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设备报告范文

时间:2024-01-10 17:51:2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气象设备报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气象设备报告

篇1

根据国家统一部署,2010至2015年安徽省将有12134所义务教育学校进行薄弱学校标准化改造,涉及中小学生524.4万人,分别占全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总数的71.4%和全省义务教育中小学生总数的71%。2010-2011年度安徽省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项目(以下简称“薄改项目”)各项设施设备的配备和建设已基本完成。按照国家和省颁标准为4357所学校配备了图书、2377所学校配备了多媒体远程教学设备、4025所学校配备了教学仪器设备和体音美卫器材。为了解我省2010-2011年度 “薄改项目”实施后的管理和使用情况,总结经验,做好下一阶段工作,特开展本次调研。

二、调研内容

㈠项目学校已配备图书、多媒体远程教学设备的使用和管理情况。

㈡教学仪器设备采购配套资金的落实和采购、管理使用情况。

㈢县(区)教育部门和学校加强管理,促进应用所采取的主要措施、经验。

㈣中标供应商售后服务情况,存在的主要问题。

㈤对做好管理使用及下一阶段采购配备工作的意见建议。

三、调研过程与方法

2013年6月17日至6月20日,安徽省教育厅抽调省、市、县(区)装备部门19人分四个组对芜湖市无为县(宣城市泾县、池州市贵池区、安庆市桐城市、阜阳市界首市、淮南市凤台县、蚌埠市五河县、宿州市泗县)等8市8县(区)的25所项目学校进行了调研。调研组通过听取县(区)教育局对“薄改项目”管理和使用情况汇报,查阅相关资料,召开座谈会,随机抽取项目学校实际查看,发放调查问卷等方式,详细了解了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对图书、多媒体远程教学设备和教学仪器设备的管理和使用情况。

四、调研结果

㈠基本情况和经验做法。

从整个调研情况看,“薄改项目”实施后,各地中小学办学条件有了很大的变化,教师利用现代化教学设备进行教学的情绪高涨,尤其是多媒体远程教学设备已逐渐成为教师授课必不可少的教学工具。

⒈领导重视,组织健全,管理制度完善。

所调研县(区)教育局高度重视“薄改项目”工作,均成立了由县(区)教育局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的“薄改项目”领导小组,并成立了项目工程办公室,全面负责工程项目的组织实施,制订了详细的实施方案、培训方案并下发相关文件,做到有章可循,落实责任人,强化责任管理。

⒉配套资金基本到位,采购、配送和安装已基本完成。

所调研的县(区),2010-2011年度“薄改项目”教学仪器设备配套资金已基本落实到位,并完成采购、配送和安装。

⒊培训得力,管理和使用人员素质普遍提升。

所调研县区均制订了“薄改项目”教师培训方案和培训计划,开展了专职人员现场培训、骨干教师集中培训、全体教师校本培训的三级培训工作,并结合本地实际编写了培训教材。培训工作扎实,管理使用人员水平普遍提高。

⒋管理措施得力,设备应用已初步展开。

所调研县(区)教育局均建立了图书室(馆)、实验室、多媒体远程教学设备等功能室的管理使用制度下发学校,并制作标牌上墙。各校均安排懂业务、责任心强的同志担任学校各功能室管理员,并采取多种管理手段来促进设备的使用。

⒌教学仪器设备招标采购过程规范,设备质量较好。

所调研县(区)教学仪器设备类采购均能严格按照政府采购程序进行,由县(区)级招标采购中心组织招标采购,采购过程公开、公平、公正。

⒍售后服务体系建设完善,设备维护、维修、保养及时。

多媒体远程教学设备项目在各县(区)均设有专门的售后服务点,大部分县(区)售后服务及时。

㈡存在的主要问题。

调研过程中也发现在教学仪器设备采购,图书、多媒体远程教学设备和教学仪器设备管理使用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

⒈思想认识不到位,工作积极主动性不够。

教育技术装备不仅是基本的办学条件,同时也是重要的课程资源,所调研县(区)教育局对教育装备支撑课程改革,服务素质教育,助推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作用认识不足,工作中找不准位置,在教育改革发展中逐步被边缘化。

⒉没有经费投入机制,后期管养费用不能保证。

完成标准化建设,所配备的教学仪器设备和设施投入正常使用以后,仪器设备的维护保养以及使用费用(水电费、网络费、耗材费用、人员培训费用、辅属设施的建设费用等)大幅度提高,导致现有的生均公用经费不足以支撑学校的正常运转,学生数少的学校,更难以维系。

⒊装备管理人员队伍业务素质偏低,不能满足工作需要。

现有管理员业务水平普遍不高,不能完全按照要求进行规范化管理。同时,他们的本职工作量已经很大,额外承担的管理维护任务也很重,无法集中精力做好设备和图书的管理维护。特别是图书和实验室管理培训力度不足,调研的大部分学校图书编码和实验室管理不规范,实验室使用记录不全。

⒋部分县(区)配套资金未到位,严重影响后续项目建设。

部分县区2010和2011年度的配套资金不能到位,将影响到后续的2012、2013年度的配套资金到位,这对“薄改项目”的顺利实施和全面完成将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

㈢意见和建议

⒈理顺工作关系,明确工作职责。

“薄改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应做到各级各部门(科室)分工明确,责任清楚。应避免责任不清,造成工作中互相推诿,任务不明,影响“薄改项目”顺利推进。

⒉健全装备机构,加强队伍建设。

加强市、县(区)教育装备机构建设,人员足额配备到位,提升装备工作在教育改革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随着现代教育技术装备的发展,原有的管理方式和人员岗位设置已难以满足学校正常办学需要,建议省教育厅和省人事厅协商,增加各校实验室管理员、图书管理员及计算机网络管理员编制,在中心学校以上的学校或以学区为单位设置专职管理员,并将实验管理员、图书管理员、计算机网络管理员等纳入教育系统职称评审系列,保护学校管理员的切身利益,提高管理员的工作积极性,更好地做好各项设备的管理使用工作。

⒊完善投入机制,保障长效运转。

“薄改项目”图书、多媒体远程教学设备和教学仪器设备建设完成后,后期使用、维护需要大量经费,目前的经费投入远远不能满足正常运转。建议两种方式解决:一是由政府设置专项经费,二是提高学校的生均公用经费标准。

⒋加大培训力度,实施专业化、规范化、科学化管理。

由于装备管理的专业性、业务性很强,各级教育部门急需建设一支业务精湛、水平较高的装备管理队伍,培养一批熟悉业务、扎实肯干的专业人才,所以开展多种形式、不同层次的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和管理水平是保证图书、多媒体远程教学设备和教学仪器设备长期有效管理的关键。

⒌提高管理员待遇,合理折算工作量。

学校仪器设备管养难度大,管理员任务繁重,待遇不明确,容易挫伤管理员的工作积极性。建议出台政策性文件,将管理员的工作量折算成课时,提高管理员待遇,建立管理员的绩效机制。

⒍建立考评机制,推动教育技术装备管理和使用的全面开展

开展中小学教育装备管理使用督查评估工作,建立长效评估机制。鼓励多元化管理和创新使用,切实增强图书、多媒体远程教学设备和教学仪器设备使用效率。根据不同类型的学校(小学、初中等)制定不同的评估标准,根据标准进行评估,并以适当的形式公布,这对县级管理部门和学校都会有很好的督促作用。

⒎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管理效率。

逐步实现学校管理信息化、数字化。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学校的管理手段需要不断改进,才能满足教育教学需求,图书、多媒体远程教学设备和教学仪器设备等要逐步实施数字化管理。

⒏加强对县(区)招标采购工作的指导。

各地在招标采购中存在招标流程不清楚,对一些仪器设备技术参数把握不准,对仪器设备的市场行情不了解等问题。通过加强对县(区)在规范招标采购流程,技术标书制作等方面的指导,帮助他们采购到质优价廉的教学仪器设备,保证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

