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新生儿脐部护理范文
时间:2024-01-10 17:56:3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如何做好新生儿脐部护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 新生儿;75%酒精;脐部护理
Research of effect on dressing neonate’s second umbilical cord cutting with 75% alcohol
SAHO Mei-xian, FAN Li-ying, LIANG Jian-hong,et al.
Department of Neonatology, the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Zhaoqing, Guangdong 52602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n dressing neonate’s umbilical cord (second cutting umbilical cord) with 75% alcohol after 24 hours. Methods 120 neonate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2 groups-improve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and each group consists of 60 neonates.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nursing. The improve group was treated as the control group and was given nursing of 75% alcohol dressing. Results In improve group, neonates’ umbilical region was patently drier and cleaner than those in control group.Exudation and blooding in umbilical region was quite rare (P
【Key words】 Neonate; 75% alcohol; Umbilical nursing
脐带是胎儿与母体的主要联系纽带,胎儿的营养是母体通过脐带供给胎儿,胎儿出生后即在产科进行脐带结扎并断脐(一次剪脐)。我院新生儿科的初生婴儿均常规予钳脐24 h再剪去脐带残端(二次剪脐),此时的脐部仍然是一个开放性创面,是病原微生物入侵的特殊门户,如处理不当,轻者可至局部感染和出血,严重者可导致新生儿败血症的发生而危及新生儿的生命[1]。如何做好新生儿二次剪脐后的脐部护理,一直是我院新生儿科一项不可忽视的、关键性的护理工作。我科在2008年3月至2010年3月采用了75%酒精棉球湿敷二次剪脐后的脐部护理,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20例均是在2008年3月至2010年3月期间在我院产科分娩并入住新生儿科的初生婴儿,随机分成两组,即改良组和对照组各60例。改良组中男32例,女28例,年龄最大3 d,最小10 min,临床诊断为新生儿肺炎19例,新生儿黄疸23例,早产儿18例;对照组中男36例,女24例,年龄最大2 d,最小13 min,诊断为新生儿肺炎22例,新生儿黄疸25例,新生儿窒息2例,早产儿11例。两组新生儿的年龄、性别、临床诊断差异上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初生婴儿经钳脐24 h再剪脐(二次剪脐)后,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改良组采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75%酒精棉球湿敷脐部。
1.2.1 常规护理 对照组是在新生儿二次剪脐后立即用茂康碘(茂名市消毒用品厂有限公司生产)消毒脐部及脐周,再贴上输液贴,第1天密切观察脐部有无出血,以后2次/d,上、下午各进行脐部护理一次。
