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风险及对策范文
时间:2024-01-10 17:50:1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管理风险及对策,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风险;风险管理;对策探讨
中国的互联网金融业是在近几年才开始快速发展起来的,2013年是互联网改变最为迅速的一年,这一年中互联网上出现了阿里巴巴等目前规模极大的商业金融平台,如今仍然对生活有着极大的影响。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对传统的金融业起到了推动的作用,互联网金融因为其独特的性质,更高效于传统金融业,具有更强的人性化设置,虽然互联网金融的效果极好,但是在目前还处于发展中阶段,在这个阶段,互联网金融有着很多风险因素存在,解决风险是重要发展方式,针对风险管理进行研究必不可少。
一、互联网下的金融风险管理现状分析
我国目前的互联网金融行业出现时间不长,正处于发展中状态,在这个阶段,不仅需要创新,最需要的就是对金融风险进行管理。现阶段,我国的风险管理还远不如美国以及欧洲,不仅如此,甚至在风险管理上都没有一个完整的模式,方式的选择上也处在起步探索的阶段上。
依托在互联网上的金融行业,结合了金融管理和互联网管理,更多的采用了全新的技术,通过各种互联网技术进行资金的交易,相较与传统金融行业,互联网金融行业更加的便捷,它不需要过多的人力,减少了时间上的浪费,为客户提供更人性化的服务,可以更高效的给客户提供想要的信息,提高客户的满意度。
二、互联网下风险管理的对策探讨
1.互联网下的法律制度风险管理对策
法律是一切社会活动的基础保障,完善的法律体系是降低风险的重要途径,我国并没有专门针对互联网金融的法律制度,所以就需要不断的将现有的法律进行改进完善,减少利用互联网进行交易时可能出现的风险。将有利于互联网上金融行业发展的内容进行法律的制定,国家应该设立一个专门对互联网金融行业进行管理的部门,制定对应的规章制度,降低金融风险发生率。
互联网上的金融行业和传统行业不同,它的参与者更多,客户可以选择的交易的方式更多,途径更多直接导致风险更大,采用有效的监管进行协调就显得极其重要。互联网的功能不同,设立的监管机构也应该是不同的。在几年前,国家机构就发现了监管工作的重要性,建立了专门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在利用互联网的金融行业进行高效利用,将作用发挥到最大化,有效的将金融风险进行管理。在法律上将风险管理进行有效对策的研究,严格防止不法分子利用互联网进行违法的犯罪行为,互联网金融监管部门和国家的司法部门进行高效结合,实现网络金融稳定发展,保证金融的风险管理得以实现。
2.互联网下的安全风险管理对策
互联网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就是互联网的技术,技术是基本。互联网应该在金融方面设定一个标准进行技术指导,将互联网的金融行业变成一个整体,方便管理,将整个互联网系统的安全性能都进行提高,从而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网络之所以发展的迅速,能够受到大家的支持,原因之一就是互联网上的资源极其丰富,将各种资源进行利用整合,建立一个给客户提供便捷的交易方式的数据库,在后台建立一个监管的系统,实时对互联网上的金融数据金银监控,防止出现安全问题。信息技术在随着社会的进步不断的提升,无论在硬件还是软件上都进行着不同程度的技术研发工作,对于容易发生风险以及安全问题的地方加强防火墙或加密等技术的处理,保证金融行业在互联网上的工作是安全性高、风险低的。
互联网的金融安全还受到在互联网上进行金融工作的企业实力的影响,运营商的技术实力强,就可以构成一个强大的互联网金融机构,保证金融行业在互联网上持续稳定的发展,选择自身能力强的企业加入也是对弱小企业的负责,因为技术能力不够强大的企业,即使加入了互联网金融机构中也无法保全自身,甚至还会影响整个互联网金融行业的资金安全。
在互联网金融行业存在风险的最有效的防范措施就是在互联网上建立一个内部的控制机构,这个机构的作用是尽可能的在风险发生前进行规避;在风险问题发生时降低损失,尽快解决;在风险问题发生后将影响降到最低,并吸取教训总结经验,避免下一次风险的出现。首先要有一个对风险进行控制管理的安全风投部门,设立数据库进行企业信用的评价工作,对互联网的金融工作进行实时监控,建立预警体系,在金融风险发生之前进行预测,及时处理,将风险有效规避。金融产品的设计也影响着互联网的风险,金融产品虽然有着高收益的特征,但同时也具有极高的风险,降低风险的唯一方式就是找到一个收益和金融风险共同的平衡点,将双方都进行考虑,保证资金的安全性自己互联网金融的安全性。
3.互联网下的信用风险管理对策
我国市场经济在迅速发展,互联网金融也在迅速发展,征信的体系是否完善很是重要,目前,传统金融的征信体系还不够完善,因为银行对贷款对象的信用判断仅仅是依靠之前的借贷情况进行的,这种体系还存在着漏洞,互联网上的金融行业可以利用科技,采用电子平台,对客户进行信用的判断以及整体的分析,虽然如此,但是实际上,金融平台的很多数据并没有加入到整个征信的体系中,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和效果,由此可见,将征信体系进行完善的重要性。征信体系是基础,还要加以辅助的机构进行工作,建立一个完善的征信工作数据平台,平台要求是适合应用于互联网体系下的金融行业的,在平台上加入对客户的信用认证以及等级评估等内容,方便征信体系的进行。
互联网金融和传统金融的最大差距就是大数据,互联网对于大数据的处理以及搜集的能力很强,将其充分利用,可以有效解决互联网上金融信息的信用问题,直接的将互联网上的交易风险降低,切实的将金融服务给客户创造便利,将服务的范围扩大。想要将金融信用风险进行规避的重要方式之一就是对贷款对象进行审查的工作要严要求并且标准化。将不同等级的用户分散开,防止出现风险问题后果严重、无法挽回。将贷款标准提高,从本质上减少风险发生的可能。
4.互联网下的其他风险管理对策
政府对于互联网金融的监管作用远没有行业自律的作用大,优势也极其明显,行业自律可以对更大范围的内容体现其作用。在互联网上的金融业的行业自律甚至可以对整个金融业产生影响,这种情况会带来极大的风险,所以,出台一个互联网上的金融风险的防控对策很有必要。建立一个对互联网金融行业进行管理的协会,给予其促进整个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发展以及制定行业标准和规则的权力,并且这个协会应该具备自我管理的能力,发挥引领的作用。还要在金融业中设立专门的领导机构,这个机构的主要任务和目的就是对互联网金融这个行业建立一定的标准,对实体经济进行服务以及最为重要的服务社会工作,对于整个互联网金融业都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互联网中最容易发生的风险往往是带给消费者的对消费者的权益进行保证很有必要,达到这个目的的方式有三种。第一种是在互联网的体系上要建立一个对消费者进行保护的机制,这种机制要满足跨行业以及地区的要求;第二种是建立一个用来解决消费者在互联网上产生的金融纠纷问题,给消费者带来更大的安全感,降低风险发生概率;第三种是从消费者方向出发的,在根本上提高消费者的自我保护意识,加强金融消费的安全教育,让不法分子没有可乘之机,可以直接有效的减少消费者的权益遭受损害的现象发生。
消费者选择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前提就是信任,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口碑是最为重要的财富,因为它影响着在互联网上的金融用户对企业的信心,也影响着消费者的选择,在互联网金融风险中,不可避免的一项就是谣言带来的不良后果,一个谣言处理不当甚至会影响到这个金融企业的健康发展,不实的谣言是导致企业产生声誉上风险的主要原因,在互联网的金融行业发展过程中,对企业的良好口碑进行树立,让消费者对企业有着信心,不会在谣言产生后立刻放弃企业,相信企业的声誉,减少风险发生的后果。
三、结束语
本文主要是针对互联网上的金融行业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分析,主要从信任、法律、政府等方面进行阐述,针对不同的风险种类,探讨出合适的、高效的解决对策,将风险的发生概率降低并且有着在风险问题发生后将损失降到最低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刘志洋,汤珂.互联网金融的风险本质与风险管理[J].探索与争鸣,2014,11:65-69.
[2]陈秀梅.论我国互联网金融市场信用风险管理体系的构建[J].宏观经济研究,2014,10:122-126.
