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民服务中心改造方案范文
时间:2024-01-10 17:52:0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便民服务中心改造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体系建设方面
1、三级便民服务联动体系基本形成。近几年来,按照省、市统一部署,东营区各级各部门围绕优化政务服务、创优发展环境的目标,立足服务发展、服务民生、服务基层,高度重视便民服务的建设工作,积极构建和完善便民服务体系,切实提高了政务服务水平,助推了东营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截至2013年底,区、镇街、村(社区)三级便民服务联动体系已基本形成。
2、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体系趋于完善。东营区从2002年12月建立行政服务中心,开始实施相对集中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目前,区本级具有行政审批职能的部门38个,行政审批事项266项(其中行政许可176项,非行政许可90项),截止日前,已有19个部门的138项行政审批事项整体进驻政务服务中心,设窗口48个,其中整建制入驻中心的部门单位8个。
3、服务方式创新体系初步建立。东营区始终紧紧围绕“创新服务方式、延伸服务触角、拓展服务领域”的原则,以“政策更优、门槛更低、审批更少、服务更好”为目标,创新开展上门服务、预约服务、延时服务等。区政务服务中心建成了东营区首个行政审批电子办事大厅,为办事群众提供政策咨询、网上受理和网上投诉等服务,得到办事群众充分肯定。
4、政务服务公开体系基本构建。作为政务公开的主要载体,切实履行“阳光政府”的职责,促进政务服务的集成化、规范化、高效化,方便基层群众办事,提供让群众满意的高质量政务服务,是政务服务中心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政务服务中心将行政审批(许可)的依据、内容、过程和结果等以“五公开”的形式向社会全面公开,使社会及公众一目了然。
(二)机制建立方面
1、主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联席机制逐步规范。近年来,东营区始终按照“转变机关作风、提升行政效能、优化发展环境”的工作目标,主动作为,切实提高政务服务的质量和水平。按照“重点抓经济、关键抓项目”的总体要求,以服务重大项目建设为抓手,依托各个项目指挥部和政务服务中心平台,充分发挥重点项目“绿色通道”作用,切实践行“只要企业定了干,一切手续我们办”的承诺。全面梳理重大项目推进过程中涉及的行政审批问题,主动针对问题提供个,实行定期集体会商、会审、会签和进展情况汇总、通报,落实专人跟踪、全程代办和并联审批,有力地推动了各个重点项目建设工作。
2、政务服务监督机制基本完善。根据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化政务公开加强政务服务的实施意见》的通知(鲁办发〔2012〕18号)要求,区政务服务中心根据工作需要,聘任了具有一定政治素质、法律素质的区级人大代表作为政务服务行风监督员,对政务服务工作进行行风监督,反映政务服务中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工作的建议。区政务服务中心和区直部门办事大厅都增设了群众满意率评价器和投诉公开电话,实现了政务服务工作延伸和监督制约延伸同步进行,无缝对接,完善了政务服务工作体系建设。
3、政务服务绩效考核机制基本建立。区政务服务中心作为区政府2003年度9个目标绩效考核试点部门单位之一,进一步完善绩效考核办法,相继印发了一系列规范性文件,对中心19个部门及各区直部门办事大厅在服务质量方面进行目标绩效考核。将窗口工作人员的业务技能等纳入绩效考核范畴,按绩效考核结果综合评定文明服务窗口和文明服务标兵。
4、基层便民服务中心运行机制基本规范。基层便民服务中心建设稳步推进,10个镇街已建成5个镇街级便民服务中心,其中东城街道整体新建,史口镇、龙居镇新建在建,预计2014年投入使用,辛店街道、文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以盘活闲置资源或租赁门面等形式改建。
(三)便民服务事项设置方面
1、动态管理,实现规范公开透明。近年来,区政府有关部门对我区行政审批事项进行了多次统计,区政务服务中心会同有关部门也对行政审批项目先后进行了多次梳理,并对大厅行政审批事项实行动态管理,有法律法规依据的,该增加的及时增加,无法律法规依据的坚决取消。要求需要政务服务中心进行行政审批的项目,除须现场踏勘和调查以外的各环节必须全部在政务服务中心完成。对项目名称、项目数量等实行“五统一”进行规范,并统一制作了《办事指南》,让办事人员一目了然,清晰的知道各行政审批事项的办理流程、办结时限及是否需要前置审批等相关事项。
2、科学设置,切实方便群众办事。2013年,区政府法制办对全区行政审批项目进行了规范清理,清理后,保留区级26个部门的行政审批项目114项,保留区级12个垂直管理部门的行政审批项目62项。根据服务民生、服务基层的要求,区级行政审批事项向基层下沉,牛庄镇和史口镇作为试点已尝试性开展工作。今年以来,为做好省、市新取消下放行政审批事项的落实和衔接工作,在全面摸清我区现有行政审批事项的基础上,由区编办牵头,对上级取消和下放的事项进行了梳理,并征求有关部门意见,拟定了初步落实方案,待区政府常务会研究通过后,以区政府文件形式下发。
(四)电子政务大厅运行方面
积极推进电子政务系统升级改造。为进一步推进数字中心城建设,全面提升政府行政效能和公共服务水平,东营区数字信息建设指挥部和政务服务中心组织实施了网上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的全面升级改造工作。升级改造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建设网上行政审批电子政务大厅,二是进一步完善网上审批电子监察系统功能。网上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的升级改造,将有条件把全区行政审批和服务事项全部纳入系统,避免体外循环,实现申报、预审、受理、办理、协同审批、结果反馈与政务公开等全过程的网络化处理,提高审批服务水平和办事效率。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中心建设滞后
目前,区级政务服务中心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镇街级便民服务中心1000平方米以上的只有东城便民服务中心和文汇便民服务中心,黄河街道、六户镇和牛庄镇便民服务中心不足200平方米,辛店街道、龙居镇和史口镇的便民服务中心还在建设中,预计2014年可以启用,胜利街道、胜园街道还没有建设镇街级便民服务中心。全区政务大厅普遍办公区域偏小,行政审批服务项目不能完全纳进中心大厅,影响了部门窗口的集中进驻,大厅集中方便、阳光高效的作用不能充分发挥出来。
(二)“两集中、两到位”工作还有差距
按照市委市政府文件要求,具有行政审批职能的部门全面推行“两集中、两到位”改革,但是由于区政务服务中心场地受限,除交通、公安、工商、质监、环保、国土、建设等部门准整建制入驻区政务服务中心外,其它部门窗口还有部分事项未进中心办理,进驻不彻底,一定程度影响工作的正常开展。
(三)政务服务中心窗口人员结构不合理
由于机关行政效能建设、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等工作涉及面广,标准要求较高,部分单位认识还不到位,思想观念尚未完全转变。有的单位进驻政务服务中心的人员变动频繁,有的部门在选派人员时,未按照要求选派业务骨干到政务服务中心,而是派一些业务不熟、年龄偏大的工作人员入驻大厅,甚至选派工勤人员、临时人员、退休返聘人员顶岗,致使服务质量受到影响。同时,由于各单位派驻人员由政务服务中心代管,其人事关系、工资关系及选拔任用均在派员单位,部门人员派驻政务服务中心后,与原单位联系较少,担心受影响,加之各方面管理严格,不愿意到中心工作,工作热情不够。
三、对策建议
(一)逐步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
严格按照鲁办发[2012]18号和东办发[2012]35号文件精神,将政务服务体系建设纳入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范畴,政务服务中心场地等硬件建设纳入基本建设项目投资立项解决,搭建集行政审批、公共服务为一体的公共服务平台,努力把政务服务中心建设成为为企业、社会和基层群众提供优质高效政务服务的综合平台。实现功能配套,加大投入,逐步加快和改善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办公场地建设。
(二)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1、继续全面清理行政审批项目。严格按照《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政府职能转变简政放权减少行政许可的意见》(鲁政发[2013]15号)、《东营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政府职能转变简政放权减少行政许可的意见》(东政发[2013]21号)精神,会同相关部门对行政审批事项进行全面清理。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能够自主决定,市场竞争机制能够有效调节,行业组织或者中介机构能够自律管理的事项,政府都要退出。凡可以采用事后监管和间接管理方式的事项,一律不设前置审批。以部门规章、文件等形式违反行政许可法规定设定的行政许可,要限期改正。新设审批项目必须于法有据,并严格按照法定程序进行合法性、必要性、合理性审查论证。没有法律法规依据,任何地方和部门不得以规章、文件等形式设定或变相设定行政审批项目。
2、做好上级下放行政审批事项的承接工作。今年,根据各级政府新一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要求,区行政服务中心将按照各级公布的取消和下放方案,主动做好与上级部门的衔接工作,进一步明确承接机构、人员,建立健全相关配套实施细则,派出人员学习好相关业务知识,积极做好职能移交工作,确保事项顺利承接、服务无缝隙。各进驻部门单位要根据市里行政审批项目取消和下放工作要求,结合本部门本行业实际,对所有行政审批、非行政审批以及便民服务项目进行新的流程再造,事项能取消的要再取消,承诺时限、流程环节、申报材料能压减的要再压减,进一步提升服务效率。
3、进一步健全行政审批服务体系。继续推进政务中心建设,健全区、镇街、社区三级联动的政务服务体系。加强行政审批绩效管理,推行网上审批、并联审批和服务质量公开承诺等做法,不断提高行政审批服务水平。