1.2.2 改良方法 改良组是在新生儿二次剪脐后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75%酒精棉球(用无菌棉球蘸75%酒精,棉球以半饱和状态为宜)湿敷脐部,并用抗过敏胶布在酒精棉球上交叉、稍加压固定,第1天同样要密切观察脐部有无出血,以后每天两次,上、下午各进行脐部护理一次。
1.3 观察项目 观察并记录两组新生儿采取常规护理和改良护理后的第1~3天脐部干洁度、渗血、渗液情况以及脐痂脱落、脐部创面愈合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 本文所有资料数据均采用统计学处理,经χ2检验,P
2 结果
见表1、表2。
两组新生儿采用改良护理和常规护理后的第1~3天,如表1改良组的脐部干洁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3 讨论
120例新生儿均是我院产科出生、产科断脐、需治疗的初生患病婴儿,入住新生儿科后常规钳脐24 h后进行二次剪脐。虽然,在产科一次剪脐后脐带残端经常规消毒处理能渐渐干枯变硬直至自然脱落,但需要一周左右才能脱落,创面约10~14 d才完全愈合[2],在脐带脱落过程中脐部分泌物增多,脐部潮湿,为细菌繁殖提供了条件而引起感染,可导致新生儿脐炎甚至败血症。为此,我科实行了钳脐24 h后再行二次剪脐可弥补了脐带残端自然脱落过程中造成的细菌感染等不足之处。新生儿脐带残端干燥,无红肿等情况即可行二次剪脐[3],而钳脐24 h可使脐带残端干燥变硬,此时行二次剪脐可使脐部创面缩小。
新生儿经钳脐24 h的二次剪脐虽然可使脐部创面缩小,但此时如果护理不当,仍存在被细菌感染的机会,过去我科采用茂康碘对二次剪脐后的脐部作常规护理,因为茂康碘的主要成份是碘及酒精,碘具有稳定性强,不易挥发,杀菌力强和持续时间长的特点,但保湿性强,不利于脐部干燥而渗血[4],75%酒精具有杀菌功效,但也容易挥发,常规消毒处理作用时间不长,所以用茂康碘作为二次剪脐的脐部常规护理虽未曾发生脐部红肿或脓性分泌物而发生脐部感染,但却易发生脐部渗血、渗液,且脐痂脱落时间长,创面愈合时间也长。改良组采用75%酒精棉球湿敷新生儿二次剪脐的脐部护理后,脐部无发生红肿及脓性分泌物,而且在新生儿脐部渗血、渗液方面,改良组较对照组明显减少(见表1P
新生儿脐部在干洁的情况下不利于细菌生长,但要使新生脐部完全没有感染机会就有待脐痂脱落直至创面完全愈合,脐痂脱落一般需要7 d左右,脐部创面完全愈合需要7~14 d。如表2结果,改良组在5 d内全部脐痂脱落,对照组脐痂脱落在5 d内仅10例(17%),脐部创面愈合改良组10 d的仅3例(5%),对照组10 d15例(21%),由此可见,改良组脐痂脱落及创面愈合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
参 考 文 献
[1] 陈秋兰,李坚彦,佘宝钻.影响新生儿脐带脱落的相关因素.中华现代临床护理学杂志,2006,1(5):54.
[2] 周蓉,刘锐.新生儿脐部护理方法的临床分析.中国医药导报,2009,9(6):89.
[3] 王雪红,何育萍,吴俊.新生儿24 h后脐部暴露的护理体会.护士进修杂志,2007,22(7):671.
篇2
关键词 新生儿窒息 复苏 护理
新生儿窒息是指胎儿娩出后1分钟仅有心跳而无呼吸或未建立规律呼吸的缺氧状态[1]。为提高产科质量,降低围产儿的死亡率和避免永久性神经系统的后遗症,如何做好新生儿窒息的复苏及复苏后的护理工作,是减少并发症的重要措施。严重窒息可致不可逆性缺血缺氧性脑损伤,造成小儿智力低下、癫痫等后遗症[2]。2007年3月~2010年1月收治窒息新生儿26例,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07年3月~2010年1月收治窒息新生儿26例,其中轻度窒息19例,重度窒息7例。窒息原因:孕母因素8例,如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中重度贫血等;胎盘因素4例,如前置胎盘、胎盘老化、胎盘早剥;脐带因素6例,如脐带压迫、绕颈、绕身;分娩因素4例,如头盆不称、宫缩乏力、臀位;羊水因素4例。