篇2

【 关键词 】 系统;安全;策略

1 引言

近年来随着气象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气象服务领域的不断扩大,气象部门新建或已建的气象信息系统所承载的业务、服务范围、安全需求经常发生变化,各种信息系统的安全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很多单位和部门针对信息安全也作了大量的工作。本文在结合辽宁省气象信息系统等级保护工作现状的基础上,通过对三级气象信息系统进行测评,对其中发现的系统安全的共性问题做一些探讨,提出了安全防护策略,对开展气象信息系统等级保护工作和提高气象信息系统安全性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2 气象信息系统测评

信息等级保护测评即确定信息系统的安全保护等级,发现信息系统存在的漏洞与风险,提出针对性的整改措施;根据各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的不同,确定其不同的能力目标以及所能应对的不同级别的安全威胁。

辽宁省气象局三级气象信息系统等级保护测评工作主要针对辽宁省气象部门内部的重要信息系统,包括辽宁省气象信息综合分析处理系统(Micaps系统)、全国气象宽带网辽宁分系统、国内气象通信系统辽宁分系统。测评工作主要分测评准备、测评方案方案编制、现场测试和测评分析与报告编制四个阶段进行,内容涵盖终端设备情况调查、网络局域环境调查、业务应用服务情况调查、数据备份情况调查及相关安全人员访谈等多项内容,测评于7个工作日内完成。

2.1 测评准备

测评工作具体由辽宁省信息安全测评中心(具备等级测评资质)组织实施,在测评前,首先进行测评准备,确认了辽宁省三级气象信息系统的功能组件,技术功能组件为232个,管理功能组件为154个,提交了具体的测评方案,签订了测评合同。

2.2 现场测试

现场测试主要是对网络设备、主机设备、应用软件的安全功能/策略的验证性测试。在测试的广度上,覆盖到不同类型,在数量、范围上进行抽样;在测试的深度上,进行了系统功能测试,主要涉及到功能规范、高级设计和操作规程等内容。

2.3 单元测评

单元测评是把测评指标和测评方式等结合到气象信息系统的功能组件上,构成了一个个可以具体测评实施的工作单元。从技术上的物理安全、网络安全、主机安全、应用安全和数据安全五个层面和管理上的安全管理机构、安全管理制度、人员安全管理、系统建设管理和系统运维管理五个方面分别逐一进行测评。

2.4 系统整体测评

系统整体测评主要是在单元测评的基础上,通过测评分析系统在安全控制间、层面间和安全区域间三个方面存在的关联作用,验证和分析不符合项是否影响系统的安全保护能力,同时分析系统与其他系统边界安全性是否影响系统的安全保护能力,综合测试分析系统的整体安全性是否合理。具体内容包括:安全控制间安全测评、层面间安全测评、区域间安全测评和系统结构安全测评。

在上述工作结束后,最终出具三级气象信息系统等级保护测评报告。

3 气象信息安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在对上述气象信息系统测评过程中发现三类共性的安全问题。

3.1 信息安全问题

首先,是未在核心区与楼层接入区、下联边界区采取访问控制措施;其次,是系统内未部署了入侵检测系统,对服务器的网络访问进行监控;最后,是缺少必要的安全策略和操作规程,未形成完备的安全管理体系。

3.2 气象信息安全需要多方参与

辽宁省气象信息安全工作由省气象信息中心承担。在这种情况下,信息安全问题很可能没有得到充分研究和支持。负责信息安全工作的管理及技术人员应在深入理解气象信息系统的业务流程和目标的基础下,积极参与分析系统所面临的风险,及时了解可能给系统造成潜在影响的最新威胁和漏洞,提供权威的信息风险评估。省气象信息中心通过对风险评估的正确理解,制定安全策略、标准和准则,进而保障信息系统的完整性、机密性和可用性。

3.3 气象信息网络内外网分离

为了有效地降低气象信息系统遭受攻击的风险,信息网络应将信息内网和信息外网物理隔离。

黑客可以通过Internet公共信息网采用木马、蠕虫和病毒等攻击手段,破坏办公系统、窃取机密气象资料、篡改气象网站信息等等。所有这些攻击行为都会对气象信息系统造成损害。

为了保障气象信息系统的安全,应分别建立两套独立的信息网络。信息内网承载气象核心业务系统、财务系统、办公系统、内部视频会议系统以及与上级机构的专线互联系统。信息外网承载门户网站系统、移动办公系统以及对Internet公共信息网的访问等等。信息内外网分离的方式有效地降低了来自Internet公共信息网对气象信息系统的攻击风险。

4 气象信息安全分区分域和纵深防护策略

根据信息网络的构成,信息网络可以分为系统边界、桌面终端域和应用系统域。根据国家等级保护工作的规范,应用系统域可以定级为二级系统域或三级系统域。我们可以在分区分域的基础上,采用纵深的安全防护策略。

4.1 信息系统边界

信息系统边界是气象信息系统和外界数据交互的边界区域,是保障数据安全的第一道屏障。为了保障信息系统边界的数据安全,需要部署安全设备和措施:

一要设置高效、安全的防火墙设备,通过访问策略和阻断策略对通过边界的双向流量进行网络侧过滤,阻止不明身份黑客对信息系统的访问;

二要部署先进的IPS主动防攻击设备,通过配置网络常见攻击匹配包对双向流量进行应用层的检测,可以有效地降低病毒、蠕虫和木马等攻击风险;

三要配备主流的流量控制设备,通过检查异常流量,保护边界出口带宽的正常使用;

四要部署边界设备审计系统和日志分析系统,定期采集网络设备和安全设备的操作日志和运行日志,出具日志报告。通过对日志报告的分析,信息安全管理人员可以对信息系统遭受的攻击、网络边界的规则效用以及设备运行状况进行评估,从而制定下一步相应的安全规划。

4.2 桌面终端域

桌面终端域由气象职工桌面工作终端构成,是信息安全事件的温床。桌面终端域安全防护是安全防御的第二道屏障,主要包括三方面。

一是桌面终端操作系统安全。单位内部大部分PC机所使用的操作系统是微软公司的Windows XP或者Windows Vista,针对黑客攻击行为,微软公司会定期系统安全补丁包。信息内外网应各部署一套微软WSUS补丁服务器,定期统一下载操作系统安全补丁。

二是系统防病毒策略。计算机病毒是电脑系统瘫痪的元凶,防病毒策略由部署在信息内外网的防病毒服务器来实现。在信息内外网各部署一套防病毒服务器,信息内外网PC机设备安装防病毒客户端,定期自动从防病毒服务器更新防病毒库。

三是移动存储介质安全。缺乏有效保护的移动介质是传播病毒的有效载体,是泄密的罪魁祸首。在单位可以部署安全移动存储系统,对U盘进行加密处理。所有员工均使用安全U盘,规避移动介质风险。

4.3 应用系统域

应用系统域由运行应用系统的服务器和存储应用数据的数据库组成。应用系统域安全防护是安全防御的第三道屏障。应用系统域和系统边界以及桌面终端之间需要部署防火墙设备,不同安全防护等级的应用系统域之间也需要部署防火墙设备。应用系统维护人员需要认真统计系统的应用情况,提供详实的端口应用情况,制定实用的访问和阻断策略。

5 结束语

信息网络已成为气象部门开展气象预报、业务应用运行和内部办公的承载平台,气象信息安全也成为安全生产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各种信息安全防护技术在气象部门得到了比较广泛的应用,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为保障气象业务安全、可靠、稳定运行,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但同时也应该看到将各种安全设备简单地堆砌起来并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必需根据气象信息系统的特点、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做好中长期规划。要以适度安全为原则,有针对性、分阶段地部署适合本单位的安全防护技术,并强化管理措施,才能在成本投入和安全目标之间取得最佳平衡点,才能建设好具有气象特色的信息安全防护系统。

参考文献

[1] 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GB-T 22239-2008,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2008-11-01.

