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报告的建议和意见范文

时间:2024-01-10 17:47:3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开题报告的建议和意见,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开题报告的建议和意见

篇1

学号

123

姓名

专业

软件工程

班级

软件工程

论文题目

基于JAVA的宠物平台管理系统

校内指导老师

(职称/学历)

风中弦/助教

校外指导老师

(职称/学历)

风/工程师

开题报告时间

20___年___月___日

星期___

开题报告地点

线上

旁听人数

10

记录员

风中弦

论文开题报告会会议内容:(参考下列几个方面,由记录员负责记录)

1.

选题的意义和实用价值

宠物平台管理系统的设计符合当前社会发展需要,符合现在时代的需要,随着现在社会的网络技术的发达以及领养宠物的越来越普及,快速且高效率的快递服务能有效的提高客户的体验,方便线上管理宠物信。

2.

方案的科学性、可行性及创新性的评价

方案很具有创新性,是针对当下宠物平台管理系统中的一项可行性较高的研究。且研究方案思路清晰,可行性很高。

3.拟采用的技术路线、解决的关键性问题及计划进度等是否切实可行

拟采用的技术路线有效可行,思路清晰,解决关键性问题有清晰有效的思路,且计划进度完全在可执行范围之内。

4.具体建议和意见以及结论(通过或不通过)

该课题设计方案合理,具有一定的实际价值和意义,同意开题。

评议小组对论文开题报告的主要意见及建议:(由记录员负责记录)

1.

将核心作用实现,系统开发是关键。

2.

要落实开题报告的具体步骤及内容。

开题报告评议小组意见

评议结论:(开题报告是否通过)

毕业设计题目符合毕业设计要求,同意通过。

评议小组组长签名:

评议小组成员

姓名

职称

研究方向

签名

小李

讲师

计算机视觉

小琳

教授

机器学习

小梅

讲师

数据挖掘

学院审核意见

院负责人签章:

篇2

论文(设计)题目:

企业人才流失开题报告

别:

级:

专业(班):

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人才对于企业具有重要的意义。尤其是在人才已经成为企业核心竞争要素的21世纪,维持人才队伍的稳定性对于企业健康发展起着异常关键的作用。但是,很多企业在管理和运营中,由于各种原因,人才流失现象较为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发展。针对这种情况,国内外诸多学着进行了很多有价值的研究。下面,笔者将就这些研究做一回顾,期望有关意见能为企业避免人才流失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人才流失对企业的危害

人才流失对企业将会产生严重的危害。国外学者Xx(2010)认为人才流失将会直接导致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效能的减弱。在他的研究中,他指出人才流失从根本上来看,就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不善的结果。针对这种现象,他指出企业一旦出现人才流失问题,将会直接危及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Xx(2008)在他的硕士学xx号码论文写作位论文中,指出对于企业而言,人才流失是仅次于财务危机最大的企业危机。企业人才流失如果变得严重,不仅会直接危及企业的人才队伍,更是破坏了企业的发展能力。xx(2004)在分析了密歇根州6家农场后,对人才流失现象也做出了很好的说明。在他的研究中,他指出人才流失将会直接导致企业创新能力减弱、生产效率下降,并最终体现到企业竞争力的减退。

关于人才流失对于企业的危害,我国学者也提出了很多有针对性的建议和意见。x(2010)在对一家公司人才流失问题进行研究后,指出人才流失是企业最大的危害,一旦出现人才流失情况,直接损失的是企业的财富和未来发展的能力,而后者对于企业而言,是最致命的损失。赵欣(2011)在对XX企业人才流失进行研究后,则指出该企业近些年来人才流失给企业带来的损失主要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首先,核心技术的丧失。人才流失后,尤其是四六七零零四零二二号码论文写作转投竞争对手公司后,虽然

有各种保密协议的约束,但是由于这些人才在本企业的工作实际,将会不可避免的导致自己核心技术的外泄,只是比起那种故意泄露核心技术的损失要小得多。其次,人才队伍的不稳定,而且还将会加大企业成本,比如新人才的培养以及适应时间等等。第三,对企未来市场布局将会产生不利的影响,尤其是关键产品的人才流失。

二、人才流失的原因

人才是企业最宝贵的财富,人才流失,从根本上讲是企业没有给予人才合适的智力发挥空间以及充分满足人才的精神需要。xx(2010)在对我国家族企业人才流失问题进行研究后,就指出目前很多家族企业在对待人才的问题上存在用待遇代替精神关怀的问题,过分强调待遇而忽视人才的精神满足,结果导致很多人才对企业难以形成忠诚度,最终选择了离开。

xx(2009)则认为我国很多企业之所以人才流失现象较为突出,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企业给人才所提供的环境空间太为有限。他以我国民营企业为例,指出目前很多民营企业的发展前景并不好,这就导致人才从自身发展的角四六七零零四零二二号码论文写作度出发,对企业的忠诚度不高,跳槽等现象较为频繁。

xx(2008)则在他的论文中,指出目前很多企业并不能给人才一个预期的未来,导致人才缺乏职业发展动力,因此人才不愿意为企业工作,最终导致人才流失现象在很多企业较为突出。

xx(2008)在对我国民营企业人才流失的原因进行分析后,认为人才流失的原因主要包括这样几

个:首先,企业不能给人才极大的精神满足;其次,企业不能为人才提供合适的智力发挥空间。再次,人才的自由流动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在这些原因中,xx认为企业没有建立人才对企业的忠诚度是人才流失的根本原因。

顾秀君(2008)与xx的观念相差不大。在肯定xx观点的同时,她还认为企业人才流失还在于不同企业对人才存有竞争。就企业发展而言,人才是一种稀缺资源,因此不同企业之间势必会发生对人才的争夺战。在考察了我国民营企业人才流失现状后,她指出自由开放的市场经济是目前我国企业人才流失的时代背景和环境基础。

三、避免人才流失的对策

针对人才流失现状,学者们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建议。刘军勇在他于2011年发表的两篇文章中,认为企业要留住人才必须做到如下几点:第一,重视人才的精神诉求和满足。第二,改善工作环境,注重待遇。第三,增强人性关怀。第四,要强化对人才的职业培养,让人才感受到自己的职业前景。

xx(2010)则认为在现代自由开放的环境下,人才流失是一种必然的现象,企业要留住人才,唯有做好自己的内功。他认为企业可四六七零零四零二二号码论文写作以通过这样几个对策避免人才的流失。首先,企业自身必须要具有很好的发展潜力。对于人才而言,没有人愿意呆在一家没有发展潜力的企业,但是企业一旦拥有较好的发展潜力,显然人才的流失要少得多。其次,企业要制定合理的人才战略规划,这个规划包括合理的待遇激励、精神激励以及环境改善。再次,要重视人才的精神诉求,满足人才的精神需要。

xx(2009)则提出解决人才流失问题最关键的是企业必须强化自己的内功建设,努力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从而增强企业对人才的吸引力。唯有这样,企业才能真正的留住人才。

王艳萍则从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角度出发,认为目前很多企业人才流失在于现代企业制度还没有得到建立。针对这个问题,她提出企业必须强化现代企业制度建立,通过完善的制度,在推动企业健康发展的同时,更好的挽留住人才。

xx(2010)则认为企业要避免人才的流失,可以采取逆向思维的方式,即加大人才的培养力度,通过不断完善企业内部激励机制,促进人才的不断成长,这样可以有效减低人才流失对于企业的损害。

xx(2010)在对人才流失问题进行研究后,指出企业要促进人才队伍稳定,必须系统的考虑影响人才流失的各个因素,要以促进人才忠诚度建设为核心,以满足人才需要为内容,改善不符合现代人才管理的各项制度和体制,从而更好的发挥人才的积极性,促进人才为企业服务。

四、有关评述和未来研究设想

通过前面的分析,我们对人才流失问题有了一个较好的认识。人才流失对于企业而言,具有极大的危害,因此,必须强化人才队伍的稳定。学者们关于如何维护人才队伍稳定,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建议和意见。但是纵观目前的研究,大多数研究都是从一个宏观的层面对人才流失问题进行研究,缺乏针对微观的具体的企业进行研究。为此,在未来有必要强化具体企业的研究,以进一步丰富本研究的有关内容。

参考文献:

篇3

一、完善了教科研工作机构

建立和完善教科研工作机构,是科研工作高效运作的保证,为此,我们建立了以校办教科室主任、学校教科室主任和各处小学校长组成的教育科研领导小组,以校办教科室主任、各校教科室主任组成的教育科研工作小组,还有以校办教科室主任、教研员和各校教科研骨干教师为主的教育科研工作指导小组,形成了校办领导小组—校办教科室工作小组—学科中心教研组—课题组 四级科研工作管理网络,从而使得我镇的教育科研工作更为规范、扎实和有效。

二、制定并完善了教科研工作制度

为了加强科研工作的管理力度,保证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也为了更好地调动广大教干教师参与教科研的积极性,提高我镇中小学教干教师的专业水平,校办教科室制定和完善了一系列的有关教研工作的管理制度和奖励机制,如:教育科研管理制度、科研工作条例、教科研奖惩制度等。在原有加分的基础上,增加了物质奖励。凡是在市级以上(含县级)教师的论文、案例、课件、优质课、学科基本功、理论知识竞赛、课题(已结题)、教科研成果等比赛项目中获得二等奖以上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

三、加强了教科研工作的规范性管理

1. 对结题课题进行了规范化的整理和上报

对今年申报结题的课题,镇教科室重点提供了各项材料的规范性整理的指导,并进行了严格的把关。对于结题报告,提出了修改建议和意见,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各课题组结题报告书写的科学性和严谨性;对于上报的附件,教科室给予了范例指导,使各课题组提供出了符合要求的过程性材料,对于最后上报材料的整理,教科室统一安排了序目和清单,做到了材料有序,让人一目了然。

四、开展了一系列培训活动

教科室非常重视对骨干教师的培养,认真制定了一系列的教师培训计划。为培养骨干教师创设了良好的外部条件,搭建了促进他们成长的平台。在今年,镇教科室紧紧抓住各级立项课题结题工作开展的时机,连续进行了两次相关联的教科研知识培训,主题分别为《怎样撰写结题报告》和《教科研课题开题报告的格式和写法》。在学习过程中,各位教师认真阅读文本,仔细撰写心得体会,对教师们在开题及结题工作中如何撰写开题报告和结题报告指明了方向、途径和心理准备。通过这一系列的培训活动,进一步提升了教师们的科研理论水平。

五、转变观念,增强教育科研意识

开展教育科研是推进课程改革,加快教育教学创新的客观要求;是学校创建教育特色,提高办学水平,提升学校品位的重要举措;是提高教师素质,发展自我,成就自我的重要途径。我镇全体老师能充分意识到开展教育科研是“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内趋力,学校只有以教育科研为先导,才能使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顺应改革的潮流,不断向前推进。我镇教师都能树立教科研意识,积极参与教科研活动。

五、问题和不足

本学期,教科室在工作中也存在着相当多的问题和不足,主要有以下几点:

1. 管理不够规范,从学校层面对教育科研的管理制度尚不健全,对教师科研工作的指导、督促还不能令人满意,教师教育科研工作还存在一定程度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各学校乃至全镇的教育科研还缺乏统一的协调和领导。

2. 部分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热情还不够高涨。虽然教育科研对教育教学实践的促进作用已经被绝大多数教师所认同,但也还有一些教师存在观念上的问题,这需要教科室从思想和制度两个方面为教师参与教学科研创造更好的条件和机会。

3. 极度缺少典型性、特色性的课题研究项目,教师承担的课题研究普遍浅层化、泛化,流于形式的研究居多,真正有实效的太少;另外,不少单位有非常有创意和实效的做法,但是缺少综合性的材料收集和对经验的保留提升。这就要求教科室继续加大工作力度,为教师有针对性、有创新性、有实用性的进行课题研究提供帮助。

下一步,镇教科室的工作重点将是:

1. 进一步加大对各级各类课题的过程性的规范管理,拟出台更加详细的管理细则和评估细则,尽力让课题研究走上规范有实效的路子;

篇4

关键词:农业;科研管理;建议

科研管理不仅仅是管理一些的科研档案,还包括学术活动、科研信息、科研计划、课题实施和科研成果等方面的管理。科研管理工作是科研工作中一个重要辅助的组成部分,它能够确保科研工作的顺利运行。争取到各类科研项目能给科研单位带来一定的科研资金,并能够提升科研单位在同行业中的地位,因此“重立项、轻管理、重成果、轻执行”的现象在大多数科研单位都会出现,这类现象的发生归根结底是由于科研管理工作做得不到位造成的。农业科研管理面对的是广大农业科技人员,管理人员在工作上适当的引导、严格地把关以及热情的服务对于科技人员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要求科研管理人员除了具有“严谨、求实、认真、细致”的工作态度外,还要有“甘为孺子牛”的服务意识。为了解决在农业科研项目的申请、执行及验收过程中会出现的问题,应着重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 严格规范农业科研项目管理制度

1.1 建立健全农业科研档案制度 农业科研档案管理工作在科研管理工作中的尤为重要,是科研活动的不可缺少的环节,农业科技档案记述和反映了科研科技人员从事科技活动的整个过程,是储备科科学研究成果的一种重要形式和手段,是保障农业快速发展不可或缺的技术资源。管好用好科技档案是提高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因此,必须加强科研档案的管理。档案员及时向项目负责人收集科技档案资料,进行整理和保管,并提供科技档案的利用服务;项目负责人在科研计划立项实施之初,要按照档案管理制度的要求认真积累各种资料,直到成果验收鉴定后,提交给档案室。科技档案主要包括:(1)调研报告、可行性报告(开题报告)、课题立项申报书、课题论证材料、文献综述、计划任务书、项目合同书、会议记录等;(2)总体设计书、年度试验设计、年度总结、照片、计算机软盘、图表以及试验记录等;(3)课题总结、技术总结报告、研究应用报告、研究工作报告、检索查新报告、各种数据的检测报告,鉴定(验收)申请表及审批材料、专家鉴定意见,鉴定证书、成果登记报告表、成果证书以及农作物新品种审定(认定) 证书等;(4)奖励申报书及审批文件、奖励证书;(5)推广应用技术文件和工作总结、技术转让协议和合同、用户反馈意见、效益证明及宣传报道材料。

1.2 建立健全农业科研管理制度 科研管理工作之所以能够顺利的进行,首先必须建立一个规范的科研管理模式,其次还要有一个科学的、完善的科研管理制度。这就要求以国家科研项目制定的管理办法为依据,以科研管理为核心,以优秀科研成果为目标,以规范化服务为宗旨,制定适合本单位特点的科研管理制度,充分调动科研管理工作者的积极性和能动性,使科研工作健康有序地进行。制定比较完整的科研管理制度主要包括项目(课题)申请立项、组织实施、成果鉴定、经费管理、科研评估、科研奖惩等多个方面的内容,形成《科研管理制度汇编》,并在执行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完善制度。