4、深入推进“两集中、两到位”。要求各级各部门对行政审批和行政许可事项进行全面清理,简化工作程序,提高工作效率,在法律法规许可的范围内,对下充分授权,基层站所也应将相关审核、审批权授予窗口工作人员,实现“一站式服务”。
(三)进一步增强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能力
1、认真执行“三项制度”。认真落实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和责任追究制,同步运行并联审批、绿色通道等制度规定,强化组织领导,细化工作方案,搞好协调沟通,按照“特事特办、急事快办”的原则,保障各类办理事项在政务服务大厅规范、高效办结。
2、提升综合服务水平。按照“拓展内涵、完善功能、优化服务”的要求,强化政务服务中心的服务功能,努力提高综合服务水平。强化为企业、群众办理审批的服务功能,开展配套服务、提供便民服务。对重大建设项目和重点项目实行“一站式”服务和全程跟踪服务。加强审批部门与项目单位之间的沟通联系,建立健全重点企业联系制度,积极推行全程代办、网上预审、预约服务、上门服务等措施,最大程度的方便项目单位办事。重点加强与区各项目指挥部的沟通对接,积极实施项目绿色通道。加强与招商、开发区、效能办等部门的协调配合,适时开展督促检查,帮助企业及时解决行政审批办理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四)加强政务服务中心自身建设
1、出台刚性管理文件。积极学习借鉴优秀地区的做法,由组织部门、人社部门和政务服务中心联合制发《关于加强政务服务中心窗口工作人员的管理办法》,明确政务服务中心作为培养锻炼干部的实践基地,窗口工作人员在政务服务中心窗口工作视为下基层锻炼,窗口工作时间计算为下基层锻炼时间。选派人员必须是本部门的行政事业编制人员,业务熟悉,有群众工作基础和一定政策水平,提高工作人员整体素质。
2、加大激励考核力度。继续对区级行政审批部门及区直部门办事大厅进行绩效目标考核,区政府每年表彰一次政务服务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区政务服务中心不断完善绩效考核办法,充分调动窗口人员工作积极性。
篇2
由市区人民政府编制的年度政府信息公开年度演讲。全文包括概述、政府信息主动公开情况、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情况、咨询情况、复议、诉讼和申诉的情况,本报告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市政府信息公开规定》市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方法》要求。以及存在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并附相关的说明和指标统计表。
一、概述
区积极依照中央、省、市深入推进政务公开的总体部署和要求,年。不时加大政务公开力度,改善政务公开环境,大力促进政务公开工作常态化、规范化、长效化开展。
一完善制度。
一是组织到位。成立由区长担任组长的区政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每年在财政预算中安排政务公开工作专项经费,全区各镇(街和各部门也成立了党政领导任组长、各科室负责人参与的政务公开工作机构,为全区政务公开工作提供了组织保证。
二是制度到位。根据上级要求。印发《市区年政务公开工作要点》关于进一步明确我区政务公开有关工作任务分工的通知》和《印发至年度区政务公开工作考核方案的通知》等文件,进一步明确全区政务公开工作的目标、任务和分工,确保工作得到落实。
三是落实到位。区在月专门召开各镇(街各部门主要领导参与的全区政务公开工作会议。布置全区政务公开工作,推动工作落实。分别陪同省、市政府办公厅政务公开处有关领导到14个镇(街调研政务公开工作情况,及时跟进存在问题,敦促镇(街继续深入推进政务公开工作。
二规范建设。
一是加强政府门户网站建设。建立以区政府门户网站为中心的区政府网站群。目前区政府以及56个区机关事业单位、19个镇(街建立了本单位政务网站。区政府门户网站通过政务动态、信息联播、新闻会、政策文件、专题点击等栏目。区政府门户网站共政务信息4230条;自2003年起,区政府门户网站连续七年获得“市政府部门优秀网站”称号。
二是完善网站信息公开。不时整合部门资源。更加突出公共服务与网上办事,网站首页增加便民办事栏目,内容包括社区居委会的联系方式及有关事务的料理流程。各单位也积极推进各自政务网站的升级改造,如新造镇门户网站改造后,门户网站一级、二级栏目分别增设至23个、57个,内容涉及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其信息量是原有政府公众信息网的3倍;增设便民服务专栏,将惠民政策公布至网站显眼处,方便公众获取所需内容。
三是大力推进网上办事。积极推进我区百项政府服务事项网上料理工程。达到减少群众办事的出行时间和次数的目的
三深化改革。
一是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区新一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清理工作已完成。审批事项精简率达57.31%;减少备案事项109项,备案事项精简率达54.23%
二是建设政务服务大平台。成立区政府政务管理办公室和区市民服务中心、投资促进中心、企业服务中心、农村服务中心。实现与区电子监察系统联网,对进驻区审批服务中心的347项审批事项进行实时监控,树立政府的绿色阳光”服务之窗。
三是推进审批流程再造。推行“一站式”网上行政审批服务模式。利用电子化手段促进审批流程再造。加快推进“网上”审批、并联”审批,区政府政务管理办公室通过对有限公司开业流程的调整,采用串联、并联等联合审批模式,使有限公司开业比原来的料理时间减少一半以上。
四拓宽渠道。
目前共有27个单位347项审批事项进驻。全区有18个镇(街设立了政务服务中心,一是加强便民服务平台建设。区2001年开始设立区审批服务中心。通过“一站式”服务平台方便群众办事,镇(街政务服务中心以“一个中心对外、一个窗口受理、一个平台审批和服务、一个系统监督”方式,集中为基层群众提供便民服务。全面清理镇(街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事项,及时向群众公开,如新造镇编制了新造镇政务服务中心便民指南》小册子。此外,区还在镇(街政务公开、村(居村务(居务公开的基础上,开展乡村社区、农村社区综合服务平台建设的试点,让群众足不出社区、村就能享受到政府的政务服务及便民服务,为今后群众网上办事打下基础。
因地制宜各类政府信息。如钟村街通过村务广播系统(即“小喇叭”滚动播放本街新闻、农村动态、村务信息、台风暴雨应急信息等;发行全彩版《沙湾之窗》月报每月印发1.5万份,二是拓展信息平台。通过新闻媒体、简报、政务公开栏、电子显示屏、便民手册、咨询会、座谈会、政务会、政务论坛等多种公开形式。通过邮政部门派发至全镇各家各户和机关单位、中小学校和厂企。
并统一了全区的公开服务内容、公开办事顺序、公开服务许诺,三是建设镇(街综治维稳中心。19个镇(街综治维稳中心已建成并投入运行。及时有效地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治安、、维稳问题。年8月份,区开通手机短讯,进一步健全公众咨询、质疑、投诉、举报工作制度,继续拓宽社情民意表达渠道。
二、政府信息主动公开情况
其中全文电子化达79.4%本年度新增的行政规范性文件3177条。本区人民政府年全年主动公开政府信息61874条。
政策法规类的信息4092条,一主动公开的信息中。占总体的比例为6.61%其中,公开了印发市区行政决策责任追究方法的通知》印发市区人民政府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方法的通知》印发区知识产权质押贷款贴息管理方法(试行通知》印发市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平安试行方法的通知》印发市区困难群众、优抚对象及退役士兵临时救助实施方法的通知》等。
占总体的比例为0.92%其中,规划计划类的信息569条。公开了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乡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区域规划公示等方面的信息,如《年市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等信息。
占总体的比例为45.9%其中,属于本单位业务类信息28430条。公开了各项行政许可事项、依据、条件、数量、顺序、期限以及申请行政许可需要提交的全部资料目录及办理情况;行政事业性收费的项目、依据、规范;政府集中推销项目的目录、规范及实施情况;重大建设项目的批准和实施情况;环境维护、公共卫生、平安生产、食品药品、产品质量的监督检查情况;扶贫、优抚、教育、医疗、社会保证、促进就业等方面的政策、措施及其实施情况;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预案、预警信息及应对情况等。
一是公开了影响公众人身和财产安全的疫情、灾情或者突发事件的预报、发生及其处置情况等方面的信息,主动公开的信息中与公众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方面的信息有2728条。台风、防汛的预报及防范措施,食品药品平安预警信息等信息。
二是公开了公共卫生方面的信息。
三是公开了教育方面的信息。
四是公开了社会保证、劳动就业方面的信息。
五是公开了土地征用和房屋拆迁的批准文件、弥补规范、安排方案等方面信息。
公开了重大乡村基础建设项目的公开招标中标情况及工程进度情况方面的信息;公开了政府集中推销项目目录、政府推销限额规范、推销结果及其监督情况方面的信息;公开了政府财政预算、决算和实际支出以及审计情况方面的信息,主动公开的信息中属公共资金使用和监督方面的信息1356条。如《市区年度预算草案》等信息。
为方便公众了解信息,主动公开信息工作中。本区人民政府在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方面,通过政府公报、报纸、杂志,区政府门户网站,区政府新闻会以及广播、电视等公共媒体,设立资料索取点、政府信息公告栏、电子屏幕等场所对政务信息进行公开。便民服务方面,通过在区政府门户网站开设办事指南、政府信息公开指南、政府信息公开目录等栏目,区审批服务中心提供便民手册等,让公众及时获得最新的公开信息。年本区人民政府在政府信息公开方面没有收取任何费用。
三、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情况
其中通过我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政府信息公开”栏目提交的网上申请有5件,本区人民政府年共受理信息公开申请6件。通过电子邮件提交的申请有0件,通过公开受理窗口当面提交的申请有0件,通过信函提交的申请有1件。
100%属民生类信息。从申请的信息内容来看。
已经答复的6件申请中。