篇2
关键词:老年患者 护理风险 管理
【中图分类号】R-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01-0231-02
护理风险是指医院内对患者在护理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一切不安全事件[1]。风险管理是指对患者、工作人员、探视者可能产生伤害的潜在风险进行识别、评价并采取正确行动的过程[2]。老年患者大多年龄大,基础疾病多,病程长,病情变化迅速,认知功能的减退,心理因素、家庭、社会等多方面的影响,为病房护理管理带来一定的风险,在老年患者病房的护理人员,对提高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保障老年患者的安全护理工作已作为衡量老年患者生活的一个重要指标之一。本外将我院在2010年1月-2011年5月期间住院老年患者存在的主要风险给予分析,对存在的风险予以护理干预,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老年病房发生护理风险的主要因素
1.1 疾病因素。老年病房的患者大都有高龄,一人多病共存,病情复杂,病程长,并发症多等特点。随着年龄的递增,安全的危险因素就越大。如:心血管疾病、帕金森综合症、退行性关节炎引起步态异常、髋关节骨折、糖尿病、高血压、脑卒中、肺炎、电解质紊乱、营养失调、疲劳、腹泻等原因,加重了老年患者安全的危险因素[3]。
1.2 药物因素。中枢神经系统的药物,特别是镇静催眠药、抗精神药和麻醉镇静药,被公认为容易引起老年患者摔倒的显著危险因素。多种药物同时应用虽然没有被证实是显著因素,但也被列入增加老年患者摔倒的常见原因[4]。如:老年患者长期服用降压药后,血管床扩张,回心血量下降,心排出量减少,脑部供血供氧不足;使用解热镇痛药后,可因机体短时间丢失大量体液和电解质而出现嗜睡、乏力、头昏、站立不稳;服用抗胆碱能药物后的不良反应可使病人引起视力模糊、复视和注意力下降等,这一系列症状下降了老年患者的安全性。
1.3 心理精神因素。老年患者判断力存在受损或偏差,对周围环境忽略时安全的危险性就相应的增加。有些老年患者由于对自身能力估计过高,对自身潜在的危险性估计不足,或不愿意麻烦家属、护士、和护理员的协助,对所有的事情都勉强为之;又因长期受躯体疾病的侵扰,常年需要支出庞大的医疗费用,给老年患者带来巨大的精神压力和经济负担,故凡事亲力亲为,常常急于求成,想尽早离开医院,不考虑自身潜在的危险因素,导致各种护理风险系数增高。
1.4 其他因素。如:医院陌生的环境;生活环境的改变;生活习惯的约束;与医护人员和陌生病友初次相处时的心理隔阂、顾虑以及对疾病的恐惧等等。
2 老年病房易发生的主要护理风险
2.1 跌倒。老年患者跌倒的发生率随着年龄的增大而增加,并随着年龄呈直线上升趋势。其原因可能为姿势控制能力的降低,大脑的决断迟缓,肢体协调功能减弱,病情改变,药物及环境因素等变化引起的[5]。
2.2 误吸误食。老年患者的老化引起神经反射活动衰退,吞咽肌群互不协调,引起吞咽障碍。消化功能降低,咀嚼困难,唾液分泌减少,使老年患者在进食过程中易发生呛咳或发噎,严重时造成窒息,视力差的老年患者还可引起老年患者误食非食品类物品。
2.3 走失。患有认知症的老年患者大都有定向力障碍,表现为时间、地点、人物定向障碍,不知道“自己在哪儿”。“这是什么地方”。还常常表现为毫无目的四处乱走,缺乏自我保护意识,时常外出之后去向不明或迷路,导致走失,往往需要他人或警察的帮助和保护[6]。
2.4 皮肤受损。老年患者皮肤感觉功能减退,容易引起烫伤、冻伤,加上活动受限,皮肤长时间受压而使皮肤完整性受损,易发生水肿、肿胀。卧床患者护理措施不当,导致压疮的发生。
2.5 坠床。由于疾病原因而出现意识不清或者意识障碍的老年患者,常因躁动,在自主或不自主的活动中发生坠床。意识清楚的老年患者因自身平衡功能减退,在危险的境地中不能敏捷地回避而发生坠床,有的老年患者过高估计自己的能力,不使用床拦等保护具,导致坠床。
2.6 其他危害老年患者安全的。如:窒息、自缢、溺水、营养不良、各种并发症和自然界的危害等等。
3 管理对策
篇3
供电营销服务是供电企业运营不可或缺的重要工作,在当前阶段我国供电企业供电营销服务过程中存在着很多风险。基于此,本次研究尝试探讨这方面的内容,文章阐述了我国供电营销服务风险的内容,并且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供电营销风险预防对策,希望可以为我国供电事业的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
供电营销服务;风险管理;预防对策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民众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所使用的电能也越来越多。在当前阶段,如何做好供电服务工作,保障电能供应的质量与安全性,是供电企业要考虑的。在供电企业运营过程中,供电营销服务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风险。要解决这些风险问题,还需要通过风险管理来进行。对此,笔者尝试探讨供电营销服务风险管理预防对策。
1.我国供电营销服务风险
1.1配电网结构不合理,低电压台区较多
在当前时期,由于设计原因,很多地区的配电网结构不够合理。这样一来,就导致当地供电企业在运营过程中很容易出现电能损耗。此外,很多地区还存在着低电压台区较多的问题,居民在日常生活中一些敏感电器,例如空调、电脑等无法正常使用或出现电器损坏情况,这就导致居民的体验感大大下降。
1.2服务网格化管理处于初步实施阶段,没有形成成熟的经验
在当前时期,大多数供电企业的服务网格化管理都处于初步实施阶段,在这一时期,供电企业的服务经验相对较少,且并未形成成熟的经验。如此一来,用户所能享受到的服务质量也大打折扣。
1.3年轻用户法律意识、维权意识逐步增强,对服务要求较高
近年来,随着年轻用户知识水平和法律意识的提升,他们的维权意识也在与日俱增着。很多年轻用户在用电过程中出现不满意的情况时,往往都会选择到供电公司投诉。故此,他们对于供电企业的服务要求比老一辈要高得多,这也就对供电企业的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4集抄建设还未全部完工,网格员抄表、收费存在差错,形成隐形投诉风险
在当前阶段,很多地区供电企业的集抄建设尚未全部完工,至今仍是采用网格员抄表模式。然而由于这种模式本身的缺陷,在收费过程中极易出现差错,这就导致了隐形的投诉风险出现。
1.5农村留守老人较多,对新的缴费政策和方法不接受,智能电管家推进难度大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年轻人前往城市务工。农村留守老人的比例日益加大,老年人的思想观念相对守旧,他们很难接受新的缴费政策和方法,也就导致智能电管家推进的难度大大提升。
1.6缴费方式和故障报修方式还需进一步完善和多元化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与普及,互联网第三方支付逐渐兴盛起来,并且广泛应用于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在很多乡镇地区,人们都可以使用微信、支付宝等支付工具来进行交易。而新兴自助缴费方式更是多种多样,其中包括银行转账、网银转账、支付宝、微信、95598网站、掌上电力app、电E宝app等。但是大多数供电企业的缴费方式依旧比较传统,缴费方式和故障报修方式还需进一步完善和多元化。
2.供电营销风险预防对策
2.1进一步拓展缴费渠道、电子化缴费方式的宣传和智能电管家的推进
电费是供电企业维持运营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当前很多用户拖欠电费的情况,供电企业要做好电费收缴管理工作。(1)电费收缴人员在收缴电费过程中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收取,严禁违规收取、中饱私囊等情况出现。如果用户在收缴电费时拒绝缴纳电费,工作人员要为其灌输依法缴纳电费的作用,同时也告知其拒绝缴纳电费的危害与可能会承担的后果。如果用户依旧强硬拒绝缴纳电费,工作人员就需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对其进行处罚。(2)供电企业要做好用户信用评价体系的构建工作。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信用评价的作用日益凸显出来。供电企业可以借助于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所有用户建立起用电信用评价体系。凡是有用户延迟缴纳电费或者拒绝缴纳电费,就根据其行为的恶劣程度扣除一定的信用评价分数。当用户信用评价分数低到一定程度后,要专门组织工作人员对其进行上门劝导。此外,为了更好地体现出用户信用评价分数的重要性,供电企业还要定期将分数公布在居民区公告栏或者村委会公告栏中,促使用户缴纳电费的积极性就会有所提升。(3)供电企业要做好电子化缴费方式的宣传工作,要积极利用当地电视、广播、小区宣传栏、村委会宣传栏等方式来宣传电子化缴费方式。供电企业还要进一步加强智能电管家的推进工作,要通过宣讲会等方式使民众理解智能电管家,并且接受这一新兴事物。
