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指导意见范文
时间:2024-01-10 17:51:1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乡村振兴指导意见,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2019年7月20日,根据“万名干部下基层”工作安排,乡村振兴服务队全体人员参加了全市队员后,在马德芹队长的带领下到镇报道。
到镇报道后镇政府派出专人和服务队对接,为服务队提供了办公场所、住宿场所和物质保障,妥善安置了服务队成员的工作和生活,让服务队成员没有了后顾之忧,可以全身性的投入到乡村振兴的工作中去。放下行囊后,服务队顾不得休息,马上和镇党委书记和班子成员展开了座谈,了解乡镇的基本情况和对下一步工作的建议。镇位于新泰市西部,是和圣柳下惠的故里。交通便利,自然条件优越,农业发达。辖区内以玻璃纤维、旅游、设施农业、食品酿造加工、林果、蔬菜等为主,是山东省科技示范乡镇、山东省和融文化创意乡镇,发展潜力巨大。
与泉里村、汶城村、镇里村、王家庄村、宫西村五个村分别多次召开座谈会,与村委成员进行面对面的沟通和交流,实地走访了泉里村、汶城村、镇里村、王家庄村、宫西村五个村,查看了村庄的党建宣传、村容村貌、特色产业、道路卫生和生活饮用水等情况,对发现的问题提出了改进指导意见。在泉里村,服务队重点了解了乡村文明、特色种植、泉河村内段情况和生活饮用水事宜,了解掌握该村在脱贫攻坚中取得的经验、存在的不足以及面临的主要困难。在汶城村,服务队着重就该村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生态文明乡村建设等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并与该村“两委”成员就今后社区规划发展和文化建设进行深入交流,取得了广泛共识。在镇里村,服务队重点对村支两委班子建设、产业规划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等进行了调研指导,与该村班子成员进行了深入交谈,为他们出谋划策。在宫西村,服务队重点对组织建设、特色产业、脱贫攻坚等方面进行了了解,对村集体“三资”清理情况进行了了解,对下一步乡村振兴的规划进行指导。在王家庄村,服务队和村两委班子进行了深入交流,了解这几年村里的发展变化和问题困难,了解到村两委大力发展村里经济,利用扶贫资金建设果蔬大棚,成立了绿客蔬菜农业合作社,建起一万多平的有机蔬菜水果大棚,主要种植有机西红柿和草莓。以党建为引领,充分利用好上级各项政策,发展集体经济。
篇2
关键词:乡村振兴战略;甘肃省;农业保险
一、前言
乡村振兴战略旨在推进我国农业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农业保险作为农村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减贫、脱贫发挥了重要作用。2019年,中国人民银行等五部门联合《关于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指导意见》,从建体系、抓重点、求创新、强基础四个层面进行了顶层设计,并提出要持续提高农业保险保障水平,增加农保险种、有效提升覆盖面,科学确定保费补贴机制,增加财政补贴种类,探索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保险,完善农业再保险体系。甘肃省作为脱贫攻坚难度较大的省份,2020年已如期完成脱贫摘帽,但仍然要把巩固脱贫成果、防范返贫恶化作为重点工作。因此,加强甘肃省农业保险发展研究,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二、甘肃省农业保险发展现状
(一)农业保险覆盖情况
近年来,甘肃省农业保险整体发展情况良好,各项指标稳步上升,覆盖率逐年增加。保费收入从2013年的5.73亿增长到2020年的19.13亿;保费赔付额从2013年的3.07亿增加到2020年的15.72亿;赔付率从2013年的53.56%增加到2020年的79.68%;保险密度从2013年的37.06元提高到2020年的131.52元;保险深度从2013年的0.095%增加到2020年的0.219%。据银保监会数据显示,近三年甘肃省累计签单保费44.5亿元,共赔付28.3亿元,其中直接受益农户301.5万户次,有力支持了农户的稳定增收和特色产业的良好发展。但据甘肃省2020年农户参保户数计划表显示,全省申报参加农业保险的农村居民7203939人、1830158户,[1]仅占全年农村居民20460133人、5055097户的35.21%和36.20%,也反映出甘肃省农业保险的普及率还有着较大的增长空间。
(二)农业保险经营模式
农业保险因农业的弱质性而具有收益外部性、高风险性、高赔付率、高技术要求等特点,被界定为半公共商品,世界各国对其发展也都采用“市场+政府”“自愿+强制”的双向引导。我国自2004年试行“有政府补贴的商业化农业保险”,2007年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自主自愿、协同推进”的原则在全国范围推行。甘肃省农业保险亦采取“市场+政府”的经营模式,即委托商业保险公司经营,政府给予一定的补贴。人保财险、中华联合财险、国寿财险、太平洋产险、平安产险、黄河财险等12家保险公司都担负着甘肃省农业保险业务的经营,并且“每县经办机构原则上2家,不超过3家”,经办期限3年,通过竞争性磋商等简易程序确定服务地区,进而与地方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2]推进农业保险防灾减灾、助力农业灾后恢复生产。在中央保费补贴支持下,2007年开始逐步推进农业保险试点工作,如2007年在甘州、安定等地试点能繁母猪险种,2008年试办奶牛保险,2010年试办玉米制种保险,2012年在天水、庆阳、平凉等地开办森林保险等;同时,也开发了啤酒花、藏羚羊、牦牛、青稞、马铃薯、中药材等甘肃农业特色险种。目前,全省政策性农业保险已多达105个,覆盖羊、牛、薯、药、果、蔬六大主导产业[3]。
三、乡村振兴战略下甘肃省农业保险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具有时空差异的资源禀赋结构导致甘肃省乡村发展的差异化分布,也使农业保险发展兼具背景性的共性问题与特性问题。
(一)甘肃省经济水平落后制约了农业保险发展
农业保险功能的有效发挥需要有充足的保险保障资金,该资金一部分来自保费收入,一部分来自投资收入。目前,为引导和支持农民参加农业保险,通常由政府财政为投保农户提供保费补贴,这就意味着地方经济水平好坏直接影响农业保险发展水平。对甘肃省而言,近年来,经济总量逐年上升,但与全国其他省份相比差距较大,长期以来经济体量位居全国末端梯队。2020年,全省GDP实现9016.7亿元,实际增速3.9%,总量仅高于海南、宁夏、青海、四省区;全省人均GDP约3.41万元,不及全国同期人均GDP水平一半。与此对应,全省财政收入亦有限,2020年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74.5亿元,仅为广东省的6.77%、浙江省的12.07%。实体经济发展的落后,使得投入农业保险的财政资金不够充足,严重制约了全省农业保险的发展。另一方面,经济发展落后意味着农民收入低,限制了农业保险购买积极性。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甘肃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344.3元,较2019年同比增长了7.4%,但仅占全国平均水平17131元的六成,居全国各省排名最低位次。这种农村居民的低人均可支配收入,再加上靠天吃饭的传统观念过于浓厚,对农业保险认知不充分,致使农村居民主动投保意识弱,直接影响农业保险的发展。
(二)农业保险供给力度有待增强
