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的核心素养范文

时间:2024-01-10 17:51:0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学科的核心素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学科的核心素养

篇1

在我国,关于核心素养的研究才刚起步,许多专家学者对此做了探索与研究。鲁子问提出:“一直以来英语学科关注方向多在于语言学习,未来应更关心学生素养的养成。就教师角度而言,建构核心素养的中心是从重言传到重身教。”王蔷认为:“英语学习使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过程,学生在理解与表达的语言实践活动中,通过感知、预测、获取、分析、概括、比较、评价、创新等思维活动,建构结构化知识,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思维品质,形成文化理解,学会学习,塑造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英语学科素养的形成和发展。”程晓堂、赵思奇指出,“中小学的英语学科和英语课程,除了使学生把英语作为交流工具来学习之外,还具有多重的育人价值”,“如果不能准确把握英语学科的育人价值,就不能理解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的内涵”。梳理专家学者们的观点,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本文拟从以下四个方面论述怎样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一、教师要正确理解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

根据修订中的新课标,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四个维度。语言能力主要是指“在社会情境中借助语言进行理解和表达的能力”,既包括听、说、读、写等基本技能,也包括对语言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以及语言意识、交际身份意识等。文化意识是指对中外文化的理解和对优秀文化的认知,是“学生在全球化背景下表现出的包括知识、观念、态度和行为的品质”。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强调对文化意识进行渗入式培养,让学生可以在正确价值观的引导下,吸收和传播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理解和批判接受外国文化,能够顺利进行跨文化沟通。核心素养中的思维品质与英语学习过程紧密相关,以辨析、分类、概括、推断、分析等方式呈现,并体现其在逻辑性、批判性和创造性等方面的特点。学习能力指学习者主动拓宽英语学习渠道,积极运用学习策略以提高学习效率的能力。学习能力体现在对学习能始终保持较高兴趣,有明确的学习目标,能有效获取学习资源并选择适当策略进行合理学习。

二、教师要改变观念与发展自身能力

教师应该认识到,英语学科的教学目标不仅是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而且要帮助学生提高全面素养。英语课堂中的教学活动,不能只以语言能力和考试分数为最终目标,而需要考虑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思维品质以及学习能力等目标。英语教师要正确理解英语学科对培养学生整体人文素养的重要性,转变观念,改变局限于语言知识传授的教学设计。此外,教师还需要学习更多的先进教学方式方法,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接触不同的文化,开阔视野,不断发展自己的思维能力。

三、 教师要鼓励学生将课内知识与课外实践结合起来

修订中的英语新课标明确,学生核心素养的一个基本内容是“课堂教育更加关注课程建设综合化、主体化发展趋势;实践活动更加关注学生学习体验、动手实践及创新意识的培养”。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在讲授课本内容的同时,要以课外实践活动作为延伸,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和创新意识。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在课外进行相互交流,可以指导学生在生活中应用英语解决问题。

篇2

关键词:学生;科学;学科;核心;素养;提高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8-310-01

最近不论是小学科学课,还是幼儿园的科学课,很多人都在讨论如何让一堂科学课能欧顺利的上下去,如何吸引学生在科学课堂上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如何全身心的投入探究活动,保证学生在科学课堂上甚至课后的时间里在学科核心素养方面能够得到提升,其关键在哪里?是精心设计的问题还是层层深入的引导?是结构性的材料还是带着幽默感的引人入胜、娓娓道来?亦或者是教师的人格魅力?我觉得这些都对,也都指向一个关键因素,那就是学生的需要。

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主要阵地我个人觉得还是课堂,而课堂能够顺利进行是提升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保证,如何让课堂能够吸引学生从而使得其能够顺利进行的关键则在于学生的需要。如果你上课的过程是围绕学生的需要来设计并进行的,学生在满足自己需要的时候会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并发言,而不会做出游离于课堂之外的一些行为。反之,你上课的过程对于学生的需要完全无视,仅仅是教教材,走教案,那么学生首先会觉得你上课无趣、无聊,然后就是不想听,觉得没意思,接着就会表现出魂游天外、做与课堂无关的事情,甚至于调皮捣蛋等等。那么怎么才能使我们的课堂教学内容与学生的需求一致,并且在不断的满足学生的需求的同时使得课堂内容紧密、引人入胜,从而达到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呢?那就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通过培养学生对科学学科的兴趣来营造、引导学生的需要。

兴趣对于学习的作用已经不需要我再来赘述,兴趣其实是学生课堂需求的最直接的来源,如果孩子对科学没有兴趣,他在课堂上谈何需求?又怎么会认真听课?这么做岂不是在违背人性?所以说兴趣是一切的前提,我们要做的第一步就是激发、培养学生对科学学科的兴趣。

二、精心设计的问题、结构性的材料起到关键的作用。

学生在课堂进行过程中的需要是需要老师引导的,只有学生的需要与课堂教学的目标一致,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如果他的需要与教学目标不符,甚至是背道而驰,那就不是在培养学生、提升学科核心素养了,而是一种游戏,纯粹的“放羊”了。举个例子:在《亮暗与照度》这一课,一上课就创设情景:台灯3选1,在晚上读书写字时候用,你会怎么选?学生根据亮暗选择其中的一盏,教师提问到底是哪一盏台灯亮?眼睛比较不精准。这时学生的需要是能够精准地测量,好,现在我满足你的需要,给你测量的工具平板电脑并且教你怎么使用照度传感器,这时候学生都是认真听讲并按教师的预设在走,这就是“需要”的力量。在学生小试身手过后测出台灯下任意位置的照度以后发现各组照度值不同,在教师恰当的引导下提出“照度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这个问题,其实这个时候学生都知道了可能是与平板摆放距离台灯的位置或者是台灯的高度有关,而教师提出用实验来探究的时候,学生在平时的学习、培养下这时候他们的需要就是“通过实验探究来证明自己的假设是正确的”。然后教师就满足学生的需要,给学生时间去讨论实验探究的方案,让学生交流并对实验探究的过程做出细节的指导,教师给出结构化的材料让学生进行实验探究,引导其通过分析数据最后得出结论来证明你的假设是正确的,满足学生的需要。甚至给学生一个表现自己的机会,让学生将学到的与照度相关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评价在太阳底下看书会怎么样?满足学生再掌握知识后想“炫耀”一番的需要。这样的设计可以称得上是层层剥笋,通过满足学生的层层需要,来完成课堂的教学,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三、教师的学科素养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引导作用,教师的人格魅力也是一项不可忽视的因素。

要教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自己起码要有一桶水。所以不管是教师在上课过程中的语言规范,还是每一次实验的操作规范,都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不是一夕之间就能够得到提升的,而是在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潜移默化下逐渐提升的。如何更好得提升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呢?首先就是要提升我们教师自己的学科素养,上课时注意自己的每一句话是否科学、规范。自己每一次实验的演示操作是否科学、规范。其次要更加精细化地去备课,去研究学生在课堂的每个阶段他们的需要是什么?我们该如何引导他们的需要和教学目标一致起来,如何将满足学生课堂需要的过程转变为教学的过程。这些都需要我们不断地去探索、去实践。

(上接第309页)学生生物科学素养,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学生,是新课程背景下生物教师必须深入研究和解决好的一个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 《生物学教学》,2015.2

[2] 《中学生物教学》,2015.5

[3] 《科技辅导员》,2014.3

篇3

0 引言

物理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主阵地,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核心素养培养是从人文、社会等角度对接受素质教育的学生进行品质素养方面的培养。培养的过程是通过相关课程内容体现出来的。中学阶段是学生世界观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在此时期对学生进行核心素养的培养有助于其未来的成长。因此,初中物理教师要采用多样化的实验教学策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1 物理核心素养的内涵与重要性

核心素养是指针对时代和现代年轻人的特点所需的那些关键的、不可或缺的品质、能力、才干及精神面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应充分了解物理核心素养的内涵和重要性,便于教师有的放矢地落实教学改革措施。结合物理学科的特点与教学要求,核心素养的内涵包括四大方面:(1)物理观念。物理学科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所以物理观念应包括基本的物质观念、能量观念、运动观念以及相互作用观念等。在物理观念的作用下,有助于学习者在脑海中加深对物理概念、物理规律和物理公式的理解与运用。(2)科学思维。以物理学科视角来观察问题和思考问题,探究物理现象的本质、规律及关系。科学思维主要包括构建模型、质疑推理、科学论证共三个方面,在科学思维的指引下运用分析、推理、论证等物理方法获得结论。(3)实验探究。实验探究的过程包括提出问题、事实证据、解释交流等环节,即提出具体的物理问题并列举假设,收集相关信息、整理证据,获得结论,同时还要进一步解释与交流实验探究的过程与最终成果。(4)科学态度。在把握“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四大要素关系的基础上,以认真负责的科学态度对科学技术形成初步认知。

