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医学开题报告范文
时间:2024-01-10 17:47:1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基础医学开题报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基础医学;综合设计性实验;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2-0279-02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和教学改革的深入,实验教学在医学教育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更显突出,教育模式也发生了深刻变化,增加综合设计性实验的开设成为实验教学的发展方向[1]。为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我校以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包括机能实验学、形态学、分子生物学、病原生物学、解剖学五个实验中心)为平台,开设了一批综合设计性实验,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现将探索和实践过程的体会总结如下。
一、综合设计性实验的教学方案
(―)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
为促进多学科实验教学的深度融合,掌握多种操作技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实验教学的整体水平,经反复论证,现主要开设以下综合设计性实验:大鼠压力负荷过重对心功能及心室重塑的影响、酒精对小鼠肝脏损伤的机制、家兔急性阑尾炎病理生理变化、滴虫标本留取培养与鉴定。
(二)教学对象与形式
以选修课的形式面向临床本科三年级学生,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相关实验教学基本技能和初步学习医学科研基本知识。例如:大鼠压力负荷性过重对心功能及心室重塑的影响实验,开设于临本三年级第一学期后半程,该学期初已开设了机能实验学、病理学实验等相关实验课,通过前一阶段的学习,已经掌握了实验动物的捉拿、手术器械的使用、动物麻醉、给药方式、常用仪器使用等基本操作技能和医学科研基本知识,为综合设计性实验的顺利实施提供了保证。
二、综合设计性实验教学过程
(一)选题与实验设计
课前将准备开设的综合设计性实验内容向学生公布,同学们自由选择实验内容,四人一组,通过文献检索,确定观察指标、技术关键、技术路线等,完成开题报告的书写。每个小组制作PPT,讲解实验设计方案并进行答辩,就其科学性和可行性进行论证,最后各组修改实验设计、确定实验方案。
(二)实验实施
安排经验丰富的指导教师进行指导,在实验中有一些未接触的实验操作可能会成为实验难点。仍以大鼠压力负荷过重对心功能及心室重塑的影响为例,大鼠购买后,适应性喂养一周开始实验,大鼠水合氯醛麻醉后,行肾上腹主动脉缩窄术,造成左心室压力负荷过重模型,然后对腹部肌肉和皮肤缝合,整个过程要求无菌操作。术后喂养四周,麻醉后行左心室插管术,测定大鼠心功能:左室舒张末压,左室内压上升、下降最大速率。取材:取出左心室,测定左心室质量,计算左心室质量与体重的比即左心室质量指数后,取部分左心室放入4%多聚甲醛固定24h以上,常规脱水、透明、浸蜡、包埋,通过HE和Masson染色观察心肌细胞和心肌细胞间质胶原纤维变化。实验过程中腹主动脉缩窄术、左心室插管术测定心功能、取左心室室壁、HE和Masson染色为技术关键,需要老师提供必要的指导。
(三)撰写实验报告
实验完成后,要求撰写实验报告。对于实验报告,结果是实验报告的核心,讨论是实验报告的主体。要求学生将实验过程中获得的第一手资料如实记录在结果中,讨论最能反应学生对实验和相关理论的了理解及运用能力。
三、综合设计性实验成绩评定
考核为综合测评:开题报告及答辩占30%,实验过程参与情况、动手能力占30%,实验报告占40%。
四、综合设计性实验的效果和思考
(一)学生反馈
到目前为止,已经经过5个学期的教学实践。对一百多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92%学生对此类实验表示非常感兴趣,85%的同学对指导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态度表示满意,87%同学认为对动手操作、分析解决问题、科研等能力的培养很有明显作用。
(二)综合性实验有利于知识体系一体化
在课程构建过程中本着打破单一学科授课的教学模式、实现多学科实验技术和理论知识的深度融合的教学目标,坚持以学生为本,课程内容紧密服务于培养目标的原则[2],精选、优化不同学科的实验方法、实验技术开设了多个实验项目,突出了跨学科实验教学内容的整合和提升。综合性实验可以将原有的分散的技能与知识融会贯通[3],在涵盖多学科实验技术和知识的综合实验实施过程中,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小组成员之间既有分工又有合作,有力于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和科学思维能力,增强团队意识和协作能力,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价值观与情感态度的统一[4]。
(三)设计性实验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实验要求学生在学习医学科研基本知识的基础上,通过查阅文献,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设计,提交开题报告。在查阅文献过程中,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激发了学习热情;实验设计过程中,要深入理解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减少非处理因素对实验的干扰,确保实验设计科学可行,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科研能力,为学生参加第二课堂的业余科研活动打下了基础。打破了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体现了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和学生作为教学主体的教学结构,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5]。
(四)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无论是实验题目的确立、开题报告答辩还是指导实验实施都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思维活跃,实验设计可能涉及广泛的多学科,体现最新的科技成果,可能超过教师当前的教学范围,这就要求教师对实验技术和理论知识的掌握既有广度又有深度,捕捉前沿的技术手段、科研成果。教师只有通过不断学习、更新知识,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的实验技术,才能适应综合设计性实验的教学需要[6]。
综上所述基础医学综合设计性实验的开设,既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又促进了教师专业知识和实验技能的提高。争取在现有基础上,随着实验中心硬件建设的和师资队伍、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能够开设更好、更多的基础医学综合设计性实验项目,让更多的师生受益,推动基础医学实验教学改革迈向新台阶。
参考文献:
[1]李剑平,吴秀珍,陶建华,等.综合与设计性实验在微生物检验教学中的实践[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7,(11):21-27.