2.2加速实施第二批配电网改造和低电压改造计划
供电企业还要加速实施第二批配电网改造和低电压改造计划,合理编制改造计划和做好项目贮备。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供电企业要选择合适的地区来实施第二批配电网改造以及低电压改造计划,从而使那些饱受低电压困扰的居民摆脱低电压的问题,同时还要对改造计划进行合理的编织,同时做好项目贮备工作。
2.3大力推进做好服务网格员化管理
供电企业还要大力推进做好服务网格化管理工作。在实际操作时,供电企业要做好发放服务名片工作,要及时公布监督电话,要切实做到客户问题得到最快解决,从而实现用户满意度的提升。
2.4加快推进集抄建设
供电企业还要进一步加快推进集抄建设工作,要争取在2017年全面完成全集抄、全采集、全费控的目标。集抄建设工作对于供电企业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这是供电企业未来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现阶段供电企业所要重点完成的战略目标。
参考文献:
[1]容权.供电营销工作中的风险及应对策略[J].技术与市场,2016(03)
[2]孙宏东.供电营销工作中的风险及应对策略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02)
篇4
关键词:供电营销服务;风险管理;预防对策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民众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所使用的电能也越来越多。在当前阶段,如何做好供电服务工作,保障电能供应的质量与安全性,是供电企业要考虑的。在供电企业运营过程中,供电营销服务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风险。要解决这些风险问题,还需要通过风险管理来进行。对此,笔者尝试探讨供电营销服务风险管理预防对策。
1.我国供电营销服务风险
1.1 配电网结构不合理,低电压台区较多
在当前时期,由于设计原因,很多地区的配电网结构不够合理。这样一来,就导致当地供电企业在运营过程中很容易出现电能损耗。此外,很多地区还存在着低电压台区较多的问题,居民在日常生活中一些敏感电器,例如空调、电脑等无法正常使用或出现电器损坏情况,这就导致居民的体验感大大下降。
1.2 服务网格化管理处于初步实施阶段,没有形成成熟的经验
在当前时期,大多数供电企业的服务网格化管理都处于初步实施阶段,在这一时期,供电企业的服务经验相对较少,且并未形成成熟的经验。如此一来,用户所能享受到的服务质量也大打折扣。
1.3 年轻用户法律意识、维权意识逐步增强,对服务要求较高
近年来,随着年轻用户知识水平和法律意识的提升,他们的维权意识也在与日俱增着。很多年轻用户在用电过程中出现不满意的情况时,往往都会选择到供电公司投诉。故此,他们对于供电企业的服务要求比老一辈要高得多,这也就对供电企业的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4 集抄建设还未全部完工,网格员抄表、收费存在差错,形成隐形投诉风险
在当前阶段,很多地区供电企业的集抄建设尚未全部完工,至今仍是采用网格员抄表模式。然而由于这种模式本身的缺陷,在收费过程中极易出现差错,这就导致了隐形的投诉风险出现。
1.5 农村留守老人较多,对新的缴费政策和方法不接受,智能电管家推进难度大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年轻人前往城市务工。农村留守老人的比例日益加大,老年人的思想观念相对守旧,他们很难接受新的缴费政策和方法,也就导致智能电管家推进的难度大大提升。
1.6 缴费方式和故障报修方式还需进一步完善和多元化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与普及,互联网第三方支付逐渐兴盛起来,并且广泛应用于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在很多乡镇地区,人们都可以使用微信、支付宝等支付工具来进行交易。而新兴自助缴费方式更是多种多样,其中包括银行转账、网银转账、支付宝、微信、95598网站、掌上电力app、电E宝app等。但是大多数供电企业的缴费方式依旧比较传统,缴费方式和故障报修方式还需进一步完善和多元化。
2.供电营销风险预防对策
2.1 进一步拓展缴费渠道、电子化缴费方式的宣传和智能电管家的推进
电费是供电企业维持运营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当前很多用户拖欠电费的情况,供电企业要做好电费收缴管理工作。
(1)电费收缴人员在收缴电费过程中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收取,严禁违规收取、中饱私囊等情况出现。如果用户在收缴电费时拒绝缴纳电费,工作人员要为其灌输依法缴纳电费的作用,同时也告知其拒绝缴纳电费的危害与可能会承担的后果。如果用户依旧强硬拒绝缴纳电费,工作人员就需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对其进行处罚。
(2)供电企业要做好用户信用评价体系的构建工作。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信用评价的作用日益凸显出来。供电企业可以借助于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所有用户建立起用电信用评价体系。凡是有用户延迟缴纳电费或者拒绝缴纳电费,就根据其行为的恶劣程度扣除一定的信用评价分数。当用户信用评价分数低到一定程度后,要专门组织工作人员对其进行上门劝导。此外,为了更好地体现出用户信用评价分数的重要性,供电企业还要定期将分数公布在居民区公告栏或者村委会公告栏中,促使用户缴纳电费的积极性就会有所提升。
(3)供电企业要做好电子化缴费方式的宣传工作,要积极利用当地电视、广播、小区宣传栏、村委会宣传栏等方式来宣传电子化缴费方式。供电企业还要进一步加强智能电管家的推进工作,要通过宣讲会等方式使民众理解智能电管家,并且接受这一新兴事物。
2.2 加速实施第二批配电网改造和低电压改造计划
供电企业还要加速实施第二批配电网改造和低电压改造计划,合理编制改造划和做好项目贮备。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供电企业要选择合适的地区来实施第二批配电网改造以及低电压改造计划,从而使那些饱受低电压困扰的居民摆脱低电压的问题,同时还要对改造计划进行合理的编织,同时做好项目贮备工作。
2.3 大力推进做好服务网格员化管理
供电企业还要大力推进做好服务网格化管理工作。在实际操作时,供电企业要做好发放服务名片工作,要及时公布监督电话,要切实做到客户问题得到最快解决,从而实现用户满意度的提升。
2.4 加快推进集抄建设
供电企业还要进一步加快推进集抄建设工作,要争取在2017年全面完成全集抄、全采集、全费控的目标。集抄建设工作对于供电企业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这是供电企业未来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现阶段供电企业所要重点完成的战略目标。
参考文献:
[1]容权.供电营销工作中的风险及应对策略[J].技术与市场,2016(03)
篇5
关键词:风险 信用观念 债权管理
应收账款是企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内部管理的重点,应收账款的回收会影响到企业的资金使用和经营运行。因此,企业应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保证企业的稳定运行,应收账款主要是企业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形成的债权,主要包含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和预付账款。应收账款在企业的流动资金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对企业的运行有直接的影响,全面分析应收账款在发生和清收以及在清收后期存在的风险控制有着积极的意义。
■一、企业存在债权风险的因素
1、银行信贷监督不力
目前,金融机构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贷款管理体系和风险管理机制。而现代的贷款终身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借贷管理人员管理的积极性,对应实施管理的清算工作漠不关心,听之任之,加上信息的闭塞,很多借贷管理员都无法及时知晓企业的实际情况,对企业的借贷信息掌握不全面,也很少有管理人员参与到企业的改制中来,因此,他们对很多情况不了解,结果是大量的贷款被逃废。同时,由于银行信贷管理人员的素质较低,法律知识欠缺,法制观念淡薄,导致很多款项没有落实。
