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工作调研报告范文

时间:2024-01-10 17:50:5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脱贫攻坚工作调研报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脱贫攻坚工作调研报告

篇1

一、水上交通基本情况

XX区辖XX个镇(乡、街道办事处),涉水镇(街道办事处)XX个,涉水行政村(社区)XX个、村民组XX个,涉水群众XX余万人。主要通航河流3条:XX、XX、XX;封闭性水库3个:XX、XX、XX,河流、水库通航总里程XX公里,其中:三级河道XX公里,四级河道XX公里,六级河道XX公里,等外级河道XX公里。客运企业XX家,货运公司XX家,漂流企业XX家,水上游乐景点XX家。客货码头XX个(其中客货综合码头XX个,客运码头X个,货运码头X个);便民停靠点2个;渡口13道,客运船舶13艘,餐饮趸船1艘,快艇3艘,游乐船56艘,货船24艘,渡船7艘,乡镇自用船234艘。海事工作趸船2艘,监督艇3艘,快艇1艘。

二、渡口、客运码头、停靠站点

(一)基本情况

全区有渡口13道(正常渡运6道,停渡7道),客运码头4个,年客运量7万人次;便民停靠点2个,单船最大客位数有150、70、66客位,年客运量为6万人次,服务设施包括:KTV、观光包房、阳光甲板,客运码头均属公司承包经营管理,现有的水运企业、港口码头等带动就业168人,其中各企业帮助解决精准脱贫户就业6人。

(二)建设维护运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在日常运营管理中,渡口和客运码头主要存在有以下问题:一是渡工队伍不稳定,人员素质偏低;二是客运码头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

(三)意见建议

一是提高渡工工资待遇,稳定渡工队伍;二是超前规划码头设计,建设功能齐全的码头附属设施,如水污染防治设施、安全隔离设施。

三、水路旅游客运发展

(一)辖区内水路旅游客运基本情况

全区有水路旅游的河道3条:XX、XX和XX,3条河道均已通航,航道里程XX公里(其中:四级航道76公里,六级航道41.34公里,等外级19公里),旅游航线以红色文化、生态自然风光、悬崖、瀑布景观为特点,旅游航线以XX、XX旅游为主,每年接待旅游观光6万人次。

有水路旅游企业3家,旅游客船13艘,快艇3艘,560客位,船型材质为钢质和玻璃钢2种,最大单艘客位有150、70、66客位,分别停泊在XX码头和XX,其中XX码头10艘、XX码头3艘。信息化应用方面,一是现有船舶均装备有甚高频、对讲机,二是通过信息化建设,建立了区级水上交通应急管理平台,在现有码头安装了视频监控设施,下阶段将在客运船舶上进行推广;绿色发展方面,一是区政府建立了船舶污染物接收、转运、处置三联单工作机制,二是部分码头配备了生活垃圾、生活污水接收设施和防尘、降尘等设施,三是通过水污染防治,对现有船舶全部进行厕所封堵,并根据船舶吨位大小分别安装了生活污水储存箱或便携式马桶,船舶靠岸后对污染物进行上岸回收处置,四是要求各类船舶加注合格燃油,并向加油站收集了该批次的成品油检测报告;部门职责方面,通过机构改革,现我局已将行政执法职责划至区综合行政执法局,保留行政许可与现场安全检查工作职责,区旅游管理部门职责也和我局相同。

(二)水路旅游客运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航电矛盾突出,因我区位于XX库区尾水段,库区放水发电大多在水上旅游黄金期,致使XX码头以上河段水位降幅较大,阶段性存在水位退至自然河道水位,停泊在XX码头的船舶需航行到下游21公里处的XX水域进行靠泊才能保障船舶停泊安全,水上旅游企业也被迫停业,退还停业期间的旅游团队预定旅游项目,另该库区XX码头由于位于库区尾水末段,码头停泊区长期处于干涸状态或因水位较低,不能满足航行条件要求,该码头无法投入旅游船舶进行水上旅游项目。二是虽区政府多次组织区内相关部门、镇(乡)和公司人员到周边省份进行旅游推广,但取得的效果不明显,旅游资源推广较为局限,河道旅游文化发掘不足。三是XX库区河段网络信息弱,特别是XX码头至XX渡口河段,移动网络信息未全覆盖,存在通讯盲区。四是水路客运企业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整体服务水平不高、服务意识不强。

(三)对水路旅游客运融合发展的意见建议

一是建议由上级部门统筹协调内河库区航电综合发展和进行航道整治,满足库区尾水段、低水位船舶航行需求。二是建议由上级部门组织媒体、旅游推广公司对我区水路旅游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宣传推广,着重推广我区丰富的红色文化和自然生态资源,提升我市及我区水上旅游资源知晓度和知名度。三是建议在XX码头至XX渡口河段区间建设移动网络基站,满足移动通讯和应急管理需求。四是强化从业人员教育培训,提高行业从业标准或后期教育培训,规范从业人员服务标准,提升我区旅游接待能力和形象。

四、货运港口和货物运输

(一)基本情况

全区有货运码头3个(XX、XX、XX),年货物设计吞吐能力150万吨,2019年货运量为70万吨。有大型库区2个:XX库区和XX库区,XX库区未建设船闸,属于封闭性库区,但该库区煤炭资源丰富,库区水路货运发展良好;XX库区船闸已建设完成,正在进行设备调试,预计明年可通航。可通过该水路运输出口的货物有水泥、石材、钢绳、铝产品、煤碳等,主要进口的货物有钢材、矿产、农产品等,水路货运发展潜力巨大。

(二)存在问题

一是现有码头功能单一,装卸工艺落后,不能满足市场多元化需求。二是航电矛盾突出,航道整治不足,无法满足各库区尾水段船舶航行基本条件要求。三是未建立一个专业化、规模化的货物运输企业,货运船舶配员不足。以上三点是制约我区内河码头、支流航运竞争力不足和瓶颈制约的主要原因。

(三)意见建议

一是加快推进三星码头建设进度,以现化代、规模化、专业化进行码头建设,以周边铁路、高速公路、国省道为支撑,达到以XX码头为中心,向周边市、县(区)辐射覆盖的能力,满足市场多元化运输需求,从而发展内河水运事业,带动附近群众就业或发展第三产业。二是上级部门统筹协调航电发展问题,在发展电力的同时满足水运发展需求。三是加快推进XX航道治理,整治各库区尾水段航道,打通航道最后一公里。四是加大对水路货运企业的宣传和引导,在我市或我区建立一个专业化、规模化、多元化的水路货物运输企业,针对性地开设船员培训班,为企业培养技能过硬的从业人员。

五、船舶和港口污染物防治工作情况

为确保我区船舶和港口污染物接收设施有效覆盖和衔接,区政府于2018年制定下发了《XX区船舶和港口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2018—2020年)》,确保水污染防治建设任务按期完成和污染物接收、转运、处置全流程监管。根据船舶生活污水收集处置装置建设计划,我局拟对辖区3艘客运船舶进行污水储存箱改造,现正进行改造图纸设计前期阶段。为达到环保要求,目前采取封堵厕所、放置便携式马桶进行过渡;港口自身环保设施改造也计划于今年9月份全部改造完毕,设施包括生活污水储存池、生活污水接收设施、岸电箱等。

(一)存在问题。一是部分小型船型因建造时间稍早,在建造船舶时未考虑生活污水处置因素,又因船体材质原因,船舶厕所内只能安装便携式马桶,致使厕所空间狭窄和短小,不便于游客在船舶上上厕所。二是部分船员年龄、文化差异,对水污染防治工作思想认识不足,在落实水污染防治工作上存在差距。三是因疫情影响,致使水污染防治建设任务推进进度缓慢。

篇2

情系老区,各级老促会为推动老区振兴发展成绩显著

新一届省老促会领导班子换届以来,在开枝会长的带领下,省老促会情系老区、用心用力,积极开展老区产业扶贫、组织名家名画义卖改善老区饮水条件等工作,为推动我省老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特别是今年以来,省老促会深入贫困革命老区开展调查研究,起草了多份高质量的调研报告,得到省领导的肯定,其中《关于我省革命老区脱贫攻坚情况的调研报告》中所提关于基础设施、交通、水利、生态、民生等方面的建议,大部分意见都吸收到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大脱贫攻坚力度支持革命老区开发建设的实施意见》(粤办发〔2016〕29号。各地老促会积极参与全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三年攻坚行动,为争取改善老区民生社会事业多方奔走,为解决老区群众实际困难鼓与呼。

