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前沿技术范文

时间:2024-01-10 17:56:2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光学前沿技术,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光学前沿技术

篇1

关键词 计算机技术 武术套路 学习 推广

中图分类号:G82 文献标识码:A

武术套路是一连串含有技击和攻防含义的动作组合,是以技击动作为素材以攻防进退、动静虚实、刚柔疾缓等矛盾运动的变化规律编成的整套练习形式。套路是中国武术中的一种独特形式,也是区别于其他武术的一大技术特征。

1武术套路的传统教学模式

1.1基本功的练习

“万丈高楼平地起”,基本功是武术的精华,是提高武术技术的根本。武谚曰:“练拳不练功,到头一场空”“练拳不练腿,是个冒失鬼”都是讲练武要先基本功打好。当然,练习武术基本功和基本动作有时比较枯燥,因此要做好这种“要练武,不怕苦”“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的思想。基本功是武术教学训练中最基础的部分,是对身体各部位进行专门练习的重要内容。基本功一般概括为:手型、手法、步型、步法、肩、臂、腰、腿以及跳跃、平衡、跌等内容。经常进行基本功的练习,可以增强各个关节、韧带的柔韧性和灵活性,提高肌肉的控制能力的弹性,对于提高动作质量、减少伤害事故的发生有着重要的作用。

中国的套路有很多门派,每种门派都有其自己独特的风格。无论什么武术套路,它都是由单个基本动作和手、眼、身、步等墓本功组合而成。因此,基本功和基本动作掌握的好坏,直接影响学习套路技术的能力。教学中武术基本功和基本动作的具体练习形式,可先进行单个动作练习,然后过渡到把几个动作串在一起进行的组合动作练习,组编武术基本功操及小套路练习,也可根据套路学习的需要,反复分组分段练习。另外基本动作要讲究动作质量,武谚曰:“行家伸伸手,便知有没有”。 在教学中,学习一个动作时要向学生讲清楚完成各个动作所走的路线、方向和动作的规格、标准、要点、要求,使学生明确动作的基本规格和关键。应通过基本功和基本动作的学习和反复练习,使学生身体各部位得到全面的锻炼,肌肉的本体感觉达到动力定型,使每一个动作路线,运动方向,发力时间及连接部位都要示范、讲解清楚, 让学生弄清动作的来龙去脉,以便使学生明确正确的动作概念,从而准确地掌握动作,为以后拳术和器械套路学习做准备。

在进行基本功和基本动作练习的同时还要培养“精、气、神”,达到“形神兼备”。

1.2套路教学规律

套路的教学要循序渐进原则 ――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个动作到组合动作的学习。武术套路教学还要遵循先徒手套路后到器械套路学习的规律。通过长期的基本功练习,有了一定的套路基础之后再进行刀、剑、棍、等器械的学习。

2计算机技术背景下武术套路的教学

2.1利用计算机技术解决套路学习中的难点

武术教学中,学生常遇到“三多”问题。一是动作数量多,无论徒手或器械,每个套路都是由数十个动作组成;二是方向路线变化多。往返折叠,左旋右转,路线复杂;三是每一个动作所包含的因素多,如手、眼、身、步的配合,内与外的协调。此外,动作之间的前后衔接、连贯和节奏等,都给教学带来一定的难度。虽然教师通过直观性教学、分解性教学等教学方法,但学生依然无法一时记住这么多的动作要点,因此,此时可以通过计算机摄影技术将老师示范动作的成个过程记录下来,以便在课后进行回放、模仿练习、体会套路演练的节奏,动作的衔接及其“精气神”。

2.2 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动作对比

在学习某一难度技术动作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完成的这个动作用视频拍摄下来,然后利用计算机技术将学生完成动作时的视频与优秀运动员完成相同动作的视频进行对比,通过不同层次的同一动作进行对比将能够使学生更全面地了解自己的不足之处,方便学生以后对于自身动作的改进。对照分析这种方法在专业运动员的辅导过程中经常运用,并且良好效果。

2.3武术套路中计算机动画技术的使用

利用计算机动画技术可以将一个规范动作视频中的难度动作进行分解、移动、回放以及定格等操作,通过计算机动画技术可使学生建立一个清晰直观的印象,方便以后动作技术学习。另外有些动作教师无法做到精准的同步解说,尤其是在讲解跳跃和空中的技术动作时。这时利用计算机动画技术便可以进行对动作进行同步解说、定格以及回放慢放等操作,使得学生更好地学习技术动作。