新生儿的复苏:准备好人员、负压吸引器、吸痰管、正压通气气囊和面罩、供氧设备、潮化瓶,气管插管设备、喉镜,保持室温在26℃以上,准备5%碳酸氢钠、阿托品、0.1%肾上腺素、尼可刹米、葡萄糖酸钙等药品。对所有新生儿在头和全身娩出后,立即用一次性吸痰管清理口鼻咽部分泌物,第1次清理不干净者可行第2次或较深部轻轻抽吸,负压在7~9kpa,若羊水Ⅲ度污染,黏稠者,待全身娩出后,可在喉镜下进行或立即气管插管处理。吸痰时应求快、轻、次数少的原则。
建立呼吸:若患儿清理呼吸道后仍无呼吸或有自主呼吸但心率小于100次/分,属无效呼吸,应立即行口对口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经处理仍无效立即使用1:1000肾上腺素0.1~0.3ml/kg体重,给药途径首选脐静脉推注或器官内注入[3],5分钟可重复1次,直至有效呼吸。
吸氧和保暖:在抢救过程中吸氧和保暖是自始至终的,应立即给高流量面罩吸氧或据患儿情况行正压通气给氧,应该注意到的是在氧疗过程中严密观察患儿呼吸、面色反应及血氧饱和度指数,若有异常立即通知医生同时进行适当的处理(比如清理呼吸道),直至呼吸正常,发绀消失,各方面好转后停止氧疗。保暖:断脐后将新生儿侧卧于辐射台操作,温度调至28~30℃,并立即擦干体表羊水,以减少体表散热。室内温度保持在26~28℃,相对湿度55%~56%。再根据不同情况置恒温箱内,箱温可调至32℃,如患儿体温已上升,并保持在36.5~37.5℃,可逐渐降低恒温箱温度,约就可出箱。
预防和纠正酸中毒:纠正酸中毒可提高动脉血pH,改善肺血流量灌注,增加血红蛋白携氧量,促使正常呼吸恢复,减轻缺氧对脑组织的损害。本环节是抢救新生儿窒息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应及时从脐静脉缓慢注射稀释碳酸氢钠3~6ml,几分钟内见皮肤转红,可见自主呼吸。
复苏后的临床护理
新生儿窒息通过迅速有效的抢救成功率很高,但重视复苏后的护理,应取头低脚高侧卧位,行引流,最好在抢救后用吸管吸出胃内黏液和羊水,以防呕吐物吸入呼吸道,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愈率具有重要意义。
保持呼吸道通畅:氧气吸入至青紫消失或呼吸平稳,将婴儿头转向一侧,以防呕吐物堵塞呼吸道再次窒息。观察有无抽搐、呕吐,及时发现异常情况立即报告医生处理。确保室内足够的温度和湿度,保持安静,尽量避免刺激防止抽搐。
合理喂养:窒息患儿根据窒息情况延迟开奶时间,轻度窒息12~24小时后,重度窒息24~48小时后予喂养。因重度窒息可引起消化、代谢等多系统损害,过早喂养可加重胃肠道损害及呛咳、误吸等。故根据患儿情况决定母乳喂养、吸奶嘴喂养、滴管喂养、胃管喂养等。禁食期间通过输液使其获得营养及液体的补充,必要时转新生儿科治疗。
预防感染:保持室内清洁,定期病室消毒和空气细菌监测,避免直接探视防止交叉感染。每天行口腔及脐部护理,保持皮肤干燥,必要时青霉素5万~10万U肌注,2次/日。
预防出血及缺血:对患儿及时纠正低氧,尽量减少刺激,一旦发生惊厥,要及时镇静止惊。常规予维生素K5 5mg肌肉注射,防止颅内出血。若惊厥频繁无呼吸道阻塞情况下酌量鲁米那肌肉注射。
结 果
26例患儿经上述治疗护理后成活出院,1例危重患儿转上级医院救治成活,无1例死亡病例。抢救成功率97%,随访患儿均无后遗症(因患者大多数为农民居住分散且偏远,回访概率60%)。
讨 论
新生儿窒息是指由于产前、产时或产后的各种病因,使胎儿缺氧而发生宫内窘迫或娩出过程中发生呼吸、循环障碍,导致生后1分钟内无自主呼吸或未能建立规律呼吸,以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和酸中毒为主要病理生理改变的疾病。
新生儿窒息是我国新生儿死亡、脑瘫,及智力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较常见。复苏的关键是迅速纠正缺氧,做到早预防、早判断、早复苏,一旦出现抢救时必须分秒必争,尽职尽责。严格按照ABCDE步骤进行复苏,复苏后严密观察病情、精心护理、积极治疗,从而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通过对本组病例的成功抢救表明,保持呼吸道通畅是复苏的基础,采用恰当的复苏方法是治疗窒息患儿成功的关键,同时更要做好患儿的保暖和喂养工作。只有做好以上工作才能降低围产儿死亡率,提高产科质量,同样也是基层医院护理工作的一项艰巨任务。要从中汲取护理经验把我院的护理工作做得最好。
参考文献
1 乐杰.妇产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225.
