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商务专业培养方案范文
时间:2024-01-10 17:56:1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国际商务专业培养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协同学;中高职贯通;路径对策;探索思考
中图分类号:G4
协同学是以自然界普遍存在的有序与无序之间相互转化规律作为研究对象,强调系统功能的内在机制,优化要素之间的协同效应,推动系统由无序向有序状态转化。本文试以协同学方法论为指导,基于大职教的宏观视角与内在规律,探索中高职贯通国际商务专业人才的培养方案。
一、协同学理论的指导意义
开创协同学理论先河的哈肯教授认为,事物从旧质向新质转变的动因,是事物中存在着一种协同效应规律。这个规律的基本特征:一是整体协同性。协同学认为,一种事物总是存在于某种系统之中,从而成为该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任何一个子系统又自成为一个特定系统,其也包含着本系统中的子系统。在一个大系统中,尽管有着千差万别属性不同的子系统,但各子系统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互为作用的有机联系,是一个有机统一体;二是结构协同性。协同学认为,系统的结构决定系统的功能,不同的结构可以产生不同的效应。由此可见,协同学理论是将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有机地结合起来,强调有机的层次关系与功能互补性的高度统一。
协同学方法论对于研究中高职贯通国际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意义有二个方面:一是,重视中职与高职各子系统发展变化规律的同时,更要挖掘子系统之间的协同效应;二是,重视中高职贯通国际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系统结构的分析,根据有效的信息反馈,调整方案的结构要素,充分发挥系统结构协同功能而产生的积极效应。
二、中高职贯通的基本模式
1.体内贯通模式
体内贯通是中职与高职高专院校套办模式,指在一所中专或高职高专院校内,根据高职高专的培养要求进行直通教学,对达到教学要求的学生颁发大专或高职毕业证书。这种体内一贯制的中高职教育培养模式可整体设计一个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既保证了高中文化基础学科和专业课程的学习,又兼顾到理论教学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不仅达到了高职高专的专业培养目标,又能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2.体外衔接模式
体外衔接是指中高职各自根据自己的学制年限进行独立教育,中职毕业生必须通过升学考试择优进入高职院校学习,通过院校体外的立交桥来实现中高职贯通。由于高职生源的多元性,为了便于教学管理,高职高专院校从自身的教学条件、办学效益等实际现状出发,都是从零起点设置专业课程,从而导致了部分相关专业中职生源学生的重复学习。
三、中高职贯通国际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路径
制定中高职贯通国际商务专业课程教学标准指导方案是一项系统工程,应由政府主导、企业参与、专家领衔,组建多元化结构项目组,形成金字塔型,发挥成员的协同效应。
底部层面是来自于国际商务专业群相关领域的能工巧匠。其主要包括进出口公司、外贸生产企业、报检公司、报关公司、货运公司、国际物流公司等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业务管理者和操作人员,人数可为15人左右,职能是提供工作过程情景、业务流程描述、岗位专业知识与技能要求、通用知识能力要求等,为课程标准的制定提供大量的客观数据和材料。
中部层面是从事中高职国际商务专业课程教学的专家。其可依托上海市中职校商贸类中心组、上海市高职高专经济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专家,职能是对行业企业专家提供的数据、业务资料和要求,依据工作过程与职业素质等基点进行梳理、归纳与整合。
顶部层面是职教专家。可邀请在这方面具有一定造诣的学者,介绍国际先进职教理念和方法,在理论方法上给予宏观指导。其成员约2人,职责是对课程标准研发进行宏观指导。
四、中高职贯通国际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对策
中高职贯通国际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要依据协同学的方法论构建中高职一体化教学,要有利于学生适应工作变化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培养,这就需要设计一个“宽基础、活模块、多层次”的平台+模块+层次的架构。该对策的具体要求如下:
1.宽基础要符合“适应工作变化的知识型、发展型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
《上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上海职业教育今后的重点任务,是要“让学生成为适应工作变化的知识型、发展型技能人才”。知识型是指职业院校培养的学生必须具有一定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水平;发展型是指职业院校培养的学生还必须具备适应不断变化的工作环境和继续学习的能力。因此,宽基础应包括通识文化课程、职业生涯拓展课程和专业的主干课程,保证中职生和高职生就业工作岗位的需求,还要兼顾到部分中职和高职学生的升学要求。
2.活模块要反映出单元模块间的独立性与关联性
通常理解是,中职学校培养的是一线操作技术人员,高职院校培养的是“一线操作+管理工作”的人员。根据中高职各自的人才培养目标,结合课程性质、生源特点与教学规律来设置相应模块群,确定哪些模块是属于动态性的,供不同学习要求的学生进行选择。一个单元模块既要体现它的独立性,还要关注与其他模块的协同性,其对接点应该是某个通用能力、职业能力和拓展能力。通常可在中高职贯通国际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框架中设置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二个大模块:将必修课程模块分成通识课程模块、专业核心课程模块和专业方向课程模块,约占总课时的65%,是中职与高职必须掌握的定向课程;选修课程为动态模块,是学生根据自己的文化基础、职业发展规划或兴趣爱好进行选择,约占总课时的35%。
3.多层次要确定前导与后继课程的教学要求及管理方法
知识的掌握、技能的具备、人文素质的养成是一个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由低到高的过程。中高职教育是处于两个不同学历阶段的学习,反映了不同质的专业培养目标,且教育对象的文化基础与认知能力也有所不同。因此,中高职贯通国际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每一门课程都必须明确具体的教学要求,在编排上确定其前导和后继的关系,沿着通用知识、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等多条主线分层推进,使知识的提高、技能的掌握、素质的养成都能随着教学进程不断升华。
中高职贯通国际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管理模式可采取学分制,规定中职与高职阶段的各个总学分及各学科学分的标准。学科学分必须在各中高职院校学籍管理中得到相互认可,是中高职贯通的纽带。中职学生只要完成规定的总学分,就可获取中职学历文凭直接就业,或直升高职;高职学生只要修满规定的总学分,就可获取高职学历文凭直接就业,或进行专升本。采用学分制的管理方法,有利于中高职贯通,对建立终身教育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五、对中高职贯通国际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几点思考
1.协同中职与高职的专业培养目标
中高职培养目标是二个不同层次的技能型应用人才,但其属性相同。因此,中职与高职的专业知识与技能范围的界定必须合理,既要有独立性,又要相互衔接。通常的处理方法是:中职专业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应注重专业技能的操作,专业理论仅仅为技能操作服务,以“宽、浅”为主,够用为度,立足点是解决“怎样做”的问题,强调的是技能的熟练;高职专业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不仅要注重“会做”,更注重“为什么这样做、怎样做更好”。专业理论知识要在“宽、浅”的基础上需要拓展,专业技能在娴熟的基础上强调综合业务操作能力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2.协同中职与高职的课程内容
课程内容的协同主要有以下三个层面:
一是不同学科的理论课程实施对接,提高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如《国际商务法律应用实务》课程,根据国际商务活动的过程整合有关国际国内的法律法规,不仅涵盖了《国际商法》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还充实了商检法、海关法等法律法规,并结合国际商务活动中产生的实际案例进行布局,有利于学生对知识应用能力的提高。
二是专业理论与实务课程的对接,避免教学内容的简单重复。如集装箱运输实务,包含了海洋货物运输、航空货物运输、铁路货物运输的教学内容,并将其结合集装箱运输方式进行教学,整合了传统的3门课程,不仅能提高教学效益,更重要的是使得学生对相关专业知识技有了一个整体认识和把握。
三是专业理论、实务课程与实训课程的对接,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如国际贸易业务综合实训,将商务英语函电、外贸单证缮制与国际货物运输、国际货物运输保险、报检报关、国际结汇等知识技能融合在一起,能增强学生对综合业务能力的提高。
3.协同中高职专业课程大纲与职业资格标准
专业课程大纲是教学的指导书,是编写专业教材的依据,而教材是课程教学的载体。因此,专业课程大纲必须融入职业资格标准,专业教材内容要与实际工作内容接轨,教材结构可采取项目引领、情景模拟、体验活动等形式,贴近实际工作过程和受教育者的认知特点,使得学生能获得一张学历证书的同时,还能取得相关职业资格证书。
4.协同中职与高职学生的工作岗位群或职业生涯
培养方案中的选修模块要根据本专业工作岗位群所需的相关知识技能,以及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等因素进行设置,选修课程的种类和数量,要尽量让学生通过课程的选择满足自己的就职或升学的意向。
参考文献
[1]杨小勇.浅论现代职业教育的生存价值.中国职业技术教育[J].2010.18
篇2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学业水平考试;国际商务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6)12C-0053-04
2012年12月24日至25日,江苏省教育厅在无锡市召开全省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工作会议,会议决定在全省职业学校推行学业水平考试,全面提高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建立和完善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全面提高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2013年,率先在南京、常州、南通等3个市的2012级学生中试点学业水平考试。2014年起,无锡、苏州、盐城、镇江、扬州等5个市参加学业水平考试试点,进一步扩大了职业学校学业水平考试的范围。2015年《关于成立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业水平测试指导委员会的通知》(苏教职[2015]18号)决定成立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业水平考试办公室及研究组,正式启动全省职业学校学业水平考试工作,2016年11月组织考试。中等职业学校学业水平考试旨在反映学生主要课程所达到的学业水平,其结果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人才培养目标的主要依据,也是衡量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学业水平考试在普通高中已经实施多年,颇具成效,而在中等职业学校推行学业水平考试,可谓方兴未艾、影响巨大。