3计算机技术促进武术套路的传播

在国家提倡保护并挽救濒临的非物质文化的大背景下,计算机技术为武术的传播与继承起到了功不可没的地位。国家教育部门、国家文化部门、武术门派继承者、武术爱好者等拍摄武术视频,通过网站、光盘等途径进行宣传、交流和发扬。

4结语

计算机技术打破了以往的传统教学模式,启发了武术套路学习者的思想观念,敲裂了武术套路传播速度慢、交流苦难的窘境。计算机技术为武术套路的学习、发展与传播修建了光明之路。

参考文献

[1] 周家宝.试论中学武术套路的教学[J].搏击・武术科学,2008(6).

篇2

关键词:独立学院;广告创意;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1-0218-02

广告创意是广告学和艺术设计学学生必备的一项专业技能,广告创意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意能力,特别是能够在平面广告和影视广告方面创作出优秀的、有创造性的作品。目前各大院校的广告学和艺术学专业都相继开设了广告创意课程,三本院校也不例外。教育的根本方法是因材施教,三本独立院校与重点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有很大不同,所以在教学形式、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目标上都应该有所差别。

一、高等教育的四育人理念和目前广告创意教学的不足

我校结合独立学院的办学特点在我校提出了“生产育人”的口号,指出要把教学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它体现了系统育人的思想,是教书、管理、服务和育人在时间和形式上的有机统一,符合高等独立学院教育的办学特点和社会发展的需求。

(一)理论知识教育大于实践教学

广告创意课程是与艺术设计学、心理学、营销学、广告学等众多学科相互交融、相互影响的交叉性学科,内容丰富,信息量大,各种创意技法及不同学科的基础知识都需要掌握。在目前的大多数广告创意教学中,多是针对理论知识的讲解,即使是实践教学也只是偏重于传统的平面广告的练习为主。理论知识的积累对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有很大帮助,但对于独立学院的学生来说,简单生硬的知识学习并不适应实际的教学需要。将知识和实际应用结合起来进行课堂教学才适应于教育,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果,增强了课堂学习的吸引力。同时,对于新型的广告媒介的关注也是三本教育需要重视的,三本教学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需要能够快速适应市场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只有对新媒体广告市场的不断关注,才能让广告创意的教学顺应时代的发展。

(二)艺术表现能力的忽视

在很多独立学院中,除了艺术学和广告学的专业,还有一些理工科的专业例如多媒体技术专业也有开设广告创意课程,这些专业所开设的广告创意课程多偏向于技术层面,广告创意的技法、广告创意实现的技术方法、广告设计的软件应用技巧,这些是理工专业或应用型专业学生的优势。但是因为对于基本的美术知识、视觉原理,形式构成法则并没有系统的学习,这样会造成学生有创造性思维和技术能力,但是因为艺术表现能力不够,作品不能呈现足够的艺术感染力,不能打动观者。所以在教学过程中,除了讲解技术层面的技法之外,还要注重对于基本美术知识的介绍和学习,应该交叉结合进行教学,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二、广告创意教学的具体方法

独立学院中的广告创意教学不应该只是照本宣科,而是应该通过课堂练习、社会实践命题设计、广告设计大赛的参与等多种途径,逐步形成系统先进的教学理念。具体的教学方法可以通过一下几种:

(一)创意思维的培养

优秀的广告创意作品的产生离不开创意思维的培养,在教学中,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第一,创意的第一步就是积累资料,除了对课堂知识的吸收外,还要引导学生对课外多方面知识的关注和吸收,包括广播、电视、电影、录像、网络等新科技媒体中的信息。随时记录浮于脑海的一些问题或感想,有对所解决问题的执著思索和追求,养成及时记录信息资料和灵感的习惯,并分类管理。第二,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要求学生在生活中用心观察,深入市场进行调研,对品牌的上市和营销进行调研,从中得到收益和启发。例如夏季新上市的饮品有哪些?广告定位是什么?产品包装形象有何特征?受人喜爱的原因在哪里?第三,锻炼学生的口头和笔头的表达能力。表达沟通能力是广告创意人才必备的基本才能。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主要通过课堂上,鼓励学生对优秀的广告案例分析讲解自己的感受和心得,或是模拟相关工作岗位,为学生拟定命题,让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阐述,让学生学会大胆的“自我推销”。笔头的训练主要是针对广告文案的创作。为学生制定具体的图像,让学生根据画面为其增加文字说明。这个文字说明不能是简单的平铺直叙,应该是简洁的、幽默感的、能够一针见血并深入人心的。第四,创造宜于产生灵感的环境氛围,单纯专业知识的学习容易使人思想僵化,所以除了专业课程之外,音乐、舞蹈、书画、服饰、电影、网络等所有最新的时尚都应是学生关注的焦点。鼓励他们培养多的兴趣爱好,为创意的产生创造好的环境。

