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创项目导师指导意见范文

时间:2024-01-10 17:50:5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大创项目导师指导意见,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大创项目导师指导意见

篇1

第一条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众创空间发展服务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2016〕7号)和科技部《发展众创空间工作指引》(国科发火〔2015〕297号),为深入贯彻落实《关于本市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沪委办发〔2015〕37号),推动本市众创空间发展,完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众创空间是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趋势、有效满足网络时代大众创新创业需求的新型创业服务平台。众创空间作为针对早期创业的重要服务载体,为创业者提供低成本的工作空间、网络空间、社交空间和资源共享空间,与科技创业苗圃、科技企业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区等共同组成创业孵化链条。

众创空间的主要功能是通过创新与创业相结合、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孵化与投资相结合,以专业化服务推动创业者应用新技术、开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培育新业态。

第三条鼓励围绕本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四新”领域发展众创空间,针对产业发展方向培育优秀创业团队和初创企业。鼓励本市龙头骨干企业围绕主营业务方向建设众创空间,将大企业的技术、人才、市场、资本优势转化为服务优势,为大企业的创新发展和转型发展提供支撑。鼓励本市高校及科研院所围绕优势专业领域建设众创空间,发挥科研设施、专业团队、技术积累等优势,促进高校院所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增加源头技术创新有效供给,为科技创新创业提供专业化服务。

第二章建设条件与备案

第四条备案众创空间一般应具备以下条件:

(一)具有明确的专业发展方向,服务于创新创业,孵化科技项目和团队。运营管理机构须是在本市注册的独立法人。

(二)具有专职运营服务团队,团队和主要负责人要具备一定行业背景、创新创业经历、相关行业资源和专业服务能力。

(三)具有完善的基本服务设施,能够免费或低成本地为创新创业者提供一定面积的办公空间。

(四)具有完善的服务体系,能够整合资源,提供具有专业技术基础的线上线下联动、实现信息沟通的便利化、多方位服务平台。

(五)具有完善的运营和工作机制,包括项目遴选、毕业或淘汰机制、信息管理和创业导师工作机制等。

第五条发展众创空间重在完善和提升创新创业服务功能。以专业化服务与社交化机制吸引和集聚创新创业者,通过各具特色、形式多样的创新创业活动,为创业者提供创业辅导、培训、融资、技术创新、国际资源对接等创新创业服务。

第六条上海众创空间联盟负责受理众创空间备案,备案申请须有区(县)科技主管部门推荐意见。

第七条众创空间在运营过程中,如发生场地面积、运营机构、经营方向、决策目标等重大事项变化,应及时将变更情况按照备案程序办理变更手续。

第三章组织与评价

第八条经备案的众创空间应该按照要求填报统计数据和相关信息,实行动态管理跟踪服务。

第九条对众创空间实行年度绩效评估,根据创新创业服务能力、数量、成效等给予支持;绩效评价坚持公开、透明的原则,对连续两年不参加绩效评估的,将不再予以备案;鼓励众创空间品牌化发展,有条件的可申报孵化器。

第十条以虚假材料等不正当手段通过众创空间备案或年度绩效评价的,经查实后取消其众创空间备案,三年内不再受理其众创空间备案申请。

第十一条众创空间应在显著位置悬挂众创空间标牌,接受社会监督。

第四章附则

篇2

关键词:群体创新服务层次持续发展创新创业环境

“众创空间”是在当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浪潮中出现的新名词,根据2015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中的定义,“众创空间”是顺应网络时代创新创业的特点和需求,通过市场化机制、专业化服务和资本化途径构建的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新型创业服务平台的统称。这类平台为创业者提供了工作空间、网络空间、社交空间和资源共享空间。

北京、上海、深圳、苏州等经济发达城市的“众创空间”,凭借着人力资源、上下游合作伙伴等得天独厚的优势,发展迅速,成效显著。北京作为全国的文化中心,中关村周围聚集了北大、清华等众多一流大学,北京也是国内投资机构和天使投资最集中的城市。深圳“众创空间”的发展得益于发达完备的制造业产业链,强大的生产能力和丰富的供应链,使创客的奇思妙想能迅速转化成实体,被创客当作创业天堂。苏州工业园区“金鸡湖创业长廊”聚集了40家创新型孵化器,其中不乏创客邦、36氪等“国家级”孵化器。相比之下,大部分城市作为“众创空间”发展中的区域有着较大的差距,“众创空间”的建设仍处于探索期。

一、“众创空间”发展存在的部分问题

(一)创新创业服务层次较低

根据亚博中研研究院的研究资料,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美国企业孵化器的发展过程大致经历了4个阶段:第一阶段着眼于企业组织的创立;第二阶段从单个孵化器转向孵化系统;第三阶段孵化器运作的企业化;第四阶段创业孵化集团。

许多新成立的“众创空间”大多数是处于第一和第二阶段,它们能够提供场所和基本设施,也能提供创业教育和培训,部分“众创空间”由于政府政策上的扶持,还能够提供部分启动资金。但是创新创业的服务处于低端层次,主要集中在为初创企业提供部分创业指导、法律、知识产权、财务、咨询、检验检测认证和技术转移等服务,缺少“一站式”创新创业服务,而企业发展战略、品牌经营、公司治理、风险投资等深层次的增值服务难以满足需求。

(二)创新创业生态环境培育不足

创新创业生态环境的培育,前期主要依靠政策引导扶持,中后期则需要自发的兴趣和有效的激励。大学生是“众创空间”发展的潜在力量,很多优秀的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获奖后的跟进及完善,并未很好地落实到位,这对于创新创业环境生态培育是一大损失。项目的竞赛获奖应该只是起点而不是终点,对于某些优秀大学生的创新创业项目,在可行性以及融资等一些方面存在落实的困难。“众创空间”若能挑选并帮助其中优秀的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进行评估及完善,乃至联系投资方以买断、合作、入股等各种方式进行扶持,将成功案例进行宣传,这对“众创空间”的创新创业生态环境的培育是有利的。

(三)市鲈俗髂芰Σ蛔

“众创空间”的持续发展根本上还是取决于市场机制。通过市场进行资源配制,“众创空间”的模式、规模、方向、形式等是由创新创业活动的成本收益机制以及供求关系决定。“众创空间”的发展需要以企业的视角进行推进,找到符合自身特点的盈利模式。政府可适度进行引导和监管,但不能过度补贴和包办。目前,有些城市的“众创空间”重视场所的提供,忽视创新创业服务软资源的输送,不能形成合理的盈利模式,靠政策补贴才能生存;有些是高新产业园区、大学科技产业园区改头换面,但仍然是传统孵化器的运营模式,“众创空间”的服务能力专业化程度不够,增值服务缺失。因此,这些“众创空间”缺乏市场运作能力,难以持续性发展。

二、GIS模型

GIS(Group Innovation Space,群体创新空间),是2014年由清华大学教授高云峰和信息通讯技术(ICT)教育专家高震合作提出的一种学习模型,是一个以松散群体参与创新活动为特征,提供想法到实现所需的材料、设备及设施,并具备社交功能的物理空间。

(一)GIS设计原则

如何让空间为创新服务,GIS提出三大具体设计原则:1空间动态可变、形式多样;2去中心化和结构化,用圆桌文化、虚拟空间与开放空间等形式尽量规避群体创新空间中心化和结构化的影响;3提供创意视觉化和触摸化的支持,GIS应有能够基本的激发和验证灵感的设备施设备,能够将创新创意很好的展示以及让人感受。

(二)GIS对“众创空间”创新创业服务的推动

GIS以松散群体参与创新活动为特征,是一种群体创新空间模式,创新者们走出独立的工作坊,聚集到一个全新的空间,通过网络、各种设备、交流平台进行设想交流,实现创意,分享成果。GIS对于“众创空间”发展有许多值得借鉴的方面,具体包括以下几点:

1创新创业氛围的营造是“众创空间”发展的基础。创新创业是一种主动行为,可以引导和激励。兴趣爱好、典型宣传及适当的激励措施是营造创新创业氛围的主要手段,热烈的创新创业氛围将促进“众创空间”的发展。

2自由灵活、扁平友好是“众创空间”的主要形式。“众创空间”的形式多样化,但应该是自由灵活的,创新者可以平等地行创意交流,互帮互助。结构应该扁平化,多层次的交流渠道以及权威的中心化将禁锢灵感的碰撞,创新者可多利用空间内设施设备将创意展示推进。

3完整的创新创业者路径培育,是“众创空间”服务的核心。“众创空间”平台创新创业服务的核心,是能够培育创新创业者的完整路径。从创意产生、指导交流、难关攻克、成果评估、成果推广转化等方面都能提供“一站式”服务,从而实现“创新创业新生”到“创新创业导师”的转变。

4良好的盈利模式是“众创空间”持续发展的关键。GIS的盈利模式本质上是通过产品和服务盈利。“众创空间”不是公益性平台,它和企业的性质类似,提供的是创新创业服务,在帮助创新创业者实现创意、完成创业的过程中,也必然要找到符合自身服务的盈利点。租赁场地、会员收费、贩卖咖啡饮料等只是其中的部分内容,关键在于盈利要贴合服务。

三、“众创空间”发展建议

(一)层级化引导、完善创新创业服务

在“双创”浪潮下,各地形式多样的“众创空间”快速涌现,但有许多只是挂着“众创空间”的名号,没有相应的创新创业服务,或者创新创业服务层次很低,同质化现象严重,这对“众创空间”的建设与发展是一种阻碍。从2016年起,各地政府开始颁布政策,规范和促进“众创空间”发展与管理,对“众创空间”的认定条件,从场所面积、入驻企业(团队)数量、运营时间、配套服务功能等方面进行了具体规定,这是“众创空间”发展的进步体现。

除了制定“众创空间”管理制度之外,政府有关部门还应加强顶层规划,以分级化的方式引导和完善“众创空间”的创新创业层次。具体做法可以从办公场所、入驻的小微企业或创业团队的数量、配套的基础设施、开展科技创新创业服务相适应的工作人员数量、创业导师队伍、创业创新服务功能层次、投资或筹资能力、经营绩效等方面综合制定层级制度。可以将区域内众创空间为四级。根据影响因素制定相应的权重,分别制定四级的认定条件与绩效考核标准,不同层级的扶持补助政策不尽相同。

通过层级化引导,使区域内既有能提供创业指导、法律、知识产权、财务等初步服务“众创空间”,也有能提供“一站式”创新创业服务的“众创空间”,也有能提供企业发展战略、品牌经营、公司治理、风险投资等深层次增值创业创新服务的“众创空间”。

(二)“上下互通”的渠道相结合,构建创新者培育路径

“众创空间”平台内,创新者培育路径应是多形态的,创新者的创意是否可行、有价值,可以由创新者申请,“众创空间”组织专业人员做为评审,间隔一段时间进行项目评估,选择一些潜力项目重点扶持,这是正式的创新者路径,它是自上而下的。另一方面,如果创新创业者较多,难以对所有的项目进行评审评估,同时考虑到公平公正性和科学性,可以由创新创业者将自已的想法或方案置于网络空间或者物理空间内,众多的创新群体对各自感兴趣的项目进行交流和推进,根据反馈的人气或者交流的深度等方面作为搜索引擎,企业或者是空间内的评审重点对这些项目进行评估,以扶持或者参与的方式来帮助创意的实现,这是自下而上的路径,保证“众创空间”内所有的创新创业项目都有机会获得资源支持。

(三)“众创空间”应重视探索可持续发展的盈利模式

当前大部分的“众创空间”属于服务型企业,独立经营,自负盈,提供创新创业服务,在帮助创新创业者实现创意、完成创业的过程中,也必然要找到符合自身服务的盈利点,才能可持续发展。当前常见的盈利模式大致有4类:投资型、会员制型、培训型、租赁型。

1投资型。投资型常见的有两种,一种是“众创空间”作为天使投资方,对创业团队项目进行评审,按一定模式进行投资,占部分股份。另一种是“众创空间”作为投资人的资金管理方,收取一定比例的管理费。

2会员制型。会员通过支付一定的费用,获得软硬件资源的使用权,展示推进创意。

3培训型。在众多初创团队中筛选出若干个项目进行创业孵化,提供导师辅导、资源对接、宣传报道、融资支持以及园区落地,帮助学员形成了紧密的生态圈,但并不收取培训费,主要盈利来于大型活动广告位、赞助及部分优秀项目的融资。

4租赁型。采取"整批零租"的形式,进行二次装修,收取租金,为创业者提供各种创业隐形服务,如完善办公空间的各类社交功能,定期举办社交活动,充当中间人,为创业者和投资人、初创企业和成熟企业之间搭建业务或资本合作桥梁,向入驻企业介绍各项服务。

任何一种盈利模式,都是“众创空间”提供的创业创新服务在市场运作上的体现,大型“众创空间”首选是投资型,通过良好的创业创新服务,吸引并聚集一批批潜力巨大的创业团队与创业项目,通过对其中优秀项目投资,实现“众创空间”的可持续发展。其它如培训型、会员制型以及租赁型等,各“众创空间”应结合自身条件和定位以及所提供的创业创新服务合理选择。

参考文献:

[1]解读“众创空间” 总理点名支持的“众创空间”是什么?[J].创新时代,2015(05):5―11

[2]高云峰,高震清华大学教师推动建立“群体创新空间”模型[OL].人民教育网,2015―1

[3]张臻解密众创空间众创空间能否坚守“小而美”[J].华东科技,2015(05):38―51

[4]姚少平全力构筑浙商创业创新工作新格局[J].今日浙江,2012(09)

[5]王宏起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集成管理研究――以黑龙江省科技创新创业共享服务平台为例[M].科学出版社,2013

篇3

阜阳市众创空间备案细则出台阜南县E立方众创空间于今年1月21日正式揭牌,是安徽大学与阜南县政府共同打造的科技创新基地,也是阜南第一个众创空间孵化平台。在这个不到1500平方米的公共办公空间里,孕育着35家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和创新创业团队。我的创业梦想在这里成为现实。安徽肤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徐蒙蒙一直想创建一家日化用品企业,但由于资金等方面限制,一直未能如愿。E立方众创空间为她的团队提供了免费办公区域和线上线下销售模式、产品研发等方面的支持,其创业梦想得以起飞。

在众创空间的整合协调下,我们建立了线下销售渠道,截至目前,已销售日化用品30万瓶。徐蒙蒙说,眼下,正在同相关机构洽谈投资事宜,准备扩建厂房,扩大生产经营规模,预计今年将有20余种产品上线。这里可以为初创期小微企业和创业团队创新创业提供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办公服务场所和综合服务的新型创业孵化服务平台,满足不同创业者需求的工作空间、网络空间、社交空间和资源共享空间。阜南县E立方众创空间负责人介绍,该众创空间已经被认定为省科技企业孵化中心,正有越来越多具有良好成长性的中小企业、创新企业在这里集聚。

据了解,目前,阜阳市有省级备案众创空间9个,分别是阜阳科技创业服务中心创客星期三、阜合众创空间、阜阳双创基地、创梦空间、太和生物医药创业中心、新方尊创新工场、阜南县E立方众创空间、太和县智能众创空间、青友汇创客空间。

根据《细则》要求,市级众创空间应具备的条件是:运营管理机构是在阜阳市内注册的独立法人,设立宗旨是服务创业者创新创业。

另外,需要管理制度健全,还要有固定的办公场所。可自主支配场地面积在500平方米以上,其中,可用于公共办公与服务场地面积不低于总面积的80%。属租赁场地的,要求租期5年以上。