一、建立职业学校学业水平考试的意义
学业水平考试制度是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制度创新,实施学业水平考试是加强职业学校课程管理和质量监控的重要途剑有利于引导职业学校规范办学,加强内涵建设,整体提高教学质量;有利于深化职业学校课程改革,转变人才培养模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利于高等职业院校改革招生考试制度,拓宽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升学渠道,建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立交桥。
2014年省教育厅出台的《关于建立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业水平测试制度的意见》明确指出:“建立中等职业学校学业水平测试制度是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职业学校教学管理水平和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对培养职业学校学生积极进取、勤奋学习的职业精神,形成较高的职业素养、人文素养以及职业发展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岗位需求与专业开设现状分析
2015年12月起,江苏省学业水平测试国际贸易研究组对省内相关外贸行业企业专家、全省开设国际商务专业的中职学校骨干教师进行了网络访谈、专题会议和问卷调研。主要调研外贸行业企业岗位需求类型及需求数量,尤其是对中职国际商务专业毕业生的需求情况及能力、素质要求。调研省内开设国际商务专业的中职学生类别(区分普通中专、综合高中、“3+3”、“3+4”)、学生人数、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执行情况、开设的专业基础课程、课程标准完成情况、目前使用的教材情况等方面的内容。
(一)岗位需求现状
调研显示,江苏的外贸企业主要是以中小型企业为主,外贸企业的岗位需求主要集中在业务员、单证员、跟单员这三类岗位,货代员、报关员及报检员需求略少。在中小型外贸企业中,往往还存在一人多岗的情况。外贸企业对业务员、跟单员、单证员等外贸技能型人才的需求略有下降,主要原因是受国际经济形势下行的影响。但从总体上看,江苏对外贸人才的需求缺口仍存在,仍有较大的需求量。
(二)专业开设情况
我省开设国际商务专业的中职学校相对较少,且学生数量不多。主要有:无锡旅游商贸高职校开设国际商务专业(“3+4”)89人,江都中专开设商务韩语专业(普通中专)80人,南京玄武中等专业学校开设商务韩语(普通中专)19人,常州武进中等专业学校开设国际商务专业(普通中专)48人,苏州福纳影视艺术学校开设商务英语专业(普通中专)19人,盐城高等师范学校开设商务英语专业(普通中专)14人。
(三)专业课程开设情况
各校中职国际商务专业均能依据地方专业人才实际需求制定实施性人才培养方案,并严格执行,滚动修改。两校均组织专业教师编写课程标准,并组织实施。商务英语专业除开设国际贸易相关专业课程外,还开设商务英语写作、商务英语听力、商务英语会话等课程,商务韩语专业还开设韩国语教程、韩国语听力、韩国语写作等课程。此外,南京工程高职校、南京商业学校国际商务专业为中外合作项目,学生在国内学习不开设专业课程。被调查学校多选用省推教材,组织专业教师编写课程标准,并组织实施。
三、学业水平考试实施路径
(一)人才培养方案及核心课程标准开发
1.开发思路
(1)统一规范。按照省制定的《专业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开发指南》及《专业核心课程标准开发指南》的要求,结合国际商务专业特点,充分吸纳省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实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试点工作、省级职业教育技能教学研究的相关成果及典型案例,在充分调研、总结和建构的基础上,系统进行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标准开发工作。
(2)实施项目制管理。国际商务专业项目组组长由笔者担任,全面负责本专业指导方案及核心课程标准开发工作。本项目组开发团队成员8名,其中:职业学校专业负责人及骨干教师6名、高职院专家1名、行业企业专家1名。每门核心课程标准开发团队5人,其中:职业学校专业负责人及骨干教师3名、高职院专家1名、行业企业专家1名。
(3)强化过程性质量跟踪。省教育科学研究院职业教育与终身教育研究所(中心)、省职业教育财经商贸类教科研中心组、国际贸易研究组之间需不断沟通交流,定期或不定期召开交流研讨会议、中期汇报会议、成果审核认证会议,确保开发工作全过程、全方位质量跟踪,确保开发任务按期按质完成。
2.开发原则
(1)坚持立德树人、全面发展。遵循职业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关注学生职业生涯和可持续发展需要,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2)坚持“五个对接”。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和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确定专业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推进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
(3)坚持中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衔接。统筹安排公共基础、专业理论和专业实践课程,科学编排课程顺序,精心选择课程内容,中等职业课程强化与后续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衔接,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强化整体设计。
(4)坚持校企合作。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主动争取行业、企事业单位支持,并与行业、企事业单位共同制定、共同执行、共同修改完善人才培养方案。
(5)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坚持“做中学、做中教”,加强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整合融合,开展项目教学、场景教学、主题教学和岗位教学,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培养。
(6)坚持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在严格执行国家和省有关规定的基础上,各地和各学校可根据本地本校实际,在课程设置、教学安排、教学手段和方法上有一定的灵活性。
江苏省学业水平测试国际贸易研究组按照相关文件要求开发出《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国际商务专业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及《国际贸易基础》《进出口贸易实务》《市场营销》《外贸单证实务》4门课程标准。其中人才培养方案分专业与专门化方向、入学要求与基本学制、培养目标、职业(岗位)面向,职业资格及继续学习专业、综合素质及职业能力、课程结构及教学时间分配、教学进程安排、主要专业课程教学要求、专业教师基本要求、实训(实验)基本条件、编制说明11个模块;课程标准分课程性质、学时与学分、课程设计思路、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与要求、实施建议、说明七个模块。
(二)学业水平考试大纲开发
学业水平考试大纲是对学生所应达到的学习结果进行质和量的描述,是参照考试命题与评价的基础。大纲中的考试内容和说明既是构成课程内容的基本要素,也是考试大纲的核心要素。
制定考试大纲以明晰考查目标与内容,加强对整体学习情况的考查。考试大纲在制定过程中应争取最大程度的降低由考试难易程度、考试题型或考查内容选择搭配不合理所带来的成绩失真,力求全面真实的考查和反映学生的实际情况。所以,江苏省学业水平测试国际贸易研究组重要的任务是以纲为始,在吃透课程标准要求及职业岗位特点的基础上,理清知识点,制定出完善的考试大纲,并以此作为命题的直接依据。
江苏省学业水平测试国际贸易研究组按照相关文件要求开发出《国际贸易基础》《市场营销》两门考试大纲,考试大纲分命题指导思想、考试内容及要求、试卷结构、考试形式和时间、典型题示例5个模块。
(三)试题库建设
加快题库建设以提高异年间的学业水平考试的通用程度。由于当下职业学校学业水平考试仍处于初级阶段,受到来自多方因素的影响,在考试命题等方面缺少统一的标准,可能会导致不同年段间的成绩不稳定,所以江苏省学业水平测试国际贸易研究组开发的试题在空间和时间两个维度上尽量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从而使得相应的成绩更具有参考价值。
在试题库建立的过程中,坚决杜绝简单的找题、拼题,而是要慎重选题,在信度、效度、区分度等指标严格约束下去“测量创造”。关注基础、关注核心知识、关注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关注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体现基础性、有效性、公正性原则,为培养具有综合职业能力的一线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服务。
江苏省学业水平测试国际贸易研究组按照考试大纲规定的内容比例、题型比例、难易题比例,规范命题,确保试题库中每道题的质量。
(四)人才培养质量监测与评估
监测国际商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完善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统计性描述。出具一份具体、详细的成绩统计性描述报告是实现学业水平考试功能的重要环节,也是世界各国的共同做法。一般情况下,考试成绩的报告单基本都会包含各个科目下不同内容模块和能力的成绩认定,而不同模块和能力的标定都来自于考前设定完善的课程标准或考试框架;此外,考试成绩的认定都是在原始分值的基础上通过不同的方式加以换算,或对应等级,或加乘权重后取平均数,在最终的成绩报告上会将原始成绩与换算后的成绩分别注明。
评估国际商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出具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分析报告。学业水平考试结束后进行“难度、区分度、信度与效度”四度分析,出具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分析报告,为试题库的进一步完善提出建设性意见。
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建议
(一)培B目标
作为中职国际商务专业,在培养目标的定位上要符合中职教育自身的规律和要求,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既掌握国际商务专业所必备的基本理论知识,又具有单证缮制、货运、外贸跟单、国际营销等综合职业能力,具备职业生涯发展和终身学习能力,能胜任生产、服务、管理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二)专业建设
英美等发达国家的国际商务专业比较成熟,可以提供借鉴。如南京工程高等职业学校、江都中专等相关学校开始与国外院校开展各种类型的交换生等国际交流项目。除了传统的课堂讲授外,还需要在教学方式上进行创新并丰富教学手段。如强化小班讨论课程与注重案例教学。跨国经营与管理类的案例非常多,很多著名的跨国公司有许多成功的经验与失败的教训,运用案例教学能够让学生体会到商务知识在实际中的运用,领悟到国际经营与管理过程中环境变化、文化差异等带来的问题。
(三)课程设置
要根据就业岗位的多样性,灵活地有针对性的设定不同岗位需要的技能,做到对准岗位设课程。专业平台课程按照国际商务专业的各专业方向相关岗位的共同技能要求设置。专业方向课程突出操作性、技能性和应用性。目前,商务英语、商务韩语专业还可拓展相关特色课程。此外,还应注重国际商务专业学生良好的爱岗敬业精神、职业道德、礼仪规范等软技能以及创业能力培养的课程设置。最后,还要考虑相当一部分学生的升学需求,做好专转本衔接的前期课程设置。
(四)师资建设
中职国际商务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必须走专兼结合的道路。为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可采取教师轮流进企业实习的办法,以提高专业水平和教学质量。同时加大兼职教师的比例,建立兼职教师数据库,这样才能使教师队伍保持较前沿的水平。
