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后勤管理范文

时间:2024-01-10 17:51:4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智能化后勤管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智能化后勤管理

篇1

关键词:后勤数字化控制系统;智能化;控制管理系统

中图分类号:TM73 文献标识码:A

1 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本系统由各个子系统各自完成各自的控制或数据监测,由数字化管理中心进行统一数据管理。

1.1 设备管理系统

1.1.1 供水系统

供水系统采用目前比较流行的恒压供水的方式。恒压供水的控制过程是PLC采集压力传感器的数值,并把它与设定压力比较,根据差值控制变频器增大或者减小水泵的速度实现压力恒定。泵分为两组,一组深水泵,一组地面泵。每组都有三个水泵,为了节省成本,每组中的两个水泵是工频控制的,另一个是变频器驱动的。通过这种工频+变频的方式实现水压无波动供水。系统的运行与停止,泵的启停,变频器频率的增加减少,出口压力的大小都可以在控制柜上的触摸屏进行操作。PLC与管理中心是通过以太网连接的,管理中心的服务器是通过OPC这种方式访问PLC内部的数据,并把数据保存在数据库中供查询。也可以在管理中心通过远程的方式对泵站进行直接控制。服务器根据泵站返回的实际数据,以画面的形式现在在电脑上实现监控。

恒压供水系统用到的主要设备有:(1)PLC控制器、触摸屏及相关输入输出模板(西门子300)。(2)压力传感器。(3)变频器及水泵。(4)控制柜及相关电气元件。

恒压供水系统主要有一下几个功能:(1)在线实时监控系统运行(提水量、供水量、供水压力、水池水位、设备运转及控制、水质是否达标情况等)。(2)管理中心的远程操作以及远程监控。(3)报警显示。(在管理中心和控制柜上都会有报警记录供查询)。(4)闭路电视监视(扩展)。

1.1.2 供电系统

供电系统要完成的任务是在线监测2个变电所和6个箱变的运行状况,监测数据包括每一路的开关状态、电流大小、负荷是否平衡、是否有过负荷现象、零线是否过电流等,如出现异常情况可马上给出提示和报警,控制中心可以及时采取措施,确保供电质量稳定可靠。

变电监控技术是一个相对比较成熟的领域,一般都是采用单片机完成数据的采集。其工作过程是单片机系统实时的分别采集变压器三项的电压、电流、频率等参数,然后经过计算得负载功率、负载是否平衡。

现在市场上有很多可以直接采集电网参数的智能模块,除了稳定、准确之外,他们还有多种接口,可以很灵活的同计算机等进行数据通讯,本系统中选用AC谐波表ACR350EGH就是这样的一款产品。本系统采用ACR350EH直接进行电网的数据采集,之后把数据跟单片机通讯。单片机把接受到的数据直接传递到服务器。考虑到变压器与服务器之间的距离,他们之间用光纤进行通讯。此外除了采集模块自带的数据显示之外,单片机系统还在现场进行声光报警。

1.1.3 路灯控制系统

这块控制需求上只是对路灯的管理。要求根据光强度、时间对路灯的开关进行控制,并根据灯运转情况报修。灯光管理主要体现出一个现代社会倡导的主题――节能。在每个路灯上都有一个微型控制系统。微型处理系统由光感元件、无线接收模块、微型处理器组成。微型处理器根据光的强度及设定时间对路灯进行开关。也可以由远程计算机直接对灯光控制。远程计算机控制主要有两点:第一是控制模式,一种是对某个或者整组路灯进行开关控制。模式控制主要有光强度控制、定时模式、光强度定时模式和节能模式。光强度定时模式是指预先设定的时间到或者光强度变弱到设定值,都会起动灯打开。节能模式是根据光的强度分区域开灯,即灯光不是整组被打开的,而是当光不是很暗的时候,隔几个灯打开一个,随着光逐渐变暗灯起动数目增加直至全部打开。灯的运行情况通过无线模块返回到服务器,需要保修的提示维修人员维修。

除了完成系统需要实现的功能之外,为了节省经济成本,在系统设计时计划一个无线控制单元控制好几个路灯,目前暂定的是六个。清单中一共是20个无线控制单元,那么就可以控制120个路灯。但是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尽管每个无线控制单元控制的路灯还可以增加,但是控制的灯越多,供电电缆的长度就会增加,这样也会带来成本的增加。在实际的施工时需要根据现场的情况设计一个最优最经济的模式。

2 系统展望

虽然这个系统是已经实现了后勤基本的数据化管理,但是根据当前技术和社会发展,对后勤管理提出更多的要求。为此在目前这个平台的需求之外提出了一下几点扩展,以供参考。

2.1 物联

现在社会都提出物资共享。如果能把几个后勤管理中心的物资能实现网络共享的话,就能实现以较低的成本实现物资运转。

2.2 车库管理

当汽车进入厂区时,根据摄像机扫描的车牌信息判断是不是本公司的或者公司授权可进入的,是的话打开栅栏。

2.3 定点对讲及小区广播。

参考文献

[1]熊建国.基于PLC的变频调速恒压供水系统设计与实现[J].电子科技大学,2013,03,25.

[2]刘关平.浅谈供电系统自动化控制设计[J].神州,2013,09,15.

篇2

一、确保信息的传输、整合与使用

医院内拥有大量的信息,例如医用管理信息、医学影像、检验放射数据、实验管理信息、临床信息、办公自动化信息、通讯信息等,对这些信息需要经常进行传输、整合等操作,以便于相关人员的使用。这就需要建设良好的智能化通信网络系统来形成优化合理的信息传输通道和管理体系。

二、为医院后勤管理提供平台

医院后勤智能化管理平台,是后勤保障部门进行日常工作、管理、分析、决策的专业化工作平台,通过开展科学节能、管理节能、技术节能,可改善医院的能耗状况,降低医院的运行成本,提升医院后勤综合管理能力;同时围绕医院后勤“安全、高效、舒适、节能、精细”这5个方面的要求,利用计算机、通信、自动控制等多项现代高新技术,结合建筑物的特点和使用者的需求,可提升医院的医疗服务水平,使其更好地为广大患者服务,最大限度地满足患者的就医需求。

三、实现后勤集约化、区域化管理的基础

集约化管理模式是把目标管理和过程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引入市场机制,借助市场手段,最终实现人力、物力、财力的集中有效调控,达成既节约资源又能取得最大效益价值的一种管理模式。医院后勤集约化管理以全面质量和全成本管理为主线,将质量管理与成本合理控制贯穿于整个后勤保障过程之中,以提高服务质量,减少资源浪费,还可以为医院全年发展计划的制定提供重要的依据,有利于医院在管理和发展中的有效性和高效性。实现区域化管理,可以减少管理成本的支出,提高管理效率。通过区域化管理,根据简化、高效、协调等原则,可实现扁平化管理,节约成本,使管理更科学化、标准化,从而达到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而区域化、集约化管理目标的实现,需要相应的智能化系统作为基础。

四、结语

篇3

一、工作任务

分三个阶段安排工作。

第一个阶段:装修、设备设施安装阶段。时间从局市政大楼后勤准备工作组7月1日开始工作算起至2012年1月31日。

主要工作任务:监督工程质量,熟悉掌握情况,收集资料,业务学习培训。

具体任务:

1、参与全过程装修、安装工程质量监督,按照使用方便、管理到位、节约能源的要求,对市政大楼水、电、空调、电梯、智能化系统、停车泊位、食堂、绿化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安装提出意见、建议;对装修、安装工程质量实行监督。

