服务、统一管理等方式,实现服务效益最大化。全市将实现读者在总馆或任一分馆办理读者证后都能够在本体系中的其他分馆进行图书借阅,在任一分馆或流通点所借阅的图书都能够在其他服务点进行还回,形成“一馆办证,多馆借书,多馆还书,通借通还,资源共享”这一畅通的阅读渠道,使得市民不论身居何处都能享受到图书馆的文献信息服务。

根据鄂尔多斯市统计局统计资料显示,截止2012年底鄂尔多斯全市常住人口总数为1940653人,约合200万人。按照《鄂尔多斯市“十二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2011-2015)》提出的“全市市、旗(区)、苏木(乡、镇)、嘎查(村、社区)四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覆盖率达到100%;建成城镇‘十分钟文化圈’、农村‘两公里文化圈’和牧区‘十公里文化圈’。”和“每15万人拥有1个公共图书馆,每2000人拥有1个图书室,馆藏图书人均占有量达到2册”的目标要求,在人口数量不大幅增加的情况下,除8个旗区馆外,鄂尔多斯全市需要建设59个综合文化站、154个社区文化室和744个嘎查村图书室,全市馆藏图书总量达到400万册。从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的角度来看,将这957个图书馆、图书室统称为服务点,它们通过互联网与鄂尔多斯图书馆形成总分馆服务体系,这意味着到“十二五”期末,鄂尔多斯全市需要建成957个服务点,基本可以形成覆盖全市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服务点建设如下表:

4.2公共电子阅览室的建设。公共电子阅览室主要为广大群众提供公共互联网信息服务。2011年文化部颁布了《 “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计划”实施方案》,要求在“县、乡/镇居民居住集中的区域新建一批规范化公共电子阅览室”、“逐步建立‘三十分钟公共互联网文化圈’,为基层群众提供更加方便、贴近的公共互联网服务。” 而按维基百科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东胜区2500平方公里,人口达58万,而其余7旗84500平方公里,人口为136万人,鄂尔多布人口密度分布极度不均衡。由于该实施方案是按照服务地域半径来布设公共电子阅览室服务点,不太符合鄂尔多斯人口分布不均衡和大部分旗区地广人稀的现状。因此我们可以考虑“依托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市及所辖县建有标准配置的公共电子阅览室”。根据规划和测算,100%的苏木乡镇(街道)文化站(59个)、100%的社区文化室(154个)、60%嘎查村文化室(约430个)要建有标准配置的公共电子阅览室,共需建设643个公共电子阅览室。

4.3增添图书馆ATM。图书馆ATM是新型的公共文化服务载体,与分馆相比,图书馆ATM具有占地少、无人值守、自助上架、服务标准统一等优势,但内置图书数量有限 ,因此,可以考虑将图书馆ATM与分馆结合,错位分布,形成一张以市馆、旗区馆、分馆为主体、图书馆ATM为补充的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参照国内其它地区图书馆ATM的布设经验,在全市范围内,可以设置5台ATM自助图书馆。

4.4全面引进实时监控管理系统、门户网站系统、数字图书馆系统和移动图书馆系统。服务网络和监控管理网络与总分馆同步建设,通过监管平台实时的了解各个分馆、流通点的工作状态、读者访问量和图书的利用率,以便及时做出合理的调整。通过实时监控管理系统,全面了解和把握图书馆文化服务工作运行状况,从宏观到微观、从设备状态到应用状态、从静态分析到动态监控不同的角度对服务情况予以跟踪和反馈,以帮助各级领导直观快速地掌握文化服务的状态和效果,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使文化服务的建设取得更大的成效;通过门户网站系统,建设一套鄂尔多斯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统一管理与平台,可针对图书馆内部或外部网站进行信息管理、和网站维护;通过数字图书馆系统,让广大读者随时随地访问图书馆数字资源,确保图书馆信息资源能得到合理使用,通过移动图书馆系统,利用移动设备终端如手机、iPad等与读者建立互动通道,扩大图书馆延伸服务领域与范围。

参考文献:

[1]李亚军.市级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实践和存在问题[J]. 图书馆学刊,2011,( 2) : 105~ 106.

[2]段忠花.北仑区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构建实践[J]. 新世纪图书馆,2012,( 6) : 92 ~ 94,48.