通过分析物理学科的核心素养内涵不难发现,初中物理教学除了传授基本理论知识以外,更要加强对学生知识运用能力的培养,注重引导学生“学以致用”,让他们体会物理实验的乐趣与重要性;围绕核心素养实施实验改革办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物理求知欲望,从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学习,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与应用。另外,核心素养与物理能力二者相辅相成,一方面只有提高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才能真正增强学生的物理思维与物理能力;另一方面,学生的核心素养离不开物理学科知识的支持。因此培养核心素养符合物理教学改革需要,也是落实物理教学目标的必要手段。

2 完善物理实验教学、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路径

2.1 创新实验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在物理教学中重视实验内容,创新实验教学方法,不仅有利于学生加深物理知识的理解与记忆,提高实验操作技能,也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设有趣的物理学习情境,激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思维能力。因此结合核心素养培养目标,笔者在物理课堂创新多样化的实验教学方法:(1)演示实验与分组实验相结合。演示实验是物理实验教学的常用方法,教师要注重演示过程的规范性、趣味性和有效性,恰到好处地提出问题诱发学生思考,使学生集中注意力观察实验过程与实验现象。除了演示实验以外,还要以分组实验的方法给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让学生通过自主设计实验、操作实验和观察实验结果,对物理概念及物理规律产生直观认识,加深印象。(2)引入趣味性与探究性实验内容。新课改要求初中物理教学要通过创新教学方法与学习方法的形式,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运用能力,激活创新精神。在实验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课堂主体地位,设计丰富有趣的实验内容,让学生主动思考、深入探究,在思考问题与解决问题中把握学习物理的真谛。例如在学习“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升高而减小”知识时,布置学生自制“水气压计”,用来观察大气压随高度变化的情况。学生拿到实验任务后,根据已学的物理知识点,整合实验室的器械设备与原材料,设计各种简单易行的实验方案,通过不断完善与调整实验过程,获得了可靠的测量结果。在学生自主设计实验和操作过程中,养成了认真负责的科学态度,遇到难题时主动与老师和同学沟通,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3)以课外小实验促进学生动脑动手。一直以来,物理实验教学都在教室或者实验室完成,在物理实验改革中,教师可通过组织课外小实验的方式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开展实验制作、完成实验课题。根据物理教学的内容与目标,考虑学生的能力水平、认知水平、兴趣爱好等,设计有意义的课外实验内容,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观察实验现象、运用物理知识,体验实验的重要性。例如在学习简单机械一章时,学生虽然已学习了杠杆和轮轴,也熟悉了摩擦和压强的知识,但对于解决实际问题还是比较欠缺。于是,我设计了一个社会实践活动课题,让学生观察自行车的构造。有的学生回家自己拆装自行车,了解自行车的构造,观察它是如何运动的,运动的时候会有什么力;有的学生到修理自行车的摊位上去观察,看修车师傅如何修理自行车,如何轻松省力地将一辆自行车修好。学生每人交了一份实践报告,这种实践活动既锻炼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也拓展了知识面,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思维,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2.2 理论结合实际,实验内容关联现实生活

初中物理知识只有和现实生活相结合,才能体现其实用价值。所以物理实验教学改革要多引入生活化的内容,将实验关联现实生活,介绍物理新理论、新技术,以此增强中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精神。(1)教师要有善于观察生活的眼睛,从生产和生活中寻找物理要素,围绕中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实验内容。在讲《电路》时,布置学生仿照小实验利用一个电池组、一个小灯泡、两个单刀双掷开关和一些导线设计一个楼梯开关电路,使行人上下楼都能控制电灯的开和关。通过这样的实验能促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基本仪器的操作和使用,从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实验教学的开展,可引导学生了解、体会、掌握一些基本的科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直接参与、充分感知实验操作的过程,利用多种感官感受实验中的各种刺激,激起他们进行科学研究、探究自然奥秘的兴趣。(2)物理教学要紧跟时代步伐,引入最新科技成果,吸引学生的兴趣。改变过去枯燥、单一的教学模式,突破教材内容的限制,多给学生介绍先进的科技成果,如新能源的利用,让学生感受物理给生活带来的变化。(3)展示物理新理论与新技术,通过翻阅专业书籍、浏览网络资源等渠道,随时把握物理教育与物理技术的新动向,借助多媒体演示实验的方法,增强学生的技术创新意识,开阔视野。

2.3 强化思维意识,提高学生科学素养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实验既是学习物理的重要内容,更是学习物理的重要方法。有效的实验教学有益于激活学生思维意识,提高科学素养。教师在设计实验课程时,应把握以下3个原则:(1)实验教学的内容要富有趣味性,能启发学生的思维。例如,教师在让学生讨论机械效率知识概念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带着是否机械效率越高就越省力的问题展开讨论。使得学生通过学习物理核心概念,提升自身的思维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和发展自身的核心素养。(2)实验教学要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例如在学习力的核心概念时,教师通常会举手提东西、人推车等例子帮助学生理解力的概念。笔者将传统的演示实验改为探究性实验,学生全程参与实验操作,对知识的掌握更加牢固。(3)借助实验教学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及逻辑思维。提高学生思维水平、形成科学素养是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也是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当学生具备了一定的思维能力,才能进一步理解和运用知识,思维是推?哟葱铝Φ幕?础保障。

篇4

【关键词】数学核心素养;数学情感;数学思维方式;数学关键能力;数学精神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01-0034-03

【作者简介】庄惠芬,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星河小学(江苏常州,213161)校长,“江苏人民教育家培养工程”培养对象,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江苏省数学特级教师。

我们生活在一个数字化的时代,数据、符号、图表、模型逐渐成为重要的信息,数学已然成为各个学科发展的伙伴与基石。在日常生活与工作中,商场打折、家庭理财、程序设计、模型制作等都需要数学意识与数学思维能力,需要人们理性地看待问题、解决问题。作为小学阶段的重要学科之一,数学教学需要培养儿童稳定的数学素养,以便在他们未来的生活、工作中发挥重要的作用。那么,如何理解并让儿童获得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呢?

一、小学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理解

(一)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基本内涵

素养是指在长期训练和实践中获得的技巧或能力,也指平日的品行、气质等修养。PISA认为,数学素养是指个人能认识和理解数学在现实世界中的作用,并能在当前与未来的个人生活中做出有根据的数学判断和拥有从事数学活动的能力。笔者以为,数学素养是指通过数学知识的积累、方法的掌握、运用和内化,让儿童在用数学视角发现问题、用数学理解提出问题、用数学思维分析问题、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能力、习惯和品质、精神等。

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是指在众多数学素养中处于中心位置的、最基本、最重要、最关键、起决定性作用的素养。日本学者米山国藏曾说过:“作为知识的数学出校门不到两年就忘了,唯有深深铭记在头脑中的数学的精神、数学的思想、研究的方法和着眼点等,这些随时随地地发生作用,使人终身受益。”

(二)小学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基本特质

1.内隐性――数学核心素养是无形之物。

素养是人的内在之物,数学素养是个体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体验、反思、提炼、感悟的结果,并将这种结果内化为自我的数学头脑和数学品质。它作用于分析和解决具体的数学问题以及其他一些现实问题,使儿童形成自我的思维方式、数学模型与数学能力,并不断转化为一种内在的、稳定的、整体性的核心要素,从而促进儿童的生命成长。

2.统摄性――数学核心素养是有形之魂。

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具有统摄性,对数学知识与能力、数学思想与方法、数学思维与经验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如果说数学的关键能力是数学的结晶,那么素养往往起到结晶核的作用。当然,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也是一般的、必需的、个体的,是在数学学习、生活、生产和创造中必不可少的,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二、小学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具体表征