2、摸清和掌握水、电、空调、电梯、智能化系统等设施、设备详细清单。

3、摸清和掌握水、电、空调、电梯、智能化系统等设施、设备运行原理,总体布置图;摸清和掌握主要设备、主要管道管线、主要开关、主要接口、主要检查孔、箱、转换箱、配电箱柜等的位置和作用。

4、摸清和掌握水、电、空调、电梯、智能化系统等主要设施、设备的基本运行数据、故障清单和处置故障的基本方法。

5、摸清和掌握水、电、空调、电梯、智能化系统等主要设施、设备的供应商、施工单位、保修单据、维修联系点、维修联系人。

6、摸清和掌握装修中干挂、吊顶、网架、屋顶、排水等重点部位的基本情况。

7、摸清和掌握市政大楼房间的数量、平面布置和面积、基本功能,提出物业保洁的具体对象和数量,拿出清单。

8、借鉴兄弟市监管物业服务的经验,提出市政大楼物业监管的具体实施意见。

9、配合新城公司搞好食堂建设和装修,提出食堂灶、台、柜、桌凳、具、器等购置方案,提出食堂运行方案,提出确保食堂食品安全和伙食质量的具体举措。

10、参加水、电、空调、电梯、智能化系统等设施、设备供应商的对口培训。

11、全面搜集熟悉资料,建档立册。

12、播种2万盆鲜花。

第二阶段:模拟试运行、消缺阶段。时间:2012年2月1日—2012年3月15日。

主要工作任务:全面检查质量,试运行,消缺、物业公司招投标,提出市政大楼后勤服务设施建设意见。

具体任务:

1、配合新城公司,认真参加所有工程、项目的验收、收集情况、资料、提出问题、认真学习。

2、所有水、电、空调、电梯、智能化系统及设备、设施模拟荷载试运行,及时消缺,掌握运行数据和情况。具体到每一个开关、每一个插座。

3、检查所有房间、走廊、大厅、电梯房、屋顶、网架、干挂墙壁、楼梯、厕所等装修质量。

4、确定物业服务范围、数量、要求、标准,调查物业市场价格。

5、在市政府统一领导和组织下,参加物业公司的招投标工作。

6、配合物业公司入驻,充分协调沟通情况,制定市政大楼物业服务方案。

7、提出市政大楼后勤服务设施建设意见,例:邮政、超市、医务、银行、报帐、车辆修理、理发、茶座(商务谈判)、公文交换等,并开始准备工作。

8、食堂的招投标工作和运行的各项准备工作。

9、与派出所、物业公司共同商定安保方案和应急措施。

10、与物业公司共同商定水、电、空调、电梯、机房、停车泊位等运行管理办法,建章立制。

11、测算水、电费用,测算维护成本,提出节支降耗的意见,建立水、电费用正常收、缴机制。

12、继续深化培训。

13、协助市信息办、保密局等单位先期二次装修。

第三阶段:冲刺阶段。时间:2012年3月16日—2012年4月30日。

主要工作任务:物业公司开荒,后勤服务设置试运行,物人员岗前培训,机管局调整科室,定岗、定位、定职、定责。

具体任务:

1、物业公司开荒(物业行话,指第一次全面清扫,达到服务标准),协调处理好在开荒过程中出现的情况和问题。

2、后勤服务设施全部入驻,试运行。

3、物业公司人员到岗到位,完成岗前培训。

4、调整机关事务管理局内部科室,人员定岗、定职、定责、到岗到位。

5、进一步完善各项规章制度。

6、食堂试运行。提出食堂管理的规定。

7、再全面进行一次设备、设施试运行。

8、派出所、安保入驻,执行安保任务。

9、提出市政大楼办公室分配意见。

10、摆花。

11、协助搞好办公设置采购。

12、提出停车泊位管理意见。

13、提出加强维护好市政大楼的几项规定。

二、工作举措

1、加强领导。市政大楼后勤管理服务准备工作是机管局今后一个时期中心工作,最重要的工作,党组及主要领导要把主要精力抓好这项工作,每位领导都要用三分之二时间深入市政大楼调查、研究,对每一项具体工作任务做到情况清楚,举措得当,抓得有力。领导分工,副局长主抓,局机关科室调整、职能转变,人员定岗、定位、定职、定责;副局长主抓物业管理及后勤服务设施建设;副调研员主抓水、电、设备、设施及食堂建设。

2、加强力量。市政大楼后勤管理服务准备工作是全局的中心工作,全局上下要团结一心,共同努力,服从党组统一安排。在全局抽调三分之二以上的力量,组织四个组开展工作,一是物业组;二是设备、设施组;三是综合组;四是资料组。

3、加强责任。把每项具体工作落实到组,落实到人,定时间、定标准、定要求,要有布置,有检查、有督查、有成果、有记录、有考核。

4、加强督查。对布置的工作任务,十天一检查工作进度,由各组组长汇报,各项工作责任人汇报。主要领导主持会议,点评工作完成情况,布置下一十天的工作。

5、加强协调。加强与宜阳新区、新城公司、水电供应公司、电信公司等单位的协调。

6、加强考评。对这一阶段工作,每位干部、职工的表现和能力要加强考评,作为科室调整,定岗、定位、定职、的主要依据。打破身份界限。

7、加强向市政府汇报。

三、工作要求

要认真做到“严”、“深”、“细”、“全”、“勤”、“主”。

严——以高度负责任的精神,严格工程质量监管,严格按时、保质、保量完成各项工作。

深——深入施工现场,深入装修,安装调试的全过程,深入学习兄弟市先进经验。

细——细致入微,不放过任何一点情况,不放过任何一处,不放过任何一个环节。

全—-全方位、全过程掌握情况,收集资料,全方位全员培训。

篇4

文章针对高职院校后勤管理队伍较弱、管理模式较传统的现状,结合学院精细化管理的基本内涵,提出以建设数字化管理平台推进后勤管理的精细化,即引入信息技术应用于后勤管理的各领域,以期提高管理的科学化和智能化水平,改善管理效率,实现服务水平和师生满意度的不断提升。

[关键词]

信息化;高职院校;后勤;精细化

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许多行业都通过应用信息技术实现了质的飞跃,如电商平台、网上支付等。由此,也启发我们以积极应用信息技术来实现高职院校后勤管理的精细化发展。

一、后勤管理现状分析

(一)管理队伍年轻化、专业化趋势明显,但队伍建设仍亟待加强

随着学院的发展,后勤管理队伍也实现了快速发展。自2010年以来,后勤管理岗位先后补充了7名高校毕业生,涵盖了工程类、设计类、管理类等与岗位相关的专业,使得一线管理岗位全部实现年轻化、专业化,改善了整个管理队伍的年龄和知识结构。但是,随着师生对管理和服务水平要求的逐步提高,管理队伍优化的速度仍难以满足提升管理水平的现实需求。其主要问题如下:一是后勤社会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目前,保洁、绿化、食堂经营、水电维修等项目已逐步实现社会化托管,公务用车、宿舍管理等部分职能也逐步实现社会化,由此导致后勤职工队伍中原有的人员编制结构日益不合理,管理岗位少与工勤岗位多的编制结构亟待转型,但受制于事业单位人事编制制度的刚性约束,转型步伐较为缓慢,这种滞后直接制约了管理水平的提升。二是既有管理队伍年龄结构不合理,缺乏年富力强的中间层,而且管理岗位中,技术型管理人才仍然严重不足。青年职工成长尤其规律性,学历高并不能弥补其经验不足的短板,甚至还成为其深入一线开展工作的障碍。在技术型管理人才方面,因传统上高职院校后勤作为服务部门在地位上处于边缘,其职业成就感决定了职位吸引力的弱势地位。加之部分岗位,如工程管理工作存在阶段性,基建工程结束后,其职业发展面临转型等问题,从而导致了后勤亟需补充的预防医学、工程管理人才迟迟无法得到满足。