2 文燕玲.新生儿窒息的复苏及临床护理.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7,9(24):165-166.
篇3
【关键词】产后随访 产褥期 健康教育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母婴保健意识的增强,产褥期护理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如何做好产后个人保健和婴儿保健已成为产后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而产后随访正符合这一发展需求。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09年第一季度在我院分娩的产妇200例,均为在我院产科分娩后3~7天出院的产妇,其中第一胎为155例,占77.5%,第二胎为45例,占22.5%;阴道产150例,占75%,剖宫产50例,占25%,平均年龄为26.5周岁。
1.2方法
1.2.1 选取优秀助产人员 从事电话随访的助产人员应具有独立的工作能力、精湛的业务技术、优良的服务态度以及丰富的健康教育知识和良好的心理素质,丰富而细腻的感情。
1.2.2 产后电话回访时间安排 根据产妇及家属的要求和实际情况确定家庭访视的具体时间,我们选取的时间为出院后1周、2周、3周各1次,根据具体情况,于产后42天对于一些没有完全解决的问题再次进行回访。因人而异、因时而异,采用个性化健康教育。
1.3 产后电话随访健康指导内容
1.3.1 产妇方面 了解产后一般情况。做好母乳喂养指导,产妇饮食与活动指导,恶露观察指导,伤口护理、乳房护理,指导如何测量体温,如何观察产后并发症等问题,评估家庭环境,摒弃传统不良风俗,指导产妇科学体能锻炼,做到劳逸适度,但6周内应该避免重体力活动及久蹲,以防止子宫脱垂,指导哺乳期如何采取避孕措施等。
1.3.2 新生儿护理方面 指导产妇进行正确母乳喂养,指导产妇及其家属如何进行新生儿脐部、臀部护理以及新生儿沐浴、抚触等技巧,并告知及时进行预防接种,培养其科学育儿观念。
1.3.3 建立健康随访热线 为提高产后电话随访普及率,应告知产妇和其家属医院咨询电话,24小时开通热线电话,以便及时解决其可能出现的其他相关的问题,使其能及时得到帮助。
2 产后电话随访健康指导的作用
2.1产后电话访视健康指导可提高母乳喂养率 随着母乳喂养的普及,母乳喂养的好处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并接受。但现实生活中,由于有些产妇缺乏相关知识和技巧,影响了母乳喂养的顺利进行。产后电话随访的介入,使产妇能及时地掌握母乳喂养的技巧,促进了母乳喂养的顺利实施,降低了产耨期母婴的患病率,提高了母乳喂养率和实际效果。
2.2 产后电话随访提高了产妇的自护能力 随着医学的发展,再加上绝大多数产妇为初产妇,缺乏产后自我护理经验及新生儿护理及育儿经验。另外,产妇要适应新角色的转变以及生理变化,面对突如其来的诸多问题,一时间难以接受且容易产生压抑心理。电话随访式健康指导,有效解决产妇遇到的各种困难,积极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帮助她们充满信心地面对新角色带来的种种问题,提高产妇的自护能力和对新生儿的护理技巧,使得产妇能保持良好的心境,顺利渡过产褥期。
2.3 体现了护士的自身价值,提高了医院的社会满意度 助产人员为产妇和新生儿进行健康指导,解决实际问题,这是良好职业道德的体现。把医院护士的职责同社会和产妇的需要紧密结合起来,在提供高质量服务的同时,也能够体现助产人员的自身价值和社会地位,使助产人员的自尊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并由此产生了对职业的热爱。另外,护士通过电话随访,还能够及时了解到产妇对医院存在的不满现象,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沟通、并改进不妥之处,从而提高了患者及社会对医院的满意度,也提高了医院的社会效益。
3 结论
3.1 通过对随机抽取的产后随访200例产妇进行电话随访,发现产褥期存在着大量的健康问题,包括加强对产妇进行产褥期保健常识的宣传和教育。尽快建立健全产褥期健康教育工作制度,并落到实处,促进产妇的身心恢复。
3.2 产后电话随访是住院分娩服务的延续,通过电话随访可以及时发现影响产妇及婴儿的健康问题。详细了解产妇及婴儿情况,正确指导产后护理和保健,既指导了产妇及其家属如何度过产褥期,增加了对医院的信任感,又真正体现了医院的人性化服务这一宗旨。
