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范文
时间:2024-01-10 17:51:1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双一流是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2016年2月教育部印发《教育部2016年工作要点》的通知。通知要求,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制订“双一流”实施办法。专家认为,启动实施的“统筹推进两个一流”战略,是中国大学冲刺国际前列、打造顶尖学府的“冲锋号”。
2、2015年底,国务院正式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自2016年起针对大学以及学科建设明确提出了“双一流”的任务要求,并分三个阶段制定了时间表,其中将“基本建成高等教育强国”的最终目标节点定于本世纪中叶。这预示着,未来三十余年的高等教育发展规划由此有了新的蓝图。
3、加快建成一批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意在提升中国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国梦提供有力支撑。
(来源:文章屋网 )
篇2
摘要: 叶企孙先生曾任清华大学校长、理学院院长、物理系主任、中央研究院院士多职。在长期的高等教育实践中,他准确把握
>> 教育部大力推进“双一流”高校建设工作 期待高校建设的“双一流”改革 高职院校“双一流”建设评价机制研究 “双一流”建设,还需找准“河南坐标” “双一流”建设的困境与出路 夯实基层党建 支撑高校“双一流”建设 用新视角推进一流学校建设 超一流管理助力“双一流”建设 《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解读 陈骏:继续推进“985工程”建设 加快一流大学建设步伐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的大学形象建设 “双一流”高校综合型高素质财会队伍建设研究 党建有力,“双一流”建设才有根基 落实高等教育法 助力“双一流”建设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的高校高层次人才工作 教育部:动员各方力量积极参与“双一流”建设 “双一流”背景下大学师资队伍建设路径研究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地方高校发展分析与对策思考 教育政策执行视角下“双一流”建设实施的思考 云南高校“双一流”建设还需从破除“身份情结”入手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20] 钟秉林,方芳.一流本科教育是“双一流”建设的重要内涵[J].中国大学教学,2016(04):4-8.
[21] 肖鹰.大学精神是大学之本[EB/OL].教育视点.求是理论网.(2011-01-07)[2016-11-03].http:///kj/jy/201101/t20110107_61485.htm.
[22] 陈昕.基于不同层面要求的高等教育去行政化探析[J].现代教育管理,2011(05):6-8.
篇3
一、信息素养界定及能力内涵
(一)信息素养界定
清华大学图书馆原馆长邓景康在2015年“全国高校信息素养教育研讨会”上做了题为《美国高等教育信息素养新框架、新视野》的报告,对信息素养的概念进行了深化,概括为“信息素养指包括信息的反思发现,理解信息如何生产与评价,以及利用信息创造新知识、合理参与学习社区的一组综合能力”。这一定义对经典概念进行了拓展和创新,更强调利用信息创造新知识而不仅仅是信息表达与利用,同时把信息交流的能力也纳入概念范畴。由此可见,信息素养实际是一个动态的概念,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丰富演化。笔者认为,信息素养可以定义为:在明确的信息意识和信息道德规范下,运用信息知识进行有效检索和分析甄别,并利用所获信息与他人交流协作来解决问题和创新知识的综合能力。在此定义的基础上,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图书馆馆员信息素养还可能需要具备一流的信息素养教学和信息服务能力。
(二)高校图书馆馆员信息素养能力内涵
由上述信息素养的定义可以得出。
二、信息素养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一)信息素养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筛选
美国大学与图书馆员学会在2000年颁布了《美国高等教育中的信息素养能力标准》,该标准已在美国高校图书馆中达成共识并被广泛使用。北京市文献检索研究会在2005年研制了《北京地区高校信息素质能力指标体系》,该标准借鉴了美国的高等教育信息素养标准的内容,成为中国针对高等教育较为全面的标准。但该标准主要是面向大学生信息素养能力评价的指标体系,有些指标不适用于“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图书馆馆员信息素养能力评价。文章在参考北京地区的指标体系标准的基础上,依据国务院等部门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以及《关于高等学校加快“双一流”建设的指导意见》等文件精神,采用层次分析法和定性加定量的方法确定了四个一级指标、17个二级指标、54个三级指标,并结合相关学者学术观点确定指标权重和分值,对所有指标进行了量化。
(二)指标权重分值
基于学科服务能力的评价指标权重分值表。为保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在信息意识中增设了政治意识指标;考虑到信息技术是图书馆服务创新的主要驱动力,以及瞄准世界一流学科发展动态的现实需要,在信息知识中增设了信息技术知识和外语水平指标;在信息能力中增设了信息创新能力、教学能力和学科服务能力指标。评价体系按百分制设置,一级指标中信息意识权重为10%,信息知识权重为20%,信息能力权重为65%,信息道德权重为5%。
篇4
关键词 高等院校 十三五 事业发展 规划
中图分类号:G649.2 文献标识码:A
高等院校事业发展规划是指导高等院校一定阶段内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队伍建设、科研发展、校园建设、国际合作、党建和思想政治等诸多方面工作的政策性依据和行为指南。2015年是“十二五”时期的收官之年,也是多数高校“十三五”规划编制的启动之年,科学地做好“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意义非凡。
1“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的背景
“十三五”规划是党的十以来最为关键的五年规划。党的十明确提出了“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进入人才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行列,教育现代化基本实现”的目标任务。科学编制学校“十三五”规划,必须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近期国家和北京市层面下发了一系列关于“十三五”规划编制的具体执行文件,包括《国务院关于加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编制工作的若干意见》、《北京市“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教育部办公厅关于直属高校开展“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的意见》等。
2“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项目实施
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指引下,高等院校的“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项目将分为编制阶段、执行和监控阶段、总结阶段。
2.1编制阶段
高校事业发展规划不是单一规划,是规划的集合。它应包括一个总规划,还应包括专项规划、学院规划以及学科规划等。事业发展规划应是各子规划的概括和凝练,各子规划也是总规划的支撑和保障,从而形成一个科学的规划体系。事业发展总规划可以包括发展形势、发展目标、重点建设任务和保障体系,其中编写重点是“重点建设任务”,应根据学校现阶段发展的实际情况包含各项重点工作,如学科建设、人才培养、队伍建设、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社会服务能力建设、办学资源能力建设、国际化建设、大学文化建设等。
要切实提高目标、任务、措施体系设计的科学性,坚持定性与定量目标相结合,既有体现导向性的目标,又有可以量化、测评的目标,促进高等教育由规模发展向内涵发展转变。规划基本定稿后需要广泛征求师生意见和建议。
2.2执行和监控阶段
“十三五”规划的执行期应是2016-2020年,共5年。规划的文本制定与实施监测是一体两面,需要发展规划部门统一负责进行。规划的执行应结合各单位、各部门、各学院的年度工作计划和工作总结,跟踪规划的执行进度,依照规划文本并适时给予建议和干预。在规划执行两到三年期间,应组织专家进行规划的中期检查,对规划文本中的定性和定量目标进行阶段性的考评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和纠正,确保规划的顺利执行。
规划的制定和执行必然是一个动态调整的过程,从制定开始到具体执行再到执行监控一定存在修订和调整,这才是科学完整的良性循环。这种科学完整的良性循环可以是规划执行的每个环节都更具效率和效果,避免执行偏颇、少走弯路,最终保证规划的顺利完成,实现“十三五”规划的对内可考核、对外可评估。
2.3总结阶段
