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实践报告范文

时间:2024-01-10 17:47:2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互联网金融实践报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互联网金融实践报告

篇1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金融专业;人才培养创新;武汉工商学院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5)26018602

1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

据中国互联网金融行业协会统计,到2014年年底中国的互联网金融规模已经突破10万亿。截至2014年12月底,P2P网贷平台数量达到1500家,去年累计成交额超过3000亿元,几乎是2013年的3倍。其中中国的宜信已经是美国最大Lending Club规模的数倍。与此同时,相关行业的从业人员数量达到39万人,服务的企业超过200万家,带动的相关行业就业人数有6000万人。

互联网金融在迅猛发展的同时,问题也日益凸显。据网贷之家数据显示,2014年全国出现提现困难或倒闭的P2P平台达275家,与2013年76家问题平台相比大幅增加。

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总理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表示要“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互联网金融”。2015年7月18日,中国人民银行等十部委联合了《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意味着互联网金融进入更加规范的发展时期。无疑,在政府支持和监管下,互联网必将会蓬勃健康发展。

2互联网金融对金融人才的需求分析

2.1互联网金融人才需求现状

互联网金融作为新兴行业,发展迅速,急需专业人才。截至2013年10月,互联网金融人才需求同比增幅超过55%,这些职位包括了互联网金融经理、产品经理、产品研发等。2014年智联招聘旗下高端人力资源网站智联卓聘了《2014上半年金融人才报告》,该报告显示,2014年上半年金融行业整体对IT互联网人才热门需求排名前五的岗位分别为:软件工程师、互联网产品经理/主管、网络运营管理、SEO/SEM以及手机软件开发工程师。其中互联网产品经理/主管、网络运营管理等岗位需求火热。2015年互联网金融人才需求继续走高,根据前程无忧近日的《2015年第一季度雇主招聘意愿调查报告》显示,互联网/电子商务、计算机软件和金融行业用人需求最多,增加社会招聘的比例都超过了88%。而从无忧指数数据上看,2015年1月,互联网/电子商务及金融/投资/证券两大热门行业网上职位数共计55万余个,大约占全国总量的16%。

各大涉足互联网金融领域的企业都把竞争转向了人才争夺。这些企业包括以阿里、京东为代表的进军供应链金融的电商公司,以宜信宜人贷、众筹网为代表的新型互联网金融平台,还包括转型中的银行、证券等传统金融机构。

2.2互联网金融人才要求

根据各类资料显示,在各类互联网金融岗位中,产品经理是最紧缺的。据众达朴信咨询公司的统计,产品经理和运营经理稀缺度最高,稀缺度在80%以上。此外,也急需“大数据人才”。

互联网金融需要既懂互联网思维,又懂金融知识的复合型人才。集金融知识、网络信息技术、数据分析、市场营销和法律知识等多种知识技能于一体的“互联网金融人才”,将会是企业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需要的人才。

一般说来互联网金融人才要具备以下知识和技能:第一,要具备金融基本知识。了解股票、基金、信托、期货、金融衍生品,掌握金融企业的运作思路。第二,要具有互联网思维。能把金融和互联网融合到一起。第三,要具备数据分析的能力,能熟练操作金融数据分析软件。第四,具备营销知识和技能,尤其是网络营销技能,能胜任互联网金融产品营销岗位。

互联网金融是个新兴行业,发展迅速,互联网金融专业人才的培养迫在眉睫。互联网金融创始人林立人先生,几年前就多次在不同场合公开呼吁大学要开设互联网金融专业。面对互联网金融行业人才供需状况,坚持培养市场需求人才,要求各大高校在人才培养环节,根据互联网金融发展特点及趋势有针对性制定人才培养模式。

3互联网金融背景下武汉工商学院金融人才培养创新分析

3.1互联网金融实验班概况

互联网金融实验依托于金融学专业,通过学生自愿报名和学院考核,每学年从金融专业新生中选拔学生,班级规模控制在40人―60人。

实验班旨在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金融、电子商务、统计、市场营销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的专业素养、创新精神和较强的实践能力,能在金融机构、互联网金融企业、电子商务企业等企事业单位从事互联网金融渠道运营、理财业务顾问、移动产品经理、网贷产品运营及管理、互联网金融数据分析、互联网金融产品的设计与营销工作岗位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3.2武汉工商学院互联网金融实验班人才培养创新

3.2.1差异化的人才培养战略

互联网金融人才需求多样化,一个实验班不可能在大学四年培养互联网金融通才。因此,综合考虑学校与学生实际情况,学院在制定互联网金融实验班人才培养战略时就明确,在通晓一般互联网金融知识的前提下,侧重培养两类人才:一类是精通互联网、数据挖掘的金融复合人才,能胜任互联网金融产品总监、金融产品大数据分析专员,互联网金融产品分析专员等职位;另一类是掌握电子商务、网络营销的金融类人才,能胜任互联网金融产品营销经理等职位。

3.2.2课程体系创新

互联网金融实验班实行制定独立的人才培养方案,基础课以应用为目的,专业课以实用性为主导,强调课程的整合,优化实践设计,增加实践课时。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科学培养、和谐发展;注重知识的更新、激发学生潜能以及团队配合能力的培养。在课程设置上,除了开设金融学专业主要课程之外,更体现了互联网金融的特色,开设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前沿性的专业课程。特色课程模块如表1。

表1特色课程模块

课程模块课程名称授课方式公共基础课团队建设校内实训+校外拓展创新思维校内实训+专家讲座学科基础课统计学理论与实践课堂讲授+项目实训电子商务概论课堂讲授+项目实训专业主干课互联网金融专题研讨+专家讲座金融网络营销课堂讲授+项目实训金融数据分析课堂讲授+项目实训专业方向课互联网金融法律法规课堂讲授第三方支付课堂讲授+项目实训金融市场调查与分析课堂讲授+项目实训互联网金融产品设计项目实训项目投融资分析课堂讲授+项目实训电子商务综合实训项目实训该部分课程一部分由学校教师承担,另一部分实践较强的课程将由校内教师和业界专家共同授课,使学生能够更多地接触本行业的最新知识,促进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同时,除了基础教学之外,每学期针对项目学生专门聘请业界专家、学者安排专业前沿讲座和学术讲座,引领学生迈进行业的前沿领域。

3.2.3培养模式特色

(1)校内培养创新。

校内培养阶段的创新主要体现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实行班级导师制。互联网金融实验班成立班级导师,建立由教师为主的导师小组,导师对学生进行相应的指导和管理,实现与学生保持更紧密的沟通和交流,高年级跟随导师结合项目和课题进行科研训练。

二是,实行分类管理。根据学生未来发展方向和目标,实行就业、考研、创业、出国深造等分类管理。建立个人培养档案,制定专项培养计划,为每类学生指派1名导师,根据学生特点进行个性化培养。

三是,建设自主实训、创业平台。成立若干工作室,充分利用网站、博客、微博、微信等自媒体平台,结合课堂实训项目,创立产学合作联盟,成立专业工作室,为学生提供现实的实践机会。

(2)企业培养创新。

企业培养创新主要是联合企业共同培养互联网金融领域所需的人才,主要有两种模式:

一是联合培养模式。选择有良好合作基础与积极合作态度的企业。按照“化整为零、由少到多、分时分段”的原则进行校企联合培养。按培养要求,学生可以分不同阶段到不同企业进行中短期课程学习、专业实习或实践。

二是校企合作模式。建立校企合作联盟,探索校企间人才培养、科研开发等多方位的共赢合作模式。吸收企业及行业专家加入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参与指导专业发展规划、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从企业聘任部分资深专家作为学校师资参与专业技能教学;企业接收完成专业课程学习以及基本技能培训的学生顶岗实习等。

3.2.4教学管理模式创新

互联网金融实验班管理结构。互联网金融实验班设置单独的管理机构,管理日常教学工作和学生工作。同时成立由班级导师、专业教师、金融学系主任、学院有关领导等组成的工作委员会,负责研究制定学部日常运行的各类管理规定和实施办法,协调工作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对实验班的建设规划、计划推进、项目成果验收负责,并对院务会汇报。

互联网金融实验班教学管理。为保证实验班教学的高质量,选定相对优秀的教师任教,制定互联网金融实验班教师管理规定。同时为保证学生质量,实行学生淘汰机制。

4结语

在互联网金融蓬勃发展的今天,金融专业发展应该与时俱进,培养市场需求的人才,为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助一臂之力。互联网金融是一个新兴行业,这就决定高校互联网金融人才培养没有现成模式可以复制,必须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最适合的模式,需要各大高校和企业一起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柳凌燕,任静怡等.探究互联网金融背景下的人才培养模式[J].企业导报,2014,(11).

[2]丰翔,张艳英等.闽台校校企互联网金融人才培养探讨[J].金融经济,2014,(16).

[3]莫易娴,刘仁和.论我国“互联网金融”人才的培养[J].金融教育研究,2014,(3).

篇2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 ;高职金融; 培养模式;创新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33-000-01

各大企业对金融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对金融人才的专业水平要求也越来越高,对于高校金融专业的学生来说,不仅要掌握扎实的金融理论知识,还要学会把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在互联网+金融模式的影响下,高校对金融人才的培养模式也需要不断创新,所以,我们应该在充分了解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模式下,不断寻找新型的金融人才培养方式,同时结合当前经济的发展需求找到一种能够提升高职金融人才培养水平的新模式。

一、当前形势对高职金融人才培养模式的影响

(一)带来的机遇

随着互联网金融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会对高素质金融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在这两年里,互联网+金融模式的出现与运用给传统金融人才培养模式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有助于金融人才的高效培养。同时,针对互联网金融行业发展的相应政策也陆续出台。传统金融企业更多倾向与高端尖金融人才,而互联网金融时代下,对金融人才的需求更偏好基础技能型人才。@对高职金融专业毕业生而言,正是一次机遇。

(二)带来的挑战

1.当前金融专业人才的就业现状较差,金融人才的供需不平衡。各大高校金融人才数量都在急剧上升,每年的毕业人数也在上升。在新常态下,已经毕业的传统金融人才也会不断学习互联网金融知识提升自身素质,这些都加剧了市场竞争,市场接纳金融应届毕业生,特别是高职层次的应届毕业生相当有限。

2.金融人才对就业情况过于乐观,与现实的残酷形成巨大的反差。大部分选择金融专业的学生都对其就业情况过于自信,赋予了过多的美好的期许。然而现实中的金融人才就业压力很大,大部分毕业生毕业后并未能走上金融之路,即使开始从事金融行业,最后也没能坚持下去。

3.金融人才的专业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尽管当前大部分高职学校加大了金融专业学生的培养力度,在学习过程中增加了实践部分,还设置了相应的考核标准,通过考核后取得相应的证书,对从事一线岗位有一定的就业优势,但普通高校近年来也逐渐重视考证和技能训练,并利用其自身优势加强了其学生专业技术方面培养,这对高职金融专业毕业生构成了一定的威胁。

二、新形势下社会对金融人才的具体需求

互联网金融的出现及应用不过短短的几年时间,但是它的发展速度令人惊讶,目前互联网金融已经成为金融行业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部分,这就给传统金融行业带来了较大的影响。互联网金融模式的运用给我国金融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一批批互联网金融企业涌现出来,对互联网金融人才的需求有增无减。

互联网金融的出现是时展的必然,它是网络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产物,是一种新型的金融模式,并且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网络适用人群逐渐年轻化,我国互联网金融模式的内容也需要定期更新与完善。其对人才的需求,不再是传统金融中对金融专业的单一的执养。随之而来的是,更迫切需要互联网知识与金融创新人才的融合,这样才能推动互联网金融的发展.