2、企业信用观念淡薄
逃废银行债务的现象普遍存在,银行信贷资产大量悬空。我国还有一部分企业的信用观念薄弱,特别是信贷方面,拖欠行为时有发生,以及逃废银行贷款,之所以发生以上情况,是因为我国受到计划经济的影响深远,计划经济严重的歪曲了银行和企业之间的信用关系,让一些企业利用国家对企业改制的支持,把贷款挂在空壳公司,或者在没有偿还和落实贷款的情况下,通过各种方法逃废、悬空银行债务。还有一些恶劣的企业故意多开户头,以便逃废银行贷款,有意转移结算业务,躲避银行的监督,金融机构难以对其实行惩处。
3、行政干预,有法不依,债权银行维权艰难
由于受到地方保护主义和政府干预等影响,导致很多地方企业还存在有法不依,有法难依的情况,债权人的合理权益难以得到保护。现在各企业正开始改制,有的地方信用意识淡薄,单纯的认为改制就是减轻企业的经济负担,但没有及时配合债权银行与企业进行债务和债权的落实,还有的地方实行严重的地方保护主义,在这样的环境之下,不但要求银行改制,让企业脱离困境,甚至对一些企业有意悬空或逃废银行债务的行为不予干涉,包庇默认,出现未经债权银行同意而批准企业改制、转制、颁发营业执照和税务登记证等现象。这些行为不仅影响了银行资金的正常运转,还损害了银行的资金保全权益。
■二、加强债权管理的对策
1、前期预防
在应收账款风险发生之前就应进行防范和控制,一个财务体系健全的企业必定会发生应收债权,而企业管理的关键就是把应收债权产生的坏账几率降低到零。例如,作为债权方在企业,在面对赊销时,应做好几下几方面的工作:
(1)在销售前要认真审查对方的资质,主要有对方单位的企业名称、单位所在地、法人代表、开户银行账号、对方单位的营业执照以及营业执照的使用情况等,如果是签订合同的不是企业法人本人,还要查看对方的授权书。
审查对方企业的经营范围是否合法,核对对方的营业执照规定的范围和实际经营是否一致,有无超于范围经营。
(2)对方企业的偿还能力十分重要的,关键就是看对方在超过最后还款期后,是否还有用于偿还欠款的资产。还要核查其账面的真实性,预防假账单位对本企业的影响。
(3)一个企业的商业信誉就是一项无形资产。商业信誉好的企业,其信用度也较高,赊销就比较安全。
(4)审查签订合同的协议条款是否齐备,企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是否表明清楚,同时尽量避免对己方不利的条款。
(5)公司赊销业务本身具有一定的风险,其内部管理和控制是必要的,企业间的赊销涉及金额越大,负责审核的部门就越多,级别就越高。如果超过公司规定的限额,还应上报公司上级会议决定。
2、事后的风险防患和债权保护
当债务人到了还款期限还无法清偿所有债务时,债权人就可以采取一系列合法的应对措施收回账款,债务人到期无法偿还债务,债权人第一要做的,就是收集证据,对自己的债权实施保护。
债权人可以对债务人的营业执照复印件、业务发生时签订的合同协议、送货单、托运单、欠条、各种结算票据以及债务人的其它文件作收集,还可以对那些可能被销毁的证据向法院提出保全,对于很难取得的证据,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收集证据。收回欠款的方式有很多,主要就是通过债权债务双方的协商,调解员的调解,以及申请诉讼和法院诉讼等。双方协商的方法可以根据对方的偿还能力和实际情况,签订新的还款协议,或者进行债务重组,债务人通过固定资产和生产设备、生产资料来偿还欠款的,债权人就可以用对方的房屋使用权、所有权来清收债务。
3、完善激励机制,培养高素质的金融人才
现代金融市场的竞争十分激烈,而这就正是人才的竞争,因此,企业要培养出综合型的管理才人,开展实训练习,关键还要培养出一批懂法律知识又懂业务知识的人员,充实金融市场的人才队伍,才能适应现代金融体制改革的客观要求。要解决实际的问题,就要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采取一切可实行的措施,控制和化解企业潜在的金融风险,保证金融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维持企业的稳定发展,同时推动社会经济的进步。
■三、结语
企业债权管理和完善本身就是一项系统的工作任务,只有在平时的工作中认真做好每一方面,做好细节管理,才能把企业的风险发生降到最低,保证企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镭.应收账款的风险防范[J].冶金财会,2005;9
篇6
关键词
设计-建造-运营项目合同条件 承包商 风险管理 风险应对措施
设计-建造-运营模式是近十多年来在美国、欧洲以及中东等一些国家和地区出现的一种新型项目采购模式,主要应用于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项目中。该模式具有简化项目程序、保证项目质量、优化全寿命周期成本等优点。为满足国际工程承包市场对DBO合同范本的需求,国际咨询工程师联合会(FIDIC)于2008年正式出版了《设计-建造-运营项目合同条件》(Conditions of Contract for Design,Build and Operate Projects,简称“DBO合同条件”)。
与传统的工程项目采购模式相比,由于新增了运营服务期,DBO模式下承包商承担从设计、建造到运营全过程的所有责任,并对成本、工期、技术和质量等目标负责,因此承担着更多的风险,对其风险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DB0合同条件下的风险分类方法
DBO合同条件对传统FIDIC合同条件的风险分类及规定方式做出了修改。
首先,DBO合同条件的第17―19条按风险-责任-义务-保障-保险的逻辑顺序对风险事件做出了相应的规定,这是对以往合同文本中风险条款重新安排。
其次,DBO合同条件从多个层面对风险事件进行划分。第一层面是将所有风险划分为普通风险和特殊风险,特殊风险是指由特殊事件产生的风险;第二层面是从风险发生时间的角度,将风险划分为设计一建造期的风险和运营服务期的风险;第三层面从风险承担主体的角度,将风险划分为业主风险和承包商风险;第四层面则从风险影响结果的角度,将风险划分为损害风险和商业风险。损害风险指导致物质损失或财产损坏的风险,可以通过投保方式转移,商业风险指导致任何一方产生财务损失或时间损失的风险,且这些风险在商业上通常无法投保。DBO合同条件下普通风险的分类如表1所示。
最后,DB0合同条件将上述三种风险分类方式结合起来,对设计-建造期和运营服务期合同双方的风险分配进行了详细的规定。例如,将设计-建造期业主的风险按照损害风险和商业风险进行划分,并详细规定了这两种风险所包含的范围,相关规定覆盖了业主在设计-建造期承担的所有风险,损害风险和商业风险的划分也使风险分担与责任及保险的安排相联系,符合风险管理理论的逻辑。与设计-建造期相比,运营服务期的所有风险事项均发生在该阶段内,由于不再涉及建造内容,业主的商业风险相应地有所减少。此外,根据运营服务的特点,承包商无需承担运营阶段的自然力风险,而是由业主承担。
业主的风险采用列举式规定,承包商的风险则采用除外式规定,列举的业主风险外的所有风险均由承包商承担。在运营服务期,承包商还需要负责所有因其设计、施工和材料等所导致的风险,业主之前的批准等活动不减少承包商的责任。
二、DBO合同条件下承包商可引用的索赔条款
DBO合同条件中的部分条国际经济合作2010年第6期款明示了承包商可向业主提出索赔,并明确了承包商有权索赔的内容。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条款暗示了承包商可向业主提出索赔。这些明示索赔条款和隐含索赔条款归纳后列入表2和表3,其中,C代表费用,P代表利润,T代表工期。
一项索赔中是否包含利润的判断原则是,由业主或业主代表的直接原因引起的索赔,承包商不但可以得到工期延长,还能得到费用加利润的补偿;而由业主负责的客观原因引起的索赔,承包商只能得到工期延长,这体现了“谁违约,谁负责”和“客观原因引起的风险由双方共同分担”的原则。此外,对于DBO合同条件下新增的运营服务期,有一点特殊规定,即,除非合同双方有书面协议,任何延误、干扰或暂停均不能得到运营服务期的延长。
对承包商可索赔的事项,从表面上看是业主承担了风险,但实际上,在计算补偿费用时,首先是要依据证据判断真实的直接损失值,如果证据不足,则很难收回全部损失。即使业主给予了补偿,也只能获得直接损失,很难对全部的间接获得补偿。因此,这些事项在很大程度上还会给承包商带来一定的风险损失。对于承包商而言,做好风险管理远比索赔管理更重要。
三、DBO模式下承包商风险应对策略
(一)提高设计建造品质,降低运营维修费用
与传统的DB模式相比,DBO模式下的设计、建造和运营责任主体惟一,责任范围界定清晰,减少了摩擦和争议;也正是因为承包商承担设施的运营,使其更有动力面向后期运营,优化前期的设计和建造,否则他将受困于运营期巨额的大修、更换和维护费用中。根据DBO合同条件第14.19款[维修保留金]的相关规定,业主从每次应支付给承包商的期中付款的价值中扣减5%作为维修保留金,在合同完成证书颁发后,维修保留金的全部剩余金额应被包括在运营服务最终付款证书中,并随最终付款支付给承包商。因此,承包商有机会选择提供一种持久体系,通过权衡建造费用和长期的维护(和运营)费用来为自己创造利润,并在有保障的长期收入中受益颇多。
