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仓储管理范文

时间:2024-01-10 17:56:1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工业仓储管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工业仓储管理

篇1

关键词:现代化仓储;物流;发展方向

DOI:10.16640/ki.37-1222/t.2015.24.010

1 前言

在现代工业企业物流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仓储,通过仓储能够对产品进行整合,对供应与需求进行调节,降低成本。从物流整个链接来看,属于一个增值服务手段,在整个物流链中仓储位于各环节结合部。比如采购和生产间、初加工和精加工间等等,仓储管理是整个供应管理中的一个核心环节。

2 工业企业仓储管理在物流系统中的作用

工业企业仓储管理即对仓库与仓库中各种储存物资的有效管理,为仓储机构利用仓储资源采用的高效仓储服务所采用的计划,组织,控制与协调过程。仓储管理包含了验收物资入库,保管以及发放全过程。从供应链角度来看,整个物流过程即为一些列的供给与需求共同组成,一旦供给与需求之间节奏存在不一致现象,就不能给较好的衔接这两个过程,所产生产品就不能给及时进行消费或存在相应需求而不能得到产品满足,就必须要构建储备产品的仓库,才能够有效进行管理,从而把无法及时消费产品储存起来便于满足今后的需求。

3 现代化工业企业仓储管理现状

从前面分析来看,在物流系统中仓储管理至关重要。但是从仓储管理现状来看,实践中还存在各种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3.1 仓储行业的竞争日渐激烈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各个行业的竞争均在不断加剧,自然仓储行业也不例外,其竞争度是日渐加剧。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国内仓储设施不可能满足物流运转所需,而原有仓储企业要改造基础设施必须要花费巨额资金,在这种形势下外国各种物流公司必然会投资建库,同时我国各大企业也投资修建现代化的仓库,用来发展物流平台,即为在这种趋势下必然增大仓储企业之间竞争力度,自然仓储企业间的市场竞争更加激烈。

3.2 仓储技术的发展不均衡,信息化欠妥

在一定程度上应用信息化技术,但是许多中小型的物流企业在信息化建设上并不乐观。许多企业并没有真正了解到了信息化不足的问题,因此在投资上自然就少,导致建设物流信息化进程比较慢,物流的整体信息化水平不高。因此在建设信息化上也极少从供应链整体目标上实施规划。而大型企业刚好相反,自然大型企业与小型企业在信息化建设上差距不断增大,乃至出现物流信息化之间代沟。

3.3 利用自动化仓储资源相对较低

许多仓库也在不断引进自动化,但是存在一个普遍现象即为效果不明显、利用率不高、优势不突出、规模不确定,导致很多仓库资源无法合理利用,资源闲置,尤其是一些产品批量不大且较为单一的企业。必然存在仓库设施设备的资源闲置和重复配置二者矛盾突出。

3.4 仓库布局缺乏合理性

从显示情况来看,各个行业、各个部门为满足自己所需均不断建立自己仓库,因此仓库数量不断增多,而且在修建之时均选择经济几种地区与交通便利地方,导致这些地方到处都是仓库,致使仓储的布局不合理,一些地方出现大量剩余仓储,而一些地方的仓储能力不足,出现了这种两极分化现在非常严重。

3.5 缺乏仓储管理人才

事实上,仓储管理好坏都是由人来实施和完成的,要发展物流行业,必须要有既懂管理又懂技术的复合型人才。现在许多学校开设了物流专业,但是培养人才上比较重视理论教学,忽视实践教学,而且压缩经费投资,对实践的教学上投入经费不足,虽然有一些学校在提倡校企合作,但是真正落到实处的并不多。这种模式下培养出来学生动手能力不高,和企业实际所需不相符。

4 现代化仓储管理的发展方向

从现代化的仓储管理现状来看,在管理上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就需要结合实况采取合理改进措施。总体来看,仓储管理发展方向如下所示:

(1)对仓储布局进行优化,发挥其本土优势;经济合作上应该采取合理规划、科学安排等各种形式,采取多种模式解决仓储建设中资金不足问题,对仓库区布局进行调整,更新库房,设施必要技改,满足物流供应所需,打破条块分割,面向市场参与竞争。

(2)强化技术改造及经营管理;现代化物流发展就必须要采用现代化仓储管理为支撑,采用信息化与以信息化作为指导的技术来实现现代化仓储的有效途径。采用电子化、网络化以及数字化的计算机管理来代替手工记录及人工操作管理。

(3)强化仓储人才培训;培养仓储人才是重中之重,直接关系着仓储管理能否提升,因此重点在于培养相关人才的实践能力,相关学校就要加大实践设施设备建设,要多培养人才的实践,同时还要将校企合作办学模式落到实处。

(4)选择合理的供应链管理策略;当然合理存在的选择上必须要依据企业自身实况,要选用灵活的、先进的供应链仓储管理策略,比如选择JIT 零库存的管理策略,并行和平行的工艺策略等,通过这些方式来降低库存的水平,降低库存占用资金额度,从而实现降低总库存的成本,提升利用仓储的目的。

(5)建立公共信息平台,实现现代化仓储管理的信息化;21世纪是一个信息时代,自然仓储管理中也必须要合理运用信息技术,通过信息技术来提升仓库的利用率,实现仓库的控制,构建合理的物流信息网络,实现信息共享,积极促进企业仓储的信息化管理。通过信息技术建立的公共信息平台,就能够将公共信息网络和仓储的信息网络二者有效结合,从而增强企业的仓储信息化水平。

5 结束语

工业企业仓储管理是世界上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不但能够促进物流发展,还能够增强工业企业物流业水平,同时也是社会再生产中能够顺利进行的首要条件。因此就要从其现状中分析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确定发展方向,才能够确保工业企业的仓储行业能够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赵红,赵敏.如何实现高效率的仓储管理[J].经营管理者,2012(11).

篇2

当前,A生产加工企业仓储原材料主要有:钢材、建筑五金、金属材料、橡胶及制品、劳保用品、通用机械设备、电力电工设备、电工材料、电工元器件、日用电器、通用仪器仪表、工具量具刃具磨具、紧固件、轴承、阀门等。现阶段,A生产加工企业在原材料库存管理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A生产加工企业仓库储存空间情况如下:物资库存仓库总面积750平方米,长50米,宽15米,高30米;托盘长1.5米,宽1.5米。A生产加工企业产品仓储管理规定内容如下:(1)产品完工后,各生产单位核算员凭主卡、产品附件清单,在生产技术部成品保管员处办理入库手续,并填写《公司成品入库单》,简称成品入库单。生产单位根据成品入库单编制本单位《产品完工产值情况统计表》,生产技术部凭成品入库单编制《产成品收入明细表》。(2)生产单位凭主卡、成品入库单、领料单,到经营计划部销卡,凡超出定额费用部分一律无效,可直接从收入总额中予以扣除。(3)市场开发部负责依据《产成品收入明细表》编制《产品完工汇总表》,向企业主管领导、财务资产部报送。(4)工程竣工后,各分公司及时报请工程项目部、监理公司对工程质量、数量、工期、施工资料等进行验收。

二、生产加工企业仓储管理存在的问题

A生产加工企业生产原材料存量大,大量的产成品仓储库存积压、大量的生产在制品、市场供应商家原材料一次性来货太多等因素,造成了企业仓储管理中出现许多问题。

1、储存结构设计不合理企业储存空间应包括物理空间、潜在利用空间作业空间和无用空间,即储存空间=物理空间+潜在利用空间+作业空间+无用空间。而A生产加工企业的仓库设计,将重点放在物理空间上,仅物理空间就占75%以上,其余空间共占25%不到。由此可见,企业的仓库整体空间利用率并不高,物资库存中存在拥挤、堆积现象,一旦到了企业产品销售旺季时,仓库就会变得更加拥挤、混乱,仓储产品卸货、入库、分类及管理效率极其低下,而空间拥挤还会造成产品脱落、碰撞以及破损。

2、仓储管理制度不健全A生产加工企业当前的仓储管理模式还是采用了原始的仓库储存管理模式,明显已经无法满足当前企业对物资管理的精细化、集约化要求。受到传统仓储管理模式的影响,A生产加工企业在仓储管理制度建设方面做的不到位,未精确考虑各种物料项目之间的联系,公司成品规格种类多、物资管理混乱、编码不统一,造成货位摆放混乱,影响仓储效率。此外,在库存的物料分类方面也没有按照精细要求划分,常常从价格方面进行归类,忽略了不同物料的体积、流量、订货周期、保存要素等情况,很多仓库储存区域没有得到明确划分,由于区域划分混乱,一些金属制材、电器零件、变压器、导线、开工部件等只能在室外摆放,长此以往企业仓储材料、物料损耗较多。

3、仓储管理人才管理不善A生产加工企业仓储管理人员配置不到位,在岗的仓储部门库存管理人员都是些老员工,常常在没有专业库存技术和理论支撑下进行管理,依靠的是自己多年积累的经验,而不是科学理论和数据依据。仓储管理人员的缺失,导致一些区域仓库没有人负责,仓库里的物料、材料混乱堆放,影响了库存管理秩序,导致A生产加工企业一些重要材料存放不规范化。此外,由于A生产加工企业目前仓储管理人员不足,无法根据公司材料、物料库存管理要求进行有系统的存货盘点,造成企业的仓储账目、物混杂现象日趋严重。

4、仓储管理技术落后A生产加工企业仓储管理之所以混乱、仓储区域之所以不能明确划分、仓储物资管理之所以出现较大误差,与落后的仓库管理技术有密切联系。尤其是很多仓库现如今还延续着十年前的人工记录、人工测量、人工统计方式,仓储管理方式陈旧落后严重影响了仓储管理的时效性和仓储库存数据的准确性。只有少数的仓库采用了先进的仓储管理系统,大部分仓库即使装有仓储管理系统,也没有得到充分应用。通常情况下只做账目统计利用,无法适应现代化、信息化仓库管理需求,导致公司仓储物资账目出现偏差,账、物不符现象百出。

三、生产加工企业仓储管理优化途径

单一的物料仓储管理策略、笼统的仓储控制规划,以及混乱的仓储物料分类是导致A生产加工企业当前仓储管理面临诸多挑战,因此当务之急是针对A生产加工企业不同物料仓储要求,通过采用ABC分类法及现代化的仓储技术等实现仓储管理优化。

