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医院后勤服务质量范文
时间:2024-01-10 17:50:4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如何提高医院后勤服务质量,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中图分类号】R197.322 【文献标识码】A
在医院的发展过程中,医院一直探索、寻找一种适合医院后勤服务社会化的管理模式,以提高医院后勤的综合效益。对于医院而言,后勤服务社会化的绩效如何对临床工作及医疗质量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对医院后勤服务进行分析,以发现后勤服务中的问题,从而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我院近年来开始实施医院后勤服务社会化,并将后勤服务委托给一家后勤管理企业,成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1 研究方法
1.1绩效评估理念
绩效评估是指采用运筹学与数理统计方法,选择特定的指标体系,对照统一的标准,根据程序,采用定量、定性评估,对组织在某个时期中的经营效益作出准确、客观、公正的评估[1]。评估是绩效管理的基础,也是其管理的重要方法。通过绩效评估,能有效促使组织引进竞争机制,从而改善服务。
1.2现场试验法
通过进行现场抽样调查与评估,以了解后期运营工作中的实际成效,从而针对问题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改进后期经营管理。
1.3定量分析法
把反映某医院(下文称为甲医院)近5年来的后勤支持保障服务供给能力,如服务于医院建设、医疗一线、患者职工等因素及医院的业务量、业务收入、医护人员、后勤人员比例、后勤费用支出及患者的满意度等定量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
1.4类比分析法
通过与该地区未实施后勤服务社会化的相同等级医院进行某些后勤管理项目效果的比较,以分析其可行性与先进性[2]。并对当地的另2家综合医院进行分析,其中,乙、丙两家医院后勤服务至今尚未实施社会化。从财务、业务报表上收集甲、乙、丙这三家医院近5年来的急诊人次、住院人次、卫生材料费及低值易耗品费进行分析。
2 结果
篇2
一、培训对象:医院全体中层以上管理干部
二、培训内容
1.医院战略管理
对战略有一个深刻的认识,内容主要包括我国医疗服务市场竞争走势;国内外卫生和医疗改革前沿和热点问题;医院外部政策环境和医院内部组织结构与经营管理的战略性分析;卫生事业改革与医院发展战略定位;医院战略管理的艺术与实务等。使学员通过学习能够熟悉环境分析、规划过程、资源分配、组织结构、竞争对手分析以及定位等概念。解中国医院所处的政策环境和外部竞争环境,应用战略管理的原理和方法分析和把握医院战略的制定与实施的关键点。
2.医院人力资源管理
认识到人力资源是医院最有价值的资产。内容主要包括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医院人力资源战略与竞争优势保持;医院人员招聘、人员培训与职业生涯规划;医院绩效考核与管理;医院薪酬设计与管理以及医院完善的激励机制的建立等。通过学习使学员认识到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职能是提高人的能力、激发人的活力。
3.医院营销管理
提高把握中国医疗市场的主观能动性,内容主要包括医疗服务营销的理论和观点演变;医疗服务市场的特殊性和差异性;医院营销战略规划与医院市场定位;医院市场营销策略;医疗服务产品设计与开发;医院客户关系管理以及医患沟通技巧等。通过学习使学员熟悉基本营销理论。解未来发展态势,具备进行营销规划和设计营销策略的能力。
4.医院财务管理
学会用财务数据来分析医院经营状况并指导决策。内容主要包括医院财务报表分析;医院成本核算体系的构建;医院财务费用控制及其程序;医院的财务管理制度分析;医院财务分析及其前景预测;医院的收购与兼并;医疗行业的融资渠道;医院改制和医院资产评估等。通过学习使学员熟悉医院财务报表的内容。
5.医疗质量与医疗风险管理
从而让学员提高工作效率和树立全新的医疗服务质量和医院整体素质。内容主要包括医院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医院质量控制及持续改进;医疗服务质量考核与评价;医疗费用控制评价;循证医学在医院质量管理中的应用;医患沟通的风险防范和规避等。通过学习让学员熟悉和了解如何建立医院医疗质量保证体系、强化医院医疗质量意识、进行医疗质量控制和费用控制。
6.医院文化与医院形象管理
培育医院文化将成为医院经营管理者的重任。内容主要包括医院的文化的功能与作用;医院核心价值观的确立;医院文化和医院形象的管理;医院形象设计;医院品牌建设与管理;医院团队建设;学习型医院建设;医院变革和文化创新等。通过学习使学员认识到文化竞争是医院最高层次的竞争。
7.医院信息管理
并对信息技术管理方法实施提供实用工具。内容主要包括医院经营能力分析与决策;医院信息系统的内容、作用与意义;医院信息系统的建设与应用;医院信息系统管理;医院统计指标的分析与应用等。通过学习将使学员了解信息管理在医院管理中的战略地位。
8.医院后勤服务管理
并学会一些具体的后勤管理方法。内容主要包括后勤服务管理在医院运营中的地位与作用;如何实施后勤服务管理;业务科室如何与后勤服务部门有效协调;后勤服务对顾客满意度的影响等。通过学习将使学员认识到医院后勤服务在医疗服务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9.医院管理创新
将涉及到医院发展潜力、核心竞争力等概念。通过学习将提高医院经营管理者的综合管理素质,内容主要包括医院管理的体制创新、机制创新、观念创新以及文化创新等。强化预测能力和开拓创新能力。
10.医院管理方法与艺术
利用科学加艺术的方法对科室实施高效管理。内容主要包括中层管理干部角色定位与有效管理;科主任时间管理;科主任与院长、兄弟科室主任以及下属的沟通艺术;科主任的激励艺术等。通过学习将使科主任找准角色定位。
三、培训课程
1.邀请专家来院讲座
打造优秀团队增强核心竞争力》1内容:加强科室建设。
主讲人: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副院长教授
2内容:医院优质服务体系建设》
主讲人:新加坡服务培训咨询专家、
3内容:如何当好科室主任》
主讲人:卫生部顾问、北京教授
篇3
【关键词】 医院 后勤管理 改革
【Abstract】The hospital logistics guarantee work is the premise and foundation of the normal operation of the hospital, the effective development of other work also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Only when the hospital logistic management, to ensure the normal operation of scientific research, medical work, arouse and improve the staff's enthusiasm, promote the healthy and orderly development of staff. But the importance of logistics work some of the hospital is not enough, often only pay attention to mend his ways to save him and ignored the logistics support, it will have a bad influence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hospital.
