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理学的含义范文

时间:2024-01-10 17:56:2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伦理学的含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伦理学的含义

篇1

[关键词] 翻译;伦理道德意义;对话;策略选择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3-5595(2012)02-0093-05

翻译行为是一个以译者为中心的复杂系统。从静态的角度来看,它不仅包含译者与作者、读者的主体间关系,也包含译者与文本以及世界的主客体关系。从动态的角度来看,它是译者在主体间和主客体对话基础上不断选择的行为过程。无论从哪个角度,翻译都与伦理道德有着深刻的联系。概言之,无论主体间关系还是主客体关系中都包含着伦理道德的内容,翻译行为必然受到一定的伦理道德原则和规范的制约,并往往对社会的伦理道德价值观产生影响。由此可见,翻译研究不仅应该关注语言层次上的对错问题、话语层次的美丑问题,还要关注伦理层面的道德问题,即言语行为的是非善恶问题。这三个层面的研究既独立又联系,可以使人们全面地认识翻译行为的本质。

一、研究现状

从伦理学的层面研究翻译主要涉及翻译主体品格以及翻译系统中主体间、主客体关系的伦理道德内涵,翻译行为与社会伦理道德的关系,翻译行为的伦理道德价值,翻译的伦理道德规范和评价等问题,根本的目的在于思索和分析翻译行为的伦理道德内涵和意义。以经验的、随想性为主要特征的古典译论,对于伦理道德问题的关注体现在“忠实” 翻译的观念中,在中国古典译论中主要建基于宗法伦理精神,而西方以宗教翻译为基础的早期译论则带有宗教伦理的痕迹。现当代系统的译论要么关注语言学范畴的语言结构规则,要么关注美学范畴的艺术规则而忽视了伦理层面的道德问题,“科学”和“艺术”二元对立长期垄断翻译研究领域的事实就是该现象的有力注脚。20世纪80年代以后,翻译的伦理问题越来越引起西方翻译研究者的注意,一些理论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涉及翻译的伦理道德问题:如女性主义的翻译理论注意到翻译和性别差异的联系,揭示了翻译所体现的两性不平等关系;后殖民主义的翻译理论则注意到翻译所体现的殖民者与被殖民者的角色关系;功能主义的翻译理论则强调翻译的职业服务特点等等。佩姆(Anthony Pym)在其主编的翻译研究文集《翻译研究向伦理的回归》的前言中指出:“翻译研究已经向伦理问题回归。”[1]赫曼斯(Theo Hermans)、图瑞(Gideon Toury)等人关于翻译与规范的争论,威努蒂(Lawrence Venuti)关于译者隐身,诺德(Christian Nord)对忠实原则的重新解释等等都反映了翻译研究的这一趋向。彻斯特曼(Andrew Chesterman)还从伦理的角度概括了翻译的五种模式,即再现伦理模式、服务伦理模式、交际伦理模式、规范伦理模式、义务伦理模式等,并提出了翻译的四个价值原则,即清晰(clarity)、真实(truth)、信任(trust)和理解(understanding)等。[2]这些研究无疑有助于人们认识翻译在伦理层面的价值发生问题,但从中也可以看出,其关注点主要在于翻译与规范、翻译的伦理原则等问题。笔者认为,翻译行为本身的伦理道德内涵、意义及其表现应该成为翻译研究的重要内容。

二、翻译的伦理道德表现

篇2

[关键词]生态美;生态真;生态善;生态审美

[中图分类号]B83-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848(2013)03-0085-05

生态美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还时常面临传统美学的质疑,辩护者们在哲学基础、研究对象、审美属性、美学范式等层面寻求生态美学的立身之本,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效。显然,生态美学是以生态学为基础的美学,“生态美学不同于传统美学的地方,就是它应当突出生态的最高原则这一定律,从而从生态的高度来评判美学活动,使得美学活动呈现出不同于传统美学所描述的一种新的景象”。①事实上,生态美学已经开发出一个美的新类型——“生态美”(ecological beauty),它区别于艺术美、自然美、社会美、科学美和技术美。我认为,弄清楚“生态美”的生成学理、理论内涵和美学特征,是促进“生态美学”学科独立的重要的基础性工作。

一、“生态”何以能“美”

简言之,“生态美”即生态之美,但“生态”何以能“美”呢?又是何种意义上的“美”呢?

“生态学”一词由德国生物学家海克尔最早提出,指的是研究有机体和它们的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后来者又提出“食物链”、“生态位”、“生态平衡”、“生物群落”、“生态圈”、“生态系统”等概念对之加以丰富和拓展,使得生态学发展成为一种新的有机世界观:“它强调自然界相互作用过程是第一位的,所有的部分都与其他部分及整体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生态共同体的每一部分、每一小环境都与周围生态系统处于动态联系之中。处于任何一个特定的小环境的有机体,都影响和受影响于整个由有生命的和非生命环境组成的网。”①可见,生态学要强调的是生命之间、生命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协同和支持关系,奥斯丁就是在这里发现了生态之美。他说:“空气、水、植物在生命维持的循环中相互协同,这本身就是美的,并创造着美。”扩而言之,鱼与海洋,电子与质子,水与火,上帝与人,人与人,只要它/他们之间存在着“诚挚的协同关系”,便是美的,因为“美是生命间繁荣关系的一种特征”,反之,则为“生态丑”:“在生态系统中,从最广义的分析观点看,当一些生命在维持其他生命的生存时,美则存在。当一些生命损害这种生存结构时,这些行为是丑的并且打击了世界自身。”②所以,奥斯丁指出,生态学能科学地探索自然美中的各种关系,可称为“地球之美的一门科学”。

由此可知,在奥斯丁那里,因为“生态”肯定了生态系统中生命之间、生命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协同和支持关系,所以便是“美”的。显然,这里的“美”不同于过去的理念之美、形式之美、想象力和知解力的协和之美,而是一种生命协同之美,里面包含着健康、生机、进步、创造、和谐等内涵。但是,奥斯丁的这种说法与加拿大环境美学家卡尔松的“自然全美”论一样,忽略了“人”在生态美中应有的地位,有学者对此批评道:自然不能独自成为审美对象,必须依靠人的参与,“所谓生态系统的美既非纯自然的美,也非人的‘移情’的美和‘人化’的美,而是人与自然须臾难离的生态系统与生态整体的美”。③况且,生态系统也不仅仅指人与自然的关联,也应当包括人与社会的关联,“现代生态学把世界看做是‘人—社会—自然’复合生态系统。它是各种生态因素,包括人工生态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的各种因素,普遍联系相互作用构成的有机整体”。④所以,“生态美包括自然生态美和人工生态美两种形态”。⑤

中国的道家美学和西方海德格尔的存在论美学可以为生态美提供深层的学理依据。在道家那里,“美”不在形式,“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老子》第十二章)而在“大道之美”、“自然之美”。庄子曰:“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庄子·知北游》)从生态美学的角度来看,循“万物之理”就是遵从“生态规律”或“生态秩序”,顺应“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天人合一的本然状态,老子也指出,域中有四大:“道”、“天”、“地”、“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第二十五章)这种纵浪大化、本然自在、合乎天人的大境界就是“美”,也就是一种生态和谐之美。

与道家美学一样,海德格尔的存在论美学也突破了一般美学理论的局限。他反对从客体的形式中发现美,也反对从主体的心灵里寻找美,在他看来,“美是作为无蔽的真理的一种现身方式”,是真理的显现和发生。①而他说的“真理”指的是“存在之澄明”,所以,美乃“存在之美”,非常接近于道家,可称之为“大道之美”或“宇宙大化之美”。海氏的存在美学显然也内含着生态美的理路,因为“存在之美”去除了“人类中心主义”,凸显了天、地、神、人相互依存、自由协调的生态整体美。当然,海德格尔的存在美中少不了“人”的那点灵明,这尤其体现在“世界”概念中。他认为,“世界”不是僵死的外在对象,植物和动物没有“世界”,“只要诞生与死亡、祝福与亵渎不断地使我们进入存在,世界就始终是非对象性的东西,而我们人始终归属于它”。②人的生存与天空、大地、诸神产生的因缘(意义)关联,正是存在美的重要内容,他对“农鞋”、“希腊神庙”、“壶”、“桥”的存在美的揭示一再说明了这一点。由此,我认为,如果说道家美学倡导了“自然生态美”,那么,海德格尔美学则可以为“人工生态美”提供有力的学理支撑。

综上,“生态美”的“生态”指的是包括人在内的生态系统之中生命之间、生命与环境之间的协同和支持,它的“美”指的是生命协同之美、生态和谐之美、宇宙大化之美。

二、“生态真”、“生态善”与“生态美”