农业保险属于政策性保险,国家旨在保护粮食安全和农业经济发展,但农业产业固有的低收益、高风险、高赔付率使农业保险盈利性较差,与保险公司的商业逐利目标矛盾。为此,国家自2010年起推出多项促进农业保险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如2010年5月财政部和国税总局联合下发《关于农村金融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对保险公司为种、养殖业提供保险业务取得的保费收入,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90%比例减计收入;保险机构从事农牧保险及相关技术培训业务免征营业税及后续对应的增值税。这些税收优惠政策在2017年财政部的《关于延续支持农村金融发展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中再次延期至2019年底。此外,还允许经营政府给予保费补贴农业险种的保险公司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巨灾风险准备金,具体按补贴保险保费收入的25%计提。甘肃省贯彻执行,即使这样,农业保险的高风险成本和低保费收入下的优惠政策之比仍不及盈利效应,甘肃省还是农业自然灾害频发地区,农保赔付率更高一些。这些明显抑制了保险公司参与农业保险发展建设的积极性,整个市场政府主导力量明显,市场自发调节力度弱。与此同时,省内保险公司之间的数据信息共享平台尚未完全建立,容易导致承保农作物的方位、面积等数据不准确,农业指标监测设施不完善,不利于承保工作的进行。各保险公司针对农业保险特色产品的开发创新力度也不足。目前,甘肃省农业保险覆盖了包含主粮作物、藏系养殖、森林在内的主要农产品,以及包含果树经济作物、特色养殖、蔬菜种植等在内的特色种养殖产品,但大多保险产品同质化现象明显,缺少市场竞争。同时,随着新型经营主体和特色经济林果类产品种植规模的增加,逐步开展了针对苹果、玉米的“保险+期货”试点,增开高原夏菜、羊肚菌、枸杞、李广杏、茶树、湖羊、绒山羊、黑山羊等11类品种的天气、价格指数保险;以及红花椒、核桃、油橄榄、藜麦、金银花、设施蔬菜、中药材等9类产品的收入保险。这些创新型险种总计20余种,仅占全部农业保险品种的18%,并且很多尚处于试点环节,未大规模推行,创新力度明显不足,理赔标准和理赔方式上的较大差异也影响了相关产品的信服度与普及率。随着市场主体的不断增多,规模种养殖大户越来越多的对理赔提出高要求,传统的成本保险已经无法满足农户化解风险的需求。与现有物价匹配的产值保险、收入保险成为主要需求,但现有产品表面创新多、质变节点少,尚未涉及到深层改革,这些都从供给层面影响着甘肃省农业保险的可持续发展。
四、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甘肃省农业保险发展对策
以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背景为依托,要想获得甘肃省农业保险的高质量发展,必须重点解决财政补贴、需求提升和供给增强三大问题。
(一)加快地区经济发展,增强财政补贴力度
经济有效增长是带动农业保险良好发展的动力,而农业保险的良好发展又可以推动农业经济的快速增长。因此,一方面,借助“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甘肃省的特殊地理位置优势,顺应国家双循环战略、乡村振兴战略等发展契机,积极推动省内实体经济的发展,增加财政收入,同时优化财政资源统筹,增加对乡村振兴等重要领域的财政支出比例,确保并逐步提升农业保险保费补贴。另一方面,提高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资金的利用效率。作为经济欠发达省区,甘肃对中央财政转移支付依赖程度较高。2010-2019年,全省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的均值仅为0.463%,而财政支出占全国财政支出均值却达到1.658%,全省财政支出与财政收入的比值从2010年的4.153倍增加到2019年的4.654倍。[4]财政部数据也显示,2013-2018年,中央对甘肃省财政转移支付总量(不包含税收返还)从0.16万亿增加到0.2万亿。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已成为甘肃省财政支出的主要来源。以财政补贴为主的农业保险在甘肃省试点以来,中央、省级、市县三级财政补贴比例分别约占40%、25%、15%,2007-2019年,累计政府保费补贴61.23亿元,占保费收入的83%,其中,中央、省级、市县级各自累计补贴额为25.66亿元、21.69亿元、13.89亿元,[5]中央补贴是主要构成。2020年,全省农业保险保费收入19.13亿元,按照“财政补贴资金计划”,中央补贴3.49亿元,省级补贴5.04亿元,分别占保费收入的18.24%和26.35%。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在甘肃省加快经济发展同时,资金缺口仍需中央政府补贴,因此,既要积极争取中央财政专项转移补贴,还要提高转移支付资金的使用效率,加强资金使用监督,避免寻租、资金缺位错位使用情况,确保资金用在最主要的地方。此外,一些特色性、经济价值高的果蔬类农产品,农民投保需求受到地方财政压力和省政府保险任务计划限制,只能部分投保,保险覆盖率较低,亟需财政补贴的持续增加。乡村振兴需要继续推进“一县一品”“一村一品”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相关农业保险则因产品特色多处于创新试点环节,并由县级财政主要补贴,而省内高贫困率意味着多数县级政府地方财政有限,无法承担高额保费补贴,保障规模有限;农民的低收入也制约了自缴保费比例不能太高,这就导致“全而弱”的恶性循环。从长远发展来看,甘肃省农业保险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仍需中央财政的大力扶持。
(二)提升农民需求
提升农民需求是促进农业保险发展的根本。按照目前甘肃省农业保险中确定的中央补贴品种,除育肥猪实行“成本+目标价格”保险、由农户承担20%的保费以外,其他实行成本保险,农户承担保费占比5%-30%不等。其中,承担比例最低的是公益林,农户仅分摊5%;商品林分摊比例最高,需分摊30%;马铃薯、能繁母猪农户分摊20%,玉米、棉花、冬小麦为15%,青稞、藏系羊、奶牛为10%。苹果、中药材、肉牛、肉羊、蔬菜、鸡等省级补贴品种则区分农户贫困程度,贫困户承担10%,非贫困户承担20%。与此同时,作为成本保险,相关补贴品种的保额根据开办时的物化成本确定,从300元到10000元不等,费率从2%到6%不等。据统计,2007年,全省农户自筹保费546万元,占总保费收入13%;2019年,自筹保费33380万元,占比20%;2007-2019年间,农户累计自筹保费12.02亿元,仅占保费收入的16.3%[6]。传统补贴品种保额与现行物价增长速度的脱节,使农户享受低费率同时,又认为成本投入和保险赔付之间有差距,尤其是设施投入大的高经济价值农产品,更因保障程度不高而降低了农户投保意愿。这就需要依托乡村振兴战略,在产业脱贫的基础上积极推行产业振兴,提升农户手工技能,增加稳定的从业工资收入和财产净收入,从而可持续地提高农户可支配收入,在现有消费基础上满足农业保险费用开支的增长,从根源上缓解甘肃省农业保险投保率低的现状。此外,还需加大农业保险宣传力度,改善农户传统“认栽”观念。在偏远农村地区,保险普及力度并不乐观,一些农户只知道社保,对农业保险知之甚少。因此,在乡村振兴战略持续推进的政策环境下,乡村干部以及农业、保险等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应深入村社,积极开展农业保险普及宣讲会,为农户们讲解农业保险的专业知识和理赔案例,通过浅显易懂的方式让农户意识到“以小换大”的风险防范重要性,了解农业保险的功能,积极配合国家政策的顺利开展,增强参保积极主动性。同时,利用“抖音”、“快手”等民间流行并易于接受的短视频方式,找当地已参加农业保险并获益的农户做代言,多做产品介绍和优惠政策宣传,从而提高农业保险投保率。
(三)提高保险公司供给积极性
1.继续推行并落实财政部规定的有关促进农业保险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提升税收服务质量,营造良好的税收营商环境,鼓励并吸引保险公司主动开展农业保险业务,提供更多的农业保险服务,积极协助甘肃省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实。2.引入更完善的竞争机制,建立多元主体的农业保险市场。截至目前,甘肃省尚未有专业性的农业保险经营主体开展服务,农业保险由综合性商业保险公司经营,并只占各经营主体业务的小部分,这就使服务专业性欠缺,在产品设计和费率厘定及条款制定上专业性不强,提供服务的积极性和质量也劣于专业性农业保险公司。未来可以在提升经济发展、确保并增加地方补贴的基础上,吸引专业性农业保险公司来甘肃拓展业务,增加市场竞争力,提升服务质量。3.规范保险经营管理,提高理赔效率和精准度。《关于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指导意见》中指出,地方政府要结合自身财政情况增加对农业保险的补贴,引导保险机构到农村基层网点,下沉服务重心,开拓新型农业保险产品试点范围。因此,一是甘肃省政府要进一步结合乡村振兴发展需求,科学确定保费补贴机制,推动“以奖代补”政策的试点;二是现有从事农业保险的各家保险公司应加大对农险业务的重视,积极创新农业保险产品类型,增加对乡村振兴中“一村一品”的高经济价值特色农产品保险保障,明确理赔范围,做到精、准、细。在现有成本保险为主,试点产量指数保险、价格指数保险、产值保险、“保险+期货(权)”等产品形式的格局中,根据保障对象的特殊性,试点成熟后逐步推广普及。三是提高理赔服务质量,及时赔付,增强保险信誉度,提升农户投保热情。四是利用互联网技术,拓展农业保险的产品宣传、开发创新,完善省内“互联网+农业保险”的发展模式,推进农业保险承保的电子化发展。
参考文献
[1]甘肃省农业农村厅关于提前下达2019年中央财政农业生产发展专项转移支付资金计划的通知
[2]甘肃省保险行业协会.甘肃省农业农村厅组织召开农业保险工作联席会议[OL/ED].
