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策略范文

时间:2024-01-10 17:51:4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策略,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策略

篇1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包含学习能力、语言能力、思维品质和文化意识等四个方面。它们在英语学习中缺一不可,相辅相成,共同作用。其中学习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是培养语言能力、思维品质和文化意识的重要保障。同时学习能力的提高又必须靠其余三方面的助推,进而提高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下面笔者谈谈如何提升这四个方面的能力。

一、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关键是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先要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如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自古以来人们就重视学习兴趣的培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途径多种多样,如教师可利用英语语言的美感(如诗歌和歌曲欣赏)、教师的人格魅力、英语语言的社会价值等途径来吸引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欣赏学生,多给孩子一些鼓励,以此启动他们学习英语的附属内驱力。同时,教师还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动力并且有意识地锻炼学生的学习毅力。加大学习难度、提高学习目标、设置学习活动障碍等途径都可以被用来锻炼学生的学习意志。但是盲目地提高学习目标可能会超出学生的承受能力,挫败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锻炼意志的同时要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因此,当学生受挫时,教师需不断鼓励他们、及时帮助他们、共同分??他们的困难等来进行弥补,增强他们学习英语的信心。另外,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至关重要,这就要求我们把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在授课过程中,教师要做到“放手”而“不放心”。只要学生能力范围内的就绝不干预,超出学生能力范围的就及时提供帮助,但不是代替他们。“不放心”也不是指不相信学生,而是不放弃关注。最后,合作学习助推学生的学习能力,是培养学习能力的后盾。当今时代的主旋律就是合作与共享。文化品格的培养和跨文化交际更需要学生具备合作学习的能力,只有在合作学习中,才能提高学生开放、包容和共处的意识。总之,作为英语教师,我们既要鼓励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大胆想象、主动探究、不断创新,还要引导他们大胆尝试、不断反思、积极合作,把他们培养成为有个性的学习者同时又是高效的学习者。

二、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

根据新的英语课程标准,语言能力的培养具体包括四个方面:语言知识、语言技能、语言理解和语言表达。语言知识是语言能力的基石,实现语言技能的培养必须要有语言知识的铺垫。语言技能是形成语言理解和语言表达的主要途径,是语言能力的载体。这四种技能密切相关,相辅相成。要想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教师可以设计大量的专项和综合性语言实际活动为学生的真实语言交际打基础。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真实生活和社会实际中的情境为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搭建桥梁,以此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来提高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在实际情境下教学,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能利用自己原有的知识结构来进行知识的迁移,从而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因此,创设情境(如互动交流活动和表演展示活动等)是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主要途径。

例如,在译林版英语八上Unit6 Birdwatching Reading的教学中,可以创设A role play的情境来复述故事。以三人一组为单元,分别扮演a reporter、a bird、a student。通过给出一些关键词让学生展开对话和表演。A reporter: in Northeast China、the most important wetlands、a special place、all year round、go there for a short stay; A bird: make the wetlands smaller、less and less space、fishermen keep fishing、do not have enough food; A student: make laws、study the birds in Zhanglong、need more people、hope、understand the importance of...。通过这样创设真实语境的方式,既让学生在整体的情境中亲身体验和运用课本中重要的语言知识,(包括重点词汇、词组和句型),又锻炼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与运用能力从而提升了学生的表达能力。

三、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需引领学生的思维品质

学生的思维品质具有逻辑性、批判性、创新性等特点,它要求学生对语言和文化中的各种现象进行辨析、分类和概括;建构新概念从而具备初步用英语进行多元思维的能力。教师要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必须围绕学生思维品质发展的特点设计符合学生思维方式的教学模式。不管是文章的导入还是处理文章的细节都可从精心设计问题出发、以问题为导向来引领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独立思考、推理和探究的实践能力,从而实现学生思维品质的训练。

例如,在译林版英语8下U5 Good manners Reading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通过让学生观看一些关于本课主题的视频进行导入。教师可提问“What good manners can you find in the video?”通过这样的问题既能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又创设了真实的学习气氛,吸引学生迅速融入课堂。进入课文后,教师可提问“How many good manners are mentioned in the text? What are they?”通过浏览文章,学生很快能从文中找到答案,这样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得到了训练。在处理文本细节内容后,结合文章最后一句话“Just as the saying goes, When in Rome, do as the Romans do.”提出“Can you list as many good manners as possible?”这个问题。通过这个问题,学生对所学文本进行知识的迁移和创新,进一步深层挖掘了文本内涵。学生可通过讨论合作的方式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入乡随俗”的概念,活化教材的内容。通过对问题的思考、讨论和发表见解,既能达成学习目标,又训练了学生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创新性和深刻性。

四、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突破需扩展学生的文化意识

篇2

一、2015年度论文转载概况  

1.栏目设置及论文分布  

2015年《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设置栏目22个,全文转载地理教育论文共计89篇。转载论文数量较多的栏目有“教学研究”(14篇)、“教学策略” (8篇)、“学科视点”(7篇)、“教材分析”(7篇)、“教学设计”(6篇)、“学法指导”(6篇)、“备考指导”(4篇)等。可以看出,《中学历史、 地理教与学》转载的论文更加关注教师如何教学和学生如何学习。值得关注的是,《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在2015年设置了7个与地理教育相关的专题栏目, 包括“地理实验教学”“问题教学”“2015年高考试卷评析”“高三复习教学”“教学目标确立”“探究教学”和“学科素养培养”。其中,专为地理学科设置 的栏目只有“地理实验教学”,其他栏目为历史和地理两个学科所共有。这些专题栏目反映了近期地理教育研究的热点。  

2.源杂志转载量分析  

2015年《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全文转载的地理教育论文来源于23种期刊(见表1)。排前三名的是《中学地理教学参考》《地理教学》和《地理教育》,共被转载论文50篇,占全年论文转载总数的56.2%。  

 

3.第一作者情况分析  

(1)第一作者所属单位统计 2015年《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所转载地理教育论文的第一作者,来自69家单位。其中,东北师范大学的论文转载量高达8篇,论文涉及地理核心素养、区 域思想、尺度思想、地理空间视角、地理教学逻辑、地理概念体系等主题词。可见,这些突出学科特色的地理教育研究受到了《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的高度认 可。有3家单位的论文转载量为3篇,这些单位有华中师范大学、江苏省灌云高级中学和浙江省春晖中学。还有7家单位论文转载量为2篇,分别是福建省厦门市第 六中学、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教育发展中心、河北省围场县第二中学、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第一初中、江苏省天一中学、江苏省扬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人民教育出 版社地理室。从这些单位所属的系统可看出,普通中学和高等院校的作者所占比例较大,教研机构和出版社的作者也占有一定的比例。  

(2)第一作者单位所在地区分布 统计第一作者单位所在地区,可以了解地理教育研究力量的空间分布特征。从表2可知,江苏、北京、吉林、福建、浙江等地区的地理教育研究氛围较浓、活动较活跃。对照2013年、2014年的相关数据发现,江苏省一直稳居第一。  

 

二、地理教育研究的热点回顾  

1.地理课程研究  

2015年是我国基础教育地理课程改革深入探索的一年。在这一年里,我国高中课程地理标准修订工作在紧张、有序地推进。地理课程标准修订中,如何界定和 呈现地理课程性质和地理课程目标,是需要思考的问题。地理课程性质的问题,即地理课程是什么的问题。有学者指出,受地理学性质多样化的影响,目前我国内地 中学地理课程性质是多元的,尚不存在清晰的统一内涵(林培英,第10期)。文中指出的地理课程性质的现状和困惑,为我们深入认识地理课程提供了参考。立德 树人是深化地理课程改革的原点(朱雪梅,第6期)。为了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各学科都在研讨“立什么德,树什么人”“学科核心素养是什么”等问题。有 论者综合分析地理学的传统、地理学者提出的几大问题和地理学的视角等地理学理论与重要教育文件,得出地理核心素养由人地观念、空间能力、区域分析、过程解 释、尺度关联、家国情怀和地理表达等构成(张家辉,第9期)。也有研究者基于地理课程目标的嬗变、国际地理教育发展的趋势、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及地理学学 科特性的视角,认为地理核心素养包含基于地理空间视角的地图技能、地理信息技术能力、国际理解、全球意识、人地观念和可持续发展观(李家清、常珊珊,第9 期)。由此看来,学界对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构成有着不同的认识,可谓见仁见智。  