事业发展规划实施到中后期应着手组织进行阶段性总结,既应包括取得的成绩和成就,也应该对存在问题和困难的具体分析。科学严谨的总结对下一阶段工作的开展具有不可替代的指导意义。
3问题与思考
事业发展规划是学校在一定阶段的战略性指导,在实践中,发展规划不能保证学校的事业一定能成功,但是通过做规划、执行规划,高等院校的管理者们会思路更加清晰,学校的事业发展则会更容易取得理想中的成就。所以规划并不是可以解决学校发展所有具体问题的速效西药,而是擅于宏观调理、梳理脉络、提升本质的中药。总之,从学校管理层面,制订和实施事业发展规划是促进学校主动发展的核心策略,通过相关的理论与实践引导,学校制订出切合实际的规划文本并加以贯彻落实,使学校获得预期发展,正是其价值所在。
参考文献
[1] “大学战略规划与管理”课题组.大学战略规划与管理[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篇5
关键词:地方高校;产学研合作教育;工商管理类专业;科教协同育人模式;构建对策
一、地方高校工商管理类专业实施科教协同育人模式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必要性
(1)科教协同育人模式有助于转变地方院校办学机制,创新教学模式。目前,地方院校的人才培养规格与市场需求脱节严重。地方院校长期处于封闭的理论教学状态,对市场信息关注度低。学生创新能力和专业技能实际操作能力未得到有效锻炼,实习机会缺乏,学生适应工作周期长。导致企业人才需求与地方院校人才培养无法实现有效匹配。同时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及地方院校扩招步伐的加快,学校的教育资源已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教学设备缺口。实施地方院校、企业和科研院所联合办学,发挥资源的整合优势,推进产学研战略的深度实施。利用企业真实的生产环境、丰富的技术人才及科研院所的优势,为学生提供实践实训平台,有利于缓解地方院校教学资源匮乏的现状。(2)科教协同育人模式是完善地方院校科研工作思路,促进学生就业的必然选择。自1999年地方院校大幅度扩招后,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日益严峻。据人保部门的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全国地方院校毕业生人数为630万人,比2009年的611万多19万人,与往届未实现就业的学生相加,全国有100多万名地方院校毕业生无法就业。究其原因,主要表现为大学生缺乏与高学历相对等的高素质,缺乏科研水平和实践能力。必须加强产学研合作教育,改变封闭的科研开发模式。
2.可行性
(1)国家对科教协同育人模式的高度重视。培养什么人以及如何培养人,是教育工作必须解决好的根本性问题。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各类专门人才的使命。2015年11月5日国务院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要求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以一流为目标、以学科为基础、以绩效为杠杆、以改革为动力”的基本原则,加快建成一批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实际上,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教育部通过“985”、“211”工程打造世界一流大学的做法已经引来诸多争议,主要问题是,这些高校不少教师在疲于应付科研任务的同时荒废了教学,这令学生和社会公众对大学办学极为不满。这次新出台的总体方案明确提出,就是针对办学中存在的重科研,轻教学问题,重新理顺科研和人才培养的关系。[1](2)地方院校禀赋符合产学研发展的要求。随着国家的经济社会的发展,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已经成为迫切需要,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对知识和人才的需求将会是空前的,这是我国高等教育前所未有、今后也很难再有的发展机遇期。地方院校的产学研合作教育以学为主,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是理论基础知识扎实与实践能力强,学生实践、创新能力与动手能力并重。
二、实施工商管理类专业科教协同育人模式的对策
1.树立以产学研结合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目标体系
按照产学研结合的教育模式,根据就业岗位的要求,紧紧围绕实际应用这根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创新教学内容,体现高素质人才培养特色,湖南工学院的工商管理类专业确立了“以就业为导向,以实践能力培养为主线”的人才培养目标体系。(1)我们力主推行了“认知实习+课程实训+企业仿真实训+生产性实训+顶岗实习+毕业论文”六个环节层层递进、体现“教学做”一体化的实践教学组织模式。同时,我们也建立了工商管理类专业“分层一体化”的实践能力教学体系,按基本技能、专业技能和综合技能三个层次,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安排实践教学内容。(2)在工商管理类专业的实训课程中进行了“项目化、模块化”的探索。比如工商管理专业的实训课程采用项目化管理理论,建立了企业运作模拟项目、商务技巧开发训练项目、市场运作模拟仿真项目以及其他业务模拟项目。(3)依托校企合作,我们立足于湖南省经济状况和产业结构,主要面向中小企业岗位,按企业经管管理过程和岗位能力形成与拓展的需要构建课程体系,形成了“234”模块化课程结构。“2”即依据“双证”要求开设课程“;3”即由理论教学、校内实训、校外实训构成“三重教学”;“4”即职业通识能力、职业基础能力、职业岗位能力和职业拓展能力等“4种能力”。
2.建立产学研结合的人才培养方案体系
(1)建立“工读结合、工学交替”的教学方案。“工读结合、工学交替”是国外高校比较推崇的一种做法,即让学生在校期间既能学习又能同时参与工作,有一部分在学校学习,有一部分时间则在企业或用人单位学习、实习、工作。在学校学习的时间称为理论学期,在企业或用人单位的时间称为实践学期。比如德国的“3+1”模式、美国的“2+2”模式。地方本科院校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灵活的规定理论学期和实践学期的时间,建立合适的工学交替模式。(2)建立多学科融合创新教学方案。所谓多学科融合创新专业教育是指打破单一学科的限制对专业教育的影响,使大学的专业教育能够在两种或两种以上学科的基础上交叉、渗透,学生能进一步加强对所学专业的理解。湖南工学院近年已经在工商管理、会计、物流管理三个工商管理类专业中实现了实训课程的跨学科互享设置、交叉设置,鼓励学生自主选修跨学科实训项目。
3.建立产学研结合的人才培养计划体系
(1)以产学研结合为目标突出校内实践教学中心的建设工作。校内实践教学中心应该秉承开放式建设的思想,按照“互利互惠、合作共建”的建设思路,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基础条件较好的企业,参与校内实践教学中心的管理制度、保障制度等。本项目中,湖南工学院物流管理专业与特变电工衡阳公司等合作企业共同开发了特色、规范、实用的实践教学体系,建立了课程单向项目实验室、专业综合实训实验室2个实验室。(2)以产学研结合为目标建立校外的校企合作基地。湖南工学院以学校董事会企业为依托,一是积极争取省级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立项,二是设立校级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创新平台,充分应用企业和高校师资力量,采取“校内+校外”、“学校+企业”结合的方式联合企业开展认证培训,为引导高校加强与地方企业及工业园区开展产学研合作。(3)以产学研结合为目标提高师资水平。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专兼结合的实践教师队伍是突出产学研结合教育模式思想下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所在。湖南工学院工商管理类专业在这方面采取两种措施:一方面有计划、有目的的组织专业课教师到企业第一线顶岗挂职锻炼;另一方面,是积极聘请校外名师、企事业管理人员等担任兼职实践教师,有利于把实际工作岗位的成功经验引入课堂和实训环节,同时也是对学校师资队伍的有益补充。(4)以产学研结合为目标深入推进“质量工程”建设。一是建立校企共建研发机构。在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要求下,与企业或科研机构共建研发设计机构。比如,湖南工学院工商管理类专业合作企业华菱衡钢集团共建开发的生产运营操作研发机构等。二是教师开展了多项以产学研为导向的教研教改课题研究,三是开创了学生参与研究性学习与创新性实践课题计划。研究性学习与创新性实践创新课题立项与评审机制的建立和全校师生的参与有利于师生之间形成较为固定的研究团队,对于提高学生科研创新能力起到了重要作用。2012年以来湖南工学院工商管理类专业学生参与的科技创新大赛、课外学术科技竞赛有15项,其中获得的省级奖项有6项。(5)确立产学研结合的人才培养评价制度。主要是加强教学信息评价反馈制度和教学督导评价制度,通过学生、督导、同行及领导的四级评教机制,考评教师实践课堂教学质量。良好的高校教学评价制度是人才培养评价体系的重要保障之一。
作者:陈晓亮 单位:湖南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吴言忠,刘华海.工商管理类专业模拟实训教学模式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03:38-39.
[2]王霆,张婷.扩大就业战略背景下我国大学生就业质量问题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4.02:26-30.
[3]晋浩天.就业率趋稳创业成“新宠”[N].光明日报,2015.06.13:004.