篇3
关键词:工作过程导向;国际商务专业;高职教育;课程模式
作者简介:袁建昌(1968-),男,甘肃静宁人,上海工程技术大学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教授,管理学博士,研究方向为企业管理理论、高职教育;徐建民(1967-),男,上海人,管理学硕士,上海工程技术大学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教师,研究方向为国际商务。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1年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教学建设项目“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高职国际商务专业系列课程建设”(编号:K20111601)的部分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码:1001-7518(2012)08-0032-02
现代国际商务的快速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原有的学科型培养模式由于和市场脱节已经难以适应国际贸易企业对技能人才的需要。
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模式是对以往传统课程模式的一种继承和发展。它既吸收了传统课程模式的灵活性和其它优势,又追求在此基础上实现从认知层面向应用层面的实践技能发展,既重视满足社会需求的同时也重视学生的个性需求,着眼于在就业导向的教育目标下学生整个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模式比传统的课程模式更加具有时代性和先进性。
一、高职教育中工作过程导向课程模式教改的国际背景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国际劳工组织的MES课程、八十年代英国为首的CBE课程、九十年代以来的德国的工作过程导向课程,这是二十世纪后期世界职业教育课程发展大致经历的三个阶段。德国是世界上职业教育最发达的国家之一,职业教育被看作是德国经济发展的基石,随着经济的发展德国职业教育的理论和实践也在不断发展,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职业教育理论和实践是德国20世纪90年代以来逐步兴起的。那么,其产生的深刻原因是什么?世界各国尤其发展中国家都在探寻其中的奥秘。工作过程导向课程模式发展的真正原因是传统职业教育脱离于真实的工作世界,难以培养出企业对生产一线技能型人才的巨大需求,而工作过程导向的目的正在于克服学科体系结构化的学习而有利于与工作过程相关内容的学习,所以,21世纪初德国职业教育开始推广基于工作过程的职业教育课程理念和设计方法,取得了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宝贵经验,并成为德国职业教育改革新的理论指南。
什么“工作过程”?工作过程的构成元素有哪些?这两个问题是理解工作过程模式的关键。德国代表性人物不莱梅大学技术教育研究所的劳耐尔教授、汉堡理工大学的潘伽罗斯以及同期德国很多专家学者等基本都认同:工作过程是“在企业里为完成一件工作任务并且产出工作成果而进行的一个完整的工作程序”,工作过程的核心元素是“工作者、工作方法、工作对象、工作工具和工作成果”。 工作过程模式的运行机制是这些元素在特定的工作环境下在整个工作过程中相互联系、共同作用,共同实现事先规划的工作目标。德国双元制的学习模式不仅强调在企业中的实践以工作过程完成,同时强调在学校的学习也要遵循工作过程的规律。德国“双元制”的教育模式是这种思想和理念完美体现。
在德国推行的学习领域课程方案代表着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职业教育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所谓学习领域的课程是以职业典型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是理论与实践教学一体化的现代职业教育课程的一种模式。德国推行的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改革,打破了传统的学科体系型职教模式,建构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职业教育模式,为深化我国高职教育的教学与课程改革提供了可借鉴的理论指导。
二、高职国际商务专业工作过程导向教改的现实意义
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内容来源于现实中该职业的典型工作任务,是由典型工作任务分解而来,课程强调以实践性知识为主、理论性知识为辅,具有明显的职业性和指向性,在日常教学中具有可操作性和适应性,其优点是有利于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专业的整体课程结构是由岗位群的多个工作过程序化而来,这种课程模式完全不同于以往的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为主构成的三段式学科型课程模式,而是将专业理论与专业实践融为一体,做到干中学和学中干的统一,强调“教、学、做”一体化,课程实施时突出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开发和培养,注重在工作或学习过程中习得岗位技能。因此,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模式改革,具有一定理论价值和很高的实践价值。但是,目前我国职业院校的国际商务专业尚未完全使用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教学模式,所以在这方面急需进一步探索。
自从2008年以来,我国个别高职院校国际商务专业已经开始用工作过程导向的模式开发课程,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张晓云等人的研究认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开展项目课程教学是方便实用的,也是富有成效的。一个完整地过程可以分解为几个小过程。每个工作过程不一定是真实的,只要能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模拟工作过程的项目也未尝不可。以工作过程作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应成为国际商务专业课程教学的主要教学方法。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的戴林认为高职国际商务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为行业基层培养具有高度应用性的技术人员或经营管理人员。基于此目标,针对国际商务企业基于工作过程的职业能力需求进行分析,再据此结合实际工作中国际商务的专家对职业能力需求的分析,重新进行职业能力开发,从而确定国际商务工作过程职业能力需求。北京经济管理职业学院课题组提出了高职国际商务专业课程开发的方法:组建由相关行业专家与专业教师构成的课程开发项目组;进行专业分析,确定专业方向;分析特定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及职业能力;根据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的要求设置专业课程。虽然已经有个别学校探索性地开始构建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体系,但是都还没有取得完整系统的研究成果,大多是局部开发个别课程为主。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高职国际商务专业课程改革,既是目前高职教育发展的需要,又是国际商务专业教育实践的需要。经济社会和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着职业和职业内涵的更新,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课程模式的运用,代表着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新维度和新理念,是对高等职业教育中学科型课程体系的一种扬弃,充分展现了职业教育教学的新视野。面对巨大的中高级国际商务专业人才需求现状,高职国际商务专业的培养模式应该尽早调整,应该积极探索有利于技能型人才成长的新型人才培养方案,开发符合岗位群、符合职业群需求的课程体系,建立与市场需求相适应的课程模式、教学模式和培养模式,适时为贸易企业培养真正具备相应岗位技能的职业人才。在职业教育中课程是学校培养人才、实现教育目标的关键所在,专业课程的结构和体系决定着专业人才培养的规格、素质和胜任能力。
三、高职国际商务专业工作过程导向教改的操作思路
本文以工作过程系统化教学理论为基础,以高职国际商务专业为研究对象,在深入访谈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特别是针对我国目前高职院校课程模式陈旧的现状,初步探索出一条高职国际商务专业课程模式的新途径―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教学改革思路,最终是要构建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高职国际商务专业课程体系。具体教改思路如(图1)。
四、高职国际商务专业工作过程导向教改的具体目标
教改的总体目标是通过对高职国际商务专业课程体系开发方法、开发原则、开发过程等问题的探索,结合国际商务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构建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以国际贸易业务流程为导向、以工作项目(工作任务)为驱动、以岗位技能为基础且尽量实现双证融通的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高职国际商务专业课程新模式。
教改过程中要实现的具体目标,按照工作过程导向的高职国际商务专业课程开发的具体途径划分为如下六个方面:
第一,高职国际商务专业职业岗位及职业能力分析。第二,高职国际商务专业定位及职业岗位发展分析。第三,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高职国际商务专业典型工作任务分析。第四,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高职国际商务专业学习领域确定。第五,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高职国际商务专业学习领域课程设计。第六,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高职国际商务专业学习情景设计。
教改过程的重要成果主要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制定高职国际商务专业相关职业的职业能力标准、制定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国际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每一课程单元的课程标准。这三项成果对高职国际商务专业教学活动起统领作用,所有的教学活动都要严格按照三项成果的要求执行。
总之,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专业教学改革完全符合职业能力和岗位技能课程的要求,摒弃了以往的强调完整学科的课程体系,重构了渗透着工作过程知识以及能够完成岗位典型工作任务的全新型课程体系,最终构建了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这种教学模式能够很好地实现“课程标准与职业标准的对接”、“专业技能与岗位技能的对接”、“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的对接”、“学历证书与资格证书的对接”。同样,这种教学模式所培养的人才也有利于适应国际贸易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论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的系统化设计―关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的解读[J].中国高等教育,2009(4):66-70.
