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化学的研究内容范文

时间:2024-01-10 17:50:5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无机化学的研究内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无机化学的研究内容

篇1

关键词:有机化学;无机化学;应用

随着人们认识的水平的提高,科学技术的发展,无机化学和有机化学的界限已经越来越模糊,二者之间的联系也慢慢被开发出来。

1无机化学与有机化学的基本内容

无机化学是对所有化学元素及化合物的性质和反应进行研究。近代的无机化学的发展主要分三个步骤,一是搜集科学知识,化学最注重的就是实验,搜集事实就是为实践做验证,自然界的现象变化复杂,通过直接的观察不能够得到事物的本质,而且两个事物之间在一定的条件作用下有可能发生反应,这些现象都必须通过更可靠的实验进行验证。只有获得了正确的事物事实,然后根据熟练的技术和科学的仪器来对这些进行检验。二是确定定律,定律是通过归纳相似的事实而成,而相似的事实是大量科学的所在,并将这些科学的知识进行比较分析,取其精华。三是学说的建立,化学定律中是互相联系的,只有建立一个学说才能够将其中的联系进行总结。有机化学是研究碳元素的结构和性能,有机化学中都具有碳原子,其中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是共价键,这也是有机化学和无机化学联系的关键。通过对有机化学的研究,可以了解到生物的呼吸作用和整个新陈代谢的过程。有机化学的合理应用可以对疾病的预防、控制等起到中间的作用。

2无机化学在有机化学中的应用

无机化学中的分子化合物是通过共价键联合起来的,无机化学中的分子结构不但包括共价键,还离不开离子键和金属键的发展。共价键也称电子配对,或者分子轨道,是在分子内进行运动。对于无机化学的共价键讲述的是无机物的形成和发展的本质,在充分利用好模型的同时,建立了轨道的空间形象,并对简单的有机分子构成进行了更为科学的描述,为有机化学的分子结构形成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分子的轨道理论是从分子的运动出发,去研究每个电子的运动状态。无机化学中对分子的应用主要是通过分子轨道理论进行的,但是却通过共价键的理论解释的,这些都建立起了有机化学和无机化学间的联系。通过对共价键的研究,将无机化学中的内容进行总结和整理,再运用到有机化学的分子中去,这两种理论互为补充,二者共同作用到有机分子中去。比如两种有机分子是平面结构的共同体系,在定域键的作用下,通过共价键理论,就构成了分子的骨架,有机化学中的碳元素加入到平面结构中构成一个垂直的轨道,通过各种平面的组合重叠构成一个中心键,并在整个骨架中进行反复的运动,最后可以形成离域键。离域键的性质与有机化合物的性质相关性很大,在一个酸性的离域中加入一些有机化合物可以减轻碱性物质,稳定离域,这样才能够将无机化学合理的应用到有机化学中。无机化学中无论是共价键还是其他键都有固定的参数,这个参数结合了无机物可以更好的描述分子的空间,参数的强弱代表着电极的正负,在有机化学中这就是共价键的基本属性。有机物中即使是相同性质的键也存在着不同的分子变化,因为有机物组成的复杂性,原子间还会相互影响,这就会导致不同键之间的变化。有机分子的应用就是通过不同键的功能实现的,具体的正负极性是通过键来衡量的,而无机化学的分子的正负极性拥有更为详细的描述,然后再通过空间模型的构建消除或者抵消之间的排斥性,为有机化学的发展打下基础。共振理论是无机化学应用到有机化学中的重要理论基础。这一理论的发现和发展证明了离域键的存在,而且一些化合物的性质和结构并不相符,这剧需要利用共振来重新定位。共振理论对有机化学的分子结构和性质的解释有着重大的作用,在现代的化学体系中也是较为先进的。在无机化学中的分子结构也得到了相关的应用。不同的化学符号结构中的长度不尽相同,通过共振理论能够将分子结构进行合理的安排。在一些含氧酸的元素中酸性较强,这可以通过共振来进行研究,通过共振理论,可以对无机化学和有机化学进行更多的解释。

3结语

无机化学和有机化学都是化学界的基础,构成了化学的重要理论,只有将无机化学和有机化学进行良好的结合,并将无机化学有效的运用到有机化学之中,无论是有机化学还是无机化学,只有将二者结合起来研究才能够创造出更好的化学理论和技术,完成更高的目标,只是单一的发展无机化学或是有机化学,都无法对化学界的发展进行有效的质变。

参考文献:

[1]定性及定量共振论[J].张爱清,沈长虹.中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02).

[2]共振论与有机化合物的酸碱度[J].李钦玲.青海师专学报.2015(03).

[3]无机化学理论与实验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詹秀环.周口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5(05).

篇2

关键词:无机化学;物理化学;课程协调教学

中图分类号:O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1602(2016)12-0286-01

化学教学具有复杂性特点,特别是不同的教学在针对不同学生的时候教学模式具有差异性特点。合理配置无机化学与物理化学课程能够提升教学质量。整合教学资源在基础教材课程体系上不断的进行课程教学完善,构建双方之间的联系纽带。将两者之间存在的重复点转换为关联教学。

1无机化学与物理化学课程协调内容

1.1整合教学知识点

根据无机化学与物理化学之间的关系,对教学知识点进行整合。结合教学的实际状况内在的重复知识点要优化。特别是在物理化学中知识点的应用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进行回顾。整合之后的知识点能够体现教学大纲的重点,根据教学进度安排进行课程设计。能够使无机化学与物理化学都具有可操作性,这样能够避免学生单调的接受化学知识,更好的引导学生开展化学学习。

1.2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

在无机化学与物理化学学习的过程中要增加学生的创新实践环节,在教学中要构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转换课程教学功能,由知识的单一讲解转变为教学引导。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状况对无机化学与物理化学主要内容进行有效的整合,优化教学方式,更多的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使学生能够在独立的环境中开展化学问题的思考。例如在无机化学教学的过程中要平衡教学知识点构造,针对化学计算方法进行总结,比较不同的教学模式。能够在整体上确认化学基本情况。物理化学要结合课程主要内容,重点讲解基础知识。理论性较强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因此要留给学生更多的时间进行自主的知识点异同比较,总结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在不同的条件下开展化学计算,另一方面在整合教学内容的时候优化课程要根据实际情况开展,增加教学实践功能,设计合理的综合实验。学生通过实验教学将会提升科研能力,是理论与实践相互结合的重要体现。针对不同的学生开展教学方法的创新对于未来化学应用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作用。

1.3加强学科之间的渗透

整合无机化学与物理化学之后,教师要根据教学主要内容适当性的增加两门课程的专业知识点,能够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这样能够更好的引导学生开展化学学习。扩充的知识点并不需要系统的进行讲解,可以简单地进行说明。增加学科教学的前沿性,为学生知识水平的提升提供重要的推动力。要对学科之间的关系进行全面的了解,能够正确处理生活中实际问题。在无机化学中对于污染的处理与物理化学中有着明确的区别,物理化学主要讲解的是相关概念,为学生介绍临界流体,无机化学讲解萃取技术以及降低污染的措施。在无机化学与物理化学学习中都需要通过对课程内容进行协调,使学生能够明确教学的主要内容,针对教学的重点协调双方之间的关系,处理好潜在的矛盾,使无机化学与物理化学既能够相互促进同样能够差异存在。

2无机化学与物理化学课程协调教学方法

2.1重点教学

无机化学与物理化学课程协调要根据学科特点结合实际情况开展资源的优化整合。不能够简单的对知识点进行划分,要掌握一定的方式进行讲解。无机化学与物理化学教学内容上会出现重复,并且限于学生知识水平,需要使学生能够明确无机化学与物理化学的主要问题。注重教学主要内容,将部分内容在特定条件下系统的带入到教学主体中。无机化学与物理化学在限定条件下研究学科本身的发展规律,重点传授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基本知识,为学生开展化学研究奠定基础,同时也能够在不同的环境下应用无机化学与物理化学。