篇6
[关键词]教育学;学科;专业发展
从2010年6月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加快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建设的意见》到2015年10月国务院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的通知》,一批一级学科点和学科方向达到国际一流水平。研究结合国内外学术期刊对《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教育学学科门类(04)下的二级学科教育学类(0401)的8个专业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
一、教育学专业保持元层次学科地位
教育学的发展面临本土化和国际化的双重挑战。一是国内主要期刊《教育学报》《中国教育学刊》等发文讨论教育学学科自身建设与发展问题,国际教育成就评价协会(InternationalAssociationfortheEvaluationofEducationalAchievement)和美国教育考试服务中心(EducationalTestingService)联合编辑Large-scaleAssessmentsinEducation(《教育大数据评估》)等在教育学研究学术化的基础上,对教育学量化研究提出新要求。二是教育学的学科发展存在研究领域多元化的挑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终身学习组织编辑InternationalReviewofEducation(《国际教育评论》),韩国首尔大学教育研究院编辑出版英文版AsiaPacificEducationReview(《亚太教育评论》等,都突出了一些需重视的研究命题。
二、科学教育专业的发展任重道远
我国自2002年以来有60余所高等院校开设了科学教育本科专业[1]。国内学术期刊主要是各师范院校的学报。国际上,由韩国科学教育协会(TheKoreanAssociationForScienceEducation)组织编译的英文版Asia-PacificScienceEducation(《亚太科学教育》),还有CulturalStudiesofScienceEducation(《科学教育的文化研究》)、JournalofScienceTeacherEducation(《科学教师教育期刊》)等都提出了科学教育的专业命题。
三、人文教育专业的人文概念多元化
2002年教育部首次将人文教育专业以目录外专业的身份放在教育学科门类中。至2008年,我国有近80所高校开设人文教育本科专业[2]。人文教育在国内的主要期刊包括《语言教学与研究》等,国际期刊包括隶属于国际道德教育协会(theInternationalAssociationforEducationinEthic)的InternationalJournalofEthicsEducation(《道德教育国际期刊》,以及EthicalTheoryandMoralPractice(《道德理论与实践》)、InternationalJournalofPolitics,CultureandSociety(《国际政治、文化与社会杂志》)等。人文教育专业的发展应进一步凝练专业发展方向,突出专业建设的重点和专业特色。
四、教育技术学专业正在蓬勃发展中
随着现代技术和多媒体的突飞猛进,一些院校建立了独立的教育技术学教学单位。国内主要期刊包括《现代教育技术》《中国教育信息化》等。国际期刊包括Computer-AidedEducation(《计算机辅助教育》)、JournalofComputerAssistedLearning(《计算机辅助学习》)、InternationalReviewofResearchinOpenandDistanceLearning(《开放与远程学习研究的国际观察》)、Computers&Education(《计算机与教育》)、InternationalJournalofComputer-SupportedCollaborativeLearning(《计算机支持的合作学习》)等。近年来教学设计师(InstructionalDesigner)在教育技术学领域流行起来,部分国外院校开设教学设计师专业。
五、艺术教育专业的发展需跨界融合
至2010年11月,我国开设艺术专业的高等院校有1400多所,2010年招生总数达40多万人[3]。2011年国家出台《全日制义务教育艺术教育课程标准》提出艺术教育需通过学科的贯通,培养具备一定的音乐、舞蹈、美术的实践技能和教学能力,具备良好艺术审美能力,能胜任中小学教学活动要求的合格教师。艺术教育在国内的期刊包括各艺术院校的学报等,国际期刊包括JournalofAestheticEducation(《美育杂志》)、OxfordArtJournal(《牛津艺术杂志》)、JournalofPerformanceandArt(《表演与艺术》)等。教育学门类下的艺术教育专业的发展需确定各项艺术技能的标准,合理利用高校艺术学各专业资源。
六、学前教育专业的扩招与挑战并存
2015年10月实施全面二孩政策以来,学前适龄儿童人数增长,学前教育专业招生规模扩大。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包括儿童游戏和体育、儿童语言、儿童自然科学和数学、幼儿园管理、教学用具的应用与设计等。国内期刊包括《学前教育研究》《幼儿教育•教育科学》《早期教育(教师版)》等。国际期刊包括由印第安纳大学、美国儿童教育协会(TheNationalAssociationfortheEducationofYoungChildren)等机构编辑的EarlyChildhoodEducationJournal(《早期儿童教育杂志》,另有EuropeanEarlyChildhoodEducationResearchJournal(《欧洲早期儿童教育研究杂志》)、InternationalJournalofChildCareandEducationPolicy(《国际儿童护理与教育政策》),InternationalJournalofEarlyChildhood(《早期儿童国际期刊》),以及JournalofEarlyChildhoodTeacherEducation(《早期儿童教师教育杂志》)等,研究主题涉及关爱儿童项目、营养与健康、幼儿发展、保育员的发展等。
七、小学教育专业需进一步整合资源
小学教育本科专业最早于1999年开设。2010年我国小学教师需求达580.05万人,2020年预计将增长到峰值692.84万人[4],国内主要期刊包括《外国中小学教育》《现代中小学教育》《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中小学教师培训》等,国际期刊包括Child&YouthCareForum(《儿童与青少年护理论坛》)等。
八、特殊教育专业发挥重要的社会功能
1986年北京师范大学在教育学系建立了第一个本科层次特殊教育专业。1987年华东师范大学在心理学系建立了特殊教育专业。随后,部分重点师范大学、地方师范院校、地方大学陆续建立了特殊教育专业。国内主要期刊有《中国特殊教育》,国际期刊包括由儿童和青少年精神病理国际社团(theInternationalSocietyforResearchinChildandAdolescentPsychopathology)主办的JournalofAbnormalChildPsychology(《非正常儿童心理期刊》),以及CultureandBrain(《文化与大脑》)等。
参考文献:
[1]肖磊.科学教育专业“有市场无需求”急需改变[N].中国教育报,2011-02-14.
[2]柳敏和,鲍远明,张玉文,等.人文教育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及实践[J].石家庄学院学报,2010(1):122-124.
[3]朱锦秀,罗晓欢.试论我国艺术教育的新向度:艺术学成为门类后的艺术教育路径之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13(5):40-42.
篇7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是我国“十三五”时期教育发展的重要目标任务,“双一流”建设对提高高校教育质量和水平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文将研究生群体作为目标对象,以“学术为本”和“育人为本”为准则,从思想引领、培养学术精神和自我管理、融洽师生关系等方面分析了研究生教育管理在“双一流”建设中的实践策略和作用。
2015年10月,国务院印发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以推进国内高校及其学科的建设与发展。该方案提出坚持以一流为目标,坚持以绩效为杠杆,坚持以改革为动力,争取到2020年,若干所大学和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到2030年,更多的大学和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所大学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前列,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高等教育整体实力显著提升,到本世纪中叶,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数量和实力进入世界前列,基本建成高等教育强国[1]。关于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川大校长谢和平认为一流大学需要培养拥有全球视野的人才。而上海交通大学的校长张杰认为,拥有高水平师资队伍是建设一流大学的关键。
只有全面、深入把握研究生群体和培养过程的特点才能更有效开展研究生教育管理,前期笔者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电学院的研究生群体中进行了调研,得出相关数据和特点,并总结了以下经验启示。
一、研究生教育管理重在思想引领,坚定理想。
从教育活动的类型来看,研究生接受度最高的是校园文化类活动。如何让将思政教育的内涵融入到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中成为了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关键。当代研究生以90后居多,可谓“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在实验室”。在提到核心价值观、中国梦这样的话题时,远远不如一份实习、一场网络游戏有吸引力,这是思政教育工作面临的困惑和挑战,需要使用一些策略来克服这些问题。
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2]。从根本上看,思想政治教育类似传播学中传播主体把传播内容传给传播客体的一个过程。在传播学中,传播对象的心理、利益诉求及其性格特征会对其接受信息的效果造成直接影响。从教育学和调查研究的视角,我们发现90后到95后的大学生有一些共性特点:他们认为对其有所用的东西更愿意接受,他们认为有意思的东西更愿意接受,他们认为有面子的东西更容易接受,他们自己参与完成的东西更愿意接受。因此,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是唤醒其内在的利益需求,不是强行地灌输;应该是饶有兴致地讲故事,不是僵化刻板地讲道理;应该是双向互动,不是单向说教。所以在校园文化活动中,巧妙融入思想引领的内涵,选取爱国荣校、航空报国等主题,配以新媒体、音乐、微电影、舞台剧、舞蹈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时尚形式,创作和开发文化产品,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教育,让学生有信念、有信仰、有正确的价值追求。校园文化活动可以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最有效的载体,它重在潜移默化的进行渗透和教育,它就像是一直无形的手,在推动,引领着学生走向正确的道路。