同意公开”2件;
同意局部公开”0件;
不予公开”0件;
信息不存在1件;
非本机关政府信息”3件;
申请内容不明确”0件。
以外地公民为主,从申请的对象分析。占全部申请的100%暂时没有来自外地公民申请信息公开,也没出现以组织名义提交的政府信息申请。
四、咨询情况
其中咨询电话接听1428817次,本区人民政府年度共接受市民咨询2320777次。当面咨询接待845154次,网上咨询46806次。本区人民政府年度政府信息公开专栏访问量为7606977次。
五、复议、诉讼和申诉情况
本区人民政府年度发生针对本单位有关政府信息公开事务的行政复议案0件;发生针对本单位有关政府信息公开事务的行政诉讼案0件;收到各类针对本单位政府信息公开事务有关的申诉案(包括、举控0件。
六、存在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
但与国家、省、市对政务公开工作的要求以及公众的期望相比,虽然我区政务公开工作取得一定成果。还存在一些不足,公开广度、深度以及便民性方面需要进一步提高。区将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年。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有关政务公开的要求,不时规范政务公开行为,推进我区政务公开工作步上新台阶。
一是继续建立健全政府信息主动公开、依申请公开和舆论危机处置等工作机制。
篇3
(一)扎实工作,进一步推进政务服务中心建设
1、积极推进机关行政效能建设工作。
(1)与机关部门一道对全县机关部门的行政审批许可事项进行了全面清理。核定全县46个县级部门中有行政许可审批事项的单位40个,审批事项共292项,其中即办件156项,占53.42%,承诺件136项,占46.58%。目前已有35个部门的261项许可审批项目纳入了政务中心集中受理和办理。其中以审批办公室整体进驻的单位有7个,审批办公室派人进驻的18个,进入综合窗口集中办理的10个,有5个部门的31项许可审批事项在政务服务分中心、即原单位办事大厅办理。基本实现了全县行政审批和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的“两集中”、“两到位”。
(2)建成行政效能监察系统,实现与省、市、县对接。
4月30日前实现了中心与县府信息办、县府信息办与市府信息办、县府信息办与县监察局效能办的光纤联接,实现了中心办件信息、监控数据等与省市监察系统的同步对接联通。7月实现政务服务中心与县质监局、县卫生局、县工商局三个单位的专用办公软件联网。行政效能电子监察系统的顺利建成,将实现信息技术与行政监察业务的有机结合,对行政审批事项办理过程和状态进行实时、全程监控,将行政审批全过程置于阳光之下,有效规范权利运行,促进作风转变,推动机关行政效能和政务环境上一个新台阶。
(3)完善各项管理考核办法,加强窗口管理。一是对在中心政务大厅设立了独立窗口的单位调整了人员,派出了首席代表,目前已正常办公,通过多次培训,窗口人员已能熟练使用新的软件系统办公;二是印发了政务服务中心《“并联审批”办法》、《关于各政务服务分中心有关管理事项的通知》、《关于印发《工作人员守则》等规定的通知》、《综合窗口管理办法(试行)》、《部门窗口及窗口工作人员考核办法(试行)》,进一步加强了对“并联审批”事项及窗口工作的管理。
2、高效办结行政许可和审批事项。
截至10月底,县政务服务中心共接件10907件,办结10846件,办结率为99.47%;为企业代办各种审批与服务项目39件。
(二)、强化监督,进一步加强对社会中介组织的规范管理
1、组建协会,促进全县中介服务业更好更快发展。于9月份召开了 “__县中介组织联合会”成立动员及筹备大会,会上讨论了协会《章程》(试行),推选了协会理事会成员,并已向县民政局提出组建申请。中介协会的建立,将为进一步规范中介服务市场行为,建立健全中介服务业的自我发展和自我约束机制,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和工作质量,促进社会中介组织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保障。
2、深化改革,促进社会中介组织健康快速发展。为加快中介组织发展,促进政府职能转变,提高管理水平、优化资源配置、完善市场功能,促进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中心在广泛调查,深入研究,反复论证的基础上,于5月份代县委县府起草了《深化改革促进社会中介组织发展的实施意见》。
3、中介服务大厅规范高效运行。按照“自主经营、独立运行”的进驻原则和“阳光作业、限时办结”的服务模式,重点规范了以房地产交易登记为主的15个中介组机构的服务行为,确保了中介服务的规范、高效运行。截至10月底,中介服务大厅共接件2108件,办结2108件,办结率为100%。
(三)、强化职能,进一步规范政府采购行为
1、规范运作,圆满完成各项采购任务。截至10月底,采购中心共办理采购业务209宗,完成采购预算1380.67万元,实际采购金额1215.6万元,共节约资金165.07万元,节约率12%。
2、认真总结,展开自查自纠,积极推动我县政府集中采购工作上新台阶。于8月份召开了政府采购中心工作汇报会,邀请了县纪委、县监察局、县财政局、县招监办相关负责人参加。会上汇报了采购中心运行情况,分析了政府集中采购面临困难及其原因,讨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及途径。
(四)、公开透明,构建招投标综合服务平台
继续加强招投标综合服务大厅的现场管理和监督,完善招投标大厅管理办法。截至10月底,共为招投标、拍卖、比选等46宗活动进行了现场管理与服务。涉及金额22510.02万元。
(五)、畅通渠道,强化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监督
1、完善政务网建设。政务网站改版基 本完成,版面设计更加优化,内容更加丰富,更新更加及时,参与管理部门更多。群众网上举报投诉、咨询求助更为方便快捷。
2、及时处理各类咨询投诉,解析社情民意。截至10月底共接受群众各类留言200余条,通过筛选受理了群众咨询、求助、建议、投诉、举报、讨论共31条。县政务服务中心、县机关作风投诉中心和县纪委(监察局)驻中心通过自办、转办和协办等方式,对群众的咨询、建议和投诉事项进行了及时的办理。
3、积极探索,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在深入思考、广泛调研的基础上,不定时编印了《政务服务》7期和《政务内参》5期,及时反映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进程情况、问题建议等,供领导决策参考。
(六)、加强检查,规范便民服务室的建设运行
按照《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三级便民服务网络建设的意见》和《__县便民服务室窗口标准化建设方案》的要求,截至目前我中心共对代寺、童寺、古佛、骑龙等乡镇的便民服务室进行了检查,并提出了指导意见,到年底将完成对所有乡镇的检查。
二、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行政效能建设工作方面
存在问题:1、“两集中”、“两到位”还有待加强。一是各部门行政许可或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还没有完全集中到政务服务中心办理,“只挂号不看病”的现象仍然存在;二是个别窗口单位随便派个人到中心坐班,真正涉及行政许可的事项并没有交窗口人员办理。
2、窗口工作人员授权还不充分,业务能力还需加强。一是有的部门授权不充分,政务服务中心窗口成了“挂号室”,该及时办结的不能及时办结,甚至窗口授理后仍然要当事人自己到部门办理;二是某些窗口人员本身业务不熟,加上单位授权不够充分,收置手续“照单拣药”,机械的办理政务事项,一些能通过调查研究可以办理的事项阻挡在窗口之外,造成事难办的情况。
3、行政服务与中介服务相交叉,增加了政务服务工作难度。行政服务项目主要有工商登记和建设项目审批两项,企业在登记时需要提供相关的行政许可手续及环评、安评等中介服务资料,建设项目审批时也要提供设计、评审等中介服务资料,而且这些中介资料是在行政手续之中不断提供的,复杂的手续造成了办理审批效率低下的局面。
原因分析:某些单位领导对政务服务工作客观上认识不够,工作观念没有转变,“官本位”思想和权力观念严重,加上一贯制的办事程序和按部就班的工作步骤根深蒂固,对加快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强机关行政效能建设形成阻力。
(二)、中介服务方面
存在问题 :一是服务不公开。部分中介机构没有在办公地点悬挂登记执照等证照,没有公开服务项目的设立依据等事项,没有公开投诉办法等事项;二是监管不到位。登记管理部门对中介机构的监管不到位,有的中介机构执业不规范,违法违规,聘用无资质人员;三是没有脱钩分离。我县具有中介性质的事业单位和行业协会,都没有与主管部门脱钩,主管部门与中介组织互为表里,相互利用。
原因分析:一是法律法规、制度还不健全,相关的法规建设还比较滞后;二是行业协会未普遍建立,行业自律管理不够。三是政府职能转变还未完全到位,职能部门监督不力。
(三)采购中心运行方面
存在问题:一是部分采购单位领导和经办人员对政府采购工作不理解,有抵触情绪;二是政府采购的规模效益不能很好地体现;三是政府采购供货渠道单一,供应商较少,容易“控货”;四是付款方式与付款时间对于集中采购的发展有一定的制约;五是车辆采购受种种不利因素制约,无法体现政府集中采购的价格优势。
原因分析:一是很多部门对我县政府采购工作流程不熟,对政府采购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二是政府采购市场还不够成熟,尤其是在较为特殊的项目采购中,“控货”往往带有明显的指定品牌倾向,给供应商串通投标造成可能,从而引发不正当竞争,削弱了政府采购促进廉政建设、节约财政支出的功能,给政府采购工作的正常开展带来不利影响;三是现行的政府采购资金审核流程与付款方式繁琐,容易造成付款不及时,使供应商资金积压、周转不灵、挫伤其参加政府采购的积极性,不利于培育良好的政府采购市场。
(五)招投标综合服务方面:
存在问题:一是个别招投标监督部门监督意识不强和投标人素质参差不齐,造成了对现场管理工作的难度;二是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造成了对评标专家的管理有一定难度。
原因分析: 一是招投标的相关管理办法及惩戒机制还有待完善;二是部分监督人员思想上不够重视,缺乏严肃性和警觉性。
(六)、乡镇便民服务方面
存在问题:一是有些乡镇领导干部认为成立服务室是搞形式,有应付的现象;二是一些乡镇建立了便民服务室,但运行不正常,不知道如何开展工作。
原因分析:一是认识不到位,思想上不够重视;二是没有健全的规章制度,职能职责不清,加之场地、经费等原因,造成运行困难。
三、二0__年工作要点