(二)类型广告案例分析

就广告的传播形式而言,广告类型一般分为:报纸、广播、电视、杂志、网络等,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更多的广告形式可能随之产生。大量优秀的广告案例学习是广告创意的特点之一。对经典案例的理性分析,可以使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拓宽眼界、学习别人的经验,并增长自己的鉴赏能力,从而提高自己的创作水准。在教学过程中,除了应用平面图形、图像之外,还可以利用现代化的电化教学设备,结合录像、DVD等音像广告资料,向学生介绍当前最新的广告创作动态,如近期的国内外广告大奖――嘎纳广告大奖,台湾的时报金奖、国内的全国优秀广告作品展,同时还有国内外的优秀广告作品赏析等。在本课程中,学生们可以领略到广告大师们的经典创意之作:宝洁公司洗发水;阿迪达斯的“一起2008”系列;李奥・贝纳的“万宝路”牛仔;苹果电脑;大众公司甲壳虫汽车;Levi’s牛仔系列……通过这些经典广告案例的学习,学生们领会什么是好创意、好点子,为今后的创意训练打下了基础。

(三)创意表现方法

广告的表现要素有造型、色彩、动感、语言和文字等,其目的是传播信息。在教学中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引导学生表现自己的广告创意:

1.展示式表现方法。展示式的表现方法是广告以诚实直接的形式向观众传达商品的基本信息,需要注意的是,这种信息的传达应该以情景高度交融,通过富有启导性和象征性的艺术语言和表现手法显示向人传达出商品或商家的内涵和其所体现出来的艺术境界,给观者以美的感受并增强了对商品或服务的好感与亲和力,否则会流于平庸俗套,信息价值大大消减。

2.幽默式表现手法。幽默法大体分为情节幽默和表现幽默两种。幽默式广告的特征之一,就是趣味性强,可以应用反差、对比、夸张等形式激发人的联想,令人影响深刻。幽默式广告被广告人广泛使用,原因主要是人类的心理需要轻松、开朗,在这种情绪下信息容易被记忆。幽默式是很难掌握的一种表现方式,需要长期的观察,训练或是灵感的激发才能获得。

3.留白式表现方式。“留白式方法”又可称为“悬念式方法”,一方面表现为广告画面的构图方式或技法上通过预先设计的画面构图,用黑与白、实在与虚空、确定与未知的对比来引导观众去领略作者的创作激情和目的所在;另一方面是在广告情节上常常是把主信息藏在广告的正文中或是放在电视广告的结尾,目的是吸引观众进一步关注广告信息,这种意味深长的思想表达上的预留给人宽广的思索范围,让人心灵神会,回味无穷。

(四)社会实践命题

在课堂教学中也应该按照广告公司的业务架构安排命题实践,每节课为学生提供参与到实际广告的即兴创意创作的机会。具体方法是,拟定一个品牌,为其设定品牌类型、品牌特征、目标客户群,在班级当中成立不同分工的几个项目小组。按照学生的兴趣对小组或者个人进行不同的设计分工,在学习中体验实践过程,能够促进学生消化吸收基础知识并帮助学生明确学习及兴趣发展方向。

从目前教学情况来看,相比较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学生对在理论知识学习的基础上多种教学形式并用的方法很欢迎。理论知识的普及、大量国内外广告案例解读、严谨热烈的命题实践让学生在较为轻松自由的气氛中吸收知识,提高了学习效率,增强了同学间的协调合作精神。当然,对于广告创意的教学还有很多不足之处,随着时代的发展,广告必将以更多样的形式出现,广告创意的教学也应该不断地创新、完善,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广告人才。

参考文献:

[1]占鸿鹰、刘境奇.广告创意设计.中国出版集团东方出版中心,2010.