[3]许江涛.构建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思考[J].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0,( 212) : 127 ~128.

篇5

关键词:环境监测;服务体系;对策措施

Abstract: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present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system construction problems, put forward to establish an advanced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and early-warning system of the specific train of thought and countermeasure measure.

Key words: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service system; countermeasure measure

中图分类号:X32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环境监测是保护自然环境的一项十分重要的技术保障手段,是建立生态文明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措施。在资源开发不断加快、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现状下,如何加快建立先进适用的城乡环境监测预警体系,不断完善环境监测队伍,提高环境监测技术能力,是当前切实加强城乡环境保护、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课题。本文从湟中县环境监测体系的现状出发,对加快建立功能完善的城乡环境监测预警体系作一初步探讨。

一、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虽然在城乡环境监测体系建设中有了一定的起色和进步,但在环境监测体系建设方面仍然存有不适应环境保护现实要求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1、注重监测硬件建设,对软件建设重视不够。

近几年,在监测机构、人员扩充、仪器设备、办公条件改善等硬件建设方面加大了投资力度,使环境监测硬件条件和监测能力得到了较大改善,但是在监测资源合理配置、监测人员技术能力培训、监测体系管理和运行机制等环境监测软件建设方面重视不够,环境监测仍然不能全面适应当前环境保护的需要。

2、注重环境监测监督功能,对社会服务功能重视不够。

片面强调环境监测为环境管理部门服务、为环境监督执法提供技术依据,而对及时向社会公布环境现状、预测污染发展趋势及环境质量变化走向、为环境污染损害程度的认定等社会服务功能都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与社会实际需求还有差距。环境监测机构较多为附属于政府部门的技术管理机构,而在监测技术保障方面的功能却发挥不足。

3、注重环境监测对污染现状的监测功能,对环境监测发挥污染事故的预警功能重视不够。

强调环境监测为环境管理监督执法服务,特别是为排污收费服务,因而仅仅对排污企业的排污现状进行监测,对企业排污进行动态监测较少,特别是对企业生产过程中不正常情况可能引发重要环境污染事故的预警性监测不足,一般都是在污染事故发生后,才加强事后监测,没有在监测工作中体现出以预防为主的环保工作方针。

4、注重运用传统的监测手段,对现代先进的在线自动监测手段运用重视不够。

传统的监测手段由于运用时间比较长,人们比较熟悉,加之经济成本相对较低、技术也相对成熟,因此在监测工作中比较习惯使用传统的实验室监测手段。而在线自动监测手段由于技术上相对不成熟、成本较高,一般企业又对使用在线监测系统不太积极,故在实践中对在线自动监测手段运用不够,使环境监测技术水平的发展受到影响,不能对企业排污情况进行及时有效的动态监督。

5、缺乏对环境监测功能和定位的系统性研究,将环境监测简单定位为政府职能,制约了环境监测体系的健康发展。

环境监测根据不同的监测目的,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不同类型的环境监测的定位和作用也是不一样的。比如,环境监测可以分为区域环境质量监测、污染源监督性监测、生产企业过程动态性环境预警监测、建设工程竣工验收监测、环境调查本底值的监测、环境污染变化趋势监测等,这些不同目的用途、不同类别的环境监测的法律定位、实施机构、服务对象、运行机制等方面都是不一样的,不能粗放地简单地将各种环境监测都定位为政府职能。事实上,如果将环境监测笼统简单地定位为政府职能,既影响了环境监测体系本身的完善,又影响了环境监测社会服务功能的发挥。

二、建立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的基本思路

要建立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不仅要按照国家环境保护条例和有关法律法规履行职责外,更重要的是要改变传统的末端控制思想,进一步更新思想观念,创新运作机制,建立全程控制的现代管理理念,强化环境监测的预警功能。因此,建立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要从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两个方面入手,具体思路是:

(一)建立机构健全、布局合理、层次清晰、结构科学、功能齐全、运转灵活、反应迅速的环境监测机构组织体系

1、建立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的环境监测组织机构。组织机构要完善、结构层次要清晰、布局要合理、组织职能配置要科学、组织的运行程序要规范,确保环境监测机构高速有效地发挥功能。