小学数学教育旨在让儿童通过六年的学习,拥有数学的思维方式、问题解决能力、创造力和良好的人格修养等。

(一)儿童的数学情感

数学情感不仅是指儿童学习数学的动机、需求和兴趣,还指儿童学习过程中内心丰富的情感体验。数学情感包括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数学情感来自儿童对数学内在美的追求,来自数学本身理性精神的映射,来自儿童在探索中对观察、猜测、推理、验证的理智体验。数学情感在于儿童的内心世界与数学世界相互交融并产生联想与想象以及共鸣的道德体验。

(二)儿童的数学思维方式

1.结构化思维。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不论我们选教什么学科,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结构。所谓基本结构,是指基本的、统一的观点,或是一般的、基本的原理。在结构化思维的过程中,我们要关注数学学习的“三维结构”――数学问题的内部结构、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认知结构。培养学生的数学结构化思维,就在于引导他们用尽可能少的数学知识作为基石,不断建构知识结构、完善认知结构,运用结构化思维解决问题。

2.建模思维。数学模型是根据事物的特征以及数量间的关系采用形式化的方式表达出来的一种数学结构。在学习数学、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儿童会经历“观察生活问题进行简化―抽象为数学问题―建立数学模型―探索并推理论证―检验―解释―拓展应用”的过程,这有助于他们探索事物间的内在规律。通过培养儿童的数学建模思维,有助于他们学会数学观察,进行数学抽象,用数学观点解释问题,从而形成较为稳定的数学素养。

(三)儿童的数学关键能力

1.数学表征能力。数学表征能力是指用语言、符号、模型、图式等方式对数学问题、数学原理、数学规律等进行表达的能力。表征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内在表征,就是在头脑中构建模型思考问题;一种是外在表征,就是将数学问题通过文字、语言、符号、图表、模型等方式进行表征。儿童经常借助图形、图像进行表征,将抽象的问题变得具体形象。

2.问题解决能力。问题解决不等同于解决问题,它要伴随着儿童对生活的观察、简化、抽象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问题解决教学要通过创设情境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儿童亲身体验和感受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从而培养他们的数学应用意识、探索精神和实际操作能力。

3.数学交流能力。数学交流能力是儿童运用口头语言或书面语言,把自己对问题的理解、解决问题的方法、建构的数学模型表达出来的能力。数学交流能帮儿童达成对数学知识全方位、深度的理解,使他们的知识结构更为完善。

(四)儿童的数学精神

1.求真,拥有数学的理性头脑。在数学学习过程中,通过动手实验、探索发现、争论分辨、抽象概括,能使儿童学会数学地思维。

2.尚美,分享美妙的数学世界。数学的世界充满了美――数学规律的优美、解题思路的简洁、观察视角的独特、探索过程的一波三折、不同方法的殊途同归、问题结果的出人意料,可以让儿童获得数学美的体验。

三、小学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策略构建

(一)体系思考,情感体验,完善儿童的认知结构

1.营造儿童数学情感的体验场。

数学情感主要指儿童数学学习体验中获得的美感、道德感、乐趣感、实践感和理智感。几何图形的美妙、方法的多元、游戏的引人入胜都能成为儿童体验数学乐趣感的元素。在数学学习中,儿童通过观察、想象、直觉、猜测、实验、检验等实践活动能产生积极的实践感。例如:教学苏教版五下《圆的认识》,课始,在教师的引导下,“圆有几条边?”“为什么说圆是无限正多边形?“为什么很多物品都要做成圆形的?”……一个个问题均来自儿童自己的思考,他们乐于积极提出自己的问题并发表自己的意见。

2.开启儿童数学学习的探究泵。

培养儿童的数学核心素养,教师一方面要找到儿童数学学习的“源”,善于挖掘教材中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另一方面要找到儿童自主学习的“泵”,善于营造有利于儿童探究的场,让儿童自如地思考、自主地探究、自发地创造。要通过问题引导,如“你能试一下吗?”“通过观察,你有什么发现?”“你还有不同的想法吗?”让儿童从整体上观察和研究问题。要鼓励儿童从多个角度去思考同一个内容,让他们尽可能地去面对具有现实意义的开放性问题。

3.构建儿童数学学习的结构网。

整体构建数学知识体系,需要引导学生从结构化的视角透过生活现象洞察数学的本质规律。例如:可以以数学整理课的方式在低年级建立分与合的模型,将加法和乘法作为合的模型,将减法和除法作为分的模型。“数学整理课教学模式”中的各个环节和心理机制、认知规律之间的基本关系如下表所示:

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重在衔接各模型间的联系。在单个模型的基础上,把相关联的各个模型构建成一个数学模块,接着形成知识网络结构。在这个过程中,知识的整理是载体,模型群的建立是关系,方法链的衔接为要义,从而在学生头脑中形成知识框架、方法结构、数学模型。

(二)问题解决,数学建模,发展儿童的关键能力

1.以数学问题解决为核心。

问题解决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方面之一。教学时,应将儿童置于具有挑战性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让他们通过合作探索解决真实的问题,建构数学模型,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获得自主学习能力与思维的发展。基于问题解决的数学学习,应与生活问题、社会问题、实践问题联系起来,如自行车与儿童身高的问题、抽水马桶的节能问题、游园路线、安全疏散模型、峰谷电是否划算、红绿灯的时间是否合理等问题。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应以儿童的生活经验和现实水平为起点,让他们经历智慧的生长过程,由表及里逐渐认识规律。

2.以数学建模过程为载体。

儿童解决问题的过程,必定伴随着数学建模的过程。建立数学模型,首先要将具体情境中的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并验证数学模型是否适合,进而运用数学模型解释拓展与应用。例如:通过解决著名的“哥尼斯堡七桥问题”,形成“一笔画”的数学模型。运用这一模型,能顺利解决动物园的“游园路线问题”,从而设计出不重复、不遗漏地一次性走完动物园的最佳路线。

(三)思想渗透,表达交流,提升儿童的结构化思维水平

1.培养结构化思维。

结构化思维便于儿童用一种模型解决多种数学问题。比如,教学“运算律”时,有学生询问:为什么乘法和加法有运算律,除法和减法却只有运算性质呢?其实,如果从整体的视角来观照,就会发现,减法和除法分别与加法和乘法互为逆运算,学习了负数,减法就自然变成了加法;学习了分数除法,除法就自然转化成了乘法。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减法和除法的运算性质不是核心的“源头”,而是产生的“支流”。

结构化的处理方式,让儿童学习的知识不再是零散的点状,而是整体性的、模块化的,便于他们形成数学观念与结构化思维。另外,通过数学结构中相似模块的组建,可以让儿童由此及彼、举一反三、多题一解,有助于他们整体地思考问题,有序地学习数学知识,构建知识网络。

2.建构数学模型体系。

数学具有一定的结构性特点,能够进行抽象和模型的提炼。数学教学应注重引导儿童在构建模型的过程中,逐步把相关联、相似性强的模型构建成模型体系。如教学“转化”思想,可以引导儿童体验运算中的转化(小数乘除法转化为整数乘除法、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转化为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图形面积计算中的转化(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梯形转化成平行四边形、圆形转化成长方形进行计算),使他们明晰将不规则转化为规则、将复杂转化为简单、将未知转化为已知的核心思想。

3.营造数学交流场域。

教师应注重营造数学交流的场域,引导儿童进行交流沟通。要引导儿童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思路和想法,注重儿童口头表达与书面表达的结合、过程与结果的结合。

总之,数学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对于儿童数学核心素养的研究,在静态上,要研究其各个要素;在动态上,要研究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儿童的数学核心素养发展、变化的特征与规律。

【参考文献】

[1]吴冬.现代汉语辞海[M].长春:吉林摄影出版社,2002.

[2]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面向明日世界的学习: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2003报告[R].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国际学生评估项目上海研究中心,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

[3]米山国藏.数学的精神、思想和方法[M].毛正中,吴素华,译.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86.