1.3 坚持动态跟踪管理 首先,抓好项目(课题)的前期申报工作、建立科研档案。科研管理人员应该及时撑握科研项目(课题)申请信息,并及早通知单位的科研人员,为项目(课题)申请者有充分的撰写时间。当项目(课题)被批准立项后,应及时将立项通知及相关的管理办法转发给课题组,使其掌握研究程序及注意事项。重点抓好课题组研究人员、实施方案、科研经费的组织落实,增强项目(课题)主持人的责任感,从而保证课题研究计划的及时顺利开展。同时为立项的课题建立跟踪档案,确保各项文件资料可以及时归档。

其次抓好项目(课题)中期检查。改变简单的档案管理,实行动态跟踪管理。根据课题的年度计划和实施方案,做好项目的中期检查、评估以及督促工作,重点关注中期科研成果,以保证及时了解(项目)课题研究的进展情况和课题经费的使用情况,通过检查发现问题,对计划实施和项目执行过程中的违规行为及时予以纠正。对项目执行过程中遇到的困难给予支持、协调解决,确保科研课题能够顺利进行。

第三要做好项目(课题)验收结题的奖励工作。科学研究工作水平的目标和最终体现就是出成果,这也是衡量科研管理工作质量的重要标志。科研项目(课题)管理工作的关键环节是督促项目(课题)主持人以严谨的科学态度完成科研总结。因此,在后期管理中根据项目(课题)的进度安排,按期结题,并组织好成果鉴定、评审以及申报奖励工作。对于实际应用意义大、推广效果显著的科研成果要予以高度重视,扩大科研成果的宣传及推广应用力度,使科研成果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实际当中。

篇5

【关键词】行动研究;研究方法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1)04―0048―04

行动研究是20世纪40年代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勒温创建的,之后广泛应用于包括教育学在内的社会科学众多领域。在《国际教育百科全书》中,行动研究的定义为“由社会(教育)情境的参与者,为提高对所从事的社会或教育实践的理性认识,为加深对实践活动及其依赖背景的理解所进行的反思研究” [1]。行动研究是一个螺旋式加深的发展过程,每一个螺旋发展圈又包括四个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环节:计划、行动、考察和反思。

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具备精深的专业知识,还应该有把专业知识转化为教育行为所需的能力,这种能力是教师在工作中不断进行研究逐渐形成的。开展教育行动研究, 解决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是一件非常有现实意义的事情。笔者结合所从事的《教育技术研究方法》课程教学的实践, 开展了行动研究的尝试。基于学科的特点,笔者将行动研究概括为:问题的发现与分析,行动方案的制定和实施,考察行动的结果,反思并修改行动方案以进行下一轮行动研究。

一 问题的发现与分析

1 发现问题

《教育技术研究方法》课程是教育技术专业的一门核心主干课程,课程开设在大四的上学期。笔者是这门课的主讲教师,选取了《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李克东著)作为教材,在教学中将研究方法的理论讲解与研究案例分析相结合,并整理了很多学习资源呈现给学生。案例和资源主要来自于教育技术学科的论文和著作,部分选取于教育学。平时成绩的考核主要依靠课后作业,重点选取几个章节来布置作业,如文献综述,调查问卷设计,实验方案设计,统计分析等,以小组协作方式的完成。对教学工作进行总结,发现了很多问题,主要有:(1)教师教学方面,理论与实践结合不紧密。虽然讲授了很多研究方法的理论知识,却没有让学生进行完整的研究实践。(2)学生学习方面,提交的作业粗糙,质量不高。存在应付差事的现象,有的甚至是从网上下载的,小组学习搭便车现象严重。(3)评价方面,忽视对学生学习过程监控,难以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展。解决教学中的问题,提高教学质量,这是促使教师进行行动研究的重要原因。

与此同时,学生毕业论文中存在实证研究数量少、水平低的现象。本科生毕业论文的开题报告在每年的10月底进行,从学生的选题中发现,除毕业设计等应用类选题外,理论类选题中定性思辨类选题居多,实证研究很少。开题时很多学生对采用的研究方法胡乱贴标签,说不清自己的研究方法。在为数不多的实证类论文中,使用的统计技术也以百分比、频率统计居多,停留在较低水平。提高学生的研究水平,尤其是实证研究水平,是开展行动研究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2 原因分析

教师的专业理论知识有待提高,参考书籍、教学资源及案例的选取主要源于本学科,这就造成了视野的狭窄。研究方法体现了一个学科的研究思路和发展脉络,相比成熟学科如教育学、社会学,教育技术的研究方法还略显薄弱[2]。另外,教育技术学是个交叉学科,教育技术研究中所采用的很多研究方法本就来自于其他学科。因此突破学科局限,借鉴其他学科的成果,就显得很有必要。

教师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存在不合理的地方。作业布置缺乏针对性,造成了给学生从网上下载的便利。各项作业之间是孤立的,也没有与一个完整的研究过程相对应,学生无论从研究课题的选择、资料的收集,研究结果的统计分析都缺乏完整的考虑。这导致了理论与实践的脱节,教师也无法对学生的研究过程进行监控。小组协作学习评价机制不完善,没有考虑成员之间贡献大小,导致搭便车等现象。

学生毕业论文多偏向定性思辨类选题,一方面与当前教育技术界“重思辨轻实证”的研究现状有关。一项研究显示,“当前我国教育技术领域研究方法中定性与思辨的研究方法占主导地位,占了86%,定量与实证研究只占14%”[2],学生在毕业论文选题过程中多少会受教育技术学界研究氛围的影响。另一方面,也与学生缺乏实证研究的训练有关。

二 行动研究方案的制定和实施

基于以上情况,笔者尝试在《教育技术研究方法》课程教学中开展行动研究,加强研究方法教育, 特别是实证研究方法教育。这对提高学生的研究水平,促进本学科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笔者针对前几轮教学的得失进行思考和总结,与教授论文读写的教师协商,制定出以下方案,进行实施:

1 引入其他学科的成果, 丰富和发展本学科研究方法

为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和教学水平,笔者除不断吸收本学科研究方法的成果外,还借鉴参考相关成熟学科如教育学、社会学等有关研究方法的著作和研究成果,丰富和发展本学科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的理论教学教材仍然选取《教育技术研究方法》(李克东著),同时参考了其他优秀著作。如《教育研究方法》(袁振国著),《教育研究方法实用指南》(乔伊斯.p.高尔等著),《教育研究方法专题与案例》(刘良华著),《社会学研究方法》(风笑天著)等。在教学中引入新的研究方法,如个案研究,比较研究,话语分析等,同时引导学生注意研究方法的适用条件和局限性,避免盲目照搬。

案例是研究方法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研究案例能够提供研究方法的应用情境,有助于学生理解研究方法的原理,领会研究者的研究精神。对案例的选取上,笔者借鉴刘良华的思路,从教育研究的进入教育研究的内部――先从人文学科中选取经典案例,再从教育学科寻找研究案例。选取对象兼顾西方学者和国内学者,以拓宽学生的视野。例如,在讲授调查研究时,选取了社会学的经典案例《菊与刀》(本尼迪克特著),《江村经济》(著),教育学的经典案例《教育机会均等》(科尔曼著),《王小刚为什么不上学》(陈向明著)[3]。

为提高学生的统计分析技能,加强实证研究训练,在教学中引入SPSS统计的内容,主要参考了社会学和统计学的优秀教材,如《社会统计分析方法――SPSS软件应用》(郭志刚著),《SPSS统计分析方法及应用》(薛薇著)等。

2 以实证研究方法为突破点,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研究方法重在应用,由于课时和种种客观现实条件的限制,不可能让学生对每一种研究方法进行实践。教学中通过模拟研究情境,以任务驱动的方式进行案例教学,来弥补这一不足。教师先以叙事方式介绍研究问题产生的背景,给出研究方法的应用情境,将待解决的问题先留给学生。然后介绍研究方法的应用案例,解释研究方法的操作策略、适用条件和局限性。进而开展课堂讨论,让各小组针对研究情境设定的任务,讨论适用哪些研究方法,具体的研究方案怎么设计。最后将可供模仿和借鉴的论文形式的个案作为拓展阅读材料提供给学生。

为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师以问卷调查法为突破点,对学生进行实证研究训练。该方法在实证类研究方法中使用最多[4],相比其他的实证研究方法如实验、内容分析等更易于实施。具体方式是让学生以作业的方式完成一项研究任务,经历选题、资料的收集、统计分析、撰写研究结果的全部过程,完整的参与一项研究,以实现对研究方法的综合应用。研究任务以小组协作的方式完成,小组成员6到7人。具体要求如下:

(1) 选题与问卷设计:选题必须具有可操作性,与大学生的学习或生活紧密结合。问卷围绕研究主题进行设计,试用后进行修改定稿。

(2) 样本的选取和调查的实施:必须采用随机抽样,说明具体的抽样方法和可操作化的抽样过程。调查对象为本校学生,样本规模学生自定,但不得少于30人。

(3) 统计分析与研究报告:利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根据调查的结果写成调查报告。

与此同时,教师也选择一个主题,以本班学生为研究对象,与学生同步进行调查研究,并示范自己的整个研究过程。

3 重视学习过程的评价,改变协作学习评价方式,

在教学过程重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监控。学生的平时成绩由课堂讨论和小组作业组成。课堂讨论由教师事先制定课堂讨论观察记录表,根据各小组发言的次数和质量进行评价。小组课后作业由分阶段研究成果组成,具体考核方式如下:

(1) 问卷设计和抽样方案的评价采用小组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先拟定一份详细的评价标准,依据该标准进行成绩评定,提出具体的修改意见,并反馈给相关的小组。

(2) 资料的统计分析主要通过随堂考核。教师对各组组长进行个别指导,再由组长负责指导组员,在上机实验时随机检查各组的进度。

(3) 调查报告的评价上,各组选派成员宣读小组研究成果,并进行答辩,根据答辩结果评定成绩。

在小组协作学习中很容易出现“伪合作”现象,为减少这种情况的出现,改变协作学习评价机制,以成员贡献大小的方式区分小组内成员成绩。要求组长对成员的贡献进行评价,贡献多的在评定成绩上加分,贡献少的倒扣一定分数。因为组长负责小组成员的协调和任务的布置,在成绩评定上向组长适当地倾斜。

4 利用QQ建立学习群,拓展教学和交流空间

在之前的教学中发现,由于课时的限制,某些教学内容无法深入展开,师生的交流也多限与课内。教师建立QQ群,让每个学生申请加入该群。QQ在学生中使用非常普遍,每个人都有QQ号码,而且学生只要上网通常都会登录QQ。利用现有的QQ群也比建立网络教学站点或申请Blog来得便利。教师在群公告中教学通知,将一些电子教学资源如把教学课件、教学参考书、作业要求、拓展阅读材料、优秀的作业等上传到群共享上,供学生下载。教学资源紧跟课堂进度。利用QQ群的讨论区实现师生之间交流。在讨论区中建立各种主题的板块,如教学建议板块用于学生针对教师的教学方法和过程提供反馈;问题讨论板块用于师生对学习中的问题进行讨论;成果展示板块用于学生分阶段研究成果,便于各小组开展互相评价和学习借鉴;教学体会板块用于教师发表教学体会,对教学进行反思等。

三 行动研究结果的考察与反思

对于行动研究效果的考察,一方面教师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观察,对作业进行分析,即时反思并修改行动方案进行调整。另一方面在课程结束后进行整体效果的考察,以便于下一轮行动研究方案的调整。

1 行动研究过程中的考察与反思

(1) 成功之处:

1)突破学科局限,拓展学生视野。教师引入社会学和教育学研究方法的内容,拓展了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引起了学生的研究兴趣。有的学生专门阅读了教师推荐的著作,并同教师进行了探讨。

2)学习过程得到监控,研究过程得到规范。通过分阶段考核的方式,教师了解了学生的学习进展和不足,及时进行指导。例如,在评价时发现学生的问卷设计很不规范,教师加强指导,将每一个研究任务的具体评价标准和研究规范放到网上,并提供范例和模板。在此过程中,学生的研究过程不断趋向规范。

3)拓展教学和交流的空间,实现师生共同成长。利用QQ群延伸了教学的空间和时间,加强了教师和学生的联系和情感交流。交流中教师可以发现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给出合理的建议,也能够针对学生的意见发现自己的不足,不断改进,实现了师生共同成长。

(2) 不足之处:

1)课堂讨论不积极,发言质量不高。在前几次的模拟研究情境的课堂讨论中,学生参与讨论积极性不高,某些时候需要教师点名,而且发言的质量也不高,很少能提出适当的解决方案。

2)小组分组遇到障碍,评价机制仍不完善。教师让学生自由组合进行分组,组员6-7人左右,因为部分学生之间存在矛盾,不太愿意接收考研学生和走读生,分组遇到障碍。另外部分同学反映,组长评价时会碍于情面,不愿公布贡献少的同学名单。

(3) 反思与修改方案:

1)加强教师指导。学生讨论的积极性不高,固然与传统习惯有关,可能也与学生知识准备不足、思考时间不充分有关。在随后的教学中,教师加强指导,事先将研究任务相关的资料放到网上,要求学生做好课前准备工作,并在讨论中将讨论主题细分为若干个小问题,及时发挥引导作用。实施一段时间后原有的情况得到了改善。

2)修改分组和评价方案。教师随机指派小组成员,并考虑男女生比例搭配,个别有特殊需要的再跟教师申请调换。组长只负责提供本组成员分工明细,供教师评价时参考,由小组成员投票产生贡献多和贡献少的成员。修改后的方案得到了学生的认同并顺利实施。

2 总体效果的考察与反思

总体效果的考察主要通过调查来进行,一是对学生的选题进行调查统计。本届毕业生的开题由于种种原因在12月份才开题,本课程在此时也接近尾声,可以认为本轮教学影响了学生的选题倾向。二是对教学效果进行问卷调查。在课程结束后,随机抽取30人进行问卷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如下:

(1) 成功之处

1) 学生的实证研究能力得到提高。一方面学生毕业论文实证类选题比例增加。在80篇理论研究类论文中,实证类研究选题有21例,其中调查研究18例,内容分析3例,约占25%的比例,大大高于往届,这从一个侧面说明学生具备进行实证研究的信心和能力。另一方面,学生掌握一定的统计分析技能。调查显示,95%的学生掌握了百分比、频率统计技术,约有66.7%的学生掌握了统计检验技术(t检验,z检验,卡方检验,方差分析)。