高位推动,全省脱贫攻坚呈现良好开局

根据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脱贫攻坚的总体部署,特别是今年全省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召开后,省领导先后多次主持召开会议进行专题研究部署,统筹推进全省脱贫攻坚工作,并带队前往各地进行实地督导,全力推进任务落实。全省各地、各有关部门加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力度,坚持精准识别、完善建档立卡等基础性工作。

目前,全省各级各部门正积极推进各项任务,落实责任,聚焦贫困人口,初步完成贫困对象精准识别工作,实现精准建档立卡,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责任机制,加强支持保障力度,积极组织实施扶贫项目。全省脱贫攻坚进展顺利,呈现良好开局。

主动对接,全力推进老区政策的落地见效

省委、省政府历来高度重视革命老区的脱贫攻坚和振兴发展。在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高位推动、高效落实下,对原中央苏区、海陆丰革命老区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

加大老区扶持政策的推进落实。我省在基础设施、交通、水利、民生等方面对老区给予重点倾斜。下一步我们将会同省发展改革委等省直有关单位,积极对接国家部委,争取更多原中央苏区政策在广东落地。

加大老区精准扶贫的工作力度。2016年,省委、省政府印发的《我省新时期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三年攻坚实施意见》(粤发〔2016〕13号),明确重点支持原中央苏区、欠发达革命老区脱贫攻坚,明确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帮扶措施,落实革命老区转移支付资金,支持和加强当地基础设施建设,保障和改善民生。

加大海陆丰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规划的推动制定。目前,省发展改革委正牵头开展海陆丰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规划的前期研究,并积极向国家发展改革委汇报,争取适时上升为国家层面规划。

加大对革命老区重点区域的扶持力度。在1997年省民政厅编印出版《广东省革命老区村庄名册》基础上,以粤东西北地区627个老区镇,以及老区镇内新时期精准扶贫三年攻坚98.3万建档立卡相对贫困人口和原中央苏区、海陆丰革命老区为重点,给予重点支持,体现了对革命老区重点扶持的举措。

加大对老促会工作的支持。将充分发挥老区建设促进会的监测评估作用,在组织第三方机构评估时,吸收老促会的同志参加,创造条件使老促会更好地发挥作用;积极协助省老促会解决经费不足等问题,为老促会创造性开展工作提供保障。

梅州市老促会抢抓机遇主动担责推动梅州苏区快速发展

近年来,我们紧紧抓住赣闽粤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契机,认真推进中央苏区政策对接、扶贫攻坚、革命旧址维修建设等工作,比较有力地推动了梅州苏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当好参谋,不断推进苏区政策落地见效;主动作为,积极帮扶推动面上脱贫攻坚;乘势而上,促进革命旧址维修建设工作;坚持担当,注重充分发挥成员余热作用。近6年来,市老促会连续三次获得殊荣:一是获评“全国老促会工作先进集体”,二是被中央组织部老干部局评为“离退休老干部先进集体”,三是评为“全国革命老区减贫贡献奖先进集体”。会长罗德宜同志评为“全国老促会工作先进个人”。

汕尾市老促会乘势而上着力争取政策扶持促进汕尾老区振兴发展

我市老促会按照国家老促会和省老促会的工作部署,以促进老区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目标,以促进扶持欠发达老区加快发展为主线,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新常态,开辟新路径厚植发展新优势,增强发展新功能,开创发展新局面,加快补短板,重点放在落实上。

认真学习贯彻领会中央文件精神;修改《汕尾市老促会章程》;积极发展会员,誓将市老促会做强做大;加强老促会自身建设;加强革命老区宣传工作。

肇庆市老促会坚持实施年度建设计划扎实推进老区建设发展

从2013开始,我市老促会坚持实施年度老区建设事项,由老促会调查研究制定年度老区建设事项的计划方案,报市委、市政府审批同意后,由市政府办公室发文组织实施,取得较好效果。

据不完全统计,2013至2016年4年来,我市共下达老区建设项目2039个,到目前止已基本完成,共投入扶持资金30.2亿元。

我市从2013年起,每年由老促会与职能部门沟通,提出老区建设事项计划方案,报党委政府审定,发文组织实施,把老区干部群众的意愿转变成政府的行为,更有力地推动了老区建设发展。

梅县区委梅县区人民政府落实原中央苏区政策推进梅县区振兴发展

篇3

乡镇加强精准扶贫工作的调研报告

一、乡情概况

xx乡位于金寨县西南部,是一个典型的山区乡。210省道、合武铁路穿境而过,距县城梅山68公里。平均海拔400多米,年平均气温15.6℃,气候温和湿润。土地平坦肥沃,交通便利。全乡总面积84.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0227亩,山场93036亩。总人口15XXX人,辖8个行政村,XXX个居民组。

全乡有白纸棚、姚冲2个重点贫困村,贫困户XXX户,贫困人口2XXX人,移民人口XXX户,1937

人。20**年最终确定易地扶贫搬迁(移民搬迁)XXX户,XXX人。其中移民搬迁XXX户,XXX人(移民人口XXX人)。

二、贫困情况及致贫原因

(一)贫困情况

目前全乡贫困人口2XXX人,贫困发生率为xx.89。全乡道路、水利等基础设施有了明显改善,农业的基础地位进一步巩固,工业规模持续扩大,服务业发展迅速,人均纯收入得到提高,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精准扶贫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20**年,根据县委、县政府统一部署,建立和完善了贫困信息系统,贫困人口信息不仅全部录入到国务院扶贫开发系统,还录入到了金寨县精准扶贫大数据平台,实现了双重动态管理。

(二)致贫原因

1、基础设施条件差。部分地区特别是高寒山区群众居住分散,生产资料匮乏,生存环境恶劣,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造成农林产品运不出去,农产品经济价值不高,农民增收不快,改变自然状况的能力不强,使得农民生活在一个“自然条件差—农民收入低—改变自然条件难—农民收入低”的恶性循环中。

2、贫困人口科技文化素质低。全乡贫困人口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文化层次偏低,接受新科技、新思想的能力差,思维方式、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十分落后,小农经济意识较严重,种植养殖的生产经营方式陈旧,发展商品经济、开拓市场的能力弱,发展经济空间小。

3、天灾人祸导致贫困和返贫。有的贫困户本来家庭经济状况就差,赶超贫困线就不易,若遇天灾人祸,如因家庭成员突遇伤残、重病、死亡或种植业因自然灾害减产减收,养殖业遇瘟疫等因素的影响,就有可能造成更贫困或再次返贫。

三、扶贫工作主要做法

首先解决“扶谁”问题。做好扶贫基础工作:一是摸清贫困底数。全面核实贫困村和贫困户基本资料信息,摸清贫困户基本情况、致贫原因、帮扶措施,对贫困村落实产业扶贫项目;二是做好扶贫分类。根据致贫原因,对每个贫困村贫困户都建立一村一册、一户一簿、一个脱贫计划、一套帮扶措施,因村因户施策,实行动态管理,为精准扶贫提供科学依据。

其次是“扶什么”。明确扶贫工作任务:一是抓好规划实施,明确扶贫目标。根据建档立卡信息,制定贫困村贫困户精准帮扶规划,确保一村一策、一户一卡,村有发展目标,户有致富项目,全面落实帮扶措施;二是坚持以脱贫攻坚为统揽,大力推进以“两个搬迁”为主要抓手的农村宅基地改革、美丽乡村建设等“四项重点工作”,不断完善集镇功能和中心村庄基础设施建设。三是发挥社会参与扶贫的积极作用,鼓励和引导各类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有针对性的参与社会扶贫。吸引企业到贫困村投资发展,为贫困地区和贫困户提供有效的帮助,逐步从根本上解决群众住房、行路、吃水、上学、就医等难题,不断加快贫困群众发展致富步伐;四是是抓好光伏扶贫工作。按标准要求安装好全乡贫困户分布式光伏电站,及时全面并网发电,早安装、早受益,以增加贫困户家庭收入;五是深入推进“雨露计划”和大学生助学贷款等政策。扩大扶贫助学范围,提高补助标准,大力开展劳动技能培训,提高创业就业能力,实施智力扶贫,使贫困户早日实现脱贫致富。通过一系列措施使扶贫工作由“大水漫灌”到“精细滴灌”。

四、开展精准扶贫的几点意见和建议

1、关于易地搬迁脱贫:当前各乡镇已将此作为我县十大精准扶贫举措放在第一位,但是进度不一,方法不同,贫困户隔岸观龙的多。突出的表现在规划不合理,易地搬迁只考虑到贫困户迁出原住地,没考虑将来的生存与发展。只考虑扶贫工作,没考虑到应将这些贫困户搬至乡镇中心集镇,形成规模人口集聚成市场带动城镇及贫困户可持续发展。

2、关于特色农业脱贫,百村千户旅游扶贫,生态保护脱贫举措不明显,推动不够,实际上这些恰恰是群众最盼望的举措,政府在这方面应加大力度。

篇4

县委发出号召――每个县级部门至少选派一名干部到贫困村任“第一书记”。

8月的一天,县人民检察院党组召开了一次会议。“任务已经下来了,我们对口帮扶的是明中乡木瓜村,派谁去当‘第一书记’呢?”检察长黄斌发问。

“扶贫攻坚是块硬骨头,不好干啊!”