(二)管理上推行制度化、流程化,在信息技术应用上亟待加强

结合教育部教学水平评估,省级示范校创建,群众路线教育实践、三严三实、两学一做等系列活动,学院后勤部门在管理上持续推行制度化、流程化,不断建立和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基本实现规范化、制度化和流程化,保障了后勤管理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但在信息技术应用上仍然亟待加强,已推广应用主要包括:食堂结算一卡通系统、学生宿舍电费智能电控系统、校内报修网络平台等。这只是在部分模块初步实现了信息化,一定程度上方便了师生员工,也为加强管理起到了辅助作用。但随着学院办学标准的逐步提高,教学、实训等方面信息化步伐不断加快,广大师生日常工作、生活和学习中与信息技术的接触也日益增多,信息化带来的各种便捷使得师生对后勤保障服务的效率及水平的要求也水涨船高。这就要求我们增强对信息技术的吸纳能力,将较为成熟的信息技术与学院实际相结合,打造智能服务平台,实现管理上的精细化和服务上的友好化、便捷化。

二、推进精细化管理是提升后勤管理的内在需求

老子曰:“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高职院校后勤保障事务繁杂,推行精细化管理,坚持从小做起,从细微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精益求精的精神,有利于将工作做实、做细。精细化管理最早出现在20世纪50年代的日本丰田公司,借鉴了泰勒的科学管理思想等理论,发展至今已经是一个全面化的管理模式。其主要内容包括:第一,精细化的分析,即通过信息化等手段,将经营中的问题从多个角度去展现和从多个层次去跟踪,借以得到最精准的资料和信息,帮助企业衡量决策的可行性。第二,精细化的规划,即用最严谨的应用系统思想和系统方法将规划做得科学、合理、可实施又不缺乏灵活。第三,精细化的操作,即将基础工作做精、做细、做扎实。第四,精细化的控制,即对工作流程进行有效控制,以尽量避免疏忽导致的控制漏洞和控制失灵,实现有效管理。第五,细化的核算,即做好各项收支计划、控制、核算、分析和审核工作。根据福建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后勤保障工作实际,推进精细化管理的需求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推进后勤精细化管理是突破后勤管理现状的现实选择

以信息化为驱动的精细化管理可以革新管理理念,以更加精细的工作流程、更加清晰的价值导向指引各岗位人员将工作做实、做细,从而实现向管理要质量、向管理要效率;同时,信息技术的引入将使后勤各项事务从日益繁杂趋于有序变化,各类信息技术工具的强大数据处理能力将使后勤管理者更加便捷地把握各项工作的规律性,从而在充分掌握真实数据的情况下做出合理的管理决策。管理理念的变革与信息化工具的应用就像两个翅膀,助力后勤管理突破现有管理队伍在人员结构和素质方面的不足,不断创新管理方式,实现管理水平的突破与提升,满足广大师生在教学、实训和生活中日益复杂化、多元化的保障需求。

(二)推进后勤精细化管理是创建示范校的题中之义

到2020年,福建省将着力建成10所示范性现代高等职业院校,福建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有幸列入创建行列,根据示范性现代职业院校建设的要求,在全面推进师资队伍、教学改革、实训条件等方面建设的同时,信息化建设、学校治理等方面的提升也是重点,即建设数字化管理平台,使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科研、管理领域全面应用,并以强化内涵建设为重点,进一步更新管理理念,提升管理规范化、科学化、精细化水平。要建成示范性现代高等职业院校,必然要注重管理理念的更新,实现后勤保障服务水平的大幅提高,这就要求我们加强应用信息技术,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实现后勤管理上的快速发展。

三、以信息化推动高职院校后勤管理精细化

建设数字化管理平台,使信息技术在后勤管理的各领域都得到更加深入的运用,强化各方面监管,提高管理的科学化水平,改善管理效率,从而实现服务水平和师生满意度的不断提升。在食堂管理模块,要借助软件实现统一采购、智能仓储管理、细化成本核算、全面数据分析等管理功能,并提供一个信息共享和交流的平台,从而提高食堂成本核算、供应商结算效率,提升餐饮采购工作的管理水平。信息技术的引入,不仅要从纸制资料拓展到纸制资料和数据资料并存,更重要的是实现采购、经营、管理等全过程的数据整合。这种整合,创造了一种标准化联接的可能,为食堂数据与校园一卡通系统及其他系统对接创造了条件,从而实现手机APP、电脑等多种方式接入。也就是说,广大师生、管理人员、食堂采购人员和供应商等有关各方,均可以不同的用户权限便捷地接入食堂管理系统,给食堂监督管理带来质的飞跃。这也有助于帮助实现采购原料追溯,食堂成本核算与毛利率控制也将变得简便易行,从而有利于加强食品安全、成本管控等方面管理。同时,可建立面向师生的智能食堂服务平台,推介食堂最新优惠信息、主打菜品等,实现线上互动,改善师生用餐体验。在学生宿舍管理模块,因学院原规划办学规模较小,近年来学生数量增加后,学生宿舍床位日趋紧张,在宿舍管理方面,既要充分利用房源,及时调配宿舍,保障学生基本住宿需求,又要及时掌握各学生公寓设备设施、卫生成绩、违规违纪等信息,保障学生公寓正常的住宿秩序。这就要求借助软件实现住宿、房源、设备设施、卫生成绩、公寓违纪信息等的智能化、自动化管理,同时还要通过与学校学籍信息库、校园一卡通数据库、门禁管理系统的数据对接,实现与学校其他数据的对接、共享,从而获得学生住宿历史信息数据库,包括历史门禁刷卡信息等重要数据,为积累学生校园生活大数据做准备。通过数据分析及统计等报表的制作,也可为学生管理等相关部门及时、准确地提供学生作息等情况。同时,可建立面向学生的线上服务平台,方便学生选择和调整宿舍,提报晚归、外宿申请或告知信息等,提高管理和服务的效率,提升学生对宿管服务的满意度。在节能管理模块,随着国家对节能工作的日益重视,政府主管部门对高职院校节能工作的监管也日趋严格,根据学院用电设备设施较多,总体能耗交大,地下供水管网受地面沉降影响漏水多发等实际,可考虑引入智能用能监控系统,实现对水、电消耗数据的实时监测,信息技术的应用不仅要实现实时,提高对用能异常处理的响应时间,而且要实现更加精准定位,即结合用能分户统计核算的有关设施,准确定位出现异常的具体区域、部门、宿舍或办公室,从而真正提高查找及解决漏水、违规用电等问题的效率,将节能管理的各项制度落到实处。在修缮管理模块,现有网络报修平台仅发挥了接收报修信息和回复报修情况的功能,根据精细化管理的需要,可考虑引入更加智能的报修平台。学生报修时,不仅限于文字描述,还可上传图片、视频短片等多媒体资料,有助于维修人员更详细地了解现场情况,从而做好维修评估与准备工作。同样,维修人员在施工完毕后,不仅可以在平台上进行文字回复,还可以提供相应的多媒体资料佐证维修结果。同时,信息化智能报修平台还可以提供服务评价、服务互动等一系列更加友好的服务界面,以更加精细化的服务改善师生对维修的满意度。对于后勤管理者来说,这种平台在维修资料的保存上大大提升,对托管服务的评价也有了更加坚实可靠的基础,在大大降低工作量的基础上实现管理效能的改善。

作者:谢宗颖 单位:福建卫生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左臣婕,陈展.高效学生公寓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8).