1、采用ABC分类法进行管理ABC分类控制法是库存控制的方法之一,采用ABC分类仓储管理方法进行旧有仓储管理优化升级,从生产加工企业运营特点出发,对现有的仓储物资展开合理的主要、次要划分,充分利用三类物资的仓储空间,展开合理高效的仓储物资的区域管理。采用ABC分类控制法进行库存管理的目的是合理进行物资划分,对仓库中的多种产品进行划分、归类,针对ABC三类物资可以采用相应措施制定仓储管理计划、订货方式、配置要点、记录方式、保存要求等,对仓储进行ABC分类之后,还需要根据企业的经营策略对不同级别的仓储物资进行不同的管理和控制,促使企业仓储管理日趋合理化、规范化、高效化。

2、应用现代化的仓储管理系统为保证生产加工企业仓储管理优化方案实施时,保证各部门成员之间信息传递的时效性、准确性,需要根据企业仓储管理需求,采用先进化的ERP系统、CRM系统等,还要根据需求预测模型的建立,构建能够分析需求因素指数的整合系统,切实保证公司仓储信息的安全、库存数据的精确、库存交易记录的保密等。此外,还需要借助B/S程序构架,基于IT信息技术之上,对企业仓储物资的现金流、物流等展开适时追踪,提高仓储管理效率。

篇3

关键词:供电企业;仓储管理;应急物资;促进

在我国社会经济中,电力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而且电力的基础功能也更加显著。现阶段,人们要求电力具备多样化的特征,包括电功率需要增加,可靠性需要增强,这些要求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电力单位的工作标准。电力应急物资的运转效率如果得到有效提升,有利于在企业中形成完善、高效的仓储管理模式,这也是促进应急抢修效率提升的基础前提。在常规的电网物资供给管理系统中,有些传统的观念无法适应当前电力物流的需要,严重阻碍了供电企业应急物资的供应发展。本文主要分析了供电企业仓储管理模式的完善对电网应急物资供给的促进作用,具体内容如下。

1 物资仓储管理和电网应急物资供应的含义

物资仓储管理指通过构建层级扁平仓库、保持库存合理水平、集中调度配送,实现功能齐全的“大仓库、大配送”物流管理模式,通过建立较为合理的仓储管理模式,还能使企业科学控制库存、提高物资周转,降低管理成本。为了保证在事故灾害发生时,企业能够把将抢修物资迅速、方便、安全的送抵现场,使抢修工作人员在第一时间展开抢修,仓储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物资供应是指把生产线终点的商品通过一定方式传递给消费者的活动,当然也包括物质资料从货源地到生产线的传递活动。在供电企业、设备能源企业等物资应急管理上,其有着广泛的运用,它影响着供电企业日常运营的包括发电、变电以及中间的输电和配电、最后终端客户的用电过程。在物流供给管理的整个环节中,物资的仓储管理占有着重要的地位。供电企业通过构建一个合理的仓储管理模式,可以提高物资的周转率,合理地控制仓库的库存量,最终达到节约管理成本的目的。特别当灾害和事故等应急事件突发的时候,由于对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物资类别、物资属性和数量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这就要求必须对供电企业仓储物资有着合理的规划和管理使得抢修人员在第一时间内将抢修物资迅速、及时、安全地送达灾难或事故现场。

2 仓储管理模式的完善对电网应急物资供给的促进作用

2.1 急救包方式

当前在电网应急物资供给的过程中,急救包方式很常见,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规划急救包时,应该考虑到管辖面积与供电所的大小来明确物资配置的相关问题。如果是在内陆地区,电站不会出现太大的问题。通常情况下都会有金具、线缆等低廉的单价物资,但是不会有变压器、水泥杆之类的物资。如果是在沿江沿海地区,情况会大不一样。这些地区经常会受到暴风雨、台风等恶劣天气的侵袭。一旦车船无法行进,应急物资无法及时到达现场,对于急救包的规划应该更加全面,能够为停航条件下的抢修工作提供保证。急救包的设计需要丰富,保证物资种类的全面。变压器、水泥杆之类的物资必须准备好,常规的物资种类也需要适当增加,防止停航时导致物资到达时间不及时,耽误抢修工作的现象。与抢修工程成本相比,急救包花费的成本较低,而且有利于提高人们的满意度,电力使用创造良好的效益。

2.2 全面的管理方法

全面的管理方法中主要分为四个环节,分别是计划、实施、检查与处理。有效的管理四个环节的工作,可以保障电网应急物资供给的准确性与及时性。

2.2.1 在计划环节,相关人员需要充分考虑到物资仓储中存在的不稳定因素,与可能出现的现象,并且详细调查与研究管理人员的工作能力与专业知识,基本设备的稳定运行以及物资的配制等。在计划过程中,需要分析物资仓储的特点,搜集与分析在一段时间内的物资仓储资料与当前的情况。详细研究相关的数据资料与信息,并且总结出在物资仓储汇中出现的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采取有效的管理方法,明确科学的应急计划。在计划环节主要是明确管理人员,合理分配资源,明确管理与解决的目标,制定有效的行动计划。在计划过程中,应该重视从数据中获取结论,例如某地区容易出现哪些问题,应用次数最多的器材是哪一种,这也是通过分析数据与信息,明确最佳的管理方法。

2.2.2 在实施环节,相关人员应该具备强烈的工作责任感,根据规定章程工作,确保各项规定的落实,推动计划目标的实现。在管理物资的过程中,应该准确分析物资的购置、分配以及储存,保证数据的集合。但是外界环境与生产需要因素会引起采购过程发生改变,因此应该按照预案适当的调整。按时记录各个仓库的储存,科学的分配资源,保证每个仓库能够保证物资的零积压。在实施计划的过程中,工作人员要注意履行自己的职责,不能,要以高度的专业素养,认真贯彻执行管理制度。对出现的特殊状况,要及时积极地采取应急措施,并将管理制度与实际情况相结合,找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

2.2.3 检查环节要求确认企业是否按照计划阶段制订的各项措施有序执行,预期目标是否达到等,是对工作效果和执行情况的检验。在检查环节,对于执行过程中出现的力度不足,甚至执行错误的问题,要及时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并进行严肃处理,保障管理制度有条不紊地执行下去。通过检查环节的各项检查,可了解在管理制度实施中,哪些项目得到了充分完成,哪些项目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改进,积极总结成功经验,以及规定中存在的不足和缺陷,及时整理和分析检查结果,并撰写检查报告。

2.2.4 处理环节要求总结物资仓储管理中的成功经验,改善出现的漏洞,防止同样问题的再次发生。经检查环节后,一些成功、有效的规定得以升华,可被定为“标准”进行贯彻和执行,进而在电力企业中推广和应用。而对于出现的问题,在检查环节已经做出总结,处理环节就是分析这些问题或不足,找出原因,有针对性地解决和改进,防止同样问题的再次出现,这是下一循环的改善目标,亦是下一循环的开始。在处理环节要注意客观总结经验,经验必须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和适用性,方可将其升为“标准”,不能因为其在某一方面或部门得到成功贯彻,就盲目地认为其可普遍适用;还要注意对于出现的问题,不管是个人还是单位,都应做出公正的、合理的惩戒,以维护管理制度的严肃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电力企业的仓储管理工作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抢修工作的质量与水平。供电企业完善仓储管理方式,建立健全的物流仓储管理系统,采用急救包与全面的管理方法,不仅可以保证电网应急物资能够及时到达需要的地方,还能够提高电网单位的应急反应速度,增强电网单位的应急工作水平与市场竞争力,从而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物流;仓储成本;管理与控制

对于现代化的物流业来说,物流过程中的仓储活动会带来多种存储费用的产生,仓储成本往往和整个物流过程的总成本有着莫大的关系。物流的特征由少品种、大批量变为多品种、少批量或多批次、小批量;仓储的功能也从重视保管效率逐渐变为重视流通功能的实现。仓储物流成本管理水平的高低,对整个物流成本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 仓储成本的财务预测、预算及决策

要想对物流行业中的仓储成本情况进行预算与预测,就要从整体进行考虑。按照物流公司原本进行仓储活动中的历史财务情况,结合当前的物流现状等,对接下来一阶段成本进行财务预测。根据企业现状进行判断,采用物流业务量百分比方式或者是线性回归方式进行物流仓储成本财务上的预测更适合。

预算能够更好的规划仓储财务战略发展, 按照其连续性或者是完整性上的原则,利用不同的计算方式,比如说固定、滚动、定期这三种预算,对仓储成本进行财务预算,以便更好把握物流行业中仓储规划。

制定好仓储成本总计划目标之后,对于这个目标前提下的财务决策是关键性。在仓储中进行分轻重点财务仓储管理模式,即是仓储成本最优管理方式,即是以减少成本消耗,同时最少资本占用下实现了对仓储优化管理,满足企业发展的需求。在财务管理上,实行分批次批量的进行经济管理,仓储产品要进一步管理,节约消耗成本。

企业内部管理部门之间除了财务上的管理之外,还需要多个部门进行合作对仓储成本管理进行完善化。按照当前企业经营现状,对仓储成本上进行科学性的采购管理,监管物流仓储活动中的行为。在仓储活动财务决策上,要与企业本身发展计划相互调整,实现在财务决策中对仓储成本科学化微调。

二、仓储成本管理与控制方法

1.仓库内装卸搬运成本的管理与控制

物资进出仓库主要依靠装卸搬运作业来完成。装卸搬运机械的设备折旧费用,是仓库内搬运装卸成本中比重最大费用。仓储部门首先注意选择适用机械设备的经济性和实用性。防止不顾实际需要、无端增大仓储设备折旧的做法。

2.仓储人工费用的管理与控制

仓储人工费用的支出主要仓储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工资、奖金、福利费津贴等。着重于减少非工作人员的工资支出,同时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不断降低仓储成本中活劳动的消耗。此外选择合理劳动组织形式、工资形式,对于降低费用也有影响。

3. 仓储空间布局的管理与控制

优化仓库布局减少库存点,削减不必要固定费用。许多企业通过建立大规模的物流中心,把过去零星库存集中起来进行管理,对一定范围内的用户进行直接配送,这是优化仓储布局的一个重要表现。要在物流成本综合角度来考虑仓库的布局,使总物流成本达到最低。

4.仓储其他成本费的管理与控制

在仓储成本中如燃料油料电力低值易耗品等,它们所占比重较小,但这些成本管理也是不可忽视的。在保证货物质量安全前提下,提高仓库与仓储设备的利用率,掌握好储存额的增减变动,充分发挥仓库使用效能;做好仓库盘点工作尽可能减少货物损失等。