[2] 周国勇,陈磊.信息系统安全检查工作体系设计研究[J].信息网络安全,2012(8):167-169.

[3] 韩阜业,陈震,梁勇等.基于覆盖网的协同式网络安全防护与分析系统[J].信息网络安全,2012 (4):7-13.

作者简介:

篇3

    动气象站的日常维护策略

    1.1 重视业务学习 通过业务学习,懂得自动气象站、网络通信的基本工作原理、操作、维护和日常维修方法,能正确安装、操作和一般维修。密切联系实际业务工作,采取部门学习培训组织或自学等方式,坚持每周学习基础理论知识的时间不低于4 h,不断提高实际业务工作能力,达到“4懂得、1熟记、1熟练”,不断提升业务技术水平和工作效率。同时,要制定业务知识能力考核制,定期对测报人员的业务学习进行考核,奖惩劣罚[1]。

    1.2 严格交接班制度 当日值班人员应在下1班接班前提前做好交班准备,创造有利的工作条件,严肃认真当面做好现用仪器、设备和工具等交接,并交待好下一班需要继续完成的工作和其他注意事项,接班员未到时不得提前离开岗位或中断工作。接班员在班前要有充分休息,严禁酗酒,认真做好值班准备工作,按时到达值班室,有意识地询问一下仪器的运行情况,以免交班员急于下班而忘记交待,并主动协助处理交班员交接过程中发生的特殊天气情况等以及所出现的自动气象站故障等临时任务,最后在交接完毕后,交接班人员要签名记档,以示对工作的高度负责。

    1.3 按规范规定巡视仪器和观测场 按规定巡视仪器和观测场,每正点前对采集器、主机运行状况进行检查,发现疑问及时报告并采取措施进行解决,这对于及时有效发现明显的仪器异常等十分有利。对于辐射传感器,每天巡视检查时都要仔细检查辐射仪器水平、纬度、方位和线路联结等安置状况;及时清理传感器玻璃罩或薄膜上的灰尘等附着物,保持观测仪器清洁。

    1.4 重视人工和自动仪器对比观测 气象观测资料的丢失将会给台站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因此要定期不分时段进行自动站和人工站各数据的对比,通过对比观测,及早发现超出自动站与人工站记录差值标准的异常数据,并进行相关的分析及处理,以保证气象观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1.5 及早报告单位领导和上级主管部门 严格按照观测仪器操作规程进行使用操作,保障仪器的状态良好和正常运转。一旦仪器出现故障应及时查明原因,排除故障;对于严重损坏的仪器应及时更换,同时填写“仪器损坏情况报告表”,报告上级业务和装备主管部门;若是复杂难以处理的问题,应在1 h内报上级维修部门,以争取时间,排除故障,恢复正常运行[2]。

    2 ZQZ-CII型自动气象站的故障常见分类

    2.1 连接类故障 包括接线头脱落、电缆断裂、插座松动、保险管烧毁和接线头氧化等。一般来说,线路完全断开比较容易发现,表现为数据缺测或大幅异常,如出现-47.2℃的温度,有明显降水而无雨量等;而接触不良比较隐蔽,表现为数据突变,如湿度突然变化3.0℃。

    2.2 传感器故障 传感器故障一般比较隐蔽,比如实际风向为南风,仪器显示北风;实际温度为20.0℃,仪器显示19.0℃;实际降水量为3 mm,仪器显示2 mm;小幅的误差非常隐蔽,只有加强对比观察、连续观察去发现。

    2.3 采集器故障 自动气象站采集器一般不会出现问题,但受台站主观和客观因素影响造成的采集器异常对自动站来说影响较大,可造成所有自动观测的数据缺测。常见的有采集器数据不能正常卸载到计算机上等,在此情况下如果没有查明原因不要长时间的关闭采集软件,也不能轻易将采集器清零,否则将导致气象数据损失且无法挽回;丽水市夏季多雷雨天气,自动站采集器遭受雷击的概率相对较大。因此台站必须存有备份采集器,并做好采集器的日常维护工作。

    2.4 软件类故障 主要包括网络通信中断或错误、计算机病毒及电脑死机等,当计算机软件提示无法通信时,应检查软件通讯端口设置是否正常,检查通讯电缆与设备之间的连线是否连接牢固,检查通讯电缆内部线有无脱焊,同时还要检测计算机串口是否出现损坏等,要加强日常巡视,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3]。

    3 故障分析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自动气象站出现故障时,应依据仪器故障分析和判断基本原则,凭借台站测报人员具备的基础知识和积累的工作经验,按照一定的步骤进行排查,通常情况下都能找到和排除故障,恢复自动站正常工作。

    3.1 依据电原理分析的方法 掌握自动气象站的连接结构,遵循电路原理分析原则,顺藤摸瓜,可迅速判断自动站故障。

    3.2 断开部份连接线,缩小范围进一步检查分析的方法 ZQZ-CII型自动气象站组件较多,造成自动站的故障原因可能是多个的,或是由多个组件产生的,在对故障分析处理时,应断开部分连接线,分块分区,缩小范围,快速查明故障点并分析引起故障的原因,及时做出故障处理。 3.3 “替代”方法 “替代”法是分析判断自动站故障原因

    的最简单、可信的方法,当自动站出现故障时,可利用设备电路原理图进行电路逻辑分析,确定出故障部位,首先关闭采集器电源,然后用正常的备份仪器,替换疑似故障仪器,若故障消失即可证明所判断的故障部位正确,反之则不正确,可另行替代排除,这种方法有助于快速查明故障。

    3.4 测量法 如果台站备用组件缺乏时,可用万用表等测量仪器的电信号特征量,与正常值范围进行对比,快速查明可能出现故障的组件,有针对性的进行维修。这种方法虽然及时有效,但拆机测量带来一定的危险性和破坏性,故不作为首选方法采用。

    3.5 记录在案的原则 每次遇到故障,测报人员都应把自动站的故障现象、判别和维修过程以及维修结果记录在案,这对于台站积累和总结经验十分有用;而且还应把故障信息及时反馈给制造商,有助于制造商据此建议改良仪器,从而提高产品品质。

    参考文献

    [1] 赵宁乐,王双霞,王春祥,等. 浅析ZQZ-CII型自动气象站常见故障判断及排除方法. 安徽农学通报,2009(22):129-130.

篇4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的其他海域内,气象专用技术装备使用许可的实施和业务使用,应当遵守本办法。气象业务中不得使用未经许可或者被注销使用许可后生产的气象专用技术装备。本办法所称气象专用技术装备,是指专门用于气象探测、预报、服务以及通信传输、人工影响天气、空间天气等多轨道气象业务的气象设备、仪器、仪表及消耗器材。

第三条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负责气象专用技术装备使用许可的实施和业务使用的管理。地方各级气象主管机构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气象专用技术装备业务使用的管理。

第四条实施气象专用技术装备使用许可,应当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原则。

第五条气象专用技术装备应当符合国家制定的标准、规范和规程以及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规定的技术要求。

第六条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应当公告气象专用技术装备目录和取得或者注销使用许可证的名录。

第七条申请气象专用技术装备使用许可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具有企业法人资格;

(二)具有有关主管部门核发的生产许可证,境外组织必须具有进口许可证批准文件、检验检疫证明及相关材料;

(三)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或者ISO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四)产品符合国家标准或者国家军用标准以及气象业务的使用要求。

第八条申请人应当向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提供下列申请材料:

(一)企业法人营业执照的原件及复印件;

(二)产品定型、生产许可证或者进口许可证批准文件、检验检疫证明及相关材料;