2.2统筹教学

无机化学主要研究的是无机化合物,是化学领域的重要分支学科,与有机化合物相对。物理化学是在物理学科与化学学科基础之间发展起来的将化学现象作为研究的主要对象,根据物理理论进行实验,构建化学体系,总结归纳化学的基本发展规律。是化学科学重要理论基础。物理化学能够反映化学的主要发展趋势。在无机化学中需要解决氧化还原反应,但是在物理化学中将要描述电化学的知识体系。两者作为完整的理论体系能够解决化学的基本问题。对于两者理论知识要进行合理的分配,根据学生特点进行规划。

3结束语

传统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主,教学模式简单,并不适合新时期现代教育的发展需求。无极化学与物理化学课程协调教学注重教师的引导作用,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根据教学的主要内容结合实际情况,对于知识点进行有机配合,实现无机化学与物理化学教学相连接。实现了教学资源的合理配置,构建统一协调的课程。协调教学更加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使学生能够对学习到的知识进行深入性理解,掌握更多的学习方法,扩展科学思维。参考文献:

[1]王小兵,卢文贯,任健敏.无机化学和物理化学课程整合与优化初步探讨———以环境工程专业为例[J].大学化学,2014,4,28.

[2]张海永,许德平,张庆武.无机化学与物理化学课程的协调教学[J].化学教育,2015,6,18.

篇3

关键词: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实验教学。

无机化学是高职高专化工类专业新生入学后的第一门专业基础课,也是培养化工类应用性人才必不可少的素质教育课。开设无机化学课程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今后的专业课学习奠定化学基础,另一方面是帮助学生提高独立思考的能力、为其将来从事专业工作提供更多的思路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1]。因此,它的教学质量的提高对于提高化工类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良好的专业素养具有重要意义。几年来,在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经过反复的探索与实践,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在不断的努力与充实中,取得了一些颇有成效的成果和经验。

1、坚持与时俱进,更新教学理念

教学理念是课程目标与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及课程实施之间的链接点。根据新时期培养目标和教学基本要求,为适应新时期课程改革,我们积极吸收先进的教学理念,以学生发展为本位,以教学质量为中心,本着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须、够用"为度的原则,以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改革为重点,以考试改革为手段强化学生基本素质、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实施"厚基础、宽口径、适应广、能力强、素质高"为基本内容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有高职高专特色的、理论与实践并重、以岗位群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的教学体系。打破学科型模式界限,使教学内容既相互衔接又避免重复,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突出实践技能训练效果。为此,无机化学教研室从培养素质、提高能力出发,以培养素质型的合格人才为目的,坚持进行无机化学教学的改革探索。

2、创新教学体系,优化教学内容

在课程体系改革上,不断创新教学体系,优化教学内容,适时更新和精选教材,并编写与本校实际教学与时具进的新教材。同时主讲教师结合国内外同类先进教材进行教学内容的精选与重组,并依据本学科发展的最新成就,随时对教学内容进行更新和补充,注意介绍无机化学的进展与前沿,保证了教学内容的科学性、系统性、先进性和适用性。例如,以学生熟悉的生活信息情景(如"身边的化学物质","物质构成的奥秘","物质的化学变化"、"化学与社会发展")为教学的契入点,立足从自然、社会、人文、科学、技术紧密联系的角度,开发和利用化学课程资源。引导学生认识和探究材料、能源、环境、营养、健康与无机化学的关系的同时,培养和强化开发和利用化学教学活动信息资源和学习情景资源的意识及能力,使本课程的教学模式符合当前素质教育的要求,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和探索精神。

3、教学方法多样,教学手段先进

以往,较多的教师由于受到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只是埋头教"书",照本宣科,把教学大纲视为金科玉律,把教科书作为唯一的课程资源,却忽略了书本外,学校外博大精深,绚丽多彩的化学自然世界和化学人文世界。缺乏对化学课程资源的识别、开发和运用的意识及能力,不能及时地经过充分挖掘,加工筛选和转化后运用到无机化学教学过程中,造成许许多多有价值的化学课程资源的闲置和浪费[2]。我们在无机化学的课改中,坚持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积极创新和灵活运用多种先进的教学方式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创造性地学习,掌握获取知识的途径和方法。课堂教学采用"启发式"、"研究式"、"引导式"、"讨论式"、"互动交流式"、"综合目标式"等多种灵活教学方式,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精讲多练,既注重面向全体学生,又注重学生个性发展。并根据学科特点,灵活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实现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有机结合[2]。自行开发了教学多媒体课件和独具特色的电子教案,教学中做到了重难点突出,信息量增大,变枯燥为趣味,化抽象为具体,教学效率大为提高。

4、进行考试制度与考试方法的改革,加强了无机化学试题库建设

考试改革作为教学改革总过程中的一部分,既是对学生学习和教师授课方向,方式的引导,又是对教学改革的检验,因此也是我们在摸索适合高职高专院校发展的教改路程中花大力气探索和尝试的[3],经过两年的实践检验,效果比较理想。我们本着加强学生知识、素质和能力的培养这三个方面为主要内容,考核方法的改革,具体作法是:一是实行教考分离。每位教师每学期都针对所带课程出两套试卷(附答案),所以每门课程都有试题库,学期末考试时从中抽题,可以加强学生学习和教师教授知识对重点的把握,又不会影响学习点的范围;二是实验成绩,平时成绩与学期末考试成绩相结合。实验成绩包括实验过程情况和实验报告完成情况;平时成绩则包括作业成绩,考勤,课堂表现,课后任务完成情况;期末卷面成绩,三项在总评成绩中所占比例目前我采用的是3:3:4。通过学生的总评成绩考评在校学习情况,既肯定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又注重学生的学习效果,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持之以恒的学习态度。增设的实验考核逐步实现了人才培养目标中注重学生实践操作能力,把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作为高职高专院校培养重点来抓。

5、创新实验教学体系,强化实践环节

化学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科学,实践教学环节对学生的能力培养至关重要。因此,我们强化了实践环节,注重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积极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与扎实的化学实验技能培养。主要措施如下:①创新实验教学体系,优化实验项目内容,②增大设计性、综合性、研究性实验的比例,将"研究式"学习和创新教育引入实践性教学。让学生通过查阅分析文献,自行设计实验方案,经指导教师审阅后,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发现问题并分析原因,提出相应对策,适时调整完成实验,最后撰写实验报告。使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基本实验操作技能有较大提高。③定期举办实验技能大赛,化学趣味实验晚会。取得了良好教学效果。

6、积极进行无机化学实验的绿色化研究,培养学生正确的科学态度

绿色化学是最高层次的化学,由传统化学向绿色化学的转变可以看作是化学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4]。如何在无机化学的教学中加入绿色化学的内容,是摆在每一位无机化学工作者面前的首要课题,也是学习和研究的首要领域。《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主要方式,它的功能是其他教学手段无法替代的"。在无机化学的教学中积极进行绿色化学实验的研究,就是把绿色化学的思想贯穿在化学教学的全过程中,这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强烈的环保意识,另一方面绿色化学实验本身就是化学教育中实施创新教育的重要内容[4]。课改中我们用实际生动的绿色化学的范例充实无机化学实验的教学内容,按照范例所涉及的知识点,自然地、生动地渗透到无机化学教学之中。实践证明,绿色化学实验方法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兴趣、强化动手能力的训练,培养创新思维,树立环保观念上有独特的地位与功效。

7、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科学研究活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