真善美的关系是中外美学史上的一个老问题,美从来就不是孤立存在的,其本质和内涵与真、善之间有着深层的关联,对于生态美而言,它与“生态真”和“生态善”也有着密切的联系。

“真”指的是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生态真”就是指生态系统的运行和发展规律。真是美的基础,同样,生态真也是生态美的基础,只有顺应生态规律、合乎生态秩序,才会有生态美的产生。生态美应该是美的规律和生态规律的双赢,实现的是美学价值与生态可持续性价值的统一,审美愉悦与生态健康之间的互补。奥斯丁的例子很能说明这个问题,他说,一池清澈的湖水在外观上是美的,可是,一旦我们发现这个湖的清澈是由于酸雨污染而杀死了湖中所有生命造成的,并威胁着这一地区的生态系统时,那么,我们更愿意为恢复复杂的生态系统而工作,去减低这个湖的视觉上的清澈程度,进而把活生生的美还给了这个湖。曼科夫斯卡娅也说:“如果说从艺术观点来看,被石油污染的海洋可能是美的话,那么从生活的、生态的角度看,就无法证明它具有审美价值。”她进而指出,生态美学的基本标准“是对自然的保护,对自然需求的保护,对动态生态平衡的支持。生态美学的基本原则是和谐与实用”。③国外许多生态美学家认为,真正的美感不仅来自大自然的表面美,而且也来自对自然功能规律的认识,来自大自然的过程美。甚至某些表面上是丑的自然现象,如杂乱的丛林、朽木、火灾等,但只要能支撑生态系统生物平衡,便依然体现为生态美。总之,生态美必然包含了生态真的内涵,正如高博斯特所言:“生物的多样性、生态的可持续性与审美欣赏之间的相互融合就是生态审美。”④

“善”即事物对于人的有益性,“生态善”指的则是事物或行为对于生态系统或生命共同体的有益性,“生态善”也就是“和谐的生态秩序或曰生态伦理”。⑤善是美的前提,美的必然是善的,是对人有用、有利、有益而无害的。同样,生态善也是生态美的前提,生态美包含生态善的内在目的,总是以有利于生态和谐、生态健康为最高准则。奥斯丁说:“当我们从欣赏自然美中看到生命维持和个性时,就已使我们的体验和环境伦理学相联系的关系迈出了第一步。因为美创造了美的关系,美的体验导致了伦理学。”①利奥波德提出的正是这样包含着生态伦理观的生态美学观:“当一个事物有助于保护生物共同体的和谐、稳定和美丽的时候,它就是正确的,当它走向反面时,就是错误的。”②而且,生态美质量的高低与生态善层次的高低有直接的对等关系,当生态善以优化所属群体与种类为目的时,获得的是生态之小美;当生态善以优化“人—社会—自然”大生态系统为目的时,获得的乃是生态之大美。

总之,生态美不是孤立的、表面的美学现象和审美体验,而包含了生态真的基础和生态善的目的,因此,“人们对生态美的深刻感知就不能停留住外在的颜色、形态、对称性等感性直观形式方面,而要深入到包含着与生命存在紧密相关的生态规律和道德规范的内容中去,将真、善、美的知识有机地统一起来”。③

三、“生态美”的美学特征

如前所述,生态美指的是生命协同之美、生态和谐之美、宇宙大化之美。那么,与传统美学所强调的艺术美相比,生态美到底有哪些独有的美学特征呢?

第一,生态美更加关注生命活力之美。生态美的基础是生态,所谓“生态”,顾名思义即生命存在、发展和演化之状态,所以,关注鲜活的生命乃是生态美的首要特征。一朵纸花和一朵鲜花的美是不能相提并论的,因为鲜花是生气灌注的,依存于空气、阳光、水、大地、周围的生物群落以及人的意义世界,处于不断生长、不断创化、姿态万端的生命过程之中。“生态美是以生命过程的持续流动来维持的,因此,当我们赞美满载丰收果实的农田,‘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辽阔牧场,树木参天的莽莽森林等生态景观时,引起我们强烈印象的首先是这些景观充满着活力的美,这些生态系统遵循着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规律,保持着生命持续存在的条件。”④尽管艺术美也不乏强调气韵生动、生气灌注之作,但是,它与生态美有以下几点区别:(1)艺术美是艺术家构思和创作的结果,而生态美更主要地来自于自然造化。因此,艺术的审美客体是有选择性的、有限的、有序的,而生态美的审美客体是无限多样的、无中心视点的、无序的。(2)艺术并不关注所使用物质材料本身的价值,而关注它们所体现出的象征意义,生态美则关注处于生态系统中的活性生物本身的生命之美。(3)艺术作品最终是固定了的、静态的“物体”,而生态景观永远是变动不居、多姿多彩的动态的生命世界。

第二,生态美乃是生态系统的和谐之美。生态美往往不是关注某一个或某一部分生物的生命美,而是关注整个生态系统中生命之间、生命与环境之间相互支持、相互协同、互惠共生而展现出来的整体的美、有机的美,“如果说生命是本体论意义上的‘存在’,那么这种生命关联和生命共感便是生态美的本体特性,它反映出整个地球生态系统是一个活生生的有机整体”。⑤进而言之,生态和谐之美是以“生态整体主义”思想为基础的,生态整体主义既要去除“人类中心主义”,又要去除“生物中心主义”,它强调的是“人—社会—自然”这个大的生态系统的和谐、稳定、平衡和可持续发展。“人”、“社会”、“自然”之所以美,其判断标准就是是否有利于整体生态系统的和谐、稳定和发展。具体而言,如果将生态整体母系统再划分为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生态系统这两个子系统的话,那么,“在生态整体的自然子系统里,保持和谐关系的主要方式是自然规律的调解;而在人类社会这个子系统里,则需要人类依据公平、正义等普适性原则协调人与人、种族与种族、性别与性别、国家与国家的关系”。①这也就是判断自然生态美和人工生态美的最起码的准则。艺术美也谈和谐,但艺术和谐美主要指的是形式的协调、内容的匀称、情感的节制和风格的中和之美,而生态和谐美显然更关注艺术之外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在生命存在层面上的整体生态系统的大和谐。

篇3

关键词:会话含义合作原则听力理解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2-0017-01

1 听力教学现状分析

由于当今社会对大学生英语听说能力要求的提高,教学目标就更重视以听说为主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听力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领会讲话者的观点和态度,并能进行分析,推理,判断和综合概括。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忽略了与听力理解关系密切的非语言因素。 在具体的听力理解练习中,许多学生不能理解话语背后的深层含义,从而导致学生对说话者真实意图的理解产生了偏差。

因此,要想准确的理解说话者的意图,必须重视非语言因素,了解它们在话语交际中的作用,找出会话中所隐含的信息,从而领会说话者的真实意图。 本文以 Grice 的会话含义理论为依据来阐释会话含义理论对英语听力教学的重要性。

2 理论基础

1967年,美国语言哲学家格赖斯首次提出了“合作原则”和“会话含义”理论,着重论述了“合作原则”的具体内容以及如何制约“会话含义”产生的过程。之后列文森、利奇、徐盛桓等人又对该理论进行了修正和完善,列文森概括了这些研究成果,提出列文森会话含义“三原则”,1991年正式把列文森三原则称之为“新格赖斯语用学机制”。后来,学者们称之为“新格赖斯会话含义理论”。从而使格赖斯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提出的“古典格赖斯会话含义理论”(即“会话含义理论”)发展为八十年代的“新格赖斯会话含义理论”。格赖斯认为,在所有的言语交际活动中为了达到特定的目标,说话人和听话人之间存在着一种默契,一种双方都应该遵守的原则,他称这种原则为会话的合作原则(Coopera-tive Principle,简称CP)。这条根本原则可以具体体现为四条准则及其相关次准则:数量准则、质量准则、关系准则以及方式准则。格赖斯指出,当说话人故意违反某条准则,同时还使听话人知道说话人违反了该条准则,这时候他就是在向听话人传递一种新信息――会话含义。当说话人违反了这些准则或次准则的时候,听话人就迫使自己超越话语的表面意义去设法领悟说话人所说话语的隐含意义。这种话语的隐含意义,即“会话含义”(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

格赖斯的会话含义理论不是从语言系统内部(语音、语法、语义等)去研究语言本身表达的意义,而是依据语境研究话语的真正含义,解释话语的言外之意。而对于合作原则无法解释的一些问题,后来又提出了一个原则,即得体原则。

3 大学听力理解中出现的问题

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常见的难点主要在于:(1)语音语调辨认困难;(2)误解单词意思;(3)缺少相关文化背景;(4)缺乏听力技巧等等。