三、仓储成本管理与控制的优化方法

1.优化仓库布局,适度集中库存

集中库存是指利用储存规模优势,以适度集中库存代替分散的小规模储存来实现仓储成本优化。有利于采用自动化操作方式;有利于形成批量干线运输;有利于形成支线运输起始点。所以要从物流总成本角度综合考虑选择最优方案。

美国联合慈善公司由UPS直接将材料有印刷厂送往各地分拨点,考虑到全美各地租用仓库会降低总成本,资料送往各个仓库,由UPS送到当地分拨点。当地分拨点可以直接从仓库提货,不必向印刷厂订货。运输费用的降低在抵消增加仓储费用后还有节余,因此利用仓库来节约成本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

2.运用ABC和CVA管理法分析库存,抓住重点,优化库存结果

ABC库存管理法是根据库存种类数量与所占资金比重之间的关系,将库存物资分为A、B、C三类,该方法是根据帕累托曲线规律解释关键的少数和次要的多数在库存管理中的应用。这有利于对每一类的库存物资制定不同的管理策略,有利于降低库存物资的资金占用,也有利于减轻库存管理人员的工作量。

由于ABC库存管理法有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对C类物品的重视不足。因此,除了在库存数量上要设计经济,更需要在物资的结构上做到合理。如果各种物资的之间的关联性很强,即使其他物资仍有一定的数量,只要一种物资耗尽也都无法投入使用。因此企业在库存管理中引入了关键因素分析法——CVA

3.提高仓储人员的工作能力

企业可以通过引进专业、高素质、综合能力较强的人员,也可对现有人员采用培训的方式提升其工作能力。同时还要加强对人员考核工作,实行适度奖惩措施,起到激励。

4.加强信息化技术在仓储中的应用

信息和技术在企业的生产和经营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在仓储作业中加强信息技术的应用,既能提高作业的效率,又能降低仓储成本。

5.加强仓储计划管理

企业应该根据生产或客户需求规律,充分考虑将可能面临的问题,进行事前规划。同时考虑各项成本之间效益背反关系,力求科学化达到库存成本最小化。如利用经济批量订货法、订货周期法等控制储存物品数量,防止库存量过高或过低,而造成巨大损失。

结语

随着物流管理意识的增强和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对于物流仓储成本的关心日渐浓厚。在本篇论文中也表述财务管理控制的多个环节之间的工作是相互联系的。笔者对于仓储成本认识还是比较粗浅的不全面的,这还需要在以后的工作中多总结、多探讨。(作者单位:陕西省邮政速递物流有限公司安康分公司)

参考文献:

[1]葛承群 物流运作典型案例诊断 中国物资出版社 2011

[2]王宏 物流技术实务 中国物贵出版社 2012

[3]吴清一 现代物流概论 中国物资出版社 2011

[4]万同坚 企业物流运营实务与案例分析 中国物资出版社 2010

[5]刘彦平 仓储和配送管理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2

[6]万同坚 企业物流运营实务与案例分析 中国物资出版社 2010

篇5

在互联网经济及产业互联网化的趋势下,仓储物流业正迎来空前的发展机遇和全新的模式变化。其中机器人技术的应用程度已经成为决定企业间相互竞争和未来发展的重要衡量因素。目前世界领先的各个物流企业都积极开始企业的升级转型,不断引进自动化系统、追赶机器换人的潮流,以期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增强企业竞争力。目前,机器人技术在物流中的应用主要集中在包装码垛、装卸搬运两个作业环节,随着新型机器人技术的不断涌现,其他物流领域也会出现越来越多的智能机器人应用案例,仓储物流机器人将对物流运作模式和整个物流体系变革产生深远影响。

机器人引发仓储物流智能化的变革

为了促进技术交流与合作,开创智能物流新生态,推动智能物流技术可持续发展,今年10月14日,2016年京东杯X机器人挑战赛在北京交通大学启动。同时,京东了物流机器人研发、应用与开放的战略,希望让智能仓储物流机器人的应用场景更加成熟,并希望通过积极提倡并推动智能仓储物流机器人这一变革,来降低物流运营成本,提升用户体验,全面布局智能物流商业化。

京东的智能物流发展战略,可以说,戳痛了目前仓储物流行业发展的痛点。

仓储物流产业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资源,且大部分工作属于非技术性工作。比如烟草、电商、快递、医药、食品饮料、制造业、服装纺织等行业订单处理、搬运、码垛、分拣等岗位需要很多人力,但是传统的物流模式显然难以应对目前迅速增长的货运量。

此外,我国物流成本一直较高,也一直被人诟病。与美国、日本国外发达国家相比,单位GDP中我国的仓储成本占比是其他国家的2-3倍,并且这一差值近些年来呈现逐步扩大的趋势,即便与其它“金砖国家”相比也明显偏高。究其原因,物流产业管理效率底下、管理信息化程度低和管理成本高企也是重要原因。

随着电子商务高速发展带来物流业务量大幅攀升,以及土地、人力成本的快速上涨,业内一直在寻找能够节省仓库面积、提高物流效率的智能化物流装备。要把包括运输、仓储、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平台等物流资源统一起来,除了智能化的管理设施,还需要有能替代人工的装卸、搬运、包装设备,其中智能仓储机器人就是一个典型代表。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智能仓储机器人可以承担着搬运、码垛、分拣等工作,这就改变了传统的物流运作模式,其中包括减少从订单到交货的时间。比如智能仓储机器人将会让订单从生产设施到货盘再到包装,从尺寸定价到装卸码头再到集装箱的运输过程更加便利;智能仓储机器人由于工作精确度高,还可以减少工作失误和对逆向物流的需要;机器人可以记录海量数据,并能以精准的精度审查数据寻找错误的能力,这还能减少物流过程中订单信息错误的发生,而所产生逆向物流的需求将会减少。最让人放心的是,智能仓储机器人可以极大程度减少劳动力的使用,比如可以减轻员工所承担的体力劳动,例如长时间行走、装卸和搬运超重产品等等。此外,机器人不需要食物和水,可以全天候工作,并且通过互联网能与其他设备连接,这些对于传统的物流模式都将产生重要影响。

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在仓储物流领域都面临着“机器换人”的热潮。比如根据Bloomberg的数据,2016年美国的仓储拣货和包装工人接近90万人可以被物流机器人代替;罗兰贝格则称欧元区的15个领先国家有近360万个与仓储物流相关的非技术性工作岗位,按照物流业和汽车业的机器人化现状对比,预计欧洲有近150万个工作岗位有机会被物流机器人所替代。在我国,根据行业测算,医药、乳业、纺织服装、轮胎、汽车等物流自动化改造空间分别为600、100、200、300、120亿,目前仓储机器人愈发成为现代物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应用程度将决定相关企业未来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智能仓储物流机器人来势汹汹

据悉,仓储物流机器人发展到今天已经有35年左右的历史,其发展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代(表1)。其中第一代物流机器人还没有“机器人的模样”,它们主要是以传送带及相关机械为主的设备,为机器人原型来实现从人工化向自动化的转变。第二代机器人主要以自动导引车(AGV)为代表的设备,这类导引车装备有电磁或光学等自动导引装置,能够沿规定的导引路径行驶,具有安全保护以及各种搬运功能。它们中的佼佼者是亚马逊Kiva机器人,该类型机器人依托AGV小车技术,实质上仍然需要人工完成拣选货物操作,效率仍有待提升。第三代机器人在第二代基础上,增加了替换人工的机械手、机械臂、视觉系统、智能系统,提供更友好的人机交互界面,并且与现有物流管理系统对接更完善,具有更高的执行效率和准确性。

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第二代机器人最典型的案例――亚马逊的Kiva机器人。

应该说,零售业巨头亚马逊的眼光非常具有前瞻性,2012年亚马逊以6.78亿美元买下自动化物流提供商Kiva的机器人仓储业务后,就积极利用机器人来处理仓库的货物盘点以及配货等工作。目前亚马逊的几十个仓库里,有超过15000个Kiva机器人在辛勤工作。亚马逊因此也被成为全球最高效的仓库。比如亚马逊位于美国马萨诸塞州的物流运营中心有200 台该类型机器人,每天可以处理超过 1 万个订单商品,准确率能达到 99.99%。

在二代仓储物流机器人中,还包括Swisslog(瑞仕格),这是一家总部位于瑞士的自动化仓库和配送物流解决方案提供商,其背后是工业机器人“四大天王”之一的KUKA(其持有Swisslog的96%以上股份)。与Kiva等货架式存储不同,Swisslog的Click&Pick系统采用的是一种三维的立方体网格架系统,每个立方体内有一个标准尺寸的箱子装着特定货物,如果装着所需货物的箱子埋在别的箱子下面,机器人会把上面的箱子拿起来堆在旁边,拿到货物后再放好。据Sisslog称,Click&Pick一小时能处理1000张订单,速度是人类作业的4-5倍。

在第三代物流机器人中,Fetch和Freight是其中的佼佼者。Fetch和Freight是硅谷机器人公司Fetch Robotics生产的仓储机器人,去年这家硅谷公司在2015年6月获得了软银领投的2300万美元融资。Fetch和Freight是一组互相配合使用的机器人,其中的Fetch机器人可以根据订单把货架上的商品拿下来,放到另一个叫Freight的机器人里运回打包。Fetch相当于Kiva的升级版,Fetch机器人具备自动导航功能,可以在货架间移动,识别产品并将其取下货架并运动到Freight里。机器人可以自助规划路线和充电,从而保证整个仓储系统的无缝运行。

中国企业争相创新

尽管我国智能仓储机器人市场仍处于发展初期,但市场参与者显然都已看到了潜在的机遇,2016年各方企业都在加紧进行产品研发和推广,其中既包括等极智嘉、海康威视、阿里巴巴等企业,也包括新松、机科发展等国内领先企业,还有近年来发展迅速的快仓、远能等新兴企业。