还要有专职的管理服务团队,管理服务机构设置合理,团队成员大专以上学历的员工占80%以上,参加众创空间(科技企业孵化器)从业人员培训的比例在20%以上。同时,需设立种子资金或孵化资金,并与金融机构以及创投机构、担保公司等建立密切联系,可为早期创业者提供资金支持和融资服务。对新通过国家级、省级备案的众创空间,阜阳市分别给予50万元、20万元的资金支持;对新通过市级备案的众创空间,给予10万元补助。

另外,市科技局建立众创空间绩效考核和退出机制,组织开展众创空间年度绩效考核。对无故未参加绩效考核以及在绩效考核材料中弄虚作假的众创空间,一经查证后,不再列入阜阳市众创空间备案目录,并向社会公布;对连续两年考核不通过的,取消其阜阳市众创空间资格。

而对众创空间在市年度绩效考核中前3名的,阜阳市分别给予10万元、8万元、5万元奖励。奖补资金主要用于支持众创空间孵化能力建设、增值服务能力提升所涉及的相关支出。

阜阳市众创空间备案细则最新版全文第一条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20xx〕9号)、《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实施意见》(皖政办〔20xx〕41号)、《阜阳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大众创业的实施意见》(阜政发〔20xx〕53号)精神,加快我市众创空间等新型创业服务平台建设,激发全社会创新创业活力,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打造阜阳经济发展新引擎,根据《安徽省众创空间备案实施细则》(科高〔20xx〕14号),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 本细则所称众创空间,是指在我市范围内由独立机构运营,为初创期小微企业和创业团队创新创业提供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办公服务场所和综合服务的新型创业孵化服务平台,是创新与创业相结合、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孵化与投资相结合,满足不同创业者需求的工作空间、网络空间、社交空间和资源共享空间,包括适应于农业农村创新创业需求的乡村版众创空间和星创天地。

第三条 充分利用各类园区、产业基地、科技企业孵化器、高校院所等的有利条件,推广创业苗圃、创业社区、创客空间、创业咖啡、创新工场等新型孵化模式,发挥行业领军企业、创业投资机构、社会组织等社会力量的主力军作用,构建一批市场化、专业化、集成化、网络化的众创空间,形成苗圃孵化器加速器孵化链条。

第四条 阜阳市众创空间备案应符合以下条件:

(一)发展方向明确。运营管理机构是在阜阳市内注册的独立法人,设立宗旨是服务创业者创新创业。

(二)管理制度健全。建有围绕培育孵化创业团队或初创期小微企业为目的的新型孵化运行机制、定期开展创新创业培训活动的创业辅导制度、规范的创业团队、初创期小微企业入驻和退出机制。

(三)有固定的办公场所,可自主支配场地面积在500平方米以上,其中,可用于公共办公与服务场地面积不低于总面积的80%。场地属自有物业的,要求产权清晰,在续存期内不得变更用途。属租赁场地的,要求租期5年以上,租用合同明确清晰,在租用期内不得变更用途。鼓励利用已有条件,盘活存量设施和场地,通过开放共享降低运营成本,向创新创业者提供低成本的创业场地、设备设施、宽带网络、开源软硬件、商务服务等基础条件和服务。

(四)有专职的管理服务团队,管理服务机构设置合理,团队成员大专以上学历的员工占80%以上,参加众创空间(科技企业孵化器)从业人员培训的比例在20%以上。

(五)设立了种子资金或孵化资金,并与金融机构以及创投机构、担保公司等建立密切联系,可为早期创业者提供资金支持和融资服务。

(六)形成创业导师服务机制,能够提供创业咨询、辅导和技术、金融、管理、市场等方面的服务。

(七)有便捷的服务体系和较强的资源整合能力,能为入驻企业(创业团队)提供政策、管理、法律、财务、融资、市场推广和培训等方面的服务,积极推进资本、技术、人才、市场等要素不断融合,为创新创业提供全方位的增值服务。

(八)入驻有一定数量的创业团队或初创期小微企业,其中创业团队不少于5家。入驻企业应是处于创业期的科技类、创意类及相关产业的小微企业,成立时间一般不超过2年;创业团队由3人(含)以上组成,并有明确的创业项目研发计划,创业项目应符合我市产业政策导向,并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从事经营活动。

(九)鼓励差异化发展,对专注于农村经济发展等特定产业或技术领域的众创空间,在办公场所、入驻团队等条件方面可以适当放宽,但应有明确的产业发展方向,并建有专业技术服务平台,拥有专业化的技术咨询能力和管理能力。

第五条 阜阳市众创空间备案程序:

(一)申报主体向所在县(市、区)科技局提出申请。

(二)县(市、区)科技局初审合格后,向市科技局出具书面推荐意见。

(三)市科技局对申报材料进行审查,对符合条件且运行良好的众创空间予以备案。

第六条 支持众创空间建设,对新通过国家级、省级备案的众创空间,分别给予50万元、20万元的资金支持;对新通过市级备案的众创空间,给予10万元补助;对众创空间在市年度绩效考核中前3名的,分别给予10万元、8万元、5万元奖励。奖补资金主要用于支持众创空间孵化能力建设、增值服务能力提升所涉及的相关支出,包括众创空间孵化资金补充、开展公共技术服务支出及相关服务平台建设、信息化建设、仪器设备购置、团队培训、项目路演等众创空间运营费用补助。(支持政策根据市政府每年政策调整情况进行调整。)

第七条 众创空间管理

(一)众创空间及其运营管理机构应自觉接受所在地科技局的指导和监督。

(二)市科技局建立众创空间绩效考核和退出机制,组织开展众创空间年度绩效考核。对无故未参加绩效考核以及在绩效考核材料中弄虚作假的众创空间,一经查证后,不再列入阜阳市众创空间备案目录,并向社会公布;对连续两年考核不通过的,取消其阜阳市众创空间资格。

(三)各县市区应加强对辖区内众创空间的日常服务,整合各类资源,对众创空间及区域内的创业企业、团队和创客给予支持和服务。众创空间孵化的成果、项目优先在本地转化、产业化。

(四)对于提供虚假材料、欺骗财政资金支持,及未按照规定使用财政资金的,市有关部门有权取消其相关资格、收回财政资金,并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对责任主体进行处理。

篇4

(征求意见稿)

 

为深入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提升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带动作用进一步促改革稳就业强动能的实施意见》,全面落实《江西省2021年度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工作要点》,结合宜春实际,提出以下工作要点。

一、夯实创业就业基础

(一)做大创业孵化平台。加强小微企业双创示范基地、星创天地、备案众创空间、科技企业孵化器、青创空间、农民工返乡创业园等创业孵化平台培育力度,强化现有创业孵化基地管理,力争新增国家级创业孵化平台(基地)2家左右、省级创业孵化平台(基地)5家左右。不断完善院士专家工作站、海智工作站、学会服务站建设和管理,推进建站单位与地方企业的深度合作。加快培育一批电商示范基地、企业和数字商务试点项目。(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教体局、市工信局、市人社局、市商务局、团市委、市科协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引导开展创业带动就业专项行动。积极对接国家创业带动就业示范行动,引导鼓励双创示范基地开展创业带动就业活动。围绕托育、养老、家政、乡村旅游等领域,鼓励有条件的双创示范基地与互联网平台企业联合开展创业培训、供需衔接、信息共享和能力建设,打造社会服务领域创业带动就业标杆项目。复制推广典型经验做法,引导社会资本发展社会服务新业态新模式,拓展更大就业空间。(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商务局、市民政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文广新旅局、市妇联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开展创新创业培训。贯彻落实创业培训“马兰花计划”,对符合条件有创业意愿和培训需求的城乡各类劳动者开展有针对性的创业培训,按规定落实好创业培训补贴政策,完成全年培训1.5万人。加大“特聘兼职”教师扶持力度,提高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比例,加强创新创业培训师资队伍建设。配合省完善“1+11”创业大学培训体系,支持协助企业家及企业中高管学员培训工作。(责任单位:市人社局、市教体局、市工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增强科技创新能力

(四)加大全社会研发投入。深入开展全社会研发投入攻坚行动,加大财政科技资金投入,完善科技创新投入体系,推动完善各部门和市、县联动机制,推进研发投入后补助,力争宜春市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到1.7%。(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财政局、市发改委、市工信局、市国资委、市统计局、市教体局、市税务局等相关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

(五)夯实科技创新平台基础。扎实推进新能源(锂电)、中医药、富硒等重点产业创新平台建设,加强与大院、名校、名企合作,力争引进落地研发机构1个,新建院士工作站1家。扩大科技创新平台规模,争取新增省级以上创新平台8-10家,组建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家以上。(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发改委、市工信局、市科协按职责分工负责)

(六)推动科研成果转移转化。依托省校企合作信息服务平台,加速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促进科技、产业、投资融合对接。积极争取江西网上常设技术市场技术交易补助,举办第二届2021’江西宜春产业技术对接会,对接“国家大院大所产业技术进江西”活动,为企业搭建对接桥梁,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实现产学研协同创新。(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发改委、市工信局、市科协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激发双创主体活力

(七)推进企业创新创业。落实宜春市国企改革创新三年行动实施方案、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实施意见等系列政策,实施科技型企业和中小企业梯次培育计划,开展全市“制造业50强”培育,力争在独角兽(潜在、种子)企业方面实现突破,培育瞪羚(潜在)企业10家左右,高新技术企业150家左右,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0家以上,专精特新中小企业50家以上,制造业领航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和专业化小巨人企业20家左右。力争全年列入省新产品开发和试产计划项目达到30项以上,省级重点新产品立项50项以上。(责任单位:市国资委、市科技局、市工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八)引导科技人员创新创业。落实《江西省鼓励科技人员创新创业的若干规定》等政策措施,完善激励评价机制,激活科研人员创新创业活力。深化科技成果“三权”、职称制度改革,用好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分配政策和事业单位科研人员在岗创业、离岗创业、到企业兼职等政策。组建科技人员创业导师团队,为科技创业者提供创业培训、创业辅导、创投对接等服务。(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科协、市人社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九)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大力培育高职院校双创示范基地和双创教育改革示范校。深入实施“特岗计划”、“三支一扶”、“西部计划”等专项计划,开展“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对于符合条件在本市行政区内创办企业或从事个体经营且稳定经营1年以上的在校生和毕业5年内自主创业的高校毕业生,发放一次性创业补贴。支持区域双创示范基地与高校、企业共建面向特色产业的实训场景,支持将具备持续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的高校毕业生创业团队纳入企业示范基地人才储备和合作计划。(责任单位:市教体局、市人社局、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团市委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鼓励青年创新创业。联合省青年企业家协会、青创团工委及相关部门单位举办第二届青年创新创业大赛,举办“青领未来”专场招聘会、“青企雁行”走访交流等活动,实施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创业计划,做好青创“引才引智”工作。(责任单位:团市委、市人社局、市教体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一)引导新型农民创新创业。推进“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大力培育农民大学生。积极组织参加省农村创新创业项目创意大赛,发挥全国农村双创典型县樟树市的示范作用,推广典型经验做法,建设一批创新创业园区、培训基地、见习基地、创业孵化基地和创客服务平台。(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教体局、市人社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二)支持返乡入乡创新创业。开展以“创领新赣鄱、美好新时代”为主题的创业就业服务系列活动,引导返乡下乡人员创新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优先支持区域双创示范基地实施返乡创业示范项目,引导社会资本、大学生创客和返乡能人等入乡开展“互联网+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创业项目。落实旅游业发展奖励政策,鼓励依托各地特色资源开发参与型、互动型、体验型的乡村旅游产品。完善支持返乡入乡创业的引人育人留人政策,加大对乡村创业带头人的创业培训力度,培育一批能工巧匠型创业领军人才。(责任单位:市人社局、市财政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发改委、市文广新旅局、市商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三)支持退役军人创新创业。建强宜春市退役军人企业家协会,指导各县市区建立退役军人企业家分会和就业促进会。培育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创新导师团队,鼓励开展退役军人创业创新培训。加强退役军人孵化基地建设,实现县市区孵化基地全覆盖,省级孵化基地新增2-3个,市级孵化基地新增6个以上,县级孵化基地建设100%达标。深入开展“满怀忠诚讲尊崇,千行百业共拥军”等系列活动,促进退役军人创业就业。(责任单位:市退役军人事务局)

(十四)鼓励妇女创新创业。培育一批巾帼产业示范基地,举办“明月山杯”家庭服务兴业技能竞赛,参加省双创和家政大赛,开展“春风行动”女性专题活动,搭建妇女创业就业平台。实施女性创业就业赋能行动,开展巾帼创业就业“一县一品”下沉式培训,做好“江西表嫂”家政服务行业职业技能培训工作。(责任单位:市妇联、市人社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强化双创服务保障

(十五)提升政务服务水平。贯彻落实《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深化“一件事一次办”改革,大力推行“一照含证”改革,依托省企业开办“一网通办”平台,实现企业登记“一次不跑”“只跑一次”“全市通办”,深化企业注销便利化改革,探索推行“先证后查”“自主声明”“公开承诺”办事流程。持续推进降成本优环境行动,清理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涉企收费。大力推行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差异化缴存措施,支持户籍业务“跨省通办”“省内通办”。依法落实各项支持创新创业减税降费政策,加强税收减免政策宣传,在双创示范基地落实好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减免优惠政策。盘活闲置厂房、低效利用土地。探索采取以“长期租赁、先租后让、租让结合”的弹性出让方式供应工业、旅游及公共服务项目用地,推进工业标准地、标准厂房建设。(责任单位:市行政审批局、市市监局、市发改委、市工信局、市自然资源局、市人社局、市住建局、市税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六)建设良好市场环境。建立反不正当竞争联席会议制度,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全面清理、废除限制企业公平竞争的存量政策,消除制度隐性壁垒。持续深化市场流通领域综合治理,加强线上线下商品质量检测。开展宜春市“绿色生态”标准化建设工作,鼓励企业参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的制定和修订。(责任单位:市市监局)

(十七)加大开放共享力度。实施《宜春市科技创新资金后补助管理办法》,推进全市大型科研仪器向社会开放共享,对向社会开放共享的大型科研仪器实行双向补助。积极争取对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战略性新兴产业、整体性创新解决方案的支持,探索开展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补偿机制试点。(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财政局、市工信局、市教体局、市发改委、宜春银保监分局、市科协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八)加大高层次人才引培力度。积极申报国家级、省级重大人才工程,组织市“双百计划”评选,以中国科学院宜春院士科学家康养基地建设为依托,引进一批博士及以上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开展企业“人才飞地”评选,鼓励企业在国内人才密集城市创建“人才飞地”。全年组织申报国家人才计划5项以上,新增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2家、省百千万人才工程3人。(责任单位:市委人才办、市人社局、市科技局、市教体局、市工信局、市科协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九)深入实施科技帮扶。实施“百名博士入园强企”行动,下派100名科技特派员入企帮扶,有效对接企业科技需求,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100项,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应用100项,组建研发平台(含新型研发机构)1-2个。(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教体局、市科协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十)拓宽投资融资渠道。制定实施金融大数据服务支持联动计划,推进大数据融资力度,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进一步扩大贷款抵(质)押品范围。支持园区引进融资租赁公司和非政府主导的产业投资基金、风险投资基金、天使投资基金等。用好普惠性再贷款再贴现资金、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和信用贷款等金融政策,“工信通”“科贷通”“映山红助力贷”“小微快贷”“微企贷”等政策向重点产业倾斜。实施“科技创新券”政策,深入推进普惠金融服务中心创建。(责任单位:市金融办、人行宜春中心支行、市市监局、市发改委、市科技局、市工信局、市财政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商务局、宜春银保监分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十一)加强信贷资金支持。健全市、县两级政府融资担保体系,实施小微企业应收账款融资专项行动,提高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和信用贷款占比。深入推进“小巨人”“独角兽”企业信贷培育计划。制定《加快绿色金融发展指导意见》,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积极对接有机生态农业、绿色食品加工、新能源(锂电)、中医药、循环经济等绿色产业。拓展“科贷通”合作银行,进一步扩大受益面和放贷量。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6.38亿元。(责任单位:人行宜春中心支行、宜春银保监分局、市金融办、市财政局、市市监局、市科技局、市工信局、市人社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五、凸显双创基地标杆