1、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进机关行政效能建设。一是加强宣传,提高部门对机关行政效能建设工作的认识;二是认真抓好“两集中、两到位”的工作,大力提高政务服务效率;三是加快政务服务平台建设,强化政务中心对各窗口的管理监督力度,确保该受理的必须受理,该办结的必须办结,该收费的必须收费;四是规范行政审批项目管理,加快审批程序流程再造,着力优化行政审批流程,提高审批效率;五是认真落实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 “三项制度”,提高窗口人员服务水平,切实改善政务服务环境。
2、广泛宣传,强化认识,推进政府采购及招投标工作规范运行。
(1)组织学习《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严格规范国家投资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工作的意见》、《__县国家投资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比选)活动监督暂行办法》、《政府采购当事人行为规范》等文件,规范政府采购及招投标行为。
(2)健全政府采购中心管理、操作规程,进一步规范运作,强化监督;积极探索,突破瓶颈,力求解决政府集中采购中付款方式、车辆采购、“控货”等问题的解决办法,最大可能地发挥政府集中采购的节资及高效优势。
(3)完善招投标服务管理办理,加强招投标等活动的现场管理与监督,最大限度地杜绝违规危机行为的发生。
2、加快政务网站改造建设。进一步优化网站版面,丰富网站内容,及时更新网络信息,使政务网站更具可看性和参考性,使之真正成为__政府的门户网站,对外招商的展示平台。为群众提供更为快捷的咨询、求助、投诉通道,为政府提供更为直观的决策参考,为投资者提供更为全面有效的服务。
3、健全中介组织机构管理机制。健全社会中介组织联合会运行章程、管理规范等制度,进一步规范中介组织行为,保护中介组织合法权益,建立健康和谐的中介服务业市场秩序。形成“法规规范、政府监督、行业自律”相结合的管理监督新体制、新机制。
篇4
务管理、社会管理、经济管理等各个领域的渗透深化,不断完善利民、惠民、便民的公共服务体系和平台建设,信息化服务工具和手段在全社会各领域遍地开花,使广大群众和企业越来越多地感受到政府便捷、及时、人性化的服务。
高效便民的电子政务统一平台
2012年起,由德清县党政信息中心、行政服务中心、纪委监察局共同开发建设的党政机关协同办公信息化平台开始工作,整合了党政机关办公自动化(OA系统)、行政审批业务系统和电子监察系统,工作人员可以进入各个有权限的系统进行办公协作。截至2013年底,仅通过“信息推送”和“公文推送”功能,就共计向社会公开了1800多条信息和160多份文件,行政审批系统也已进入试运行阶段。政府信息公开平台运行平稳,发挥了真实准确、及时便民的作用,增强了政府信息透明度和公众知情权。初步建成以新版“中国・德清”政府门户网站为核心,各部门单位、乡镇网站为节点,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安全运作的网站体系,开通包括县长信箱、网上咨询等子栏目的“政民互动”平台,同时按照“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的总体要求保障网上政务公开内容。
不断完善“一站式服务”、“一窗式办证”服务新模式,整合工商局、质监局、国税局、地税局、统计局等部门资源,进一步优化审批流程,简化办证手续,推出了“五证联办”办证系统,开辟了高效便民的并联审批新途径;通过信息化技术紧密集成各政府部门的审批业务,实现单纯的环节控制向全过程流程控制的延伸,实现行政服务中心审批系统与各部门专网间的互联互通、数据实时交换,构建审批信息的数据库,使各个办事窗口之间的信息共享、协同办公,实现政府部门联合审批的目标。同时,通过行政服务中心网站实现外网与内网的互通,实现“外网受理、内网审批、外网”的目标,不断推进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建设实现了县、乡、村三级联网。
服务为民的电子政务服务体系
除了电子政务同一平台外,德清还建设了许多专项电子政务服务体系。
教育系统数字化校园建设全面启动。教育信息化发展目标以德清县教育城域网为基础,大力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完善县教育城域网,搭建公共应用支撑平台和数据共享平台,健全教育电子政务体系、教育管理体系、教学服务体系,建立组织机构信息库、教职员工信息库、教育资源信息库、教育专项资料库。
目前已建成1000M教育城域网骨干网,11所学校完成校园网改造,11所学校校园网改造项目完成招标,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方案初步完成,启动中小学标准化图书馆(室)建设。
探索建立和逐步完善社会保障“一卡通”服务体系。社会保障全面实施“一卡通”全省联网联保服务,“一卡通”项目的初期建设已初步完成,服务体系也初步建立,初期开通了医疗保险功能和附带银行卡功能,截至目前已发放社会保障卡共计21万余张,社会保障卡医保功能在省内定点医疗机构得到推广使用。
构建数字档案馆管理平台。11个乡镇数字档案室全部为省级示范数字档案室,加强档案数据库建设,建立数字化加工室,承担馆藏档案数字化加工任务,为档案室提供数字化服务,建立民生档案全文数据库,馆室共建实现档案信息资源共享,与德清县档案信息网、德清县新农村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平台融合,形成馆室共建、社会共享的档案信息资源利用体系。
重视公共安全监管。稳定推进湖州市公共安全监管平台运行,建立危化企业应急救援信息数据库。在此基础上,德清县安监局自主设计开发德清县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查询系统,目前该系统一期工程已经完成,正在试运行中。
逐步完善旅游信息化。建设旅游信息资源库和旅游信息综合服务平台,通过德清旅游信息网、德清旅游集散中心网、洋家乐网站、德清旅游官方微博、微信等载体,构建旅游综合服务平台,开通德清旅游新浪微博和腾讯官方微博,加强与同城、驴妈妈、携程等知名网络平台的互动合作,着力建设旅游网络营销平台,配合湖州市旅游局做好“湖州旅游e卡通”建设,试点实施旅游消费一卡通工程。
融入杭州都市圈。自跨市直通公交车、杭宁高铁开通以来,2013年底推出了“杭州通・都市圈德清卡”,使德清成为了浙江省首个尝试异地签约杭州市民卡的地区,这张卡是德清市民在杭州的“一卡通”,同样杭州市民卡在德清也可同等享受,这是德清加速融杭的一大成果,更破解了融杭交通“最后一公里”难题。
篇5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进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工作的指导意见》(〔2019〕54号)、《XX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进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工作的通知》(闽政办〔2020〕26号)、《XX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XX市全面推进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工作方案的通知》(狮政办〔2020〕22号)等有关精神,全面推进我镇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工作,现制定如下方案。
一、工作目标
到2023年,融入市级统一的基层政务公开标准体系,确保政务公开工作覆盖行政权力运行全过程和政务服务全流程,大幅提高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水平,进一步健全完善政务公开工作机制、公开平台、专业队伍,显著提升政务公开的能力和水平。
二、主要任务
(一)推行政务公开事项标准化管理
对照上级制定的城乡规划、重大建设项目、公共资源交易、财政预决算、安全生产、税收管理、农村集体土地征收、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保障性住房、农村危房改造、生态环境、公共文化服务、公共法律服务、扶贫、救灾、食品药品监管、城市综合执法、就业、社会保险、社会救助、养老服务、户籍管理、涉农补贴、义务教育、卫生健康、市政服务等26个试点领域标准指引,结合本单位权责清单,全面梳理细化相关领域政务公开事项,编制完成本级政务公开事项标准目录,并在政府信息门户网站公开。目录包括公开事项的名称、内容、依据、时限、主体、方式、渠道、公开对象等要素。编制目录因地制宜、实事求是,体现地区和领域特点,避免公开事项及标准“一刀切”,确保权力运行到哪里、公开和监督就延伸到哪里。
(二)规范建设基层政务公开平台
1.发挥门户网站“主阵地”作用。利用好政府网站作为我镇政务公开第一平台,维护政府信息公开专栏和政务公开重点工作专栏,集中本单位应当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并设置统一的互动交流入口和在线办事入口。逐项对照编制完成的政务公开事项标准目录,全面优化本单位网站栏目设置,增强信息公开的准确性、权威性。
2.加强政务新媒体建设。严格按照《XX省促进政务新媒体健康有序发展七条措施》要求,全面提升政务新媒体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建设更加权威的信息和解读回应平台、更加便捷的政民互动和办事服务平台。加快推进政府网站和政务新媒体数据融通,不断强化、传播、互动、引导、办事等功能,促进政府信息广泛传播、政务服务便捷可及。进一步用好传统媒体,充分发挥XX日报、XX广播电视台等传播渠道的重要作用。
3.加强线下阵地建设。结合本单位实际,设立政务公开栏,定期应主动公开的规范性文件及重要政策文件,集中公布在政务公开栏,提高公众知晓率。依托市档案馆、图书馆及市行政服务中心、便民服务中心、不动产登记中心等服务事项集中的窗口单位设立的政务公开专区,提供政府信息查询服务,促进线上线下优势互补、融合发展,不断优化栏目设置,让权力运行更加阳光透明。
(三)建立健全政务公开长效机制
1.健全政府信息管理动态调整机制。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及公文管理要求,规范政府信息的制作、获取、保存、处理相关流程,加强“全周期”管理。用好用活XX市电子政务业务网,挖掘新功能,提高工作效率。严格落实政府信息公开属性源头认定机制,文件起草时要明确公开属性,对不予公开的政府信息要进行定期评估审查,因情况变化可以公开的要及时公开。
2.规范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办理工作。加强对依申请公开的“全流程管理”,完善登记、审核、办理、答复、送达、归档等各环节工作制度。严格遵守依申请公开办理流程图各环节流转时限,依法保障公众合理的信息需求。参照《XX市政务公开工作手册》规范答复文书格式,做到有申请必有答复。