2.地理教材研究  

地理教材包括地理教 科书和地理图册等,地理教科书是地理教材的主体。地理教材研究涉及地理教材的编制研究、呈现研究和使用研究等类型。人教版义务教育地理教科书编写时非常关 注探究学习,教科书中的探究性主要体现在体例结构、案例编写、内容选取等方面(刘健,第1期)。可见,该套教科书在内容的组织和选取方面都注意遵循了“构 建开放的地理课程”的理念。除了教科书内容的组织和选取外,教科书内容的呈现也是值得研究的重要方面。图像系统作为地理教科书表层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成 为地理教科书呈现研究的热点。中国地图出版社李红梅不仅总结了中图版义务教育地理教科书中图像系统的特点,还分析了与该套教科书配套的地理图册中图像系统 的特点(第3期)。此类文章为地理教材的使用提供了有益参考。  

3.地理教学研究  

(1)基于地理学角度的地理教学研究 ①地理教学逻辑研究。地理教学逻辑是地理教学内容和地理教学程序中内隐的规律、规则,包括学科逻辑、教的逻辑和学的逻辑等。有研究者指出,初中地理学科逻 辑有两个立足点,一是立足地理学科,探讨地理知识之间有怎样的内在关联;二是立足地理课堂,追问课堂上的地理知识是否存在内在关联或教学关联(张彦顺,第 8期)。在大气环流教学时,应参考科学家所采用的“考虑新要素—提出新理论”的“要素增加”逻辑(朱承熙,第5期)。还有研究者非常重视地理教学逻辑中的 学科逻辑,认为地理教师应整体把握高中地理知识的层级结构和逻辑结构(黄静,第2期)。王红梅在分析知识的层级关系和内在逻辑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复习课 的教学策略(第11期)。仲小敏经过对高中地理必修内容探究教学适宜性的调查分析,发现地理知识的内在逻辑特点是制约探究性强弱的根本因素(第9期)。地 理教学逻辑是地理教学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地理教育领域亟待加强地理教学逻辑研究,从而科学地指导地理教学实践。  

②地理知识教学研究。 地理知识既包括地理名称、地理分布、地理数据等地理事实知识,也包括地理概念、地理成因等地理理性知识。周慧认为,在地理事实知识学习的设计中,可采用 ATMSTT的教学组件设计法,即辨识目标、编码图文、匹配策略、选择媒体、主题活动和检测效果(第9期)。蒋亚琴针对学生学习地理概念时存在的前概念干 扰、首因效应、晕轮效应和思维定式等心理障碍,提出了注重体验、强化对比、系统学习和变式学习等教学策略(第3期)。也有研究者在梳理中学地理概念体系的 基础上,从“地理学的基本问题”“地理学科本质、思想与方法”“地理概念体系构建”等角度探讨了如何进行地理概念教学(王向东、高燕,第9期),关注了 “教哪些地理概念”和“教地理概念的哪些方面”等问题。除了地理概念教学外,还有研究者关注地理成因教学,提出了基于支架理论的地理成因教学的一般模式 (龚琳、赵媛,第6期)。  

③地理能力和地理思想培养研究。阅读、分析和绘制地图的能力是一项地理学科的特殊能力。地图能力的养成途径包 括熟悉地图常识、规范读图顺序、掌握析图方法、形成地图意识(丁生军,第11期)。地理思想包括区域思想、尺度思想、整体性思想等。徐雪和袁孝亭在解读 “把世界组织为区域”思想内容的基础上,提出了该思想对地理教学的指向性要求,即引导学生形成“区域思维”方式(第6期)。张家辉梳理了基础教育阶段尺度 思想研究的现状,分析了研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未来走向(第2期)。耿文强认为,地理高考复习时应强化学生的地理时空尺度观念,并建立不同尺度之间的关联 体系(第4期)。这实际上强调了尺度思想中的尺度关联内容要点。地理空间联系视角是地理视角之一,有研究者从“准确认识空间特征”“逐层深入的分析空间内 部联系”“空间联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三方面探讨了地理空间联系的分析方法(黄妍、袁孝亭,第2期)。  

④区域地理教学研究。有作者探讨 了国家地理内容教学目标的设计步骤(何平,第1期)。张彦顺认为,“图解、体验和建构”是区域地理教学的基本要素,这三个要素都有其相应的教学策略(第5 期)。王邦柱针对高中地理必修3中“区域可持续发展”内容的教学偏差,提出了教学对策(第12期)。  

(2)基于教育学角度的地理教学研 究 随着地理课程资源的不断开发,地理教学环境已不仅仅局限于课堂。赵才欣认为,在信息革命、生态文明等外部因素、地理科学发展的内部因素影响下,地理课堂有 必要转向新型“地理大课堂”(第1期)。在“地理大课堂”中应重视地理实验教学。有研究者较为系统地梳理了我国地理实验教学的发展历程和研究脉络,并指出 了地理实验教学研究存在的问题(张海、马建宁、牛科强,第7期)。也有作者探讨了地理实验类型中地理组合实验的设计及教学价值。关于地理案例教学,需要选 择典型的案例,而能充分演绎一般法则的案例则是典型案例的体现。陈庆军基于一般法则与特殊描述之间的辩证关系,提出了地理案例教学中的案例选编策略(第7 期)。  

4.地理教育测评研究  

地理教育测评包括地理教学评价、地理教育测量等。地理教学评价研究应当突出学科特色和基 于大量证据,朱雪梅所构建的“多元交互式”教学评价体系符合这一研究趋势。该体系以学生地理素养和地理教学行为为评价标准,以数字化教学观察平台和教学观 察手册为工具,以多元主体交互共建的全程性学业成绩评价和循环跟进式课堂教学评价为路径(朱雪梅,第3期)。地理课程标准中有大量需要学生表现的任务,对 此,有作者提出了高中地理教学中进行表现性评价的操作方式,即在学科育人价值的统摄下,基于课程标准设计评价目标,基于目标设计表现任务和评分规则(佟 柠,第12期)。关于高考地理试题研究,相炜地理工作室分析了2015年高考地理试题的整体特点、突出亮点及各卷特点(刘振峰等,第10期)。除了着眼总 体的研究外,也有研究者对某一类型的试题进行了专题分析和总结。张文军分析了近十年高考地理试题中观点方案类地理综合题的演变特点及应对策略(第2期)。  

三、地理教育研究的热点走向  

1.突出学科特色的地理教学研究  

突出学科特色的地理教学研究选题,可围绕地理素养构成要素、地理内容专题等来确定。[1]地理素养包括地理知识、地理能力、地理方法、地理思想和地理品 质等要素。围绕地理素养构成要素开展的研究,要求围绕这些构成要素乃至要素细化后的成分进行选题。例如,尺度思想是地理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界应当重视 地理教育中尺度思想的基本内容及教学价值,以及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尺度思想的策略等研究。围绕地理内容专题开展的研究,要求围绕地理要素或地理教学内容中 的某一点进行选题。例如,区域地理教学中核心内容的教学策略、体现学科独特价值的人文地理教学、体现学科本质的地理学史教学模式等。  

2.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研究  

培养具有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人是中学地理课程目标的核心诉求。[2]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已成为当前地理教育研究的热点。笔者曾提出,地理核心概念是地理学 科核心素养体系中的基础部分,如何筛选、确定地理核心概念以及如何发挥地理核心概念的作用,是亟待解决的前沿课题。[3]对于“如何发挥地理核心概念的作 用”,就需要思考如何运用地理核心概念培养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此外,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研究需要继续厘清的问题有:初中和高中不同学段地理学科核心素 养的构成有何区别?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育人价值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如何编制基于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教科书?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策 略、方法都有哪些?在培养学生初中和高中两个学段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时如何做到衔接?怎样测评不同学段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3.高考地理试题研究  