“木瓜村非常偏远,派去的这个人要特别能吃苦。”

党组成员议论纷纷,“第一书记”人选始终定不下来。

“我去!我是农村出来的,对农村生产生活都很了解。”党组成员、政治处主任伍东风主动请缨。

“伍主任,你已经是副处级领导干部,还愿意去当‘第一书记’,图个啥?”有人问。

“木瓜村脱贫任务重,年轻同志缺乏农村工作经验,我对农村工作熟悉――我去合适!”伍东风信心十足地说,“有检察院的各位同事作后盾,一定能完成脱贫任务!”

就在全县扶贫攻坚动员会的第二天,伍东风背起背包赶赴木瓜村。

凝心聚力

一进村,伍东风傻眼了。

这是一个“长”在绝壁上的村子――不少村民的房子悬在绝壁上,靠木板支撑着。

全村只有四座水泥房,且户与户之间极其分散。

一番调查后,伍东风的心彻底凉了。

村民还停留在传统农耕时代,不愿意改变。

村里仅有的农林产业,还处在散乱发展的状态。

更要命的是,干群关系差,村支“两委”工作不力。

…………

“这哪像今年就要脱贫的样子?”伍东风感到压力山大。

短暂的失落,让他冷静下来。

旋即,伍东风开始寻找“病根”。

几天后,伍东风与村党支部书记张尤才进行了一次长谈。

“老张,木瓜村不光是贫困村,也是后进村党支部,你知道为啥?”

“哪个村民来办事,我们都是丢下自己手里的活路先去给他们办。”张尤才无奈地说,“被定为后进村党支部实在想不通。”

“这只是在被动地为群众服务。”伍东风说。

“村党支部被确定为‘后进’的重要原因,是没发挥好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的作用――村民穷!”伍东风说。

“伍书记,我晓得了,我们要主动为村民脱贫出谋划策。”张尤才豁然开朗。

很快,木瓜村党支部从抓班子强化引领作用、抓队伍强化表率作用、抓规范强化自身建设、抓公开强化决策监督入手,干部服务群众的意识大大增强。

“东风书记来了,脱贫有希望了!”看到村干部精神头有了变化,村民们心里也燃起了希望。

重点突破

一次,驻村扶贫工作组到贫困户唐清术家走访。

伍东风刚迈进门,便闻到一股刺鼻的气味。

“伍书记,进屋坐。屋里有点脏,别介意。”唐清术一边吹着板凳上的灰,一边不停地咳嗽。

“你啷个咳得这么厉害?”伍东风使劲压了压有些摇晃的板凳,坐了下去。

“我这是老毛病了,冬天咳哽的(方言,即整晚咳嗽),所以不敢到外地务工,怕影响别人休息。”唐清术一脸无奈。

“你这个房子环境不利于调养,可以搬到新农村集中安置点去噻,那里干净卫生,离医院又近。”伍东风说。

“伍书记,那里好倒是好,但是没得钱呀,有点钱还要留给孩子上学。”唐清术面露难色。

“孩子上学,国家有帮扶政策可以享受。”

伍东风向唐清术介绍了扶贫政策,说服其搬到新农村集中安置点居住。

最终,唐清术居住环境得到改善,咳嗽的老毛病逐渐得到缓解。

而这只是伍东风三番五次入户,为重点贫困户谋出路的一个缩影。

伍东风将走访以来形成的三篇调研报告先后送到明中乡党委和帮扶单位。

“木瓜村的人居环境差、危旧房问题突出,从特殊地理条件看,我建议采取移民搬迁与就近安置相结合的办法来解决。”伍东风和明中乡党委书记江成敏合计,“以李家湾为就近安置点,带动其他农户进行危房改造,而且越快越好。”

一番论证通过,很快,以李家湾为重点的就近安置点建设启动。

2015年8月11日,李家湾,天气晴朗。

伍东风与江成敏来到五组组长凌瑞明家。

因为居住环境差,凌瑞明家一直有改建房屋的打算。但因儿子患病需常年治疗,家里积蓄所剩无几。

“你作为一组之长,能不能把自家的猪圈拆了,带头改建一下房子?”伍东风试探地问道。

“工程量太大,钱不够!”凌瑞明苦笑。

“政府出钱帮你把门前土地平整出来,你自己花不了多少钱。”伍东风说。

“真的啊!既然政府这样帮助我们,傻儿才不干呢!”凌瑞明眼里泛着喜悦的光。

说干就干,第二天,挖掘机就隆隆开进现场。

就这样,伍东风挨家挨户串门,详细介绍改建李家湾的方案。

很快,方案得到村民赞同,一场轰轰烈烈的村容户貌改造工作展开。

谋划未来

“精准识别是为精准施策,精准施策是为长久脱贫。”对此,伍东风深谙其道,早已为木瓜村谋划出致富蓝图:实施整村退耕还林,发展经济林,林下种植中药材,还可以养蜂、羊等,形成真正的生态产业。

而今,在伍东风的带领下,木瓜村实现了整村退耕还林1397亩,发展起了以核桃、花椒、魔芋、独活、藁本、党参等为主导的生态经济。2015年,木瓜村实现总收入110万元,帮助35户贫困户发展起了产业,转移富余劳动力65人……

“木瓜村,贴在绝壁上,从谷底贴到云端。农家、炊烟如画,月光散落,在岩树间。树皮、竹条做的画壁,显然早于桃花源……”这是伍东风初次看到木瓜村时作的一首诗。

篇5

5、6月份,乡村振兴服务队××××队,紧紧围绕五大振兴积极开展工作,现将近两个月来的工作简要汇报如下:

1、围绕组织振兴方面,我们对所服务5个村的党建工作进行了全面调研,通过座谈交流、入户调查、党员谈话、问卷调查等多种形式,摸清各服务村党建基本情况,形成调研报告,并及时将调研情况反馈给镇党委。

2、及时传达市两会情况,组织学习市政府工作报告;学习中央两会精神,政府工作报告。严格落实“”制度,开展主题党日2次,集中学习6次,集中观看灯塔大课堂第十课,组织收看××××干部大学堂·空中课堂直播课程;重温入党誓词;入村开展志愿服务工作。

3、通过多方联系邀请××××文化馆副馆长××××、演出部主任××××、合唱团成员××××一行到××××镇考察调研,座谈助力乡村文化振兴形成战略合作等事宜。

4、围绕产业、文化振兴方面,积极联系省××××集团教育发展有限公司对所服务的5个村就乡村文明村内文化长廊建设情况现场考察、航拍,研讨文化长廊设计方案,促成该公司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合作一分田项目。

5、按照市委组织部要求,积极开展扶贫村贫困户饮水安全问题摸底调察,并按时完成。

6、积极配合××××县龙××××镇××××村第一书记到乡村振兴服务队××××队学习参观交流。

7、积极促进××××村土地流转工作,并联系投资意向人到村实地考察洽谈。

8、前期,为促进××××村村居生态环境提升及村集体产业增收,我们通过协调并组织该村书记到新泰市考察学习黄花菜种植情况,近期服务队对该村黄花菜种植、生长情况进行了多次察看调研,效果明显。