3.3 认真总结和分析产妇出院后经常出现的问题。产妇出院后由于对母乳喂养的技巧不能正确掌握,当出现皲裂和乳汁不足时往往放弃了母乳喂养,这给母乳喂养率的提高带来了负面影响。及时给产妇技术上的指导和精神上鼓励,对提高母乳喂养率十分重要。
3.4 产后电话随访人员要综合分析和了解当地的风俗习惯,指导产妇摒弃当地不科学、不合理、不卫生的风俗习惯和饮食观点。重视产后保养,饮食应以清淡、营养、易消化为主,养成良好健康的饮食习惯,创造良好的进食环境,确保心情舒畅,这样才有利母体早日康复,婴儿健康成长。产妇对产褥期健康知识掌握和了解程度,对母婴健康产生直接影响,所以健康教育在产褥期起着主导作用,帮助其改变不健康行为和建立起健康是产褥期健康教育的目标。
参 考 文 献
篇4
关键词 社区护理 护理质量 医患关系
中图分类号:R47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1533(2013)04-0030-03
社区卫生服务以基层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主体,以人们的健康为目标,将卫生服务落实到社区、家庭、个人。社区卫生服务最贴近普通市民,能够帮助一般患者解决就近看病、健康管理的问题。随着社会生活水平和群众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社区护理的模式也在不断转变,社会和患者对护理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1]。
笔者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做护理工作已有15年,亲历了社区卫生服务改革、发展的进程,与社区居民有比较多的联系和沟通,对如何做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护理工作,形成了一些新的认识。要提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理工作质量与服务水准可以从4个方面进行探索,讨论如下。
1 了解居民健康需求,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1.1 了解居民护理需求
首先要了解社区居民的护理需求,才能提供有针对性的社区护理服务。
1)细致预检,掌握就诊信息
预检是医疗护理服务的前沿,是医院与社会发生关系的第一道门,是提高门诊质量、减少医疗纠纷、赢得患者信任的重要关口。如果能够详细准确地了解患者的就诊信息,就能够第一时间做好护理工作和就诊前的准备,如给患者准确发放挂号小票,告知当日能够治疗的项目和下次治疗的时间选择,这样无疑能让患者拥有一个良好的就诊心情[2]。
2)利用健康档案做好重点人群护理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治疗的对象中,老人、妇女、儿童占了很大比例,因此需要熟悉不同年龄段人群的护理需求。社区护士应当熟悉社区诊断及患者健康档案的相关信息,根据社区主要疾病危险因素和慢性病开展有针对性的社区护理服务。对于0~6岁儿童,为降低儿童对于医护人员的恐惧,我们护理部特意把儿保护士的服装改为温馨的粉色,还特意设置了卡通图片及玩具,并对不畏惧打针的孩子给予奖励,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受治疗;对育龄期妇女重点是传播优生优育和常见妇女病的防治知识[3],如举办“素质,健康,生殖保健咨询”讲座,免费发放避孕药具并宣传相关知识。落实产后访视,宣传母乳喂养的好处,指导新生儿脐部护理;对高龄老人实行优先治疗、优先检查,预检护士为行动不便的老人代挂号、代配药,对社区失能、失智老人提供上门护理,开设居家舒缓疗护病床,提供临终关怀服务[4]。
1.2 建立良好护患关系
1)微笑服务 微笑可以使人觉得亲切,消除陌生感,患者咨询时态度要诚恳,并且要耐心倾听,细致询问,使患者对医护人员有充分的信任感,安全感,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沟通过程中还要正确使用称呼,称呼是沟通的开始,一个亲切、礼貌得体的称呼可以拉近护士和患者的距离,消除患者的陌生感,为以后的良好沟通奠定基础。
2)耐心倾听 当遇到年老、动作迟缓、语言不流利、听力欠佳的患者时要耐心倾听,这不仅是出于对患者的关注、关怀和尊重,也有利于观察病情、正确判断和正确分析,避免因此而发生的护患纠纷。