3.完善基层行政决策公众参与机制。要结合职责权限,明确公众参与行政决策的事项范围和方式,并向社会公开。对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需要社会广泛知晓的公共政策措施、公共建设项目,要采取座谈会、听证会、实地走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问卷调查、民意调查等多种方式,充分听取公众意见,扩大公众参与度。对社会普遍关心的问题要进行解释说明,及时回应公众关切。完善利益相关方、群众代表、专家、媒体等列席政府有关会议的制度,增进人民群众对政府工作的认同和支持。
4.健全政策解读回应工作机制。严格按照《XX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强政策解读工作的通知》要求,坚持“解读是常态、不解读是例外,与解读同步”原则,认真落实“解读方案、解读材料与政策文件同步组织、同步审签、同步部署”的工作机制,进一步创新解读方式,提高解读质量。要围绕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加大政策解读力度,确保政策和资金流向、使用公开透明。要坚持做好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疫情信息工作,让公众实时了解最新疫情动态和应对处置工作。
5.完善基层政务公开与村(居)务公开协同推进机制。推动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向农村和社区延伸,指导支持村(居)民委员会依法公开属于自治范围内的事项,有效衔接政务公开与村(居)务公开;相同事项的公开内容要对应一致,通过微信群、公众号、政务公开栏等,重点公开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村级财务、惠农政策、养老服务、社会救助、保障性住房、农村危房改造、义务教育、医疗卫生等方面内容。
(四)提升基层政务公开工作实效
1.推进办事服务公开标准化。全面优化办事流程,加强“一件事”“一类事”等综合办事信息公开。编制“办事一本通”,对服务事项、办事指南、办事流程、办事机构、常见问题、咨询电话、监督举报方式等办事服务信息加以集成、优化、简化,通过政府门户网站、政务新媒体、便民服务中心等线上线下途径向社会全面公开。根据“放管服”改革进程及时更新相关信息,让线下“最多跑一趟”成为常态。
2.全面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统筹推进政府网站、政务新媒体、第三方平台公众号、便民服务中心等线上线下联通和数据互联共享,提高政务服务透明度便利度。加强信息精准推送,推行政务服务一次告知、信息主动推送等工作方式,让企业和群众对事前准备清晰明了、事中进展实时掌握、事后结果及时获知。
三、保障措施
(一)坚持依法依规。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和有关法律法规,履行政府信息公开法定职责,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全面推进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全面推进基层政务决策、执行、管理、服务、结果“五公开”,让公开成为自觉、透明成为常态,依法保障人民群众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二)强化协调联动。建立完善与宣传、网信、政务服务、大数据管理、融媒体中心等单位的协调联动机制,形成推进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的工作合力。
(三)学习先进典型。学习宝盖镇、市行政服务中心管委会作为泉州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创新示范点的先进经验。积极探索、创造符合我镇实际的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篇6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的会员“可回头不”为你整理了这篇关于“降成本优环境”总结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正文】
庐山市政务服务管理局关于“降成本优环境”总结
今年以来,庐山市政务服务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政务服务改革扎实稳步推进。按照“精减项目、减少环节、规范程序、提高效率、明确责任、强化服务”的工作要求,结合我市“降成本优环境”实际情况,对部门行政审批项目、依据、时限、程序进行了多次清理、规范,行政审批程序得到进一步优化和简化,办事效率明显提高,办事环境逐步改善。
一、突出改革落地,进一步夯实政务服务基础
以省政府出台的全面优化政务服务二十二条措施为基础,按照九江市政府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实施方案的要求,不断拓展服务领域,改进服务方式,取得了初步成效。
1、推行了“一门式”服务。对照“进一扇门,办所有事”的要求,市政府先后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务服务事项集中进驻的通知》、《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全面优化政务服务工作实施方案》,强力推进单位进驻和事项进驻,做到“应进必进”。到目前为止,全市34个有依申请类事项部门全部集中进驻,其中,28个单位进驻市政务服务中心办事大厅,4个单位进驻部门办事大厅,2个单位网上进驻,实现事项单位进驻全覆盖。
2、推行了“一网式”服务。以江西政务服务网为载体,大力推进一网通办,推动线下实体与线上大厅集成融合。去年,邀请九江市政务服务局和山东浪潮公司的领导专家来我市举办业务培训,提升政务服务网办水平。截止本月下旬,全市1509个依申请类事项中,1498个事项可网上办理,网上可办率达99.8%,极大方便了群众办事。
3、推行了“一窗式”服务。根据事项属性和群众办事习惯,打破部门界限,大力推进“一窗受理”改革。 “以前台集中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综合窗口出件”的模式,将各职能部门分设的窗口进行整合,统一设置项目审批、企业开办、农业事务、社会事务、办税服务5个主题区域和1个综合服务区,新增加进驻单位7个。窗口受理数量和群众满意度有大幅提高。截止目前,全市“一窗受理”系统办件9700余件。
4、推行了“一掌式”服务。自省政府启动“赣服通”建设以来,我市积极行动,加快建设应用进程。今年8月份,“赣服通”庐山市分厅正式上线运行,提前4个月完成建设任务,受到省政府通报表扬。我市分厅共承接省级下沉事项209个,上线本地高频事项155个,尤其是教育缴费事项的办理位于九江市前列。
二、突出利企便民,进一步完善政务服务功能
坚持问题导向,以“利企便民”为出发点,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
1、完善了服务布局。在我市原行政服务大厅的基础上,根据部门职能对政务服务中心大厅的布局进行了重新规划,设立了一个综合服务专区和五个办事专区(项目审批区、企业开办区、农业事务区、社区事务区、办税服务区)。延伸政务服务面,启动市、乡、村三级服务网络建设,全力加快“乡乡都有小超市,村村都有小卖部”进程。
2、完善了网络平台。今年以来,我市对江西省事项管理系统、国家“互联网+监管”系统、九江市电子政务基础服务平台、庐山市一窗式综合服务平台进行了梳理和配置。一是完成认领和关联政务服务事项5207个(其中依申请类1509个,非依申请类3768个);二是为监管平台配置了42个单位,74个用户,梳理监管目录清单797个,检查实施清单616个;三是在电子政务基础服务平台更新了5个单位的23个用户角色配置;四是为一窗式综合服务平台配置了2530个事项,35个事项组,25个综合受理窗口。
3、完善了基础设施。为拓展市政务服务中心服务功能,提升服务水平,今年为中心大厅购置了12台电脑、打印机、高拍仪等设施设备;工商窗口配置了电子叫号系统。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对电子评标二室进行了提升改造,替换了7台老旧设备。
三、突出窗口管理,进一步提升了政务服务质量
以提高办事效率、办理质量为目标,对照省、市规定加强窗口纪律作风和办事流程督查,不断提升企业和群众的体验感和满意度。
1、优化了办事流程。对107个依申请类事项进行了流程再造优化,办事时限共缩短了113个工作日、办理环节共减少了109个。通过简化办事环节和手续,压缩审批时限,如今企业办理登记、变更手续等事项,只要材料齐全,均实现立等可取。
2、优化了人员配备。一方面整合人员配置,优化人员结构。通过对办件量大、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窗口进行人员调整,实现了窗口工作人员“老、中、青”三结合的“橄榄型”人员年龄结构。另一方面严格选派条件,优化队伍素质。坚持“精干、高效”的选派原则,由进驻部门从本部门在职工作人员中择优选派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敬业精神好、综合形象佳,能够熟练使用计算机,并具备一定的综合协调和妥善处理窗口服务矛盾能力的工作人员为窗口工作人员。
3、优化了考核方式。通过重新修订《窗口工作人员考核制度》的方式,优化了考核管理体系,将窗口人员的年终考核纳入到我局进行考核,从管理层面上加强了对窗口工作人员的管理和约束,破解只能管事不能管人的难题。
4、优化了导办服务。在中心设置了导办窗口,针对残疾人、老年人、外资企业等特殊群体和单位提供导办、帮办、代办服务,对行动不方便人群提供帮办服务,对文化程度不高的人员提供导办服务,对于投资项目提供代办服务,得到了办事企业和群众的一致好评。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一些部门对 “接管放”落实不到位。专业人员配备、人员编制过少,业务培训等配套措施跟不上,存在接不住,接不好,管理不到位问题。一些部门按照国家及省市的相关要求落实简政放权,将业务下放到下一级部门办理,但承接不到位现象时有发生,影响工作效率。
二是“互联网+政务服务”建设进展缓慢。政务数据未能共享,开展协同审批、跨层级联动审批、大数据挖掘等十分困难。如:工商注册系统未能与政务服务系统进行数据共享,在企业注册登记过各中需要工作人员到在工商注册系统做完后又要到政务服务系统重新录入,造成事后录入等问题。
三是“一窗受理”进展不快。我市数据共享平台已经完成招投标,正在进行平台部署调试。非自有业务系统事项可以全部实现与“一窗式”综合服务平台对接。政务服务中心办事大厅正在调整窗口设置,但由于人员配备不全,目前未完全达到一窗受理要求。
四是延时错时服务不平衡。自实行延时错时预约服务以来,我市政务服务大厅、各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各监管分厅纷纷启动了延时错时服务,但进展不平衡,尤其是延时错时服务津贴发放不到位,影响了服务质量的进一步提升。