二、研究生需要培养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从研究生的培养角度,近70%的研究生认为“学术氛围”是培养过程中最大的影响因素,营造学术氛围是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的重点。学术氛围的灵魂和本质是学术精神。学术精神作为大学生心理面貌和教育水平的反应,是评价研究生思想、理念、价值观、道德观水平的标志。学术精神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学术精神体现为专注于本学科的具体遵循,而广义的学术精神应该有两种,即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有的学者指出21世纪的学术精神主要体现为“诚实、自由、创新、献身精神”,其中诚实、献身精神即可理解为人文精神,而自由、创新可理解为科学精神。诚实可以理解为坚定自己的理念,追寻理想的指引,杜绝弄虚作假。自由即具有独立的人格,发散自己的思维。创新指学生不能局限于现有的书本,技术,应该具有自主思考的能力。而献身精神可以理解为学生不应关注一己之利,不应沉迷于现阶段取得的成就。学生应该把学术精神看成是自己的追求,是道德的最高层次。
培养科学精神,就是着力于培养他们创新的意识和理性的态度,让学生树立科学精神,懂得求真。作为一名研究生,做学问搞科研,不能仅仅停留在技术和工具等运用的表层上面,应懂得科学之科学,学会培养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理念。而教育管理的职责是想办法给学生提供科学精神形成和培植的土壤,同时,让最大多数的同学都在这个土壤中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感受到养分,自由生长,形成森林。高校应多开展大师名家进校园进课堂、学术沙龙、主题论坛等形式,引领研究生探讨科学的终极原理和追求,明确科学研究的最初目的。
另一方面,应培养研究生的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是一种自由、向上的精神,核心意义是教育人坚持理性,追求理想的人格、理想世界和自身的完善,充满对美好生活和幸福人生的向往。追溯到大学的本源,古希腊人希望每个公民都能得到各方面的全面发展,培养德育、美育、智力和体育等全方位发展的合格公民,古希腊的诸多学者,像亚里士多德、柏拉图等先哲为此还专门建立了学园,就是大学的前身,可见他们是很有远见的。从那以后,大学就成为了人类社会进步的摇篮。高校应开展读书交流会、思辨会、诗会、演讲等文化活动,回归大学的本源,为学生创造人文精神呼吸和翱翔的天空,让学生有信念和信仰,成为一个内心丰富、精神充盈、热爱生活的人。
三、研究生培养坚持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
从研究生的管理方式来看,75%的学生认为自我管理最有效。黑格尔曾说:“现代世界的原则就是主体性的自由。”中国文化中用“以人为本”来阐释这层含义。大学是培养人的地方,大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也应是教育的主体。
在教育管理过程中唤醒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是当今教育管理面临的新课题。在教育管理中,应是双向互动,而不是单向说教;应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而不是让学生被动接受。在教育过程中要坚持“将舞台还给学生,将机会让给学生,将成长留给学生”的原则,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让学生在自我服务、自我教育中收获成长。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人们普遍有自我发现的潜能、自我选择的能力,应当给予学生自我认识的机会,赋予他们为自己的成长、发展负责任的意识与能力。
教育培养的首要任务在于激发学生为自己负责的内在动力,为了学习生涯阶段的自己负责,更是为了持续一生的生涯发展负责,为了学习负责,更是为了自身全面发展、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负责,既有长远眼光,又有天下情怀,是理想境界。具体到研究生群体的特点,研究生群体相比本科生,心智相对成熟,自治自立能力强。高校应打造以硕博士生纵向交流的小微平台,博士生提升自己的同时带动硕士生,发挥朋辈教育的优势,体现传帮带的作用,激发学生发展自觉,营造“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学学相长、共同进步”的良好氛围。
同时应该发挥研究生会等学生组织的作用,研究生会作为研究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的一个群众性的学生组织,在研究生的培养和教育体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3]。多元的校园生活离不开丰富多彩的活动,研究生会应该发挥自己群众性的优势,积极组织开展学生活动。
四、做好师生沟通的桥梁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关于对导师的期待,调查结果显示,83%的研究生最看重的是导师的师德典范。中国高校的研究生培养采用导师负责制,教育管理工作的目的是协助导师开展研究生的教学科研任务,教育管理工作开展同样需要导师的理解与支持。更好地服务导师与学生,要从他们的需求出发。对于研究生来说,与导师的相处是他们从未经历过的学习生活模式,面对就业的焦虑、课题的压力、师生矛盾也时常出现,这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五、启示
总之,鉴于研究生群体较为多样化、个性化、大众化的特点,在研究生教育管理过程中,应始终坚持“学术为本”引领研究生教育管理,明确学术科研在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中的主导地位,有效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坚持“学术为本”,树立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着力提升研究生素质能力;同时,充分尊重导师是研究生教育和培养的第一责任人,坚持“育人为本”,凝聚研究生教育管理合力,让研究生在高校“双一流”建设中提供有效支持和可靠保证。
第2篇:浅议当前我国高校研究生教育管理的现状与工作思路
研究生管理工作是关系到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环节,然而目前高校研究生管理难度较大,管理制度不灵活、执行难等现象普遍存在。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研究生管理工作的新思路:加强数字校园建设、提高研究生管理人员的能力、加强导师队伍建设、完善考核评估机制、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日常管理中。
作者:1.辽宁大学经济学院辽宁沈阳110036;2.辽宁大学亚澳商学院辽宁沈阳110136
随着研究生的扩招,我国研究生的规模在不断扩大。要做好研究生管理工作,提高研究生培养效果和培养质量,必须首先要深刻剖析当前我国研究生管理现状,牢牢抓住现阶段研究生特点和本质,逐渐探索出一条全面、多维度、有重点的研究生管理工作思路。
一、当前我国高校研究生管理现状
1、管理难度大
当代研究生生源普遍多样化,结构组成复杂且年龄跨度大,致使研究生管理工作相对较难。此外,与本科生相比,研究生参与集体活动的意愿不强烈,缺乏凝聚力,给研究生管理工作增加了难度。
2、制度不灵活
不同学科在学科属性、知识结构、研究领域、培养年限、培养目标等方面各有针对性,然而在制定重大决策前,缺乏充分的调研和论证,较少听取广大教师和研究生的意见和建议,导致管理制度及决策缺乏灵活性和针对性,在对研究生的实际管理中往往采取“一刀切”的方式ll]。
3、制度执行难
目前我国已经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等规定,各高校也相应出台了各种规章制度,对研究生的学位授予及日常管理进行规定和约束。然而在实际执行层面,有些规定形同虚设。由于研究生群体的特殊性,导致研究生管理制度执行较难l2l。
二、创新研究生管理的工作思路
2.1加强数字校园建设,搭建信息化平台
当前在我国,高等教育信息化是实现高等教育改革和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必然途径。目前我国已有不少高校使用了研究生教育信息管理系统,在系统中,各层级研究生管理部门如学院研究生部、校研究生院等部门对掌握研究生各项基本信息、成绩一目了然。借助信息化这一平台,可以从招生录取、日常管理、教学培养、社会实践、学位授予、就业指导等各个环节对研究生进行监督和管理,不仅使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变得更加高效便捷,也实现了教育资源的共享。
2.2提高研究生管理人员的综合能力
研究生管理者在整个研究生管理工作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也是维系研究生与导师之间和谐关系的纽带。一名合格的研究生管理者,首先要热爱研究生工作,有较高的政治素养和品德素养。要坚定不移的坚持党和国家的方针路线和各项政策,并着力培养研究生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成为有理想、有担当的一代优秀青年。其次要有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明确工作职责。研究生管理人员应当具有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和锲而不舍的进取心,敢于不断挑战和迎接新的工作内容、工作任务。最后要提高研究生管理人员的专业化程度。应定期开展研究生管理人员讲座、培训等学习活动,逐步培养学习型、研究型、创新型专业人才,使研究生管理者通过学习逐渐积累专业知识、明确岗位责任、提高工作能力,并将所掌握的专业知识不断运用到实际研究生管理工作中。研究生管理者应当勇于尝试,大胆创新,努力为研究生的学业生涯创造一个和谐良好的学习和成长环境H。此外,高校相关人事部门也应从人才选拔、任用、考核、评估、薪酬水平、奖惩措施等方面入手,不断吸纳具有较高素质、较高水平、较强专业能力的研究生管理人才。
2.3加强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