[4]曹才翰,章建跃.数学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篇5

一、思想品德学科核心素养及其模型建构

国内外众多学者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开展了广泛的研究,如北京师范大学林崇德教授提出了以“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笔者十分赞同林崇德教授的这一观点,并在此基础上尝试着分析了思想品德学科的核心素养,初步构建了思想品德学科核心素养的模型。

笔者将思想品德学科的核心素养分为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思品学科核心素养的一级指标是公民素养,二级指标是调适力、思辨力、信念力和行动力。

为什么思想品德学科核心素养的一级指标是公民素养?首先,作为国家意志,党的十七大报告、十报告分别指出“要加强公民意识教育”“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也要求“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其次,国家意志落实到课程标准上,《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思想品德课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旨在促进初中学生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发展,为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再次,从学科核心素养的独特性来看,“公民素养”这一核心体现了思想品德学科核心素养的特殊性,体现了思想品德学科独有的价值标准、伦理规范、思维与行为方式的要求,尽量缩小了与其他学科核心素养外延的重叠,避免出现包容关系。当然这种特殊性并不是绝对的,其他学科中也能体现“公民素养”,但在思想品德学科中有更为明显的侧重。第四,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和学科核心素养的关系来看,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既是基于学科的,又是超越学科的,应当用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来统领各学科的教学。同时,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又寓于学科素养之中,并通过学科素养表现出来。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总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而“公民素养”是“全面发展的人”的重要组成部分。

围绕“公民素养”,思想品德学科核心素养的二级指标是调适力、思辨力、信念力和行动力。所谓调适力,是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使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对认知、情绪、意志、意向等内部心理活动进行调节适应,对个人和外部世界的矛盾冲突进行调节适应,能正确处理与自我的关系、与他人和集体的关系以及与国家和社会的关系,促进个人的健康成长和社会性发展的能力。所谓思辨力,是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运用辩证的、历史的观点和批判性思维与方法,观察并分析社会问题,培养学生分析、比较、评价、独立思考、辩证思维、透过社会现象看本质的能力。信念力是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经历体验与实践,将外在的理念、知识、技能,经过学生的自我反思、自我教育,内化为永恒持久并受用一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能力,包含了政治认同、国民身份认同、文化认同等等。行动力是指学生能应用本学科思维方法来支持某种论断、表达和主张个人立场、采取行动调节情绪调节人际关系、参与解决矛盾和问题、采取某种行动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

以“公民素养”为核心,四个要素(调适力、思辨力、信念力、行动力)在内容上相互交融,在逻辑上相互依存,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调适力决定着学生的身心健康,是“公民素养”的前提;思辨力是信念力和行动力的要求,是“公民素养”的基础;信念力决定着学生的成长方向,是调适力、思辨力、行动力的“合金”,是“公民素养”的方向;行动力是调适力、思辨力、信念力的必然结果,是“公民素养”的落脚点。思想品德学科就是要培养能自我调适、有思辨精神、有价值信念、有公民行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

二、基于思想品德学科核心素养的信念力的课堂教学评价

《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思想品德课程倡导的评价方式主要有观察、描述性评语、项目评价、谈话、成长记录、考试等等。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思想品德教学评价方式也应该是多样的。有一些思想品德学科核心素养的内容可以通过纸笔测试进行,如客观了解学生是否掌握了心理调节、法律、国情等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某个知识点的辨析能力。但还有一些核心素养的内容,如信念力、行动力等等,无法以纸笔测试的方法获取,就需要通过质性评价、过程性评价、表现性评价等方式来进行。

本文以刘文明老师《在“责任”中长大》的课堂实录为例,侧重谈谈学生核心素养中的信念力的培养。

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信念力所追求的目标。信念力本身并不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而是一种内在的品质,一种精气神,是培养“三观”的一种能力。刘老师课堂上呈现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是:促进学生增强责任意识和责任能力,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自觉承担各种责任。用思品学科核心素养的话语体系,就是增强学生的责任心,使“责任”内化为学生的信念,外显为学生的行动。

要让学生形成“承担责任”的信念力,其具体路径是什么呢?借鉴布鲁姆情感领域的教育目标从低级到高级的分类,信念力的形成也可以分为由低到高的五个层次。

信念力形成的第一个层次是接受,是指注意某种现象。本节课的导入是全国最美孝心少年邵帅的故事,学生认真学习并有所感悟。本节课的结尾是公益广告歌曲《好人就在身边》,优美的旋律和勇于承担各种责任的先进人物,让同学们感动,在润物无声中接受责任教育。学生对那些能够勇于承担责任的人充满了敬佩和喜爱,对不负责任的人表现出厌恶。

信念力形成的第二个层次是反映,是指能够主动参与,这是超出接受程度的一种行为。本课中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回顾了“14岁的我”已经挑起的担子和应挑而未挑的担子。同学们积极分享自己承担责任的经验和感受,同时也反思了没有承担责任的原因:“太困难了”“我不高兴做”“爸爸妈妈不让我做”等等。师生逐一分析各种观点,并从认识到行动上寻求改进的方法和途径。

信念力形成的第三个层次是评价,即行动后获得满意感,赋予自己的行为以某种价值,并显示出坚定性。学生在分享自己已经承担的责任的过程中,通过自我评价、教师评价、生生评价,对自己负责任的行为产生认同感、自豪感,从而正面强化了责任意识。

信念力形成的第四个层次是组织,即能对不同的价值标准进行比较,建立内在一致的价值标准。本课开展了两次比较活动。第一次比较是通过自我反思和自我比较,分析已承担的责任和未承担的责任,各自的影响。对于自己没能承担的责任,同学们表示要克服主观和客观的多种因素的影响,加强学习,树立责任意识,大家相互学习着在家庭、学校、社会承担责任的一些技能。第二次比较是通过“责任是动力还是压力”的辩论,让学生在思辨中认识到责任既是一种压力,人们要为之承担一定的代价,又认识到责任还是一种动力,能够促进自身的成长、家庭的和谐和社会的进步。通过组织判断各种不同价值标准间的相互联系,克服其间的矛盾与冲突,促进了稳定信念的形成。

信念力形成的第五个层次是价值性格化,即运用价值体系长时间地控制自己的行为。这个时期,由于信念力已经形成和确立,表现出可迁移性、持久性、价值性、唯一性(个性化)等特征。本课力图引导学生在课后能主动在家庭、学校、社会中承担更多的责任,使责任意识性格化,责任的价值观念组织成一个内在和谐的系统,使之成为人性格的一部分,成为较为稳定的信念。

当然,信念力形成的第四、第五个层次仅靠课堂学习是不足以形成的,课堂学习仅仅起到价值引领、培养思维方法的作用,更需要学生在现实生活中进行观察、思考、比较、选择中才能逐步形成。

通过本案例的分析,笔者认为,信念力作为思品学科核心素养之一,其形成路径大致如下:

篇6

关键词:中学数学;核心素养;内涵;教学指导

研究中学阶段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并根据其制定符合现状的教学指导,对如今数学学科的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数学学科的素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内在素养,是人们用数学化思想思考和观察世界的基础。随着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的数学素养水平的提高也得到了越来越高的重视,本文主要就如何理解数学核心素养的内涵,以及如何根据数学科目核心素养,进行科学有效的教学指导进行讨论。

一、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内涵及理解

近些年来我国在数学课程标准的制定中常常会提到数学核心素养等词汇,比如有的教授会说,数学素养就是人们通过数学知识的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对于周围事物的认识、理解的一种思维方式,一般情况下表现为对于周围环境的情况处理能力和思考能力;还有教授认为数学素养是每个人都需要学会的一种基本的生活能力,其在社会生活中占据着很大的一部分,很多实际问题都需要数学知识做出判断;另外有教授的观点表明了数学素养其实是一种内在的学习能力,是人在先天的基础上再加上后期自身的努力学习所形成的某种状态。

综合来讲,数学素养就是指学生在学习了一定的知识、掌握了充分的方法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能够加以熟练的运用,在实际生活中如果遇到了需要解决的问题,学生能够以数学的角度来思考转化问题,然后通过数学方法分析解决问题,培养这种积极处理问题的习惯和品质。

对于数学核心素养的具体理解,可以说是指在学习数学之后渐渐形成的一种综合性的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它是数学教学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的一种素养,具体来说指的并非某些知识或者技巧。更不是平常意义上的数学能力,而是一种反应了数学思想的、基于数学知识却高于知识的综合、持久和阶段的能力。我们可以将数学核心素养理解为和数学教学课程具有相关性,对于理解数学本质、更深一步的学习数学知识和进行数学评价等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数学核心素养的基本特征