[3]王曼丽.甘肃省政策性农业保险效率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D].2021年甘肃农业大学硕士论文,第18页;
[4]李永海、潘菊霞.甘肃省财政转移支付对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J].陇东学院学报2021(5):33-37;
[5]王曼丽.甘肃省政策性农业保险效率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D].2021年甘肃农业大学硕士论文,第19页;
篇3
一、指导思想
深入落实市委、市政府及市委、市政府关于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和乡村振兴的决策部署,坚持依法整治、维护稳定,坚持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坚持依靠基层、源头治理,聚焦当前农村集体“三资”领域新情况新问题,查纠违规违纪违法行为,依法打击涉黑涉恶犯罪,加强规范化管理,建立健全日常监督管理长效机制,有效保障农民财产权益,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为实现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
二、整治重点
充分利用全镇农村土地确权和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成果,全面清理镇、村、组三级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三资”,重点整治家庭承包以外的集体资源性资产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围绕七个方面开展整治:
(一)集体资源低价发包、仗权发包、改变资源用途等问题;
(二)侵占、强占、平调集体资源等问题;对超出土地确权面积以外的集体册外地,是否存在强占不交费及未按规定程序发包问题。
(三)公职人员非法参与、干预集体资源承包等问题;
(四)侵占、霸占农户承包资源、强迫农民流转等问题;
(五)拖欠集体土地补偿费、村级新增债务、违规支出等集体资金方面的问题;
(六)强占、侵占、非法变卖和报废集体资产等问题;
(七)农民群众反映强烈的“三资”问题。
三、整治环节
专项整治工作自6月下旬起至9月底结束,不划分具体阶段。各村要因地制宜,统筹抓好组织推动、摸排线索、分类处理、建章立制四个环节,确保取得实效。
(一)组织推动。镇、村两级要深入学习研究农村集体“三资”方面的法律法规政策,成立农村集体“三资”问题专项整治工作专班(以下简称专班),研究细化整治措施,召开专题会议安排部署。
(二)摸排线索。组织开展2018年以来农村集体“三资”领域问题排查摸底。镇农经站、镇政府和村委会设立举报电话,收集问题线索。
1.村级自查。充分发挥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监委会成员和农民代表作用,成立由村两委成员、监委会成员和成员代表组成的工作组,进一步彻底清查册外耕地,搞清底数,不能遗漏,建立台账;对村级家庭承包以外的资源性资产发包合同进行全面清理、核对,摸排其他集体资产和集体资金管理、使用、处置等过程中可能存在的涉黑涉恶问题,并建立集体资产、资金问题台账和集体资源发包台账。台账经村民代表会议通过后公示,公示时间不少于7天,接受农民群众监督和举报,要留存公示照片。公示结束后,台账上报乡镇政府。如发现隐瞒不报、底数不清等问题,将建议有关部门追究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责任。
2.乡镇复查。乡镇专班组织力量结合农民土地确权和清产核资成果,对村级上报台账进行对比、审核。对农民群众举报线索、有关部门通报移送线索、审核村级台账中发现的重大问题线索进行实地清查核对。归纳整理“三资”领域问题,建立问题清单,提出初步处理意见后,连同核查发现的涉黑涉恶线索一并上报到镇专班。
(三)分类处理。镇专班对村级上报问题清单和初步处理意见进行复核、定性、并结合实际研究制定整改清单、提出纠正处理意见。
1.纠正规范。镇专班及时将整改清单反馈各涉事村,指导村组依法依规整改问题,履行程序,完善合同,整治完成一个销号一个。整治过程中,要因地制宜、尊重历史、实事求是,确保农村和谐稳定。要慎重对待历史遗留的“老大难”问题,在依法依规的前提下,必要时可以实行“一事一议”研究解决,切忌简单粗暴“一刀切”。
2.移交线索。发现的农村集体“三资”领域涉黑涉恶线索,专班要第一时间移交扫黑办。
(四)建章立制。坚持边治边建,镇专班要指导村组进一步健全完善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制度,严格监督审批程序。建立农村集体资产管理者任期、离任审计制度和集体资产流失问责制度。强化财务公开和民主理财,完善内部监督制度。建立健全定期抽查、异地审计监督等长效机制,推进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制度化、规范化。
四、保障措施
农村集体“三资”专项整治工作政策性强,涉及广大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要集中精力,周密部署,稳步推进,确保取得实效。
(一)加强组织领导。镇成立农村集体“三资”专项整治工作专班,由镇党委书记任组长,分管农业副镇长任副组长,工作专班日常工作由镇农经站、镇扫黑办配合。工作专班主要牵头负责组织指导、统筹调度、政策制定、形势研判、咨询解答和督查指导等工作。镇专班由党委书任组长。镇要承担起主体责任,明确目标任务、工作要求及完成时限,积极稳妥推进整治工作。
(二)加强政策支撑。全镇要统一标准,规范操作,对法律、法规、政策理解把握方面的疑虑、争议、尺度等问题,要及时与上级业务主管部门沟通咨询。对于群众关注度高的重大敏感问题要及时上报,能够予以明确的,上级业务部门要及时提出指导意见;不能予以明确的,要按照尊重历史、照顾现实的原则,共同拿出切实可行的办法和措施。
(三)加强督查指导。镇专班要制定问题清单和整改清单,明确整治工作目标任务、责任单位和负责人员、整治工作各阶段完成时限。针对问题清单一对一分析原因,制定整改清单,要采取有力措施进行整改。镇专班要会同同级扫黑办,适时组织开展督导检查。督导检查要覆盖所有村屯,实地抽查至少15%的村,确保各项任务措施落到实处。镇工作专班设立举报电话:0436-5567335。
篇4
一、强化源头管理,夯实安全基础
拖拉机安全技术状态、驾驶操作人员技能水平和农村道路设施是影响秋冬季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和农机安全生产的重要因素。农机监理部门要严格拖拉机、联合收割机注册登记,对不符合国家标准的拖拉机一律不予注册登记。把好安全技术检验关,严格检验标准,对转向、制动、照明及信号等进行重点检查。充分利用农闲季节强化驾驶员培训与考试,拓宽培训渠道,规范考试程序,严格考试标准,切实提高拖拉机驾驶操作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和技能。联合公安交管部门加大农村公路、机耕道路等事故易发、多发路段的隐患排查,及时向当地党委政府报告,协调有关部门落实治理措施,完善安全管理设施,消除安全隐患。
二、强化执法检查,下沉监管重心
拖拉机无牌行驶、无证驾驶、违法载人、拼装改装、逾期未检验、逾期未报废等仍是农村道路交通和农机安全的重要隐患。县农机监理部门和乡镇农业部门加强农机安全执法,组织执法人员深入农田、场院和农机合作社等场所开展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要认真落实《农业机械报废更新补贴实施指导意见》,大力推动安全性能不符合要求的老旧拖拉机报废更新。公安交管部门联合农业农村部门,在春秋农忙季节,冬闲季节和节假日等重点时期,在城乡结合部以及通往农田、建筑工地、农贸市场等的主要路段,严格查处拖拉机无牌无证、酒后驾驶等严重违法违规行为。积极推行农机安全生产“网格化”监管,推进“乡村农机两员”与“警保两站两员”有机结合,实行“一站多能、一人多岗”,将力量向基层延伸下沉,解决农村交通和农机安全监管“最后一公里”缺位问题。
三、强化应急处置,加强宣传教育
做好事故应急处置,运用事故案例加强安全宣传教育,提高农民群众安全意识和素质,是保障农村道路交通和农机安全的重要措施。发生拖拉机道路交通事故后,公安交管部门要及时将事故情况通报当地农业农村部门,农业农村部门要积极配合做好事故调查工作,较大以上事故按规定及时报告。县农机监理部门和公安交管部门要在秋冬季节联合开展“送安全知识下乡”活动,推动“美丽乡村行”交通安全巡回宣传,普及道路交通安全和农机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农机安全生产知识,运用典型事故案例进行警示教育,提高农民机手和广大农民群众懂法、守法和安全生产意识。深入开展全国“安全生产月”“全国交通安全日”和“安全宣传咨询日”活动,发放形式新颖、内容丰富的农机安全宣传作品,提升安全宣传效果。充分利用各类媒体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安全生产氛围,促进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转变。
四、创新工作机制,推进便民服务
篇5
一、工作推进情况
(一)《拓展“百镇建设行动”培育创建特色镇实施方案》推进情况2018年,根据《拓展“百镇建设行动”培育创建特色镇的意见》,我州制定了《拓展“百镇建设行动”培育创建特色镇实施方案》,计划到,再拓展省级试点百镇7个,达到14个。目前,已培育省级试点百镇7个,创建国家级特色小镇1个(香格里拉),成功申报省级特色小镇4个。一是明确发展定位。充分发挥小城镇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作用,进一步明确责任,为凸显各小试点镇的特色,州上多次组成工作组到试点镇开展调研,帮助确立各试点镇发展思路、发展定位。二是坚持规划引领。坚持以新发展理念指导小城镇规划编制,结合试点镇自然地理条件、优势资源、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高起点、高标准编制专项规划,推动“多规合一”,不断提高规划立项、规划编制、规划执行和规划管理水平,编制出台了《城乡规划编制办法》《乡村规划建设管理办法》《州域新村建设总体规划(纲要)》,修编了《州域城镇体系规划》,累计完成17个县城市总体规划修编、18个县城控制性详规编制、71个镇规划、26个乡规划、764个新村规划及155项各类城乡专项规划编制工作,基本形成城镇规划构架体系。健全规委会工作机制,严厉查处违反规划各类行为,确保各类规划不折不扣实施落地。三是推进基础设施。各县市在财力拮据的情况下,集中财力重点支持试点镇建设,将项目资金向试点镇倾斜,结合《垃圾污水三年推进方案》,积极推进垃圾、污水等基础设施建设,三年来,累计完成项目投资43.46亿元,其中:基础及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完成投资36.57亿元,产业发展项目完成投资6.89亿元,就地就近吸纳农业人口8559人。四是做强特色产业。根据各集镇的资源禀赋和现实条件,精准产业发展定位,强化产业支撑,积极培育“特而优”的主导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牧业、特色中藏药业、特色手工业以及运输业、商贸业等产业,实现特色产业立镇强镇富镇。五是加大考核督查。经常性到试点镇开展项目督查,对新拓展的7个试点镇,每年对排名靠前的2个试点镇进行考核,合格的正式命名为省级“百镇建设行动”试点镇,每个镇获得500万元补助资金。目前,瓦卡镇、来马镇、冷碛镇、阿须镇已获得省级补助资金。
(二)《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实施方案》推进情况年初以来,全州按照“审批流程、信息平台、管理体系、监管方式”四个统一要求,聚力推动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再上台阶。州县共同努力,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效。全面完成州级顶层设计,制定出台改革配套制度14个;建成启用审批管理系统2.0平台;房屋和市政工程审批由改革前的69个审批环节、22个涉及部门,69套提交资料,200个办理工作日,精简提升为4个审批阶段、4个办件窗口、4套提交资料,31至70个办理工作日。一是统一审批流程。采取取消、下放管理层级,合并事项,转变管理方式,调整时序等压减审批事项,印发告知承诺、红黑名单等配套制度文件并有序推动落实。截止目前,利用并联审批方式受理审批事项24件,办理联合审图项目115个,占比100%。二是统一信息平台。完成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2.0版)业务系统区域配置,开通事项审批、技术审查、中介服务、市政公用服务报装等网上办理功能,配置管理系统事项综合管理类型117项,开展网络视频培训10余次、集中操作培训4次,参训人员达425人次。5月20日系统正式启用以来,办理运行清单324项。三是统一管理体系。完成四个审批阶段办事指南和“一张表单”的制作;全州18县(市)、州本级、康泸新一体化国土空间规划正在抓紧编制,州本级空间规划“双评价”已形成初步成果。州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及“一张图”实施监督信息系统建设工作目前已完成需求论证报告编制,正在挂网招标;州、县(市)均已设立综合服务窗口,基本实现一窗进出,全州综合窗口受理审批事项计111件,办理审批项目24个。四是统一监管方式。通过“双随机、一公开”方式检查18批次41个项目;完成“社会信用信息平台”搭建,归集全州市场主体信用数据546万余条。协调中介机构、水电气信市政公共服务机构入驻工改2.0系统,其中中介机构5家,市政公用服务机构绝大部分完成入驻。五是大幅压缩审批时限。州领导小组办公室不断探索总结改革经验,加大统筹力度,多次召集相关成员单位专题研究协调推动。针对五种类型工程建设项目的事项名称、审批时限、时序、环节等进行调整优化,共计修改完善审批流程图48处,审批时限由40至90个工作日进一步减压至31至70个工作日,于11月26日正式印发实施。
