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专业学习计划范文
时间:2024-01-10 17:51:1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电子专业学习计划,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1积极推进一体化教学
学校开辟了从时间、空间和内容上的“全开放”实训室。每周有一天时间给学生安排上基础文化课,比如语文、数学、体育等。其余四天安排上专业课。专业课教学全部采用一体化教学模式,如电子信息类专业的电子CAD、SMT、电子电路制作等专业核心课程,安排专门指导教师在实训室上课,学生按需使用,随时保证学生选择实训,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训练、研究和创造的环境,有力保障学生日常技能训练顺利实施,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为一体。
1.2推动教学内容改革
以每年全国技能大赛项目书为指引,结合我校实训设备和师资水平,改革教学内容。增加了SMT实训、电子CAD抄板等实训项目,使我系的教学内容与本专业的市场需求相适应。
1.3促进课程改革和课程建设
对电子类专业课程进行整合与优化,将课程按照基础能力、专项能力、综合能力三层次递进构建课程体系,将教学目标和任务具体落实到学校、企业、社会的各个教学环节上。基础能力着重训练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安排在第一、二学期实施。专项技能训练阶段与专业理论知识紧密结合,安排在二、三、四学期实施。着重培养学生掌握职业岗位群常用的技术,要求学生在实践环境中能运用一项或几项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综合创新能力以实际或模拟(仿真)实际对象为背景,安排在五、六学期实施,着重培养学生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下,综合运用
2培养适应一体化教学的“双师型”教师
实施一体化教学首要条件是教师。一体化教学需要的是“双师型”教师,没有“双师型”教师,理论和实训还是割裂的。为了培养双师型教师,我校采取理论教师下工厂企业工作,实习教师理论进修的方法,大力培养一体化教学所需要的双师型教师。随着进一步深入推进一体化教学,学校对“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力度还在加大。为了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培养“双师型”的教师,我们采取了多种措施:①让新教师与老教师结对子,采用一对一的传、帮、带活动;②将理论课老师和实训课老师的工作岗位定期轮换,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③要求教师每年完成一件有一定技术含量的实践作品,并对优秀的教师进行奖励;④每年开展教师技能大赛,引导教师提高实践技能;⑤鼓励教师申报各级科研课题;⑥让专任教师跟随学生下厂实习锻炼,到企业拜师学艺;⑦出资鼓励教师外出培训学习;⑧聘请国有大中型企业退休专家、高工和技师来我校兼职。
3营造实施一体化教学的实训场所
实训场所是学生进行学习和实践操作的重要地方,也是专业教学设施和仪器存放的地方。加强实训场所的建设,是开展专业教学的基本条件。有了充足、规划合理和干净的实训场所,才能满足正常的教学。为满足一体化课程实验和实训教学的要求,我系坚持“加强校内实训基地,不断开发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理念。建立了一批具有真实或仿真职业环境、设备齐全、软硬件配套的校内外实训基地。构建了集基本技能实训、综合实训、专业实训、半工半读、技能鉴定等功能为一体的专业课实训教学平台。
3.1校内实训设备
为了配和一体化课程的顺利进行,根据各专业和课程的需求,共组建了17个实训室分别是:模拟电路实验室1个、数字电路实验室1个、电工电子实训室2个、电子产品装调实训室2个、印制电路板制作实训实训室1个、电路仿真和模拟实验室1个、电子CAD实训室1个、电子工艺实训室3个、移动通信实训室1个、家电维修实训室1个、空调与制冷实验室2个和1个PLC实训室。17个校内实验实训室的建设都是按工业企业的实际应用情况而设计和实施的。各实验实训室之间相互分工和密切联系,满足了本系所有一体化课程从焊接、器件检测、电路分析、电路图的绘制、电路板的制作、电路仿真、仪器仪表的使用以及电路组装和调试的教学需要。
3.2校外实训基地建设
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是对学生进行实践能力训练、职业素质培养的重要场所,同时在教师进行实践锻炼、应用研究、技术开发、新技术的推广应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促进我系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与发展,更好地推进我系一体化实训场所建设工作,确保学生在校外实习实训基地顶岗实习、专业实训和半工半读等工作落到实处。多年来,我系积极与各大企业联合,开展校企合作。目的就是为一体化教学提供真实的工作环境,让学生在校期间就能够了解企业的需求、体验企业的管理文化。实现学校教育和企业实际需求零对接,帮助学生尽快适应企业的工作环境,提高学生的就业率。
4一体化课程改革
4.1一体化课程体系设置
通过深入调研、严谨分析论证,吸纳先进职业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锐意改革,密切与企业等用人单位的联系,以“2+1”校企合作模式为主线加强专业建设。以项目任务和工作流程为引领、岗位需求和职业技能要求为依据,对接电子信息企业岗位群,构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建设一体化教学课程体系,采用理实一体教学模式,以任务驱动精心设置情境组织课程内容和设计教学活动,大力促进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驱动的校本教材开发模式,以职业性、前瞻性、实践性引领电子与信息技术专业教学改革,培养面向电子信息行业第一线的、综合应用能力强的技能型人才。
4.2构建一体化课程体系
4.2.1建设精品课程、核心课程
通过对行业企业的充分调研分析,进一步明确职业岗位需求,引入电子行业企业标准,聘任行业专家、企业代表,以职业技能培养为目标,以项目为载体,按照“做中学,做中教”的一体化教学理念,由专业教师和企业专家共同完成《电子工艺与技能训练》、《电子电路制作》、《电子CAD项目训练》3门专业核心课程建设,并将《电子CAD项目训练》打造成校级精品课程。
4.2.2校本特色教材建设
根据专业教学和岗位培训的要求,按照“理实一体化”课程要求和学生学习认知规律重新序化课程内容,与企业技术专家共同编写具有中职特色、以实际工作中典型案例为依据的校本特色教材。
4.2.3完善课程标准建设
根据课程特点、实验实训条件,结合顶岗实习企业具体情况,同企业一起制定本专业各门课程的课程标准。内容包括:课程基本信息、课程性质与任务、课程目标、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教学基本条件、课程实施建议、考核与评价、教材和参考书。
4.2.4建立以能力为核心的学生评价模式
篇2
关键词:创新 整合 多媒体技术 信息化技术 发动机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3)12-0032-01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如何提升中职学校学生职业技能和教学质量是职业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在信息化时代,教师要努力探求信息化软件,网络环境下的教学,充分利用信息化资源组织教学活动,突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探究性,使学生从被动接受者变为主动参与者。因此,利用信息化进行教学是中职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新课程改革的必然产物。
一、运用信息化教学技术,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信息化技术的使用可以大大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使学生多方位了解授课内容
例如汽油发动机的拆卸课程教学中,可以通过视频的播放,图片的展示,使学生认识到规范拆装发动机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这种氛围中,教师可以在授课开始前使用局域网分发工作任务书和任务评价书让学生对教学内容有所了解、加深印象。同时,为使学生清楚汽修岗位的职业要求,还可以分发汽车4S店维修技师工作手册。学生收到任务书之后,观看拆卸发动机示范视频,教师提醒学生记录视频中拆卸发动机各总成的顺序,这是教学难点内容。播放发动机Flash学习动画。接着,各小组展示课前收集的发动机拆卸工具,这是教学重点内容。借助信息化教学手段,将理论变为直观,帮助学生明确本课的工作任务,提升学生协作探究的能力。
2.多媒体教学可以将学生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
在信息化实训室,学生每人一机,借助汽车教学仿真软件进行仿真实训,只有鼠标点击变成热点的区域才为此时应该拆卸的发动机总成,这便规范了学生的发动机拆卸顺序。根据信息栏中的操作导航,选择正确的拆卸工具。学生可以不计成本的,自主、反复的训练拆卸发动机,强化操作技能,提高职业素养,如遇工具使用不规范,根据操作提示进行纠正。进而突破教学重点,化解教学难点。改变了以往“一人操作,众人围观”的状况,为后续的实训教学扫清障碍,凸显了信息化教学手段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二、运用信息化教学技术,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
运用信息化教学技术进行授课,可以突出“做中学,做中教”的职业教育理念。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例如汽油发动机的拆卸这门课,将任务实施依次设定为操作演示、仿真实训、模拟企业三个环节。
1.仿真导训
在以往的实训教学中,学生无法在课堂体验企业的工作环境,借助汽车教学仿真软件模拟的企业工作现场,将学生引入了一个真实的工作环境,提升学生参与项目的兴趣。同时教师演示软件的操作方法。
2.仿真实训
由于设备数量有限,学生得不到足够的实践机会,专业技能薄弱,导致拆卸发动机时的误操作现象时常发生。在信息化实训室,学生每人一机,借助汽车教学仿真软件进行仿真实训,只有鼠标点击变成热点的区域才为此时应该拆卸的发动机总成,这便规范了学生的发动机拆卸顺序。根据信息栏中的操作导航,选择正确的拆卸工具。学生可以不计成本的,自主、反复的训练拆卸发动机,强化操作技能,提高职业素养,如遇工具使用不规范,根据操作提示进行纠正。进而突破教学重点,化解教学难点。
3.模拟企业
受教学条件的限制,学生拆卸发动机的种类单一;而且在课堂学生无法感受到汽修企业的工作氛围,为此将大众汽车4S店售后服务系统引进课堂,借助此系统进行企业场景仿真实训。学生扮演大众旗下各车型的维修技师,操作4S店售后服务系统,查询各车型拆卸发动机时使用的工具和拆卸顺序。教师针对学生遇到的问题,进行一对一辅导。在完成本课教学任务的同时,学生在课堂体验到了企业的工作方式,实现了课堂与企业的“零距离”。
在任务实施阶段,严格执行企业6S管理标准,通过汽车4S店维修技师工作手册让学生清楚6S管理标准在企业中的具体体现。
为实现专业与企业岗位的对接,利用网络视频软件,将在工作现场的奔驰4S店维修技师请进课堂,根据任务评价书并结合其工作经验给予学生指导性评价。教师运用考评系统考查学生的学习情况。小组之间对协作能力,学习态度进行互评。从而构成了一个多元化的评价模式。
理论拓展和企业拓展构成了任务拓展。教师引领学生登陆“汽车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网络学习平台”,下载本课的理论拓展资料。考虑到学生间的差异,将理论拓展内容设定成不同层次供学生选择作答。在企业拓展方面,定期邀请企业工程师到学校为学生做职业规划培训,考核成绩优益的学生将被送入企业进行实习。同时开通公共邮箱、微博等网络资源,为学生搭建了一个课后与教师和企业互动交流的平台,培养其自主学习的能力。
信息化教学资源将激发兴趣、收集资料、准确操做、模拟企业、多元评价和重视实践相结合,为学生构建了一个系统、立体的学习模式。
三、运用信息化教学技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在传统教育中,教师教教材、学生学教材、考试考教材,除此之外很少有别的信息来源。学生对教师的讲解总是言听计从,缺少质疑,创造性自然差。而在信息化技术的支持下,学生可以通过信息技术获得大量的相关信息,拓宽了他们的视野。
运用信息化教学资源进行授课,优化了学生的学习环境,弥补了传统教学中的不足。提高了学生的职业技能,取得了良好教学的效果。作者尝试在大连电子学校汽车电子技术专业试用信息化技术教学取得了可喜的成效,我校培养出的学生先后被雷克萨斯4S店、奔驰4S店、耐跑轮胎等知名企业录用。
总之,在中等职业学校汽车电子技术专业教学中引入信息化教学资源,采用多媒体的教学方式,能够使学生回归现实世界、面向实践、了解专业最前沿知识,较好的培养了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学生的潜能得到有效开发,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使他们成为应用型、创新型的高素质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新时代的高职院校教师应该认真思考如何将现代化信息技术运用到实际教学中去,真正为国家培养出理论学习与实践能力皆优秀的复合型专业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田川:浅议校园信息化条件下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J].辽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5).