高考地理试题研究一直得到学界的持续关注。高考地理试题研究既可以偏重理论研究,如开展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高考地理试题命制研究、高考地理试题与地理课程标准一致性分析工具的研制等;又可以侧重实践研究,如开展2016年高考地理试题统计分析。  

篇3

一、提出

1. 直面识字教学难点

识字不仅是学生阅读和写作的基础,还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然而当前的识字教学的现状堪忧,尤其是低年级学生识字负担重、实效低,需要从语文教育的核心入手,重新构建培养语文素养为核心的教学思维,以“三文”识字教学模式,使识字教学脱离浅表的层次,直指语文素养的培养,提升教学实效。

该教学主张是笔者在长期教学实践基础上的思考、总结与提炼,以真实的教学实践作为支撑,对小学语文教学具有较强的借鉴与指导作用。

2. 回答教育核心问题

教学基本问题无外乎是“教什么”“怎么教”,最核心的问题是如何成就高品质的教学。

“三文”识字教学基于核心素养,力图让学生在语文教与学的过程中受到广博、深厚的文化熏陶,目标指向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从而清晰回答“教什么”,指出“怎么教”的路径,从根本上避免了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种种弊端。

3. 符合核心素养诉求

2002年,韩雪屏先生便提出了著名的语文素养“冰山模型”理论,即文化为语文素养“冰山模型”的隐性基座,素养与文化不可分离。这为笔者教学主张的形成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随着中国学生核心素养整体框架的公布,“三文”识字教学的思路更为清晰:文化底蕴是核心素养的基础部分,国家认同最重要的是对文化的认同;“三文”识字教学指向的是具有生命力的文化素质培养,正符合核心素养的诉求。可见,该教学主张坚持将语文教W置于文化语境之中,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前瞻性。

二、思路

“三文”识字教学的主张基于核心素养,立足教材文本,从文字着手,关注文字背后的文化。

以“器”的教学指导为例。“器”看起来部件很多,教师教起来觉得复杂,学生学起来觉得“头晕”,是教学中的“麻烦点”。但以“三文”识字教学的思维来思考和设计,从“器”背后的文化着手,便可有效解决这个问题。以下是《我是什么》中“器”的教学片段:

教师:(出示下图)请看图:这是最初的“器”字写法,是形容叫的声音很大很大,同学们猜猜,是谁的叫声大?

学生(异口同声):是狗的叫声。(听课的老师一片笑声。)

教师:的确,“器”最初和现在的意思有所不同,最初就是形容狗的叫声很大,为了表示叫声很大,特别用了四张“狗嘴”来强化、夸大。看这是不是最初的扩音器的原理图?

学生:(议论纷纷)原来这四个口是狗的口,是“狗嘴”。

教师:后来,这个“器”的意思有了变化,这四个“口”不再表示“狗嘴”了,而是指器皿。请看这个“器”■。器皿里面装着宝贝,派狗看管。“器”和现在的意思差不多,指“器具”。

学生边看图,边观察,兴致很高。

教师:在写这个字的时候,“犬”不能离这四个“口”太远,否则,就看管不到了。

又如教《学弈》中“弈”时,先讲解“弈”字理(“亦”同“腋”,“大”是指人正立,两点指腋下。这是象形会意字,表现出正处于激战状态的人,双手撑在桌子上),再让学生了解“弈秋”的意思(即最擅长下棋的那个人叫秋),最后用“因为……所以……”将“善弈”“弈秋”连成一个句子。这样的教学设计意图是教学脱离浅表的层面,进入文化的层面。用“因为……所以……”这样的句式让语言文字应用和思维的培养相结合,走向深刻,才灵动有效。

三、模式

“三文”识字教学模式包括四个环节:集中呈现,检测预习――选准文字,多法并举――提前读写,着眼素养――及时反馈,优化评价。

环节1:集中呈现,检测预习

首先,教师可在课件中出示生字词,力求整体呈现,即出示含有拼音、去掉拼音的词语(不提倡单个生字)。整体呈现含有生字的词语,便于学生培养语感,避免指读、唱读等不良习惯。

接着,教师提出明确要求,如读准平舌音、翘舌音,前鼻音、后鼻音,鼻音、边音,轻声、儿化和多音字等。让学生同桌互相当小老师,检测对方是否读准字音。同桌互相检测,使目标变得具体、可测,让学生“跳一跳摘到果子”;同时,可强化预习的习惯,为学生提供“预习成果展示台”。

最后,在同桌互相检测期间,教师进行巡视和记录,根据学生预习及检测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指导,以便做到“以学定教”。

该环节的设计意图有以下几个方面:①整体呈现能够强化词的整体感,让学生建立初步的语感。其中,读准字音既是识字的要求也是培养语感的途径。②同桌互相检测的设置,能强化学生的预习习惯,培养学生自学的意识,打通课内、课外的界限。③同桌互相检测还起到“展示台”的作用,让学生有机会展示预习的成果,培育学生的学习状态(同桌展示、目标具体、礼貌状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往”等核心素养。④同桌互相检测便于教师观察学生预习的情况,从而能够选择、生成教学内容,做到“以学定教”。

环节2:选准文字,多法并举

文字灵动起来,文章才会灵动起来,才会让语文教学充满文化的味道 。教师根据不同的情况可以采用不同的识字教学策略,有字理识字、看图识字、字串识字、分散识字等方法。这些识字策略不仅着眼于知识层面,更着眼于识字方法及思维训练等素养层面。

就拿字串识字法(如图所示)来说,用它学习由同一部件和不同偏旁部首组成的字串,如“姐、粗、组”等字。这不仅在于学习“姐、粗、组”等字(知识层面),还可以了解形声字的构字方法(文化层面),学习形声字的识字方法(方法层面),同时还可以进行基本的思维训练(思维层面),直接指向核心素养。

小学低年级学生的特点是学得快,但同时“回生”问题是识字教学不容忽视的问题,是识字教学的难点(有研究显示回生率达29.1%), 这些识字教学的策略不仅是教学策略,更是解决“回生”问题的重要策略。学生在同类型形声字的对比复现中,能够体会汉字的构字规律,从而牢固地掌握字词。

生字复现的形式和方法很多,但都应指向文字背后的文化素养,让学生在文字认读中感受汉字文化的乐趣,才能解决“回生”问题。

环节3:提前读写,着眼素养

当前识字教学最大的瓶颈在于课内与课外的界限未打开,识字教学的着眼点多集中在课堂教学本身,尤其是识字的数量上,而在如何解决学生“回生”问题、如何打通识字教学与核心素养的通道方面意识比较薄弱。

本环节的设计意图有以下两方面:①指向文字背后的素养,改变以往由于教师只关注识字数量而忽视质量,更未直接关注到素养,而造成的识字效率低、“有数量低素养”的现象。②打通课内外的界限,将课外阅读挤进课内。给学生提供一个平台享受学习的成功, 提供复现生字的语言环境,将“回生”和语言素养的培养结合起来。

篇4

关键词:高职专业课程;混合式教学;教学改革

1高职院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为了加快响应职教20条中国家针对职业教育的教学改革的要求[1],加强学生的职业素养,对接就业岗位需求,职业教育教学方法改革[2]早已刻不容缓。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融合了传统课堂教学面对面直观教学方式与网络教学高效又个性化的特点,是现代职业教育改革的切入点之一[3]。但是目前,各职业院校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程中真实运用线上线下进行混合式教学的却不多,并没有形成一个完备的教学改革体系,大家均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本文以铁道机车专业《内燃机车柴油机》课程为例,详细描述了运用线上线下混合式进行教学的过程,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专业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设计与实施