(三)《做大做强中心镇的实施意见》推进情况今年9月,按照省上出台的《关于推进中心镇改革发展的指导意见》,州委州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分别作出批示,州住房城乡建设局高度重视,成立了由局领导牵头的起草工作小组,在认真贯彻领会的基础上,学习借鉴省内其他市(州)改革措施,于11月初形成《推进中心镇改革发展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州意见》)初稿,经局务会研究讨论后,先后两次征求州级相关部门和18县(市)政府及海管局意见,并得到省住房城乡建设厅指导和支持同意。送请州经济体制改革专项小组、州级相关领导同意和州委办合法性审查通过,形成了《州意见》送审稿,待州委深改委会议审议。
二、存在的问题
(一)拓展“百镇建设行动”培育创建特色镇一是资金缺口大。目前,全州省级试点百镇上级无资金补助,每年只对排名前两名的安排一定的补助资金共1000万元。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基本依靠政府投入,小城镇建设项目纳入“十三五”规划的量少,且PPP项目招商引资难。各县自身财力十分弱,需要投入和建设的地方多,资金缺口相当大。百镇发展还相当滞后。二是主导产业发展不明显。经过几年发展,基础及公共服务设施有了明显改善,但部分镇仍存在产业支撑乏力、特色不鲜明。大量非试点镇,经济明显落后,产业发展水平亟待提升。旅游产业对地方财政的带动作用不明显,相应的文化产业、农业观光等产业受地域限制没有形成规模。三是人才紧缺。由于我州地理位置差、人才待遇低,村镇建设相关的专业人才引不进来,自己培养的人才留不住,造成小城镇建设规划执行不严、发展门路不多,民族特色拓展不开等问题。
(二)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一是并联审批机制运行不顺畅。受老方式审批习惯和各行业业务系统与工改2.0系统未实现互联互通的影响,部门之间并联审批执行不到位,业务系统数据壁垒依然存在。按照改革要求,各行业部门办理完成后需再次录入数据到工改2.0系统,审批人员嫌麻烦或忘记录入,采取线下办理方式居多,导致线上办件数据稀少甚至无数据。二是审批改革宣传方式不全面。现阶段处于深化改革的关键阶段,政策信息变动频繁,部分办事企业和群众对改革后的网络公示信息不了解,习惯于实地咨询和直接到行业部门办理,提交申报材料不习惯到综合服务窗口,而是找对应的行业部门申报,未能完全达到不见面审批的要求,直接影响了办件效率和改革进度。三是审批管理系统运行不及时。虽然今年采取视频方式、现场培训等开展了多次系统使用操作培训,各行业部门审批人员存在轮岗换岗的因素,不熟练使用系统操作,未及时在工改2.0系统正常办理审批推送。目前,仅有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手续、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核发、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第三阶段的事项纳入工改2.0平台进行审批,其余事项均无办理信息。
三、下步工作打算
(一)拓展“百镇建设行动”培育创建特色镇方面:一是持续推进基础设施建设。遵循统筹兼顾、适度超前、集约利用的原则,加大对集镇的项目和资金投入,加快实施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增强试点镇综合承载能力和公共服务质量。二是加快培育特色产业。根据各集镇的资源禀赋和现实条件,精准定位产业发展,强化产业支撑,积极培育“特而优”的主导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牧业、特色中藏药业、特色文化业以及运输业、商贸物流等产业,实现特色产业立镇强镇富镇,形成类型多样、充满活力、富有魅力的小城镇发展新格局。三是统筹城乡推进。结合乡村振兴战略,用好“百镇建设”相关政策,推进镇村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加强土地管控,保障建设用地需求,积极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加快培育专业技术人才,加强干部队伍建设,进一步规范集镇管理模式,推进集镇贸易活动,促进农村人口向试点镇转移集聚。四是深入总结“百镇建设行动”改革成效经验。按照省上安排,抓紧开展第三批新增试点镇考核验收工作,深入总结百镇改革成效经验,梳理典型案例,为后续推进中心镇改革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和经验借鉴,以更好推进小城镇高质量发展。
篇6
【关键词】中原经济区建设;职业教育;发展策略
自国务院2011年9月《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出台以来,河南围绕着中原经济区建设,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并制定一系列促进经济发展的优惠政策,大批的工业项目在河南落地,一部分国内外知名公司到河南投资办厂,全省产业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河南省经济总量也连年增长。河南是一个人口大省、劳动力输出大省。但是,就目前而言,河南省劳动力劳动技能缺乏,专业型人才严重不足,不能满足当前经济快速发展对专业技能人才的需求。
职业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此,河南省应加快职业教育发展速度,加大人才培养力度,为“工业化”、“生态化”、“农业化”建设提供技术精、素质高、会经营、有头脑的各类人才,推动全省劳动力人口由普通劳动力向现代产业工人转化,实现省内剩余劳动力就地就业,促进全省经济平稳、快速发展。
一、职业教育在中原经济区发展中的作用
《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将中原经济区定位为:“国家重要的粮食生产和现代农业基地,全国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示范区,全国重要的经济增长板块,全国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支点和重要的现代综合交通枢纽,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
1.要实现中原经济区的农业现代化需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河南农村人口比重大,科学文化素质较低,要实现农业的现代化,人口素质必修得到提高,以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农业的现代化,首先是农民的现代化,因此必须将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培训,全面提高农业劳动力的科学文化素质放在优先的位置。人是生产力中最为关键的因素,发展农业生产力,就要把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培养成为高素质的劳动者,因此,需要加大发展涉农职业教育的发展力度,培养新一代有理想、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现代化农业产业工人,对于改造传统农业,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加大农业科技含量,加快农业发展的现代化进程,都将发挥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2.发展新型工业,实现工业的现代化更离不开职业教育的发展。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第一要依靠科学技术的进步,第二要靠劳动者素质的提高。而现实情况是我省科技进步速度缓慢,劳动力素质的总体水平低下,缺乏专业技术人员已成为制约河南经济增长、中原经济区发展的瓶颈。纵观世界发达国家以及新兴的工业化国家,无一不是依托技术和人才的发展。其中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所起到的作用是巨大的。同时,这些国家的职业教育教育体系也是非常完善的。实现中原经济区工业化,我们应该借鉴这些发达国家的经验,着力发展职业教育,普及和提高全省社会劳动生产技术整体水平。
3.城镇化建设同样需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城镇化是指随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其社会由农业为主的乡村型社会向工业和服务业等非农业产业为主的现代城市型社会逐渐转变的历史过程。它主要表现农村居住地点向城镇地点的转移和农村劳动力职业向城镇二、三产业的转移。因而可见,能否改变农村转移劳动力低下的状况决定着我国城镇化建设的发展水平。而发展职业教育就是改善就业状况、优化产业结构的有效途径。
二、目前我省职业教育发展的现状
近年来,虽然河南省职业教育有了较快的发展,但还存在发展水平不高,办学模式单一,体系不健全,投入不足,机制不活,民办职业学校发展不快等问题,要想职业教育为中原经济区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建立于中原经济区发展战略框架相适应的的职业教育体系势在必行,意义重大。
三、关于如何发展职业教育的几点思考
1.职业教育的发展离不开地方政府的作用。职业教育的功能和属性,决定了职业教育的主要责任在政府。另一方面政府拥有的职能、权力及其特殊地位,也决定了只有政府才能在职业教育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主导作用,而且这种主导作用是不可替代的。职业教育的各项改革都需要政府来发起推进,职业教育所面临的诸多问题也要靠政府来协调解决。特别是在经济不发达的地区,职业教育的投入还要依赖于政府(特别是地方政府),仅靠市场运作来发展职业教育是不太现实的。
2.发展职业教育,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要结合中原经济区的发展要求。建立适应区域经济发展要求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要调整专业结构和设置,促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产学融合,要把企业对技术专业需求、人才需求与高职院校的专业、课程和教学体系对接,实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订单式”、“做中学”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体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专业围绕企业人才需求而设、随着行业企业发展方式转变而动、跟着地方和企业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而走的职业教育办学思想,为加快区域经济建设提供优质人力资源支撑。
3.为了保持人才的可持续发展,应该建立终身职业教育体系。随着社会的发展,新知识和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新旧知识和新旧技术的更替频率越来越高,要求各行各业人员需不断更新自身的知识和技能,这意味着传统的教育方式受到了冲击,教育必须寻找新的出路,“终身教育”“终生学习”等新的教育和学习理念被提了出来。职业教育是以个人生存为核心的连续过程,是人的职业发展的一个动态过程,不存在年龄界线,不应该在人生早期就终结,而应该伴随人们长期的职业生涯。因此,职业教育作为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样需要实现终身化教育。因此要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满足中原经济区的发展要求,必须制定出旨在促进包括学校职业教育与成人培训及其他教育组织健康发展的政策,形成一个完整的职业教育体系,促使职业教育层次的提高。
总之,建设中原经济区,必须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发挥职业教育的作用,提高经济区科技的发展和人才的素质,为建设中原经济区服务。同时要发展职业教育,地方政府就要充分发挥其职能,引导、协调、保障职业教育的发展。要发展职业教育为地区经济服务,就要依据地区经济发展要求培养人才,并且为了保证人才的可持续发展,就要建立完善的终身职业教育体系。
【参考文献】
[1]崔炳建.以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为抓手,更好地服务于区域经济建设[J].河南教育(上旬),2011(02).