[2]王芳.精细化管理视角下的我国高校后勤管理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

篇5

医院智能化内涵

无锡市中医医院副院长沈崇德介绍道,医院智能化系统内涵日益丰富,外延不断拓展,逐步融合了管理、临床和后勤管理,包括智能建筑等领域。而医院智能化系统的范围在业内实际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医院智能化系统包括了医院信息化与建筑智能化两方面的内容,而医院改扩建或传统意义上的智能化更关注狭义的医院智能化系统,即信息基础设施的设计、部署与建设,机电设备的数字化智能化管理,与建筑功能关联的医院专项应用系统等,为医院管理信息系统、临床信息系统等核心应用系统的有效应用和未来拓展奠定基础。

医院智能化系统的主要构成

据南京工业大学教授陆伟良介绍,医院智能化系统的建设是综合性的医用工程,它是建筑智能化系统的总集成,每一系统又包含丰富的子系统,相互融合,构成了完整的医院智能化系统。只有医院智能化建设才能实现医院数字化的最终目标(图1)。

对于医院智能化系统分类,沈崇德介绍,目前方法有多种,若按医院智能化子系统的技术类别,可将智能化系统细分为七大类子系统,主要包括:

网络通讯系统

网络通讯系统是计算机系统最基础的硬件设施。该部分为其他智能化系统提供可靠的通讯传输通道和网络平台。主要包括:综合布线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主要存储系统、信息安全系统,还包括语音通讯系统、数字网络时钟系统等。

安全防范系统

安全防范系统针对医院人员流动量大、身份复杂、易发生偷盗等安全事件,以及医患纠纷发生后无法取证等一系列问题而设计建设。主要包括:智能数字电视监控系统、实时报警系统、门禁管理系统、巡更管理系统、停车场管理系统、消防安全管理系统等。

多媒体音视频系统

多媒体音视频系统主要是有关音频和视频的子系统的集合,包括医院多媒体会议系统(行政办公会议室、学术报告厅等)、媒体显示系统、有线电视系统和公共广播与背景音响系统等。

楼宇自控系统

楼宇自控系统是监控医院大楼主要机电设备,为医院创造舒适环境的系统,起到节能和科学管理的作用。其主要由楼宇自控系统、抄表计量管理系统、智能空调节能管理系统和智能灯光控制管理系统、医用气体监测管理系统、医院物流传输管理系统、楼宇智能集成管理系统等组成。

医院专用系统

医院专用系统是提供医疗特定功能的智能化系统,其与医院的业务和流程关联紧密,专业性非常强,主要包括:呼叫系统、分诊排队系统、整体数字化手术部及手术示教系统、探视系统、母婴匹配与婴幼儿防盗系统、病患定位系统、一卡通系统等。

机房工程

机房工程主要由信息中心机房、安防消控中心机房、楼宇机电设备管理机房、楼层接入机房等组成。包括机房布线、不间断电源、防火、防雷、防静电、智能监控等系统。

医院信息化应用系统

医院信息化应用系统可分为医院临床信息体系、医院运营管理信息体系、医院客户服务信息体系、医院知识管理信息体系、医院后勤保障信息体系、区域医疗协同信息体系、物联网应用信息体系等,每个体系涉及一系列应用系统,如医院运营信息体系主要是围绕医院人流、物流、资金流管理和日常运营相关的子系统,包括HIS、HRP、OA等一系列子系统。

医院智能化现状

对于我国医院智能化发展现状,沈崇德认为,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国内医院开始应用计算机参与医院管理,由单机系统逐步发展为网络系统,由“以财务结算为中心”的业务管理系统向“以患者为中心”的临床信息系统过渡。21世纪初开始,医院信息化进入了快速发展期,信息技术应用不断普及,几乎涵盖了所有医疗机构,信息化在医院的应用领域由管理向临床、科研、教学、后勤等领域拓展,由信息应用的条线分割向大规模一体化开放式的医院信息体系建设发展,由单个医院向区域医疗协同发展,由单纯的数据采集存储向基于数据挖掘的智能化方向发展,物联网技术的引入,为医院数字化打开了另一片更为宽广的空间。

医院智能化的发展趋势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高度发达,提供高质量的医疗资源以服务民生,已经成为政府和社会的共识。新医改中,更是明确提出要进一步改善就医环境,控制医疗费用的增长,用信息技术提高医疗资源的管理水平,以此为契机,智慧医院应运而生,并迅速成为建设的热点。

篇6

[关键词]公立医院;精细化管理;医院后勤管理

1公立医院精细化管理纳入后勤管理的必要性

21世纪是一个各行各业都在拼服务的时代,医院也不例外。精细化管理是公立医院的首选管理模式,医院推进精细化管理是将后勤保障工作做得更全面、更优质的需要,是后勤增强务实性、提高管理水平的需要,也是建立节约型医院不断满足医患要求的需要。

2精细化管理纳入公立医院后勤管理的思路

公立医院的后勤保障是一项较为复杂的系统工程,是整个医院运营中的重要一环,承担着大型设备采购、维修、医院扩建、保洁绿化、膳食供应等各项工作,因此,医院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进行精细化管理。

2.1制度体系精细化

随着国家医疗卫生改革的不断深入,医院的管理也由传统管理模式转向精细化管理模式。建立并完善精细化管理制度,是医院后勤精细化管理的依据。相关人员要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结合医院的实际工作流程,制定出科学的后勤精细化管理制度,并在实施中不断完善规范,以确保“人人有专责、事事有人管”,力争人人懂精细,处处有精细,事事见精细。后勤人员要明确管理职责和工作标准,熟知规章制度,与此同时,为确保岗位制度准确施行,相关人员应配套出台相应的奖惩制度和监督制度,确保精细化管理的各项措施能够落地施行。

2.2物资采购精细化

采购是医院后勤保障部门的常规工作之一,公立医院每年都要消耗大量的设备和物资,因此,医院后勤部门要建立一套完整的采购制度和工作流程,有条件的情况下应尽量采取招投标的方式,最大化做到公开透明。注重细节方面,将“精”“细”的思维模式内化到物资采购的各个环节,以向精细化模式要效益为结果导向。

2.3绿色节能精细化

公立医院作为事业单位,每天水、电、气的消耗是很大的,如果能在这些常规能源的消耗方面做到节能环保,并将其纳入精细化管理,天长日久,将为医院省下很大一笔开销,因此,医院全体工作人员都应树立系统的综合的绿色环保、节能服务新概念,创新管理理念。

2.4设施管理精细化

公立医院是以各种大型医疗机器设备为基础开展工作的,因此,设备出现故障的频率也比较高,维修、保养费时费力是其次,还耽误了医院日常工作及患者的治疗,后果不堪设想。为了降低设备故障对医疗服务的意境,后勤部门也应将设备管理纳入精细化管理模式。

2.5成本核算精细化

医院在后勤保障上投入的成本,包括基础设施及购入设备物资的资金;维修资金、日常消耗及易耗品的资金;后勤保障人员工作报酬及聘用物业公司的资金。成本核算精细化一方面要精确核算医院在后勤保障方面的总投入,并作为来年的预算提供依据,另一方面要精确核算出医、教、研一线科室和后勤保障各岗位消耗的成本,为控制内部成本提供依据。

3完善公立医院精细化管理的具体策略

3.1内化精细化管理的发展理念

任何一种发展模式的实施,都需要从理念开始,医院后勤管理中纳入精细化管理模式需要转变医务工作者的发展理念,并加强落实。传统的粗放式工作模式已不可取、不适时,必须将医院中各个岗位的服务提升档次,这就需要医院领导、各级管理者以及普通员工认识到精细化管理在后勤管理中的重要性,内化精细化管理的发展理念,加强宣传力度,促进后勤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3.2完善精细化管理体系