2、建立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的技术人员队伍。环境监测技术性很强,需要高素质、高技术水平、高度责任心的专业技术队伍,才能充分发挥先进技术硬件的优势。否则,只有先进的环境监测技术设备,没有高素质的技术人员队伍,仍然实现不了建立先进环境监测预警体系的目的。

3、完善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技术设备。先进的环境监测技术设备是建立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的必要条件。目前,环境监测实验室监测技术力量比较强,但是在线自动监测方面的能力比较弱,不能对污染源进行即时的动态的监测,因此,环境监测预警能力比较差,只能进行事后状态监测。今后应在监测技术手段上同时考虑快速监测、实验室监测、在线自动监测三方面的监测能力的提高和加强,实现环境监测的预警功能。

4、建立良好的环境监测运行机制。包括环境监测体系内部横向、纵向组织机构间的运行方式、管理制度、制约机制,信息传递、响应和反馈机制,以及相应的工作规范、技术规程、监测方法标准、判别方法等。不同监测目的的监测机构应建立不同的运行方式。

5、配套完善环境监测预警法律规范。建立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相应的法律规范是其先决条件。多年来环境监测体系的建立缺少法律法规的规范和指导,致使环境监测的定位功能、结构体系、人员队伍、运行机制和经费保障等都不能准确确定,随意性较大,影响了环境监测体系建设的质量和速度。

6、创造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的外部保障条件。所谓的外部保障条件是指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得以建立和有效发挥作用的外因。这些外部保障条件包括对监测信息的应急响应体系、人员培训与设备更新的制度、体系建设和运行的经费保障等。

(二)要有效发挥环境监测体系的技术服务功能和社会服务功能,确保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快捷、高效、有序运转

1、对环境污染发展趋势及环境污染事故风险的预警监测。环境监测不仅要反映排污现状,同时要能根据现状反应污染发展趋势和对污染事故风险进行预警,以便于采取防范措施,防止环境污染继续加重或污染事故的发生。

2、对监测信息的传递、分析、反馈和调控管理。能对环境监测信息通过信息传输技术以文字、音像或其他的形式进行远程传递,能进行信息的管理、分析、归纳、判断、反馈,并能根据监测信息通过监控中心对监测对象进行调整控制和管理,使其生产设施或环保设施回到正常运行状态。

3、培养监测队伍全面、快速、准确的信息反应能力。要求监测系统对涉及水、气、声、固体等领域的资源因子都必须能全面地反应其信息,既要快速,又要准确,

使信息及时可靠,并能根据监测信息做出准确的判断和提出正确的应对措施。

3、培养监测队伍全面、快速、准确的信息反应能力。要求监测系统对涉及水、气、声、固体等领域的资源因子都必须能全面地反应其信息,既要快速,又要准确,使信息及时可靠,并能根据监测信息做出准确的判断和提出正确的应对措施。

4、采用先进的监测技术,实现系统的网络化、自动化和智能化。这是建立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的必要技术条件,也是环境监测今后发展的总体方向。目前,我县的环境监测现状与此要求还有较大差距,需要在人力、技术、资金等方面加大投入,才能实现环境监测体系建设的现代化。

三、建立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的对策

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建设是一项艰巨复杂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系统考虑、统筹实施, 在实施工作的过程中不断改进、不断完善,才能扎实推进,逐步达到所期望的环境保护目标。立足湟中环境监测体系建设现状,针对体系在运行和管理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应主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落实。

(一)科学规划,分类定位

按照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建设总体目标和环境监测方面法律法规要求,做好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建设总体方案规划,规划设计应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规划监测体系建设硬件。主要是根据不同用途和环境监测的目的、特性、要求,在进行全面系统调研分析的基础上,对监测环境进行科学分类,突出各类监测功能区的性质、特点,并按照不同地区、不同类别规划设计出满足不同目的、不同用途的环境监测布局、结构及其在法律上的定位;环境监测组织机构的人员配置、监则技术设备配置的原则和应具备的条件;在不同层级监测组织机构间、被监测对象与监测组织机构间的环境监测技术设备配置、连接、运行、管理的技术方案等。二是设计监测体系建设软件。主要包括环境监测方面的法律法规、技术规范、方法标准等的设计;不同层级监测组织机构间、与被监测对象间相互的关系与运行机制的设计;监测体系运行的保障条件设计等。三是编制体系建设总体方案的实施方案和环境监测法律法规实施方案。主要包括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方面的具体内容、应达到的目标、应具有的功能、实施的程序和步骤、分步实施的阶段性目标、政策、经费及管理方面的支撑条件、配套的技术规范、方法、标准等。