2) 学生具备较好的研究方法意识。从开题报告中可以看出,对研究方法乱贴标签的现象减少,学生已具备较好的方法意识。对“你的毕业论文最有可能使用哪些研究方法”进行调查,88%的学生选择了两种及以上的研究方法。被选择较多的研究方法分别是问卷调查、文献研究,观察和访谈,学生对研究方法的选择上体现多元化趋势。

(2) 不足之处:

1) 统计原理的掌握不足。对于SPSS统计分析技术的应用,35%的学生表示掌握统计方法和适用条件,62%的学生表示只掌握方法不知道原理,3%的学生表示完全没掌握统计分析技术。

2) 小组学习仍不完善。对于小组学习的评价方式80%的学生表示满意,仍有20%表示不满意。教师对部分学生进行访谈得知,不满意的原因是过度分工以及伪合作现象仍未消失。

3)学习兴趣不高。对于本门课程的学习兴趣,25%的学生表示很有兴趣,课前会做好准备工作,听课很认真。72%的学生表示兴趣一般,听课较认真,3%的学生表示没有兴趣,听课不认真。

(3) 反思与修改方案:

根据一个学期行动方案的实施情况,以及学生的建议和调查结果,对行动方案进行适当修改,在下一轮行动研究中进行实施。

1)增加统计分析的课时分配。从调查中可以看出,学生对于初级统计技术掌握较好,中级及以上统计技术仍有待提高。在教学中逐渐引入较深层的统计分析技术,如聚类分析,因子分析,回归分析等。另外掌握统计的方法和适用条件的学生比例不高,对统计原理和适用条件的讲授需要加强。

2) 探索并完善小组学习评价机制。小组协作学习仍存在弊端。一方面搭便车的现象依然存在。即使采用按照贡献大小的方式评定成绩,仍有一些学生很少参与到研究的过程中。另一方面教师希望通过分工合作互助学习,共同完成某项任务。但结果却是部分小组过度分工,某些成员专门负责任务一如问卷设计,另一些成员负责任务二如统计分析,违背教师初衷。考虑减少小组成员为3到4人,增加小组分工透明度,加强组员之间的讨论和交流。

3)调整教学计划,转变授课方式。

学生对于该门课程兴趣不高,一方面课程开设时机不当。多数学生反映,本门课程无论对于毕业论文的写作,还是今后的学习、工作都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应在大三开设。大四面临考研、找工作等诸多问题,很难投入很多精力到该课程的学习。而且毕业论文的开题在大四上学期进行,应在此之前完成本门课程的学习。另一方面该门课程理论性较强,虽然笔者做出了种种努力,但课程的吸引力一般,课堂的气氛不够活跃。为此教师将尝试转变授课方式,少讲理论或者精讲部分理论知识,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探索和实践,以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 总结

在《教育技术研究方法》教学中开展行动研究,通过行动、反思、批判,解决工作情境中的实际问题。在研究的过程中,一方面促进了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实现教师自身的专业知识积累和教学理论的提高。另一方面,学生参与到研究实践中来培养了研究兴趣,对研究的过程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在本轮行动研究中,行动研究方案的预定目标基本得到实现,一些问题将尝试在下一轮解决。行动研究没有终点,一轮行动研究的结束同时也是另一轮行动研究的开始,笔者将尝试行动研究融入自己的日常教学,不断进行下去。

参考文献

[1] 李春萍.教育研究方法[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74.

[2] 胡来林,安玉洁.近十年来我国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的回顾与反思[J].电化教育研究,2006,(2):14-17.

[3] 刘良华.教育研究方法专题与案例[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2.

[4] 朱书强,刘明祥.实证研究方法在教育技术学领域的应用情况分析[J].电化教育研究,2008,(8):32-36.

Action Research in the Instruction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Research Method

SHU Cun-ye

School of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 Nanjing Xiaozhuang College, Nanjing, Jiangsu 210017, China

Abstract: Action research is a kind of reflective study, which is made by teacher in real educational environment. The paper introduces an action research made i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research method instruction. Some details how the research is put into practiced are provided. Moreover, the plan about next research is put forward in order to improve instructional quality.

篇6

1提高业务能力,适应时代要求

网络系统的维护和信息搜索功能对电子阅览室的管理有重要作用。电子阅览室主要通过网络和计算机系统为读者提供阅读服务,所以良好的网络设备以及计算机系统是维持电子阅览室运行的基础。作为电子阅览室的工作人员,应当熟悉计算机基本知识,掌握基本操作,并且在计算机的安装和网络维护方面有一定的胜任能力。现在科技飞速发展,互联网和计算机水平不断提高,电子阅览室的工作也面临很多新的挑战。从长远角度看,工作人员仅仅掌握基本专业技能是不够的,还必须不断的提升自我,加强学习,适应社会的发展。以湖南的一所大学图书馆电子阅览室为例,刚开始电子阅览室只占图书馆的一小部分,使用无盘管理模式,读者在管内使用的电脑上没有硬盘,读者所需要的信息全部收录并存储到服务器中,启动系统需要调动服务器相关文件才可。现在通过改进,图书馆将硬盘还原卡技术应用到电子阅览室中,让每台读者电脑都可以使用硬盘自行启动,在电脑上使用个人校园账号密码登陆即可上网,可以实现硬盘对硬盘及硬盘对局域网的一对多资源拷备,因此系统安装及维护也有所改变。该图书馆的电子阅览室,除了可以连接互联网以便于读者获取网络资料,还提供内部购买的资源,包括知网、维普、万方、超星等信息资源。电子资源的获取离不开信息检索,作为工作人员,应当熟悉数据库系统,能够快速准确地帮助和指导读者搜索到所需书籍。因此电子阅览室工作人员要坚持学习,完善相关技能并不断的提升个人素质,以更好的为读者提供服务。

2加强宣传工作,吸引学生眼球

为了方便读者使用,现在的大学图书馆基本上都有购买了规模较大的知识数据库使用权,老师和学生需要的电子资源很大一部分来源于电子阅览室,通过支付一定的费用可以进入资源库获取所需资料,这也是电子阅览室的一大特点。由于高中校园里的教材普遍都是纸质的,对电子资源接触并不普遍。所以,很多刚进入大学的同学,对学习资料的印象还停留在纸质上。他们所接触的计算机和网络基本上都是用来搞像看电影、看新闻、玩游戏等娱乐活动的,而对于电子阅览室的很多功能不够了解,比如检索文献、光盘资料、电子期刊等。因此有些同学进入电子阅览室后没能充分利用它的学习功能,而是习惯性的开始浏览网页,看视频,甚至玩起了网络游戏,把阅览室当成了娱乐消遣的地方。这些情况是与图书馆建立电子阅览室的初衷背道而驰的。图书馆每年都会在开学时期对新生进行宣传和教育,介绍电子阅览室的各种功能,但是在入馆教育的时候新生较多且时间较短。对于刚刚入校的大学生来说要学的东西很多,尤其是专业课的学习更为重要,这些都需要时间和精力去适应,相对而言图书馆的宣传教育显得没那么紧急和重要,不知不觉就被大家忽略掉了。因此初次的宣传教育以后,很多同学对电子阅览室的功能还是比较模糊。宣传效果达不到,阅览室的功能也大打折扣,为了使其更好的发挥作用,我们应当加大力度尝试采用多种方法宣传,比如在图书馆的信息墙上流动播放电子阅览室的使用功能,制作海报张贴在校园信息栏,打印宣传单发放到个人手中,这些都可以让学生更清楚的知道电子阅览室的作用。除此之外,也可以定期举行讲座和多媒体教学,让大家直观明了的学会电子资料的搜索和各种操作技能。

3做好现场指导,解决实际问题

图书馆的电子阅览室往往都投入了较为先进的计算机设备,环境设施比较好,资源丰富,如果不能很好的为读者所用便是学校的一大损失。电子信息的获取都需要通过使用计算机来实现,具体操作方法的学习需要在具体的环境下边学边实践才会有比较好的效果。很多第一次来电子阅览室的同学对操作系统还不了解,工作人员应当耐心的给予指导,比如电子阅览室的系统如何登陆和注销,如何修改个人密码及资料拷备、存储等。最好是工作人员一边演示,读者一边自行操作。除此之外电子阅览室还可以供大家练习计算机基础知识,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内容有Windows操作系统、word、excell、电子邮件等。同学们在阅览室练习的过程中,遇到不懂的地方时可能会寻求工作人员的帮助,管理员也应给予指导。而对于很多高年级的同学来说,写好毕业论文是一项重要的工作,从选开题报告的题目到具体内容都需要详细的调研,对电子资源的需求也非常大,常常要进入国家级的学术期刊数据库去获取信息。这些同学对普通电子资源的使用已经很熟悉,但是国家级的学术期刊数据库可能还比较陌生,如果能给他们一些适当的建议和指导,相信他们会在准备论文的过程中更加得力。电子阅览室能给读者们提供多种服务,管理人员在阅览室和读者之间扮演着维护和教育的双重角色,因此,员工在平时的工作中要多关注读者的使用情况,帮助新手上路,及时的解决同学们在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这样才能使电子阅览室为学校做出更多的贡献。

4调查读者需求,加强交流互动

图书馆在学校中起到协助教学和科研工作的作用。本着为读者服务的宗旨,电子阅览室管理人员要做好各项工作,首先要充分了解读者的需求,增加员工与读者之间的互动和信息反馈,对工作中不足的地方及时做出调整。电子阅览室管理人员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收集信息,如做用户满意度调查,打印调查问卷并发放到用户手中,对其中的具体条目做出评估,包括电子阅览室的数据库系统、计算机设备、管理系统、信息资源和馆员的服务态度等。所得出的结果可以对工作的进一步改善提供参考。这些问卷一般都由图书馆的内部人员拟出,仅仅是站在工作人员的角度观察问题,对于用户的体验可能还有考虑不够周全的地方,调查得出的结果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我们还需要面对面的去询问调查,以得到更多更具体的意见和建议。但是有的意见用户不好直接说,管理人员可以设立意见箱或者留言簿挂在电子阅览室内,这样就能起到查缺补漏的作用了。然后定期整理读者的意见和建议,以相应的文字形式回复用户,并及时的解决问题,但是有些问题由于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还无法解决,对此,也应当及时的说明缘由,把具体情况写清楚展示在阅览室的留言栏上。通过这些交流和互动,读者和管理人员在平时的工作中相处的更加轻松愉快,用户也会真实的体验到电子阅览室工作人员的用心服务,电子阅览室也将在读者和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走上更科学、更人性化的道路。

5坚持科学管理,发扬人文精神

图书馆的管理不仅要具备科学精神,而且要发扬人文精神。不注重人文精神的图书馆管理是残缺的、不健全的,同样,一味地只讲人文精神而不提高科学管理也是不可取的。图书馆管理要求二者的统一和融会贯通,形成图书馆特色管理文化。宣扬图书馆管理文化,首先必须重视馆规章制度,这是不仅是本着科学管理的要求,一个健全的制度也是图书馆管理工作有效开展的保证。图书馆应制定网络安全制度和电子阅览室上机须知,对用户上网行为进行规范。图书馆管理人员应该做好遵守规章制度的带头工作。另外,管理时不能死板,要有必要的灵活度,展现图书馆的人文精神。例如有些高校电子阅览室是按时收费的,扣除学生一卡通里面的金额,但规定不能收取现金。但在特殊情况下,如某些老师急用电脑,但并没有充值的一卡通。这时,只需出示教师证,管理人员可以使用自己的权限,为其打开电脑系统免费使用。虽然图书馆规章制度上并未明确规定,但该行为是本着服务于人的工作态度,在一定情况下灵活对待规章制度,展现了管理的人文精神。如果有些同学为消除学习疲劳,适当玩玩游戏是允许的,但若把电子阅览室当作网吧一样,长时间占用电子阅览室电脑玩大型游戏,加长其他同学的等待时间;对电脑键盘、鼠标糟蹋使用;不做一点对学习有益的事情等,这些行为是不能放任的。一般而言,图书馆电子阅览室不会明文规定学生的游戏行为,但上述行为显然是与阅览室的建设宗旨背道而驰。如果电子阅览室出现这种行为,管理员首先需要对该学生进行友好劝说,提醒学生终止不当行为。如果有些同学不听劝告,继续玩自己的,管理员就要按规章制度办事,强制其下机,展示管理的科学精神。学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服务于学校教学、科研工作,必须靠大家共同营造健康、积极的文化环境,维护图书馆的管理服务宗旨。

篇7

【关键词】新课程中学思想政治课“研究性学习”方式指导

新课程要求构建以人为本、百花齐放的新型教学体系,要求变沉闷、闭塞的课堂为欢声笑语,使课堂充满自由、民主、和谐的氛围;它注重师生的交流、学习过程以及学习过程中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情感体验,注重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学习和做人的品性。所以,具有新课程理念的教师最重要的使命将不再是传授知识,而是创设来自生活的教学情境,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营造一个民主、和谐、宽容的课堂,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探究欲和发现欲,倡导学生学习方式的多样性、差异性和选择性,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和勤于动手,培养学生主动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引导学生生成知识,探索知识的来龙去脉,体验探求知识过程的快乐,并在探求中生成新知识和新能力。因此,中学思想政治课学习活动要增强学生的德育主体性,真正发挥其德育育人的功能就必须引入“研究性学习”方式。即通过开展以德育作为有效载体的课题研究,以内化学生的道德行为,增强其主体性,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认识问题,经过自己的内化去解决问题,以更好地体现新课程理念,实现新课改“一切基于学生发展、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教育教学目标。

“研究性学习”作为一个独具特色的课程领域,其特点是重过程、重体验、重应用、重实践活动、重民主合作、重自主探索;其价值在于能使学生“保持独立的持续探索的兴趣、丰富学习的体验、养成合作与共享的个性品质、增进独立思考的能力、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养成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因此,中学思想政治课介入研究性课程,将会使学生在亲身探索体验的过程中,提高对学科知识及知识体系的兴趣,培养其多渠道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学会分享与合作,增强集体意识,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道德,增强对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激活各科学习中的知识储备,尝试相关知识的综合运用等,无疑会大大增强学生的主体性。