(二十二)进一步培育双创示范基地。加强省级双创示范基地建设,指导开展评价评估,总结推广成功经验做法。新增培育1-2家省级双创示范基地。(责任单位:市发改委)

(二十三)推进基地改革创新试点。优先支持双创示范基地建设企业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支持金融机构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前提下,与双创示范基地合作建立创业投资基金、产业投资基金,鼓励金融机构与双创示范基地合作开展设备融资租赁等金融服务。支持双创示范基地内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双创孵化专项债券、创业投资基金类债券、创新创业公司债券和双创债务融资工具,支持在双创示范基地开展与创业相关的保险业务。在有条件的区域双创示范基地设立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补偿基金,对无可抵押资产、无现金流、无订单的初创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实施风险补偿。(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科技局、市财政局、市人社局、市商务局、市市监局、市金融监管局、人行宜春中心支行、市科协按职责分工负责)

六、积极开展双创活动

(二十四)开展“双创活动周”系列活动。积极组织推荐企业参加国家、省“双创活动周”宣传展示活动,组织开展我市“双创活动周”系列活动。加强双创活动宣传,营造浓厚社会舆论氛围。(责任单位:市全面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市直有关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十五)举办各类双创赛事。举办创业引领者专项活动暨第三届马兰花全国创业培训讲师大赛宜春市分赛、“创客中国”江西省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宜春区域赛等赛事,组织参加“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江西赛区)、江西省公共安全创新创业大赛、大学生创业课等活动。(责任单位:市全面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十六)举办其他配套活动。积极争取创建省级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继续开展“三请三回”活动,结合节庆、联谊、经贸等节点和活动,深入沿海乡友、校友、战友聚集地区开展经贸交流活动,推动更多在外宜商返乡投资创业。组织参加“中国品牌日”活动,宣传推广宜春自主品牌。组织参加省第三届青年创业风云人物评选,树立创新创业先进典型。开展以品牌品质惠享生活为主题的“双品网购节”、第二届宜春电商直播网购节等活动,加快直播带货、内容电商、社交营销等模式应用。(责任单位:市文广新旅局、市商务局、市科技局、市发改委、团市委、市人社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篇5

关键词: 高职教育 就业指导 时代需求

我国职业教育正处在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过程中,在以提高质量为重点的新时期,职业教育正面临着深刻的“范式重建”。“以需求为导向,对接现代生产、生活方式”是现代职业教育的三大特征之一。随着“工业4.0”和中国制造2025计划的出台,中国离不开一支强大的、训练有素的技工队伍的保障,离不开职业技术教育的支撑。但是,目前职业教育与时代的发展、用人单位的需求和学习者的需求之间有所偏差。

一、高职院校就业指导现状

目前高职院校内的就业指导工作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方面是理论教学,另一方面是实践工作。就业工作是各高职院校的工作重点,它一般会直接影响学校招生工作。但是学校关注的往往是就业率,对直接提高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的就业指导工作虽然口头强调较多,但实际操作中还存在一系列问题。

经对山东、四川、浙江、江苏、山东等地32所高职院校利用开放式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出如下问题:

(一)重视程度不够

1.教学资源

我国由于就业指导课程开设较晚,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体系。在高职院校内,与就业指导系列课程相关的“心理健康、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创业指导、就业指导、礼仪修养和安全教育等”课程教材版本较多,相互重复内容较多,缺乏统一的指导性文件,并且不能满足高职毕业生的就业和企业用人的实际需求。

在高职院校内,很少设有专门的就业指导课的教研室,有的学校由教务处管理,有的学校归学生处管辖,在授课过程中每个教师自成体系,存在应付完成几个学时的现象,授课多以讲授为主,形式单一枯燥。

各高职院校由于重视专业技能,忽视公共基础课程,就业指导开设课时不足,缺乏课内实践环节,学校和教师的重视不足导致学生也不重视。

2.授课模式

一般最少为两合班,多至五合班(60-200人),这势必影响授课效果。

3.授课时间安排

80%以上学校将就业指导课安排在午后或下午七、八节课,在这个时间段学生比较疲倦,影响听课效果。

4.就业信息传播渠道不够畅通

高职院校内就业信息的传播渠道多采用传统的校园海报,或新媒体中的QQ群、微信和网站等方式。这些传播途径传播的信息比较零散,缺少对资源的整合。省和教育部的就业网站已经开始进行企业、毕业生和学校资源整合,但由于推广不够到位,网络利用率不高。

5.政策宣传不到位

目前针对高职毕业生的相关政策不多,就业指导教师对政策把握和了解不够,学生缺乏查阅政策的信息搜索能力,致使大部分毕业生缺少对政策的了解。

(二)就业指导工作师资队伍

承担教学工作的教师多为辅导员、学生处工作人员或校内课程调整后的某些专业的富余人员;承担就业指导实践工作的人员为辅导员和学生处的就业办工作人员。辅导员了解学生的就业需求,学生处的就业指导人员了解更多的招聘企业,这相对于其他教师有一定的优势,但是他们缺乏对学生所学专业知识的了解,不能结合学生的专业给予恰当的指导,并且他们对就业指导工作缺乏专业化的理论功底。除就业指导工作外,还承担其他事务性工作,无暇顾及国家的就业政策和新的信息资源,往往导致对学生指导不够,只起到传递招聘信息的作用。

二、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应满足时代的需要

(一)工业4.0和中国制造2025的需要

随着工业4.0高科技战略计划的提出,中国推出“中国制造”2025计划,在这样的国际和国内新形势下,中等职业学校新生生源实际文化程度参差不齐,且总体偏低。近90%的学生达不到当地普通高中录取分数线,实际上有相当比例的学生未达到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水平。因此,高职毕业生在“中国制造”2025计划中将肩负重任。但是,从高职的生源来看,数学计算、逻辑推导、文字表达能力的差异显著。因此,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成为最紧迫的任务,而高职教育体系中的就业指导工作应迅速适应时展的需求。

(二)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需要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文件和《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文件的相继问世,让人们更加了解现代职业教育的三大特征:一是以需求为导向,对接现代生产、生活方式;二是是以现代学校制度为核心,实行更加开放、民主的学校治理;三是倡导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现代人才培养方式。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具有重大意义,它使得职业教育作为一种类型,成为伴随劳动者职业成长的教育,并且与普通教育相沟通,与继续教育相融合,支持国家现阶段系统,满足全面培养多样化的技术技能人才需求。总理也指出,“职业教育是面向人人、融入社会的行业。要把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的教育培训相融合,通过改革方式办好、办大职业教育,促进充分就业,实现中国经济的提质增效升级”,因此职业教育体系中的就业指导工作应适应新的职业教育体系的需要。

(三)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形势的需要

2015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国发[2015]23号)指出:统筹推进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加强就业创业服务和职业培训……利用各类创业培训资源,开发针对不同创业群体、创业活动不同阶段特点的创业培训项目,把创新创业课程纳入国民教育体系。2015年,《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国发[2015]32号)指出: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扩大就业、实现富民之道的根本举措。文件还指出,要健全创业人才培养与流动机制。把创业精神培育和创业素质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实现全社会创业教育和培训制度化、体系化。加快完善创业课程设置,加强创业实训体系建设。加强创业创新知识普及教育,使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深入人心。加强创业导师队伍建设,提高创业服务水平。2015年,国务院《关于加快构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支撑平台的指导意见》(国发[2015]53号)指出:当前,全球分享经济快速增长,基于互联网等方式的创业创新蓬勃兴起,众创、众包、众扶、众筹(以下统称四众)等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支撑平台快速发展,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线上线下加快融合,对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治理方式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动力强劲,潜力巨大。

在国家政策的鼓励下,全民掀起了“创新创业”,因此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应适应“创新、创业”新形势的需要。

(四)国内职业教育与国际职业教育接轨的需要

我国在2010年加入世界技能组织,至今,已经连续参加三届世界技能大赛。从2011年获得1枚银牌、5个优胜奖到2015年,在巴西圣保罗第43届的世界技能大赛中,我国32名选手在29个项目的比赛中取得了5个项目金牌、6个项目银牌、3个项目铜牌和12个项目优胜奖的优异成绩,取得了历史性突破。

通过世赛我们总结出:一是通过世技赛对人才技能评价,可以看出他们对技术、质量的要求比我们更精细、更加客观。与速度相比,世界技能大赛更强调精度对尺寸精度、位置精度的评分。二是内行人一看就知道外国选手在细节上做得更好一些,我们的标准比较落后,掌握标准的程度不如人家。因此,我们在今后的学习和培养中要国际化。符合比赛的规范要求,其实就是符合欧盟的更高安全、更卫生的条例要求。他们举办世赛,就是要求产品的质量,要求质量就是要求过程的标准化和规范化。三是世界技能大赛的考核要求传递着一个强烈的信号――世界制造业人才技能发展的方向是复合型人才,这与制造业转向个性化订制的大趋势息息相关。

在国内职业教育与国际职业教育接轨的过程中,就业指导工作改革迫在眉睫。

三、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应满足企业和学习者的需要

笔者针对企业及已经毕业工作和正在实习的高职毕业生和准毕业生设计了两套调查问卷,问卷中分e对员工应具备的素质和对学校的就业指导需求进行了调查。参与问卷调查的企业为51家江浙沪一带接收高职毕业生的企业,高职毕业生(准毕业生)201名,有效问卷分别为98%和89.4%,调查结果如下:

(一)职业素质的重要性测评对比分析

问卷采用Liket的五度评价法,企业和毕业生分别用1“根本不重要”至5“非常重要”,对12项职业人应具备的素质在工作中所起的重要性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为:

表一 职业素质评价对比表

从表一可见,双方都认为“责任心”在工作中最为重要,但企业将“问题的解决能力”排在第2位,而学生将其排在第6位,毕业生没有意识到企业迫切需要员工具备“问题解决能力”。企业对其他10项素质的排序依次为:道德品质>学习能力=心理健康能力>自我管理能力=身体健康>人文素养>专业技能>计算机应用能力>交往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学生对12项职业素质在工作中的重要程度的排序为:责任心>身体健康>道德品质>心理健康>学习能力>问题解决能力>自我管理能力>交往能力>人文素养>逻辑思维能力>专业技能>计算机应用能力。从评价对比中可以看出,企业和高职毕业的员工对职业素质的评价有所差异,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是考虑问题的角度不同。那么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工作怎样才能满足企业和学习者就业的需求呢?

(二)企业和毕业生对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的需求

问卷中设计了学生对自己母校的就业指导工作的满意度测评,12%的学生表示不满意,41.5%的学生认为就业指导工作一般,36%的学生认为有效,10.5%的学生认为非常好。

在问卷调查中,半数企业和学生都表示应给学生具体的面试指导,并且学生和企业都认为学校对政策宣传有所欠缺,学生在校期间应了解与学校合作紧密的企业文化。

通过后续访谈了解,企业和毕业生一致认为校内的就业指导工作应让学生了解:1.各专业的具体就业岗位。2.每个岗位应具备的专业知识。3.国家扶持各产业的相关政策,了解企业的发展前景和紧缺行业。

四、相关建议

(一)建立健全的就业指导机制

针对高职教育体系,国家对高职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应该有专门的指导性文件,统一的课程标准,统一编制的具有指导作用的教材为学校的就业指导课程提供参考,对于目前与就业相关的课程内容统一规划,改变教材版本太多、内容相互重复的现状。教育主管部门组织就业指导课的微课比赛、教学课件大赛等,开发更多的就业指导课的教学资源。

每所院校都应设有就业指导教研室,课程的开设与其他课程一样归属教务部门管理。

教研室根据国家的统一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开发自己的校本教材,教学人员对“生涯规划指导、就业指导、创业指导”统一备课,避免内容的重复,教师之间互相听课评课,以提高教学水平。

就业指导工作归属学生管理部门,负责就业信息的、就业率的统计、就业政策的。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建立一支专业化的就业指导师资队伍。在我国现行的高等教育体系中,没有就业指导专业,而对于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要求教师具有教育学、心理学的相关背景,对国家的就业形势和就业政策有一定的了解和解读能力。未来高职就业指导师资队伍应引进具有教育学、心理学的教育背景的教师,国家和省级的教育和劳工部门应组织专业教师参加就业形势、就业政策及国家对各行业产业政策的相关培训,满足毕业生对政策了解的需求。

对现有的就业指导教师进行培训,要求就业指导教师考取就业指导师、职业生涯规划师及创业咨询师等相关的职业证书,并将这些职业证书等同于学校的职称证书,调动任课教师的积极性。

负责学校就业指导工作的人员和辅导员到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进行实践,了解企业的用人标准,为校内就业指导工作积累经验。

建立多元化的就业指导教师队伍,就业指导教师包括“任课教师、从事就业指导的工作人员、专业教师及外聘企业人员”,同时建立专业的创业培训的师资队伍。

(三)就业指导内容的改革

在原有传统就业内容基础上,增加专业化测评,如“职业规划测评、职业兴趣测试”等专业化测试内容。针对每位学生建立生涯规划档案,在大学的不同阶段进行实时更新和指导改变职业教育中重技能轻德育的现状,除在课堂中加强学生的德育教育外,增加各类培养学生责任感、团队协作能力的活动,达到活动育人的目的。就业指导内容加入企业实践,了解企业文化的相关内容。课上可以聘请企业相关人员与学生一起模拟招聘现场,讲解企业对员工的需求;课余时间,聘请企业人员展开就业指导类讲座。

专业教师在日常专业教学中应向学生渗透本行业的工作岗位,具体相关企业有哪些与本专业相关的岗位,需要掌握哪些技能,帮助学生提早确立自己的发展方向,并且帮助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学校图书馆内增加行业发展、职业指导的杂志。

就业网站除就业信息外,应实现自动为网上登记的企业和学生牵线的功能,为学生就业提供一站式服务。

在就业指导内容中加大创业培训内容。

(四)把就业指导工作与专业教育相结合

专业教育是职业技能的教育培训,在就业指导课堂中应进行职业精神的教育培养。在就业指导课理论教学中增加“职业精神”理论教育,增加校企合作的实践活动,在校园活动中有意识地植入培养学生职业精神的相关活动。

在专业教育中置入“产品意识和职业规范”教育,扭转就业指导课与专业课完全分离的局面。

参考文献:

[1]Joachim Wentzel. An Imperative to Adjust?: Skill Formation in England and Germany[M].VS Verlag für Sozialwissenschaften;2011.

[2]Matthias Pilz. The Future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 in Changing World[M].VS Verlagfür Sozialwissenschaften,2012.

[3]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Z].2014.