制度是各行各业开展工作的基本保障,在医院上下层面都重视精细化管理模式后,公立医院应形成自己的精细化管理制度和管理体系,医务人员既是管理模式的实施者,也是检验者和监督者。医院在完善精细化管理体系时,需要对后勤保障人员进行精细化的考核,将医务人员的岗位职责与绩效工资相结合,以便提升工作效率和医院的服务水平。

3.3提升后勤保障人员精细化管理水平

医院管理效率的高低和精细化模式推行的效果关键在于后勤保障人员的综合素质,因此,相关人员应着重加强后勤管理人员自身的素质建设,提升综合服务意识,以提高精细化服务能力。医务人员的职业素养不仅体现在治病救人等本职工作上,更体现在平时点点滴滴的服务意识和管理水平上,因此,高素质的管理人员应是医院精细化管理的内在动力,提高全体员工的综合素养是精细化管理的内在要求,也是应对医疗行业业内竞争和挑战的必然选择。

3.4搭建精细化管理信息服务平台

乌镇互联网医院张院长表示“未来的医疗行业要用互联网将优质服务下沉到基层,因此精细化管理成了医院后勤管理的首选模式。”医院要将精细化管理模式运用到后勤管理中,就势必要将发展思路朝管理智能化、信息数字化等方向转变。加强公立医院后勤信息管理系统的构建,有效实现控制与信息智能整合的同步发展,节省成本,提高效率,完善服务,有效实现精细化管理模式的推进和绿色环保节能步伐的迈进,这具有社会和经济的双重效益,可提高后勤管理水平和医院形象,实现多赢的目标导向。

4结语

篇7

关键词:高职教育 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 校园跟岗

一、学院对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的思路与举措

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以岗位实践能力培养为主线。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必须注重课程技能性、实践性和职业性的内容。笔者学院于2012年在电子工程系开设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每年招生80人。专业发展紧跟东莞智慧城市建设步伐,对接智能楼宇管理师职业标准,重点培养符合智能楼宇、智能工厂和大型社区智能设备维护和管理需要的建筑智能化行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涉及学科多、应用技术广和产品繁杂,对实践教学环节要求很高。学院为此专业建设了电子技能实训室、电工实训室、单片机实训室、组态技术实训室、PLC实训室等电子工程系各专业共享的基础实验实训室。专业实训室的规划建设获得学院全面支持,建筑智能化综合实训室获2014年中央财政第四批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专项资金资助160万,建筑智能化工程实训室获2013年东莞市财政资助263万。专业实训室实现建筑智能化各子系统的独立性、联动性、开放性和综合性系统应用,满足实践教学、职业训导、应用开发、培训与职业技能鉴定一体化需求。在教学团队建设方面,教师结构合理,“双师型”或“双师素质”教师比例适中,专任教师有6人,副高职称1人、中级职称5人,兼职教师有3人,具有智能楼宇管理师二级职业资格7人、智能楼宇管理师三级职业资格2人,皆获智能楼宇管理师(三级)考评资格。

虽然专业的各项教学条件能满足培养学生专业领域实际工作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的需求,但是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仅完成课堂上的教学内容并不够,达不到学生满意就业、企业满意用人的目的。校外跟岗实习是促进学生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提高的一种行之有效的途径。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迫切需要大批掌握本专业技术应用的技能型人才,不再欢迎没有掌握专业关键技能的实习生或技术不熟练的毕业生。为了更好地满足校外跟岗实习企业的要求,让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更好地与岗位相适应,让学生顺利地开展校外跟岗实习以及学生在毕业后能更快地适应工作岗位,笔者学院在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设置在校园跟岗工作的新课程,在与专业相适应的职业环境中进行实训教学,让学生学习解决实际问题。

二、课程建设与实践

1.校园资源整合

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涉及的学科领域较多,也受地域和资源等的限制,与专业对口并能全面让学生体现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工作岗位的企业并不多,能够接收非毕业班的学生以低门槛的要求进行有偿报酬跟岗实习的企业更加少之又少。幸运的是建筑智能化工程技g与校园内日常工作和生活联系紧密,而笔者学院是一所新建的现代化、信息化院校,具有面积大、类型多、智能化水平高的特点,涉及建筑、电气自动控制、通信网络、安防、消防等方面,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相关知识和技能在校园内的应用比比皆是。结合学院自身发展的优势,通过优化整合学校资源,拓宽实践条件的建设渠道,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共享,多方联合组建成利益共同体,为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学生在校园内搭建工学结合的学习平台,营造真实的职业环境。

2.课程设置

校园跟岗课程侧重共性职业技能,理论以够用为度,要求学生在校内相关部门跟岗,跟岗的部门包括后勤管理处、产业中心、教育技术中心、保卫处、实训中心、电子工程系等。学生在第二个学期进行分组分岗位,在第三个学期开展课程(见表1),工作任务包括建筑、电气、通信网络、安防、消防等系统的检测、维护和管理(见表2)。根据各部门的实际需要按时间上岗工作,共需完成52学时,实现上岗即上课、上课即上岗。任课老师由专业老师和跟岗部门的指导老师组成,跟岗部门的指导老师为所在部门的职员,主要负责工作任务的规划和分配,以及按工作时间对学生进行考勤。专业老师主要负责按学生的工作时间表进行检查监督,与学生交流、总结。课程考核由专业老师和跟岗部门的指导老师共同对学生进行评价,通过考核者即修满此门课程的学分。

3.课程实践

校园跟岗课程融合了技能性、实践性和职业性,在校内相关部门分时间分任务进行跟岗。在后勤管理处、产业中心,由于学生不具备电工上岗证,不能安排现场作业,主要负责全校建筑的水电运行监测与控制以及建筑失修情况记录、协助工程项目管理,如工程图绘制、招投标文件管理、现场施工检查等。在教育技术中心,学生主要负责全校多媒体教学设备、网络、固定电话等的维护和管理,对基本的设备或线路突发问题进行检修等。在保卫处,学生主要负责全校的门禁、视频监控、防盗报警、校园广播系统的维护和管理,协助校园安保人员调取录像资料,对基本的设备或线路突发问题进行检修等。在实训中心和电子工程系,学生主要负责实训室和实训耗材管理,对基本的实训设备故障进行检修等。

在课程开展的过程中,学生、专业老师、跟岗部门指导老师三方共同完成校园跟岗课程检查登记表,如表3所示,重点记录工作过程中相应专业问题、学生及部门反馈的问题等,对一些典型的现场问题附上照片和相关过程记录资料。要求学生针对实习情况填写相应专业问题的认识和收获,老师及时批阅。专业老师在这些过程资料的基础上整理出《建筑智能化校园跟岗指导书》,指导书分三个部分:熟悉环境、融入岗位,熟悉业务、提升技能,熟悉岗位、探索经管,为课程提供指导、规范、借鉴参考,让学生互动沟通。

校园跟岗课程以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为目的,改变传统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价值观的过程。课程中所分配的工作任务难度适中,学生能较快地掌握基本工作技能。专业老师全程指导学生的校园跟岗过程,帮助学生使用专业理论联系实际,加强专业技能和理论知识学习,使知识系统获编排更新,提高工作的积极性。专业老师全面深入指导,学生在不同岗位会遇到不同困难,师生共同总结问题,共同讨论解决方案,处理问题的能力、突发事件应变能力获得提升。学生不仅在专业技能上获得提高,而且在专业综合素质和职业可持续发展上奠定基础。

三、存在的问题及思考

校园跟岗课程的人才培养质量和学习能力目标明确,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但课程的建设时间较短,在过程管理和质量监测方面还不完善。能力较强的学生对重复性劳动容易感到厌倦,需建立科学的管理和指导方法,如拟以技术方向分为若干模块,让学生主动去发现和解决问题。保障体系还有待完善,需要解决岗位定选、岗位轮换机制和各跟岗部门的反馈不及时等问题。