其中我国的智能机器人公司Geek+(极智嘉科技)由于专注在仓储物流领域,获得了较高的行业认可。Geek+产品对标的是亚马逊Kiva机器人,由于其可以实现柔性和智能的物流自动化解决方案,应用效果也非常好。据悉,目前应用Geek+机器人系统的仓库总空间达3万平方米(单仓最大6,000O左右),正式商用的机器人量超过200台,单仓最大日出货能力超20,000件。Geek+的机器人拣选系统已经成功的在天猫超市、唯品会等多家知名电商仓库实现商用。今年10月11日,仓储机器人创业项目Geek+宣布获得5000万元人民币的A轮融资,投资在五月完成,领投方为前IDG著名投资人章苏阳创建的火山石投资和知名投资机构高榕资本。

天猫超市的“曹操” 货品分拣机器人则在货品分拣领域成为最重要的智能产品之一。这个机器人是一部可承重50公斤,速度达到2米/秒的智能机器人,造价高达上百万,所用的系统都是由阿里自主研发的。天猫超市华北配送中心位于天津市武清区菜鸟网络物流园区,而华北配送中心的覆盖范围包括京津冀、山东及东北部分城市。为了缓解分拣压力,在配送中心,仓储搬运智能机器人“曹操”承担了重要的任务。曹操”接到订单后,它可以迅速定位出商品在仓库分布的位置,并且规划最优捡货路径,拣完货后会自动把货物送到打包台。目前在“曹操”和小伙伴们的共同努力下,天猫超市在北京地区已经可以实现当日达。

此外在今年9月1日,菜鸟网络还了一款名叫“小G”的末端配送机器人。小G身高1米左右,能承载约10~20个包裹,在接受指令后,可自动规划最优配送路径,将物品送到指定位置。据悉,小G的能力是基于自主感知、智能识别、运动规划等多项关键技术,采用电动驱动方式。只要通过手机向小G发出服务需求,他便会规划最优配送路径,将物品送到指定位置,用户可通过电子扫描签收。

从其功能来看,小G已经成为全球物流行业最先进的机器人之一。目前,这款机器人正在阿里巴巴位于杭州西溪湿地的总部熟悉环境,届时,数台菜鸟智能配送机器人将协同运作,在数十万平方米的阿里巴巴园区为上万名员工提供智能包裹投递服务。菜鸟小G总设计师陈俊波希望,未来小G能帮助快递员缓解末端配送压力。他同时表示,小G将会不断升级,拥有应变自如能力,拓展更多的功能,引领全球物流配送机器人发展。

中国领先的监控产品供应商海康威视自主也研发了智能仓储物流机器人“阡陌”。虽然“阡陌”的个头不大,升举、搬运、旋转1000Kg的货物不在话下,前进、后退、转弯这种动作更是难不倒它。背上1000Kg的货物后,运行速度仍然可以达到1米/秒。“阡陌”还可以满载运行8小时以上,当电量低于一定阈值时,系统就会安排空闲的机器人自己走到充电位进行自主充电,而完全没电到充满只需1.5小时以内。

目前经过近一年的调试,“阡陌”智能仓储系统稳定性不断提升。根据厂家在总面积达12万平方米的海康威视安防产业基地内的测试结果,“阡陌”可以满足海康威视日产值近亿元的仓储及内物流需求,有效节约仓储、搬运等岗位人工约70%,节约总人力近3成,有效提升订单处理能力40%。

随着仓储物流机器人市场规模日趋扩大,中、重载复合机器人也成为了市场新的需求方向。目前,新松公司物流机器人负载能力能够达到80吨,工业机器人负载能力能够达到500公斤。新松基于在重载领域研发优势,在国内率先推出了采用麦特纳姆轮的重载复合型机器人,其车体负责能力能够达到2吨,机械手负载能力能够达到50公斤。该重载复合机器人已经在控制系统、运动单元、搬运单元全部实现国产化,可以实现全方位灵活运行。重载复合机器人研制成功国内首创,在国际上也是率先推出的,标志着国产机器人水平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未来向中高端发展

公开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日均运送包裹数5700万,预计2020年,中国日均运送包裹数将达到1.45亿,这么大的数量利用人工分拣、运输和包装对于任何一家公司都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因此智能化的物流模式是解决中国物流复杂问题的终极方案。此背景下,实现大数据驱动的创新性社会化物流协同平台,充分利用仓储物流机器人赋能全行业、赋能整个生态系统是实现智能物流发展的先决条件。

根据统计,如果应用仓储物流机器人,在保证同等储存能力的条件下,可至少节约70%以上的土地和80%以上的劳动力。目前具备搬运、码垛、分拣等功能的仓储物流机器人成为物流行业当中的一大热点并不奇怪,但在未来要满足中国物流业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由传统模式向现代化、智能化升级,伴随而来的必然是各种先进技术和装备的应用,所以在未来需要中国的仓储物流机器人企业在最大程度提升仓储管理的准确性,以及识别、分拣、进出货的处理速度,降低存货周转率,适应电商、生鲜配送等现代快速物流的需求。 之所以提高适应电商、生鲜配送等现代快速物流的需求,是因为冷库物流仓储机器人对多数生鲜电商解决冷链末端“最后一公里”来说,绝对是利好消息。目前冷库物流仓储机器人在制冷行业里已经有很多厂家应用。早在 2012 年,思念第二工业园就开始应用德国库卡仓储机器人在汤圆仓储中大显身手。两个德国库卡机器人把包装好的产品按规格分类摆放好,为它们包上薄膜,码垛在立式冷库中。厂家表示,用仓储物流机器人不仅方便高效,还不会让人受伤,在工作中还可能喷出冷气给货品降温保鲜,所以在冷库里,码垛、搬运都能用机器人来实现,目前机器人参与全程冷链已经成为生鲜仓储中最前沿的技术。

篇6

一、现阶段我国仓储管理现状存在的问题

具有明显部门仓储业的特征。自从我国确立了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后,建立起集中统一的经济管理体制,在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形成了以部门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从当时来看,部门仓储业的建立为保证本部门的物资供应,完成本部门的生产建设任务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由于各部门都是从本部门利益出发,很少顾及其他部门或国家的利益,再加上相互间缺乏沟通,又没有一个统一管理部门来进行协调和统筹安排,因此,出现了目前存在的重复设库问题,物资流通中转环节多,流通渠道不畅,库存居高不下,物资损失浪费大部分地区仓储大量剩余和部分地区仓储能力不足的两极分化局面等。

仓储技术发展不平衡。20世纪80年代以来,仓储技术得到较大发展,但是,各地发展不均衡。自改革开放以来,国外先进的仓储技术传人我国,使我国仓储业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特别是自动化仓储技术传人我国以后,我国的仓储技术有了较大的提高。但各地区发展不平衡,有的现代化仓库拥有非常先进的仓储设备,例如各种先进的装卸搬运设备、高层货架仓库、全部实行计算机管理等。而有的仓库却还处在以人工作业为主的原始管理状态,仓库作业大部分靠肩扛人抬,只有少量的机械设备。还有一种情况是介于上述两者之间,具有一定的机械设备和铁路专用线,但利用率不高,有些设备已经老化,有些已经陈旧,但由于资金不足,无力更新,只得带病作业,隐藏着许多不安全因素。这种仓储技术方面先进与落后并存的状态将会继续存在一段比较长的时间。

仓库的拥有量大。但管理水平较低。我国的仓库数目虽然很多,但是仓库管理水平却不太高。究其主要原因,是我们有些领导在思想上对仓储管理不够重视。常见这样的领导“手中有货,心中不慌”,他们把主要精力放在如何争取货源上,一旦货物到手,往仓库里一放,就以为是万事大吉,至于如何管理好库存物资,就不太关心。再加上我国社会上普遍对仓库工作存在一种偏见,认为仓库不需要知识,也不需要技术,致使仓库人员的素质,尤其是文化素质不高,直接影响了管理水平的提高

仓储管理方面的法规法制还不够健全。我国已经建立的仓储方面的规章制度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科学水平的提高,已经不适合实际情况。目前我国还没有一部完整的《仓库法》,我国仓储管理人员的法制观念不强,仓储内部的依法管理水平也比较低下,一是将仓储用地归并为工业用地,这种定性误差派生出许多问题,因为仓储与工业,无论是产业性质还是盈利水平都不可比;二是原国家划拨土地的土地使用税较高;三是仓储用地的土地出让金太高,且要求一次性支付,加大了仓储企业和新的投资人的初始成本;四是仓储用地置换过程中,仓储企业同时缴纳土地增值税与土地出让金,制约了仓储企业的技术改造;五是“租地建库”成为普遍现象,造成市场不公平。

仓储方面的人才缺乏。发展仓储行业,既需要掌握一定专业技术的人才,也需要操作型人才,更需要仓储管理型人才,而我国目前这几方面的人才都很匮乏。据有关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我国的物流人才缺口150万,仓储物流方面的人才缺乏也很严重。

二、我国仓储管理现状的发展对策研究

近年来,因物流市场供需变化,我国的仓储业正在向仓储社会化、仓储产业化、仓储标准化、仓储现代化的方向发展。拥有先进管理理念的物流企业,开始注重对仓储设备的建设、人才的培养、法律的完善和整体供应链进行管理,积极发展与客户的长期合作关系,通过提供各种增值服务来参与客户的供应链管理,降低客户的成本,从而也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加强仓储基础设施建设。要加大投入力度,努力提升现有仓库的基础设施,不断改造陈旧老化的仓库,更新使用现代化的仓储设备。既要借鉴国内外的先进经验和技术,又要结合各地区的实际情况,不能贪大贪多,形成科学合理的仓储设施网络

加快引入竞争机制,建立统一、公平有序的现代仓储市场体系。为保障仓储业的健康发展,就要规范市场秩序,加快引入竞争机制,建立统一开放、公平竞争、规范有序的现代仓储体系。废除各类不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有关规定,为仓储企业的经营和发展创造宽松的外部环境。

加强仓储资源的整合,完善仓储标准化体系。我国不同行业的仓储企业的储运设施不能共用,影响了企业合理统筹仓储资源的能力。仓储标准化不仅是为了实现仓储环节和其他环节的密切配合,也是仓储内部提高作业效率的有效手段。所以仓储企业要不断完善其标准化体系。提高仓库利用率、实现有效的库存控制,就要建立有效的信息网络,实现仓储信息共享,积极推进企业仓储管理信息化。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公共信息平台,实现公共信息网络与仓储网络的有效结合,提升企业仓储信息化水平。

建立健全仓储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建立健全以责任制为核心的规章制度是仓储管理的一项基础工作。建议制定与实施有利于现代仓储业发展的企业注册、土地征用、税收、交通管理等政策,制订仓库等级、仓储相关设备、仓储安全、仓储作业、仓储服务质量、仓储从业人员资质要求等方面的国家标准,为现代仓储业的发展提供条件与依据。对仓储服务市场进行有效管理,制定诚信管理办法;依据仓储安全、作业与服务等相关国家标准,组织全国大中型生产、流通等货主企业评选优秀仓储服务企业。

引进并培育仓储专业人才,完善培训体系。人才是企业的重要资源,要发展仓储企业,就要有技术、管理等多方面的人才。全面提高员工素质,完善自动化仓库的管理机制。物流设备要实现高效能利用,需要有相适应的物流环境和科学管理,这些都要求有高素质的人才。在目前缺乏实践经验的情况下,可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去发达国家考察学习,请专业人士或高校教师介绍经验、传授知识、办学习班等,或在技术院校招聘物流专业技术型人才,尽快解决操作人员和维修人员缺乏的局面。做好消化吸收工作,使其尽快国产化,以适应市场需要

篇7

关键词:危化品;仓储;物联网;RFID技术

中图分类号:F406.5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 modernization in China, dangerous good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whole industrial system. However, there are a lot of problems in dangerous goods warehouse management in operation and regulation in China. In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first anniversary of the events on the occasion of the Tianjin port, from the aspects of the particularity and strictness of dangerous goods warehousing, gives the analysis to the problems that exist in current China's dangerous goods storage, as to establish the safe and efficient storage of dangerous goods and put forward practical and effective suggestions for our country.