中学思想政治课引入研究性学习,可按如下三种方式进行:一是与理化等理科各学科综合研究;二是与史地等文科各学科综合研究;三是中学思想政治学科内的综合研究。如哲学是各门具体科学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在大千世界中蕴涵着丰富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学生课题研究中必然要遵循有关的方法论,也必然能从中悟出很多哲理。因此,对于高二学生对自然界问题的研究学习中,教师就可以指导他们运用所学的哲学方法或从中得出有关哲理,从最深最高处认识事物。比如在开设“化学研究性学习”课程中,对学生研究的诸如“洗衣粉的利与弊”、“居室装潢材料与人体健康”、“废电池的危害及其回收利用”等课题所蕴涵的丰富生动的联系、矛盾等多种哲理,要求学生从哲学角度看问题必将对认清问题起到高瞻远瞩的作用,而从中体味哲理才是真正把知识学透、学活。其效果是传统教学所无法比拟的。这是哲学与理科结合研究的例证。当然,高中思想政治课政治常识、经济常识的内容及初中思想政治课内容与自然科学问题的结合虽有一定难度的,但我们仍可在社会问题上与史、地等学科予以综合研究,也可在学科内进行综合研究。如武汉市第15中所创立的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一个引进’、‘两个序列’、‘三个转化’、‘七个环节’”的学习活动模式就可供借鉴。它通过“把社会调查的结果引进课堂”;通过“政治课”及“班主任”两个教育序列;通过“‘横比式到开放式’,‘单纯的知识型到应用知识型’,”‘传统的说教到生动的形象化的教育’”三个转化;通过“寻找课本与社会热点的结合点、拟定提纲给学生、社会实践、信息反馈、引进课堂、效果检验、考核评分”七个环节,从而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大大增强了学生的自主性与自我教育能力,真正发挥了中学思想政治课德育育人的功能,有效地体现了中学德育活动设计的诸多原则及政治课引入“研究性学习”方式的自身价值。

为了更好地介入“研究性学习”方式,以更充分地发挥中学思想政治课作为德育主导渠道的作用,作为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师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应特别做好如下工作:

①做好学生研究准备阶段的组织工作。选题是研究性学习的第一步,教师在学生的自主选题过程中,首先要当好参谋,提供研究的范围和方向。其次要积极创设情景,激活学生原有的知识储备,诱发其探究动机。在研究性学习的动员会上,政治教师应积极参与组织动员,向学生介绍有关课题所涉及的政治学科方面的内容或知识背景及研究意义,科学研究的前沿、方向等问题。在学生组成课题小组后,接受学生聘请,担任某个课题组的指导老师,对其它课题组的研究方案中涉及政治方面内容研究的,也要作相应的指导工作。

比如,对于课题中有关政治内容的研究现状、研究项目的安排、课题研究的可行性分析、课题拟创新之处、具体的实施步骤、主要参考文献等,教师都可以提出指导性意见。在开题报告会的程序上,教师要对研究方案进行评价,或提出进一步的建议和修改意见。

②做好学生课题研究实施阶段的指导工作。在整体研究过程中,作为课题研究小组的指导教师既要为各组成员提供咨询与指导,又要负责对整个研究过程进行监督。由于这是一门完全以学生研究活动为中心的课程,指导教师的监控仅体现在依据各研究小组所制定的研究方案定期检查研究进展情况,掌握和了解各小组的活动情况,及时解决发生的偏差和问题。此外,指导教师还需检查各小组的阶段报告(特别是中期研究报告),以便根据情况指导学生调整研究计划。

篇8

【关键词】职业院校 课程改革 评价体系 金融专业

一、课程改革及课程评价的重要性分析

课程改革是一项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系统工程,课程建设质量指导甚至决定着教学,影响甚至决定着教育目标的实现。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同样也是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核心。课程改革主要包括三个阶段:课程开发、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课程开发包括教学内容的重构、教学项目的设计、考核方案的制定等等,对于职业院校经管类专业来说,课程开发的标准、技术路径和操作方法相对来说较难把握;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就是教学,教学过程也是学生学习的主要过程,在课程实施上,χ耙翟盒>管类专业而言,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开发与利用如何促进理论教学和工作实践相结合,校外实训的时间安排如何既符合企业需要,同时又不打乱教学计划的安排等等;课程评价就是通过将课程教学过程中达到的教学目标与课程目标所规定的质量标准进行比较,从而判断教学质量的效果。而在课程评价上,由于工作过程导向课程打乱了传统的学校教学秩序,课程评价方式等也要发生重大变化,因此,将职业岗位的工作需求转化成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和课程评价的标准,反过来指导课程改革的内容与方向,这必将成为职业院校经管类课程改革的主要趋势。

二、课程体系的改革与构建

课程评价是在课程改革的基础上,依据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进行评价,而课程改革必须要服务于人才培养的目标,我们在构建课程体系时,首先需要明确人才培养目标。以我校金融专业为例,金融专业的人才培养的目标为立足首都经济,面向国内外金融企业,全面培养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具备一定的创新创业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掌握金融专业基础知识和技术理论以及金融产品销售、金融企业客户服务以及金融业务处理的核心技能,熟悉国内外金融政策法规、国际金融和资本市场的走势,掌握现代化金融业的经营管理方法和业务技能,将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和技术技能应用于金融生产和服务实践,适应金融服务业需要的面向金融企业营销、服务以及管理一线的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

为培养金融企业的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金融专业遵循认知规律和职业成长规律,采用“平台+模块”的方式,根据我校“平台递进、模块并行、通识贯通、工作导向”的课程体系设计理论,筛选高职国际金融专业毕业生就业岗位群,围绕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机构、投资公司等金融企业的岗位能力要求,以技术应用与创新为主线,构建了基于专业知识、技术技能和职业素养的能力目标课程体系,从而实现理论知识、职业素质、职业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全面培养,培养掌握综合金融产品交叉销售和服务能力以及较高职业素养规范的高端金融服务人才,既保证了就业的适用性,又兼顾金融混业经营趋势,构建了“夯实基础、能力递进、校企融通、实践创新”的课程体系。

金融专业课程体系体现“一贯通、四迭代、一全程”,纵向并行,横向交叉。“1”是指“通识课程”,突出知识应用性并贯穿学生全程培养;“4”是指“专业课程”,由技术迭代递进的“通用技术平台课程”、“专业技术平台课程”、“专业技术课程”和“专业方向课程”构成,遵从“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理念,以企业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设计课程,以职业岗位能力标准为核心,将企业典型工作任务对能力和知识的要求转化成适合学生的学习内容。通用技术平台课程”,突出知识应用性并贯穿全程培养,培养学生通用技术应用能力;“专业技术平台课程”培养学生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及基本技能,明确学习方向和重点,制定学习规划,形成初步职业素养规范;“专业技术课程”和“专业方向课程”由校内外指导老师指导学生有效开展校内外学习活动,引入企业文化和岗位标准,在“做中学、学中做”过程中进一步深化学生职业素养规范;“实践教学环节”突出技术应用与创新性,由校内外指导老师现场监控、难点指导等方式,使学生在真实工作环境中前一阶段积累而成的职业能力融通为金融产品能力、金融客户服务能力、金融业务处理能力等,实现职业能力递进。“1”是指“专业创新实践项目”,突出校企融通性、创新应用性,采用组织职业技能竞赛、专业社会实践、科研创新项目等形式,鼓励支持学生积极开展专业创新实践活动,有效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课程评价体系分析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决定了职业院校经管类专业的教学评价必须多样性,突出能力的考核评价方式,体现对综合素质的评价。首先,评价主体多样化,要建立教师评价与学生互评、学生自评相结合,同时吸纳行业企业专家的评价,以及行业组织的考核评价,如职业资格证书,从而构建校内评价和校外评价相结合的课程评价体系;其次,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突出考核学生的学习过程;最后,课内评价和课外评价相结合,突出理论教学评价和实践教学评价的有效结合。

(一)引入行业企业标准,突出能力的考核评价方式,体现对综合素质的评价。

以学生岗位适应性与职业生涯的发展性作为根本标准,引入国际高端企业及行业龙头/品牌企业的工艺要求、质量标准,通过改革工学结合课程的考核与评价方法,将评价内容与实际工作过程相结合,将过程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将理论知识考核与操作技能考核相结合,考核学生对基本理论和技能的掌握情况、工作态度、行为能力和努力程度等等,将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并重,对于课证结合类课程,采用以证代考的形式。实习实训课程和顶岗实习课程的考核,要注重对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考核,由校企双导师对学生的工作态度、操作技能水平、团队合作等方面进行综合性评价,重点推进评、展、鉴、赛等课程考核方式、方法的改革。

1.考核原则。

(1)突出能力考核,重视专业理论与综合素质的考核原则。我校金融专业的课程实施方式主要包括专业课程、集中实践教学环节、顶岗实习以及专业创新实践环节。在课程实施过程中,⒗砺酆褪导有机融合,一方面学生可以获得课程要求的专业操作技能,另一方面,学生可以有效地掌握基本知识。学生在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的同时,突出掌握了专业技能操作,有效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考核内容上,加强了对学生知识、能力、方法、学习态度及职业素养结合的考核,既注重了技能训练提升的考核,同时也要加强理论和综合素质的考核。

(2)过程为主、考核主体多元化原则。对于学生的过程考核,是指将平时的过程考核和期末的终结性考核结合,将笔试和实际操作相结合,将理论和实践考核相结合。对于考核主体应该多样化而言,除了学生自评和互评以外,还将积极吸纳行业企业的指导教师参与教学,进行教学评价。

(3)课证融通原则。对于高职经管类专业来说,职业资格证书是学生毕业的一个必要条件,学生在校期间必须考取本专业的资格证书,才能毕业,对于金融专业来说,金融理财师、银行从业资格证书,证券从业资格和保险从业资格都是学生考取的职业资格证书,因而,必然要开设“课证融通”类课程,在这类课程评价上,将专业的职业资格证书的考取与课程的考试考核相结合。

2.考核内容。

包括:理论知识(概念原理等基础知识);技能操作(方法步骤工艺实操等);学习态度及综合素质。

3.考核方式(成绩算法参考)。

(1)建议过程考核占全部考核成绩的权重约60%~70%。过程考核中:平时成绩30%(出勤、提问、纪律、学习态度及职业素养等);阶段考核成绩(课内或单元中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掌握、完成的实训工作量、实训报告质量等)70%。

(2)建议终结性考核占全部考核成绩的权重约30%~40%。终结性考核中:理论考核(整门课程的基本概念、原理等)50%;操作技能考核(体现本门课程学生应掌握的综合技能,完成某一工作任务的方法、步骤、工艺、实操、成果水平及质量报告等);40%;总体表现(团队合作,个人贡献,情感态度等)10%。

(二)多方独立测评教师教学质量,加强实践课程的监控与评价

采用多方独立测评的方式评价课堂教学质量,从不同观测点评价教师的教学准备、教学实施、教学能力和教学效果。企业专家权重占22%、学生权重占30%、教师同行权重占8%、教学系和学院(部)权重占20%、教务权重占8%、校领导权重占12%。

针对“理实一体化”课程学生活动空间大、教师教学方式多、教学周期长等特点,学校重点采取听教师说课、巡查教学现场、听关键单元教学、随机访谈学生、抽查学生作品等方式,由企业专家、学生、同行教师、校内督导进行独立测评,评价结果作为教师年度考核、评优晋级的主要依据。

毕业设计质量控制采用抽查教学文件、听教师开题讲课、看学生答辩、抽查论文的方式进行。通过跟踪毕业设计环节的质量,对毕业设计选题是否来自企业真题、是否专业对口和毕业答辩质量等进行集中检查,以此规范毕业设计的全过程,提高毕业设计质量。

顶岗实习质量监控通过“顶岗实习信息管理系统”进行,监控教师与学生的互动状态、教师与企业的联系状况,检查教师到企业指导学生顶岗实习情况,保证顶岗实习质量。

(三)不断完善多元化教育质量监控体系,保障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提高

学校建立用人单位、行业协会、学生和家长、研究机构、教育主管单位等多元化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机制,将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率、专业对口率、就业质量、用人单位的满意度、创新创业的成效等作为衡量一个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促进学校对学生的培养与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同步。实行第三方评价,采取内审、外审、考官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引入行业企业的产品质量标准和生产规范,将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从而全面考核高职学生的学习质量。

综上所述,职业院校经管类专业课程改革的评价标准要综合考虑各方因素,具体考虑社会经济发展、行业技术标准、教育教学规律、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发展等方面的因素。同时,评价主体和评价方式要多样化,将评价建议和意见作为评价结果代替简单的课程分数,从而将课程评价更好地指导课程改革工作而服务,真正实现以评促改,以评促教。

参考文献

[1]林清夫.浅析高职课程设置的优化与创新[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6).

[2]马国平.高职专业课程结构设置的依据和原则[J].教育与职业,2010(24).

篇9

关键词:行动研究;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发展;促进者;合作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中小学开展校本科研,教师成为研究者已成为越来越热门的课题。教师要作的研究与理论研究者的研究是有所区别的,教师的研究应该是对其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进行的思考和探究,以便更好地进行教育教学工作。“行动研究”以其实践性和反思性为主要特征,符合教师研究的特点,成为许多学者推崇的大学科研人员与中小学教师合作研究的形式。①教师拥有丰富的实践教学经验,大学学者具有较高的理论素养,二者的结合被看作是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正是怀着这种理想的构想,笔者随北京大学教师发展研究课题组走入北京市一所普通小学(以下称A小学),协助教师开展行动研究。然而现实与理想之间的道路并不平坦,我们有许多合作研究的收获,但感触更多的是合作中的困境,以及困境带给我们的思考。本文在此次实地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大学与中小学科研合作的困境,试图找到困境的出路,为教师的行动研究和大学与中小学的科研合作积累一点经验。

一、合作研究概况

我们②的初衷是,选择一所乐于变革的小学,基于学校发展的需要,通过帮助教师作行动研究来提高教师素质,最终促进学校的全面发展。我们对行动研究的操作性定义为:教师从自己日常工作中的问题出发,在外部促进者的协助下,旨在改变和解决这些实际问题而进行的“确定研究问题—分析问题—制定行动计划—实施计划—评估行动效果—确定新的研究问题”的一个循环研究过程。

采取目的性抽样,我们与A小学建立了合作关系,并筛选了十几位自愿报名进行研究的教师,展开了合作研究。我们在与这些教师进行科研活动之前都要与校长和主管科研的主任进行沟通,内容包括研究主题的设定、研究形式、研究结果等。这样操作的原因之一在于我们需要借助学校原有的组织机构来展开研究活动,将研究选择的主动权和行动权完全交给学校和教师,即坚持以校为本的理念。同时也因为学校给予了我们进入学校的合法性,因此,我们的合作不能离开学校自身的组织形态。事实上,学校的科研主任在我们和教师之间起到一种关键的连接作用,而我们与教师之间直接的沟通和联系比较微弱,甚至并没有真正建立(如图1所示)。

二、合作的困境及其解读

(一)漠然的教师群体

课题进入学校初期,我们组织了一些全校性的活动,包括更新教师理念,举行新课程理念的相关讲座,或者让教师以参与式的方式讨论他们日常工作中的困难。在这些活动中,教师无论是从人数上还是参与的状态上,都表现得很好。但随着课题不断深入,进入教师自己作研究的阶段,教师的研究热情逐渐减退,主动参与的人越来越少。是什么原因使得这些教师的研究热情消退,逐渐远离了研究?