3)礼貌用语 “请”字在先、“谢”字在后,微笑甜一点,仪表真一点,言语暖一点,问候多一点。
4)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 预检过程中经常会碰到部分患者由于受到疾病、精神和经济等多种因素的困扰,言行缺乏自制力。在这种情况下,首先要保持冷静、不必过多解释,也不反驳患者,而应该对其表示理解,并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用言行塑造自己健康的形象,潜移默化地感染对方,以达到优质服务的目的。
5)开展健康宣教 在各个候诊室设立了不同内容的宣传栏,每个候诊大厅全天候滚动播出常见病防治知识的录像。定期在门诊举办健康大讲堂活动,护士对患者的各种提问总是有问必答。通过健康宣教不仅能增强居民的防病知识,对疾病的转归有了科学的预期,而且增强了护患关系,患者的满意度明显增加。
2 提高护士素质和更新观念
提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护理质量,需要提高护理人员的业务素质、更新护理观念。
2.1 加强社区护士的培养教育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护理,既包括预防,又包括医疗护理服务。全科护士不仅要具备一般护士所具有的基本护理能力,熟练的操作技能,还要具备各专科的护理技能。培训是提高服务水准的重要途径[5]。
目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理人员中专学历的要求已明显不适应新形势下护理工作的需要。除逐步引进大专、本科毕业的护士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加强有一定实践经验、中专学历的护理人员在职培训,使他们不断充实医疗护理新知识,提高护理人员的理论、技术水平,提升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以适应生物—心理—社会医学医学模式的转变。
所有新分配的护士实行岗前培训,先集中进行医德医风、专业思想及院规教育,然后进行基础理论和基础护理操作训练,经考试合格后转入临床;护理部每月举行1次护理业务学习;组织护理人员参加上海护理学会举办的每月1次的护理学术讲座;选送护士长及表现优秀的护士参加由上海市护理学会举办的各种护理学习班;邀请三级医院有经验的专家为护理人员进行授课。在培训中引入整体护理的理念,整体护理是以人为中心、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以护理程序为基础框架,目标是满足人的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精神多方面的需要,提供适合人的最佳护理。培训开设了心理学、伦理学、人际沟通、老年护理、社区护理、营养与膳食等等课程,以提高社区护士的整体水平。
2.2 转变观念,将患者尊严放在重要位置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护理人员如果能把尊重患者尊严也纳入到自己的工作内容之中,那么和谐的人际关系就会产生全新的意义。护理人员应首先做到从思想上适应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要求,探索护理概念转变的真谛。社区护理工作要强调“以人为本,尊重生命”,各种医疗服务首先要得到患者的同意和理解,注重护理服务的各种细微之处。包括加强护理巡回,尽我所能为患者提供方便,用热情的服务为患者解除病痛。只有观念转变了,才能为患者提供更加满意的服务。
3 发展居家护理,将服务延伸到家庭
以社区为范畴,以家庭为单位,以个人为对象,以妇、儿、老、残、慢性病为重点,集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技术指导为一体的服务,是社区护理的发展方向[6]。