9、按照万名干部下基层工作要求,××××区纪委纪委副书记、区监委副主任××××一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组成员、××××学院党委书记××××、××××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等一行7人先后到服务队调研工作并看望派驻服务队同志,座谈交流乡村振兴工作,为服务村送去党建学习资料。

10、按照市委组织部要求,积极申报“××××”典型材料。

11、通过多方联系联合××××中医药大学眼科附属医院在××××镇开展“助力乡村振兴光明行动”,为镇域白内障患者免费实施复明手术,并联系省××××电台健康××××栏目进行跟踪报道。

12、助力做好乡村防疫工作,积极促成健康××××栏目与镇卫生院健康人才培养合作,协调镇卫生院××××院长参与健康××××栏目直播。

13、为促进农民增收,我们积极联系了解××××家庭农场协会相关事宜,目前正在洽谈中。

14、积极联系好品××××项目,助力××××镇特色××××产业品牌提升。

15、促成线上平台××××与镇上蔬菜批发市场合作,组织视频会议(服务队、市场运营公司××××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平台三方),目前完成框架协议。

16、继续联系××××××××教育发展有限公司进一步交流乡村文化建设规划设计相关内容,探讨深度合作,拟就开发教育实践基地项目进一步考察交流。

17、积极配合镇党委政府完成××××村森林村居及××××村市级绿化示范村申报资料。

18、三夏生产正当时,服务队队员分组调研服务村麦收情况及玉米种植情况。

19、按照区委要求,参加“××××××”全市脱贫攻坚暨乡村振兴工作现场会。

20、通过多方联系邀请××××技工学校×校长到××××镇,就助力乡村产业、人才振兴座谈交流。

篇6

个人精准扶贫调研报告范文(一)

根据市扶贫办的要求,我镇对2016年的扶贫开发精准识别工作进行了认真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1、领导重视。镇政府高度重视扶贫开发精准识别工作,强化组织领导,镇政府成立以镇长为组长,分管镇长为副组长,农业办、财政所、民政科、经管站等单位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领导小组负责工作督导检查。抽调人员专门负责这项工作,特别是要组织机关包村干部进村入户,在每个村成立3-5人的工作班子,集中时间、集中精力抓好这项工作。

2、组织培训。我镇按贫困发生率4.5%的比例进行识别,我镇的贫困人口数为3377人,将贫困人口规模分解到行政村。召开了扶贫开发精准识别专题会议,开展业务培训工作,把贫困户识别的目标任务、工作要求、具体方法等作为培训的重点内容。把培训重点放在镇包村机关干部、村干部两级,确保有一支工作队伍、每个村都有明白人,确保精准识别工作规范有序进行。

3、农户申请。把精准识别的相关政策宣传到每个行政村和每个农户,确保广大群众的知情权和参与权。向各村宣传贫困村申请条件和工作流程。广泛组织发动农户自愿申请,确保符合条件的贫困户全部纳入识别范围。各行政村在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和村级组织充分讨论基础上,自愿提出申请,报镇人民政府审核,形成贫困村初选名单。

4、入户调查。农户提出申请后,由镇机关包村干部会同村委会开展入户调查,核实相关情况,对不符合条件的予以剔除,筛选出贫困户初选名单。

5、民主评议。对贫困户初选名单,各行政村召开村民代表会议进行民主评议。民主评议留有详细的会议记录,包括时间地点、参加人员、发言记录、评选过程等内容。最后,根据评议结果,经村两委集体研究,由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和驻村第一书记(或包村干部)核实签字后,确定贫困户入选名单。

6、公示公告。先将入选名单在贫困户所在的行政村进行第一次公示(公示期为7天);经公示无异议后,报镇人民政府审核,确定出全镇贫困户名单,并在各行政村进行第二次公示(公示期为7天);第二次公示无异议后,汇总后报市农村扶贫开发精准识别工作办公室复审,复审后进行公告(公告期为5天)。

7、建档立卡。由镇人民政府组织村委会、驻村工作队和帮扶单位,对已确定的贫困户填写贫困户登记表,并录入贫困户信息库。

二、存在问题和下一步工作打算

在扶贫开发精准识别工作过程中,我们虽然做了一定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还存在一些问题。由于全镇有83个行政村,在贫困户登记表的收取过程中,存在部分户主只填写了户主信息,没有填写家庭成员信息,最后统计的贫困户人口数为3278人,导致与市扶贫办下达的贫困户人口数3377人少99人。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主要做好以下两点:

1、核对各村上报的公示名单和贫困户登记表名单信息,将遗漏的贫困户人口数进行核实存档,以备以备下步改正

2、上报的采集信息存在身份证号码不准确、银行账户漏填或不准确、填报信息不完整等问题。仔细核对上报信息,列出信息填报存在错误的户,以备下步改正。

个人精准扶贫调研报告范文(二)

市自实施千企进千村、结穷亲、帮穷户、拔穷根精准扶贫工程以来,众多企业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相继深入到定点扶贫村开展扶贫帮困工作,已经有了一个好的开端。那么,贫困村的现状如何、扶贫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怎样实施精准扶贫、又有哪些保障措施?近日,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专程到商会常务副会长、集团公司董事长定点联系的扶贫村县镇xx村进行了实地调研,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与现状

xx村位于城关镇西部,与县最边缘的乡相邻,版土面积8.6平方公里。全村共有12个村民小组,410户,1806人,其中,区移民 235户,耕地面积2700亩,其中,旱地2050亩,水田650亩,林地1400亩。xx年全村人均纯收入3260元。根据国家贫困标准(xx年人均纯收入2736元)统计,该村现有贫困户232户,966人,占全村总人口的53.5%。

有史以来,xx村始终以自给自足的传统农业生产为主但农业生产条件较差,产业结构单一。生产水平低、生产成本高、农业生产效益低下、增收门路单一、农民观念落后、因灾、因病返乡较多,是该村贫困现状的集中体现。

二、扶贫目标及对策

针对xx村贫困现状,子胥湖集团公司扶贫工作专班通过进村入户调查摸底,并与村两委会多次商讨,初步拟定了扶贫发展规划,力争在2020年前,通过项目拉动、产业带动、包户促动、整体推动的方式,把xx村打造成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绿色宜人、生态空间山清水秀、文化事业兴旺繁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1、扶贫目标

采取项目扶贫、产业扶贫、包户扶贫的方式,利用子胥湖集团产业带动优势,力争通过6年的奋斗,形成以桃子产业为主的观光、休闲、采摘生态旅游园区,实现产业发展(发展生态桃园1000亩以上)、农民增收(人均年增收300元以上)、生态改善、村容靓丽、村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到202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到5000元。

2、扶贫对策

一是完成村主干道的公路扩宽、硬化。力争在2015年前投资600万元完成郧庙路至村万头猪场的6.5公里道路扩宽、硬化,达到路石宽8米,水泥路面宽6米的要求,并搞好路间及排水沟建设和绿化带建设,形成桃花大道景观带。

二是改善土地生产条件。xx-2018年通过对xx进行水、田、路、渠的综合治理(面积450亩),形成耕地园田化、梯田化;新修河堤石岸6000米,改挖河道400米;修建机耕路28条2400米、田间作业道36条4500米;维修库塘8口、引水堰渠4000米。

三是建设万头生猪养殖基地。计划从2015年开始,投资2600万元,建设一个现代化的种猪繁育场,专门繁育子胥湖土黑猪(年繁育10000头以上),为贫困户和养殖大户提供优质种猪仔,对贫困户实行先赊后还的办法,扶持贫困户发展养猪业。然后,由子胥湖集团公司统一收购、加工和销售,并统一品牌、统一价格、统一标准,形成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供、加、销一体化的经营模式,带动贫困户和基地农户实现产业化经营。力争到2018年形成万头养殖规模。

四是建设千亩生态桃园。计划xx-2016年投资200万元,建成1000亩生态桃园,引进最新的水蜜桃、油桃和大樱桃品种。桃园内套种草莓或花草,实行立体种植,配套建设一批观光景点,培植春赏桃花、夏摘桃果的桃文化观光园。

五是建设大型沼气发酵罐并扶持农户发展沼气池。利用沼气发电供农户照明和养殖场供热,利用沼渣生产有机肥供生态果园、生态茶园及农作物,沼液直接用于农作物施肥,实现农产品的有机化。到2020年,结合农村环境整治,搞好农户庭院绿化和景观化,实现庭院靓化。