(三)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原件及复印件;

(四)产品说明书(名称、型号、规格和主要性能指标);

(五)产品生产、销售、服务体系情况;

(六)由产品归口的检定、检测、测试机构提供的检测报告。申请人应当如实提交有关材料,并对其申请材料的真实性负责。

第九条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应当在收到全部申请材料之日起五个工作日内,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第三十二条和本办法规定的条件作出受理或者不予受理的书面决定,并出具书面凭证。对不予受理的,应当书面说明理由。

第十条对受理的申请,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应当委托符合下列基本条件的检测机构对样机进行检定、检测、测试:

(一)具有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部门颁发的资质;

(二)具备技术标准要求的检验测试手段和基本环境条件;

(三)用于检测的标准、设备和仪器经过计量主管部门检定和校准;

(四)具有相应资格的测试人员;

(五)具有完善的运行和维护制度。

第十一条申请人应当提供样机及有关技术文件、资料,并按照国家和地方有关部门的收费标准承担检定、检测、测试费用。

第十二条检测机构完成检定、检测、测试后,应当提交书面报告,对检测数据作出公正、客观的结论,保证检测数据的真实性和科学性,并对相关技术文件保密。

第十三条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应当依据检测机构出具的报告对申请人进行全面审查。经审查符合本办法规定条件的,应当在受理之日起二十个工作日内作出准予许可的决定,并颁发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统一样式的《气象专用技术装备使用许可证》;不符合条件的,应当在受理之日起十个工作日内退回申请人,并书面说明理由。

第十四条《气象专用技术装备使用许可证》分正本和副本,应当载明单位名称、地址、许可范围、法定代表人、许可证编号、有效期限、发证日期等内容,并加盖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的印章。《气象专用技术装备使用许可证》的有效期为四年。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涂改、伪造、倒卖、出租、出借《气象专用技术装备使用许可证》。

第十五条《气象专用技术装备使用许可证》有效期届满需要延期的,被许可人应当在有效期届满六十日前,向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提出延续申请。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应当在有效期届满前完成审查。符合条件的,予以延续;不符合条件的,不予以延续,并书面告知申请人。

第十六条被许可人销售用于气象业务的专用技术装备,应当加贴使用许可标识。

第十七条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或者其委托的单位应当对被许可人生产的气象专用技术装备进行定期或者不定期的监督检查。地方各级气象主管机构应当对气象专用技术装备的购买和使用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并将检查情况逐级报告上级气象主管机构。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责令被许可人限期整改,对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可以注销其使用许可,并收回《气象专用技术装备使用许可证》:

(一)被许可人拒不整改或者整改达不到要求的;

(二)使用许可有效期届满未申请延续的;

(三)企业法人依法终止的;

(四)法律、法规规定的应当注销许可的其他情形。

第十八条任何单位和个人对使用许可证发放和管理过程中的违法行为有权进行举报,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应当及时核实、处理。

第十九条申请人隐瞒有关情况,提供虚假材料,申请气象专用技术装备使用许可的,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不予受理或者不予许可,并给予警告。申请人在一年内不得再次申请该项使用许可。

第二十条被许可人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气象专用技术装备使用许可的,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给予警告,撤销其使用许可,申请人在三年内不得再次申请该项使用许可;给他人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篇5

中图分类号:V32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6)30-0233-02

2015年4月15日,GCR6487执行呼和浩特―海拉尔航班任务,进入塔台区域联系塔台,塔台管制员指挥航班正常进近下降;09:18管制员向机组按照气象观测员提供数据通报机组27#跑道方向有扬沙,能见度7公里,并提示注意决断高度。塔台管制员指挥GCR6487通场,09:46安全落地。

2016年5月10日,DKH1237航班执行通辽―海拉尔航班任务,12:14与海拉尔塔台建立联系,12:25塔台管制员向机组通报27#跑道RVR275m,VIS8000km,低于降落标准,机组决定返航。

民航呼伦贝尔空管站气象台,不做跑道视程(RVR)的预报,而对航空公司而言,如果机场有RVR,飞机运行时,实际影响运行的主要还是RVR。通常来说,RVR的标准会低于能见度的标准,例如国内I类盲降标准,VIS标准是800m,RVR标准是550m。

1相关定义

能见度(VIS):主导能见度,观测到的、达到或超过四周或机场地面一半的范围所具有的最大能见度值。这些区域可以是连续的,也可以是不连续的。

跑道视程(RVR):在跑道中线,航空器上的飞行员能看到跑道面上的标志或中线灯的距离。

MOR:即大气光学透明度,2700k白炽灯衰减至5%所通过的距离,用透射因子T或消光系数δ表示,由大气透射仪或前向散射仪测量。

RVR的计算:

白天使用柯西米德定律:(ε=TR/B),

夜间使用阿拉德定律:(Eτ=I・TR/B/R2)。

其中R为跑道视程,T为大气透明度,B为基线长度,Eτ为照度阈值,与背景的亮度有关;I为跑道灯光强度,通常设3,4,5级,对应的跑道灯光强度为500,2500和10000坎德拉(cd);ε为视觉对比感阈,通常视力正常的人,白天约为0.02,对于航空来说,为了安全起见,采取的数值稍高,为0.05.因此RVR是一个估算值,而且气象自动气象观测系统显示终端显示的RVR是个比较保守的数值,它往往比实际数值要小。RVR与VIS是2个不同概念的能见距离,两者存在差异,不能用RVR来代替VIS。

2机场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2.1周围环境简要概述

呼伦贝尔机场地处于大兴安岭西麓的呼伦贝尔大草原,位于海拉尔区东南高地上,西部、北部有小山包,东北部有高度为900m以上的山,东南部临近庄稼地;机场地势平坦,地形空旷。所以大风扬沙天气,造成跑道两端跑道视程(RVR)差异较大。

2.2气候特点

机场多西南、西北风,以西北风为主,春秋两季多大风,最大风速达到25m/s,出现在2011年5月8日。由于机场四周地势平坦,附近有耕地,加上草原有地表,为春秋两季的扬沙,沙暴天气提供充足的沙源。机场低能见度主要由雾、烟、扬沙、沙暴、降雪等引起。春季在蒙古气旋或河套气旋的影响下,常常带来大风、浮尘、扬沙天气,致使能见度迅速下降到5千米或以下。春季大风的日数占全年大风日数的55%。

3典型案例分析

3.1案例一

进入春季以来,呼伦贝尔空管站气象观测员和塔台管制员多次发现,在无特殊天气现象的情况下,自动观测系统27号跑道和09号跑道视程、气象光学能见度数值差异较大的现象。

4月14日17:10(北京时,下同),自动观测系统27号跑道MOR值持续下降,最低时达到250米。期间自动观测系统09号跑道MOR保持在3500米左右。

4月14日18:55,自动观测系统27号跑道MOR值500米。期间09号跑道MOR值为2700米左右。

4月15日8:37,自动观测系统27号跑道MOR值500米,持续下降。期间09号跑道MOR值为3500米左右。

4月15日10:02,自动观测系统27号跑道MOR值300米,10:16分后数值上升。期间09号跑道MOR值为3700米。

原因分析及影响:

经设备维护人员检查,发现自动气象观测系统工作正常,数值反应准确。导致数值差异的原因是,27方向RVR设备离农田较近,农田附近扬沙,影响机场局部运行环境所致。

自动气象观测系统RVR变化会造成机场起降标准的改变,对管制运行和航空器起降影响较大,尤其是RVR数据处于临界范围时影响尤其突出。

3.2案例二

2016年5月10日13:30-15:00(北京时)27号跑道端和09号跑道端RVR变化如下:

5月10日13:30-15:00(北京时)跑道两端风向均在180度到210度之间变化时,09号跑道端RVR无明显变化,27号跑道端RVR受扬沙影响变化较大且明显。

