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网络的实训报告范文
时间:2024-01-10 17:47:1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关于网络的实训报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网络实训;师生角色转变;项目考核
“以行业要求为目标,以市场需要为导向”,这是目前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办学理念。但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各行各业对人才综合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从业人员不仅要掌握实用的专业技能,同时在沟通、协调、管理、创新等能力方面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给目前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就业带来了更大的压力。从目前我国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结构来看,大多数学生还存在综合素质较低、自主学习能力不强、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专业兴趣不浓厚等问题,这种现象已经成为普遍。
一、网络实训的重要性
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促进了网络的发展。计算机网络已经普遍存在于我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环境中。计算机网络技术的相关课程在教育行业中显得十分重要和普遍。近几年来,为解决计算机网络实训课程的教学,全国各中等职业学校正在积极地组建自己的网络实训室,这不仅需要硬件环境的支持,而且还需要有相关软件的配套教学,如:课程的设置、教材的选择、教学方法改革等。
二、传统网络实训
在中国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中,教师在学生心目的地位一直神圣不可侵犯,教师始终处于指挥、管理、评判的地位,是教与学过程中的绝对权威,学生仅仅是命令的执行者、知识的接受者。这种模式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专业兴趣不浓厚,学习积极性不高;学生缺乏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老师难以把握学生的实验情况。
三、网络实训是关键,师生角色需转变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会接触到“角色”的概念,它主要是根据具体外在环境的变化,给自己或别人定义的某种身份象征。例如:教学中的老师与学生、电影中的演员、公司中的经理与职员等。经过多年的网络实训教学发现,将实训课堂上老师和学生的角色转变为工作岗位角色进行教学,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专业兴趣都有明显的提高,学生的提问也逐渐增多,学习情绪十分饱满,教学效果非常显著。在此,关于网络实训中,师生角色转变的具体实施方法作如下说明:
(一)实训准备
全班学生按优差生混合搭配进行分组,每组6~8人。每个小组假设为一个网络集成公司,他们分别负责网络的规划、安装调试、维护等工作。
根据课程的进度和要求,把每一个实验制定成为相应的网络实训项目,设计出适合教学使用的统一项目文档:如项目实施要求、项目实施计划和人员分工及项目验收报告。
(二)师生角色的转变
1.老师
老师在网络实训中主要担任项目监理、技术支持和最终用户三个角色,这三个角色主要负责以下内容:
①项目监理
对项目任务做整体的规划,制定相应的设计方案及人员安排,对项目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做出预测和解答,监管项目的质量及完工情况,同时收取各网络工程小组的项目验收报告。
②技术支持
能够及时有效地解决在网络工程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
③最终用户
在每个项目中,提出用户个性化的需求,例如:组建办公局域网,要求实现共享打印、网络安全访问等。
2.学生
根据不同的网络实训内容,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学生的角色,一般在网络实训中常见的角色有客户经理、项目经理、布线工程师、设备调试工程师和方案整理,这五个角色有着以下不同的分工。
①客户经理
充分了解客户需要,并详细记录客户需要,与项目经理及小组所有成员商讨项目的可行性。同时,配合整个项目的完成。
②项目经理
首先召集小组所有成员商讨项目的实施方案。然后根据客户提出的要求,规划网络结构并画拓扑结构图,明确各人员的分工,并指导整个项目的完成。最后项目验收,上交项目验收文档。
③布线工程师
根据拓扑结构完成各设备准确无误的连接,配合设备调试工程师完成设备的调试工作。
④设备调试工程师
根据用户的要求及网络拓扑结构,完成相应网络设备的调试工作。如果调试过程中出现问题,必须积极与小组其他成员进行商讨解决。
⑤文案整理
收集在本项目中所产生的所有文件,包括:项目实施要求、项目实施计划及人员分工、网络拓扑结构图及项目验收报告。
注意:在角色分配时,最好为每个角色准备相应的工作牌,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明确自己的分工。
(三)教学实施
1.确定项目
根据项目的要求,老师首先需要介绍整个项目的规划与设计方法,讲解在项目中涉及到的知识点;然后,老师将项目实施要求发送到每个组。
2.完成项目
小组接收到项目实施要求后,首先分析项目要求并画结构图;然后,学生按照自己角色完成相应的实验内容。如果某实验小组在完成过程中出现问题,小组应先自行讨论解决,如果不能解决,可以请教其他小组的技术骨干,如果都解决不了,最后把问题汇总到老师处,同时进行集体讲解。
3.验收项目
学生每完成一个项目都会有验收报告,主要评价项目是否按要求完成,并且评价完成情况的质量。在最后的验收过程中,各实验小组应提供完整的实验文档,包括:项目实施要求、项目实施计划及人员分工、网络拓扑结构图及项目验收报告。通过竞争,评出优秀小组成员,并加以祝贺和鼓励。
(四)课程考核
计算机网络专业的网络实训内容在整个课程中占很大的比重,评价一个学生是否按要求掌握教学任务,我们除了使用传统的试卷进行理论考核外,使用最多的是通过学生完成网络实验的情况进行评定。
1.日常实训考核
在日常考核中包括学生平时完成实训项目的情况,提交的项目竣工文档是否规范等,这部分占总分值的百分之四十。
2.理论考核
虽然在中等职业学校的计算机网络专业中,教学实践的应用多于理论的学习,但是理论作为指导实践的思想和方法,迫使我们必须去理解和学习。针对中职学生,我们可以考核实训过程中的方法与技术要求,也可以考核计算机网络中的基本常识等。这部分占总分值的百分之三十。
3.综合实训考核
由任课老师制定适度的综合实训内容,通过学生小组对综合实训的完成情况进行小组综合评分,这部分占总分值的百分之三十。最后,根据学生平时实训的考核情况、结合理论考核和综合实训考核的比例,汇总成为学生的最终成绩。
在中等职业教育的计算机网络实训教学中,根据课程的要求,结合行业的需要,按不同的实训内容给学生定位不同的角色,把看似平常普通的课堂实训环境转变为竞争激烈的行业工作环境。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更生动形象地去学习和工作,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解决实验中的问题。通过这样的角色转变,可以使学生感受到在学校完成实验的过程类似于行业的工作环境,最终可以帮助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打下坚实的基础,从而缩短了中等职业教育与行业需求的距离。
参考文献:
[1]汪双顶,韩立凡.中小型网络构建与管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
篇2
关键词:windows平台 网络构建 实践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2)12(b)-0-02
The curriculum practice teaching reform of”constructthe network base on
windows platform”
HuangJunxian
(GuangDong Communication Polytechnic Guangzhou.GuangDong 510650)
Abstract:The problems of “construct the network base on windows platform” practice teaching discussed in this article,and the proposed improvement ideas and methods to improve the students to use the windows platform network formation and network service management vocational skills.