Key words: dangerous goods; warehousing; internet of things; RFID technology

0 引 言

“8.12”天津港爆炸事件已过去将近一年时间,此次事故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据统计分析,仅2010~2014年,就发生危化品事故326起,总死亡人数多达2 237人。危化品事故按发生类别分为火灾事故、泄漏中毒事故以及爆炸事故,其中爆炸事故所占比例最大,约占所有事故中的80%[1]。另一项调查显示,从2005年至2015年间,我国发生的涉及危化品的事故中9%发生在仓储阶段,77%发生在运输阶段[2],虽然仓储阶段事故的所占比例小于运输阶段,但由于仓库内存有大量的危化品,故其危害性远远大于运输阶段。鉴于此,危化品仓储行业得到了各方的重视,对当前我国危化品仓储的研究也具有重要意义。

由于危化品与普通货物的物理及化学性质存在较大差异,从而使得危化品在包装、运输、装卸、仓储等方面与普通货物明显不同[3]。调查发现,无论在运作管理还是监管方面,我国危化品仓储方面都存在很多问题。本文在天津港事件一周年之际,从危化险品仓储的特殊性及严格性等方面入手,对我国危化品仓储当前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从而为我国建立安全、高效的危化品仓储体系提出切实、有效的对策建议。

1 危化品仓储的特点

由于危化品种类繁多,性质各异使得其保存的方式与普通保存方式也大不一样,危化品仓储具有其特有的特点[4]:

1.1 管理严格

从事危化品仓储要求具有很强的专业性, 因此各个部门需要更好的协作与配合。为保证危化品仓储的安全,仓库管理中的每一个环节都不允许出现任何差错,因为在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整条链条中,任何一个部门的微小疏忽都有可能影响下游部门的正常运转,甚至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这就要求危化品仓库应处于严格而科学的管理之下,使危化品仓储在保障安全性的前提下有条不紊的进行。

1.2 安全性强

储存货物所具有的特性是危化品仓储不同于普通仓储的最显著特点。普通仓储企业管理侧重于效率和效益,以求尽可能压缩仓储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然而对危化品仓储来说,最重要应该考虑的不是效率或效益,而是安全性问题。即在危化品仓储的过程中,保证货物的安全性是重中之重。如果危化品在仓储过程中发生意外事故,而且未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补救,便极有可能对人民生命财产以及周边环境造成严重损害,而这种后果往往会扩散至较大区域并持续较长时间。因此,若片面追求效率和效益最大化而忽视安全性的保障,则很可能造成恶劣的后果,与这种损失相比,起初追求的那些经济利益便显得毫无意义。

1.3 救援难度大

危化品仓库堆积的物品种类较多,且性质各异,因此救援的方式也不同。当事故发生时,救援队伍不能及时有效地了解到事故发生的内部情况,很难在短时间内制定及时准确的救援方案,给救援人员带来极大困难。天津港爆炸事故发生后,救援人员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时,对现场问题束手无策,原因是由于天津港的堆场堆有大量的性质各异的物品,一时间很难制定出详细有效的救援方案,救援人员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当然,这也跟有关部门平时缺少监管或监管力度不足密不可分。

2 我国危化品仓储发展现状

2.1 危化品仓库供不应求,新老仓库“青黄不接”,且规模普遍较小

据中国仓储协会危化品仓储分会统计的数据显示,我国危化品仓库的市场缺口在25%左右,部分严重的地方达到30%以上,且规模都相对较小[5]。一方面,这跟市场长期发展存在很大关系,也符合小规模分散经营的特点。另一方面,各监管部门缺乏事中事后的管理,从而使得市场出现了“劣币驱逐良币”现象,行业集约化、专业化难以推进。此外,这种现象的出现还有以下原因:老的危化品仓库大多分布在城区或近郊,政府从安全与环境方面考虑,出台了较多的政策法规,限制其经营的种类和数量,对其扩大和发展具有严格的要求,有的甚至强行外迁或关闭,因此企业不得不将仓库改作它用,致使老的危化品仓库越来越少。由于危化品的监管很难,一些有关政府部门干脆采取“鸵鸟政策”,即回避的态度,使得危化品仓库新增的速度低于关闭的速度。

2.2 现代化水平低,缺少信息化管理,传统落后的作业方式占主导

目前,我国危化品仓储企业现代化水平普遍较低,在信息化管理上的投入明显不足。近年来,无线射频技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在我国得到了快速发展,但这项技术在危化品仓储企业中使用还是不成熟。虽有部分企业改进了传统的作业方式,采用了仓库管理系统(Warehouse Management System,WMS)进行仓储管理,但是从整体运作模式而言,各子系统之间是相互独立的,并没有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很难对危化品进行安全合理的管理。

此外,企业的高层管理者在对仓储的实际决策过程时,一般通过经验判断,很少依据系统中的数据来管理决策以及考虑实际的仓储管理问题。基层人员对系统中的数据进行采集与整理后,这些数据只是单纯地存在信息系统里,并没有发挥其真正的作用。因此,对被储存物资的监控和反馈很难达到当初设计时要求。

当仓库储存的物品具有某些特殊的理化性质时,一般需要建立相应的仓储系统进行管理。危化品的仓库无论从硬件还是软件方面都比普通仓储的要求更加严格,购置新技术设备需要昂贵的费用,因此大多数危化品仓储企业考虑到利益和成本因素望而却步。很多企业或许购置了某些新型设备,但只是起到企业宣传或应对相关部门检查的作用,也没有发挥新技术设备应有的效用,更不愿放弃和改进固有的作业方式。

2.3 交叉管理以及标准化体系不完善,安全仓储的宣传、保障及其投入不足

美国工业安全专家赫伯特・威廉・海因里希有一个著名的安全法则,即日常中每一起严重安全事故的发生,一般会有29次轻微事故、300起未遂先兆以及3 000起事故隐患。因此只有加强监管,严厉查处非法及存在安全隐患的危化品仓储企业,才能有效减少事故的发生,为此,为了加强我国危化品安全管理的条例和规章制度,我国于2002年1月颁布了《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此后又相继颁布了《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危险化学品输送管道安全管理规定》、《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危险化学品安全使用许可证实施办法》等[6]。然而,这些法律却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一些相关法律条文重复,有些甚至互相矛盾,在执行过程中给企业带来很大不便,严重影响运作效率。此外,多部门监管的局面给企业的管理带来了不小的负担 ,比如,安监部门、消防部门以及环保部门在对待有、易燃液体的要求上就存在分歧,为了防止因仓库内的气体浓度超标引起燃爆或中毒事件,安监和消防部门要求有、易燃液体要经常通风。然而环保部门却要求密封,不得向大气乱排,这就使得企业陷入尴尬的境地,不知应该听谁的。

2.4 事故应急机制落后

虽然现今人类科技迅速发展,对于自然灾害和人为事故的预测和预防方面都取得很好的效果,但是突发性事件由于其不确定性对于人类生命和财产构成了很大的威胁。因此,及时有效的事故应急救援就显得格外重要[7]。当前我国应急机制落后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应急救援装备落后

在我国,消防部门隶属于公安部管理,因此各省消防总队配备的消防器材均依靠各地财政拨款购买,这就造成不同省市间,由于经济水平的差异导致消防器材的分配不均。在经济相对落后的偏远地区,政府所能承担、拨付的专项经费有限,致使当地所需器材装备得不到有效地补充和更新,在遇到重特大灾害事故时,使用现有的普通救援工具又很难迅速完成救援任务[8]。

(2)应急运行机制滞后

各部门、地方之间以及预防与处置之间不能密切衔接;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与日常应急演习存在脱节现象,当灾难发生时很难有效组织救援;当多方协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时,人员、信息、资源等集成速度较慢,尤其在面对新形势下的大跨度、大规模、大兵团应急救援作战时,对消防应急救援指挥方面的挑战更加严峻。

(3)物资运输保障能力还不成熟

当突发事件发生时,应急物资的及时供应不仅会影响救援工作的顺利展开,也会影响受灾地区的治安稳定。目前我国应急物资缺乏统筹管理,紧急生产、采购、征收、征用、调拨和配送机制还不成熟;存储设施缺乏,布局不合理,物资数量偏少,储备方式单一等问题仍未得到有效解决。

3 思考与建议

3.1 转变发展方式,促进规模化、专业化发展

首先,各地政府要对危化品仓储业进行统一规划和合理布局,与化工产业、化工园区配套,建设现代化的危化品仓储布局。其次是从单一仓储服务模式,向仓储、运输、包装、配送、加工和信息管理等多功能全方位的服务模式转变。再次是鼓励国企、外企和大型民营企业投资, 扩大仓储企业规模,使得仓储企业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市场需求。由于危化品仓储用地审批困难,且投资回报慢,投资回报率低等问题,建议政府给以适当的补助,以及银行在给相关危化品仓储企业贷款时给予适当的降息减息等。