(二)突出重点,加强试点

按照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的要求,在具有地域代表性、行业特点明显、产业发展聚集的乡镇或园区进行试点示范,对方案的可行性、合理性、科学性进行验证和补充完善,为今后方案的实施积累经验、开拓道路。试点结束时按照监测预警体系建设的总体实施方案以及环境监测条例和相关法律的要求,对试点单位进行验收,在硬件建设、软件建设、运行功能等方面达到预设目标的,视为合格,其管理经验和监测技术可全面推广,对一些不尽合理的参数、数据,结合试点示范加以补充和完善。

(三)配套法规,依法环保

针对目前境监测体系中存在的问题,需要构筑一个比较完善的、独立的环保法律体系和环境监测预警体系管理机制。继续完善排污许可证制度、征收排污费制度、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建立实施清洁生产促进制度、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制度等 ,使整个法律体系统一化,稳步推进环境监测预警体系的建设和环境监测工作有序开展。

参考文献:

篇6

今年以来,全省商务系统在深入推进社区商业“双进”工程中,把社区标准化菜市场和便民菜店建设作为一项惠民工程,积极采取措施,强力加以推进。

一、加强领导。各地高度重视,建立领导机构,强化目标考核,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开展社区标准化菜市场和便民菜店建设。成都市将标准化菜市场建设改造和社区便民菜店建设纳入市政府惠民行动目标,确保了该项工作有效地推进,走在了全省的前列。广元市成立了“放心菜”服务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商务局,制定了《广元市“放心菜”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广安市结合本地“菜篮子”工程,各区(市、县)相继成立了农业、财政、商务等部门参加的蔬菜产业发展领导小组。

二、制订标准。成都市政府出台了《中心城区菜市场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成都市城区菜市场管理规范》等文件,市商务局牵头制定了《便民菜店管理办法(暂行)》和《便民菜店装修改造标准(暂行)》,要求便民菜店做到“三个统一”,即标准统一、店招统一、制度统一,使成都市标准化菜市场和社区便民菜店的建设、管理有章可循。

三、政策引导。各地根据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加大对老社区菜市场的升级改造和新社区菜市场的建设力度。成都市将城区菜市场作为城市公益性配套设施,对菜市场及作为菜市场补充的便民菜店建设,给予专项财政资金补助;绵阳市开展了以农产品物流园区、农产品检验检测中心、安全监控中心和高档蔬菜大棚反季节生产等为重点的基地建设,结合社区商业“双进”工程,对8个社区菜市场完成了标准化升级改造;攀枝花、遂宁、广安等市也加大投资力度,积极推进便民菜店改造和标准化菜市场的建设。

篇7

一、加快推进农村金融支付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

加快推进农村金融支付服务体系建设符合中央强农惠农政策精神,是推动金融资源要素向农村地区配置,健全多层次、广覆盖的普惠性金融服务体系的重要举措,对于完善金融基础设施、促进城乡金融服务均等化,创新金融支付手段、促进农村公共服务的实现,拓展农村金融市场、促进金融业繁荣发展,服务方便群众、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等具有重要意义。对此,各级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从推动科学发展出发,将加快推进农村金融支付服务体系建设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强化组织领导,完善政策措施,积极推广“寿光模式”,为广大农民群众提供“身不出村存取款、足不出户可缴费”的优质服务,进一步提高农村金融支付服务整体水平,让现代化金融服务惠及更多农民。

二、基本原则

(一)科学规划,适度竞争。根据支付结算业务量和支付需求情况,科学规划金融支付网络布局,积极推进体系建设。在总体规划布局的基础上,让农民群众自主选择服务好、使用便捷的金融支付工具,以适度竞争促进服务水平提升。

(二)分层实施,稳步推进。根据农村行政村地理位置、人口规模、经济发展状况等差异性,分层次配置不同的金融支付工具。2012年选择青州、安丘、诸城3个市实施重点推进,待条件成熟后,在全市范围内全面铺开。