篇4
关键词:国际经济与贸易;应用型人才培养;学科体系构建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长期以来,学者们对培养应用型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的研究逻辑思路是院校定位——专业定位——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设计——实验教学和教学模式。但对应用型国际贸易人才需求细分、岗位定位及由此而衍生的应用型国际经济与贸易人才应具备的能力分析上缺乏深入的研究;从院校定位与应用型国际经济与贸易人才应具备能力综合研究出发,进而构建科学合理的应用性国际经济与贸易人才培养方案尚属空白研究领域,在此从以上两方面进行系统研究。
一、国际经济与贸易人才的分类及培养目标定位
(一)国际经济与贸易人才的需求分类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面向概括起来一般是:第一,到各高等院校、科研单位从事教学及科研工作;第二,到政府对外贸易经济管理部门、国民经济综合部门、商业部门或大型涉外公司从事对外经济与贸易管理工作;第三,到涉外企业、合资企业、商贸公司、银行及金融公司从事贸易业务、市场营销、国际结算、外贸会计等工作。
从毕业生就业面向总体来看,可以将国际经济与贸易人才分为研究型或学术型国际经济与贸易人才及应用型国际经济与贸易人才两大类。其中,应用型国际经济与贸易人才又可分为应用型对外贸易管理人才及应用型国际商务经办人才。
(二)国际经济与贸易人才培养的院校定位
研究型或学术型国际经济与贸易人才的培养需具备一定的条件:
其一是要求培养这类人才的高等院校具有丰富的高水平教师资源,其二是要求选择这一培养方向的学生具备较高的素质和学习研究养成。在我国具备培养这类人才培养能力的高校屈指可数。
应用型国际经济与贸易人才需要配备一定比例的国际贸易实务能力较强的国际商务经办型师资力量。从我国院校来看,二类本科院校和三类本科院校培养的人才均属应用型国际经济与贸易人才。只是二类本科院校培养的应用型对外贸易管理人才比例相对三本来说较大,是其主要人才培养方向,而培养应用型国际商务经办人是三类本科院校的主要人才培养方向。职业高等院校的培养定位则应是单纯的应用型国际商务经办人才的培养。
二、应用型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应具备的能力分析
应用能力的分析离不开具体的国际贸易管理岗位和商务经办岗位,下面从对外贸易管理岗位和国际商务经办岗位的具体角度,分别对应用型对外贸易管理人才和应用型国际商务经办人才的能力要求进行系统分析。
(一)应用型对外贸易管理人才应具备的能力分析
应用型对外贸易管理人才,会从事政府对外贸易经济管理及国民经济综合部门的管理工作,也会到商业部门或大型涉外公司从事对外经济与贸易的管理工作。基于此,应用型对外贸易管理人才必须具备如下能力才能满足将来的管理岗位要求:
第一,应具备一定的经济学理论知识,能正确理解和分析一些常见的经济现象;第二,应具备一定的管理知识和经济法律知识,能够提出或制定较为科学可行的管理措施;第三,应具备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能正确解读各国对外贸易政策和有关国际贸易组织相关协定;第四,应具备一定的市场知识,能为商业部门或大型涉外公司提出经营管理建议;第五,应熟悉国际商务经办的各个环节,这是应用型对外贸易管理人才进行管理或者管好业务的基本保证和前提;第六,应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和网络知识,为管理和日常管理业务提供技能支持;第七,应具备一定的语言能力,包括外语和母语,能撰写管理文件,并进行外文阅读和口语交流;第八,应具备必要的电子商务知识,能适应现代商务管理的要求。
(二)应用型国际商务经办人才应具备的能力分析
应用型国际商务经办人才一般会从事国际市场开拓、国际结算、国际货物保险、国际运输、外贸会计核算、进出口报关、进出口报检、进出口业务跟单等工作。因此,应用型国际商务经办人才必须具备如下能力才能满足工作岗位的要求:
第一,应具备一定的经济学理论知识,能正确理解和分析一些常见的经济现象;第二,应具备一定的管理知识和经济法律知识,能够对国际商务活动进行有效组织和管理;第三,应具备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能正确解读各国对外贸易政策和有关国际贸易组织相关协定;第四,应具备较强的商品知识和市场知识,能针对相关商品独立拓展市场,寻找相关产品客户,建立自己的客户群;第五,应熟悉国际商务各种单证的格式和规范,具备填制各种外贸单证的能力;第六,了解国际国内相关经济法规和国际贸易惯例,具备进行国际商务活动业务洽谈的能力,包括业务谈判的外语能力;第七,掌握会计核算知识,具备国际商品报价能力;第八,掌握进出口报关、清关知识和程序,具备报关、清关的基本技能;第九,掌握报检知识和程序,具备报检基本技能;第十,掌握国际货物运输和保险知识,具备进行国际货运和货物保险的基本技能;第十一,掌握国际结算的基本知识和相关程序,具备国际结算基本技能;第十二,具备一定计算机和网络知识,为管理和日常管理业务提供技能支持;第十三,具备一定的语言能力,包括外语和母语,能撰写修改国际商务合同、信用证等文件,并进行外文阅读和口语交流;第十四,应具备必要的电子商务知识,能适应现代国际商务活动业务的新要求。
三、应用型国际经济与贸易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
院校定位和国际经济与贸易人才培养目标是影响国际经济与贸易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的基本影响因素。专业的师资力量配备及院校和专业的管理水平是人才培养体系目标实现的前提和保障。
篇5
【关键词】报关与国际货代专业方向;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
近年来,各高职院校广泛推进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经济发展对教育提出的客观要求,校企合作的成功与否关系到高职教育能否办出特色,而能否办出特色也是高职院校生存、发展的内在需要。对高职院校来说,在今后的发展中如何如何激发和调动企业参与合作的积极性、把校企合作切实深入到教学和科研领域、在合作过程中使校、企、学生三方都受益对深化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我院国际商务专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现状与不足
(一)我院国际商务专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现状
我院国际商务专业目前分为无方向的国际商务和金融方向两个班招生,人才培养采用“2+1”的模式。学生在经过两年的学习以后,通过一年的顶岗实习,在学生与企业“双向”选择的基础上,实现就业。另外再两年学期结束和顶岗实习之间,还增设了小学期,总共四周时间,这期间主要通过校内实训将所学的课程安排实训,加强学生岗位实战的演练,缩短学生岗位适应的周期,提高迅速上岗的能力。小学期的课程主要有报关模拟实训、国际贸易综合实训,由于实训是在学完所以的专业课程以后进行的,学生在这个阶段能够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并能够培养学生综合实际操作的技能。实施时间为4周,但这是学生顶岗实习前最后的实训,教师也会对即将到来的顶岗实习做出针对性的实训安排和准备。
在学生与企业“双向”选择的基础上,企业择优录取优秀培训的毕业生加入到企业的团队中,余下的未被录用的实训毕业生优先推荐到外贸公司及、海关、报关行、有进出口经营权的企业、商行等就业。学生经过近一年的顶岗实习,各企业、公司对顶岗实习的学生的理论知识、顶岗实践经验的考核,最终将从该批受训学生中选取优秀学生到企业从事进出口业务、单证缮制、外贸谈判、销售等工作,这样学院就尽全力保证了顶岗实习的学生全部圆满就业,使校方、企业、学生三方都取得了满意的结果,企业得到了今后发展所急需的优秀人才;学生零距离上岗,上手快;学校通过顶岗实习与企业合作,培养了企业所需的人才,加强了校企合作,提升了学生的就业率,为今后招生就业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不断完善提供了前提条件。
我院国际商务专业通过“2+1”模式,经过顶岗实习后使学生们均具有了扎实的专业操作技能,对企业的适应力强、心理素质好、善于交际等特点。在顶岗实习期间,学生也认识到学好专业课程的重要性。另外对商务礼仪、经济应用文写作等实用性强但在校期间不受重视的课程,学生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这种模式的实践,可以让学生对自身存在的不足有足够的了解,清楚目前自身的价值,找准定位,对学生今后的职业生涯也有了更明确的规划。
同时,对于毕业论文( 设计) , 不少学生将部分生产实际问题作为其毕业论文研究选题,在选题时注重抓住本专业、学科领域和企业、公司生产实际中的重要问题进行研究, 培养学生独立工作能力、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也为企业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有益的策略和解决途径。教师也可以通过“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模式,到企业锻炼,提升自我实践知识和技能,将教学科研与生产实践相结合,充分利用企业的优势资源,积极进行教师的教科研项目,结合教师的科研课题,有力带动人才的培养。
(二)我院国际商务专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问题
(1)企业对校企合作认识不够,合作的企业较少
从企业方面,多数企业由于对校企合作缺乏战略思考和实践经验,在校企合作中处于消极与被动状态,使校企合作最终成为企业对学校的“公益支持”或功利性的投资,使校企合作陷于有“合”无“作”的状态。与我系国际商务专业进行校企合作办学的企业数量较少,一方面在于常州的外贸企业数量相对于苏州、无锡少,还没有像兄弟院校那样建成校企合作企业资源库。已经建立校企合作关系的都是长期合作的“关系户”,从另外一方面看,我们的合作范围过于狭小,思维还没有那样我们拓展,我们为什么不把校企合作的范围扩展为苏锡常、苏南甚至整个长三角地区?如果真的那样,我们校企合作的规模和水平将上一个大的台阶,这也是我们今后努力的方向所在。
(2)国际商务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不明确,校企合作不够深入
国际商务专业除了下设金融方向已经明确定位,而且从长远看会脱离国际商务专业而设置单独金融专业,而剩下的国际商务就没有专业方向,定位非常不明确,使得愿意合作的企业感觉学生对要从事的工作知道一点,但又不堪大用,导致对校企合作不够积极主动,对校企合作缺乏整体推进。目前的国际商务专业一直在延续以前的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与当时的经贸环境相符合。当前我们国家经济贸易发生着巨变,外贸就业形势和对人才的要求也不断发生变化,国际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虽然每年都有所调整,但总体上看还没有发生质变。国际商务专业下急需设置明确的方向,科学设置课程,培养更为专业的人才以满足企业的需要。
(3)学校自身实力不够,教师水平亟待提高
高职院校自身的科研能力较弱,无论是在校企合作方面还是在校办产业(实业)方面都难以达到高水平。因此,如何提高高职院校的科研能力,提高校企合作的层次等方面都须寻求新的出路和突破口。从教师层面来看,如何提高双师素质和水平,是提升校企合作办学水平的关键因素。
二、报关与国际货代专业方向设置在校企合作中的作用
(一)有利于专业定位和课程改革