三、互联网+金融形势下金融人才的培养模式创新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了解到金融行业在新形势下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为了满足当前互联网+金融模式的发展需求,我们需要不断创新金融人才的培养模式,可以参照以下几点进行创新。

(一)不断增强金融人才的互联网意识及数字化理念

针对金融专业的学生来说,我们应该不断增强他们的互联网意识及数字化理念,让金融人才能够运用互联网技术提升自身的金融学习水平。金融人才不仅要掌握互联网相关的理论及技术应用,同时强调以互联网技术为主体的信息技术对金融各个行业的渗透和融合。培育具备互联网视野的、能迅速介入金融业务一线的,能综合运用数字化资源、整合各类互联网工具、推进金融创新的技术技能型的高层次人才。

(二)定期举办相关的金融比赛,不断提升金融课程设置水准

单纯通过课程教学并不能很好地提升金融人才的培养水平,我们需要定期举办相应的金融竞赛,通过竞赛加深学生对金融知识的理解与记忆,还能了解到金融行业的最新实践知识,学校通过吸取大赛项目的内容和标准,重新修订了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围绕“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教学理念,把互联网金融行业工作岗位所需的专业技能和要求纳入到日常教学,改变教师讲的就业无用、就业有用的书木没讲的滞后状态。技能大赛都会突出关注行业岗位最新的技术规范,注重学生的职业素养,全方位多视角的考查师生技能、创新、应变能力、沟通能力、心理素质等。以技能竞赛为切入点,既能促进专业课程体系的与时俱进,又能让高职金融专业广泛接触互联网金融的最新发展趋势,真止实现了技能竞赛对教学改革的导向作用和赛、教、学的融合。

(三) 增加高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提升金融人才的实践水平

社会对金融人才实践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高校可以尝试与金融企业合作,共同提升金融人才实践能力的培养,为社会培养出高质量的实践性人才,让学生学到更多更有用的操作技能使得学生能够尽早走入市场,锻炼学生的就业能力。同时可以采取定向订单的培养模式,根据互联网金融企业对基层一线业务岗位的具体需求进行针对性的培养,让学生入校开始就能按照企业要求去定位,真止实现从职业教育到职业实践的对接。

(四)结合实践提升学生的金融营销水平,培养出更优质的综合性人才

培养高职金融学生的最终目的就是为金融行业服务,我们不仅应该培养金融学生的理论与实践能力,还要培养高职金融学生的营销能力,为日后的就业做准备。同时适应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趋势,满足市场对金融业务一线岗位的迫切需求高职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上,在专业课程设置上,要更多地偏向培养金融营销人才。

参考文献:

[1]吴晓求.互联网金融逻辑与结构[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

篇3

(湘潭大学商学院,湘潭湖南411105)

摘 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我们的生活已经越来越多的与互联网发生了联系。衣食住行,互联网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广泛。近年来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互联网金融诞生晚,但发展势头强劲,以其方便快捷的特点在多领域快速铺开。然而伴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传统的银行业不可避免的受到了冲击。面对互联网金融的强势进攻,我国银行业应积极面对挑战,发挥传统优势,并着力开发属于自己的互联网金融平台,并谋求与在位互联网金融平台的合作,力求实现双赢。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优势;银行业;冲击;应对措施

中图分类号:F83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772(2015)19-0226-03

收稿日期:2015-06-20

作者简介:尚晓彤 (1994-),女,汉族,山东济南人,研究方向为经济学,现于湘潭大学经济学专业本科在读。

一、引言

进入21世纪以后,互联网技术发展迅速。从一开始的新鲜事物,到如今进入千家万户,互联网只用了短短十几年。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最新的《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截止到2014年底,我国网民数已达到6.49亿。互联网技术涉及的领域愈加广泛,衣食住行无所不包。近年来互联网技术的进一步成熟,终于催生出了一个新名词——互联网金融。众所周知,传统的金融业一向处于银行的“掌控之中”,甚至可以说是几大国有银行的寡头垄断。而几大互联网巨头的加入,悄悄地改变了金融业的布局。2010年、2011年,阿里巴巴公司分别成立了浙江和重庆阿里巴巴小额贷款公司,注册资本共16亿;2012年8月,由中国平安,腾讯,阿里巴巴共同投资的“众安在线”成立;2013年6月,由支付宝和天弘基金合作的“余额宝”推向市场;2014年1月,腾讯在微信平台推出理财通。资料显示,截至2013年末,我国通过第三方平台进行支付结算的规模已达到16万亿,而2010年这一数字仅为1.1万亿(数据来源:《中国支付清算行业运行报告》,2014);互联网金融代表性产品“余额宝”已拥有超8100万客户,1853亿元的资金规模。这一切都说明,互联网金融来势汹汹。尽管在数量上看,短期内可能对传统银行业没有太大影响,但长期所带来的影响是可见的。面对互联网金融的挑战,传统银行业将怎样保存实力,谋求长远发展?这正是人们所关注的话题。

二、互联网金融的概念及发展现状

作为新生事物,关于互联网金融概念的界定,尚处在一个众说纷纭的过程。谢平等(2012)认为“以互联网为代表的高科技信息技术,特别是移动支付、社交网络、云计算和搜索引擎等,将对金融发展模式产生重大影响,可能出现一个既不同于商业银行间接融资、也不同于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的第三种金融融资模式,称之为‘互联网直接融资市场’或‘互联网金融模式’”。笔者基本同意这一观点。笔者认为,广义上来说,凡是融合了互联网技术的金融行为,都应被划入互联网金融的范畴。

提到现在市场上的互联网金融模式,主要有两大类。依据开发者的类型,一种是金融机构构建的互联网金融模式,主要指的是银行搭建的电子商务平台,如交通银行的“交博汇”,建设银行的“善融商务”。还有一种是非金融机构搭建的金融平台。这样的平台又有两种,一种是依托电商平台的,如阿里小贷,另一种是由第三方互联网金融服务企业搭建,细分为第三方支付企业,如支付宝;P2P贷款,如宜信,拍拍贷;众筹融资,如淘梦网等多种类型。下文所提及的"互联网金融"一词如无特殊说明,即指由非金融机构搭建的金融平台。

而作为“第三种金融融资模式”,使其区别于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优势,主要有以下几点:

1、广泛的客户群。

在这里,我们将客户群归结为两种类型。一种是潜在客户。互联网金融的潜在客户,必然是我国日益增多的网民。截至2014年底,我国的网民已经达到6.49亿,我国的互联网普及率也达到了47.9%(数据来源:《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15.2)。互联网产业是典型的知识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业,起步晚,但发展迅速。网民数量的大量增加,为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带来了相当可观的潜在客户。研究调查显示,2014年新增的3117万网民中,年龄以10-39岁为主,合计占比78.1%,其中20-29岁的占比31.5%。学历以中等教育水平为主,职业一项学生独占鳌头,占比23.8%(数据来源:《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15.2)。新增网民呈现出一种年轻化倾向。年轻人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很强,对于风险的承受能力也更强,对于个人理财也呈现出一种广泛的兴趣,对金融服务拥有个性化的需求。互联网金融经过几年的发展,逐步形成了提供综合金融服务的平台。用户可以足不出户,在互联网金融提供的平台上完成诸如存款,支付,购买理财产品,寻求融资机会,找寻投资项目等目的,完全贴合时下年轻人的相关需求,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上势必更加抢眼。除此之外,互联网金融体现出了“碎片化时间”的应用。当今社会讲求一个“快”字,新事物更新换代迅速。时装界推行的新概念叫“快时尚”,而日渐流行的社交软件诸如微博等也是一种人们利用碎片时间快速浏览获取信息的“快文化”。互联网金融通过与移动终端相结合,赋予传统金融服务“快服务”的意义,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随时随地,满足客户金融方面的需求,佐以简洁方便的操作,不能不受到当下主流文化的青睐。这样一来,互联网金融的潜在客户大大增加。二是存在融资困难的中小型企业。这部分企业长期处于银行信贷服务的灰色地带。我国传统银行业的第一目的是资产保值,第二目的才是增值。当下银行业主要的盈利来源还是存贷利差,难免在客户的选择上倾向于“高质量客户”,也就是信誉更好,资产更多的大型公司。中小型企业并不是银行的主要客户,但中小型企业的融资需求不容小觑。但出于风险规避的考量,银行选择放弃这部分客户,以达到效用的最大化。互联网金融的出现,缓解了这部分客户融资难的问题。依托电商平台,基于对“大数据”的深度挖掘,互联网金融平台往往挖掘到从生产到销售的一系列信息,加以整合分析,用以弥补多数中小企业缺乏详细财务报表的遗漏,并以此为基础进行信用评估,严格把关,有效控制风险,从而实现向中小企业的小微贷款,弥补了市场缺陷。综上,互联网金融平台拥有广泛的客户群。

2、信息对称,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传统融资模式表现出了信息不对称的特点,无论是直接融资还是间接融资,且而这种信息不对称是供求者双方的。就直接融资的角度,融资双方是个人。投资者要想挖掘到合适的投资项目,在卷帙浩繁的投资项目中逐个寻找,显然是不可能的。这样造成了投资者接触到的项目很有限,即使有合适的项目,也要深入挖掘融资者的数据,而以个人的力量是很难完成的。作为融资方,寻求直接投资的多是中小型企业。中小型企业的融资需求往往时间紧,数额小,周转快,相应的风险也会比大型企业要大一些,正是间接融资很难满足这种需求,才会寻求直接融资。但直接融资又难以打破时间空间上的限制,也不能很好地满足其需求。就间接融资来说,融资的双方是个人或企业与银行。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我国2013年的社会融资规模为173,168亿元人民币,其中80%以上是间接融资.可见间接融资是我国最重要的融资方式。而间接融资面临的问题与直接融资差不多,也是信息上的不对称。除此之外,相比直接融资,间接融资对风险的偏好更低,有严格的风险控制,因此需要更丰富的信息用于决策,中小企业融资难就成了传统融资上的一大难题。而互联网金融的出现改变了这一难题。通过互联网金融平台,融资双方的信息被集成化,并加以展示,因此无论是供求双方都可以接触到大量项目。关于信息的提供,上文曾提到,互联网技术在“大数据”的前提下可以依托电商平台的产销数据获得大量信息,这些信息有相当一部分甚至比财务报表更为详尽,因此无论是直接融资还是间接融资,都可以此作为依据。除此之外,互联网平台进行融资也打破了时间空间上的限制,授信速度快,也可以进行远程授信,促进了资源的优化配置,很大程度上符合中小企业的融资要求,比传统金融更为灵活,发展前景良好。

3、操作简便。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增多,大众对理财的热情日益高涨。而金融业务往往操作复杂,依赖于专人服务。互联网金融高速发展的原因之一,就在于其操作简便。只要简单的操作,就可以自己在家进行理财活动,省时省心,。随着移动终端的进一步开发,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进行操作,也贴合了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互联网金融发展促进了金融的普及程度。