篇3

关键词:形象化教学;光学;多媒体;教学改革

作者简介:孙婷婷(1981-),女,山东淄博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应用物理系,讲师。(江苏 南京 210044)

基金项目:本文系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八期教改项目(项目编号:11JY053)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04-0078-02

光学是一门古老的学科,与人类文明的发展息息相关。随着20世纪激光器的诞生,光学学科焕发了新的生命力,出现了许多以激光为基础的现代光学分支和交叉学科,其内容和方法已经渗透到现代科技的各个领域。作为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应用物理学专业的核心基础专业课程,“光学”课程定位于帮助学生奠定坚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学习并建立科学的思想方法。鉴于光学课程的重要地位,教育工作者应当不断探索符合学科发展、适合人才培养需求的教学方式。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笔者结合科研工作中的体会和教学过程中的实践,对光学课程的形象化教学方法进行了讨论。

所谓形象化教学法,指用日常熟悉的、简单的、容易理解的现象解释陌生的、复杂的、抽象的、不易理解的概念,或应用视频形象化地将复杂的工作过程和抽象的概念展示出来。形象化教学是直观性教学原则的具体体现,是各级学校各门课程都适用的一种重要教学手段。[1]对于“光学”课程而言,其本质上是一门实验科学。无论是从几何光学成像系统到光的干涉、衍射现象,还是从经典光学发展到现代光学,其中都包含了大量的理论和实验内容。而且,这些理论和实验联系紧密,绝大多数理论直接来自于实验又应用于科学实践。[2]因此,从“光学”课程的实验性特点出发,改革现有光学课程传授式教学为主的现状,在课程教学中加大形象化教学的比重,是各高校光学教学方法改革的重点之一。

如何在“光学”课程中贯彻形象化教学方法,使学生在进行抽象的逻辑思维同时建立形象化思维,增加学生对课程的理解和认识?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此进行了总结。

一、积累教学片段,用生活化语言将抽象问题形象化

教学片断是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出的富有代表性的教学材料,它可以是一个类比,一个生活事件,一个故事等。[3]在教学活动中,对于一些比较抽象的概念和规律,采用常规教学方法难以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如果教师能够恰当地利用生活实践中贴切的比喻和类比,使得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则可以达到化繁为简、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还可以启发学生积极思考,锻炼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例如,在讲述光的横波特性时涉及到“横波”和“纵波”的定义,如果教师只按照课本上“纵波振动与传播方向一致,横波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垂直”的解释一带而过,并不能给学生留下很深的印象。笔者在教学过程也有所体会,很多学生只记住光是横波的结论,至于什么是横波却解释不清楚。在此,可以引入“取一根软绳,一端固定在墙上,手持另一端上下抖动,就在软绳上形成一列横波”的例子说明什么是横波,再引入“取一条软弹簧,沿弹簧长度方向前后推动,则在弹簧上形成一列纵波”的例子,形象化总结纵波的特点。

通过形象化的说明,可以使学生更直观地理解两个概念的特点,加强记忆。但是,应用生活化的比喻和类比,并不是以浅显的道理代替较深的理论,而是要求教师紧密结合教材内容,根据具体情况,做到言之有理,言之有据。还是针对上面的例子,虽然形象化的类比可以使学生快速领悟“横波”和“纵波”的特点,但是从科学严谨性出发,光波是电磁波,与类比中的机械波既有相同又有区别。因此,在学生领悟到所传递的信息之后,还应当对电磁波和机械波的异同加以比较,既保证了知识的科学性、完整性,又巩固了之前力学课程的知识点。

二、带实验进课堂,利用演示教具实现教学形象化

实验是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法和手段,也是理工科教学的重要内容。虽然大多数院校都开设了基础光学实验课,但是在时间安排上往往与理论课程不同步,造成了实验和理论的脱节。学生不仅对基于实验的理论难以理解,而且所学理论也不能很好地应用于实际。因此,在“光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在学时条件允许下适当增加随堂演示实验,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又可以增强学生对概念和规律的理解。得益于网络技术的发展,笔者观看了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理工科部分开放课程,印象极深的一点就是实验进课堂教学。教授在讲完物理定律和概念之后,会配合课堂演示实验证明理论的正确,并且在每次课结束之前,还会安排一个与当堂知识相关的趣味实验,让学生思考观察到的现象,巩固所学的知识。值得一提的是,大多数演示实验都是教授自行设计,所用道具和演示并不复杂,无需占用太多时间,却收到非常好的教学效果。麻省理工学院的课堂教学安排值得我们在“光学”教学中学习和借鉴,当然,这也对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