Key word:windows platform network building practice teaching reform
1 课程概况
掌握并应用windows服务系统是中小型企业从事网络建设和网络管理的核心技能之一,涉及IP规划、路由和远程访问服务、DHCP、流媒体等内容。在windows服务的实际应用中,企业往往部署了windows自带的服务(如DNS、WEB)和其他服务生产商的产品(如ServU、Helix),《基于windows平台的网络构建》课程教学内容包含windows server系统管理和服务管理、主流应用服务的配置与管理、IP规划与配置。培养学生掌握IP规划与配置能力和基于windows server网络服务器自带服务和市场主流应用服务的规划、配置、管理和维护能力。该课程是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理论同实操并重,课程应和企业应用实际紧密结合,并同IT职业技能认证(MCP)相结合。在理论教学中应注重TCP/IP各协议在网络网络组建和网络服务中的应用,在实践中践行TCP/IP;在实践教学中不仅应注重网络组建和服务部署的教学,更应当强调网络规划、网络维护中的故障检测与排除能力的教学。
2 课程传统实践教学特点及存在问题
(1)教学内容重单知识轻复合型知识。学生毕业后一般首先从事网络管理工作,在网络服务运维中学生需要应对的主要工作是网络故障检测与排除,而这项工作需要从业人员具有较为全面的网络知识和技能,并能结合网络故障检测知识对故障进行分析、定位和排除。在目前的课程教学中,教材基本都是按知识块进行编撰的,教师理论教学也是按知识块来进行教学的,而实践教学也是对单知识模块的部署与验证,例如DNS的教学中一般涉及主DNS、辅助DNS、委派DNS的讲授与实训,而忽略了DNS与WEB、DHCP、NAT、公网DNS的集成与应用,而在实际运维中DNS却是在上述集成环境中实现与应用的。(2)实训环境简单化。在学生实训过程中,传统教学通常采用未做部署的服务器进行实训,并普遍采用了虚拟化技术。由于服务器都是新装未部署的,因此学生在部署新服务时通常都能根据提示顺利完成实训,而采用了虚拟化技术则组网变得更加容易,大大节约了时间和投入成本。而在实际的工作环境中,一些应用服务的部署通常是在已安装了部分服务的服务器上部署,网络组建则是在物理设备上接入,这在服务的安装与部署和网络组建上都必须考虑原有网络环境因素,并且在部署时还存在一些不确定因素(如端口冲突、通信故障等),这些恰恰是学生应学习的技能重点。(3)实训重部署与验证轻过程与质量控制。教师在考察学生实训质量时通常只注重实训结果而忽略实训过程,在实际工作中,工程师进行工作任务的每一项都需要进行测试,如果遇到问题应及时解决,个人无法解决则可以借助团队力量去解决。对工作任务的分步骤完成与测试,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熟练运用各类测试工具及时发现问题,避免产生更复杂的错误,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操作规范和团队协作能力。
3 课程实践教学的改革措施
(1)重构实训项目。针对每一个知识单元的实训教学,学生首先需要掌握本知识内的项目实践,其次是该单元知识和前序知识间的集成应用实训。通常前者都是一些相对简单的配置与验证性实训,而后者才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课程知识的关键。对于单元知识内的实训,可以将企业应用分解为小需求项目,通过小项目来考核学生对单元知识的掌握程度,例如在WEB服务构建中设计了4个单知识实训:公司静态网站的、公司动态网站的等,这4个单知识实训覆盖了WEB 服务的所有课程知识,如图1所示。对于复合型项目实训,应引入一个复合型的企业实训,考核学生在一个复合环境中如何实现本单元知识和前序单元知识的掌握程度,本例中不仅考核Web服务知识,还考核前序单元的路由、DNS、FTP等知识。WEB单元项目实训项目如图2所示。在实训项目的实施上,单元小项目实训可以在课内或者学生课后完成,学生可以根据教师教学演示和教材教程帮助下自行实现。对于复合型项目实训则安排在实训课中以小组的方式完成。(2)构建进阶式项目实训体系。课程教学内容以工作任务为主线,TCP/IP协议为暗线,按从易到难规律组织课程知识单元。每一个知识单元的单元项目实训按单元知识的难易情况从易到难设计,复合型项目实训则由本单元知识和前序单元知识构成。由此构建单元内递进关系的单元实训项目和各单元进阶式复合型实训项目,如图3所示。(3)实训环境即工作环境。在实际工作中,windows服务首先必须解决硬件服务器的连接和网络接入的配置,然后根据企业应用需求做服务部署。通过在学生实训计算机上安装多块网卡,并配备路由器、交换机、配线架、跳线等设备,让学生根据实训拓扑和企业应用需求进行网络组建和服务的部署,提供了与工作环境一致的实训环境。,通过故障的检测与排除很好的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能力,并增长其工作经验。在课程实训中,每组设备因不同班级课程的实训,计算机及网络设备会因此存在历史配置,在计算机、网络设备并不设置自动还原,跳线和接插件老化等综合环境下实训必然会出现一些不确定性的故障和冲突(如跳线问题、服务冲突、路由错误等)。这些问题正是将来工作环境中常见的问题,学生实训时,会因这些问题而对本次实训产生影响,学生首先需要运用故障检测与排除知识解决这些问题,然后再部署计算机和网络设备以完成本次项目或工作任务。对所有网络设备都不设置自动还原功能,目的是人为的为学生“制造故障”,这如同一个新网络管理员接受旧网络管理员工作时面临的问题,他需要用到网络故障检测与排除的综合知识及技能。在真实的工作中学习,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这不仅让学生掌握了本门课程的知识和技能,还锻炼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技能。(4)全程跟踪式项目实训过程控制方法。传统项目实训单纯采用学生实训、教师辅导的模式。我们发现在这种模式中,大多学生在实训前没有进行实训预习,实训效果较差。考虑到该课程对技能性培养要求非常突出,课程组为此设计了全程跟踪式项目实训过程控制方法,严把项目实训关。学生以分组方式完成整个项目实训,教师跟踪并控制学生实训过程及结果,如图4所示,具体如下。①首先教师分配下一次课的实训项目,并要求学生在实训前完成项目分析,提出解决办法,并设计成PPT,提前提交给教师(FTP)。②教师在实训前检查学生的PPT以便了解学生对本次项目的具体准备情况。③每次实训前老师随机抽取1~2组学生上台讲解对这个项目实训的分析过程及解决办法,此时根据出现的疑问采取师生互动讨论的方式及时解决。对于PPT出现的普通问题也在实训前引导学生讨论解决。对于个别小组的问题,教师单独同小组讨论解决问题。④学生开始实训,对于实训中出现的问题,引导学生通过讨论,查阅资料自我解决。⑤实训结束后,提交完整的项目实训报告文档(包括步骤、分步骤现象、分步骤测试结果、实训结论、出现的问题及解决过程描述)。⑥教师审阅报告文档,评分并记录成绩,下次授课时再总结本次项目实训。
4 结语
通过设计进阶式项目实训在真实工作环境的实训环境中按项目过程控制方法完成源于企业的工作任务,很好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实现学生实训与实际工作一致,不仅培养学生技术技能,还从实训中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
参考文献
[1] 姜大源.工作过程导向的高职课程开发探索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 晏立强.高等学校实践教学改革探讨[J].轻工科技,2012(1).
[3] 冯德山.关于实践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讨[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篇3
关键词: 计算机基础课程;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913(2007)04-0022-04
1 我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现状
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基本信息素养和信息能力,使学生能将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用于其工作领域,成为既熟悉本专业知识又掌握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复合性人才。在进入信息时代的今天,计算机基础教育对于提高21世纪大学生的素质和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意见”和中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改革课题组的研究成果“中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体系2004 ”等文件精神,我们在2004年将目前面向全校所有专业开设“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名称改为“大学计算机基础”,将各类程序设计语言课程统一定为“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教学中尝试采用了多样化、立体式的教学模式,逐步完善和充实了课程教学内容,在“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中强化计算机文化、信息处理基础、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技术等内容的教学;在“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课程中强化程序设计思想,突出利用计算机分析问题的思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两类课程的实践环节教学均得到较大的重视,除了正常的课内教学之外,均增加了等量的课外实践学时,与此同时加大网络课程建设的力度,进一步了解国内同类课程的设置,加强与国内同行间的交流,教学水平与教学质量力图与国内著名高校接轨。经过多年的努力、实践和积极探索,通过不断转变教学理念、更新教学内容、完善教学方法、改进教学手段,我校基本构建起比较完善的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体系,形成了一定的特色。2006年4月经专家验收,“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被评为校级精品课程。
2 我校的专业设置和学生入学条件
我校的专业设置和2005级以及以前学生入学条件如表1所示。
3 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课程设置方案
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我们认识到大学生的计算机基础教育是一个循序渐进的教育过程,要着眼于学生信息素养和信息能力的培养,包括通识素养和能力与应用创新素养和能力。通识素养和能力是对所有大学生的基本要求,是指在接受高等教育之后,在信息技术方面应该具备的基本知识和能力。例如计算机的基本知识,信息表述能力、信息交流能力、信息搜索能力等。应用创新素养和能力是指学生能自主学习,具备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开发能力,能灵活自如地把计算机技术用于专业研究领域。实践证明,许多在计算机技术领域有成就的人是非计算机专业毕业的学生。他们既具有本专业的知识,又掌握计算机技术,跨学科的人才知识面宽,富有创造精神。关键在于正确引导和培养。