近几年来,上海市全面推广家庭医生责任制服务,就是要将疾病防治的关口前移,不仅仅是不生病、少生病,还要提高生命的质量。因此社区护士有必要走出办公室,走进社区、走进家庭,为居民提供连续性、协调性和综合性的社区护理服务。通过护士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有效的沟通,营造一种和谐的氛围来共同商议、探讨对疾病的治疗及护理计划,减轻患者的痛苦,消除家属的疑虑。在促进患者康复的过程中,护士、患者及其家属都需要发挥各自的角色优势,达到了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的目的[7]。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的要求日益提高。现已不仅满足于有病治病,更需要得到疾病预防、护理、康复、促进健康指导等方面的服务。因此,开展预防、保健、医疗、康复于一体的社区护理势在必行,也是我国卫生事业改革的四大重点之一。
4 探索心理护理,提高社区护理水平
4.1 老年人常见心理问题
社区门诊患者老年人居多,老年人反应速度慢,容易健忘;且老年人情绪易受外界环境影响,常表现为兴奋、激惹、多变,一旦强烈情绪发生后需较长时间才能平静;老年人人格变化较多,表现为比较顽固,守旧、不易接受新鲜事物和他人意见,猜疑心较强。有的则过多的感慨、伤感,喜欢回忆往事,沉溺于对过去成功事业的追溯之中;老年人多已退休在家,子女大都独立生活,这种生活环境和角色变化构成了老年人孤独的主要原因。孤独寂寞、社会活动减少使老年人选择更多的不良生活方式,如吸烟、酿酒、缺乏运动等[8]。
4.2 探索心理护理措施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是指一种身体、心理和社会的完美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社区卫生服务应不仅仅涉及疾病的治疗,更应关注患者的身心健康[9]。
1)学会倾听 与老年人交谈中常以聆听为主,顺势利导的提出自己的建议,辅以适度的表情,如微笑的点头、注视加上轻柔的举止动作,使老年人充分信任社区护理人员。
2)调整情绪 护理人员对老年人应给予特殊照顾,热情的关怀,减少其精神刺激。除了语言交流外,还可使用非语言交流。例如,扶老年人走路,需服药的老人为其准备温开水,在社区护理工作中为老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使他们感到精神愉快。
3)尊重老人 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人性至深的本质在于渴望获得尊重。” 每个人都毫无例外地需要得到精神和物质上的认可,因此改善护患关系的窍门就是恰如其分地对别人表示尊重。对他们称呼要用职称或尊称,细心观察老年人的经历、特长、爱好,必要时可以此作为初始交谈的切入点[10]。
4)社会支持 社区护士应与老年人家庭保持经常性联系,动员家属、子女多关心、体贴老人,经常与老人团聚,减少寂寞感。鼓励老人适当参加社会活动,保持与人交往,从社会生活中寻找乐趣。社区老年患者通过社区护理人员的心理护理,能够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了解疾病相关知识,与医护人员密切配合,增强了保健意识,提高老年期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李诗甫. 如何提高社区整体护理素质[J]. 中国保健营养,2012, 21(18): 3915-3915.
[2] 许秀兰, 李学华. 国内外社区健康教育与社区护理简介[J]. 天津护理, 2000, 8(6): 300-302.
[3] 李春玉, 戴蕴威. 社区护士的护理活动现状分析[J]. 中国全科医学, 2001, 4(3): 230-232.
[4] 张俊. 健康教育对社区预防保健的促进作用几点思考[J]. 求医问药(下半月刊), 2011, 9(11): 497-497.
[5] 朱华兴. 医院预防保健工作与社区卫生服务管理[J]. 当代医学, 2012, 18(29): 28-29.
[6] 程建红, 张清华, 陈国英, 等. 社区护理人才需求预测及规划性培养的研究[J]. 护理研究, 2004, 18(6): 535-536.
[7] 尚少梅, 侯淑肖, 巩玉秀, 等. 社区护理的内涵与外延[J]. 中国护理管理, 2005, 5(3): 28-30.
[8] 易景娜, 陈利群. 社区全科团队中护士的角色和功能定位及其发展问题[J].中国护理管理护理学杂志, 2011, 26(24): 81-83.
[9] 盛凤珠, 林丽珠, 李冰, 等. 社区卫生服务团队中社区全科护士的角色和工作技巧[J].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2, 14(11): 340-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