有时学生即使听懂了字面意思,还是找不出正确答案,这就反映出学生另外一个能力的缺失,那就是不能从会话中领会到隐含意义。对话听力材料中,如果参与会话的人都遵守合作原则,那么听力理解的难点在于词义的辨析,若有任何一方违反合作原则,难点就是理解会话的隐含意义。

4 会话含义理论对英语听力理解的启示

正确理解话语的会话含义关系到是否真正理解了讲话人话语的真实意图,这也是长期以来困扰中国学生的难题。我们常发现学生掌握了大量的词汇、语法结构,语音、语调也相当正确,但在实际运用英语中,学生听到的往往是话语的字面意义,而不知道话语的真正含义。随着我国外语教学越来越重视语言的功能教学,会话含义理论对于改进英语听力的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教师要帮助学生提高对听力理解的认识。听力理解不能仅仅停留在语音、语调、词汇、语法等基本技能方面,在具备了一定的基本技能之后,更应该注重运用语用学理论来理解说话人的真正意图。教师也应该努力把学生引导到说话者的字里行间去,理解说话者的言外之意。教师可以概括性地向学生介绍会话含意理论的内容,使学生认识到它在听力理解中的积极作用。然后可以准备一些违反合作原则而产生会话含意的听力练习,让学生在课堂上集中训练。

第二,听力课堂上要进行口语练习,巩固提高理解会话含义的能力。听与说在实际生活中是融为一体的,所以语言教学不能把二者分开来进行。在英语课堂上,教师应把听说训练相结合,让学生多进行即兴会话练习,以此模拟真实环境下的会话情景,巩固提高理解会话含义的能力,并培养洞察非语言性暗示的能力。

第三,补充文化背景知识,扫除学生因风俗习惯差异引起的听力理解障碍。在听力教学中,由于谈话双方在价值观、世界观、文化背景、社会习俗和行为方式等方面的差异,会话含义常常成为跨文化交际中的一个障碍。

第四,培养学生学会辨认对话过程里说话者利用音长、音高、音调语气、语调等语音表现手段所体现的言外之意。

5 结语

本文通过介绍会话含义理论在听力理解中的运用,强调语用学知识在听力理解中的重要性。其实,英语听力教学中学生最难把握的就是对话人之间使用的比较含蓄的话语,尤其是理解上述会话含义理论的语用功能。学生必须通过会话语言表达形式及其字面意义推导出谈话的意向所指,或其语用预设及其真实意图,了解会话含义。教师应认识到会话含意理论及其相关语用原则从不同角度分析了人们在言语交际中运用“话语”传递信息的某些规律,这些原则有助于判断言语特征,如此才能进一步指导学生在听力理解实践中,逐渐跨越单纯理解话语表层意义的阶段,增强学生对不同语境下的听力理解力,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听力语用能力。

参考文献:

[1]胡壮麟.语言学教程(修订版)[M].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1.

[2]杜军红.从违反合作原则看会话含义[J].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5).

[3]薛枝.格莱斯的会话含义与英语听力[J].语文学刊,2003(6).

[4]谌莉文.英语听力理解中的语用推理[J].外语教学,2005,(1).

[5]李俊兰.大学英语听力理解中的语用推理[J].运城学院学报,2006(3).

篇4

论文摘要:大学生就业一直是备受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和热点.本文以在校大学生为调查研究对象,通过调查问卷和访谈的形式进行调研,进而分析了大学生就业以及职业生涯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职业生涯管理的理论知识,对大学生如何进行职业生涯管理,促进大学生就业提供建议.

近年来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显得相当严竣,为促进大学生充分就业,我国逐步建立起“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毕业生就业机制,教育部门和教学机构为此也己经进行了不断地实践和改革,积极引导广大毕业生通过各类就业市场实现就业.但是目前从大学生的角度出发,分析其就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进行合理的职业生涯管理,所做的调查研究还较少。因此,本项目以大学生为调查研究对象,通过调查问卷和访谈的形式收集了关于大学生就业及其职业生涯管理情况的第一手资料,进而分析了大学生就业以及职业生涯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对大学生如何结合自身情况,进行职业生涯管理,促进大学生就业提供建议.

一、调研结果

我们以武汉大学四个年级近400名大学生为调查研究对象,通过调查问卷和访谈的形式收集了关于大学生就业情况、职业生涯管理情况的第一手资料,分析如下:

(一)对职业生涯规划的认知

1.对于职业生涯规划问题,选择“了解很少”这一选项的三个年级学生比例分别为61%, 64%. 69%.可见,大一至大三各年级的同学对这一概念都缺乏了解。

2.对于职业生涯规划对我们的重要性的认识,各个年级都感到了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认为职业规划“很重要”的比例分别为79%,59%,77%。

3.面对就业准备的问题,各年级的意见比较统一,选择大三的比例依次为28},55},39}。而大一学生中,有35%的同学选择了在大一时就着手准备就业,而大二学生选择同一选项的更是低至6%。

(二)对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

1.面对职业目标的问题,参与调查的各年级都有相当多的同学没有仔细考虑过自己未来的职业目标,大一到大四选择此项的比例各占47%,45%,46%和32 %;而相比之下,有着长远又清晰目标的人数则非常少。

2.在“参加职业指导课程或活动”这项调查中,80%以上的同学较少参加或者根本没有参加过职业指导,三个年级的比例分别为90%,82%,94%;而经常参加职业指导的同学少之又少,分别占了各年级调查人数的3%,8%和6%。

3.通过对职业指导知识来源的调查,我们发现,90%以上的同学选择父母或报刊书籍等作为获取职业指导知识来源,相较之下,学校职业指导中心的来源不足10%。

(三)时职业生涯规划的需求

1.对职业生涯规划的需求程度。大部分同学都意识到自己在这方面的不足,因此选择“非常需要”或“需要”职业规划指导的同学占多数;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出,仍有相当比例的同学没有意识到了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而选择了“需要一般”。

2.对职业指导需求的内容方面,同学们对职业礼仪、求职技巧、职场处世和专业择业等各方面都有需求,但对求职面试技巧的需求比较集中而普遍,三个年级的选择比例分别为42%. 44%和51%。

在职业生涯规划的认知方面,我们可以看出,虽然相当一部分同学感到了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但绝大部分对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了解甚少,重视程度仍然不够。而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的情况也不容乐观。多数低年级同学都没有明确的目标,大四学生确定目标的比例相对较高,但这部分同学的目标也大都是在大四之后才逐渐确定下来的。另外,在职业生涯规划知识的来源方面,对于身边已有的资源,比如学校的选修课程和讲座等,同学们的热情和参与率都不高,系统的完整的职业规划培训就更谈不上了。而且同学们所获得的知识并不是通过系统的学习而大多通过浏览报纸书籍或者与父母交流得来。

二、大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大学生缺乏规划,综合素质未得到提高导致就业能力不高

首先,在校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缺乏规划。“很多同学没有进行规划,一方面是没有规划的意识,跟着感觉走;但更为重要的是,我们根本不知道该往哪儿走。考上大学之后怎么读,自己的兴趣在什么地方,目标在哪里,对这些问题并不是非常清楚,由此导致定位不准确。”这方面的缺失使许多大学生“坐下来不能写,站起来不能说,跑出去不能干”。部分同学把它归因于社会变化太快以致适应能力跟不上,或者学校的管理和培养中存在一些问题,而实际上学生自身才是根本原因。

其次,大学生毕业时没有个人的职业生涯管理。他们对自身的才能、特长、爱好没有充分的估计和定位,同时也不清楚自己所选的行业是否适合自己滞着这种盲目性求职的他们不知道自己将来要做什么,只是纯粹的想找一份工作,而又好高鹜远、就业期望值偏高,最终导致大学生出现了“有业不就、无业可就”的现象。

(二)大学生就业观念存在误区,影响了自我就业

一是“盲目攀比”的误区。有的毕业生择业时不是根据自己的爱好,所学的专业、水平和能力等实际情况,而是观看和打听别的同学往那里签或到那里去。二是“一切向钱看”的误区。有的学生找工作,首先关注的是报酬多少,工资待遇如何。三是“个人理想主义”的误区。有的总想环境好一点,工资高一点,工作轻松一点,把方方面面的因素都考虑进去。四是“走向极端”的误区。有的学生对当前就业工作的形势了解不够,对有关政策规定认识不清,在找工作时,缺乏正确的态度和科学的精神。五是“侥幸心理”的误区。有的学生在校其间不认真学习,没学到真本事,毕业时把希望寄托在父母、亲朋好友身上。六是“创业追求体面”的误区。大学生创业存在着必须”做大事、创大业”的观念障碍,这直接影响到大学生创业的成功率。