篇6

关键词:创客空间;创业教育;高校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9255(2016)03-0073-04

近年来,“创客”这一被认为极具创新活力的新概念在各种场合被广泛提及。2015年1月,总理来到深圳柴火创客空间考察,提出“创客们的奇思妙想和丰富成果,充分展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活力”。紧接着,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要求以创建众创空间等创业服务平台为载体,提供各种配套措施,培育创新文化,培养创新企业,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随着国家多项创新创业支持政策的出台,创客文化在全国各地迅速兴起,很多高校也纷纷创办了各种创客空间或创客实验室。创客文化的迅速发展不仅促进传统行业的转型,同时也引起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变革。而财经类院校与理工类院校不同,理工类院校学生具备较强的设计开发能力,创客氛围更加浓厚。财经类院校学生限于专业差异,不具备产品设计技术,培养创客的模式不能照搬理工类院校的模式,需要结合财经类高校学生的特点建设创客空间,培育创客文化。

一、创客及创客空间

“创客”源自于英文单词“Maker”,是指基于兴趣爱好,将创意设计成产品的人。创客概念起源于欧美广泛流行的DIY文化。随着互联网、3D打印等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可以在短时间内将创意转化为产品原型。[1]创客文化的兴起促进了创客之间的交流,进而带动了创客空间的发展。密西根大学信息学院的Silvia Lindtner将创客空间分成早期会员制社群、网络开放组织、国际化创客组织和产品孵化平台这四种形态。[2]Dale Dougherty把创客空间定义为:“具有创意的人们聚集在一起,通过相互分享交流,将想法转化为现实”。 [3]早期的创客概念主要是对技术产品进行创新。随着创客文化的发展和推广,创客已不仅包括技术产品的创新,还包括商业模式等方面的创新。与早期创客空间单纯的技术研发和交流功能定位相比,现代创客空间有了更多的功能。王德宇等将创客空间的作用概况为兴趣团体、项目孵化、技能培训、专业工艺、社交空间、企业家资源导入等。[4]世界知名的创客空间如德国混沌电脑俱乐部(Chaos Computer Club),是全球最著名的黑客组织之一,作为一个开放的实验室平台,为创客提供激光切割机、3D打印机等设备,创客们在这里交流分享技术,并利用设备将创意转变成产品。其他知名的创客空间还有美国的TechShop和Noisebridge、英国的Access Space,等等。

据统计,全球创客空间数量达1400个,目前主要有三种类型:独立的创客空间、以学校为基地的创客空间、以图书馆为基地的创客空间。[5]近年来,随着国家多项创新创业相关政策的出台,全国各地出现一批具有代表性的创客空间,典型代表如北京创客空间、杭州洋葱胶囊、深圳柴火空间等,受到众多创客的关注。随着政府、企业、社会等力量纷纷参与建设创客空间,国内很多高校如清华大学、同济大学、温州大学等也紧随发展潮流,纷纷创建了以校园为基地的创客空间。高校建设创客空间开展创客教育是一种新型教育模式。这种教育模式不仅释放了校园创新活力,让广大师生积极参与到创新创业中,更促进了课堂外的知识交流。

二、国内外高校创客空间建设情况

(一)国外高校创客空间建设情况

2012年,美国推出了一项创客培育项目,计划花四年时间在全国1000所中小学创办创客空间,配套提供开源硬件、3D打印机等开发工具。近年来,在创客文化的影响下,创客教育已被美国政府作为科技创新人才培育的重要手段。2014年,美国举行了创客嘉年华活动,奥巴马现场宣布了推动创客运动的相关措施和计划,相关政府机构以及Etsy、Kickstarter、Indiegogo等企业也纷纷表示会为创客创业活动提供配套服务。美国部分高校已将创客实践引入人才培养方案中,作为各学科交叉创新互动的重要内容,例如麻省理工学院的MITERS创客空间。美国斯坦福大学正在开发开源课程并提供给创客学习。国内一些高校也开始建设校园创客空间,实施创客教育。

(二)国内高校创客空间建设情况

1.综合性院校创客空间建设情况

综合性院校创客空间,一般依托于本校理工类专业,建设校园创客空间,面向校内各个专业学生,吸引学生加入创客群体。典型代表如清华大学i.Center创客空间、北京大学创客空间等。清华大学i.Center创客空间创建于2013年,采用会员制,为大学生提供各种创新课程,组织创新竞赛活动激励学生自主创新,并通过组织各种业界沙龙聚会鼓励交流分享,以及通过设立种子基金项目为创客团队提供资金支持和融资服务。此外,i.Center创客空间还经常邀请国内外知名创业者、企业家作为创业导师,为创客团队的项目运作提供指导,降低学生的创业门槛,同时经常开展创客相关活动,营造创客氛围。北京大学创客空间于2014年12月19日正式挂牌,由学生自主创办的创客社团,超过100人的成员来自校内各个学院。该创客空间的搭建意在促进校内外不同学科的交流,鼓励学生分享创意,合作创新。创客空间为创客们提品开发所需要的设备,并提供技术、管理等方面的培训,支持创客顺利完成创意转化过程。

2.专业性院校创客空间建设情况

专业性院校与综合性院校不同,全校专业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创客空间建设主要围绕优势专业进行建设,并辐射其他专业,如南京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蓝岛创客空间。蓝岛创客空间创建于2015年1月,以全院资源为依托,以科技创新活动为载体,聚集创客人才、成就创意灵感、分享创新成果,重点瞄准智能制造、3D打印等前沿技术,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和创客教育理论研究。目前已集聚创客600多人,孵化项目100多项,开放设备上百台。未来将设立种子基金,每年将培养创客600人,开发创客课程100门。

除上述几个例子外,国内其他很多高校也在结合自身专业特点建设创客空间,以之为载体开展创客教育。上述提及的高校大多以理工类学生为主,创客空间多以新产品设计、新技术开发为主题。而随着创客文化的快速发展,未来创客空间以更多的形态出现在其他非理工类院校中。

三、财经类院校创客教育现状分析

与理工院校不同,财经类院校开设的课程更多的是经济管理课程,财经类专业学生在产品设计、技术开发能力方面明显不如理工类专业学生。因此,财经类院校在创客教育方面相比理工类院校要缺乏先天性优势。财经类院校如何培养创客是当前财经类院校普遍面临的一个问题。国内财经类院校在大学生创业方面有较丰富的经验,但创业教育与创客教育在形式和内涵方面均存在一定差异。创业是一种商业化概念,将项目商业化并最终实现盈利目的,而创客是将一种产品或者一种模式实现从无到有的转化,与商业无必然的关系。因此,从某种角度来说,创客比创业更具有创新意义。

由于创客概念走入校园的时间并不长,国内财经类院校在创客教育方面还有很多不足,目前还没有涌现出典型代表。但很多高校在创业教育方面已积累多年经验,这为创客教育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如义乌工商职业学院在财经类高校创业教育方面具有典型示范意义。该校设有创业学院,从校内各专业招募有志创业的学生,引导学生在电子商务领域开展创业,包括淘宝C店、天猫店、跨境电商、微商等众多形式。经过多年实践,该校已涌现一大批创业典型案例。同时,该校积极引导已毕业的创业学生留校设立校企合作基地,为在校生提供创业实践机会,形成了良好的以老带新的创业氛围。这种创业教育对其他院校开展创客教育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四、财经类院校创客空间建设探索

(一)财经类院校创客空间建设思路

财经类院校学生在技术开发、产品设计能力等方面较为欠缺,但是在商业实践方面具有较强的能力。因此,财经类院校可以结合自身特点和优势,在优势专业的基础上建设创客空间,辐射其他专业。通过引导学生重点在商业模式、经营管理方法等方面进行创新,培养校园创客。在创客空间发展到一定规模时,引入校外优秀企业,实行校企共创,以企业优秀的技术开发、产品设计能力,提升校园创客空间的创新能力,使校园创客在创新商业模式、经营管理方法的同时,还可以培养创客的技术开发和产品设计能力。

(二)案例介绍

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是一个以财经类专业为主的一所高职院校,为响应国家政策号召,近年来以创业班、创客实验室、校企合作等多种形式积极开展创客教育。为紧随电商行业发展趋势,该校创办了电子商务创业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除了改变原有课程体系之外,引入了更多实践课程,另外免费提供场地和设备,鼓励学生通过电子商务开展创业项目。目前,该校电子商务创业班已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培养体系。以服装O2O电子商务平台为载体的创客教育,是在电子商务创业班的基础上,通过建设服装O2O电子商务创客实验室,为全校学生提供基于服装O2O电子商务的创客培育服务,包括货源支持、技术培训、管理咨询等,引导学生在产品设计、商业模式等方面进行创新,培育学生的创新能力,营造创客氛围。该项目于2015年开始筹备,目前正在逐步完善中。

(三)运作模式

以服装O2O电商平台为载体的创客教育模式是利用学校现有的电子商务实验室,面向全校学生免费提供场地,吸引学生加入创客群体,组建创业团队,为创客学生提供服装货源,免费为学生提供技术指导。同时,通过搭建独立网站、淘宝开店、微店等方式构建O2O电子商务平台,让学生借助这个平台,进行产品设计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并通过线上线下同步销售获取利润,激励学生不断创新。该模式流程如图1所示。另外,定期组织电商运营沙龙活动为创客学生提供交流分享的机会,通过设置“最佳创客”奖励基金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创客活动。经过2至3年左右的运作,摸索出一套成熟的运作管理方案,再扩充产品种类,并在全校进行复制推广,让更多的创客群体可以从事更多样化的创业活动。

(四)该模式的优点

该模式选择服装O2O电子商务平台作为创客教育载体,对于财经类院校来说具有一定借鉴意义。第一,搭建服装O2O电子商务平台,成本较低,覆盖面广,不占用太多场地,不受时空限制,可以为全校学生甚至社会人员提供创业支持,具有较高的社会价值。第二,服装O2O电子商务创业对技术要求不高,适合各个专业学生参与,能较有效地吸引更多学生参与,特别是财经类院校。第三,从事服装O2O电子商务创业的风险较小。一方面,服装是电商行业市场最大的一个类目,学生从事这个行业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由于是O2O创业,即使网上销售遇到困难,学生在校园内也可以线下销售,处理掉库存,解决存货风险。因此,相比其他形式的创客教育,这种模式的风险是较低且可控的。

随着创客文化的兴起,校园创客已然成为校园创新活力的重要力量。创客教育将成为高校创业教育的主流模式。以服装O2O电子商务平台为载体,实施大学生创客培养,对财经类院校来说具有重要意义。随着越来越多的高校重视创客教育,未来将会出现更加成熟的运作模式。财经类院校在借鉴优秀案例的同时,应该结合自身特点,选择适合自身情况的创客教育模式,降低学生的创新创业风险。

参考文献:

[1]王佑镁,叶爱敏.从创客空间到众创空间:基于创新的功能模型与服务路径[J].电化教育研究,2015(11):5-12.

[2]Silvia L, Garnet H, Paul D. Emerging sites of HCI innovation: Hackerspaces, hardware Sstartups & incubators[C], In CHI’14: Proceedings of the SIGCHI conference on human factors in computing systems, 2014.

[3]徐思彦,李正风.公众参与创新的社会网络:创客运动与创客空间[J].科学学研究,2014 (12):1789-1796.

[4]王德宇,杨建新,李双寿等. 国内创客空间运行模式浅析[J].现代教育技术,2015(5):33-39.

[5]王敏,徐宽.美国图书馆创客空间实践对我国的借鉴研究[J].

图书情报工作,2013(12):97-99 .

Research on the Construction Mode of Maker Space in Finance and Economics Colleges

篇7

一、认真实施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项目

为了解决我国农产品产后损失严重问题,2012年中央财政安排5亿元专项资金启动实施了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项目,采取“先建后补”方式,扶持12个省区农户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初加工设施。为确保项目顺利实施,各级农业、财政部门从制度建设抓起,制定项目实施指导意见,建立信息管理系统,开展管理技术人员培训,加强项目督导检查,广泛进行宣传引导,实现了项目当年建设、当年使用、当年见效。通过项目实施,带动地方和农民投入超过10亿元,支持1.3万多农户和1200多个合作社建设贮藏窖、冷藏库和烘房,新增马铃薯贮藏能力50万吨、果蔬冷藏能力30万吨、果蔬制干能力30万吨,项目区农产品的产后损失明显下降,应季销售价格同比提高10%~20%,入窖入库的果蔬增值潜力可期。由于受资金规模的限制,2012年新增的贮藏、保鲜和烘干能力尚不足项目省区实际需求量的l%,其他大部分省区还没有实施,从根本上改变我国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设施落后状况任重道远。

2013年,农业部农产品加工局将积极加强与有关部门沟通协调,争取进一步增加资金规模,扩大项目实施区域,增加设施奖补种类,使更多的产地农民受惠受益。

要重点做好4项王作。一要会同财政部尽早出台2013年的指导意见,各地要结合实际制定本省区的实施方案,做到早部署、早实施、早见效。二要尽快印发技术方案和编制培训教材,各地要抓紧开展技术方案的本地化设计,做好培训的各项准备工作。三要加强技术指导和监督管理,切实做到规范操作、公开透明,尊重群众意愿,不搞包办代替。四要做好先行先试。暂时未能列入实施范围的省(区、市),要进行必要的调查研究,摸清当地农产品初加工发展情况,积极争取各方面的支持,选择有条件的地方先行先试,积累经验。希望相关省(区、市)高度重视项目实施工作,安排相应的力量,落实必要的工作经费,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二、稳步推进主食加工业提升行动

为顺应城乡居民对主食品工业化生产和社会化供应的迫切需要,2012年农业部联合北京、山西、河南、广西等4省(区、市)启动了主食加工业提升行动试点,举行了启动仪式,推介了一批新技术、新装备和新产品,认定了一批示范企业,组织了交流研讨,开展了技术需求与标准体系专题研究。通过这一系列工作,在社会上营造了良好的发展氛围,产学研、农科教合作更加密切,工商资本进军主食加工业的态势显现,加快发展主食加工业正逐步成为社会共识。

2013年,要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多方联动、稳步推进、务求实效”的原则,扩大试点范围,围绕“九个一”的目标要求,深入实施主食加工业提升行动。即:一要加大宣传引导,在全社会树立一个主食工业化的理念;二要加强部门联动,多方协作,营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三要争取国家行业科技专项支持,开展关键技术联合攻关,研发一批技术装备;四要组织展示交流、技术推广等活动,促进企业与科研对接、产品与市场对接,推广应用一批技术设备;五要加快标准体系研究,制修订一批标准;六要发挥典型带动作用,培育一批示范企业;七要启动“主食加工业精品之窗”平台建设,宣传推介一批主品;八要搞好总结交流,推广一批营销模式;九要加强调查研究和沟通协调,研究制定一批扶持政策。各地要加大工作力度,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协调配合,积极推进主食加工业提升行动深入开展。

三、进一步发挥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体系作用

2012年以来,着力加强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体系建设,实现了“建平台”向“用平台”的方向转变。通过综合分析研究,完善了“十二五”农产品加工公益性行业科技项目规划,组织争取14个项目列入国家计划,总经费超过2.3亿元,100多家科研单位、高校和企业以“产学研用”相结合方式参与课题研发。在12个重点研发单位开始启动农产品加工技术集成和中试基地建设项目,国家投资达到6000多万元。组建了农业部农产品加工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加强了农产品加工研发9个专业委员会的工作指导,组织开展了系列科企技术对接活动和农产品贮藏、干燥等技术的示范推广活动,数百家企业的技术难题得到了解决。一年来,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体系的队伍建设得到加强,凝聚力、战斗力得以提升,运行机制更加顺畅,为更好地发挥这支团队的作用,积累了经验。

