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典范范文

时间:2024-01-10 17:51:3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新农村建设典范,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新农村建设典范

篇1

一、耳闻目睹,走近"五朵金花"

__市锦江区__乡"五朵金花"在全国很有名气,是国内外享有盛名的休闲旅游娱乐度假区,是国家4星级风景旅游区。

"五朵金花"其实就是__乡的5个村,位于城乡结合部,占地12平方公里,分别是红沙村的"花乡农居"、万富村的"荷塘月色"、幸福村的"幸福梅林"、附马村的"东篱菊园"、江家堰村的"江家菜地"。

"春有花香夏有荷,秋赏菊韵冬梅香"。"五朵金花"形成了强大的市场品牌,成千上万的人群来此体验农耕生活,结伴度假、旅游、休闲和娱乐。近几年,"五朵金花"年均接待游客900万人次左右,年产值1.8亿元,村集体收入3583万元。

二、辨色识香,细研"五朵金花"

"五朵金花"能在较短的时间内争奇斗艳,关键之处是在于依托"花产业",融入"花文化",突出"四化"的建设方式:

(一)产业化发展。__乡充分发挥传统种植梅花、、荷花的优势,围绕做大做强观光休闲农业,破解农民单家独户闯市场的风险,将土地资源统一规划开发,实现产业化发展的格局。"花乡农居"培育花卉基地;"幸福梅林"形成梅花森林;"江家菜地"体验协议种养;"东篱菊园"打造品牌;"荷塘月色"发展水岸经济。采取自主经营、与别人联营、出租给有实力的公司等方式,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推出农家乐300多家,接待海内外游客千万人次,经济收入2亿元。

(二)景观化打造。按照"宜散则散、宜聚则聚"的原则进行农房改造,打造成一幢幢赏心悦目的民居,形成靓丽的风景线。按照"农户出资、政府补贴"的方式,引导景区内的经营者对厨房、厕所等基础设施进行统一改造,对经营场所进行全面系统的规范,使其与景区的自然环境、文化特色相协调。注重生态环境,打造湿地,新建绿地,保护原生态植被,让人感到"一个村庄就是一座公园"。

(三)城市化建设。以城市基础设施的标准,整体规划,完善乡村基础建设。新建和改造乡村道路14条6580米;建成蓄水量20多万立方米的微水治旱水利工程;修建日处理1000吨的污水处理站4座、村民活动中心5个、卫生服务中心5家,公厕15座,铺设污水管网14公里,家家通天然气,户户通光纤,有线电视、自来水通达率100%。

(四)市民化生活。把城市的保障、教育、就业、救助等政策和制度延伸到农村,不征地、不拆迁,不失利、不失业、不失权,让农民就地享受城市化的文明成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100%,失地农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率92%,已征地失地农民就业达率95%,成为了令人羡慕的"新市民"。

三、转变观念,解读"五朵金花"

资源有限,创意无限。"五朵金花"是"思维指引行为"、"思路决定出路"的最直观、最生动的写照。

(一)规划引领。__乡地处城市通风口,按规划不能作为建设用地,土质系龙泉山脉酸性膨胀土,处于"土地不多人人种,丰产不丰收"的境况。定位不准,很容易形成"城中村"。路子不对,农民很难脱贫致富。"五朵金花"充分利用花卉种植传统优势和背靠大城市的地缘优势,因地制宜,注重项目策划和环境营造,在"花园之中建农居,农居内外建花园",走出了一条既有利于农民就业增收致富,又有利于市民观光休闲旅游的新路子。

(二)文化润色。将文化、艺术、创意等元素融入"五朵金花",着力培育特色文化创意产业,把"五朵金花"片区逐步打造成绘画、摄影、雕塑等艺术与创意结合的栖居地,促进其由单一的"观光+休闲"逐步向"文化+休闲+商务"的多元化产业模式转变,打造国家级品牌观光休闲农业平台。

(三)旅游带动。将传统的耕种农业逐步引导向附加值更高的乡村旅游业发展,推出赏花、休闲、体验等多种形式的旅游项目,具备"食、住、行、游、购、娱"功能,满足了不同消费需求游客的需要。

(四)市场托举。大力招商引资、聚集民间投资,增加财力投入等多渠道融资模式,给"五朵金花"注入活力。按照政府合作经营、先行投入再溢价退出的方式,引进了__维生、上海大地等花卉龙头企业和北京金港赛道等知名企业入驻。20__年以来,共吸引37家大型企业入驻,吸引民间资金2亿元。

(五)土地流转。成立土地流转中心,以土地入股的方式,由土地流转中心统一经营,每亩流转费1500元,按10%-20%分红。用转包、出租、互换、转让、入股等方式,使土地向有技术专长、有资金实力、有经营能力的专业大户、工商业主和经营能人集中,形成有规模的农业产业基地,为农民提供租金、薪金、股金、保障金四项稳定收入。

(六)政府推动。打造"五朵金花",从建设到管理,始终体现了政府的

强势推动。政府抓规划蓝图不动摇、抓国家级名牌的标准不降低。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在财政、税收、信贷上给予倾斜,20__年-20__年,政府用于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达1.5亿元,仅农房改造一项,政府就投入2827万元。

四、抓点示范,借鉴"五朵金花"

在羡慕、赞叹"五朵金花"的同时,更多的是要从中借鉴一点有益的东西,抓点示范,打造__市自家的"金花"。

(一)选点:以城效农村为主体。对城效农村各地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区位特点和市场需求,反复进行科学层面上的分析,因地制宜选地理位置优越、环境优美地方,发展观光休闲农业,逐步推开。建议城市四区每个区选择一个试点,荷塘区选择荷塘公园附近村组,芦淞区选择栗塘村徐家冲组,天元区选择神农生态园,石峰区选择九朗山。

篇2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农村贫困;反贫困政策

中图分类号:F32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4161(2007)05-0045-05

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中,贫困地区是新农村建设的难点和工作重点,消除贫困是新农村建设的前提和基础,扶贫开发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贫困问题一直是困扰甘肃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问题,因而也将成为甘肃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中重点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1.贫困问题是甘肃新农村建设的最大障碍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甘肃来说,虽然是一个难得的加快农村建设和发展的机遇,但对于一个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71.39%及农村绝对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仍占农村人口近1/3的省份来说,贫困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影响更为严峻和深远。

1.1 甘肃农村贫困问题依然严峻

虽然与全国贫困发生率下降趋势比,甘肃下降速度要高于全国水平。2001年到2005年,全国农村贫困发生率由3.2%降低到2.5%,下降了0.7个百分点,而同期甘肃贫困发生率由9.26%降低到7.16%,下降了2.1个百分点。但从甘肃农村贫困人口占全国比重看,近年来,出现了明显的反弹,2005年为6.28%,比2003年的5.84%还高出0.44个百分点。

1.1.1 贫困群体庞大,反贫困任务依然繁重。按675元绝对贫困标准和942元低收入人口的标准计,2005年底,甘肃省农村还有148.54万绝对贫困人口和355.32万低收入人口,占当年甘肃农村总人口的29.78%。1983年至1993年,甘肃年均减少农村贫困人口81.82万人左右,1994至2000年,下降到年均29.30万人左右,2001年到2005年,年均只有8.06万人。“十一五”内要使全部绝对贫困人口解决温饱,平均每年要解决近30万人,任务相当艰巨。

1.1.2 贫困人口的分布呈现大分散,小集中的态势,个体贫困与区域贫困并存。甘肃省有10个市州是贫困市州,占全部14个市州的71.42%;有43个县(市、区)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2个比照重点县管理的县,6个“三西”县,加上22个非重点乡所在县,扶贫任务已扩展到68个县(市、区),占86个县区的79.07%。有919个乡镇为扶贫开发工作重点乡,占全部1 533个行政乡镇总数的59.95%。有8 790个村为扶贫开发工作重点村,占全部17 834个行政村的49.29%。

从农村贫困人口分布看,14个市州中除了嘉峪关市和金昌市外,其他12个市州均有一定数量的贫困人口。从2005年148.54万人的农村贫困绝对人口分布看,南部甘南州及陇南、天水两市有56.14万人,占37.79%;中部兰州、白银、定西和临夏3市1州有42.58万人,占28.67%;陇东庆阳和平凉2市有37.61万人,占25.33%;河西的武威、张掖和酒泉3市有12.21万人,占8.22%。

1.1.3 贫困地区农民收入水平低,与非贫困地区差距悬殊。近年来,贫困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绝对额虽有所增长,但与全省平均水平比,有进一步拉大的发展趋势。如嘉峪关市和宕昌县农民人均纯收入,2004年分别为4 407元和902元,相差3 505元,2005年分别为4 750元和993元,差距扩大到3 757元。

1.1.4 贫困地区基础生活条件改善不大。2005年甘肃贫困地区,尚有16.6%的村未通电,15.1%的村不通车,21%的村没有电话,54%的行政村没有幼儿园或学前班,10.7%的村没有小学,33%的村没有卫生所,26%的村没有合格的乡村医生或卫生员。