【Key words】Hospital; logistic manage; reform
引言
医院后勤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是医院医疗、教学、科研工作的重要保障,是全院正常运行的基础和保障。这项工作如何适应新形势的发展,直接影响医院的医疗、科研质量和经济效益,关系到医院各项工作的正常运作和稳定。积极探索提高医院后勤管理水平、创新后勤工作机制、提升后勤保障能力和质量,为医院实现科学、和谐发展提供坚强的基础保障,是医院后勤工作的关键所在,是医院可持续发展、面向现代化国际化,建设和谐平安医院的必由之路。
一、 医院后勤管理的概念
医院后勤管理是指后勤管理者运用科学的管理理念、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统筹计划和调动人力、物力、财力,以最大效益为一线医疗、教学、科研、预防提供后勤保障,包括医院经济(财务)、资产、能源、环境、安全、生活及其它后勤需求的综合服务。
二、 医院后勤管理改革的必要性
随着现代医疗事业的快速发展,技术不断进步、设备更加先进、医疗人员素质不断提高,后勤保障工作的难度越来越大,专业化程度要求也越来越进步,这就要求医院对后勤管理进行改革。
1.整体观念
医院后勤管理与保障工作作为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院存在的前提。后勤管理与保障工作的计划、组织与调控必须紧密服从和服务于医院的总体目标,不能自行其事,必须与医院其他部门有机结合,以体现整体的效益。
2.服务观念
医院后勤管理与保障工作的性质决定了必须树立优质服务的观念,建立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以需求为导向,以满意为标准的理念。只有真正树立这一观念,才能保证服务质量的不断提高,充分发挥后勤保障工作的作用。。
3.效益观念
医院后勤管理与保障工作不仅要求有大量的投入,而且岗位多,摊子大,涉及面广,容易发生浪费现象。因此,必须强调节约开支,反对浪费,以最低的成本,取得最大的效益。在管理中,必须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将效益作为判断后勤管理与保障工作成效的主要标准。
三、 医院后勤管理工作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缺乏理论研究,主要依赖经验管理
改革开放以来,为了适应新的形势和目标,从而对我国医院的后勤管理工作的服务水平和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大多数医院的后勤管理部门却没有完全跟上医院的发展。
究其原因主要是医院的后勤管理长期采取几十年一贯制管理模式,少有变化和改进。
2.制度改革滞后
医院在发展水平和档次上必须要有完善的后勤管理制度作为保证。规范的医院后勤管理制度有利于适应新形势的发展,促进医院的医疗、科研质量和经济效益的提高,保证医院各项工作的正常运作。
3.重视程度不够
医院后勤服务管理的质量与效果,会直接影响医院的服务水平和质量,影响医院的品牌和形象,影响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于后勤管理在医院管理中的地位与作用,至今尚未得到广大医院管理者的普遍认同。
4.资源配置不合理
由于全院统一安排人员岗位,使一些非后勤相关专业人员从事后勤服务,引起服务质量下降。此外人员的设置落后于专业的发展,如中央空调系统、大型供氧系统以及物流系统等的专业人才严重缺乏,且缺少系统的培训,使医院在此类专业的后勤服务方面尚属空白。
5.资源浪费现象严重
医院很难承担较大规模的后勤服务工程,由此必须向社会进行工程招标,使得相关的医院后勤服务受到约束和闲置,而只注重服务的实际效果和保障供给,不进行成本核算,很难对服务效益进行评估,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资源浪费。
四、 加强医院后勤管理工作的建议
1. 加强后勤管理队伍建设,优化管理技术
现代化医院的后勤管理要适应日趋激烈的市场环境,选好人、用好人也成为后勤管理的关键。坚持选贤任能的用人之道,并在实际工作中,加以考察,注重业绩,合理搭配各类人员,扬长避短,发挥潜能,个人所长与岗位需求相称,优化人员结构。合理安排岗位,分配权利,积极发挥员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更新观念,提高意识,培养主人翁精神。
作为管理层需更新观念,身体立行,见于行动,舍得在科学教育上投入,并在政策的制定上予以体现,把对工作人员的思想教育工作作为各项工作开展的立足点,树立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在工作内容、方式方法上因地制宜、因时制宜,为职工创建一个安全温暖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2. 引入市场竞争机制,优化资源配置
在推进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过程中,应实施企业化管理和引进社会力量参与后勤服务保障工作的模式,这样能使医院获益匪浅。为了最终实现医疗机构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转变,坚定不移地推进后勤社会化改革,在充分借鉴这些模式利与弊的基础上,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吸纳资金雄厚、专业优势明显、服务优、信誉高的社会专业公司,共同出资组建股份制的社会经济实体。
3. 加强成本控制,减少资源浪费
后勤部门的职责是以优质服务保证日常工作的正常运转,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却存在着浪费现象。主要是因为后勤的管理没有像临床科室一样,各项费用的支出和收入与利润挂钩,不能有效的解除管理顽疾,没有形成职工的成本意识。制定费用开支核算方法,动员全体员工从思想上能够做到自觉地节约成本,杜绝浪费,将会大幅度提高后勤部门整体的盈利能力。
结语
医院后勤管理是一项艰苦而复杂的系统工程,是现代医院管理不可缺少的组织部分,在现代化医院管理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置。后勤管理的改革和发展,也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和完善,使后勤管理这个广阔平台更加有效地为医院医疗、科研、教学服务。
参考文献
[1] 金 海 吴金龙 金哲虎 浅谈医院后勤管理 中华现代医院管理杂志 2007.
[2] 沈 伟 关于后勤管理的探讨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06.
[3] 季鹏程 浅谈医院后勤管理 中华现代医院管理杂志 2008.
[4] 张大伟 浅论加强医院后勤管理建设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0.
篇4
【摘要】医院后勤服务如何在构建和谐社会、和谐医院中发挥作用,最根本的就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真正树立医院后勤服务的专业化思想,创新服务观念,加强监督协调,创建管理长效机制,打造医院后勤服务品牌,使医院后勤服务与临床一线真正融为一体,促进医院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医院;后勤服务;措施
医院后勤服务工作是医院全局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涉及医疗工作和职工生活的各个方面。普通高兴后勤服务是建设和谐医院的必要内容。打造优质后勤服务品牌是造就优质医院品牌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和谐发展为发展方向,就是要从医院内涵建设上提高自身竞争力,提高后勤服务与临床一线以及患者协同性,打造出崭新的服务品牌。当前首先从内涵上扩充服务内容,提升服务水平,条件成熟时则可以外延拓展。