从微观层面上看,实现危化品仓储专业化可以促进生产企业转型升级,舍弃产销运一体化的传统经营模式,专注于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将危化品仓储业务外包给专业的第三方仓储企业,降低企业的成本;从宏观层面看,能有效整合危化品分散的局面,实现集中规模化配送和管理,达到集约化经营的目的。同时,危化品仓储实现专业化与规模化,也可以简化有关部门的审批等行政手续,优化监管流程与形式,降低各种事故发生率,提高危化品仓储的安全。

3.2 大力发展危化品仓储业的现代化水平

随着我国工业化道路发展的步伐,我国危化品的数量与种类也日益加快,而我国多数危化品仓储企业依旧沿袭传统的经验型管理模式,相对于危化品数量和种类的不断增加,这种传统管理模式本身存在的问题和弊端便凸显出来,比如管理信息掌握不及时、管理效率低、管理制度缺乏有效的监督、浪费过多不必要的人力物力等。因此,如何利用现代化通信技术手段实现准确、高效、安全的仓储管理模式是当前管理人员急需解决的问题。

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现代物流信息系统的投入,当前主要任务是对现代物流关键技术进行研究开发,包括信息采集、管理监控、快速反应及双向通信等技术,最大限度地降低核心技术普遍适用的整体成本,只有降低了成本才能使得更多的企业受益,更加愿意使用新技术、新方法[9]。从当前RFID技术的发展速度来看,RFID技术将会成为提高危化品仓储管理水平的重要技术手段,使其变的网络化、智能化。图1为系统的业务流程图。危化品在入库之前被安装了具有唯一标识的电子标签,把标签的编码信息输入到系统数据库后,装备的出库、入库和盘点操作都会通过RFID系统的通信网络由管理者直接监控和看管。

危化品存储仓库系统由视频安全模块、环境控制模块、门禁模块、物料终端模块和巡更模块组成,实现仓库的环境监控、提升仓库的安全等级,防止由危化品引发的安全风险和物品遗失风险,图2为危化品仓库监控系统。

3.3 借鉴西方先进危化品管理措施

(1)强化危化品安全立法工作

在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对于危化品安全的立法工作十分重视,分别建立了完善的危化品管理法规体系。如:美国是危化品安全监管最成熟的国家,主要通过立法来管理危化品的安全,关于危化品的安全监管就多达16部,政府不仅从危化品的产生、使用到废气处理实施全面监管,还大力支持和资助高校、行业协会制定规范的安全标准,这样不但可以作为法律依据,而且还为执法提供了客观标准。

(2)强化危化品安全监管体系

英、美、日等经济发达国家对危化品安全监管体系十分重视,制定了严格的监管计划和流程,重点明确,分工明晰[10]。如:英国建立了完善的应急救援组织以应对突如其来的危化品事故。①警务人员,主要负责事故现场的隔离保护维持秩序、全面控制并协调各部门开展应急救援、警告和疏散民众以及协助事故调查。②消防队员,与警方、环保部门和其他机构联合共同承担应急救援的搜救工作。③医疗服务人员,负责现场伤者的治疗以及送往医院抢救治疗工作。④环保部门,主要负责采取措施最大限度减轻环境污染及造成污染事故的企业,通常会给消防部门提供救援意见。⑤健康与安全管理机构,具体负责调查危化品事故、完善健康与安全立法。

(3)加强安全生产的监管

日本、英国等发达国家十分重视安全评价和风险管理的作用,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定期或不定期组织监督检查,对于没有资质开展业务、弄虚作假、评价报告失实等违法违规的企业进行严厉查处,增加企业的违法成本,使其不敢违法也不愿违法。首先,规范企业评价报告。督促安全评价机构严格执行评价报告内审制度,从评价准备阶段到评价报告的形成进行全员、全过程严格把控。其次,科学合理地分析评价资料,严防评价失误、不合理等现象。要求安全评价报告对企业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安全评价机构在实施安全评价时,要亲自到企业现场仔细勘察、掌握企业规模、平面布置、周边状况等相关细节信息,从源头上发现问题。按照行业标准规范进行评价,指出企业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有针对性的整改建议,安全评价报告尽可能详细,杜绝空泛、雷同。最后,要求安全评价机构必须守法经营,不得冒用安监部门名义进行业务上的招揽。如一经发现,立即吊销违法评价机构的资质。

4 结束语

随着我国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危化品仓储企业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国家加强了对危险货物的管理,也对危险货物仓储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美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危化品仓储企业政府规制还存在很多问题,立法也不够完善。因此,要构建系统的危化品法律规制体系,强化政府规制法治性,转变政府职能,逐步下放行政审批权,让我国危化品仓储企业的发展真正走向法治化的道路。同时,危化品仓储企业自身也要加强安全防范意识,努力提升自身的工作效率,共同建立我国安全高效的危化品仓储体系。

参考文献:

[1] 任继勤,穆咏雪. 危化品安全事故的统计分析与管理[J]. 化工管理,2015,31(6):28-31.

[2] 党小红. 新形势下危化品物流该何去何从[J]. 物流技术,2015(24):31-36.

[3] 王淑云,路荣斌,郝秀菊. 关于提高我国危险品运输品质的思考[J]. 公路交通科技,2015(11):153-158.

[4] 孙立. 基于GPS,GIS和RFID技术的石化危险品物流改进方案[J]. 上海海事大学学报,2006(4):164-168.

[5] 柴保身. 我国危险品仓储业发展现状与展望[J]. 物流工程与管理,2009(12):19-23.

[6] 王旭磊,赵来军. 如何真正提升我国危化品安全管理[J]. 探索与争鸣,2016(2):73-77.

[7] 徐佳敏,叶春明. 基于改进智能水滴算法的应急物流路径研究[J]. 物流科技,2015(8):27-30.

[8] 王均乔. 关于提升消防部队跨区域应急救援体系的思考[J]. 中国公共安全,2016(1):115-117.

篇8

【关键词】智能手持终端 数据采集 仓储业务

1 引言

在传统的仓储业务中,货物的入库操作、盘存、库内操作、出库操作,都是由人工来进行记录,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容易出现错误并不易察觉,往往无法准确的记录每一件货物在库房内的情况,所以会导致如货位不准、货物遗漏、堆存天数不准、费用结算不准、历史货物无法统计等情况,给企业和货主带来损失。在应用智能手持终端的新型仓储业务中,结合库房的实际需要,配备无线网络环境和条形码技术,可以随时掌握库房内的任意货物的情况,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错误的发生,规范了企业的管理,在仓储业务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2 智能手持终端简介

智能手持终端是一种集数据采集、数据传输和语音对讲于一体的便携式手持终端设备。对于不同业务领域的要求,它可以具备2G、3G、4G、WIFI网络连接、语音或视频通话、红外线扫描、RFID或条码识别、摄像头等多种功能。对于某些领域特殊的环境要求,如温度要求(零下二十摄氏度以下)、防摔要求、噪声环境、电池续航能力等,目前都有针对各种环境的专用设备,为在苛刻的环境下应用提供了可靠的性能。

智能手持终端目前有多种操作系统,以Android系统、WinCE系统、Windows mobile系统为主,各系统都可以提供接口,供使用单位开发专用的业务或生产管理软件,与企业本身的信息系统完成对接。

智能手持终端在资产管理、工业流程管理、服装零售、物流运输、仓储等多个行业均有广泛的应用,本文主要探讨其在仓储业务中的各个环节的应用。

3 智能手持终端在仓储业务中的应用

仓储业务历来注重准确和高效,这就要求企业必须要实时的了解和准确的掌握整个仓储过程中的每个环节每个组成部分的变化和结果。怎样能够准确的进行每一个环节,并在第一时间掌握物品从入库、堆存、移位、出库、配送各环节实时的变化和进展信息,是仓储行业标准化管理所必须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因此,快速、实时、准确的信息采集、传输和处理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必要方法。

智能手持终端设备具备实时采集并传输数据的能力,结合企业内部的管理模式和信息化建设,对于仓储行业极为适合。其在仓储行业的具体应用价值主要体现在仓储业务的以下几个环节:

3.1 入库环节

在入库环节,智能手持终端将和用户在企业的管理系统中制定的入库计划和库存信息相结合。设备通过扫描打印在单据上的条码或者读取射频卡取得事先已经做好的入库计划并显示在终端设备上,然后业务人员核实单证、实际货物与手持终端上的信息是否一致,并在终端上进行入库动作的确认,将条码信息粘贴到货物上,同时可以将货物的库位登记到系统中,避免出现单证与货物不符的情况。如果货物存在残损信息,可以直接用终端进行拍照上传到系统中供企业内部其他人员随时查看。如果货物已经办理过入库手续,再次扫描时,智能手持终端会通过数据传输在信息系统中查询到之前做过的入库记录,给予提示,避免出现重复登记。

3.2 盘存环节

在货物进入库房后,库房内的管理人员可以随时通过智能手持终端扫描货物上的条形码,通过信息采集和数据传输得到货物的入库和残损等信息。管理人员每日做盘存时,可以从智能终端上查看到当前库内的所有货物的实时情况,并将终端上显示的数据与实际库房中的货物信息进行比对,及时纠正错误信息,如果发现新的残损信息,可以通过智能终端实时记录。

3.3 移位环节

当库房内的货物位置发生变化时,也可以通过智能手持终端实时登记新的库位信息,以便于库区的整理和日后做出库时,可以快速的找到要出库的货物。

3.4 出库环节

当货主办理提货手续时,业务人员会先制定提货计划,然后根据货物的堆存情况核算费用,在费用结清后,打印条码贴到提货单上。货主持提货单去库房提货。库房的管理人员通过手持终端扫描提货单上的条码,通过数据传输取得货物的费用结算情况及堆存位置,在核实提货的商品名称、件数后,可以及时、准确的为客户办理提货手续,如果货物有残损,也可以通过手持终端将残损的详细信息显示出来,告知客户。在传统的仓储管理中,都不可避免的会出现费用计算不准、提错货,或者漏提货的情况,在应用智能手持设备后,因为可以查询到事先办理的提货计划,并与现场核对,将大大降低这些错误的发生。

3.5 数据实时查询

对于整个仓储业务的各个环节,因为有智能手持终端的参与,每一个步骤的信息都是实时采集,并记录到系统中,因此,作为企业的管理者,可以随时掌握仓储业务的费用情况、货物堆存和损坏情况。作为货主,可以通过网站查询到自己的货物在仓储流程中每一个步骤办理的时间、所产生的费用,省去了电话或者邮件咨询的时间,为企业提高效率,节约成本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4 结论

智能手持终端在仓储行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现代仓储行业管理提供了最便捷有效的操作方式。贴在每件商品、包装箱、托盘上的条形码,可以提供仓储管理中产品内容和信息流的双向通信,并通过网络传输智能手持终端采集到的数据。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智能手持终端将可以提供越来越便捷的体验和越来越丰富的功能,企业可以通过智能手持终端来采集数据,从而减少了人工采集,使仓储业务各环节操作自动化,对于提供仓储的工作效率、准确率和减少人员成本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邹生,何新华.物流信息化与物联网建设[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01):23-25.