1.2 甘肃农村贫困人口发展趋势不容乐观

如果以“十五”期间甘肃年均减少8.06万人的农村绝对贫困人口数为判断依据,那么到“十一五”期末,甘肃仍会有100万人以上的农村绝对贫困人口。当然,随着新农村建设等一系列涉农、惠农政策的进一步实施和落实,可能会带来农村绝对贫困人口快速减少的积极影响。但也不能排除农村人口增长、自然灾害发生,以及国家区域开发政策调整,对农村贫困发生率提升的影响。考虑到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的相互作用,且假设积极因素大于负面影响,在不发生重大自然灾害的情况下,如果贫困发生率下降由年均0.39个百分点提高并保持到1个百分点,那么,到“十一五”末,甘肃农村贫困发生率就能降低到2004年的全国平均水平。按人口自然增长率6‰估计,5年内甘肃农村人口可能达到2137万人左右,如果贫困发生率控制在2.8%,则到“十一五”末,甘肃农村绝对贫困人口就能减少到60万左右。这是一个十分乐观的估计和判断,考虑到如下几方面因素的影响,到“十一五”末,甘肃农村贫困人口不会低于300万人,其中绝对贫困人口可能在90万以上。

1.2.1 农村低收入群体有进一步扩大的可能。甘肃农村低收入户数和人口较多,且由于城乡收入差距扩大、农村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及甘肃贫困县经济发展水平低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甘肃农村低收入群体有进一步扩大的可能,无疑提高了其中有一部分人滑向贫困状态的发生率。一方面,农民收入两极分化越来越严重,并有进一步加剧的趋势。据甘肃省农调队住户处对全省1800个农村住户抽样调查资料显示,农村居民收入增加额的绝大多数为高收入家庭所拥有,低收入农户的相对贫困化问题日益突出。另一方面是城乡收入差距拉大。甘肃加大力度落实国家以增加农民收入为主线的一系列“惠农”政策,对增加农民收入起了一定的作用,但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并无实质上的影响。

1.2.2 地方财政困难,地方政府反贫困能力弱。全国县均地方财政收入在2004年就超过1亿元,而到2005年甘肃县均地方财政收入只有2 926万元,还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1/3。全省财政收入在1 000万元以下的县12个,主要分布在农村贫困人口最为集中的“两州一市”,两当县和卓尼县财政收入分别只有461万元和416万元。

1.2.3 农村社会救助水平超低,将会加剧农村贫困程度。近年来,甘肃实施的以五保供养、特困救助、医疗救助、灾害救助等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社会救助政策,对降低农村贫困发生率起到了一定作用。实际上,由于用于开展农村社会救助活动的资金严重不足,导致全省农村救助水平依然很低,将加剧农村贫困程度。

一是社会救助资金缺口很大。根据有关资料统计,目前甘肃农村有应享受五保供养人数6.76万人,应享受特困救助人数205.18万人,两者合计211.94万人,比农村人口总数的10%还多。如按国家平均水平年人均经费749元标准,需要158 750.55万元,而2005年甘肃用于农村五保供养和特困救助的经费总额为6 547.62万元,仅为所需资金的4.12%。

二是社会救助覆盖面过窄。2005年甘肃农村社会救济对象有227.45万人(包括应供养五保人数6.76万人,实际特困人数205.18万人,应实施医疗救助人数15.51万人),而实际救助人数只有100.53万人,占应救助人数的44.19%。其中,农村五保供养率67.64%,比全国平均水平70%低近3个百分点;农村特困救助率只有33.92%,比全国平均54.90%的水平低20.98个百分点。

三是社会救助水准超低。2005年,甘肃五保供养经费年人均602元,月人均50元;特困救助经费年人均31元,月人均只有2.6元。二者加权平均,年人均只有76.40元,月人均6.37元,与全国2002年年人均749元、月人均62元水平比,相差接近10倍。

2.调整反贫困政策模式是贫困地区新农村建设的切入点

不可否认,甘肃是国家反贫困战略和政策最大的受惠省份之一,反贫困成效也是非常明显的。改革开放以来,甘肃先后组织实施的“两西”建设、南部山区和老区建设、省“四七”(即用7年时间解决400万人口的贫困问题)扶贫攻坚计划以及当前实施的“一体两翼”(整村推进、产业化扶贫、劳动力转移培训)等扶贫开发战略,使甘肃的农村贫困发生率由1982年的75%下降到2005年的7.16%。但是,应当清醒地认识到,过去的成绩在很大程度上应归功于国家宏观改革开放政策及经济发展的结果。现行的反贫困模式效率下降和成本攀升、不能有效解决生态性、教育性和医疗性贫困问题、导致“靶点”瞄准偏离和制度外溢效应等,调整反贫困模式,应成为贫困地区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切入点。

2.1 现行的反贫困模式不经济,效率下降与成本攀升并存

甘肃农村贫困问题长期得不到有效的解决,影响因素很多,也很复杂,但目前的反贫困战略和模式下的政策措施效果下降,却是一个不容置疑的事实。

2.1.1 经济增长与贫困发生率下降不同步。“十五”期间甘肃经济年均增长10.2%,而年均贫困发生率却为8.2%。经济增长速度高出全国平均水平近2个百分点,贫困发生率却高出全国平均水平近6个百分点,经济增长并没有带来贫困发生率的下降。

2.1.2 反贫困投入产出效率降低。国家和地方政府下拨的扶贫资金相当大部分没有真正用在扶贫上,扶贫资金被挤占、挪用的问题相当突出。2004年国家审计署审计21个省(区、市)592个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的扶贫资金,发现4.28亿元是用于平衡预算,1.5亿元用于买车和弥补行政经费等。“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实施阶段,国家扶贫资金中“有90%左右用来‘吃饭’,而用来给农民‘做事’的钱最多不超过10%。”据媒体报道,甘肃定西市2004年就挪用扶贫、退耕还林等专项资金达75 262万元。

2.1.3 反贫困成本不断攀升。在“九五”期间,脱贫1个人中央投入的扶贫资金和信贷资金约为2 800元,2002年脱贫1个人相应的资金高达15 000多元。定西市2001年到2005年共投入农村扶贫资金达到134 556.33万元,而同期农村贫困人口从13.68万人降低到8.52万人,减少了5.16万人。可以推算出,这期间定西市减少一个贫困人口的成本竟高达26076元。

2.2 扶贫开发并不能有效解决生态性、教育性和医疗性贫困问题

长时期,理论研究一直认为甘肃农村贫困的主要原因是资源缺乏和经济落后导致的经济贫困和资源贫困问题,因而一直主张实施以资源开发为手段,以经济增长为路径的反贫困策略。但随着这一政策效果降低,人们逐渐认识到,生态、教育和医疗问题已经成为影响甘肃农村反贫困效果的主要因素,而当前的开发式反贫困模式,却对生态性贫困、教育性贫困和医疗性贫困干预程度很低。

2.2.1 生态性贫困日益显现。甘肃农村贫困人口多分布于自然条件恶劣,资源贫乏,生态破坏严重,土地生产率低下的山区、黄土高原区、偏远荒漠地区,地方病高发区以及自然灾害频发区等生态敏感地带,约有66.39%贫困人口生活在生态敏感地带,占全省农村贫困总人口的81%。解决这部分人的贫困问题,依赖于小农经济开发式的反贫困模式,不仅效率极低,而且会带来生态恶化的严重后果。

2.2.2 教育性贫困比重上升。农村教育投资比例低和教育体制改革出现偏差,因教育致贫或返贫的农村家庭比重上升。据零点调查公布的资料显示,2004年10月到2005年10月,在拥有就学阶段子女的农村家庭中,仅子女教育开支一项就占家庭收入比重的32.6%,教育开支成为农村家庭第一大家庭生活开支,也成为除天灾之外,农村家庭致贫的首要原因。从2001到2005年,甘肃农村家庭文化教育支出分别占家庭生活支出的14.03%、14.27%、14.35%、13.84%和14.17%。

根据我们在研究甘肃农村贫困问题时所获得的甘肃省徽县麻沿乡麻安村调研资料显示,按照甘肃省贫困人口建档(卡)标准,认定麻安村的贫困人口有124户563人,分别占总户数和总人口的81.6%和84.5%。其中绝对贫困人口23户77人,低收入人口69户309人,占总户数的60%,总人口的58%。绝对贫困户95.65%属于因病或子女教育支出而导致贫困。

当然,由于国家对贫困地区农村实行9年义务教育阶段“两免一补”政策,甘肃贫困农村家庭的教育支出负担将大大减轻,但也不能高估这一政策对缓解农村贫困带来的效果。我们在天水秦安县做“惠农”政策落实调查时,多数农民在对这一政策充分肯定和高度称赞时,也强调,农村贫困家庭的学生在高中阶段及高等教育阶段的教育支出才是农户致贫或返贫的主要因素。

2.2.3 医疗性贫困问题特别突出。农村居民用于看病保健的支出也不断增加,使刚刚解决了温饱的贫困户家庭,可能会因病而花去仅有的一点点积蓄,从而负债累累造成贫困。通过表5的资料计算可知,从2000年到2004年间,甘肃农民用于医疗方面的支出增长远远大于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速度,且医疗支出增长速度也高于农民生活消费方面的总支出增长速度的2.15个百分点。

2.2.4 生态性贫困日益显现。甘肃农村贫困人口多分布于自然条件恶劣,资源贫乏,生态破坏严重,土地生产率低下的山区、黄土高原区、偏远荒漠地区、地方病高发区以及自然灾害频发区等生态敏感地带,约有66.39%贫困人口生活在生态敏感地带。甚至有些地方,不具备基本的生存条件,一方水土无法养活一方人。

2.3 现行的反贫困模式导致“靶点”瞄准偏离和制度外溢效应

“十一五”期间,甘肃同全国一样,反贫困模式依然确定为整村推进、培训促进劳动力转移、产业化扶贫三大方式上。诚然,所有这些方式对获得扶贫成果和降低贫困发生率都有着积极的作用,但仍然存在着“靶点”瞄准偏离和制度外溢效应,会造成最真正贫困户受益不多及非贫困户“搭便车”问题。