1 增强后勤服务管理的科学性和专业性,不断树立新型服务理念
1. 1 持续加强培训学习,打造一支和谐精干的后勤队伍:众所周知,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和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事实证明,医院后勤职工积极性的高低、创造力的大小、主人翁意识的强弱是影响医院后勤服务质量的重要因素。根据我院实际情况即后勤职工素质参差不齐,普遍表现为素质不高的问题,加强了对后勤职工技术业务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为主线的培训教育,即抓教育夯基础、搞培训强本领、行改革鼓实劲、严管理正作风,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1.1.1 坚持经常、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后勤职业道德教育,为提高后勤服务质量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 :在认真组织后勤职工积极参加全院政治学习的基础上,一是利用每月一次讲座、每周晨会、政治学习日、科务会等,着力进行经常性的后勤职业道德教育,帮助广大职工正确认识后勤工作的地位、作用和意义,牢固树立热爱本职、甘当配角的思想。并通过经常性的后勤职业道德教育,做到道德规范常讲,自律警钟常鸣。二是帮助职工认识市场竞争的激烈性,引导大家从中"思危",激发做好本职工作的紧迫感;三是引导职工从后勤在整个医院建设发展中的地位、作用"思职",增强从事后勤工作的使命感和光荣感。三是在医院统一组织领导下,积极开展“争先创优”及“三好一满意”活动,向先进和榜样学习,做好本职工作。
1.1.2 加强科学文化知识学习及专业技术培训,为提高后勤服务质量奠定科学基础:一是积极组织和大力支持后勤人员参加各类文化专业知识学习。近几年来,先后选派多人参加省市专业培训班。先后有30多人获得专业合格证书和上岗资格证书。二是不定期组织后勤有关人员到外地参观学习、进修提高。三是定期举办各类专业培训班,坚持对后勤人员进行岗前培训和在岗训练。通过学习,使大家深受启发,并认识到要提高服务意识,创新工作思路,稳步推进改革,更好地为一线和患者服务,保障我们的事业快速发展,需要不断进行学习[1]。
1.1.3 引进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为提高后勤服务质量奠定专业化基础:要把队伍建设做为头等大事来抓,要稳定现有队伍,要根据岗位需要,吸引和引进一批高素质人才充实后勤基建队伍。后勤人员要分门别类、分专业、有计划地持续进行业务学习,增强服务意识。要引进专业人才,改善重点科室、部门的专业水准,比如高水平管理、审计、规划设计等多种专门人才。为后勤服务专业化奠定基础。
1. 2 从严管理,树立良好的工作作风:我们把建章立制、从严管理作为对人管理的重要一环,一方面建立完善各种后勤工作制度,做到了科办、班组有制度,各岗各人有职责,劳动有纪律,奖惩有条款,文明建设有规范,设备操作有章程,形成了比较完整的规章制度体系。另一方面,严格要求,严格管理,做到规章制度上墙,职责条款人人熟记,并将有关制度列入考核重要内容,定期组织学习、考核。对违章违纪行为,坚持"一视同仁,一丝不苟,一查到底",有效维护了制度的威严,提高了规章制度效能。
1. 3 妥善处理好后勤与临床,后勤各科之间的关系:后勤工作应当把服务临床和患者摆在第一位,高度重视解决他们最迫切、最关心的问题。提高后勤内部服务效率,强化服务观,注重协调后勤与临床一线需求的关系,减少矛盾,要多作沟通、主动化解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后勤各部门、各科室之间要相互体谅、互相理解,注意部门之间、上下级之间、科室同志之间的工作协调,要营造一个竞争、发展、协同的氛围为服务临床一线提供人员支持。在后勤内部。
2 完善后勤服务方式的规范性和实用性,不断改进优质服务水平
坚持向管理要质量,强化工作作风与实用有效的管理方式。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采取整体推进、细致管理的拓展思路,达到了全院共同抓管理、齐心管后勤的效果。
2.1 探索科学保障机制,把后勤服务保障作为创建和谐医院的目标之一
2.1.1 加强主动服务意识,方便临床一线:一是变后勤为前勤,主动服务临床一线。坚持把"下修、下送、下收"做实做细,并随着医院发展和医疗一线需求的不断变化,而不断地充实完善"三下"工作,努力使后勤服务更主动、更贴近临床中心工作。二是变等待为主动,为临床一线办事实。近几年中我院后勤把一切以病人为中心,保障临床一线为服务目标。落实“首诊”制度,坚持每月科室总务查房,主动查找科室水电气供应、维修、被服洗涤、卫生保洁等问题,排查安全隐患,及时了解对总务后勤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并对反映的问题积极落实解决。上半年进行两次临床科室满意度测评,总体满意度为99.75%,高于去年同期(97.7%)。三是变消极为积极,及时为临床一线排忧解难。一方面通过梳理服务项目,改善为一线服务模式,设立统一的服务号码成为后勤保障工作的 “亮点”;建立"24小时值班制度"和"一线呼叫登记制度";另一方面积极提倡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后勤职工基本做到任务下达,坚决执行;一线有求,迅速行动。这些举措增强了后勤工作的透明度,提高了服务保障的时效性,又能及时完善科学保障的机制。
2.1.2 以病人为中心,创造良好的就诊环境:几年来,我院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为病人改善就诊环境为工作着力点,想病人所想,急病人所需,先后在门诊等处设立了"开水供应站";新建起全市一流、条件优越的门诊输液室;在门诊候诊厅和输液室安装了闭路电视;改善了小儿输液的环境,增加了小儿输液的床位;院内设立了小卖部、饮食服务部;病员食堂实行按需供餐,开展了治疗饮食送病房;重新粉刷装修各病区;同时还进行了多项环境绿化、美化工作,使来院就诊的病人在接受医疗技术服务的同时,感受到方便、舒适。
2.1.3 勤俭节约,管家理财,节约成本:我院后勤职工能够以强烈的主人翁责任感和爱院如家的精神,认真负责的管物理财,千方百计地勤俭、节约。管物方面后勤各科始终如一地严把"购买、配发、报废"三关,做到购进时反复比较,以质优价廉进;配发时反复调查,为实际需要发;报废时反复论证,坚持能修不报废,加之修旧利废,物资再生处理,每年就为医院节约十几万元。加强物资集中采购,严格按程序招议标,在减少支出方面收到了明显的成效。在病陪增加、物价上涨的情况下总务支出无明显增加,特别是在水电器材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约2万元,日杂减少20多万,印刷减少1.5万元。
2.1.4 转变后勤服务模式,不断延伸服务领域:医院后勤社会化是指医疗卫生单位的后勤服务,突破自我配套的封闭模式,引进竞争机制,把内部后勤与社会上的服务行业融为一体,为医疗和医院职工生活提供优质、高效、低耗的生活服务,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后勤人、财、物的综合效益。近几年,我院已将全院清洁卫生、环境绿化、餐饮服务、维修服务、安全防卫工作、停车管理等逐步实行了托管。今年洗衣房通过市政府采购办正规的网上公开招标于专业的洗涤公司正式托管,现已进入正规化运行。8个正式人员均已顺利分流。通过近2个月的实施,临床反映非常好,满意度分别为95.5%和96.5%。同时还节省了水、电、汽费。全院482台电视机,由于随时间的延长,维修任务大,科室反映多,今年通过议标外包后消耗减少,反映较好。总之,通过托管,既节约了成本,又改善了医院的服务形象。
3 加强后勤服务监管的操作性和长期性,不断优化便捷服务流程
3.1 把“医疗质量万里行”、“优质护理服务”及“三好一满意”的工作推进视为做好后勤服务品牌的重要契机,持之以恒地作为后勤工作的一等大事来抓,及时查找不足,不断寻求新的突破点,发扬成绩,改进不足,进一步优化医院的就医环境,提高群众的就医质量的后勤保障质量。