下一步,要进一步探索研发体系在资源整合、信息共享、联合攻关、技术创新等方面的机制和方法。抓紧启动《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体系建设规划》,扩大技术集成和中试基地项目建设规模,尽快改善我国农产品加工共性技术研发、关键设备研制和中试集成等科研条件。要围绕农产品精深加工、资源综合利用、节能减排、质量安全等行业共性关键环节,积极争取更多的项目列入公益性行业科技专项,加紧解决一批制约行业发展的技术瓶颈问题。要加强体系内外“产学研用”的深度合作,挖掘、甄别、筛选成熟适用共性技术、工艺和设施设备,向中小型加工企业、农户和合作社推广。要加强研发体系内部的技术交流和信息共享,培育一批领军的研发人才和创新团队。

四、切实强化农产品加工业监测分析与预警

及时、全面、准确地把握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现状及其趋势,引导农产品加工业健康发展,是农产品加工业监测分析与预警工作主要目标。我们通过两年的努力,建立了监测预警的方法制度,组建了一支分析、会商队伍,搭建了一个信息交换和汇总平台。依托这个体系,2012年开展了农产品加工行业的统计分析,对部分重点行业和品种开展定期监测,对行业热点问题和突发事件进行跟踪研究。针对小麦制粉业、番茄加工业产能结构性过剩问题,及时了预警信息,在业内产生了较大影响。同时,组织编写了2011年中国农产品加工业经济运行分析报告,归纳整理了2003~2010年的数据,建成了基础资料数据库,为研究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情况和分析未来发展趋势奠定了基础。

2013年,要围绕监测数据汇总与分析研判相结合、决策参考与行业引导相并重的工作目标,健全定期分析、动态报告、及时预警的机制,对农产品加工业开展分行业、分区域、分品种的动态监测,对突出问题和潜在隐患实施预警,着力打造农产品加工行业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形成权威信息渠道,引导行业健康发展。要及时跟踪国际农产品加工标准及相关政策变化,加强对热点问题和突出事件的分析研判。要进一步加强协作配合,密切与相关部门和行业协会的联系沟通,拓宽统计数据和信息采集渠道,着力加强分析队伍建设,努力推动监测分析与预警工作上台阶、上水平。

五、着力规范引导休闲农业发展

自农业部《全国休闲农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以来,各地积极贯彻,将发展休闲农业与促进农民就业增收、扩大国内消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统筹城乡发展结合起来综合考虑,纷纷制定实施本区域的休闲农业发展规划,出台指导意见,引导休闲农业走上了科学规范的发展道路。休闲农业逐步从零星分布向规模集约、从单一功能向教育体验多功能、从单一产业向多产业一体化经营领域拓展,一批产业优势区初步形成。在农业部、国家旅游局的全力推进下,体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创建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培育了一批典型,探索了一批模式,引领了全行业的发展。

2013年,要通过制定规范性文件,进一步加强规范管理和工作引导,推动适宜地区按照以农为本、突出特色的原则加快发展。同时,进一步树立科学发展的理念,坚决防止在发展的过程中破坏生态、滥占耕地、一哄而上以及侵害农民利益的问题。联合国家旅游局召开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工作会议,继续开展示范创建活动。进一步修改完善休闲农业标准体系建设框架,加快标准化建设,提高规划化水平。加强多层次人员培训,提高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的素质。

六、推进休闲农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和品牌培育

休闲农业公共服务“进城入户”工程启动实施以来,服务平台的功能不断升级完善,数据库信息日益丰富,网站点击率屡创新高,不仅有效发挥了连接休闲农业经营者与消费者的桥梁作用,而且充分宣传了休闲农业领域各项重点工作和重大活动。目前,入库休闲农业主体信息已增加到12万家,浏览数量超过3000万次,日均浏览量超过10万次,平台影响力不断提升。2013年要进一步完善系统功能,增加入库信息,加大宣传推介,扩大平台影响,支持网站良性发展。各地要组织休闲农业经营主体利用好这一平台,充分展示自身魅力,扩大宣传推介,有效衔接供需,将这一公共服务平台办好、办活、办出名气,争取办成全国休闲农业最具权威的公共服务平台。

农业部高度重视休闲农业品牌的培育工作,2012年继续开展了中国最有魅力休闲乡村推荐活动,数百万公众参加了网上投票,一批候选乡村通过推荐的过程,展示了魅力,扩大了影响。在各省的大力支持下,农业部以“创意提升农业、休闲改变生活”为主题,创新性地开展了5次区域性和1次全国性休闲农业创意精品推介活动,共有11000余件创意作品进行了展示推介,创意精品现场销售额累计超过5000万元,投资签约额累计超过6亿元。这些活动的开展,达到了培育宣传休闲品牌,推广应用创意理念,开发打造知名产品的目的。

2013年将继续加大休闲农业品牌培育的力度。一是继续开展中国最有魅力休闲乡村推荐活动;二是在全国选择一批特色鲜明鲜明的农家乐聚集村或休闲农业经营点,采取财政以奖代补的方式,鼓励进行公共服务设施改造、农耕文化挖掘和宣传推介工作,努力打造成各具特色的新样板。三是开展中国美丽田园寻找推介活动,向公众推介中国10大油菜花、桃花、向日葵、梯田、梨花、茶园、稻田、薰衣草园、渔作和畜牧转场等农事景观。同时联合CCTV7开设《美丽乡村行》专题栏目,专题制作52期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节目;委托中国报道制作10期《梦回田园》纪录片,深入挖掘各种类型的典型,宣传休闲农业的特色,形成全社会关注的氛围。

七、做好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发掘工作

为加强我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挖掘、保护、传承和利用,丰富休闲农业的历史文化资源和景观资源,进一步弘扬中华农业文化,增强国民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农业部于2012年初部署开展了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发掘工作,并决定每两年认定一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这项工作不仅填补了我国遗产传承保护工作在农业领域的空白,而且在国际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上也走在前列。保护的核心是深入挖掘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历史、文化和社会价值,并在有效保护的基础上与休闲农业有机结合,推动遗产地农民就业增收和农业文化遗产动态保护机制的形成。各地对于此项全新工作均给予了高度重视和大力配合。目前,农业部已在全国各地初选推荐的几十项传统农业系统中,经专家评审,确定了20项候选项目,并在规划、管理等方面对候选项目进一步完善相关工作作出了具体部署。

2013年要继续做好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发掘和认定工作。各级休闲农业行政管理部门要进一步提高认识,把文化遗产工作上升到保护传承中华农耕文化的高度加以推进。各地要加强理论研究和实地调研,明确负责处室和人员,做好本地农业文化遗产的调查摸底工作,做好有关项目储备。已有候选项目的地方,要加强对候选项目的管理、服务和监督,指导其完善相关工作,为获得最终认定打好基础。农业部将在审核各候选项目规划、管理等有关文本的基础上,对达到要求的候选项目组织专家实地考察,于2013年正式认定我国第一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并通过各种途径进行宣传推介,提高农业文化遗产的社会认知度,为繁荣农业农村文化、完善中华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做出贡献。

八、积极推进区域经济合作

2012年,区域经济合作以“创新、拓展、提升、求实”为目标,加大力度,扎实推进,取得良好成效。成功举办了全国农产品加工业投资贸易洽谈会,支持湖南、海南、新疆等省区成功举办特色农产品加工品推介会,启动了全国特色农产品加工品“进城入市”行动,协办了农产品加工业外经人才培训班、东盟农产品加工市场中国推介会、中国名优产品泰国出易会等。特别是全国农产品加工业投资贸易洽谈会,实现“投资贸易洽谈、科技成果、技术装备展示、科企银企对接、产品展销推介、专题发展论坛”六位一体,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从更高层次上拓展了交流合作的途径,提升了活动的影响力。来自全国27个省(区、市)和国内外161个代表团,4500多家企业,近17000多人参会,签订投资贸易意向达480亿元。

2013年,区域经济合作要进一步创新思路、拓展领域、做强平台、提高水平。继续举办好“2013年全国农产品加工业投资贸易洽谈会”,在坚持“六位一体”的前提下,努力提升办会的市场化和国际化水平。协助相关省办好区域性特色农产品加工市场推介活动。继续开展国际贸易职业经理及管理人员培训,举办农产品加工业外经人才培训班,提高农产品加工企业外经人才水平。加强对外合作交流,继续与东盟、欧盟等国际组织合作开展技术交流和市场拓展等工作。

九、加强乡镇企业行业分析和指导服务

2012年,面对异常严峻的外部形势,我们把做好乡镇企业行业分析等基础服务作为重要工作内容。进一步完善了乡镇企业统计和直报网络系统建设,推进功能升级。强化了发展动态分析,定期乡镇企业经济运行信息,为政府决策和行业发展提供有效服务。加强统计队伍建设,对乡镇企业系统从事统计工作30年以上人员进行登记、审核和上报,共有301人获得国家统计局授予的荣誉称号和证书。积极推进乡镇企业职业技能开发工作,全年预计完成相关行业职业技能鉴定人数突破4万人次。探索挂职培训新途径,注重理论培训与挂职锻炼相结合,考察学习与交流经验相结合,组织中西部地区一批乡镇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开展挂职培训。与深圳证交所合作,分别在长沙、成都举办两期涉农企业证券融资培训班,进一步强化企业与创司的交流,促进与资本市场对接,拓宽融资渠道。

2013年,从国内外发展趋势看,2013年国际经济下滑的势头依然不减,国内经济上行压力较大,出口和内需不足的问题仍很突出,融资、用工、用地等制约性因素仍未发生根本性改变,乡镇企业发展的不确定性较大。因此,要进一步加强乡镇企业运行分析、人员培训、职业技能开发和融资服务等基础性工作,要密切跟踪乡镇企业发展走势,深入分析研究新情况、新问题,引导乡镇企业持续发展。

十、努力营造乡镇企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篇8

当天下午,由首都医科大学心脏病学系副主任华琦教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脏中心副主任孙宁玲教授牵头,中国老年医学学会高血压分会、中国医师协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两个学术机构联合众多专家制定的《复方利血平氨苯蝶啶片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也在此次活动上正式。另据记者了解,去年9月17日,中国老年医学学会高血压分会在京成立,华琦教授当选为分会会长。该分会成立一年来,为了更好地服务于老龄人群,捍卫老年群体的生命健康,他们先后制订了3部中国专家共识,《复方利血平氨苯蝶啶片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只是其中的一个。因此,在当天的全国高血压日主题活动间隙,本刊记者就中国老年医学学会高血压分会成立一年来的主要工作进展以及三部专家共识出台的背景、意义及相关内容,对华琦教授做了独家专访。

高血压分会是重要的学术研究平台

“要了解《复方利血平氨苯蝶啶片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的出台背景,必须从中国老年医学学会高血压分会的成立说起。”采访一开始,华琦教授首先这样说。

谈及中国老年医学学会高血压分会的成立背景,华琦教授首先介绍说: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也是心脑血管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据《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5》显示,我国每年因血压升高导致的过早死亡人数高达204万,中国卫生总费用为31869亿元,其中高血压直接经济负担占6.61%。《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5年)》则显示,在我国高血压患者中,有41%接受了药物治疗,血压达标的患者占13.8%,较2002年的24.7%和6.1%有了明显提高。但在整体范围内,我们国家与发达国家仍然有着明显的差距,特别是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农村或边远地区情况尤为严重。在上述背景下,为了更好地促进老年人、尤其是高龄高血压的管理工作,培养相关人才,促进国家分级转诊制度的改革,2015年9月17日,中国老年医学学会高血压分会和青年委员会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宣布成立。据记者了解,在当天下午举行的成立大会上,华琦教授当选为高血压分会会长和青年委员会主任委员;王文、刘梅林、李艳芳、郭艺芳、高平进、李为民、陈鲁原、张源明、袁洪、祝之明当选为分会副会长;李静、胡亦新、蔡军、皮林、丁春华、李悦、李燕当选为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华琦教授介绍说:“中国老年医学学会高血压分会成立后,以第一届委员会共181名专家及第一届青年委员共100名青年才俊为主,构成了学术团队的中坚力量,迅速针对高血压防控问题开展了一系列的学术研究工作;分会成立后也很快成为我国高血压研究领域的主要学术平台之一。一年来取得的主要学术成果之一,就是发起制定了《高龄老年人血压管理中国专家共识》《复方利血平氨苯蝶啶片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和《老年人血压过度波动应对策略中国专家共识》。”

华琦教授进一步介绍说:《高龄老年人血压管理中国专家共识》是今年1月份正式的。“目前,许多国家和地区对老年高血压的诊断和治疗提出了建议。然而,由于循证医学证据缺乏,80岁或80岁以上高龄老年患者的血压管理仍然处于相对滞后状态,血压达标率低于80岁以下人群。我们中国老年医学学会高血压分会结合我国现状以及高龄高血压临床研究结果,制订了《高龄老年人血压管理中国专家共识》,希望能够完善我国血压管理策略,有效降低高血压对高龄人群的危害。”

“老年高血压的发生机制主要源于大动脉僵硬度的增加、心脏瓣膜的钙化、肾功能的减退和微血管的减少。多项应用24 小时动态血压监测进行的研究表明,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波动大,治疗和管理更复杂、更困难。因此,我们还制订了《老年人血压过度波动应对策略中国专家共识》。”华琦教授透露,“这个《专家共识》目前仍在修订、完善中,不久即将正式。”她接着介绍说,“剩下的就是今天正式的《复方利血平氨苯蝶啶片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了。这是针对我们以往称之为‘号’的复方利血平氨苯蝶啶片这一种药物专门制定的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号”解决了

我国缺少降压药物的大问题

在解析《复方利血平氨苯蝶啶片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之前,华琦教授首先向记者回顾了“号”这一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药物的研发历史。

她首先介绍说:“复方利血平氨苯蝶啶片之所以简称‘号’,是因为研发伊始,它最早被称为‘号’,后来也曾被称之为‘北京降压号’。”华琦教授进一步介绍说,“号”的诞生,与我国三位著名专家密不可分,他们是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著名医学家吴英恺和洪昭光。早在20世纪60年代,我国降压药物较少,许多降压药需从国外进口。为进一步提高降压疗效,上海高血压研究所邝安医淌诟据中医“轻可去实”的理念,突破当时国际上盛行的“阶梯疗法”,提出了小剂量、多种药物联合应用的“小复方”构想,并研制出了“复方降压片”,开创了用固定复方制剂治疗高血压的先河。后来,吴英恺院士、洪昭光教授和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教授采用优选法,研发了“长效小复方”复方利血平氨苯蝶啶片――也就是著名的“号”降压药。“号”的诞生,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当时我国高血压治疗缺少相应药物的大问题。“号”诞生后,在吴英恺院士的积极推动下很快投入生产和临床应用,一直到今天。华琦教授认为,作为我国自主研发和生产的一种长效小剂量单片固定复方制剂,复方利血平氨苯蝶啶片每日服药一次,就可平稳地降低血压,这便有效地改善了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尤其适合基层医疗机构对轻中度高血压患者的治疗。近些年来,世界各国指南纷纷认识到了这一药物的学科地位,逐渐加大了对“长效小复方”的推荐力度,这也充分说明我国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已开始广泛普及的“长效小复方”理念的先进性。

华琦教授还介绍说,“号”降压药主要由基础降压药和利尿药组成,每片含基础降压药硫酸双肼屈嗪12.5mg、利血平 0.1mg,含利尿药氢氯噻嗪12.5mg、氨苯蝶啶12.5mg。这些年来,关于“号”的临床研究一直没有停止过,主要有: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脏中心的孙宁玲教授领衔开展的全国、多中心《北京降压号与氨氯地平(络活喜)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对比研究》,全国、多中心、纳入 5269 人的长期研究《国家“十・五”科技攻关子课题――降压号与吲达帕胺随机对照有效及安全性研究》和《北京降压号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及安全性评价》长期研究,以及《复方利血平氨苯喋啶片联合其他抗高血压药物治疗非杓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达标情况及其安全性》半年期研究;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常务副院长胡永华教授主导的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降压号治疗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疗效和安全性评价》、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项目 《降压号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脂质代谢影响的流行病学调查》和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项目《降压号对社区高血压患者电解质和血尿酸的影响》;在基础研究方面,还有中国药理学会副理事长、中国药理学会心血管药理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苏定冯教授开展的《北京降压号对靶器官的保护作用》和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阜外心血管病医院流行病学研究室主任王增武教授开展的《号与复方降压片对比研究――社区复方制剂抗高血压治疗研究》等。

“更令学界关注的是,我国高血压防治的旗帜性人物、世界高血压联盟前主席刘力生教授正在领衔开展的一项研究――CHINOM试验。”华琦教授继续介绍说,“CHINOM试验是世界上第一个在血压正常高值人群中进行药物干预的、以并发症为研究终点的大规模临床试验,计划随访65000人,预计将在2018年公布实验结果,让我们共同期待!”