[2]邹晓春.仓储部规范化管理工具箱[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0(01):51-54.

[3]陈禹.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07):255-257.

篇9

(一)人工和机械化仓储

20世纪,我国的仓储管理还处于人工与机械化阶段,无论是在运输、控制还是管理上,主要依靠人力的作用进行,机械化水平还不能满足所有仓储的需求,只能作为人力的辅助作用。在企业仓库管理中,相关机械的操作只能通过人工操作进行控制,比如机械手、传送带、升降机等,在操作期间通过行程开关和机械监视器对人工操作进行监控。该阶段仓储模式的优势是在获取存取和搬运中能获得较高的数据精度,但速度慢、重复性高。

(二)自动化仓储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企业仓储管理逐渐向自动化方向发展,企业仓库可以在自动化技术的作用下自主的完成控制与独立应用等任务。在计算机相关技术的发展与革新中,仓储管理在自动化系统配置中也有了较大的进步,计算机技术完美融合于数据采集、机械设备控制中,将数据和信息更加直观的反馈在主机上,通过对仓库主机进行查询就可以获得仓库管理的信息,比如货物达到时间、库存量等,有利于企业管理人员随时对资源进行调配。

(三)智能化仓储

在经济日益发展的今天,自动化仓储技术已经难以满足社会各领域的发展需求,不断探索、不断创新成为了业界人士重点关注的课题。近年来,人工智能系统的开发,使企业仓储智能化成为了现实,以巷道式推垛机为主的立体型仓库存取逐渐被投入使用,智能化仓储技术尤其是交通部门和物流中心得到了广泛的推广与应用。智能化仓储对提高物流运输的速度、精度以及智能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实现了仓库各环节管理工作环环相扣,有利于获取信息与数据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大大降低了人工劳动强度,真正实现了企业仓储智能化。

二、自动化仓储管理

自动化仓储管理系统以集中服务为切入点,针对企业仓储管理特点与发展需求进行了节点移动,有利于对仓库各环节管理基本数据和信息的采集与检验,有利于对仓储过程中各项工作指令数据进行采集,从而确保仓储管理工作达到标准,提高数据录入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及时性。在一定的范围内,企业仓储采取自动化管理,为工作人员提供了完整的物品信息,有利于掌握物品准确的位置,从而提高企业仓储管理的质量与效率。自动化仓储管理在物品运输、管理,以及最大限度利用仓库空间、及时获得精准数据等方面有比较突出的优势。根据自动化仓储管理的特点,可以设定一个多层、大容量的货物存放仓库系统,超过30m高度设置高中低三层面系统,在货物存放有变动的情况下,按照企业发展需求随时进行调整。多层面立体仓储设计大大节省了仓库空间,有利于出入输送机对货物的移动与搬运,从而提高货架层的利用率。另外,自动化仓储管理实现了货品种类、数量等信息的自动核对和记录,企业管理人员只需要对仓库计算机进行查询,就可以获取需要的信息与数据。

三、自动化仓储管理解决方案分析

自动化仓储管理实质就是在企业仓库管理中,构建一个自动化仓储系统,从而真正实现企业仓储管理的自动化和标准化。自动化仓储系统包括两大部分,即硬件和软件,完整的自动化仓储管理系统在设计与构建上分为管理层、服务层、监控层以及执行层,解决方案是通过服务层对系统服务器进行数据的反馈,帮助管理层和局域网对物品信息进行核实和检验,利用执行层实现与监控系统的信息共享。管理层主要任务是对整个系统进行管理,以此实现自动化仓储系统货位管理,并进行货物报表查询、货物出入库次数管理、系统故障分析以及日常维护保养等工作,有利于及时下达指令进行信息传递和交互,实现企业仓库监控管理。监控层作为仓库管理的心脏,主要承担着管理系统指令的控制、接收、转发和分解等重任,平衡企业其他设备执行命令控制。为更好的对信息进行跟踪和处理,需要在执行层对仓储管理各环节执行作业指令,并依次完成各项指令任务。

(一)货存管理功能

货存管理功能主要包括:建立备品货位明细表、周期库存资金统计表、出入库信息记录表、采购计划表等,建立货物编码、部门、用户编码、库存量等档案,建立运行记录,比如设备故障和报警记录、作业执行情况等。

(二)货位管理功能

为提高系统运行的自动性和灵活性,分析货位安排的合理性,确保货位存取始终处于高层货架受力均衡和高效运行状态中。作业计划功能是接受备品出入库和供应商材料等信息,从而制定出合理的生产计划,单项处理或批量处理作业单。作业调度功能有效的提高了堆垛机的效率,避免因一台机器出现故障而影响企业仓库相关环节的作业,同时预测备品的储存周期,针对推垛机出入库特点,合理的分配货位。

(三)监控系统功能

首先将接收的作业信息、堆垛机状态、故障信息等以动态图形的形式显示在监控界面中,并将接收到的仓库管理系统的作业单转化为指令,村入至待发任务队列中,并向推垛机发送。其次针对企业仓储管理实际需求,通过自动化仓储管理系统,封锁某条巷道或者通过指令使推垛机停止和返回。最后,通过计算机屏幕和声卡,系统或者设备故障发生声光报警。部分故障发生后,故障设备会自动停用并封锁,并及时将故障信息传递给仓库管理员,有利于管理员迅速的调整作业计划,避免故障设备打乱正常工作流程,并通知维修人员尽快维护。

四、结束语

篇10

关键词:农工贸一体化企业;供应物流;分级库存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0510016)

作者简介:王恩创(1970~),男,河南信阳人,重庆大学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物流、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的研究;任玉珑(1944~),女,湖南长沙人,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能源经济、投资决策、项目管理等方面的研究;刘贞(1973~),男,河南驻马店人,重庆大学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博弈经济学仿真研究。

中图分类号:F71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096(2008)04-0128-04 收稿日期:2008-06-06

供应物流是企业物流系统的输入,它是企业物流过程的起始阶段,是保证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正常进行的前提条件(马士华等,2005)。农工贸一体化企业的供应物流主要是通过来源于农产品的生产资料的采购、运输、库存管理、用料管理和供应运输等,促使农产品适时、适量、齐备、成套地完成供应活动,保证企业顺利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由于农产品具有生产季节性,消费连续性,保质期短,运输和储存过程中易腐烂变质等属性,据统计我国有1/4的农产品在物流环节中被消耗掉了,其中主要是库存浪费(金海和等,2007),故农产品的供应物流核心是对库存的控制与管理。目前国内外有不少文献对存储时受易腐项影响的库存模型进行了研究(谢五洲,2005;刘志硕等,2007;Hariga Met al,1997),然而这些文献多是从成本控制角度进行研究,且多为面向工业产品,很少结合农产品的特性从渠道控制上对库存进行控制和管理。

本文从农工贸一体化企业供应物流组织模式的分析开始,总结了农工贸一体化企业供应物流的特点,基于整个物流供应链渠道控制上对库存进行管理和控制,提出了一种适合农工贸一体化企业的分级库存管理模式。分级库存管理模式充分考虑农产品的特性和农工贸一体化企业的实际情况,将农户纳入到供应物流库存控制的链条上来,实现农工贸一体化企业和农户的整体共赢。

一、农工贸一体化企业供应物流组织模式

企业供应物流管理是为了保质、保量、经济、及时地供应生产经营所需各种物品,对采购、储存、供料等一系列供应过程进行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以确保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农工贸一体化企业供应物流组织模式如图l所示。

在这个组织模式中,种养基地、农户与辅料生产厂家是供应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企业的生产供应则是供应链的主导部门,它是信息的控制中心、是供应链的驱动机构,上承接生产和库存信息,下为生产基地和农户提供信息服务。

供应物流主要包括主生产原料即农产品、辅料和生产设备三个方面。其中辅料供应具有持续性,随着生产的进行持续供应,其供应与一般工业企业类似,即根据企业需求,辅料供应企业随时运送产品,故有别于主生产原料供应;而企业生产的设备供应一般具有临时性和偶然性,并且数量比较少,并不是企业供应物流的主流。因此,本文农工贸企业的供应物流主要研究主生产原料的供应。

目前我国农工贸一体化企业主生产原料的运行模式主要有三种,一种是企业的供应源只有种养基地,企业参与种养基地的农产品生产、管理和运作,此种模式农产品直接运送到企业库房;第二种方式是农产品完全由农户提供,此种方式农户多、分散广、单位农户供应量少,一般由企业根据乡镇设立收购站,集体收购农产品,再由收购站运送到企业库房;第三种方式是两种方式的结合,既有种养基地,又有农户供应。

二、农工贸一体化企业供应物流特点

由农工贸一体化企业供应物流组织模式可以看出,农工贸一体化企业与工业企业相比,其供应物流有其特殊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主生产原料距离近。农工贸一体化企业的主生产原料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企业的种养基地,二是农户。前者是企业按照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为方便生产需要而建立的,相对于常规农业而言,具有一定规模优势和市场竞争优势;后者虽然数量多,分散广,主要依托当地独特的地理、气候、资源、产业基础和条件形成,供应物流相对复杂,企业一般是就近采购,因此,总体上说两者都距企业的生产车间较近,运输方便,便于采购。

(2)供应物流量大期短。农产品与工业品不同,是动植物产品,一般是季节性生产,尤其是植物性产品,因而农产品原材料是季节性供应,品种多、数量大,供应期短,物流量大。在供应期内,企业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在农产品的采购上,而且仓储与运输资源有限,企业在资金、调度等方面统筹难度较大。