数学核心素养的基本特征可以归结为综合性、阶段性和持久性三方面,下面具体说明一下这三方面。

1.综合性

指的是对于数学基础知识、学习态度和思考能力等多方面的综合体现,其中基础学习能力和知识要求学生在学会了基本的运算方法、推理计算等基本能力之外还需要学习思考使用何种方法解决问题,这是一种综合性的能力,而数学的基础知识和能力是这一能力实现的基础,数学核心素养也能促进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的更进一步的理解和学习。

2.阶段性

由于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不同,在数学核心素养的表现方面也会出现不同水平、阶段的差异,就好比同一个问题,不同年级的学生学会的方法不同,解决起来也会有难有易,有快有慢,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也会有所差异,因此会出现不同层次的人形成不同阶段的数学核心素养的理解的现象,这种情况是一个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

3.持久性

持久性不仅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值得关注,在以后的工作学习中同样有着重要的作用,会引导学生使用学习到的思考方式思考解决问题,可以说数学的学习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学会的,需要长期的实践积累才能获得知识,而且还会长久的拥有并运用学习到的能力,成为学生的财富。

三、数学核心素养的教育价值

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能够帮助学生加深对于数学知识理解和记忆,因为数学知识能够将复杂问题化繁为简,通过逻辑理论知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掌握知识的基本表现形式和思维方法,让学生自主的将知识联系在一起,加深记忆,更好的学习知识。

数学核心素养还对于学生的应用能力的提高有着极大的益处。有助于学生培养实事求是的精神,按照一定思维方式解决问题。比如说学生在掌握建模过程中能够把实际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然后用数学语言描述出来并利用学习到的数学知识解决掉,在一定的程度上促进了学生思考分析联想的能力。

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数学核心素养同样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创造性的思维往往建立在批判性的思维之上,所以说对待事物需要理性思考,在对事物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帮助人们认识到事物的本质,运用分析思维推理提出方案,最后解决问题。

四、中学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指导

教师要创造数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有了学习的兴趣可以让学生保持更好地求知欲望,设计一个铁盒实际生活的情境能够有效的调动学生的学习情感,满足学生的学习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问题的思考和表达。在课堂提问过程中给予学生更多的时间来思考和回答问题,促进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倡导学生学会自主探索问题,教师只需要在关键的时候给予帮助,引导同学与同学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合作。

积极开展探究性活动,借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研究性学习的开展主要是很具生活实例为载体,经过教师的指导建议,学生自己进行资料的收集、方案的确定和实际的操作,在最后掌握其中的研究方法。由于传统课堂上这些步骤全都省略掉了,依靠教师的讲解,使得探究性活动成为了理论知识的讲解,缺少了实践操作性,难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所以更应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探究性学习。

结束语:

总而言之,当前的数学教学并没有体现出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使得数学文化仅仅停留在抽象符号和逻辑推理中,要想解决这一问题,需要通过数学文化的渗透,让学生逐渐了解数学文化,体会到数学的重要性,明确数学的应用价值和科学价值,培养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教师在数学知识的教学中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向学生讲解教授数学文化,有效的提高学生的数学思想品质。

参考文献:

篇7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7.07.023

一、问题的提出

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是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提出,在基础教育阶段应该帮助学生形成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要求高中各学科课程要提出学科核心素养,将教育教学的行为统一到育人目标上来,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1]。

目前,大家认为,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含有以下方面:人们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变化的过程中,运用探究的手段,基于证据进行分析推理,透过宏观现象审视变化的微观本质;能建立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理解化学、技术、社会和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赞赏化学对社会发展的重大贡献;能运用已有知识和方法综合分析化学过程对自然可能带来的各种影响,权衡利弊,勇于承担责任,积极参与有关化学问题的社会决策。

“碳酸钠的性质与应用”是苏教版必修《化学1》专题2的第二单元教学内容,本课按照目前关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重新审视了教材,挖掘其学科核心素养价值,以这部分教学内容为载体,进行了精心设计,通过有效的教学活动,发展学生基于证据进行分析推理、透过宏观现象审视变化的微观本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等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二、教学设计

1. 教学背景分析

(1)教学指导思想分析

学科教学的终极目标是促进学生学科素养的形成。以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课堂教学,应该从以“教”为主转向以“学”为主,从重视学科知识的传授、灌输转向重视学生学习活动的设计、组织和指导,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自然地融入教学活动当中,让学生在探究体验中、学习反思中获得化学核心知识,发展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2)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内容是一节典型的物质性质的课,也是学生进入高中后第一次完整地学习一种盐。教材并没有把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逐条呈现,而是通过两个“活动与探究”(“碳酸钠的性质”、“区别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实验方案设计”)来引导学生在动脑思考、动手实践的过程中,进行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这样的编排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提升化学学科素养。

(3)学情分析

学生在初中初步学习了碳酸钠与酸的反应,了解了检验溶液酸碱性的常用方法,但对与碳酸钠关系十分密切的碳酸氢钠的性质了解甚少。因此,教学时可以用实验探究、对比的方法理解两者性质之间的异同。

2. 教学目标

(1)通过实物展示、实验对比,让学生认识到二者性质的差异是结构不同所致,并能归纳总结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鉴别方法和相互转化。

(2)学会研究物质的一般思路与方法。特别是从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性质对比中,学会全面地认识和分析事物,体验对立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3)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掌握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用途,感受化学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使命感。

3. 教学重难点

基于上述分析,把教学重点确定为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化学性质、鉴别,教学难点设计为对照实验方案的设计。

4. 教学过程及点评

教学环节1 提出问题,引入新课

[师]资料1中,侯氏制碱法制得的“碱”是什么物质?

[生]是纯碱,化学成分是碳酸钠。

[师]让我们一起走近碳酸钠。

[师]实物展示。请根据资料2和初中所学知识,推测碳酸钠化学性质,并运用桌面上的药品和仪器进行验证(药品:水、0.1mol/L稀盐酸、石灰水、氯化钙溶液、酚酞试液、0.1mol/L碳酸钠溶液、0.1mol/L碳酸氢钠溶液等,仪器:试管、滴管等)。

[生]讨论,制定实验方案,猜测实验现象,进行探究验证。在四支试管里各加入0.1mol/LNa2CO3溶液2毫升左右,然后依次滴加几滴酚酞试液、氯化钙溶液、石灰水、稀盐酸,观察现象。主动交流实验现象和结论。

[板书]

碳酸钠的化学性质

一、化学性质

1、与酸反应:Na2CO3+2HCl■2NaCl+H2O+CO2

2、与某些碱反应:Na2CO3+Ca(OH)2■CaCO3+2NaOH

3、 与某些盐反应:Na2CO3+BaCl2■BaCO3+2NaCl

?u析:通过科学家侯德榜先生实业救国的事迹引课,培养学生刻苦钻研的科学精神和无私的爱国情操,引发学生对“碱”的好奇心和重视,让学生认识化学学习的社会价值。

后面让学生根据初中所学,大胆预测碳酸钠的化学性质,设计实验对自己的预测进行验证,得出结论,发展学生寻找证据进行分析推理的化学学科素养。

教学环节2 分析比较,深入探究

[生]认真阅读资料,仔细观察碳酸氢钠样品,产生了以下疑问:为什么在资料中碳酸氢钠可作为食品制作中的膨松剂,而碳酸钠不能?两者性质差异有哪些?

[师]顺势引导。请大家根据碳酸钠的化学性质来设计实验,对比观察两者的性质差异。那么请同学们思考一下,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实验对比才更有科学性?