在研究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课程设置和教学时应当充分围绕这两个层次素质与能力。为此我们提出“3+1+X”(3门通识课+1门限选课+X门任选课)的分层课程设置方案,开设8门核心课程 ,表2给出了8门核心课程名称以及学时设置。
其中,“大学计算机基础”、“计算机基本操作技能”和“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为”为全校通识课,课程主要涉及计算机基础性和适用性的概念、技术和应用,它在培养学生的计算机知识、能力和素质方面起到基础性、先导性的作用,我们学校已将它们纳入学校通识课范畴,并作为学校重点课程来管理和建设。
对于“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课程考虑到学生的兴趣不同、计算机基础不同、专业需要不同,由学生所在院系在“C语言程序设计”、“Visual Basic语言程序设计”、“Visual Foxpro语言程序设计”和“多媒体基础应用”四门课程中任选一门作为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课程。
在三门通识课程学习完成之后,各专业可根据需要在“数据库技术及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应用”中选择一门作为专业限选课。
为了达到新形势下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的目的,学校在学分制下采用的是多模块、多层次的进阶式教育模式。由于学生的基础各异,学校还提倡学生根据自己的基础知识、兴趣爱好和实际应用需要选修一些计算机课程和计算机实用技能课程。为此,我们还设置了一系列信息类选修课程,供学生自主选择。学生自主选修课程设置表如表3所示。
4 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课程建设的进一步改革设想
4.1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网站的建设
网络课堂的教学模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师生之程网络课堂内容。2006校级精品课程“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的网络课堂目前包括“大学计算机基础”和“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C语言)”两门课程。在使用中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1)扩容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网络课堂,将建设包括8门核心课程的网络课堂,完备相应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材建设。
(2)完善网络作业平台,实现在网上向学生布置作业、网上辅导答疑、网上做作业、网上批改作业、网上测试、网上讨论等一系列网络教学活动,充分发挥校园网在日常教学以及教学管理中的功能。
4.2教学方法的改革
在教学中要继续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注重发挥学生在各个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作用,注重采用多种教学形式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综合素质。
(1) 集中课堂教学。
根据各门课程特点发挥集体的智慧和经验制作优质的电子教案和多媒体辅助教学课件,并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和多媒体软件进行生动、形象、直观的教学,使得介绍理论概念时不生硬、不枯燥,实时演示实际操作时具有直观性和动态性并保持有趣性。
(2)分散自主学习。
为了培养学生的自学意识和能力,在教学中要继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自学,把课程中的部分有趣又相对简单的章节留作自修内容,以论文、小结、调查报告等形式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
(3)实践中学习。
在实训教学中,强调基本操作方法的灵活运用,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学习意识。为了有效地进行实训教学,首先要加强实践教学指导的力度,我们将聘请一些具备厚实计算机操作能力的学生和教师一起进行实训辅导,其次制定科学的、系统的、先进的实训基本要求和目标、提高要求和目标以及综合要求和目标,同时配套以实训教材、电子课件、实训案例和实训素材做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以发挥学生的才智,达到锻炼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4)理论结合实训的教学。
部分理论知识由于课时的限制和学生的基础无法详尽地介绍,如“大学计算机所基础”课程中数据库基础、多媒体技术基础等部分内容。在教学中通过实际案例驱动教学,在较少的学时下使学生能通过实例既理解和掌握了繁多的基本概念,同时可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发其进一步学习的意识,以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5)网络课堂。
网络学习模式本身就是一种潜意识的课程学习,学生在使用网络环境时会促使其学习的欲望,并能与教师之间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6)课外科技活动平台。
配合学生自发成立的青岛理工大学计算机分会活动,定期为学生举行计算机前沿技术、常用热门软件操作等讲座;开设共同关心的问题论坛;引导学生走出校园到知名企事业单位参观、考察,真实感受社会、感受专业。
4.3实训教学改革
信息类课程的特点之一就是理论和实践并重,所以学生实际运用计算机的能力可以作为评价课程教学效果的尺度之一。我们在日常教学中非常重视实训教学,并不断地进行实训教学的改革尝试。
(1)根据实训教学要求,我们将按照知识点建立“基本实训+提高实训+综合型实训”的分级体系,分级考核和锻炼学生对知识点的综合应用能力。
(2)考虑到新生计算机操作能力参差不齐,对一些具备计算机操作能力的学生可以让他们优先获得学分,我们在每个学期将分三阶段进行过关测试,分别按照达到基本、提高和综合能力给出及格、良好和优秀成绩。
(3)在有限的实验课学时内,加强实验教学的管理和实验教学的资源,建立开放机房。
4.4高素质师资队伍建设
几年来我们已形成了一支队伍稳定、热爱基础教学、团结协作、勇于改革,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队伍,其中包括一名校级拔尖人才,两名校级青年骨干教师,一人获得宝钢奖。为了深化教学改革的力度,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师资队伍的建设也是一项长期不懈的工作。
(1)我们将一如既往地定期进行教学法研究和专题讲座。
(2)组织教师进修学习,不断更新知识。
(3)积极接受和培养青年教师,鼓励年青教师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提高自身的学术素质。
(4)积极参加全国各地区的教学研讨会,向兄弟院校学习,取长补短。
5结束语
经过多年的努力和实践,在大学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教育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并得到了肯定,但是课程设置和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的问题,比如学校定位、学生来源、专业特点、师资结构等。我们所做的工作和将要进行的改革无论是课程设置、课程内容更新,还是教学方法的改革等,目标都是明确的,那就是为了提高我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教学质量、教学效果,最终使学生受益。
参考文献:
[1]冯博琴.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育“白皮书”与教学改革实践[A].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报告论坛论文集[C],2005.
[2]龚培增.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建设与教学改革实践[A].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报告论坛论文集[C],2005.
篇4
Abstract: Computer network technology is the backbone of university computer technology involves specialty courses which related to electronics,computer software,computer hardware technology and other disciplines. In the teaching process,it occupies an extremely important position. This course starts from the university status of computer network technology,discusses the optimization of the teaching of some of the measures.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课程;现状分析;教学方法
Key words: computer network courses;analysis;teaching methods
中图分类号:G4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24-0191-01
1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的教学现状
随着现代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正在给人类带来一场新的产业革命,信息已成为人类赖以生存的最重要资源。而信息的社会化、网络化、全球经济的一体化,都受到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巨大影响,这对高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是信息技术通信领域的重要支柱,然而,调查发现目前在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的教学中,网络技术飞速发展与师资老化的矛盾日益严重,这将从根本上制约教育质量的发展。