篇8

关键词:人性化;职业院校;后勤管理

后勤工作对职业院校的整体发展和改革有重要影响。近年来,我国大部分职业院校硬件设备和基础设施有所完善,但仍有许多学校的后勤管理模式和观念落后,导致后勤管理缺乏科学规划和部署,工作缺乏条理性,无法为师生学习、生活和工作提供良好的服务,势必影响职业院校的发展。当前,职业院校后勤管理正朝着专业化、市场化、规范化和社会化方向发展。人是后勤管理的直接参与者,因此,要构建和谐校园,提升高校后勤管理的质量,就必须增强人性化管理意识,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原则,切实考虑职业院校后勤员工及师生的需求,并据此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计划。

一、职业院校后勤管理中人性化管理的内涵和特征

(一)职业院校后勤管理综合人性化管理的内涵

人性化管理主要指在管理过程中应切实关注人性要素,充分挖掘人的潜能。其内容丰富,包括制定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物质奖励和精神激励、尊重人、为人提供发展平台等。人性化管理不仅要求充分发挥管理者的才能,还要尊重被管理者的需求。

(二)职业院校后勤管理中人性化管理的特征

首先,要遵循教育规律。职业院校后勤管理主要针对员工与师生,因此,必须以“教”为基本原则。其次,要注意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融合。职业院校后勤为广大师生服务,是基础性工作,对构建和谐校园起着重要作用。相较于企业管理,职业院校后勤管理不仅要追求经济利益,还应关注社会效益,即满足师生的需求。再次,要跨行业运作。职业院校后勤管理涉及医疗业、饮食业、物业等,具有较强的跨行业特点。最后,具有人性化、智能化和网络化特点。当前,大部分高校后勤管理广泛应用了全自动洗碗机、校园一卡通等,极大地提升了后勤管理的效率,能更好地满足师生生活、学习和工作需要。

二、职业院校后勤管理中实行人性化管理的必要性

(一)职业院校发展的客观要求

目前,我国职业院校还处于转型期,教育部也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文件,为职业院校发展提供了准则、依据和方向。同时,社会对职业院校人才培养也提出了新要求,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职业院校的发展压力。因此,职业院校必须加强后勤管理,增强员工的服务意识,以广大师生的实际需求为依据,秉持人性化管理理念,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

(二)建设和谐校园的内在要求

职业院校的发展需要一个稳定、和谐的校园环境,后勤作为职业院校管理工作的一部分,对教学、科研都有重要影响,它包括物资设备、总务基建能技术后勤和生活后勤。具有鲜明的保证性、基础性和先行性特点。若没有高质量的后勤服务,职业院校的科研与教学就无法有序开展。而若要提升后勤服务的效率,不仅需要硬件支持,还需要软件支撑。所谓的“软件”主要指员工的服务理念、管理观念、专业素养等。只有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实行人性化管理,才能创建和谐校园。

(三)后勤工作服务育人的要求

后勤作为职业院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教育教学同样具有保障作用。后勤的任务不仅是为教学、师生、科研服务,还要做好环境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等工作。若职业院校后勤人员能爱岗敬业、遵纪守法、爱护公物,以科学的管理方法、崇高的思想修养、优良的品德作风做好后勤工作,就会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学生形成潜移默化的力量。但目前我国许多职业院校后勤多实行统管统分模式,在经验、人事、财务等方面过分依赖学校,同时,后勤员工也多为教工亲属、学校分流改革的部分员工,他们大多抵触行政管理。因此,只有采用人性化管理方法,才能增强他们的服务意识,激发他们的工作积极性,进而完成服务育人的任务。

三、人性化管理在职业院校后勤管理中的应用策略

(一)完善管理制度

首先要约束后勤部门的行为,其次要约束学生的行为,最后要约束资源使用者的行为。完善管理制度,加强后勤自身的行为约束,主要表现为规范管理。近年来,职业院校后勤逐渐出现社会化趋势,大部分职业院校后勤开始实行企业化管理模式。这就要求职业院校后勤部门要结合事业单位相关条例,以及职业院校的相关制度,制定切实可行的条例。只有增强后勤工作的公正性、公开性和公平性,才能提升后勤工作效率。对后勤资源使用者的约束则是针对全体人员而言的,若要提升资源利用率,就必须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以人性化的管理制度,约束师生和后勤相关部门的行为。职业院校后勤部门管理学校的餐厅、宿舍和教室,涉及到教育教学生活的各个方面,与学生的学习、生活密切相关。因此,在管理过程中应当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为他们构建良好的生活与学习环境,以人性化管理理念不断完善管理制度,切实满足学生的需求。

(二)提高管理人员素质

后勤管理人员的工作方式、管理理念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校园氛围。因此,后勤管理人员必须丰富自身的知识储备,熟练掌握各项后勤服务技能,以增强后勤服务的规范性和条理性。此外,后勤管理人员还应不断提升自身的沟通交流能力,与教师、学生、领导及时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并据此调整管理计划和方案。同时,还应促使后勤管理人员掌握一定的信息化技能,确保他们能熟练操作后勤管理中的各项智能设施,增强后勤服务和管理的时代性。

(三)加强员工培训

人性化管理还要求后勤部门加强员工培训。在新经济时代,职业院校后勤组织应当向着学习型组织发展。后勤部门应充分利用学校条件完善培训机制,鼓励员工积极参与再教育,不断提升自身的职业能力。比如,职业院校后勤部门可邀请优秀员工开办讲座,或组织员工到其他单位后勤部门参观、学习、交流。指导员工将工作和学习有机结合在一起,不断提升自身的职业责任感,在培训中加强自我教育,进而掌握新知识、新技能。

(四)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

后勤服务涉及面较广,因此,需要加强各个部门、各个环节的沟通交流。在后勤服务中如果缺少沟通,就会影响员工的工作积极性,甚至引发后勤人员与学生、教师、同事的矛盾。因此,一方面,后勤管理人员要加强与员工的沟通,及时了解他们的需求、困难,并给予帮助和指导,减少其负面情绪;另一方面,后勤人员也要加强与职业院校师生的沟通,了解他们的实际需求,据此调整工作计划,为教育教学提供坚实的后勤保障,进而营造和谐、融洽的校园氛围。综上所述,职业院校后勤管理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实行人性化管理模式,一方面要关心后勤员工,了解其需求,并给予帮助和指引,增强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另一方面,要加强与师生的沟通,及时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并着力解决他们反映的问题。此外,还可邀请学生参加评选服务标兵、食堂采购、质量监督等活动,让学生充分了解后勤服务的内容,进而增强后勤管理人员与学生的沟通。同时,后勤管理还应根据时展需要,及时了解和掌握新技术,为后勤职工及师生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

参考文献:

[1]刘春阳,胡勇军,黄书诗.大学文化视野下的高校后勤管理服务研究[J].高教探索,2014(6):26-28.

[2]赵守政,苏衍萍.坚持以人为本扎实做好高校后勤服务工作[J].中国电力教育,2008(24):164-165.

[3]侯敏,赵增弘.浅谈高校后勤管理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职业时空,2009,5(1):31-32.

[4]张丹平.浅谈高校后勤在服务育人中的重要性[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2(27):249-250.

[5]潘春波.以人性化的后勤服务构建和谐高校校园[J].高校后勤研究,2007(3):82-84.

[6]任云良.高校后勤队伍的“人本发展”与“人本服务”[J].高教论坛,2012(2):104-106.