[生]在相同的反应条件下比较!如相同反应物的浓度、状态等。同时,提出了以下3个探究实验方案:

[探究实验1]水溶液的酸碱性

在试管里加入0.1mol/LNaHCO3溶液2毫升,滴加几滴酚酞试液,与前面现象进行对照,比较溶液的酸碱性。观察现象。填写表1。

[探究实验2]与盐、碱反应

向盛有2mL0.1mol/LNaHCO3溶液的试管中先滴加1mL0.01mol/LCaCl2溶液,观察现象。再向其中逐滴加入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现象。与前面实验比较,填写表2。

[板书]2NaHCO3+Ca(OH)2■CaCO3+Na2CO3+2H2O

[探究实验3]与酸的反应

向盛有体积均为2mL、浓度均为0.1mol/L 的Na2CO3、NaHCO3溶液的两支试管中,同时加入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足量)。观察现象。填写表3。

[板书]NaHCO3+HCl■NaCl+H2O+CO2

[生]通过实验对照,得出结论:Na2CO3、NaHCO3性质大体相似,但是在某些反应上又有差别。如同浓度时,Na2CO3溶液的碱性强于NaHCO3溶液,但NaHCO3溶液与酸反应的剧烈程度大于同浓度的Na2CO3溶液。又产生了这样的疑问:两者性质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生]大家积极思考,有同学提出了结构决定性质的观点。

[师]对!那我们来一起分析它们在组成结构上有什么异同?完成表4。

[生] 清楚地发现:两者性质差异的原因就在HCO3-、CO32-方面。

[师]资料3中说,碳酸氢钠作为食品制作过程中的膨松剂。请你猜想碳酸钠、碳酸氢钠哪一种受热更易分解?

[生]肯定是碳酸氢钠受热更易分解,而且分解时会有气体产生。

[师]让实验来说话。

[探究实验4]热稳定性

[师]采用(图1)装置,应该如何放置两种固体,才能证明碳酸钠的热稳定性较碳酸氢钠更好?

[生]大试管中盛的是Na2CO3固体,小试管中盛的是NaHCO3固体。大试管的导管伸入盛有石灰水的B试管中,小试管的导管伸入盛有石灰水的A试管中。如果A试管中的石灰水变浑浊而B试管中的石灰水没变浑浊,则可证明。

[师]演示实验,点燃酒精灯,先预热,再集中加热。

[生]学生描述实验现象,得出结论。填写表5。

[板书]2NaHCO3■Na2CO3+H2O+CO2

[师]根据资料4,推测向饱和Na2CO3溶液中通入足量的CO2可能会出现什么现象?

[生]可能会有固体析出。

[探究实验5]饱和Na2CO3溶液与CO2的反应

[演示] 向一瓶充满CO2气体的软塑料矿泉水瓶中,倒入10毫升左右的饱和Na2CO3溶液,旋?o盖子,快速振荡一会儿。

[生]观察现象:矿泉水瓶变瘪,澄清的碳酸钠溶液变浑浊。

[板书]Na2CO3+CO2+H2O■2NaHCO3

[师生共同分析]NaHCO3的溶解度比Na2CO3小,这是析出沉淀的主要原因,而从方程式来看,106g碳酸钠反应将生成碳酸氢钠168g,生成的碳酸氢钠多了且反应消耗了水,也会导致碳酸氢钠析出。

评析:根据实验现象的异同,引导学生分析碳酸钠、碳酸氢钠组成结构的异同,进而寻找证据进行推理,透过宏观现象审视变化的微观本质。课堂上精心设计对比实验进行探究,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形成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的化学观念。

教学环节3 总结提升,巩固观念

[师]碳酸钠与碳酸氢钠关系密切,请大家根据本堂课内容说说它们是如何相互转化的?

[生] 归纳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相互转化途径(略),形成物质间有条件的转化观念。

[投影]碳酸钠、碳酸氢钠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环节4 解决问题,拓展应用

[投影]问题解决:

[生]交流讨论(略)

[课后作业]

查询侯氏制碱法的工业流程图,分析涉及的原理。

评析:通过几个有“生活味”的问题解决,提升了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了学生化学应用观。也体现了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化学教学,是一种能使学生主动获取化学知识、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化学问题的教学策略。

三、几点反思

1. 提升学生学科核心素养,要让学生明白所学化学知识的价值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目标,就是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这也是提升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必然要求。让学生“想学”的方法有多种,其中向学生展示所学化学知识的价值是重要而有效的方法之一。

向学生展示所学化学知识的价值,可以是向学生展示所学化学知识在生产、生活和科技领域的应用,特别是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也可以是向学生展示所学化学知识在化学科学发展中的应用;还可以是向学生展示所学化学知识在化学及其相关学科学习中的应用[2]。高中化学课程中之所以安排“碳酸钠性质与应用”教学内容,就是因为钠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应用。本节课以侯德榜的爱国事迹为引课,以“为什么碳酸氢钠可作为食品制作过程中的膨松剂?”“Na2CO3、NaHCO3均可与胃酸反应,为何不选用Na2CO3作抗酸药?”等应用性问题展开教学,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了知识的价值,明白了“为什么学”的问题,有效地调动了自我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提升了化学学科素养。

2. 提升学生学科核心素养,要让学生在自主实践中提高能力、发展素养

本节课采用实验探究进行教学。教学中提供相应的仪器药品,让学生自己提出猜想、设计实验、进行实验探究,得出结论。学生在实验探究中,主动对比碳酸钠、碳酸氢钠的性质与应用,将知识融入推测、验证、探究和归纳的过程中,掌握了元素化合物的一般规律: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整个教学过程,充分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体验化学研究的过程中发展了学科素养。

3. 提升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教师要科学地处理教材内容

篇8

关键词:核心素养;板-块模型;科学思维;科学态度与责任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16)12-0027-4

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教基二[2014]4号)明确指出――要研究制订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和学业质量标准。教育部将组织研究并提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依据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进一步明确各学段、各学科具体的育人目标和任务,完善高校和中小学课程教学有关标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教育的重要目标,是推进课程改革深化发展的关键环节。“核心素养”成了近年来广大教育工作者讨论和关注的焦点。所谓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基于这样的理论,结合高中物理学科的特点,高中物理核心素养是什么?2015年10月教育部下发了《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修订稿》内部征求意见稿,在征求意见稿中提出:物理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物理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学生通过物理学习内化的带有物理学科特性的品质,主要由“物理观念”“科学思维”“实验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等4个方面构成。其中,“科学思维”是指从物理学视角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内在规律及相互关系的认识方式,是基于经验事实建构理想模型的抽象概括过程;是分析综合、推理论证等科学思维方法的内化;是基于事实证据和科学推理对不同观点和结论提出质疑、批判,进而提出创造性见解的能力与品质,主要包括模型建构、科学推理、科学论证、质疑创新等要素。“科学态度与责任”主要指对待科学的态度与价值观,包括能正确认识科学的本质,具有学习与研究物理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能主动与他人合作,实事求是,不迷信权威,具有保护环境、节约资源、促进可持续发展的责任感等。

目前的教学中,存在不少过于关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忽视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不重视学生长远发展的现象。笔者在过去一年的高三复习教学中,进行了积极的尝试和探索,下面结合二轮复习中“板-块模型”专题复习,分析如何在教学中渗透对学生“科学思维”和“科学态度与责任”的培养。

“板-块模型”是木板与小物块组成的作用系统,是一种常见的、经典的题型,综合性强,这类题涉及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以及牛顿运动定律、动能定理、能量守恒和转化、动量守恒等知识点,基本涵盖了力学中的几个重要知识点,还与隐含条件、临界条件、图像等密不可分。它一般涉及多个物体和多个过程,要求学生有较强的建模能力,很强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推理论证等科学思维能力。同时,“板-块模型”来源于生活,学生有初步的生活经验,通过“板-块模型”的分析和解决,能很好地形成学生的科学态度与责任。

1 案例与分析

高三的第二轮专题复习,一方面帮助学生形成学科知识网络,另一方面,也重要的是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和能力。但实际教学中不少教师过多关注学生的解题方法、解题技巧和策略,并通过“题海”来进行强化训练,提升学生的应试能力。短期来说,这对提高学生的考试分数也许是有用的,但却可能抹杀了学生的学科学习兴趣。

笔者尝试在专题复习中精选少量经典习题,通过对习题的“稀释、还原”,着重三个分析(受力分析、过程分析、能量分析),通过充分的学生活动,利用实验、多媒体和图像等形象直观的手段辅助教学,帮助学生构建物理模型,形成清晰的物理图景,并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研究”的兴趣和科学思维的能力,不知不觉中既学会了知识,又提升了学科的素养和能力。

在“板-块模型”专题中,笔者精选了三道有代表性的经典习题,由表及里,层层剖析,由浅入深,拾级而上,让学生逐渐领略学科的魅力和精髓。下面与同行一同分析和分享教学过程。