六是建设独具风格的乡村农居。结合农村危房改造和新农村建设要求,实行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风格、统一施工的办法,对现有农户庭院进行改造升级,把居住比较偏远、交通不便的农户和土坯房、干打垒房屋进行搬迁和重建,达到整齐划一、特色明显、出行方便、环境优美的要求。

七是整合项目,建设xx村综合服务大楼。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力争在2016年投资500万元启动建设集办公室、卫生室、图书室、活动室、游客接待中心、村文化活动广场于一体的综合服务大楼,为发展休闲旅游农业奠定基础。

八是发展旅游服务业。修建打造休闲旅游景点,建设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青的休闲农庄,配套发展餐饮业,计划新发展农家乐12家,使全村的农家乐达到20家,从业人员100人以上,年营业额达到600万元以上。

三、保障措施及建议

1、保障措施

为确保扶贫对策和目标的落实,尽快改变xx的贫困现状,必须强化以下三项保障措施:

第一,成立专业合作社。分别成立桃子产业合作社和养殖产业合作社,把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实行产业化经营,彻底解决小生产与大市场的连接问题,带动贫困户发展产业、增加收入。

第二,实行土地流转。把土地向种田能手和企业流转,农民通过培训到企业打工,实现由农民向产业工人的转变,通过土地流转收入、打工收入和企业分红,提高农民收入。

第三,落实工作责任。子胥湖集团公司成立以董事长挂帅的扶贫工作专班,全面负责xx村扶贫工作,同时下设多个工作部门和子公司,具体负责单项工作。其中,项目部负责扶贫项目的争取和实施;工程部负责有关工程的施工和管理;财务部负责扶贫项目资金的争取和足额支付;生态农业开发公司负责产业扶贫的实施; 润景园林公司负责观光景点建设和全村绿化工作。公司按照计划进度,逐年逐项进行检查考核。

2、几点建议

一是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切实把精准扶贫纳入重要工作日程,做到心中有目标、工作有计划、行动有措施、考核有内容。

二是为扶贫攻坚提供强有力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各级政府应出台优惠政策,助推扶贫攻坚,用政策调动企业扶贫的积极性,并对农民发展产业、生产经营予以鼓励和支持。同时,要积极协调金融、扶贫和房产等部门为扶贫融资予以大力支持,在政策允许的情况下,更多的提供一些低息或无息贷款以及专项资金拨付。这样,既可以减轻企业的负担和压力,又能确保扶贫目标的实现。

篇7

精准扶贫工作调研报告范文(一)

201X年,XX县被列为全省精准扶贫示范县以来,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强化措施,扎实推进1236扶贫攻坚行动。以解决群众突出问题为重点,加快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步伐,坚决打好统筹扶贫、精准扶贫、开放扶贫、造血扶贫和生态扶贫整体战。至201X年底,全县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 5050元,较上年增加651元,增长14.8%,比201X年增加 1851元,全县新扶贫标准下的贫困人口由201X年的8.76万人减少到4.1万人,累计减少4.66万人,年均减少1.55万人,贫困发生率由50.8%下降到24.6%累计下降26.2个百分点,年均减少8.73个百分点。

一、201X年以来的扶贫成效

一是加大整合资源力度,不断改善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近年来全县以专项扶贫为着力点,积极构建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的大扶贫格局,整合投入抓扶贫,加快推进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201X年以来,衬砌渠道243.6公里,新增农田灌溉面积11100亩,发展牧草节灌面积2000亩,恢复和改善灌溉面积4.70万亩,治理河道40.28公里(防洪堤),治理小流域1.6平方公里,建成梯田2.32万亩,解决了5.79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82.9%;实施农村公路建设项目119项715.25公里,其中新改建通乡油路6条151.13公里,通村油路(水泥路)79条434.8公里,通村砂砾路34条129.34公里;100%的乡镇通了油路(水泥路),49.5%的建制村实现了通畅;先后投入电力建设资金3.9亿元,先后建设主变11台、容量756.6兆伏安,安装配变93台、容量12.22兆伏安;新建330千伏、110千伏输电线路241公里,新建改造35千伏及以下输配电线路180公里,全县村组通电率达100%。贫困村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发展条件明显改善。

二是积极培育发展富民产业,不断拓宽贫困群众增收渠道。201X年以来,县上每年安排1亿元以上财政资金扶持设施农业发展,同时累计注入担保资金1.83亿元,发放妇女小额贷款6.86亿元、双联贷款8.54亿元、双业贷款10.66亿元,积极引进甘肃银行、鑫隆小额贷款公司和中国扶贫基金会中和农信项目,为贫困群众提供无担保、无抵押、高效便捷的小额贷款服务,有效缓解了贫困群众发展资金不足的问题。有效整合人社、扶贫、教育等部门培训资源,组织开展各类实用技术技能培训,使群众自我发展能力进一步提升。扶持建成华藏寺镇栗家庄高原设施林果效益试验示范园、打柴沟镇上河东日光温室示范点等一批产业示范园区,初步形成了以人参果、红提葡萄、高原夏菜、马铃薯、食用菌、XX白牦牛和XX肉用细毛羊为主的基地化生产格局。201X年,扎实推进设施农牧业+特色林果业主体生产模式,开工建设日光温室4908.6亩,养殖暖棚38980.3亩;推广以小黑麦、紫花苜蓿为主的优质牧草28万亩,完成以马铃薯全膜垄作栽培技术为主的旱作农业5.1万亩;大力推行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发展模式,全县农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达到577个,发展会员3062人,带动非成员农户5209户。全县特色种植面积达到38.35万亩,建成高原夏菜生产基地9.1万亩,旱作农业种植面积达到5.1万亩,饲草料种植面积达到28.15万亩。设施农业累计达到8.54万亩,规模养殖小区达到780个,设施农业实现从无到有,从有到强的跨越式发展,已成为农牧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特色种植业产值达9.66亿元,畜牧业产值达5.02亿元,特色农牧业收入占到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的60%以上。组建农村经济合作组织462个,培育和引进县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8家,多个无公害蔬菜品种和白牦牛系列产品分别得到国家绿色食品质量认证、产地认证、有机食品认证。

三是全力实施下山入川,加快推进高深山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步伐。县上多年来持之以恒地把移民搬迁作为解决贫困的有效途径,积极整合各类项目资金,集中力量办实事、办大事,移民工作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201X年以来,县上研究制定了生态移民规划和安置方案,动员各方力量深入实施下山入川工程,全力打好生态移民攻坚战。通过市内农林场安置、毛藏库区移民新村安置、县城安置、县内易地搬迁安置、县外安置、劳务移民和教育移民等多种方式搬迁安置移民,先后建成了华藏寺镇红大口、华藏寺镇黄草川、松山镇红山根等生态移民安置点28个,搬迁移民5881户27077人。同时,整合农牧、人社、教育、扶贫等部门培训资源,不断强化职业技能培训,千方百计扩大劳务输转规模,201X年以来累计输转城乡富余劳动力20.1万人,实现劳务收入24.59亿元。生态移民工程和劳务输转工程的深入实施,使全县累计退出耕地10.7万亩,建成草原围栏面积510万亩,禁牧160万亩,草畜平衡427万亩,从根本上解决了高深山区农牧民群众生产生活困难问题。

四是持续加强智力扶贫,不断增强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始终坚持把贫困人口的教育和培训作为扶贫开发一项重要工作,逐步探索形成了项目+产业+科技三位一体科技扶贫模式。深入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每年培训农牧民10万人次以上,骨干培训5000人以上,累计培育科技示范户1.45万户,培养了一大批懂科技、会管理、善经营的新型农牧民。不断加强农牧业科技创新,先后完成各类农作物新品种新技术试验328项(次),示范163项(次),示范面积达75万多亩,旱作农业、测土配方施肥、大田高效节水等新技术得到广泛应用,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96%以上,良种良法的增产增收效果十分明显。认真开展以两后生为主的贫困劳动力技能培训,先后组织输送贫困家庭两后生2180名,培训雨露计划2236人,基本实现了就业一人、脱贫一家的目标。