研究生导师在研究生学业期间有着重要的育人责任。一方面,研究生导师在学术上对研究生给予指导,传道授业、答疑解惑,从研究生的学位论文选题、相关文献查找与阅读、开题报告到论文中期考核及论文毕业答辩等环节,研究生导师的学术水平、学术道德、学术造诣都对研究生的学术研究及学业有着根深蒂固的影响。另一方面,在生活中,研究生导师的为人处世,行为举止都对研究生今后的发展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研究生导师应具备良好的道德素质、业务素质和严谨的治学态度,并以“立德树人”工程为契机,增进与研究生的沟通和交流,掌握研究生的思想动态,做好对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努力塑造研究生良好的道德修养和行为品格。研究生导师、管理机构、管理人员及研究生是一个有机整体,彼此间相互协调配合,保证各部分功能的最大发挥,保证管理工作顺利完成。
2.4完善研究生教育考核评估机制
定期对硕士研究生培养状况进行评估考核,对于全面提高我国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然而目前我国各高校缺乏行之有效的考核评估机制,不同类型硕士研究生之间评估体系的区分度不高,针对招生质量、研究生管理与培养、课程体系设置、导师队伍建设、学科建设、学位论文质量、学位授予、就业指导等各个环节缺乏严格把关。应建立健全一整套有针对意义的评估体系,并定期开展评估考核工作。评估考核过程应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将评估结果细分为几个等级并及时向各培养单位反馈。针对不同考核结果采取不同的整顿或改进措施,待下一次评估时,要针对上一次评估中有待改进的环节重点考核。应建立相应的网站,将评估方案、各培养单位评估报告、评估结果全部公示在网站上,接收全社会的监督。
2.5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研究生日常管理工作中
篇8
关键词:研究生就业;就业价值取向;社会因素
硕士研究生就业价值取向以及就业难这个热点话题被探讨了多年,仍然没能从根本上解决“难”的问题。实际上,当前所面对的就业问题,从一定意义上说只是“局部难”。事实上,在经济发达的城市里,要找到能发挥专业优势、薪水待遇适宜、有大好前途的职位是很困难。可是,在农村和欠发达地区却有广阔天地等待大学生去建功立业。一些传统行业和新兴服务业也期待着大学生的加盟,要找到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也不难。所以,真正存在人才高消费问题的不是全中国,而只是在城市,尤其是在经济发达的大城市。大学生就业的实际困难是在人才高度集中的地方,要从根本上解决就业难问题,首先需要解决硕士研究生的就业价值观问题。
一、招生规模扩大,教育质量跟进乏力
我国硕士研究生的招生人数从1978年的1.07万人到2015年的56万人,30多年间扩大了52倍。但与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相对应的却是,硕士研究生的就业率持续下降,甚至出现了研究生就业率不及本科生的现象。按照美国著名教育学家马丁•特罗教授的高等教育“三阶段”理论划分,我国当前的高等教育已经迈入了“大众化”教育时代。这就意味着有更多的适龄人口可以接受到高等教育。从社会现实发展角度而言,扩大受教育人口,提高人民的综合文化素质,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但是,发展过程和发展步骤应按稳步前进的方针,而不是采用狂飙突进的方式推动教育的“大众化”。现在许多高校都以建设“研究型大学”为目标,纷纷建立研究生院,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甚至有些高校的研究生人数已经超过了本科生人数。这样一个庞大的基数,很难保证研究生教育资源能够有效供给。现实情况是,很多高校无论从“软件”还是“硬件”质量上,都很难承载迅速扩大的研究生大军。高校扩招本身没有错,但要考虑我国现实教育资源的供给情况。盲目扩招只会导致学历贬值,增加就业压力,也失去了“研究生教育”所赋予的使命所指和时代所需,而沦为高校不健康竞争的“畸形产物”。众多的研究生不仅无法成为精英教育的代言人,反而会成为社会舆论和高校扩招下的牺牲品。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曾担忧地说:“本身我们研究生质量就在下滑,再如此扩大规模,质量还将进一步下滑,甚至会超出我们的估计。”“这种急功近利建设研究型大学,即使规模再大,可以想象水平能有多高呢?”高校作为人才的“孵化器”担负着重要的人才培养责任。2015年11月5日国务院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提出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加快建设一批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任何目标都要有所指引,否则就是无的放矢,而高校的根本归旨和实际落脚点就是培养优秀的学生,而不是汲汲于名利,染上世俗的市侩气。所以,研究生教育,与“减员”相比,“增效”更为重要。
二、培养模式单一,课程设置针对性不强
从世界范围看,硕士学位研究生教育呈现逐步摆脱学术性、过渡性学位教育身份,向专业性、终结性学位过渡的趋势。我国由于长期以来对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缺乏合理的定位和清晰的判断,导致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依然是以“学术性”为评判标准。虽然现在国家为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学习国外大力倡导专业硕士的培养,试图改变原先的单一制培养模式,而趋向双元制培养模式。但在专业型人才培养中,往往自觉或不自觉地把反映学术研究特点的硕士学位标准作为主要学位评判标准,始终带有“学术性”硕士的影子,特色不明显,选拔方式也依然是“唯分数论”,丧失了人才选拔和培养的实质目的。而在课程设置上则是课程太多,部分老师根据自己的兴趣方向给硕士研究生开设课程,导致课程难成体系,甚至出现彼此否定的现象。对于课程体系的科学性探索不够,73.8%的硕士研究生反映课程偏多,而且内容陈旧,更新缓慢,无法适应学科前沿性发展要求。必修课远远超过选修课的数量,挤占了硕士生选课自由,阻碍他们的兴趣培养,缺少现实与理论的有效结合和深度互动,在学科交融方面依然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存在严重的“刚性有余,弹性不足”的现象。此外,在学分设置上也严重滞后,政治理论课、基础英语课和专业英语课所占学分过多,几乎与专业基础课程和选修课程学分持平,但学习效果却并不好。对硕士研究生而言,无疑是一种巨大的成本浪费。同时,课程的差异性表现不突出,与本科生课程设置拉不开差距,唯一不同的是上课人数变少了,甚至有许多课程重点完全是对本科教学内容的重复,对能力的培养、思维的启发、兴趣的激发帮助不大,不能充分发挥研究生课程的研究性和自主性特点。其结果导致“理论人才缺理论,应用人才缺实践”的现实尴尬。
三、思想政治教育缺位,就业指导长期滞后
当前,高校在硕士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还存在严重缺位现象,对硕士研究生群体的就业价值取向和就业心理缺乏明确的感知。研究所长期处于高校这样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下,对于如何选择自己的就业方向尚未形成独立的认识。高校承担着引导硕士研究生树立正确就业价值取向的引领作用,在他们就业求职的关键时期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保证硕士生能够以正确的就业观投入到工作中。但现实情况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却存在缺位明显的状况,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思想上认识不足,重视不够。许多高校片面地追求就业率,将学生的就业放在首位。过多地侧重于举办招聘会直接解决问题,而对于学生就业心理和就业价值取向重视不够,缺乏有效跟踪和正确引导。有调查研究表明,53.2%的高校缺少对硕士研究生就业者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缺少就业心理咨询与培训。二是宣传上手段单一,缺乏吸引力。有些高校虽然也会针对硕士研究生开办思想政治教育和就业心理讲座,但也仅限于讲座宣传类,形式单一,内容与硕士研究生的契合度不高,也没有很好的后期跟踪评价机制。使这些活动大多流于形式,举办的挺多,学生上座率差、实质性收获小。其次,高校在就业指导方面长期滞后。当前,许多高校都成立了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但对大学生的就业心理缺乏了解,对硕士研究生的就业价值取向更缺少调研,导致许多高校指导中心成为招聘场所,丧失了其就业指导的作用。同时,许多高校在就业指导课程的开设上还比较滞后,专业化程度有待提高,内容的有效性有待完善。调查表明,23.1%的硕士研究生希望得到简历制作方面的指导、83.1%的硕士研究生希望得到面试技巧方面的指导、39.7%的硕士研究生希望得到就业心理的指导、72.9%的硕士研究生希望得到经验的交流、89.3%的硕士研究生希望实现信息资源共享、92.8%的硕士研究生希望得到就业培训指导。这就要求高校的就业指导课程与就业具体实际相结合,增强针对性,落实服务性,健全高校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切实引导硕士研究生树立正确的就业价值取向,提升就业指导的切实功用性。
四、创业教育指导缺失,创业支持力度有限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新时期,高校作为青年才俊最为集中的地方,也是理想碰撞最为激荡的地方,有一大批人渴望能够实现创业,去开辟属于自己的辉煌。武汉大学杰出校友,小米科技创始人雷军就曾回到母校告诫学弟学妹们,“要打牢基础,立志创业”,并以自己大学期间的亲身经历告诉大家,创业并非遥不可及,只要选对方向,未来就是你的。《教育部关于做好2015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中明确提出“全面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和自主创业工作”,并首次提出“高校要建立弹性学制,允许在校学生休学创业”。但“创业”似乎一直是高校手中一个能带来烦恼的“金苹果”,毕竟创业的风险很难预估,为了追求就业成功率,高校更多地会选择鼓励学生直接就业。同时,高校对于引导学生创业也缺乏经验上的准备和指导服务。第一,虽然有些高校有针对性地开设了创业指导课程,但内容偏于理论化,实战经验不足,这也是许多大学生创业者最欠缺的。第二,虽然许多高校鼓励学生自主创业,却并不能提供相应的财政和政策支持。为了保证学生的就业率,多选择性地将直接就业的学生纳入到“就业范围”内,而创业的学生则顺理成章地标上“待就业”的标签,这种“双重标准”也很难鼓励学生真正地去创业。第三,虽然许多高校尝试开办了创业讲座,聘请成功创业者和企业家为学生提供创业指导,但实质性的人脉资源却始终难以提供。现在新兴的高校创业团队失败率之所以很高,一部分原因是缺乏经验、缺少资金,另一部分原因也在于高校本身支持力度有限。第四,中国当前的教育模式亟待改进,需要更多地培养创造性人才,而非“考试型”人才。因为“教育既有培养创造精神的力量,也有压制创造精神的力量”。创业是一个艰辛的过程,所谓“筚路蓝缕,以启山林”。青年研究生创业群体有想法、有闯劲,关键是需要一个展示的平台和发挥的场所。高校作为他们进入社会的过渡场所,也是他们创业梦想激扬起航的地方,理应探索更为务实有效的创业教育指导,为学生的创新创业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
参考文献
[1]部分高校研究生规模已超本科生[N].南方日报,2012-10-22.