(3)仓储管理难度大。由于农产品的季节性生产,企业农产品收购也非常集中,而农产品的销售是全年性的,因而供应也是持续性的,导致大量的农产品的库存管理比较困难。一是因为数量大,导致企业的仓储资源紧张,二是由于农产品的保鲜要求,特别是要求绿色物流,其保管对仓库、冷冻设备等要求非常高,加之农产品体积大,因此需要企业在此方面加大投入,大大增加了企业的物流成本。

(4)供应物流组织较为复杂。供应物流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生产基地的供应物流,另一部分是农户的供应物流。两部分的组织存在较大差异,前者物流组织相对简单,因为生产基地属于企业,且基地规模大,地域集中,供应物流较易组织;后者物流组织相对复杂,因为农户分散地区广,分布不均,单位供应量小,企业组织供应物流时需要结合距离远近、供应量、运输车辆和经济性等因素综合考虑。此外,加上农户生产标准性差、信息薄弱等因素,其供应存在较大不稳定性,农工贸一体化企业可能因此而不能及时收购充足,高质量的农产品,影响生产。

从以上分析可知,由于农产品受生物、季节、气候等自然环境影响,仓储、配送中对保鲜、冷冻的要求非常高,并且农产品具有季节性生产,企业集中收购,全年销售,连续性消费的特点,可以看出农工贸一体化企业供应物流管理,其核心是对库存的管理和控制。

三、农工贸一体化企业供应物流分级库存管理模式

(一)农工贸一体化企业供应物流分级库存管理模式及其优点

根据农工贸一体化企业供应物流的特点,当地农产品一段时间内的供应量是可以估算的,关键是库存管理,传统的库存管理方法是只有一级库存,如图2所示。

这种方法的主要运作方式是:农产品收获季节,企业组织收购,将农产品都储存到企业库房,企业集中仓储,持续供应生产,这种方式的优点在于为生产加工保证了足够的

库存,不足之处在于企业积压了大量的库存,不仅原材料占用了大量资金,而且由于农产品的仓储要求高,企业需要投入大量的仓储设施和人员,物流成本太高,不利于企业的发展(刘秀玲等,2006)。

为解决上述传统的供应物流管理方法的不足,农工贸一体化企业需要改变其供应物流管理方式,尤其是其库存的管理和控制,本文根据农工贸一体化企业的模式及其物流供应特点,提出一种适合农工贸一体化企业的基于VMI(Vendor Managed Inventory)供应物流的分级库存结构(Monczk R et al,1998),如图3所示。

在上述分级库存结构中,供应物流库存一共分为三级,第一级是农户储存,很多企业忽略了农户储存。实际上,农户由于多年的生产经验,已经有一套较好的仓储管理方法,而且农户的产品量小,易于管理,同时因为是私有财产,对农产品的储存更细心、全面,即农户VMI库存管理方法;第二级是仓储中心,主要是承接农户和生产供应物流,集中管理库存,在生产提前期内持续收购农产品,是一个集散中心,仓储容量比较大;第三级是生产供应,仓储容量小,直接供应生产。

本文提出的分级库存不同于以往用于工业产品的分级库存,也不是简单的将工业产品库存分级的思想简单运用到农产品供应物流上。其具有两大显著特点:一是将农户纳入到整个供应物流的链条上来,充分利用农户自身的仓储条件,分解企业的资金和仓储压力。二是各分级库存各有分工,不是简单的分级,各自有其专注的职能,同时又由企业统筹组织、相互协作。如收购站的仓储功能较弱,只起中转的作用,而仓储中心既是仓储的重要单元,也是企业的信息处理中心,企业的供应物流均由仓储中心根据信息组织协调运作,强化整体库存效率。具体来说,在农工贸一体化企业供应物流中运用分级库存管理模式具有以下优点:

(1)分解仓储压力。传统的库存管理方法,由于企业单方面承担库存责任,压力较大。此时,一方面因库存量非常大,企业需要投入大量的仓储设备,针对农产品鲜活易腐的特点,仓储还需要特定的容器和设备,具有较强的资产专用性,另一方面企业集中库存管理会使库存变得较为复杂,难度加大。而分级库存管理方法中各级库存分工明确、各司其职,使得企业的库存大大减少,压力随之减轻。

(2)分解资金压力。传统的库存管理方法,因为库存量大,积压了大量的原材料库存资金,不利于企业现金流的流通,容易阻碍企业的发展。而分级库存管理方法,企业是按照生产计划陆续采购,集中储存供应,大量减少了资金的积压。此外,也减少了投入到企业仓储设备上的资金,即减少了固定资产的投入。

(3)充分有效利用农户的仓储资源。传统的库存管理方法由于企业忽略了农户的储存能力,造成农户仓储资源的无序管理和浪费,而分级库存管理方法将农户纳入到供应物流库存控制的链条上来,通过有效的组织和保证机制,可以充分调动农户的积极性,发挥农户的仓储管理优势,实现农工贸一体化企业和农户的整体共赢。

(二)农工贸一体化企业供应物流分级库存运行模式与保证机制

1 农工贸一体化企业供应物流组织与运行模式

农工贸一体化企业供应物流分级库存结构供应物流组织模式如图4所示。

如图4所示,仓储中心既是仓储的重要单元,也是企业的信息处理中心,其通过完善的信息系统采集、分析、反馈信息,对企业生产计划变化作出快速反应,组织协调企业的供应物流,从而保证企业的正常生产。

具体的供应物流运行模式如图5所示。

供应物流的组织模式根据拉式生产为拉动式供应,由生产车间制定生产计划,下达给生产原材料库房,原材料库房根据生产计划一方面将本库房的原材料供应给车间,一方面向集中仓储中心提出调拨请求,集中仓储中心是企业供应物流的核心部门,接收到运输请求后,中心向运输部门提出运输请求,准备货物,运送给生产原材料库房,集中仓储中心不仅承担集散功能,也是企业的供应物流的决策部门,根据仓储中心的储存情况和生产计划,决定何时采购,采购量的多少,协调运输等等。收购站是供应链中的分类中转部门。接受集中仓储中心的采购请求,直接向农户采购,农户可以送货上门,也可以由收购站调配运输车辆输送,在收购站对农产品进行分类,然后送入集中仓储中心,即收购站的仓储功能较弱,只起中转的作用。

由于供应物流的特点,企业根据自身规模可以采用自营运输或运输外包的方式(谢五洲,2005),如果企业规模大,物流量大,此种分级库存物流结构可以采用自营运输的方式,便于协调管理,如果企业规模小,物流量小,可以采用第三方货运公司协调运输的方式。目前第三方物流企业主要以运输和仓储为主。而企业的集中仓储中心,如果条件允许,应该采用自建方式,因为农产品的库房有特殊要求,一般的库房不能达到要求,而且农工贸一体化企业一般地处偏僻,可供选择的第三方仓储企业不多,很难达到企业的仓储要求。

2 农工贸一体化企业分级库存的保证机制

虽然分级库存相比传统库存管理方法有许多优势,由于分级库存管理方法关系到多方的协调与合作问题,因此仓储主体间需要风险共担,故对彼此间信任程度要求较高,同时更需要一些机制来保证分级库存管理的顺利运行,结合目前农业生产的组织形式,分析分级库存管理的保证机制如下:

(1)契约保证。分级库存管理中,大多数原材料是由农户保存的,如果农户与农工贸一体化企业没有契约关系,由于市场需求变动以及为减少库存风险的诱因,农户储存的农产品存在随时通过其他途径进入市场的可能,致使农工贸一体化企业可能收购不到原材料,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针对这种物料供应的不稳定性,企业可以与农户签订种植收购协议,在提高农户生产和仓储积极性的同时,得以保证农产品的充足供应。

(2)合作保证。合作相比契约而言,企业在与农户的合作中更具有主动性(李军民等,2007)。以植物性农作物生产为例,企业一方面可以为农户提供优质农作物种子、肥料、杀虫剂等,以提高农产品质量,另一方面还可以依据自身掌握的科技技术优势,通过技术培训、宣传资料和疑难解答、生产跟踪等方式为农户提供技术支持,以自身科学技术知识与农户的生产经验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农作物生产,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同时在这种合作方式下,由于有企业的前期投入,农户对企业有一定的依赖性,农户的忠诚度高,更能保证农产品的供应。此外,在这种技术辅导的方式下,企业也可以为农户提供农产品储存知识,进一步保证农产品的供应质量。

(3)价格保证。通过分级库存管理,农工贸一体化企业的库存成本大幅度降低(Cryer et al,1997),此时,企业可以而且应该将一部分节约成本转让到农户手中,以保证农户储存农产品的积极性。同时由于收购时间上的差异,也需要逐步提高农产品的采购价格,体现农户为企业储存农产品的时间价值。

(4)区域保证(大多数农工贸一体化企业是依据当地的资源优势,以当地的农产品供应为主,供应半径相对较小。因此,可以将企业的原材料供应划分区域,按生产要求分时间先后顺序对不同区域的农产品进行收购。采用这种方式,有利于企业的供应物流的组织,减少采购站的数目,同时也减少了采购站的相应的设施,如运输、临时仓储点和相关人员等。企业的采购站是流动的,而且是常年工作的,可以提高采购站的工作效率。

四、结论

当前,虽然企业的物流供应已经深受人们的广泛关注,并运用多种方法来研究这个主题。然而,由于农工贸一体化企业的特殊性,对其库存管理模式的研究至今仍存在空白。本文通过对农工贸一体化企业现有供应物流组织模式的研究,总结了农工贸一体化企业农产品供应物流的特点,指出了要实现对农产品的有效供应,必须对其库存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管理,并根据农产品的特点提出了分级库存管理模式。分析了分级库存相对于传统的库存管理方法的优势,将农户纳入到整个供应物流的链条上来,充分利用农户自身的仓储条件,分解企业的资金和仓储压力,同时该种分级库存并不是简单的分级,而是根据农产品的特有属性,各分级库存仓储功能各有强弱。最后讨论了分级库存的组织和运行模式,研究了其保证机制。

当然,由于农工贸一体化企业千差万别,尤其是其原材料的特殊性质,本文提出的分级库存管理机制在具体实施时也有一些特殊的要求,在采用分级库存管理方法时,必须是农产品能够在常温下储存一段时间,如粮食、苹果、棉花、药材、花椒等的存储。因为当农户参与存储链条时,其一般不会有大型专门冷冻冷藏设备,储存条件、技术都相对有限,故对其储存要求不能太高。而对于新鲜蔬菜和家禽类动物性产品等,则不适于分级库存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