如果设置报关与国际货代专业方向,专业课程的设置均为突出专业方向服务。比如将专业英语《国际商务英语》调整为《报关货代英语》,更加提高了课程的实用性。理论课程以适应职业岗位能力形成所需的理论知识为依据,侧重针对性、实用性,并以够用为度;实践课程以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操作能力为目的,加大实习、实训的比重,技能培养要贯穿教学的始终,增加职业综合能力的实训课程;增设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
根据校企合作模式的实际需要,将课程设置与企业需求相结合,更新教学计划。尝试工学交替的方式,有利于学生对于报关货运公司的感性认知,有利于学生沟通能力的提高,培养了学生的零距离上岗的职业意识、提升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有利于校企合作的发展
目前国际商务专业已与上海芙濉贸易有限公司、常州东风农机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物流公司常州分公司等多家国内外的货运企业建立了联系,形成多家校外实训和就业基地,目前不少学生正依托于校企合作企业进行顶岗实习,也有一部分学生通过自身的途径在相关企事业单位顶岗实习。学生顶岗实习期间,学院校企合作专业教师经常走访实习单位,并发放调查表以收集实习单位的反馈意见及对本专业的教学建议,这些建议为本专业方向的设置和未来建设提供了指导意见,而专业方向的设置无疑会推动校企合作的发展。
(三)有利于专业教师自身素质水平的提升
报关与国际货代专业方向的设置,要求教师按照职业教育和学院校企合作办的要求,利用一至二个学期,到企业锻炼,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以此来获取专业实践知识和技能、报关与货代行业最新的动态及政策,开拓视野,把自己培养成为真正的“双师型”专业教师,专业教师水平的提高也为今后校企合作的规模提升、合作方式的拓展提供了可能。专业教师在获取了企业实践的经验后,回到课堂后就要求教师对专业的授课中运用比较好的实践能力,以实践案例作情景教学,让学生接触真实的工作场景,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在货运方面的实践操作能力。
(四)有利于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完善和课程的合理设置
目前,学院国际商务专业有专家指导委员会,来自各公司企业的委员定期召开专业建设合作委员会和人才培养方案论证会议,积极参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与调整。随着报关与国际货代专业方向的设置,需要在专业教学计划及岗位需求方面做了广泛的调查,及时了解报关公司、货运企业对本专业方向人才的需求状况,明确各货运企业对本专业人才培养所需的专业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收集报关与国际货代专业方向学生的就业岗位范围,以便增进专业建设的改革,为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打下了坚实基础。
报关与国际货代专业方向的设置只是专业改革的第一步,为将来设置报关与国际货运方向做准备,这也需要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这就要求专业设置与专业培养目标适应货运企业的一线技术及管理岗位需要,使企业、学院、学生利益一致。
参考文献:
[1]郭江平.高职院校开展校企合作存在的的问题及对策[J].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2):7.
[2]彭秀卿. 高职校企合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以南昌职业学院为例[J].中外教育研究,2012(4):47.
[3]滕颖.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实践与探索[J].现代商贸工业, 2011(2):195.
篇6
【关键词】“互联网+” 应用泰语专业 人才培养方案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6C-0079-02
当前,“互联网+”已经成为国家层面的、推动中国社会与经济发展的强大驱动器。在它的驱动下,产业创新、跨界融合等社会形态风生水起,将大大惠及社会与民生。“互联网+”以其无限的“可能”预示着,包括外贸经济在内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将得到前所未有的大幅度提升。
人才培养方案是对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过程、人才培养方法等方面的基本设计,是教改各类方案的“重中之重”,它成为一个学院创新领域的核心解读,是学院确定教学方向的“指南针”、管理的核心和主体。在“互联网+”背景下,作为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质量的人才培养方案,必须与时俱进地不断进行改革。高职应用泰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必须严格遵循高职教育发展的规律,打破条条框框,在不断教学实践中寻找出适合专业自身发展的良性循环之路,以迅速适应中泰贸易的新环境、新理念、新思维。
一、坚持以行业发展需求、岗位需求、就业需求为导向,合理定位人才培养目标
随着“互联网+”概念的不断深入人心,高职院校对“互联网+行业”的人才研究与培养思路已提升到一个新的实施层面。根据当前的人才发展态势,在行业需求的具体类型方向上,将会是如下几类人才:
第一类,“中―泰”贸易人才。如既能掌握泰语的“听说读写译”,又具有扎实的国际贸易、涉外金融知识的泰语(涉外会计方向)人才与泰语(涉外贸易方向)人才和泰语(涉外金融方向)人才等。这些涉外贸易人才是促进中―泰两国商务发展的重要部分,有着极大的需求量。
第二类,“中―泰”旅游、文化交流人才。“互联网+”的影响、中国与泰国关系的日趋发展,迫切需要中―泰跨文化交流人才,以促进彼此在文化上的交流进而促进 “中―泰”文化产业向前发展。
第三类,“中―泰”电子商务创新型人才。随着互联网移动的快速发展,广西作为“一带一路”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是中国―东盟开放合作的桥头堡,是深化中国―东盟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枢纽要地,有望成为“中国―东盟跨境电商新基地”。“互联网+”战略给中国―东盟创新创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新机遇,市场迫切需要大量了解网络贸易、网络零售、移动旅游等电子商务各领域的人才。
总体而言,在“互联网+”背景下,“中―泰”市场对人才能力的要求除了具备泰语专业知识外,还需具备专业外相关领域的专业技能,如跨境电子商务、外贸、涉外会计等。与之对应的国际商务单证员证、电子商务师资格、电子商务运营专才认证等证书也是大部分企业所看重的。在泰语人才的各项业务技能方面,除了泰语的听p说p读p写、译能力尤其受到重视,更多的单位希望泰语人才熟悉商务运作流程,加强和提高公关策划及管理能力。一专多能、综合型泰语人才是中小型民营企业最为急需的,在作为泰语专业技术人才的同时也能担任多项业务;而对于大型企业尤其是外资企业而言,精英型人才则最为走俏,要求具备极强的协调能力、组织能力、创新创造能力,以便更好地为企业服务。此外,所有的企业都对人员的品质、素质有着更为严格的要求,在必备的技术能力之外,更看重吃苦耐劳、诚实守信、耐心细致等情商方面的表现。
因此,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应用泰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面向国内及东盟国家的涉外企事业单位,即具体面向电子商务、国际贸易、涉外旅游等行业的,涉及技术、管理、服务层面的一线岗位,最终培养出具备良好的泰语交际能力,并具有一定的跨境电子商务、国际贸易业务、涉外旅游服务等领域知识的跨文化沟通、交际人才。这类人才创新、创业意识和创新能力较为出众,国际化视野广阔,乃现代商务特色鲜明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二、与时俱进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和优化课程体系
在“互联网+”的背景下,应用泰语专业实行以商贸行业为依托的“商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以就业为导向,商学结合为基础”,从企业用人需求出发,形成了以学生为主体的“职业见习―课内操作―集中训练―综合实训―顶岗工作”的运行机制,以“商学结合”和“顶岗交替”为表现形式。
课程体系的构建是高职教育培养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的重要环节,构建具有鲜明特色的课程体系,以适应与满足中国―东盟自贸区和“中―泰”经济建设与发展需要,结合地方经济对人才的需求情况,形成以较强的泰语听、说、读、写、译的综合应用能力为基础,以真实的工作任务为载体,以职业岗位能力、素质培养为主线,建立由专业能力、社会能力、方法能力三部分组成的以专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知识、能力、素质并重的课程体系,形成“泰语语言技能+国际贸易业务操作技能”、“泰语语言技能+涉外电子商务操作技能”、“泰语语言技能+涉外旅游服务技能”等适应社会发展的课程体系。
在专业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的关系里面还涉及课程结构、课程内容、授课方法和手段、教材建设等课程建设问题,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很大程度上依靠课程质量的提升。在“互联网+”背景下,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在专业学习课程外,还拓展开设了“互联网+商务课程包”,课程包里安排了跨境电商操作实务、跨境电商应用英语、网络营销、商务通识课、商务数据分析、国际汇兑与结算、电子商务应用、国际贸易实务、互联网金融概论等课程。这些课程采用弹性学制,鼓励学生自主选修,学生按照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在规定的学期内自行利用课外时间上网选修学习相应课程,并顺利通过考试拿到相应学分。
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应用泰语专业实行“2+0.5+0.5”的教学模式,第五学期学生将赴泰国留学一个学期。为了鼓励学生到泰国实习并为学生做好实习前有效的预热,“互联网+商务课程包”的开放学习时间为第二、三、四学期。该课程模块的学习把课内教学与课外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强调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与此同时,需要制定与完善学生在课内外学习环节的要求,改革考核方式,使课外学习与课堂教学相得益彰。而校方则在作为教学保障的后勤工作上给予大力的投入与支持,全面建设数字校园,实现无线网络的全校园覆盖。
三、结合专业特点,创新创业教育
在2015 年教育部有关做好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的通知里,明确要求各地各高校要把创新创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抓手,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积极开发开设创新创业教育专门课程。