2.1教学整体分析。《内燃机车柴油机》课程是铁道机车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其功能是对接铁道机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面向机车乘务员工作岗位,培养内燃机车司机对柴油机的检查、运用和故障分析处理能力,并为后续顶岗实习等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由于内燃机车柴油机的结构复杂紧凑,部件种类繁多,部分原理抽象,学生学习理解困难;部件整体重量大,且机车内部空间狭小,既无法拆解部件讲解也无法到机车内部现场实践教学。针对内燃机车柴油机结构复杂和学生讨厌灌输课堂、喜爱动手的特点,采用现场工作视频引导、结构认知、流程探索、仿真模拟和实车演练等递进式环节,逐步引导学生展开学习,课中广泛运用趣味游戏和信息化手段融入以上各环节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欢快的课堂气氛中达成掌握知识、锤炼技能和培养职业素养的目标。2.2教学策略。2.2.1教学设计思路。构建技能、知识和素养三线并行的育人策略,在实践教学中融入专业理论知识和职业素养,做到在做中学,学中做,同时引入现场作业标准,采用校企双导师制将学生以“准职业人”的身份进行培养,从而达到毕业生与工作岗位要求完美衔接(如图1)。岗位技能:以“开车时柴油机必做的体检”为主线,依靠检外科、测血压、通肠胃和查内科四大模块为具体任务,导入教学内容激发兴趣,掌握核心技能。教学内容:从各系统部件的具体作用、结构组成、工作流程和实践操作四方面内容展开教学内容的学习,在层层递进的阶段学习中突破教学重点。课程思政:在小组合作学习中锤炼团队协作的能力,在理论知识和岗位技能的学习中的培养安全生产、规范操作和爱岗敬业的职业素养。2.2.2教学策略设计。结合学情分析,以现实岗位、技能、素养为载体,采用任务驱动法和小组合作法,设计层层递进的“四心”教学模式,辅以企业导师在线指导,推行企业岗位标准,助推专业实践,融合课程思政,以现实场景为中心,以职业技能为核心,以游戏模式教学使学生动心,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习过程中时刻提醒学生牢记敬业奉献的初心,全面达成教学目标。2.2.3教学实施过程。教学实施过程包括课前自主学习,诊断分析,知识预演;课中情景模拟,合作探究,突破难点;课后双师指导,巩固提高三个阶段,以“开车时柴油机必做的体检项目”为任务驱动,依照“四心”教学策略,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微课、视频、动画、游戏、实操等方式,将探究学习和自主学习相结合,营造活跃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现场互动的课堂气氛。课程采用任务驱动、案例教学法,在老师引导下,通过小组合作,企业导师线上指导,课后平台答疑提高,使学生在自主探究学习中达成目标。教学内容围绕“开车时柴油机必做的体检项目”展开,每次课中的任务均为总任务的一部分,学生均需要填写“柴油机体检表”,课程中针对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素质目标。如图2所示,在一次课的授课过程中,首先课前在教学平台上传视频、动画、课件等教学资源,安排学生完成相关讨论、测试题和视频拍摄任务,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并完成预习任务。课中,以现场工作案例导入课题,以岗位工作为中心,引起学生对知识点的重视;采用任务驱动法,小组合作的方式探索柴油机关键部件的结构和作用;以趣味游戏的形式演练核心系统工作流程,让学生动心;利用真实部件的组装探究关键部件的工作原理,使学生动手实践达成技能目标,解决核心问题。课后,企业导师在教学平台指出学生完成各类任务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企业标准严格要求学生,不忘工匠精神严谨的初心。从而完成内燃机车柴油机核心系统的作用、组成、原理、故障、和解决故障等环节,全面达成教学目标。2.3实施效果。以“铁路工匠”先进模范为榜样,端正学生人生观、价值观,激发学生主动学习能力,有效克服以往学习过程中知难而退的情绪;以现场企业标准、工作案例、实车场景导入课题、激发兴趣、指导实践和完成考核,从而解决教学重难点。学生能较好地理解了柴油机核心系统部件的作用和结构,初步掌握了柴油机启机时的检查、排查和核查方法以及运用中简单故障的关缸处置操作,内燃机车柴油机理论知识测试成绩100%及格。在课后,设置了能激发学生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的作业,辅以校企双师的指导,实现了对课中理论知识、实践技能和职业素养的升华。在教学实施过程中依托职教云教学平台[4]资源共享,此类教学方法已广泛应用于学校各专业,笔者利用了信息化技术更好地创造“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适应职业岗位的生存为本”的教育教学条件和环境,优化每位学生的学习效果,彰显每位学生的社会价值。企业导师对本门课程的教学实施和学生的表现给予了充分肯定和认可。

3结语

结合以上对专业课程混合式教学的设计和实施,笔者认为为了能够更好更快地推进混合式教学的改革,应尽快加强教师开展混合式教学的理念与能力和新型教材的建设,紧密结合“三教”改革中“教师”和“教材”改革,同时也要完善混合式教学配套的软硬件设施,加强混合式教学中的过程性考核和现代信息技术设备的使用,充分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从而实现混合式教学的深入改革。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狠抓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的通知[Z].教高函[2018]8号,2018-08-22.

[2]杨志慧.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高职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J].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20(02):33-36.

[3]杜丽萍,石龙,孙福才,戴伯乐.高职院校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的探索与实践———以《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课程为例[J].职业技术教育,2020,41(26):58-61.

篇5

关键词: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科学探究;翻转课堂;案例研究

文章编号:1005C6629(2017)5C0046C06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下化学学科育人的基本要求,全面展现了学生通过化学课程学习形成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5个维度。这些核心素养既适合高中化学,又涵盖初中化学。

初中化学教学中如何落实“素养为本”的课程理念,是当前化学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以“探究铝和稀盐酸、稀硫酸反应”为例,运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开展以化学实验为主的科学探究活动,探索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科学探究基本模式。

1 教学基本思路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已学过金属和酸的化学性质等相关知识的初三学生,学生在学习金属的化学性质时已经知道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稀盐酸和稀硫酸中的氢,生成氢气,但是铝和稀盐酸以及稀硫酸反应时的现象却不同,本课题设计的教学意图是让学生通过科学探究来解决这一认知冲突,教学目标有以下三点:一是深化前面学习时建构的“酸的概念”和酸的化学性质知识;二是学会从物质的组成和结构角度解释宏观现象,培养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的学科素养;三是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科学探究中发现问题、提出猜想、运用控制变量思想设计实验的基本方法,落实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中对科学探究既是学习方式,又是化学课程的目标和重要内容的期待。教学思路如下:

1.1 课前――观看微课发现问题、提出猜想、设计实验方案

学生在课前观看教师制作的微课(见表1),观察到铝和稀盐酸、稀硫酸反应现象明显不同,学生根据教师在微课中的友情提示,独立地提出猜想,并设计实验方案进行验证。

1.2 课堂――科学探究(续课前)、拓展延伸、巩固提高

1.2.1 科学探究

学生分组对各自提出的铝和稀盐酸、稀硫酸反应现象不同的猜想进行讨论,找出合理猜想。

学生对合理猜想的方案设计进行论证,优化方案。

学生按照优化后方案进行实验,得出结论。

1.2.2 拓展延伸

运用POE教学策略,让学生预测、观察和解释:密闭容器内铝和稀盐酸反应过程中气压会如何改变?