针对国情,

制定我们自己的专家共识

中国的“长效小复方”已经诞生半个世纪了,针对“号”的研究和使用至今依然经久不衰,但在使用过程中,越来越多的问题困扰着广大临床工作者和广大患者。针对这种情况,为规范临床、指导诊疗,由华琦教授、孙宁玲教授牵头,中国老年医学学会高血压分会、中国医师协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两大权威学术机构联合众多专家制定了《复方利血平氨苯蝶啶片(号)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

谈及这部《中国专家共识》的缘起,华琦教授说:“这事儿还得追溯到 2015年9月17日召开的‘复方利血平氨苯蝶啶片专家研讨会’。在那次研讨会上,阜外医院的王增武教授对我国高血压流行病学现状作了介绍,安贞医院的李艳芳教授对‘号’的循证医学证据作了介绍。与会专家对‘号’在基层广泛应用、在高血压防治中的贡献表示肯定,也对其目前存在的疑虑、未来发展提出了诸多建议。王增武等专家还提出,‘号’是我们自主研发的药品,我国地广人多,高血压发病情况复杂,发病率也在增高,我们为什么不制定自己的专家共识,以指导临床应用?于是,那次研讨会便决定将‘号’已有的临床试验加以整理,邀请专家推出《号在基层使用的指导意见/专家共识》,以帮助基层医生规范使用药物――这就是现在我们见到的这个《专家共识》最终得以出台的背景。”

“说着容易做起来难啊!”华琦教授感叹着继续回忆说,“半个多世纪以来,国内外专家学者、临床工作者围绕‘号’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发表了大量的学术论文,经过筛选,我们最终梳理出了与‘号’相关的文献160余篇、与高血压相关的文献数十篇,共计近200篇文献。由于这些文献的证据层次水平不一,又经过艰苦的工作,我们进一步梳理出35篇有价值的参考文献,最终选择了最简洁的表达方式,字斟句酌、力求公正地拿出了这个共识的初稿。在此过程中,我们于今年1月28日、4月16日、7月12日分别召开了共识启动会、讨论会和定稿会,先后有分布在全国各地的刘力生教授、范利教授等63位专家参与讨论,给出了诸多宝贵意见;几易其稿、数十次增删,光文章的架构就大调整了3次,最终才得以定稿,形成了现在的这个文件。这个共识的执笔人――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李静教授,为此不知道度过了多少个不眠之夜!”

针对这一《专家共识》的内容,华琦教授介绍说,共识认为,我国传统固定复方制剂降压效果明确且价格低廉,可作为基层降压药的一种选择。复方利血平氨苯蝶啶片(号)是传统的固定剂量的单片复方降压药,自问世以来,在我国人群中积累了大量的使用经验。在当前众多新药涌入市场的情况下,复方利血平氨苯蝶啶片仍然是基层医疗单位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的常用药物之一,在中国高血压防治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共识全面回顾了与“号”相关的循证医学证据,并据此对药物的安全性、有效性、适用人群和使用方法进行了总结、推荐和建议。

共识认为,复方利血平氨苯蝶啶片降压疗效明确,使用方便,价格低廉,不良反应较少,可作为降压治疗的选择之一。目前,以复方利血平氨苯蝶啶片为基础治疗方案的CHINOM研究(中国正常高值血压伴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者的干预研究)已经入选受试者10689人,该研究随访期为5年,预计2018年公布研究结果。这项研究结果的公布,将有助于进一步证实复方利血平氨苯蝶啶片的疗效和安全性,奠定其在我国高血压预防和治疗中的地位。

华琦教授说:“我们希望这个专家共识能为临床医生在高血压防治中提供确切的指导和帮助,也为中国高血压防治事业提供助力。”同时她还认为,《复方利血平氨苯蝶啶片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的正式,充分说明我国的“号”以其明确的降压效果,方便的使用,低廉的价格,较少不良反应的特点,得到临床医生和广大专家的一致认同,这个药物必将在我国高血压防治事业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最终能够有效捍卫我国民众的生命健康,为助力“健康中国”大业,增添一份力量!

篇9

无独有偶,在读研究生大树经营他的在线美术教育平台已经将近一年的时间了。刚开始,从对接教师到规划课程,再到宣传招生,几乎是他一人独挑大梁。随着“互联网+”创业热潮的兴起,大树也认识到利用互联网进行创业的重要性,而各种众筹项目的出现,使他明白原来工作并不仅止于自己的努力奋斗拼搏。今年,大树的目标是寻找投资人扩展公司规模,并使公司走向正规化、制度化,提高工作效率与知名度。

作为独立的第一步,这些创业者首先想到了传统意义上的孵化器。几番考察过后,他们发现,传统意义上的创业孵化器其实就是廉价的工位租赁处,而且大多数孵化器地处偏僻,有的甚至是某栋大楼的地下几层。在工区里几个桌子就是一个初创公司,而且大部分公司人员的水平素质不高,会议室常常需要排队使用,气氛压抑,创业氛围不佳,环境糟糕。

今年2月初潘石屹推出了SOHO 3Q项目,主打“办公室在线短租”。万科集团原副总裁毛大庆离职创办“优客工场”,短短一个月时间,在北京“圈地”逾5万平方米。随后,SOHO原中国副总裁王胜江宣布与洪泰基金联手打造“洪泰创新空间”。这些孵化器的“高端产品”也都附带有一些创业服务,比如潘石屹推出的SOHO 3Q项目,就标榜在优质开放的办公环境中,提供定制化的服务,而租期短也成为其一大亮点。然而地产商的转型并没有戳中创业的痛处,解决办公地点只是一个起点,创业之路还要很远。

为创业者服务

因此他们想到了创业氛围浓郁的中关村。2014年开街的中关村创业大街更是云集了30多家创业服务机构,总理到访过的3W咖啡首先成为这两位创业者的考察对象。

3W咖啡北京店现位于中关村创业大街的街口。2010年,3W咖啡创始人通过一条微博众筹到180多名股东。2011年8月份,3W咖啡作为互联网行业的从业者交流创业信息的场所,在立方庭开始营业。随着创业者和投资人在咖啡馆里的集聚,3W开始尝试性地为两者搭建零门槛的沟通平台。2013年,处于创业最艰难时期的3W被邀请入驻了中关村创业大街,这也成为3W事业的转折点。当时中关村管委会领导曾说过,让你们这样的民营机构落户大街,我们就是希望帮助你们快速成长,再让你们去帮助更多的创业者快速成长。现在 3W咖啡的一层和二层继续以咖啡厅的形式经营,不同的是,来喝“总理咖啡”的大都是创业者。二层的会议大厅则供举办“3W公开课”、“投资人下午茶”或“创业早餐会”等活动。三层是办公区,可以容纳不多于10人的20个创业团队在此办公,每个工位每月收取999元的租赁服务费,但依然供不应求。

3W孵化器高级副总裁王斐琴告诉《经济》记者,任何人都可以申请入驻3W办公,“申请只需要将自己团队的商业计划书、个人简历等相关资料发到我们的邮箱,无论是否通过审核都会有专人进行回复。我们每期会挑出40个团队来3W进行面试,由投资人或基金经理作为主考官决选出最终可以进驻的20个团队。”审核严格的3W咖啡依然如此受创业者追捧,当然不只是租金便宜。王斐琴说:“3W围绕为创业者服务这一核心衍生出了相对完整的创业生态圈。除了孵化器外,3W旗下有为创业者解决市场营销问题的3W传媒公司,有为创业项目提供种子期投资的3W基金,还有为解决创业者前期和中期用工需求的拉勾网和3W猎头网。此外还会对接第三方服务平台,解决创业初期财法税等基本手续问题,举办投资人下午茶、早餐会,增加创业者与投资人接触的机会,也让投资人帮助创业者进行项目的梳理。在创业阶段做培训,讲经验,让创业者跑得更快。”

同样位于中关村创业大街上的36氪也有着类似的垂直型的创业服务体系。2011年,以“说产品,不废话”为报道原则,36氪以全球最前沿科技产品报道平台起家。在寻找创业方向的时候,创始人刘成城将寻找创业方向本身作为了自己的创业方向。经过4年的沉淀,36氪也从较为单一的媒体业务发展到了今天拥有包括中国领先的“科技新媒体36氪”、“36氪融资”平台和互联网创业项目孵化器“氪空间”三大主体业务的为创业公司服务的企业。刘成城表示,现在的 36氪正在为创业者打造一条创业生态链,这一切所要达到的目的只有一个:让创业更简单。

36氪在全中国首创了“不收费、不占股、全球资本,平台服务”的新型孵化器模式,构成了36氪专注互联网创业的生态圈模式。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年轻的服务团队以及成规模的融资平台。36氪90%的员工都是85后,平均年龄25岁,因此更了解年轻人,也更了解年轻的创业者以及创投的生态环境。其融资团队由资深媒体记者、产品技术开发人员、专业财务顾问、数据库人才组成,活跃着逾千名国内外专业投资人。因此,这个平台更适合初创的创业团队,酒会、沙龙、路演和毕业礼等创业主题活动也更适合年轻的创业团队。

这些服务于互联网行业创业者的创业服务公司基本上已经可以满足创业者大树的需要,而智能硬件领域的创业者小马则需要找寻更专业的创业服务公司。

在中关村地铁站附近的阿尔法沃夫中关村智能硬件企业加速器就是一家专门致力于为创业者提供技术服务的公司。“假如一个理工男有好的技术、好的创意,我们就可以帮他解决所有问题,包括资金对接、办公场地、法律服务、公司上市、去国外申请标准、国外专利维护以及销售等全产业链的服务。”阿尔法沃夫北京加速器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王乃琛说,“很多专业搞科研的理工男没有专业的商业思维,他们不知道资本要什么,资本也不知道他们想做什么,因此好的项目很可能就会被埋没。我们就来做中间的纽带,从前期大学生创业的想法开始,一直到产品落地,把资源对接给大学生,引导大学生理性地创业,不能浪费国家资源。我们认为好的项目是不缺钱的,所以我们的园区是收费的。”

阿尔法沃夫中关村智能硬件企业加速器的亮点就在于可以提供国内外高精尖技术的解决方案,并在此基础上打通上下游从制造到销售的通路,因此也获得了政府的支持和重视,并和多所高校的孵化器合作,挖掘优秀的项目进行孵化和加速。

相比于较为专业的阿尔法沃夫中关村智能硬件企业加速器,依托于中国最大的电子制造业“企业采购”电商服务平台科通芯城的硬蛋,则着力打造以“供应链”为核心的智能硬件生态圈,力图构造一个智能硬件创新创业平台。“硬蛋服务的是智能硬件的创业者,现在已经有将近5000个智能硬件项目在平台上,是中国最大的智能硬件创新创业互联网平台,并着力打造以供应链为核心的智能硬件生态圈,其目标是加速中国智能硬件或电子制造业的产业结构升级和发展,可以称之是孵化器。”硬蛋副总裁刘宏蛟介绍说。

硬蛋的供应链平台包括硬蛋Direct、硬蛋IOT超市以及硬蛋Link等服务,为创业者提供智能硬件全部生产供应链条的解决方案。同时,硬蛋种子基金加速器以及硬蛋众测平台和“全民硬件”概念引领下的高频次地推活动,则可以为创业者提供生产链条前期、后期的融资和营销推广服务。

硬蛋将孵化的过程综合到线上线下进行,创业者不再需要一定入驻才能被服务,脱离了地理位置的限制。

随着“创新创业”的高频出现,各种孵化器、创新工场、创客空间以及加速器如雨后春笋般集中出现在我国北上广等发达城市地区。创业变得越来越简单,创业服务业逐渐形成一个产业,越来越多样化。但是创业之初的创业者往往正处于迷茫的阶段,他面临着一生中要做最多决策的时期,一步路都不允许出错。正如王斐琴所说,创业者就是要与时间赛跑,在最短的时间脱颖而出,否则就会被创业浪潮淹没,因此选择符合公司气质且专业的创业服务机构就变得十分重要。

经过一番考察后,虽然创业者小马和大树已经有了自己的选择方向,但是对于各种形式的创业服务机构,他们还是有些云里雾里,摸不清头脑。

包租婆还是大股东?

盈利模式一直是创业服务企业力图解决的问题。

原始的创业孵化器的盈利模式基本上都是向政府审批,低价获得创业空间或者直接获得政府拨款,同时还通过出租工位的模式向创业者收取租金。随之出现的创客空间、创新工场或创业咖啡馆等创业服务机构,则利用对创业者的集群效应,以及多年积累的投资资源,通过为创业者融资并抽成的方式形成收益;有的则干脆直接投资优秀的创业项目,成为该项目的大股东。随着时展,创业者数量逐渐增多,创业者对服务的要求也更加多样,创业服务机构在提供完善的创业服务的同时,成本也大大提高,原始的租金收入以及回款周期长的投资占股模式,已经不足以支撑创业服务机构的运营,越来越多的创业服务机构开始研究自己独特的盈利模式。

“我不知道明天会怎么样,只能摸索着前行。”刘宏蛟说,“因为我们的供应链是科通芯城,这也是我们的核心竞争力,因此从没想过和孵化器、加速器做竞争,和小的创司相比,我们其实是和BAT巨头做竞争,因此我们不喜欢用孵化器把自己束缚住。我们的各种服务都是探索的过程,我们对产品是抱有一定理想的,相信一定会有很好的产品或服务出现,华为前首席供应官彭志平曾经说过APP是软件的民主化,硬蛋是硬件的民主化。线上我们要的是规模,通过抢占市场把盘做大,线下我们有地推团队去跟进,会拿到商家的一手数据,所以掌握核心商家、中小企业的数据才是我们的目的,至于这些数据究竟能够用来干什么,我们现在还不知道,但相信未来一定有用。我只知道我们一定不能做成什么,并不知道未来会成为什么。所以我们对未来的畅想是一个基于大数据的平台服务。”

专注于互联网创业者的36氪也还没有盈利,但靠网站广告收入基本可以做到收支平衡。刘成城表示,盈利目前对他来说并不是压力,如果参照收取融资额的百分之几作为顾问费的传统做法,36氪今年就有约一亿元的收入。“现在想要盈利太简单了,只是我们觉得还不是时候,目前重点还是帮助更多的创业团队,让创业更容易,提高36氪的价值。我们把社会价值做出来,相信商业价值自然会有,36氪可以不大,但是不能不伟大。” 伴随着它成长的,是难以统计数量的创业公司,因此,基于创业公司大数据,并整合多方权威数据的“氪指数”于近日上线。这是一款分析公司投资指数的专业工具,可对创业公司基本面及细分领域发展趋势进行多维度分析,旨在帮助国内投资人降低投资风险,发现更多优质公司,为创业行业建立专业的评价体系。

随着这些大型创业服务公司的动作,不难看出,利用通过创业服务获得的多种数据和资源,发展面向成熟企业的服务项目,已经成为创业服务公司盈利的新方向。

大而全还是小而美?