三、发挥多媒体优越性,动态演示实验现象

由于计算机和网络的敏捷发展,多媒体技术在教育领域得到了普遍的使用。多媒体集文字、图形、动画于一身,可以直观、动态地演示物理实验现象,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形势多样的学习环境。对于“光学”课程中仪器复杂或不易观察现象的实验,采用多媒体教学展示可以节约教师板书时间,清晰再现物理图像,提高教学效率。例如,在光的波动性教学中,对于单缝衍射实验,本身对实验条件的要求就较高,因此在课堂上直接进行演示不切实际。教师可以用视频为学生播放实验录像,并用课件绘制实验装置,结合板书进行理论分析。从推导的公式可知,单缝衍射的图样受波长、缝宽等因素的影响,观察屏上的衍射图样会随着实验条件的变化而不断改变,这与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一致的。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动态演示,可以用实验结果帮助学生理解相关的理论推导,弥补了传统板书教学的不足,增大课堂的信息量。

四、利用仿真软件构建虚拟实验室,将抽象理论直观化

培养具有科技创新能力的人才是教育改革关注的重点,加强专业基础课程和适时引入科学前沿对创新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光学”课程的建设,各级各类院校积极推进教学内容的改革,在强调经典光学的基础上,加大现代光学和光学前沿科技的比重,如激光技术、光纤通信技术、光电子技术等。由于现代光学内容涵盖广泛且涉及到学科交叉,对于背景知识不足的学生来讲,很多抽象的概念和原理难以理解。受经费等条件的限制,大部分高校并没有能力开设与前沿技术配套的实验课程。

针对上述问题,有高校提出利用软件仿真构建光学虚拟实验室的方案。[4]通过虚拟实验,既可以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复杂光学器件工作原理,又节省了设备运行经费。很多功能强大的工程软件已经被应用到光学教学中,如MATLAB、Mathematic、光学设计软件Zemax、光学仿真软件Tracepro、BeamPROP等,不仅能够通过直观、形象的界面激发学生的兴趣,还能够拓展学生的技能和知识面。

参考同行经验,笔者所在学校在推行光学课程改革建设的过程中,增设上机实践课程,让学生在虚拟实验环境中了解光学器件在光纤通信、传感和信息处理等领域的应用。例如,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COMSOL的射频模块,可以模拟阶跃光纤截面的模场分布,形象地展示光纤参数的改变对模场分布的影响(见图1)。再如,用BeamPROP软件绘制两根平行直波导构成的耦合器,当光从一根波导入射时,利用软件模拟光在两波导之间的耦合过程,得到出射端两波导的透射功率。然后改变入射波长、波导间距等参数,让学生观察总结出射端光功率的变化规律(见图2)。结合模拟结果,教师进而阐述光纤耦合器、波分复用器等器件的工作原理,这样学生理解起来要容易得多。调查显示,自该课程开设以来,学生对光学课程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都有所提高。

五、开展现代光学知识讲座,增加学生感性认识

虽然在推行“光学”课程教学改革中,已经加大现代光学内容的比重,但是受课程学时的限制,系统详细地讲解现代光学内容是不现实的,因此只能对很多概念和原理做简单口授,无法利用形象化教学手段展开阐述。对此,笔者认为可以通过在课余时间开展现代光学知识讲座、建立讨论小组等形式作为有益补充。例如,传统光学课程里对于光栅的讲解,一般都安排在光的衍射部分,并局限于对强度调制的二维平面透射光栅进行讨论。学完这一部分后,很多学生对光栅的认识仅停留在这个阶段。但是在实际中,其他类型的光栅表现出了更高的应用价值。比如光栅光纤传感技术,由于其良好的检测精度和线形响应,在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实际应用,是当前的研究热点之一。在完成课堂教学任务之后,可以在课绕光纤光栅的主题开设讲座介绍光栅光纤的成栅机制、制作工艺,光纤光栅传感的原理和技术、传感网络的实现与解调等。在讲座中,可以采用图像、影音等直观方式向学生传递信息,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使得其知识体系更为完整。将抽象的理论和生活实践联系起来,有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也帮助学生未来更好地面对就业挑战。