[2]马鹏.研究生就业观教育研究[D].天津:天津商业大学,2010.
[3]高存福,田兆富.当代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探析[J].职业与教育,2014(3).
[4]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做好2015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Z].2015.
篇9
【关键词】人体寄生虫学;护理学;本科教学;专业英文教学
2015年国务院在《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中指出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和提高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是高校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1],而《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6~2020)》也明确提出国际交流合作是2016~2020年护理事业发展的重要目标[2~3]。成都大学作为地方高校,积极探索国际交流合作、联合办学策略,而泰国则是“一带一路”沿线重要国家,成都大学基础医学院围绕学校国际联合办学方针和护理人才培养新方向,与清迈大学护理学院开展“1+2+1”联合培养项目,即第1学年和第4学年在成都大学学习,第2、3学年在泰国清迈大学继续学习[4]。人体寄生虫学是病原生物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临床医学、流行病学等多个学科,是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桥梁科学,也是一门重要的必修专业基础课[5]。近年来我国寄生虫病防控已经取得巨大成就,寄生虫病发病率大幅下降,但是寄生虫病在以泰国为代表等热带国家仍是其重要疾病[6]。
一、教学现状的调查研究
(一)教学现状。参加联合培养项目学生从本校护理本科专业学生中选拔,参加项目学生高考英语平均分为115.91,标准差为7.83。第1学年结束后,学生雅思成绩均在5.5分以上。《人体寄生虫学》英文课程的教学由成都大学基础医学院病原生物与免疫学教研室2位专任教师和1位学校特聘外籍教师担任。(二)调查对象和方法。调查对象为2016~2018级参加项目所有学生,问卷调查时所有学生均以,赴泰国清迈大学进行培养。问卷调查采用网络发放,发放问卷34份,有效回收率100%。问卷调查结果和期末成绩教育学指标汇总后应用SPSS12.0统计软件包进行分析。
二、英文教学的实施过程及问卷调查
(一)教材选择。虽然参加联合培养项目的学生具有较好的英语基础,但其第1学年需完成公共课和解剖学、生理学、病理生理学、医学免疫学等11门医学基础课程学习,学习任务繁重。我们在2016级选择汪世平、叶嗣颖主编的《医学微生物学与寄生虫学(双语)》,调查发现55.88%的学生认为该教材难度较大,70.59%的学生认为这本教材没有的图谱偏少,不利于形态学理解学习。2017级和2018级我们改用医学教育改革系列教材《HumanParasitology》,86.7%的学生表示对于该教材适宜阅读,且该教材在每种常见寄生虫的生活史均有图例,而其后附有疟原虫等重点内容图谱,利于学习理解。(二)三位一体的立体教学模式及多种评价方式结合。在课前,我们按照课程章节建立了专业词库,并提前发放课件,学生通过词库和课件预习,熟悉专业词汇,了解课程学习线索、体系知识框架和重点内容。同时,提供相关史实和实事资料,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授课过程,以教师讲授为主,在相对较易的“生活史”部分,鼓励学生以多种形式自主对“生活史”进行讲解,提高其口语表达能力,增加学习积极性。同时,利用网络平台中“摇一摇”等功能,增加课堂互动性,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在重点内容及章节结束后,加入病例分析讨论环节和随堂测试,形式教学闭合环,及时掌握学生学习情况。课后利用网络平台设置在线作业和阶段性测验,及时掌握学生阶段学习情况。同时,在设置“期中小论文”环节,鼓励学生以英文形式,自选题进行人体寄生虫学相关综述写作,提高学生的英文阅读和写作能力。课前、课中、课后三部分紧密结合,形成相互呼应的三位一体的立体教学模式。在对学生进行课程考核时,课程成绩由包括平时测验、课堂活跃度、期中小论文等在内的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组成。(三)问卷调查。问卷调查内容主要包括:职业规划调查;开课前对人体寄生虫学英文教学的认知调查;学习兴趣调查;专业知识掌握程度调查四个方面。
三、问卷调查及成绩分析
(一)问卷调查结果分析。通过问卷调查,我们发现参加项目学生的50%的学生选择毕业后继续深造,其意向明显高于普通护理本科专业学生,而参加项目学生的职业认可度较高,64.71%的学生表示会选择护理相关行业,20.59%的学生表示会选择医学相关行业。73.53%的学生认为人体寄生虫学英文教学很有必要,但同时67.65%的学生对英文教学感到焦虑。英文词汇量不够和专业储备知识不足是学生在专业课程学习中遇到的主要困难,61.76%的学生表示课件中首次出现的专业名词需要中文标注,课堂学习结束后,学生对知识框架的建立优于知识细节掌握程度,88.24%的学生表示课堂学习结束后已完全建立或大致建立知识框架,而63.26%的学生表示已掌握50%以上的知识细节内容。学生课后学习主动性相对欠缺,课后阅读不足,29.41%的学生表示课后通常会主动查阅相关书籍文献,58.82%的学生表示有时会查阅,而11.76%的学生表示课后从未进行查阅。同时,通过交互性分析我们发现,就学习效果和课后学习积极性而言,毕业规划为继续深造的学生明显优于毕业规划为规培和工作的学生,所有毕业规划为继续深造的同学都表示在课后会对相关专业知识的英文书籍或文献进行一定程度的查阅,而部分毕业规划为规培或工作的同学则表示课后从未查阅过相关英文。就英文能力的提升效果而言,学生表示专业英语和综合英语均有所提高,对专业英语能力的提升优于对综合英语能力的提升。(二)期末成绩分析。综合分析3年期末考试卷面成绩,2016年、2017年、2018年,三年期末考试卷面平均成绩分别为67.22,74.75和78.44,而卷面成绩标准差分别为12.55、10.71和8.24。期末卷面成绩基本呈正态分布,同时,三年来经过教研室不断总结教学经验,改进教学方法,期末卷面平均分不断提高,而标准差有所缩小。
四、改进策略
(一)加强教师的培训,提升综合教学能力。教师的英文素质是开展英文教学的关键[7]。专业课英文教学不仅要求教师具有坚实的专业素养,同时也要求教师具有良好的综合英语基础和扎实的专业英语能力,并且还应具有以英语组织实施课堂教学的能力[8]。本课程教学由教研室2位专任教师和1位学校特聘外籍教师担任,其中2位专任教师均具有博士学历和海外留学经历,但其在留学期间主要从事实验室研究,但并未经过专业系统的英文教学的相关训练。同时,由于这两位教师均为新进教师,因此教学经验、课堂组织能力相对欠缺,但教研室资深教师不具备英文教学的语言能力。而学校特聘外籍教师虽具有医学专业背景和英文教学经验,但其之前任教的主要课程并非人体寄生虫学,对专业知识有所欠缺。为此,学院组织联合培养项目教师集体参加雅思培训,以提高综合英语能力。在教研室内部,组织新进教师进行临床本科和护理本科的人体寄生虫学课程进行随堂听课,资深教师与新进教师一对一帮扶,以提高新进教师课堂教学和组织能力。(二)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通过教学方法和手段改进,提升专业课英文教学后学生的课堂教学效率是教学改进的重点。教研室在原有中文课程网络平台的基础上,构建英文课程网络平台,建立英文教学资源库,构建“课前———课中-———课后”三位一体的立体教学模式,加强学生课外自主学习。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引入“PBL”“CBL”等教学方法,提升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反思能力和学生以理论知识解决临床病例的能力。(三)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在三年教学过程中,以微课形式,同步录制教学相关视频,从而学生可以自主掌握重难点的学习次数和时间,强调其学习的主体地位。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将多种教学方法灵活结合,以“案例+问题”激发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探索兴趣,留下思考线索,引导学生课后主动思考,查阅相关资料,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同时,通过问卷调查结果交互性分析我们发现,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其毕业规划以及职业认可度密切相关,因此在课堂教学和课下交谈过程中,融入思政教育,帮助学生认识到毕业后继续深造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专业认可度,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五、结语从2016年开始已进行三轮次教学,通过问卷调查、教学反馈、成绩分析等方法及时收集信息、分析教学效果,并以此调整教学方法,在不断探索和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并为后续探讨护理本科英文教学的实践意义和改革方法提供一定基础。
【参考文献】
[1]王战军,刘静.世界一流大学的三大标志和四大特征[J].中国高等教育,2018,19:11~13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J].中国护理管理,2017,17(1):1~5
[3]王梦玉,李彩福.中外合作办学背景下的国际化护理人才科研能力的培养[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9,20:3453~3456
[4]符佳,杨林,邹亮,牛蓓,许毅,曹晓蓉.“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国际化护理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以“C大学-T.Q大学”本科护理“1+2+1联合培养项目”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20,33:341~343