1.教师自我发展动力的缺失

在A小学倡导的教师行动研究,并不是A小学教师自发的行动,而是我们这些外来者带给他们的,而且与教师以前接触到的以写论文为最终结果的课题项目不同,教师需要成为研究的主体,自己思考、行动,并在行动中不断反思,自主决定研究的目标和实现目标的途径。然而这样的过程对一个研究的新手来说是很困难的,教师缺乏自主完成研究的自信,也缺少相应的研究能力。在与我们的接触中他们表现出个人自主性的缺乏。一方面总想依赖组织的力量,另一方面又想依赖研究者为其提供现成的行动答案。

在教师研究的开题会上,有小组的教师问道:“我们组都是研究××的,是不是最后交一份报告就行了?”我们的意见是由于每个人对研究的思考不同,行动策略也可能不同,因此要有自己的研究,最后教研组长代表小组宣布他们小组集体退出。在学者看来参与不参与研究是一件个人的事,然而在这件事中教师却表现出集体共进退的姿态。教师不愿意脱离组织,在组织中他们能得到更多的庇护。在小组退出的决定中,教师也能够很好地隐藏个人的原因,他们觉得很安全。而课题要求每个人都要有自己的研究,独立研究意味着教师个人要付出很多劳动,应对很多困难,并对研究的结果负责。教师作为研究者要独当一面,对于长期隐藏在组织中的教师来说,要从幕后走到台前是需要一定勇气的。个人对组织有强烈的依赖,组织对个人有强烈的束缚。教师由于一直以来受到外部评价机制的制约,缺乏自主发展的空间。在学校中,教师处于学校组织层级的最下层,没有专业权力。在组织中,声音总是自上而下地传递,教师个人的意见没有表达的机会,是一个“失语”的群体。教师按照上级领导制定的教学目标工作,以达到目标为工作业绩的评价标准。他们个人发展的需求被淹没在学校组织发展的需求中,已经失去了自主发展的动力,甚至意识不到自己有自主发展的需要。然而内在的发展需求才是教师成为研究者的根本动力。事实上,我们接触到的教师群体是自我发展意识已经十分淡漠的群体,他们需要借助一定的外力重新发掘自我发展的力量。内部发展动力的缺失是教师丧失研究兴趣的根本原因。2.教师眼中的“研究”

个人对事物潜在的假设往往决定他的行为方式。虽然在观念上,我们和诸多学者认为教师从事研究是为其自身的专业发展奠基,然而教师对“研究”的真正假设是什么才最终决定他们对研究的做法。

在我们将课题带入之前,A小学已经有很多研究项目,例如心理健康、计算机应用教学、主体教育、创新教育等课题。这些课题由上级教育部门布置到A小学,交由科研主任负责。据科研主任透露,这些课题一般由专家作相关的讲座,然后教师回去写论文,提交论文,最后评奖。学校中很少有人真正关心这些科研是否真的对教学实践有所帮助。“科研与教学是两张皮,要的时候往一块一粘,很虚。”③在教师看来自己首要的工作是教学,教学的核心就是上好课。教学与科研,一个是本职工作,另一个则是额外的工作,二者并没有必然的关系,并且在他们心中的位置本末不可倒置。因此,随着课题需要占用教师更多的时间进行思考,在传统的评价机制没有完全转型的时候,教师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在班级的成绩提高上,而不是解决他们心中的教育问题。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科研成果是教师职称评定或其他奖励的一个重要砝码。在A小学校长提供给我们的一份教师岗位考核评价表中,科研工作就明确作为年终考核、奖励的一项重要指标。对于科研的评价主要集中在有一定的科研成果、相关论文获奖两个方面,而没有将科研作为促进教学提高的一个途径来倡导。科研是教师教学工作之外的鼓励。加上各种评价手段均将教学与研究分开评判,于是教师就很自然地认为研究与教学没有密切联系。教师对研究的异化理解使得教师逐渐远离了行动研究的道路。

3.客观条件的限制

教师要进行研究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精力的保证。然而小学教师的工作十分琐碎,学生的年龄小,自制能力差,教师每天要花大量的时间在教室中管理学生,处于超负荷密集性工作的状态。这是小学教师与中学和大学教师的一个重要不同。除了日常工作的压力,教师还要为评级参加培训,花费精力准备考试。除此之外,有些教师还有很重的家庭负担,这些不利的客观因素都制约着教师进行研究。

(二)学校支持的消退

研究开展之初,我们得到了学校的热情支持,校长及主管科研的一些领导带头出席研究活动,并在讨论中积极鼓励教师参与。然而随着研究的深入,他们对研究的重视程度明显下降。我们提出的一些研究条件,也会被有意无意地忽略。作为我们与教师联系的中介,学校逐渐主动弱化了其作用的发挥,我们与教师之间的联系更加难以维持,研究陷入了停滞状态。是什么原因使学校减弱了对研究的“投入”?

1.学校复杂的生存情境

学校是一个复杂关系的社会存在,而不是一个简单的只负责教育学生的组织。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受到内部和外部各种力量的牵扯。校长作为学校总负责人,在学校各种事务的决定过程中,拥有绝对的权力。校长重视的事情一定能够调动学校的人力物力来执行。然而,在这次研究中,校长关注力的减弱直接影响了科研活动在学校的推进。一个特殊情况是,A小学的校长是位新上任的校长,他锐意进行一系列的人事和教师聘任制度的改革,这牵扯了他很大的精力。抛却这一特殊原因,我们感受到学校花了很多的精力参与和举办各种类型的学校竞赛、各种评比活动、纪念活动、宣传活动等,每一项活动校长都要亲自监督。这些活动,在我们看来有些是花拳绣腿,对学校改革中深层的因素──教师与学生的发展并没有真正的促进作用。

事实上,校长非常清楚学校最终的生命力在于学校教师素质的提高。只有教师发展了,教学质量才能提高,而教学质量的保证才是学校生存的基础。我们的课题通过让教师参与研究而提高教师的反思能力,促进教师的自我发展,进而提高其日常教学能力,这与学校长期发展目标是一致的。然而目前学校处于“准市场化”的环境中,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学校会关注外显功能,即那些在短期内见成效的东西,例如某竞赛一等奖,某先进示范学校的称号。这些“标志”一旦悬挂在学校门口,就是一种直接的对外宣传,对吸引生源很有作用。相比较而言,教师的发展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实现的。校长很难脱身于繁杂的日常事务,精力有限,不可能面面俱到,不可能把全部精力投入在组织教师进行教学研究工作上。然而如果缺少校长的直接关注,学校各方面的力量很难被充分调动,教师的参与程度必然受到影响,研究工作很难取得令人满意的进展。

2.空虚的校本科研组织

科研在学校中到底处于什么位置,发挥着怎样的作用?笔者根据对A小学校长的访谈整理出该校的组织结构图。这是一个分级明显的组织,具有科层制的特征。校长处于权力的最高级别,在学校中拥有绝对权威。校长下设各科主任,主任主管各个教研组长,教研组长管理教师。当我们把目光关注在科研主任的位置上时,能够发现两个现象:第一,学校的教学和科研是两个平级且没有交叉的机构;第二,科研主任下面没有人员对他负责,学校的科研部门只是一个悬置的摆设。

科研在学校的组织结构中就像一块粘上去的部分。它的存在是为了使学校增加一些亮点,响应“科研兴校”的倡导,与教师的实际工作并没有太大的关系。在我们的课题组进驻到学校以后,就与科研部门一同处于了一种额外的位置,没有实际的力量可以借助。如果我们回到前文描述的教师—学校科研组织—学者的三角形结构,就不难发现学校力量的重要性。缺少了校方的实质性支持力量,研究很难顺利推进。

(三)尴尬的研究者

在行动研究中教师是研究的主体,研究者作为促进者在一旁协助教师展开研究。为了更好地协助教师进行研究,作为促进者首先应该了解教师的工作,并且能够与教师展开平等的交流。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我们在A小学中很难完成促进工作。1.局外人身份

在A小学中,学者似乎始终处于一种局外人的境遇。虽然学校表示愿意让我们协助学校发展,然而我们总是不能进入“真实”的学校生活。学校只把那些能拿到台面上的东西给我们看,例如,只邀请我们参加他们的各级公开课,或者预备公开课。学校日常的教学活动和工作会议,我们无缘参与。

那么学校为什么不能做到完全透明呢?首先,我们有着在学校看来不可动摇的专家身份。这种社会身份就是标签。既然我们是外来的专家,学校就不能随便对待,就要给我们展现出他们认为其比较精彩的地方。其次,学校很清楚自己日常的教学是怎样的情况,迫于升学考试的压力,其中不免有些与目前崇尚的教育理念相违背的地方。课题组的成员中有课程专家,学校要回避我们挑剔的眼睛,不愿意将实际情况暴露在我们面前。同时学校日常的工作有其自身的运作目标,虽然有不完善的地方,但有其存在的实用理由。

2.没有权力的促进者

一方面学校出于种种考虑不让我们进入真实的教学情境,另一方面我们几乎不具备任何权力以保证课题能够顺利进行。我们来到A小学,完全是出于自愿,既没有行政权力,也没有财政权力。我们就像客人,时而来了,时而走了,对于学校的变革没有任何实际的力量。我们主动为学校提供帮助,学校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在合作中,学校占据了完全的主动。这种合作关系是不平等的,我们是弱势的。由于没有权力,我们在研究中提出的建议就不被重视。例如我们建议教师修改开题报告,或者作一些研究日记,几乎没有教师着手去做。

相关研究表明,如果研究者在与学校的合作中具备一定的权力,是能够促使学校和教师达到较好的转变效果的。首都师范大学和北京市教委共同开展的“全面提高北京市初中教学质量的课题研究”就是一个生动的例子。1998年,首都师范大学的21名教师,深入到北京市8个区县的23所中学,与500名教师共同承担了这项教育行动研究。其中研究者以“科研校长”的身份扎根学校,他们的意见能够被教师和学校领导充分重视。教师的行动研究使学校面貌有了根本改变。实践证明,只有合作双方的力量对比达到一定的平衡,才能有利地促进学校改革的进行。

3.学者与教师的沟通障碍

在与教师的交流中,我们发现学者与教师使用的是两套话语体系。学者的语言更像是书面语,而教师的语言以通俗的口语为主。在交流中,教师会不时地询问××是这个意思吗?交流的不通畅还只是次要的问题,更重要的是我们的话语让教师感到了他们与学者的差别,我们似乎总在有意无意地“卖弄”学识。这种感觉无形之中加大了我们与教师的距离,信任感随之下降。因此,学者似乎很难进入一个有帮助的促进者的角色。

沟通的障碍还来自学者和教师各自认同的制度文化。受大学民主氛围的影响,学者们认为合作研究中参与的人应保持平等、民主的姿态。学者与教师都掌握知识,不同的是学者掌握的更多的是理论知识,教师掌握的是缄默的实践知识,知识本身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考虑到教师会把我们看做知识权威,我们有意识地削弱自己的知识权威的地位,例如,在开展研究时没有严格的研究步骤的设计,研究的展开是一种开放式的;反复重申我们只能提供参考意见,任何行动策略的制定都要由教师自己决定。然而事实表明,教师很难脱离他们生存的学校制度文化,即前文涉及的科层制度特征。学者认为自我削弱权威和权力能赋予教师更多的自,而教师却因为没有人引领而陷入迷茫的状态。我们对课题研究的建议在教师看来总是相对务虚的,教师需要的是切实的有效的策略性指导。从这层意义上说,我们主动放权并未能起到协助的作用,反而因为研究目标的不明晰,缺乏层级分类,而使教师无所适从。

三、大学与中小学科研合作的条件

大学与中小学进行科研合作,应以教师自主行动和反思研究为主,同时需要参与合作的各类人员都发挥积极的作用。基于上文对合作研究困境的讨论,并结合此次大学与小学合作研究的一些经验,笔者总结出合作研究需要的条件。

(一)建立共同的合作目标──合作研究的基础

一个优秀的团队必须要有明确的工作目标。大学学者与中小学的教师从行政上划分,属于两个不同的组织,之所以要在一起合作研究,正是因为志同道合。学者与教师的合作基础,不应该是物质的、人情的,而应该基于相同的工作目标,即为了教师更好地进行专业发展,以促进学校的全面发展。不应否认在这一上位的共同目标之下,教师、学校和学者都有各自独立的目标,例如教师和学校有现实的功利的目的,研究者有研究的价值倾向,但这些下位的目标都应统整于共同目标,不断调试、整合,因为共同目标是一切沟通和交流的基础,是合作开展研究的基础。

(二)参与者角色入位──合作研究的关键

1.行动者──教师

教师是行动研究的主体。首先,教师应有自我发展的意识和独立自主的能力。教师不安于现状,努力进取,是教师开展行动研究的根本动力。在研究中,教师要相信自己的能力,不断实践。行动研究只有通过教师主动行动和反思才能不断推进。如果教师一味地依赖研究者和其他力量,是无法进行真正的研究的。教师的自主性思考也是与研究者有效交流的必要条件。在交流中,教师要积极表达自己的思想,这样研究者的协助才能更贴近教师的工作。教师相信自己的思考,才能有效筛选研究者及其他教师的建议。

其次,教师的研究要与工作契合,要研究自己的问题。教师研究的问题可以是重新审视那些已经习以为常的惯例做法,可以进行新的教学方法的试验,可以探索解决工作中的某些困难。教师的研究题目存在于日常的工作中。有些教师的选题是一些时下流行的教育理念,例如自主性学习和创新教育。这样的题目太空泛,不是教师从自己的教学工作中提升出来的问题。如果教师对类似题目有兴趣,也要将题目转化为与自己的教学情境结合紧密的可操作的研究。教师从事的研究必须在真实的教育情境中进行,应该是知行合一的过程。重要的是教师在研究中要一边反思,一边实践。如果单纯强调教师思想的转变,忽视实践,就可能使教师的研究停留在看书学习理论,写论文论述理论的层面,对教育实践起不到很好的促进作用。而单纯以行动为导向,缺乏深层次的思考,会使行动局限在狭隘的“有用”上而停滞不前,不能更加合理地改善实际工作。在研究中,教师的实践应该与不断学习结合。再次,教师在研究中要注意实践性知识和一些必要的研究方法的积累。教师应该系统地作研究日记。记录的内容应包括自己的行动设想,行动的实施,以及对行动效果的反思。在日记中教师对自己的研究进行系统的思考,这些日记具有很强的情境性,因而有利于教师实践性知识的积累。对于研究方法的学习也很重要。一定的研究方法的掌握是从事研究的人必须具备的条件,教师对于常用的研究方法(如问卷调查法、访谈法)使用的条件、基本技巧和局限性应该有一定的了解。