篇7
为深化服务型政府建设,进一步推动行政服务向基层延伸,完善基层公共服务体系,落实全市行政服务系统关于开展“亲切服务年”活动和全区“解放思想,优化环境,推进落实”活动的有关精神要求,进一步优化我区经济发展环境,促进全区乡镇街道为民服务中心科学、规范、统一、高效运行,现就深化乡镇街道为民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有关事宜,提出以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建设服务型政府为目标,以依法行政为前提,以为民服务为宗旨,以政务公开为原则,以群众满意为标准,以亲切服务为主要内容,将与经济建设、群众密切相关的行政审批和服务事项集中到为民服务中心办理,为基层群众提供周到、便捷、亲切的服务,积极促进城乡统筹的协调发展。
二、工作目标
底,乡镇街道按照规范化建设要求完成为民服务中心整合任务,将乡镇街道和上级派驻机构的所有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等事项全部纳入中心集中办理,实行“一站式”服务,同时,完善窗口服务、业务受理、政务公开、管理考核等制度,切实提高规范化服务水平。逐步安装行政审批软件,并与区行政服务中心联网,积极推进电子监察系统建设。全面推行“亲切服务”内容,不断加强规范化建设,完善规范化服务,进一步提高运行管理和服务水平。完善村级为民服务室功能,健全区、镇、村(社区)三级便民服务网络。
三、基本原则
(一)便民利民原则。科学设置服务事项和工作流程,实行“一个窗口受理,一次性告知,一条龙服务,一次性收费”,方便群众办事。
(二)公开透明原则。通过服务指南,办事须知,网络等形式,公开日常办理事项的名称、咨询监督电话、依据、条件、程序、收费依据及标准、承诺时限、办理结果等内容,做到公开、透明、接受群众监督。
(三)务实高效原则。简化办事程序,减少办事环节,实行服务承诺制和限时办结制,提高办事效率。
(四)依法行政原则。严格依照法律法规办理,建立建全规章制度,规范工作程序和办事行为。除政策规定收费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收取费用,严禁违规收费、搭车收费和以权谋利。
四、重点任务
(一)规范建设标准。
1、规范服务场地建设。已建成的为民服务中心,可采取扩建、改造的方式,依据建设标准,进一步规范、完善服务场地;新建设的为民服务中心,应建在党委、政府附近,实行“一站式”服务。改建、扩建、新建为民服务大厅面积均须达到100平方米以上。
2、完善办公设施。根据工作需要,设立开放式窗柜,统一配备电脑、打印机等必备办公用品,中心及工作窗口要有明显的标识牌,一次性告知栏、公开栏和投诉意见箱及投诉电话等,工作人员要配证上岗。
3、完善规章制度。完善为民服务中心集中办理行政审批服务事项的程序和办法。完善窗口服务、业务受理、政务公开、管理考核等制度,建立健全首问负责制、全程服务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等制度,切实提高规范化服务水平。
4、整合窗口职能。原则上属于乡镇街道和上级派驻机构的所有行政审批、公共服务事项,都要进入为民服务中心集中办理。同时,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整合完善窗口服务职能,设置5个服务中心窗口,分别是财政经管服务中心(财政所、经管站合并设置);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农技站、农机站、水利站、林业站、水产工作站合并设置);人口和计划生育服务中心(计划生育办公室组成);经济发展服务中心(规划建设站、企业办公室、海货城管理处合并设置);社会事务服务中心(劳动保障所、民政办、文化站合并设置)。
5、积极推进为民服务网络建设。逐步安装行政审批软件,并与区行政服务中心联网,积极推进电子监察系统建设,健全村级为民服务室功能,搞好联动服务,完善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为民服务网络。
6、逐步建立乡镇街道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将使用国有资金、集体资金、集体融资的投资项目,农民筹资、投劳及非生产性物品,逐步纳入中心交易,列入市场化配置,采取公开招投标、拍卖等公平竞争手段,统一管理,降低成本,保证农村公共资源公开、透明,促进农村干部“保廉”、工程“保质”、农村“保稳”。
(二)规范机构设置。
机构名称统一为“xx镇(街道)为民服务中心”。其主要职责是:1、负责对进入为民服务中心事项的确定和调整,对事项运转情况进行协调和监督;2、负责完善为民服务中心各项规章制度、管理办法,并组织实施;3、加强对工作人员进行管理和考核;4、接受群众咨询,办理审批和便民服务事项,代办各类投资项目及与群众密切相关的服务事项;5、受理对为民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违规违纪行为的投诉。
(三)健全运行机制。
实行“七制”办理制度。
1、直接办理制。凡程序简便,可当时或当日审批的项目,即来即办,当日办结。
2、承诺办理制。对不能当场办理,需要审核、论证、召开听证会、公告或现场勘察的申请项目,由窗口工作人员组织勘察,在承诺日办结。
3、联合办理制。对两个或两个以上部门联合审批的项目,由主办窗口牵头协调,在规定时间办结。
4、上报办理制。需上报上级审批的申请事项,由主办部门负责上报,在规定时限内与上级部门联系,帮助办结。
5、退办答复制。对不符合条件不予批准的项目,受理窗口书面告知申请人不予批准办理的理由,明确给予答复。
6、扎口收费制。所有进驻中心审批项目的收费,实行一个窗口,统一收费。
7、联动服务制。各乡镇街道要在各村设立为民服务联络员,并加强与区行政服务中心的业务联系与沟通,健全“三级”行政审批代办服务网络,实行联动服务。
(四)开展“亲切服务”。
1、实行亲切服务,提升服务形象。全体行政服务人员要进一步深化“精诚服务”品牌服务理念,树立亲切意识、窗口意识、感恩意识,保持阳光心态、文明心态、真诚心态,推行“上岗八问”和“八先八再”,做到亲切服务、文明服务、优质服务。
2、实行便利服务,提高服务质量。各服务窗口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自觉建设便利服务窗口,推行“三告知”、“八项公开”、“一准三清”服务内容,开展预约服务、应急服务、延时服务、上门服务,为办事群众提供舒适、便利的办事环境和热心、耐心、细心的服务指引。开通便利直通车,为重大项目落地提供代办服务。
3、实行规范服务,提高服务效能。进一步梳理优化办事流程,简化和规范审批程序,推行“一审一核”审批制、“补、换、欠”服务法、“四快五办”工作制、“六个统一”服务制度,为办事群众提供规范高效的服务。
五、方法步骤
(一)动员阶段。区政府适时召开现场会议,部署安排全区深化为民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工作。
(二)组织实施阶段。各乡镇街道根据深化为民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要求,结合实际,制定实施方案,完善工作措施,切实抓好为民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
(三)检查验收阶段。由区政府办公室牵头,组织法制办、监察局、人社局、行政服务中心等部门单位进行检查验收。
六、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深化乡镇街道为民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是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动态要求,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迫切需要。区政府成立以分管区长为组长,政府办、监察局、财政局、人社局、住建局、行政服务中心等部门分管负责人及各乡镇街道政府分管负责人为成员的深化乡镇街道为民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领导小组。各乡镇街道要把深化为民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提上重要议事日程,成立主要负责人任组长的为民服务中心建设管理领导小组,切实把为民服务中心建设作为服务型政府建设和加强基层机构管理的重要举措来抓。
篇8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后一年,能否实现党在十五大以来提出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我乡要在今年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按照**市委提出的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方案,结合我乡实际,我乡将2020年定为脱贫攻坚巩固提升年。按照贫困村“一低五有”、贫困户“一超两不愁三保障三有”、贫困县“一低三有”的标准查漏补缺,全面完成全乡2020年脱贫攻坚目标任务。
一、目标任务
(一)总体目标:实现全乡5户12人脱贫。持续做好“回头看”“回头帮”工作,确保2014-2019年已退出贫困户生活质量、家庭收入稳定提高,“一超两不愁三保障三有”持续改善,对已退出贫困村的“一低五有”持续加强。持续做好“回头查”工作,确保贫困户“应纳尽纳”,保证精准识别落到实处。对2020年预计脱贫对象,要提前谋划确保精准施策。
(二)贫困户脱贫
1.一超:针对已脱贫户及今年预脱贫对象的收入,要通过发展生产、稳定就业、职业技能培训、创业贷款、创业奖补、吸纳贫困人口就业奖补、开发公益岗位、百工技师、五小庭院经济、扶贫小额信贷、产业周转金、产业扶持基金、政策兜底等各项措施提高收入。同时农技员及农技巡回小组要按照年度工作目标、计划帮助培育
“一村一主导产业”、开展技术指导培训、培育致富带头人,确保达到2020年国家脱贫收入标准。
2.两不愁。针对已脱贫户及今年预脱贫对象的吃、穿情况,要通过增加收入、临时救助、社救等各项措施,确保家中有余粮、冰箱有食物、春秋有衣物,达到不愁吃、不愁穿的目标。
3.三保障。一是针对已脱贫户及今年预脱贫对象的住房安全有保障要采取危房改造、人居环境改善、易地搬迁、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地质灾害避让搬迁、残疾人无障碍改造、灾后重建等方式对住房进行改(新)建,精准安排项目到户到人。同时要注意非贫困户的住房问题,采取各种手段及政策确保住房安全达标;二是针对医疗有保障目标,要认真核实全乡贫困户、重度残疾人、低保对象、优抚、孤儿等弱势群众名单,按要求对其医疗费用进行免(减)交。认真落实贫困户医疗再保险政策,确保贫困户住院自费费用及慢性病费用县域内控制在10%以内,防止出现因病致(返)贫现象发生。**乡卫生院要按照贫困户相关医疗政策,认真落实住院报销、特殊门诊、两保障三救助三基金、十免四补助等惠民政策。同时加大对非贫困户有因病致贫风险情况进行摸排,加大救助力度,确保不出现因病致贫情况;三是针对教育有保障目标,**中心校、各级组织及干部要认真落实教育安全有保障的标准要求,加强沟通协调,确保义务教育阶段不出现辍学或未就读现象。要对实在不能正常上学的适龄学生分类处理,采取送教上门、远程教育、送到特殊学校等方式进行教学,同时做好台账及佐证