另外,一些学校的现行教材中教学内容滞后,以学科为体系的痕迹明显,教学内容偏多偏深,实践与能力培养不够突出,教学要求与培养“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目标存在一定的差距,而且专业实习、实训的设备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有一定的差距,学生实验教学往往不能按要求进行,从而对教学改革的进程起到消极影响。
2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的优化
2.1 优化课程体系
在课程设置上,学校应当坚持应用能力“宽窄”结合的方针,使学生逐步深入全面地掌握网络知识,培养学生各个方面的网络应用能力,同时适当兼顾计算机其它应用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毕业后能适应多种职业岗位群的需要,按照网络集成、网络管理和网络软件开发三个方向成组设课,强化这三个方面的应用能力。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发展方向和接受能力自主选择相应课程。学校在制定教学计划时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和社会需求安排四大类课程的教学内容和学时比例。技术基础课以教会学生掌握从事职业岗位所必须的科学原理、方法和使用这些原理和方法去分析、判断、解决生产第一线或工作现场实际问题的能力,技术技能课是以行业的职业技能为目标,将职业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岗位操作能力的训练,这两类科目的学时数可以适当减少;公共基础课应满足学生学习和应用职业岗位技能所必备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的需要,培养学生掌握科学思维及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课程的学时数比例可以适当加大;而选修课是以跨专业或高新技术等课程为主,以培养学生的就业适应能力、专业技能综合能力,门数尽可能多、范围要广些。
2.2 丰富教学内容
计算机网络技术主要是关于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理论,比如有网络的拓扑结构、网络体系、网络设备以及网络应用等,重点是相关内容的理论阐述,网络设备中的网卡主要介绍网卡的结构及工作原理、分类情况以及性能指标等纯理论的知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互相结合,可以结合网卡的性能指标以及分类情况介绍网卡的选型以及网卡的安装等实用知识,将网卡相关的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学习兴趣。网络应用技术主要介绍电子邮件系统的工作原理、使用的协议等枯燥难懂的内容,教师则可以结合电子邮件的收发工具进行教学,这样既有助于学生对基本原理的理解,提高对实际应用的认识,又能结合相应的社会实践活动。在实验、实训教学中,教学目的是验证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工作问题的能力,这就更需要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结合起来,培养学生面对具体问题独立分析、解决的能力,教师应该适当增加专业基础课的实验比例,加强学生的职业技术、技能培养,加强技能实验和设计型实验,扩充专业实训科目,使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有机结合,要求学生独立理解实验、实训任务,自选仪器材料,自行设计方案,独立完成,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2.3 优化教学方法
传统的教学往往是以教师为主,学生则是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整个教学过程体现为学生听、老师讲的单方面交流,学生的认知主要表现为记忆的形成,教师和学生之间缺乏交流。这种学生被动接受的方式是一种静态的教学方式,阻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激情和创造,而使授课平淡、乏味、呆板,严重影响教学效果。因此,现在应采取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交互式的教学,采用项目设计制作、现场模拟、社会调查、案例分析等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比如组建网络教室的组建、建设小型校园网的建设、改造小型办公室网络改造等实践活动,从而丰富整个教学过程,发挥网络通信及网络资源共享的特征,进行网上教育,包括电子教案、电子阅览、电子作业,这将有效缩短教师与学生的距离,加强教学交流,提高教学效果。
篇5
通过这次综合模拟实训的操作,使药品营销专业的学生能比较系统地联系医药企业商务活动的基本程序和具体方法,加强学生对所学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实际操作能力,提高在企业商务活动中的基本技能,也是对学生所学专业知识的一个综合检验。
二、实训时间:
三、实训内容:
1、医药市场调查与预测
使学生在了解市场调查基本原理、知识的基础上,掌握如何策划医药市场调查方案。学会进行信息识别、传递和利用各种方法查找资料。学会设计市场调查问卷,掌握问卷设计的技巧。学会进行用实地调查方法获取一手资料,按撰写报告的一般要求与体例撰写调查报告。如我们组把“扑热息痛”作为我们调查的对象,针对“扑热息痛”,我们拟定一份市场调查提纲,制定市场调查计划方案,我们还设计一份关于“扑热息痛”的市场调查问卷,并展开调查,最后总结并撰写医药市场调查报告。
2、商务谈判
学会倾听,学会善问,学会巧答。学会适当时候给对方制造僵局,学会打破对方制造的僵局。学会给对方作出适当的让步。学会如何获得对方的让步。在这次实训中,我们两人为一组,自拟谈判课题,进行模拟谈判。谈判中制造僵局、打破僵局都需要一定的技巧。最后撰写合同,拟定协议书。
3、医药促销
让学生掌握电话邀约的步骤和方法及打电话的基本技巧。掌握拜访客户的技巧。掌握进行产品演示的技巧。我们基于自拟的背景资料设计电话邀约方案,并结合打电话的技巧按照邀约方案进行角色扮演练习,并模拟了销售药品的场景。观察者对销售人员所提出问题的质量和问题的效果进行评价。
4、经营分析
通过医药企业经营分析与评价,培养学生正确分析和评价企业经营活动的实际能力。判断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长期偿债能力,掌握债权人提供的资本和所有者提供的资本的对应关系。了解企业的财务结构与债权人投资人资本受所有者权益的保障程度,并掌握分析企业盈利能力。资产负债表分析实:物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 负债比率=【债务总额/资产总额(或权益总额)】X100% 利润表分析实务:毛利率(%)=(毛利/销售净额)X100%=【(销售净额—销货成本)销售净额】X100% 经营利润率=(经营利润/销售净额)X100%=(税后利润/销售率额)X100%
四、实训体会
这次的实训,把书面上的知识运用到了实际,这样不仅加深我们对营销的理解,巩固了所学的理论知识,而且增强了我们的营销能力。实训中确实学到不少东西,也了解一些社会的现实性,包括人际交往,沟通方式及相关礼节方面的内容。随着关系网络不断的扩大,营销渠道也不断的在拓宽,有熟人带来的新客户,也有不少“慕名”而来的新客户。在与客户商谈时,热情和耐心绝对是杀手锏,特别要注重你的表情。这次实训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那就是电话邀约和商务谈判的角色扮演上。第一次,上网查了很多关于这方面的知识,但自认为表演的不是太好,也许是第一次吧。电话邀约的角色扮演上,我已经很高兴了,因为这次扮演明显比上一次好多了。这让我觉得做什么事情,都要有第一次的尝试,没有尝试哪来的经验和教训,就更不用说第二次的成功与失败了。
篇6
1.科学设置教学体系,优化课程内容。
卓越通信工程师的培养离不开科学的教学体系和完善的教学内容。卓越通信工程师培养的教学体系结构可参考辽宁工业大学(以下简称我校)现有的通信工程专业教学体系结构,如图1所示,并适当调整体系内容,优化课程内容。其中《基础教育必修》是通识教育,主要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数学、物理、外语、计算机知识能力,培养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在基础教育必修课程中,适当加大了计算机基础知识学时比例,为下一阶段的专业学习打好基础。《学科技术基础必修》是关于学科基础知识的课程体系设置,其中包括电路与电子学知识领域,计算机知识领域,信号与系统知识领域,电磁场知识领域的课程。在这些课程设置中,适当加大了电路与电子学课程学时比例及实验学时比例,增加了计算机类课程学时比例。教学方法也从说教,改为学生边学边做,或实际电路实现,或用仿真软件实现等,改变了学生以往被动学习的状况,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科技术基础任选》课程设置是关于学科基础拓展知识部分,课程设置时,增设了嵌入式技术开发,传感器原理,C语言,MATLAB程序设计等。扩大了学生学科基础应用知识范围,加强了学科基础应用能力既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专业成组选修》设置了符合当今通信技术发展需求的课程。如《现代交换原理》,并优化其课程内容。讲述现代通信网的交换原理,既电路交换,分组交换。电路交换主要以程控数字电话交换原理为例,分组交换主要讲述了以IP分组交换为代表的交换原理,符合当今电信网的发展。《光纤通信》,讲述通信网主要传输技术,是目前宽带通信发展的主要传输手段。计算机网络与通信课程讲述TCP/IP协议,路由设置等,符合通信向IP数据通信发展要求。《专业任选》开设了通信前沿技术课程,如无线通信新技术。将来还可以开设智能光网络,TD-LTE下一代移动通信技术等。开拓学生专业视野,跟踪通信前沿技术,适应通信事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实践环节》设置,除了课程的实验之外,设置了系列实习,课程设计及毕业设计。如:计算机实习,让学生掌握计算机硬件组成和软件编程;电子实习,培训学生电工电子基本技能;生产实习,使学生掌握通信电子产品制造调试;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设,完成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理论综合设计;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课设,进行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理论综合设计;数字系统综合设计,通过CPLD/FPGA进行数字系统设计;高频电子线路课程设计,进行高频电路综合设计;单片机与接口技术课设,让学生进行单片机技术综合设计;通信综合设计,进行专业综合设计;最后17周的毕业设计。实践环节的设置,体现了“做中学”培养模式。通过增加实验课程内容,加大课程设计学时比例、内容深度,保质保量完成毕业设计,并依托我校现有的综合网络平台,再增加校内通信网络技术实训内容,使学生经历通信设备使用、操作、维护的工程实践,具备行业基本实践技能,对卓越通信工程师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2.加强考核体系。