三、政策建议

〔一)政府层面

1.引导就业:首先,政府应致力于促进教育公平,深化高校招生制度改革,缩小城乡高等教育机会的差别。坚持政府为主导,加大对教育的财政投入;同时,在大学生毕业后,政府还应提供财政补贴,帮助大学生获取继续教育机会和企业实习机会,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其次,由于中国劳动力市场是典型的二元结构市场,大城市以其相对完备的资源配置、较高的工资水平、优质的各种生活设施等对大学生有着绝对的吸引力,而小城市,或者乡镇、农村等虽然高等人才紧缺,却难以吸引大学生的眼球。而政府就需要在这方面提供一些引导政策,如:提高大学生到中小城市和乡镇就业的待遇;实现大城市与小城市、乡镇之间人才流动的良好对接等。另外,自2008年《劳动合同法》出台以来,作为初涉社会的大学生,提高就业的稳定性和就业质量,对于大学生和企业乃至社会的稳定都是至关重要的。而在这个环节中,政府要做的就是将这部法律落实,真正实现劳动力市场的良好、规范运转。

2.积极探索大学生失业保险制度建设,积极发挥失业保险制度保障基本生活和促进就业的双重作用。由于我国失业保险制度发展较晚,而且劳动力资源供过于求的状况长期存在,因此劳动用工还极不规范。但是随着劳动力市场的不断规范与健全,积极发展失业保险制度,对于保障失业者的基本生活,促进人力资源合理配置有重大意义。我们认为政府在大学生失业保险制度发展初期,可以通过政府和学校补贴、学生缴纳部分失业保险费等方式将所有学生纳入失业保障的范围,通过政策引导和支持扩大失业保险制度的覆盖范围。

(二)教育机构层面

1.横向:一是注重专业设置,使其更符合社会需求。大学的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不符往往造成劳动力市场结构性过剩。有关数据显示,近年来大学生所找的工作有七成以上与本专业不匹配。高校要建立适应社会产业结构转换背景下的大学生就业结构的动态调整机制,主要在专业设置上增加弹性,调整专业设置,实行产学研相结合的良好循环.二是学习之外,加强实践学习,把理论与现实紧密结合,不再让课本成为学生学习的所有内容,而是结合时事或者具体可见的项目对理论进行深入的理解和分析,使学生真正掌握所学知识。三是加强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和就业辅导,引导学生形成对自己生涯管理的合理预期,并指导他们做好相关准备,一般来讲,大学生接受高等教育就意味着身份和地位的大变革.因此大学生常常对接受高等教育有着较高的预期,希望毕业后短期内能收益,这样就容易产生不合理的职业预期.

2.纵向: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我们需要重新审视高等教育规模扩展的速度和规模问题.现状表明,在短期内大幅度扩展高等教育规模导致的大学毕业生供给的增加,而其所学与市场需求并不完全对口,便出现了劳动力市场的供求不平衡。一方面,二元经济、产业结构调整与区域发展不协调等现状的存在要求高校要从为服务全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角度出发,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大学生就业供给机制,实施创新性人才培养战略。高校和社会形成良好互动,为大学生就业创业提供平台,为不同行业、不同地域提供不同人才,促进全社会的共同发展。另一方面,除了一般本科高校、高职高专外,一些符合规定的公办或者民办机构可以在政府支持下,为大学毕业生提供技能培训,使其更快更专业地进入社会,真正发挥自己的能力,同时,也为社会创造更高的价值。

(三)学生层面

1.转变观念。根据我们的调查显示,大学生在形成自身职业期望时可能过于关注职业地位、职业收入、职业发展等因素,而忽视了自身的性格和素质与这些职业的相互匹配性,导致了职业期望和实际就业现状的巨大偏差。这就需要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合理预期,积极进入社会。

2.根据自身情况,客观选择未来发展方向。一般来讲,在入校之前,大学生应该通过各种渠道了解所学专业的就业状况、发展前景,让自己对所学专业有明确认识。另一方面,对于自身的性格特点以及专长喜好,学生也可以通过各种较权威的测试以及同学、家长的评价,进行综合,然后客观对自己进行一个评价。

篇5

对外汉语教学理念文化差异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综合国力增强,学习汉语的人越来越多。在联合国《2005年世界主要语种、分布和应用力调查报告》上,汉语被排在第二位,仅次于英语。“汉语热”的日渐升温,同时暴露出对外汉语教学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很多教师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往往只重视语言结构系统和文字的学习掌握,却忽视了文化的教学,容易导致学生在交流中因对交际礼节、民俗民风、历史沿革等文化因素的缺失,导致表达不得体、理解不达意的尴尬。因此,将文化教学引入对外汉语教学之中,选择恰当的文化教学手段,提高外国留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已成为提高学习效果的有效手段。

一、对外汉语的教学意义

对外汉语教学是指对外国人的汉语教学,是一种外语教学。它的任务是培养、训练学生正确使用汉语进行社会交际;对以汉语研究、教学和翻译为职业的学生则必须掌握必要的基础理论知识。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生多半是成年人。对外汉语教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爱德华?安东尼说:“语言的背后是有故事的,并且语言不可以脱离文化而独立存在”,民族语言是民族文化的一种基础形态,民族文化对于语言的约束性是非常明显的。民族文化的差别,发展文化的轨道在语言中会留下深深的印记,民族文化对语言的约束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表达范围;另一方面,是表达方式。并且民族语言也反映出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民族文化对语言有着非常强烈的约束性,不过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语言也影响着地方文化。正如爱德华?安东尼在《语言》所表示的方法是,“语言是一种文化功能”“语言的内容,不用说是和文化有密切关系的,语言的词汇忠实地反映出它所服务的文化。从这种意义上说,文化史和语言史沿着平衡的路线前进是完全正确的。”语言自身是民族文化的一种自然载体,渗透了大量的文化内涵。并且人是使用语言的文化的缔造者,是一种高级的文化产物,不可能摆脱文化之间的约束。

二、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差异

人类在情感与思想上表达的方式不外乎就是语言,在这个社会中语言的表达是无法取代的,就像是字、词组、语法等等这些基础性的东西构成所谓的语言系统,不管是语言还是文化,它都必将是人类社会所必须的,是我们人类社会进步的一种重要体现。由此可见,在对汉语教学的进程中加入中国的历史文化是很有必要的。在对中西文化进行比较时,可以使得学生了解并喜欢上中国的历史文化,这样能够更好去理解并运用汉语。可见,文化的差异是在语言学习进程中的一大障碍,并且在教学的过程中是很难的到突破的。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最为根本的特征就是文化的学习与语言的学习是要有一定的统一性。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就需要对这个语言进行文化的学习与理解,并且通过语言学习、推广并且传播这种语言文化。因此,在对外汉语的教学进程中,通常我们可以发现,很多在语言上有些用法使得学生总是会弄不懂或是含糊其辞,其实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性,使得学生不能够进行完全的理解与掌握。也就是说,语言的核心就是词义,并且基础是词汇,而且词义与文化的关系最最为密切的,可以说词汇也就是表现着民族特有的文化精神的一种特殊语言结构的方式,在词汇结构中文化内涵的发掘也是需要花费很打的功夫。在对词汇的内部结构上看来,汉语的词义与词形中的关系要比西方中的表音文字是更为紧密,在汉语的词汇中一些词形是直接来表示词义的,可以说是包含着较为丰富的民族特有的文化内涵。在中国文化的特征中,其固定词组与习惯语的作用是突显的,成语典故大都是与民族得习惯与心理是息息相关的。然而,吕必松先生曾说过:“从语言学习和语言教学的角度研究语言,就必须研究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因为语言理解和语言使用都离不开一定的文化因素。”同时,在外汉语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充分了解汉语词汇和语音以及语法的规则,这样使得学生能够在交际进程中的表达完全符合语言要求的规则要素外,还要帮助并且使得他们充分了解我们民族的文化和这种特定民族文化背景所产生的行为方式与心理特征,能够让他们口中说出来的话非常得体并且有效地传递心中所想的信息。

三、对外汉语教学要求

篇6

关键词:会话含义理论;大学英语;听力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09-0239-02

一、引言

美国语言学家格赖斯于1976年在哈佛大学讲座上提出了会话含义(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格赖斯会话含义理论对语言学和逻辑学都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什么叫会话含义呢?

例A: How is the food in the new restaurant around the corner?

B: well I thought the service they gave was quite good.