1.2.3 巩固提高

运用中考真题强化学习效果,布置作业(翻转课堂平台展示)。

本节翻转课堂的科学探究过程中各要素及其行为主体结构如图1。

2 主要教学过程

2.1 课前观看微课,提出猜想,设计实验方案

学生课前在翻转课堂平台上自主观看微课,发现铝和稀盐酸、稀硫酸反应现象明显不同,提出猜想并自主设计实验方案。

2.2 课堂完成探究,得出结论

2.2.1 展示猜想,找出合理猜想

学生分组对这六种猜想的合理性进行讨,然后各组推荐一名代表汇报交流。通过讨论,学生发现微课中的实验是在室温下做的,取了大小相同(表面积相同)的铝片,所以猜想④、⑤不合理;学生查阅溶解性表发现硫酸铝可溶于水,所以猜想⑥不合理;剩下的①②③即为较为合理的猜想。

2.2.2 对猜想①、②设计的实验方案进行论证

针对猜想①、②,教师展示了多个学生的方案,通过翻转课堂云平台下发到学生的平板电脑上,学生分组对各种实验方案进行评价和完善,然后各组推荐一名代表汇报交流,最后在教师的引导下对各种方案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并优选出可行的方案。

验证猜想①:学生设计的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实验方案如下:

在交流和互动的过程中,教师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对有关方案进行分析和评价。

教师:在设计对比实验时,常常采用控制变量的方法,把多因素的问题变成多个单因素的问题。每一次只改变其中的某一个因素,而控制其余几个因素不变,从而研究被改变的这个因素对反应的影响。请同学们根据控制变量的方法对上述方案进行评价。

学生在讨论中对这三种实验方案进行了分析与比较。

学生A:方案二和方案一相比,控制变量的方法运用得较好,如控制了铝的表面积、反应的温度等。相比这下,方案一不够严谨。

学生B:方案三的特点是设计了两种酸的浓度在三种不同情况下(相等、大于和小于)的方案,虽然步骤较繁,但是更为严谨(学生设计此方案是受到了浓硫酸特殊性的影响,排除了特殊浓度的酸的特性的影响)。

学生C:在方案三的基础上我又提出方案四:控制其他条件都相同的条件下,将两种相同浓度的酸配制成从小到大不同的浓度,和铝反应观察实验现象。

学生在对现有方案进行科学评价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方案。教师小结时指出:同学们能从不同角度设计出多种方案来验证猜想,并能指出各种方案的优点和不足,这正是我们学习化学需要的创新能力和科学精神。上述方案二、三、四都是合理的,提h由各小组自行选择一个方案进行实验。

验证猜想②:学生设计的实验方案如下。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很快对上述方案进行了质疑和评价。

学生D:方案一有两个变量,没有排除钠离子能否加快铝和酸的反应。

学生E:方案二是在此基础上增加一个加入硫酸钠对比实验,排除了钠离子的影响。

学生还围绕方案三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有的认为变量控制得较好,方案可行;有的认为右边加进去的盐酸是已知能和铝反应的物质,说服力不够。

经过讨论,学生选择用方案二来进行实验验证。

2.2.3 进行实验,观察现象,得出结论

学生分组分别完成猜想①、②的相关实验,然后分享各组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并得出结论,如表2、3所示。

2.3 拓展延伸

在实验的过程中,学生发现铝和稀盐酸反应时的现象比较特殊,一开始并不明显,后来慢慢变快,最后又停止,反应的同时放出热量。为了顺应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提出了一个思考题:密闭容器中一定量的铝和稀盐酸反应,容器内气压随时间会如何改变?这里教师采用POE(即预测、观察、解释)教学策略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

预测:先请学生大胆预测密闭容器中一定量的铝片和稀盐酸反应过程中的气压变化,在平板电脑上画出图像,上传至翻转课堂云平台。然后教师借助于平台快速浏览学生所画图像,并选取典型图像进行对比展示,启迪学生说出预测的理由。学生在已有知识基础上进行了大胆的预测,现例举两例如下。

观察:进行实验,用气体压力传感器测出此反应的气压变化,学生观察曲线变化的图像(见图5)。

解释:学生解释曲线变化的原因。学生讨论后得出如下观点:AB段变化不明显是因为铝的表面有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BC段包含着以下反应过程:①氧化铝薄膜消失,铝和盐酸反应生成了氢气,导致容器内气压变大;②铝和稀盐酸反应放热,使容器内气压明显增加;③随着反应的进行,盐酸浓度变小,铝片的表面积也在不断减小,反应会变慢,最终反应停止,气压不再增大。CD段下降是因为反应停止,容器内温度高于环境温度,从而逐渐下降,导致气压减小。

那么温度的变化是不是如学生所预测的一样呢?教师又展示了课前用气体压力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同时测出的曲线(见图6)。学生发现温度曲线与自己预测的完全一致。

2.4 巩固提高

最后进入巩固提高环节。本节课的探究题材来源于2008年安徽省化学中考题15题,教师将该题通过云平台发送到学生的平板电脑上,让学生进行巩固练习。然后将2015年安徽省中考题15题发送给学生,与学生一起进行简单的分析,并且留给学生作为课后作业来完成,使得学生的探究结果能够得以运用,提升了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3 反思

3.1 通过高品质的科学探究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创设真实问题情境,让学生开展以化学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是落实“素养为本”的主要方法。从以上课例可看出,一个高品质的科学探究的教学设计应该具有以下特点:

(1)科学探究从真实的问题源起,以解决问题为结局。一个高品质的科学探究过程一定是源于一个学习、研究或生活中的真实问题,通过探究最终解决了问题,提升了认识。在本节课上,教师在微课上呈现了铝和稀盐酸、稀硫酸反应的实验,这种与学生已有认知相冲突的实验现象,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意识,教师就此提出问题让学生进行猜想并设计实验,最终解决了问题,拓展了视野,提升了学生对盐酸中氯离子特殊性质的认识。

(2)科学探究过程是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提升的过程,在探究过程中需要关注以下三个层面的问题:一是在探究过程中要尽可能涉及到重要的化学观念、主干知识、化学模型,促进学生对化学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化学观念的提升。如本节课中设计实验需要用到酸的概念模型――电离出的阳离子都是氢离子,酸的化学性质――与金属及金属氧化物反应;解释与结论时要运用元素观、微粒观,要用宏微结合的化学思维来分析问题等。二是在探究过程中要尽可能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主要过程――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观察现象、结论与解释等,让学生学习、体验科学探究。如在本节课中除了提出问题的主体是教师外,其他探究要素都是以学生为主体完成的。另外,POE教学策略也是一种科学探究模式,如本节课中的拓展延伸环节,先让学生对铝和稀盐酸反应过程中压力变化进行预测,然后教师演示数字化实验让学生观察压力变化曲线,再让学生解释三段曲线的变化。三是在探究过程中要启迪学生进行深度思考,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如本节课中学生提出的六个猜想主要是借助于已有知识和微课中给出的提示通过逻辑推理得到的;设计实验时需要用到比较的方法、控制变量的思想,对思维的深刻性、系统性和独创性是一个实践和提升的过程,如验证假设①时设计的实验方案二需要考虑到各种因素(酸的浓度、体积,铝的质量、颗粒大小等)的影响,控制好自变量、平衡好无关变量,有效地训练了学生的思维严谨性;设计实验方案三时还考虑到两种酸比较时,可能出现的三种不同情况,对思维的系统性要求较高;验证假设②时的实验方案二既考虑到氯离子的影响,又考虑到钠离子的可能影响,培养了学生的辩证思维;对实验方案一和方案三存在的不足的评价,培养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3.2 翻转课堂为科学探究搭建了高效平台

笔者在“基于翻转课堂的科学探究典型案例研究――以探究钠燃烧实验中黑色产物的成因为例”[2]一文中曾论述了基于翻转课堂的科学探究基本模式。本案例也是对此模式的一个拓展研究。正是因为有了翻转课堂,使得科学探究的部分过程前移(如发现问题、提出猜想、设计实验等),学生有了适切的知识准备(微课提供)、充足的时间在课前实施科学探究的核心环节――提出猜想、设计实验,为实现深度思考提供了可能,也为课堂上高质量的小组合作、师生互动夯实了基础。如在本节课中,学生课前通过观看微课,根据微课提供的相关知识,围绕教师提出的问题提出了6种猜想并设计实验进行验证,在课堂小组讨论的基础上生对6种猜想进行了论证,排除了猜想④、⑤和⑥,引导学生围绕猜想①、②设计的实验方案进行讨论,讨论过程中的观点交锋、思维碰撞提升了学生的思维品质和学科素养。由于课前学生进行了深入的思考,才会使得课堂的讨论有高度、有深度、有针对性。