4、成本低廉。

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还得益于其成本低廉。首先,关于互联网金融平台的自身建设。互联网金融是一种虚拟经济,其平台建立依靠的是互联网技术,所以平台建设的成本只在于招揽人才和开发技术。而传统融资方式,就以间接融资为例。银行进行金融活动依靠的是物理网点,但就网点的建设就是耗时耗力的一件事。除此之外还需要专业的金融人才进行相关操作,相关技术比起互联网金融难度大的多。仅就平台建设这一项传统融资的成本就大大高于互联网融资。其次,关于授信成本。褚蓬瑜等(2014)的研究显示,阿里小贷完成一笔信贷平均成本在2.3元,而传统银行进行融资则高达2000元左右。造成巨大成本差别的原因主要如下:授信的过程大体分成三个部分,第一是授信行为前对寻求融资的个人或企业进行考察。互联网金融的考察依托于电商平台的交易数据,这套数据更详细,包含信息广泛,只要进行数据挖掘和整合,系统将自动对申请人进行信用评级,仅仅依靠电脑就完成了前期考察和信用评级工作,基本实现“全智能化“。而传统融资方式考察既包括对其财务报表的审核,也包括对企业经营情况的实地考察。这两者都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去完成。第二是授信过程中的成本控制。互联网金融平台授信实现智能化,授信过程简单快捷,在网上即可完成。而传统融资方式获取贷款还要经过一系列程序,相比互联网金融显得冗杂的多。第三是授信后的风险控制。互联网金融基于前期的数据分析,次贷率相比银行要低得多。资料显示,2013年末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为1%,而互联网金融代表性企业阿里小贷的不良贷款率为0.87%。对于违约行为,互联网金融企业可以实现快速冻结相关资产,此外,还会采取在网上公布等方式,从而增加违约人的违约成本。而传统银行业的途径基本上是申请诉讼,请求法院冻结资产。而这方面尚没有形成联动性,冻结的周期长,且需要依次冻结,时间空间上都有劣势。总的来说,无论是在融资平台建设还是授信成本方面,传统融资方式的成本都要大大高于互联网金融。

5、技术水平高。

互联网金融以技术为助力,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具有优势:一是数据挖掘上,从海量的数据中提取,集成,促进信息对称,提高融资效率。二是风险控制上,以先进技术随时监控,减少次贷发生。三是技术支持上,互联网金融正是以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前提诞生的,因而技术水平是互联网金融的基础,也是互联网金融进一步发展的载体。

三、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银行业务的影响

为了明确互联网金融对我国传统银行业的冲击,我们从银行业的三大业务来着手分析。

1、负债业务。

作为银行三大业务之一的负债业务,是银行的资金来源。而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银行的存款被分流了。伴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第三方支付应运而生。买方担心先付款卖方不发货,卖方担心先发货买方不付款。第三方支付的“延迟支付”功能有效缓解了这个矛盾。其工作原理是买方付款,款项截留在三方支付平台,待交易完成,由第三方支付平台交付卖方。那么在交易完成的这段时间,就有一笔款项留在第三方支付平台。从而使得第三方支付平台获得了资金流,而银行的存款被分流了一部分,流动性受到了影响。除此之外,第三方平台还积极开发金融产品,用以吸引更多的资金。比如余额宝,是支付宝与天弘基金合作推出的理财产品。借助支付宝的平台,用户把钱存在余额宝里,不仅收益率高于银行存款,而且资金还可以随时转回,比存款收益多,比理财更安全,如何不能吸引资金?虽说短期内对银行存款造成的影响不大,但仍值得关注。

2、资产业务。

互联网金融除分流银行存款外,更对银行的资产业务造成较大的冲击。由于传统银行的利润来源目前还取决于存贷利差,因而触及到资产业务就相当于触及了银行业的核心业务。传统的信贷过程要经历前期审查,进行授信,后期风险控制及监控这样一个程序。依靠人力完成,往往存在工作量大,周期长,审查严格,后期监管不易等问题。这样的问题尤其不能适应中小企业贷款的需求。因而中小企业贷款难一直是我国传统融资渠道的一个缺陷所在。互联网金融的发展顺应了中小企业贷款的需求,无论是前期审查,授信,还是后期风险控制,都在互联网上进行,方便快捷,减少了传统融资方式的中介成本,从而成本也更加低廉,一站式的综合金融产品服务平台也为中小企业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权,推动市场由“持有资金占优”向“持有信息占优”转型。但互联网金融主要客户仍然是银行波及不到的中小企业,而大额借贷的大型公司仍是银行占有优势。况且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安全问题日渐严重。只有减少网络安全威胁,互联网金融才能逐步赢得大客户的信赖,这是目前互联网金融急需解决的问题。

3、中间业务。

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推进,存贷利差不断缩小,银行业纷纷转型,将业务重心逐渐转移到抢夺中间业务上来。所谓的中间业务,大概包括支付结算,担保,代销理财基金等赋予银行中介职能的金融业务。而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对中间业务的冲击可以说是最为巨大的。首先,互联网金融冲击了支付结算。近年来声名鹊起的第三方支付,最早是在网上银行领域冲击了支付业务。最早的第三方支付仅仅作为汇集各家银行网络端口的平台,起到一个链接的作用。而随着技术发展,第三方支付平台开发了虚拟网关,拥有了延迟支付功能,用户可以直接通过第三行支付平台快捷支付,绕过了银行的网银端口,从而极大地冲击了银行的线上支付结算业务。而互联网金融的野心不仅如此。近年来以支付宝为代表的第三方支付平台频频传出与大型零售商合作的消息,如近日支付宝与家乐福合作,北京、上海等地门店已实现支付宝结算,最迟2016年实现家乐福全国门店可使用支付宝结算。可见第三方支付平台已经将触角伸到了线下支付领域。此举短期内对银行线下结算业务影响不大,但根据当下发展趋势,将会削减银行POS机流水,最终形成在支付结算领域线上和线下的双重打击。其次,互联网金融冲击了银行的业务。银行的业务范围广泛,包括各种生活费用的代缴,基金,理财产品的等。这部分业务多具有标准化流程,互联网企业通过相关程序设计,使其操作过程简易快捷。省去了银行的人工成本,单笔业务的成本大大降低,手续费低廉,同时也免去了消费者的奔波之苦。现有部分互联网金融构建了金融产品的电子商城,消费者可以像在网上购物一样轻松比对不同金融产品,海量获取产品信息,实现了信息集成化,选择多样化,过程简易化。但目前为止互联网金融能实现的还是具有标准流程,手续较简便的中间业务。对于需要提供定制服务的复杂金融操作,银行仍然占有绝对优势。

四、传统银行业的应对措施与发展方向

面对互联网金融猛烈地攻势,传统银行业应怎样应对?笔者认为,核心仍在于“扬长避短”。在这里,“避短”不是逃避短处,而是应该迎难而上,笔者在这里将其定义为“避免短处”。

1、加快发展网上银行业务。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已是大势所趋。银行业应紧跟时代步伐,加快发展网上银行业务。转变发展思想,网上银行业务应不仅作为线下业务的补充,而应该真正作为与线下业务平行的业务新版块,给予应有的重视。通过对内部机构的改革,采用专人专务,专门从事互联网金融业务的开发和推广。吸收掌握金融和互联网知识的复合型人才,为线上业务发展助力。

2、关注客户需求,推动个性化服务发展。

传统的银行业服务意识差,工作效率偏低,始终处在银行本位上,而不是以客户为中心。面对互联网金融的挑战,银行业应加强关注客户需求,提高工作效率,简化冗余的业务流程,缩短业务办理时间,真正实现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另外,对于传统银行业占据优势的定制服务,更应该提高服务质量,保住原有的高质量大客户,再对中小客户徐徐图之,慢慢实现市场拓展。

3、加强与互联网金融企业合作,促进共同发展。

互联网金融之所以能在原有的近乎垄断的金融业另辟蹊径,根本上在于其看到了原有体系的漏洞,拥有传统银行业不具有的优势。依托现代网络技术,互联网金融获得了传统银行难以接触的数据资料,形成了一整套依托数据的贷前考察和贷后风险控制系统;而传统银行则拥有成熟的一整套业务体系以及互联网金融目前还鞭长莫及的大客户资料。两者各有所长的前提下可以加强合作,如进行信息的共享,或产品的合作开发等等,以此来促进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 梁璋 沈凡:国有商业银行如何应对互联网金融模式带来的挑战[J].新金融.2013,(7).

[2] 何欢 黄天恒: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及其对传统银行业的启示[J].商场现代化.2014,(25).

[3] 罗微: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银行业的影响分析[J].中国商贸.2013,(11).

[4] 李雪萍: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银行业的影响探究[J].现代商业.2014,(18).

[5] 袁博 李永刚 张逸龙:互联网金融发展对中国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对策分析[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3,(12).

[6] 朱丽娟 何风隽:互联网金融发展及其对传统银行业的影响[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14,(12).

[7] 杨柳明:互联网金融模式对传统银行业的影响研究[J].商.2014,(18).

[8] 张钰 封思贤:互联网金融与我国传统银行业的竞合关系分析.[J].南方金融.2014,(6).

[9] 冯娟娟: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商业银行竞争策略研究[J].现代金融,2013,(4).

[10] 张惠:互联网金融的侵蚀态势与商业银行应对策略研究[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4,(5).

[11] 四川银监局课题组: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传统业务的影响研究[J].西南金融2013,(12).

[12] 赵南岳:互联网金融对银行业的冲击与机遇[J].西部金融.2013,(10).

[13] 胥岢:互联网金融发展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启示与对策研究[J].西南金融.2014,(4).

[14] 王静:竞争与变革: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银行业的冲击[J].中国流通经济.2014,(5).

篇4

摘要:我国房地产业步入“新常态”的发展阶段,中小房地产企业面临诸如融资难问题、营销手段落后的问题,限制了房地产企业的发展。作为一种新兴的融资理念和模式,互联网金融将互联网的技术、精神、理念和平台的作用融入金融行业,具有低成本、高效率、覆盖广等优势,并对未来的支付结算、投资融资等带来重要影响。中小房地产企业应积极运用互联网金融为中介和平台,缓解企业的融资难问题;借助互联网金融,创新房地产营销手段;借鉴互联网金融的理念,推动企业内部运营和供应链的改造与整合。

关键词 :中小房地产企业 互联网金融 融资 市场营销 供应链管理

一、新形势下我国中小房地产企业面临的挑战

众所周知,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逐步深入,我国房地产市场与行业也迎来了长足的发展,房地产市场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成为许多产业与行业的核心,带动了大批周边行业的发展。例如,房地产行业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十分大,根据相关统计,房地产投资带动的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可以占到比重的10.3%;而且,房地产市场的发展也满足了人民群众对住房特别是改善性住房的需求。但是,近年来,随着经济增速步入“新常态”,加之国际经济环境不容乐观,房地产市场的发展也开始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在这一新形势下,我国中小房地产企业也面临不少挑战,主要体现为以下三点。

1.房地产市场和行业步入“新常态”