[2]彭绍东:《积件思想的形成与理论基础》,《现代教育技术与现代教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篇3
【关键词】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与自动化;教学资源库;策略
一、教学资源库对力系统继电保护与自动化专业教学的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提高实践教学效率和资源利用率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与自动化专业是一门要求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要求学生们必须有大量的时间来进行实际操作,从而在最大程度上提高学生们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然而在目前的学校教学过程中,却是很少涉及到实践教学这一方面,无论是实验场地还是实验设施,都远远满足不了学生们的需求,这对培养技术性、专业性、创新性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与自动化人才来说,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因此,为了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培养学生们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性应用人才,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可以加强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与自动化专业教学资源库的建设,该数据库能够在最大程度上满足学生、教师的各种要求,该数据库能够将传统的实验项目演变成主动型和设计型方向上转变,对培养学生们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起着非常重要的促进意义。
(二)有利于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与自动化专业教学师资队伍的建设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主要是起着引导作用,因此教师要不断加强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与自动化专业有关内容的学习和研究,从而能够为学生们提供更多、更好的知识,而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与自动化专业对学生们的实践能力具有非常高的要求,因此,就要求教师必须要有一个可以提供实践教学的平台,从而帮助教师有更多地时间和精力去进行创作、研发和整理,通过资源库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另外,教师还可以通过Web网络,实现跟校外优秀教师的深入交流,加强跟企业有关人员的合作,甚至还能够参与一些远程合作,这些都对提高教师实践能力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从而在最大程度上提高了教学师资队伍的建设,进而促进了学生们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
二、教学资源库建设的模型及功能
(一)课程体系设计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与自动化专业在对教学资源库课程体系进行设计时,改变传统的以课程内容来进行划分的方式,而是选择以学习者职业成长路径及认知规律为重点来进行相应的划分,从而能够在最大程度上使学生能够知道学习什么、怎样学习,学习起来就变得非常主动。另外还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基础不同、接受能力的不同,要求教学资源库根据学生们的实际情况,具有针对性进行模块学习,使学生能够找出适合自己学习的模块,动态呈现与学习者当前学习能力最相关的教学内容,从而使学生们对学习充满兴趣,还能够更加准确的找出自己的不足之处,具有针对性的进行学习,所以,学生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针对性的选择,构建适合自己的课程体系充分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具体模块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实验教师教学管理模块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与自动化专业是对学生们的动手能力具有很高的要求,因此实验是该专业一个非常重要的模块,教师作为实验教学过程中的指导者,必须具有丰富的实践教学经验,能够将网络教学和经验有效的结合在一起,从而能够帮助学生们更好的去学习,引导学生们做学习实践活动中的主体。
(2)学生实验与实践模块
学生们能够对实验内容和实验时间可以根基自己的时间来进行相应的选择,从而是数据库具有自由、开放式的运行模式,因此,在对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与自动化专业数据库建设过程中,可以充分考虑到学生们的实际能力不同设计出具有不同层次的实验项目,从而方便学生们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选择实验项目,提高学生们的自信心,从而在最大程度上激发学生们学习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与自动化专业的兴趣。这样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们选择实验项目的人数来合理的安排实验时间;另外,在教学计划之外的实践实验,就要求学生们自行组织创新性组织来进行预约,只有获得批准的组织才能够申请实验的项目和时间,由此可见,资源库平台一方面肩负着实验教学活动组织的完成情况,另一方面还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设计一些标准化的题库,从而能够有效地组织学生们进行网上技能大赛,这将会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们学习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与自动化专业的兴趣,提高其课堂教学效率。
(3)实践教学资源模块
资源内容非常丰富、信息获取非常方便是资源库的一个重要特点,由此可见,一个资源优质、检索快捷的学习资源库对提高学生们的学习水平来说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结合本专业的教学特点,将实践分为校内实践和校外实践两大部分,校内实习的子模块主要包括实践进程查询、实验项目列表等,不同的实验项目其细分也是不同的,这样又可以细分为实验背景描述、实验操作演示、实验指导课件、虚拟仿真实验等内容,这里的实验项目都是取材于企业的实际应用,职业性更强;校外实习的子模块主要包括实习基地资料库、实习基地视频和设备素材库和思考题库,其实习的资源内容是丰富多彩的,而且还具有非常方便的获取资源信息的特点,这对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来说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从而能够在最大程度上提高学生们的动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以及综合应用能力,非常有利于将学生们培养成为对社会发展有用的人才。
(二)就业指导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与自动化专业从业人员工作环境一般来说比较苦,而且工作任务也比较繁重,因此,该专业在加强对学生们专业技能培养的同时,还要加强对学生们职业发展方面的教育,使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就能够了解社会、了解将来的工作环境,以便帮助学生们做出合理的选择,从而使学生们能够在将来为社会发展提供出更好地服务,使他们能够树立爱岗敬业、忠于职守、勇于奉献正确理念。
(三)名师专家
该平台能够将全国各个省份的优秀教师、优秀企业技术专家的信息、实践经验、工作总结等详细的写出来,以便使学生们能够更加自主的进行学习,实现跟专家优秀教师之间的互动。
三、结论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加强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与自动化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已经成为学校一件迫在眉睫的事,该平台非常有利于提高学生们的动手实践能力,这对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起着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龙艳红.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与自动化专业建设方案与实施[J].中国电力教育,2011(4):56-61.