本节课翻转课堂的课堂教学阶段,除了完成了一个规范的科学探究过程外,还包括延伸拓展和巩固提高两个阶段。拓展延伸实际上是本节课的第二个科学探究环节,学生在通过实验获得结论是Cl-的存在促进了铝和酸反应以后,又在实验过程中发现了新的问题,铝和稀盐酸一开始反应不明显,然后逐渐变快,又变慢最后停止。为了顺应学生的学习需求,于是教师提出了一个拓展问题,密闭容器中一定量的铝和足量的稀盐酸反应,容器内气压随时间会如何改变?学生运用化学和物理知识共同解决了问题,促进了学科之间的交叉和融合,这样的探究深度也得益于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最后一个巩固提高的环节中,学生将所学的科学探究方法和相关知识运用到中考题中,通过练习及时检验、巩固学习效果。

3.3 数字化实验让科学探究绚丽多彩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数字化实验以实验手段数字化、测量呈现实时化和现象规律可视化的特点丰富了科学探究的模式研究,促进了科学探究的发展。如在本节课的拓展延伸环节,数字化实验实时得到的压力和温度变化曲线,支撑了POE教学策略的成功实施。教师引导学生对曲线上三个线段的解释,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思维品质。如AB线段较平,学生需要在对酸的化学性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思维变通,从酸与氧化膜反应的角度进行解释;BC线段快速上升,学生分析的三个影响因素中,两个使反应变快一个使反应变慢,对学生的辩证思维是一个挑战。尤其是从反应放热角度推导出压强增大,对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从化学变化到物理变化)要求较高;CD线段逐渐下降,学生从实验过程中的温度变化趋势进行分析,这时教师又呈现了课前测出的反应时温度和压力的变化曲线,学生在数字化实验的助力下,发现自己的分析与实验结果完全一致,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参考文献:

篇6

什么是“语文核心素养”呢?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把语文核心素养分为四个方面: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审美情趣和文化修养。这也完全适合于小学语文教学。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呢?笔者认为,可以采取如下教学策略。

第一,重视积累,增大读量。大量的语言积累能帮助学生熟悉并掌握汉语的语言规则,丰富学生的语感经验。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将学生语言积累能力的培养放在首要地位,为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提升打下坚实基础。在重视学生语言积累的同时,还要注重增大学生的阅读量。既要重视课内阅读,又要重视课外阅读。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向学生推荐一些好的书籍,鼓励学生看看“闲书”,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第二,重视学生思考力的培养。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必须引导学生养成爱思考的习惯。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来设计相关的问题。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应多基于学生的学习视角进行考虑。当教师基于学生的学来进行教学时,才会在课堂中给予学生更多提问、思考、交流、表达、展示的机会,学生的思维能力才能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教师可以适当地开展一些如猜字谜、猜灯谜、接对联、玩成语接龙等不同形式的语文思维活动,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一些户外体验活动。

第三,重视学生语言审美情趣的培养。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就是在语文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体验、欣赏、评价、表现和创造美的能力和品质。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注重对课文内容的分析,还要引导学生品味文章的语言形式。通过朗读、对比、类比、表演、情境体验等多种不同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体验语言文字的美,提升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同时,教师还要注重学生的语言实践,引导学生对优美的语言形式进行借鉴并运用。

第四,注重文化传承。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对世界文化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进作用。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地吸收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理解、借鉴其他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具体而言,在小学低年级段,可以引导学生背诵一些简单的古诗文,如五言绝句和《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声律启蒙》等。在中高年级,可以引导学生背诵一些国学经典片断,如《论语》《大学》《孟子》等节选,以及唐诗、宋词等,帮助学生学习国学知识,培养语文核心素养。

篇7

【关键词】初中英语;阅读策略;阅读能力培养

英语阅读能力是学生英语综合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教师在初中英语教学活动中需要重点教学的内容。在初中阶段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提高英语阅读方式的丰富性,从而促进学生阅读素养的提升,使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更好地掌握英语知识。从当前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来看,由于缺乏真实的学习环境,以及教师在课程教学活动中采用的阅读教学策略不当,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所以,应总结出学生英语阅读过程中存在的弊端和漏洞,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有效的策略。

一、初中英语阅读策略应用中存在的不足

(一)学生的阅读习惯有待改进

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效果呈正相关,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够更好地进行英语阅读。但大多数学生在阅读习惯上均存在问题,主要表现如下:一是学生的阅读速度相对较慢。初中阶段学生接触的英语阅读材料大多篇幅较长,只有具备相应的阅读速度,才能更好地进行英语阅读。但实际上大多数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只将注意力放在语言形式上,在阅读时往往会逐字逐句进行阅读,往往读会前句忘了后句,导致学生会反复阅读,极大地增加了学生的阅读时间。部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将注意力放在生词上,这种阅读策略会导致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抓不住全篇文章的中心思想。二是学生的理解能力相对较弱。主要表现为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针对阅读内容缺乏段落大意上的理解,无法从宏观上把握文章,在阅读过程中不能掌握文章的基本意思,无法形成对文章的总体把握。三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缺乏较强的耐心。学生在看到较长的阅读篇幅后便会失去阅读兴趣,在遇到较难的阅读材料时,便难以坚持阅读,而依赖教师的讲解,由于学生自己缺乏思维活动的参与,极大地影响了阅读的效果。

(二)阅读活动中未能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一是教师在阅读教学活动中没能关注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讲解英语阅读内容过程中,教师只是结合教学设计进行灌输式讲解,这种教学方法导致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缺乏参与感,使学生难以利用相应的阅读策略进行阅读。二是学生与教师在课堂上缺乏有效的互动。在阅读教学活动中,只有采取有效的师生互动,才能在课堂上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更好地筛选阅读素材,从而扩展知识范围,增强阅读的体验感。三是在进行阅读教学过程中忽视了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在进行阅读教学活动中教师对阅读材料的选择,没有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导致阅读课程枯燥无味。另一方面在阅读教学活动中,未能从学生的身心特点出发选择相应的阅读教学策略,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造成一定难度。

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策略运用的难点探讨

(一)学生自身阅读水平的影响

英语作为一门外来语言,其在词汇、语言习惯和语法结构方面都和汉语有较强的差异性,由于初中阶段的学生知识储备有限,对于枯燥的英语知识,学生在学习的初期,面临着较高的难度。同时,受身心发展规律的影响,学生在进行阅读的过程中容易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无法将精力和注意力集中于课堂,导致学生在阅读活动中难以进行高质量的阅读。

(二)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的接受程度不高

大多数学生在进行英语阅读过程中,对英语阅读活动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也缺乏对英语阅读的热情,使学生对英语阅读产生一定的抵触心理和畏难情绪。大多数学生在英语阅读的过程中不会主动进行阅读,往往是在教师的被动引导下才会进行英语阅读,由于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在英语学习中处于被动地位,对英语存在抵触情绪,使得学生缺乏对英语学科的热爱与良好的学习品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

三、初中英语阅读策略运用与阅读能力的培养方法与路径选择

(一)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策略的运用分析

1.布置好课前阅读任务由于大多数初中阶段的学生不能很好地形成对阅读的正确认识,所以,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用适当的制度对学生进行约束,引导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具体来说,教师首先要在英语阅读开始前,为学生布置明确的自主学习任务,并且要求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完成基础知识的学习,将不懂的内容进行勾画,在课堂上集中解决,通过这样的引导,使学生会逐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教师也可以将学生分成学习小组。在预习中,通过小组组长将学生遇到的问题进行汇总,从而集中反映给教师。而教师可以对同类问题进行分类合并,从而给予集中解决。这种模式能大大减少教师的工作量,提升学生的预习效果。2.课堂阅读策略的运用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学生在熟悉了英语阅读文本后,教师便可以结合阅读材料讲解阅读技巧和阅读方法。让学生在接下来的英语阅读活动中进行运用,使学生在长期锻炼的过程中,学会针对不同的文章内容选择相应的阅读策略,强化阅读效果,在提高阅读质量和效率的同时,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内容的探索,使学生在长期摸索与总结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英语阅读能力。有效的阅读策略能让学生的英语阅读有事半功倍的效果,而教师应该加强英语阅读策略的针对性。因不同学生在英语的阅读能力和认知基础上存在不同,所以,教师需制定个性化的阅读策略,比如,对于阅读基础较差的学生,教师可以着重加强对其语法、词汇的训练,让其能自主理解阅读文章的大意。而对于阅读能力较好的学生,教师要加强对其“深层次阅读”的教学,让学生能够通过精读文章,深刻理解文章内涵,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3.加强课后的反馈与总结在培养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过程中,教师在阅读结束后,要深入了解学生对课堂知识吸收的情况,观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优势与长处。在此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以及学生的个性特征不断地对阅读策略进行优化,运用更加科学合理的阅读策略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英语阅读并不仅局限于课堂阅读的过程,而应加强对学生英语阅读的评价、反馈和总结。即使在阅读课堂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其中也必然存在阅读中的问题。因此,教师必须对课堂中的不足进行总结,对学生学习状况进行评价,并给出针对性的解决策略,帮助学生发现阅读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升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