作为高等学校的教师,不但要给学生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5]。为此,我们积极进行科学研究,以期通过科研带动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教师们一方面将科研成果反映到教学中,丰富和革新教学内容,另一方面不断提高自身的学术水平,促进教学改革。与此同时,我们还积极支持并带动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在专科生中要求毕业论文,并认真指导完成。这些措施有力地带动了学生进行科学研究的热情,促进了学生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的提高。

同时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组织各种学术报告会、科研讲座,让学生及时了解化学发展前沿及发展动态,开拓学生的眼界,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激发学生在教学中的主动参与性,充分发挥其学习主体性,转变其被动的学习方式为科学的探究性学习方式。

通过近几年的创新教育实践,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全面素质不断提高。根据我们的追踪调查,学生毕业分配到工作岗位后大都工作严谨,踏实肯干,工作能力强,并都具有一定的科学探究能力和严谨的科学态度及团结协作精神。

总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行已经对高职高专院校现行的化学教育教学提出了挑战。作为主干专业基础课程的《无机化学》,选择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多样化教学方式,加大基础实验的综合性和探究性。充分开发利用《无机化学》课程资源,培养和强化学生充分开发利用化学课程资源的意识和能力。鼓励合作交流,促进学生自主开放、科学探究学习。加强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是高职高专院校《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

参考文献:

[1]周双生、程俊、贾勇、张国升: 高等医药院校《无机化学》课程改革与实践 [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2006年02期; 47-49。

[2]贾陆、王学如: 谈无机化学教学的改革 [J];药学教育; 1998年01期; 27。

[3]寇军:无机化学教学方法与培养创新人才之我见 [J];中国科技信息; 2005年03期; 142-143。

篇4

无机化学内容涵盖化学基础理论知识和元素化学,知识点多,内容抽象,比如其中的“原子结构”与“分子结构”部分。然而,无机化学又是针对化学专业大一新生而开设的专业课程。面对这样的情况,教学过程往往只偏重于对专业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对师范本科生进行教师职业技能的培养。具体表现如下:(1)迫于课时压力,教学过程大多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的“主体性”得不到充分的体现和保证。(2)多媒体技术的普遍应用使大多数老师对现代教学手段产生了依赖性,整堂课完全变成了“教师讲、学生听”的课堂灌输教学模式。(3)习题课仍旧沿袭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即教师批改,教师讲解,学生“被动接受”。(4)传统的实验教学内容使得学生的实验过程完全是“照方抓药”。

2高师院校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高师院校的学生职业定向主要是教师,从这点意义上讲,无机化学的教学质量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学生未来的就业需要以及未来师资的人才素质。中学化学四分之三的内容都来自于无机化学,因此,高师院校无机化学教学是培养未来合格中学化学教师的关键环节。这就要求高师院校无机化学教学必须把“课程的学习性”和“师范的专业性”结合起来,即要求将教师职业技能的培养和训练深入到无机化学教学中,使专业知识的传授和师资的培养有机结合,才能有效地实现高师院校化学专业的培养目标,从而培养出合格的中学化学教师和优秀的科学后备人才[3-4]。简言之,就是要做到无机化学课程的教育专业化。

3无机化学课程的教育专业化途径

在学好专业基础知识的同时,注重师范专业学生师范技能的培养,这是无机化学课程教育专业化的目标。针对这一目标,可以在无机化学教学过程中进行必要的改革。近年来,我院无机化学教研室针对目前无机化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开展了一系列以培养学生教师职业技能为目的的教改和教研活动。其中包括:

3.1教学方法改革

要求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进行授课。主要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1)改革实验教学方法。以往的实验教学主要以教师讲解为主,实验前实验教师先讲明实验原理,然后示范实验操作,强调实验注意事项,最后再让学生按教师设定好的实验方法进行实验。这样的结果使得刚进大学校门的学生往往对实验课不重视,实验操作技能较差,对实验原理常常是一知半解,实验过程也是“照单抓药”,敷衍了事。规范实验操作是化学专业本科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也是培养其创新能力的前提条件。因此,要求学生在实验前认真预习实验内容,理解实验原理,对实验过程中所涉及到的操作过程要有明确的认识,此外,要求学生根据实验原理和实验内容对实验的结果具有初步的推测,大胆的猜想。培养学生的逻辑推断能力,增强学生的求知和求真欲望。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改变“教师为主”的讲授方式,鼓励学生参与讲解与交流,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还锻炼了他们的作为师范生应具备的重要的口头表达能力。(2)改革课堂教学方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转换教学关系,由“师本教育”转化为“生本教育”。鼓励学生提问,积极参与课堂讨论,甚至可以让学生“试教”内容相对简单的“元素化学性质”部分的内容。激励学生深入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这样既能使学生对所学内容留下深刻印象,同时也培养他们勤于思考、勇于提问、敢于创新的正确的科学态度。(3)更新教学手段。无机化学部分内容涉及的知识点抽象,如分子和原子模型等,按传统的教学方式需要教师花费大量精力去讲解,学生常常听得一头雾水。利用网络与多媒体提供的大量素材资料,配以各种模型、实物图片,能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有利于学生对抽象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然而,多媒体教学信息量大、速度快,因而教学过程不能完全依赖于多媒体,不然将会出现学生跟不上教师讲课速度的现象。理想的教学过程应该是传统模式与多媒体模式的有机结合。传统模式重在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师范技能,比如粉笔字的熟悉,而现代高科技手段,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3.2教学内容改革

针对师范院校本科教育的专业化,有必要将无机化学课程内容进行相应的改革。(1)对知识点侧重选讲。无机化学是中学化学的延伸,如果说中学化学是让学生“知其然”,无机化学则是让学生“知其所以然”。高师院校化学专业本科生是未来中学化学教育的后备军,从这点意义上讲,学好无机化学课程是为中学化学教育储备力量。因此,面对无机化学课程内容多、知识点多的情况,应侧重于对重点讲授内容的把握,如化学基本原理、原子结构、分子结构。这些内容是学习化学的基础,是应用化学的武器,因此需要花大量精力进行学习。(2)丰富教学内容。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不断更新和丰富教学内容。把课本内容和课外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把课本上的理论和具体的科技研究成果介绍结合起来,在避免教学内容的枯燥无味的同时,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引入一些化学史,或者将日常生活中与人类息息相关的一些无机化学知识引入课堂,例如温室效应、臭氧层空洞以及当前人们比较关心的PM2.5等等。这样让学生体会到化学无所不在,无处不有,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更新和充实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学习能力和勇于创新的主体意识,将会更好地促进学生的主体性发展。(3)增设研究型实验。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增设研究型实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与创新能力。研究型实验从选题到实验到总结,每一步都需要学生的全身心投入,因此,研究型实验对于学生的学习能力、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起到了很好的培养作用。

4结语

篇5

关键词: 高中化学 大学无机化学 知识衔接

化学学科被分为不同深度展开不同阶段的教育,在各教学阶段的衔接必须引起人们的重视,然而,目前我国教育教学中高中化学和大学无机化学知识的衔接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足,导致学生化学知识的学习受到不良影响。化学知识在社会生产和人们生活中的应用广泛,因此,大学化学教学中教师需要结合高中化学课程的知识点有效开展教学,找出高中化学和大学化学知识的衔接点,其对学生知识水平的提高和人生的发展影响重大。

一、高中化学知识和大学无机化学知识的差异分析

(一)教学方式和目标的差异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我国高中化学教学发生巨大变革,然而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其问题依然存在,例如高中化学教学中增加大量实验环节,但是某些经济落后的地区受限于有限的教学资源,实验课程的开展受到阻碍,教师通常采用黑板教学的方式将实验环节取代,从而使学生进入大学后,对化学实验的了解甚少。如此,高中化学知识和大学无机化学知识之间就出现衔接问题。首先,高中化学和大学无机化学知识在教学目标上存在区别。高中化学知识学习是为大学化学知识学习奠定基础,大学化学知识学习则是对化学知识进行深入研究,更好地满足工作的需要。所以,大学化学教学过程中,学生在掌握基础化学知识的同时,要具备一定的自主探索能力和创新能力。目前我国许多地区的高中化学教学在应试制度下的化学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大学化学培养优秀人才的需求。