篇4
【关键词】信息化技术 信息资源 方法与手段 电气自动化技术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1C-0191-02
一、信息资源的利用有利于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
传统的教学模式因为局限于课堂,教学方法和手段落后,知识更新慢,缺乏培养人才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所需要的平台,学生被动地模仿和接收,其学习的主动性被压制,且受资源和条件的限制,在实施人才培养方案的过程中存在落实不到位,不能物尽其用,无法培养合格的人才,更无法满足信息化时代的要求。在现代职业教育发展变化的过程中,人才培养的模式不断在优化,不同的国家在职业教育领域都积累了不少经验,新加坡和德国都是职业教育开展比较成功的国家。通过资源共享,我们及时了解最新教育理念、各专业技术领域的新动态和新设备的研制成果,及时调整我们的课程目标和培养人才的方式。
使用信息化技术,是教育模式发生重大改变和提高的基础,将彻底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观念,更能培养符合现代信息社会要求的合格人才。
二、信息化教学的核心
在教学中使用信息化技术,关键在于教师如何合理地应用技术,应用信息化技术进行专业课程教学更有其独到的优势和发展空间。综合来说,在课程中信息化技术有如下之用。
(一)因教学需要运用信息技术作为教学工具
信息化技术并不是教育教学本身的内容,是用于进行教学的工具,如最早的黑板、粉笔,后来有了投影仪,影像教学,现在有了具有时代特征的互联网技术。在长期的教学实践活动中,逐步推广了教学技术,这种技术的发展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是根据教学技术发展的规律形成的,利用这种技术实现一定的教学目的、完成一定教学任务,其本质是促进学生的发展和提高。随着信息技术发展和教学理论更新,对信息技术在教学中作用的观念发生深刻的变化,可以分别从不同角度来审视信息技术在课程和教学中的作用。
1.信息化技术作为媒体的作用。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是构成教学体系的要素,在信息化教学中, 信息化技术作为媒体成了另一个重要的要素。媒体是连接教师、学生、教学内容的载体,通过媒体,教师和学生进行知识的交流,大大丰富了教学系统,教学更为立体。通过大量的电子教室和多媒体教室的应用,老师通过信息化技术与学生沟通,增强了教学过程中的互动和立体性。
2.信息化技术作为工具的作用。在教学上把信息技术作为工具可以克服传统教学的弱项,一是作为认知工具,学生可以主动积极地接受知识,而不是单一从老师那里获取知识,如使用基于PROTEL DXP进行电子CAD制图课程教学,不但能让学生很快完成复杂图形的绘制,而且也掌握了相关软件知识的应用。二是促进提高效率的工具,信息技术可以帮助学生拓展思维,提高学习效率,激发创造力。事实证明,使用MUTISIM9进行电力电子技术课程完成整流电路、逆变电路、斩波电路等实验,数据精确,安全可靠,效率高。三是作为沟通工具,老师和学生之间建立联系,进行交流,学生之间用于讨论,共同进行研究探索,电脑的普及为我们沟通创造了条件。四是作为研究工具,获得信息,评价与选择信息资源,开展科学研究活动。网络的发达给我们的科学研究提供优质服务。
3.信息化技术作为实践设备替代的作用。由于在专业教学过程中有大量实践教学环节,所需教学设备多,要求更新速度快,受经费和采购等条件的限制,设施不能满足课程的要求。使用信息化技术模拟生产过程,得到一些确切的数据,仿真实现设备的操作全过程,让学生了解设备的作用和原理。此外针对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因为实际生产场所使用高压电,环境复杂,对学生人身安全有危害,使用信息化技术可以得到更安全的实习场所。如基于STEP 7 MicroWIN4.0的YL-335B自动线实训装置,可以把生产车间的装卸、检测、入库等生产过程全部实现,供电气自动化和相关专业实践课程使用。
(二)教师对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水准
教师必须储备本学科领域知识、本课程知识、教学方法知识、学科教学法知识、有关学生知识、有关教育情境设计的知识、其他课程的知识。而学科教学法知识是学科教师专业知识中最核心、最重要的知识,对有效教学具有支配作用。目的是把学科知识转化为容易被学生理解和接受的教学内容,它是学科教师区别于学科专家和一般教育学者而特有的知识类型。因为教师知识的复杂性、多面性和情境性,通过将技术整合到自己的教学之中,融合技术的学科教学法知识是技术知识与学科知识融合后产生的一类特殊的知识,体现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也是教师在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中获得知识的高水准境界。这类知识已经超越了学科知识、教学法知识、教学技术知识的各自内涵,是三类知识的融合。在具体的学科教学中,运用合理恰当的教学技术,创设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情景,拓展教师的信息化教学,促进学生信息化学习能力的发展,同时也更好地促进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不断发展。
(三) 信息化技术起到强化实践的作用
信息技术作用于课程知识,使课程知识的呈现方式发生变化,很好地支持完善教师个性化的自主学习,对于教师的实践性知识有明确的指向性,建立信息化的实践性知识体系。信息技术对于教师的实践性知识,不是单纯的作为实践性知识的一部分,而是对于不同的实践性知识类型有不同的渗透作用,还可以通过应用仿真技术\动漫技术\虚拟技术,逼真地还原实践场景。
三、信息化教学对专业课程的促进和发展作用
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能打破各专业领域的界限,为各领域的发展带来巨大的空间和前景。如电气自动化专业,应用信息化技术,提高了机电一体化的自动化程度,带来了自动化生产线的出现,把传统的机械工业和新兴的信息产业、电子工业结合在一起,作为电气自动化专业课程教学,为了贯彻落实“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方式,必须最大限度地使用信息化技术教学,才能促进课程的改革和发展,在人才培养方式上做到彻底改变。
以专业核心课程电气控制技术为例,从基本知识,即低压和高压电气原器件的名称、结构、原理的讲授,到典型控制电路分析,进而典型生产设备控制电路的研究,最终是根据控制对象的不同设计拖动系统,应用基于微处理器的工业控制装置实现复杂的控制过程,实现工业控制的自动化和现代化。
在本课程学科教学法知识的积累过程中,信息技术的应用始终贯穿着整个课程教学过程,按照项目教学的要求,分为三大模块,十三个子项目,始终强调师生互动,自主学习,激发热情,挖掘潜能,开发创造性能力。具体做法如下:
一是应用多媒体技术进行理论知识的讲授,学生们可以通过幻灯、图片先认识各种元器件,通过动画技术显示元器件的动作,了解原理和结构、动作过程。在有了初步认识的基础上,学生借助网络技术了解有关最新元器件的开发研究工作和领域的新发现,为他们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储备能力。
二是把课堂无限延伸,在讲解典型控制电路时,不再局限于课本的知识,新工业时代技术革命日新月异,通过互联网人们可以足不出户,把最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教师和学生通过信息技术进行互动交流,运用信息技术模拟出融教室、实训室、生产车间于一体的教学情景。模拟出安全可靠的生产场所,实现低成本的工学结合,解决实训设备不足的问题,仿真在最大程度解决了实习过程中的安全问题。
三是信息化技术带动了研究工作的进行,技术的进步是没有止境的,工业控制理论和技术的发展也是通过不断的探索和研究得来,对于大型生产设备的控制,通过使用信息化技术,实现智能化改造,提高生产效能。我们在讲授生产设备控制电路时,应用了Plc来实现电路功能,大大提高效率,简化了控制系统的结构,最重要的是激发了学生应用信息技术进行研究的热情。
四是考核方式的改变。教学评价是为了检验教学效果,如何开展信息化教学评价对有效实施信息化教学有指向作用。我们通过网络答题,电子CAD设计控制电路,仿真软件应用,全方位考核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知识应用能力和研究能力。
当前,虽然信息技术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信息化教学也会不断出现各种新情况和新问题,结合专业领域的发展和变化,我们通过思考信息化教学理念、教学设计和教学形态三个层面的具体落实,通过对每个层面的信息化教学目标、教学情境、教学策略和教学评价这四个方面要素的正确理解和合理运用,以保证信息化教学在电气自动化技术课程的有效进行,不断促进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
【参考文献】
[1]李春鹏,李棋.教学过程的信息理论分析[J].电化教育研究,2008(8)
[2]阎亚军,周谷平.对课程改革的若干思考[J].教育研究,2008(1)
[3] 王陆,刘菁等著.信息化教育科研方法[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4]张筱兰,郭绍青.信息化教学[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5]郭俊杰.信息化教学有效性策略分析[J].中国远程教育,2010(10)
篇5
【关键词】多元智能理论;一体化教学;电子信息技术专业
1.引言
一体化教学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本位,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采用理论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能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及时消化吸收,目前在职业教育中广泛采用。一体化教学可以达到:教学从“知识的传递”向“知识的处理和转换”转变;教师从“单一型”向“双师型”转变;学生由“被动接受的模仿型”向“主动实践、手脑并用的创新型”转变;教学组织形式由“固定教室、集体授课”向“室内外专业教室、实习车间”转变;教学手段由“口授、黑板”向“多媒体、网络化、现代化教育技术”转变。
多元智能理论是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当代著名心理学家和教育家霍华德·加德纳提出来的,他认为人的智力包括语言、音乐、数学逻辑、空间、身体运动、人际关系、自我认识、自然观察等八种智能。智力并非像传统智力定义所说的那样是以语言、数理或逻辑推理等能力为核心的,而是以能否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和创造出社会所需要的有效的产品的能力为核心的。加德纳承认每个人都或多或少拥有不同的八种多元智力,这八种智力代表了每个人不同的潜能,这些潜能只有在适当的情境中才能充分地发展出来。智力之间的不同组合表现出个体间的智力差异,教育的起点不在于一个人有多么聪明,而在于怎样变得聪明,在哪些方面变得聪明。