(二)初中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方法分析

1.拓展学生的词汇量英语词汇量是学生阅读的基础,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结合初中阶段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加强对学生的词汇教学,提高学生对词汇的掌握。而且,由于初中英语的词汇相对丰富,因此,教师应制定科学的记忆方法,帮助学生提高单位时间内记忆单词的数量,比如,教师可以引入思维导图的单词记忆法或词根式记忆法。总而言之,充足的词汇量是提高英语阅读能力的必要条件。另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选择符合初中阶段学生的文学类或者科技类英语阅读素材,让学生在日常阅读的过程中加强词汇的总结,帮助学生不断拓展词汇量,为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2.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良好的阅读习惯是学生更好地进行英语阅读的基础,使学生在坚持阅读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阅读能力。详细来讲,第一,要培养学生英语阅读的基本技巧。比如,可以让学生在阅读中通读全文,在遇到生字词时进行勾画,在阅读结束后进行查阅。或者,让学生根据上下文进行文章词意的猜测,能够增强学生的英语语感,培养学生联系上下文的能力,从而提高阅读的效果。同时,也要认识到习惯的养成并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时间的积累。这就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自控能力。教师可以每周抽出一节课,作为专门的英语阅读课,让学生在课堂上开展阅读习惯的培养。此外,教师还可以为学生布置一些课外阅读任务,并对学生的完成状况进行详细考核。只有发挥教师的有效作用,积极引导学生,才能为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提供积极因素。3.培养学生对英语阅读的兴趣通俗而言,“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只有对课程充满兴趣,才能获得继续学习的强大动力。只有学生对英语阅读充满兴趣,才会在坚持阅读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自主阅读习惯。所以,教师应针对性地改进阅读教学策略,积极地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学情境的创设、师生之间的互动等多种方式不断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能够主动地进行阅读与探索。教师在开展情境教学时,可以高频率地应用信息技术教学,让信息技术和情境教学结合起来。比如,教师可以让学生观看有关的英语学习电影,组织英语话剧互动,为学生分配不同的角色,让学生从情境中感受不同人物的语言特色。此外,教师要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及时与学生进行沟通,对学生在阅读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解答,同时,在和学生的沟通中要充满“爱心”和耐心,赢得学生的信任,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在良好的教学策略下,使学生可以进行自主性、深层次的阅读,从而提高英语阅读的核心素养。总之,初中学生在英语阅读方面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所以,教师应总结问题,深入探究阅读教学策略,积极分析学生在英语阅读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初中学生的学习特点以及实际学习情况制定有效的策略,通过对学生的长期引导,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掌握正确的阅读策略,并且不断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本文对初中学生在英语阅读方面存在的不足之处和面临的阅读难点进行了总结,比如学生在英语阅读中存在兴趣不足、没有阅读习惯、学生的阅读能力薄弱等问题。笔者进而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策略,比如,拓展学生的词汇量、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习惯和兴趣等。只有做好上述几点,初中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才能得到有效提高。希望本文的研究能为初中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提高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参考文献】

[1]张鹏雁.浅谈初中英语阅读策略的运用[J].甘肃教育,2017(4):345.

[2]冯建明.初中英语阅读策略运用与阅读能力的培养探析[J].才智,2016(12):189.

[3]滕雅莉.探究初中英语阅读策略的运用与阅读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2017(4):194.

[4]樊川湘.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策略[J].英语广场,2018(11):129-131.

篇8

【关键词】核心素养;深度学习;优化学习;优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7)19-0071-01

【作者简介】倪娟,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南京,210013)基础教育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教育学博士,化学博士后,南京师范大学教育博士校外兼职博导,课程与教学论专业兼职硕导。

分析当下中学课堂教学改革模式的典型案例我们可以看到,它们都关注于“核心素养”目标之下的“深度学习”“优化学习”“优化教学”等几个关键词,具有鲜明的时代意义;都经由课程体系的校本化设计来带动课堂教学的深刻改变,大力发展教师,高效优质培育学生。江苏省薏韪呒吨醒У母母锾剿髌鹾狭苏庋的特点,具体而言,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准确定位教学理念。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从这一点上看,“优学课堂”抓住了这一理念的核心要素,或者是优化改良旧课堂,或者是着力建构新课堂,都指向于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让每位学生都受关注,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导、学、练相结合,以促进每位学生的发展。

二是重点关注学生学习。薏韪呒吨醒提出真正的学习的发生当以深度学习为目标。指导学生会学,让每个学生从思维到行动彻底地“动”起来,语言上主动、行为上主动、心灵上主动、思维上主动。

三是整体优化教学生态。薏韪呒吨醒强调以优教促进优学,针对旧课堂教学中存在“低效化”严重的问题――备课简单化、讲授碎片化、提问浅表化、讨论形式化、点评主观化、练习扁平化、思维片面化,教师讲得太多与讲不到位等普遍现象,建构了优先学习、优化选择、优质互动、优效生成的“优学课堂”教学模式。其基本特征是优先学习、优质学习、优化过程、优选方式、结果优效。优学课堂倡导学习态度积极,情感意志良好,师生关系融洽,思维状态活跃,学习生成自然的课堂生态。

篇9

一、本选题的意义和价值

1.问题的提出

长期以来,中国的学校教育主要注重其社会功能与社会价值的实现,过于强调教育的社会教化目的,将学生看作是接受知识的容器,窄化了教育的外延,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教育对象的复杂多样性,弱化了教育的个体价值。但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的理念在发生着深刻的变革。“一切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新课程的这一核心理念,需要我们在关注教育的社会价值的同时,不能忽视教育的个体价值,教育的核心目的更应当体现在把每一个学生生命的潜能激发出来,把每一个学生都培养成人格健全的人。

这一发展趋势也意味着现代教育的本质特征在于“以人为本”,预示着现代教育的研究与实践应遵循“人与社会”两大逻辑起点,将“人的发展”与“社会需要”作为现代教育的两大价值定位,而“人文关怀”应当是现代教育的核心价值。如何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如何对学生真正表现出“人文关怀”?其核心在于对学生个性的尊重,在于将教育的目标定位于对学生个性品质的培养上,因为良好的个性品质既是教育的基础,也是教育要达到的核心目标。

2.研究的意义

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注重学生个性品质的培养,其研究的意义主要表现在:

(1)体现“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凸现学校教育的“生命关怀”特征。

(2)体现学生的主体性特征,凸显现代学校教育对生命主体的尊重。

(3)学生的个性品质的培养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和智力有促进作用,有益于学生的身心健康的发展,对人才的培养具有促进作用,对教师和学校的管理具有积极作用。

3.研究的价值

生命是一个整体的概念,包括自然生命、精神生命,生命成长不只是自然生命自然成长的过程,更重要的是促进精神生命的成长,而个性发展则是精神成长的核心内涵。因此,关注个性品质培养的教育乃是直接指向精神成长的教育,是按照生命的内在需要和成长规律丰富生命内涵、充实生命价值的教育。生命是一切教育的基础,教育是为了提高人的生命质量而进行的活动,而个性品质的培养应是学校教育的基础与核心。

4.本课题的创新程度

在学校教育教学中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策略,在教育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个性品质的培养,尊重学生的个性、张扬个性和发展个性。