“互联网+”战略推动了创业教育方式的改革,移动互联网的丰富性、开放性、时效性、互动性、共享性等特点给创业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需要学院结合自身特点、专业特长提供有针对性的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学生全面发展。
首先,教师要加强研讨,树立全新的“大创业教育观”即创新创业教育要贯穿人才培养方案全过程。在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中除开设职业生涯规划、创业基础、就业指导、创新创业在线等课程外,还需要结合专业特点,大力推行创新创业教育,大力倡导和推行“体验式”、“探究式”、“引导式”、“研讨式”等现代教学方法,同时创新学习方式方法,激发大学生的主人翁意识,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积极培养学生商贸创新创业能力。例如,定期举办职场精英对对碰的活动,借助现代互联网移动技术,远程邀请在泰国从事涉外商务、涉外教育、涉外物流、涉外旅游等行业的精英给学生讲述自身的职业发展历程以及在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并为学生解答对职业学习和发展的困惑,给学生树立良好的职业榜样,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就业、创业的信心。
其次,提供更多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训平台机会。“互联网+”背景下结合专业特点,积极开发拓展更有针对性的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训平台,多方位、多层次、多渠道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创新创业技能,有效提高创新创业的成功率。构建多功能一体化的“现代商务开放仿真实训基地”。在深化东盟文化体验区内涵建设的同时,凸显商务交际、商务谈判、商务翻译等多种实战训练,打造多功能的实训平台,为应用泰语专业学生的语言学习与跨文化体验提供良好的服务,使之成为“中―泰”特色鲜明,集实用性、示范性与创新性于一体的现代商务外语实践教学、业务开发和社会服务基地。如充分利用校内商务外语实训基地、国际商务实训基地及东盟文化体验基地,培养学生相对应的技能及实战经验。商务外语实训基地主要训练学生商务交际能力;国际贸易实训基地主要训练掌握国际贸易的流程;东盟文化体验基地主要培养、训练学生跨文化交际的意识与能力;还要结合学院特色,充分利用国际交流,加强实践教学。充分利用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中国文化精英体验之旅”等项目,积极开展商务泰语口语课程的改革,加强立体化体验式实践教学,在接待泰国留学生的真实过程中,熟悉真实的接待流程,通过完成接待过程中的相关任务,让学生掌握相关的知识,操作方法和操作技能,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将实际操作技能与教学内容结合起来,努力做到学校与学生将来就业的工作零对接。
总之,人才培养方案改革不能照抄照搬别的学校模式,需要立足学院的实际,遵循人才培养的规律,在保证稳定的教学体系前提下,根据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对人才培养的实际需要进行改革,改革要有利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朱健,刘巨钦.改革人才培养方案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J].集思广益,2014(5)
[2]梁洁,黄子娟.构建创新应用型特色外语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学科教育,2013(27)
[3]朱军.“互联网+”新常态下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必要性和对策建议[J].企业导报,2015(16)
篇7
为了深入开展教育教学改革,按照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改革思路,对于国际商务谈判课程从课程定位、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改革,总结成果并提出改进方向和措施。
【关键词】
工作过程系统化 国际商务谈判 改革
一、项目简述
工作过程系统化国际商务谈判改革是以国家大力发展高职教育,湖南地区长株潭一体化建设和学院内涵型建设为背景提出的,于2011年立项,列为学院的课程改革项目,团队包括4名专业教师和2名现场专家。
二、主要建设目标、内容和措施
(一)主要建设目标
经过一年建设,将国际商务谈判课程进行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改革,在课程标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师资队伍、教学实践、课程评价等方面形成特色,实现课程够用实用的原则。
课程定位:《国际商务谈判》是商务英语专业一门专业拓展课程。通过以实际国际商务谈判工作过程为导向,模拟企业谈判的基本程序,使学生学习国际商务谈判的过程,谈判技巧和策略,主要贸易国家的风俗习惯和谈判禁忌、国际惯例和规则,能够使学生能够运用国际贸易商务礼仪和英语进行国际商务谈判。
学习目标: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国际商务谈判的过程和要求,能进行国际商务谈判前的信息收集和整理,根据任务制定国际商务谈判方案,并进行具体的谈判磋商,能合理处理谈判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和签订合同,能与小组合作完成整个谈判任务。
能力目标:1.方法能力目标:(1)信息搜集处理能力;(2)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自主学习、自我发展的能力;(4)善于计划、有效落实和检查监督的能力
2.专业能力目标: (1)能运用国际商务谈判技巧和策略;(2) 掌握国际商务谈判过程和要求;(3)熟悉常见国家利益和风俗习惯和谈判风格;(4)能制定国际商务谈判方案;(5)能按照方案进行谈判;(6)能灵活处理谈判僵局
3.社会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勇于实践的工作作风;(2)培养学生沟通能力及团队协作精神;(3)培养学生开拓创新精神; (4)培养学生环保意识、质量意识、安全意识
(二)主要建设内容和措施
1.学习情境的划分
根据商品的不同,将学习内容整合为三个学习情境,即电子产品、农产品和化工产品国际商务谈判。每个学习情境以具体的工作任务为主线,让学生自主完成该产品的谈判任务。如电子产品就以液晶电视或者led灯的出口,将学生分为买方公司和卖方公司,分别收集产品资料和对方公司等资料,并拟定谈判方案,进行模拟谈判,在每个学习情境的模拟谈判之后,让学生通过自评,小组互评和教师点评进行这个学习情境的总结。
2.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的改革
(1)教学内容的改革和创新。
改革创新的目标:根据就业岗位和岗位群的职业能力要求,进行科学分析、从而确定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内容。
改革创新的措施:第一、适应高职教学要求和学生特点,减少理论教学时间,突出实践教学。第二、选择全国优秀教科书为课程教材,并根据外贸行业最新发展,调整、充实和更新教材内容,编写引导文、任务单和其他教学资源。第三、开展教学改革,实行教学做一体化教学。
(2)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
改革创新的目标:形成规范统一与灵活多样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改革创新的措施:一方面规范和学方式,强调课程讲授须有教材、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参考书、思考题和相应的教学手段。另一方面灵活教学方式,要求教师根据各个学习情境的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
(3)教学手段的改革与创新。建设模拟教学环境,开展模拟与多媒体教学。
3.教风和学风建设。
(1)教风建设。建设目标: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使命感和责任心,提高教师的业务技能和职业道德水平,激发教师教学与科研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建设措施:第一、实行备课和教案抽查制度与新课、新老师试讲制度。第二、实行竞争与择优授课制度。第三、建立课堂教学质量评估与信息反馈制度;第四、成立教学小组,实行相互听课制度;第五、严格教师考勤与考核制度,建立教学质量奖励制度。
(2)学风建设。建设目标:加强学生的专业思想,增强学生遵纪守法的意识,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水平,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建设措施:第一、开展专业思想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第二、实行自主学习,网络空间作业和模拟谈判成绩结合;第三、实行小组学习和合作学习,任务评定与期末成绩挂钩;第四、鼓励学生与企业外聘教师进行网上沟通。
4.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
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的目标。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增强学生获取知识和参与社会活动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在课程实践中加强学生团队精神的培养和合作意识的锻炼。
三、主要建设成就
(一)课程设计特色
1. 课程内容进行了重组,以外贸谈判过程为导向,
以特定产品的谈判为目标,从谈判准备、磋商(价格、付款方式、贸易方式、装运、保险)、签订合同和合同的善后事宜各环节进行练习,在三个真实的工作任务基础上,学生进行模拟谈判。
2. 内容编排以产品类型为载体,让学生通过三个不同产品的谈判,训练他们实际的谈判技能和外贸素质的应用。每个学习情境都是完整的工作过程,只是具体实施过程中内容不同,让学生重复的是过程,增强对于未来工作的适应能力。
(二)教学特色
1. 任务教学法,情境教学法的综合应用。三个学习情境的任务基于企业真实业务进行开发,流程完整,仿真程度高。通过训练,学生能够了解外贸谈判业务的基本程序,并应用对应谈判技能。
2. 学生为主体,教师主导的教学模式。利用引导文和任务书引导学生做好资讯准备工作。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 小组合作的学习模式和教学组织形式,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评价促进了学生的合作和竞争意识。
(三)与同类课程的比较
1. 以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思路整合教学内容,设计三个平行的学习情境,而同类课程大部分是各个具体谈判过程的体现,在最后有一个模拟谈判的训练。本课程的三个学习情境就是三次模拟谈判的训练,对于学生的锻炼更多。