这是A,B两人的对话,B的回答给人的第一印象答非所问,但B的真正意思是“the food in the new restaurant is not so good”,也就是说“这家新餐馆的食物不好吃”是B的会说含义,同此,我们可以说会话含义即说话者的“言外之意”。

B的话是如何意味“the food is not good”这个意思的呢?听者根据什么能从B的话中得到其真正信息呢?对于这些问题语义学家和语法学家一筹莫展,而格赖斯的会话含义学说都能给予令人信服的回答,这是因为会话含义学说不是从语言系统内部(即语义、词汇、语法、语言等角度)出发来研究人们的交流,而是从语言之外,即语言在特定社会环境中的实际运用中去进行分析的。

格赖斯指出,从会话含义与上下文的关系出发,我们可以将会话含义分为两类:不需要上下文也能产生的会话含义叫一般会话含义(generalized 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需要上下文才能产生的会话含义叫特殊会话含义(particularized 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

一般会话含义指在言语交际过程中,某词除了字面意义之外,还带有仅在语言使用过程中显现出的某种隐含意义。一般会话含义的推导与语境无关。例如:I picked up a book.此句中,不定冠词加名词构成的词组“a book”不仅表示字面意义“一本书”,还包含了“这本书不是我的”这一隐含的一般会话含义。

特殊会话含义的产生则与特定语境、格莱斯的合作原则及其准则有关,是格莱斯会话含义理论的核心。

二、合作原则

合作原则包含以下四个准则:第一,量的准则(maxim of quantity):话语提供充分而不多余的信息。也就是说,所说之话应包含交谈目的所需要的信息;所说之话不应包含超出需要的信息,即不多说也不少说。第二,质的准则(maxim of quality): 说话的内容是真实的,也就是说,不要说自知虚假的话;不要说证据不足的话。第三,关系准则(maxim of relation): 话语同话题有关,即同将要实现的意图有关;要切题。第四,方式准则(maxim of manner): 说话要清楚明白,简洁而有条理,避免晦涩;避免歧义;简明扼要;井井有条。

由此可见,前三条准则均与话语内容有关,回答“说什么”的问题;第四条准则与表达方式有关,回答“怎么说”的问题。

格赖斯指出,违反任何一条原则都有可能产生会话含义错误,这是因为,一方面,听话者感到说话者没有遵守一准则;另一方面,听话者没有理由认为说话者故意违反该准则,最起码听话者认为说话者是在遵守总的合作原则,与自己尽力合作的,为了解决这一对矛盾,听话者就只好(也必须)根据各项条件去揣摩(分析,推测,最后得出)说话者的会话含义。格赖斯在对话语交际现象的观察中发现,通常情况下,参与谈话的人之间存在着一种默契,他们在某种程度上都意识到某个共同的谈话目的或方向,并在谈话时尽力使谈话围绕其目的或方向进行的。

格莱斯认为,遵循这四条准则可使人们以最直接的方式,最高的效率进行交际。但实际生活中,人们并不总是遵守这四条准则。说话人有意无意违反某条或几条准则,并且让听话人知道这一点时,听话人假设说话人是遵守合作原则的,从而谋求对方偏离准则要传达出的含义,这就是特殊会话含义。

三、大学英语听力中的会话含义分析

(一)大学英语听力的教学目的

大学英语听力的教学目的是通过各种形式的训练,帮助学生克服听力障碍,加强学生的听力技巧训练,听懂英语国家人士在一般社交场合的交谈和相当于中等难度的听力材料,能理解大意、抓住主要论点和情节,能根据所听材料进行分析、领会说话人的态度、感情和真实意图并用英语简单地做笔记。

(二)大学英语听力中的会话含义

大学英语听力训练的材料和测试中常会出现会话含义的产生。

1.对量的准则违反产生的会话含义。

例,S: Mrs Wang, may I have your opinionon my paper?

T: Well, it’s beyond my expectation.

学生急切地想知道老师看了他写的论文后所作的评价。而老师只说了短短的一句话“It’s beyond my expectation”。少量而含糊的回答表明老师的看法,“你的论文糟糕得超出我的预料”。

有时,说话人又故意用重复累赘的语言表达其目的,例如,

Man: Here I am!

Woman: I have told you to come on time, I have warned you of the traffic jam and I have called to make sure you didn’t forget! You should have been here at 5′30.

可见,女士对男士的迟到非常的不满和生气。

2.对质的准则违反所产生的会话含义。质量准则要求说话者不说自己认为是不真实的话或缺乏足够证据的话,但有时在对话中人们为了表达特殊的意图往往故意违反这一准则。

不少修辞,如比喻、讽刺等都是违反质的准则产生会话含义的.例如:S: Morning, Professor!

Prof: I haven't seen you for years.

这是老师对一个连续旷课的学生说的话。老师用了for years几年这一夸张的说法表明了他对学生旷课行为的不满。

又如, A: Margaret Thatcher was very tough and she was a very competent as the Prime Minister.

B: Margaret Thatcher was made of iron.

撒切尔夫人怎么能是铁做成的呢?这里也违反了质的原则。其实说话人是通过隐喻想表达撒切尔夫人像铁一样刚毅坚强的性格和作风。

3.对关系准则的违反所产生的会话含义。

例 M: Before we play again, I’m going to buy a good tennis racket.

W: Your shoes aren’t in very good shape, either.

这一对话中,女士好像说男士的鞋也坏了,但如果男士认为女士遵守合作原则,就会当即理解女士的含义为:男士不但要买好一点的球拍,也该换鞋了。

又如:S: Will it be OK if I finish my writing in 80 words?

T: If you wanted to fail it.

这里老师似乎答非所问,没有回答学生行或不行,而是说了一个条件句。其实这个条件句表明了老师的态度,比直接说“No ”更明确更坚决地给出了否定的答案。

4.对方式准则的违反所产生的会话含义。方式准则要求说话要清楚明白,避免模糊和歧义。而在实际交谈中,由于某些原因,人们常常会违反该准则,使输出的信息模糊化,做出富有弹性的回答。

例,A: When would you 1ike to visit our school?

B: I’ll certainly visit your school at an appropriate time・

上例中,B的回答十分含糊,实际上是起了一种间接否定的作用。但同时又留有一定的余地,这显然比直接拒绝显得更为礼貌、得体。

又如,Prof: When are you to finish your paper?

S: Sometime next week.

学生用了“下周的某个时间”这一非常模糊的回答,实际上是在表明现在交不了论文,为自己争取了更多的时间。

四、总结

语言是我们表达思想、了解他人思想的工具。但在对话中,有时发话人不是直接地表达自己的思想,不是想到什

么就直说什么,而是通过某种方式,间接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因此,发话人所要表达的意义,受话人往往不能简单地从字面去理解,而必须透过字面来推导话语中的意义。这种潜存在话语中而又游离于字面之外的意义,就是会话含义。

会话含义实际上是一种暗示意义,相对于从字面理解的显示意义而言,它是一种言外之意,也是一种语用意义。发话人以一定的语言形式为外衣,将所要表达的真实含义包裹于其中,受话人则要采用一定的手段,通过一定的途径去分析、推导,才能领会发话人潜存在字里行间的真实信息,否则,就可能造成误解,影响会话的继续。

会话含义在言语交际过程中,在个体言语运用过程中使用十分广泛。学生在听材料时,不能只是片面地弄懂单词的字面含义,在语言文化背景的基础上,读懂说话人的言外之音,才能正确的理解说话人的真实意思。

参考文献:

[1]Mey,J. Pragamatics: An Introduction (Second edition) [M].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1.

篇7

关键词: 会话含义 认知语境 听力理解

一、引言

会话含义理论是语用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该理论探讨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下来分析语言,解释话语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现代英语教学越来越重视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听力理解能力是语言交际能力的重要方面。将会话含义理论的有关知识应用于听力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及语用能力。本文旨在结合认知语境的有关知识,探讨会话含义理论对提高听力理解能力的指导作用,从而提高外语学习者的听力水平。

二、会话含义理论

会话含义理论是理解自然语言的一种学说,是Grice于1967年在哈佛大学提出的。他认为,在所有的言语交际中,为了达到特定的目标,说话人和听话人之间存在着一种默契,一种双方都应遵守的原则,他称这种原则为合作原则。

“合作原则”是会话含义理论的核心,它包括四条准则:数量准则(Quantity maxim),话语提供充分而不多余的信息;质量准则(Quality maxim),话语的内容是真实的;关联准则(Relation maxim),话语要贴切,即与语境县关联;方式准则(Manner maxim):说话要清楚明白、简洁而又条理。

如果在言语交际中说话人一方的话在表面上违反了合作原则,那么,听话人一方就要根据当时的语境,推断出说话人表面违反合作原则的目的,也就是说明白表面违反合作原则的隐含意义,Grice把这种在言语交际中推导出来的隐含意义称作“会话含义”(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我们可以发现日常交际中只理解话语的字面意义是不够的,要理解说话人的真正含义,必须结合语境及其他有关背景知识,才可以推导出所说话语的隐含意义。所以语境在会话含义的理解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三、认知语境在理解会话含义中的作用