(三)强化监督,风险可控。强化监督检查,保障金融支付体系安全运行,确保风险可控。

三、工作目标

(一)总体目标。加快农村地区银行卡受理终端布放,改善农村地区支付服务环境,促进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和金融支付服务体系一体化发展,切实解决农村金融服务空白地区农民取款难问题,确保在2012年底前,金融支付服务范围覆盖全市所有行政村。

(二)具体目标。

1.到2012年底,涉农金融机构(农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农村信用社等)在全市所有行政村开通助农取款服务,在每个行政村至少布放1台金融基础设施(ATM、POS、电话支付终端、农民金融自助服务终端等),提供助农取款服务。对于人口数量多、经济相对发达的行政村,农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农村信用社要全部进驻提供助农取款服务;对于人口数量少、经济相对落后的行政村,选取至少1家金融机构提供助农取款服务。

2.实现全市农村地区非现金支付量比2011年增长20%,农村地区金融机构基本建成完善的内部清算网络,能以电子方式办理跨行支付业务;农村地区人均持卡量不少于1.4张,较2011年底增长20%;ATM、POS机具布放数量较2011年底分别增长10%和20%,分别达到1318台和10868台;国家各项补贴全部通过银行账户和银行卡发放。

四、金融机构工作任务

县域以下所有金融机构特别是农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农村信用社等涉农金融机构要主动承担建设责任,明确目标任务,制定实施方案,扎实做好农村金融支付服务体系建设工作。

(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各金融机构要加大在农村地区的金融基础设施布放力度,增加ATM、POS、电话支付终端和农民金融自助服务终端等金融基础设施在镇街和行政村的布放量,普及推广网上银行、电话银行、手机银行和自助银行等,有效改善银行卡受理环境,推动银行卡的普及应用。农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农村信用社等涉农金融机构要积极扩大助农取款服务点规模,其中助农取款服务受理终端可使用普通POS机、带硬件加密功能的电话支付终端(即农业银行“转账电话”、邮政储蓄银行“商易通”、农村信用社“电话POS”)或农村信用社“农民金融自助服务终端”。

(二)明确量化指标。各金融机构要制定针对农村市场的金融支付服务计划,明确年度工作目标,量化建设工作指标,提供有效的农村金融支付服务。到2012年底,农业银行惠农卡发行达到82万张,农户覆盖面达到60%以上;“三农”服务站达到3000个;

ATM投放量达到500台,自助服务终端达到190台;POS机投放量达到2500台;转账电话投放量达到4.2万部;个人网上银行达到65万户,电话银行达到75万户,手机银行达到45万户。

农村信用社在农村布放农民自助设备终端1600台,助农取款

POS机2000台,万村千乡工程信息机按照市商务局确定的商户全面布放,农村信用社布放电话POS机6500台、ATM取款机700台,在农村地区布放电子机具总量达到10800台。

邮政储蓄银行以“商易通”为主要支付结算工具,以全市268处网点为依托,在2012年底前完成全市9600个助农取款服务点建设,实现服务网点行政村全覆盖。

(三)做好风险防范。要制定严格的日常管理和风险控制方案,并实施严密跟踪、监督,有效防范和杜绝假币风险、操作风险和资金流动风险,促进农村金融支付服务体系建设安全、顺利进行。

五、扶持措施

(一)加大政策支持力度。自2012年起,财政部门在3年内对涉农金融机构新发放的5—10万元的农户贷款利息收入营业税地方留成部门给予等额补贴,并按该利息收入的10%计算缴纳所得税地方留成部分给予补贴,累计补贴额不超过3年内涉农金融机构电子设备投入、运行维护费用的50%。未完成量化指标的涉农金融机构不享受补贴。补贴资金从涉农金融机构因业务拓展新增加税收地方留成部分中解决,按现行财政体制由市、县(市)和市、区财政共同负担。

(二)强化资源配置力度。各级各有关部门、单位要积极引导各类涉农政策性财政补贴和农村社会保障资金由布设网点的银行机构,并通过开立银行结算账户直接发放。银行机构的选取要重点向服务质量高、设施布放量大和行政村覆盖范围广的银行机构倾斜。