3.2 利用网络增强招投标信息公开化水平,为一线建设搭建一个共享信息平台与通路。利用好信息化建设,减少中间环节,提高医院资源共享水平,拉近后勤与临床的沟通距离。
3.3 服务流程改造。后勤工作是医院工作中资金流通、物资流通和人员流通密集的地方,每一条工作线,都有相当多的法律法规的约束,同时它有具有完全服务于临床一线,带有很强的实效性。流程再造的核心是从组织结构这一层次上对原有的流程进行改造和重新设计[2]。在医疗设备和医用耗材采购上,医院制定了完善的采购管理流程,充分发挥设备委员会等各个专业委员会的监督管理作用,有关采购部门定期向有关专业委员会提交申请报告,统一进行集体采购,院纪委全程监督,否则结果无效。医院公布了院纪委的投诉电话,未中标的可对中标的进行监督。在采购过程中,医院所有参与人员不得收受任何钱物,院纪委一经查出有人收受贿赂,将从严处理。
4 强化后勤服务品牌的创新性和系统性,不断提高满意服务评价
医院品牌作为医院的一种标记或符号,是医院质量的象征[3]。因此,一要坚持服务方向,积极落实一线需求,逐步形成横向到行政后勤部门、纵向到一线科室的院内服务和沟通管理体系,消除空白点和薄弱环节,巩固基础,促进后勤和谐。二要保证各项医院管理决策的落实。基本模式上,是要努力建设成学习型、创新型、竞争型、廉洁型、节约型、服务型的后勤队伍,建立一支积极进取、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兼备的干部队伍,促进后勤人才资源向人才资本的转变。为确保设施管理及维修服务保障正规有序,我们修订了相关服务标准和工作细则,坚持实施水电暖和业务重要部门巡查制度,主动上门服务,做到发现问题在先,处理问题靠前。近年来,我们进行了水电暖管线改造、更换锅炉,并对配电系统进行扩容改造,新的住院大楼正在建设之中,院内基础设施条件得到改善,一线业务部门也进一步摆脱了繁琐的日常事务性工作,临床评价和社会满意度双方面得到初步提高。
参 考 文 献
[1] 崔健,刘若国,许艳荣,等.医院专业技术人员的知识管理[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7,2 3:24-27
[2] 马安宁,黄进,张洪才.医疗服务流程再造机制和框架[J].卫生经济研究,2 OO 3,8:5 3
篇5
关键词:全成本精细化管理;医院;经济管理;运用
全成本精细化管理指的是,将全院以及科室两级别当作基础测算单元,紧密衔接人力、物力、财力等医院数据,将间接成本逐一归类,并将其分配到门诊以及相关临床科室,最终获得各类科室成本、病种成本以及项目成本的全成本[1]。下文中,笔者主要对医院经济管理中如何有效运用全成本精细化管理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
一、加强对全成本精细化管理的正确认识
加强医院领导与管理层对全成本精细化管理的认识与重视,是有效运用全成本精细化管理的重要前提[2]。医院领导与管理层对全成本精细化管理的具体理论与观念有一个正确的了解与认识之后,其才能在真正意义上接受这一理念,才能正确认识到全成本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性以及医院经济管理中运用全成本精细化管理的必要性,才能下决心转变传统的行政管理手段,应用信息化、系统化以及精细化的管理手段,最终切实提高医院的经济管理水平。为加强对全成本精细化管理的正确认识,医院应针对全成本精细化管理的相关知识,定期举办专项培训活动以及讲座,使医院全体职工都能够加强对其相关理论知识的了解与掌握。
二、构建全成本精细化管理委员会
为实现全成本精细化管理在医院经济管理中的有效运用,医院应当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遵循标准化以及规范化的要求,构建全成本精细化管理委员会,并要通过整合医院各个科室,如审计科、财务科、经管办、统计室、物价科、采购办、信息中心以及门诊住院财务等,对各项经济管理活动进行统一协调[3]。除此之外,委员会还需要负责统筹各个科室、制定年度经费预算,各相关部门在委员会的领导下,明确分工,从而有效解决了传统医院成本核算模式下数据口径不一致、方式落后简陋以及管理思路不统一的问题。
三、构建全成本精细化管理信息化系统
全成本精细化管理在医院经济管理中运用之后,其具体工作量相对来说较大,核算项目十分繁杂,若是没有建立科学、完善的全成本精细化管理信息化系统,不仅会导致其管理效率低下,还会在很大程度上使经济运行成本得到增加,从而会对全成本精细化管理在医院经济管理中的应用造成严重的阻碍,基于这样的原因,必须构建全成本精细化管理信息化系统,并要不断地对其进行改进与完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应用信息化系统,综合分析、处理医院的各类数据,如物流、后勤、资产、财务等方面的相关数据,从而实现对医院财务信息、固定资产的有效监督与控制[4];第二,不断对信息化系统的范围进行深化,使其能够切实覆盖医院的各个科室,与此同时,也要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参考体系建设的要求,构建医院以及科室的二级核算体系,并要根据医院工作对象属性,仔细划分全成本精细化核算单元,可以将其分为3种类别,即行政管理类、后勤保障类以及医疗工作类,最后再进一步划分,致力于分为服务组或医疗组;第三,通过利用信息化系统,节约资源,提高医院全体职工的工作效率,促进不同部门、不同科室之间加强交流与沟通,实现医疗卫生信息、医疗卫生资源的共享,最终提高全院医疗效率,降低医院运营成本,从而有利于提高医院经济效益。
四、理顺运行流程
为将全成本精细化管理的实际运行流程理顺,医院应当将自身的经济总体情况当作立脚点与出发点,降低卫生服务成本,提高医院的综合竞争能力,最终使医院走向低耗、质优、高效的现代化新型医院发展方向。通过将全成本精细化管理的实际运行流程理顺,约束医院内部业务成本,针对医院之中的消毒物品、药品以及高值或低值医疗耗材,构建管理系统,严格遵医嘱领用药品,实现对药品的有效管理,通过HIS,每一位医生都能对药品的具体使用情况进行实时查询,从而有利于实现对药占比的严格控制。通过利用HIS中的药品监控模块以及医疗质量管理模块,质控科、医务部以及药剂科等科室,均能全面、动态监控医疗与药品的具体情况;通过高值医疗耗材模块,管理人员就可以对全院的耗材、各类材料进行有效的追踪管理,实现源头控制,进一步对物流管理制度进行管控,从而有利于避免“跑冒滴漏”等现象的出现,实现从材料库到具体病人的全程质量管理[5]。
五、降低后勤与管理的运行成本
全成本核算中,对于医疗服务中后勤与管理产生的成本,应当分摊到各个相关的临床科室,基于这样的原因,必须降低后勤与管理的运行成本,以减少对各临床科室效益评价所造成的影响。第一,确保后勤服务能够正常运行的前提下,战略性重组后勤部门,加强其服务质量,以减少后勤运行成本;第二,通过利用行政机关的精细化管理,科学设置岗位、合理分配人员、严格进行绩效考评,最终实现行政机关管理的科学化、网络化以及规范化,切实加强机关部门的运行效率与质量[6];第三,通过采取定额管理、设备招标采购等措施,对设备物资进行招标采购,对于部分类别相同的产品,遵循后续采购一致原则,应用统一的品牌,从而不仅有效避免了反复招标造成的成本损失,还有利于降低后勤维护压力,从而实现了对物资采购成本的有效控制。
六、结语
全成本精细化管理中,通过利用成本分析、预算管理以及成本控制等手段,以便于及时发现各类成本中存在的异常,明确异常原因之后,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予以解决,最终就可以实现对整个流程的有效管理。
作者:李蓉 单位:句容市人民医院
参考文献:
[1]赵云,高育红,刘朗.全成本精细化管理在医院经济管理中的运用探讨[J].中国医院管理,2016,11:84-85.
[2]陈珏燕.全成本核算在医院经济管理中应用的问题和对策[J].中国卫生资源,2014,06:422-424.
[3]刘清梅.全成本核算经济管理模式在医院绩效考核中的应用[J].财经界(学术版),2014,17:32.
[4]杨信利,陈金未,张庆波,朱瑞明,陈建果.军队医院经济管理信息平台院级全成本核算应把握的要点[J].中国数字医学,2014,09:13-16.