篇9

0  引  言

“智慧校园”这一概念源于智慧地球、智慧城市,目前各高校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较完备,基本建成了以光纤为主干网的校园网,部分高校已经完成了对教学楼、办公楼、实验室、图书馆和其他公共场所的无线全覆盖,智慧校园就是利用现有的互联网、校园网以及移动通信网络,引进RFID、ZigBee、传感器等物联网、云计算、并行控制技术,优化资源配置,为师生提供高效、智能的信息化服务,打造数字化校园、平安校园,并为管理决策层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和管理手段。

智慧校园的主要特征:一是通过物联网整合教育资源,为教学、科研提供高效信息服务,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二是整合现有的教务管理系统、学生管理系统、宿舍管理系统等,提供开放互联的智能化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三是后勤管理实现按需服务、绿色节能;四是通过智慧校园建设,使师生全面地感知教学资源,获得良好的学习、教学和后勤服务体验,促进高校教学管理服务水平的提高。

1  物联网的关键技术

1.1  RFID

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技术即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它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可在各种恶劣环境中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无须人工干预。RFID被广泛应用于生产自动化、门禁、公路收费、停车场管理、身份识别、货物跟踪等民用领域。

典型的RFID系统构成由电子标签(Tag)、读写器(Read /Write Device)及管理信息系统等组成,具有智能读写及加密通信的功能。当被识别物体进入读写器的识别范围时,读写器发出射频脉冲,电子标签接收射频脉冲,整流并给电容充电作为工作电压;数据解调部分从接收到的射频脉冲中解调出数据并送到控制逻辑;控制逻辑接受指令完成存储、发送数据或其它操作。RFID标签大致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主动RFID标签靠电池供电,自动传输信号;第二类是被动RFID标签,不带电池,需要外部源来激发信号传输;第三类是电池辅助的被动RFID标签,需要外部源来唤醒电池,但具有更高的传输能力。如果按照所使用的无线电频率,RFID标签可分为低频、高频、超高频和微波几种类型。

1.2  ZigBee

ZigBee网络采用高级通信协议,由IEEE802.15.4标准描述,ZigBee设备体积较小,是低能耗和基于无线电的传感器节点,具有低功耗、低成本、低数据传输率、稳定性好、抗干扰能力强、安全可靠的技术特点。它与蓝牙、WiFi技术相比更为易用且价格低廉,因此ZigBee在车联网、智能家居、小区监控等方面的应用日益广泛。

ZigBee协调器能够存储网络的信息,而且可作为信任中心存储安全密钥,每个网络中仅有一个协调器。ZigBee路由器的中间路由器,可在终端设备之间传递数据;ZigBee终端设备包含和父节点(协调器或者路由器)通信的功能,不能中继其他设备的数据,节点可以休眠很长时间,从而可保证电池的寿命。

2  智慧校园的总体设计

基于物联网的智慧校园建设可以划分为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

(1)感知层是联系师生、各类教育资源(物理世界)与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信息世界)的纽带,通过RFID标签、GPS终端设备、摄像头……各种传感器对师生、教学设备资源、实验设备、图书等提供智能感知和控制能力。

(2)网络层的作用是连接感知层与应用层,正确、快速、安全地传输智慧校园各类感知数据与控制指令,所有信息都要通过WiFi、4G/3G无线网络接入校园网,一般采用异构网络互联的结构。

(3)应用层由多样化的应用系统构成,如门禁系统、监控系统、图书管理系统、教学管理系统、宿舍管理系统、实验设备管理系统等。通过对综合信息服务平台的数据进行集成和分析,实现资源合理调度、按需服务、绿色节能等需求,提高高校教学管理服务水平。

图1  基于物联网的智慧校园总体设计

3  物联网在智慧校园中的应用

3.1  身份识别和考勤管理

运用RFID技术整合校园一卡通,可实现学校进出人员管理、宿舍管理、学生上课考勤和会议考勤等。师生在进出学校校门、宿舍楼宇时实现RFID卡无接触式自动身份识别,通过屏幕显示通过人员信息、照片,自动放行,校外人员进行来访登记。学生处和宿管人员可即时统计学生在校情况,并对未按时返校、归宿学生发送提醒。

大部分高校对学生上课的考勤管理都通过任课教师或学生考勤员完成,点名费时费力,一些教师还发明了通过拍照刷脸、微信等点名的办法。利用教学楼安装RFID感应器,进入教室的学生均被识别系统感应,可以完成对缺勤学生、迟到早退学生的统计,并将数据信息反馈到教务管理系统,任课教师、辅导员可以查看,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通过RFID技术整合一卡通,还可以实现教师签到、会议考勤等功能。在会议室入口设置RFID识别装置,当参会人员进入会场时,系统会自动进行身份识别,并在屏幕上显示座位引导、欢迎词等。

3.2  智能实验设备管理

高校的实验设备、精密仪器,动辄数百万元,为了有效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率,提高实验室管理水平,尤其是在建设开放实验室的过程中,借助物联网技术可以实现门禁管理、实验教学管理、安全防盗功能。

(1)门禁管理:结合门禁系统、师生校园一卡通、实验设备管理系统,管理员授权用户在规定时间才能通过门禁系统进入实验室,授权用户允许使用实验室内的实验设备,并且记录使用人员、使用和归还时间等信息。

(2)安全防盗:通过在实验设备及贵重物品上嵌入ZigBee传感器,这些节点能够以自组织方式组成网络,当设备移动时,传感器节点内置定位引擎通过与预设节点比较,超出预设范围时,第一时间通知实验室管理员,管理员可通过管理系统查看设备所在位置,及时做出处置。

(3)实验教学管理:首先,设备上的RFID标签可以帮助学生方便地获取实验步骤、操作要点、使用帮助等信息。其次,通过自动控制技术干预实验过程,操作不当时能自动警告并中断实验过程,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和人员伤害。此外,实验数据可以实时监控并及时提供给实验者,实现实验教学的数字化、网络化与智能化。

3.3  智慧图书馆

RFID 技术在图书馆领域也已经有了广泛的应用,目前可以实现自助借还图书,图书自动分拣、精确定位、自动整序排架、自助盘点、智能图书车和防盗报警等一系列自动化、智能化管理功能。

RFID在图书馆自助服务应用的工作原理:RFID 芯片式自助服务系统是在图书中加入RFID 芯片,用来代替条码+磁条。借还书时,RFID系统先读取读者证的信息,再通过读取图书RFID芯片中的数据完成图书借还,RFID技术是非接触式工作,可一次进行多本图书借出操作,极大地提高了借还工作效率。当读者携带该书通过门禁检测系统时,系统会自动识别图书是否已经办理借书手续。

3.4  车辆定位追踪

车联网系统将计算机技术、ZigBee、RFID技术有机结合起来,能够提供自动控制、自动存储数据、数据查询等多种功能。车联网可以实现校园区域内车辆的进出管理、车辆防盗、停车诱导等,促进校园的交通秩序管理、平安校园建设。

校园入口部分主要由ZigBee协调器、感应器、摄像头、挡车器、电动栏杆、显示屏组成。车辆到达校园入口,校内车辆通过感应器识别后电动栏杆和挡车器变为通行状态,无需人工干预,外来车辆发临时卡,摄像头拍摄车牌信息并记录在车联网系统中。车辆进入校区后,车联网管理系统还可提供车位信息引导车辆停放。