[5]姜鹏,张玺,刘若丹,龙绍蓉,张紫芳,崔晶,王中全.混合式教学在人体寄生虫学中的应用[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19,14(2):248~250
[6]蒋曼,李程跃,李振红,程龙,孙安江,谢臣晨,王颖.“一带一路”沿线区域及国家传染病发病状况分析[J].医学与社会,2019,32(1):1~6
[7]付琛,李晓荣,付爱玲.微生物学全英文教学的探索与思考[J].微生物学通报,2018,45(8):1812~1816
篇10
关键词:监测评估;高等教育评估;新理念
2015年10月国务院印发的《关于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中明确提出: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建成高等教育强国。在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进程中,持续创新教育理念是其首要任务。在高等教育评估活动中创新教育理念就是要以监测评估理念为引领,推动我国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整合国家教育质量监测评估机构及资源,完善监测评估体系,定期监测评估报告。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再次明确提出“委托社会组织开展教育评估监测”。积极开展监测评估活动,对于提高我国高等教育质量,实现高等教育现代化,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高等教育监测评估的内涵
教育评估作为教育研究的三大领域之一,在我国教育体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在高等教育领域积极开展教育评估,既是满足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对我国教育发展的需求,也是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统筹推进我国高等教育“双一流”建设的客观需要。我国高等教育评估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历经三十年的发展,高等教育评估制度不断完善,评估理论不断丰富,评估队伍不断扩大,评估水平不断提高,已基本形成了合格评估和水平评估两大评估体系,评估工作初步实现了制度化、科学化、常态化和专业化。但是我们也看到,传统的合格评估和水平评估均存在着评估过程缺乏有效监督、评估过分注重结果、高等学校缺乏参与评估的积极性与主动性等缺陷。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外延式扩张向内涵式发展方式转变,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加快推动高等教育领域的变革,也要求一种全新的教育评估理念与之相适应。高等教育监测评估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
监测一词,原是项目工程上的用语,是指系统地收集和分析项目的数据信息,其目的在于提高工作效率和项目组织的有效性。[1]杭德格姆等把管理分成4个阶段:计划―做事―检查―作用,其中监测属于“做事”阶段,主要是监测过程是否符合目标,如果与目标不符则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2]OECD认为,监测具有常规的、持续性的功能。它运用特定的指标系统性地收集数据,为管理者和主要利益相关者提供活动执行中的有关信息,包括活动的进展状况和目标实现程度,以及所分配的资金使用情况。[3]世界银行认为监测包括:持续收集并分析活动实施信息,评价活动过程,通过比较实际实施情况和预定目标,随之进行调整,以实现既定目标;它是活动实施管理者的责任,属于活动内部管理实践。[4]
将“监测”这一概念应用于高等教育评估领域,属于教育评价的范畴,承载着教育评价与教育监督的功能。所谓高等教育监测评估是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持续收集和深入分析有关数据,直观呈现高等教育状态,为多元主体价值判断和科学决策提供客观依据的过程。[5]相对于传统的评估体系而言,高等教育监测评估是通过对高等教育系统中的各个要素、组成部分的状态信息进行持续地、不间断地收集、整理、分析与挖掘、预判等过程,直观呈现高等教育状态,从而为多元主体进行价值判断和科学决策提供客观依据。监测评估坚持用数据说话,更加突出评估的持续性、系统性、直观性、客观性,更加强调监测的常态性与过程性,并通过对高等教育教学信息的持续监控,更好地发挥对高等教育的连续监测、预测预警与及时改进等功效,推动我国高等教育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监测评估是在反思传统评估理论所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吸收其经验优势的基础上,在评估理念、目标、方式、手段等方面充分反映了当今时代对教育评估的新要求,预示着一个新的评估时代的到来。
二、高等教育监测评估的基本理念
1.监测目的重在持续改进
美国著名教育评估专家斯塔弗尔比姆指出:评估最重要的目的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改进。[6]高等教育监测评估是一项科学性和技术性相结合的专业活动,其目的是通过对高等教育相关教学数据的监控,寻求高等教育教学活动持续改进和质量提高的途径,推动高等学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快推进高等学校内涵建设,以实现高等教育由外延式扩张向内涵式方向发展的转变。正如吉特等人指出的,监测评估依据持续收集到的数据,评价项目的进展情况的目的是通过获得项目的所有有关数据,以识别可能会引起不同于原定目标的特别程序,决策者可以根据结果对实际的执行方法或者具体目标进行持续性的调整,从而实现最终目标。[7]相对于过分强调评估结果和实施成效的传统评估活动,监测评估突出强调监测目的的持续改进,即通过持续监测高等学校教育教学的相关信息,准确发现教育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深入剖析原因,及时修正活动偏差,并对潜在的风险进行预警与提示,促进监测对象连续地、不间断地改进正在实施的教育教学活动,以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率,真正实现以评促改、以评促建的评估目标。
2.监测主体的多元化
治理理论倡导通过多元主体之间的合作、协商、伙伴关系,确立共同目标等方式实施对公共事务的管理。其权力向度是多元的、相互的,而不是单一的和自下而上的。[8]监测评估打破了政府单一主体的传统评估模式,突出强调评估主体的多元化,使得监测评估的组织模式、评估的手段与方法、以及评估结果等更加多样化。所谓监测评估主体的多元化,是指通过充分调动利益相关方参与评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建立由外部评估专家、教育管理者、专业机构和第三方社会组织、用人单位、高等学校等共同构成的多元评估主体。在评估过程中,监测评估积极倡导和明确树立评估主体地位平等性的理念,尊重利益相关方的多元价值诉求,保障各方以平等的身份积极参与评估活动,维护相关各方的利益。同时,监测评估实行评估方案由各方协商构建,评估过程由各方共同参与,评估结果公开合理使用,有效地保障了利益相关方的独立性、自主性。
3.监测方式的常态化
按照评估周期的不同,可以把评估分为常态性评估和周期性评估两大类。依此划分标准来看,合格评估和水平评估都属于周期性评估。这两类评估对于完善我国高等教育评估制度,推动我国教育评估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周期性的评估有其不可克服的缺欠,一是外部性,二是周期长。[9]再加上评估过程静态化、评估结果滞后性等缺陷,难以真正实现对高等教育的有关信息进行及时性、常态化评估,无法及时监测高等教育发展状况。因此,路易斯等在探讨评估未来发展趋势时,提出随着技术的发展、人们关注度的提高,评估结果的有效周期会越来越短,所以需要采用高效率低成本的监测技术进行实时评估。[10]监测评估通过信息技术手段极大地缩短评估时间尺度,数据采集和更新的时间间隔至少缩短至一年及以下,部分数据达到每季、每月、每周、每天甚至实时采集,这样就能够完整记录和及时反馈评估对象的状态,发现异常、预测趋势、促进改进。[11]监测评估提出的常态监测理念,一方面打破了传统评估中只关注已发生的事实和评估的偶发性和周期性特点,监测周期更短,可以做到对教育教学状态的常态监测。另一方面,通过建立高等学校教育教学基本状态信息库等数据资源,对有关信息进行常规性、连续性与制度化的信息采集,并利用现代技术和科学的方法对数据库信息进行实时性、常态性监测,以实现评估方式的常态化。
4.监测手段的多样化
为了克服传统评估活动中过分依赖专家进校考察为主的评估手段,保障监测活动的科学性和客观性,监测评估充分利用多样化的手段对高等教育教学状态进行多维度、多角度的监测。一方面是高等教育主体通过对高等学校师资队伍、办学条件、德育工作、教学管理、教学质量的监控与改进等方面实施数据常规性、持续性、系统性与制度化的采集、整理和分析,直观呈现高等学校状态,以实现对高等教育教学状态监测的常态化。另一方面,监测评估还强调充分利用实地考察、收集高等学校各项事业发展报告与信息公开清单内容等手段对高等学校教育教学信息进行监测。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利用网络组建评估团队、创新开发工具、开展网络评价是今后教育评估发展的重要方向。[12]监测评估紧跟时展的需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手段,通过组建全国联网的由国家、省级和高等学校三级构成的网络化高等教育质量监测数据平台,加强对高等教育的常态监控,以推动高等教育评估手段的现代化。
5.监测程序的透明化
监测程序是否公开、透明,是决定评估结果能否被社会广泛接受的关键。《教育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要完善信息公开制度,保障公众对教育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监测评估充分利用各种公开、透明的数据,通过构建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对高等教育教学状态进行常态性、持续性监测。在监测评估过程中,虽然多元评价主体的出发点不同,评估的依据和标准不同、评价的结果不同,但是各个监测评估的整个程序都是清晰的、透明的、可见的。之所以说整个程序具有透明化是源于监测评估所需数据均来源于高等学校公开数据,各评估主体都可以自由获取;各评估主体指标体系的设计均遵循导向性、整体性、可测性与客观性原则;评估的技术与方法科学规范、评估的组织与管理规范有序、评估的结果及时向社会公开。监测程序的透明化,能够有效保证整个监测评估过程的客观性与公正性,保证评估结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从而保障评估的公信力。