五是着力提升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统筹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201X年以来,新改建中小学校舍面积达16.7万平方米,学前幼儿毛入园率、义务教育巩固率、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分别达到63.8%、99.34%、89.64%,12075名农村中小学生全部吃上了营养餐,率先在全省实现了由小学到高中阶段12年的免费教育,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学校布局日趋合理,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建成卫生业务技术综合服务楼、迁址建设了藏医院、新建县医院门诊医技大楼和9所乡镇卫生院、73所村卫生室,今年开工建设妇保院和藏医院住院部楼,医疗卫生条件明显改善。社会保障标准和水平明显提高,城市和农村低保对象分别达到7381人和51627人,五保供养人数达1525人,供养规模位居全省前列。新农合参合率、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率、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分别达到98.62%、97.64%、99.7%。建成保障性住房14188套、游牧民定居工程2480套,改造农村危旧房10500套,城乡居民人均住房面积达21.82平方米,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达90%以上。

六是不断加大社会扶贫,努力形成扶贫开发合力。201X年以来,各对口帮扶单位高度重视,扎实开展帮扶工作。先后落实各类对口帮扶资金6862.16万元,重点实施了黄草川生态移民示范园、红山根生态移民示范园、打柴沟镇设施农业示范园、工业园区给水工程、小城镇建设、道路建设和人才培训等帮扶项目,为贫困群众帮办了一大批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好事,为全县扶贫开发注入新的活力。在全省开展的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中,省市县乡245个单位、7334名干部联系我县176个贫困村和10289户特困户,各联村单位和联户干部协调落实富民项目475项,落实资金2.61亿元,受益群众8.4万余人;为贫困村、贫困户兴办实事2500多件,捐款捐物折合资金2353.87万元,201X年争取财政专项扶贫资金4986万元,组织实施扶贫项目8大类30余项,减少贫困人口1.53万人,扶贫开发取得了显著成效。

二、201X年奋斗目标

1、增加农牧民收入。全县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武威市平均水平,贫困乡镇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5%以上。社会事业、公共服务、生态建设全面推进,农牧民综合素质和自我发展能力明显提升。

2、减少贫困人口。到201X年底,力争全县基本实现稳定解决温饱的目标,贫困人口大幅减少,减少贫困人口2.5万人,年均减贫0.5万人,返贫率控制在30%以内。

3、201X年内组织实施贫困村整村推进项目17个,贫困户新建设施农牧业1900亩,实现全县贫困户户均3亩棚的目标,力争使祁连、东坪等7个乡镇和华藏寺镇岔口驿村、松山镇松山村、天堂镇天堂村等35个贫困村实现整体脱贫。

4、力争完成建制村道路通畅工程360公里,建成15个乡村客运停靠点和河东公路、石门镇至宽沟工业园区二级公路、石门镇至火石沟公路,基本形成金强川四纵六横路网架构;全面建成石门河调蓄引水和南阳山片下山入川生态移民小康供水两大骨干水利工程,加快二道墩注入式水库、抗旱应急引水工程、松山灌区改造、南阳山片2.3万亩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解决6万农村人口饮水不安全问题,新增节水灌溉面积1.3万亩。

5、积极推进移民搬迁,解决恶劣环境人口生存问题。坚持把劳务移民作为扶贫开发的重要举措,整合易地扶贫搬迁、游牧民定居、石羊河流域生态移民和教育移民等项目,以县外移民和本县、乡镇或村内实施易地搬迁、插花移民、区域内调整相结合,加大移民搬迁和劳力输转力度。到201X年底力争完成生态移民2万人。做好《居住在海拔2800米以上的10977户44566人易地搬迁规划》;为部分贫困人口有计划地移居到公路沿线、中心城镇和生产生活条件较好的县内外川区,实现稳步脱贫,奠定基础;四是力争实现劳务输转20万人(次)、两后生培训4000人、劳务技能培训10000人的目标。

精准扶贫工作调研报告范文(二)

为切实抓好精准扶贫工作,按照XX扶贫搬迁办发〔XXXX〕X号文件精神,我街道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深入开展精准扶贫调研。现将调研结果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青龙街道位于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一个城乡结合的街道,属城市建设规划区域。幅员面积X平方公里,常住人口X万人(其中农村人口占X万人,建卡贫困户X户X人)。

截止XXXX年,街道农村村级公路里程X公里,其中硬化公路里程X公里。耕地面积X亩,其中撂荒土地X亩。农村产业主要以种植玉米、水稻、蔬菜、柑橘,养殖牛羊兔鱼等第一产业为主。

二、贫困户贫困成因

通过开展贫困户相关信息调查。我们发现贫困户之所以难脱贫、易返贫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地理位置偏远,地形复杂交通不便,生存条件差。

调查发现部分偏远贫困户往返一趟集镇需要步行3个小时以上。居住环境恶劣、资源贫乏,生产生活资料严重匮乏,即使有资源也多因交通闭塞、信息不畅,难以得到有效开发。

二受教育程度低,脱贫意识低,缺乏发展技能。

农村贫困人口多数为初中以下文化。相当一部分贫困人口思想观念陈旧,传统小农意识根深蒂固,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落后。生活上往往靠帮靠救济,脱贫意识极其薄弱。几乎没有懂现代农业专业技术的人员,缺乏自我发展的能力和动力。

三产业附加值不高,缺乏劳动力,收入水平低。

多数贫困户是从事第一产业的农户,家庭经济收入主要依靠责任田,缺技术、缺资金、缺门路,日常生活比较艰难。加之第一产业要有产出,主要依靠人工劳力,且产业附加值不高、收入低,费力不讨好,两相对比之下青壮劳力大多选择外出务工。在家的多为老弱病残,即便想要发展产业也是有心无力。

四教育负担重,抗风险能力低,因学因灾因病返贫现象严重。

再穷不能穷教育。文化知识的培养是贫困户最终改变贫困命运的关键。目前国家已免去了义务教育阶段的主要费用。但就读高中、大学阶段的贫困学生家庭负担仍然相当重。一个高中生每年需支出一万元左右,有些贫困户家庭往往为了孩子上学负债累累。二是在贫困户收入来源中农业收入所占比重过大,缺乏抗风险能力。一旦遇到干旱洪涝等自然灾害,收入便大幅下降,迅速返贫。三是家庭收入主要靠劳力。一遇到家庭中有住院或慢性病的,既要支出高额医疗费用,又减少了家庭收入,这一增一减,对于贫困户家庭无异于雪上加霜。因学因灾因病返贫现象严重。

三、思路和建议

一加大基础设施投入,灵活运用搬迁政策。

一是针对贫困户地理位置偏远,地形复杂交通不便,生存条件差的问题。加强道路交通、人畜饮水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户生产生活条件。二是对于确实过于偏远的农户,要灵活运用扶贫搬迁、生态移民等扶贫政策。将农户调整集中安置到自然条件较好,交通便利的地区居住。三是迁入地要积极为搬迁户协调解决宅基地,土地以及上学、卫生等必须的生产生活配套设施,并积极为搬迁户规划产业发展,确保搬迁户搬得出、安得稳、能致富。

二加强教育培训,提高产业技能。

一是认真组织各种短期技能培训,培训坚持就近就地原则,分散办班,分类指导。为使学习劳动两不误,尽量安排农闲时间组织招生,要针对不同地区农村的特点,实行随到随学,只要达到要求和学习目的就行,在课程安排上以当地主要产业的管理为主,增强学习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二是同时对当地懂技术、有经验、能力强的致富带头人,要鼓励他们积极帮扶贫困农户并给以适当的奖励。

三优化产业模式,提高收入水平,吸引劳动力回巢。

一是引进产业附加值高,有市场竞争力的龙头企业。鼓励企业安排扶贫对象劳动力就业和辐射带动周边扶贫对象发展生产,吸引劳动力回乡就业。二是通过土地流转,统一规划。以本地区特色优势产业为依托,扩规模,提档次,集中力量整合产业项目,打造地区产业品牌。改变农户个人自产自销、粗放经营的低竞争力模式,提升产业竞争力。从而提高农户收入。

篇8

——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张新 

一、基本情况

车赶乡位于临县东南部,距县城35公里,与临县湍水头镇、三交镇、大禹乡和方山县峪口镇相邻,国土面积5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4800亩,辖15个行政村,总人口6074户、16628人。核桃种植业是全乡的重点传统主导产业。境内有西山晟聚90万吨煤矿1座,晋煤太钢600万吨矿井正在筹建。太中铁路吕临支线、省道218公路、县道钟张公路穿境而过,交通条件较为便利。