(二)教学内容的差异

高中化学主要是模块学习,各章节间基本上是彼此独立的,并且涉及的理论知识不多,而且为了应付高考,课程学习不全面。大学化学教学中,例如无机化学教学,其虽然包括一些实验环节,但主要以理论知识作为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在课程学习中占据较大的比重,多达七成以上,而高中化学课程无法为大学的无机化学课程学习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

二、高中化学和大学无机化学知识的衔接策略

(一)高中阶段化学教学

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加深学生对高中化学的了解,明白高中化学学习是为大学无机化学学习打下基础,从而使学生的传统学习观念得到转变,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化学学习将关系到今后大学学习中哪些专业,使学生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促进高中化学知识和大学无机化学知识在思想层面上的有效衔接。高中化学教学在内容方面应注重“启后”,然而并非将大学化学内容的教学取代,而是基于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加强化学理论知识的教学,从而为学生大学化学学习奠定基础,从而使学生做好今后大学无机化学的学习的思想准备。

(二)大学阶段化学教学

首先,在保持教材不变的前提下,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调整。其中,需要结合学生专业的不同和知识需求的差异,理论根据化学类和医药类的区别从理论和应用两方面对无机化学和有机化学的内容进行调整。需要进行高中化学欠缺知识的完善,并将重复赘述和无关紧要的内容删除或跳过。也有一些知识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有所提及,但是并未进行深入讲解,那么这些内容需要在大学无机化学教学中进行补充,从而使化学知识紧密衔接。其次,化学教师应使教材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以贴近实际的展现形式,促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得到提高;教师需在教学中注重对学生的提问,通过提出问题进行化学教学活动的引导,实现学生自主思考习惯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体现科学性和思想性,并且在课堂教学中合理引入高中化学知识。并且需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正确处理高中化学和大学无机化学知识的衔接,在提高学生学习热情的同时,为学生开放化学实验室,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化学研究条件,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中对化学的技能知识具有真正的了解和掌握,学会科学的研究方法,树立正确的研究态度,从而更好地进行化学学习并获取实践经验。教师在课堂上应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将新知识及方法纳入学生已有的认知当中。

结语

我国教学改革一直重视高中化学和大学化学知识的衔接问题,因此,针对这一问题,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结合学生的现状及发展需求,寻找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积极促进高中学生和大学学生化学知识水平及素质能力的提高,从而更好地为社会经济建设进行优质人才的培养和输出,促进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玉娴,张欣.高中化学新课程与大学无机化学电化学的衔接[J].化学教育,2015,07:12-15.

篇6

关键词:高中无机化学;实验绿色化;化学意识的培养

一、前言

以往,由于无机化学实验的教学形式和内容陈旧,难以准确反应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情况,学生对学习化学实验失去兴趣,从而对实验教学质量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更为严重的是,在化学实验的过程中,没有进行三废处理。这种对实验废弃物不加以处理的行为是极其恶劣的,不但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还会使大气和土壤环境受到污染。那么,如何进行无机化学实验的改革呢,本文接下来进行了探讨。

二、无机化学实验绿色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众所周知,无机化学实验课设置的目的是为了提高高中生的动手能力。其实,化学实验室都是污染源,每次做完实验之后,其排放的污染量虽然不大,但是全国的实验室的污染量累加起来就很大了。除此之外,学生实验使用的化学试剂跟工业生产的是有区别的,据统计,有一些化学实验室排放了数百种化学药品污染物,其成分是很复杂的。在很多实验中,一些实验材料是可以替代的。比如测定酸碱电离度的过程中,可以使用乙酸,也可以使用丙酸,这其实并不重要,那么我们可以使用对环境污染较小的实验材料。从无机化学实验的实践来看,其绿色化是可行的。

三、化学教育中绿色化学意识的培养

环保知识的教育对于高中生的教育也是很重要的。对于化学的绿色化而言,化学教育是比较关键的。在二十一世纪,化学工作人员要面临更加严峻的环境要求的考验,因为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不可再生能源的总量在不断地减少,这就对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提出了更大的挑战。我们应当具备绿色化学的意识。对于化学实验的绿色化来讲,如果教师能够培养环保意识,那么青少年学生也会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这样就会对整个中国的环境情况都有所影响。培养绿色环保的思想是我们每一个公民应该具有的意识。只有我们年轻一代有了这种意识,那么我们的下一代也会受到影响,子子孙孙环保意识都得到培养,那么我们的地球环境就会变得更加美好了。对于我们广大青少年而言,应当从化学的角度去认识科学技术和自然社会的统一性。我们知道,化学这门学科跟实验是分不开的。大量的化学的理论和规律都要通过做实验来得到验证,对于这一点而言,化学实验课就显得非常重要。那么把握好化学绿色化也是需要在化学实验中进行体现的。无机化学实验的教育能够对学生毕业后参加工作的环保意识有一定的影响。如果在高中阶段,强化这种绿色化的环保意识,那么当他们毕业之后,就会在社会生产和实践中注重环保意识的培养,提高绿色化学意识。

四、探索与实践

1.尽量采用微型实验所谓的微型实验,就是在实验的过程中,尽量少使用化学试剂来得到实验结果。在微型实验中,尽管使用的化学试剂量跟常规使用量相比相差甚远,但是其还是能够达到准确的效果的,而且这样更加安全、方便,对环境友好。在微型实验中,遵循“用尽量少的化学原料、试剂获取尽量多的化学信息”的原则。2.严格控制有害废气的排放在无机化学实验中,如果能够把开放型的实验体系改造成密闭式的,那么也能够降低有害气体的污染。比如,在废旧干电池中回收锌皮制备硫酸锌实验中,可以从废旧干电池中回收锌皮,这种物质是电池的负极,可以用来回收,重复利用。3.改进实验方法,减少废液、废渣中有毒试剂的排放通过改进实验方法之后,可以使资源得到节约,甚至能够使实验现象更加明显。当然,首先是要保证实验效果的,尽量使用一些无毒或者微毒的化学试剂来进行实验,这样就能够大大降低有毒废弃物的排放量。比如说,在四氯化碳做萃取剂鉴定碘的实验中,就可以使用淀粉来对四氯化碳进行代替,那么产生的废弃物就是无毒的。4.重视无机实验废液、废渣的回收再利用、处理对于实验人员来讲,通过恰当地编排好实验,也能够对实验废液和废渣进行合理的利用。在无机化学实验中,很多实验内容有一些联系。比如前一个实验反应得到的废液和废渣,很可能就是另一个实验的反应物,那么我们就可以对这些废液和废渣进行重复利用。这样做的目的是使无机化学实验对环境友好。所以,在绿色化学实验中,不仅要研究好实验方案,还要对实验仪器和反应过程等多个细节有明晰的了解,只有这样,才能使无机化学实验的废弃物的回收更好地进行。

五、小结

随着时代的发展,无机化学实验的绿色化是必要的。二十一世纪是一个信息化、科技化的时代。对于无机化学实验而言,对其进行改革,要求其遵循绿色化的原则。只有通过不断地进行探索与创新,才能使无机化学实验得到改进,使无机化学实验绿色化真正赋予实践,从而使无机化学产生的有毒废弃物的总量最低,为社会可持续发展践行绿色环保的意识。

参考文献:

[1]阂恩泽,傅军.绿色化学的进展[J]北学通报,1999(l):10-15.

[2]白林,陈明凯.绿色化学实验[J]北学教育,2002,(7-8):51-53.