进入2014年,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2014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突破60万亿,位居世界第二位;但是,与2013年GDP的增速相比较,2014年的增速仅仅达到7.4%,虽然完成了全年的经济增长目标,与以往10%以上的增速相比,经济增长的速度显然有所降低。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最新统计信息,2015年第一季度全国GDP增速达到了7%。在经济增速进入“新常态”的宏观背景下,房地产市场和行业也进入新一轮的调整期。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相关统计信息,2014年,我国房地产商品房的销售和等待销售(待售)的情况呈现了下降的趋势:2014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累计达到120 6 49万平方米,比2013年下降了7.6%;其中,住宅销售面积下降9.1%,办公楼销售面积下降13.4%;与此同时,从商品房销售额角度来看,2014年销售额达到76292亿元,比2013年下降了6.3%;其中,住宅销售额下降7.8%,办公楼销售额下降21.4%。因此,有研究者就指出,上述数据表明,随着经济环境的影响,我国房地产市场开始从之前的“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经过长时间的集中建设,商品房的供给数量规模庞大,需要一段时间让市场进行消化。房地产市场本身从以往的高速增长降低为中速或低速增长,显然表明了房地产市场进入了深度调整的时期。当然,除了上述情景之外,房地产市场也有诸多利好消息,例如“城镇化”等持续推进、宏观调控措施适当放松信贷、大城市放松“限购”和限贷等,都有助于房地产市场的复苏和增长。受这一大环境的影响,我国中小房地产企业的经营活动也面临挑战,需要“因时而动”、“因势利导”,敏锐把握房地产市场环境和政策环境的变化,既保持乐观积极进取的态势,也应谨慎小心不宜过分扩张,从而影响企业资金链的稳固。

2.中小房地产企业融资难问题依然十分突出

房地产行业无疑是资金密集型的行业,房地产市场的正常发展需要金融行业的支撑,金融与房地产呈现共生共荣的双赢关系。我国房地产企业为了进行项目开发和运营,往往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但是,受限于我国金融行业和市场发展程度所限,我国房地产企业,特别是活跃于二三线城市的中小房地产企业,仍然面临融资难的问题。一方面,我国中小房地产企业的融资渠道单一,除了企业自有资金之外,往往过分依赖商业银行的信用贷款,上市融资、借壳上市、信托基金融资等方式对于中小房地产企业而言都不太实际,而且信托融资、发行债券融资等方式往往受到政策环境的诸多限制,目前环境下难以真正实行。另一方面,中小房地产企业在当前市场环境相对不太好的情况下,又亟需资金的注入和支撑,以防资金链断裂,影响企业正常经营活动。我国中小房地产企业的资金来源结构不合理,过分依赖传统的融资方式,在部分地区,甚至进行民间借贷式的融资,这不仅对房地产企业的经营埋下隐患,而且也有可能扩大消极影响的范围。因此,“家有余粮,心里不慌”,在房地产市场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如何拓宽中小房地产企业的融资渠道、创新融资方式、降低融资成本,是我国所有中小房地产企业亟需重视解决的问题。

3.中小房地产企业市场营销手段仍然落后,市场竞争力弱

如前所述,我国房地产市场现在已经开始步入“买方市场”,房地产市场竞争程度日益剧烈,消费者选择也呈现多样化、理性化、个性化等特点。胡志刚就认为,当前房地产市场的供求关系已经相对平衡,甚至有可能是“产能严重过剩”的阶段,因此这也给房地产企业带来了很大的影响,特别是中小房地产企业,由于资金规模较小、融资能力较弱,可能面临资金链断裂甚至破产的危险。在这样一种情况下,如何通过借鉴、引入和创新新的营销手段,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并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个性化的需求,就成为中小房地产企业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然而,现阶段,我国中小房地产企业的市场营销意识仍然十分落后,仍然将市场营销局限在企业的“销售”部门,而没有从整体、协同、全局的意识出发,将营销贯穿整个项目楼盘设计、开发、建设、运营、营销和后期的售后服务乃至物业管理的全部环节。另外,中小房地产企业的市场营销手段仍然十分简单和粗放,今天是信息网络的时代,互联网、电子商务、社交媒体等的积极运用,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助于中小房地产企业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突围;然而,现实情况却是,许多中小房地产企业固守原有的销售观念,仍然依赖原有的传统的营销手段,这无疑削弱了其市场竞争力。

二、互联网金融的兴起:理念与实践

作为一种新兴的融资理念和模式,互联网金融( Internet Financial/On line Financial)在世界范围内异军突起,不仅将对以商业银行为代表的传统金融行业带来挑战和变革的机遇,甚至会对整个市场交易模式和社会发展带来深刻影响。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就提到,“如果银行不改变,我们改变银行”。更重要的是,2014年和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均正式提及互联网金融,报告指出“互联网金融异军突起”,这显示出政府对待新生事物的开放心态、推动金融改革、实现经济转型升级的决心。

作为新兴的、创新的事物,互联网金融目前在学术界和实务界依然没有一个共同的界定,其内涵是比较模糊而又弹性的。简单来讲,互联网金融就是互联网精神、理念、技术和实践与金融行业的联结和融合。互联网金融是信息科学技术、移动通信技术、云计算和云存储、电子商务、搜索引擎乃至于社交网络在金融行业的运用,借以实现资金筹集和融通、信息传递和中介以及支付等金融业务。本文认为,一方面,互联网金融借助和利用了新兴的、先进的信息网络技术,对传统的金融行业进行改造和升级,提升金融客户的用户体验,升级金融服务和产品,拓宽金融行业的范围和渠道,提升信息流通和分享的效率等等;另一方面,互联网金融更核心的不在于其所依赖的技术,技术可以不断更新换代,但是互联网金融所沿袭和传承的平等、共享、开放、合作、协同等精神,这是以往高高在上的传统金融行业所不具备的品质,互联网金融或者金融互联网,是互联网时代的精髓对金融行业的渗透、改造乃至是颠覆,它将改变以往对金融行业的形象的理解和塑造。

具体而言,相比于传统的金融行业,互联网金融具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互联网金融是建立在强大的信息网络技术基础之上的。无论是传统金融业推出的结合互联网技术的网上银行、网上支付、手机APP应用等服务,都必须依赖于优秀的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硬件和软件的完善是互联网金融的基础。其次,方便快捷,“以客户为中心”是互联网金融区别于传统金融行业的重要特点。例如,以支付宝、财付通、微信支付等为代表的第三方支付和移动支付平台,已经逐步成为时下电子商务和网络购物的相对主流的支付方式。便捷的支付方式提升了消费者使用互联网金融的粘度,进而让互联网金融公司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金融服务;而移动支付作为下一波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其优势也主要在于方便、快捷和安全。此外,成本低、覆盖广、效率高也是互联网金融的另一大优势。与电子商务平台类似,互联网金融借助互联网技术和网络平台,降低了买卖双方的交易成本;金融服务机构提供的金融产品的营销、销售、下单等也可以通过网络进行,无疑减少了彼此的成本。同时,互联网“开放”的特性使得互联网金融可以接触到更为广阔的消费者和企业,在信息充分交流的情况下,更有针对性地接触到潜在的资金需求者和供应者,提升资金的使用效率。

基于互联网金融的上述特点,可以预见的是,互联网金融的出现和发展将极大的改变先前对金融行业的理解;并将带来新的支付和结算方式、企业和个体投资和融资的渠道和途径的创新、以及实现资源配置的效率和结构的优化。目前我国互联网金融正进入如火如荼的爆发式的增长阶段。例如,第三方支付牌照数量已经超过250张,而且P2P贷款平台的数量也十分庞大,以及余额宝等金融理财产品,和阿里巴巴的小额贷款和京东的供应链贷款业务等也相继推出。实践中,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技术的不断进步,互联网金融的形式仍然处于高速发展阶段,互联网技术、理念与金融业的有机结合形式也在不断创新,实践中应用已经比较广泛的几种互联网金融的实践形式,具体包括:第三方支付、网上融资平台、投资理财平台、众筹、数字货币甚至是虚拟金融机构等。

例如,第三方支付平台(Third party payment),这可以以国内流行的支付宝为典型。第三方支付的实质是一种中介工具,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将用户资金结算和支付与传统银行结算系统进行连接,依托于电子商务(如淘宝和天猫)的第三方支付还承担着担保功能,提升了资金支付的安全和可靠程度。再比如,P2P(Peer-to-peer)网上融资平台,其特点在于小额贷款融资,能够提升资金的使用效率,满足中小微型企业难以获得贷款的需求,同时也拓宽了客户的投资渠道和方式;P2P网上融资平台在中间发挥了中介作用。值得注意的是,所有这些互联网金融的具体实践形式都仍然有创新和发展的空间,这也正是互联网金融的魅力和潜力所在。

三、我国中小房地产企业运用互联网金融的几点建议

互联网金融成本低、效率高、覆盖广、针对性强等特点,对于中小房地产企业而言,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有学者就认为,互联网金融本身具有先进性和科学性,因此其对各类企业的投资和融资过程和策略,甚至是企业内部管理都会带来一定的影响;如何把握互联网金融带来的机遇,借助互联网金融的技术、理念和实践,解决企业经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挑战,这将是中小房地产企业经营管理者应该认真规划并付诸行动的议题。实际上,互联网金融也已经逐步渗透房地产行业,对房地产企业的经营活动带来深刻影响。有人就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互联网金融来了,互联网地产还远吗?下面就我国中小房地产企业如何运用互联网金融提出几点建议。

1.运用互联网金融为中介和平台,缓解企业融资难问题

中小房地产企业可以运用互联网金融为中介和平台,主动筹资,缓解乃至解决融资难、融资渠道单一等问题。如前所述,互联网金融的一大特点在于依赖于大数据、社交网络(SNS)、搜索引擎、云计算等信息网络技术,进而实现信息的分享和沟通,从而给中小房地产企业等资金需求方和个人投资者、小额网络贷款公司和金融机构等资金投资方提供联结的机遇和平台;通过众筹等方式获得资金融资。发现并解决问题是企业获得利润、社会获得发展的推动要素。中小房地产企业融资难、融资渠道单一问题的解决本身也蕴藏的无限的商机。我国的一些房地产公司开始将互联网、金融、房地产三者相联结,将社会居民投资需求、中小房地产企业融资、金融机构三者实现对接;例如,上海绿地进军互联网金融,推出了“绿地地产宝”,旨在服务居民个人投资理财,并解决中小房地产企业融资难问题。据介绍,绿地地产宝通过房地产、金融行业和电子商务的跨界合作,致力于将社会闲散资金与房地产项目对接,为中小房地产企业提供资金解决方案。

2.借助互联网金融,创新房地产营销手段

此外,互联网金融与房地产的结合是作为“互联网+”精神在房地产行业的直接体现,其不仅能帮助中小房地产企业通过融资平台、众筹等方式获得资金支持;更是一种十分有吸引力的营销平台和手段。如前所述,进入“新常态”发展阶段的中国房地产市场和行业已经逐步成为“红海”,而互联网金融的引入是提升房地产市场营销能力和市场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成为潜在的“蓝海”。互联网金融对房地产营销带来的影响至少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中小房地产企业与互联网融资平台和机构开展深度合作,可以通过适当降低融资门槛,帮助有潜在需求和消费能力的购房者筹集商品房首付资金。换句话说,中小房地产企业借助互联网金融为购房者增加了“金融服务”,而这正是购房者所需要的,无疑会引导大量的购房人群,更好地实现产品的销售。例如,我国的房地产全产业链服务商“易居中国”就相继推出将互联网、金融和房地产企业以及营销活动打通和整合的产品,试图弥补房地产营销中金融服务欠缺的问题。其二,作为新兴的概念,“互联网金融”对于房地产消费者而言有足够大的吸引力,中小房地产企业借助互联网金融这一概念可以在满足消费者对金融服务日益增高的需求同时,成功获得消费者对所开放的项目和楼盘的关注度,打通金融服务与房地产企业的营销活动。