除了必备的研究素质,一些优秀的个人品质也是成为研究型教师的重要条件。开放的心态使教师能够更好地吸收新的教育思想的营养,并使与他人的交流更加有效;创新的意识能够使教师主动地将新理念付诸教育改革;探究的态度能够使教师深刻地思考问题,反思自己的工作。此外,勇于克服困难的勇气、民主的意识、乐观的态度和自信的心理等品质都能为教师进行研究支撑起更广阔的空间。

2.协调者──学校

学校虽然不是行动研究的直接参与者,却是行动研究的受益者。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无疑将促进学校的全面发展。学校对于教师作研究应给予足够的重视,为教师与研究者更好地合作提供条件。

首先,学校应该利用其原有的教研组织优势,引导教师作研究。让科研组织和教研组融为一体,避免科研组织独立于教学组织之外。也可以根据教师的学科分类,打破年级组的界限,组成教师研究团体,使得教师的研究能够有组织地进行。在团体中教师能够探讨专业问题,并将专业发展的要求与学校直接沟通。其次,学校应该适当减轻教师的工作压力,为教师自主发展划分出固定的时间。教师的工作过于繁忙,工作压力过大,对于教师自主发展十分不利。如果学校能够减少不必要的会议和竞赛活动,或者适当减少教师的教学时间,对于教师的研究是很大的支持。再次,教师从事研究还需要一定的资源支持,例如相关书籍和可供学习参考的文献资料等。学校应为教师的研究配备相应的资金支持。最后,学校最好能够为教师作研究建立一定的激励机制。例如提供额外的奖励,发表教师的研究成果等,这些无疑是教师作研究的良好保障。

学校作为协调人,有义务协助研究者做好研究的组织工作。例如安排好研究者与教师在一起活动的时间、地点和参加人员。学校与研究者应建立充分的信任关系,使得研究者能够进入真实的教学情境,熟悉教师的工作。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学校应该与研究者制定相应研究机制,明确学校和研究者在协助教师研究中的权利和义务,甚至赋予研究者一定的参与学校改革的权力。此外,学校的宣传工作也很重要,创设鼓励教师进行教学研究的氛围,这样才能带动整个学校教师的发展。总之,组织支持、物质支持并创设良好的研究氛围是教师作行动研究必不可少的外部条件。

3.促进者──学者

对于从来没有研究经验的教师来说,他们需要一定的研究指导。外来的研究者以某种特定的形式进驻到学校中,他的工作就应该是以促进教师发展为导向,根据教师研究的实际情况,扮演多种角色。

第一,探究者的角色。作为“局外人”的促进者的使命是促进教师的发展,促进学校发展,其行动的目标应与学校和教师自身发展的目标相契合。因此,在研究的开始阶段,促进者应该深入学校的生活,对学校的发展目标有充分的了解,这样才能使研究融入到学校的发展规划中。由于学者和教师的研究出发点和视角有很大的差别,为了达到更好的交流目的,促进者和教师需要共同努力拉近彼此的距离,这样才能达到共同探讨问题的目的。促进者要对教师的工作情况有深入的了解,使自己成为一个研究的“局内人”。

第二,组织协调者的角色。与学校原有的行政操纵方法不同,学者和教师组成的研究共同体中更多地以平等、民主的交流为研究运作的手段。在与教师组成的研究小组内部,促进者需要发挥一种组织协调作用,包括建立一些有利于双方交流的组织机制。例如更多地采用小组合作交流的参与式组织形式,按时完成共同制定的研究目标,定期评估交流研究的结果。此外,还需要对小组内的事务进行分工,例如每次活动的情况需要记录员记录,联系员负责通知活动事项,协调员负责协调研究资料的分配,等等。

第三,促进者的角色。这是学者在帮助教师作研究中最重要的工作。长期以来,教师缺乏研究意识,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缺少洞察力,对教学理念和方法缺少批判性的反思。促进者应该充分利用教师作研究的契机,创造各种条件促进教师进行反思,不断推进研究的进程。教师的行动研究的效果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能否进行深刻的反思,但促进教师反思并不能一蹴而就。反思在某种意义上是一种痛苦的心理过程,即要不断自己原有的思想。学者应该为教师的思想成长搭建各级台阶,提供切实可行的帮助,提出略高于教师能力的研究要求。此外,促进者应该组成促进者小组,这样在组内可以进行交流,一方面可以全面分析教师的研究状况,制定比较全面的促进策略。同时在小组内部讨论,有利于促进者的自我反思,还可以得到互助支持。总之,促进者的目的是协助教师和学校建立良好的自我发展机制,因此研究的出发点,研究的过程及结果都应该为学校和教师服务。

(三)建立必要的机制与文化──合作研究的保障

正如前文所述,在合作研究中我们希望教师、学校、学者各司其职,成为这三角关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参见图2)。建立这种三角关系旨在更好地相互支持,并能够相互制约。应该明确三方的权利和义务。义务更多地表现为相互支持的力量,权利则能够更好地制约另两方的发展。要使三角关系正常运转,建立一定的合作机制必不可少。例如要保证沟通渠道的畅通,学者和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保持密切的交流;学校定期组织教师进行研究交流,关注教师的研究进程,并将研究的成果运用于学校的发展建设;学者能够随时进入学校进行观察,并提出建设性意见;等等。此外,建立平等民主的合作文化是合作研究的一个重要的方面。这种文化对于教师专业自主意识的培养,教师专业合作团体的形成大有裨益。一旦这种文化真正形成,教师即具备了专业发展的保障,在学者撤离学校之后,他们仍能够继续不断进步,追求各自专业发展的更高境界。我国教师进行行动研究的实践还处于探索阶段,发展很不成熟。正如我们知道的一些专业性很强的职业,如律师、医生、学者都经过了漫长的发展才达到今天的专业程度。教师从一个普通的职业发展为专业性很强的职业,同样需要长时间不懈的努力。教师作行动研究是教师自主成长的一条可行途径。要使行动研究能够顺利展开,还需要教师、学校以及研究者的共同努力。

①这类研究可参见郑金洲《行动研究──一种日益受到关注的研究方法》,梁靖云《教育行动研究:中小学教育科研的主要方式》,傅树京《大学与中小学合作发展:理论及实践》等。

篇10

【摘要】我国现行会计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实质上是一种“本科化”培养模式,严重影响了会计专业研究生培养质量,需要重构新型培养模式。本文在界定会计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及其构成要素的基础上,简介了西方国家研究生教育的主要模式,对重构我国新型会计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框架提出了设想与建议。

【关键词】会计专业研究生 培养模式 重构

本文是山东财经大学2013 年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的部分研究成果。本文所称的会计专业研究生包括硕士生和博士生,以硕士生为主。

一、引言

我国现行的会计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实质上是一种“本科化”的培养模式,存在着诸如培养目标定位不当、课程设置不合理、教材建设混乱、教学过程本科化、师资队伍素质良莠不齐、科研训练缺乏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我国会计专业研究生培养的质量,因此需要对我国会计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进行重新界定和系统思考,重构一种新型的会计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本文在界定会计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及其构成要素的基础上,简介了西方国家研究生教育的主要模式,对重构我国新型的会计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框架,提出了一些设想和建议。

二、会计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及其构成要素

(一)会计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概念

会计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是对会计专业研究生培养的基本要素和主要特征的一种抽象化、标准化的综合表述。具体说来,会计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理念指导下,为实现会计专业研究生培养目标而对培养过程构建的一种标准化、规范化的格式,具有明显的系统性和范式性。理解这个概念的内涵,应把握以下几点:第一,会计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应以一定的教育理念为指导。不同的培养模式反映着不同的教育理念,也就是说,会计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要受一定的教育理念的指导和制约。可以说,教育理念是会计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灵魂。第二,会计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要求培养过程与培养目标保持一致。会计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作为一种人为设计的规范格式,要求首先确定会计专业研究生培养目标,然后在此基础上,把培养过程与培养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第三,会计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是一种标准化模式,因而具有较强的可重复性和可操作性。第四,会计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作为一种标准化模式,必然具备一定的系统性和规范性,供其他单位学习和效仿。

(二)会计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要素及其关系1.会计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的要素。

会计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是有着明确目标、按照预定方向运行的复杂系统,是由一系列要素构成的,这些要素在运行过程中,彼此之间相互促进、相互制约,共同推动了系统的运行和发展。会计专业研究生培养环节较多,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笔者认为,会计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是会计专业研究生教育理念的重要体现,是对会计专业研究生培养过程的设计和安排,是实现会计专业研究生培养目标的标准格式,是发挥会计专业研究生实施条件的作用机制,因此,会计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应包括教育理念、培养目标、培养过程和实施条件等要素。

(1)教育理念。教育理念是教育活动中应坚守的原则、信念或追求的理想,是实现教育目的的思想保证。会计专业研究生教育理念是关于会计专业研究生教育应然状态的判断,即人们观念中认为的“好”的会计专业研究生教育,是人们所希望看到的会计专业研究生教育的状态,是整个会计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设计和运行的先导。

(2)培养目标。培养目标是教育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会计专业研究生培养目标是会计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核心和方向,是对会计专业研究生培养的总体要求,决定了会计专业研究生的培养方案的设计和培养过程的安排。

(3)培养过程。会计专业研究生培养必须通过具体的培养过程来加以实施和完成。也只有通过培养过程各环节的有效实施,会计专业研究生的教育理念才能得以充分体现,培养目标才能落到实处,使之具有可操作性,并最终得以实现。会计专业研究生培养过程包括了会计专业研究生培养的各个环节,包括录取新生、课程教学、科研训练、考核评价、毕业实习、论文写作和论文答辩等培养过程。这些培养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设计的合理与否以及实施的效果如何,将直接影响着会计专业研究生培养的质量。

(4)实施条件。会计专业研究生培养目标最终能否得以实现,还有赖于各种物质的或非物质的实施条件的保障程度。这些实施条件主要包括师资队伍(尤其是研究生导师队伍)、教材、教学手段、科研条件(实验设施、图书资料、电子资源和互联网等)、管理体制和学术氛围等各种软硬件资源。

2.会计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中要素之间关系。

会计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是一个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各个构成要素既相对独立,各自具有自己的功能与特点,同时相互之间又相辅相成,相互作用,共同推动着系统的顺利运行。

教育理念是会计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灵魂和先导。对于会计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具有以下作用:第一,指导作用。会计专业研究生教育理念指导和制约着会计专业研究生培养目标的确定、培养过程的安排等。第二,调节作用。会计专业研究生教育理念作为一种理论化、系统化的观念,可以作为衡量会计专业研究生教育实践的标尺,从而有助于人们及时发现实践中的偏差,积极加以改进,保证会计专业研究生教育活动的有序开展。第三,激励作用。

会计专业研究生教育理念是对会计专业研究生教育一种理想状态的构想和追求,将时刻激励和引导会计专业研究生教育实践活动。

培养目标是会计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核心和方向。会计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的设计、培养过程的安排以及各种实施条件的保障,都将围绕着如何实现会计专业研究生培养目标而展开。

培养过程是会计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关键,是充分体现会计专业研究生教育理念、顺利实现会计专业研究生培养目标而安排的具体步骤和措施。

因为不论教育理念如何先进,培养目标如何科学,最终都要通过会计专业研究生培养过程来得以贯彻和付诸实施。实施条件是会计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的保障。会计专业研究生培养过程能否顺利进行,必须要有各种软硬件、主客观、物质非物质等各种实施条件的配合和支持。

三、西方国家研究生教育的主要模式

(一)教学取向型培养模式

教学取向型培养模式源于中世纪大学①的高级学位教育,是以培养学者行会中的“师傅”(Master)为目的而构建起来的一种特定的培养过程的样式和运作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博士学位的授予最早就产生于13 世纪上半叶的巴黎大学,后来英国的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也采用了与巴黎大学类似的培养模式。这种培养模式把研究生教育看作是一种正规的学校教育过程,培养目标是各行业高层次专门人才,培养过程是强调课程教学,重视课程的学习和科研方法的基础训练,管理方式采取师承制。这种培养模式的主要缺陷是忽视科研能力的培养,对独立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要求不高,与本科生培养模式的界限不是十分明确。

(二)科研取向型培养模式

科研取向型培养模式产生于现代大学。1809 年德国柏林大学的创立标志着现代大学的诞生。现代大学与中世纪大学的根本区别在于大学职能的转变。

中世纪大学是传授已有知识的场所,将研究和发现知识排斥在大学之外,而现代大学则将科学研究作为自己的一项重要职能,将扩展人类的知识和培养科学工作者作为自己的基本目标,推崇学术自由和教学与研究的统一。在这种背景下,柏林大学首次设立了哲学博士学位,标志着现代博士教育的开端。

这种研究生培养模式尤其是博士生培养模式,其培养目标是培养科学接班人,培养过程一般是研究生以科研助手的形式跟着导师在研究所或实验室从事相对独立的科学研究,并参加由导师主持的“习明纳”②,创新性研究成果的取得和完成学位论文是最终取得学位的必要前提。这种以科研为主要甚至是唯一手段的培养模式对研究生教育影响深远,迄今为止世界上很多国家的研究生教育尤其是博士生教育仍然是采取这种模式。这种培养模式的主要缺陷是不适用于技术型、应用型、开发型人才的培养,从而限制了研究生教育规模的扩大。

(三)实践取向型培养模式

实践取向型培养模式又称为教学科研生产型培养模式,是教学、科研与生产联合体的产物。这种培养模式,主要是指大学与企业合作培养研究生。能够集大学基础学科的教学、科研与明确的科研课题的长处,培养出企业生产所需要的高层次研究人才——既掌握基础学科知识与研究能力,又擅长开发研究、应用研究的研究人才。