资料的收集,以便备查。同时要做好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普通高中和中职教育、高等教育雨露计划等政策的落实落地,确保享受对象精准,享受政策精准。
4.三有。一是针对有安全饮用水目标,要充分对照水量、水质、方便程度和保证率要求,采取建蓄水池、微水窖、微水池和新建水管等方式确保贫困群众及非贫困户的用水安全,并逗硬奖补政策,保证扶贫资金用到实处。二是针对有生活用电,**供电所要按照有电并满足用电量的要求保证生活用电安全、达标。三是针对有广播电视,**乡文广站要按照要求保证贫困户家中有广播电视或有线、无线范围内能接收广播信号。
(三)贫困村脱贫
1.一低。针对贫困户发生率一低目标,要达到贫困村退出的贫困发生率要低于3%的要求,同时要坚持“应纳尽纳、应退则退”的要求,严禁漏评、错退现象发生,错评率要控制在2%以内。
2.五有。已脱贫的**村、**村、**村要严格按照有文化室、有卫生室、有通讯网络、有通村硬化路、有集体经济的要求进行自查,并要持续推动五有建设。
(四)贫困县脱贫
1.一低。各村(社区)要圆满完成贫困人口脱贫的目标任务,确保整县退出的贫困发生率提供“**保障”。
2.三有。一是针对有标准中心校的目标,**中心校要对照生均教学及辅助用房面积、电脑配置、图书配置、师生比、教师学历等五条标准,确保有标准中心校要求落到实处。二是针对有达标卫生院的要求,**乡卫生院要按照服务人口床位比例设置及卫生院面积的要求积极谋划,建成合乎标准、人民满意、功能齐全的卫生院。三是针对有标准便民服务中心的目标,目前虽然我乡已完成改建目标,达到标准,但要继续按照标准便民服务中心机构设置、布局和功能、经费保障的要求查漏补缺,确保按质完成目标任务。
二、精准帮扶。
各村支两委、驻村工作队(组)、帮扶责任人要严格落实直工委《关于向建档立卡贫困户全覆盖选派结对帮扶责任人的通知》、《**市选派到村任职第一书记管理考核办法(试行)的通知》、《**市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关于进一步加强帮扶工作的通知》、每月“5+2”(3+2)帮扶力量工作任务清单,组织好爱心帮扶日活动、“五个一”爱心帮扶等活动。广泛发动公司企业、社会团体、致富带头人等参与脱贫攻坚,持续推进“企业帮村、委员帮户”、“雨露计划”“百工技师”等活动开展。
三、加强领导
(一)各驻村领导、村(社区)村支两委、驻村工作队(组)要高度重视脱贫攻坚工作,加强对脱贫的领导,对重大事项要主动安排、主动督促、主动落实,确保年度目标任务的完成。
(二)各村(社区)村支两委、各驻村工作队(组)、第一书记、农技员(农技巡回小组)、法律顾问(团)、帮扶责任人、农信员要对2020年的帮扶计划认真研究,于1月17日前将贫困村、贫困户脱贫计划及本职工作的年度计划报乡脱贫攻坚办。
篇9
为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解难题、促转变、上水平”活动的总体要求和市政府《关于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进审批服务再提速的实施意见》(津政发[2010]5号)精神,根据区委、区政府开展“解难题、促转变、上水平”活动和推进审批服务再提速的相关部署,结合我区行政审批工作的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落实市委九届七次、区委九届十一次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建设科技南开,实现科学发展”的主题,在全区行政审批主体部门中深入开展“解难题、促转变、上水平”活动及“突出科技含量,实现科学发展,抢占效能高地”系列主题活动,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进行政审批服务再提速,营造区域最优投资发展环境,促进我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工作举措
(一)强化要素管理,夯实再提速基础
按照“摸底数、减要件、压时限、做调整、网上办、现场批、进中心”的工作要求,全面实施审批再提速。
1、减少、规范审批事项。要按照全市统一部署,做好我区审批事项取消调整工作。凡是上级部门公布取消和调整的行政审批事项及区人民政府行政规范性文件规定的行政审批、备案事项,一律予以取消和调整。要积极和科学地承接好市级部门下放的审批事项,新下放的事项要一律进驻区行政许可服务中心(以下简称许可中心)办理。要对现有审批事项进行“瘦身”,能减则减,能并则并,能改为备案管理则改为备案管理。同时,要进一步规范实施的行政审批事项,统一事项名称、统一申报条件、统一申请材料、统一承诺时限、统一办理程序,编制审批事项目录并向社会公布。
2、简化审批环节。所有审批事项都要进一步简化审批环节、减少申请材料。申请要件总量原则上减少30%以上。除事项外,对依法设定的申请材料目录都要向社会公布,严禁在向社会公布的申请材料目录外擅自增加索要申请材料。
3、缩短审批时限。要进一步缩短承诺办结时限,禁止变相延长审批办结时限。再扩展一批“立等可取”的审批服务事项。要严格执行限期办理制度,在全市统一的行政审批管理与行政效能监察应用系统上规范办件,防止规避行政效能监督。对企业咨询和反映的问题,要实行“首问负责制”。能立即解决的,要当场答复办理;不能立即解决需要研究的,办理时限原则上不超过3天;对于比较复杂的问题,3天内要向反映问题的企业和群众作出解释,说明答复具体时限。各审批部门审批承诺办理时限总体上再提速20%。
4、改进审批方式。强化各审批部门内部集中审批方式,将审批职能归并整合到一个审批科室并整建制进驻许可中心。全面实行在许可中心“一审一核、现场审批”的规定,各部门的现场审批落实率要达到95%以上;审批部门的审批事项发生量小的,由许可中心实行制,统一接件,内部运转,限时办结。
各审批部门要进一步改进审批方式,变“坐等审批”为主动服务,坚持上门服务、超前服务、跟踪服务、保姆式服务和全程协调服务等措施,追着项目审批,围着企业服务。对企业在审批方面遇到的疑难问题,决不能“推、拖、绕、等”。要坚持迎难而上,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急事急办,特事特办,实实在在地为企业解决一批审批难题,真正让企业满意,让群众满意。
(二)强化创新服务,丰富再提速内涵
1、拓展网上审批。对行政审批服务网进行全面提升改造,完善行政审批服务系统功能,在全市统一的“行政审批管理与行政效能监察应用系统”上规范办件,进一步扩大网上办理比例;在许可中心门户网站建立在线互动平台,开辟网上办事窗口,建立外网业务受理和信息反馈、内网事项办理的信息交互机制,实现门户网站由“信息窗口”向“在线办事窗口”转变,打造网上综合服务平台。
2、深化“告知承诺”。企业设立类及一些正在筹建施工的招商引资、投资项目等可采取告知承诺制审批方式,以实现整体提速。
3、完善“照后服务”。以企业设立联审平台为依托,继续做好企业信息采集、属地服务、部门衔接、重点帮扶工作,深化审批后期全程服务(照后服务)机制。对拟外迁企业提前介入,及时解决企业存在的问题,减少企业外迁因素,做好企业外迁挽留工作。
4、试建“街道中心”。推进行政审批与便民服务向街道社区延伸,在基础条件较好的街道办事处试建行政服务中心并接通行政审批服务网络,构建区、街两级行政服务体系。街道办事处行政服务中心实施的审批,特别是便民服务事项,凡属于面向社会、企业和群众的,全部进入行政服务中心,实行“一站式”便民便企服务。涉及到的基层站(所)都要将业务骨干派驻行政服务中心,实行现场办事服务。同步加强效能监督,做到公开、透明、高效运行。
(三)强化服务制度,提升再提速水平
按照依法合规、便捷高效的原则,严格执行联合审批规程,在企业投资项目已基本进审程序办理的基础上,将使用国有资金的项目全部纳审程序,在许可中心规范办理。进一步规范管理政府投资项目,逐步进审程序办理。
1、试行一窗受理接办分离。投资项目各类审批在许可中心联合审批综合服务窗口一窗接件,落实效能监察登记制,部门并行办理,按时完成审批,对投资项目联合审批实行全过程勤政廉政监督。(审管办、监察局牵头组织,发改委、经委、建管委、规划分局、房管局、环保局、人防办、消防支队落实)
2、全面开展帮办领办活动。对进合审批程序办理的投资项目,由发改委、或主管部门、或项目所在地的街道办事处指派得力干部(两人一组),兼职负责为项目全程审批提供无偿帮办服务,并与许可中心联合审批综合服务窗口专人领办服务机制和联审效能监察登记制互为衔接,为申请人提供全面咨询服务、全程导办服务和多部门间的协调服务,形成深入项目搞好审批服务的长效机制。
3、扩展联合审批服务范固。将企业变更事项中的适宜类型纳入企业设立联合审批流程办理。
4、落实24小时开门服务。①建立专人现场接待服务制度。在许可中心设立“24小时开门服务接待处”,指派专人现场值守接待来访人员,随时受理企业和群众诉求。②落实机关干部值班制度。认真落实公休日、节假日和工作日夜间干部现场值班制度,保证企业群众咨询和反映问题时,随时有人接待和办理。③实行24小时在线值班制。要将许可中心的专线服务电话、网址和各部门进驻许可中心首席代表名单及手机号码向社会公开,24小时在线值班,全天候为公众、企业提供业务咨询服务,并确定1名同志作为24小时在线总值班。
5、建立台帐和月报制。各审批部门对企业咨询和反映的问题以及为企业办实事解难题的情况,要全面及时做好记录。对工作中发现的典型事例和好的经验做法,及时以简报等形式进行报道、宣传和推广。要及时汇总分析有关工作情况并于每月8、18、28日前反馈至审管办协调科。
(四)强化监督检查,落实再提速要求
1、严把审批关口。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开展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的要求,所有项目都要认真执行国家规定的基本建设程序,防止“两高一低”(高耗能、高污染、低水平重复建设)的项目上马,防止项目违法违规建设。各类行政审批都要依法依规,确保审批质量,禁止不具有审批职能和业务素质不高的人员从事审批工作。
2、严格锁控时限。在确保项目全程审批时间控制在核准类31个工作日、备案类25个工作日的基础上,将全程办理的自然时间锁控在140天以内。其中:项目核准、备案阶段控制在15天内(其中备案类控制在4天内),该阶段由发改委牵头组织落实;规划阶段控制在90天内,该阶段由规划分局牵头组织落实;开工许可阶段控制在35天内,该阶段由建管委牵头组织落实。各阶段牵头部门都要超前服务,及时进件,努力达到无缝链接。
3、开展案卷检查。各行政审批部门每半年要对自审事项的案卷进行一次自查,对所属部门(含业务指导)进行一次普遍检查。在此基础上,市、区审管办将会同法制办和监察局,分别对进驻许可中心各部门的审批案卷进行检查并将检查结果纳入综合考评。
三、保障机制
(一)建立领导机制