3.借鉴互联网金融的理念,推动企业内部运营和供应链的改造与整合

如前所述,互联网金融的实质在于借助互联网技术而实现的人、物、资金和信息的流动,其中最为重要的是资金和信息的流动。而中小房地产企业在日常经营和供应链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的过程中往往面临信息分享机制不健全、资金流动不通畅等问题,延缓了企业项目的开发和营销,直接削弱了中小房地产企业的竞争力。因此,我国中小房地产企业应该借鉴互联网金融的理念,推动企业内部经营与供应链的改造和整合。首先,互联网金融所倡导的以用户、产品和服务为中心的精神,有助于中小房地产企业提升自身的运营水平,通过房地产定制等方式,从项目的开发、设计、建造、施工、销售以及后期的运营乃至于物业管理等都为客户量身订造,充分打造个性化、精品化的房地产产品,与此同时降低成本提升效率;在这一过程中,还能够通过互联网融资平台为消费者提供适当的金融等相关服务,从而使自身的产品更有市场竞争力。其次,在供应链管理上,中小房地产企业可以发挥核心功能,借助互联网金融的技术、平台和中介作用,整合供应链上的其他节点企业,例如商业银行、建筑公司、原材料供应商、设计院以及其他服务外包公司等,更好地实现资金、信息在供应链上的流动,提升房地产企业供应链的整体实力和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胡志刚.弃“过山车”走“常态路”[J].上海房地,2015(3):17-21

[2]卞文志.房地产市场进入“买方市场”时期[J]. 上海房地,2015(3):22-23

[3] 杨泱. 我国房地产企业融资结构现状及优化研究[J]. 当代经济,2009(7):8-10

[4]陈港.房地产营销概论(第2版)[M].北京:北理工大学出版社,2011

[5]郑军. 房地产网络营销的常见问题及对策[J]. 现代经济信息,2014(23):12-15

[6]张传生,刘赟.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模式与监管问题研究[J]. 金融教育研究,2015(3):26-31

[7]李平等.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与研究综述[J].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15(3):245-254

[8]张丽哲.互联网金融时代企业投融资战略研究[J]. 统计与管理,2015(3):78-79

[9]李倩影,李景林. 互联网金融探析[J]. 电子商务,2015(4):6-8

[10]李二亮. 互联网金融经济学解析——基于阿里巴巴的案例研究[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5(2):33-40

[11]张丽哲.互联网金融时代企业投融资战略研究[J]. 统计与管理,2015(3):78-79

[12]李宏涛.互联网金融来了,互联网地产还会远吗?[J].中国房地产金融, 2013(10):14

[13]赵川翔等. 利用互联网金融破解中小房企资金困境[J]. 中国房地产杂志,2014(9):62-64

篇5

传统金融与互联网创新的融合

互联网金融是传统金融与互联网创新的融合,互联网金融是对传统金融的沿袭。在互联网金融中,金融的核心功能不变,股权、债权、保险、信托等金融契约的内涵不变,金融风险、外部性等概念的内涵以及金融监管的基础理论也不变。

互联网金融是互联网因素对传统金融的渗入。第一,互联网技术对传统金融的渗入,主要包括移动支付和第三方支付、大数据、社交网络、搜索引擎、云计算等。互联网技术的引入能降低金融交易成本和信息不对称程度,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改变金融交易、组织形式和市场结构,拓展交易可能性边界;

第二,互联网精神对传统金融的渗入。互联网精神的核心是开放、共享、去中心化、平等、自由选择、普惠、民主。互联网金融反映了人人组织和平台模式在金融业的兴起,金融分工和专业化将会被淡化,而金融的普惠性将增强。

人类金融模式将被改变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信息科技,特别是移动支付和第三方支付、社交网络、搜索引擎和云计算等,将对人类金融模式产生革命性的影响。在互联网金融下,支付便捷,超级集中支付系统和个体移动支付统一;资金供需双方可以不经过银行、证券公司和交易所等传统金融中介和市场,直接在网上发行和交易贷款、股票、债券等。市场充分有效,接近瓦尔拉斯一般均衡(编者注:瓦尔拉斯一般均衡是经济学的理论基石之一,表明在一系列理想化的假设条件下,完全竞争市场将会达到均衡状态,此时所有商品的供给和需求正好相等,资源配置达到帕累托最优,即不可能在没有任何人境况变坏的前提下,使某些人的境况变好)对应的无金融中介或市场情形,现有金融格局将会被变革。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也将对金融定价和资源配置产生根本性影响。信息处理和风险评估以大数据分析和高速算法为基础,并通过网络化方式进行,由此可以给出任何资金需求者的风险定价或动态违约概率,而且成本极低。企业家、普通老百姓都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各种金融交易,风险定价、期限匹配等复杂交易都会大大简化、易于操作。

互联网货币作为货币的一种新形态,将会对传统货币理论、货币政策产生重大影响。同时,互联网货币也会对税收计量和物价指数统计带来挑战。

“三大支柱”助推互联网金融发展

第一支柱——支付。支付领域的创新为互联网金融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可以说,过去这几十年,金融业最大的创新发生在支付领域。支付系统不再是银行特有的业务。以余额宝为代表的“第三方支付+货币市场基金”,使金融产品具有了支付功能,使投资与支付的界线、金融产品与货币的界线被打通。未来,第三方支付将逐渐走向移动端,移动支付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移动支付完全可以替代(无收益的)现金。

第二支柱——信息处理。大数据的运用将解决信息和风险不对称的问题,基于大数据的征信和网络贷款已经产生。例如,阿里小贷通过分析淘宝和天猫网上的大量行为信息,进行风险定价,为个人和商户授信、发贷款。大数据在金融领域的运用已逐步深入,大数据对保险精算也将产生深远影响。未来,搜索引擎和各种金融App会内嵌智能化的大数据分析工具和IT解决方案,通过算法来确定违约概率、风险定价等。

第三支柱——资源配置。资源的有效配置提高了互联网金融的效率。一方面,P2P网络贷款的发展背景是正规金融一直未能有效解决中小企业融资等问题。而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大幅降低了信息不对称和交易成本,使得个人对个人借贷这一人类最早金融模式焕发出新的活力,并弥补了正规金融机构的不足。另一方面,众筹融资开创了互联网上的股权融资。众筹融资的方式,比创投和天使投资更具创新性。比如,众筹融资中,出资者和筹资者之间的交易较少受到空间距离的制约,而传统风险投资(VC)则遵循“20分钟规则”(被投企业距VC不超过20分钟车程)。这种大众式、市场自发的对金融支持机制的创新也正是中国所需要的。

催生监管变革

对政府而言,互联网金融模式可被用来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和促进金融的阳光化、规范化,更可被用来提高金融包容性水平,促进经济发展。中国政府对互联网金融也持积极态度。2013年,中国国务院部署了金融领域的19个重点研究课题,“互联网金融发展与监管”是其中之一(2014年1月,国务院领导已听取课题组汇报);此外,国务院的两个重要文件《关于金融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都正式写入了互联网金融,积极推动互联网金融创新和发展。同年,中国人民银行2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给予互联网金融正面评价,这是互联网金融第一次进入金融方面的权威文件。

但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同时也带来一系列的监管挑战。

一是监管是否有必要?我们认为,中国互联网金融的监管要参照这一轮国际金融危机后金融监管改革的理念和方法进行监管。对互联网金融,不能因为发展不成熟就采取自由放任的监管理念,应该以监管促发展,在一定负面清单、底线思维和监管红线下,鼓励互联网金融创新,并在监管中考虑互联网金融的一些特殊性,如信息科技风险及“长尾”风险。

篇6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会计发展;经济市场;会计行业;主体经济;会计环境

会计环境主要是指能够对会计系统形成、发展及完善起到一定作用的外部条件。这种条件主要包括自然及社会条件。相对来说,社会条件对会计发展的影响大于自然条件,它能够从不同角度对会计的发展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而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金融业在经济体系所占比重的逐渐增大,互联网与金融的相互结合极大地促进了会计的发展进程,使其逐渐朝着信息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

1互联网金融的产生与发展

1.1什么是互联网金融

互联网金融是最近几年才出现的全新金融,主要依托于大数据处理、云计算、搜索引擎、移动终端、第三方支付等软件支持,互联网金融绝非传统金融的互联网化,而是一种全新的互联网技术,它能够将传统金融行业以及互联网思维相互整合。中国金融企业改革关系到民生大计,金融体制改革通常紧跟着行业创新的步伐,互联网推动了我国金融改革,尤其是在金融效率、利率市场化、汇率市场化以及结构交易方面都有了重大变革。我国政府也在不断改革财税、金融等一系列政策,与传统金融行业高准入相比较,互联网金融的及时性理财、交易成本低以及操作简单等都符合中小企业的刚性需求以及发展模式。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对于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会计是经济运动信息反馈的管理活动,要积极对目前的经济环境进行回应,互联网金融环境极有可能进一步实现会计信息内部管理以及内部报告。

1.2互联网金融的特点

互联网金融主要有即时性、移动化、低成本等特点。即时性,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由于移动终端具备操作便捷、携带方便、能使用户随时享用互联网服务等诸多优点,且转账、支付、证券交易等金融功能也越来越便捷,仅仅只需要在手机终端操作便可,因此其使用人群也在不断扩大。此外,目前大部分移动网络都有推送功能,能够使用户在短时间内获取想要的信息;移动化,互联网的移动化趋势正在以爆发式的形式席卷全球,Android是当年流行程度最高的一种移动操作系统,移动互联网逐渐从PC互联网转变为移动终端,这是对传统互联网模式的一次较大的改变。在金融业中,互联网的移动化趋势也逐渐明显,多种形式的网络金融服务如网上理财、手机炒股等被大众所接受。互联网金融也有三个重要特征,能够实现多样化的服务模式、非金融机构也加入金融提供者行业、金融服务流程逐渐规范。首先,互联网金融具有多种多样的网络技术及服务模式,使得金融业务的处理方式更加先进,而且它所具有的个性化服务理念也吸引了众多客户,使得金融交易的机会增加。例如目前非常盛行的网上证券、电子银行等,很好地将互联网技术与传统的金融业务联系起来。互联网金融技术的快速发展使金融机构与合作对象的交易方式、联系方式、产品营销结构、支付结算以及交易处理等方式都发生了很大变化,第三方支付、网络借贷等新型金融服务也都开始兴起,能够将互联网服务以及金融服务相融合,服务模式也更加趋向于多样化;其次,某些非金融机构也加入了金融服务提供者行业,以前金融服务的提供者通常都是各个类别的金融机构,如网上证券、电子银行等服务厅等,金融提供者仍旧是传统的金融机构,例如证券公司、商业银行等。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使得更多非金融机构也融入金融服务机构之中,例如支付宝、PayPal、财付通、快钱、易宝支付以及百度宝等为客户提供支付服务的第三方支付服务机构。有些支付平台已经实现了借贷双方客户记账、交割、清算以及认证等流程,使人们的快捷需求得到满足,金融信息服务机构主要是为客户提供一些投资理财的咨询;最后,金融服务流程规范化。一些新型金融服务如第三方服务、电子银行、网络租赁等已经逐渐被相关部门及机构进行监督及管制,各类机构进行竞争的方式也逐渐规范,主要是通过正当的客户定位来确定目标,开发新产品并进行市场竞争,逐渐形成了规范性较强的服务流程,以此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中国人民银行出台的《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中对非金融机构的支付业务进行了规定,使第三方支付机构的业务范畴有“法”可依,而且能够被监督管制。同时政府也陆续出台了相关的管理办法,以此来保证非金融机构支付的安全性。