六、组织领导

市政府成立由分管副市长任组长,市人民银行、银监分局、市金融办、市财政局、市委农工办、市国税局、市地税局、市民政局、市人社局、市教育局、市卫生局、市经信委、市工商局、市农业局、市海渔局、市粮食局、市供销社,以及各金融机构市级管辖行、银联商务分公司主要负责人组成的市农村金融支付服务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农村金融支付服务体系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协调推进。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人民银行。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要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共同推进工作开展。各县市区也要成立相应机构,加强对工作的组织领导,推动农村金融支付服务体系建设有序有力有效进行。

篇8

一、总体思路、基本原则和目标

(一)总体思路。以服务各类中小企业为宗旨,以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为目的,采取政府扶持中介,中介服务企业的办法整合社会服务资源。坚持市场化、专业化、社会化的发展方向,发挥政策引导和市场机制的双重作用,促进服务市场发育,构建服务平台,增强服务机构功能,拓宽服务领域,降低服务成本,规范服务行为,形成与中小企业创业、成长和发展相适应的服务体系。

(二)基本原则

1、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由市政府统筹规划和协调,市中小企业局牵头负责,有关部门配合,分期分步培育和发展。

2、市场主导,政策扶持。注重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推动公益与商业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并以公益为引导,带动专业化服务发展。设立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重点支持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

3、分类指导,规范发展。对公益机构和社会中介机构进行分类指导和规范,引导其准确定位,提高服务资源的配置效率,依据法律、法规和政策提供服务。

4、突出重点,稳步推进。立足我市实际和发展需求,有重点地解决融资难、创业难、信用缺失和信息不畅等问题,稳步推进服务体系建设工作。

(三)建设目标。到“十一五”末,初步形成以政府公共服务、非营利性机构公益和中介机构商业化服务为一体的覆盖全市的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网络,进一步完善服务供应机制,有效配置服务资源,开发服务产品,提高服务质量,形成较为规范的服务市场,为中小企业创业发展提供全方位、多层次、低成本的专业化服务。

2008年,制定促进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方案。根据全市中小企业的发展需求,重点推进创业孵化、信用与融资担保、公共服务平台、技术支持与专利开发和信息网络等体系建设。

2009—2010年,人才培训、市场开拓、管理咨询和法律服务等全面展开,基本形成以政府公共服务、公益机构为骨干、专业化服务组织协调发展的服务体系,初步建立中小企业服务市场。

二、主要内容

按照社会化、市场化、专业化以及突出公共服务的原则,结合全市中小企业的实际需求,重点建设好服务体系:

(一)创业辅导体系:按照“创办小企业、开发新岗位、以创业促就业”的要求,充分利用和整合现有社会资源,通过新建、改造、重组等多种形式,由市工业园区办公室、市中小企业局发展服务中心建立中小企业创业园或创业孵化基地,开展创业服务。为企业初创者提供策划咨询、创业培训、技术支持、资金融通、信息查询、市场开拓、场地租用、事务(主要包括:工商登记、税务申报、劳动保险、法律咨询、财务、年检)等服务,提高企业创办成功率,形成推动创业、带动就业的良性机制,培育、催生和扶持中小企业发展。通过市场化运作方式,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鼓励民间资本积极参与创业园区建设,加快创业园区发展。

(二)信用与融资担保体系:建立中小企业信用信息库,实现政府部门、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信用评价的协调联动和信息交流与共享,为商业银行、企业和有关政府部门提供信用信息查询服务。建立以信用为基础,政府、银行、企业和担保机构4方合作的融资机制。按照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原则,鼓励投资主体多元化,逐步建成多种所有制形式协调发展的融资担保体系。加快市信用担保中心的改革,通过股份制改造,积极推进新的市场化运作机制,不断增强其风险控制能力,更好地发挥提供贷款担保的作用。