[3]杜创国.政府职能转变论纲[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
[3]国务院.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Z].2011.
篇7
河南省银监局局长支德勤:银行业支持旅游业发展大有可为
发展旅游很需要。我认为主要体现在“三个需要”上:大力发展旅游业是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大力发展旅游业是中部崛起的需要。我们要抓住机遇,充分发挥中部省份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加快开发和建设步伐,使生态旅游和文化旅游交相辉映,形成与中部旅游资源地位相匹配的大产业格局,加速中部崛起。大力发展旅游业是银行业自身发展的需要。银行业大力支持旅游业发展,有利于优化信贷结构,分散大客户风险,并通过信贷资金投入,引导和促进旅游资源的开发和整合,支持骨干旅游企业做大做强。但目前,银行对旅游业支持仍存在“三个不到位”:一是思想认识不到位。银行业机构还没有看到旅游业发展的广阔前景,没有充分意识到金融支持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性。二是工作措施不到位。银行业机构普遍没有对旅游产业市场进行调查研究,没有制定信贷支持旅游产业发展的规划,没有与旅游企业进行主动对接。三是资金投入不到位。旅游业壮大需要以强大的资金为依托,资金规模直接影响到其发展的品位和质量。目前,资金“瓶颈”极大地制约了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和旅游品牌的树立。
大力支持很必要。银行业很有必要加大对旅游产业的扶持力度,重点在四个方面“下功夫”:一是在监管引领上下功夫。作为银行监管部门,要督促银行业机构认真贯彻落实银监会《关于银行业金融机构支持服务业加快发展的意见》,加大窗口指导力度,不断引导银行业机构大力支持旅游业发展。二是在营销战略上下功夫。银行业机构应当加强对旅游业的研究,深入跟踪经济和产业形势发展变化,了解旅游业及其市场主体的发展前景、运作模式及特点,深入研究国家有关部门出台的服务业政策,提高识别、评价旅游业企业的发展前景。三是在支持精品旅游对象和项目上下功夫。要重点加大对支持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支持旅游景区深度开发、培植核心骨干企业等方面的资金投入,打造精品旅游。四是在创新金融支持方式和手段上下功夫。对旅游龙头企业和重点项目,金融机构要实行优先贷款、简化手续、放宽额度、提供利率优惠、银团贷款等措施;对生产特色商品的旅游企业实行贷款贴息;将龙头旅游企业的商业票据作为优先办理再贴现的重点;建立完善旅游开发项目库,为旅游企业发展提供全方位的信用信息服务。
河南省银监局局长余龙武:积极支持旅游经济发展
加大旅游业信贷投入、促进中部崛起的对策建议
政府层面:一是召开旅游项目推介会,为银企合作搭建良好的信息平台、交流平台。二是借助政府行政资源力量,对旅游资源实行必要整合,打造“航母”级旅游集团企业,吸引银行增加对旅游企业信贷投入。三是建立区域旅游合作机制,着眼发展无障碍旅游区,减免如银行卡跨行、跨省交易等收费,合力打造旅游精品,推动实现中部旅游业共同发展。
企业层面:一是对可开发的旅游资源进行重新包装开发,设计好多条旅游线路;积极申报3A~5A级风景区,同时加大对外宣传力度,打响旅游品牌,延伸旅游线路,拉长旅游天数,做大旅游经济蛋糕,争取成为银行优质客户。二是整合旅游资源,创新发展多种旅游发展模式。做好现有产品的整合,避免家族式粗放型管理,实行企业化、市场化运作,提高企业资信评级,争取银行业金融机构更多的资金支持。三是拓宽融资方式,形成多元化的融资格局。
银行层面:一是按照银监会《银行业金融机构支持服务业加快发展指导意见》要求和精神,积极转变观念,变被动等待为主动参与,利用区域优势,抓住旅游发展的机遇,主动介入,通过银团贷款,加大对旅游基础设施信贷投入。二是以六省银行业协会为牵头单位,编制旅游金融服务规划,纳入国家旅游局正在编制的中部六省旅游规划,为金融机构信贷服务提供指导,提高银行业主动介入能力。三是着力打造无障碍旅游金融服务区和旅游特色支行。通过在旅游景区开展“刷卡无障碍活动”,加大资金投入,改造网点软硬件设施,增加能够同时刷内外卡的自助银行设施,为游客提供贴身超前式金融服务。四是开发金融新产品,解决中小旅游企业融资难问题。推行大企业带动型、乡村自治组织以及“公司+农户”型,农户联保贷款型等信贷产品;加快农村金融改革,创新抵押担保方式,加快金融创新步伐。积极探索由政府旅游发展资金担保、票款收入账户质押等多种旅游金融产品。
湖南省银监局局长施爱平:加大有效信贷投入,做强旅游产业
我认为必须全面提升旅游业的国际化水平,立足长远,面向未来,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开阔视野。旅游业的发展必须主动融入国际旅游的大循环,必须毫不退缩地参与国际旅游的大竞争,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二是要有独特的产品。要突出资源特色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旅游产品,切不可生搬硬套、盲目模仿。在旅游产品的竞争中,往往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在产品开发的中,一定要注意旅游资源的保护,尤其是那些原生态的自然和文化资源的保护,防止开发性破坏。三是要加强配套设施建设。要加快高速公路、景区公路、机场等交通设施建设,扩大航空口岸,为游客的进出提供方便;要不断改善旅游城市、旅游区(点)的接待服务设施,为游客提供更舒适的接待条件。四是要引入先进的管理理念主动学习和借鉴国外先进管理经验,大力引进旅游人才,建立和完善旅游人才引进机制,包括从国外引进一些优秀的旅游人才。五是要不断加大有效信贷投入。过去,湖南银行业对换旅游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自身也获得了良好效益。要根据国家的产业政策和湖南的实际情况,进一步加快金融创新,加大金融服务支持。
篇8
平台街道办事处隶属于商丘经济开发区,在商丘东南7公里处。全街道有9个行政村、2个社区,44个自然村,23800多人,2010年人均收入4200元。近年来,在商丘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经济开发区管委会的直接指导下,街道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农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富商大道、阳光路、星林路、应天路等一条条道路四通八达,碳纤维、顾地塑胶、布尔通锂电池等一个个企业鳞次栉比,可容纳万人的安居工程已经竣工,1600多户群众喜迁新居……实现了农村变城市、农民变市民、居住进社区的三大转变。卢书记此次到商丘查看的众多企业中的永煤集团千吨级碳纤维项目和泰丰小鸟电动车项目,就坐落在我们平台街道办事处。
更好地推进平台街道办事处的各项工作,我们要做到学习到位。正如卢书记所说,省第九次党代会从内容上和实质上体现了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大以来历次中央全会精神,也体现了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的精神,是中央精神和河南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指导今后一个时期工作的纲领性文件。为此,我们组织党工委一班人,坚持每星期半天时间认真学习省第九次党代会精神,深刻领会卢书记对商丘工作的总体要求。通过学习,我们越来越认识到责任的重大,心里也更加亮堂了。我们平台街道党工委及办事处,决心率领全体党员干部,遵照卢书记和市委领导的要求,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保持昂扬向上的工作斗志,抓住中原经济区建设的难得机遇,乘势而上,加快发展。要体现在“做”上,就要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能够做的事情做起,建设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示范区,打造内陆开发高地,加快中原经济区东部战略支撑步伐。要体现在“效”上,就要以领导方式转变推动发展方式转变,一切从实际出发,按照客观规律办事,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扎扎实实做好各项工作,认认真真办好自己的事情。我们要乘中原经济区建设之大势,走“三化”协调发展之路,以更加振奋的精神,更加开阔的视野,更加务实的作风,积极投身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时代洪流,全力做好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工作,争当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先行官,为中原崛起、河南振兴作出新贡献,在中原经济区建设的伟大征程中谱写新篇章。