篇6
关键词:医院后勤管理;改革
中图分类号:C91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49X(2010)-05-0052-002
随着医院的发展、现代化技术的引进、设备规模的扩大、群众需求的变化,后勤工作涉及的范围和知识面越来越广,后勤管理工作的难度越来越大,要求后勤管理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这就给后勤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促使后勤工作进行改革。国有医院的后勤状况与医院的规模和现代化发展直接相关,后勤的现代化管理程度同样是医院现代化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
一、医院后勤管理与保障的基本观念
1.整体观念
医院后勤管理与保障工作作为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院存在的前提。后勤管理与保障工作的计划、组织与调控必须紧密服从和服务于医院的总体目标,不能自行其事,必须与医院其他部门有机结合,以体现整体的效益。为此,每项后勤管理与保障工作,每个后勤工作岗位,都必须树立医院一盘棋的思想,努力为这一整体工作,并且以这一整体工作作为衡量业绩的标准。
2.服务观念
医院后勤管理与保障工作的性质决定了必须树立优质服务的观念,建立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以需求为导向,以满意为标准的理念。只有真正树立这一观念,才能保证服务质量的不断提高,充分发挥后勤保障工作的作用。因此,这是检验后勤管理和保障工作的试金石。后勤管理与保障工作必须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建立健全各项服务规范,防止和克服消极怠工的思想,便是必然的要求。
3.效益观念
医院后勤管理与保障工作不仅要求有大量的投入,而且岗位多,摊子大,涉及面广,容易发生浪费现象。因此,必须强调节约开支,反对浪费,以最低的成本,取得最大的效益。特别是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提高资源有效使用有着非常现实的重要意义。在管理中,必须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将效益作为判断后勤管理与保障工作成效的主要标准。加强成本核算,做好各项经费支出预算,做到年初有预算,年终有结算,保证把有效资源用到关键的工作上。
二、国有医院后勤部门存在的主要问题
1.过分依赖传统经验管理,未能建立现代企业管理模式
第一,资产投资随意性强,未能建立起有效投资决策体系。国有医院财产投资决策主要是根据科室负责人经验、偏好进行的。致使出现有人为了个人利益而凑合一些数据,以达到个人购买行为的目的。这种随意性投资行为造成其资源浪费严重。
医院后勤部门为临床一线提供“高效低耗”的优质服务同时,也应该把提高决策能力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控制好资产投资项目支出比例和做好有关大型精密设备论证。大型资产设备论证不科学,未能对大型设备投资进行科学论证,开展成本核算,建立投资分析评估模型,加强设备综合效率核算,以及考核相关责任人奖励和惩罚制度。
第二,成本核算制度不完善,资源浪费严重。主要表现在:一是后勤未能节约各种公共财产。国有医院全成本核算系统中,后勤部门由于没有业务收入,更谈不上利润,后勤部门的各项费用支出难以象临床科室一样进行管理控制,对各种用品领用一般做法是作为行政支出进行一次性摊销,并没有建立量化指标进行衡量。因此,后勤科室可以任意领用各种各样的日常用品,如纸巾、肥皂。自然而然使得有的后勤部门长期把公家的物品作为私人物品随意使用。二是医院后勤部门的维修工作不负责任,造成浪费严重。由于现多数国有医院后勤部门维修实行计单提成(即对被维修的设备收取一定的维修费用,再根据维修费用总额按一定比例计提一定数额,作为从事维修职员奖金收入),后勤员工为保证奖金收入不受到影响,他们必须通过提高维修费用提成基数来得到满足。由此造成医院降低成本的措施与现实工作中事与愿违。如有的信息部门为了减少返修带来麻烦总是把旧的能用电脑进行报废处理,经常采用对报修的医疗设备更换零件方法收取昂贵的设备维修费和配件费。
2.国有医院后勤部门机构设置结构不合理,染上“国企病”
第一机构人员设置权责不对称,办事效率低下,运作成本昂贵。我国国有医院人员任用制度是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它由录用制度和晋升制度组成。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以来,这种制度逐渐暴露出了其不足之处,如组织管理效率低下,权责利不清现象严重。造成患上了国有医院效率低下、成本昂贵等“国企病”。
第二按我国行政管理体系,国有医院负责人一般是根据其实际情况由上级部门委任,国有医院中层主管再由国有医院负责人委任。这种委任制权力集中,指挥统一,但存在着如下问题:首先主观随意性强,中层主管享有权力与能力不对称。其次基层人员工作能力与工作岗位不对称。目前,大多数国有医院建立岗位目标责任制。岗位工作职责和工作范围都明确具体规定。但是具体操作时并不能做到以岗定人,而是以人定岗。工作错位既让不能胜任工作的人感觉力不从心,又打击了能胜任工作的人的积极性。这不但不能提高医院效率,也增加了医院营运成本。
三、医院后勤管理改革的主要办法
1.引入市场竞争机制
在推进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过程中,各地国有医院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有益尝试及模式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尤其是一些大医院实施企业化管理和引进社会力量参与后勤服务保障工作让人获益匪浅。为了最终实现医疗机构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三个转变,要在充分借鉴这些模式利与弊的基础上,取人之长,创已之新,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吸纳资金雄厚、专业优势明显、服务优、信誉高的社会专业公司,共同出资组建股份制的社会经济实体。
2.建立后勤服务中心
后勤社会化改革是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难点和重点,涉及体制的根本转变。后勤服务职能和人员最终与医院整体规范分离,由“单位人”变为“社会人”,使依附医院几十年的职工从感情上难以割舍、思想上难以理解。为了积极稳妥地推进后勤改革,使职工思想观念的转换有个磨合期,同时也为了探索医院后勤服务职能和人员最终规范分离到社会或行业的有益经验,医院宜将物业及配套设施管理、维修保养、保洁、物质供应等后勤服务项目均交给中心经营。中心设立独立帐户,进行成本核算,按照企业化经营运作。
3.强化后勤经济管理
篇7
xx医院党委委员、副院长 xx
(2019年10月 日)
按照市委关于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统一部署和安排,为把主题教育落到实处,真正解决医院后勤工作中存在的影响和制约医院工作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方方面面的问题,围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提升后勤保障能力”的调研课题,自主题教育开始至10月10日带领总务科及相关职能科室人员,在全院范围内,通过巡查、检修、访谈、个别交谈等多种形式全面深入地梳理了医院后勤工作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和不足。现就如何提高医院后勤保障工作问题的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医院后勤保障工作的基本情况
后勤工作是医院整体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整个医院保障工作的基础,更是医院正常运行的重要支撑。随着医院的不断发展、基础规模的扩大、患者与职工需求的变化,对后勤保障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我们医院的后勤保障工作主要涉及公共场地的清扫、院内绿化及养护、供暖及设施维护、职工的餐饮、安全保卫、公用车辆的管理、氧气供应、日常物资采购和管理以及水电保障等事关广大职工和患者的衣食住行等诸多方面。
二、医院后勤保障工作中存在问题及分析
1、后勤保障工作的服务意识还不够强。个别后勤保障工作人员依然受到固有思想和习惯的束缚,思想上还停留在传统的工作意识中,不能做到主动去发现问题,开展服务,在面向临床、服务大局上缺乏进一步开拓的工作思路,服务意识有待提升。
2、后勤保障队伍建设不足,业务技术能力有待提升。随着医院的发展扩大,对后勤保障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但目前后勤保障队伍的不协调显露出很大的差距。职工队伍老龄化,岗位人员配备不齐,文化素质参差不齐,业务技术不能完全跟上新形势发展要求等,这些因素束缚了后勤保障工作的正常运转。作为后勤保障部门,是医院发展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很多重要岗位都需要持证上岗。例如:全院现在只有1名电工,无法执行24小时值班制,存在重大安全风险隐患;锅炉、水暖等管道维修维护人员趋于老龄化,技术保障人员严重匮乏等。