2.高职学生需要基于多元智能的一体化教学方法
高职学生在智能结构与智能类型上与普通高校本科生有着本质的区别,他们是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具有另类智力特点的青年,而以形象思维为主者可以培养成技术型、技能型、技艺型的人才。他们与普通高校本科生是同一层次不同类型的人才,没有智力高低之分,只有智能结构类型的不同,这样,我们不能用培养抽象思维能力的课程和教学方法来培养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学生,于是职业院校在各方面都要区别于普通高校本科的教学。
我们通过开展基于多元智能的一体化教学后,对200名学生的受访调查表明,对该课程有兴趣的学生占72%,较有兴趣的占20%,没有兴趣的占8%。实践证明,该教学方法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参与各种与专业相关的协会学生人数和通过省级技能抽查的合格率明显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和理论水平也有大幅度的提高。通过基于多元智能的一体化教学尝试,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密切结合,理性与感性的同步认识。理论指导下的技能训练,使学生学到实在的本领,自信心增强。由于激活了兴趣和积极性,学生的隐性知识或能力显性化明显在加快。
3.多元智能在电子信息技术专业一体化教学中的课程策略
(1)树立多元智能的课程目标观
人人都有自己的智能强项与弱项,只要有适应的课程和学习环境,每个学生都能得到相应的发展。反映并满足学生智能的多样性,开发每个学生的多元智能并促进其发展是课程应追求的目标。因此,教师在确定课程的目标时要找到发挥每个学生智能优势的“切入点”,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展示才华的积极性,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使每一个学生在每一个阶段都有收获,要把“学以致用并真正理解”作为教学的一个直接目的。
(2)树立多元智能的课程内容观
为开发学生多元智能,达到“学以致用并真正理解”的目的,在课程内容上,要强调综合化、过程化,在一体化教学的实践中,要重视专题作业与核心知识主题,要让实践与学习围绕某一主题、某一任务或核心知识,运用多种手段,把相关知识、技能的内容进行整合,使之形成体系,贯通起来进行实践与研究学习,从而达到开发多元智能与对主题深刻理解的目的。
(3)树立多元智能的课程资源观
“多元智能理论”强调开发课程资源,倡导“教育要生态化”,主张让学生到“广阔天地”中去学习,实施“情景教育、体验教育”,使课程实施在真实、具体、丰富的情景中进行,以达到开发学生多元智能的目的。“教育要生态化”,就是指教育应该是“活”的,与实际工作情况尽量吻合。因此,教师在准备教学时应尽可能开发课程资源,开发企业资源,开发校本资源,使学习环境尽可能接近工作实际,加强教师之间、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合作。
(4)树立多元智能的课程评价观
“多元智能理论”强调评价应在课程实施的具体情景中进行。课程内容既是学生学习的媒介,又是教师和学生评估的工具,例如对学习所得“产品”进行过程化的评价和结果评价。这种淡化了课程和评价之间界限的评价,便于教师和学生双方在动态的具体情景中“多元化”地评价自己和对方,也便于学生及时进行自我反思,将自己的智能强项与弱项加以比较,总结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自觉地改进智能弱项,发展智能强项。
4.多元智能在电子信息技术专业一体化教学中的教学策略
(1)注重言语训练发展语言智力
在多元智能一体化教学过程中,多让学生回答问题,问题并不一定都是专业知识方面,可以从生活入手,找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增加课堂气氛,从而有目的、有意识地去锻炼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常和他们讲一些毕业后找工作去面试的情景,告诉他们语言表达能力是很重要的,有意识地去强化他们的语言智能,给每一个人施以展示自己的机会,尤其是那些平时沉默寡言,不善言辞的学生,更要重点关注,通过挖掘语言智能让他们从中找到自信,体会到快乐。例如在做《照明电路的安装和检修》中,以合作小组的形式来开展活动,两人一组,动手操作能力强的同学负责操作,而语言智能强的同学则负责记录出现的相关问题及解决措施等,再请他对本小组和相邻小组其他同学的操作状况进行评价,这样对他们的语言表述能力有着很大的提高。
(2)利用学生音乐智能
电子信息技术专业中很多的定义、原理较为抽象,仅凭一段文字是很难使学生对其有一个形象的了解的。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地运用音乐——节奏智能,则可使枯燥乏味的知识趣味化,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深奥的理论形象化,能使学生产生从感性到理性认识的飞越,并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因此,灵活多样恰到好处地运用音乐——节奏智能,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逻辑训练增强数理智力
逻辑-数理智力主要指运算和推理的能力,表现为个体的人对事物因果关系的敏感,擅长推理,具备这种智力对于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尤为重要。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环环相扣,引导学生推理、归纳总结,让学生在感悟中增强逻辑运算能力。
(4)利用视觉发展空间智能
视觉—空间智能可以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多媒体课件能以其生动的魅力和丰富的内涵向学生提供形式多样、功能各异的感性材料,形象生动的画面,可以把学生带入宽松愉快的学习环境,让学生能够主动地进行知识的探索,从而使原本枯燥无味的公式、电路图、原理变得富有吸引力。
例如在讲解单片机的计数器内容时,如果只是单纯地讲解理论知识,学生只能从定义上了解,如何完成计数的及如何运用便不是很清楚,如果使用多媒体课件来演示计数器的计数过程,这样就可以将课本中不动的图形变为移动的动画,遵循了学生的思维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从具体到抽象、由现象到本质的循序渐进的思维过程,使其从形象思维上升到抽象思维。
(5)充分调动学生身体运动智能
由于学生参差不齐,教师应正确对待学生自身知识水平的差异和实践能力的差异,不同的学生对教学形式的适应性是不同的,智能的表现与发展也有所不同,有的学生面对复杂的理论知识很茫然,但另一方面他的动手操作能力却可以非常的强,我们应该用他动手操作能力强的智能优势来带动他学习理论知识弱的不足。
在平时的电子电工实验、实训中让动手能力较低的学生熟练掌握电路的连接和元器件的识别;动手能力适中的学生则要求学会排查电路的故障,同时能够熟练使用仪器仪表;让能力较高的学生自己设计电路板,开展发明创造。对每次实验、实训操作标准规范、用时较少的学生,大力加以表扬,从而起到激励竞争的作用。
(6)加强交往发展交流智力
有些学生不喜欢学习,或者在学习上有很大的困难或障碍,但他们人际交往能力却非常的强。教师要多与其沟通,充分发挥调皮孩子的优势智能,帮助他们找回自信心,不要戴着有色眼镜去看待他们,将会让我们收获到很多的惊喜。
(7)带动学生充分认识自我
自我认识智力是指能够有效地理解别人和与人交往的能力。在一体化教学过程中,让学生首先开展自评活动,自评是自己对自己的评价,鼓励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态度、学习纪律、学习成果、探究能力、合作情况、语言表达能力和积极参与的行为表现等等,进行主动、客观地自我评价,总结自己的体验,这种评价方式能可以看出其对所学内容的理解程度,发展个人内省的智能,提高学生的自信心,也能使学生看到自己的不足,在自评中可以充分放飞学生的思维。之后进行组内互评,互评是学生之间站在同一个高度的相互评价,能起到共同提高的作用,促进对自身学习成果的反思,在互评中可较好地激活学生的思维。
(8)挖掘学生自然观察能力
一个人自然观察智能可以分成三个层面:观察能力、辨别能力和分类能力。在电子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多观察,多总结,然后根据各种方式进行分类,以提高学生的分析、总结问题的能力。
(9)综合智能的应用
运用多元智能理论进行一体化教学,并不是每节课都必须同时进行8种智能的训练,而是要求教师树立起学生智能是有差异的观念,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根据内容与学生智能的发展实际,有选择地进行某几方面的智能训练,改变过去那种用单一的教学方式去对待不同智能类型学生的做法,进而引导学生利用智能强项进行学习,并发展智能强项,达到弥补智能弱项的目的,以促进学生多元智能的全面发展。
5.多元智能在电子信息技术专业一体化教学中取得的成效
多元智能理论指导电子信息技术专业课领域进行分层分组教学,为不同智能水平的学生搭了成材的平台,充分挖掘了学生的个性潜能,使他们的智能得到充分的发展,从而提高了学生的自信心。学生获得了一技之长,为今后走上社会挣到了立足之本,从而看到了人生的希望,实现了“人人都有才”的教育理想。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也才能为社会培养出合格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孙丽霞.多元智能理论对差异教学的指导[J].科学教育,2009(02).
[2]罗静.多元智能理论下的学生学习评价初探[J].南方医学教育,2006(03).
[3]尹秋云.积极心理治疗理论及其对高职心理咨询的启示[J].职业时空,2010(04).
[4]原海霞.多元智能理论对心理学课堂教学的启示[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9(06).
[5]沈芳珠,王蔚.多元智能游戏化测试系统[J].中小学电教,2010(Z1).
[6]张其志.一元智力测验及多元智力评价管窥[J].韶关学院学报,2009(07).
[7]王玉.多元智能理论的启示与反思[J].贵州教育,2009 (Z1).
[8]沈致隆.多元智能理论的产生、发展和前景初探[J].江苏教育研究,2009(09).
[9]刘清.多元智能理论与新型学生评价体系的建立[J].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07(04).
[10]郑利霞.多元智能理论及其对我国学生评价的启示[J].教学与管理,2007(21).
[11]张银河.浅论多元智能理论观下的学生评价[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35).