更好地推进平台街道办事处的各项工作,我们要做到谋划到位。谋划是一种巧妙的思维方式,谋划到位,就是谋略到位。对此,我们街道党工委、办事处深有体会。近年来,由于商丘开发建设的力度不断加大,平台街道成了各地企业家投资兴业的希望热土。外资来投资兴业,对我们基层干部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和考验。征地、拆迁、索赔、培训、安置等热点难点问题,成了党工委、办事处工作的头等大事。要打好拆迁、安置等大硬仗,就需要谋划在先、谋划及时。譬如,产业集聚区基础设施建设及安居工程等项目,就涉及杨园、丁集两个村,共需征用土地1800亩,拆迁农户800家,清理树木10万棵,迁移坟墓300多座。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我们采取先安置、后拆迁等措施,全体党员干部实行分兵把口,包村包户,各负其责,主要领导深入一线,具体指挥,做耐心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由于工作细致周密,群众理解了招商引资开发建设与商丘经济发展的意义,从而识大体、顾大局,不计个人得失,使各项工作得到顺利实施,受到了上级领导的好评。今后,我们要结合自身实际,更加注重在谋划发展上下工夫,把谋划当作一种责任,做到不仅能够团结群众,而且能够带领群众发家致富,创造幸福美好的明天。
篇9
关键词:农村经济合作社;广东;企业化管理;现实困境;应对策略
《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第二条明确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定义:“它是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同类农产品的相关经营生产者或同类农业经营生产服务的利用者、提供者,实施民主管理、自愿联合的一种互经济组织。”它表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出现背景与基础都非常特殊,由此决定其经济属性和社会属性。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与建立过程中,不同成员在资源禀赋方面存在着差异性,造成其参与目的、要素投入、为合作社做出的贡献和承担的风险各不相同。由此形成合作社社员的异质性结构:核心成员与普通成员。合作社实施企业化管理是指在农户联合的前提下,具备资源优势的若干“核心成员”组建理事会处理合作社的产品销售、人力资源管理和财务管理等,为合作社赚取可供分配的更多盈余。国家于2006年正式颁布《合作社法》,它从扶持合作社发展、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繁荣的立场,允许企业入社,并同意企业创办合作社。不少企业为获利更多纷纷与企业进行合作或与农民群众创办合作社。它有利于增强农业合作社的企业化管理能力,促进双方形成利益共同体。
一、广东农村经济合作社实然发展概况
截止到2018年底,广东地区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已经超过5万家。其中有275家国家级示范社、1376家省级示范社,包括手工、服务、渔业、林业、畜牧、种植等诸多行业,已经成长为乡村振兴、一镇一业、一村一品区域特色经济稳步发展的推动力量之一。广东省坚持“提升素质、强化扶持、逐步规范、积极发展”的工作思路,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转型为现代农业经营组织。广东省委、省政府及以下各级地方政府纷纷出台相关文件规范,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可持续发展,希望其不断提升农民群众进入市场的规模化、组织化程度,成为促进当地现代农业发展的关键措施。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拓展农产品销售市场、增加农业生产技术能力、农业经济产业化经营、促进农民增收增产、提供农业生产资料等领域的作用至关重要。当前农业经济合作社主要通过下列形式实施企业化管理模式。一是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合作社可以居中协调双方的利益不均衡问题,优化双方的利益结合。它可以强化双方合作,以龙头企业的产品选择和市场调研来引导农户的生产、种植、养殖活动,形成流动化的企业运作链条。二是企业领办合作社。农民通过参与合作社的经济活动,使自身和企业形成相应的合约关系,合作社成为企业的原料场所和生产车间。但企业掌控着经济分配和生产经营决策的权利,成为名副其实的雇佣关系。事实上合作社在其中的地位受到削弱,它有利于削减生产经营的风险,增加农户收益,削减农户经营风险。但市场不够景气时农户的收益会下降较多。三是农户结合企业组建合作社。它属于利益共同体的发展形式之一,农户可以得到控股制权,进而形成剩余控制权,演变为对剩余利益的索取权利。其中主要是个体经营或私营为主的小型、微型企业。它们大多以20%的股权份额和农户共同组建合作社,形成稳定的经济合作力量,在不断推进纵向一体化发展的过程中强化双方的合作意识和能力。四是农民自主创办合作社。以农民的生产经营能力为基础拓展生产经营规模,在促进农产品深加工的同时延伸产业链条。
二、广东农村经济合作社企业化管理的多重现实困境
从全国范围内来看,广东省农民专业合作社整体水平不高,依旧处在该领域发展的“初级阶段”,发展现状仍然不尽如人意,农民经济合作社的企业化管理水平不高,效益不强,缺乏积极组织社员应对市场变化的较强意识和能力。(一)实际参与状况名不副实。合作社企业化管理应由企业和双方共同开展实施。然而从实践状况来看,结合龙头企业+农户、企业领办合作社、企业与农户共办合作社的实践状况名不符实的情况比较普遍。企业作为以盈利为核心目标的经济组织,相比于合作社与社员,企业凭借自身完善的管理制度、充足的资金实力、先进的科学技术等,对合作社形成较大或绝对的控制权。一方面目前部分合作社出现名不符实的状况。广东肇庆某农业投资公司参与当地葛根种植产业的过程中,受到合作社企业化管理水平不高,制度章程建设的规范程度不够,运作经营机制不够健全的影响,不少社员对成员的义务、权利、监事的职权、理事会的各种职责、成员大会的运作等不甚明白,缺乏足够的合作经营热情。大多数普通社员没有被视作专业成员,“核心社员”的数量比较少,不少情况下合作社无法享受政府部门的各种优惠政策,又不能充分参加相应的管理或生产活动。另一方面,广东地处沿海地带,然而整体而言广东省农民专业合作社比较缺乏懂得市场开拓、管理经营、具备专业技术的“能人”或带头人;留在农村的大部分劳动力文化程度不高、年龄偏大、综合素质不够优化;影响着社员的企业化管理能力和水平。(二)收益分配影响合作动力。从组织管理理论和运营管理理论的视角出发,企业参与合作社的经营管理有利于增强其组织管理、生产经营管理的水平和能力,强化合作社的经济盈利意识、产品规范化意识、市场竞争理念,健全管理经营制度,优化人才配置。企业在参与过程中更注重自身的经济利益诉求,立足于“经济人”视角节约成本、优化生产、经营、组织管理的流程和理念,形成科学化的利益分配机制、市场竞争机制和运行机制。当前惠州地区农民群众自发兴办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数量比较少。企业作为非农民主体的形式,持续性介入农业经济合作社的生产经营活动,成为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快速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但企业凭借自身的综合优势,合作经营过程中对社员在合作社的主体地位形成一定削弱。惠州地区不少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个体工商户、农业生产大户、其他经济实体在参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的过程中出资较多,对合作社形成实际控制。一些农业企业只能通过合作社承包的土地拿到一定租金,企业赚到了较为丰厚的经济收益,但合作社社员却拿不到相应的盈利分红。不少企业缺乏结合当地村集体经济以有效协作应对市场变化,未能显著带动村集体经济的收入增加。企业和社员受益的不平衡态势导致惠州地区不少合作社社员参与合作的动力逐步消退或有所弱化。(三)协同运营能力有所欠缺。惠州地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大部分都出现了合作双方的协同运作机制不够健全,合作社的生产经营管理章程与企业协同运营的操作规程缺乏必要的协调性。资源配置的不科学性影响着双方的多元化合作发展机制。不少合作社的章程与本社的实际情况不相符合。不少企业为了谋求更大收益,纷纷借助自身经济实力、技术优势和人力资源优势,削弱社员在合作社中的影响力和作用力。而且,当地不少合作社的发展产业和内容比较相似或相近,彼此之间的竞争非常激烈。得到政府部门大力扶持的先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对发展前景较好但实力较弱的专业合作社进行排挤,导致资源浪费和分配不均。韶关地区不少企业参与农村专业合作社的生产经营场域中,处于主导地位或绝对控制的地位。当地不少合作社处于创立初期、利润低、规模小、生产经营设备不足,缺乏应有的组织性、规范性,协同运营能力有所欠缺。不少农村企业没有密切结合村集体发挥集体力量,未能针对农村群众综合素质不强、文化程度不高的情况进行科学有效的协调,未能合理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标准化生产、企业化管理和业务技能培训、技术推广引进、商标注册、信息搜集、农产品加工与质量认定认证等领域。农村专业合作社在克服这些困难时通常力不从心,双方协同运营能力的缺失对当地合作社的可持续发展形成较大制约。