2.3.1 整村推进扶贫方式最大的问题是必然产生大量外溢效应。整村推进方式对扶贫项目建设区域的发展作用显著,扶贫资金投入或项目运营惠及的是全村人,贫困程度较轻者也能明显受益,而深度贫困者在均等地享受扶贫配套资金时,因其经济参与能力弱,通常很少能够享受到公共产品供给和生产、生活条件改善带来的好处。因此,整村推进模式不仅仍然存在着偏离反贫困目标“靶点”问题,也存在着有限的扶贫资源外溢的问题。

2.3.2 培训促进劳动力转移只能是部分有青壮劳动力的贫困家庭受益。据甘肃省残疾人联合会统计资料显示,目前甘肃有残疾人124.34万人,其中绝对贫困人口为44万人,占甘肃贫困人口的1/3以上。这些贫困人口,大部分是本身就不具备劳动能力的残障者,根本就谈不上培训和转移的问题,也就根本不可能达到经过培训和转移实现脱贫的目的。

2.3.3 产业化扶贫呈现出“扶富” 倾向。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培育增收产业,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反贫困思路和举措,在很大程度上呈现出“扶富”倾向,与反贫困目标相悖。如,定西市确立的马铃薯、中药材、花卉和食用菌四大产业,无论在种植面积和市场占有率上,近几年都已经取得了明显突破,而从中受益的贫困农户并不多。农产品产量增长并不必然带来种植户收入增长。农产品在走向市场过程中,一般是通过中介组织来实现,其中的利益绝大部分被中介组织或龙头组织攫取。加之由于惯性使然以及权力控制等因素的作用,一些产业化投资项目由于设计上的原因或者在基层出现了政策走形,相应的资源仍掌握在小部分基层的相对强势团体中,难以真正用于处于社会最底层的贫困农民。

3.农村反贫困政策取向

中国开发式扶贫模式和政策确立与运行已经有了20年的历史,取得了贫困发生率大幅度下降,贫困人口迅速减少和贫困地区生存条件有所改善的成就。但由于扶贫式开发存在着贫困瞄准机制不完善,出现反贫困效率降低,对剩余贫困人口干预能力有限等问题。从建设新农村与构建和谐社会角度出发,都有必要重新审视现行的反贫困模式。

3.1 实现开发式扶贫向救助式扶贫的战略转移,加快完善农村社会救助体系

甘肃近150万农村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农村的“五保户”、残疾人等丧失劳动能力的困难群体;二是“一方土地养不活一方人”、自然环境已不适合人类生活和居住的地区的困难群体;三是自然灾害频繁使农民不断返贫的地区的困难群体。而开发性扶贫对于这三个困难群体几乎是无效的。要解决这些人的温饱问题,加快完善农村社会救助体系,开展救扶贫是唯一可行和有效的选择。

3.1.1 加快实行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构建反贫困的制度安排。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既是一种直接消灭绝对贫困现象的政策举措,也是一种构建和谐社会和促进贫困地区新农村建设的制度安排,是完善农村社会救助体系的核心。应将开发式扶贫政策与建立农村低保制度并轨,将开发扶贫资金用于实行农村低保制度,有利于消除绝对贫困。

3.1.2 加快完善农村居民养老保险、大病救助、自然灾害等社会救助体系,是农村反贫困的重要举措。

3.1.3 发展农民合作组织,建设农民互救助体系。要高度重视农民合作组织在提高农民收入、化解农村社会矛盾,完善农村社会救助平台等方面的作用,通过大力发展和不断完善农民合作组织,促进并最终形成农民的互助、互救机制。在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基础上,积累经验,大胆创新,将重点放在重构农村管理合作组织和金融合作组织上来,提高农民自主管理和互助发展的能力。

3.2 建立新的农村区域性反贫困度量指标,完善贫困认知和反贫困效果评价体系

长期以来,理论和实践中总是以贫困发生率,来判断一个区域的农村贫困程度和反贫困效果,侧重于不同区域的横向比较和同一区域的纵向比较,不能够完全反映一个区域农村贫困程度和反贫困效果。对此理论界最近也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3.2.1 完善农村贫困认知和测量指标体系。这涉及到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关于贫困标准问题。中国农村绝对贫困标准先后经历了1985年、1990年、1994年和1997年四次调整,其中前三次都是依据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总队农村住户调查分户资料测定,后一次采用了世界银行推荐的确定贫困线的标准。1997年确定的贫困标准,在世界上有贫困标准的60个国家中是最低的,接近但略低于国际上通用的赤贫标准。因此,理论界提出应以农村低收入标准作为现阶段确定农村反贫困对象的参考依据。如按942元低收入标准判断,甘肃还有5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另一方面是关于贫困的测度方法问题。在贫困人口大幅度下降后,仍以贫困发生率单一指标测度贫困水平,关注点是贫困人口数量的减少,而不涉及贫困人口内部的收入分布差距和贫困人口的贫困程度。有学者提出应增加贫困深度指数和贫困强度指数指标,使反贫困的目标建立在关注深度贫困人口上来。

3.2.2 建立反贫困综合评价体系。有学者从经济规模、经济结构、经济发展速度、发展水平、经济效益和基础设施六个方面,提出构建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综合评价体系。但该指标体系只是从经济发展角度出发,不能全面衡量区域的反贫困效果。有学者从贫困基础、社会经济、人文发展和生存环境四个方面构建了农村反贫困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只有17个二级指标,比较简明容易操作。但没有体现出贫困农民对反贫困政策举措及其执行效果的满意度,建立反贫困综合评价体系,还有待进一步探讨和完善。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经济增长中贫困家庭反贫困能力变化的调查研究”(项目编号05BTY067)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刘坚. 新阶段扶贫开发的定位与方针[N].市场报,2006-6-19 (13).

[2]刘坚.新阶段扶贫开发的成就与挑战[M].中国财经经济出版社,2006.

[3]张春勋.甘肃农村贫困成因与反贫困模式的再认识[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2004.(8).

[4]樊怀玉.2006年甘肃发展报告[M].甘肃人民出版社,2006.

[5]根据国家“十一五”规划中关于主体功能区的划分,甘肃省许多地区属于被限制开发的范围。如河西地区等被归属于限制开发区,甘南等被列入禁止开发区,这将对甘肃省农村反贫困问题带来重大影响。

[6]王军锋,王旭东.新农村建设与农村社会救助困境及消解对策[J].农村经济,2006.(5).

[7]中国统计局.2005年中国农村贫困监测报告[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

[8]2004年甘肃农村贫困问题[EB/OL].甘肃扶贫信息网络中心.

[9]零点调查公司.2005年中国居民生活质量指数研究报告[N].中华工商时报,2006-3-21.

[10]2004年甘肃农村贫困问题[EB/OL].甘肃扶贫信息网。

[11]苗齐,钟甫宁.中国农村贫困的变化与扶贫政策取向[J].中国农村经济,2006,(12).

[12]王军锋,王晓芳.欠发达地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研究[J].甘肃社会科学,2005,(5).

[13]王萍萍,方湖柳,李兴平.中国贫困标准与国际贫困标准的比较[J].中国农村经济,2006,(12).

[14]赵昌文.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战略模式及管理系统研究[M].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

[15]王荣党.农村区域反贫困度量指标体系的设计与实证[J].中国农村经济,2006,(12).

篇3

一、创新农村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必要性

(一)创新农村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具有承载与传导之功能,是培育新型农民的不可或缺的手段,加强在新农村建设引领下的农村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创新,有利于丰富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形式,有利于构建农村和谐的人际关系,有利于农村社会全面和谐地发展。

(二)创新农村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在建设新农村的进程中,必定会受到国内外复杂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充分发挥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的显性与隐形作用,需要正确的政治理想的引导;而社会主义新农村正是引领农村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创新的正确理想与追求。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引领下,创新农村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势在必行。

(三)创新农村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护航者。创新农村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是抓好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础,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保证。创新农村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既是农村思想政治教育载体自身的需要,又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要。创新农村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有利于弥补传统载体受众面小、工作量大、时效差、针对性差的缺陷,为更好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保驾护航。

二、农村思想政治教育新载体的萌芽

(一)电子普及,传媒载体萌芽。科技的不断发展,加速了传媒时代的到来;在新农村建设中,若不能最大限度利用大众传媒的力量为新农村服务,新农村的建设很可能会事倍功半。在新农村中,一方面,电视机、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已经相当普及,手机等电子产品已经渗透至农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另一方面,农民群众对电子产品的使用频率不断创新高,对电子产品的依赖性也越来越强。

(二)新旧结合,文化载体萌芽。亚当.弗格森著指出:“语言在最一般的意义上,包括所有思维、感觉或意志的外在符号。”各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服饰、建筑等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在民族文化的基础上不断涌现出结合民族文化与时代特征的文化载体,这些文化载体被农民群众广泛认可与接受。

(三)村规民约,管理载体萌芽。每个村子都有属于自己村落并得到村民认可践行的村规民约。村规民约对村子的有效管理与村民和谐,起到了不可代替的作用。传统的管理模式已经慢慢向新的管理模式蜕变,而新的管理模式必定会衍生与之相适应的管理载体;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管理模式的作用,促使管理模式向民主化且系统化转变。

(四)创新典范,活动载体萌芽。在新农村建设中,不断涌现形式各样深受农民群众的活动,农民群众既能在积极参与中获得乐趣,也更乐于从活动中接受农村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与内容。再者,典范的带动作用是不可估量的,在新农村的建设中,应该注意并发挥村子典范与能人等代表人物的思想政治教育教育作用。