加强对学生的考核力度,细化考核指标。考核学生的工作态度,基本理论掌握情况,实际操作技能,专业实践成果,综合能力素质及团队协作精神等。做到“做了,就有所收获”。基础课程的考核,可分为平时主观能动性的表现,课内实验成绩,期末试卷成绩,总评得到总分数。课程设计的考核,考核设计内容的准确性、完善性、课程设计论文的规范性。实习、实训的考核,考核基本操作技能,考核对相关知识掌握的程度,考核理论指导实践、应用于实践的能力。毕业设计的考核,考核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考核设计内容的正确性、实践性和可行性,分析设计成果的经济效益。
3.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创新活动。
卓越通信工程师的培养,一方面要保证学校及外部环境对学生提供的良好的教育环境,高的教育水平。同时另一方面也离不开学生自己主观能动性的积极发挥。只有将所学的知识,前人的经验历练成自己所得,才能再创造出新的成果,新的事物才会诞生,科技才会进步。正因如此,通信工程专业组建了“青苹果创新乐园”。学生在这里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进行通信系统的小设计,小制作和小发明。多年来,我校通信工程专业学生都积极参与校,省乃至全国的一些竞赛,如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挑战杯”设计大赛,及全国“蓝桥杯”软硬件设计大赛等,并多次获得较好成绩。所以鼓励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各类创新活动中来,充分发挥每个学生潜能,锻炼每个学生能力,培养个性发展,无疑是卓越通信工程师培养的可靠保证。
二、卓越通信工程师校外企业联合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创新
高等学校要培养卓越通信工程师,一定要建立与企业联合培养的新模式,依靠企业工程师和学校指导教师共同指导、联合培养,为学生计划培养目标,设定出切实可行的培养方案,同时共同组织实施培养过程。在校外企业培养过程中,依托企业生产平台,使学生深入到生产实践中去,进入到行业产业链的各个环节,进行诸如通信工程建设的勘测、设计、施工、运营、管理、设备维护,通信产品的设计、研发、调试等。累计半年到一年的时间,完成工程实践学习。
1.认识实习阶段
学生在这阶段要调查通信行业情况,技术发展需求,感受企业文化和工作,形成工程概念,培养初步的工程师素质。
2.专业实习阶段
:实践教学环节由企业工程师和学校教师共同指导学生的方式。学生在通信相关企业实习,课程与内容着力发挥企业的技术和设施优势,让学生参与产品的开发、设计、研制和生产。或经历现代通信网络的开通、调试、运行、维护和工程建设的系统化、工程化训练,使学生具备坚实的工程实践基础,具有设计开发或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毕业设计
以企业中技术难题为毕业设计题目,利用企业实习基地,学校企业双方负责学生完成毕业设计。
三、卓越通信工程师人才培养平台的建设
卓越通信工程师人才培养离不开培养平台的建设。信息学院依托学校的支持,为通信工程专业卓越通信工程师人才培养提供了电路基础理论课程系列实验室,如模拟电路实验室、数字电路实验室、通信电子线路实验室。计算机系列课程机房,可进行C语言程序设计开发、JAVA语言程序设计开发、VC++语言程序设计开发。嵌入式技术系列开发实验室,嵌入式开发实验室,单片机技术实验室,EDA技术开发实验室。信号处理技术系列实验室,如图像处理实验室,DSP技术实验室。通信技术实验室,如光纤通信实验室,现代交换实验室,综合网络平台。还提供了大学生创新实验室,提供了通信电子产品研发所需的各种仪器仪表。通过这些实验开发平台,学生可以沿着某一技术方向进行系统的学习,深入的研究,开展创新活动。正因为如此,通信工程专业的学生多次在省、全国电子设计大赛,挑战杯大赛,全国信息技术大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1.通信综合平台的建设给卓越通信工程师人才培养提供了有力的实训、实验、设计开发平台。
通信综合平台是采用电信级的设备组建成综合的通信网络,其中包括了数字电话交换设备,SDH光网络设备,IP数据通信设备,VOIP软交换设备,宽带接入DSLAM设备。通过此综合通信平台,可进行相关通信知识教学、开放实验教学、综合网络实训,新业务开发、新信号传输模式研究等。数字电话交换设备,可进行交换机的物理配置、局数据配置、交换局开局、设备安装调试等系统实训。SDH光网络设备,可进行光纤损耗、色散的测量,SDH光电口参数的测试。工程项目实训如:业务配置(时隙配置),通道保护配置,复用段保护配置。ADM站的组网设计。IP数据网络,可以完成局域网创建,路由网络的OSPF配置,广域网互联,网络交换和路由设计实训,IPv6基础实训等。VoIP网络可实现语音网关基本应用、拨号策略配置、语音服务器配置,实现端到端的VoIP电话网络。宽带接入技术可以完成宽带接入技术开发及组网实训。由于此平台涵括了电信的基本业务,实施范围广,为卓越通信工程师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实训技能训练、创新开发提供了很好的应用平台。
2.企业实习基地的建设。
我校通信工程专业先后与中国移动锦州分公司、中国联通锦州分公司、中国电信锦州分公司分别建立了校企合作教学基地,为卓越通信工程师人才培养创造了工程实践、实习的有利环境。我们已经连续多年带领通信工程专业高年级学生到锦州移动、锦州联通,锦州电信实习。聆听企业总经理关于企业发展战略报告,移动全网(CMNET网络、WLAN网络、GPON网络、IMS网络)技术讲座,移动全业务(集团专线业务,家客业务,车务通业务)讲座,通信工程建设规范及监理系列讲座。TD-SCDMA无线网络路测实习,掌握了无线网络优化的方法和经验,将校内的理论学习和工程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TD-SCDMA交换机房实习,掌握了移动交换的基本原理。联通WCDMA设备机房实习,通过网管主要数据配置学习,明确了目前3GWCDMAR4版本的技术,同时了解了4GR5版本的关键技术。固话NGN通信网机房设备参观,网管数据配置练习,掌握了程控数字电话机与NGN软交换技术的异同。了解了电信城域光网络发展状况,学习了IPoverSDH,IPoverDWDM技术。通过企业实习基地的建设,启用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对卓越通信工程师的培养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
四、卓越通信工程师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
实现卓越通信工程师人才培养目标,使学生毕业后切实达到国家通用标准和通信行业标准的要求,卓越通信工程师人才培养离不开一支高素质,高水平,高能力的师资队伍。由校内工程实际经验较丰富的教师担任主要专业课程,由科研能力强的教师负责课程设计,生产实习,通信综合设计等实践环节。或直接聘请通信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工程师作为兼职教师到学校授课。并分期分批地选派青年教师参与企业工作,获取企业工作经验,建立工程教育中“教师—工程师”有机结合的新机制,建立“双师型”师资队伍。我校本科教学为实现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不断提高整体师资水平,以具有多年丰富科研经验的老教师为核心,建立科研团队,带领中、青年教师、学生参与科研活动。以年轻博士、实践能力强的教师为主,组建大学生创新团队,带领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信息技术大赛,“挑战杯”技术大赛等。派送教师参加辽宁省高教委组织的“卓越工程师”系列技术培训。派送缺乏企业经验的教师到行业企业实习,如电信网络运营商锦州联通、锦州移动等,参与实际电信网络的运营、维护及工程建设,掌握现代通信网络知识,提高工程实践能力,跟踪通信前沿技术。鼓励教师广泛开展横向科研,与企业合作,参与企业生产活动,拓宽技术视野,提高自身科研能力。要想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打铁还需自身硬。一支强有力的师资队伍无疑是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坚强后盾和可靠保证。卓越通信工程师的培养,依靠学院强有力的师资队伍,依靠学校给予的财力、物力支持,依靠行业企业提供的工程实践、生产平台,定会收到丰硕的成果。
五、结论
篇7
关键词:生物化学及检验技术 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 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5(b)-0203-01为进一步提高《生物化学及检验技术》课程建设水平,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根据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湖北省教育厅《关于评选高等学校省级精品课程的通知》等文件精神,结合我校1233办学模式,我们对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骨干课程之一《生物化学及检验技术》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进行了改革并取得一定的成效。
1 教学方法改革
《生物化学及检验技术》课程以项目为载体实施教学,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旨在突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作用的宗旨。一改过去理论加实验的教学模式,把过去验证性实验贯穿到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使学生的学习目的性更明确,彻底改变了理论与实验两张皮的现象,不同生化检验技能的训练也尽量采用临床常用的真实检验项目,把临床真实的案例引入教学过程,使学生学以至用的目的性更为明确,以期提高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具体教学方法如下。
1.1?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法是一种典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该教学方法的显著特点是“以项目为主线、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生物化学及检验技术》课程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依据临床生物化学检验工作过程和典型工作任务将该课程设计为15个典型项目,如生物化学检验技术的标本采集、处理与保存、临床生物化学检验质量控制、血脂测定、肝功能检验等。在项目学习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教学内容,理解和把握课程要求的知识和技能,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提高了学习兴趣,调动了学习了积极性。
1.2?PBL(以问题为中心)教学法