六、总结

综上所述,在光学课程中应用形象化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牢固、更直观地理解并记忆理论知识,也可以帮助学生将理论和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建立一种形象和逻辑相结合的思维方式。从实际教学效果来看,学生对光学课程的学习兴趣明显提高,对知识的理解也更为深入。

参考文献:

[1]姜海丽,孙秋华.小议大学物理形象化教学[J].今日科苑,2007,(10):256.

[2]孙伟民.形象化教学在光学中的尝试[J].物理与工程,2003,13(6):38-40.

篇4

关键词:三度一体;科学技术;服饰审美;设计创新

1科学视角下的传统服饰审美思维

设计是艺术与科学融合的产物,当今时代,艺术与科学之间需要更深入、多广度地交流。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将对人类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造成前所未有的影响,甚至会对整个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研究范式、研究手段引发颠覆性改变[1]。服饰审美和科学技术的联合协作,使艺术的设计美转换为现实的物质美。当代服饰审美与科技的融合既是创新路径,也是现实需要。服装强国不断输出时尚力量,而科学技术的进步影响了大众对于设计输出物“时尚”的认知方式变化,这种变化是服装设计领域中“技术伦理”更新的过程。从科学的维度论述当代服饰审美与设计创新的问题,要始终站在美学“精神”的研究维度,尝试探索出一条既符合文化科技交互发展、又适应当代服饰审美的研究道路。新理论已经开始渗透到传统审美研究领域,服饰审美不仅要结合当代艺术审美导向,更要呈现多角度、广视野、跨学科、跨领域的研究新势态。在当代多元化服饰审美的推动下,科学视角下的传统服饰审美得以更好地传承与发展,如采用科学的工具方法、思维理论、技术材料引导,提升了服饰审美的精神性、崇高性、科学性、美学性。1949年至今,服饰领域科学的发展推动了互联网、大数据与服饰的深度融合,因此,纺织服装企业将工业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进行融合,构建了完善的纺织服装品质追溯、绿色生产体系。在新材料方面,也更加注重新纤维、纺织品以及具有美感和功能的高科技材料的研发。智能科技服装集多科学前沿技术为一体,符合时展的同时,也兼顾了服装的色彩、款式、细节、舒适性等方面要素,并且迎合了新时代人们衣着审美理念的改变。

2当代科技在服装材料上的审美应用

随着人们审美的不断更新,服装材料的创新设计已成为设计师的一个新突破,服装设计不再只是一种传统的设计理念,消费者开始追求智能服装,尤其是服装的色彩和款式,正在从实用型向技术型转变。因此,科技原理、科技纤维、科技染料制造技术的应用在智能服装中受到人们的青睐。

2.1发光材料的定义及应用

发光材料是发光纤维通过光照或紫外线照射吸收能量,进而转化成光辐射的特殊纤维,一般以涤纶、锦纶或丙纶为基材,添加稀土长余辉发光材料和纳米级功能助剂,通过特殊的纺丝工艺制成的光转化功能纤维[2]。该纤维会随着可见光的变化来调控自身色彩,这种材料可利用稀土元素的特点将电子活动转化为光能,从而向观众展现多彩的光效。运用当光材料不仅可以确保服装会发光,还可以展现服装的造型以及线条,使用光线的方式来丰富服装设计内容,呈现出具有较强美感的服装造型。

2.2形状记忆纤维的定义及应用

形状记忆材料是指具有原始固定相的特殊材料,是在特定外界环境(如热能、光能等物理条件或酸碱度、相变反应等化学条件)的刺激下,对其力学参数进行调整,可以恢复到原始固定相的特殊材料,主要包括形状记忆型聚合物、形状记忆型合金、形状记忆型陶瓷以及形状记忆型凝胶[3]。如今,服装设计师要想设计出具有科技感的服饰,运用形状记忆纤维也是一种创新。形状记忆纤维属于绿色环保纤维的一种,拥有较强的记忆功能,这种科技材料的使用可以帮助服装产生一定的形状变化。形状记忆纤维不仅可以应用于服装产品的外观变形,还具有防高温以及防烫伤的功能。