[3]钱贵晴.微型化学实验与M.L仪器的研制[J].化学通报,1999(1):48-51.

[4]税永红.硫酸亚铁铵制备实验的改进[J].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16(2):14-15.

[5]袁爱群,褟金彩,张直,等.用绿色化学理念改进硫酸亚铁铵制备实验[J].化学教学,2004(5):8-9.

[6]高敬群,张向东,邓敏,等.计算机模拟实验教学的探索[J].化学教育,2001(1):23-24.

[7]梁起,黄华珍,唐建锋,等.绿色化学实验的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4,21(1):109.

篇7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rough the comparison of the teaching method of Micro Learning Resource and traditional classroom teaching in inorganic chemistry teaching, the teaching mode of combining with traditional classroom teaching and Micro Learning Resource is obtained, which is more suitable for students studying in higher vocational medicine specialty.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Micro Learning Resource not only stimulates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 but also enhances their ability to take the initiative to learn inorganic chemistry.

P键词: 微课;高职;无机化学

Key words: Micro Learning Resource;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inorganic chemistry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18-0212-02

0 引言

随着多媒体技术与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微课已经成为了我们辅助教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微课最初来源于孟加拉裔美国人萨尔曼-可汗,他是从“翻转课堂”中涌现出来的概念,而在我国最早是由广东省佛山市教育局研究所胡铁生引进的[1]。微课是一种以视频为载体,针对某个具体知识点进行解剖的教学模式。

目前,我们医卫高职院校普遍存在文科生比较多,化学基础差,学习能力又不强,在加上无机化学课时少等特点,使得我们学生在理解和掌握无机化学这门课程的难度加大。而我们无机化学又是一门专业基础课,也就是说无机化学学的好和坏,会直接影响我们后续课程的学习。如有机化学,生物化学,药物化学,药理学,中医药学等。因此,针对以上情况,笔者在无机化学的教学中间引进了微课教学,来提高学生对无机化学的掌握程度。而且,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大学生基本上是人手一部手机,这为我们微课的学习提供了可能性。

1 传统课堂教学的特点

传统课堂教学是指教师根据人才培养方案,按照教学大纲,以教师为中心,学生为听众,借助多媒体等教学资源,向学生系统地,详细地传授知识和技能的的全过程,主要包括教师的讲解,学生互动等的教学模式。

1.1 传统教学的优势

①从内容上看,传统课堂教学具有完整性和系统性,能够将知识点从简单到难,从表到里,从点到面地传授给学生。

②从效果上看,传统课堂教学便于教师控制盒监督整个教学过程、便于师生之间情感的交流,以及学习的互动、便于及时详细地解答学生课堂中存在的问题,有利于学生语言组织能力的培养,以及自信心等综合素质的培养。

1.2 传统教学的弊端

传统课堂教学已经不能满足现代教育的需要。传统课堂教学是在固定的教室,由老师讲解,学生听的模式开展的。一旦学生离开了课堂,学就无从谈起,对学生的主动学习不利;传统课堂教学一直处于一种比较高压的状态下,注重的是学生记忆的过程,忽视了学生对知识的体验过程,不利于学生思维方式的发展与能力的培养。

2 微课的特点

2.1 微课的优点

①微课实现了移动学习,使我们的学习效果明显提高。

微课从容量的大小来说,一个微课视频与他的配套的辅助资源总容量也就是几十兆左右,视频支持在线播放,也可以灵活地将其保存到终端设备,如平板、MP4、手机等实现线下学习。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以及人手一部手机的实现,使得我们的学生不仅在课堂上可以学习我们的无机化学,更重要的是在课下,也可以随时随地的学习我们的无机化学等课程。大家知道,我们的一节课,只有45分钟,在这一节课上,我们要讲的知识很多,不可能做到使每个学生都能理解和掌握。而微课的学习,正好可以解决我们这个问题,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通过微课,有选择的在课下进行移动学习,大大提高了我们的学习效果。

②微课的时间短,更加有利于我们学生的理解和掌握。

有研究发现,人在5-10分钟之内的学习效果是最佳的。在这一时间内,人的注意力集中程度最高,记忆效果最好,思维能力最活跃。而我们微课一节课的时间一般要求在10分钟之内[2-4]。我们都知道,我们一个无机化学的的知识点的讲解大概也就是7分钟,所以从时间观念上来看的话,我们微课的时间设计正好符合我们记忆的规律及其学习效果最佳的原则。相对于传统的45分钟的一节课的教学模式来说的话,“微课”也可以称之为“课例片段”或“碎片教学”。

③微课的内容少,主题突出,便于我们对知识点的掌握。微课主要是针对我们教学课堂中的一些难点、重点、疑点或是一个教学片断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使的我们学生可以对重点、难点等知识点理解更加透彻。微课的内容更加简单,重点更加突出,因此也被称为微课堂。

④微课的种类和形式多样化,便于微课的推广。微课的种类有拍摄式微课、录屏式微课、软件输出式微课、混合式(富媒体式)微课等类型。教师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视频的录制。

微课的形式也是多样化的,可以是深入讲解某一个知识点的精讲类,也可以是针对某个实验操作规范的演示操作类,也可以是例题讲解类等多形式的。

⑤微课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在讲解内容的时候,可以适当地利用微课播放一些关于知识点应用的视频,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他们自主的学习。

2.2 微课的缺点

①微课具有碎片化,不系统的特点。微课主要是针对重点、难点、疑点、教学片段等进行深入地、细致地讲解。微课的特点决定了它不能像传统课堂教学一样,根据教学大纲对进行精细系统,连续的讲授。因此,微课具有片面性,不连续性、不系统性。

②微课只适合做教学辅助工具,不适合做长期学校教学。微课它是以视频为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难点,重点而开展的精彩教学活动的全过程。所以微课的针对点只是一些相对单一的,简单的教学,不能像传统课堂一样做到学生之间的互动,针对课堂中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面对面的解答。因此,微课只适合做为辅助教学工具,针对难点、重点进行补充,不适合在学校教学中间做长期教学使用。

3 微课在无机化学中的应用

无机化学是一门专业基础课,设置在大一第一学期开设,并且一学期就要结束。

面对课时量少,学生基础又差的情况,我们教研室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进行了很多的教学改革,其中成效显著地是微课的引用。

3.1 在教学中适当引入微课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

我们知道,无机化学的教学主要是无机化学基础知识的传授和实验课基本操作能力的培养。其中不免枯燥和乏味,特别是对于这些大部分来自于文科且基础又差的学生而言,激发他们对无机化学的兴趣显得尤为重要。根据教学大纲和学生上课的情况,我们设置了多个微课。在教学中适当地引用微课,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例如,我们在讲溶液的渗透旱氖焙颍首先给他们播放了溶液渗透压在医学上面的一些应用的微课视频,以此来激发他们学习溶液渗透压的兴趣。

3.2 微课的引入,提高了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

无机化学这门课,对于学生的理解能力有一定的要求,我们的学生基础差,经常不能通过一节课的教学就能将知识点理解透彻,并达到应用的效果。还必须的在课后花费很长的时间,这时候呢,同学们可以很方便地通过微课的移动学习来达到查漏补缺地效果。所以,微课在无机化学学习中间的引入,提高了大家对无机化学知识点的掌握,锻炼了他们自主学习能力。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高职药学专业的教学和学习中间引入微课,不但激发了学生对无机化学的兴趣,同时也提高了他们自主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形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1(10):62-63.

[2]王亮,张玉敏,彭望明,胡思前.微课在大学“有机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及探索[J].理论前沿,新课程研究,2016(2):7-9.