篇6
【关键词】电子档案袋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应用
职业规划和生涯规划档案概述
职业生涯规划是学习者通过对自身个性特点及环境资源进行探索和评估,在此基础上确立生涯目标,并达到生涯适应和自我实现。职业生涯规划的辅导方法很多,其中生涯规划档案是一种将就业目标和学生学习联系起来的有效手段。生涯规划档案是学习档案的一种,主要记录学习者的成长历程,内容包括个人基本资料、成长经历、职业目标及修正记录表、成就感事件等,能够为检验职业规划辅导的实效性提供参考,并为学习者的职业规划提供自我对比和借鉴的依据。
在学校尤其是大学中,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由学生、职业指导中心、专业教学单位等多个单位或个体共同参与的工作,因此需要各个方面能够进行充分的信息共享,及时反馈。传统的纸质档案难以完成,以至于生涯规划档案袋在职业生涯规划中并未得到广泛的应用。相比而言,电子档案袋将档案袋的数据放在数据库内,用动态网页的方式呈现,具有存储量大、易携带、易保持、管理方便、易于交流共享和展示等特点,能够克服传统纸质生涯规划档案的缺点,在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中充分发挥作用。
电子档案袋及其对职业生涯规划的适应
与传统的纸质档案袋相比,电子档案袋充分利用了信息技术优势收集组织学习者的学习目的、学习过程(包括学习活动、学习作品、学习业绩)、学习反思、学习评价等内容,并应用超链接将跟各部分内容之间的关系呈现出来①。电子档案袋注重记录学生的学习过程,注重立足于长远培养目标的评价,注重多元评价主体的参与,能有效促进学习者自我反思和交流,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促进学习者的发展成长②③ 。
用于职业生涯规划的电子档案袋就是利用信息技术记录手段,让学生将学习历程记录下来,内容包括在学习期间的各种学习成果,例如作业作品、考试成绩、社团活动照片等,同时电子档案袋还允许学生对各阶段学习进行反思总结,以及教师等各方对学生进行反馈评价,并将学生目前的学习成果和成绩与事先制定的学习目标进行比较,促进学习者的个人成长。具体来说,电子档案袋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帮助学习者进行职业生涯规划、适应就业市场:
记录并评价学生的成长。电子档案以强大的存储能力和时间序列的记录方式,可以记录下每一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取得的成绩、完成的作品以及对学习过程的反思总结。成为学生自我观察的窗口,可以培训学生的自信心和主动性,是一种融合了终身学习观念和人才长期评估的教育评价。
反思就业目标和能力现状的关系。电子档案袋让学生能够始终明确未来的就业能力要求,帮助他们了解从事某种职业的素质要求,认识专业学习或社会活动与职业要求的关系及评价标准,据此来设计自己在大学期间的学习目标,然后通过不断记录其学习经历,使他们可以尽快找到自己的职业方向,并随时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修正或加强自己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
展示学生获得求职机会的能力。电子职业规划档案可以帮助学生向其他人尤其是用人单位展示或证明自己的能力。
电子档案袋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应用思路
电子档案袋的内容。根据电子档案袋的内容和使用方法,我们将用于职业生涯规划的电子档案袋的内容分为六个部分,包括: 1、个人基本资料 。包括学生的姓名、年龄、性别、照片、自我介绍、性格特征、兴趣爱好等。这些内容大多数由学生自己上传,可随时修改。2、职业要求。这部分内容这属于电子档案中的“培养目标”部分。教务部门和专业教学单位在制定某专业的人才培养计划时,需要确定该专业人才的就业方向和能力要求。教学单位根据这些能力要求制定出相应的教学环节,并设计相应的课程。然后,学生根据教学单位给出的相关资料,在就业指导部门的帮助下,制定出自己的阶段性学习计划表,确保在未来学习和实践始终能围绕职业能力要求为中心,以培养未来就业所需要的能力。3、课程学习经历 。学生在每一个学习阶段完成之后,将学习内容、自我评价、学习反思等方面的资料上传到自己的电子档案袋,以此证明自己的学习发展状况。与此同时,相关的专业课教师对学生的学习经历和知识能力的获得情况给予反馈评价。4、社会活动经历。社会活动经历是大学生能力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通用能力。学生将自己的社会活动经历上传到电子档案,并在反思总结中分析自己通过这些活动所获得的与职业相关的能力。5、作品展示。这部分主要是展示学生在大学期间的学习所产生的能证明其能力的作品,包括课程论文、毕业论文、多媒体文件、照片、视频录像等。6、生涯规划。这部分内容由学生和就业指导部门完成,在一个阶段(如一学期)之后,就业指导中心对学生的电子档案进行检查,由系统自动生成学生目前的就业能力状况表。就业指导部门根据这份就业能力状况表,为学生的就业能力做出阶段性的诊断,并给出相应的诊断报告,学生根据诊断结果,对自己的目标和下一阶段的学习计划进行调整。
电子档案袋的实施步骤。根据以上六个部分的内容和使用方法,用于职业规划的电子档案袋的实施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准备阶段:这是电子职业规划档案的设计阶段,主要由教务部门、专业教学单位组织,就业指导部门指导,学生参与,三方共同完成。其中教务部门和专业教学单位主要设计培养目标,并明确目标和学习内容的关系,以及确定评价标准。学生则在就业指导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个人在大学期间的学习目标和相应的学习计划。实施阶段:实施阶段以学生为主导,教师参与,共同完成。学生自行收集在学习过程中的各种产品,包括课程学习经历、社会活动经历和作品,以此来证明自己的学习发展状况。学生还需定期对自己的学习经历进行反思和总结,教师定期按照评价标准给予评价。反馈阶段:反馈阶段以就业指导中心为主导,学生参与。就业指导中心对学生目前的状况和目标状况进行评价,并给予反馈,学生根据反馈来调节自己的学习目标和下一步的学习计划。本阶段适合每隔一个学期开展一次,因为学生需要不断对学习目标进行调整,但又不能过于频繁,以免对实际的学习活动产生干扰。以上三个阶段是循环进行的,在反馈阶段,学生将根据当前的情况和对未来的期望变化,来调整个人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然后再进入下一阶段的实施。同时,教学单位也应该根据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和目前就业市场的需求,定期对培养目标、其与学习内容的关系、评价标准等进行调节,以使学生的就业规划与本专业的培养计划更加一致。
电子档案袋在大学生职业规划中的应用原则
学生主体原则。学生是电子档案袋的主要完成人,电子档案袋的效果是建立在学生积极参与的基础之上,因此建立和使用电子档案袋要以学生为中心,由学生将自己的学习成果上传到自己的电子档案袋,并参与制定学习计划、自我评价、反思、归纳总结、分析职业目标与现状的关系等等,充分发挥学生在电子档案袋制作中的主体作用。
多方协作原则。职业生涯规划档案的电子档案袋是建立在电子档案易于共享的基础之上,因此电子档案袋是否能在职业生涯规划中真正发挥作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务、专业教学和职业指导中心等单位能否通力合作。但目前我国大学各部门的整合协作意识不强,与国外还有很大的差距,因此学校需要建立一定的制度来保证各方合作的顺利开展。
过程性和发展性原则。大学生的职业规划活动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学生在大学期间不断根据对自身特点和对职业的了解,调整自己职业目标和学习计划。因此,电子档案袋要着眼于学生的学习过程,致力于关注学生在各个方面的发展和变化,分析其在某领域中存在的优势与不足,让学生能够更好地认识自己、完善自己、发展自己,进一步明确未来的职业发展目标。
真实性评价原则。面向职业的培养过程必须建立在真实性评价的基础之上,电子档案袋的评价标准、作品收集方式、评价方法都要尽量与真实的工作环境一致。例如,在职业环境中,团结协作能力、人际沟通能力、问题解决能力是大多数企业非常重视的员工素质,因此,在电子档案袋中,必须让学生能有机会记录他们这方面能力水平的发展情况并获得相应的评价,例如课程学习中小组活动的反思总结、课外社团活动的记录和反思、团队活动的视频等。
(作者单位:北京联合大学师范学院;本文系北京市市属高等学校人才强教计划资助项目,项目编号:PHR201108388)
注释
①王丽:“E-Portfolio―促进教学发展的有效工具”,《教育科学论坛》,2007年第3期。
篇7
所谓元认知就是以认知过程本身的活动为对象,就是认知的认知,即认知主体对自身心理状态、能力、任务目标、认知策略等方面的认识,以及对自身各种认知活动的计划、监控、评价和调节。口语学习活动不仅仅是对所学材料的识别、加工和理解过程,而且是对该过程进行积极监控、调节的元认知过程。而元认知策略恰是可以在口语活动和过程中承担起监督、规范、指导的功能,它是一种高级技能。在口语教学中,教师若始终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元认知策略的渗透与训练,可以使学生大幅度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根据自己的能力水平、知识掌握程度采取有效的学习策略,积极地反馈、调节其学习行为和学习态度,及时修正策略,灵活运用学习方法,尽快达到学习目的。以下是笔者任教的10级新生电子商务英语班教学案例,笔者在为期一个学期18周的英语口语教学中融入了元认知策略训练。第一阶段(第1-2周)以教师的直接指导为主,示范元认知策略的使用方法;第二阶段(第3-10周),训练和指导并行;第三阶段(第11-18周),让学生独立思考,配以大量的练习使之达到策略的内化。
1. 培养元认知意识
根据学习策略习得的特征和口语学习能力的发展特征,笔者展开训练的第一步是参考并改编文秋芳等人编制的英语学习策略调查问卷,进行调查,了解学生学习前的计划策略、自我监控策略和自我评估策略三个方面元认知策略的初步运用情况。在第1周开展元认知策略知识的专题讲座,在明确英语口语交际的实质、英语口语有效习得的过程的基础上,让学生了解在语言学习中元认知策略的分类。(1) 预先准备。即学习前关于学习主题的背景知识、精神和心理上的准备。(2)组织计划。即明确学习目标,并制定固定的学习计划。(3)明确目的。即明确学习的重难点,使学习有的放矢。(4)自我监控。即主动对学习过程进行管理和监控,发现问题及时解决。(5)自我评测。即正确及时的自我评估,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绩效。(6)自我调整。即根据实际情况对学习作出目标性明确的调整。
2. 计划和安排学习