3.5  智能后勤管理

后勤管理主要包括学校的照明、广播、餐饮、卫浴等。在教室、实验室、校园广播设备、路灯上安装传感设备,利用物联网技术,使校园内的灯、播音设备能够无线自主组网,使每一盏灯、播音设备都能遥测和遥控,自动调节照明强度、播音音量。例如教室、图书馆光照较强时,灯自动关,如果发现教室里没人,可以远程控制关灯;发现附近没人,校园内播音设备会自动停止播放或降低播音音量。在浴室装上读卡器,刷卡后喷头出水并进行流量计算,从而达到节能节水的目的。根据学生食堂安装的ZigBee系统,监测就餐实时人流量,分析后有助于改进餐饮服务,提高餐饮管理水平。

篇10

客户体验管理(CEM, Customer Experience Management)是基于客户体验为核心理念的一种企业管理战略。通过与客户建立和并维护良好的关系来提升企业竞争力。这种管理战略主要是以越来越“苛刻”“客户需求”为驱动,影响企业相管的服务内容、服务要求等,主要在现代房地产、通讯行业以及汽车等竞争激烈的行业中推广。我国高校后勤集团社会化逐渐普及,高校后勤逐渐与企业接轨。为实现符合“双一流”高校要求的“一流”后勤,高校后勤需要借鉴企业的先进管理营销策略,实现发展瓶颈的突破[1]。

2.“一流”高校后勤建设中客户体验管理必要性分析

2.1 “一流”后勤建设

高校后勤服务保障体系是高校中集餐饮服务、住宿服务、物业服务、运输服务、信息服务等为一体的综合服务项目[2]。高校后勤服务保障体系以服务教学、科研、和师生员工为中心原则,同时也是连接学校和社会的中间体,将社会资源引进学校,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的部门。

“双一流”背景下的高校后勤体系建设需要时刻以“一流”的后勤保障为目标。准确把握“一流”内涵,严格把握“一流”标准,锻造一流的后勤团队,营造一流环境,贡献一流的服务水平。在双一流的大环境下,要求后勤服务部门切实起到保障高校秩序安全稳定,保障高等教育健康发展,保障师生生活工作顺利进行,保障校园氛围严肃活泼的作用,以全新的面貌和态度接受新环境新要求的检阅。

2.2 “双一流”环境下高校后勤实现CEM客户体验管理的意义

CEM客户体验管理是最近几年兴起的一种崭新的管理方式,它的特点在于企业以服务为舞台,以商品为道具进行令消费者难忘的活动,在趣味中加深对商品的体验,以此刺激消费。后勤服务改革可以借鉴其创意,优化发展思路。

(1)高校后勤CEM客户体验管理提高对师生的需求了解

CEM使高校后勤更加了解服务的师生,与师生建立更加紧密的关系,使后勤提供的服务、商品以及策划更能符合师生的需求,提高后勤系统资源利用率。CEM 通过客户体验管理,明确了师生实际需求,成为保留客户的重要保障。同时,通过后勤管理过程中CEM管理,能扩大对师生的了解,及时更正服务、商品以及策划等策略,提供“一流”的高校后勤服务。

(2)高校后勤CEM客户体验管理提高师生的满意度

所谓服务行业,是指产品交换是以人为载体完成,产品质量的好坏实际上就是服务质量的好坏和满意率的高低。CEM客户体验管理提高高校后勤与师生间的互动,快速识别顾客不满意的地方使企业做出必要的改变,避免疏远或丢失顾客,以减少顾客流失,在竞争中赢得客户。使后勤管理集团可以更明确所服务客户的真正需求,提高后勤服务反应率,提升客户满意度。

(3)高校后勤CEM客户体验管理提高师生的忠诚度

满意度不同于忠诚度,对产品或者服务的满意不等于对服务的忠诚。“双一流”高校建设背景下,“一流”后勤服务的终极目标应该是提高师生对后勤系统服务的忠诚度。师生的客户体验是向后勤体系向师生传递企业价值的过程,是可以影响未来师生对于后勤系统的信赖度以及选择行为。差的客户体验非常有可能会破坏师生对于后勤集团的整体印象。反之,好的客户体验则可能为后勤集团在竞争中赢得忠诚的客户和客户群。唯有如此,后勤集团才可能在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新情况下,赢得师生的认可。

3.高校后勤的客户体验可行性分析

高校后勤要??现CEM客户体验管理,必须真正站在师生的角度,深入分析师生的具体需求,并进行系统化分析及全面的总结,主要需要重视以下几点进行提高。

(1)便利性:由于高校师生均承担较大的课业或者教学科研压力,对于后勤服务在便利方面的要求非常高。高校后勤要充分为客户提供业务在时间和空间上便利的感觉, 无论服务申请方式、服务反应速度、以及服务方式等均应该考虑师生人群的具体要求,重视师生的客户体验。例如可以通过与校园卡系统、微信平台或者自主研发APP等,方便师生提出服务申请、服务感受情况以及意见反馈等。

(2)尊重性:校外企业大都奉行客户就是上帝的理念。这与重视CEM客户体验的观点是一致的。由于高校后勤服务本身毕竟与校外企业不完全一致。尤其是服务学生时,未必每次都做到足够的重视与尊重。高校后勤需要从各个方面给予广大师生公平的关怀。

(3)自主性:由于师生人群及高校的特殊性,该客户人群对于自主性相比社会客户有更高的要求。客户体验实践中,自主维度也是高校后勤集团需要重点关注的热点。师生在接受后勤服务的同时,如果后勤集团提供给师生多项自主选择权,实行所谓弹及个性化服务等,师生对于后勤的满意度以及忠诚度会有明显的提升。

(4)知识性:在客户体验实践中,知识维度是指师生在与后勤集团互动的同时,对后勤集团提供必要的信息和建议,从而使得后勤集团更好的帮助师生达成需求。后勤集团应该能够按照师生习惯的方式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及建议。再者,对于后勤集团的服务,必要的培训也是必要的。通过培训讲座与师生公开接触的机会,可以对师生提供更多的专业知识,提高客户体验质量。

4.高校后勤实施 CEM 的价值思考

(1)CEM客户体验管理推动“满意的后勤”

CEM管理注重客户体验,通过对师生人群特点的把握,在关注服务便利性、知识性等方面,提高了满意度、忠诚度。通过师生反馈信息,深化改革,建设“一流”后勤。后勤服务保障体系改革决不能只注重改革形势,而应基于师生客户体验,发展体制内容改革。把各项要求、目标、流程以文字的形势确定,用制定制度进行监督,将后勤服务严格化、规矩化、职业化、精细化,建立“满意的后勤”。

(2)CEM客户体验管理推动“高效的后勤”

高校后勤需要摆脱固有的计划经济特质,强化市场监督机制。而CEM客户体验管理则是实现后勤管理市场监督的重要手段。后勤集团需要在提供服务的同时,积极思并考虚心接受师生提出的改进方法。基于客户反馈,对后勤工作人员进行专业的素质培训,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可以参观学习优秀企业的后勤部门,学习其先进管理方法并结合自身特改革调整,使其更适合高校的后勤服务,实现所谓“高效的后勤”。

(3)CEM客户体验管理推动“智能化后勤”

CEM的核心出发点是从关注每个客户深层体验开始,充分利用个性化的客户服务终端,通过校园网、高校后勤网站、电子邮件、手机短信、微信公众号以及APP等客户体验管理支撑平台,持续采集和改善客户体验。加大高校后勤 IT 的投资,使信息技术更好地为客户和管理服务。

(4)CEM客户体验管理推动“和谐的后勤”

高校后勤的业务流程应该体现以读者为中心的思想,根据不同读者建立多渠道接触点的完整的体验流程,建立了面对面、电话、信件、电子邮件或网页的不同接触点。反思整个业务流程,注重细节、互动、人性化,把每个互动点上每次互动中的小事做好。通过对服务流程中每个接触点的持续改进或创新变革,缩小客户的需求和期望与高校后勤服务表现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