人的知识结构是对外部世界结构化(即概括或抽象化)的结果,Sperder & Wilson从认知科学的角度出发,将语境定义为“一个心理结构体”(psychological construct),它是听话者头脑中关于世界的一系列假设,不是仅仅局限在当前物理环境或上下文的各种信息,它还包括对将来的期盼、科学假设、、关于各种趣闻轶事的记忆、普遍性文化假设、关于说话人的心理状态的看法或了解等(何兆熊,2000)。交际是否成功主要取决于交际双方对彼此的“认知环境”的构成是一系列可以显映的事实或假设的集合,所包含的信息构成一个人理解话语的潜在的认知语境。

因此,言语交际是一种认知语境的参与过程,制约话语理解的并非一定是具体的情景因素,抽象化、认知化了的语境才是起主导作用的因素。以一则评价人的话语“He is a good friend.”为例,这句话可以有两种解释,用以讽刺时具有“He is a bad friend.”这样的含义,如果语境改变了,我们尽可以改变原句的文字含义,如:“He is a friend in need.”“He is a nice guy.”“He is always ready to help.”“He never leaves you in the lurch.”等。

由此可见,认知语境对话语理解的制约作用在会话含义理论中显得尤为重要。在话语理解的过程中,“由于认知语境的差异,同一话语在不同的语境中可以牵引出不同的语用意义”,语境是交际双方的一座桥梁,离开语境就无法分析会话含义。因此,在推导会话含义的过程中一定要把握好语境线索,以理解话语要传达的真正信息。

四、会话含义理论对听力理解的指导作用

听力教学是外语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听的能力不仅与听的技能、熟练程度有关,而且与听者的其他方面的语言能力、文化背景知识、思维分析能力及语用推理能力等有着密切的联系。英语听力教学大部分是以录音为主,听力资料大都为真实的话语交际语言,是人们在一定的文化背景和特定语境中进行的日常话语交际。会话含义理论有助于解释听话人如何理解话语的意图,帮助学生推断话语的真正含义。

下面以CET-4全真试题听力理解部分中的考题及模拟试题中的练习为例,说明借助认知语境,会话含义理论对听力理解的指导作用。

(5)M:How is Peter’s education?

W:He is quite well read.He’s ever heard of Shakespeare.

Q:What does the woman imply?

A:Peter’s education is very poor.

B:Peter’s education is better than the average.

C:Peter’s education is good.

D:Peter’s education is excellent.

在这个对话中,女士的回答显然违反了质的准则,在双方的认知语境下,稍微有一点英国文学知识的人都会知道莎士比亚在西方是家喻户晓的,女士这样说实际上是在说反语:彼得的知识水平很差,这样说比较客气委婉。

(6)M:Press twelve please,thank you.

W:You are welcome.That’s where I’m going to.

Q:Where did this conversation probably take place?

A:In a laundry.

B:In an elevator.

C:In a library.

D:In a bakery.

这种情况在四级听力对话中,表现为信息量不足,要求考生借助关键词来判断说话人的身份、职业、方位等。这则对话短短数语,乍一看不知所云,违反了数量准则,但稍具现代生活经验的人就会知道,按一个数就能到一个地方,肯定是电梯里了。

(7)M:I have got a high fever and want to see a doctor.Can you recommend one for me?How about Dr.Neil?I found his name in the directory.

W:Well,I guess the best thing I can say for him is that he really has some interesting magazines in his waiting room.

Q:What does the woman imply?

A:She is never been treated by Dr.Neil.

B:She is been sitting in the waiting room too long.

C:Dr.Neil is not a good choice.

D:She’d like to recommend a magazine to the man.

乍一看这则对话,似乎驴唇不对马嘴,违反了关系准则。女士没有直接评论这位医生的医术,而是拐弯抹角,说一些毫不相干的话,违反了关系准则,言下之意是医生的印象反倒不如等待室的杂志,答案应为C,这位医生肯定不是个好选择了。

(8)W:You didn’t seem terribly enthusiastic about the play.

M:You must be joking.If I had applauded any harder,I must have broken my hands.

Q:What did the man think of the play?

A:He thought it was terrible.

B:He thought the actors were enthusiastic.

C:He liked it very much.

D:He thought it was very funny.

这位男士不直接说“I liked it very much.”而是用虚拟句式描绘看戏时鼓掌的情景,一般人的常识认知都会理解这样使劲鼓掌肯定是喜欢得不得了。违反方式准则,使得男士的回答显得更加生动。

五、结语

听力理解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深受教师和学生的重视,也是以后大学英语四、六级听力测试的重点。听力教学可以利用语用认知研究的成果作为指导,特别是听力理解能力的训练和测试中,当学生听得清字面意思而不理解话语的真正意图时,教师可讲授一些会话含义理论,帮助学生多含蓄话语的理解,学会用会话含义推导话语真正的含义。现在听力测试侧重于考查学生对真实交际语境的理解,这就要求学生多了解一些英美的常识及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只有在共识的认知语境下,才能更好地理解会话含义,从而提高听力理解能力。

参考文献:

[1]Sperder & Wilson,D.Relevance: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92-102.

[2]何自然.陈心仁.当代语用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91-94.

[3]姜望琪.语用学――理论及应用[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78-99.

篇8

关键词:英汉对比 “翻译理论与实践”课程 教学实践

一、引言

教育部批准实施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指出:高等学校英语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广博的文化知识并能熟练地运用英语在外事、教育、经贸、文化、科技、军事等部门从事翻译、教学、管理、研究等工作的复合型英语人才。[1]作为英语专业的一门技能课程,《翻译理论与实践》的总目标是使学生能运用翻译的理论和技巧,将英美报刊上的文章以及文学原著译成汉语,或将我国报刊、杂志上的文章和一般文学作品译成英语,速度为每小时250-300个英文单词。译文要求忠实原意,语言流畅。[1]然而事实证明,经过2个学期的学习,尚有不少学生不能达到上述目标。学生要达到上述目标,个人的努力必不可少;另外占据相对主导地位的教师扮演什么样的角色、以一种什么样的方式进行教学也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本文拟从教材的选用(首要方面)、教学安排等方面提出在英语专业“翻译理论与实践”课程中引入英汉对比知识,探讨该课程的教学新实践。

二、“翻译理论与实践”课程教学现状及分析

在当前外语教育界教学改革的新形势下,虽然翻译作为一门相对独立的专业迅猛崛起,各种翻译教程和有关指导、参考书充斥教材市场,但就这些书的总体质量来看还不尽如人意。有些书虽然收集了大量的翻译实例和练习,但是缺乏分析总结和翻译原理阐述,难以指导学生的翻译实践;另一些翻译教程虽然也对翻译技巧进行指导性的讲解,但一般仅从英汉两种语言的语法结构和句子成分分析着手,直接讲解翻译中的语言技巧,如英汉语不同句子成分之间的互相转化,并没有从两种语言在文化语境和思维模式上存在的根本差异入手解决翻译技巧背后的翻译原理问题。语法结构分析只是语言形式表层分析,不够深入彻底,忽略了翻译方法背后的不同思维习惯和语言传统的根本问题;它虽然可以用于初级阶段的外语学习,但难以满足已经具有中级以上外语能力和已达到较高阶段的语言学习者对全面提高翻译实践能力的要求。[2]因为教材的选用不当(首要方面)、教学计划的制定、教学内容的安排囿于限制,很难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翻译技能,造成了本文开头所说的“经过2个学期的学习,尚有不少学生都是不能达到上述目标”的问题。

三、基于英汉对比的“翻译理论与实践”课程教学实践

(一)教材的选用

当代翻译教学要求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尤其是在学生从初、中级阶段发展到高级阶段的过程中,逐渐放弃对语法形式表层分析的依赖性,从而更加注重话语语篇中的语义结构和逻辑分析,强调传统语言文化所制约的语言思维模式的差异,并由此得出对翻译转换更具普遍指导意义的规律。因此,“翻译理论与实践”课程所需要的教材应该突破从语法形式转换表层讲解翻译技巧的局限,从其他角度(如文化语言学)阐述英汉两种语言习惯思维模式上的差异,强调二者的不同倾向性。[4]安徽建筑工业学院所选用的是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的《英汉互译原理与实践》一书。综合而言,该书以近年来英汉对比研究成果作为英汉互译的原理,通过典型的翻译实例和循序渐进的课内外翻译练习、练习提示和译文评析,能够全面、系统地帮助学生提高英汉互译的实际操作能力;通过使用该书,学生能够明确认识英汉两种语言的相对特征、习惯性差异及其对翻译方法的制约,并在此基础上掌握英汉互译的基本规律并能有意识地将其应用于翻译实践。同时,该书为了突出语言翻译转换本身的规律,保持“原理”与“实践”的密切结合,教程结构不以体裁为标准划分章节。经过5年的使用,教材受到了学生的普遍欢迎。