篇8

关键词:无机化学教学;绿色化学;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5-0133-02

随着经济的发展,传统的化学工业给环境带来了严重的污染和破坏,环境问题已成为世界各国无法回避的共同问题。人们认识到光靠治理污染已经无法从根本上保护环境,要保护环境就必须从源头消除污染。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在可持续发展方针的指导下,形成了绿色化学的概念。绿色化学是用化学的技术和方法去减少或消除有害物质的产生和使用,但它不是一般的控制污染,而是从根本上消灭污染,它不再使用有毒有害的物质,不再产生废物,是一门从源头上防止污染的化学[1]。此后,人们赋予这一新事物不同的取名:环境无害化学、环境友好化学、清洁化学等。

一、绿色化学的内涵

绿色化学不同于环境化学,环境化学是一门研究污染物的分布、存在形式、迁移及其对环境影响的科学。绿色化学的最大特点是在始端就采用预防污染的科学手段,因而过程和终端均为零排放或零污染。绿色化学的核心内容是“原子经济性”,即充分利用反应物中的各个原子,因而既能充分利用资源,又能防止污染。绿色化学的特点是:(一)采用无毒、无害的原料;(二)在无毒、无害的反应条件(催化剂、溶剂)下进行;(三)减量、循环、重复使用;(四)具有“原子经济性”,即反应具有高选择性,极少副产品,甚至实现零排放;(五)产品应是对环境友好的;(六)满足价廉物美的传统标准[2]。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已把“化学的绿色化”作为新世纪化学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

二、无机化学教学中绿色化学教育

(一)无机化学理论教学中的绿色化学教育

在进行理论课教学时,要充分挖掘教材中涉及有关绿色化学的内容,进行及时的、适当的知识加深与更新以及思维的拓展。例如在介绍H2O2的制备时,目前的方法是乙基蒽醌法[3]。以H2和O2为原料,乙基蒽醌和钯作为催化剂,苯作为溶剂。乙基蒽醌在钯存在时可被H2还原为乙基蒽醇,而乙基蒽醇易被O2氧化成乙基蒽醌和H2O2。生成的乙基蒽醌循环使用。反应过程中消耗的是H2和O2,生成的是H2O2。由此为切入点,可引入绿色化学的核心内容之一,即原料的重复使用,并体现了绿色化学的最大特点:在过程和终端均为零排放或零污染。较之传统的制备方法,这是一个典型的绿色化学方法。又如制备NaClO3,学生常会提出以Cl2和NaOH反应来制取,反应如下:

3Cl2+6NaOH(热)5NaCl+NaClO3+3H2O

从反应式可看出,原料中有5/6的氯生成了NaCl,未被利用,从而引出绿色化学原理的核心内容之二,反应的“原子经济性”。它的目标是在设计化学反应时使原料分子中的原子更多或全部变成最终希望的产品中的原子,使原子利用率尽可能高,最大限度地实现零排放。据此引导学生采用电解热的NaCl溶液,制备NaClO3,反应如下:

2NaCl+2H2O2NaOH+H2+Cl2

Cl2+2NaOHNaCl+NaClO+H2O

3NaClO2NaCl+NaClO3

生成的NaCl可循环使用。其实在无机化学教材中,可以挖掘的内容很多,只要是一个有心人,会发现教材中处处可见绿色化学。例如,讲到氢时,介绍氢能源的利用;讲到氧化还原反应一章时,可讲一讲干电池的污染、氢燃料电池的利用;在配合物的应用部分可介绍无氰电镀等绿色工艺。讲到卤素一章时,增加“氯气用于自来水消毒的利弊、新型消毒剂ClO2、毒气与军事、氟污染与人身心健康、氟利昂对臭氧层的破坏与保护、开发利用氟氯烃清洁替代品”等教学内容。讲到氧族、氮族元素时,组织“酸雨的危害与防治、水体大气污染与防治、臭氧层空洞、水体富营养化、光化学烟雾、汽车尾气与大气污染”等这些教学内容,不仅渗入了绿色化学的理念,而且也使课堂内容更加生动充实。

实践证明,在课堂上适时或适当地把绿色化学的思想和知识融入到无机化学的教学中,所用的教学时间多则7-8min,少则2-3min,在一节课教学中占时不多而又画龙点睛。这种方式的教学,可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绿色化学教育,使他们意识到绿色化学对于人类及其所赖以生存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所具有的重要性。同时又不对原本紧张的教学时间安排造成新的冲击,还可使教学内容显得丰富生动,增强学生对学习这门课程的兴趣。

(二)无机化学实验教学中的绿色化学教育

1、整合、精选实验内容

无机化学实验是为大一新生开设的实验课程,作为基础化学实验,开设的内容较多。其中有些实验与后续的实验课内容互相重叠,互相交叉,造成实验内容的重复,课程安排缺乏全局性、整体性。造成化学试剂的用量和实验室“三废”的排放量变大。特别是近几年,随着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学生人数不断增多,药品的消耗和产生的废物更多,因此,首先要对实验内容进行整合。例如,溶液的配制、酸碱滴定、天平的使用这些实验无机化学实验中有,分析化学实验中也出现,就可以进行实验内容上的调整、筛选和重组;玻璃加工实验也同时出现在无机和有机实验中,也可进行整合,避免重复。在实验项目的安排上不仅满足培养学生实验技能的需要,同时也要体现绿色化学的教育的思想。教师要根据教学需求,本着将毒害降低至最小的宗旨,合理选择实验内容,对实验方案进行优化。在实验内容上,尽量根据低能耗、低毒原则进行筛选。

2、开展封闭式实验[4]

对于有毒有害气体的实验,传统的方法是在通风橱内进行,这样只能避免对小环境的污染,有毒有害气体还是排放到空气中,造成对大环境的污染。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可将反应装置设计成封闭式,使反应在封闭状态下进行,并能在系统内部将反应产生的有毒气体吸收掉,实现零排放。例如,卤素实验中,既要制备氯气、氯酸钾、次氯酸钾,又要进行氯气的一系列性质实验。可将从气体发生装置出来的气体,导入收集装置,再依次通过装有NaOH的两个具支试管,这两个具支试管分别放在装有热水和冷水的烧杯中,实现次氯酸钾、氯酸钾的制备,最后气体再转移到点滴板,点滴板中依次加入品红溶液、蒸馏水、KBr溶液、KI-淀粉溶液、NaOH溶液。将气体的产生,收集、性质和尾气吸收实验串联在一起,气体不易泄露,大大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3、进行微型化学实验

目前,越来越多的学校将微型化引入到实验教学中来,微型化学实验是着眼于环境安全和污染预防的需要,用尽可能少的药品,在微型化的仪器装置中进行的化学实验[5]。微型化学实验具有节省试剂、减少污染、缩短实验时间、安全、节约经费、便于携带等优点。我们也进行了这方面的尝试,并作了实验上的一些改进。例如,元素性质实验,所用药品种类多,份量大,在不影响实验效果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试剂浓度,尽量改用点滴板替代试管做实验,或在滤纸上进行有色反应的实验,使药品用量大大减少。又例如,上面提到的卤素的实验,氯气的制备就采用微型化的注射器和具支试管。具支试管(5ml)装入KMnO4,注射器(5ml)中吸有浓HCl,这就是气体的发生装置。SO2的制备也是用这样的装置,并与点滴板联合,进行性质实验,最后用碱液吸收多余的气体。这样药品用量很少,又不影响实验现象的观察,缩短了实验时间,改善了实验环境,降低了废气和废液的排放量,大大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三、结语

绿色化学是在环境与发展矛盾日益突出的形势下,应运而生的一门新兴学科,但它不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它是在传统化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更高层次的化学。作为高校化学教师,要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应把传授绿色化学知识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用实际生动的范例充实我们的教学内容,按照范例所涉及的知识点,将绿色化学知识自然、生动地渗透到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使绿色化学的理念扎根于学生的头脑中,贯穿于他们以后的工作中。实践证明,将绿色化学渗透到无机化学教学中的做法是可行的。通过绿色化学教育在无机化学教学中的渗透,学生反映他们的知识面扩展了,学习无机化学的兴趣提高了,更重要的是,他们了解了绿色化学,接受了绿色化学。因此,这种有效的做法值得我们去进一步完善和推广,为推动我国的绿色化学教育事业的发展,为保护我们的家园,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Anastas P T,Williamson T C.Green chemistry – designingchemistry for the environment\[M\].ACS Symoposium Series 626th,Washington D C: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1996.

\[2\]苏惠,徐翠莲.基础化学实验绿色化的探索\[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15(3):65-66.

\[3\]天津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无机化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330.