4 结论

机场配备安装了自动气象观测系统,观测数据的取值有明确的规范,观测员在工作中必须严格执行“机场气象台、机场气象站应当结合本机鲈诵星榭鲅《ㄑ嘏艿腊沧暗淖远气象站所在的位置为基准观测点,用于观测代表机场综合天气状况的气象要素,其观测到的除云、能见度、跑道视程、天气现象以外的数据用于电码格式的机场天气报告和机场天气资料统计。”以及“应当采用RVR测量设备对距机场跑道面约为2.5米高度上的RVR进行观测。”的规定,即天气现象、主导能见度的观测按照“在观测平台或观测场以人工目测方式进行,器测数值可以作为目测的参考”等规定进行人工观测。

在前期天气稳定,如果某一个方向的自动气象观测系统设备数据出现突变,观测员就应该根据当时和先前的天气条件分析判断是否是大风扬沙所致,并持续观察。观测员利用自动气象观测系统提供的信息,及时加以观测判定,准确地报告大风扬沙这一天气现象并提醒塔台注意RVR的变化。

5 存在的问题

根据《民用航空气象探测环境管理办法》(CCAR-116-R1)禁止下列危害民用航空气象探测环境的行为:

1)进行危害民用航空气象探测环境的取土、开垦、焚烧、放牧等活动;2)其他危害航空气象探测环境的行为。

6结束语

随着航班量的日益增大,对地面观测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我们必须熟练掌握自动气象观测系统的观测方法和原理,更好、更准确科学地利用和分析判定自动气象观测系统的探测数据,不断提升观测服务质量,为保证飞行安全提供及时准确的服务。

参考文献:

[1]民用航空气象地面观测规范.中国民用航空局空管行业管理办公室.

[2]气象观测分册.民航华北局.

篇6

论文关键词:水电学科;实验教学;改革方案

重视和提高实验教学质量,不仅成为高等教育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需要,而且也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高校实验室作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在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专门人才方面,正越来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推进,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以及社会对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提出新要求,教学实验室建设工作目前显得滞后,需要理顺体制,强化管理,加强队伍建设,深化实验教学改革,以适应社会对培养创新人才的需要。

华北电力大学一贯重视实践教学,多年来形成了以“重实践,强能力”为培养目标的实践教学理念。以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素质高,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较强的实践能力和良好的发展潜力的高级专门人才”为整体人才培养目标;坚持以学生为本,把“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提高、协调发展”的教育理念贯彻到教学的各个方面;通过保证实践教学时间,严格实践教学管理,做到计划落实、经费落实、场所落实和考核落实,使重视实践教学真正落到实处;在学校制订的“十一五”规划中,明确提出了“要进一步加强实践基地和实验教学平台建设,促进工程实践和实验教学体系的整体优化”,加强实验教学改革。

21世纪水资源变成一种宝贵的稀缺资源,水资源问题已不仅仅是资源问题,更成为关系到国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长治久安的重大战略问题。同时,开发清洁、可再生的水电能源已成为我国能源工业的重点发展方向,西部开发和西电东送战略的实施为我国水电工程建设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水电能源开局将进一步向西南和西北的大江大河高山峡谷转移,工程规模在逐步加大,从而需要高精度的仿真分析来解决工程中出现的实际问题。水电学科的实验教学工作也必须与时俱进。

一、改善实验设备

水电学科是华北电力大学的新建学科,目前有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和水文水资源专业。针对水电学科目前软硬件环境较为薄弱的实际情况,学校近几年投入大量资金来建设水电学科实验室。按照学科规划和“十一五”规划,水电学科实验室一直本着高起点、高水平、高利用率的原则进行建设。目前水电学科共建实验室12个,基本上能满足水利水电工程和水文水资源工程两个本科专业实验教学需求,功能齐备,软硬件资源配置合理,为水电学科提供了实践教学基地与全方位开放式的创新平台。大型物理模型有水工建筑物模型、水电站模型和水文沙盘模型,能够模拟实际的水电工程运行过程,有利于学生建立工程的总体概念,已经成为相关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水文气象室外实观测点有校内水文气象室外观测园、校内人工河和雁翅水文站。校内水文气象室外观测园不仅给学生提供了水文气象要素测量的场所,还可以为师生进行水文气象研究提供长系列水文气象数据。水文气象室外观测园中安装了自动蒸发站和DVIS自动气象站,可以把水文气象数据通过无线传输传到室内,在室内就可以查询到任何时段的数据。水安全与水情自动测报实验室安装有水安全与水情自动测报系统,可以把校内人工河、雁翅水文站和校内气象站的水情、气象数据传输到室内;并在人工河旁边设有液晶演示屏,显示校内人工河、雁翅水文站和校内气象站的水情和气象数据。其他基础实验室近几年也新购了一批仪器,实验设备得到了完善。实验设备的完善为实验教学的顺利进行打好了基础,为学生进行创新搭建了平台。

二、不断优化、完善实验教学体系、内容、方法、手段

水电中心在改革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始终坚持理论与实践并重,能力培养与素质提高并行,基础实验与专业实验、创新设计、科学研究有机结合,创造以学生为本的人文环境,坚持把知识传授、能力提高、素质培养贯穿于实验教学始终的教学理念”,构建了具有鲜明电力特色的四年不间断的可再生能源实验实践教学体系,并不断加以完善。建立了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从专业基础到专业再到综合、创新,采取“分层次、多模块相互衔接”的科学系统的实验教学体系;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既有机结合又相对独立,适应不同类型学生的需求。

水电中心不断更新实验教学计划,不断完善和更新基础实验。在“水利学”一级学科的基础上展开各门课程的实验,并把实验分为基础实验、设计实验和创新实验。基础实验为课堂内实验,有课时,是为设计实验和创新实验服务;而设计实验和创新实验是基础实验的延伸。

水电中心历来重视实验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逐渐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实验教学方法和手段。

1.先进信息技术为实验方法与手段创新提供了空间

实验中心在实验教学中广泛应用现代化教育技术,特别是运用现代直观教具进行教学,比如:多媒体教学、仿真技术、计算机网络教学等手段。开设流域模拟实验、水电站水库调度实验室、水工模拟实验等,学生的实验热情广泛提高,同时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效率。

2.在实验教学中实现了从“以教师为主”到“以学生为主”的转变

实验中心革新实验方法,增加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的比重,鼓励学生自己动手、独立思考,教师只作为引导者和协助者。鼓励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内容,实验室提供设备、场景,让学生在自己设计的实验项目中探索知识的运用效果、体会知识如何转化为能力,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动力。

3.实验中努力锻炼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综合和设计实验将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要求小组成员以团队的方式进行整个实验,共同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制定实验方案、组织实施。在各组竞争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锻炼团队协作能力。这种能力对学生以后参加工作,甚至整个人生都是极为重要的。

三、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创新

传统的教育理念的特点是注重理论教学,在实验教学中注重向学生传输理论知识,强调实验的精确性,只要实验步骤正确,实验结果合理就算实验圆满结束。这样学生只能死记课本知识,兴趣得不到发挥,动手能力差,创新意识得不到激发。每次实验的步骤都是学生按照老师讲解的实验步骤进行,连实验仪器怎么使用也必须有老师示范。做实验本来是一件有趣的事,结果到最后变成学生应付了事。有些学生甚至在做实验时什么也不干,等着回去抄袭同组学生的实验报告。在这种实验教学模式下培养的学生必然缺乏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走入社会后很难适应社会的发展。