(二)教学安排

《翻译理论与实践课程》教学周期为2学期,总计36周,周课时2节。根据教材内容教师制定了科学的教学计划(如下)。

第一学期(合计学时36学时):翻译概论2学时、基于英汉语对比的英汉互译原理2学时、英汉互译原理的应用4学时、静态表达与动态表达互译理论与实践8学时、主语系统与主题系统理论与实践8学时、客观视角与主观视角互译理论与实践8学时、复习答疑2学时、期末考查2学时。

第二学期(合计学时36学时):形合话语与意合话语互译理论与实践8学时,抽象概括与形象具体互译理论与实践8学时,指称、替代重复与省略互译理论与实践8学时,正说、反说与问说互译理论与实践10学时,复习答疑2学时。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从各个角度认识翻译所涉及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从翻译作业本身总结经验教训,得出具有指导意义的规律,促使他们举一反三,边总结边运用,通过亲身感受在实践中巩固与提高;强调系统理论指导下的翻译实践,从理解原理到课内外练习,再通过对实践结果的分析、巩固对原理的把握,以此加强感性与理性的相互促动;强调把课堂内外的作业与练习摆在第一位,首先要求学生在不参阅参考译文的前提下及时独立地完成课外作业,为课堂分析与讨论做好准备;尽量围绕学生作业和翻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结合每章/节的中心主题组织课堂讨论,以各种方式启发学生发现问题并从正确的角度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对作业中的失误与欠妥之处予以纠正。

四、结束语

应该清楚地认识到,翻译是一门实践技能,英语专业学生要想提高自己的翻译技能,首先必须具备坚实的英语基本功,同时需要掌握一定的英汉对比知识,了解翻译转换本身的规律等。而这些都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进行教学改革,尝试新方法,学生在实际教学中互相合作,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翻译课程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篇9

我国经济论理学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取得了一定的地位。不仅形成了专门的研究队伍、研究机构、研究基地,而且研究的问题十分广泛。任何国家的经济发展都离不开人文力量的支撑,而这个人文力量的核心要素就是经济伦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我国的实践证明了经济伦理学的重要性,目前,社会已经认可了经济伦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存在。尤其在“以德治国”方略被确定以后,我国的经济伦理学拥有了更大的市场和更好的发展前景。然而, 许多专家学者们仍在为一些涉及到学科发展的关键问题而争论不休,因此,认真整理和分析一些经济伦理学中存在争议的热点问题有助于经济伦理学的发展。

 

一、经济伦理学的含义

 

站在不同的学科的立场上,对于经济伦理学的概念自然有不同的认识,然而即便是同一学科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也存在分歧。

 

从研究对象上看:第一,经济学眼中的经济伦理学认为经济伦理学是一种道德价值体系,而这个价值体系是基于经济运行存在的,即使道德调节有时能够超越市场或者能够独立与政府而存在,但经济体制、经济规律、产权制度对伦理的影响才是最重要的部分。所以张维迎教授说从产权制度上可以找到许多道德问题的答案。

 

第二,管理学眼中的经济伦理学即管理伦理学认为经济伦理学主要研究的是经济管理领域中的行为规范和经济管理活动。管理学的学者认为经济伦理学是在工商领域发展起来的,并且在商学院和工商管理学院开设了课程。学习它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对商业行为进行管理。管理学侧重于关注经济伦理学中的企业伦理问题,而且大部分管理学教科书对“企业社会责任和管理伦理”另辟了专章进行分析。

 

第三,伦理学眼中的经济伦理学。伦理学界对经济伦理学的关注最早、也最多,能够支持这个观点的主要有:一、经济伦理学分为广义的和狭义的,广义的经济伦理学侧重于研究经济行为、经济决策、经济政策的伦理合理性,以及个人在经济活动中的伦理规范。而狭义的经济伦理学指的是企业伦理学,即侧重于研究企业的管理。 二、经济价值与伦理价值之间的关系问题是经济伦理学的基本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找到伦理学与经济学这两门学科之间的重叠点和结合点,由此找到解决这一问题的基础和原则。这是研究员陆晓禾在分析经济伦理学的特征和研究对象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结论。三、人们在社会的经济活动中需要协调各种利益关系,而经济伦理学所要研究的问题就是人们在协调利益时所要遵循的道德规范的问题。由这点看来,经济伦理学这门学科的本质在于使人们明白一些行为的价值取向。

 

二、经济伦理学的学科性质

 

经济伦理学是一种应用伦理学,主要研究一些运用在经济制度中的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这是国外学者拉斯科茨的观点。许多学者从这个意义上认定了经济伦理学作为应用伦理学的学科性质。陆小禾研究员也发表观点说明经济伦理学应是一种应用伦理学,它作为一般伦理学而存在。

 

另有一种观点认为经济伦理学是实践伦理学,但是它又不完全属于应用伦理学。夏伟东教授认为伦理学应分为实践伦理学和理论伦理学。实践伦理学主要是应用伦理学,其本质上研究的是道德特殊,而理论伦理学更倾向于道德哲学层面,研究的是道德一般。按照伦理学自身的学科分层,经济伦理学应归属于实践伦理学,它是道德哲学在经济实践领域中的具体运用,反应的是经济领域中具体的道德问题。然而经济伦理学无疑带有一种经济哲学的色彩,所以把它笼统的归属于实践伦理学范畴这是不贴切的,它应该是一种更高层次的存在。

 

第三种观点认为经济伦理学既具有实践性也具有理论性,因此,它能够将经济活动与伦理道德结合起来,使人们经济活动的目标和行为达成一致,揭示人类经济活动中伦理情感的基本规律。

 

三、经济伦理学的研究方法

 

判断一个学科是否成熟,要看它是否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研究方法。我国的经济伦理学基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性质定位,其研究方法也大有不同。

 

其一,规范为主、理论为辅。陈泽环研究员认为规范性的经济伦理学是经济伦理学的主体,因此在规范的基础上加以理论描述,这是研究经济伦理学常用的传统方法。

 

其二,根据经济活动本身研究经济伦理。这要求我们结合经济方法论再加上西方经济方法论的积极因素。

 

其三,经济学大家通常采用纯理论分析与数字手段结合的方法研究经济伦理。以数字手段研究经济活动中的问题能够使得到的观点更具准确性,更有说服力。 这个方法在韦森先生的《经济学与伦理学》中可以见到。

 

结语

 

本文对经济伦理学中一些尚有争议的热点问题做了简要分析。经济伦理学作为一门新型的多交叉学科,许多问题的研究并不成熟,一方面我们需要更加深入的研究一些重点问题,另一方面,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得经济伦理问题更加复杂,这就意味着学者们面临着更多的挑战。在争议中进步,在进步中创新,这是经济伦理学学者们共同的追求。

篇10

 

一、经济伦理不是经济与伦理的人为结合

 

一般说来,完善意义上的经济是理性经济。因为经济问题不是一个纯而又纯的投入产出的物质的或数量的问题,它虽是物质及其数量问题,但也内含着精神及其伦理问题。经济如果不内含着精神及其伦理问题,这样的经济无法理解,也不可能存在。西方从古典经济学派强调经济范畴在一定意义上也是道德范畴到近代经济学家的“经济人”假设及随后的“新经i济人”的提出,都从不同的角度展示了经济与伦理关系的不可分。尽管他们有时提出这些观I点的前提和宗旨本身是形而上学的、甚或是错误的,但至少不会误导人们把经济和伦理当作毫不相干的两回事。199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印度的阿马蒂亚森指出,尽管忽略了伦理方法,经济学照样能获能相当丰硕的成果,更未必使经济学失败,但经济学的更强的说服力在于对经济行为中的社会相互依赖关系的更深刻的思考。®德国学者彼得科斯洛夫斯基更明确指出:“经济不仅仅是由经济规则来控制的,而是由人来决定的,在人们的意愿和选择中,经济上的期望、社会规范、文化的调节和道德上的善良表象的总和一直在起作用。因此,这种总和在经济行为和经济理论中,也必须得到考虑并反映到经济行为的道德特性上来。”®这些观点对于我们理解经济和伦理的关系都很有参考价值。

 