篇9

关键词:无机化学;医学检验;教学改革;能力培养

《无机化学》是医学检验专业的主干课程,是培养学生思维与技能的文化课程与专业课程,其教学内容和教学效果直接影响到后续课程(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生物化学等课程)的学习和掌握。因此,如何搞好无机化学的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使教与学变得轻松有趣,是值得深思的问题。针对目前我校的无机化学教学现状,从素质培养、提高能力等方面,结合教学实践,笔者对《无机化学》课程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的改进进行了探索,愿和大家一起分享与讨论。

一、无机化学的教学现状和存在问题

我校检验专业选用的是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十一五”规划教材《无机化学》。本教材在贯彻“以服务为宗旨,以岗位需求为导向”的培养目标,本着“必须,够用”的原则,适当降低理论的难度,体现无机化学在医学检验专业领域的应用。教材编排内容如下:

第一章 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

第二章 氧化还原反应

第三章 重要元素及其化合物

第四章 物质的量

第五章 溶液

第六章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第七章 电解质溶液

第八章 配位化合物

实验指导部分(共九个实验内容)

教师在实践中主要遇到以下一些问题。

1.1课时和知识量的矛盾

由于教材内容很多,72学时要把理论知识与学生实验完成,并让学生“吸收和消化”显然是有困难。于是,教学要求与教学实践之间出现了矛盾。

1.2学生化学基础参差不齐与课堂要求的矛盾

由于我校地处边疆,整体教学水平落后,选择中等卫生职业教育的大部分学生化学基础知识相当薄弱,而这门课程是检验专业一年级的重要课程。于是在和初中教学衔接基础上要兼顾学生学习方法和思维习惯的改变,做好本学科的教学,使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力求最大限度的吸收新知识这给教学带来很大的压力。

1.3教材难度与学生水平的矛盾

本教材的内容针对医学检验专业设置的,知识难度与初中化学知识跨度比较大。尽管教材难度已经有所降低,但就我校学生的整体知识水平来说,知识内容是具有较大难度的。这就需要教师进行较大的整合,既要体现教材的完整性与系统性,又要让内容简约扼要,深入浅出,要使学生在现有基础上结合专业知识攻克相关的化学知识。

1.4教材内容与专业特色的矛盾

教材内容有纯化学倾向,知识内容比较抽象,概念多,一定程度的繁杂计算容易让许多学生失去学习兴趣和热情。教材过多重视科学知识的教育,而对科学能力和科学品质的培养重视不够,尤其是针对将来的医学检验专业素质来说是有所欠缺的。这就要求教学要与专业特色相结合,让学生认识到化学知识在医学检验领域的重要性,增强学生获取知识的主动性与自觉性。

二、《无机化学》教学改进探索

2.1教学内容的调整与精炼

在知识框架体系内,我根据实践做了内容上的小调整。知识内容分为三大模块。模块一:物质结构、配位化合物(配合物稳定常数放在化学平衡常数中穿插)和元素知识,这样调整的经验是在元素周期律后讲述元素知识,使知识从抽象到具体的一个过程,更符合认知规律。模块二:氧化还原反应、物质的量和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这样安排的理由是这部分知识是无机化学的精髓部分,概念,理论较多,掌握好有利于模块三的学习。模块三为溶液和电解质部分内容,这部分内容计算较多,所涉及的内容和医学专业联系更为密切。

调整后的实践证明,这样的安排能够使学生依据现有教材,深入浅出,有重点地掌握无机化学的知识精髓,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还可以加强课程与专业的联系。在调整后为了避免知识的枯燥乏味,将复杂的计算公式的推导减少,将内容与医学检验各学科联系,加强化学与医学检验的联系。例如,在讲述溶液的酸碱性时候,就可以穿插关于体液PH值,体液酸碱平衡,讲述电解质时候可以利用盐的水解理论解释酸中毒与碱中毒的治疗原理。这样即使无机化学知识与医学联系起来,也更加符合专业的教学实际要求,让学生感受到学化学和医学是息息相关的,是学有所用的。教学中还应结合课程进度不断把学科最前沿知识和新的研究方法介绍给学生,注重知识面的补充和延伸。例如在整个无机化学的教学中,除把握教材内容外,同时可以增加一些化学史料以及交叉学科的新进展新突破,使学生对该课程保持新鲜与好奇,使得他们对化学保持浓厚的兴趣,以不断探索的精神来学习这门基础课程。例如,在介绍原子结构的时候,可通过播放一些影视文件,如Dalton原子学说、电子发现过程等来对原子结构理论发展进行回顾,使枯燥的理论学习变得形象生动。再比如,在讲授碳同素异形体时,可讲述一些碳纳米管的的应用前景,如储氢容器的制备、特殊性能复合材料的制备等,这些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求知欲望。

2.2 因材施教,改进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教学内容的调整与精炼为保证教学质量和效果提供了可能,但教学质量最终还是要取决于教学过程的实施。《无机化学》被安排在学生第一学期学习,内容多,学时紧,学生刚从中学阶段进入中专学习。他们在学习和生活等各方面还不完全适应,特别对学习方法和学习内容上的不适应,极大地影响了他们对课程的学习。每堂课的内容远比中学要多的多,绝大多数学生生非常不适应,学习起来倍感吃力,甚至觉得迷茫。一旦他们遇到困难,就容易自暴自弃,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因此,这就要求在进入无机化学教学时,老师要充分“备”学生,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及时讲解中等专业教育学习方向与学习方法,帮助他们转变学习观念,尽快适应与专业相关的《无机化学》的学习。另外,由于学生之间也存在着较大的个体差异,所以,这就对教学过程提出很大的考验与挑战。如何在教学中既要讲出知识点的深度,达到中等教育的目的和教学大纲的要求,又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地讲解知识点,让参差不齐的学生能在同一起跑线上共同进步。对此,我因材施教,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做了以下改进。

2.2.1、做好预习、提高课堂效率

本《无机化学》主要介绍了原子结构、元素化学、化学平衡、溶液、电解质的内容。在内容多,课时少的情况下,我们既要保持无机化学学科框架的整体性,还要满足学生后续专业课学习的需求, 这就导致了我们在教学中不可能面面俱到,而是要突出重点、难点。因此我课前先列出章节要点,然后在教学结束后及时小姐回顾与习题巩固。预习的效果如何我们采用直接引用及课堂提问的方式,来了解学生对这些知识的预习情况,通过课前预习,学生对内容有了大概的了解,对不易理解的地方作出标识,上课老师讲解过程中学生就有了重点。如在讲述化学反应的时候学生通过预致了解了反应速率的概念,并且从有效碰撞理论思考了为什么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可以改变化学反应速率。教学中教师只需要通过讨论就将该部分内容愉快的和同学分享了。总之,让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的良好习惯,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能培养思考分析能力,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