3、医院基础设备及应急配套设施不够完善,隐患问题明显。一是供暖问题隐患突出。因医院地处郊区无法接入市区大供暖,长期以来医院采取燃煤锅炉进行供暖,但医院现有燃煤锅炉老化,同时不满足环保要求;二是电力设施负荷严重,电改不够彻底,部分电力线路老化,无法满足当前医院需求;三是供水系统年久老化不完善,饮用水供应不稳定。存在水体浑浊、水压不足等问题。对在医院运营过程中面临严重的重大问题和安全隐患。
4、后勤保障运行成本投入不足,控管办法较为单一。后勤管理是保障医院业务工作正常运转,保障患者有良好的就医条件,保障医务人员在院工作、学习和生活的物质条件。因医院资金紧张,不能很好的满足患者就医期间的需求。同时在资金投入上如何科学、合理、高效地提升后勤保障投入的效率和效益,用必要的钱尽量多办实事、急事,需进一步探索。
5、后勤保障信息化管理能力须进一步增强。部分职工对于医院后勤信息化管理不够重视,普遍认为医院的后勤工作局限于医院日常水、电、暖的维护,物资发放以及设施环境的管理等。认为常规性管理关系不大,缺乏必要的信息管理技能,对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但事实上若采用信息化手段可以使后勤管理工作更加简捷高效。
三、影响医院后勤保障工作的内外因素
1、内在因素主要是干部职工对于医院后勤保障工作的思想认识不深刻,运行机制不够完善,资金保障不充足等。
2、外在因素主要是上级部门对于传染性医院的政策支持,法律法规、社会需求以及后勤人员招聘过程中存在的约束性。
四、对医院后勤服务保障工作中存在问题的对策及今后工作思路
1、加强科室建设,提升服务意识,不断提高工作效率。严格落实岗位责任制,充分发挥每位职工潜能,自觉培养工作积极性,不断提高后勤保障及服务技能。制定完善医院后勤保障制度,特别涉及物资、设备等物质的采购管理制度,严格按照院内成本核算执行,保证工作效能最大化。
2、进一步加强后勤保障部门职工队伍建设。合理配置人员,规范岗位职责要求。尤其对目前不可替代性工作岗位,加强内部人才的培训、培养。加强内部各岗位工作间的相互交流、学习,可以尝试一人多岗,以应对处理不确定的应急情况。当然,对于职工队伍老龄化、文化素质不高、业务技术不能完全跟上形势发展需要等问题,还需要医院有院党委关注,对于进一步提高后勤保障人员的业务素质,可以通过引进人才、第三方派遣、送出去培训等多种方式,多渠道地提高职工队伍素质。
3、医院应加大对后勤保障领域的投入。通过此次调查研究了解到,有些问题的解决需要医院加大对后勤保障领域的投入。比如,设备设施、餐饮服务,就医环境问题等。我们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加快后勤保障服务的人性化。通过改善干部职工与患者的工作、生活级就医条件,为广大医患提供一个舒适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不断增大家的归属感、幸福感,使大家时时处在一个被关心、被服务的和谐环境中,让大家真正的将医院当成家。
篇8
关键词 医院 全成本核算 竞争
key words hospital total cost accounting method competition
面对新世纪席卷全球的卫生体制改革和日益激烈的医疗竞争市场,医院能否运用科学的管理,提高医院的生命力和竞争力,已成为医院在市场竞争中成败的关键。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医院只有在强化服务的同时充分利用包括成本核算在内的经济管理手段,以提高经济效益,提升核心竞争力,在医院内部推行全成本核算,努力降低医疗成本。为此,建立科学、规范的经济核算体系和经济管理体系已成为医院深化改革的当务之急。在新的历史时期,在卫生事业改革的大潮中,医院面临着优胜劣汰的严峻考验,医院的建设与发展、医院的社会化、医院体制、产权制度、经营机制、管理模式等多方面的深化改革,如何保持医院可持续发展已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核算工作的深度和层次将直接影响医院成本管理的成效,收入利润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成本支出,这就需要我们在堵漏保收的同时,降低现行成本,要达到这一目标,只有实施成本核算。我院近两年通过推行成本核算,经过探索、运行和深化,成本核算已成为医院持续、健康、协调发展的重要内容,只有通过加强内涵建设和不断提高技术水平,建立合理使用医疗资源的制约制度,降低医疗成本,使患者得到更优质、方便、价廉和全方位的服务,才有可能求得生存和发展,才能在未来竞争中领先。我们面临着来自多方面的挑战,更面临着新的机遇。医院怎样从粗放型经营管理走向集约型管理?怎样从注重外延的扩张转向注重内涵的建设上去?如何衡量投入与产出的效益性及如何提高自身服务的竞争能力?本文就有关上述问题,通过对当地医院走访调研,结合我院近两年推行成本管理以来的管理成效,并查阅了有关医院管理相关文献,以成本核算为主题进行了综合的论述。
一、方法
自2002年3月开始,医院全成本核算的指导意见出台。2004年上半年成本核算前期准备工作开始,为我院医改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2004年下半年逐步在全院各科室实施成本核算。
(一)核算单位。全院所有科室(包括临床、医技、门诊、地段、行政、后勤、多经)全部纳入成本核算范围。
(二)核算细则
1、收入的确定。在收入方面,分为直接收入和间接收入,直接收入是由本科室组织、独立完成的项目,相对不需要其他科室提供协助所取得的收入。间接收入是由本科室与其他科室合作方能取得的收入。
2、支出的确定。科室为了完成各项诊疗服务项目所消耗的各项费用全部记入科室,不能直接进入科室的费用,以摊销的形式记入科室的费用中。
3、结余的确定。与收入合理挂钩。
收入-支出=结余
结余×分配系数=奖金
奖金×综合目标考核得分=科室实际奖金
4、核算的内容
服务效率指标——如实际占用床位数、出院人数等
服务质量指标——如医疗质量、护理质量等
经济效率指标——如医院资本运营、成本质量等
满意度指标——如病人满意度、科室间满意度等
(三)提成比例。临床科室为同一提成比例,医技科室分类制定提成比例。另外,对于目前不太景气的特殊科室,在固定成本方面医院给予一定时期的优惠政策。
二级分配:科室对下级进行二级核算和分配,科室所得劳务费是科室综合管理的奖金。劳务费要体现科室的全面工作,要将医疗质量、工作效率和满意度等量化指标与效益分配有机结合。科室二级分配既要体现效率原则,也要体现出公平原则。医院和各科室都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劳务费的分配要统筹兼顾,对于工作正常开展或者工作很辛苦,但收入少甚至是负数的科室,要有一定的补贴,以保证基本的劳务费。
二、结果
(一)成本核算是医院管理的核心之一。我院目前处在成本核算的探索、运行和深化阶段,为了保证我院成本核算工作的不断深入,要求相关科室做好以下工作:①认真执行医院全成本核算和管理的实施办法,激发员工创新思维,完善核算管理实施办法。②确定全成本核算的原则,降低运行成本。③确定成本归集的各个成本中心(即:各个结算科室或班组),建立成本核算员制度。④建立健全业绩考核和奖惩制度,有效提升员工的素质和医院的整体质量。⑤加强行政科室的成本管理。⑥定期进行成本效益分析,监控医院目标实际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确保医院总目标的实现。医疗服务成本可以按照不同目的和用途进行分类,见表1。
表1 医疗服务成本的类型
目的/用途 类型 说 明
按成本和服务量关系 固定成本变动成本混合成本
通过对三种成本的分析,降低成本的主要手段应是降低固定成本,减少变动成本,增加服务
按成本的计入方法 直接成本间接成本 主要问题是间接成本的合理分摊
按成本的可控性 可控成本不可控成本 一般情况下,变动成本属于可控成本;
固定成本和间接成本属于不可控成本
按成本的计入范围 完全成本不完全成本 目前国内医院开展的不是真正意义的全成本核算
按经营层次 医院总成本科室成本项目成本病种成本 目前国内医院基本上是实行按项目收费,随着医保制度的逐步实施,开展医疗项目和病种成本管理具有越来越重要的意义。
按成本的存在形式 实际成本标准成本 在实际工作中,两种成本会存在差异。为了消除这种偏差,要对产生的成本差异进行分析,找出原因和对策,以便采取措施加以纠正和提高;然而,由于难度大,标准成本国内研究较少。
按成本的贡献 机会成本边际成本社会成本 这三种成本的研究国内报道极少,但对医院管理非常有用。
(二)成本核算实践与效益的具体体现。通过对当地医院走访调研,结合我院近两年推行成本管理以来的管理成效,并查阅了有关医院管理相关文献,具体主要体现以下六个方面:
1、实施资本运营管理,建立医院财产物资规范化管理体系,资源利用率提高,运行成本降低。在实行了成本核算后,科室人员严格按需设岗、按岗定编,主动出让富余的业务用房,对医疗设备的购置其技术发展前景、需求及作用、经济分析进行可行性论证,避免了不讲成本效益盲目追求“高精尖”的倾向、促进了医疗单位由外延式发展转变到内涵式发展道路上来(见附图)。
医院配置资源(设备、药品、房屋及人员配置) 成本核算 科室需要的资源(设备、药品、房屋及人员的获得)
无偿占有
外延发展为主(盲目投入、粗放经营)
附图 外延式发展与内涵式发展