其实,理解和把握经济现象离不开对其伦理内涵的认识。同时,理解和把握伦理问题必须建立在对当时经济状况尤其是经济关系的分析上。否则,对两者的理解和把握难以做到具体和科学。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研究的不只是资本主义经济现象,更注意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研究。®马克思的《资本论》从商品范畴出发,揭示的是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本质,剩余价值理论揭示了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尤其是工资理论第一次透视到工资后面的不合理的利益关系。纵观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理论的形成过程,不难发现,马克思在研究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现象时,始终在着力揭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并由此来展示资本主义经济的本质。换句话说,只有对资本主义条件下的政治和伦理关系尤其是阶级利益关系有一个充分认识,才能真正弄清什么是资本主义经济。

 

因此,宏观上来考虑经济和伦理的关系可以这样说,经济和伦理是一个问题(或一种现.象)的两个方面。在现代条件下,经济和伦理的逻辑关联体现得更为明显。

 

第一,经济作为生产和再生产过程,它是人的素质的物质体现,经济成就是人的思想观念的物化。生产过程是主体为了达到一定的物质利益而形成的一个经济行为过程,它必定是在人的思想观念指挥和操纵下进行。而这种思想观念的核心是人的伦理道德观念,人的价值取向、人生态度以及劳动态度直接影响到经济发展的速度和经济建设的成就。为此,经济成就也总是能折射出人的素质的高低、人的道德觉悟的髙低等等。

 

第二,就行为主体追求经济效益、实现自身价值、造福他人和社会来说,经济行为本身就是伦理道德行为。因此,经济问题说到底也是个伦理道德问题。

 

第三,所有经济成就都是人际协作的结晶。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依赖大协作,没有协作就没有生产力的发展。所以,一个地区经济发达不发达,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地区的体现为现代伦理精神的协作精神和协作程度。

 

第四,伦理道德作为社会意识形式,反映着复杂的社会人际关系。当然,最集中反映的是人际利益关系,反映社会人际关系中最核心的经济关系,唯此,伦理道德才不会是抽象和空洞的。彼得科斯洛夫斯基在经济伦理学研究方面颇有建树,他认为:“在道德和经济的决策中,不存在不可逾越的鸿沟,道德不是其他观点之外的一种观点,而是在经济伦理学,首先是在经济理论的情况下获悉、整理、评价科学观点,并使之用于实践的一种形式。”®

 

由此可见,离开了伦理道德,对经济不能作出正确的认识和把握;离开了经济,伦理道德也会是空洞无物的虚幻的东西。

 

二、经济伦理学不是伦理学与经济学的简单相加

 

彼得科斯洛夫斯基在《伦理经济学原理》一书中指出:“伦理经济学的概念超出了经济伦理学作为经济的伦理学的研究目的,趋向于伦理学理论和经济学的一体化。伦理经济学的含义肯定超过‘经济学+伦理学’。”®他同时指出:“经济伦理学或伦理经济学的一方面是符合伦理学的经济理论和伦理制度及规则的经济学的,另一方面与经济的伦理学也是相符的”。“伦理经济学或经济伦理学也是一种以经济文化的伦理为前提条件的理论,是一种以发挥市场调节和价格体制作用为前提的伦理规则和行为的理论”,且伦理经济学和经济伦理学的概念在逐渐融合®。据此,完全可以作出另一种判断,即经济伦理学的含义肯定超过“伦理学+经济学”。彼得科斯洛夫斯基的观点对于我国创建当代经济伦理学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这不仅能纠正一些诸如经济伦理即是经济中的道德问题或经济伦理学即是伦理学+经济学的片面观点,更有利于我们在更深层次上认识经济伦理学的学科依据及其性质。

 

应该说,伦理学和经济学是角度不同的相通(在更宏观意义上可称之为相同)学科,为此,彼得科斯洛夫斯基又说:“对经济理论和道德理论之间的界限根本不能做严格的界定,因为一般的行为与这两种理论必定都有联系。”®事实也是如此,对任何一种经济行为的完整评价和理论分析都离不开对其进行应该不应该的确认,都需要作价值论证;同样,任何一种伦理道德观点的表述和伦理道德论的阐释都离不开对人的逐利行为的深层次观察和分析。

 

对此,有的学者明确提出,伦理学和经济学不能分离或分裂。美国的G恩德利认为,伦理学和经济学的分离会导致两种危险:一是“忽视经济学作为一种分析手段的贡献和经济刺激对实现伦理目标的帮助”;一是“工具化“即伦理被误用来仅仅作为取得目标的手段”。所以,“来自机械论、生物学和进化论的研究模式在此是完全不够的,因为它们否认人的行为的特殊性,即否认人的行为的反思的自我参照和价值导向,而不把它们看作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方面。宁愿说,我们需要一个更为宽泛的经济学的概念,一种与伦理相关的研究途径,它包括人动机和对社会成就的判断问题,并且允许把伦理问题纳人到经济模式和功能性的领域中去。”为此,“经济学应该明确地考虑人类行为反思的自我参照和价值导向。”

 

伦理学和经济学的分离,带来的学科建设的后果是严重的。我国的经济学理论过去对于伦理问题和伦理学理论的关注十分不够,以至有的经济学家提出“等经济发展了再去抓道德建设还不迟”的庸俗观点。同样,伦理学理论亦很少关注经济问题和经济学理论,至少是对经济方面的实证分析较弱,以至我们提出的许多伦理道德命题和伦理道德原则有时很难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和共鸣。其实有些命题和原则并不存在什么问题,问题是疏忽了对经济问题的思考和对经济学理论参照,削弱了一些伦理道德命题和原则的说服力和吸引力。阿马蒂亚森也曾经指出:“经济学与伦理学的分离已经导致了福利经济学贫困化,也大大削弱了描述经济学和预测经济学的基础。”®“随着现代经济学与伦理学之间隔阂的不断加深,现代经济学已经出现了严重的贫困化现象。”®“在经济学经常使用的一些标准方法中,尤其是经济学中的‘工程学’方法,也是可以用于现代伦理学研究的。因此,我认为,经济学与伦理学的分离,对于伦理学来说也是一件非常不幸的事情。”®应该承认,伦理学和经济学的确是两门学科,但正如前面所述,只有经济观念(理论)和伦理道德观念(理论)相互渗透,伦理学和经济学才不会导致形而上学,也才能促使经济行为实现最大和最好的效益。因此,“经济伦理学不是矛盾的修饰法、不是生硬的铁、也不是由两种不协调的理论组成”,而是通过互相交流和补充而形成的一个学科整体。

 

三、科学的经济伦理学的建立何以可能

 

经济伦理学作为一门学科在我国引起人们的关注才近20年的时间,在国外也是作为新兴学科的面目出现的。尽管如此,人们对经济伦理问题的思考却由来已久。我国以儒家为代表的德性主义十分注重伦理道德在经济运行中的作用,在经济与伦理的关系上主张经济是伦理的手段,伦理是经济的目的。这虽说不免有些极端,但将经济和伦理结合得如此紧密,其思想史价值是显而易见的,以至“利以义取”的价值观影响了我国两千多年的思想文化发展史。西方“经济学与伦理学的传统联系至少可以追溯到亚里士多德”,他“在‘对人类有益的东西’的分析中,也包含了各种经济管理问题,并提出了对经济学工程方法的需求。”@西方历史发展到近代,从“经济人”假说和“看不见的手”的概念的提出到后来功利主义、合理利己主义思想理论的阐释使得资本主义条件下的经济伦理思想体系逐渐形成。当然,许多经济伦理思想有着明显的阶级局限,从本质上说,它是“资本主义制度的伦理卫士”,有着明显的虚伪性。但是有关公正与效率关系的论述,互惠互利原则的阐述等等,多少带有科学和合理的成分,为科学的经济伦理学的形成提供了一定的思想资源。

 

马克思恩格斯的经济伦理思想十分丰富。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政治经济学,透过资本主义的经济现象,揭示的是不同类型人的阶级本质,并通过对阶级关系和阶级利益矛盾的分析,尤其是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部矛盾运动的分析,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系统提出了解放全人类、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政治原则和伦理原则。可以说,的政治经济学在一定意义上也是一部政治经济伦理学或称政治伦理经济学。这是我国创建科学经济伦理学的重要指导思想。

 

我国的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制度,为科学伦理学的创建提供了坚实的社会根基。第一是因为作为经济活动的主体是社会的主人,公平的政治权利、经济权利和道德权利使得每一位社会成员均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来实现自身价值。第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又为人与人之间的理性竞争和互利协作创造了独特的运行机制,弱肉强食和尔虞我诈等不道德行为将是社会主义制度所抑制的。第三,以德治国、理性经济是我国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的道德建设的基本手段和目标,这给科学的经济伦理学的形成提供了强有力的理念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