水电中心在实验教学改革中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实验技术人员为主力,以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注重创新为核心,着重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综合素质和创新精神,适应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对全新实践型、创新型人才的需求。进行基础试验时,先让学生预习实验报告,研究怎么使用实验仪器,怎么做实验,老师只是在旁边起指导作用;这样既发挥了学生实验的积极性,又有利于发现问题,从而加深了对实验项目的理解。鼓励学生进行创新活动,加强学生创新活动的指导,安排从博士生导师到青年博士等各个层次的教师参与学生创新活动的指导,从制度上保证指导教师的数量和水平,同时兼顾特长学生的个性发展。对于创新实验项目,鼓励学生自由组合、自主设计创新性实验项目,项目选题要思路新颖、目标明确、具有创新性和探索性,在专业实验老师的指导下和经费资助下,学生自主组织实施完成创新性实验项目研究。今年学校水电实验中心的创新实验项目有“图形处理器(GPU)在水文数值模拟中的应用”、“三维数字流域模拟的处理”、“三峡工程与极端天气灾害以及当地水体生态环境的相关性研究”、“三峡工程对生态的影响评估”、“三峡水库运行模式及抗旱预警机制研究”、“区域水资源系统安全阈值分析”、“水循环驱动下的湿地生态演化研究”、“基于虚拟现实的流域电子沙盘设计与制作”。

在创新性实验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查阅文献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运用知识能力、动手能力等得到了锻炼和提高,团队协作精神显著增强。

四、改革实验教学考核方法,建立多元化的实验考核体系

实验教学中心积极探索实验考核方法的改革,根据实验教学的特点,从有利于激发学生实验兴趣和主观能动性、提高实验能力为目的,确定实验考核方式。建立了一套多元化的实验考核办法,根据不同层次采取不同考核办法。

根据学生的实验情况、学习态度、实验报告质量、实验结果分析,由实验指导教师进行综合评价,给出成绩,实验成绩按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个档次计入。

对于课内实验,按照期末总成绩的10%计入,采取平时成绩与操作考试、期末笔试成绩相结合的考核办法。平时成绩以实验操作、实验能力、实验结果及实验报告为依据。鼓励学生在实验中有所创新,对于有创见的学生可适当加分,实验成绩不及格应予重修。实验成绩要登记、建档,避免了以往考核基本知识的单一性和考核基本操作的片面性,促进学生自觉地进行自身能力的培养。

对于单独开设的综合设计型实验,单独计学分。采用“目标+环节+报告”的考核方式。学生综合与设计实验能力应包括资料收集与分析整理、方案设计、数据分析、报告撰写等全过程,因此,实验考核应分项进行,统筹兼顾实验过程、实验结果与实验报告。

五、完善实验室管理机制

篇7

第二章  防台风应急工作组架构与职责第一条  院应急领导小组为防台风应急最高指挥机构,各应急工作小组为防台风应急的执行机构。

第二条  应急办公室负责组织各应急工作小组进行防台风应急响应,发挥运转枢纽作用,负责防台风宣传教育、应急培训演练、台风信息汇报、通报工作,指派专人对台风灾害进行监控、预报、评估及报告,获取台风相关信息,向院应急领导小组汇报。

第三条 台风来临时,院应急领导小组组织启动应急预案。

第三章  预防和预警准备工作第五条  学院应每年开展至少一次全院性防洪防台风演练,提高教职工在紧急状态下的应变能力和防洪防台风意识。

第六条  针对有可能发生的台风与洪水危害,应急办公室与运行保障组负责储备必需的应急物资,包括沙袋、雨衣雨具、药品等,并合理配置到相关部位。设立应急抢险物资储备室(办公楼318室),储备足够数量的抢险物料,以应急需要。应急物资应保证其质量合格和数量充足,确保其在紧急状态下能正常使用。必要时学院应根据实际需要增配应急物资。

第四章  台风预警第七条  应急办公室应密切关注中央气象台和海南气象台的强降雨、台风信息,当接到气象部门的台风预警信号时,安排专人值班,随时将台风变动信息通报给院应急领导小组,直至台风结束。

第八条  院应急领导小组接到台风白色预警信号后,应召开碰头会,通报台风信息,研究应对措施。

第九条  运行保障组接到台风白色预警信号后,做好全院供电、排水等重要系统的自检自查防范工作,做好防台风准备。  

第十条  应急办公室接到白色预警信号后,应在全院组织安全检查,检查内容包括:雨水排放系统、建筑物防洪抗台风能力及潜在的隐患、施工设备摆放地点、人员居住地点、防洪防台风物资储备和管理、安全保卫工作、逃生路线等。对于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隐患,要明确责任、限时整改,各部门和人员不得延误。节假日期间,由应急办公室在学院领导指导下组织在校教职工开展全面防台工作。 

第五章  台风应急响应第十一条  防御热带低压(风力为6-7级)当接到气象台的台风蓝色预警信号时,院应急领导小组授权应急办公室防台风应急预案启动的信息,应急办公室向各应急小组通报情况,布置应急任务。各应急小组应做好如下工作:

(一)运行保障组应加强校区巡查,对校区室外设备设施、绿化植被、学院电梯、水电泵房等关键设施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确保其稳定、牢固,对管道附属设施进行检查,关闭好阀室门窗;在确保电梯内无人的情况下关闭电梯;督促承包商完成防台风的其他准备工作;通知超市、食堂等供应单位做好物资储备和保护、转移等工作。  

(二)应急抢救组负责做好学院各办公室、教室、宿舍等重要场所的防水防潮工作,关闭门窗,备好应急沙袋,控制好人员、车辆调度。

(三)资产保障组做好重要资料、图书文献、合同、账目、精密仪器和设备的防水防潮工作。

(四)人员保障组做好对全院师生职工的防台风应急通知、情绪安抚以及进入疏散撤离程序中的组织工作。

(五)应急办公室监督、指导各应急小组及承包商对上述工作的完成情况。各小组完成上述任务后及时向应急办公室反馈相关情况,应急办公室将情况汇总后,向院应急领导小组汇报。

第六章  防御热带风暴(风力8-9级)、强热带风暴(风力10-11级) 第十二条  当接到气象台的台风黄色、橙色预警信号时,院应急领导小组授权应急办公室向各应急小组通报情况,布置应急任务。各应急小组应做好如下工作:

(一)运行保障组通知各区域超市食堂相关营业场所,做好相关防洪、地质灾害、露管、设备受损、天然气泄漏等事件的预防准备。

(二)人员保障组统计学院值班与休假人员,确定全院师生职工都处于安全状态,未发生人员受伤、被困事件。

(三)应急抢险组随时待命,准备做好校产、人员的抢救、保障工作。

(四)应急办公室监督、检查、指导各应急小组对上述工作的完成情况。

(五)各小组完成上述任务后及时向应急办公室反馈相关情况,应急办公室将情况汇总后,向学院院应急领导小组汇报。

第六章  防御台风、强台风(风力12级以上)第十三条  当接到气象台的台风红色预警信号时,院应急领导小组视情况研讨决议是否进行撤离,决议撤离后授权应急办公室向各应急工作小组通报情况,并做好如下工作:  

(一)通讯广播组通过广播将情况通报全院人员。除留下必要的应急值班人员外,人员保障组应立即联系安排撤离车辆,组织其他人员进行撤离。各部门撤离前拔掉办公室电器插头,保存好部门资产,关好门窗,迅速到指定地点乘车。

(二)应急抢救组安排学院值班保卫人员检查确认学院各楼房门窗是否关好,所有电器是否断电。

(三)运行保障组通知施工单位,要求所有施工人员撤离到安全地带,异常情况立即通报应急办公室。

第十四条  防御因强台风引起的次生灾害:当发生由台风引起的次生灾害或突发事件时,学院应及时启动相关专项应案。

第七章  关闭应急响应第十五条  当接到气象台的取消台风蓝色预警信号时(或风力减弱至6级以下),院应急领导小组授权应急办公室防台风应急预案关闭的信息,应急办公室向各应急小组通报情况,布置应急恢复任务,相关应急小组应做好如下工作:

(一)运行保障组组织专业人员实施全院检查,检查生产系统和施工系统的设备设施、建筑物和构筑物等安全状况,确认安全,消除因台风造成的各种不安全隐患。如台风造成断电,运行保障组负责联系电力局安排送电,启动发电设备或机组恢复系统生产、恢复生活用水、网络通讯等,并做好清理与恢复工作。

(二)人员保障组、资产保障组初步统计损失,包括人员伤害、直接经济损失和间接经济损失,与保险公司联系,配合保险公司人员到现场确认损失情况,处理保险理赔相关事宜。

(三)应急办公室及时统计受灾情况,及时向相关方报告,并及时统计、筹集、申购应急物资,确保应急物资得到及时补充。

第八章  应急报告第十六条  台风应急启动后,院应急领导小组授权应急办公室在十分钟内,以钉钉通知形式通报全院师生,包括应急启动时间和台风具体状态等。

第十七条  台风应急响应结束后,院应急领导小组授权应急办公室在一个小时内通报全院师生,内容包括应急关闭时间和目前风力、后续气象情况等。

第十八条  收到橙色及以上台风预警后,由院应急领导小组在一个小时内通过中交集团突发事件汇报模块,向中交海投汇报学院防台抗洪准备工作开展情况。橙色及以上台风结束后,由院应急领导小组在二个小时内向中交海投汇报学院受损、恢复情况。遭遇红色台风预警,由院领导小组半个小时内向省教育厅及相关政府部门汇报。

第十九条  清理与恢复报告:当清理与恢复工作结束后,由应急办公室向院应急领导小组汇报,内容包括清理与恢复启动时间、灾后的安全检查和清理、生产恢复和工程复工情况、伤害和财产损失统计等。

第二十条  学院各相关部门做好应急过程的救援记录工作。

篇8

关键字: 雷电灾害;风险评估;现状;完善

中图分类号:TK288文献标识码:A

引言

依据漯河市防雷减灾中心提供的雷电灾害资料,结合历史资料,漯河市共发生雷击事件100多次,其中雷击死亡8人,伤2人。由此可见,雷击的频繁发生,对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了巨大的威胁。随着高层建筑物的不断增多,雷击的发生频率有所提高,而且严重化程度以及多样化不断增加。气象部门近年来逐渐重视,漯河市气象局在其部门职能中对此就做出过明确的指示,各部门要积极探索顺利开展雷击灾害风险评估工作的途径和对策。

如何开展雷击风险评估,首先要认识和了解雷击风险评估。雷击风险评估是研究系统性防雷和区域性防雷的技术支持,是准确定位防雷建(构)筑物类别及合理设计防雷工程技术方案的必然要求。简单来说,雷击风险评估根据项目所在地雷电活动时空分布特征及其灾害特征,结合现场情况进行分析,对雷电可能导致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程度与危害范围等方面的综合风险计算,从而为项目选址、功能分区布局、防雷类别(等级)与防雷措施确定、雷灾事故应急方案等提出建设性意见的一种评价方法。

雷击风险评估现状

(一)、依据法律法规开展雷击风险评估

《气象灾害防御条例》;(2)中国气象局第20号令《防雷减灾管理办法》;(3)中国气象局第21号令《 防雷装置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规定》,以及地方的气象和物价部门的法律、法规。依法办事,有法可依,对开展雷击风险评估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各个地区政策参差不齐,部分省份的收费不够明确,这对于评估必定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应当抓紧制定出台相应的政策文件和雷击风险评估收费标准。

(二)、雷电风险评估方式及内容

1、工作形式:根据气象管理部门的要求,并得到气象部门的许可,指定风险评估单位,然后依据一系列的评估标准进行评估。

2、雷电灾害风险评估分为项目的预评估、方案评估及现状评估。由于雷电风险评估,国内仍属于初级阶段,因此现在主要只是做建设项目方案的评估。对大型厂房、高层建筑等等雷电危险系数大的建筑物,进行雷电灾害分析,防雷设计的指导,并给出防护措施和应急预案。

(三)、防雷评估的推广问题

1、、宣传、认识不足:根据日常受理的经验来看,绝大部分建设方在办理防雷相关手续时并不知道有雷击风险评估这一项目的存在。即使工作人员做出说明,通常也会对其必要性提出异议。经常将前期可行性评估与雷击风险评估混为一谈,因此在宣传上有很大的欠缺。

2、在建设施工方面,绝大多数存在到气象窗口报批施工图防雷设计审核前施工图已经出了,才补办雷击风险评估。评估的最终目标是为建筑防雷提供科学的依据,这样做的话就不能真正的发挥雷击风险评估对设计的指导作用。

(四)、设备落后、人员缺乏

1、由于对雷击风险评估重视不足,导致设备缺乏或者是设备更新不及时,各个地方闪电定位材料的不齐全,造成整体技术水平偏低,最终导致这项工作的质量达不到要求水平。

2、专业技术人才是做好雷击风险评估的重要保障。关于人员问题,由于开展雷击风险评估的时间较短,技术水平有限,实践经验缺乏,如果再没有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那么在技术这一块就会达不到标准。

对开展雷击风险评估的思考

从核心问题出发,从根本上解决,保证雷击风险评估的技术质量和水平,解放思想,大胆创新,积极推动雷击风险评估工作的开展,拓展防雷技术服务新领域。还要对雷击风险评估有正确的定位和清醒的认识,统筹兼顾,在全市范围内实行合理可行的运行机制。

、关于仪器设备以及人员管理

1、仪器设备方面:政府应当加大扶植力度,对一些先进设备的引进是技术保证的前提。对基层设备要及时进行更新,因为基层是提供基础数据的重要来源。

2、人员方面:要招贤纳士,多引进雷击风险评估方面的人才,学习使用先进的科技手段,提升风险评估的效率与准确性。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认真程度,办事效率,保证每个评估报告都有质量的完成。我们也应该因地制宜的研发出适合本地区的雷击风险评估管理系统。积极研发和推广雷击风险评估管理系统,使复杂、繁琐的计算过程简化。

3、完善制度:由于雷击风险评估发展时间短,制度也都有一些漏洞,因此应当建立有效的制度,以提高评估的质量和水平。每个从业人员必须都要有相应的从业资格证书,并且要定期对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进行考核,确保雷击风险评估的质量和服务都达到标准。

(二)、关于制度的完善

1、雷击风险评估制度的完善:有些地方的法律法规仍然不够完善,收费模糊,工作的内容不够明确。对此政府部门要提高重视,对不合理的制度进行补充完善,细节制度清楚。进而促进雷击风险评估工作的顺利开展。

2、雷击风险评估机构制度:机构内部制度的完善,工作流程制度、用人制度、考核制度的完善工作。

、推广宣传工作:由于大众对雷电灾害风险评估的陌生,造成了对其的不理解,使其在推广上遇到了很大的阻力。需要各个部门的协调配合,利用宣传材料、网络以及其他的媒介进行宣传工作,使更多的人了解、认识雷电的风险评估的重大意义。从而提高对评估的全面认识。全社会重视起来了,实施落实起来就相对容易多了。

结束语:气象事业的发展与气象法律体系的建设相辅相成。防雷事业的发展同样也离不开有关防雷法律法规的出台与落实而得以保障。雷电灾害风险评估在防雷相关法律法规中的重要程度仍有待提高,以使其重要性与其在法律上的体现相匹配。在提升雷击风险评估在法律中的重要性的同时,更要加强其细致化规范进程。

通过雷电灾害风险评估可为评估对象提供雷电防护的科学设计、灾害风险控制、经济投资、应急管理等方面服务,保证防雷工程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雷击风险评估是开展综合防雷的必经程序,也是实现科学防雷的必要条件,体现了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理念。雷电风险评估需要较高的科技含量,要避免盲目性,保证数据的科学准确,评估报告具有权威性。让更多的人知道,雷电风险评估是雷电风险灾害管理的关键措施,具有控制和消除隐患的重大作用。

参考文献:

[1]杨仲江.雷击风险评估与管理基础[M].北京:中国气象出版社,2010:21-25.