2.2.2培养学生学习型思维和创新型能力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我认为在知识的传承过程中,更要注重学生综合思维能力与技能的培养,使他们能具有自己掌握不断更新的科技知识的能力,以满足在以后实际工作的需要。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不断“强塞”,学生被动“填充”。这种灌输模式的教学不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和学习能力的提高,也不利于教学质量和效果的提高。教师教学不应只注重“教”更重要的是“导”,要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指导学生解决问题,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比如学习化学平衡,就应启发学生从勒夏特列原理理解体系是如何自发的“反抗”向着条件减弱的方向移动,在找出共性与差异后使知识系统化和条理化,就可以轻松理解掌握并准确运用知识。

采用启发式教学的方式,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还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求知欲望。例如:在讲解溶液渗透压时,先以输液为例引入,问学生“输液时应该使用浓度多大的氯化钠溶液, 浓度过大或过小会对人体产生什么影响并造成什么后果”引起学生的思考。进而引出要讲的稀溶液的渗透压。通过这样的引入,既能培养学生提出新问题的能力,又能增强学生求知的欲望,营造了好的教学气氛,达到了好的教学效果。

2.2.3有效利于多媒体辅助教学

多媒体教学在我校已经得到快速发展,其信息容量和教学内容的具体化、形象化、生动化等方面是传统粉笔加黑板的教学手段无法相比的。采用多媒体教学,如,原子结构是无机化学中的一个难点。内容比较抽象,学生普遍感到在短时间内难以正确理解这些概念。在课堂讲授过程中,课采用多媒体教学,利用三维立体图片并借助动画来反映一些动态的变化过程,(如,共价键的形成过程)形象生动,使抽象的内容具体化,给学生留下了深刻印象,强化了课堂教学效果,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但多媒体教学也欠缺板书灵活性,我们也不能单一使用某种教学手段,而是应该把二者有机结合,取长补短,以保证最好的教学效果和效率。

3.1改革考试模式、突出实践技能

考试作为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可以检查学生掌握知识的水平,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反映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它可以客观地评价该教师的教学效果。但传统的考试模式的有只重理论轻实践的弊端,我对无机化学的考试模式进行改革探索,从知识、能力、素质三方面综合考察。具体做法为:将期末成绩分成平时成绩、实验考试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细化平时成绩、突出实践技能、注重知识的灵活应用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篇10

关键词: 无机化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

中图分类号:O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6(b)-0000-00

《无机化学》的课堂教学是体现教与学过程的主要表现形式,能否遵循教学规律,通过有效的教学行为,使学生在短时间内最大限度地掌握相应的知识,从而为后续各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是无机化学教师的教学目标,也是教师教学能力最直接的体现。但是,目前许多高校的无机化学课堂教学仍然存在教师教得苦,学生学得累,教学效率普遍不高的现象。如何搞好无机化学的教学工作,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教与学变得轻松有趣,是每位从事无机化学教学工作者应该深思的问题。

1 无机化学课程的教学现状及存在问题

无机化学课程涵盖基础理论和元素化学两大部分,基础理论部分涉及到“二结构”、“三原理”、“四平衡”的基本理论,其中的一些结构理论知识复杂而深奥,同分析化学、物理化学和结构化学内容既有交叉联系又有所不同,知识面宽,知识体系跨度大。元素化学部分主要讲述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存在、制备、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包含繁多的化学反应和化学现象,涉及的内容庞杂琐碎,系统性差。无机化学课程内容多、信息量大,而目前无机化学课程的课时量却被大大压缩。如何在有限的课时内教好这门课,让学生学好这门课,是目前我院无机课程组成员正在研究的课题。此外,由于扩招以及高考考试方案的改革,使得我校大一新生的化学基础参差不齐,学习化学时的理解力和接受能力也有很大差异。尤其是有部分学生,在高中阶段没有主修化学,化学底子薄,进入大学后学习无机化学感到比较困难。相对于大学,高中阶段的理科知识内容相对较少,且知识内容之间逻辑联系紧密、条理清晰,学生习惯于有条不紊的学习方式。而无机化学课程涵盖内容多,并且讲课速度快,这让一部分大一新生非常不适应,学习起来倍感吃力。不仅如此,大一无机化学课程知识面广泛、知识体系跨度大,其中许多地方要用到物理化学或结构化学课程的结论性知识,而这些知识的严格推理论证却需要借助高等数学和普通物理知识,然而此时学生还没有学习高等数学和普通物理知识。因此,大一新生普遍感到无机化学课程“难”,“杂、乱、多”,没有头绪,学生学习无机化学如坠云里,甚觉迷茫。

2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

2.1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教育家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那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无机化学的兴趣呢?笔者认为,首先,在无机化学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应适时地穿插引入与讲授内容相关的化学史知识。例如,在讲授元素概念时适时地引入了关于元素学说发展的历史,即从元素最初被定义为“不能用任何化学方法加以分解的物质”,到原子理论出现之后被定义为“具有一定平均原子量值的原子种类”,再到学习了周期律之后,元素最终被定义为“在元素周期系中占据一定位置的原子种类”。总之,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适时地穿插与讲授内容相关的史料,让学生置身于化学史的发现过程中,品尝探求理论来源的乐趣,从而唤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并从史实中受到启迪。其次,教师还应注重将无机化学领域的最新发展和自己的科研成果融入教学过程,开阔学生的思维和眼界,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知识素养。例如,在讲授元素化学内容时,将纳米技术引进课堂。如纳米陶瓷材料,作为一种良好的生物医学材料,由于其与活细胞有较好的相互结合性能,因而成为矫形科和牙科手术的良好材料。在课堂教学中,通过适当地引入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现代化学的前沿领域、重大发现、研究热点,可以让学生开阔眼界、激发兴趣,变“死学”为“活学”的作用。

2.2 不断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授课和听课效率

首先,教师要“吃透”教材,熟悉教材内容,对教材内容理出一条主线,然后顺着主线展开、补充。其次,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教师还应认真研究大一学生的认知水平、兴趣和爱好等,了解他们的个性差异,便于因材施教。只有课前做好了充分的准备,讲课时才能做到深入浅出,浅者深入。课堂上,教师讲课切忌面面俱到,而要紧紧围绕课堂教学目的和任务,少而精地讲清课程的基础知识,突破难点,阐明重点,多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允许学生提问,将问题引入课堂。

在每节课的开始时,教师可用精心设置的有悬念的问题吸引住学生,引领其悄然步入学习境界。例如,在讲授配位化合物时,我从“在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氨水”的实验引入配合物的概念。首先用多媒体演示实验:在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氨水,会产生蓝色沉淀。接着,继续加入氨水,沉淀溶解,转变为深蓝色澄清溶液。多媒体演示实验完毕,我提出下列问题:在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氨水后产生的蓝色沉淀是什么物质?再继续加入氨水后,沉淀为什么溶解?蓝色沉淀溶解后变成了什么物质?什么是配合物?配合物的组成和简单无机物有什么不同?配合物的组成有什么特点?如何命名配合物?随着问题的逐步深入,层层递进,学生的思维逐渐进入兴奋状态,注意力更集中。通过对各个问题的逐步分析、层层剖析,在学生的思考回答过程中,圆满的完成了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也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堂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在无机化学课堂上,板书有时候是必不可少的。但是,板书需要时间,致使课堂时间利用率低,课堂教授内容有限。而多媒体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传统教学方法的弊端,能够较为直观地展示教学中的难点,使抽象、枯燥的学习内容转化成形象、有趣的动感内容,更加通俗易懂,便于学生理解、记忆,使教师更容易完成教学目标,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获得知识。例如,在讲授σ键与π键的形成的时候,笔者精心制作了三维立体图,并用FLASH和PPT相结合的手段形象逼真地把σ键与π键的形成过程伴随轨道形状的改变完整地呈现出来,从而使复杂问题简单化、直观化。学生通过通俗易懂的画面,快捷、高效地接受了新知识,有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因此,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的实际特点,结合多媒体教学和传统板书的优点,营造一个既丰富又切实有效的教学氛围,既能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学习,掌握更多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