2015年,全乡精准识别建档立卡“回头看”共识别贫困村12个,贫困人口2243户、6380人。2014—2018年脱贫情况为:2014年脱贫人口388户、1286人;2015年脱贫人口377户、1204人,脱贫村1个;2016年,脱贫人口128户、435人,脱贫村2个;2017年,脱贫人口511户、1279人,脱贫村3个;2018年,脱贫人口357户、929人,脱贫村3个。另外,2016—2018年出列人口84户、295人。目前,现有贫困人口567户、1190人,贫困村3个。

改革开放以来,车赶乡党委、政府积极带领群众发展核桃种植产业,全乡核桃林面积约30000亩,基本实现全覆盖。脱贫攻坚以来,乡党委、政府紧紧围绕“六个精准”、“五个一批”要求,结合乡情实际,提出了“核桃增效、劳务增收、养殖带动、光伏普惠”的产业扶贫思路。经过近三年的努力,产业在不同程度的壮大,扶贫成效也正在逐步显现。种植业由粗放经营开始向精细化管理发展,林果业由注重数量扩张转变为注重提质增效,光伏产业从无到有,特色产业由少变多,劳务输出更加强劲有力,农民收入实现稳步提升。全乡农民人均纯收入已经从2013年的3200元提高到2018年的4500元。

二、产业扶贫路径。

(一)抓住核桃传统主导产业,依托专业合作社,在提质增效上下功夫。

车赶乡耕地面积34800亩,现有核桃林面积30000亩,基本实现全覆盖,其中盛果期面积15000亩,是全乡重点传统主导产业。结合这一乡情实际,车赶乡紧紧抓住核桃传统主导产业不放松,积极争取国家相关政策支持,在提质增效上精准施策、持续发力,2017—2018年依托张家山晋丰专业合作社先后实施提质增效9456亩,品种改良2300亩,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但从整体经营和长远发展看,种植分散、品种单一、销售困难、收益不高等仍然是突出问题,特别是产品深加工基本空白。下一步将继续在提质增效上谋思路、想办法、做文章,依托专业合作社创新经营模式、延伸产业链条、拓宽销售渠道,进一步增加群众的核桃种植收入。

(二)紧盯国家产业扶贫资金保值增值目标,积极探索资金变资产、资产换收益的发展模式。

车赶乡15个行政村,沿川的2—3个村集体经济相对较好,其余各村集体经济基本空白。为了确保国家产业扶贫资金保值增值目标,车赶乡结合自身实际,2016年在全乡15个行政村普惠实施了5—10千瓦不等的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2017—2018年实施了沙家焉80千瓦、大焉80千瓦、神峪沟80千瓦、张家山150千瓦、坪焉200千瓦、马家圪垛200千瓦、凤翅甲100千瓦的光伏电站,积极探索“资金变资产、资产换收益”的产业发展模式,贫困户收益明显提高,初步取得了较好成效。今年,又继续创新延伸,利用国家产业扶贫资金由村集体组织新建大焉村10000只蛋鸡养殖、杨家岭村10000只蛋鸡养殖、马家圪垛村500只湖羊养殖、尚赵村500只湖羊养殖,建成后由贫困户或承包或租赁经营,也可以入股合作经营。下一步计划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进一步拓展延伸、创新升华,壮大集体经济规模,增加农户收益分配。

(三)立足当地实际,培植服务载体,拓宽和夯实劳务增收主渠道。

车赶乡总人口16628人,20—50岁青壮年劳力7400多人,其中3∕4的青壮年劳力常年在外务工。针对这一乡情实际,车赶乡于2016年组织成立了劳务服务中心,通过护工培训、能人带动、抱团取暖等方式,积极介绍推荐青壮年劳力外出打工就业,年均劳务输出6000人以上,并聘请专职法律顾问,为外出务工人员免费提供法律咨询服务,先后为15名外出务工人员提供了法律咨询帮助,收到了较好的社会效益。下一步计划紧紧围绕劳务输出,在护工培训、就业推荐、法律服务上继续做精做细做实,进一步拓宽和夯实劳务增收渠道。

(四)以市场为导向,创新思路,推动特色产业做大做强。

车赶乡地处临县、离石、方山三县交汇处,地理位置较为优越,又紧邻218省道,钟张线穿境而过,交通运输相对便利。脱贫攻坚以来,车赶乡紧紧利用这一自然优势,并结合国家有关产业政策,按照“一村一品一主体”的发展思路,积极利用国家产业扶贫资金,创造性地支持和发展特色养殖产业,初步形成猪、羊、鸡、牛、鹿、蝎等特色养殖产业格局。在特色种植方面,车赶乡结合核桃林全覆盖的乡情实际,2018年试点开展了肾型大豆、苦荞、林下药材等种植产业,取得了较好收益。下一步计划继续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创新思路,积极推动特色养殖、特色种植产业落地生根、做大做强。

三、政策建议

车赶乡在实施产业扶贫中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但在实施过程中,也发现或暴露了很多问题,比如,贫困户融资难,自身造血能力不足;部分专业合作社为建而建,徒有虚名;培养能人大户有差距,选择不够精准;农业产业的抗风险能力不强,增收基础不稳固;整合劳务资源不够充分,劳务信息不对称等。为此,特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一)应当有更加灵活的金融信贷政策,方便农民变股民。目前,我县的金融扶贫信贷政策门槛普遍较高,真正的贫困户因缺少抵押担保仍然是望尘莫及。建议出台更加灵活的金融信贷政策,方便群众更好地带资入企、农民变股民。

(二)规范和完善合作社建设,使其能真正成为农村产业扶贫的引领者。目前,全县农村扶贫专业合作社良莠不齐,真假难辨,个别合作社弄虚作假,徇私舞弊,只顾自己谋利,不考虑贫困户收益。建议相关职能部门规范和完善相关监管制度建设,使其真正成为农村产业扶贫的带头人和引领者。

(三)以县以乡为单位,分行业建立就业服务平台,有序推进劳务合作。我县为人口大县,劳务输出大县,劳务增收是全县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但多年来一直是自发、分散、无序状态,没有真正形成团体合作优势。建议以县以乡为单位,分层级分行业建立劳务输出就业平台,与全省、全国知名品牌企业建立劳务合作,推动劳务产业规范有序健康发展。

篇9

这块宣传的主阵地上,党校是。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科学发展观。今天,当您信步走进荣成市委党校,呈现在您面前的一个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的党校,一个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党校,更是一个践行科学发展观、亲民爱民型的党校!

兢兢业业,对每一个党校人来说。奋战拼搏的一年,也是辛苦付出,成果丰硕的一年。这一年,完成了老校园的改造,真正做到用旧楼办新校,花少钱办大事”置身于美丽的校园、感受着浓郁的文化底蕴,聆听着深入浅出的讲解,这何尝不是这个初出茅庐学子的梦想啊。去年月份,校承担了市委市政府“关于建设经济文化强市”重大课题,接到任务时,从老教师那凝重的表情中读到认真、负责和全心全意的付出。之后的调查研究,更是让我佩服他敬业、专注和对待工作的一丝不苟。最终形成的调研报告不仅成为市委市府领导决策的参考,也成为经济文化强市建设的权威性文献。当金融危机开始蔓延时,敏锐地感觉到社会需要理论的指导,马上组织得力人员深入调研,撰写了对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分析和我国宏观政策调整与变化》讲座稿,印发各部门,宣讲工作也同时起步。从那时起,机关、企业、街道,乡村,荣成大地树起了一个信心,响起一个声音,那就是众志成城,攻坚克难!