笔者的授课对象为电子商务英语班学生,虽然大部分学生也掌握了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但是对于商务英语的学习充满了迷茫和困惑,对于用英语口语实现有效的商务沟通充满了担忧和恐惧,对于本专业的选择初衷以及日后的实习、就业极具盲目性。因此,引导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方式与学习特点、明确英语口语的学习目标以及加强英语学习的计划性和自主性显得极其重要。中职生处于自我意识和逆反心理明显的特殊年龄段,如果让他们被动执行教师安排好的学习计划,容易引起其对学习的抵触心理,也不易激发出他们的学习内动力和学习热情,更难实现学习过程中的自我指导和自我调整。因此在训练初期,笔者先适当、及时地给予学生一些教学指导,引导他们如何根据教学内容和学习目标计划学习活动,如何预计学习时间,如何组织材料,如何制订完成某项任务的日程表和安排学习步骤等。帮助学生对学习活动形成计划意识后,便要求学生根据自身的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作出适合自身的切实可行的英语口语学习计划。学习计划应分为课内计划和课外计划。课内计划的制定应根据所学口语教材《人人说英语》中关于greetings, introduction, saying goodbye, talking about the weather等35个在不同的社交场景的topics展开,既要制定出为期18周的学期计划,也要根据特定情景口语的学习主题来制定月计划、周计划,从而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学习不同社交场景常用的、地道的英语口语表达句型和表达方式。课外计划则应结合电子商务英语科目特征,以提高在商务英语专业领域的口语运用能力为目标,具体制定出包括加大专业词汇、术语的数量,增加专业套语、表达方式的积累,与外教或相关领域的人群进行英语口语交流等计划。在学生计划的制定和执行过程中,笔者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带领学生定期检查计划的可行性,并指导其根据自身的学习能力和进度对学习计划进行及时的修改。
3. 监控口语学习的过程
语言学家的研究成果表明,只有学习者对某种策略的执行进行了元认知监控,并且对策略执行的结果有一个比较满意的自我评价时,这种策略才会变成有效的策略。元认知监控在课内主要体现为过程监控(如监控自己或他人的口语错误、注意力是否集中、在语言表达过程中能否采用迂回的表达方式解决语言表达“卡壳”现象等)和策略监控(是否采取了正确的口语策略或及时根据情况进行了适当的策略调整)。课外监控主要体现为对执行课外学习计划的监控。课内外的监控可以通过课堂教学前的预习、课堂中的学习及课后的口语作业、自学各环节,采用学生自我监控和小组成员相互监控的方式实现,使学生对自己学习任务的执行情况进行有意识的监控后,对自己的口语学习行为作出准确的维持或修正。
篇8
以智能化、信息化为标志的智能电网、轨道交通等的迅速发展,对电气工程人才的知识结构、思维方式、实践手段、创新能力提出了新要求。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基于“以学生为本的个性化”人才培养理念,以“强化辩证思维、促进研究探索、激发创新意识、提升实践能力”为目标,率先在2006年提出了五位一体的“爱迪生班电气工程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在成果第一完成人负责的6项国家质量工程等支撑下,实施“教学资源和培养方案开放式、学习计划和教学模式个性化、课程体系系统化、工程能力教学实践化、创新能力培养研究化”的五位一体改革思路,营造宽松自主的学习环境,教学内容体现前沿性与整体性,实践与研究体现多样性。
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大类专业覆盖电力、电机、电子、IC、控制等多个方向,具有培养强弱电有机融合人才的优势。但是传统专业化培养方案单一,电类课程多且相互独立,内容繁、难、旧,强弱电知识体系相对分离,信息化渗透不足,创新性教学环节过于单调,导致人才综合创新能力偏弱。为解决电气工程大类学生共性与个性培养的融合问题,强电类专业的基础电类课程强弱电融合问题,贯穿大学四年一贯制的实践与研究教学融合问题,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通过:(1)制度创新。制定柔性化的电气工程本科生培养计划,依托重点学科,在低年级学生中建立导师制,多样化的创新研究平台与学生成效激励政策相结合,在学生中尽早建立创新学习意识。(2)课程创新。基于系统观整合关联课程,构建内核宽泛精炼、外延交叉的课程体系。课程内容更新、实验项目开发、实验设备研制同步进行,并依托课程练习形成问题导向的启发式、研究探索型教学新模式。强化强弱电的融合,将电工、电子、信号等课程进行整合,构建集成电子电气的课程体系。(3)过程创新。贯穿四年一贯制的大学生创新学习理念,建立以探索性课程实验、开拓性工程实践、自主性学科竞赛、创新性项目研究为主体的一条龙的创新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突出创造力的培养。
成果解决教学问题的方法
提出“爱迪生班”电气工程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在全过程教学中灌输创造、创新的教学理念,以“教学资源和培养方案开放式、学习计划和教学模式个性化、课程体系系统化、工程能力教学实践化、创新能力培养研究化”五位一体的多元化培养新方法,实施培养计划、课程内容、实践环节、科学训练等多方位的教学改革。
教学资源与培养方案开放式
提出“电气工程-爱迪生班创新人才培养”新方案,从培养计划源头进行调整,精炼电气大类的基础课程、提高学生自主选课比例(达到总学分的40%)、加强实验与实践环节的训练与考核。推进重点实验室、示范中心、特色实验平台的全开放,满足学生自主式、开放式培养的需求。
学习计划和教学模式的个性化
电气工程大类内制定电力、电机、电子、控制、IC设计等方向的贯穿4学年个性化、柔性化的培养计划。学生在导师指导下,瞄准专业方向制定各异的个性化培养计划,通过搭建校内科训、校外实践、国际交流等多种学习平台,满足学生的差异化学习,并通过多种自主学习的学分互换机制实现个性化培养目标。
电类课程体系的系统化
以提升拓展探索能力为目标,按照知识递进和认知规律进行电类系列课程内容的整合,率先建设“内核+外延”式电路与电子技术系列课程,以关联为中枢的信号分析与处理课程,强弱电知识融合的电力电子技术、电机学等专业核心课程,构成了系统关联的课程体系。电路与电子技术基础课程“内核”涉及电路、电子、信号系统、场与路的核心知识点的精炼与整合,“外延”则体现工程应用及专业课程衔接。课程体系既有“精、宽、新”的内容,又能使得强弱电核心知识按螺旋式递增。
电气工程能力教学的实践化
以50余个创新性课堂实验和自制6大类20余种先进教学设备为支撑,构建了“四阶段(电气认知、电气基础、电气融合、电气电子集成),三层次(基本技能、综合能力、研究能力)”实验教学平台;与27个国际著名企业建有校内联合实验室,与国网浙江电力、飞利浦电子等26家电气行业骨干企业建立校外学生长效实践基地。既能适应低年级学生开展探究性实验需求,又能满足高年级学生工程实践需求。
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化
除课程体系创新教学外,还依托电气工程国家重点学科的优势,构建开放式大学生智能汽车、智能电网、IC设计等大学生研究平台,完善多种激励与奖励措施,激发学生参与科学研究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开展高水平研究、发明专利提炼等能力提升,并通过大量的SRTP、导师科研项目、学科竞赛等环节得到充分体现。
成果的创新点
在培养方式上,提出了“开放式、个性化、系统化、实践化、研究化”五位一体的培养体系,形成了电气大类强弱电专业学生多样化创新能力培养的新途径。
率先创建了“爱迪生班”电气工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实验区,从教学计划、课程体系、实验与实践环节、科技创新、教研互动等全方位改革原有的教学方式,体现微电子IC设计、功率器件设计、功率转换装置、复杂电子与电力系统等知识教学的全面性培养特色,有机地辐射到电气工程大类专业学生的交叉培养与个性化培养。以开放式与个性化转变知识的接受方式,以系统化转变知识的传授形式,以实践与研究型学习转变知识的迁移过程,最终达到“三个转变”的教学效果。该项教改得到10个国家级质量工程项目支持,毕业生的培养质量明显提升。
在课程体系上,强化电气工程强弱电的紧密结合,建立了电类专业课程关联性集成化的新颖教学体系
面向新能源、智能电网、信息技术等现代科技的发展,强化强弱电融合、电气与信息的交互,率先以系统观整合优化了原有电路、电子、信号等基础课程内容与结构,重新建立电子电气课程教学体系。结合专业方向,构建了“层次化、模块化、探究式”的专用IC设计、电能转换、系统集成等整体化大类专业培养的课程体系,编写完成了电气新技术发展的立体化优秀教材73部,含“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6部、“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29部。
在培养过程中,提出了实验―实践―科训一条龙的研究型学习方法
首先在低年级电类基础课程学习中实施探索性实验,建立了课程实验-工程应用-科学研究的四年一贯制大学生研究实践平台,提出多样化的学生科学训练以及导师制的个性化教研结合学习方法,达到学生在合作研究与探究中获取新知。从基础到专业建有“十一五”“电工电子实验教学”和首批“十二五”“机电类专业”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与国际500强等企业建立了26个工程实践中心。学生的创新能力显著提高。
成果的推广应用效果
学生培养质量
该成果以“爱迪生班”为试点、辐射到电气工程大类3个专业,受益学生数已达到2280名,已毕业人数1020名,其中继续深造的学生获得世界排名前100名高校研究生录取率达到20%,实施前少于5%,55%应届就业学生进入国际500强企业工作。本科生在国际顶级期刊IEEE Trans. On Power Electronics、Power System(导师第一、本科生第二)以及第一作者在《中国电机工程学报》《自动化学报》等国内顶级期刊上217篇,其中SCI、EI收录89篇。
学生获得国家专利233项,其中授权发明专利32项,公开发明专利45项,实用新型授权专利129项,获得国际学科竞赛一等奖18人次、二等奖11人次,国内特等奖6人次、一等奖56人次、二等奖35人次。
课程体系与教材独具特色,有良好的示范效应
“电力电子技术”“信号分析与处理”“集成电子技术”等课程入选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出版了体现电类课程整合的教材73本,其中“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29本,“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6本,教材与课件已经被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国内100多所高校参考使用,部分教材连续使用15年以上,同时也得到包括李衍达、马伟明、韩英铎、严陆光、臧克茂、唐任远6位院士,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教指委主任胡敏强教授,电子电气基础课程教指委主任王志功教授,自动化教指委主任周东华教授等35位专家的推荐与好评。