二、研究目标、内容、思路

1.研究目标

以现代教育理念为指导,将“以人为本”的思想真正贯穿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促进学生个性品质的发展。

2.研究内容

(1)以学生心理发展为主线构建课程目标体系

当前我国课程改革的实践中,已经具体将课程目标规定为三大领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形成和建构“心理发展性教学”教学模式

心理发展性教学,在于创设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其目的是为了能够帮助教师将学生心理发展这一教学的核心目标体现在教学过程之中,变成教师的实际教学行为。

(3)教育活动的主导领域是学生管理,在学生管理中应以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为特征建立现代教育管理理念,将行为规范者的角色转变为学生心灵导师的角色。

3.研究重点、难点

(1)以学生心理发展为主线构建课程目标体系

(2)形成和建构“心理发展性教学”教学模式

4.研究方法

行动研究法、调查法、实验法、教育经验总结法

三、学校教育教学中开展学生个性品质培养研究的实践

唐山四十九中学在教育教学中开展学生个性品质培养的研究,提出了具有鲜明素质教育特色的“幸福文化教育”思想,使幸福文化教育深入师生的灵魂,转化为师生的行为。在开展学生个性品质培养研究的实践中,我们有以下几点经验。

1.确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策略

学校针对学生的学情特点,提出“低起点,小台阶,大容量,体验成功,感知幸福,促进发展”的教育教学策略。在这个教育教学策略中,“低起点”是前提,“小台阶”是策略,“体验成功、感知幸福”是关键,“促进发展”是目的。

2.让教师的身教成为学生个性培养的主渠道

没有“幸福的教师”,就没有“幸福的教育”。我校积极倡导“六种精神”,即终身爱岗的敬业精神,勇于改革的创新精神,共同进步的协作精神,爱生如子的园丁精神,勇创一流的拼搏精神,不计得失的奉献精神。

3.让养成教育成为学生个性培养的基础

我校把“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作为养成教育的主要策略,我们提出了“生活就是素质教育”,将各项规章制度和初中学习方法等编制成校本课程,如:《四会读本》《学会学习》等,向学生灌输学校的管理要求。

4.让活动成为学生个性培养的载体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学校围绕人格教育的目标设计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活动。以“学生一日常规”训练为重点,分年级、分阶段、分重点,从“小事”抓起,抓训练,促养成。

5.开发了学生个性培养的立体课程。

我们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正视差异,善待差异,将学生的差异作为一种资源来开发,形成了立体的课程体系,其中有人文素养系列校本课程:《名家讲坛》《河北乡土教材》等;科学素养系列校本课程:《网页制作》《flas》等20余门校本课程,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极大激发,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得到充分的锻炼和发展。

学校教育教学中学生个性品质培养的研究与实践,使唐山四十九中的学生更加自信、积极向上、有朝气。学生身上具有唐山四十九中的特有气质。在研究中关注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我们的目的就是通过学校创设的丰富多彩的学生个性培养的教育教学内容,使学生可以形成终身受用的五基:学会做人的基本道理、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后续发展的基本能力、面对社会的基本经验、幸福人生的基本思维。从而以学生个性的培养为目的,全面贯彻实施党的教育方针,在唐山四十九中这个舞台舞出自己的风采。

参考文献:

1.许建中,《学校教育必须重视个性发展》,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1

2.张雅君,《基于学生个性培养的心理学教学模式初探》,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学报,2010.3

3.靳宏,《创新教育的心理环境研究》,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

4.李英夫,《学校教育必须重视个性发展》,班主任,2002.9

篇10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特点;教学方法

知识经济与信息爆炸时代的来临,具备基本的计算机操作技术是社会对小学生的基本要求。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如何针对小学生的群体特点,制订符合小学生成长与成才的信息技术教学方式,成为教学工作者重要的工作内容。

一、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特点

(一)基础性

小学教育作为整个教育体系的重要阶段,对于基础技能的培养高度重视。信息技术课程基于目前社会对科技人才的需求,结合小学生的自身特点,在课程内容与类型设计上,注重计算机技术基础操作教学、计算机基础理论概念以及信息基础理论概念的教学,在内容上较为简单、易懂,符合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同时,更为重要的在于,从对学生信息素质培养的角度出发,继而选取信息技术学科中的基础知识以及基础技能,凸显了小学信息技术的基础性的特点。

(二)应用性

信息技术本身具有极强的应用性特点,注重培养学生通过学习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随着我国教学环境的改善,政府在教育领域中的投资比重不断加大,大多小学配备了专门的微机室。在教学实践中,在结合理论的同时,更加注重对小学生信息技术应用上的培养,提升小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小学信息技术通过小学生应用技能的提升,使小学生掌握在信息海洋中检索、筛选、鉴别、使用、表达以及创新的能力,从而有助于自身对各种问题的有效解决。因此,小学信息技术具有较强的应用性。

(三)趣味性

信息技术以其本身应用对象极为广泛,在信息获取后,能够有效满足人的基本需求。由于小学生好奇心强,好动、活泼的性格,信息技术所具有的强大吸引力,能够提升小学生个人技能的同时,让其获得极大的满足感,从而提升学习效果。因此,在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内容设计上,增强了趣味性,重视激发、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使学习兴趣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的始终,充分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热爱,从而合理、科学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二、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方式

(一)科学确定教学目标,注重小学生兴趣培养

信息技术的教材内容包含基础知识理论与基本技能,要求学生掌握相关内容。教师应依据课程与学期目标,科学确定教学目标。在教学活动中,注重对学生观察能力、协作能力、自主探究能力以及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尤其要注重对学生兴趣的引导,避免在学习中设置过于硬性的标准,以造成学生的积极性降低,打击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设本节课或者是本学期的重点与难点,将课程的核心知识放在教学活动中的重点位置,对于难度较大、阻力较大的学习内容,教师应设置专门课堂进行重点突破。教学目标的确定作为引领教学活动的重要工作,应结合学生认知的实际情况,避免将目标设置得过远与过大,从实际出发,切实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优化教学策略,创设教学情境

教学环境的改善,教学活动已不能仅仅局限于课本,更应该注重通过实际操作,提升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能力。因此,教师需要在教学活动中,通过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对教学效果的反馈,适时、有效地对教学策略进行优化升级,全面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其中,结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创设教学情境,对生活事件及时进行收集与记录,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使学生积极展开互动,通过教学氛围的营造,提升学习效果。例如,在《走进PowerPoint》的教学实践中,可以以学校运动会等大型活动为契机,引导学生进入与退出程序,插入幻灯片、选择幻灯片以及剪贴画等操作的学习,创设相关情境,引导学生掌握相关的基本操作技能,提升学生对信息技术学习的积极性。

(三)整合教学资源,尊重学生个体差异

当前,信息技术的教学活动具备充足、丰富的教学资源,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中所学习的基础操作技术,很多小学生在课下即已掌握。教师应充分利用教学资源,通过网络、数据库、图书馆等途径,收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信息数据,从而充实与丰富信息技术的课程教学。例如,在对小学生教授“计算机硬件与软件”的教学内容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进行充分的预习,指导学生通过网络资源,获取相关的知识点,有效提升知识获取的能力,同时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另外,小学生性格存在很大的差异性,教师在教学中应因材施教,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通过设置小组合作学习,互帮互助,提升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使不同性格的学生都能够得到全面发展。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在小学教育体系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位置。小学生掌握基础的计算机操作技术,是当前社会对小学生的基本要求。教师应针对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技术性、应用性与趣味性,科学、合理地设置教学目标,尤其注重学生的兴趣引导,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通过优化教学策略,创设教学情境,整合教学资源,全面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宇峰.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之核心价值及其实现策略:基于儿童的视角[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4(07):44-47.

[2]皇朝琴.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学科特点分析以及教学建议[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4(31):40.

[3]韩兵.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有效教学策略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4(24):84.

[4]张明宏.加大学生资源开发,促进信息课程发展:谈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创新教学实践[J].考试周刊,2013(02):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