2.3人造蜘蛛丝的定义与应用

人造蜘蛛丝又称“微丝”,是使用酵母、糖、水,经过发酵产生大量蛋白质,从而形成液态丝纤维,再经过湿法纺丝制成纤维。人造蜘蛛丝的性能类似于人造丝和丙烯酸纤维,坚韧且具有弹性,因为是从蛋白质转化而来,所以可以被生物降解,通过发酵蛋白工艺生产100%可生物降解人造蜘蛛丝的技术。

3科技给服装带来的审美意蕴

苏联物理学家米格尔提出:“科学的美在于它逻辑结构的合理匀称和相互联系的丰富多彩。”具有科技美的服饰特点在于构造合理,且有新型科学技术作为支撑。

3.1美的主要形式

亚里士多德认为美是“秩序、匀称和明确”的。形式美的内容是抽象的、不确定的、含蓄的,具有独立的审美特性。Anrealage2017春夏高级成衣系列(图1)运用了可溶性的纸质面料,展现了一系列高科技与服装的奇特结合。本系列设计较为丰富,茧形大斗篷及裙摆、未来科技感的印花,像是从电视机里跳跃出来的数码服装。服装以立体感的方式呈现,并且上面的褶皱均匀有序,看起来轻盈而有空气感,将3D打印技术与OLF光学反光镜进行强强联合,在超强的视觉冲击下又具有迷幻晕眩的效果,整个系列的色彩丰富且具有美感,如同传统剪纸艺术一般趣味横生。图1

3.2服装科技的节奏韵律

服装科技所表现出的节奏韵律是在动态过程中有韵律、有秩序、富于变化的一种动态连续美。侯赛因·卡拉扬的新作(图2)加入了LED、树脂和记忆纤维等特殊材质,形成了装置艺术和雕塑性时装。金属贴片的裙装可以自动开合,模特穿着五彩缤纷的裹胸裙,且吊带裹胸裙会变化图案。LED发光管有暗有亮,颜色有渐变、交替和重复,可以形成不同的图案,优美的图案加上丰富的颜色,使服装呈现出具有节奏韵律的视觉美感。

3.3多样化的印染科技艺术形式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科技的创新,印染科技艺术形式为人们的穿着提供了多样化的自由选择空间,也给服装产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印染在工艺上运用抽丝、珠片、立体镂空等装饰,不仅充分体现了科技面料的特性,而且更好地诠释了服装与人体之间的造型美感。现代设计师在印染科技的创新方面通常运用一些具有廓形感的造型设计,突出印染工艺与人体穿着服饰之间的层次感,或是运用拼接的、涂鸦的印染手法,体现印染艺术色彩、印染艺术图案与印染艺术工艺等;此外,还有印染工艺特征在服装设计中的综合应用。印染工艺的创新不仅保留了传统手工扎染的艺术特色,还在一定程度上汲取了时尚潮流元素。这种根据肌理走势与组织结构的印染工艺,一方面增添了面料与服装之间的层次感,另一方面体现了服装艺术独具的时尚气息以及对服装面料的重塑,运用先进的智能控制系统提高印染质量,并将其色彩、图案、肌理变化作为重点设计对象[4]。当这些经过印染工艺处理的服装被赋予了更高的审美价值时,其产生的社会经济效益也会迈向更高的台阶。开启新时代的服装“智能可穿戴”,绿色纤维材料的深入创新,正在推动可持续时尚的流行。随着科技的不断革新以及市场环境的瞬息万变,人们接受新信息愈加频繁,消费者也开始追求个性多元化[5]。在此前提下,服装审美想要适应时展,需要快速接收和整合科技信息,提高自己的反应能力,提升产品的设计审美与创新能力。在市场审美需求多样化的今天,新材料产业既是战略性基础产业,也是高技术竞争的关键领域。

[参考文献]

[1]陈巍娣.浅谈科技服装[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78-80,88.

[2]易莉莉.人工智能与服装设计的融合模式及其要求[J].毛纺科技,2017(10):81-85.

[3]胡金莲.形状记忆纺织材料[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6.

[4]王思懿.3D打印技术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评《3D服装设计与应用》[J].印染助剂,2020(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