6.监测结果的多元价值判断
传统评估活动中政府作为评估的唯一主体主导着整个评估过程。评估计划由政府制定,评估指标由政府设计,评估活动的开展与实施由政府组织,评估过程由政府监督与管理,结果评判由进校考察专家组和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委员会的意见和结论构成,导致了评估结果的单一性和片面性。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高等教育的主体更加多元化,他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关注高等教育质量,积极参与高等教育治理。多元主体在参与高等教育监测评估活动过程中依据一定的标准和自身需要,对高等教育教学的结果进行价值判断或事实判断,实现了评价结果的多元化。这是由于政府、高等学校、教师、学生、用人单位、第三方组织等多元主体的立场和出发点不同,因此他们对高等教育质量结果评判也不尽相同。而就监测评估本身而言,它只是对高等教育基本状态进行客观的事实呈现,并不做出任何价值判断,其目的是通过直观呈现高等教育教学“状态”,促进高等教育的办学主体、实施主体、监督主体等不断推动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监测评估需要明确的几对关系
1.主体与客体
实践的本质是主体与客体的统一。实践活动的开展既离不开作为实践载体的主体,也离不开作为实践对象的客体,二者相互联系、共同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二者也只有在相互关联中才会有自己的本质与规定。[13]在评估实践活动中,只有首先明晰他们二者之间的关系,才能更好地开展评估活动。监测评估打破了传统评估实践活动中政府是唯一主体的地位,明确评估的主体由专业机构、第三方社会组织和用人单位等共同构成。在监测评估活动中,政府从传统评估活动的“裁判员兼运动员”变成了监测评估活动中的“裁判员”,能够更好地转变政府管理部门职能,增强对高等教育的宏观管理,真正实现高等教育管办评分离。同时,以第三方作为评估的主体,能充分发挥第三方的“外部性”特点,有利于形成独立客观的结论,保证评估结果的客观性和公平性。高等学校作为评估活动中重要的利益相关者之一,它既是评估的客体,被评估的对象,更应是评估活动的主动参与者。监测评估充分强调高等学校作为质量保障的主体地位,积极调动高等学校参与评估的主动性,让高等学校主动参评、乐于参评,以提高高等学校在评估活动中的话语权,增强高等学校作为质量保障主体的意识和责任。
2.一元与多元
一元和多元是一对既对立又统一的矛盾体。开展监测评估,必须正确理解和处理一元和多元之间的关系。在此,我们所说的一元是指管理主体的一元性。各级政府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主管部门,对高等教育具有管理权、监督权、问责权。特别是在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深化社会领域综合改革,推进教育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新时期,政府作为高等教育管理的主体,要发挥好宏观管理的作用,积极转变职能,简政放权,即从传统评估活动的领导者、具体组织者、实施者等角色,转变为监测评估活动中的外部监督者、宏观管理者。所谓多元,是指评估主体的多元化和评估结果的多元价值判断。在评估主体上,监测评估积极引入第三方独立评价机构、用人单位、学生等利益相关者积极参与到评估活动中来,实现评估主体的多元化。在评估结果的价值判断上,监测评估活动本身只对高等教育教学状态进行直观呈现,在价值判断上保持中立。而对于高等教育教学状态的价值判断由政府、高等学校、用人单位、第三方独立评价机构等相关利益者,根据自身的需要独立进行。因此,在监测评估中,处理好一元和多元之间的关系,就是要界定清楚谁是评估活动真正的组织者、实施者、管理者、监督者,明确政府与其他利益相关者之间的权限,处理好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之间的关系,才能更好地开展监测评估。
3.定量与定性
定量分析与定性判断是评估活动中采用的两种基本研究方法。二者在不同类别评估活动中的作用有较大差异。上一轮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存在的问题之一就是,评估方式单一,过多依赖专家进校考察方式。[14]监测评估以定量分析为主,定性判断为辅,同时二者有机结合,实现评估方法的多样化。监测评估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采集、分析、整理有关数据,深入挖掘各数据之间的内在关联性,通过运用定量分析的研究方法,把高等教育教学的状态以数据形式客观呈现出来。同时,监测评估并不完全否定专家的作用,而是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将专家从整个评估活动中解脱出来,有效发挥专家在评估理念、指标的设计等环节中的智慧与作用。这样,既可以发挥专家的特长与优势,也可以避免评估过程中过多依靠专家经验进行评断,减少专家在评估活动中的道德风险和对评估结果的主观性判断。监测评估充分认识到以数据为主的定量分析与以专家经验判断为主的定性判断中各自的优点与不足,把专家评价和数据评估进行优势互补、有机结合,促进评估活动更加科学、合理、客观、公正。
4.过程与结果
过程与结果是哲学当中的一对基本范畴,它们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构成了一个有机的统一体,统一于社会实践活动当中。其中,过程是结果的基础与前提,它指向结果,为结果服务。结果是过程发展变化的必然趋势,结果影响过程。监测评估作为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它既重视监测过程又强调监测结果,并将两者进行有机地结合,以实现对高等教育教学状态进行常态监测、及时发现、预测预警、及时改进的监测目标。在监测评估实践活动中,通过对高等教育教学的有关数据进行反复性、持续性、常态化的监测,以实现对高等教育教学状态的实时掌握。同时,监测评估也十分重视评估结果对评估过程和整个监测评估活动的影响与制约作用。特别是在评估结果的功能上,监测评估突出诊断功能与预警功能。通过对高等教育教学过程的常态监测,诊断出评估对象的现状,预测评估对象的发展趋势,特别是对处于临界阈值的有关指标及时做出预警,促进评估对象对教育教学活动中存在的偏差进行及时修正和持续改进,从而确保教育目标的有效达成,推动评估对象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自我提高。因此,在监测评估活动中,评估结果需要监测过程的持续性与常态性,从而保证评估结果对评估对象实现强大的诊断功能和预警功能。
参考文献:
[1]沈南山.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学业评价制度分析视角[J].教育科学研究,2010(7):37-40.
[2]Annie Hondeghem,Karolien Van Dorpe.Performance management systems for senior civil servants: how strong is the managerial public service bargain?[J].International Review of Administrative Sciences,2013, 79: 9.
[3]Evaluation guidelines Between past and future[EB/OL]http: // / derec/finland/47384551.pdf.
[4]Monitoring and Evaluation : A Closer Look[EB/OL]http:///evaluations/evaluation-capacity-development-ecd.
[5]王战军,乔刚,李芬.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新类型:监测评估[J].高等教育研究,2015(4):39-42;60.
[6]Stufflebeam D.L.The CIPP model for program evaluation[J].In Madaus G.F, Scriven M.S, Stfflebeam D.L(els.).Evaluation Models.Boston, MA:Kluwer-Nijhoff,1983:117.
[7]Guijt I, Gaventa J.Participatory Monitoring & Evaluation: Learning from Change[R].Institute of Development Studies, 1998:2-4.
[8]俞可平.治理与善治[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6.
[9]刘振天.我国新一轮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评估总体设计与制度创新[J].高等教育研究,2012(3):23-28.
[10]Louise Yarnall , and Nick L.Smith.The Evaluation Theory-Practice Interface in 2036[J].American Journal of Evaluation, 2011, 32: 565.
[11]王战军,乔伟峰,李江波.数据密集型评估:高等教育监测评估的内涵、方法和展望[J].教育研究,2015(6):29-37.
[12]Nick L.Smith, Paul R.Brandon, Melanie Hwalek, Susan J.Kistler, Susan N.Labin, Jim Rugh Veronica Thomas and Louise Yarnall Looking Ahead: The Future of Evaluation[J].American Journal of Evaluation 2011 32: 5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