2、工作效率显著提高,患者的医疗费用呈下降趋势。在医疗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通过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提高治愈率,缩短病人住院天数,加快病床周转,提高科技含量和劳动生产力,实现病人和医院双赢。医院的门诊量没有下降,病床利用率最高达到104%,出院人数以及业务总收入呈逐年上升趋势,平均住院日呈逐年下降趋势,成本核算达到了开源节流。
3、医院管理职能进一步拓展,经营理念不断创新。医院生存的价值取向,是为患者服务,注重医疗服务的投入产出效益,追求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在内涵上不断深化,向更高、更广的层次上发展。医院改革前与改革后的服务与管理流程发生变革,再造流程拉开序幕。主动适应群众医疗需求,让服务模式由单纯治病向“生理、心理、社会”综合服务于人的观念转变,主动和就医人员沟通,一方面通过举办各种义诊等公益活动、媒体宣传把医院已有的和新增的服务项目信息向患者群体进行传播,另一方面从医疗消费者那里更有效、更准确地获得有关目标市场需求和有关竟争者的信息,实现共赢。
4、体现按劳分配、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原则。把个人报酬与技术、服务质量、服务态度和工作质量大小等紧密挂起钩来,严格考评,做到一流人才一流服务一流业绩一流报酬。使管理要素、技术要素、责任要素纳入分配考核体系,充分调动了各级各类人员的积极性,获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5、加强了后勤和科研行政部门的制约和监督。大力推行后勤服务社会化,减轻医院负担,指定合理的消耗定额,克服大锅饭。现在后勤人员改变了工作拖沓作风,主动下科室要求服务,临床需要修理水电气等,按照规定和后勤部门斤斤计较,同时对行政管理人员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
6、促进了医院的改革深入发展。实行成本核算后,也带动了其他改革,如人事制度,实行竞争上岗、全员聘任、形成优胜劣汰的用人制度,人力资源规划、招聘、绩效管理,后勤的改革,科研的改革等,有利于医院的稳定和谐,有利于医院的整体利益,有利于医院的长远发展。
三、讨论
(一)增强成本意识,加强成本管理。实行成本核算,其目的是通过对医院和医疗服务成本的核算与管理,更新医院经济管理的观念,提高医院全体员工的成本意识,减少浪费,从而提高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增强医院在市场经济下的竞争能力。在全院普及成本核算的知识,树立成本效益的理念,增强成本意识,向成本要效益,建立以成本核算为前提,让技术、风险、效益、劳动强度、管理等要素共同参与分配。要达到这一目标,必须实施成本核算,降低成本消耗,树立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优的服务和最大效益的意识。要合理组织收入,严格控制支出,降低各项费用,重视医院整体运营状况和综合效益的分析,同时要把降低成本和提高技术水平与服务质量结合起来,创造最佳效益以促进医院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二)降低医疗消耗,探索分配新框架。加大目前分配方案实施的透明度,让分配条款真正落实下去,让统计数据准确无误,才能把握好调整的力度。我们要努力探索适合我院院情的分配新框架,鼓励科室进行这方面的试点,组织有关人员外出参观学习,在实践中完善分配新方案。在具体的经营核算中,一定要明确科室的收入和支出范围,按期做好成本核算,在成本核算时,要划清应计入成本和不应计入成本的界限,划清成本计算期的界限,划清各个成本计算对象的费用界限。应计入医疗项目成本的费用是指医疗业务活动中所发生的费用,以及为医疗业务服务所发生的费用和为组织、管理全院医疗业务所发生的各项费用。不应记入医疗项目成本的费用包括固定资产更新改造、大修理以及各种专用基金、专项拨款所支付的各项费用等。只有严格按照费用分类进行核算,并做好环节成本的控制,为科室制定合理的消耗定额,才能降低医疗成本。
(三)加强院科两极核算体系,健全激励机制。医院是由院科两级管理组织构成的,加强院科两极核算,健全激励机制,是医院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不竭源泉。加强院科两极管理,包括医疗管理、行政管理、质量管理和经济管理以及医德医风建设等各个方面,实现院科两极管理,就是在医院的统一指挥下,给予科室一定的经营管理自由权,使科室主任合理组织各项收入,对科室的各项费用支出及消耗精打细算,合理使用人、财、物,充分利用有限的卫生资源,达到厉行节约、增强经营意识,做到人人理财、个个当家,增强整个科室人员的主人翁意识,提高科室的资源利用效率。同时要健全激励机制,在分配框架中,注重医院对科室核算中的公平、公开、公正性。既要努力推动在一次性分配和月度考核分配中拉开档次,也要注意科内分配中打破大锅饭的力度。鼓励技术、责任、工作量和风险在分配中的参与度。通过制定完善的院科两极分配方案,把科室人员的各种待遇与科室的经营效益挂起钩来,充分调动起科室的积极性,从而实现控制支出,节能降耗的目的。
(四)实现医院全成本核算,走内涵发展之路任重而道远。成本核算是任何机构都必须实行的一项基本战略,但实际上许多单位却流于形式,造成一些单位乐于走外延式发展道路。成本核算的方法和标准应该统一,但奖金提成的比例应考虑专业的特点和差异。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循序渐进,平稳过渡,既要考虑成本效益指标,又要结合综合指标如:医疗质量、护理质量、收治病人数、手术台次以及劳动纪律、病人评价等因素,以充分调动其全院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如何实现粗放经验型向质量效益的转变仍是医院管理者探索的课题。因此,加强成本核算,走内涵发展之路任重而道远。
四、结论
成本预测、成本控制和成本评价是成本管理的发展趋势,搞好成本核算工作,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医院管理的核心和关键,只有从成本核算的基础性工作做起,以点带面提高成本管理水平,加强医院内部管理,医院对医疗服务过程中人力、财力和物力进行控制,合理配置有限卫生资源,坚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才能增强医院自身的竞争力,实现医院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耿韬,吕军.医院医疗服务成本管理研究.中国医院管理,2001;22(10):23~24
2.陈安民.同济医院全成本核算的理论与实践.健康专题.2000年中国医院院长高级论坛专题
3.曹荣桂.加快企业医院改革 促进医疗事业发展.中国医院,2003;7(1):5~6
4.腾长青.新形式下医院改革与发展的探讨.中国医院管理,2002;22(5):10~11
5.张建,吴宇彤.对入世后医院管理的再认识.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2;18(10):590~592
篇9
关键词:节约型医院 成本控制 意义 措施 必要性
基于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构建节约型医院是非常必要的。而构建节约型医院的关键就是加强对成本的控制,将不必要的成本剔除,改变目前医院的经营环境和成本管理现状,最终构建符合我国国情和社会发展的新型医院。
一、构建节约型医院的必要性
(一)时展的需要
进入二十一世纪,由于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的节约意识逐渐增强,发展的模式由以前的粗放型发展模式转变为集约型发展模式,这种模式的转变代表人们思想意识的转变,而人们意识的转变是时展社会进步的结果,因此,构建节约型社会成为人们的普遍共识。而医院作为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构建节约型医院也是非常必要的,是符合时展潮流的,是大势所趋。
(二)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我国目前正处在并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发展的初级阶段,鉴于我国当前的基本国情,建立一个节约型医院也是势在必行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方面事业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医疗事业的发展更是非常迅猛,但目前我国还是发展中国家,和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无论是经济还是军事,都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要从我国的国情出发,构建节约型社会,而节约型医院就是节约型社会的一部分,所以,要加强对医院的饿成本控制,努力构建节约型医院,不仅仅是符合时展潮流的必然之举,更是我国经济发展和综合国力增强的必由之路。
二、医院成本控制现状
(一)成本意识和经营意识薄弱
目前我国医院管理者普遍存在成本意识和经营意识薄弱。随着改革开放程度的加深,我国社会早已经不是过去“大锅饭”的时代了,目前市场经济的发展,各行各业的竞争都非常激烈,这就要求医院管理者提高竞争意识和经营意识,积极参与到竞争中去。目前我国医院的成本管理面临的不是是否可以降低成本的问题,是医院管理者是否意识到应该去降低成本的问题,所以一定要优化资源配置,坚决杜绝成本核算不实等的状况,为建立节约型医院而奋斗。