究竟要专注某个行业领域,还是应当健全、规范服务以服务于全行业的创业公司,也是创业服务公司要考虑的重要问题。

大部分创业服务公司的创始人本身都有着创业的经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这样的创业服务公司更懂得创业者的痛处,也能更好地为创业者服务。但如果让从业者大多是互联网行业出身的创业服务公司去服务于一个制造业的创业公司,或者是文创领域的创业团队,无疑会导致“牛头不对马嘴”的结果。

而针对于某个行业领域进行服务,若不打通整个创业的通路,只服务于制造、营销或品牌包装的某个环节,则会导致创业的时间周期延长,创业者就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精力去打通创业的所有环节,创业服务机构也就失去了其存在的意义。

“所以我们就打通了整个供应链B2B2C的环节并形成闭环,服务创业企业的上游,从元器件到生产工厂打通供应链。下游打售卖渠道,不管是做营销、做市场、获得反馈还是卖货,形成一个生态系统。外界解读我们是孵化器,其实我们打造的是智能硬件供应链的生态系统平台,服务的是创业者。” 刘宏蛟说。

2015年1月总理探访深圳柴火创客空间,让“创客”和“创客空间”们倍受鼓舞。同月,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确定支持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政策措施,中央文件第一次提到“众创空间”。2月,科技部发文,指出以构建“众创空间”为载体,有效整合资源,集成落实政策,打造新常态下经济发展新引擎。3月,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总理再次反复提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并且将其提升到中国经济转型和保增长的“双引擎”之一的高度。不久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众创空间”纲领性文件――《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0年,形成一批有效满足大众创新创业需求、具有较强专业化服务能力,同时又具备低成本、便利化、开放式等特点的众创空间等新型创业服务平台的目标。文件指出,众创空间是顺应网络时代创新创业特点和需求,通过市场化机制、专业化服务和资本化途径构建的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新型创业服务平台的统称。这类平台,为创业者提供了工作空间、网络空间、社交空间和资源共享空间。与传统孵化器相比,众创空间的范围则更大,可以说是国家为各种新型创业服务企业下了一个定义。

在这种大背景下,许多大公司试图转型做孵化器。但大多数是因为孵化器是最不会使公司内部进行巨大变动又能吸引新鲜血液并迎合市场的方式。也有很多公司打着创业服务的旗号集资圈地却做着另一套工作。

虽然创业热下乱象丛生,但随着创业创新教育的普及,以及人们观念的转变,市场的吸引力将使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创业之路。与此同时,创业相关的周边产业也必将逐渐完善,并发展下去。

标准化还是差异化?

创新创业教育作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基础支持,是真正能在大众间树立创新创业思想、转变创新创业观念的重要途径。

然而创新创业教育十分难以标准化。3W咖啡希望能够通过服务的标准化与个性化相结合的方式,给予入孵的创业者加速度,帮助他们抢时间、抢人、抢钱、抢市场。首先给入驻的创业团队输出一套最基础的包括组建团队、融资、管理、营销推广等项目的培训,在此基础上再根据各个创业团队的不同问题做定制化的服务。对于相对成型的企业则会成立投后管理的服务团队,在战略、市场、包装、宣传等方面帮创业公司做完全陪伴式的辅助服务,加快其拿到融资的时间。

然而大多数创业服务公司并没有如此充足的人员配置,可以完全陪伴某个创业公司完成其组团、融资的全过程。因此,全民化的创新创业教育就有了重要作用。

从大洋彼岸的美国来到中国的创业周末就是一个致力于创业教育的团体。参与者不限行业领域,每周五下午集合分组,确定创业方向,周六和周日进行组建团队、包装品牌、完善产品、营销推广等创业全过程的实践,周日下午进行汇报,并由专业的创业导师进行评比,总共54个小时。创业周末的创业教育十分值得推广和学习,它以完全实战性的演练去培养创业者的创业思路,各行各业的创业者聚集在一起,也更能激发创意的火花。TechStars社区项目大中华区区域管理部门负责人Mark Koester介绍说,创业周末从2014年进入中国以来,创业培训活动的数量上升了275%,活动城市也新增了杭州、青岛、北京、成都等地,总数达到了8个。

外资企业的加入为创业服务注入了新的活力,也拓展了新的思路。普及创业教育,也将成为创业服务企业需要关注的重要领域。

创业者小马和大树经过深度的调查发现,创业服务企业的价值不仅限于服务创业企业,更在于通过加速创业企业的成长,打通创业的全产业链,普及创新创业教育,形成创新创业风气。

“如果再靠低廉劳动力换取利润的话,经济水平不是会有长远发展的,都说科教兴国,科技和教育上不去,国家就不会发展得好。而教育和科技是相辅相成的,教育上不去,科研实力就跟不上,人才就留不住,导致我国大部分高精尖人才流向海外。”王乃琛说,“创业就是创造一个事业,是本来没有的,创业和做科技应该往尖端走,而非谈模式、走可复制化的道路;应该围绕核心民族产业专类,在国际进行竞争,而非在国内打价格战。”

篇10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党的提出的“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精神为指导,把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工作摆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政府促进、社会支持、市场导向、自主创业的基本原则,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激活创业主体,完善创业政策,降低创业门槛,优化创业环境,放宽创业领域,保护创业成果,形成全民关注创业、积极创业的浓厚氛围,以创业带动就业,以创业促进发展,进一步推进现代国际旅游城市建设。

(二)工作目标:通过两年(—2011年)的努力,把我市建成创业环境优良、创业能人辈出、创业服务配套、社会充分就业的省级创业型示范城市;初步形成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组织领导、政策扶持、创业培训、创业服务和目标考核五大体系;在全民创业活动指数、创业活动对就业的贡献率、创业活动对企业成长的贡献率、创业环境满意度、创业活力和效率等5项创建评估指标上达到全省领先水平。

具体目标是:从年起到2011年,利用2年时间,使我市市场主体数量明显增加,每年新发展个体工商户7000户以上,新发展私营企业800家以上;每年再就业培训4000人、农民工1万人,创业培训2000人,创业成功率达到50%,实现城镇新增就业人员1.67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9%以内。

二、创业导向和创业主体

(一)创业导向:充分发挥我市地域和产业优势,围绕“四大基地”和“十大工程”建设,重点围绕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我市近期发展重点,主要建立以旅游服务业、食品及农副产品加工业、纺织服装加工业、生物技术及新医药产业、电子信息及软件产业、机械及仪器仪表制造业、新材料产业为主体的创业导向体系,通过创业政策扶持,形成更具地方特色的产业特点,通过创业使企业得以扩张、技术得以进步、产业更加优化、就业更加充分。

(二)创业主体:在全市倡导全民创业,重点鼓励和引导以下各类人员创业:

1.鼓励失业人员自主创业。积极引导失业人员利用已经掌握的专业技术和创业技能,自谋职业、自主创业。

2.鼓励农民致富创业。树立“培育创业型新农民,建设创业型新农村”理念,围绕游客和市民需求,鼓励农民发展一批集餐饮住宿、休闲度假于一体的特色乡村饭店旅馆;结合农事季节和农特产品加工,鼓励农民发展农耕文化和观赏性、参与性较强的“农家乐”体验项目。鼓励农民开展规模种植、养殖和农副产品流通及深加工等形式的创业活动;引导和帮助被征地农民转变观念,自谋职业、自主创业。

3.鼓励返乡农民工创业。积极引导他们利用资金、技术和经营理念等方面的优势和专长,投资创业,带头致富。

4.鼓励高校毕业生积极创业。充分发挥高校毕业生的才能和智慧,引导和鼓励他们从事个体经营,创办经济实体,在创业中实现自身价值。

5.鼓励转业退役军人再创新业。大力开发使用军、地两用人才,积极引导退役军人由安置就业向市场创业转变,通过政策扶持实现自主创业。

6.鼓励科技人员兼职创业。鼓励科技人员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兼职从事研究开发和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担任技术顾问、技术指导,或参与技术攻关、新产品开发,允许技术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

7.鼓励优秀人才来黄创业。鼓励吸引市外各类优秀人才带着项目来黄投资创业。鼓励籍在外人士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回黄创业,为家乡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8.鼓励民营企业二次创业。鼓励民营企业树立创业新理念,利用自身资本积累,在符合我市产业规划的新领域和新行业进行二次创业。鼓励民营企业树立创大业理念,通过扩大投资、技术改造、合资合作、重组嫁接等方式,做大做强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

9.鼓励残疾人自立创业。激励残疾人自尊、自信、自强、自立,充分挖掘残疾人自我开发、自我创造的潜能,支持残疾人自觉地投入到创业活动中,通过创业走上富裕之路。

三、具体工作步骤根据市创建工作的目标和任务,全市创建工作从年开始启动,至2011年底结束:

(一)准备阶段(年1月—5月)。建立健全创建工作领导机制,明确各部门职责分工,制定实施方案和专项规划;研究制定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工作的意见,出台相关政策,指导全市创业工作的开展。市有关部门出台创建工作实施细则,各区县制订具体的工作方案,明确工作目标和重点,完善工作措施,并于年5月前将实施细则和工作方案报送市创建领导小组办公室。

(二)宣传发动阶段(年5月—7月)。召开全市创建省级创业型城市动员大会,采取多种形式,利用各种宣传媒体,广泛宣传全民创业的积极意义和创业优惠政策,宣传成功创业典型经验,在全社会倡导转变就业思路、人人争相创业的新观念,大力培养勇于创业、乐于创业、善于创业的新时代创业精神,使创业成为人民群众的主动追求和自觉行动。

(三)全面实施阶段(年6月—2011年7月)。全面启动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实施方案,进一步完善组织领导体系、政策支持体系、创业培训体系、创业服务体系和工作考核体系等“五大体系”建设,稳步推进创业型城市建设,对照各项创建城市的要求,推进创建工作取得实效。主要工作:各级各部门研究制定完善扶持创业的各项优惠政策;开展面向全体城乡劳动者的创业培训,提升创业能力;完善创业服务机制,开展针对性、个性化的创业服务;创新创业融资机制,加大小额担保贷款扶持力度。开展创建创业型城市系列主题活动,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牵头,推进返乡农民工“回归”工程,引导农民工返乡创业;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牵头,经信委、工商联等部门配合,组织开展“创业金点子”创业项目征集、项目推介活动;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教育部门和共青团配合,结合大中专技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月活动,举办实施“创业进校园”活动;由共青团牵头,教育部门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配合,组织开展“青春与创业”活动;由妇联牵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配合开展“巾帼创业”活动;由工会牵头,经信委等部门配合,开展帮助困难职工创业的“职工创业”行动;由宣传部门牵头,有关部门共同配合,开展创业促就业宣传等活动。

(四)总结验收阶段(2011年8月—12月)。对创建工作实施情况进行全面总结,找出不足,积极调整和完善各项政策措施,巩固创建成果。召开全市创建工作表彰大会,评选表彰“创业之星”等一批成功创业典型,推动创建工作向纵深发展。对创建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进行全面评估,并通过社会问卷调查、数据统计、创业群体抽样调查等方式,全面做好全民创业活动指数、创业活动对就业的贡献率、创业活动对企业成长的贡献率、创业环境满意度、创业活力和效率等各项创建指标的统计分析,迎接省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对我市创建省级创业型城市的验收评估。

四、创建措施

(一)建立组织领导体系,形成推动创建机制

1.建立政府推动的领导机制。成立由市政府分管市长为组长,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主要负责人为副组长的创建省级创业型城市工作领导小组,市委宣传部、市人社局、监察局、财政局、人民银行、发改委、经信委、农委、教育局、科技局、国土局、住建委、城乡规划局、商务局、国税局、地税局、工商局、统计局、总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等相关部门分管负责同志为成员,统一领导创建创业型城市的各项工作,负责研究制定创建工作总体方案和各阶段工作安排,统筹协调,督促有关部门制定完善促进创业的各项政策措施,制定统一标准,评价创建工作开展情况。各区、县政府要相应成立机构,乡镇(街道)、社区(行政村)要明确专人负责,形成纵向到底的政府推动创业的领导机制。

2.建立部门联动的协调机制。创建创业型城市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要按照职能分工,明确专人负责,切实履行职责,加强协调配合,形成部门联动、共同扶持创业的协调机制。

3.建立专门运作的工作机制。市创建创业型城市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办公室设秘书、指导、督查、宣传等四个工作小组,负责创建创业型城市的日常事务工作,形成推进创建工作专门运作的工作机制。

(二)完善政策支持体系,鼓励引导全民创业认真落实鼓励、支持全民创业的各项政策措施,本着“能放则放、能宽则宽、切实可行、操作性强”的原则,进一步研究制定扶持创业的具体政策措施,并力求有新的突破。

1.工商政策

(1)放宽准入领域。按照“非禁即入”的原则,凡法律法规未禁止的行业和领域,一律向各类创业人员开放。对国家限制的行业和领域,只要符合规定的条件和标准,鼓励各类创业人员进入。鼓励和支持各类创业人员通过参股、联合、并购、独资方式,参与各个领域的投资建设。

(2)放宽登记条件。允许具备生产经营条件的创业者,凭居民身份证及前置审批许可等材料直接申办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允许企业跨行业经营,尊重企业对经营范围的表述;凡企业申请登记的经营范围涉及前置行政审批而暂不能提交审批文件、证件的,工商机关可在该经营范围后标明“筹备”字样,颁发筹备期营业执照。创业企业设立连锁经营门店的,可持总部的连锁经营文件和登记材料,直接到经营场所所在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请办理登记手续。

(3)放宽注册资本(金)限制。符合法律规定的投资主体,注册资本(金)达到3万元以上的,均可投资设立有限责任公司;单位和个人投资10万元以上的,可设立一人有限公司;允许公司注册资本(金)两年内分期缴付,其中投资公司注册资本五年内分期缴付;分期出资设立的公司,全体股东首期出资合计达到20%即可;出资人可以货币出资,也可以实物、工业产权、非专利技术、出让土地使用权、高新技术成果等非货币形式出资,非货币形式出资比例最高可占到注册资本的70%;创业者申办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登记的,一律不受出资金额限制。