(三)公共服务平台:1、建立中小企业发展服务中心,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将市中小企业局发展指导中心更名为中小企业发展服务中心,主要为企业提供创业、信息、市场、融资、管理、咨询、政策等方面的服务。2、依托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省中小企业专家委员会等有关部门,以中小企业的需求为目的,搭建院企校企合作平台。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的合作关系,为中小企业开展项目论证、产品设计、科技研发、实验分析、质量认证、人才培养、咨询等服务。3、鼓励和支持酒钢公司、四四厂等企业集团搭建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为中小企业提供公共技术服务。在产业配套、循环经济发展等方面,酒钢公司、四四厂等企业集团要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通过“上游搞配套,下游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条,培育和催生一批与大企业协作配套的中小企业,实现合作双赢,共同发展。

(四)技术支持与专利开发体系:1、大力引进和培育技术开发、成果转让、新产品开发、技术推广、产品设计、设备与产品测试、生产力促进等服务机构。2、支持和鼓励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有关机构和企业的专门技术实验室、测试基地有条件地向中小企业开放。组织科技服务机构开展技术咨询、技术指导、技术诊断、技术鉴定等活动。3、鼓励和引导中小企业增加技术创新投入,加强技术研发,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和生产工艺,走自主创新和引进吸收相结合之路,努力掌握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

(五)信息化服务体系:1、由市中小企业局牵头建立嘉峪

关市中小企业网,实现国家、省、市三级联网。推动中小企业上网工程,逐步实现中小企业开展在线营销和电子商务。设立并完善信息服务,信用与融资担保、教育培训、科技创新、创业辅导、管理咨询、市场开拓、政策法规等服务栏目。2、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项目库、人才库、产品库,为企业查询、检索相关信息提供方便。3、搭建中小企业在线服务平台。为政府部门、服务机构、企业之间搭建专家咨询、信息交换等信息网络在线服务平台,逐步形成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在线营销、政企信息交互等为一体的信息中心。

(六)人才培训服务体系:1、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建设

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实现城乡一体化的要求,由劳动和农林部门提出培训计划,负责对三镇农村的富裕劳动力和城市下岗失业人员进行就业培训,提高就业技能。2、由市中小企业局牵头,对现有中小企业的职工开展岗位培训。培训内容要与企业的需求紧密结合,重点开展银河培训、蓝色证书培训、企业家和经营管理者培训、成长型中小企业培训和各类专题培训等。3、鼓励有条件的中小企业积极建立内部培训机构,制定和实施员工培训计划,逐步提高职工的职业技能水平。

(七)市场开拓体系:大力发展为企业提供形象塑造、产品设计、产品推广、展览展销、品牌打造和传播等专业化中介服务机构,帮助企业制订营销策略、创新营销方式、扩大营销渠道,为企业提供对外贸易、技术合作、风险投资等服务。组织企业参加各类展销展示会、产品交易会、供求洽谈会以及国内外商务考察活动。

(八)管理咨询和法律服务体系:1、选择一批企业所需的专

家和专业技术人才,建立中小企业管理咨询专家库。通过多种途径、多种形式为中小企业提供企业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咨询服务,诊断并帮助企业解决发展中的各种困难和问题。2、整合社会法律服务资源,搭建中小企业法律服务平台。帮助企业建立健全法律顾问制度,形成法律顾问参与决策的运行机制,增强依法治企能力,提高决策的质量和办事效率。市中小企业局要积极与司法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及律师协会协调,组织引导社会上信誉度高、服务质量好、收费合理、公众认可的律师事务所以及法律援助中心等社会服务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法律帮助,开展维权服务。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政府各部门要高度重视服务体系建设工作,将其作为政府转变职能、优化服务环境和促进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一件大事来抓,科学谋划、完善措施、积极推进、务求实效,努力做到思想认识到位、资金支持到位、政策落实和工作责任到位。在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市中小企业局要科学制定服务体系建设总体规划,切实加强与财政、科技、劳动、人事、工业园区、民政、工商、税务、质监、统计、银行、工商联等相关部门的协调沟通,形成合力,共同做好服务体系建设工作,为中小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篇9

2014年,我局正在实施的项目有粮食产业园建设及粮油企业搬迁项目、危仓老库改造项目、粮食产后服务体系建设项目等。

(一)粮食产业园建设及粮油企业搬迁项目是市重点建设项目和县重点招商引资项目,位于县工业园绿色食品精深加工区,规划占地178亩,已报征167.94亩,计划总投资5亿元,分两期建成。其中一期投资1.26亿元,工期两年(2013年3月-2015年2月),由实业有限公司承建。