三、农村思想政治教育五种载体的创新途径

(一)传媒载体。一方面要深入挖掘传统传媒载体的潜在价值。要巩固传统传媒载体已有的地位,坚持有选择地将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融入传统传媒载体中。同时,坚持正视传媒载体的局限,结合农村农民实际,才能从根本上挖掘出传统传媒载体的潜在价值,确保传统传媒载体继续发挥作用。一方面要充分发挥新兴传媒载体的优势。创新农村思想政治教育传媒载体,要整合网络资源,构建各类“中国梦”“新农村建设”网站的建设,创建微博微信等与农民群众平等交流的信息平台,兴办以提高农民农业等专业技能的远程教育网络学校,牢牢把握网络载体的主动权,主动占领农村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制高点。“现代社会,各类媒体特别是信息网络化作用和影响越来越大,越来越需要加以引导。”利用网络载体进行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必须高度重视互联网作为载体的弊端,趋利避害,不断增强网上宣传的影响力和战斗力。

(二)管理载体。首先必须完善新农村现有的村规民约,赋予村落间认可的村规民约以强制性、阶级性、组织性、规范性特征,理清农村事务的管理脉络。管理载体的创新,必须紧贴农村实情,充分吸纳农村中不成文的村规民约,进而形成具备强制性、规范性、组织性、阶级性的他律管理手段,促进村民自律与载体他律的合力。其次,增强管理载体与农村管理人员的紧密性,是创新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载体的必经之路。管理载体得以充分发挥作用,农村管理人员必定需要担负起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的责任,因此,除了不断提高自身的管理意识与思想政治素质,有意识地将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融入到农村事务的管理手段中,更应提高运用管理载体的自觉性,促使管理载体在实践活动中不断改进与完善的同时促进自身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再者,将教育主体与教育客体回访与建议纳入管理载体创新体系,是促进管理载体可持续性创新的必备手段。

(三)文化载体。创新农村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载体,并不意味着要全然摒弃传统文化;相反,应重拾农村传统文化的精髓,将其归入文化载体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农村的发展演变史上,农村民族传统节日占据着极其重要的位置,农村民族传统节日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大部分内容都乐于被接受、易于被接受。通过深入挖掘民族传统节日的文化精髓,与时俱进赋予其时代内涵,在重拾农村传统文化精髓的基础上,促进农村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的有效融合,形成互助推力协同发展。创新文化载体,除却创新文化载体的内容,更重要的是推动文化载体形式的创新。文化载体形式的创新,关键在于顺应时代变化。21世纪是互联网的时代,文化载体形式的创新,必须紧随着信息时代这一趋势,转变理念,结合大众传媒载体与活动载体等新兴载体推进形式向多样性、创新性发展。

篇4

如今,在郧县农商行的支持下,“杨沟新农村模式”已成为当地新农村建设的一个典范,该村先后被授予“湖北省新农村建设示范点”、“全省宜居村庄”、“十堰市十大致富特色村”等荣誉称号。

顺应市场谋产业 村民腰包鼓起来

郧县地处鄂豫陕三省边沿,是山区农业大县,曾是国家级贫困县。白浪镇位于鄂豫陕三省交界处,杨沟村是白浪镇最偏远的村,全村258户,1183人。

昔日的郧县白浪镇杨沟村流传着这样一段顺口溜:有女不嫁杨沟村,三十儿郎打光棍;灶里没烧的,锅里没煮的;肚子空空的,腰包瘪瘪的。

如今,这一落后面貌已彻底改变:一幢幢风格别致的小洋楼、一条条整洁平坦的通村水泥路、一排排整齐的规模养殖小区,宽阔平坦的休闲广场、典雅别致的观景阁、赏心悦目的文化墙、溢满幸福的村民笑脸……2012年,全村村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000元,今年上半年突破8000元。

这一可喜的变化如何得来?该村党支部书记杨丰才一语道破:是在农商行的倾力支持下,着力调整产业结构的结果。杨沟村是一个典型的半丘陵小山村,二型坡地较多,气候适宜,土质疏松,非常适合种植各类经济作物。为此,郧县农商行与村两委经过充分的调查研究,决定立足村情实际,谋化了“抓特色、兴产业、强支柱”的农村经济发展规划。早在1993年,根据邻省河南省辣椒市场供不应求的状况,在农商行300万元信贷资金支持下,全村调整产业结构,大面积种植辣椒。当年辣椒上市,每公斤干辣椒卖到20元,亩产值达到4000元,人均年增收3000元。农民从中尝到了发展高效农业带来的甜头。

然而,杨沟村产业发展并没有就此止步。在杨沟村二组,有一处占地160余平方米的小洋楼显得格外气派。门前的场院里,孩子们嬉戏追逐,大人们喝茶聊天,情景着实让人羡慕。这是该村黄姜种植大户杨俊忠的家。经交谈得知,他家里从1999年开始种植黄姜,在农商行资金支持和信息服务下,到2001年,年纯收入就达到10余万元。

辣椒产业让杨沟人赚得致富“第一桶金”。然而,天有不测风云。1996年初,辣椒市场开始下滑,生活稍有转机的杨沟人再次面临重返贫困的危机,不调整就没有出路。1996年,郧县农商行通过市场调查得知,种黄姜收益丰厚。为解决农民在发展生产中的资金困难,郧县农商行不断完善和创新支农产品,先后推出了小额信用贷款、农户联保贷款、循环贷款、权利抵押贷款、“农商行+保险+农村经营大户”等,为农民致富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持。在典型引路、示范带动、农商行倾力支持下,到2000年,杨沟村黄姜种植面积达2000多亩,农民在外租用土地种植黄姜1000多亩。杨沟村出产的黄姜品质好,不仅本省的客商前来收购黄姜,还吸引了邻省河南、陕西等地客商前来收购黄姜。不断调整产业结构,使杨沟村村民从中得到了实惠。2003年,受市场影响黄姜价格一路下跌。郧县农商行通过调研,围绕全县产业化布局提出了“黄姜不扩种,长抓木瓜,短抓胡桑、中药材,兼顾养殖业”的发展思路,使农业产业和生态保护两者和谐发展。

如何把贫困户连接到产业链条上,使他们参与主导产业发展,并从中受益,进而达到共同脱贫致富的目的,是产业结构调整的核心所在。2012年初,郧县农商行与杨沟村两委经过慎重思考和反复论证,决定利用地处鄂豫陕三省交界的区位优势,充分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在村里建设以猪、牛、羊为主的规模养殖小区,并成立生产发展专业合作社,走畜牧养殖业和种植业齐头并进的致富路子。如今,畜牧养殖业已成为杨沟村又一个具有较大潜能的致富产业,带动杨沟村村民收入不断提高。

围绕新村绘蓝图 村容村貌亮起来

“农民腰包鼓了,生活好了,居住环境也应当改善改善。就是有天大困难,也要把村容村貌整治好,要让村民生活得舒心。”这是郧县农商与杨沟村两委的共同心愿。

2006年春天,郧县农商行与杨沟村两委会成员到相邻的省市考察学习新农村建设经验。回来后开始琢磨村上的建设规划,并请相关的规划设计专家一起,描绘出了“杨沟村新农村建设规划图”,新建房统一建设场地,统一户型,还制定出了杨沟村道路硬化、休闲健身、自来水入户、垃圾清理、组织阵地等一系列配套工程建设方案。

2007年,该村打响了“户户通”攻坚战。在杨沟村自筹20万元和农商行10万元贷款支持下,经过3个月苦干,纵横交错的“户户通”水泥路全部竣工。

路通了,郧县农商行与杨沟村两委会紧随其后开始建设广场、铺自来水管道、栽绿化树,搞美化、亮化工程等,实现一个个新农村建设配套工程。

为了筹集建设资金,郧县农商行与杨沟村两委会一道先后争取资金60多万元,硬是把水从2公里外引到了家门口;建起了集办公、便民、图书室、培训等一体的多功能办公楼;修建了一个面积达4000平方米的农民文化广场,还安装了健身器材;修建了观景阁、蘑菇亭、便民座椅等;在主要路道设置了移动垃圾桶,安装了交通提示牌,栽植了绿化树、花木等,就连农户路边的厕所经过创意设计,也变得漂亮大方了。

着眼文明树新风 村民素质高起来

走在杨沟村,到处能见到村民娱乐健身、打乒乓球、打篮球、唱歌跳舞的身影。为了培养村民的文明新风,郧县农商行会同杨沟村两委会一道充分发挥村里的老干部、老党员、老模范、致富能人的带头作用,组织他们编写新农村建设三字歌、村规民约、文明公约等文明新风内容,用图文并茂的方式呈现在120米长的文化长廊上。

“物质上富裕了,精神上不能空虚,要讲文明,构建和谐新生活。”郧县农商行一位负责人深有感慨的说。为此,郧县农商行与杨沟村两委会共同努力,村里成立了“新文明新风尚”协会,每年组织“十星级文明农户、党员示范户、五好家庭、卫生清洁户”等评选活动,对评选出的 “文明户、示范户、好家庭”等大张旗鼓地表彰。2007年,村里建立一个农民图书阅览室和一个科普活动站;购置了10000多册图书,内容涉及种植、养殖、保健、文学、医药卫生、农业科技等多个门类。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使村民告别了“白天拿锄头,晚上靠枕头”的单调生活方式。家庭纠纷少了,孝敬老人的多了;赌博的少了,到图书室看书的人多了,邻里和睦相处,村风民风发生了喜人的变化。一种健康文明、融洽和谐的新风尚在杨沟村悄然兴起。