2. 教学内容会根据外贸行业的变化而进行更新和丰富,具有开放性的特点。
三、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建设与改革的思路
(一)存在的问题
1、专业教师中多数缺乏较长时间实际部门的工作经验,因此每年每人至少一个月的实习锻炼。
2、任务设置方面需要更加具体,内容安排需要更加合理。
3、实训设备还不完善。
4、教学方法上面需要进一步提高。
(二)进一步改革和建设思路
1、进一步改善教学条件,加大相关的投入,开展国际商务谈判模拟环境的建设,购置新的教学软件,争取把所有专业课程都能进行模拟教学,并增加3G空中教学的课程。
2、进一步改革课程内容,按与企业业务和反映地方经贸发展特色的需要,调整、改革和设置课程内容和任务设置。
3、进一步强化教学实践环节,在模拟谈判期间邀请现场专家加入,更好与现场接轨。
本文系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2011年院级教改课题阶段性成果,项目号:JGKC117001
篇8
现行的商务英语实践教学体系,没有体现高职的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特点,从实践内容、实践环节到实践教学方法基本上沿袭了普通英语的实践教学模式,没有抓住职业教育的灵魂是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这一目标。因此,探讨如何根据市场需求,有效改革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实践教学的形式、内容和方法具有一定的实际价值。
二、商务英语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1.重新定位人才培养目标。根据市场对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的实际需求,应该把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培养具备熟练的英语语言能力、有一定的商科知识和商务操作能力,掌握相关经济学、管理学和法学的基础知识和理论,具有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且能运用英语在国际化交流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高端技技能型人才。
2.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1)工学结合“订单式”培养。订单式培养对于政府、学校和企业来说是一个三赢局面,政府有效的解决了就业难题、学校提升了办学质量和拓展了实践教学的资源、企业能根据自身专业知识和技能方面的要求,制订培养菜单对学生进行系统培训,满足了企业对技能人才的需求。政府、学校和企业三方联动,可以实现多层次和多角度的深度合作,比如:实现实践教学的深度融合、系列产品的生产研发、提供技术服务以及技能培训等等。此外,校企双方可以共同设计人才培养方案、构思混合式教学法、编写校本合作教材、整合课程资源,从而提升办学质量。
(2)现代学徒制模式。学校与当地大中型企业合作联合成立校企合作委员会专门商讨校企合作办学,由政府牵头,把行业专家、企业员工、商英专业教师组成现代学徒制培养工作委员会,负责商务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的定位、课程体系改革设计、课程教学模式的动态建设、教学方式的动态创新以及对学生学习和实践的动态考核评价体系等;同时,学校要成立大师工作室,鼓励和引导合作企业选派优秀的一线员工担任专业教师和学生的师傅来指导师生的教学和实践。
(3)中外合作办学模式。毫无疑问,我们国家商务英语专业的实践教学与发达国家相比是滞后的,为此我们可以通过各种途径进行国际合作,学校可以成立国际合作处,专门从事国际合作办学模式的探讨。从实践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进行吸收和优化。同时,从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学生商务操作技能的强化、跨文化交际能力以及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此外,要积极引进国外优质的商英教师、实践教学资源,由合作方提供商英实践教学课程模块设计、实践课教材以及证书,并派遣高职商英专职教师到国外培训,派遣学生去国外留学等。此模式培养出来的商英专业人才具有较强的国际视野、跨文化交际能力以及商务实践操作能力,使学生能够胜任国际商务活动的市场要求。
3.培养商务英语专业“双师双能型”教师。高职商务英语实践教学对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操作能力要求很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对教师进行能力和素质的培养。首先,学校要扶持和鼓励英语教师向跨学科和复合型发展,帮助专业教师确定职业发展目标,第二要加强校本教育,学校组织不同类型的商英专业教师进行长期系统的培训,将培训工作和教学工作紧密联系,做到及时地学以致用。第三,开展校外培训,选派教师参加国内权威院校举办的商务英语教师师资培训班,也可选派优秀专业教师去国外短期考察、歇息和进修。第四,提倡以专业发展为目的的同事互助观课,教师可以相互学习、认真反思,请教与切磋,学校可以聘请行业和企业一线专家对教师进行指导和培训。第五,深入国际商务一线,扩充行业背景知识,学校有计划的分批安排教师定期进入国际商务一线进行实地考察和学习,或利用寒暑假安排教师到一线工厂和企业进行顶岗锻炼,从而不断加强“双师双能”型教师的培养。
4.加强国际合作。在学校各方面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与国外的大学联合创办国际商务英语专业。这样,培养的商英专业人才才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商务操作能力。此外,在合作办学过程中,中外学校可以定期交流师资,互派教师参与对方的商英实践教学模式和内容的探讨。其次,学校可分批选派教师到合作国大学进修和讲学,让专业教师吸收国外先进的实践教学理念,采用先进的实践教学方法和手段,了解世界文化、贸易、经济方面的发展动态,从而对专业教师队伍的成熟与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要发挥学院优势,利用政府搭建的平台和国外学校和企业多联系并在此基础上寻求长期有效的国外校企合作。
篇9
截止目前,我国已有100多所院校开设了国际贸易专业,已经形成了成熟的培养模式。如何对现有专业进行改革,办出特色,使其更加适应经济全球化的需要,满足我国对跨文化操作能力的外贸人才的迫切需求是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课题,因此研究如何培养适应全球化发展的跨文化操作人才模式具有示范性和普遍意义。提出跨文化商务操作能力培养模式思路的出发点是基于以下事实:第一,国内外在讲授国际贸易等专业理论与实务知识时内容基本相同,但从不同文化视角对相同专业知识的理解以及在实践中的应用往往大相径庭。不同的价值观、语言表达方式、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等都会对贸易活动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有时甚至是重大影响。第二,在比较单一的文化环境中成长的学生对于文化差异的敏感度很低,他们习惯于以惯性思维方式处理和看待复杂的跨文化问题,因此有必要研究如何提高学生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特别是提高学生在不同商务环境中的执行能力。本研究认为,为实现培养适合经济全球化发展需要的跨文化商务操作能力的经贸人才的目的,可以通过教学实践摸索出一条适合国际经济贸易专业学生跨文化商务操作能力的培养模式,并实现对传统专业培养模式的创新。为此目的,本研究首先解决如下命题:何谓跨文化商务操作能力?如何衡量跨文化商务操作能力?通过何种途径提高学生的跨文化商务操作能力?之后本研究将建立跨文化商务操作能力评价指标及其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在选定的实验班级按照既定的研究路线和程序进行研究,并做出对模型检验的研究结论。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在国外,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考察方面比较有价值的研究成果是英国语言学家Belay。他提出从三个角度综合测定跨文化交际能力,包括情感角度、认知角度和行为角度。他认为认知角度和行为角度为人们提供了非常重要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认知角度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主要通过理解母文化与其他文化的异同来改变个体对环境的认知,主要包括自我意识和文化意识。行为角度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主要包括语言能力、行为的灵活性以及社交技巧等。在商务领域对跨文化研究最有影响的是荷兰学者GeertHofstede。他于1968年和1972年两次对IBM公司在50个国家和3个地区的职业经理人进行了大规模的问卷调查,共收回116,000份调查表。调查内容围绕与商务工作相关的价值观展开,共设了4个变量,即个体主义—集体主义、对权力距离的态度、对不确定因素的回避态度和男性主义—女性主义。另一项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出自中国香港大学的迈克尔?邦德。他邀请了一些中国社会科学家列出中国人的基本价值观。研究根据每个国家对价值观重要性的排列,同样从4个衡量纬度来考察。这个中国人价值观的调查在来自五大洲的22个国家多种专业的1000名学生中展开,其中男生500名,女生500名,调查得出一份对22个国家中国人价值观的统计分析结果。邦德的4个变量中有两个与Hofstede变量相似,但没有“对不确定因素的回避态度”,而它的另一个变量因为具有鲜明的儒家价值观特色,因此被称为“儒家动力”。国内学者对跨文化研究也有十分丰硕的成果,但正如北京外国语大学胡文仲教授在《论跨文化交际的实证研究》(2005)中所指出的那样,我国学者对跨文化交际的研究大多侧重演绎性和思辨性的研究方法,成果主要集中于语言教学,而跨学科研究,特别是采用实证方法的研究成果很少。在国际贸易教学领域,以往的教学改革主要是注重双语教学和实践环节的改革,侧重点在于专业知识与语言知识的结合和技能的培养。本研究则试图将跨文化研究从语言教育与教学研究深入到经济学教育领域,在以往的专业知识、双语能力和实践的基础上加入跨文化商务操作能力这一新元素,使其成为人才培养知识结构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建立更加适合经济全球化发展需要的国际贸易人才培养的新模式;而在研究方法上采用经济学的方法使研究结果更具科学性。
三、跨文化商务操作能力评价模型的建立
(一)对跨文化商务操作能力的界定
对于什么是跨文化商务操作能力以及如何测量跨文化商务操作能力,目前尚无可供借鉴的文献。本文认为跨文化商务操作能力与跨文化交际能力不同,它是一个综合的、多纬度的衡量指标,不仅包括传统意义上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中的元素,还包括在不同文化背景下从事商务活动的行为能力,如认知能力、文化差异辨别能力、谈判能力、决策能力和执行能力等。应当说由于商务活动与经济效益直接挂钩,因此跨文化商务操作能力更强调行为能力的结果和达到目的的有效性。