篇9

1.制定活动计划,送交学校有关部门批准。

2.任课教师准备相关材料,设计与印发调查报告。

3.任课教师通过课堂教学动员学生积极参与,提出活动要求,布置具体的活动任务。学生根据接受的任务,按照研究性学习过程,展开资料查询、实地考察、访问调查工作。

4.教师跟踪部分学生进行抽样检查与指导,积累学生调查过程的照片或文字资料;并根据普遍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指导学生开展活动。

5.学生完成调查访问后,进行室内作业资料整理、填写调查报告,结合所学知识撰写小论文。

6.教师汇集学生调查研究的成果,组织学生在课堂上交流和讨论,教师针对学生项目活动的过程与结果进行学习评价。

7.选择每组的代表性作品,面向全体学生展览与交流。

二、例谈地理实践课的实施过程(以武都的气温和降水为例)

第一步:七年级学生学习了气温与降水知识后,学校校长与陇南市气象局联系,分成几个小组,一个小组6-8人到学校旁边的陇南市气象局考察,介绍并观测气压表、自动气压计、电接风向风速计、干湿球温度表、最高和最低温度表、自动温度计、毛发湿度计、虹吸式雨量计、蒸发皿、日照仪等仪器设备,并做观测记录,进行能见度、云量观测等。第二步:成立七、八年级气象观测兴趣组,老师给予必要的知识与方法指导。分成几个小组每天四次详细观测与记录气象数据。结合陇南市气象局的天气预报向全校师生作当天的天气预报。第三步:把每个月收集的数据转绘成图表,分析阶段性的气象特征,并经小组讨论撰写气象报告。将原始数据和分析报告作为气象站的积累资料存档。

三、让学生学会多动手,联系实际

篇10

在市气象局党组和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积极支持、配合局领导工作,团结全体职工、齐心协力、努力工作。下面就一年来的政治思想和主要工作情况向领导和同志们述职,请予以审议。

一、强化学习,更新观念

——认真参与防灾减灾大讨论活动。通过对总书记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认真学习,深感党和国家对加强气象防灾减灾工作的高度重视。经过学习,使我进一步认清了形势,进一步增强了责任感和使命感,更加坚定了做好气象防灾减灾工作的信心和决心。

——学习法律知识。坚持《宪法》、《气象法》、《四川省〈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实施办法》、《诉讼法》和部门相关法律法规知识的学习不放松,学会了用法律来护卫单位发展。

——学习专业知识。认真组织、参与业务学习和质量分析会,加强自学,学习新知识、新技能,为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了基础。

二、以提高基础业务质量为重点,夯实基础

——用制度管人,促进业务质量不断提高。年初,进一步完善了各项业务规章制度,落实综合目标考核管理,分工负责、任务清楚、责任明确、奖惩逗硬。对《业务值班制度》、《业务学习制度》、《交接班制度》等执行情况常检查、常监督,同时定期和不定期的对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进行检查,抽查气薄-1和值班日记,肯定成绩,查找差距,增添措施。

——加强学习,增强服务意识。通过定期和不定期的业务学习、质量分析会,按照业务科制订的业务学习方案,加强业务知识的学习,进一步提高了业务技能。通过全市防灾减灾大讨论活动后,全体业务人员进一步认识到做好基础业务工作的重要性,端正了工作态度。

——加强设备检修,确保资料齐全。今年我局二级站设备和区域自动气象观测站多次出现故障,发现故障后,第一时间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组织业务人员进行排查。并先后多次带领业务人员冒着恶劣天气前往各区域自动气象观测站点进行维护,查找原因、认真分析、及时排除,保证了仪器的正常工作,确保了资料的完整。

今年,观测、发报、预审无出站错,通过百班验收7个。

三、以提高气象服务质量为中心,树立形象

——气象服务准确、及时、周到。在中长期预报和短期灾重天气预报服务上,坚持分析、讨论、制作、签发制度。截止目前,共印发决策服务材料31期;开展专题专项服务35次。并通过短信平台、12121等方式将预报及时传递到各级领导和群众手中,准确的预报为领导决策提供了依据,为抗灾自救赢得了主动权,做到了领导、用户、群众满意,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

——全力搞好抗震气象服务。5月12日14时28分汶川发生8.0级地震后,我局迅速反应,立即成立了抗震救灾应急气象保障服务领导小组。在确保人员安全的前提下,加强值班,开展好抗震气象服务,抗震气象保障专题预报七期。县长同志来我局视察工作,并询问了震后天气趋势,他说:“气象局反应迅速,工作有条不紊,气象服务主动及时”。

——努力增强气象服务针对性。为了解春耕生产情况,更好地搞好春季气象服务,汛前,组织业务技术人员深入、、等镇乡。通过认真的调查了解,摸清了当前我县农业生产现状,分析了制约农业生产的因素,并及时向县委、县政府汇报了情况;为我们有针对性的开展气象服务和增强服务的适用性,提供了依据。

四、稳步推进气象科技服务

——增强手段,大力宣传。一是充分利用报刊、活动、电视节目等宣传气象法律法规和科普知识,让更多的人了解气象、关注气象、支持气象。今年共发放资料3000余份,制作电视节目四期,接待咨询群众800多人次,上报气象信息23期。

——加强部门协作,规范气象科技服务工作。一是积极申请办理氢气球灌充施放许可证和广告经营许可证,目前已取得两证,增强了气象科技服务工作的合法性。二是进一步加强年度检测工作。分别与县安监局和县教育局配合,对易燃易爆场所和全县中小学校的防雷安全工作进行了一次综合检查。三是理顺关系,规范了前期可行性评估工作。目前,我局已进入行政服务中心综合服务窗口。

积极开展雷灾事故调查。8月21日,县城北变电站遭雷击,我局迅速组织技术人员对此次雷击事故进行调查,通过实地调查,作出分析报告后向县安委会汇报,并制作一期防雷简报在党政网上,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

——服务到位,效益明显增长。今年,通过与各部门的配合协作和气象科技服务人员的努力,效益与历年同期相比明显增长。

五、廉洁勤政,在廉政建设中既唱好“主角”,也唱好“配角”。

廉正建设在我局具有较健全的规章制度和较完善的监督程序,作为一名领导,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知情、参与、监督、评判的过程充分体现民主监督和民主管理,同时也是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重要环节。在日常事务中如设备维修,物品添置等诸多事项,我们严格按照有关规章制度办事。同时我也要求大家在工作中不漏项、不违章,每个工作环节都实行阳光操作、透明处理,无论事大事小都要做到廉洁自律、奉公守法,在党风廉政建设过程中,既唱好了“主角”,也唱好了“配角”。为保证廉洁自律工作落到实处,在保持先进性中作出了应尽的职责。

六、体会

一是加大了知识更新的力度。由于队伍缩小,一个人要胜任几项工作,促使在职人员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术。为了提高工作效率,提高业务质量,从业人员自学的积极性明显提高。二是竞争意识普遍增强。随着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的落实,打破了“铁饭碗”,在职职工认清了形势,学会了用新观念、新知识包装自己,找准了自己的位置。三是责任心不断加强。由于人少事多、任务重,全体职工打破了八小时工作制,以工作质量的好坏为标准,全力履行自己的岗位职责。

七、存在的不足

1、对政治理论的学习不够,政治修养还有待提高。

2、管理经验不足。

八、今后努力的方向

一是必须清醒地看到在我们的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亟待改进和解决的问题。二是高度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建立新型的、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