自主开发研究型实验教学内容与设备广泛应用
强化电类课程基础实验的启发式与探究式,研制开发了模块化、关联性的实验设备与组件,并列入由全国实验示范中心电子组牵头编写的“电工电子创新实验”教材,得到推广。此外,相继开发6大类20余种实验教学设备,涵盖电气信息类所有基础课程,通过与教学仪器公司合作,辐射包括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350多所院校。
篇9
【关键词】 教学模式 小组学习 远程教育 应用实践
《计算机应用基础》作为中央电大开放教育本科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其课程教学模式的构建主要是围绕重庆电大“网络环境下的1333教学模式”总体框架下而进行的“小组学习”的教学模式。“小组学习”模式是远程教育典型的教学模式“协作学习模式”的具体构建。该模式体现了小组在教师导学下利用现代教育通讯设施自主学习、交互学习的基础上开展单元专题教学活动的教学过程结构形式。重庆电大南川分校自2006年9月参加《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基于网络环境下的课程改革和试点以来,积极参与,勇于探索,有力地促进了该课程以学生为主体的“小组学习”模式的应用与实践。
1 “小组学习”模式的教学构建
小组学习教学模式包括确定学习目标、制定个性化课程学习计划,利用多种媒体教学资源自学、利用网络环境交互学习、集中辅导、考核评价等六个方面,这六个方面各有侧重,又相互支撑,共同构建了“小组学习”模式的整体框架。
1.1 确定学习目标是前提。首先,针对本科学生具备的计算机基础情况,进行课前调查,通过分析基础数据,确定单元学习目标。其次,在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集中辅导为辅的远程教学理念指导下,教师根据学科内容的逻辑联系,在课程的学习目标下,细化学习目标。再次,根据学习进程向小组下达自学任务,推荐网上资源的导学方案,此阶段主要是细化课程教学目标,突出教师的导学功能。如授课对象的工作背景、知识程度分析、制定专题学习计划,其次是对中央电大资源平台、重庆电大和本校的平台进行讲解及其功能的使用介绍,让学生养成“要学习、用网络、查资料、看平台”的学习习惯。最后,教师根据学科内容的逻辑联系,将课程内容分成七个专题,根据教学进程,针对每一专题帮助学生了解学习内容、明确学习目标、确定学习策略、推荐网上学习资源。
1.2 制定个性化学习计划是关键。要求学生根据单元学习方案,制定个性化课程学习计划。个性化学习计划是在充分考虑学生自身基础知识、学习能力和媒体应用能力的前提下制定的,它包括学习资料和媒体的选择,时间的确定,学习辅助手段的运用等。借助学校提供的三种学习资源进行自学,并通过生与生交流,教师对学生的个性指导(通过电子邮件,QQ)等网络手段交流的环节,解决学生个别化学习中遇到的一些问题。
1.3 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自学是基础。小组成员接受学习任务后,在小组的组织下,通过“感知——内化——升华”开展小组成员的自主学习,同时向小组汇报个人自学情况,成果共赏,并接受课程辅导教师的监督。此阶段的主要目的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为集中面授辅导奠定理论基础。
1.4 利用网络环境分工合作、交互学习是核心。小组成员之间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通过面对面或网络环境下进行交互学习和讨论,加深知识的理论构建,增进成员间的协作与沟通。此阶段主要是通过协作学习达到强化知识,培养学员协作学习的能力。教师在学生完成课程学习的基本任务的基础上,针对计算机知识更新快的特点,有目的地选择部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计算机新问题,新技术,新方法等,引导学生针对某一特定的问题研讨或是自己提出问题研讨,进行知识的拓展,并以小组为单位开展知识教学活动。在教师引导下,各组纷纷提出“如何优化平台性能,如何下载网上资料信息,如何拒收黄色网站与信息”等感兴趣的论题。然后教师围绕各小组的问题,分析学生的实际情况,按提交问题的类型、深浅程度进行梳理、归纳,由各小组选一个专题进行探究。各小组组长负责组内分工与合作,教师负责对各组在搜集材料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采用BBS、电子邮件、QQ等方式给以必要的指导。学生明确了探究目标,参与的热情特别高,随后各组积极行动起来,查书刊、上网搜索,在BBS上发帖子开展组内讨论,咨询请教,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时间和机会搜集、整理材料。通过各组成员互相讨论学习,借助网络完成了各自任务。
1.5 集中辅导是保证。是对学员自主学习和小组交互学习集中性问题的集体答疑、知识重难点的辅导、作业辅导。开展案例收集分析、案例辩论、实作、考察调研、知识竞赛等小组教学活动,通过学生的动手、动脑、动口,培养学生理论运用实践的能力和开拓创新的精神,以突出教师的导学功能,提高学习成效。
1.6 考核评价是保障。小组提交小组学习活动成果,辅导教师考核,记入课程形成性考核成绩,组织师生评比表彰,以达到运用评价和激励手段促进小组学习活动的目的。
2 “小组学习”模式的组织流程
2.1 建立课程学习小组:根据行业划分原则、互补性原则、就近原则和有利于学习原则,依据课程学习者特征,如行业背景、专业背景、学习基础、年龄、兴趣异同等,在专业管理教师的指导下建立10人左右的课程学习小组,由小组成员推荐课程学习小组组长。
2.2 根据学校安排,提出本期学习的具体要求,各小组长制定本期学习活动计划,填写小组活动计划表,上交任课教师。
2.3 教师制定课程单元学习方案,传达到所有学习小组,此方案包括:①课程导学总方案:课程说明、课程须掌握的知识重点和掌握此知识重点的知识。②分单元导学方案:即导学教师将中央电大在线,重庆电大在线平台和本校及相关远程教育平台的本课程多媒体资源(包括IP课件,重难辅导,自检自测,教学答题文本,网上图书,期刊文献)进行精选后结合单元教学内容向学生推荐。辅导教师向小组下达单元自主学习任务,要求小组成员集体在规定的时间进程内完成单元自主学习任务,整个小组将提交小组自主学习报告,并进行综述,以此为集中辅导的开展奠定基础。③课程实践教学方案:教师在小组完成了自学任务后,根据重点、难点、热点内容,确定学习专题,提出专题学习的目标,下达学习任务,推荐学习资源,进行实践教学活动,根据课程的特点,可以是小组案例分析讲解、案例辩论、课程实训、专题调研、知识竞赛等等,方案中设计出主题教学活动的具体内容、提交成果、时间安排、操作办法、评价细则等内容。④集中辅导方案:有计划地设计出单元知识辅导讲解、案例讨论、作业辅导、考试制导等集中辅导教学内容与时间。
2.4 小组成员根据教师的单元学习方案,制定适合自身特点的个性化单元课程学习计划,并在小组内相互交流。
2.5 小组成员在学习小组的组织下利用印刷教材、资料、网络媒体、音像媒体、电视点播及其它整合资源,按照“感知——内化——升华”的学习模式进行自主学习,作好笔记,在小组的组织下,进行面对面讨论,网上实时交互讨论和非实时交互讨论,电话交流,参加电大在线等进行自检自测。加强对单元知识的感知和深化,形成自主学习、小组学习成果。
2.6 集中辅导,课程辅导教师根据学员自主学习,小组学习的情况,选择教学重点、难点、热点,社会实践、作业、考试等内容,采取网上直播、点播或面授形式进行集中辅导,辅导方式有重难点剖析与讲解,知识点梳理,案例搜集与分析,实践操作与体验,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分组竞赛与辩论等,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 “小组学习”模式的实践效果
“小组学习”教学模式是在教学实践中逐渐形成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远程开放教育学生的“双基”课,即既是远程学习的基本技能课程又是专业公共基础课。辅导教师在该模式的指导下,结合学校学生的实际和学员网络学习的基本要求,能够正确在中央电大、重庆电大、南川电大注册,能够在网上进行视频、文本资料的查看,能够进行电子邮件的收发和网上答疑与小组学习等本课程应掌握的基本问题,再由辅导教师集中梳理成几个学习专题,加以系统的指导。对掌握较差的学员,能进行系统的培训,并由掌握较好的学员加以指导,使之相互提高,达到学习者主动构建知识,增强学习小组凝聚力,加强探研学习的能力和学习者学习成果互通共享的目的。
通过一定时间的实践,学习小组的评价是“通过实训活动,使我们更深入地了解南川电大所使用的教学资源、自主学习等多元化的学习形式,对网络的认识也提高了,增强了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凝聚力和友谊”。比如学校有幸参加了重庆电大对这门课程进行的教学改革。学校接受该项教学改革任务后,在专业管理教师的全力支持下,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辅导教师的积极努力下,我们学校全体开放本科的同学分工合作,齐心协力完成了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基于网络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小组专题学习’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课题第四阶段“三校网络互动”的学习活动任务。在重庆电大组织的“网络的发展给人类社会带来的是弊大于利”和“黑客和计算机病毒有利于信息技术发展”的辩论赛中,学校精心策划,认真准备,取得了可喜成绩。我校采用的教学模式小组实训,把我们的网络知识从一个领域带到另一个领域。在大家紧密的配合下,充分发挥各小组全体同学的积极性,发挥其团队精神,极大地提升了大家对网络知识的运用能力,将为学员日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和乐趣。
4 “小组学习”模式结语