PBL教学法强调以问题为中心,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或由老师提出问题,学生带着问题学,针对性强,目的明确,效率高。PBL的教学效果取决于教师和学生双方的合作,因此双方评价能客观反映教师和学生对PBL教学效果。首先是学生对自己掌握的知识,应用及各种技能的发展进行自评,组内成员之间互评。其次是指导教师在学生的自评和互评的基础上,对学生的发言次数,发言内容和质量,复习资料和书面报告、以及小组学习,相互合作等进行评价,结合试卷成绩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第三是学生对教师的知识含量,教学态度,教学方法,语言表达,引导交流等方面进行评价。还要通过调查问卷对学生所学内容理解和记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自主学习,学习兴趣以及合作精神进行主观评价。
1.3?以现代教育技术为手段的网络教学方法
该课程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和学校丰富的网络资源开展教学。课程组每位教师都配置有一台电脑,中青年教师均通过《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培训,掌握了常规教学媒体的使用、网络辅助教学平台及多媒体课件制作等现代教育基本技术。教学课件均采用多媒体技术制作,部分实验操作技术也以视频形式向学生做标准技术示范。课程标准、教案、课件、课堂录像、自主学习材料等资源均已上网,实现课程的网络化和教学资源的立体化,从而为学生学习提供更加互动、开放的学习空间。
1.4?真实演练法
运用真实的临床标本对生化检验检测项目进行真实演练,在设计的实训教学项目中,除回收试验和干扰试验外,其它项目全部来源于临床常见生化检验项目。
1.5?案例引导法
改变过去以教师“教”为中心的灌输式教学形式的传统教学模式,积极开展采用以案例分析为背景的教学模式,运用真实的临床案例导入项目学习内容,通过启发式教学方式,加强课堂讨论,深得学生喜欢。比如:讲授“糖代谢紊乱”这一章节时,授课教师到医院病案室借用内分泌科糖尿病病人的病历资料,在教学时以实际病例为背景,讲解和分析糖代谢紊乱致糖尿病发生的过程,让学生们理解更深入、透彻,掌握得更扎实。
1.6?仿真实训法
运用临床常用的检查项目为实训内容,实现教学临床零距离。
1.7?现场学习法
运用现有的优秀教学资源襄阳市中心医院、第一人民医院及中医医院(临床教学基地)开展现场教学,有效弥补院内学习的不足。
1.8?以综合能力为目的考核方式
为适应现代人才教育培养目标,我们建立了全新的以综合能力培养为中心的实践考试模式。实践考试与行业接轨,按行业标准,由专任教师及行业专家参与,对常规检测项目进行抽签考核。考核方式分为口试(20%)和实践操作技能考核(80%)两部分。口试主要考核测定项目原理、参考值、临床意义及注意事项的掌握情况;实践考核主要考核实训材料准备的完整性、操作的规范性、加样的准确性、结果计算的正确性及结果报告的规范性等方面,全方位对学生的专业综合技能和职业素质进行评价。
2 教学手段
本课程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运用多种现代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为学生搭建良好的学习平台。具体采用的教学手段如下几点。
(1)“教-学-做-赛”一体化,在做中学,学中做,在“做”中“知不足”在“学”中“不知足”。“教、学、做、赛”一体化的教学手段是将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有机结合,在体现职业真实的学习情境中,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学生的做、实践项目的实施及技能比赛揉合为一体,做中教、做中学、赛中练,教、学、做、赛合一。其实质是将教室、实验室和工作情境融为一体,让学生感受情境教学的氛围,在项目实施中学习技能,获得能力。(2)利用现场教学充分发挥优秀教学资源的作用,紧跟临床发展动向。(3)仿真实训室提供贴近临床真实工作岗位的实训环境。(4)及时对各实训教学项目完成结果进行组内及组间评价,有效促进学生对检测结果质量的重视。
3 成效
经过积极的教学方法和和教学手段改革,《生物化学及检验技术》已成为我院的一门品牌课程。特别是项目教学,深受校内外专家、同事的好评。通过项目教学的运用有力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自主学习比以前多了,课堂气氛更为活跃,课后利用业余时间做实验、讨论问题的学生也多了,技能考核成绩明显高于以前传统方法学习的班级。具体成效如五点。
(1)实验结果准确率明显提高。(2)技能考核成绩明显提高,由传统教学班级(2009级)的平均82.5分增加到到改革后的(2000级)平均89.3分。(3)见习学生能在一周内顶岗工作的人数大大增加。(4)同学们协作精神得到充分锻炼。(5)学生理论知识掌握总体水平也有明显提高。
篇8
关键词: 教师个人空间 企业调研实践 实训教学
1.引言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要求:推动转型发展高校把办学思路真正转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上,转到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上,转到提高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上,全面提高学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创新驱动发展的能力。
为提高学生的应用型技术技能,在应用型高校课程改革创新过程中,实训教学尤为重要。为做好实训教学,在实训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笔者探索了一种基于教师个人空间与企业调研实践的“情―知―能―用―境”五步教学法。
教师个人空间指的是教师利用信息化教学,在“世界大学城”网站建立教师个人空间,专门用于课程教学;企业调研实践是指教师引导学生去企业调研,工学结合。
基于教师个人空间与企业调研实践,教师尝试的“情―知―能―用―境”五步教学法中,第一步“情”指的是通过励志演讲培养学生的情感和学习兴趣;第二步“知”指的是理论研习和知识储备;第三步“能”指的是技能训练和小组汇报;第四步“用”指的是企业调研和学以致用;第五步“境”指的是参加大赛,提升境界。
2.文献综述
2.1关于实训教学方法的研究
张庆尧[1]研究了项目教学法在实训教学中的应用,依据职业岗位(群)的工作任务、工作进程设计一系列行动化项目,师生通过共同实施这些项目而进行教学活动;志强[2]研究了钳工技能实训教学方法,即打牢基本操作技能基础,培养感觉技能,注重综合操作训练,并对学生的成绩及时做出评价;杨特育等[3]研究了应用型本科院校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方法,认为应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多媒体辅助教学,操作示范和启发式教学相结合,增强互动性;陆祥[4]研究了教和学的互动――会计实训教学方法,合理编排实训座位,以指导实训教学为主,穿插练习实训课程的重点难点知识,实施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白玲玲等[5]研究了高职制药专业实训教学考核方法;曹毅[6]研究了高职院校会计学原理实训教学方法的创新;杜萍[7]研究了“教育科研方法”课程两段七环节实训教学模式,按理论学习和实训教学两个阶段,分为“目标自学-教师讲授-生问互动拓展―教师评价―学生展示―教师点评―师生对话讨论”等环节。
2.2关于“五步教学法”、“三步教学法”的研究
曾宪皆[8]研究了郭汉民教授的“示范―查找―讨论―讲课―总结”研讨式五步教学法;董学琪[9]研究了网球训练“三步教学法”:“短式网球训练―过渡球训练―标准球训练”;尹世寅[10]研究了“复习―介绍―操练―练习―巩固”五步教学法,与任务型教学途径的比较及其在西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李黎静[11]研究了Presentation―Practice―Production三步教W法及其在牛津英语教学中的实践;易灵芝等[12]研究了电工学“三环节五步教学法”:“老师精讲―自主学习―必做实验―自选实验―综合考核”;吴海霞等[13]研究了微视频“五步教学法”在计算机实训课中的应用;雷成伟[14]研究了化学用语的“三步”教学法;朱美兰[15]研究了初中文言文“自主式三步”教学法,“自主―读,合作―译,探究―悟”;渠秀生[16]研究了“导学议练结”五步教学法在职高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2.3相关研究评析及本文的研究视角
以上学者关于实训教学方法的研究,以及“五步教学法”、“三步教学法”的研究,从理论和实践方面提出了独特的见解,为本文研究“情―知―能―用―境”五步教学法实训教学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但是,以上研究更多的偏向于综合方法的探讨,较少涉及一个单元的教学实例。对于网络教学空间的运用,以及企业调研实践涉及不多。为进一步探讨基于教师个人空间与企业调研实践的实训教学创新,本文尝试提出基于教师个人空间与企业调研实践的“情―知―能―用―境”五步教学法,以飨读者。
3.教学实例
下面笔者以院校工商管理学科“ERP原理与应用”课程中的《报价与接单流程》实训教学为例加以说明。
学科:工商管理
课程:“ERP原理与应用”
教学章节:报价和接单流程
3.1内容分析
为了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本课程教材选用的是国家工信部“全国信息化工程师”认证系列教材。
3.2学情分析
教学对象是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二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管理学原理》、《企业管理基础》、《战略管理》、《会计信息化》等课程的学科基础。
3.3教学目标
结合教育部提高学生应用型技术技能的要求,适应应用型高校课程改革创新的需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情分析,制定了知识目标、仅能目标、素质目标。本章节的素质目标是:适应时代潮流,适应现代化企业报价、接单流程中的信息化管理,符合企业信息化需求。
根据教材内容,结合往届学生在操作过程中遇到的实际困难,本章节重点和难点分别是:相关数据的录入,复制前置单据;生效日的设置,汇率的修改。
3.4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主要是运用“情―知―能―用―境”五步教学法(循序渐进)。网络环境是教师在世界大学城创建的个人空间“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ERP应用基础”。学生的操作软件是易飞ERP软件。为便于学习,将学生分成9组,每组5人左右。上图“教学策略”即为教师(笔者)授课时的有关图片。
3.5教学过程
课前布置学生两项作业:一是结合学习教师(笔者)在世界大学城空间创建的“ERP应用基础”课程空间中的教学资源,预习“报价和接单流程”;二是通过网络搜索企业报价和接单的有关案例。
在教学过程的“课中”环节,即“情―知―能―用―境”五步教学法的具体过程。第一步即“情”――“情感培养:励志演讲”。由教师发表励志演讲,或者由同学根据教师在“世界大学城”教学空间中的励志演讲视频,进行当堂演讲,从而为课堂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本节课中,教师依据“报价和接单”流程的特点,选用的励志演讲题目是“要么本事够大,要么运气够好”,为学生学习报价和接单流程营造了提高操作技能和培养自强不息精神的实训氛围。
在教学过程的“课中”环节,即“情―知―能―用―境”五步教学法的第二步,即“知”――“知识研习:理论储备”。在该步骤中,学生对“报价和接单”流程的相关知识点和操作技巧深入研习,苦练内功。