(二)协调各参与方关系,提供专业运营服务
DBO承包商是完全独立的设计、建造及运营实体,需要有极强的技术、联系、沟通、协调和项目管理能力。DBO承包商为业主提供专业的运营服务,与业主之间的权责利关系明晰,合同界面简单。但由于DBO合同模式涉及设计、建造和运营,能同时承担此三项任务的公司寥寥无几,因此,DBO承包商通常是一个联营体,内部协调更显得尤为重要。DBO承包商不仅需要处理好与投资单位、业主及业主雇用的其他承包商(如审计机构)之间的关系,还需要更加专业地斡旋于设计分包商、各类供应商、建造分包商、运营单位等各方之间,确保以最小的成本费用满足业主的需求,圆满完成合同义务。
(三)通过组建联营体分担风险
近年来,建设业和相关行业的企业不断发生并购与重组,企业的规模和实力大增,可能有能力承揽DBO合同。但DBO合同
往往投资额巨大,且因合同期较长存在诸多风险,因此,即使有能力承揽DBO合同的企业也希望与其他企业组建联营体,特别是工程所在国外的企业通常希望能与当地承包商组建联营体,以实现其风险共同分担的目的。
(四)通过向保险公司投保降低风险
DBO合同条件第19条关于保险的相关规定,涉及到财务风险、环保健康风险和安全事故风险等,将一部分风险转移给保险公司是承包商常用的风险规避方法之一。虽然这种方法需要支付一笔保险费用,但相对于巨额的风险损失而言,这只是一个很小的数字,而且承包商可以将保险费用计入工程成本。
在DBO合同条件下,承包商应投保的险种被划分为设计-建造期的保险和运营服务期的保险。在设计-建造期,承包商需对工程、承包商设备、违反专业职责的责任、人员伤害和财产损失以及雇员的伤害进行投保;在运营服务期,需要对工程火灾及扩展责任、人员伤害和财产损失以及雇员的伤害进行投保。同时,还需要满足当地的法律和惯例,投保相应的险种以及其他一些可选的运营保险等。
DBO合同条件在设计-建造期新增了承包商违反专业职责的责任这一保险范围,承包商的专业人员投保职业责任险是必不可少的。在运营服务期新增了工程火灾及扩展责任险,需要注意的是,该保险的生效是运营服务期开始的条件之一;而火险也是设计-建造期工程一切险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DBO合同条件中规定的保险范围基本上覆盖了工程实施过程中的全部风险,但无论怎样,对保险的设置都应咨询保险专家的意见,结合工程的具体特点来确定。比如,当施工现场较为分散,工程被全部摧毁的可能性极低时,就不必投保全部重置费用,可以考虑减少保险金额。此外,对于所有的保险期限都需要谨慎规定,避免在保险生效前开始工作。
四、结语
DBO模式是一种同时兼顾资金使用效率和项目质量的合同安排,从项目全寿命期优化的角度看,在未来具有广阔的发展和应用前景。DBO项目鼓励有实力的承包商承担全部的设计、建造和运营工作,将给有志于在大型公用事业领域获得发展的承包商带来新机遇,但由于新增了运营服务期,DBO模式下承包商所承担的风险比传统项目采购模式下要大得多,因此承包商做好风险管理至关重要。从目前建筑市场的DBO模式的应用情况看,其存在许多衍生形式,主要差异是在运营服务期的长短,从三年至二十五年不等。投资方主要是考虑要求承包商对其完成的设计和建造工作的质量承担更大的责任,以避免双方就运营期出现的质量缺陷产生争端,导致进一步的损失。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普外科;安全隐患;风险管理
近几年,伴随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与社会进步,人们健康意识与法律意识加强,患者越来越重视医院的安全隐患问题。普外科为医院重要科室,人员的流动性比较大,这样容易加大安全隐患发生率,所以需要护理人员全面分析普外科的安全隐患,同时提出解决的对策,以降低安全隐患率。
1普外科的护理安全隐患发生原因
1.1管理制度
管理者没有做到因时因地制定和学合理的管理制度,导致管理制度不健全不完善,同时医护管理人员没有严格遵守和执行管理制度。管理制度的落后导致医疗技术设备落后,管理者不更新医疗设备,仍旧使用陈旧的设备;病房和门窗没有建设护栏来预防患者逃走;病房内危险物品的摆设不合格;对容易产生抑郁躁动行为的患者没有设置专用的躁动房间;管理不到位,没能做到定期检查病房设施,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安全威胁[1]。
1.2护理人员的自身因素
护理人员队伍职业素养不高,专业知识理论掌握不扎实,缺乏责任感;没有按要求对患者进行护理或者死板地遵从医生的叮嘱,不能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和病情变化作出反映;没能及时发现患者存在的问题,安全意识淡薄。缺乏随机应变的能力;医护人员没有根据患者病理特征的不同进行安置,导致不同类型的患者混合住进同一个病房,例如一些发生交叉感染的患者,护理人员并没有将其与其他患者隔开,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从而导致安全事故扩大化;此外医护人员不能严格遵守管理护理制度,导致护理人员工作态度不积极,护理队伍容易发生冲突和矛盾[2]。
1.3患者自身的原因
因为普外科患者治疗时危险性比较大,这在很大程度上会加大护理难度,加之,部分患者于家属文化水平不高,没有充分认识遵医嘱的重要性,没有配合医院护理的工作。因此,引发术后感染概率比较大,为患者家属与医院造成麻烦。
2普外科护理安全的风险预防对策
2.1强化对护理人员专业技能的培训
在护理的操作过程中,每一步都与患者生命健康有着直接关系,因此,护理人员需要严格按照相关程序进行操作,根据规定对治疗仪器进行消毒。同时医院需要强化对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以便护理人员充分掌握护理方式与技巧,经熟练操作与过硬技术,获取患者与家属信任。在普外科的护理人员上岗以前,需要实施全面、系统化培训,保证每一个护理人员都能持证上岗[3]。
2.2对患者与家属实施健康宣教
在患者入院以后,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与家属实施健康宣教,首先,将遵守住院的规章制度与遵医嘱重要性告知患者,让患者积极参与治疗。其次,护理人员需要详细介绍医院环境,如果患者有疑虑,护理人员需要耐心解答,一些特别的注意事项要重点强调。最后,护理人员应告知患者治疗过程的注意事项与可能发生的并发症,让患者有个心理准备,以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5]。
2.3提升护理人员的专业和道德素质
管理者要对护理人员进行不定期的培训,提高护理专业知识,使得护理人员能熟练掌握护理的各项工作。其次是要执行严格的考核制度,对优秀的护理工作者给予表彰,对发生错误的护理人员进行处罚,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增强工作责任感。护理工作者还要有记录和保存患者临床资料的习惯,为改进工作提供证据。护理人员还要有自我保护意识,保管好患者的医药等物品,告知患者注意事项,尽量减少和避免医疗纠纷。
2.4重视普外科护理人员的管理
普外科护士长应该具备良好人格魅力与职业道德,同时要有高超护理技术与严谨工作作风等,加强护士长自身号召力与凝聚力。然后通过护士长来凝聚团队战斗力,一起完成护理的目标,提高护理的效果。如果在护理管理的过程中存在问题,需要根据四不放过原则进行处理,也就是护理人员没有受教育不能放过、事故原因没有查明不能放过、整改的措施没有得到落实不能放过、责任人员没有受到处理不能放过,使得相关责任能够落到实处,降低护理事故的发生率。
2.5采取有效的护理方式
护理人员还要提前消毒病房,确保患者不会因为病房环境影响到心情愉悦性。在科室收治到患者时,需要提前实施健康教育,让患者了解治疗注意事项。在手术治疗以前,护理人员需要细心、耐心的与患者交流,评估患者心理状态与既往病史。护理人员应把手术时间、注意事项、手术室的设备与主刀医生等告知患者于家属,使得患者于家属了解手术过程,将患者恐惧心理与疑问心理消除,提高患者治疗自信心。此外,护理人员需要落实手术室消毒与清洁的工作,对器材准备、急救用品与药品进行完善。在手术前一天需要对患者手术部位进行清理,可以采取石蜡油对污垢进行清理,并且石蜡油能够发挥出的效果,给手术顺利进行创造条件。护理人员根据手术情况取患者,在手术前不可以随意活动与按压腹部,需要绝对的卧床休息。
3讨论
总之,伴随国内经济迅速发展,在某种程度上加剧了人口老龄化与环境污染,导致普外科患者人数持续上涨。尤其老年患者因为自身的免疫力比较低,在行普外科手术治疗时,比较容易发生安全事件。因此,为了降低护理安全隐患发生率,需要护理人员针对老年患者心理与治疗情况进行针对性护理,降低坠床、下呼吸道的感染、跌倒、上呼吸道的感染、褥疮、创口感染等安全事件发生率。
参考文献
[1]汤安莲.临床护理交接班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对策[J].医学信息,2015,(40):414-414.