篇5

关键词:新农村;中小城镇;生态优化

中图分类号:X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21-0124-02

1 河南省新农村建设中中小城镇生态优化问题研究的意义

近十年来,河南省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农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有了明显提高,农村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然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的问题依然存在,河南省农村发展滞后,城乡之间的发展差距呈继续扩大之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滞后,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普遍落后,农民整体素质偏低,一些地方农村基层组织软弱涣散,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如期实现,制约着和谐社会的建设进程。鉴于河南省城乡现状,大城市的现代化成果直接进入农村落差太大,需要在城乡之间添加一个或多个台阶,才能比较顺畅地完成城乡一体化的和谐发展过程,新农村建设也会自然地获得外力的推动。因此,中小城镇将是协调新农村建设与大城市发展之间的重要角色,同时,发展中小城镇,也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战略,是集约用地和保护耕地的有效途径。

2 河南省新农村建设中中小城镇生态优化的主要内容

新农村建设,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它覆盖了“三农”工作的方方面面,覆盖了精神文明建设、物质文明建设,覆盖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所以,新农村建设中中小城镇生态优化的内容可概括为:在新农村建设中要树立符合自然生态原则的价值目标、价值规范和价值需求;在农业生产方式上,要转变高生产、高消耗、高污染的生产方式,以生态技术为前提和保证以实现社会物质生产的生态化;在农民生活方式上,建立合理的社会消费结构,使绿色消费成为人们生活的新追求,从而使人们过上真正符合自然规律及社会道德的生活;在中小城镇社会结构上,使生态化渗入到社会结构之中,以期维持人类活动对自然的最小损害并能进行一定的生态建设。

3 河南省新农村建设中中小城镇生态优化面临的困境

解决“三农”问题,进行新农村建设的核心路径就是要实现农村生产力发展的目标。但目前状况是:在加速发展城市和农村经济的同时,却经常损害到农村的生态平衡。当前,河南省生态环境形势相当严峻,农村环境污染问题严重、一些地方的新农村中小城镇建设缺乏科学规划和严格管理,农村居民点用地的集约化水平较低,居民点建设及道路建设用地迅速增加,加之农业生产中化肥、农药的不科学施用,畜禽水产规模养殖污染治理的不配套,乡镇招商引资企业布局的不合理等,造成农村生态环境的大面积污染。随着人口增多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愈加突出。假如不能有效保护生态环境,不仅无法实现河南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还将会引发严重的社会问题。

4 河南省新农村建设中中小城镇生态优化的具体措施

农村环境污染防治、生态优化是新农村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关系到国计民生,关系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目前,河南省各地正在开展的新农村建设既给农村生态环境带来一定的压力的同时,也为农村环境问题的解决、生态优化带来新的机遇。河南省新农村建设中中小城镇生态优化的途径主要体现在走循环农业的发展道路。循环农业,就是以循环经济理论来发展农业生产,它以资源的循环利用和高效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再思考”为原则,以资源低消耗、废物低排放、产品高产出、转化高效率为基本特征,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实现生态保护与农业发展良性循环的农业发展模式。循环农业其基本特征可概括为:资源利用节约化、生产过程清洁化、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生产和生活的无害化。

河南省积极推广节地、节水、节肥、节药、节种、节能等节约型农业技术,转变增长方式,提高资源利用和综合循环利用率。对耕地进行分等定级,改造中低产田;依托测土配方施肥项目,提高肥料利用率;推广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实行统一防治、承包防治等措施,提高农药的利用率;推广节水农业技术,减轻干旱对农业生产的威胁。同时,以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为重点,积极开发生物质能源。普及农村沼气,加快实施乡村清洁工程,推进农村作物秸秆、生活垃圾、污水、粪便资源化利用。开发以农作物秸秆为主要原料的生物质燃料、肥料、饲料等,开展农作物秸秆固体成型燃料和秸秆气化的试点工作。以村为单元,建立物业管理站,由专人收集处理农村生活垃圾、污水、秸秆等废弃物,并负责沼气、垃圾处理、污水净化等设施的运行、维护和服务。河南省洛阳市结合以上方面具体实施了数十个项目:

(1)发展农村户用沼气。截至2010年上半年,洛阳市全市户用沼气池数量已达到了49.5万座,40%的农户用上了沼气能源,2981个行政村实现了村村有沼气。

(2)建设大中型沼气工程。截至2010年上半年,洛阳市发展沼气工程417座,70%的规模养殖场实现了牲畜粪便无害化处理。

(3)建设乡村清洁工程,基本解决了养殖小区、农村寄宿学校、敬老院等地的人畜粪便、生活垃圾的无害化利用,村民享有系统的乡村物业服务;

(4)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通过推广秸秆直接还田、青贮、堆沤、生产食用菌、秸秆沼气等综合利用措施,2009年全市农作物秸秆利用率达到75%以上,31个重点乡镇利用率达到92%以上,以秸秆综合利用为主的“种地养地”模式及“种植――秸秆――养殖”和“种植――秸秆――食用菌”等循环农业模式面积不断扩大,以前的废弃物如今成了优质的肥源、发展养殖的饲料、种植食用菌的原料、农民增收的资源。

(5)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提高化肥利用率,合理减少化肥使用量。2009年洛阳市测土配方施肥面积达到630万亩,亩年均节约化肥4公斤、节本增效30元以上。

(6)推广旱作节水技术,采取使用耐旱品种、应用旱作栽培技术、地膜或者秸秆覆盖、修建集雨水窖、实行水肥一体化栽培、示范滴灌节水技术等措施,提高水资源利用率;2009年,洛阳市旱作节水技术推广面积达到5万亩,农民节能减排意识进一步增强,节约型农业进一步发展。

(7)推广少耕、免耕等保护性耕作技术,提高土壤的可持续生产能力;2009年,洛阳市应用保护性耕作技术17万亩,农业面源污染得到有效遏制。

(8)推广农村节能技术。重点是推广日光温室及塑料大棚等保护地栽培技术,果园铺设反光膜技术,推广太阳能热水器、多功能节煤炉和秸秆气化炉等,减少煤炭的消耗量。

(9)推广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使用节药型新器械和高效低毒新农药,建立机械化专业防治队,实行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提高病虫害防治效果,减少化学农药使用

量。

(10)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主要是建立无公害农产品基地,申报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提升农产品的品质,提高销售价格,增加农民收入。

(11)建设循环农业示范村,组装、配套使用各种循环农业生产技术,为循环农业大面积推广应用积累经验、提供典范。

在新农村建设中,要想实现“人-自然资源-农业”的良性互动与发展,生态农业和循环农业就成了首选。新农村建设中中小城镇的生态化,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战略,也是缩小城乡差距,建设和谐社会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王继荣.大众传媒与新农村生态环境保护[J].新农村建设,2007,(8).

篇6

关键词:花卉产业 新农村建设 发展模式

如何更好地实现新农村建设的目标,探寻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进一步提高农民的收入,优化农村经济结构,提高农村经济应对金融风暴的能力是今后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山东青州黄楼生态家园效益型新农村建设模式是新农村建设的典范,对我国新农村建设有很好的借鉴意义。对新农村典范经济模式的深入探究,有助于进一步消除制约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建立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的长效机制,改变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的局面,建立统筹城乡发展的体制机制。

一、青州市花卉产业现状

青州花卉种植历史悠久,自古就有养花赏花的传统。改革开放以来。青州花卉产业发展迅速。目前,全市花卉种植面积lO万亩,花卉专业村136多个,从事花木及相关产业人员达10万人,年产盆花3亿盆,年花木交易额25亿元,被国家林业局、中国花卉协会命名为“中国花木之乡”,是中国盆花生产中心、中国盆栽集散中心、中国花木物流中心。被列入“山东省十大产业集群”和“中国产业集群五十强实验区”,被评为“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最具影响力花木之乡”。

二、青州市花卉产业发展的关键要素

青州市花卉产业发展的两个关键要素是科技和市场。

青州市坚持科技兴产业求发展。为让花卉科技变成花农手中的“土把式”,他们把“拿来主义”与技术创新相结合,注重发挥当地“土专家”、“土秀才”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产业协会的作用,先后研究、推广了日光温床扦插育苗、无土栽培仙客来、温湿调控等60多项新技术,其中6项获得了国家专利。推广了无立柱大棚、二氧化碳气体施肥、平衡配套施肥、节水灌溉等多项新技术,引进培育成功国内外名、优、特、稀花卉苗木品种300多个,填补了国内外花卉市场的空白。他们还与日本、荷兰等国的花卉专家以及南京林业大学、山东农业大学等,建立了稳定的产研学关系,共同进行科技攻关。建立了花卉研究所,实施“引才引智”工程。专门出台了优惠政策吸引人才。近年来先后吸引花卉专业的本科生400多人,硕士研究生10余人,提高了青州市花卉产业技术水平。

市场是青州花卉产业发展的另一个要素,青州市以专业批发交易市场建设为依托,以培育花卉经纪人、营销队伍、运营公司为重点,大力加强花卉市场体系建设,先后建起了总面积达2l万平方米的室外交易市场和13万平方米的中国北方花卉交易中心,并规划建设了十里花街,吸引了全国乃至世界各地数千家花卉营销商在此设点。青州在全国各大城市设立花卉直销处达300多个,形成了一个覆盖全国的现代化销售网络。依托这个巨大的花卉交易市场,青州市涌现了3200多名“花卉经纪人”,他们活跃在全国各地,为青州花卉走出去架起了一座桥梁。每年一届的花卉博览会更是成为青州市花卉产业的“名片”,以展会促花卉上档升级。初办于2001年的青州花卉交易会目前已经举办了9届,并且在2004年,经国家林业局和中国花协批准。跃升为中国(青州)花卉博览会,先后承办了两届山东省花博会,2009年9月承办了第七界全国花卉博览会。他们把“花博会”作为促进花卉产业升级,叫响青州品牌,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平台。