上课伊始,笔者出示一道例题,先让学生用5分钟时间思考。

例题 如图1所示,质量M=4.0 kg的长木板B静止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在其右端放一质量m=1.0 kg的小滑块A(可视为质点)。初始时刻,A、B分别以v0=2.0 m/s向左、向右运动,最后A恰好没有滑离B板。已知A、B之间的动摩擦因郸=0.40,取g=10 m/s2。求:

(1)A、B相对运动时的加速度aA和aB的大小与方向;

(2)A相对地面速度为零时,B相对地面运动已发生的位移x;

(3)木板B的长度l。

设计意图:本题是“板-块模型”问题中的典型题,它考查了木板和滑块叠放在一起时的受力分析(关键是两者之间的摩擦力)以及过程分析和能量分析,涉及的知识有牛顿第二定律、运动学公式、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但由于木板与地面之间没有摩擦力,木板和滑块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故此本题相对来说比较基础,设计本题的目的是把它作为“母题”带出同类题,一题多变,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外到内,让学生真正感悟答案以外的物理思想和方法。

课堂实况:巡堂中发现学生基本能解决或部分解决,但学生画图辅助分析的意识和能力都比较差。为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和分析,笔者示范画出过程示意图(如图2)。

通过过程示意图,给学生更加直观的认识,滑块A的运动过程:先向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至速度减为0,然后由于此时滑块相对于木板向左运动,受到木板向右的摩擦力,故此接着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木板B则一直向右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到与滑块A共速后两者一起匀速运动。

笔者通过示意图(画图、用图、析图),帮助学生对问题进行层层推理和论证,不断接近问题的实质,建立“板-块问题”的基本模型和规律。

变式1:(2013课标2)一长木板在水平地面上运动,在t=0时刻将一相对于地面静止的物块轻放到木板上,以后木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如图3所示。已知物块与木板的质量相等,物块与木板间及木板与地面间均有摩擦,物块与木板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且物块始终在木板上。重力加速度的大小取g=10 m/s2,求:

(1)物块与木板间、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1和μ2;

(2)从t=0时刻到物块与木板均停止运动时,物块相对于木板的位移大小。

设计意图:本题是一道高考真题,相较例题难度加大,一方面需要学生v-t图像中获取信息,另一方面由于木板与地面之间有摩擦力,受力分析、过程分析复杂程度均加大,学生只有借助读图、画图才能很好地理清物体的运动过程。

为降低难度,给学生的思维搭建“脚手架”,笔者提示学生思考以下两个问题:(1)物块和木板的运动分别是怎样的?请画出运动过程示意图;(2)请画出物块的v-t图像(注意两者共速后是否以相同加速度一起做减速运动)。

课堂实况:笔者给学生5分钟时间,要求学生审题后思考上述问题。5分钟后请两位学生板演,师生共同点评纠正。

过程分析的难点和转折点是A、B共速后的运动状态,而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做好受力分析,判断两者的加速度是否有可能相等。

第一个过程:物块A向右加速、木板B向右减速直至共速前,如图4:

第二个过程:A、B均向右做减速运动,运动示意图如图6,v-t图像如图7:

运用运动学公式或图像,联立方程就可求解。

本题若能够正确审题,画出过程示意图和v-t图像,问题就已经解决了一半。读图、画图、用图的能力是物理学科要求的基本素养,结合受力分析进行过程的分析和推理、论证是物理学科要培养的核心能力。

变式2:(2015课标1)一长木板置于粗糙水平地面上,木板左端放置一小物块;在木板右方有一墙壁,木板右端与墙壁的距离为4.5 m,如图8a所示。t=0时刻开始,小物块与木板一起以共同速度向右运动,直至t=1 s时木板与墙壁碰撞(碰撞时间极短)。碰撞前后木板速度大小不变,方向相反;运动过程中小物块始终未离开木板。已知碰撞后1 s时间内小物块的v-t图线如图8b所示。木板的质量是小物块质量的15倍,重力加速度g大小取10 m/s2。求:

(1)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1及小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2;

(2)木板的最小长度;

(3)木板右端离墙壁的最终距离。

设计意图:本题是一道高考真题,由变式1的两个运动过程延伸至本题的4个运动过程,难度进一步加大。目的在于进一步训练学生学会读图、画图、用图,提高过程分析的能力,学会把多过程问题分解为多个子过程,把复杂问题分解为清晰的简单问题。要顺利解决本题,学生要弄清小物块与木板的运动过程以及相关参量的关系,头脑中要有清晰的物理情景和模型。

课堂实录:笔者给学生10分钟的思考时间,巡堂发现,在前两题的基础上,不少学生画图的意识增强,尝试画过程示意图(如图9)。

第一个过程:板与墙壁碰撞前,板、块两者共同向右做匀减速运动。位移s0=4.5 m,由图得运动时间t0=1 s,碰撞前的速度为v1=4 m/s,设初速度为v0,加速度为a。有:

第二个过程:碰墙后到物块速度减为零。设木板此时的速度为v2,历时为t1,物块和木板的加速度分别为aA、aB。

第三个过程:物块从速度为零到再次与木板共速。

设历时为t2,共同速度为v,木板总长度为l。

第四个过程:木板和物块一起向左做匀减速运动,从开始运动到最后停下来木板的总位移:

本题运动过程比较复杂,若能结合v-t图像分析会更加直观和明白。

2 反思与感悟

一年多来,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尝试渗透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目的在于让高三备考的学生不但能收获分数,更能提升终身受用的核心素养和能力。本节课只是笔者其中的一节探索课,与以往的教学相比,笔者没有让学生“跳进题海”,而是更注重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中慢慢引导学生学会思考、严谨推理,展示学科的“魅力”,逐渐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科学态度与责任。

教学中发现,不但学生的研究意识和能力不断提高,遇到难题不再是畏惧和退缩,而是“迎难而上”,同时,也日渐凸显严谨的科学态度,分析问题时不再是毫无章法,而是逻辑清晰、层层推理,哪怕是不能把题目完整求解,也能有自己的想法和思路。

3 结束语

诺贝尔获得者劳厄曾经说过:“重要的不是获得知识,而是发展思维能力。教育无非是一切已学过的东西都遗忘掉的时候,所剩下来的东西。”他可谓一语道破了教学的目的、本质和真谛,教育不是培养学生记住大量的知识,更不是培养会考试的人,而是培养人的“核心素养”。各学科都要担负其教育教学功能,切实在教学实践中提高全体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这样,我们的教育才有真正的价值。

参考文献:

篇9

随着时代的变化与发展,现代教育理念发生了相应的改变。在物理教学中,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更加重视,以便所培养出来的学生具有较强的科学精神与态度,有着较强的实践探究能力等等。下文就围绕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进行简要的探究。

一、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主要内容

在高中物理学科中,其核心素养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物理观念、第二,实验探究、第三,科学态度与责任、第四,科学思维。

1.物理观念

在物理学视角上,逐渐形成关于以下几方面物理知识的认识[1],(1)物质、(2)运动、(3)能量等等,是物理概念在学生脑海中的提炼。物理观念包括以下几种要素,(1)物质观念、(2)运动观念、(3)相互作用观念、(4)能量观念等等。

2.实验探究

这种核心素养主要是让学生提出物理问题,然后形成猜想,进而获取信息以及处理信息。再根据相应的证据,来最终得出结论,并针对这一所得出的结论作出合理的解释。此外,还需要对实验探究过程进行交流与反思。实验探究主要包括以下几种要素,(1)问题、(2)解释、(3)交流。

3.科学态度与责任

在认识科学本质的基础上,逐渐让学生形成对科学以及技术所应有的态度以及责任。使学生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或者是科学研究中,能够端正自己的态度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之中或者研究之中。科学态度与责任主要 包括以下几种要素,(1)科学本质、(2)科学态度、(3)科学伦理等等。

4.科学思维

站在物理学的角度上,对客观事物的相互关系、内在规律形成一种科学的认识。是基于经验事实所建构的理想模型的一种过程,是基于事实证据以及科学推理,进而对不同的观点提出质疑,并提出更有创造性见解的一种能力或者一种品质。科学思维主要包括以下几种要素,(1)模型建构、(2)科学论证、(3)质疑创新等。