[2]邓海峰.普外科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对策[J].基层医学论坛,2015,(6):778-779.
[3]刘娟.普外科护理安全管理的思考及护理对策探究[J].中国卫生产业,2017,14(3):20-21.
[4]程晓冬.普外科护理工作安全隐患及防护对策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4,(36):389-389.
篇8
关键词:商业银行 信贷风险 风险管理
1.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现状
1.1风险承担主体不明确导致风险意识偏差
任何有效的风险管理都应该是以风险承担主体明确,权力、责任和利益的合理分配为根本前提的。在西方发达的银行制度下,董事会代表全体股东利益和明确地承担起银行在其全部经营管理过程中的所有风险,并以银行的全部资本金作为承担风险的最终边界。董事会因此负责制定有关风险管理的重大政策,并在银行内部建立起有效的风险内控制度。
然而,在我国目前现行的银行体制下,尤其是国有商业银行,并没有有效地实行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商业化程度并不高,政策性业务和行政干预仍很多,风险承担的最终边界并不明确。这都使得银行的最高管理层(董事会)没有,也不能最终承担起全部风险的责任。但是,是风险就最终要有承担者,我国金融风险承担主体不明确的最终后果无非是由国家来承担。这种风险承担主体不明确的特点在风险管理上的后果就是导致了国家宏观经济管理层对金融风险非常重视,而微观金融主体的金融风险管理意识相对淡薄,对风险管理缺乏紧迫感和积极性。
1.2风险管理组织体系上的缺陷
信贷风险管理中,完善的内控制度是商业银行得以有效进行风险管理的重要内部制度保障。我国银行的内控制度经过改革开放以来多年的发展己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尤其是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出台了包括《商业银行法》(1995)、《贷款通则》(1996)、《加强金融机构内部控制的指导原则》(1997)、《贷款风险分类指导原则(试行)》(1998)、《商业银行授信工作尽职指引》(2004)、《商业银行市场风险管理指引》(2005)、《股份制商业银行风险评级体系(暂行)》(2005)等一系列的法律和法规,积极地推动了我国银行内控制度的发展。然而,相对于国际上对现代银行内控制度的要求,我国的银行内控制度还显得相当落后。一个突出的表现就是在信贷风险管理的组织制度上。由银行董事会及其高级经理直接领导的,以独立信贷风险管理部门为中心,与各个信贷部门紧密联系的风险内部管理系统是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组织保障。但是,我国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管理明显缺乏这种有效运作机制和组织制度。到目前为止,我国大多数商业银行都还没有现代意义上的独立的信贷风险管理部门,也没有专职的风险经理,无论是内部稽核部门还是信贷管理部门,都没有能力承担起独立的、具有权威性的、能够有效管理银行信贷风险的风险管理职责。
1.3信贷风险管理方法和手段落后
(1)信贷风险量化管理落后
信贷风险量化管理是西方发达国家银行风险管理在技术上的重要发展趋势。我国目前在风险量化管理方面还非常薄弱,缺乏建立在数量统计分析和人工智能等现代科学方法基础上的信贷风险量化测量模型,对企业信用等级的评定、项目的风险评定都主要是由各银行信贷员进行,评级具有一定的主观性,从而带来信贷风险难以驾驭,风险控制手段难以准确运用等方面的困难。
(2)缺乏信贷风险控制的手段
根据不同的贷款,不同程度的风险,来设计不同的风险控制方法,将风险化解、转移或减少、分散,使每项贷款可以在最小的或可承受的风险范围内,使银行获取最大的收益。特别是近年来由于计算机技术及金融市场的高度发展,信贷及其风险管理领域正在发生着革命性的变化,国外许多银行通过资产证券化、贷款保险、信用衍生工具以及运用资产组合管理法等方式来提高信贷资产的流动性、安全性,为信贷风险管理开拓了新的途径。
在我国,信贷风险控制与处理的机制还很薄弱,手段方法还很单一,一般传统的做法是进行抵押贷款或提供第三者担保贷款。抵押或担保贷款虽是银行防范及转移信贷风险的重要手段,但抵押或担保并不一定能确保贷款得以偿还,即使好的抵押物也不会将一笔贷款由坏变好。对于担保贷款,银行可以控制一个潜在的还款来源,但并不能确保这一潜在的还款来源就能产生足够的现金来偿还贷款,而且,由于执行中的不规范还会出现企业间相互担保、多头担保、或担而不保的现象。因此,银行转移风险的同时,又承担了担保人的信用风险。近几年,银行逐渐增加了抵押贷款,但在实际操作中,办理抵押贷款难度很大,一是抵押手续繁琐;二是对于一些短期流动资金贷款来说,办理财产抵押所交纳的费用大;三是由于国内市场不健全,抵押物的处理难以实施。抵押或担保贷款虽然在贷款中起到了一定的防范和转移风险的功效,但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这种效果并未能尽如人意。
(3)信贷风险补偿机制不健全
风险可以防范和控制,但并不能消除,风险管理的意义是将风险控制在银行所能接受的范围内,获取最大的利润。风险的客观存在性意味着银行将会承担一定的风险,风险补偿机制也将成为银行承担风险并能维持正常经营的最后保障。常见的方式有:提取呆账准备金、补充资本金等方式。与国外商业银行相比,我国商业银行并没建立起完善的风险补偿机制。呆账准备金提取不足、呆坏账不能得到及时的核销以及资本金补充渠道不畅、资本充足率不达标是我国商业银行普遍存在的问题。
1.4缺乏健康的信贷文化
加入 WTO 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不仅表现为前所未有的市场较量,还隐藏着文化的交汇与碰撞。先进的企业文化是现代企业的重要标志,是对企业管理理论、模式和成就的概括和反映,同时也有助于推动企业管理和生产经营的发展,是企业改革创新、赢得竞争以及繁衍生息的强大动力。同所有形式的健康文化一样,信贷文化相对信贷业务本身也存在于日常、衍生于细微、作用于无形,它秉承着以人为本的理念,具有影响人、教育人、引导人和改变人的功能,并通过人的思想行为对信贷工作起着规范、导向、推动运行和发展的作用。
所谓信贷文化,是指在信贷实践活动中形成的能够体现信贷价值观的信贷基本理念、形象气质和行为方式的总和,它是银行企业文化的一个特殊分支。外资银行进军国内市场,不仅依靠其优越的体制、独特的观念、丰富的经历和良好的素质,还将凭借其先进的文化。这种文化在理念、习俗、规则、目标、精神等诸多方面的优势都预示着无形的挑战,迫使国内银行必须以特有的银行文化来应对。
我国的银行信贷在经营思想和运行方式上经历了几次重大变化,也孕育出不同类型、不同特性的信贷文化。在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下,银行没有自己真正的经营自,银行贷款按计划行事,不具有独立的信贷理念和自主的信贷行为,更无风险意识。以后,银行逐步建立了具有相对独立性的经营权限、利益目标和信贷策略,但整体上仍然没有摆脱计划经济的制约,仍兼顾着政策性银行和商业性银行的双重职能。信贷工作的突出特征还表现为片面强调扩张规模而忽视资产质量与自身经营成果。直到 20 世纪 90 年代初我国开始转入市场经济体制以后,随着金融改革的实施和一系列金融政策法规的出台,信贷工作也渐渐走向了以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的经营管理轨道。
面对变革,缺乏对健康信贷文化的建设与引导,在信贷业务发展上过分强调安全性与零风险,致使信贷部门与信贷从业人员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等不良习气在一定范围内滋生蔓延。随着市场环境、企业需求与客户素质的变化,信贷经营的观念、思路、领域、行为方式也不断更新,但一些机构开拓信贷市场的能力和水平却没有得到相应的提高。对外营销与服务还停留在较低层次,甚至沿袭较为原始的公关方式,依靠请客送礼来维系银企关系,争揽优质客户,而不是在服务内容和风险管理上下功夫,使信贷业务带有了不良甚至不健康的文化色彩。
2.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对策