三、农村经济合作社企业化管理的践行策略
(一)巧练内功谋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独立的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应该意识到,只有自身逐步强大、提升综合实力,才能推动自身企业化管理取得更大进展。合作社要加大营销人员、财务人员的业务培训和所在行业的知识技能教育,通过强化他们的操作技能训练和基本理论教育来优化其综合素质结构这也是全方位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综合实力的重要前提。以高素质的人力资源队伍对接企业化管理的更高标准与要求。唯有如此,合作社才敢引进和使用更先进、更科学的农业生产技术和农产品加工设备,增强自身的经济实力、农产品深加工能力,提升生产种植养殖水平。广东省当地涉农企业应该与所在地区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业务合作,开展针对性的企业化生产经营教育培训,使社员掌握标准化种植、规范化养殖、统一化生产经营的质量标准和产品要求。合作社要立足于社员综合素质不断提升的情况,持续配合企业实施相应的生产、种植、养殖、深加工方案。这样既有利于增强合作社的企业化管理水平和能力,又可以提高大农业产品的等级标准和产品质量。与此同时,合作社要逐步完善自身章程,制定规范化生产经营管理的要求和标准,逐步契合和达到企业化管理的需要。最后,为持续提升农村经济合作社企业化管理的水平,应该持续改善农村专业合作社企业化管理的状况,形成科学合理的收益分配机制,增强双方的合作动力。强化双方企业化管理的协同运营能力,促进双方人力物力财力等的科学配置,真正形成合作社和企业双赢的效果。(二)善借外力促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社要善于借助企业的外部力量,积极借助企业的先进技术改善生产经营状况,通过区域性业务合作增加规模效益和产品服务的品牌影响力。积极对接所处产业链条的发展流程。吸收工商企业资本下乡以提供更多资金、技术、人才等,拓展更大的发展空间,对自身的产品结构进行优化。要善于借助国家大力扶持农村新型经营主体的一系列政策,如《关于加快构建政策体系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意见》《关于开展农民合作社规范提升行动的若干意见》《关于实施家庭农场培育计划的指导意见》《关于加快发展农业生产业的指导意见》,结合国家开展的农业职业教育、科学素养提升,财政投入支持、金融保险服务创新、用地政策、人才支撑、数字技术应用等扶持政策,积极提升自身发展能力。广东省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站(广东省农民专业合作推广中心)联合广东乡村振兴服务中心、多家省内高校、多家报社与培训中心,将会于2020年分类分层培育1万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积极落实《广东省精勤农民培育实施方案》。通过田间课室、网络课堂等,强化广大社员的综合素质。通过这些单位的专家学者等社会支持力量,积极促进农村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广大社员提业扶持、政策解读、金融保险与科技指导等领域的服务。广东省政府鼓励各地探索开展产量保险、气象指数保险、农产品价格和收入保险等保险责任广、保障水平高的农业保险品种,满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多层次、多样化风险保障需求。落实一村一品、一镇一业规划方案,相关涉农企业要积极协助农民专业合作社注册特色商标,实施标准化生产,增强其产业化经营、企业化管理的能力。政府部门应该为农业专业合作社贷款提供针对性的财政补贴,指导合作社强化风险控制建设,既可以在合作社之间推行横向资金互助,又可以组织金融机构搭建二级资金互助网络,让商业组织为农民资金互助机构提供资金支持,丰富其资金来源。(三)精于标准助规范。企业化管理的关键在于标准化加工、规范化生产。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企业化管理涉及方方面面,要求农民专业合作社、企业、政府与行业协会等积极互动。农民专业合作社要将所在行业产业、产品服务的先进服务标准作为主要发展方向,积极参考和借鉴国内外的效果标准。企业要和合作社积极协同,帮助合作社健全管理章程与生产经营制度,并结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来规范产品的生产经营与销售推广,强化产品标准化水平。惠州广大甜玉米专业合作社依据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的相关建设标准,印制标准化种植规范发给各位社员,指导和带动他们开展标准化生产,并强化技术培训。结合生产管理不同环节的具体需要为社员培训相应的内容,强化其管理生产技术能力和产品质量意识。统一使用和管理肥料、农药与品种等。严格实施农产品采摘前的质量安检机制,产品实行定价销售与分选定级制度,并注册了“白云前”商标,通过了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和无公害产地认定,农村专业合作社的企业化管理再上新台阶。实施品牌化战略,品牌化战略要求农民专业合作社完成商标注册,积极创建农产品品牌,在不断推广、持续营销过程中增强产品的市场影响力和辐射度。它要求农民专业合作社实施企业化、规范化、标准化的管理制度。以优质产品和服务赢得消费者的支持和信赖,以高水平的质量检测和持续性的品牌建设塑造标准化程度更高的品牌产品、使品牌传播效应更广泛。有效激发消费者的消费理念,激发人们的消费欲望,聚焦人民的消费需求和销量。再次,政府部门要发挥宏观调控职能,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和企业通过股份制合作强化企业化管理。它有利于激发农场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增强规范化、机械化生产经营水平与科学种植养殖的能力,将生产成本与生产效率有机结合起来。通过规避无序竞争与提升组织化、标准化程度,推动农工商、产加销一体化建设。韶关市政府对本地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运作、发展统筹规划,如今已经形成了“政府部门主导+龙头企业参与+合作社运营”的模式。该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协会协调当地多家XXX农机专业合作社,对当地数十家合作社种植的46万亩玉米,从开始收割到收割结束只用了24天时间,通过实施各种激励制度和企业化管理措施,诸多环节井然有序、实现了连收带销的集约化服务。
参考文献
[1]周忠丽.用企业化经营理念管理合作社——以黑龙江省克山县永昌玉米种植专业合作社为例[J].中国农民合作社,2017(02):54-55.
[2]赵建群,张岐.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会计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南方农村,2020,36(04):24-29.
[3]杨军.合作社的农产品流通绩效及其影响因素--基于广东和江西60家合作社的调查[J].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5,(1).58-63.
[4]刘龙.农业合作社企业化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8.