在教学过程的“课中”环节,即“情―知―能―用―境”五步教学法的第三步,即“能”――“技能训练:小组汇报”。在小组汇报的过程中,通过训练进一步熟悉操作技巧,小组同学在汇报过程中不断提高,崭露头角。
在教学过程的“课中”环节,即“情―知―能―用―境”五步教学法的第四步,即“用”――“学以致用:企业调研”。学生根据课堂上励志演讲、知识研习、技能训练所得收获,将所学知识和技能通过企业调研加以消化吸收,从而达到“工学结合”的效果。本章节实训教学过程中,教师带领学生去南京卫岗乳液有限公司进行了调研,同学们深刻领会了“报价和接单流程”在企业中的实际运用,并将调研过程和收获拍成了一部调研视频。
在教学过程的“课中”环节,即“情―知―能―用―境”五步教学法的第五步,即“境”――“境界提升:参加大赛”。学生经过励志演讲、知识研习、技能训练、企业调研等过程,知识和能力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标准。为了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境界,教师带领学生参加了全国技能大赛,与全国大学生同台竞技,一显身手。由于进入决赛的选手基本都是绝顶高手,因此称之为“华山论剑”。上图左侧即为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信息化应用大赛的有关照片和学生自己制作的调研报告的PPT封面。在2015年的决赛中,同学们顺利通过预赛、闯入决赛以后,经过风采展示、抢答、必答、企业调研视频拍摄、调研报告展示5个环节,与来自全国的高手激烈角逐,提升了境界。
课后,学生将本章节学习成果上传到教师的教学空间,作为一种珍贵的资料予以保存;同时,预习后面的章节――“订单变更和出货通知流程”。
3.6教学效果
基于教师个人空间与企业调研的“情―知―能―用―境”五步教学法,本章节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主要体现在:师生互动效果好,教师和学生围绕实际操作能力的提高,形成良好互动,学生对教师教学的评价非常高;与合作企业再次签署合作协议;学生信息化工程师考证通过率达100%;教师指导的A计划团队在全国大学生企业信息化应用大赛中荣获总分第二名、最佳口才奖。
4.结语
以上即为笔者为提高学生应用型技术技能,在应用型高校课程改革创新过程中进行实训教学的一个实例。我国应用型高校课程改革创新的号角已经吹响,深化高校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改革的进程将稳步推进。希望这篇文章能够成为我国应用型课程改革大潮中的一朵浪花,为提高高校服务创新驱动发展能力尽一点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张庆尧.项目教学法:职业院校实训教学的好方法[J].发现,2007(S2):90-92.
[2]志强.钳工技能实训教学方法探讨[J].职业技术教育,2008(11):63,74.
[3]杨特育,王俊,赵明卓,李亚兰.应用型本科院校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方法的探索与实践[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5):127-129.
[4]陆祥.教和学的互动――会计实训教学方法探讨[J].知识经济,2015(23):148.
[5]白玲玲,宫莉萍.高职制药专业实训教学考核方法研究[J].辽宁高职学报,2015(02):61-63.
[6]曹毅.高职院校会计学原理实训教学方法的创新思考[J].企业导报,2015(21):130,107.
[7]杜萍.“教育科研方法”课程两段七环实训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6(1):106-111.
[8]曾宪皆.试析郭汉民教授的研讨式五步教学法[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5(5):121-126.
[9]董学琪.网球训练“三步教学法”[J].体育学院学报,2002(4):118-119.
[10]尹世寅.五步教学法与任务型教学途径的比较及其在西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23-29.
[11]李黎静.三步教学法及其在牛津英语教学中的实践[J].职业教育研究,2006(4):104.
[12]易灵芝,段斌,李卫平.电工学“三环节五步教学法”的研究与实践[J].高教论坛,2008(5):61-63.
[13]吴海霞,卢双盈.微视频“五步教学法”在计算机实训课中的应用[J].软件导刊,2015(10):189-191.
[14]雷成伟.化学用语的“三步”教学法[J].吉林教育,2015(25):72.
[15]朱美兰.初中文言文“自主式三步”教学法初探[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15(11):71-72.
篇9
【关键词】网络营销,人才,课程改革
1绪论
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企业对网络营销人才需求量日益增加。但目前高职院校输出的电子商务专业的毕业生,达不到企业的要求。主要原因是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差,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网络营销课程是一门将网络信息技术应用于营销学中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课程。由于互联网发展飞速,知识更新迅速,就要求教师与时俱进 ,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和调整教学方法,更好地适应课程特点,适时地丰富实践环节内容, 使学生深刻理解课程并应用于实践。因此需要对现行“教师教,学生学”的理论传输模式进行改革,突出学生的能动性和实践性的特点 ,提出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新的教学方法。
2网络营销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学校在网络营销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大致如下几点 :
2.1教材脱离实际。目前,很多院校使用的教材都是一两年前甚至是三四年前出版的, 这些教材中不乏经典教科书, 但互联网的发展变化日新月异, 而教材的出版和更新需要周期, 所以网络营销教材一出版就已经落后了。更何况有些教材还要被使用一两年甚至更长时间, 教材与实际脱节的情况就更严重了。
2.2缺乏实战环境。网络营销课程是一门操作性和实践性非常强的应用型课程,缺乏了实践的研究和教学都是没有意义的。虽然大多数院校都建立了电子商务模拟实验室,通过实验室来进行网络营销实践教学, 但互联网是一个巨大的开放性动态网络, 这种开放性和动态性使网络市场环境变化极快, 而传统的电子商务模拟实验室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下运行,学生无法将所学到知识与社会实际结合起来,缺乏实际操作的能力。因此,这就导致培养的学生无法满足企业网络营销实际工作的需要。
2.3教学方法单一。现阶段的网络营销教学中,主要采用传统教学方式,多以课堂讲授为主,缺乏必要的创新,教师授课是知识的单向灌输,教师教学过程中只注重知识传授, 而忽略了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这种教学方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只会死记书本上的理论, 而很少能做到独立思考、 分析及解决问题,不能适应企业的人才需求。
2.4考核方式陈旧,一考定成绩。目前网络营销课程的考核方式仍然以理论考试为主,通过学生完成试卷来评定学生成绩,而网络营销的本质---动手实践却没有得到足够重视。这就造成了学生学习时不注重实践,只注重理论。
3课程改革思路
3.1更新教学内容, 注重教学资源建设。教材是教学内容的主要来源,教学内容必须与时俱进,传统教材内容更新慢,无法满足教学需求。教师在教学时应该及时收集讲解相关的热点问题 ,学以致用。
另外教师在教学时要注重教学资源建设和整合,比如建立教学网站或教学博客,分享相关教学资源,注重收集网上的教学资源,为了使教材内容适应互联网市场变化, 网络营销课程教学可以 “自编教材, 随时修改”。学校自编教材省去了复杂的出版流程,保持了知识的 “新鲜度”。另外, 学校自编的教材更符合学校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 符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关于知识构建的主要观点。“自编教材”有利于“随时修改”。使教材内容在使用过程中不断优化和更新。
3.2教学方法改革
①采用任务驱动法教学。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该课程教学过程中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每次课堂教学中,根据课程内容明确具体任务, 确定学生应掌握的知识与技能,实验课明确实验任务和实验要求, 并提交具体方案或实验报告。
②采用博客作为教学辅助平台。要求每个学生都开设网络营销或电子商务专业博客,撰写专业文章, 发表评论及进行搜索引擎优化、 友情 链接及博客推广等具体网络营销实践活动, 学期末老师根据学生撰写的博客日志数量、 博客搜索引擎关键词的排名效果、 访问量及外部链接数量等指标给学生评定相应的博客实训成绩。
3.3增加实践环节,建立电子商务实践环境
网络营销是应该通过实际操作来巩固的。营销的世界是多变的,相同的营销方式不同的营销内容,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因此,在教学中采用真实项目来理解和掌握所学的专业知识,力求突出学生网络营销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所以在教学中可以结合真是的项目来完成,给班级分组,每组选定具体的网络营销项目。
第一阶段:要求学生在互联网上进行调研。 通过调研了解企业网络营销应用情况,找出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提交网络营销调研报告。
第二阶段:要求学生完成具体企业网站的诊断分析。 采用分组的形式,为小组所选定的网络营销项目的企业网站进行诊断分析与优化, 并做课堂 PPT 演示,老师和班级同学参与点评,很好地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并且要求小组帮助企业在电子商务平台搭建第三方网络营销平台。
第三阶段:要求学生为选定的项目进行网络推广,具体用到的推广的方法有搜索引擎推广、网络广告推广、电子邮件推广、论坛推广、微信推广等。推广方法的应用中必须帮助项目拍摄宣传广告、建立建立公众号等。
第四阶段:要求学生为网络营销的效果做评估。
3.4考核方式的改变。传统考核方式没有考核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也不能真正反映学生的实践能力,建议考核的方式包含:平时考核、过程考核、综合考核三部分。其中平时考核占30%、过程考核占40%、综合考核占40%。改革后,注重学生职业能力的考核,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另一方面也培养了学生的团队意识、表达能力等职业素养。
参考文献:
[1]叶皓.高职网络营销课程改革新思路 [J]. 中国电子商务,20 10 ( 3 ) .