听众达5000多人;高标准、高质量地举办各类培训班二十余个,十七大”和“十七届中全会”精神宣讲60多场次。培训学员1500多名;包村扶贫工作取得可喜成果,荣获了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先进单位”科研工作再创佳绩,近30篇理论文章获奖;信息化建设迈上新台阶,建立了高质量的党校网站”和“网上办公系统”荣获“省级卫生先进单位”威海市文明机关”落实目标责任制先进单位”等12项省市级称号。市委督查考核办公室对各单位进行的社会民意测评中,校位居前列。当荣誉接踵而来,当社会好评如潮,当人人赞不绝口时,党校人却更加冷静,做了什么,让荣成人民如此宽容地把荣誉给了还要做些什么才能对得起这份信任和口碑啊,党校人在思考,这份成绩恰恰是高度领会和全面把握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才使各项事业发展不断上升到新的水平。

篇10

根据州民委13号文件,关于转发《关于开展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水、电、路情况调研的通知》的要求,为全面掌握我县各族群众吃水难、行路难、用电照明难的问题,县民宗局就如何做好此次调研工作,专门召开了专题会议,认真研究部署,指定专人负责调查和收集相关数据和情况,在全县18个乡镇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调查工作从8月27日开始,历时一个月的调研时间,于9月28日顺利完成了各项调研任务,现将**县民族地区水、电、路的情况报告如下:

一、全县基本情况

(一)全县国土面积7810平方公里,辖18个乡镇,174个村委会,2749个自然村, 20xx年末,全县总人口76.6471万人,居住着汉、壮、苗、彝、回、瑶等11种民族,其中:汉族29.111万人,壮族32.7465万人,苗族9.1571万人,彝族3.765万人,瑶族1.6474万人,回族0.1316万人,其它民族1085人,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62%。20xx年地方一般预算收入9398万元,支出6.82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8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480元。

(二)全县民族地区贫困状况

——对全县彝族地区贫困状况调查。截至20xx年底,人均纯收入低于625元的彝族村民小组共有77个,3381户,15038人。

——对全县瑶族地区贫困状况调查。截至20xx年底,人均纯收入低于625元的瑶族村民小组共有46个,1446户,6969人。

——对全县汉族地区贫困状况调查。截至20xx年底,人均纯收入低于625元的汉族村民小组共有342个,13807户,67499人。

——对全县苗族地区贫困状况调查。截至20xx年底,人均纯收入低于625元的苗族村民小组共有1092个,15492户,57844人。

——对全县壮族地区贫困状况调查。截至20xx年底,人均纯收入低于625元的壮族村民小组共有615个,29539户,131181人。

二、全县民族地区水、电、路的基本调查情况

(一)全县已通水、电、路的情况

全县2749个自然村,其中,已解决人畜饮水困难的有1892 个自然村,占全县自然村总数的 69 %(通水率);已通路的有 2150 个自然村,占全县自然村总数的 78 %(通路率);已通电的有 2357 个自然村,占全县自然村总数的86%(通电率)。

(二)全县未通水、电、路的情况

全县2749个自然村中未解决饮水困难的有857个,占自然村总数的31%;未通路的自然村有599个,占自然村总数的21.7%;未通电的自然村有392个,占自然村总数的14%。(见附表一)

(三)分民族的情况如下:

——对全县汉族地区未通水、电、路的调查结果

全县汉族未通水的村民小组130个,未通电62个,未通公路124个,总投资4970万元,涉及18621户,人口83794人。

——对全县壮族地区未通水、电、路的调查结果

全县壮族未通水村民小组325个,未通电95个,未通公路176个,总投资9170万元,涉及35021户,人口152894人。

——对全县苗族地区未通水、电、路的调查结果

全县苗族未通水村民小组330个,未通电201个,未通公路255个,总投资13102万元,涉及13430户,人口63588人。

——对全县彝族地区未通水、电、路的调查结果

全县彝族未通水村民小组45个,未通电14个,未通公路17个,总投资1289万元,涉及3401户,人口14505人。

——对全县瑶族地区未通水、电、路的调查结果

全县瑶族未通水村民小组31个,未通电25个,未通公路32个,总投资1661万元,涉及2028户,人口9521人。(见附表二)

三、解决农村水、电、路的经验和做法

通过“九五”计划以来,国家对农村采取了一系列的扶持政策,广大农村以水、电、路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得到进一步的完善,解决了很多村寨的饮水难、用电难、行路难的问题,也积累了许多经验和做法:一是实施扶贫攻坚乡的时候,扶贫攻坚乡镇实施了很多村寨的水、电、路项目,解决了部分农村水、电、路困难的问题;二是在实施“扶贫三项工程”大会战中,解决了一部分农村村寨饮水难的实际困难;三是部门整合资金加大投入。在整村推进、小康示范村、社会主义新农村、民族团结示范村等建设中,由部门整合资金解决了一部分农村水、电、路困难村寨;四是实施农网改造期间项目的实施推进了农村电网覆盖进程;五是在解决饮水问题上,因地制宜,有水源的地方就实施管引,没有水源的地方就建水窖,不搞一刀切;六是异地扶贫能整合资源,异地搬迁有效地解决了移民的水、电、路问题;七是 坚持国家扶持与广大群众自力更生相结合。在我县的广大农村,很多地方都是政府扶持一部分,群众发扬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和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的创业精神,自筹资金、投工投劳来改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条件,建设自己的家园。

四、我县未通水、电、路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财政困难,国家投入严重不足。**县大民贫,加之财政比较困难,每年光靠上级专项资金的投入,远远满足不了广大农村未通水、电、路村寨的需求。

(二)地处边辟,投资较大制约着水、电、路的建设进程。未通水、电、路的村寨绝大多数都是地处边辟,自然条件较差,环境恶劣的地区,基础设施滞后,人背马驮现象比较突出,这些地区往往是现阶段扶贫难度最大,攻坚克难的地区,尤其是拉电、修路、接自来水里程较长,而这些村寨户数少,人口少,工程量大,投资较大,投入与效益的反差也较大,这些地区成为现阶段扶贫的“硬骨头”,全靠当地群众自身的力量是无法解决的。

(三)群众收入低,贫困程度深是严重影响着当地水、电、路的发展。我县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从调查的情况看,人均纯收入低于625元以下的都是边远贫困的少数民族地区,欠发达地区,大多具有人多地少,土质较差,生态环境恶劣的特点,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弱,靠天吃饭长期存在。

(四)对民族贫困地区扶持力度和扶贫工作不到位。多年来,虽然各级党委、政府和各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大了扶贫工作力度,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对那些交通不便,信息不灵,加之有困难而不善于向当地政府反映情况的边远民族村寨,难予列入建设规划,即使有规划,也是比较靠后。由于项目资金较少,因此,长期处于贫困状态

(五)由于自然条件、地区差异,各民族之间发展也不平衡。主要表现在自然条件上的差异和观念上的差异。有的群众的思想意识仍存在旧的思维方式,难予接受新生事物和新的社会文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不到位,部份群众对产业结构调整怕没饭吃,仍带有浓厚的封建色彩和小农意识,不积极寻找发展经济的有效途径。等、靠、要,得过且过的思想在某种程度上还很存在,缺乏穷则思变的意识和能力。

(六)县委、政府虽然采取了积极的措施,逐年对“三不通”地区实施项目加以解决,但由于资金有限,群众迫切需要与国家投入之间的差距较大,要彻底解决这些“三不通”问题任重道远,就**这样一个大县而言简直就是一个“马拉松”工程,导致群众产生悲观失望情绪,群众依然长期处于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状态。

五、对策与建议

(一)建议上级政府一次规划,集中资金,尽快消除。在做好规划的基础上,通过逐级上报,对我县“三不通”村寨存在的实际困难,能够得到省州的关心和重视,用一段时间尽快集中资金投入建设实施。解决他们最基本的生产生活条件,使这些地区的群众也能共享建国六十来的辉煌;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共享政府公共财政带来的实惠。

(二)建议各级各部门要把“三不通”村寨作为优先扶贫的对象。各级各部门要深入到这些“三不通”的民族地区,尤其是边远贫困的少数民族地区调查研究,进一步了解和掌握群众盼什么,需要解决什么问题,倾听群众的呼声,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决群众之所需,把党和政府的关怀送到贫困的少数民族地区,实实在在地为他们解决急需解决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否则条件较好和沿线村寨蒸蒸日上,变化较快,边远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山河依旧,面貌未改,形成较大的反差。

(三)扶贫与“扶志”相结合,要从转变思想,更新观念上下功夫。切实加强对少数民族群众的教育和引导,采取多种形式开展思想教育活动,夯实国民基础教育,着力培养民族地区群众自力自强,艰苦创业的精神,广泛发动群众投工投劳,建设一些力所能及的项目,增强群众改变贫困落后面貌的信心。

(四)加强科技培训,大力培育农业产业,不断增加农民收入。将农业实用技术的普及与推广摆到突出的位置。各职能部门要从本部门的实际出发,采取有针对性制定出近期和长远的发展规划,把对民族地区的扶持列入优先发展计划,宜林则林,宜畜则畜,多头并进,多方筹资,加大扶持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