这种研究生培养模式实际上是顺应了新的科技革命和现代大工业生产的要求而产生的。现代企业的激烈竞争与科技的高速发展对应用型或开发型研究人才产生了强烈需求,从而刺激了实践取向型培养模式的产生。培养目标是培养应用型或开发型研究人才,培养过程强调教学、科研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管理方式主要是由大学与企业合作双方共同管理。这种实践取向型培养模式的主要缺陷是仅限于培养应用型高层次人才,而不适用于培养研究型或其他非应用型人才。而且由于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这种培养模式在教育实践中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和足够的重视,只是作为研究生教育的补充,因此培养质量并不是很理想。

(四)教学科研综合型培养模式

教学科研综合型培养模式是20 世纪以来美国在借鉴德国培养哲学博士的经验以及参照本国国情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研究生培养模式。这种培养模式强调教学与科研的统一,培养过程比较规范,对教学和科研同样重视,在管理组织形式上建立研究生院,负责统一管理,而各个学系或学院负责具体培养。这种培养模式既使得研究生教育得以规范和统一,保证研究生教育的学术水平,又能发挥各个学院和教授的特长和优势,为较大规模开展研究生教育创造了条件。这种教学科研综合型培养模式虽然强调教学与科研的统一,但真正有效地实现这种统一并非易事。即使是在人们认为教学和科研结合得比较好的美国,也仅仅是在文理研究生院里面才能相对较好地实现教学与科研相统一。

四、我国会计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重构框架

(一)“追求卓越”的教育理念

教育理念是教育活动中应坚守的原则、信念或追求的理想,是实现教育目标的思想保证。会计专业研究生教育理念是关于会计专业研究生教育应然状态的判断,即人们观念中认为“好”的会计专业研究生教育,是人们所希望看到的会计专业研究生教育的状态,是整个会计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设计和运行的先导。“追求卓越”是一种用积极的行动追求最好的意识和精神,它更多地体现为一种渗透性的教育思想,一种超越性的价值追求。只有把“追求卓越”视为我国会计专业研究生教育的灵魂和生命,并将其贯穿于会计专业研究生教育的所有环节和参与人员中,我国会计专业研究生教育才有重新正名、重塑形象的机会。

依据高等教育总体规模的划分,我国目前的高等教育已经由精英教育步入大众教育阶段①。在我国高等教育总体框架内,会计专业教育更是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自改革开放以来,由于经济发展的需要,各类高校纷纷设置会计专业,至今几乎达到“全民办会计”的地步。从学校类型来说,不仅财经院校、综合性大学办会计专业,就连师范院校、理工科院校、农林院校等都设置了会计专业;从学校性质来看,不仅公立全日制学校办会计专业,许多电大、成大、函大、职大、私立院校也大部分是因会计专业催生出来的;从院校的专业设置来说,不仅商学院、管理学院、工商管理学院、工程管理学院设置会计学专业,有些院校的数学等系也设置会计专业。在全国1000 多所全日制公立大学中,有将近900 所学校设置会计专业(吴水澎,2005)。对我国会计专业研究生教育来说,经过近30 年的发展,也是从无到有、从少到多,尤其是进入21 世纪以来,招生规模明显扩大②,已经发展到了一个相当高的水平,为我国经济建设培养所需要的高层次会计人才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面对日益严峻的办学环境和空前突出的会计人才供求矛盾,我国各高校会计专业研究生教育应坚持什么样的教育理念,确立什么样的培养目标,成为会计教育界亟待解决的难题。

根据前文的分析和研究,笔者认为,虽然我国会计专业研究生规模在逐渐扩大,但这并不必然带来教育质量的下降,数量与质量之间并不存在必然的此消彼长的反向关系。那么,我国会计专业研究生教育质量下降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在我们看来,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我国研究生教育理念的落后以及由此导致的研究生培养模式的陈旧。因此,笔者认为,无论发生怎样的变化,作为会计高等教育中的最高阶段,会计专业研究生教育应该始终坚持“追求卓越”的教育理念,在培养人才和科学研究上都应追求最高的水平和质量。只有把“追求卓越”视为我国会计专业研究生教育的灵魂和生命,并将其贯穿于会计专业研究生教育的全部活动中,体现在每一个方面、每一个过程和每一个人员身上,我国会计专业研究生教育才有重获声誉、重塑辉煌的机会,以还原研究生教育的本来要义。

(二)“精英教育”的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规定了培养方向和培养规格要求,是教育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会计专业研究生培养目标是会计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核心和方向,是对会计专业研究生培养的总体要求,决定了会计专业研究生的培养方案的设计和培养过程的安排。我国新型的会计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应该是一种以培养精英人才和科学研究为主要特征的高层次的专业教育,因此其培养目标应当是培养会计精英人才。

精英人才应该是社会上各个领域中的优秀人才或拔尖人才,即英才或天才,是各个阶层中少数的最优秀的人才。对于会计专业研究生教育来说,作为最高层次的会计专业高等教育,就应该以培养会计教育界、学术界或实务界最优秀的精英人才为己任,否则会计专业研究生教育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市场导向和学术导向是教育价值观的两个基本取向,对于会计专业研究生教育来说,以哪个导向为基本的价值取向,会直接影响到会计专业研究生的培养目标的确定和培养方案的设计及其实施,并最终影响会计专业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基于对上述两种价值取向的认识,国内外有些专家学者提出了一些新的思路,并已经在很多高校会计人才培养实践中得到了应用。对于会计学博士生的培养,国内外专家的认识比较一致,都倾向于坚持学术导向。姜国华(2007)认为,会计博士项目应该以培养会计教师和开展会计学研究为目的。毕业生是否主要成为优秀的大学教师和会计学者是衡量一个学校会计博士项目成败的唯一指标。大量博士毕业生进入政府或工业界只能说明一个博士项目的失败。博士生从入学第一年开始,就应该算是进入了会计学术“圈”,要以研究和教学为自己的事业目标。但对于会计学硕士生的培养,国内外专家分歧较大,有些专家提出了会计学硕士生分类培养的想法,并得到了不少国家及其大学的支持和实施。陈立齐(2006)指出,在美国会计专业硕士生的培养有两种思路:一是为学生继续攻读博士学位做准备,二是为学生毕业后从事实务工作做准备。考虑到硕士毕业后继续攻读博士学位的学生毕竟还是少数,所以为适应市场需求,大多数学校的硕士生培养还是应注重专业化训练。孙铮、王志伟(2002)认为,硕士生的培养介于本科生和博士生之间,实务型硕士与学术型硕士一定要分开培养。培养财务分析师、高级财务管理人才是实务型硕士的培养目标,为博士生队伍培养后备力量是学术型硕士的培养目标。刘永泽、孙光国(2004)也认为,硕士研究生教育应区分为应用型教育和研究型教育两个层次,前者可以作为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后者可以作为研究型人才培养,让其考取博士研究生或从事高校教育、科研工作。姜国华(2007)也认为,对于普通的会计硕士生来说,是在博士项目还不普遍的情况下发展起来的学术型硕士项目,其目标就是为以后攻读博士培养学术型人才做准备,在当前博士项目已经相当普及的情况下可以适当缩小普通会计硕士项目的培养规模;而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可以全部交给会计专业硕士项目,即MPAcc(Master of ProfessionalAccounting)来加以培养。上述国内外会计学硕士生分类培养的想法和做法,实际上是对市场导向和学术导向两种价值取向选择的侧重点有所不同而已,两者各有侧重,不可偏执一端,这也是现实社会中的一种必然选择。

(三)“全面质量管理”的培养过程

培养过程管理是贯彻实施会计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关键,也是确保会计专业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基本步骤。在构建新型的会计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中,对培养过程的管理应坚持两个新的管理理念,即过程管理和全面质量管理。

过程概念是现代企业管理最基本的概念之一。

企业的经营成果和价值创造都是通过过程来实现的,卓越的结果来自于卓越的过程。过程管理是人们为了弥补目标管理的不足而提出的管理学概念。目标管理有其特有的管理优势,能使人们明确企业的目标和方向,使人们的一切活动能紧密围绕该目标进行,但其缺陷在于目标管理容易促使人们急功近利,从而产生短期行为,而忽视了目标实现过程的管理。过程管理作为现代企业最基本的管理方法之一,是提升企业绩效、为所有利益相关者创造平衡的价值、履行企业使命和实现企业愿景的途径和载体,决定了企业的产品和服务质量、效率、周期和成本,是实现企业业绩和竞争优势的驱动因素,也是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具体到会计专业研究生培养,会计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的过程管理是通过对整个会计专业研究生培养过程的设计、控制和改进等活动,使其培养目标的实现建立在培养过程的管理上。会计专业研究生培养目标只是给出了方向性的总体要求,要使之具有可操作性,就必须层层转化,步步分解,通过培养过程来使之外显化、操作化。作为保证和提高会计专业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键环节,研究生培养过程的管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全面质量管理是20 世纪60 年代在西方企业管理实践中发展起来的一种崭新的质量管理理念,是由美国管理学家费根堡和朱兰提出来的,其要点是把生产技术、经营管理和数理统计等科学方法结合起来,建立起一套有效的质量管理工作体系,以保证最经济地生产出满足用户要求的高质量产品。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思想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质量第一,即在优质、高产、低耗和高效的观念下指导企业产品的生产与开发过程;二是用户至上,即对外而言企业生产的产品要为用户服务,满足其不同的需要,对内而言企业内部的上一道工序应当为下一道工序服务;三是预防为主,即优质的产品是依靠设计和制造出来的,应当把可能出现的问题防患于未然,注意减少潜在的不良产品,而不是依靠事后的检查和返工来保证产品的质量。全面质量管理主要有三个特点:一是全面的质量管理。即质量管理除了要保证其产品的技术性能优越以外,还应当考虑其服务质量和成本质量,做到售前售后的服务质量要优秀,生产成本符合价值功能,成本要低,功能要强。二是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即质量管理不仅仅是生产过程的质量管理,还要涉及产品的市场调查、设计、研制、准备等各个阶段,以及采购、生产、销售、客服、物流、财务等各个环节的质量管理。三是全员的质量管理。由于企业中的每一个部门、环节和职工的工作质量,都会不同程度地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产品质量,因此,企业要想做好质量管理工作,必须全体动员,共同参与,充分调动企业全体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能动性,并层层分解质量指标,做到人人身上有指标,有任务,只有这样,质量管理才能真正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这种全面质量管理理念对于我国会计专业研究生培养同样可以发挥较大的指导作用。这是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讲,会计专业研究生培养过程其实也是一种“产品”的生产过程,“加工的对象”是会计专业研究生,“生产要素”是各种软硬件教学科研条件,“劳动者”是教师,最终的“产成品”是精英会计人才。对于会计专业研究生培养,各个高校除了应保证会计专业研究生这种“待加工产品”本身的培养质量以外,还应讲求“售前”(校内教育)、“售中”(毕业找工作)和“售后”(后续教育)的服务质量,也就是说应进行全面的质量管理;在会计专业研究生培养过程中,要经历若干个不同的培养阶段,要由不同的职能管理部门分工协作,要由不同岗位上的教师员工共同配合才能实现会计专业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即应进行全过程和全员的质量管理。因此,我们认为,在会计专业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推行全面质量管理是十分必要和可行的。

会计专业研究生培养过程包括了会计专业研究生培养的各个环节,如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科研训练、考核评价等。其中,第一是课程设置,是会计专业研究生培养活动及其模式的实质性要素和体现教育理念以及培养目标的载体,是研究生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设置课程是保证会计专业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基础,是培养合格研究生的必备条件。第二是教学方法,是会计教师传授知识和学生吸收知识所采取的手段、工具、程序和措施的总称。科学的会计专业研究生教学方法是提高会计专业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环节。第三是科研训练,是提高会计专业研究生培养质量,体现研究生教育特征的重要环节。会计专业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不仅是研究生接受教育的过程,更重要的是研究生直接参与科研、强化科研意识、提高科研能力的过程。科学研究是现代研究生教育形成和发展的基础,是研究生培养的题中之意,也是社会创新的重要源泉。第四是考核评价,是增强会计专业研究生危机意识和风险精神,提高其培养质量的重要机制。高校应建立健全严格的质量约束机制和竞争激励机制,完善考核机制和淘汰机制,强化培养过程的全面质量管理和实时监控,确保会计专业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会计专业研究生的学位论文水平是会计专业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志。要做好论文工作,必须注意抓好以下几个环节:第一是抓好论文选题。硕士学位论文一般应尽可能选择实践性较强、理论与实践结合较好的题目,侧重于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而博士学位论文一般应选择本学科前沿领域或者是在实践中具有重大应用价值的题目,侧重于创新性。第二是严把开题关。开题的目的是为了让研究生做好与选题相关的文献综述,以及对论文的研究意义、方法、内容框架、拟创新点以及写作计划所做出的总体设计进行必要的论证,并通过开题及时听取各位指导教师的指导性意见和建议,集思广益,在动笔之前预先把论文写作整体框架搭建得更加完整和合理。需要注意的是,要确保论文开题取得实效,避免论文开题会议和开题报告流于形式。第三是严格审核论文答辩前是否已完成必须公开发表若干论文的量化规定。现在很多高校都有这方面的规定,这对于促进研究生搞好科研,为学位论文的写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十分重要。第四是严格把好论文评审和答辩关。创新是研究生学位论文的生命,很多西方发达国家,如德国、美国、法国、英国等国都对研究生学位论文尤其是博士学位论文提出了很高的创新要求,我国各高校也应高度重视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创新性要求。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则是研究生培养过程管理中关键的一环。通过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可以检验研究生课程学习的效果,衡量研究生的创新能力,考察研究生在文献检索、资料运用、论文写作、观点论证和辩驳等方面的水平和技巧;对研究生导师而言,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是检验导师指导质量的主要依据;对学校而言,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是检验研究生教育质量的主要依据。因此,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是研究生培养过程中重要且严肃的环节,各个高校应加强对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的管理,建立专家库,严格执行匿名评审和预答辩制度,对论文评阅人和答辩委员会成员实行随机抽检的办法,杜绝由于答辩委员碍于情面而对研究生笔下留情的现象发生。

会计专业研究生的考核评价机制。是增强会计专业研究生危机意识和风险精神,提高其培养质量的重要机制。高校应建立健全严格的质量约束机制和竞争激励机制,完善淘汰机制和评估机制,强化培养过程的全面质量管理和实时监控,确保会计专业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第一是严格推行淘汰机制。我国目前会计专业研究生培养缺乏行之有效的淘汰机制,考核机制不严格或流于形式,课程考核乃至最终的学位论文答辩得过且过,的规定弹性余地也很大,各个高校的研究生学位论文通过率几乎是百分之百。

根据我们的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研究生普遍反映学习压力和科研压力都不大,至多是有些导师施加的科研压力或自我加压,否则研究生会相对轻松地得以毕业,这样的结果只能证明研究生教育的失败。