三、青州市花卉产业发展模式总结

青州市在发展壮大花卉产业的同时,积极发展花盆、花架、花械、化肥、花药等相关产业。仅花卉园艺机械加工企业就达60家。不断拉长的花卉产业链,让越来越多的农民走上了致富路。同时,组织成立了花卉协会、盆景协会、赏石协会、根艺协会等多个协会组织,推广科技服务组织达60多个,架起了农民通向市场、农民学习应用科技、政府联系花卉从业者的桥梁,促进了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初步形成了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产供销一体化的产业格局。花卉产业属于精细农业,也是一个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吸纳劳动力的功能很强。在青州,从事花卉生产、经营、运输、中介和三产服务的劳动力,相当于青州农村劳动力的24%-26%。

总结青州市花卉产业发展模式:从市场和科技出发,大力发展现代花卉业,以花卉业的发展带动其他产业的大力发展,建立了一条覆盖多行业的产业链,呈现一业兴、百业旺的局面。尤其通过花博会的大力宣传,进一步促进了花卉产业链的延伸,带动了旅游、餐饮、住宿、购物以及娱乐等多个产业的发展。花卉产业链的壮大又有力促进了农民就业,实现了农民的职业转变,提高了农民收入。

青州市花卉产业作为发展特色农业、现代农业的典范,其成功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条:

(一)惠农政策以及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引导

一系列支农、便农、惠农政策,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激发了农民自主生产的热情,有力促进了花卉业的快速发展。花卉产业是朝阳产业。在花卉业发展过程中,政府的支持和引导对于推进花卉业的迅速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完善的市场体系和科技的支撑

市场是生产的导向。完备的市场硬件、健全的信息和流通体系是发展花卉业的必要前提。发展现代花卉业,必须着眼增强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花卉业的高效益。

(三)展会的强势拉动及舆论宣传的积极引导

四、青岛市花卉产业发展的现状与不足

随着青岛市城乡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和大规模植树造林的开展,青岛花卉产业不断发展。目前,青岛市名贵优良花卉品种及各种绿化用花卉已有近400种,全市花卉总面积48100亩,花卉总产值达到6.49亿元,全市拥有花卉生产企业450余家,从业人员6600余人。2008年全市出口鲜切花2710万枝,盆花317万株,出口额1940万美元。青岛的花卉产销大村枯桃村和张村先后都打出了自己的花卉“名片”――“枯桃花会”和“张村花街・嘉年华”,通过展会不断加大宣传,提高了自身花卉的知名度,拉动了地区的花卉销售。2009年青岛市政府下发了《关于加快花卉产业发展的意见》,要求青岛市重点发展以出口为主的外向型林业种苗、花卉产业,最终建成国内北方最大的外向型林业种苗、花卉生产区和林业种苗、花卉产品集散交易物流中心,打造“中国花港”。

尽管近年来,青岛市花卉产业发展迅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但是,由于产业升级较慢,政策扶持以及投资力度不足,青岛的花卉产业还存在一些不足,仍有一定的提升空间。

整体上,青岛市花卉产业存在规模小、产业化程度较低、市场份额较小、缺乏竞争优势等方面的问题,制约了花卉产业的长足发展。青岛市场95%以上的鲜切花来自云南、江苏和安徽,青岛市的鲜切花生产缺乏竞争优势。专业技术人才培养不足,投融资政策扶持不够。花卉产业对经济的辐射带动力有限,没有形成较为完善的产业链,尽管通过筹办各种花会大力宣传,但是相比青州市政府对花卉产业的支持力度,青岛市政府部门还要加大对花卉产业的引导和支持。花卉产业的发展与旅游业在很大程度上存在相关性。旅游业对花卉产业的发展有较强的拉动力,旅游业附带花卉产业的大力发展无疑会给宏观经济注入强劲的活力。青岛市作为全国有名的旅游城市,其花卉产业发展空间较大,而且花卉业与其旅游业有较强的整合优势。另外,随着居民收入的不断提高,花卉必将成为未来消费的重要组成,花卉业的发展前景明朗。

篇7

关键词:产业结构调整;新型农村建设;特色农业;产业化

中图分类号:S-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9-0047-1

近年来,随着“三农政策”的深入贯彻,各地乡镇一级政府部门坚持把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工作重点来抓,使农村经济得到持续稳定的发展。今后一个时期,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为动力,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努力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努力推进新型农村建设已经成为农村发展的重中之重。

1 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经济源泉

产业结构调整是农村经济发展的核心任务,也是扩大农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举措。要实现农村产业升级,达到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农村经济结构特别是产业结构调整成为关键。

在整个新农村建设中,因为原有农业经济结构的发展滞后,导致财政对农民急需的水利和道路等小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远远不够。“十五”以后,“三农”政策倾斜,政府对农业投入的绝对量大幅增加,但由于农村经济本身弱点,使投入资金分散,难以形成合力。只有做好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为农村经济发展寻求新的发展渠道,才能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经济支持。

2 经济结构调整是新型农村建设的发展方向

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方向在于:加快第一产业调整步伐,向精品农业、观光农业和生态农业等发展;优化第二产业,大力发展特色乡镇企业;重点发展农村第三产业,加强培训,提高第三产业服务水平。

2.1 发展特色经济,促进结构调整

围绕“十一五”总体发展思路,为进一步深化和细化产业发展规划,优化产业布局,发展特色经济成为经济结构调整的重点。苑庄镇政府在这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上世纪90年代,苑庄镇引导本镇农民发展特色农业――冬暖蔬菜大棚。到目前为止,已发展到相当规模,全镇十多个村庄都有发展,已具有相当大的规模,促进了农民增产增收。其中,前小秦村是典范,全村现有冬暖大棚近300个,年产黄瓜约600万斤,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2.2 造就新型农民,建设新型农村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离不开当地农民、干部的热情参与和积极支持。造就新型农民,才能为新型农村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目前,我国农民素质有了很大提高,但是在技术水平上还有很大差距。做好相应培训,提高农民素质,应做好以下几点:首先,教育先行。与城市教育发展相比,农村教育相对滞后,农村文体活动相对缺乏,这主要源于农村教育资源的贫乏,所以加大农村教育资源投入力度,做好城市剩余教育资源的转移,是当前改善农村教育现状的关键。有了好的教育环境,才能形成好的教育风貌,也才能为新一代农民的成长营造优越的环境;其次,做好农民职业、技术培训。有一技之长,是当代农民生存的基本。作为乡镇领导干部,应采取措施,做好相应工作。如上文提到的苑庄镇发展蔬菜大棚的实例,政府为了有力推动产业调整,先在技术传授上下功夫,从寿光请来专家,专门手把手教给大棚户技术,解除了后顾之忧;最后,转移就业培训。针对当前农民工外出打工现象,政府加大法律、城市生活常识、各种实用技能等就业培训力度,使外出打工的农民能很好地生活,能增加收入。

3 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步伐,是建设新农村的必由之路

农业产业化发展,是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机制保证。原有小规模分散生产,效率低下,牵制了太多的劳动力,不利于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通过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培植新型市场主体,对调整优化农业农村经济结构非常重要。

有了正确引导、规范运作,农业产业结构会很好改善,实现农业组织化,不断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为下一步的新农村建设顺利进行打下坚实基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重大改革,十一五规划的这5年时间,将决定新农村建设是否有效,我们必须在政府的主导下,充分发挥农民的自主性,做好产业调整,使农民真正成为新农村建设的推动者、实施者和最终受益者。

总之,二十一世纪,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加速推进,小康社会全面建设,对农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的农业经济结构能否顺利调整,将直接决定国民经济发展速度。我们必须打破传统的农业经济结构,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培植特色产业,以大胆构筑、开拓创新的勇气胆识,大力推进农业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才能有效参与国内外农产品市场的竞争,获取较高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李红伟,单士睿.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农机经营模式[J].农机化研究,2010,(06).

[2] 张明勤.浅谈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建设[J]中国外资,

2011,(04).

[3] 高翔,孙健.浅析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与江苏省农机化发展[J].中国农机化,2004,(02).