项目于2013年3月7日开始边征地拆迁、边开工、边完善建设手续,现已完成园区规划设计、环评、地勘、地灾评估,征地拆迁和三通一平,3000吨储油罐、油脂有限公司办公楼已完工投入使用,综合服务大楼(产品展示中心、学术中心)主体完工。正在进行粮仓、物流仓、油脂生产线厂房、库房建设。累计完成投资6100万元。

(二)危仓老库改造项目总投资1257万元,其中中央和地方财政投资1131万元,企业投资126万元,对全县9个企业、26个库区、15万吨仓容进行维修改造和功能提升。项目已完成维修改造实施方案的审定、工程预算评审、监理单位选定,正在比选确定施工单位。

(三)粮食产后服务体系建设项目投资166万元,其中省级财政粮食产后服务体系专项资金投入100万元,企业自筹66万元,建设期限为2013年11月至2014年10月。建设内容为:新建2个优质水稻专业合作社,购置粮食烘干设备1套、输送设备2套、清理设备1台,购置粮油质检设备3套,新建机械罩棚300平方米,建设粮食银行(维修仓房)2000吨维修化验室100平方米,建立粮油综合服务信息平台。项目已完成投资80万元。

二、储备项目

2014年储备项目个,其中:

(一)县粮油购销总公司“引粮入川”物流节点专项资金项目,概算投资4000万元,其中申请省级财政专项资金700万元。

(二)县粮油购销总公司“放心粮油”工程建设项目,概算投资390万元,其中申请省级财政专项资金117万元。

(三)县油脂公司2014年工业节能节水淘汰落后产能专项资金项目,概算投资2856万元,其中申请省级财政专项资金300万元。

(四)油脂公司2014年中小企业农产品深加工项目,概算投资2065万元,其中申请省级财政专项资金200万元。

篇10

一、债务清理核实和审计锁定范围

本次债务清理核实和审计锁定乡村债务范围包括:12月31日前农村义务教育其他债务,除农村义务教育债务以外的基层政权机构场所建设债务、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债务、乡村垫交税费债务等其他公益性乡村债务。农村义务教育其他债务是指12月31日前,除已化解的“普九”债务外,小学和初中教育阶段的公办学校,为发展农村义务教育而发生的用于教学及辅助用房、学生生活用房、校园维修建设、教学仪器设备购置等与学校建设维护直接相关的债务;基层政权机构场所建设债务是指为保障乡村正常运转建设办公场所形成的债务;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债务是指乡村为解决突出民生问题、加强社会治安管理、应对突发事件等形成的债务;乡村垫交税费债务是指农业税未取消前,乡村干部为完成上级下达税费收缴任务,应对年度干部考核,替村民垫交农业税费形成的“上清下不清”债务。

二、债务清理核实和审计锁定的基本要求

扎实做好农村义务教育其他债务、其他公益性乡村债务的清理核实和审计锁定工作,是做好债务偿还工作的基础和前提,只有挤掉债务“水分”,才能确保偿债工作健康有序进行。对农村义务教育其他债务应按照《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务院农村综合改革工作小组关于开展清理化解农村义务教育“普九”债务试点工作意见的通知》和《国务院农村综合改革工作小组关于做好清理化解农村义务教育“普九”债务试点工作的通知》规定的程序和要求,认真摸清债务底数;对其他公益性乡村债务要区分性质,分类处理。属于乡镇政府性债务的,要进一步清理核实底数,纳入地方政府性债务框架统一管理;属于村级集体组织债务的,要充分发挥村民的监督管理作用,实行民主评议、张榜公示、村民认可,由村级组织负责,乡镇财政管理。

三、债务清理核实和审计锁定的职责分工

县审计局负责全县农村义务教育其他债务和其他公益性乡村债务的审计锁定;县财政局负责根据审计锁定后的债务数额,按举债主体、债务来源和债务用途分类汇总并于20__年6月30日前上报;各乡镇、县教育局要对本辖区、本系统的农村义务教育其他债务、其他公益性乡村债务进行逐笔清理核实,做到程序公开、过程公开、结果公开,确保债务数据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准确性,并于20__年6月23日前按照填表要求分类填写好乡村债务清理核实表后报送县审计局和县财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