“小组学习”教学模式是在远程教学总体模式框架指导下,结合南川电大学习对象的多种学习特征和地域特征而进行的模式创新。该模式遵从了远程教育的教学规律,即充分考虑到了远程教育“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体,教师导学为主导”的教学特征,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从参与学习到主动构建学习,教师的角色转变为教学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远程教学的媒体功能得到了充分发挥,充分运用了对学习过程的计划、检查、指导、评价、反馈机制。同时考虑到了教学的评价策略与监控手段,体现了以个别化自主学习为基础,合作学习为方式,单元学习为线索,探研学习为手段的教学策略。但小组专题学习模式还有待于在远程教学理论指导下的实践中不断完善,与之相匹配的教学管理机制还有待于建立和规范,特别是与此教学模式相匹配的机动灵活的课程学习评价机制,小组成员个别化学习的监控机制等方面均有待进一步改进。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 :多元智能;高职院校;课程设置;差异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4)03-0038-03
多元智能理论的基本观点
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院心理发展学家霍华德·加德纳(Howard Gardner)在1983年提出:人的智能是彼此相互独立、以多元方式存在的,它包括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肢体运作智能、音乐智能、人际关系智能、内省智能和自然探索智能等八种智能。这种“多元智能”理论深刻地揭示了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各自独特的智能组合,在个体发展过程中,每一个人都具有不同程度的潜能,都依照各自的倾向或所处文化的偏好去调动或连结这些智能,而且每种智能有其独特的认知发展过程。对问题的解决,不是靠一种智能完成,而是以几种智能组合的形式来完成。
加德纳还提出:各种智能没有优劣之分、轻重之别,只有领域的不同、作用的不同、表现形式的不同而已。每个人都有可望发展自己的潜能,只是表现的领域不同,智能兴趣有异。也就是说,每个人都可能在适合自己的领域得到发展。
多元智能理论对高职教育的启迪
传统智能理论仅以语言文字能力和数学逻辑能力来评价学生的优劣,用多元智能理论的观点去看,对学生这显然不公正。大量的事实证明:一个在班级学习成绩最好的学生,走向社会后所取得的成就不一定是这个班里最大的;有的学生在学校期间“不优秀”甚至“不合格”,可走入社会后可能会取得瞩目的成绩。这种现象恰恰吻合了霍华德的多元智能理论。从发展的眼光看,学校不存在绝对“不合格”的学生,只是学生各自智能表现的强弱差异不同而已。
高职院校的学生大部分学习基础弱,大部分是高考的失败者。他们对传统的应试教育感到厌倦和无奈,但他们的某些智力和动手能力并不一定差。所以,高职教育工作者决不能忽视这些学生的能力和天赋,要用“多元智能”的理论看待学生,为他们创造适合多元智能发展的有利条件,促进他们各自优势智能的成长,使他们在适合自己的智能领域成为有用之才。高职院校的责任就是为他们提供多元化的课程设置,以满足优势智能不同的学生的不同需求。
因此,高职教育应遵循市场服务的规律,依据“多元智能”理论,以最大限度满足服务对象的需求为目的,设计多种“差异化”课程教学方案,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高职学生“差异需求”分析
高职学生一般有两个来源:一是达不到本科录取分数线的高中生,二是中职学校的毕业生。他们普遍文化学习基础较差,但两者相比,各有优劣。在文化课方面,高中生胜过中职生,在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方面中职生强于高中生。这种知识能力结构上的差异,导致了高中生和中职生在学习需求上的差异。
从“多元智能”理论来看,每个学生都有各自独特的智能组合,反映出每个人不同的特长和爱好。学生的家庭背景不同、社会关系不同、个人职业倾向不同,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向有所差异。因此,在课程设置上要考虑每个学生的智能差异和兴趣取向,提供尽可能多的课程设置“菜单”,以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
从上述分析看,要使具有不同智能组合或不同生源的学生都能得到适合的教育,就必须尊重学生的差异,打破传统的统一化教育模式,建立以学生为本的满足学生不同需求的差异化教育新模式。
适合不同需求的“差异化”课程设置
为了适应智能优势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我校在课程设置上进行了一些改革尝试。
增加选修课的比例 改变过去那种以教师为主导的课程设置方式,在保证专业基本课程学习需要的前提下,增加数量足够的选修课程,约占40%。这些选修课的设置是根据学生问卷调查结果来确定的。每学期学校组织教师和学生提出开设的选修课名称,把这些选修课汇总后再由学生选课。凡是选课人数达到25人以上的课程,就可以确定为正式选修课。经过一轮的选修课教学实践,进行选修课评定,合格的选修课保留,不合格的选修课淘汰。通过多次选课轮回,筛选出一批适合学生需求的精品选修课。
划分选修课类别 根据学校的现有资源设置了三类选修课:第一类为综合素质(兴趣特长)类选修课。这类选修课是为满足不同智能优势(专长爱好)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满足学生开阔视野、拓展综合素质能力的需求。第二类为专业技能类选修课。这类选修课可满足各层次学生对专业技能不同程度的需求。第三类为跨专业选修课。这类选修课主要满足有跨专业兴趣爱好的学生或拓展专业面的学生的需求。
课程分级与学分 对每一门课程(包括必修课)都按难易程度分为三个等级:一级是专为少数“拔尖”学生设置的在知识技能的深度和广度上增加了拓展内容的课程。因为这些学生基础好,具有较强的学习潜能,设置一级课程能让他们“吃得饱”,并成为专业技能竞赛的主力军。二级是为一般学生设置的正常难度课程,以满足大多数学习基础一般的学生的学习需求。三级是专门为少数基础薄弱学生设置的内容符合基本要求的低难度课程。课程分为三个难度等级,使学习基础不同的学生可以选择适合自己情况的难度级别,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原则。每门课程按级别设置学分,一级学分最高,三级学分最少(见表1),表中的A表示二级(一般程度)课程的学分。
从表1中看出,低难度的三级课程学分数减少了1个学分。因此,学习低难度课程就要增加课程门数。但降低了课程的门槛,使基础薄弱的学生能够达到基本要求而获得学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并积极完成学业。
“差异化”教育方案的实施
在“差异化”教育方案的具体实施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做好以下工作:
改进现行选修课制度 由于现阶段大部分选修课都是限选课,真正让学生自主确定的任选课较少。为了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选修,我们增加了任选课的数量,使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需要或喜爱来确定选修课程。教师在学生选课过程中为学生提供课程介绍,帮助或指导学生选课。特别是指导或引导那些没有特别喜好的学生选择课程。
改进排课方式 从全校整体来看,由于选修课较多,给课程安排带来很多不便。为了能够实现选课排课顺利进行,不影响正常教学,学校改进了排课方式,将必修课一律安排在上午,下午和晚上安排选修课。这样就避免了选修课与必修课发生冲突。为使学生的多门选修课上课不发生冲突,限制每个学生每学期的选修课不得超过三门。当某一门选修课的学生人数过少时将取消该课程,让学生参加二轮选课另选其他课程。
尝试取消学年限制 以学生修满学分为限,学生可以提前或推迟毕业。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争取尽早完成学业。学生进校时就要做好学习计划,确定自己的学习课程、学习策略和学习时间。
学生制定个人学习课程计划
制定个人学习计划,使学生明确在校期间的学习内容和学习策略,了解选课方式、学分规定,使学生心中有数、早做准备。
学校在新生入学前就设计好各专业必修课选修课总表,并附有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要求等详细情况介绍,供学生制定《个人在校学习计划》时参考。为方便学生制定《个人在校学习计划》,学校事先制定好各专业学习计划完整的“大套餐”、专业方向模块的“小套餐”和个性化的“单点”课程,供学生选择。学生可以确定学习“套餐”组合,也可以自行设计学习“套餐”,制定出《个人在校学习计划》。这样就满足了学生的差异性需求,体现了“因材施教”的原则。
完成计划填写的过程,就是让学生理清自己在学校要完成的学习任务,明确各项学习的具体要求,做好心理准备和其他相关的准备。学生的这份计划也是学生与学校、学与教的“契约”,它约束着学生和学校的行为。如有更改,要经双方协商同意。学校可以根据学生选课情况,把相同课程的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以便安排课程和师资、教学设备等的准备。
结语
“差异化”的教学模式受到了绝大多数学生的欢迎。他们积极参与制定个人学习计划,认真考虑和确定选修课。基础强的学生能够学得更多更深,基础弱的学生能够减轻学习压力,多学自己喜爱的课程。从任课教师调查反馈情况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普遍提高了。当然,“差异化”教学还不成熟,还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探索和完善。
参考文献:
[1]王若梅.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高职课程设置[J].职教论坛,2012(29):41-42,45.
[2]张红祥.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高职电子商务课程教学评价[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2(11):173-176.
[3]黄新谋,许彤.多元智能理论下的物流管理专业项目教学模式[J].教育教学论坛,2012(20):130-131.
[4]夏昱.论差异化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意义[J].教育学术月刊,2010(4):40-41.
[5]田拥军,黄国庆.高职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差异化教育的研究与实施[J].职业教育研究,2011(9):28-29.
[6]郑曼怀.基于学生需求的大学英语后续课程设置研究[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13(7):67-71.
- 上一篇: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下一篇:商业银行发展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