2.1依据《新巴塞尔资本协议》原则,加强风险资产管理
(1)扩大信贷风险管理范围
对风险管理的触角从单纯信用风险扩大到包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在内的全面风险,同时积极关注财务风险、流动性风险对信贷风险管理的影响,把授信资产的种类和授信对象的评级结合起来,把表内业务和表外业务、本币业务和外币业务全部纳入风险资产管理,根据各项信贷资产风险程度的不同,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
(2)提高资本充足率
资本是银行抵御风险的最后一道屏障。实践证明商业银行只有在资本约束坚实的基础上有序扩张资产规模,保持合理资产结构,走“资本、风险、收益”三者良性发展之路,才能切实提高自身抗风险能力和保证经营效益的稳定,同时也为货币政策的传导奠定有效的微观基础。资本充足率的要求已经成为衡量单个银行乃至银行体系稳健性公认的国际标准。补充资本金是满足流动性和监管的需要,特别是新协议实行后,资产风险权重的总体水平将有大幅度的提高,这将使我国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水平进一步降低,必须要增加资本金6。其途径除财政部发行特别国债拨付资本金外,还应加强经营管理和开拓中间业务增加利润留成来增加资本金规模,适当时候也可以考虑发行中长期金融债券筹集资金作为附属资本,或者通过上市发行股票的方式来扩充资本金。
(3)切实提高信贷资产质量
要通过优化资产结构调整资产在不同部门中以及不同形态上的组合,特别是控制或降低高风险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促进高风险资产向低风险资产的转换。要通过建立完善的信贷管理体制,改善资产质量和结构,严格控制和大力压缩风险资产规模。必须把不良资产的压缩作为一项长期的工作抓实抓好,通过各种措施把不良率降低到国际警戒线以下,以切实提高信贷资产质量。
2.2改造信贷风险管理流程
(1)建立风险管理范围全面化、全程化的管理流程
风险管理范围全面化具体讲就是要将公司客户、零售客户、金融机构等不同类型的客户,流动资金贷款、贸易融资、住房按揭等不同性质的产品承担的信贷风险都纳入统一的管理范围,将承担这些风险的各业务单元纳入统一的管理体系,不留死角。风险管理过程全程化指风险管理要贯穿银行业务的全过程,每个环节均要设置监控点,不留盲点。
(2)提高流程的效率和质量
提高流程效率和质量,一,就是通过组织架构及授权的调整来实现简化流程,删除那些对银行或一个流程来讲,提高成本而又没有贡献的不增值的活动。这些不增值的流程与活动多是不必要的审核与监督,以及折中协调等环节。改变过去层层上报,提高效率。二,就是要通过把流程固化在信息系统里,实现电子化信息传输和对风险的实时管理和监控;三,很重要一点,就是要通过己经镶嵌在信息系统里的先进分析工具(如内部评级模型),实现在流程的各监控点,特别是在风险评估环节提供定量分析支持,有效地提高决策的准确性。
(3)建立面向客户的差别化流程
客户是银行的第一资源,对客户的竞争从来都是商业银行竞争的核心。银行如果以标准化流程来应对多样化的信贷客户,往往无法满足他们(特别是优质客户)在质量和时间方面的要求。信贷风险管理流程再造要强调流程多样化。在设计信贷流程时,要区分不同客户群、区分不同的业务风险度和不同的行业等设计不同的流程版本。
篇9
关键词:企业财务;风险管理;风险策略
企业市场的竞争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快速发展也越来越激烈,给企业带来的压力也变得更多。各个企业都希望通过完善自己来争夺市场,赢得更多的利润。为了企业不被市场淘汰,我们要加强对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重视。但是,在我国企业财务风险出现的原因层出不穷,只有我国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好,才能使企业的后顾之忧消失,让企业得到更好的发展。
一、 我国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存在一些问题
1. 企业管理人员风险意识不强
财务风险是我们摸不着看不见的,可是却实实在在的存在的。有些财务管理人员对风险的本质不能很好的把握,认为资金是重点,对财务风险警惕性不高,认为只要管理好资金,就不会发生财务风险,从而财务风险发生的机率也就提高了。我国的一些企业对这个问题的严重性还没有完全认识,对财务人员的培训也只是应付了事,导致在我国很多企业的管理人员风险意识低,这都是非常危险的。
2.企业管理制度不健全
健全的企业管理制度是企业防范风险的一个基础,财务风险的出现有很多是因为企业管理制度不健全。像这样的企业管理制度,债权人与中小投资人员的利益不能够得到应有的保障,企业的筹资也就成为了企业圈钱的行为,所筹集的资金会被企业管理人员与大股东转移,对企业自身的生产经营不够重视,从而导致企业破产。在这种制度管理下,企业决策者的责任与权力不能有效的统一,财务决策效率低下,企业事务都由董事长一人所管,其他的董事与监事有无一样,形同虚设。这样就会使董事长的权力膨胀,很容易使企业出现财务风险,影响到企业的发展。
3. 缺少企业财务风险防范策略
我们现在的很多企业为了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与效益,盲目的进行各种投资,忽略财务风险的存在,导致流动资金不够。这都是因为企业缺少财务风险策略,这主要表现在任何的财务模型都需要理想的财务指标来对财务危机进行预测,财务预警的模型不足之处有很多,稳定性不够,应用不同样本的预警模型差别明显,并且在很大程度上同一种模型的应用范围受到限制。
4.企业适应外部环境的能力较差
我们可能会发现一些企业发展得很好,但是在外部环境的影响下出现问题,这就是企业适应外部环境的能力较差的表现。在前几年的金融危机就是个很好的例子,很多企业都没有挺过去。通俗的说,实物的东西在不断增值,成本大大提高,而货币资金变得不值钱,企业的资金链短缺甚至企业倒闭。众所周知,通货膨胀可致使企业周转资金出现极大的短缺,货币资金贬值,实物性资金有所升值,这在无形上就增加了企业资金的成本。利率变动也会出现利率风险,这主要包括支付过多利息的风险,不能履行偿债义务的风险,产生利息的投资出现亏损的风险等,环境对企业的财务风险的影响是非常大的,环境这种东西我们根本就不能将其改变,使其符合我们的心意,只能够不断去适应。同时环境的变化也让我们摸不到规律,导致对其了解非常困难。现今的社会需要的是创新力和适应力都强的企业,很多企业完全不会适应,这都会导致企业发展产生影响。
二、 我国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对策探讨
1. 加强企业的管理人员风险意识的培养
在我国的很多企业的管理人员进行投资盲目性大,跟随大流随意投资,这种现象已经是一个很普遍存在的。我们可通过加强对企业管理人员的风险意识的培养来解决这一问题。培养企业管理人员及有关人员,合理利用资金,合理进行投资,把企业有限的资金投入到企业发展好的项目和企业主产品上,最大程度增加成本回收,从而减小随意投资与盲目投资所造成的不必要的损失,才能使企业利润有效增加。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企业只有通过合理与有效的投资,才能使企业获得效益,才能使企业有更好的发展前景。通过这些可有效的增强企业管理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使企业获得利润的机会更多,出现财务风险的几率降低。
2. 建立合理的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系统
近些年,一些新技术与新的管理模式大量涌现出来,各行各业的管理方式也在不断的进行完善与更新。企业通过合理的财务风险管理系统的建立对企业向前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个好的财务风险管理系统能够有效遏制企业财务风险的出现,我们应对其进行有效的管理。财务风险管理系统可由几部分组成,这能使他们彼此之间有分工有合作,大大增加工作的效率。在财务风险管理系统中最重要的任务主要是负责财务风险管理信息的统一整理,负责财务风险管理信息的统一整理,提前做好财务风险的预防与防范。每一部分的人员均需具备相应的专业能力和管理水平。各个部分之间不要互相推委与指责,而是要进行互相的帮助,共同的研讨,共同的来解决问题。在处理企业财务风险的问题时,也需要和各个的部分之间相互协作才能够完成。