(4)放宽企业经营场所登记条件。只要创业者承诺遵守法律法规并经有利害关系业主同意,或提交住所(经营场所)所在地居民委员会、业主委员会的证明文件,允许非生产类、无污染、不扰民的企业将商住房和住宅作为企业场所;创业者在各类经济技术开发区、科技园区内申办企业及个体工商户,如确实无法提交房屋或土地使用证明文件或县以上土地管理部门出具的批准文件的,可依据园区管委会出具的房屋或土地归属证明文件,登记企业及个体工商户住所(经营场所)。

2.税收政策

(1)对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可依税法规定减按20%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自年1月1日至年12月31日,对年应纳税所得额低于3万元(含3万元)的小型微利企业,其所得减按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对创业企业经认定、审核符合国家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条件的,可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2)个人增值税应税销售额未达到规定起征点的,免征增值税。

(3)创业人员下乡创办、领办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或从事特色种养业的,享受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其中,对农业生产者销售的自产农产品免征增值税;对农民专业合作社销售本社成员生产的农业产品,视同农业生产者销售自产农产品免征增值税。对企业从事农、林、牧、渔项目的所得,可按国家税收规定免征、减征企业所得税。

(4)残疾人自主创业,可按规定享受现行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等税收优惠政策。对各类企业招用残疾人达到规定人数和比例的,由主管税务机关按实际安置残疾人的人数,按照国家有关政策给予税收优惠。

3.财政政策

(1)建立创业扶持基金,主要用于开展创业培训、组织创业实训、开展创业服务和购买创业成果等。

(2)对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做出突出贡献的成功创业者,各级政府给予奖励。

(3)增加小额担保贷款基金,提高小额担保贷款放贷比率。建立担保基金正常增长机制,并根据国家就业政策和各类创业人员贷款需要,增加担保基金额度,最大限度地保证申请者“应贷尽贷”。放贷比率提高到1:5,符合贴息项目的,由财政全额贴息。

4.金融政策

(1)大力支持创业项目,当年新建、扩建、改建项目,优先安排贷款资金。建立政府、银行、企业协调联席会议制度,推进政府、银行与企业的沟通联系,搭建政、银、企交流合作平台,有效解决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的资金需求。支持符合条件的创业企业进入资本市场,通过股票上市、企业债券、项目融资、产权置换等方式筹措资金。

(2)加大金融机构的信贷支持力度。降低贷款门槛,简化贷款程序,提高审批效率。建立机制灵活、资本金充裕、运行规范安全的小额贷款公司,拓宽民间融资渠道,规范发展民间借贷,形成全民创业的多元化融资格局。

(3)建立完善全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整合扩大政策性担保公司的担保资本金规模,扩大担保业务和担保规模,为创业主体提供融资担保服务。

(4)进一步完善小额担保贷款政策。降低小额担保贷款反担保门槛。创业人员或其亲友的房屋(两证齐全)、汽车、机器设备(有购置发票)、大件耐用消费品或有价证券,经社区和担保机构共同评估认可后,均可作为抵(质)押品。第三人反担保的对象,由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扩大到经营良好、收入稳定的各类企业员工、社会团体工作人员;也可以采取创业人员之间“联保”或由经营正常的企业为创业人员提供反担保的办法。对无反担保人或抵(质)押品的,可以产权、股权、应收账款、商标、专利等动产和无形资产进行反担保。提高小额贷款额度。经办金融机构对个人新发放的小额担保贷款的最高额度一般掌握在5万元左右。对就业困难人员合伙经营或组织起来就业的,可以根据人数和经营项目的具体情况进一步扩大贷款规模,贷款最高额度一般掌握在50万元左右。除国家限制的行业外,当年新招用符合小额担保贷款申请条件的人员达到企业现有在职职工总数30%(超过100人的企业达到15%)以上、并与其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的,经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财政部门审核认定为劳动密集型企业的,经办金融机构根据企业实际招用人数合理确定小额担保贷款额度,最高不超过人民币200万元,贷款期限不超过2年。完善小额担保贷款贴息政策。除建筑业、娱乐业以及销售不动产、转让土地使用权、广告业、房屋中介、桑拿、按摩、网吧、氧吧外,上述个人贷款均作为微利项目。上述贷款期限最长不超过2年,到期确需延长的,可申请不超过1年的展期一次。微利项目的利息(含因利率上浮3个百分点而增加的利息)由中央财政全额负担,展期和逾期形成的利息,财政不予贴息。对劳动密集型企业,由财政部门按贷款基准利率的50%给予贴息,贴息资金由中央财政和当地财政各负担一半,展期和逾期形成的利息,财政不贴息。建立小额担保贷款奖励机制。对信用担保机构,按其当年小额贷款担保新增额的一定比例给予适当担保费补贴;对经办银行,允许其将贷款利率在人民银行公布的贷款基准利率基础上上浮3个百分点,同时按其当年发放小额担保贷款新增额的一定比例给予适当手续费补助。

5.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政策

(1)对登记失业人员自愿组织起来通过合伙经营或独自创办企业的,根据合伙经营或独立创办企业的人数,按每人2000元的标准给予一次性补助;对属于就业困难人员的,按每人4000元的标准给予一次性补助。

(2)对登记失业人员创办企业或各类经济实体的,根据其安置的登记失业人员人数,按每人1500元的标准给予一次性补助;对安置就业困难人员,按每人2000元的标准给予一次性补助。

(3)落实创业补贴政策。根据创业培训合格率等培训效果给予不高于700元/人的创业培训补贴和不高于300元/人创业培训后续服务补贴,确保创业培训后50%的开业成功率。选择一批创业成功的典型企业作为创业实训基地,为创业培训班合格学员提供6个月的创业实训场地;创业者经过实训基地培训且在半年内实现创业的,对实训基地给予一定的补助,用于改善实训条件。

(4)加快城市创业园(街)、“凤还巢”农民工创业园等创业载体建设。充分利用各类园区、规模较大的闲置厂房、专业化市场等适合创业的场所,建设具有滚动孵化功能的创业基地,为缺乏创业经验的创业者提供一段时期的孵化和扶持。要调动行业和企业的积极性,发挥行业和企业的功能,建立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创业孵化基地,为创业者复制创业项目或加盟提供便利。鼓励各类资本参与创业园和创业孵化园区建设。统一创业园区扶持政策。全市就业创业园、农民工创业园等各类创业园统一扶持政策:对各类创业实体自进园之日起3年内,按规定免收属于登记类、证照类和管理类等各项行政事业性收费;免缴物管费、卫生费等管理性费用,减半缴纳场地费,适当减免水电费,减免部分从减半缴纳的场地费中支付;各类创业实体招用就业困难人员、签订劳动合同并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在相应期限内给予社会保险补贴和岗位补贴,招用城市零就业家庭成员的给予一次性就业奖励。对自筹资金不足的,可提供小额担保贷款;对3年孵化期满后出园的微型企业,符合劳动密集型小企业的,可提供二次小额担保贷款扶持。

(5)对年及以后毕业的从事个体经营创办经济实体的大中专毕业生3年内免费求职登记、参加创业指导、进入人才库。对大中专毕业生的创业经历,报考公务员时视为基层工作经历;对自主创业专业技术人才可以申报评审市级以上(含市级)各类专家,创业业绩突出,可纳入人社部门管理服务范围,在职称晋升中符合相应专业破格晋升条件的,不受身份、学历、资历限制。

(6)积极为自主择业干部提供创业平台,落实国家相关政策,鼓励自主择业干部从事个体经营或者创办企业。

(7)对引进的人才和外来我市自主创业的科技人员,在晋升职称时,可以为其破格晋升中级以上(含中级)相应的专业技术职称。

(8)对有重大发明创造或有重大贡献的科技人员,从人才资金中给予补助和奖励。

6.土地政策

(1)把民营经济发展用地纳入城乡建设用地总体规划,优先安排全民创业用地计划指标。

(2)创业人员在办理国有土地使用权手续时,除以出让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外,可采取租赁方式用地;创业项目建设需占用农用地的,国土资源部门优先安排用地指标,优先办理用地手续;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使用本经济土地创业,可办理集体建设用地征用(占地)手续。

(3)鼓励各类创业主体以集体土地入股方式进行创业;鼓励高新技术企业二次创业向园区集中,优先供地。7.其它政策对登记失业人员从事个体经营的,自首次注册登记之日起,3年内免收管理类、登记类和证照类等有关行政事业性收费,免除前置审批各项费用。创业人员办理税务登记的,一律免收税务登记工本费。对发展乡村旅游开发或“农家乐”项目的,有关部门在证照发放、税费征收等方面,参照国家有关促进就业的政策,给予优惠扶持。

(三)健全创业培训体系,不断提升全民创业能力

1.扩大培训范围。将创业培训范围由下岗失业人员扩展到城乡各类劳动者,对已经创业企业者开展创业提升培训。

2.提高培训质量。改善教师素质结构,加强师资力量的培养和配备,根据不同群体、不同阶段的创业需求,采取理论与案例相结合、边培训边见习的教学方法,开展创业基础技能培训和项目开发培训,不断提高创业成功率。

3.推广和创新创业培训模式。以培训促就业为目的,以体现徽文化内涵和符合我市实际的特色劳务品牌为依托,努力开创我市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的新亮点。人社、农委、科技、工会、妇联、团委、残联等部门,要结合各自职能优势,根据不同的创业模式,提供不同的创业培训模式。

(1)实施“创办和改善你的企业”计划(英文简称SIYB)。依托各级公共就业培训机构,对于尚未有创业意愿的人员,进行创业意识教育;对有创业的想法,但没有实践经验或知识的人员,重点开展创业基本知识培训,帮助明确创业目标,选择创业项目,掌握开办企业的程序、方法和创业必备的专业知识培训;对已创办企业的人员,重点开展企业管理方面的专业培训,改善其经营管理能力,帮助其进一步扩大企业规模。

(2)实施“大学生创业助力计划”。依托全省高校毕业生创业培训基地,组织有创业意向的高校毕业生参加创业辅导和创业培训。

(3)实施“青年创业计划”。依托各级团组织,针对青年创业的不同阶段和不同需求,构建帮助青年创业的分级培训体系,安排创业导师对创业青年进行一对一陪伴式辅导。

(4)实施“职工创业、就业帮扶行动”。依托各级工会“困难职工帮扶中心”,对有创业愿望、创业能力的下岗失业人员和返乡农民工,开展各类创业培训。

(5)实施“巾帼创业、就业服务行动”。依托各级妇联“妇女就业服务中心”、“家政服务中心”,对有创业意愿的下岗失业妇女、农业富余妇女劳动力,零就业家庭妇女、返乡女农民工和女大学生,开展创业培训。

(6)实施“创办中小企业”计划。依托各级中小企业服务机构,建设高素质的中小企业创业指导师资队伍,针对创办中小企业的特点,开展创办中小企业产业政策、工商、税务、财务等相关知识培训,提升其自主创业能力。

(7)实施“1+X创业”计划。各部门结合自身优势,对有创业意愿的城乡劳动者,探索“1+X创业”培训,实现“帮一个人创业,带一群人就业”。

(8)实施“农村致富带头工程”。依托农业、科技等部门,结合农民创业带头人、星火计划带头人计划,开展农副产品生产加工,种植业和养殖业产供销等技能的培训,培养一批带动能力强的农民经纪人。

(9)实施“克隆引智工程”。引进经济发达地区优质、新兴和具有创意的创业项目,特别是服务业、传统特色产业和农业类项目,成立加盟总部和“样板”实训基地,以“克隆”的方式复制创业成功模式,创业就业相结合、教学实训一体化、加盟共赢,为创业者提供简单、实用、系统的创业辅导服务,提升创业成功率。

(四)健全创业服务体系,为全民创业提供服务

1.完善“六位一体”服务体系。要依托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在市、区县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建立各级创业指导中心,不断提升创业指导中心功能,规范创业服务标准,创新服务方式和手段,围绕创业培训、开业指导、项目开发、融资服务、创业孵化、跟踪扶持六个方面的内容,进一步完善“六位一体”的创业帮扶机制,为各类创业主体提供“一站式”服务,并逐步将创业服务延伸至社区、村组。

2.完善创业专家指导团。要通过聘请政府专业人士、专家学者、知名企业家、创业成功人士、社会中介机构人员,组建创业辅导人员队伍,根据创业者不同需求,采取会诊、出诊等方式,定期为创业者提供个性化和专业化的咨询、技术、管理等服务,帮助解决创业过程遇到的各种问题,提高创业稳定率。

3.加强创业信息服务。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完善项目开发和推介制度,设立创业服务窗口,在所属网站和相关媒体开设创业政策和项目信息等专栏,为创业人员提供创业政策咨询、投资信息、市场行情、项目推介、外经外贸和劳务供求等相关资讯服务。各地要积极采取政府开发、社会征集、个人提供、有偿设计等多种形式进行项目采集,开发一批有市场前景,特别是社区服务业方面的创业项目,建立创业项目资源库,实行微机数据库管理。建立政府支持并监管、企业与个人开发、市场运作的创业项目评估和推介制度,提高项目成功转化率。设立创业服务热线,接受创业者的咨询和投诉,提供及时有效的后续服务和跟踪指导。

4.提供用工服务。为创业者、新创办企业及其所吸纳的员工提供公共就业服务。指导创业企业结合生产经营需要,做好职工的岗前培训和在职培训。组织各类培训机构按照用工需求开展定向、订单培训,为创业企业提供合适人才。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要为创业者提供社会保障、人事管理、教育培训、职称评定等方面的政策优惠,吸引人才去新创办企业工作,扩大创业带动就业的规模。

5.提高行政效率。全面实行收费公示制度和企业交费登记卡制度,禁止任何部门、单位干预创业企业正常经营,严格制止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乱检查行为。进一步清理和规范涉及创业的行政审批事项,简化立项、审批手续,公布各项行政审批、核准、备案事项和办事指南,推行联合审批、一站式服务、限时办结和承诺服务,开辟创业“绿色通道“。继续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严厉打击欺诈、不正当竞争和制假贩假等扰乱市场经济秩序的行为。

(五)健全工作考核体系,保障政策措施落实

1.健全创业工作指标体系。建立一套完善的创业工作指标体系,内容包括:创业活动指数、创业对就业的贡献率、创业对企业的贡献率、创业存活率、创业服务质量、创业培训效果、创业环境、创业满意度等反映创业带动就业统计指标体系,并将指标予以分解。建立创建工作台帐,对创建工作进行细化量化,明确各区、县,市直部门的工作重点和进度要求,并逐项分解落实。定期对各区、县和市直有关部门的工作进行综合评价,定期督查,及时通报,表扬先进,鞭策落后,保证各项任务按时保质完成。

2.建立创建工作统计制度。加强基础信息采集,实施信息化动态管理。按月统计主要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及时掌握创建工作进度,并分析创建工作存在的问题,为领导小组决策和调度工作提供依据。各区、县及市直各有关部门每季向创建领导小组办公室报告创建工作和政策落实情况,市创建领导小组办公室定期对工作进展情况进行通报,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位。对市场主体活跃、创业环境优良、民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数量增长快、个体和民营经济财政贡献率高,以及在建设创业型城市中服务优质高效、创业主体评价好的部门、单位给予表扬;对创建工作进展缓慢、政策落实不到位、群众投诉较多的予以通报批评。

3.实行创建目标考核制度。市创建创业型城市工作领导小组根据创建工作的内容,将目标任务分解到各区县、市各成员单位,明确各成员单位的职责分工,实行目标管理,并列入各级各部门政绩考核及就业工作考核重要内容,实施年度绩效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