(二)成本管理体系不完善
当前我国企业由于经过了几十年成本管理理论和实践的探索,已经基本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成本管理体系。而医院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其不能像企业那样专业的核算成本,也不能像商业那样整合成本,所以,至今还没有形成一套较为完善的医院成本管理体系。这种体系的缺失就会造成医院成本管理的盲目性和局限性,最终使医院的成本浪费,不利于医院的长期发展。
(三)医院成本管理职能不清
加强医院的成本管理就是要用最低廉的的费用提供最优质医疗服务。维护医院职工正当的经济利益必须建立在维护医院利益和病人利益的基础上,降低成本并不代表要降低医疗服务质量。但目前我国医院的成本管理存在职能划分不清,缺乏管理动力的现象,没有明确的职能部门来专门负责管理医院成本工作,和核算方法也仅局限于对成本的分摊计算,这就会造成成本管理范畴的片面化,造成医疗成本的浪费,是不利于我国医疗机构和我国医疗事业长远发展的。
三、加强成本控制构建节约型医院
(一)建立健全医院成本控制管理机制
建立适应我国目前发展状态的节约型医院是非常必要的,而建立建全医疗机构的成本控制机制是首要任务。首先,医院管理者要具备建立节约型医院的意识和成本管理意识,将成本管理提上日程,大力宣传成本控制管理的意义;其次要对医院的成本核算和财务制度进行严格的监督与管理,高效利用人力、物力、财力,使医院的每一次支出都是必要的,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最终医院以较少的成本投入,取得较好的医疗服务效果,达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佳结合。
(二)建立成本核算组织
医院成本管理是医院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因此,建立一个专门的组织来进行医院的成本核算管理是尤为重要的。可以建立一个部门为成本核算中心,各科室都配备相关人员,形成一个自上而下、从上级到下级全院互相配合有序的成本核算组织。组织是运行的基础,只有建立起了组织,才能对医院的成本进行有效地管理。建立成本核算制度就必须对医院的收支加大管理力度,使医院利益与每位职工的利益挂钩,形成现代化的管理体制,建立节约型医疗机构,从而提高医院的盈利水平。
(三)合理控制人力资本
人员的开支是医院成本管理中比较重要的一个方面,要降低成本,首先在人员费用上要严格控制,减少人力资源成本初支出是当务之急。医院应推行全员聘用制,对于非医疗专业的后勤服务,人力资源存在浪费的现象比较严重,医院可以在后勤方面实行外包,将后勤服务推向市场化,这样有利于成本的节约,有利于节约型医院的构建。
四、结束语
随着我国医疗制度的不断深化和改革,我国医疗事业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构建节约型医院是我国医疗制度改革根本要求,根据我国目前的发展状况,建立节约型医院也是大势所趋。而构建节约型医院的根本就是控制医院的成本,成本控制管理是建立节约型医院的关键所在,因此,完善医院成本管理体系是必然之举。虽然我国目前医院的成本管理还存在诸多问题,但相信随着我国医疗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在我党的正确领导下,具有完善成本管理体系的节约型医院一定会随之建立的。
参考文献:
[1]黎建明.现代节约型医院经营管理中的成本控制探讨[J].现代医院,2009
篇10
关键词:人力资源 岗位管理 现状
前言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行业的竞争也日益激烈。从根本上来看,医院与医院之间的竞争属于人才的竞争,人才是医院的重要的资源。因此,要想提高医院的综合实力和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加强对医院的人力资源管理,切实做好岗位的管理是很有必要的。同时也是建立起现代化医院,实现医院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当前我国医院岗位管理的现状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递发展,我国的医疗行业得到了显著发展。从总体上来讲,医院的内部建设较完善,但是医院的岗位管理还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
1、人力资源配置不完善
医院在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受到政府的支持和重视,这也是我国的医疗事业与国外相比具备的优势。再加上医院属于人才密集型行业,就使得医院在内部管理问题上出现了严重的问题,人力资源得不到合理分配,具体来讲:一、编制过大。通常情况下,医院的编制是由病床的数量来决定的,医务人员和病床的比例在1.5:1为最佳,同时还应该考虑医院自身的科研实力、门诊数量等。造成医院编制过大的原因是医院的门诊数量较大、医院的经济效益得到提高等;二、医务人员和护理人员比例不协调。通常医院只注重医师数量的增加,忽略了护理人员人数的增加,这样就使得患者得不到最完善的服务。此外,医院的后勤服务人员也有待增加,它可以有效地提高医院的服务质量;三、医师比重过大,而且结构不合理。一般而言,一个医院的医师的数量是由医院的病床数决定的,但是有些医院不正确认识医院的发展规模,盲足增加医师。而且这些医师多是年轻化队伍,有资深经历的专家数量较少。
2、人事制度僵化
当前,很多医院都具有浓厚的行政主义色彩,在人事制度上多是依据医院的发展规模和隶属关系,这样就使得人才的聘用不公平、不公正,而且选拔出的人才也不具备实力。
3、未建立起有效的薪酬制度
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工资的分配不合理。众所周知,从事医疗行业的人员面临着高风险、高难度的现状,因此,获得较高的收入是理所当然的,但是资料表明,所获得的收入与社会平均收入相差无几,从中我们就可以看出,医务人员获得的隐形收入较高,但是这些势必会损害病人的利益和卫生行业的利益。此外,工作薪酬分配的不合理,还会造成人才的流失,不利于实现医院的可持续发展。
二、如何加强医院的岗位管理
1、要树立起正确的人力资源理念
要真正落实医院的人力资源管理,树立起正确的人力资源理念是基础。在医院中做到这些,就需从以下几个方面把握:一、在医院中人力资源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所拥有的其他资源都应该在人力资源的带领下实施;二、知识经济时代,竞争的关键在于人才的竞争,同时也是一个人才的时代,即人才有选择工作的自和决定权。因此,医院要从人才的利益出发,尊重人才,吸纳人才,通过自己的真诚来赢得人才的信任和支持;三、高素质且优秀的人才为医院创造的价值远远大于自己所获得的报酬,因此,这样的人才是医院最渴望的。
2、建立健全绩效考核制度
在对医院岗位进行管理的时候,要把绩效考核作为重要的参考依据。一般而言,绩效考核就是在医院经营管理目标的基础上,通过制定系统且规范的方法对员工在实际工作中的工作能力、工作态度等进行的合理评价,同时使这些人力资源管理利于实现医院经营目标。
3、建立健全公平公正的薪酬制度
简而言之,建立起公平公正的薪酬制度就是指科学地制定薪酬制度、绩效考核等,从而真正体现出按劳分配的原则。同时在分配薪酬的同时要结合员工的工作态度、工作业绩及工作能力,这样就会使薪酬制度在内部具有公平性,在外部具有竞争性,同时还可以充分调动广大员工工作的积极性。
4、建立起公平的用人制度
在聘用人才的时候,要坚持公开、公平和公正的原则,不仅要从内部选拔人才,还要敢于向社会公开招聘。在内部选拔人才的时候,既要重视人才的能力,又要看重人才的基本素质、发展潜力。在向社会公开招聘的时候,要敢于打破行业和地区的界限,增加透明度,真正地实现选拔人才的公平和公正。
除此以外,在选用人才的时候,还应该做好工作岗位的评价和分析,制定出岗位的说明书等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同时还要严格遵守选拔人才的流程,保证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新形势下建立起现代化医院,让医院在市场环境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实现医院的可持续发展,加强医院的岗位管理是很有必要的。加强医院的岗位管理,真正地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建立起合理有效地人力资源管理机制,为促进医院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机遇,从而提高医院的综合实力。
参考文献:
[1]李奕恒.加强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的思考[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09,5
- 上一篇:心理学的治疗方法
- 下一篇:机械制图基础知识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