3.学会转移财务风险
财务风险的转移指的是把有风险性的财务活动通过一些有效形式转移给其他的个人或者是一些经济实体,从而减少或者是消除企业财务活动中所出现的风险。转移财务风险的方式主要有以下两种: 一、保险转移法。从企业的角度来看这是转移财务风险的一种主要方式。二是非保险转移法,非保险转移指的是把相应的企业财务风险转移给专门的部门或者是机构,例如把一些有特色的业务与产品转移给具备专门的设备与人员、技能与经验都比较丰富的企业去完成。这种转移方式的特点为通过免责约定或者是契约关系来对风险进行转移,不需要支付控制费和保险费,只要灵活地应用谈判技巧,合同条款,法律知识等手段签订合同就可以了。
4. 企业应努力适应外部环境的改变
在科技进步与高速发展的今天,伴随着各种的新兴设备涌现,有些新兴设备能够使我们工作事半功倍,对企业的发展非常有帮助。企业应该更加关心社会上新兴设备的出现,以一种开放的姿态迎接新事物,不断创新,才能适应新时代的需要。正所谓有了好的设备,才能使企业的效率大大提高,节省时间的同时劳动量也大大减少。新兴设备的使用也是让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当中脱颖而出的有利手段。我们应该随时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而作出相应的改变,符合当代人的需求。我们也要经常进行反思,发现自身的需要改进的地方,并及时作出调整,不能固步自封,思想陈旧,才是企业生存的长久之道,不会被激烈的市场所淘汰。发展的过程可能会充满了艰辛,我们要学会吸取其他发达国家的经验,不断进行调整,最终达到我们想要的目的。
综上所述,我国企业必须加强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不断对其进行改进,使企业的竞争力增加。企业的竞争力增加,才能提高资产的运作水平,促进技术的进步,增加企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王秀萍.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表现形式及其管理措施[J].企业家天地(理论版).2011(07).
[2]秦超,孙艳.浅析企业财务风险管理[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2(06).
[3]丁建国.浅析我国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中存在问题及对策[J].企业技术开发.2011(18).
[4]苏彦,王小洁.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及控制对策[J].牡丹江大学学报. 2013(03).
篇10
[关键词] 中小企业;投资风险;管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 F2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2)15- 0028- 01
现阶段我国中小企业快速发展,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也越来越突出,不仅能够有效缓解我国的就业压力,还以其庞大的数量和广泛的分布,成为我国出口创汇的主要力量。与此同时,中小企业各种投资风险问题也比较突出,成为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对中小企业投资风险管理进行探讨。
1 我国中小企业的投资风险及其影响因素
通常情况下,中小企业自身的经营特点和财务管理的缺陷,如经营规模、组织结构、资金来源等方面的局限性等,都会导致中小企业的投资效率较低。总体而言,中小企业的投资风险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利率升降引发的投资风险。在中小企业的投资过程中,往往由于受到国家宏观财税政策、金融政策或市场因素等方面的影响,使得利率处于不稳定状态,从而影响投资企业的收益。当银行利率下降时,企业的投资收益率上升;反之,则会下降,给企业带来投资风险或经济损失。
(2)购买力变化引发的投资风险。这主要是由通货膨胀导致企业的投资到期或出售时,其现金购买力下降。在通货膨胀率较高的时候,由于货币贬值、物价上涨,使得同等价值的货币购买力降低。在此时,如果企业进行投资,则会有较大的风险。
(3)投资决策错误而引发的投资风险。在企业的投资过程中,往往会由于事先不能进行严格的项目可行性论证,或由于自身素质较低导致项目管理混乱,资金配置不合理等问题使企业的项目投资利润下降,导致企业的经济损失。
(4)项目管理混乱引发的投资风险。如企业在进行项目投资之前没有做好充足的准备,或项目设计尚未完成,资金未能到位便盲目开工,项目接近竣工决算,仍未签订施工合同等现象,都会给企业的投资造成极大的风险。
2 中小企业投资风险管理的主要内容
(1)风险识别。这是中小企业风险管理的基础,只有对投资过程中面临的一切风险有较全面的了解,才能进行项目的客观评估和决策,从而使风险管理建立在良好的基础之上。
(2)风险评估。对投资风险进行量化,确定风险的高低和大小,并对其发生的概率和及其对项目的影响程度进行评价,为投资决策提供准确的依据。
(3)风险决策。当完成风险评估之后,要针对风险的发生概率和影响程度制定相应的对策,对项目投资的短期和长期目标进行决策,选择最佳的风险管理方案。
(4)风险处理。按照风险决策的风险管理要求,建立健全的管理组织,并制定健全的风险管理制度,制订详尽的管理计划,落实岗位责任,确保投资过程中风险管理的有效实施。
(5)风险管理后评价。在投资风险管理实施后,要持续地监督检查风险管理工作,看其中是否存在遗漏的风险因素,条件是否发生变化,是否存在新的风险,采取的管理措施是否恰当,并对决策的合理性和管理的效果进行分析评价,以不断改进风险管理措施。
3 我国中小企业投资风险的管理对策
3.1 投资风险预警
在企业的投资过程中,应该按照企业投资的实际环境变化,对将来可能发生的风险进行预警,预防投资失败或遭受损失。
(1)系统构建。要想确保投资预警系统的合理性,就应该明确预警系统的目标,通过确认企业面临的投资风险,寻找警源并制定预防控制措施,而且预警系统必须开放化、动态化,如遭受企业或所在行业的经济影响,应该不断调整预警指标的临界值。
(2)加强预警的分析。在对投资预警的警源进行分析时,应该充分结合企业的战略环境,并在国家的政策和相关法律指引下,对企业的投资行为进行定期的分析,以确保战略投资合法合规。
(3)构建健全的内控机制。通常情况下,事前监控和事后管理是降低企业投资风险的主要措施。所以,投资预警内控机制也应该包括风险的投资前监测和有效的管理控制。可通过建立组织机构、制定管理制度、落实岗位责任,并对管理控制过程进行记录等一系列投资预警内部控制机制来实现。
3.2 企业投资风险内部控制措施
不断健全企业的内控控制,对风险管理提供有效的内部制度保障,这是企业健康运营的基础。通过内控体系,既能够确保企业投资的合理性和科学性,降低风险的发生概率,而且能够在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情况下,保障投资者的利益。通常情况下,企业中的战略性长期有价证券投资要由企业的高层领导进行决策,对于战术性的短期投资则由开发部门或业务部门进行投资决策。但不论何种决策,都必须通过企业内控委员会的批准和审核。对于企业项目投资可能发生的风险进行及时研究,积极找寻对策进行防范,与此同时,要不断进行战略性分析,确保投资的合法性,提高投资决策水平,减少由于决策失误而导致的重复建设或同行业之间的过度竞争,这样就能够从根本上对投资的方向和资金进行控制,以全面提高企业的投资效益。此外,必须重视各种显性和隐性的投资陷阱,并合理规避,才能将投资风险降到最小,实现企业投资收益的最大化。
主要参考文献
[1]刘丽.基于经济资本的财险企业全面风险管理研究[D].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
- 上一篇:教学资源建设的重点和核心
- 下一篇:家庭教育主体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