篇10
论文摘要:课程考试与评价是课程教学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随着职业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如何充分发挥课程考试与评价在课程教学中的重要作用,越来越成为教育者关注和探讨的一个主题。本文在高职教育以服务社会、服务就业为目的背景下,结合计算机网络专业课程的特征,建立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价值取向的考试评价体系,以提高专业课程教学质量,为实现课程目标以及专业目标服务。
计算机网络专业是江苏省靖江中等专业学校省重点示范专业,是一个涉及职业岗位多、专业关键能力多、专业知识面广而深的专业。随着社会对计算机综合人才的广泛需求及行业市场对学生实际动手能力要求的提高,传统的课程教学评价方式越来越不能满足计算机教学的需要。为了让学生能够适应社会,充分体现“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指导思想。
一、传统评价方法的弊端
1.重知识,轻能力。传统的评价手段主要是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的能力。考试内容大多数是上课讲过的、教科书上有的内容,考试前学生要求教师划重点,甚至最好划定考试范围,提高透明度。学生根据划定范围死记硬背,不能有任何自由发挥的空间。试卷上没有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没有关注学生的个性特征、创新能力、创新精神以及创新思维的发展。
2.重笔试,轻操作。传统的课程考试主要采取笔试的形式进行,组织考试较方便,阅卷和进行考试质量分析比较容易。但它只能是为了考试而考试,学生应用和操作计算机的能力没有得到发挥。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及主观能动性,从而也不能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对于学生实践技能的考察较少,这样的考核达不到考核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目的。
二、新的计算机网络课程评价方式
新的计算机网络课程评价方式依据计算机网络相关课程标准,全面综合评价;评价方式多样化,评价主体多元化;立足终结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结合,定性与定量评价结合;关注个体差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立足过程评价。本课程评价将布置项目任务的形式给学生,考核由项目考核成绩按一定比例计算而得,其中每个任务考核中都要对分析报告、设计思路方案或总结报告等规范性文档作评价。按完成项目任务的态度(15分,含出勤、纪律、态度等)、方案设计与项目效果(65分,含需求分析、方案可行性、技术选型、突发问题处理、项目展示等)、文档编制(20分,文档规范、文档格式等)进行综合评价。
2.坚持全面评价。“成绩评价表”侧重解决“知识与能力”的评价;“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提倡通过对任务完成情况、语言表达能力、回答问题能力、沟通应变能力、英语应用能力等多个考核项目,来了解和评价学生。
3.重视发展性评价。学生在做项目时,速度有快有慢,项目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困难,通过纵向比较,从发展、变化、进步的角度评价每个学生的学习过程。
4.采用激励性评价。从学生完成项目的表现,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采用激励性评语,从正面加以引导。
5.提倡多次评价。学生在做项目时有困难或者中途停顿需要帮助者,教师可推迟判断,重新评价,把重考分数记入成绩表,使每一位学生在评价过程中领略成功的喜悦。
考核方法为:平时(项目训练20%,出勤/纪律10%),项目设计30%,期末综合项目设计40%。
三、评价主体
从单一教师评价转向自评、互评、专家评、家长评四结合。逐步强化学生的自评和互评,突出评价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
四、评价操作
1.自评。学生在完成某个项目时是否掌握了新知识并纳入到自己原有的知识体系中,使其融会贯通;学生的技能是否得以训练或提高;使用多种方法,系统地收集关于学生发展情况的数据,指导学生自我评价,促进教学改进。学生在完成项目时,觉得哪些方面还不足,需要什么样的帮助,下次遇到此类情况如何解决等。要给学生更多的自主空间,指导学生学会反思、善于总结。
2.互评。《服务器系统配置与管理》这门课通常以小组形式组织学生进行项目实训,为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组织协调能力、独立思维能力,在项目实施中要求对学生进行分组,并以小组完成实训(实验)效果来评定个人成绩。提倡把学生小组评价与对小组中每个学生的评价结合进来,在做项目时学生学习有困难时是否得到了帮助;学生完成某个项目时取得成功的时候是否得到鼓励;生生之间是否能够彼此交流和分享见解。这样使彼此之间能够共同发展和提高。
3.专家评。教师可以邀请业界专家、专业教师、技能竞赛选手、社会专家和毕业学生一起来评价项目成果。例如某学生接到了某网吧网络服务架设与管理的业务,该网吧在运营过程中获得了良好的经营效果。现公司老总决定进行网吧规模的扩容,网吧采购了多块新硬盘,要求具备一定的数据容错与恢复能力;能针对不同用户给予不同的磁盘配额;要求在网吧内部建立一个服务器,以提供网吧内的客户可以随时通过此服务器进行电影和游戏的下载。学生在完成该任务后,我们邀请了业界专家、专业教师、参加技能大赛的选手一起从不同的角度来评价,让学生得到专业的指导,了解自己今后学习努力的方向。
4.过程性评价。在项目过程中,将学生的考勤记录、把学生的课堂笔记和作业、学生的学习态度、学生对自己行为的认知和改进、课堂行为、观察能力和创新能力等一并纳入评价范围。使学生在参与项目过程中从不同的角度得到综合评价。
5.建立职业资格认证机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对劳动者的技能水平或职业资格进行客观公正、科学规范的评价和鉴定,对合格者授予相应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目前与计算机网络课程相关专业技能证书如国际信息化认证考试、全国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网络管理员级认证、网络工程师证书、全国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网页制作操作员认证、全国软件技术水平资格考试证书等。与上述认证有关的专业课程要健全资格认证培训制度,在师资力量,设备使用给予优先支持,使课程考试逐步向资格认证考试过度,以资格证书作为课程成绩。
6.评价标准。自评、小组评、教师评的满分各是100分,每个学生的最后得分=自评×30%+小组评×30%+教师评×40%。
全面评价学生的专业素养,不仅关注学业成绩,而且关注多方面的潜能和特质的发展,尤其是探究与创新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合作学习能力、实践能力,以及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过程、学习方法、情感体验等,用三维目标,进行综合评价,以求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
参考文献:
[1]高凌飚.关于过程性评价的思考.课程·教材·教法,2004,(10).
[2]刘尧.中国教育评价发展现状与趋势评论.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03,(5).
- 上一篇:线上教育培训总结
- 下一篇:青年工作开展情况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