2互联网金融对会计的影响

2.1互联网金融对会计目标的影响

互联网金融以与时俱进的发展理念对会计产生了影响,这种影响就是决策导向,也就是说互联网的金融理念导致了这种影响的发生。互联网金融思维的核心是平等、共享、开放、协作,它导致会计观念发生了改变。从用户体验层面来看,传统金融与互联网金融并没有太大的差距,原因是在客户看来,“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并不是一种新型理念。在传统行业,很多商家都大力宣传“以客户为中心”的思想,客户接触的已经较多。而在现阶段,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随之而来的是人们理念的巨大变化。就同一种思想而言,互联网金融较传统金融在信息接受及传播、创新及大胆尝试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同时互联网金融拥有海量资源,能够有效抑制交易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使供应商对消费者的需求和偏好有更好的把握,推出的商品更加符合消费者的需求。

2.2互联网金融的方式对会计信息的影响

这种影响主要来源于互联网的发展方式。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并没有依靠任何科学技术,它仅仅只是一项全新的业务模式,是对信息化的一种应用,但却很好地体现出了传统金融与互联网的结合。二者的区别主要在于对互联网的运用和把握。互联网企业在理念方面,首先将平等、协作、开放等互联网思想应用于金融企业;其次使用移动互联网科技开拓出全新的金融业务模式。这种模式的优势是改变了以往交易双方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提高了业务系统的运行效率。由于会计信息在经济领域的重要性越发明显,因此这种全新的金融模式对会计系统信息平台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上市公司之中,会计信息和证券价格联动之间的关系尤为密切。股票价格的本质是对于上市公司所经营的成果进行一定的评价。股票价格与上市公司的经营水平有一定关联,但并不平行,公司业绩才是最能决定股票价格的因素。通过会计信息能够将公司业绩很好地反映出来,但上市公司的数量毕竟不多,更多企业缺乏有效的信息交流平台与途径,使信息会计无法被有效沟通,造成信息不相关、不比较等,使得金融市场定价发生一定程度的扭曲,继续发展将会导致金融市场本身的功能被破坏,最终对金融市场的效率产生不利影响。互联网金融发展对会计体系造成的影响。多层次的会计体系会对互联网发展及会计生产造成一定影响,这种影响的来源主要是互联网发展所引发的。互联网金融发展的过程,与互联网金融企业产生及成熟的过程是相互关联的。在借贷业务中,第三方支付、P2P等互联网企业都是从最基础阶段开始的。企业发展以及新型业务的形成都对会计系统如何对信息进行真实的反馈及处理提出了要求。例如P2P,它并不是传统金融机构那样的中介,而是金融信息中介。金融机构服务的重点是对风险进行控制,运作模式不同,风险控制方式也就各不相同。

2.3互联网对于会计假设造成一定的影响

会计基本假设主要是会计工作的前提,是对会计核算的环境、实践以及尺度等方面制定一个较为合理的设定。然而随着经济模式的发展,互联网金融以新生行业出现在人们的面前,但它发展的模式以及速度对经济生活各个方面已经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在传统会计中,会计主体较为明确,但受到互联网金融的影响,网络、电子通兑以及网络证券等金融业务之间也展开了极为激烈的竞争,导致各企业之间互相持股更加趋向于全球化、普遍化。目前互联网金融企业的竞争非常激烈,有可能会出现一些不符合市场规范的行为,因此需要相关部门进行监管。一些大型的国有商业银行通常会对货币市场基金交易持不接受态度,这使得互联网金融企业之间并购与解散的速度加快,导致出现会计主体不明确及多元化现象。

2.4互联网金融对会计货币计量造成的影响

货币比起其他实物、实践计量更能够反映出企业的经营情况,因此会计主要是以货币作为计量单位进行计量、记录及确等。为了发展的需求,一些非货币性数据例如电子货币、行为数据等都要纳入计量体系之中。

3互联网金融下对会计发展的建议

3.1会计本身与互联网的融合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应用,互联网金融在市场经济中的比重也不断加大,传统的会计行业受到很大的挑战,面对新型的互联网金融,会计要想发展,首先需要从自身开始学习,了解互联网金融的本质内涵,掌握先进的大数据处理、云计算、搜索引擎、移动终端等互联网技术,将理论知识、传统技能与新技术三者进行有机的融合,强化自身能力,使自己快速地融入到互联网金融市场当中,才不会被日益发展的经济市场所淘汰。

3.2会计行业相关知识的拓展

互联网金融对会计行业存在着巨大的冲击,例如上文提到的一些大型的国有商业银行通常会对货币市场基金交易持不接受态度,这使得互联网金融企业之间并购与解散的速度加快,导致出现会计主体不明确及多元化现象。信息化的发展使得很多企业对会计的需求有减少,为此,会计需要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拓展学习,了解电子货币、行为数据等,提高自己的综合技能,为市场竞争和人才竞争取得优势地位。

作者:兰鹤頔 李长福 单位:佳木斯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李玉丰,王爱群.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融合——基于会计价值评价的视角[J].长春大学学报,2012,(5).

[2]张原,刘珊.互联网金融对会计发展影响研究[J].探索论坛,2014,(11).

[3]赵文娟.互联网金融对会计发展影响的发展策略[J].西部资源,2014,(9).

篇7

与城市的金融行业发展情况相反,农村的金融一直处于“拓荒”阶段,据《2015农村互联网金融发展报告》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只有27%的农户能够从正规渠道获得贷款,40%以上的有金融需求的农户不能获得正规渠道的信贷支持。

为什么农民贷款这么难呢?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韩俊认为,这与农村主要是分散的小规模农户和大量的农村中小企业有关,其金融需求一般具有期限短、频率高、数额小等特点。但农村又缺乏城市金融所需要的抵押品,而传统金融网点建设成本高,覆盖人群有限,使得传统金融行业对农村市场一直想吃但是不知如何下口。

“这个巨大的市场就让给了互联网金融服务,在经济转型升级倒逼金融改革的大背景下,农村互联网金融正处在大发展的风口。”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如是说。宜信CEO唐宁认为,普惠金融的最前沿阵地应该还是在农村,但是很多农村的农户与互联网以及移动的使用还没有和金融建立关系,所以农村的互联网金融还只是“小荷才露尖尖角”。

最早研究互联网金融的资深专家,深圳市第五届人大代表、迪蒙网贷系统CEO向隽也认为,互联网金融的下一片蓝海将出现在农村,中国农村人口众多、市场广阔,同时还是金融覆盖的“半荒地”,借助低成本、灵活便捷、普惠金融等优势,互联网金融在农村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兵贵神速,这句话也适用于商界。当下互联网公司纷纷开始布局农村金融。综合目前情况来看,已形成“三农”服务商、电商平台、P2P平台和传统金融机构这四类市场主体竞相开拓农村互联网金融这片“蓝海”的新格局。

以村村乐、大北农、新希望为代表的“三农”服务商在农业产业深耕多年,积累了丰富的用户数据和客户资源,借此插上互联网的翅膀,迅速进入农村金融服务行列,提供独特的农村互联网金融模式。以大北农集团提供的农村互联网金融产品为例,“农富贷”直接为生产者与经销商提供小额贷款,“扶持金”为农民提供赊销服务,“农富宝”则提供理财服务;这种服务模式,不仅提供了新型服务项目,而且还延伸了其原有的产业链。

以阿里、京东、一亩田、云农场为代表的电商平台,则在积累了消费者的购买数据以及销售者和供应商的信用数据之后,借此优势发力互联网金融。各平台极尽所能,京东商场开展B2C电子商务,提供京东白条产品;一亩田和云农场开展B2B、B2C电子商务,分别提供农易贷和云农宝信贷产品。阿里旗下的蚂蚁金服在农村开展B2C、C2C电子商务,提供支付宝和借呗等互联网金融产品。利用淘宝和天猫平台上的各类交易数据转化为客户的信用数据,并为每一个注册用户计算出“芝麻信用分”,再将芝麻信用分和信贷额度相挂钩,从而发展成高效的电商平台互联网模式,并将这种模式复制在农村中。

P2P平台则以翼农贷、宜信、开鑫贷为代表。作为联想集团战略投资的企业,翼农贷是中国首倡“同城O2O”概念的互联网金融企业,并且拥有约1000个区县市网点,各级加盟商(商)构成线下运营中心,形成一套独具特色的农村互联网金融模式。

面对互联网金融机构的严峻挑战,信用社、农行、邮储银行为代表的传统金融机构也开始积极拥抱农村互联网金融,已开始重视运用互联网手段和技术重塑农村金融业务。 这是块非常难啃的硬骨头

农村有大量的金融需求,如果能够得到一定的释放,将是一个上万亿的市场蓝海,一亩田创始人兼CEO邓锦宏同时指出,虽然农村互联网金融服务势头正猛,但农村金融市场基础薄弱、网络设施基础建设不足、信用体系基础缺乏、坏账率高发风险等因素,已成为影响农村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拦路虎,农村互联网金融也将是块非常难啃的硬骨头。

多方市场总结近两三年的实践经验和教训指出,要开拓农村互联网金融这片“蓝海”,单靠一己之力独占农村金融市场是不可能完全释放农村金融需求的,互联网金融机构和传统金融机构必须发挥各自的优势,互补合作,联手开拓创新。只有传统金融的深度与互联网金融的广度结合,才能创造农村金融新生态,最后实现普惠金融的目标。结合当下的农村互联网发展的趋势,要开拓这一“蓝海”,则应该从“三农”的实际出发,以重点开展信贷业务为主,以投资理财为辅。

篇8

当前,我国金融创新业务蓬勃发展,P2P、P2C各类型网贷、余额宝各类宝宝类产品、网上银行、云金融等新兴业务的受众度越来越广,由此逐步开启我国金融探索的新模式――互联网金融,它在国内的迅速发展将大众带入数据化、信息化、网络化的时代,甚至对生活方式改变产生了影响。互联网金融因其快捷支付、操作方便等优势,与传统金融模式形成了鲜明对比,使金融业内展开激烈竞争,同时也对传统的金融模式的发展造成了影响。以下将从互联网金融的特点及功能进行阐述,以便我们能通过现象挖掘互联网金融的本质: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 银行业 零售业务 影响

一、互联网金融的特征

(一)技术需求水平高

互联网金融模式下交易双方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直接的沟通和交易,它若要达到规模经济,释放出互联网的成本优势,必修要建立在大数据与云服务的基础之上。交易过程其中涉及到的在线支付全程电子化、数据收集、分析和处理等,都需要强大的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作为支撑。

(二)受众较多的普惠金融,易实现规模经济

互联网金融模式下,无传统中介、无垄断利润、无交易成本,交易双方能够在时空几乎不受限制的前提下及时满足自身交易需求,能够让更多人参与其中。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和促进民间金融的阳光化、规范化,更可被用来提高金融包容水平,促进经济发展。

(三)资源配置去中介化

第三方支付组织崛起,加速了金融脱媒的进程,使资金供给绕开商业银行体系,直接输送给需求方和融资者,贷款、股票、债券等的发行和交易以及券款支付直接在网上进行,市场有效性提高,去中介化明显,这无疑是对传统金融业的巨大挑战。