1、建立工作领导机制。深化联席会议机制,以机构改革为契机,调整、补充联席会议领导小组,作为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进审批服务再提速领导小组,从宏观上加强对再提速工作的有力领导和强劲推动。
2、建立组织运行机制。按照工作职能,成立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进审批服务再提速工作组和企业设立联合审批、投资项目联合审批、市场准入前置审批、照后服务暨企业信用评估、行政效能督察考核五个工作组,以确保再提速工作的有效组织和顺利实施。
(二)深化协调机制
进一步巩固和深化“保增长、渡难关、上水平”活动成果,深化主要领导、分管领导、服务协调等联络协调配合机制,确保重大项目审批、重点工作落实(如联合督查)、重要文件出台、重大活动安排(如重大会议及考察团接待)得以顺利实施。
(三)完善效能考评机制。在开展规范化建设和标准化服务活动的基础上,将各进驻部门规范化建设和标准化服务落实情况和24小时开门服务落实情况,纳入区许可中心行政审批效能综合考评体系,完善综合考评机制,提升整体行政效能。
(四)健全监察督办机制
审管办将会同监察局深化联合督查、双向督办等工作,进一步明确各相关单位在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进审批服务再提速中应承担的责任并对重点工作、重大事项的落实情况开展联合督查,严格落实行政问责,实施责任追究。同时,许可中心还将分别聘请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作为行政审批监督员,定期和不定期地进行现场监督检查。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再提速工作,两位主要领导分别作出重要批示。各审批部门要切实将此项工作摆上议程,认真研究,组织实施,要明确专人负责,落实各项要求。
(二)完善制度,健全机制
建立信息报送制度,对工作中的各项举措、活动成果、涌现出的典型事迹和先进经验,及时以简报等形式进行宣传和推广。建立工作反馈制度,定期(每两周至少一次)或不定期地将开展“解难题、促转变、上水平”活动和行政审批再提速工作的各种情况书面或以电子版方式报送工作组办公室。
篇10
2020年上半年,区行政审批办认真贯彻区委七届八次全会精神,全力落实疫情防控复工复产“两手抓、两战赢”的要求,深入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努力提升“政务、营商、交易”三个环境,强化“组织、后勤”两个保障,为推进我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上半年工作总结
一、“防疫+服务”两不误,全力提升政务环境
截至目前,“中心”累计接待群众咨询97000余人次,受理各类办件298363件,办结率99.99%,其中导办、帮办、代办共计2000余件,收到锦旗40面、表扬信42封。
1.打好疫情防控主动仗。快速行动,制定《拱墅区行政审批办关于做好一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响应下的行政服务工作方案》。组建“把关”、“分流”、“巡视”、“保障”四支队伍,引进“健康ETC Pro”、红外测温仪等智能设备,严格落实防疫工作要求,打造安全有序的办事环境。
2.打好便民服务组合拳。一是推行“不见面”审批,以“网上办、掌上办、自助办、预约办”等方式有效分流大厅人流。二是建立在线服务专班,实行“线上申请、在线办理、快递送达”模式,引导群众足不出户办事。三是推出“专家挂号式”服务,“一对一”在线办公、“点对点”答疑解惑,设立为企服务热线,开展24小时“5+2”不停歇服务。
3.下好联审联办先手棋。率先在全市范围内试点推广“购车一件事服务”,纳税人在购车环节可一站式完成交税、保险、上牌、办证等事项,实现“2分钟完成缴税、20分钟验车上牌”。
4.实现群众满意硬指标。对现场服务“一次一评”、网上服务“一事一评”,各进驻单位每日对办件100%回访,做好评价、反馈、整改、监督全流程闭环管理。在2020年市两率排名(3-4月)中,我区“最多跑一次”实现率96.8%,满意率97%,在主城区中排名分别为第2、第1名。
二、“减负+提速”齐推进,全力提升营商环境
1.全面推进投资项目落地投产。实施部门联合踏勘、建设工程规划许可告知承诺、施工许可办理“承诺制”、开展模拟审批服务,合力加快项目推进。今年以来,累计立项项目59个,涉及投资金额约284亿元;开工项目24个,竣工项目14个;累计签订土地出让合同地块16块,出让用地面积27万平方米,出让金额约106亿元。开展网上中介机构服务评价125件,合同备案审批12件,申请模拟审批项目14个。
2.大力推进商事登记制度改革。新设“开办企业自助服务角”,统一标识,升级配套设施。企业开办实现一日办结、一窗通办、同城通办,材料压减至5份、环节压减至2个。截至目前,完成企业开业登记2232家,免费送出企业公章2378套(含同城通办),发出“同城通办”营业执照399家。
3.推进不动产交易登记改革。在全省率先做到交地交证“零时差”,将权籍调查优化前置,实现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不动产权证并行办理、同步完成。实现一般登记4个工作日、抵押登记2个工作日以内办结,41项单套房业务转移登记全面实现60分钟办结。实现工业“标准地”首次登记即日办结,办证申请资料精简50%。今年以来,累计企业办件78件。
三、“数字+监管”促规范,全力提升交易环境
1.探索提速增效新引擎。推进工程建设招投标“一件事”办理,初步实现公共资源交易“一网通办”,进场交易项目全流程“零收费、零材料、零跑腿”。截至目前,建设工程进场交易项目 59个,涉及概算额34.52亿元,实现交易总额33.1605亿元,节约资金1.3595亿元。其中超过90%的项目可在60分钟内完成全部开标流程,节约时间三分之二以上。
2.开辟交易监管新路径。推行数字见证新模式,变“工作人员跑腿”为“信息跑路”,实现一人见证多个项目。通过视频远程监督,借助“物理隔离”降低对招标人、投标单位、评审专家人为干预的概率。同时,项目开标现场安排至少两名工作人员远程监管,采用两人相互见证制,使招标投标全过程更透明、公正、绿色、高效。
3.聚焦房产招租新目标。以实现“零跑”为目标,今年6月面向全区出租单位正式推行房产公开出租线上申请、在线即时审核,最大程度方便出租单位。截至目前,共计进场拍卖房产78处,成交55处,实现总成交金额2447.9万元,租期内溢价311.5726万元。
4.打造政府采购新常态。积极做好商品,特别是疫情物资的上架审核;完成我区首个政府集中采购电子化项目,实现交易额99.7483万元,我区政府采购迈上全流程电子化操作新台阶。截至目前,我区共有政采云一张网协议供应商876家,一张网上架商品数161358件。
四、“严管+厚爱”两手抓,强化服务保障
1.完善政务监察。进一步发挥政务智慧服务(监察)中心在效能监察、电话回访、业务咨询等方面作用,实现对各窗口服务情况的全面掌握、统一协调。截至目前,累计接受电话咨询19150人次,引导(指导)群众网上办10041人次。
2.健全考评机制。修改完善《窗口管理评估细则》、《窗口工作人员管理评估细则》、《评优办法》等文件,加大考核力度。结合“最多跑一次”改革工作,持续开展作风效能整治督查活动,加大违规违纪行为查处力度。
3.提升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中心内部管理水平,强化防疫、物业、午餐等保障工作,将服务工作落细、落实,全力营造安全舒心的服务氛围。
五、“党建+群团”聚合力,强化组织保障
1.强化党建引领。发挥党员先进性,疫情期间机关支部共计出动党员204人次,增援社区防疫工作,累计志愿服务近2800小时。为助力企业复工复产,班子成员带头“一对一”服务企业,共走访服务企业27家,为企业上门服务35次,协调解决企业复工复产中的困难和问题15个,收集疑难问题5个,提交专班协调问题8个。
2.加强理论武装。抓好党组中心组学习和学习强国、西湖先锋APP学习,利用审管通平台,开辟党员之家专栏,展示每期党课内容,建立学习资料、每日朗读、先锋红小二等板块,上传党内规章制度、各类学习音频、先进事迹等,依托信息化打通进驻人员党风廉政学习教育的“最后一公里”。
3.带动群团共建。发挥好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作用,提升中心凝聚力。完善党建带群建制度机制,立足本职工作开展技能竞赛;为加强中心“家文化”建设,开展瑜伽健身、包粽子迎端午等活动,营造团结和谐、严肃活泼、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
下半年工作思路
下半年,区行政审批办将根据“战疫情、促发展”总要求,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基础上,围绕“六大专项行动”、“补短争先、提质增效”攻坚活动、“最多跑一次”改革等重点工作,对标目标任务,抓好贯彻落实。
1.明确主攻方向,推进重点领域改革。一是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改革。全区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全面接入政务服务2.0平台;推出一批高频政务服务事项,实现“申请零材料、填报零字段、审批零人工、领证零上门、存档零纸件”智能“秒办”;通过“移动办”“自助机办”“不见面审批”,打造“指尖上的行政服务中心”;推进省级41件“一件事”事项落地应用,深入实施优化营商环境“10+N”行动。二是推进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对所有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实行全覆盖清单管理,按照直接取消审批、审批改为备案、实行告知承诺、优化审批服务等四种方式分类推进改革,确保“全覆盖、零许可、数字化、强监管”。三是推进投资项目审批改革。依托投资项目3.0系统,实现一般企业投资项目审批验收“最多80天”。推进施工图自审备案制,落实规划许可和用地审批“多审合一、多证合一”,深化工业用地“标准地”改革和“亩均论英雄”综合评价机制。
2.围绕便民利企,推进服务提档升级。加快智慧政务大厅3.0系统建设,在完成区行政服务中心改造后,统筹推进全区各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取号系统升级改造,实现取号信息系统共享,全区政务大厅“一次刷脸、全域通办”。通过微信公众号预约取号,实现“在家取号、到点办理”。
3.强化数字赋能,推进交易便捷高效。分步落实远程异地评标室建设,借助“1+N”主副场评标,探索远程异地评标,借助电子监察系统为查处围标串标提供数据依据,净化拱墅招投标市场秩序。稳步推进国有房产线上招租,逐步实现我区房产招租各环节电子化。优化政府采购供应商审核流程,加速供应商入驻政采云平台、一张网协议审核及商品上架。
- 上一篇:乡镇民生工作调研报告
- 下一篇:医保网络故障应急预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