(二)建立跨文化商务操作能力评价模型
借鉴相关研究成果,本研究认为跨文化商务操作能力包括如下三个衡量维度:跨文化认知能力、跨文化行为交际能力和跨文化执行能力。这三种能力的共同特点是能力获取的方式均包括两种途径,即可通过书本知识和课堂教学来获取,通过实践和经验来获取。这三项指标中的第一个指标侧重衡量学生跨文化商务操作能力的基础性能力;第二个指标则侧重学生提高性能力的测量。这三个衡量指标的内涵与衡量变量包括以下内容。跨文化认知能力:中国文化中强调“知行合一”,而“知”乃“行”的前提。获得跨文化商务操作能力的前提是对不同文化的知识和特点等差异的了解和掌握,特别是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形成的不同的价值观。跨文化行为交际能力:这里主要强调的是跨文化交际能力中的行为能力,包括使用外语的能力和在不同文化背景中的自我调整和应变能力。跨文化执行能力:跨文化执行能力就是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把预计的方案和设计变成行动,把行动变成结果,从而达到预期目的的能力。执行力的前提是制定合理可行的计划和方案以及实施方案的行动步骤。如何制定合理可行的计划和方案与学生的专业知识紧密相连,因而是可通过书本获取的,然而如何行动并达到预期目的则会由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执行方案的过程中所采取的路径不同而大相径庭。以上三个变量构成衡量跨文化商务操作能力的模式。这三个变量虽然相互支撑,但由于跨文化执行能力是跨文化操作能力的最终目的,所以在因果关系上形成以跨文化认知能力和跨文化行为交际能力服务于跨文化执行能力的关系。
四、跨文化商务操作能力评价模型的应用
(一)研究方法与实施路径
本研究采用的方法是实验班观察法,主要通过对实验班学生实施跨文化操作能力培养效果的观察,对学生的能力是否提高做出评估。研究选定我院2008级国际经济贸易专业两个班的学生作为实验对象,实验期定为两年,即大二和大三阶段。研究实施方法、步骤以及效果的检验如下。
1.基础性能力。
(1)实施方法与路径。在大二阶段,主要通过语言学习提高对各国文化知识和文化差异的认知度。我校国贸专业学生的英语课时占总课时的1/3以上,另有部分学生选修其他外国语,因此可以充分利用外语课堂进行文化差异的比较和教育。在大二下半学期和大三阶段,通过专业课程的教学提高专业知识与文化知识的融合,在教学手段上采用全英语和双语授课方式。目前我校国贸专业已经实现全英语教学和双语教学的课程包括世界经济、国际商务谈判、国际贸易理论、市场营销、外贸函电、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人力资源管理、公司财务、企业管理和国际投资等。在整个实验期,通过与其他专业、语言院系和研究单位的合作来提高学生对不同文化知识的掌握程度。主要做法是邀请本校跨文化研究所、外语院系教授进行各国文化知识讲座;利用本校外国留学生较多的条件,通过课堂内外的联谊活动增加中外学生交流的机会;通过国际交流如互派留学生、参加国际商务活动、国际文化交流与体育赛事等活动提高与外界接触的机会。以往的交流更多注重参与,而本研究的实施促使学生有意识地利用所学的知识,获得真实的体验,进而提高在不同文化环境下处理问题的能力。通过讲座的形式,以其他人跨文化从事商务活动的成就和经验教训教育学生。项目实施期间,先后邀请了北京市长城杯优秀外国专家、美籍华人福田汽车集团副总经理、法国会计师事务所执行总裁、商务部国际经济合作学会理事等具有长期、多国从商经历的跨国公司高管、专家和中外人士,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讲授经验教训,给学生留下了深刻印象。
(2)效果检验。实验班学生在完成第一阶段的学习后,针对学生跨文化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对他们作了一个问卷调查。问卷调查所涉及的问题归结为四大类:常见文化背景知识;东、西方思维方式倾向;跨文化专业技能掌握情况;国际商务惯例了解程度。有效调查问卷回收了100份。从问卷的统计结果看,对常见文化背景知识比较了解的学生所占比例高达91%,了解的学生为8%,只有1%的学生不了解。这说明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学生们对不同文化的基本知识都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在东、西方思维方式倾向方面,调查结果显示,超过半数的学生(59%)的思维方式仍然深受传统文化影响,具有较强的东方思维倾向;有37%的学生倾向于西方思维方式,而有4%的学生介于两者之间。该结果说明,通过教育,特别是改革开放和各国文化交流的深入,学生在思维方式上会逐渐接受或者理解西方文化。对于跨文化专业技能掌握情况,调查结果显示,较强、一般和较弱的比例分别为25.40%、43.70%和30.90%,说明学生在如何运用所学知识方面存在明显的不足。这里所指的专业技能包括跨文化交际和国际商务活动所需要具备的基本技能,即运用外语在不同场合的表达、对国际交往礼仪和禁忌的熟知程度等。对国际商务惯例的了解程度,较了解、一般和不了解的比例分别为42%、31%和27%。这个结果表明国际贸易专业学生对于国际商务惯例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但距专业要求还有一定距离,27%的人对于国际惯例不甚了解。从总体上说,4项调查结果都在预计的范围内,对第一项内容的肯定回答比例达到90%以上是预期应当达到的比例,第四项效果不明显主要是由于专业课程集中于大三阶段,因此在完成大三阶段的学习后会有显着提高;而对第三项内容持肯定答复的只有1/4的学生,这说明学生在跨文化行为能力方面还需要做出努力,这个结果也进一步凸现了本研究第二阶段实施的重要意义和实施目标。
篇10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以特定的任务或项目为目标,让学生自主采用研究性学习的方法,在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完成既定任务,获得扎实、丰富的知识和经验的新型教学及学习模式。众所周知,德国拥有世界上比较先进的职业教育体系,早在2003年7月,德国联邦职教所就制定了以研究性学习为导向的项目教学法。项目教学法就是将学习的整个过程分解为一个个独立的项目,由教师引导学生自己收集信息、设计方案、解决问题,从而使他们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不仅掌握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他们包括专业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等方面的职业能力。
在高职院校中,对于国际商务专业而言,由于我国外贸企业的自身原因,无论是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开发,还是校外顶岗实习场所的建设,都缺乏足够的企业支撑。因此,针对目前职业院校学生的整体水平,如何使本专业学生积极主动“在学中做,在做中学”,充分体现职业教育的特点,是每位专业教师需要探索的重要课题。而项目教学作为目前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就是通过学生自主完成教师精心设计的项目课程,然后由教师对学生的作业成果进行考核和评价,以达到充分发掘学生的潜力,培养和提高他们的分析能力、动手能力、实践能力等综合能力的课程既定总体目标。
二、国际商务专业项目教学的实施方案
在国际商务专业课程改革中,如何在课程体系总体框架下,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并结合实训,有效地采用项目教学法,确定与选择项目,评估总结具体的成果,从而改变高职院校国际商务专业学生被动学习、综合能力差等问题,是实施项目教学的关键,我认为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改革专业课程设置。高职国际商务专业旨在培养能够从事制单跟单、报关报检、货运等外贸基础业务的高技能实用型人才。因此,在本专业的课程改革中,应当通过校企合作,了解相关岗位的专业素质需求。根据这些需求,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课程设置,将原有单一科目教学内容,按照企业实际的工作任务、工作过程和工作情境,进行项目整合,形成围绕进出口业务工作过程的新型教学项目。学科体系的教材编写模式也要改成以业务流程为导向的项目教材和能够体现职业技能要求的项目实训课程的模式。
首先,可以将国际商务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划分为例如“如何将我的产品卖出国去?”“如何与外商谈生意”“如何签订一份外贸合同”“如何顺利的交货和收款”等更多的具体项目,然后把这些大的项目细分为若干小项目,再分组制定出项目工作计划、工作程序和具体步骤。比如在“如何顺利的交货和收款”这个大项目下,可以将履行外贸合同所涉及的课程知识,例如《国际结算》、《外贸单证实务》、《国际货运》等课程,分解为若干子项目,例如分为采用海洋运输(或者其他运输方式)时,信用证(或其他支付方式)制单结汇等项目,每种支付方式又可按照FOB、CIF、CFR下的制单内容再进行细分,这样学生掌握知识就会更加扎实和丰富。
2.改革课程教学方法。在高职院校,学生被动学习、能力差的情况比较普遍。教学的重点应当是如何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搜集和处理信息、乐于探究新知识、勤于动手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所以,教学时应当以理论知识够用为原则,重点在于如何更好地掌握外贸操作技能。
3.建设实习实训基地。实习实训基地,是引导学生专业操作技能训练的场所,是能否顺利开展项目教学的前提。我们可以在校内加强实训基地的建设,通过模拟实际业务,让学生参与到市场开发、接受订单、组织货源、租船订舱、报检报关、收付汇等业务的全过程,从而全面、系统、规范地掌握国际贸易的环节及习惯做法,为将来“零距离”上岗打下基础。在校外,我们要加强校企合作,拓展校外实习基地,让学生在真枪实弹中开始自己的职业生涯。
4.改革教学考核模式。职业院校应当改变现有的平时成绩加期末考试的成绩来进行评价的方法,我们应当将校内考评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构建多渠道评价方式。校内考评可以将笔试、口试、网上作业等形式与职业资格证书考试融合起来,形成“课证融合”的综合评价模式。社会实践考评可以联合企业,考评学生参加寒暑假社会实践、社会调研等情况,从而达到使学生重视学习的过程与方法、重视动手实践、重视交流与协作的目的。
5.提高师资队伍素质。项目教学法对高职院校的专业课教师所的素质要求非常高。他们应当具备设计合适的教学项目、分析这些项目的学习目标以及完成项目所涉及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更好地控制学生学习,应对学生各种未知问题。这就要求高职院校要加大对"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同时,也要加强对教师的职业道德的教育。
总之,在高职院校的国际商务专业实施以研究性学习引导的项目教学法,可以推动国际商务专业的课程设置及教学改革。我们应当转变观念,大胆引入适应当前高职教育发展的项目教学法,精心设计出既发展个性又注重平衡的教学方案,从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王仙婷.高职院校研究性学习探索.现代企业教育.2009,2月下期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国际金融专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