虽然有些高校近年来也采取了一些质量保障措施,如实行“末位淘汰”“一票否决”“匿名评审”等制度,但实施起来阻力较大,因而效果并不理想。

反观西方一些发达国家如英、法、德、美等国的研究生培养制度发现,虽然研究生培养模式有所不同各具特色,但都始终坚持采用淘汰制度以保证培养质量。共同的做法主要有:采取“宽进严出”的培养模式,保持入学率高和淘汰率高;注重研究生的过程培养,建立资格考试和综合考试制度,实行分步或分段淘汰;考核标准多样化,着重考核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以及创新精神;学校(校长或系主任等)、学术组织(答辩委员会、学位委员会或考官)、导师有决定研究生的录取和淘汰的自主权;具有科学规范的、严格的、系统的、完整的研究生培养的申请制度、考核制度、评审制度、淘汰制度及监督制度;拥有灵活的、弹性的、配套的管理模式和实施淘汰机制的善后措施;注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社会评价。

实行严格的淘汰机制,目的是为了激励研究生在学习期间认真学习、努力钻研,使其有紧迫感,面临着激烈的竞争以及强大的学习和科研的压力,从而有助于增强竞争意识,客观上促进了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高。这是和市场经济社会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相适应的。因此,我国也可以借鉴国外高校的主要做法并结合我国的实际,适时推出并严格执行研究生中期考核制度。中期考核不仅是对研究生知识结构、科研能力和创新意识的检验,同时也是集中征求本学科及相关学科专家的意见,帮助研究生进一步明确今后主攻方向的最佳时期。通过考核可以鼓励优秀学生,淘汰不合格的学生,有效地提高研究生学习的自觉性,从而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如在研究生入学一年半主要课程结束以后进行一次全面的中期考核,包括专业课程、外语、科研和思想政治等各方面,筛选掉一些不合格者;在入学两年半或学位论文答辩前进行一次资格考试,再筛选掉一些不具备获得相应学位水平资格的学生。

对于被筛选掉的学生,国家应出台一些善后措施,以创造机会使得能另寻出路,可以给予这些学生适当地培养并发给相应的学历证书,如对于一年半后被筛选出局的学生,可以发给研究生课程班证书;对于二年半后或学位论文答辩前被筛选出局的学生,可以发给研究生结业证书。

第二是完善评估机制。如前所述,会计专业研究生培养应坚持“追求卓越”的教育理念,把握“精英教育”的培养目标,那么会计专业研究生培养的实施效果如何,是否已经达到预期目标,这需要通过建立和实施严格的评估机制来加以评价。建立会计专业研究生教育评估机制主要是针对涉及会计专业研究生教育质量的课程设置、教学水平、管理效率、社会适应、学校声誉和贡献等进行调查研究,分析成功的经验、存在的问题,吸取改进的建议,并以此作为重要依据,调整和完善会计专业研究生教育,维护会计专业研究生教育的质量和实现可持续发展。评估方法根据评估人的不同,可以分为政府评估、社会评估和自我评估等。政府评估是由政府相关部门进行的评估,在我国主要是由教育主管部门进行评估,以行政的力量来检查和督促研究生教育的质量、规模和水平,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对研究生教育水平的评估,可以参照目前正在开展的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主要经验和做法。社会评估是由专业团体如我国的会计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中国会计学会等和同行院校进行的评估,其目的是为了促进会计专业研究生教育水平的提高,提高学校的社会知名度。自我评估是学校内部对教师、学生和教育管理人员进行的自我评价,以及时听取研究生教育中各方面参与者的反馈信息,改进研究生教育工作。

在我国当前研究生招生规模有所扩大的大背景下,如何确保会计专业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是十分关注的重要问题。有招生资格的高校要扩招,没有招生资格的也在积极争取会计专业研究生的招生资格,够条件的要上,不够条件的,创造条件也要上,各个高校蜂拥而上,有限的教育资源一时无法满足大规模扩招的需要,导致会计专业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明显下降,出现了“本科化”的发展趋势,给会计专业研究生的就业选择也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因此,要确保会计专业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必须要建立和完善评估机制,尤其是强制性的政府评估机制,加强政府监管,根据评估结果施行相应的奖惩措施,关键的措施是应建立扩招后的退出机制。灵活的退出机制不仅可以适当地保证扩招后的教学质量,更重要的是要使有限的会计教育资源在比较公平的状态下,发挥最大的效用,这是体现市场机制的做法,建立这样的机制迫在眉睫。

(四)完善的条件与优化的环境

会计专业研究生培养目标最终能否得以实现,还有赖于各种物质或非物质条件的保障程度。

1.建设高素质的研究生导师队伍。

研究生导师队伍是会计专业研究生培养的首要条件。在整个会计专业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研究生导师既是主要的参与者,也是重要的组织者,对研究生培养目标的设计、培养质量的提高、综合素质的形成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研究生导师队伍不仅是指一个导师,而是包括整个导师指导小组。

一个高素质的导师指导小组,有利于发挥集体的智慧,弥补个人智力的不足,有利于开拓研究生的学术视野,博采众长,形成开阔的思路,避免门户之见,对于研究生素质的提高是十分有利的。充分发挥研究生导师和导师指导小组的作用是西方各国的重要经验,如美国在研究生指导上,采取的就是比较好的个人(指导教师)与集体(指导委员会)相结合的培养方式,这种做法值得我国各高校加以借鉴。

2.建设高质量的会计专业研究生教材。

会计专业研究生的教材建设是会计专业研究生教学改革的重要基础条件,没有优秀的会计专业研究生教材,不可能培养出优秀的会计专业研究生。根据调查发现各个高校在会计专业研究生的教材建设问题上分歧较大,教材混乱无序,既有采用讲义、大纲的,或者是论文集、专著的,也有采用国外原版教材的,还有采用国内部分高校统编教材的,各种教材所占比例差别不大,没有任何一种教材占有绝对统治地位,这种现象是否正常呢?笔者认为,虽然研究生教学的灵活性和自由度较大,但这并不意味着天马行空,无规律可循,研究生教学总是有些基本课程、基本内容是共通的,只不过在具体观点上可能会有较大的分歧,而教材可以起到规范主要教学内容的作用,如果连统一的研究生教材都没有,又怎么可能规范教学内容,研究生教学岂不成了自由市场?因此,笔者建议:有条件的高校应组织有关高水平的会计教师,尤其是研究生导师编写高质量的会计专业研究生的专业课教材,以用作研究生教学参考复习用。据了解,由经济科学出版社于2001 年开始陆续出版了一套由多所高校联合编辑的高等院校会计硕士研究生系列教材,主要包括:《会计基础理论研究》《财务会计研究》《成本会计研究》《管理会计研究》《财务管理研究》《国际比较会计研究》《审计研究》和《会计信息系统研究》等。另外由机械工业出版社于2007 年也出版了由几所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共同编撰完成的会计学研究生系列规划教材,主要包括:《会计理论》《财务会计研究前沿》《成本会计研究》《管理会计研究》《财务管理研究》《审计研究》《国际会计专题研究》和《信息化环境下会计与审计研究》等。

3.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教学手段是教师传授知识和学生吸收知识所借助的媒介,也是为实现会计教学目标所必须采用的载体。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网络技术、通讯技术的发展,采用科学的、先进的会计教学手段已是大势所趋,对于提高会计专业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和教学效率必将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网络信息时代,网络与会计教学的关系越来越紧密,利用网络作为会计教学的媒介和手段已经成为各高校普遍采用的方法之一。会计网络教学可以分为研究性教学、任务驱动教学、资源库教学、专题学习网站以及远距离传输教学等,对于会计专业研究生和本科生都适用:

(1)研究性教学。网络环境下的研究性教学是教师和研究生共同借助于网络来进行和完成的。教师选择合适的课题在网上,研究生在网上选择课题和指导教师,然后在网上与指导教师进行交流,确定课题的研究范围和成果形式。经过网上的资料收集,并通过分析和判断,再加之自己的思考和认识,以论文的形式在网上。同一课题的研究生在网上成果后,再由教师组织其进行讨论。

(2)任务驱动教学。任务驱动教学是指以完成某个具体的任务为线索,把教学内容巧妙地隐含在每个任务之中,让研究生自己提出问题,并经过思考和教师的讲解自己解决问题。网络的发展和普及使任务驱动教学基于网络环境下成为可能。如会计计算机实验即可采用任务驱动教学这种方式。具体流程包括:首先,教师从虚拟企业现实的情景中设计实验案例,并提出有关会计问题;其次,研究生根据已有的专业知识,利用网络资源,搜集相关资料,进一步探究问题的性质;再次,探究解决问题所需要的条件,利用专业计算机软件分析、整理资料;最后,提出问题解决方案并形成研究成果。

(3)资源库教学。基于资源库的会计教学所依据的资源库是指根据我国各院校会计专业课程教学大纲组织的教学资源库。教师可以利用这些资源库进行备课、制作教案、制作演示文稿、进行演示实验等,研究生可以利用这些资源进行网上练习、网上提问、模拟实验、拓展阅读等。

(4)专题学习网站。专题学习网站是一种激发受教育者创造性的新型教学模式,是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的重要转变,有利于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的自身潜能,还有利于营造创新人才培养所需的良好的教育环境。其中,主题网页教学是师生共同参与的教学,是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教学和开发学生潜能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在研究生学习阶段,有很多会计专题网站值得发掘和学习,如中国会计网、中华会计网校等,可以利用这些在线网络资源进行疑难解答,在线学习会计实务,甚至可以与不同层次的会计人员进行在线交流。研究生和教师也可以开展主题网页教学,根据所学课程建立一个网上平台供学生和教师在线交流,上传学习信息,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来丰富网站内容等。

(5)远距离传输教学。远距离传输教学是指师生凭借网络终端所进行的非物理上面对面的、超越了时空的教学。这种教学方式可以是一所学校教室与教室之间的教学,本地区学校与学校之间的教学,不同地区甚至不同国家之间的教学。学生在课余时间上网学习也属于远距离教学,现在的网上学校、网上答疑、网上布置作业和批改作业、网上交流等都是远距离传输教学。根据上述内容,远距离传输教学与上述部分网络教学模式有着相似的地方,网络拉近了人们的距离,更拉近了人们学习的距离,远距离传输教学正扮演着利用网络资源来减少人与人之间学习障碍的角色,让学术交流不再有空间的阻隔。

4.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

要贯彻和实现“追求卓越”和“精英教育”的理念和目标,配备完备、精良的教学、科研设施和条件是必不可少的,而营造一种尊重知识、尊重学术的良好氛围,创造更多的自由宽松的学术交流机会,则更是实现创新型会计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关键因素。创新的思想需要浓厚的学术氛围去培育,创新的观点需要交流和研讨来产生。只有营造出宽松的学术氛围,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精英人才,在培养管理上实行弹性学制、完全学分制,开展学术交流都是在为高级人才提供发展的时间和空间。开展学术交流是研究生提高学术水平、增强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其作用是单纯的课程学习和论文研究所不能取代的。经常参加学术交流活动,通过与会计界同行研讨与交流,有利于研究生开阔视野,增长见识,培养兴趣,相互促进,同时还有利于突破个人形成的思维定势和研究范式,通过交流与讨论萌发创新思想。

开展学术交流,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可以采取以下形式:

开展定期的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并使之制度化。可以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一方面鼓励研究生出去开展学术交流、参加高层次的学术会议,加强与同行专家的沟通与交流;另一方面,也可以在学校里举办一些国际性或全国性的学术会议,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通过倾听专家学者的学术报告或讲座,可以了解会计学或相关学科的最新发展动态以及研究成果。对于这一方面的学术交流,学校应给与充分的重视,尤其在制度上予以明确、管理上给予倾斜和经费上给予支持。倡导研究生导师和研究生在校内开展定期或不定期的学术研讨会、读书报告会或学术沙龙等学术交流活动。在开展学术交流时,提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教学相长,共同促进,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跟踪学科发展的前沿,为培育创新研究成果提供思想交流的平台。

参考文献

[1] 陈珊,王建梁.导师指导频率对博士生培养质量的影响[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6(3).

[2] 崔学刚.会计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创新研究[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2006.

[3] 克拉克·克尔.高等教育不能回避历史——21 世纪的问题[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4] 里查德·E·弗拉赫惕.美国会计教育改革与会计教育改革委员会[J].会计研究,1997(9).

[5] 刘宝存.发达国家研究生教育的战略选择[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6(7).

[6] 马丁·特罗.从精英向大众高等教育转变中的问题[J].外国高等教育资料,1999(1).

[7] 彭韶兵.中国会计教育[J].北京:中国财政杂志,2006.

[8] 王诺.读哈佛 [J]. 读书,2000 (12).

[9] 吴水澎.对会计教育改革与发展几个问题的再认识[J].财会通讯,2005(2).

[10] 徐玲芳.中美高校研究生院制度之比较[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0(6).

[11] 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1991.

[12] 叶松,等.博士导师队伍考核评估机制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5(6).

[13] American Accounting Association Committee. AmericanAccounting Association Committee on the FutureStructure, Content, and Scope of Accounting Education( B e d f o r d C ommi t t e e ) S p e c i a l R e p o r t o n F u t u r eAccounting Education: Preparing for the ExpandingProfession[J]. Issues in Accounting Education,1986(1).

[14] A c c o u n t i n g E d u c a t i o n C h a n g e C o m m i s s i o n a n dAmerican Accounting Association. Position and IssuesStatements of the Accounting Education ChangeCommission[J]. AAA Accounting Education Series,1996(13).

[15] W . S t e v e A l b r e c h t,Rob e r t J . S a c k . A c c o u n t i n gEducation: Charting the Course through a PerilousFuture[J]. AAA Accounting Education Series,2000(16):79-91.

[16] American Institute of Certified Public Accountants(AICPA). CPA vision project identifies top five issues forthe profession[J]. The CPA Letter,1998, 1(12).

[17] Flaherty, Richard E. ed. The Accounting EducationChange Commission. Grant Experience: A Summary[J].AAA Accounting Education Series,1998(14).

专家小传:万晓文,男,1970 年出生,山东巨野人。2004 年毕业于天津财经大学会计系,获管理学博士学位。现为山东财经大学会计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会计新领域研究所所长。主要研究领域为会计理论、投资者关系管理、会计新领域等。在《会计研究》《外国经济与管理》《当代财经》《现代财经》《财务与会计》等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88篇。在经济科学出版社和经济管理出版社分别出版《会计公共关系研究》《现代会计理论研究》。主持多项省级科研课题,其中包括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山东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等,获得多项省级、厅级科研奖励,其中包括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山东省软科学优秀成果奖,山东省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