二、关于核心素养的培养主要方法

1.要让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实验教学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手段,对学生零号习惯的养成有着重要的作用。只有当学生养成了一个良好的习惯,那么就会逐渐变为一种信念。例如,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独立操作的能力,让学生养成记录数据的习惯,养成整理实验器材的习惯, 这种事情看似是小事 ,实则体现一个人对待事物的态度与责任[2]。这对于学生今后走上社会有着重要的影响。我们都知道,物理实验对学生的心态非常考验,如果在实验过程中学生是一个非常浮躁的心态,不是漏了这个步骤,就是漏了那个实验器材,就会导致实验最终失败。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行为习惯,在实验之前,要对实验器材进行检查,在实验之后也同样要将实验器材进行收集整理。这种行为习惯对他们今后对待科学的态度与责任有着重要的影响。

2.利用物理习题来培养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物理习题的讲解是物理教师的一个主要教学手段,通过读物理习题的讲解,能够对学生的思维能力有着重要的影响,能够促进学生科学思维的养成,促进学生创新意识的养成。例如,通过一题多解的方式,来对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进行培养,进而提升他们的科学探究能力。一般来说,一个物理题目通常以后许多种解题方法,那么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进行探究,进而得出问题的答案,就能够开拓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例如,一小圆盘静止在桌布上,位于以水平桌面的中央。桌布的一边与桌子的AB边重合,如下图。已知盘与桌布间的动摩擦因素为μ1,盘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现在突然以恒定的加速度a将桌布抽离桌面,加速度的方向是水平的,并且是垂直于AB边上的。如果圆盘最后没有从桌面上掉下来,那么加速度a满足的条件是什么?(以g来表示重力加速度)这道题有许多种解法,所涉及的知识面交广,而且所运用的知识灵活性很大。因此,教师可以利用这种类型的题目来引导学生从多角度进行观察与联系的能力,以启发学生找出更多的解题方法。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有着重要的作用。

3.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意识

高中物理教学并不仅仅是让学生去应付高考,而是希望通过物理教学,让学生获得一些必备的物理知识,并且通过物理教学来让学生领悟到物理的思维与方法,更是希望借此来让学生形成终身发展的能力[3]。而要做到这些,首先就是需要激发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只有学生对这门学科产生了学习兴趣,那么他们才会产生主动探究的意识,才会投入精力去学习物理知识。

然而由于物理?@门学科对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能力以及逻辑性思维能力等都有着较高的要求,所以就需要教师不断的丰富自己的教学方法,可以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学习模式、实验探究教学方式等,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继而去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以及实验探究能力。由于物理实验中有许多神奇的现象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所以教师一定要充分利用物理中一些实验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例如在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中,来让学生在实验研究中去进行探究,以加深他们对知识点的了解。

篇10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核心素养;培养

1 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及培养要求

核心素养是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和信息社会责任四个要素。信息意识强调学生对信息的敏感度,能够准确判断信息价值,具备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去获取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分析处理的能力,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可靠性,充分发挥信息的价值;计算思维强调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科学领域的思想方法,合理运用信息资源,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数字化学习强调学生能够借助数字化资源和工具,适应数字化学习环境,有效利用各种学习资源,管理学习过程,开展自主学习、协作共享与创新创造;信息社会责任则突出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道德规范等素质,遵守信息相关法律,遵循信息道德伦理,关注信息安全问题和信息革命带来的影响,自觉维护信息社会秩序,努力维护自身、他人在信息活动中的合法权益。四个信息技术核心素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高中信息技术学科具有实践性和操作性强的特点,学科核心素养培养需要借助科学有效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手段,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强化学生的实践操作,项目式教学是可以选用的教学方式之一。和传统教学模式相比,项目式教学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以项目为主线串联整个教学活动,教师以引导者的身份对学生进行辅助,实现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目标。

2 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措施

2.1 促进学生的信息意识确立

高中阶段的学生处于思想和思维都未发育完全的阶段,但也正是在这个阶段,学生的思维模式开始形成,因此在这个阶段对学生的教育对学生的思想形成十分关键。例如,在进行“信息获取”的相关知识点的学习时,教师可以先教给学生一些简单的获取信息的方式,如通过互联网查找,或是通过时事新闻来搜集。接着,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个课前任务,让学生搜集并整理一个热点新闻的大致信息,比如“美国政府关门”,让学生以此为关键词:,自行搜集相关的信息,并通过自己搜集而来的信息,进行汇总、整合,将这些零散的信息整理起来,最终通过整理好的信息,从中分析出此次事件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并对未来有可能发生的结果进行预测,推测此次事件可能会产生的影响和后果。通过这样的课前学习任务,学生能够通过自己对信息的搜集、整理、分析等,逐渐了解对信息的获取,并能够熟练应用互联网收集查找需要的信息,从而帮助学生确立信息意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2.2 转变信息技术教学方法

在传统的高中教学案例中,教师只顾着在课堂上讲授书本知识,学生只负责听课,几乎不参与课堂互动。这种方法看似正式,但是会导致学生学习被动,并对学习产生厌倦感。鉴于此,教师应该把教学方式改革作为重点事项,迅速转变教学方式,不断思考并开拓先进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敏锐的判断力,让学生能够在大脑中形成清晰的知识框架,能够迅速对新接收的信息做出积极、正确的反映,以达到更好的教学目的,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在高中信息技术学科的教材中,知识量往往较大,内容繁多。学生会对教材的知识点产生恐惧感,导致厌倦该学科的学习。因此,完全依赖教师课堂讲解不能满足学生的知识储备。针对这一现象,教师应该想办法更正自己的教学方式。例如,教师可以通过设置一个情景,让学生能够感受到课堂的立体感,促使学生融入课堂,同时让他们能够借助课堂中教师设置的情景完善自己的知识储备以及处理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最大限度地学习到新的知识。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培养自身的核心素养,有助于他们更好地学习生活,并促进他们身心的良好发展。

2.3 数字化教学

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能力指的就是善于选择和使用数字化工具和资源的能力。让学生能够通过学习理论知识,善于将理论联系实际,并运用所学的知识应对自己生活中遇到的所有问题。它要求学生适应数字化的学习环境,并能够在这个过程中运用适合自己的方式探究。通常而言,数字资源比较杂乱,内容质量参差不齐,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处理各种数字资源。也就是说,学生需要根据图像处理的需要将数字资源组成自身所需要的、具有一定主题的资源库。学生除了需要在环境中开展学习任务外,还需要具备营造学习环境的能力,即根据数字化资源构建合适的信息技术学习平台,在平台中参与自我化学习、自我化反思。同时,学生需要善于甄别不同种类的数字资源,形成客观、正确的信息态度和信息意识,提升信息技术素养。与信息意识不同的是,数字化学习与创新突出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创造性和创新性。如在数字化环境中,学生可以利用网络工具、搜索引擎等筛选数字化资源。互联网中存在着大中小型的数字化学习资源库,都需要根据搜索关键词:来获取。学生需要依靠自身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在信息化主题的推动下自主选择。在筛选数字信息和构建资源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方式自然会发生微妙的变化,使得他们的思维得到拓展,从而达到数字化教学的目的。

2.4 增强学生的信息社会责任

随着现代化技术的迅速发展,网络也是进入了空前的发达阶段,带给了社会诸多的便捷。但是由于网络的虚拟性,许多违背道德甚至是违反法律的信息也是铺天盖地地在网络上散播,因此,教师应当为学生敲响警钟,帮助学生抵制这些不良信息,并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比如,现在网络上非常流行的“卖茶女”,也就是微信诈骗,还有一些“山寨科普”“毒鸡汤”,以及充斥于各种评论区的“键盘侠”,即网络喷子,这些对于学生的身心发展都有着十分不利的影响。因此,教师应当为学生敲响警钟,提醒学生抵制并远离这些不良信息,比如在学习“信息安全”这一课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就可以结合课程内容以及网络上的诸多不良行为及信息,让学生记住这些行为和信息的特征,并告诫学生这些行为及信息的危害,让学生对这些不良行为和信息有一定的辨认能力,防止学生被其影响,同时也让学生了解到这些不良行为和信息的危害,让学生自觉遵守信息安全的相关规定,自觉维护信息安全,进而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3 结语

本文对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进行了简单探讨,希望能够对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产生积极的影响,对学生的发展发挥积极有效的作用[5]。在未来的教育事业发展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理论结合实际的能力,关注学生学习信息技术学科的过程,引导他们以正确的态度、方法去学习,从而为学生的个人成长以及教育的发展做出相应的贡献。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