篇8

户县特色的新农村建设

今天,走在户县的乡村,随处可以看到一栋栋外观美观大方、结构合理实用的新民居,一条条整齐平坦的村内道路、出村路向远处延伸……

作为民营经济较为发达的县份,户县的村庄规划起步早、意识强。早在上世纪70年代,全县就对610平方公里平原地区实施大地园田化建设,修筑了纵横17条骨架主干路,形成棋盘式格局,对平原所有村庄进行了粗线条规划。

与此同时,该县又以千村环境整治为突破口,加快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在村庄建设管理方面,成立了村镇建设管理站,各村庄成立村庄规划建设理事会,把村庄规划建设纳入了法制化管理轨道,避免了村庄建设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在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之后,户县按照因村制宜、分类指导,示范带动、整体推进,尊重农民意愿、突出特色的高标准原则,遵循地域特色和文化传统,做好了生态村、工业村、农民画专业村、农家乐村、旅游村、传统民居村、文化村、文明村的建设规划及民居旧宅的保护工作。

自从中国农村解决吃饭问题以后,在发展县域经济的路线上,就一直存在着复制城市和与城市互补两条道路。复制城市就是千方百计搞工业,搞一县一品,搞小而全等等。结果在很多县小化肥小水泥小钢铁小煤矿遍地开花,既污染了环境、毁坏了农产品质量,又破坏了农业社会的千年循环经济传统形成的文化氛围和农民的家乡自豪感。

而一些县则有意识地绕开了复制城市的道路,户县的做法无疑具有鲜明的特色。

“陕西文化第一村”的新探索

作为著名的“陕西文化第一村”,东韩村在推进新农村建设时充分结合自身特点,以生产发展和乡风文明为突破口,利用 “农民画之乡”的优势,发展旅游农业、绿色农业,建设成了集生活、文化娱乐为一体,远近闻名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农村。

东韩村是当地远近闻名的农民画村,著名的户县农民画即源于此,目前,该村有农民画作者30余人。而东韩村的经济也主要是靠农民画带动的。

村党支书史可训说,农民画是他们的一个招牌。作为陕西一个特色画种,农民画以它粗放的线条、大胆的用色赢得了越来越多的人喜爱。随着越来越多的人慕名前来观看农民画,具有前瞻眼光的东韩农民开始经营农家乐和其他服务行业,他们留住了参观者,也留住了财富。

2006年东韩村被列入西安市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利用这种优势,该村提出了“进农家院、看农民画、体验农村生活”的思路,组织动员该村妇女办起了“农家乐”,目前,该村有“农家乐”旅游接待户78户,村妇女平均月收入800元以上,这已成为农村妇女增收的主渠道。

东韩村以自己独特的别墅式居民建筑、著名的农民画乡、价廉物美的户县风味“农家乐”饭菜,形成了“东韩村”一日游的三大亮点。并最终成为全县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中的典范村。2007年该村农民人均收入已达4500元,在全县居于前列。

东韩村在实现可持续发展、独辟蹊径建设新农村等方面的做法,对于许多落后地区农村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后寨村的别样发展思路

户县余下镇后寨村至今没有分田到户,多年来仍旧延续着以村民小组为单位集体劳动记工分、年终大队统一核算分红的集体经济模式,村集体企业也与农业一起实行统一管理,这使得后寨村能够在建设新农村浪潮中独树一帜。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后寨村以工业为支撑,大力发展集体经济,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兴办社会公益事业,逐步形成了玻璃制造、交通运输、楼板预制等支柱性产业,走上了工业富村、多种经营富民、全村共同富裕之路。据介绍,后寨村现有农户352户1305人,耕地1200亩,村办集体企业6个,固定资产3800多万元。2006年全村生产总值6400万元,其中,玻璃厂等6个企业实现总产值3000多万元,向国家缴纳税金236.5万元。

该村一直以来非常注重对工业的投入,目前已建成玻璃厂、发电厂、预制厂、回收公司、浴池等6家企业,提供就业岗位600多个。后寨村党支部书记张志武深有感触地说:“6家企业全部盈利,玻璃厂和预制厂一星期就可实现产值60多万元,这都是集体办企业的优势体现。在资本运作方面,各企业间也可以相互支持。”

这些集体企业在取得自身良好发展的同时,还带动了一批配套服务产业的发展。个体经济的蓬勃发展把“先富”和“后富”有机地结合起来,真正做到了集体经济是支柱,工业发展唱主角。

20多年来,后寨村始终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农村的发展思路,先后在农业上投入资金200多万元,并购回农业机械61台,农业基本实现了机械化。农田水利设施配套齐全,农业生产连年丰收。投资162万元铺设水泥街道、安装路灯、修建水塔、浴池、办公大楼和灯光篮球场。村民在澡堂洗澡和使用自来水一律免费,就连盖楼房的楼板也由村上免费供给。

张志武信心十足地告诉记者:“后寨村将继续坚持走集体化道路,组建企业集团,扩大企业规模,提高技术水平,增强竞争力,在继续保持工业反哺农业、稳定农业的同时,逐步改变农业投入,直至实现农业的盈利。相信通过经济上的大发展,我们一定能够实现建设新农村的宏伟目标。”

一个民营企业的大胆尝试

贫困地区的新农村建设应该怎么推进?近年来,中国社会科学院欠发达经济研究中心主任袁钢明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而户县的新农村建设路径,让袁钢明觉得“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切入点”。

尽管户县农业生产条件较好,但收入远不足以达到“生活宽裕”的程度,必须寻找新的出路。

经过实地考察调研,袁钢明认为新型畜牧业是户县的一条出路。尽管当地也有发展畜牧养殖业的传统,但大都是家庭分散养殖,质量管理跟不上,市场销售处于自然状态,必须扶持一些龙头企业,形成养殖规模,发展新型畜牧业。

这时,陕西现代田园奶业有限公司进入了袁钢明的视线。从2004年该公司成立到现在,立足于户县的实际状况,在企业发展的同时,促进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带动了一方百姓致富。

据介绍,田园奶业实行奶牛犊托养,把牛犊低价卖给农民,并免费提供技术上的支持,如奶牛养殖培训、防疫和一些常见问题的应急处理等,农民把牛按标准养大后,企业以高价回收,确保了农民利益的最大化。而对于奶牛吃的牧草,田园奶业则实行定向种植,定向收购。

田园奶业总经理史家铭表示:“希望田园奶业的成功,能够引导贫困村民养殖奶牛,或者为他们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对此,我充满信心。”

“一村一品”助推新农村建设

近年来,随着一个个新农村的崛起,户县适时地提出了坚持“有进有退”的分类指导原则:一是对资源优势不明显或市场空间不大的产业采取“放”的办法;二是对传统的基础性产业注重提升质量;三是对既有资源优势,又有市场需求的优势产业采取大“抓”大发展的方针;四是对劳动密集型的加工产业采取“扶”的政策,带动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劳动力分化转移。

在此基础上当地政府还确定“一村一品”重点扶持的规划,把果业、瓜菜、食用菌、苗木花卉、特种种植业;鸡、猪、牛及特色养殖业;农副产品加工业、商贸旅游、手工业等作为重点扶持产业发展。

2007年,户县财政还拿出30万元,设立“一村一品”发展专项资金,用于示范村扶持、新品种引进、技术培训和工作奖励等方面,并将通过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农业科技入户工程、信息进村工程的实施,组织引导群众学习政策法规、市场经济知识和农业实用新技术,不断促进农民更新观念,适应市场规律,使他们成为发展“一村一品”的主力军和行家里手,力争到2010年,全县发展“一村一品”示范村100个,推进村400个,使“一村一品”成为强大的助推器,推动户县新农村建设快速发展。

户县新农村建设的明天

户县县委书记夏俊山表示:“我们提出要把户县打造成中国第一画乡,一方面是指要继续打造户县农民画的招牌,使户县成为农民画的‘画乡’;另一方面,也是要把户县建设成为风景如画、山水人文交相辉映的‘画乡’。”

篇9

    关键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村人力资源;人力资源开发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一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根本性问题,也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其本质在于不断增强农民的生产能力和致富能力。这一目标的实现,要求我们必须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实施科教兴农的战略,充分利用和发掘农村人力资源即农村人力资源开发, 提高农村人口的整体素质, 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高效和优化发展。

    一、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现状

    (一) 政府官员思想认识不足

    制约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一个基本因素, 是政府官员在思想上对农村人力资源开发认识不足。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今天,要成功地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没有政府的积极主导与参与是不可想象的。然而,事实是有些官员脑海里往往装着物质资料生产蓝图,行动上追求看得见的政绩。结果,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则很难被提上议事日程。殊不知,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是更重要的生产——— 生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型农民。可以预见,现在各地掀起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运动,如果没有较好地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是很难成功的。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只有各级政府官员在思想上真正认识到开发农村人力资源的重要性, 认识到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举措, 才能以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为“抓手”,着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 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程度偏低

    在农村大部分地区, 有文化知识的人才绝大多数转移到了非农业产业或外出工作,35-50 岁的妇女是农村主要劳动力。目前,在我国农村劳动力中,接受过短期培训的只占20%,接受过初级职业技术教育培训或教育的只占3.4%,接受过中等技术教育的仅占0.13%,而没有接受过技术培训的竟高达76.4%, 在农村中15-40 岁的青壮年文盲半文盲有7200 万人,占22.5%;小学文化程度2.07 亿人,占45.4%;初中1.13 亿人,占24.76%;高中和中专0.33 亿人,占0.73%;大专以上仅36 万人,占0.08%。我国农村青年人中仅有5%左右能够进入普通高、中等院校学习,每年农村有1200 万小学、初中、高中毕业生没有进入上一级学校学习的机会,大量的青壮年农民没有接受职业技术教育。

    (三)学校培养与地方人才需求脱节

    农村对人才的需求是各种各样且不断变化的, 然而职业学校的教师由于很少深入生产第一线,没有深入调查农村现状与需求,没有动态地调整课程目标、课程设置与学生培养方向,做到人才培养供需接轨,因此学校培养的人才不一定就是农村所需要的人才。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力度不够,缺乏强有力的组织,各类人才培训缺乏有效衔接与管理。例如, 对于高中毕业学生在农业知识上应达到一个怎样的知识层次才可以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 农民在什么时候应接受何种培训等等都缺乏组织管理。[ LunWenDataCom]

    二、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途径探索

    (一)强化政府官员思想认识

    国家应制定各种有利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政策, 并将它纳入各级政府工作的议题, 特别是基层政府要吸引各类教育资源向开发农业人才投资。取消各种有形和无形的限制,提供各种优惠条件,吸引有志之士投身于农业发展,真正把人才引到农业教育和生产的第一线,给农村营造一种良好的科技、文化环境,确保农民的知识、技能得到及时更新目前,国家已将人力资源开发列入施政纲领,各级地方政府也应将其纳入当地政府工作的重要日程,真正实现科教兴农。在实际工作中,政府对农民科技和教育的投入, 特别是对农村成人教育的投入仍是少之又少,使许多应该做的农村科技培训工作根本无法开展。建议政府在花巨资进行城市建设的同时, 对于农村的人力资源建设这类基础工程也应加大投入,在经费上给予大力支持,给农民以公平的待遇,各级政府要拨出专项资金用在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上。