二、互联网金融的功能

互联网金融的产生与存在,一方面是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大量创新技术、设备涌现的结果,另一方面一定也有传统金融存在的短板或无法触及的角落,给了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的空间,下面从4个方面重点阐述下互联网金融相较于传统金融的作用功能:

(一)资源配置和平台功能

当前互联网金融企业着眼于个人和小企业客户,借助掌握的庞大数据以及强大的数据处理技术,以更低的成本迅速发现客户,了解其消费行为和信用等级,极大的促成小微金融交易的发生。在这个由互联网创建的平台上,资金需求和供给双方可以自由、灵活、便捷的交易,彼此能够便利的掌握各方资料、更及时准确的获得收益防范风险,从而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

(二)支付功能的创新

当前支付宝、财付通等第三方支付平台不断发展壮大,极大便利交易双方的交易进程,微信支付、微信红包、支付宝声波支付等等支付业务的创新,促进了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同时也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商业银行、传统支付平台的地位。

(三)信息搜集和处理

互联网金融模式下,人们利用“云计算”原理,可以将不对称、金字塔型的信息扁平化,实现数据的标准化、结构化,提高数据使用效率。

(四)价格发现功能

互联网金融模式下,资金的需求和供给双方都直接在平台上彼此选择,共同商议交易价格,实现了完全的交易自由化和市场化。随着参与度的提升和交易额的进一步增加,金融机构能够利用这一交易机制判断市场利率走势,找寻符合市场的价格,从而更加精确制定自由市场下的借贷利率和价格基础,为日后实现真正的利率市场化积累经验。

三、对银行业零售业务的影响

一直以来,“零售业务批发做”被喻为商业银行零售业务一条金科玉律。所谓的“零售业务批发做”指的就是,因零售业务所具有的客户群体、营销方式等方面的特性,要求在业务拓展当中注重业务自身的批量复制性,只有实现批发做才能够实现规模效益。恰巧互联网金融更多的客户群体与传统银行业零售业所瞄准的群体有很大的交集,互联网金融凭借着它的优势快速的发展起来。对传统银行的零售业务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一)以投资理财类业务对存款、中间业务收入产生了影响

由于第三方支付的发展已经拥有客户和账户资源,互联网金融打造全能银行就顺理成章了。2013年互联网金融标志性产品余额宝的诞生,开始了以“客户体验”优势对银行存款的大分流。凭借迎合市场需求的产品和便捷的服务,不到一年时间6000亿元银行存搬家到余额宝等互联网理财产品,再加上第三方支付市场(5.37万亿)、P2P网贷(超过600亿元)、众筹融资等互联网金融的分流,银行存款和业务手续费大量流失。互联网金融已经在银行体系外形成了一个“影子银行”体系。银行的存款、业务的流失,给银行本来面临的经济下行和利率市场化加速的多重经营压力雪上加霜。

(二)对银行零售业务基础客户群的影响

零售业务的基础是客户。传统银行业过去赖以发展及生存的基础是拥有海量的基础客户群体,但是这样的优势正由于互联网平台客服服务边际成本极低,且各类互联网金融企业始终把服务大众客户和小微企业客户作为主要客户,。余额宝人均保有量仅为5030元的事实也证明了互联网金融服务大众客户,甚至“潘靠突А钡囊滴穸ㄎ弧4罅康拇笾诳突向互联网金融分流,仅支付宝客户数已经达到3亿,而且2014年每月增长数约1500万。

(三)对客户营销模式的影响

过去传统银行依靠其分布广泛的银行网点,以此为阵地,等客上门,发展客户,销售产品。而互网金融凭借其一贯的包装、推广能力,充分了解客户需求,已客户的体验为出发点,迅速的开拓了市场。倒逼着传统银行业转变传统的业务发展模式。

四、互联网金融模式对银行业零售业务的启示

(一)要真正重视客户体验

产品与服务要从客户需求出发,银行要放下身段,理解新一代客户网络化生存所形成的思维和行为特点,以及从网络特点衍生到线上线下金融服务的便捷、平等、自主、“好玩”等需求,以使银行零售业务的产品和服务适应时代趋势、适应社会和舆论环境、适应市场规律,银行利润增速下降,利率市场化加速的情况下,大众客户成为提供利润增量的新蓝海。

(二)要有大数据的理念和技术

大型银行同样有海量的客户信息和客户交易记录,但由于内部组织架构条块分割,这些分散在不同业务系统、产品和市场营销中,数据应用还只是在简单报表分析层面。所以银行业务必须要有企业级层面的大数据理念、架构和战略。打破数据信息割裂,整合客户准确完整全面的单一视图,构建大数据仓库,建立数据挖掘分析模型和系统,对客户、账户和交易行为(包括基本信息、信用情况、投资消费偏好、风险偏好等)等大数据进行有效的关联分析,形成立体化的客户行为图像,将分析的结果应用于银行零售产品和服务的创新,包括流程、功能、结构、用户界面等全方位整体设计。

(三)加快零售业务转型为客户提供综合金融服务

与互联网金融相比,银行零售业务的优势是专业队伍和综合性的产品。当下火热的互联网金融产品只是也只能限于标准化、简单化产品,仅能满足特定客群的一般理财需求,互联网金融难以做到与客户一对一、面对面的信息交流,也不存在客户经理、产品销售经理的岗位设置,这直接导致互联网金融只能停留自助式购买的初级阶段,而难以深入到金融服务、理财顾问领域,这给零售银行业务的发展以巨大的空间。零售银行业务的本质更强调差异性,针对不同人群、不同需求提供差别化的金融服务。因此,银行零售业务要迅速改变高度依赖存、贷业务的原有经营重心。一方面更加重视市场细分,重视之前被忽视大众客户群体的金融需求,将简单、标准的产品和服务放到线上去销售,并依托线下网点和专业人员做好智力支持和信息反馈,加速线上线下相互融合。另一方面,要重视客户经理、理财顾问等专业理财队伍建设,将对高端客户的零售业务重心从产品销售向包括财富管理和风险控制在内的综合理财服务转变,挖掘客户个性化、定制化需求,为客户提供涵盖风险承受能力、财务现状、资产配置和理财目标等多方面的需求调研和分析,设计涵盖教育、结婚、养老、购房、人身健康保障等多方面的财富主题规划,最终使银行成为零售客户一揽子、全方位、一站式的综合金融服务解决方案的提供商。

(四)网点从服务功能角度转型为专业化的金融服务中心

银行网点必须加快升级为以客户为中心的专业金融服务中心,提供单纯互联网金融所无法实现的专业化、私密性的复杂金融服务,形成新的网点核心竞争力。为此一是网点经营范围要更加综合多样化,除一般零售业务外,要涵盖对公对私的理财、贷款、外汇和财富规划等一揽子专业化金融解决方案;二是网点人员队伍要专业化。对于现有高柜、低柜的柜员等操作型人员,除了保留必要的之外,要强化培训提升,获得专业资质,向产品销售经理、客户经理和营销主管等专业营销人员转型,提升网点专业服务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金麟.《互联网改变金融》.东方证券投资报告.2013年9月.

[2]谢平.《互联网金融报告2014》.2014年4月.

[3]黄春铃.《国有商业银行零售业务发展的问题及对策》.《新金融》.2014年6月.

篇9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 商业银行 经营模式 工商银行

一、引言

21世纪以来,以移动支付、大数据等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发展迅速,持续对商业银行等传统金融业形成革命性的冲击,互联网金融的问题引起了极大的关注。在未来的发展中,互联网金融和传统银行可能存在以下四种不同的状态:互联网金融重创传统银行,最终抢夺大多业务,完成吸收;互联网金融和传统银行共同发展,共享资源,错位发展;传统银行占据主导地位,互联网金融作为补充;传统银行成功转型,完全覆盖互联网金融业务,互联网金融企业式微。

笔者认为,互联网金融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金融服务的成本,优化了资源的配置并不断与传统金融业相碰撞。互联网金融的迅速发展并不会颠覆传统银行的主导地位,但可能改变行业格局,互联网先行者将是赢家。

本文从商业银行的视角出发,以工商银行为例,对传统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改变进行系统性的理论探讨,以期为商业银行与互联网金融的未来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二、互联网金融分类与发展

目前学术界还没有统一的互联网金融定义,但其包括的发展模式主要有以下六大模式:第三方支付、P2P网络借贷平台、大数据金融、互联网金融门户、信息化金融机构以及众筹。

(一)第三方支付

所谓第三方支付,就是一些和产品所在国家以及国外各大银行签约、并具备一定实力和信誉保障的第三方独立机构提供的交易支持平台。

第三方机构与各个主要银行之间签订有关协议,使得第三方机构与银行可以进行某种形式的数据交换和相关信息确认。这样第三方机构就能实现在持卡人或消费者与各个银行,以及最终的收款人或者是商家之间建立一个支付的流程。

(二)P2P网络借贷平台

P2P网络借贷平台,是P2P借贷与网络借贷相结合的金融服务网站。P2P网络借贷是一种将非常小额度的资金聚集起来借贷给有资金需求人群的一种商业模型,且借贷过程中,资料与资金、合同、手续等全部通过网络实现的。

(三)大数据金融

大数据金融,是指利用大数据开展的金融服务,即针对海量数据,经过互联网、云计算等信息化处理方式,开展资金融通、创新金融服务。

由于大数据金融大幅降低了交易费用,减少了信息不对称,弱化服务中介功能,最终使得平台金融与供应链金融不仅挑战而且可能变革未来金融产生格局。在大数据金融的支持下,中国互联网金融迅速发展起来。

(四)互联网金融门户

互联网金融门户专注金融互联网化,是指利用互联网提供金融产品、金融服务信息,汇聚、搜索、比较金融产品,并为金融产品销售提供第三方服务的平台。

(五)信息化金融机构

指在互联网金融时代,通过广泛运用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对传统运营流程、服务产品进行改造或重构,实现经营、管理全面信息化的银行、证券和保险等金融机构。

(六)众筹

众筹指通过互联网方式筹款项目并募集资金,即大众筹资或群众筹资。成为初创企业和个人为自己的项目争取资金的一个渠道。

三、互联网金融特征分析

目前,我国互联网金融各类模式发展得并不均衡,主要呈现以下特征:

(一)第三方支付日渐成熟,移动支付发展迅速

第三方支付是指非金融机构作为中介提供的货币资金转移服务。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第三方支付交易总额达53729.8亿元,较2012年增长46.8%。从我国第三方支付发展趋势来看,其呈现出从“线下”到“线上”,从“线上”到“移动”支付的发展路径。移动支付的发展值得高度关注,2013年,移动支付交易量达12797.4亿元,较2012年的1511.4亿元增长707%,占第三方支付总交易额的23.82%。

(二)网络融资发展迅猛,风险不断暴露

网络融资是指以互联网作为媒介,满足经济主体融资需求的各种方式。目前,国内网络融资模式主要包括:P2P平台、众筹融资和基于自有电商的融资模式。在利率市场化、金融“脱媒”的背景下,网络融资得到了快速发展,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P2P网贷交易规模已攀升至897.1亿元,P2P网贷公司数量达523家。

网络融资呈现快速发展趋势的同时,也不断暴露出风险。受限于征信信息匮乏、监管法规等的缺失,网络融资特别是P2P融资蕴含着较大的风险。特别是2012年以来,“天利贷”、“网赢天下”、“东方创投”等P2P公司频繁出现了倒闭现象。