篇10
关键词: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质量;就业创业;阿克苏地区
1阿克苏地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基本情况
根据《阿克苏统计年鉴》数据,2019年阿克苏地区总人口数为2564371人,其中乡村人口数为1705021人,占总人口数的66.5%。随着城镇化的推行,阿克苏地区乡村人口总数多年来不断下降,城镇人口不断上升,这与阿克苏地区工业化、现代化、城乡融合度大力发展有关。2020年阿克苏地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23.18万人(次),培训各类人员6.08万人(次)。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588元,增长10.3%。其中,工资性收入4981元,经营净收入6323元,财产净收入518元,转移净收入2766元[6]。随着国家对文化教育及基本道德素质教育的重视普及,农村人口自身素质及文化水平普遍提高。据统计,阿克苏地区2020年小学学龄儿童净入学率99.9%;小学毕业升入地区境内初中升学率97.6%;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阶段的比例保持在98%以上[6]。阿克苏地区教育水平日益增强,受教育程度提高。阿克苏地区紧盯就业创业这个目标,充分发挥政策扶持作用、强化各类职业技能培训,通过政企合作、校企合作等方式,整合当地优势资源,在拓宽就业渠道上下功夫,久久为功,融情聚力打好就业扶贫这场硬仗。阿克苏地区坚持线上线下多种宣传方式齐上阵,利用阿克苏政府网、人社部门微信公众号等信息平台,在网页显著位置关于“稳就业”“保就业”的优惠政策,不间断用工信息和求职者信息,营造了就业创业的浓厚宣传氛围。在劳动力相对聚集的农村,阿克苏地区充分发挥在村各支力量宣传引导的作用,党员干部相互协作,通过走访群众、公示栏公示、村组大喇叭播放就业信息等方式,为农民群众分析当前形势,理清增收经济账,使广大农民主动转变观念,提高转移就业的信心。
2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存在的问题
2.1就业观念转变不彻底
近几年,随着就业惠民政策的大力推行,愿意“走出去”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越来越多,他们的思想观念也逐渐转变,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小富即安”的思想束缚。但从参与学习培训的情况来看,农村劳动力参加就业培训的意愿不强烈。一些人认为参加就业培训浪费时间和精力,不如把参加培训的时间用来打工挣钱,或者利用农闲时间开展娱乐休闲活动[7]。农村劳动力就业主动性不强,内生动力不足,主动就业、自主创业方面表现的积极性不高,主动了解就业信息、参加招聘会、学习职业技能的意识不强。有的贫困劳动力工作上拈轻怕重、吃不了苦、信念不强,一般的工作看不上,重要的工作干不了,习惯于政府安置的护边员、护路员、护林员等不需要付出多少,又可轻松领钱的工作,就业内生动力还是不足。
2.2就业质量不够高
近年来,阿克苏地区经济发展速度逐步加快,用工需求量也随之增加,这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创造了有利机会。但是,从阿克苏地区目前转移就业的总体情况来看,仍然存在一些不利的影响因素。阿克苏地区乡村从业人员主要还是集中在第一产业,从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职业分布看,主要转向工业、建筑行业、住宿和餐饮业、批发和零售业。受技术技能水平的限制,他们选择就业岗位的自由度有限,通常只能从事技术要求较低的职业。已经外出就业的人群也仍然面临找工作不易、收入不高的困境,他们当中的大多数从事着技能含量低、危险系数高、工作强度大的工种。零散务工占半数以上,轮岗换岗频繁,持续性不强。
2.3技能培训程度低
虽然政府高度重视技能培训工作,但从事培训的相关机构、师资队伍水平参差不齐,各项培训制度还不完善、各部门协同配合程度低等原因,导致农民对培训的满意度低。再加上就业创业培训形式单一,内容不丰富,培训后进行简单的考试即可结束整个培训过程,培训成效不明显。在这种情况下,学员所掌握的技术达不到用人单位的标准要求,知识、技术、特长都欠缺,农村富余劳动力外出就业的空间不断缩小。长远来看,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各用工企业对生产的技术要求、产品标准、企业运转有了更高的要求,企业用人方面对劳动力的技术水平、文化层次的需求也会日益增高。这就导致了大量素质水平偏低的劳动力很难找到工作,而企业用人却找不到符合需求的劳动力。
2.4劳动力职业发展空间较窄
当前,我国的劳动力竞争力不够高,尤其是与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因此,提升我国劳动者的素质就成为发展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阿克苏农村地区有大量富余的劳动力,但是现有劳动力文化程度不高,他们没有接受过系统培训,再加上运用普通话交流的能力不高,职业技能水平较差,导致其就业竞争力较弱,职业发展空间有限。自身发展与薪酬是吸引人才的重要因素,未来职业规划的发展与企业的规模与发展是分不开的[8],人才工作最核心的机制是激励机制。只有激励机制设计科学,人才才会更加愿意将自己的聪明才智付诸实践,尽展其才。目前,农村劳动力受文化水平、技能水平的影响,职业发展空间受限,用人单位在员工素质提升方面发力较少,在员工薪酬待遇、工作条件、晋升机制完善方面还不到位,员工激励制度实行还不顺畅。
3提升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成效的路径
3.1发挥宣传引领作用,转变就业观念
加大就业信息宣传力度,充分发挥乡、村社会事务服务机构、“访惠聚”工作队作用,利用农牧民夜校、入户走访、学习小课堂等载体,深入宣传就业创业各项优惠政策。对农村劳动力就业政策享受情况进行全面摸排,主动上门为贫困家庭兑现各类补贴,实现就业创业政策应享尽享,逐步引导各族群众转变就业观念。加强对先进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的宣传力度,大力选树就业脱贫致富典型和用工企业典型,引导各族群众树立竞争意识,自我改变和创新发展的意识,鼓励其改变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引导农村劳动力算好经济账、社保账和教育账,增强农村劳动力“走出去”就业的意愿,提高就业增收的信心。加大就业服务机构建设力度,加强与企业对接联络,整合信息资源,动态掌握用工单位岗位需求,利用“民营企业招聘月”“就业宣传周”等形式开展就业宣传服务活动,做到企业供需信息共享,搭建企业用人和劳动者就业沟通平台,畅通信息流通渠道,为农村富余劳动力“走出去”营造浓厚的氛围。
3.2强化主导作用,推动就业创业培训
高度重视教育投资,注重文化在就业和经济发展中发挥的作用,用学习的方式武装劳动力的头脑,不断提高劳动者素质[9]。建立就业创业培训服务平台,加强政府主导作用,积极吸引个人和企业投资,从就业视角对培训进行投资。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精准教育培训,是实现农村劳动力稳定就业的有效手段。在培训工作中,要明确各部门职责,确保各环节衔接顺畅,有效运行,确保不浪费培训资源。按照“输出一人、培训一人”的要求,整合各方优势资源,开展一系列有针对性、实用性强的学习培训。在学习培训资源方面,有效整合学校人力物力,搭建平台桥梁,不断完善就业培训学习体系。组成强大的培训团队,充分把地区内技工学校、职业院校和企业培训资源有效利用起来,积极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不断引进社会力量。鼓励职业院校和企业参与到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培训当中,有效发挥企业优势,调动企业参与的积极性,借助企业实训基地近距离开展实操训练,不断丰富劳动技能培训的形式。紧盯农产品加工业、养殖业等产业用工需求,在培训人员较为集中的乡(镇)组织开展短期职业技能培训、创业培训和实用技术培训。围绕各县(市)特色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餐饮业等企业的用工需求,集中组织农村富余劳动力参加技能培训或创业培训。完善监督和管理制度,为就业培训顺利实行提供保障,让制度监督覆盖培训全程,保证培训成效。
3.3拓宽就业渠道,提高就业质量
强化各级政府促进就业鼓励创业的主体责任,将年度就业目标任务和重点工作,逐项分解,建立对账销号台账,跟踪督促落实,确保实效。劳动力资源有效配置是促进民族地区城乡融合发展、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10]。围绕各县市的产业发展特点,充分挖掘就业岗位。鼓励县域内各类经济实体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以棉纺、服装企业为重点,在这类密集型产业中调整管理模式,提高企业吸收人员就业的能力。强化劳务输出协作,加强对口帮扶工作,鼓励各类劳务市场输出农村劳动力就业。培育发展本地特色产业,依托本地棉花、核桃、苹果等优势产业,发挥农民合作社作用,开展农业实用技术服务,农产品初加工业务。强化宣传引领,引导农民加入合作社,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着力引进优质企业,发挥标杆示范作用。推动棉纺织、服装、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乡村旅游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加大卫星工厂、扶贫车间的订单量,促进劳动力稳定就业。深化兵地融合机制,推动地区内农村富余劳动力有序向兵团企业流动。
3.4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鼓励农民自主创业
引领农村劳动力由就业向创业逐步转变,顺应新时代新时期的要求,通过开展学习、培训,提高工作创新力和竞争力,促使其适应高速发展的社会。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只有不断加大人力资源管理、资金各方面的投入,才能有效发挥劳动力资本的效率作用。可以从农村发掘一批有一定知识水平、思想水平,技术水平的优秀乡土人才,鼓励有实力、有经验、有一定资本的农民自主创业和返乡创业,并在配套政策方面给予优惠,为农民营造更加宽松的创业环境。发挥县、乡、村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作用,扩大就业创业服务范围。着力在乡镇和村培育创业实体,发挥村级就业创业基地作用,辐射带动村委会周边经济,充分打造小商店、小饭馆、小糕点店、小裁缝店、小烧烤店、小馕坑等农村创业实体,通过发展小微创业,使开展创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致富增收,逐步实现农村人口在家门口工作。
3.5优化就业服务,巩固转移就业成果
提高战略高度,坚持就业优先,推行各项就业惠民政策,不断健全就业创业服务体系。紧盯“稳就业、保就业”目标,精准掌握劳动力就业轨迹和就业状况,落实就业跟踪服务机制。加强组织协调,做好统筹安排。统筹规划劳动力转移工作,将符合要求的农村劳动力列入转移就业人员储备库,组织人员定期把就业政策和用工信息传递给农村富余劳动力,鼓励其主动就业。有针对性地提高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充分了解有就业意愿人员的想法,引导他们就地就近转移,努力做到照顾家庭、开展工作两不误。改善企业就业环境,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在就业环境方面,企业要给员工营造一个有利于健康安全的工作场所。识别员工的“异质性”[11],注重员工个人发展,提供专业的职业指导意见,使企业员工认真评估自身的能力与优势,不断提升自身的素质。根据员工的个人特长安排轮岗,使其发挥各自优势,实现自身价值,持续增强工作稳定性。逐渐实现更多农村富余劳动力稳岗就业,使就业惠民政策落地生根。
参考文献
[1]哈比森.作为国民财富的人力资源[M].伦敦:牛津大学出版社,1973:3.
[2]都阳.提升人力资本水平释放发展新动能[N].中国劳动保障报,2018-03-03(003).
[3]蔡昉.劳动力市场变化趋势与农民工培训的迫切性[J].职业技术教育,2005(27):30-32.
[4]SMITHA.Thewealthofnations[M].NewYork:ModernLibrary,1937:229.
[5]杨璟.安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与农民持续增收互动共赢[J].安徽农业科学,2020,48(21):247-250,254.
[6]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2021-05-19)[2021-05-20].
[7]谢江红,王周火.欠发达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20(2):142-143.
[8]沈光生.小微企业中薪酬满意度与工作绩效关系的研究[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20,37(10):49-53.
[9]李小彤.实施就业优先战略提高就业质量是核心[N].中国劳动保障报,2017-08-02(003).
[10]肖怡然,李治兵,董法尧.乡村振兴背景下民族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研究[J].农业经济,2019(9):69-71.
- 上一篇:机械制图专业知识
- 下一篇:媒体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