    (二)实施农民培训工程

    国外发达国家无一不把农民培训作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基础性工作来抓, 如美国除每年为农业生产部门培训大批专业人员外, 还把农业教育的对象扩张到产前、产中、产后的从业人员, 教学内容也以单纯的专业技能培训发展到训练农民的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和合作精神。韩国从上世纪70 年代起, 实行在职人员技术培训制度, 对广大农民和企业职工进行知识再培训。因此, 强化对农村劳动力的培训是现阶段加快开发利用农村现有人力资源的重要举措, 也是当前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中见效最快、效果最显著的现实途径, 必须重点突破。

    1.拓宽培训阵地。农校、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成人学校等是目前培训农民的主要阵地, 在普及农业知识、推广农业技术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要以此为基础, 进一步整合各类教育资源, 巩固老阵地、开辟新阵地, 以阵地建设保证农民培训工作。

    2.创新培训方式。对农民的培训一定要适应农村、农民的特点, 积极创新思路, 立足于让农民听得懂、看得见、摸得着、学得到, 多层次、多形式、灵活多样地进行培训, 让广大农民更直接、更感性地学习到新知识、新技能。

    3.丰富培训内容。要根据农民发展生产、增收致富的实际需要组织培训的内容, 把重点放在发展现代农业、农村劳动力转移、全民创业等方面, 尤其要加大“一技一训”、“一业一训”的培训, 不断增强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实用性, 增强农民致富本领。此外还应加大对农民的思想道德、民主法制等方面的教育, 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培养新型农民, 推动新农村建设。

    (三)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欧美及亚洲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表明,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开发农村潜在人力资源的重要途径。我国所处的发展阶段也决定了当前经济社会的发展, 尤其是新农村建设, 不仅需要高等教育培养的高级人才、社会精英, 更需要职业教育培养的实用人才。因此, 要把职业教育放在与高等教育同等重要甚至适度超前的位置来抓, 培养大量的农村实用人才, 打牢新农村建设的人才基础。同时, 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过程中, 要根据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国内国际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农民就业意愿等因素, 对学校的布局、专业的设置、师资的配备等加以综合权衡, 从而使培养出来职业技术人才留得住、用得着。

    (四)贯彻落实科技兴农战略,构建人才应用的激励机制

篇10

关键词:新农村;信息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 F3024 文献标识码:A

1信息科技类企业推进新农村信息化的基本思路[1]

1.1推进信息化从根本上改变新农村的农业生产方式

信息技术在新农村建设中广泛应用,推动新农村农业向规模化、集约化发展。信息科技类企业帮助农民广泛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进行数字化的数据处理、农田作业、农业管理;采用大量智能化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的应用,力求促使传统复杂的农艺操作技术和工序实现机械化、智能化和自动化,促使大型、复杂的农业机械和设施的操作越来越简单、方便、舒适;采用信息化技术使每个农业劳动力能够同时驾驭和操作更多农业机械设施,从而推动农业机械化装备程度不断提升和强化,实现新农村生产、经营、管理每个环节的机械化装备,推动大型化、高功率、易操作的农业机械装备比重迅速上升 。

1.2推进信息化从根本上提升农业劳动效率

信息科技类企业帮助农民应用信息技术,促使农业机械作业效率大大提高,使新农村人均经营土地规模不断扩大,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

1.3推进信息化促进新农村效益的提高和农民收入的增加

信息科技类企业帮助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广泛使用现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等手段来维持或者提高农业单产。特别是信息技术与农业机械技术的相互融合和互相促进,有效地维持或者提高新农村农业的单产水平。

1.4推进信息化促进新农村农业生产与市场的有效对接

信息科技类企业帮助农民通过网络及时了解和掌握政策、科技、市场等信息,并据此安排生产,避免盲目生产导致的价格剧烈波动和买难卖难问题。充分利用通信联络高度便捷和互联网络的全面普及,大量数据库的建立和数据信息的收集与,以及现代信息技术与物流产业的高度融合,有效地提高了市场透明度和协调性,拓宽了农产品销售渠道,减少了交易环节和交易成本,促进电子商务发展,推动新农村普遍实行订单生产。农民能够方便地通过互联网、手机、电子商务平台等与农产品加工企业、超市、集贸市场以及其他农产品消费者建立稳定的产销关系,确保农产品的顺畅产销和价格的基本稳定,有效地促进新农村农业生产与市场的对接,避免产量的大起大落和价格的剧烈波动。

1.5推进信息化促进新农村农产品质量的提高

信息科技类企业帮助农民高度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较早地把信息技术应用于农产品质量提升和监管中。帮助农民利用计算机专家系统等技术决策最佳种植方案和农药、化肥、除草剂最佳使用方案,利用精准农业技术等提升农药、化肥、除草剂的使用效率,防止滥用、过度使用而导致产品质量下降。帮助农民利用二维码、RFID 等信息技术建立了完整的农产品追溯体系,从源头开始,对农产品生产、收获、加工、储藏、运输等各个环节,进行全程监控与管理,保证了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的安全性和营养性。

1.6推进信息化促进新农村可持续发展

信息科技类企业帮助农民高度重视农村环境保护、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帮助农民利用农业补贴与环境保护、食品安全和劳动条件等挂钩,对农药、化肥 (特别是氮肥)、除草剂等化学品的使用品种、使用方式、使用数量等作出了严格的限制性规定。农业生产者为获得政府补贴,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提高化肥、农药等的使用效率,减少使用数量。特别是精准农业、专家系统、智能机器人等技术的应用,实现施肥喷药的智能化、自动化、精准化、减量化,有效地减少肥料、农药浪费和过度使用,大大降低了农业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2信息科技类企业推进新农村信息化建设内容

2.1推进精准农业发展的信息化建设

信息科技类企业推进集卫星定位、自动导航、遥感监测、传感识别、智能机械、电子制图等技术于一体的精准农业在新农村建设中得到全面发展,成为信息化高新技术与复杂农艺技术深度融合的典范。信息科技类企业推进农田作业拖拉机全部装备了卫星定位系统,田间耕作、播种、收获、施肥、施药等机械全部加装了电脑控制系统和软件应用系统。可根据不同地块的地形地貌、肥沃程度、土壤墒情、作物种类等采取不同的作业方案,确保最佳效果;而且在同一地块内;根据不同位置的土壤情况实现自动化耕作、精量化点播、变量化施肥施药。帮助农民自动全过程收集地块不同位置的产量、地力、商情、作物长势等信息,存储或者传输到数据中心,以便制作成不同地块的产量电子地图,地力电子地图,酸碱度电子地图,氮、磷、钾分布电子地图等,为农业机械精准作业提供依据。

2.2推进智能农业发展的信息化建设

信息科技类企业推进以专家系统、智能机器人技术为代表的智能农业在新农村中发展。帮助农民使用专家系统开展辅助决策和作业管理。

2.3推进物联网技术发展的信息化建设

信息科技类企业推进以自动感知技术为代表的物联网技术在新农村中得到广泛应用。帮助农民使用机械上加装很多感知作物高度、密度等指标的传感器;农民使用传感器、无线视频设备等对新农村进行全方位无线监控和管理。

2.4推进农业数据资源建设

信息科技类企业注重和加强对新农村的基础数据建设。围绕新农村的产前、产中、产后不同阶段,建设了大量基础性数据库并积累了丰富数据资源,为政府决策、科学研究、生产经营等提供了有效基础支撑。

2.5推进信息服务渠道建设

信息科技类企业借助信息化手段推进建立便捷、高效的现代化农业信息服务体系。推进开发建设权威的农业、农村信息服务网站或者综合信息服务平台[2],免费为农民、农业科研工作者提供政策、科技、天气等方面的公共服务信息。推进建设网络化的农业经济评价系统,任何农民都可以把自己的投入、产出等经济数据输入系统,确定经营水平和状况。通过商业化模式推进有影响力的农业技术专家团队和针对性较强的专业性农业信息服务平台,农民能够及时通过网络或者手机获得这些机构的相关信息服务。

3信息科技类企业推进新农村信息化建设基本要点

3.1 紧密依托政府支持政策[3]

信息科技类企业从事新农村信息化建设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基础。信息科技类企业面向农村提供信息服务,需要有政府政策支持,促进新农村信息化建设发展;信息科技类企业按照农业信息体系建设规划的要求,建立健全网络服务体系,提高农业信息处理系统的自动化水平,开发高质量的新农村信息资源,使新农村信息化发展步入良性循环轨道。

3.2 充分利用健全网络体系

信息科技类企业对新农村信息化建设,需要利用健全网络体系, 实现新农村信息资源的充分共享和利用。

3.3 因地制宜地建设[4]

信息科技类企业对新农村信息化建设,必须结合相关经济主体实际需求,采用相关经济主体愿意接受的方式,以最低的成本对新农村进行信息化建设。

3.4 紧密联系产业化的方式推进

信息科技类企业需要根据新农村信息的采集、加工、传递、反馈、服务等形成一个一体化产业进行推进。

参考文献

[1]郭永田.英国农业、农村的信息化建设[J].世界农业,2013(02).

[2]卢丽娜. 农业信息化与现代农业的关系[J].中国信息界,20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