(三)平台式电商成为互联网金融发展的主力军

平台式电商指依赖于非实体电子交易平台开展销售业务的运营商。平台式电商得以快速发展的原因主要在于传统零售巨头与互联网金融的融合程度较低,依赖于物理网点优势,传统电商对开展网上销售的兴趣并不大,从而使淘宝、天猫、京东商城等平台式电商抢得先机。

四、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经营模式的影响――以工商银行为例

根据笔者对不同地区多家工商银行发放调查问卷获得的分析结果来看,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经营模式产生的影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互联网金融如何影响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

图1 互联网金融如何影响商业银行

图1中,P2P贷款、众筹融资和大数据金融影响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其中P2P作为蓝海企业,市场规模仍具有扩张潜力,且主要是小微贷款,对商业银行银行的影响为负面,影响较小;众筹融资在中国处于起步阶段,对银行影响为负面、较小;大数据金融中一些业务模式下其资金来源是商业银行,故对银行影响为中性。

第三方支付对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产生显著的负面影响。这些平台打破了商业银行在交易和结算上的垄断,改变了支付平台与银行之间的利润分配模式,将在手续费和佣金收入方面给商业银行施加最大压力。

(二)从具体业务来看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替代

第三方支付,主要的互联网金融参与者有快钱、拉卡拉、支付宝、京东的网银在线、财付通,抢夺银行支付业务。

P2P贷款,宜信、人人贷、平安陆金所、阿里贷款平台、阿里小贷是主要的参与者,一定程度上替代银行的小额贷款业务。

众筹融资,点名时间、追梦网、淘梦网是主要参与者,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取代银行贷款业务。

图2 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对工商银行各类型收入的影响

大数据金融,主要有阿里贷款平台、阿里小贷以及京保贝,主要给中小企业提供融资。

互联网金融门户,如腾讯的基金诊断器、基金超市,新浪的微银行,百度的百发,苏宁的易付宝和东方财富网,主要取代银行的理财业务。

信息化金融机构,如苏宁银行等,较为复杂,全面替代银行的简单业务。

笔者分析针对工商银行的调查问卷,得出下列几方面的结论:

1.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对传统业务和理财业务冲击较大(见图2)。

2.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对于银行的冲击是显而易见的,特别在短期存款与3个月内的短期理财产品方面。(见图3)

图3 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对银行理财产品的冲击

由以工商银行的调查问卷分析结果可以看出,互联网金融已然侵入商业银行的传统领地,互联网金融分流了商业银行的融资中介服务需求改变了商业银行独占资金支付中介的格局,因此商业银行的金融中介角色面临弱化。再者,互联网金融也影响了商业银行的传统盈利模式,余额宝类互联网金融产品的诞生对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产生了冲击,第三方支付的兴起也触及了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笔者看来,互联网金融并不会取代传统商业银行的主导地位但其迅速的发展,对商业银行产生的冲击,也能促使传统商业银行进一步完善资源优化配置、尊重客户体验、强调交互式营销,在运作模式上更注重互联网技术与金融核心技术的深度整合。

四、商业银行经营模式改革的对策建议

从调查问卷结果可以看出,银行的主体地位在大多数人看来,仍然不可动摇,互联网金融只能说是一种发展模式,实际还要依赖于银行体系。

面对互联网金融带来的冲击,商业银行应从挖掘自身潜力,寻求同业、跨业合作,寻求突破创新、注重客户体验等四方面迎接互联网金融挑战:

(一)挖掘自身优势

传统金融业具有先发优势,目前仍掌握着市场中绝大多数客户资源,商业银行应围绕客户、业务和系统优势,充分挖掘自身潜力,强调“一站式”服务;加强对互联网尚不发达地区服务的覆盖;利用资金、品牌优势,广纳具备金融和计算机复合背景的“高”、“尖”、“精”人才。

(二)加强同业、跨业合作

首先,商业银行应加强同业合作,推广“柜面通”合作模式,利用客户和系统的优势,建设、共享一个联盟电子商务平台,弥补数据领域的不足;与此同时,加强与互联网金融企业的合作,在合作中发挥比较优势,比如开发P2P平台、电子小贷、销售理财产品等等,不断提升自身品质。

(三)寻求突破创新

首先,应进行组织构架创新,针对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享受的不同监管待遇,通过制度安排绕开监管,如采用民生电商模式;其次,应加快产品创新,特别是在支付领域,如针对余额宝等理财产品,推出活期余额自动申购、短信赎回、线上与线下购物和还款业务自动赎回等独特业务。

(四)注重客户体验

首先,打破部门、条框的局限,进行信息系统再造,充分挖掘客户的消费习惯和投资偏好,量身定做优质的金融产品与服务;其次,优化业务流程,综合运用网上银行、手机银行、微信银行,在保证账户安全的前提下,简化用户操作;第三,应充分运用门户网站、视频网站、电子邮件等互联网平台开展全方位的营销,实现与客户之间的开放交互式接触,及时高效地满足客户需求。

参考文献

[1]万建华.金融e时代:数字化时代的金融变局.中信出版社,2013.

[2]第一财经新金融研究中心.中国P2P借贷服务行业白皮书(2013).中国经济出版社,2013.

[3]刘勤服.基于商业银行视角的互联网金融研究.2014-03-15.

[4]马云.金融行业需要搅局者.人民日报,2013-06-21.

[5]中国人民银行.2013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2013.

[6]黄浩:传统金融与互联网金融“辩证关系”.2014-01-16.

[7]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课题评审会暨第64期“双周圆桌”内部讨论会纪要.圆桌:互联网金融模式与未来金融业发展.

篇10

【摘要】互网金融的快速发展,吸引各大互联网金融平台不断探索消费金融的场景化布局。带动了“互联网+场景化”模式的发展。互联网消费金融场景化应用层出不穷,从衣、食、住、行等多方面丰富了人们物质和文化生活。本文主要从互联网消费金融场景化的实际应用,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方面入手,通过金融服务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通过构建“资金闭环”和“信用闭环”生态圈,加强法治建设,使互联网消费金融稳步发展。

【关键词】互联网消费金融 场景化 风险

一、引言

根据《中国移动互联网消费金融行业研究报告》可知,2015年中国人民币信贷余额达到93.6万亿,同比增长14.9%;同期消费信贷余额达到19.0万亿,同比增长23.3%。在消费信贷持续增长的前提下,互联网消费金融市场迎来了繁荣发展的机遇。近年来,社会总财富和居民可支配收入稳步增加,供给侧改革的环境下,互联网消费金融的发展渐趋成熟,前景广阔。互联网消费金融因其涉及吃、喝、住、行等与人们息息相关的生活场景,开辟出新的市场空间,将充分带动互联网金融市场,为其注入活力。互联网消费金融向场景化渗透,发展实力不可小觑。去年,央行和银监会印发相关文件,加大对绿色消费、旅游休闲消费等新消费重点领域的金融支持力度,认为消费金融的发展重点在于场景的争夺。而消费金融的场景化将互联网消费金融与生活场景结合起来,满足消费者在“互联网+”时代下多元化、场景化的金融需求,填补市场需求的盲区,有力地带动消费,拉动内需,刺激消费的增长。

二、互联网消费金融场景化应用

1.互联网金融服务+社交场景

随着社交软件的广泛应用,人们不可避免的发掘和利用社交软件附带的金融服务。微信是亚洲地区最大的移动即时通讯社交平台,通过绑定银行卡,可以完成微信红包,充值,滴滴出行,生活缴费,信用卡还款等诸多服务。尤其是微信红包,手机抢红包成了表达情意,沟通感情的重要方式,微信红包以极低的成本推广了微信支付的功能,是成功的实践案例。

2.互联网金融服务+旅游场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日益竞争激烈的生活压力使人们在闲暇时选择旅游。像去哪儿,携程等旅游网站及APP深受人们青睐。这些旅游类网站不仅提供旅游咨讯,还提供旅游产品团购、预订酒店、机票等服务,这些都与金融密不可分。旅游网站与金融机构携手,不仅能开拓客户资源,还能增加客户收益,例如实际消费前资金可以进行理财。

3.互联网金融服务+出行场景

出行场景中既有司机又有顾客,还涉及到结算问题,滴滴出行最为最受欢迎的出行应用,其与支付宝,微信等金融产品合作,使线上支付更加方便快捷。作为解决“最后一公里”的共享单车平台ofo与蚂蚁金服旗下的芝麻信用达成战略合作。凡ofo的上海用户,只要芝麻信用分在650以上,即可免去99元的用车押金,直接享受ofo的共享单车服务。“信用解锁”使人们的出行更方便。

4.互联网金融服务+网购场景

网购行为与资金与商品有关,在网购中会出现金融需求。网购平台一端连着电商,一端连着支付平台。以淘宝和京东为例,蚂蚁花呗和京东白条都大大的刺激消费者的购物需求。同时,网购+运费险使保险服务渗透进去,金融服务更加多元化。

三、互联网消费金融的风险监管与完善

金融监管趋严和合规性发展,使互联网消费金融平台在风控建设、渠道拓展、资金成本等面临多重压力。近期,不良资产处置、追债行业的升温也正说明了这一点。

1.建立“信用闭环”生态圈,降低违约风险

线下业务操作模式里,风控人员会与借款人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但在互联网金融领域,风控人员根本完全看不见客户,如何把好最后一道关,杜绝上述借款人的欺诈风险,却是一个未知数。此外,一些消费者在多个平台借贷,入不敷出,进一步采取“拆东墙补西墙”方式,这不仅不利于信贷资产的安全,更不利于互联网消费金融平台的长远发展。互联网消费金融若想做大做强,必须要持开放的态度,不仅要依托于自己的交易平台,更要与其他消费平合,拓宽消费群体范围,实现客户资源共享,与利益共同体携手,打造“信用闭环”生态圈。

2.建立“资金闭环”生态圈,加强互联网消费金融平台与传统银行机构的合作

互联网金融平台的兴起与快速发展,极大程度的冲击着传统银行机构,与其抢夺着市场份额。传统银行开设线下网点成本高昂,但互联网金融成本较低,因此在市场中的竞争力下降。因此这也成为倒逼传统金融机构改革的驱动力。互联网金融平台只能绑定银行卡获取资金来源,无法直接吸收存款,此外,互联网金融机构与传统商业银行之间的转账汇款有一定的限制。因此,如何使传统银行灵活应对场景化消费金融,如何提高现有网上平台对消费者的服务质量,成为金融机构发展的重点。互联网消费金融与传统银行有必要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才能实现双赢。因此,我国金融机构通过建立信用闭环,在客户信息已知的情况下,对每位客户的消费信贷资金进行有效监管,线上线下金融机构互通有无,把控资金风险,有效控制消费者消费贷款的数量与质量。

3.加快互联网金融的法治建设

目前,我国针对互联网消费金融监管仅出台了《消费金融公司试点管理办法》一部规范性文件,没有适用全国的法律法规,一方面不能覆盖所有的互联网消费金融从业主体,例如,电商、分期购物平台等,另一方面法律位阶不够,如果管理办法与其他法律法规冲突,就面临效力不足无法执行的风险。建议制定《互联网消费金融管理条例》,相对于管理办法更加细化并具有可操作性,提升互联网消费金融的立法位阶。

参考文献:

[1]鄂春林. 基于场景视角的互联网金融资产端创新[J]. 新金融,20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