[2]包怡敏,束伟,夏趁意,等.从两门医学基础课的实践探讨整合性课程建设之路[J].中医教育,2014,33(2):15-17.
[3]郭颖,张立民,任君旭,等.基础医学综合性实验的探索与实践[J].基础医学与临床,2015,35(10):1423-1426
[4]罗布占堆.医学机能学实验教学实践与思考[J].基础医学与临床,2014,34(10):1450-1452.
[5]王庭槐,杨惠玲,汪雪兰.实验生理科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257
[6]毛樱逾,张育华,王敏,等.设计性实验在人体寄生虫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08,3(7):557-558.
Basic Medical Comprehensive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Design Experiments
YU Hai-rong,LIU Zhen-hong,MA Quan,LIU Jin-xia,WANG Wen-yong,ZHOU Xiao-hui*
(Basic Medical Experimental Center of Chengde Medical University,Chengde,Hebei 067000,China)
篇2
关键词:基础医学课程 护理专业 开放式教学 病案讨论
[基金项目]浙江海洋学院校级教改重点招标项目,编号:20121206。
护理学专业的特点是强调基础扎实,培养的学生具有操作能力和应用能力,随着医疗服务的现代化和国际化,要求护理人员拥有很好的团队合作的精神,同时具备协助学习、共同进步的能力,拥有和谐的人际关系。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医学基础课程以各自为阵的教学方法学习,由于死记硬背的内容太多,在学习桥梁课程时,基础课《人体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生理学》的细节都已经忘却了很多,我们以基础医学课程为群体,在护理专业开展了开放式教学和病案讨论相结合的方法,以解决各课程间的脱节和学生学习过程中顾此失彼的问题。
一、基础医学课程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和矛盾
(一)形态学课程中大量教学内容需要死记硬背,多数同学仍然感到枯燥难记。机能学课程主要研究正常机体与疾病时代谢、功能方面的变化,其与形态学内容和临床知识都有着内在的逻辑关联,但没有接触过临床的低年级学生很难把正常结构与患病时器官的形态学表现和机能代谢以及临床症状联系起来。
(二)基础医学课程与桥梁课程之间有着相互依托、相互交叉甚至不断重复的问题,目前各课程之间相互独立,没有充分交流和互相讨论的平台。
(三)近年来公共课程平台不断加宽,专业基础课的教学时数被压缩,基础医学教师面临的挑战是:如何在较短时间内提高基础医学课程的教学效果、使学生牢固地掌握正常人体器官的解剖和组织学结构,充分理解疾病时机体出现的形态学变化和机能代谢改变与临床症状之间的联系。
所以,改革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就成为基础医学课程教学中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1]。
二、开放式教学的内容和方法
(一)建立基础医学课程群的学习平台体系
基础医学课程群网络平台体系面对所有医护学生,为新生提供自主学习的场所,为高年级学生创造复习、应用、讨论的环境,可以形成以新促老、以老带新的积极学习气氛。通过授课教师的充分讨论,按照系统进行内容整合、提炼,编写循序渐进的病例讨论案例,放在学习平台的病案讨论专题,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相应的理论内容。建立学生互动讨论区、教师学生互动区以及疑难问题解答区。基础医学课程群网络平台体系面对所有医护学生,为新生提供自主学习的场所,为高年级学生创造复习、应用、讨论的环境,可以形成以新促老、以老带新的积极学习气氛。
(二)理论教学
继续开展以问题为中心(PBL)与案例讨论式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教学。结合课程的进展,先编写、选择与器官结构和功能相关的简单病例,针对病例提出相应问题,进一步扩展理论内容。后续课程则选择比较复杂的病例,对照理论内容,在每个系统的教学中,设置案例讨论和临床病理讨论会。《人体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生理学》选择与器官结构和功能相关的简单病例,针对病例提出相应问题,进一步扩展理论内容,比如讲肝脏可以选择肝炎伴肝功能障碍,提出问题:为什么静脉血中可以检测到转氨酶升高?转氨酶是如何产生的?升高的转氨酶是通过那些途径到达全身的?《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则可以选择比较复杂的病例,对照理论内容,在每个系统的教学中,设置案例讨论和临床病理讨论会,让学生仔细分析病例中出现的各种现象,逐步强化临床案例教学和以解决临床问题为目标的基础医学教学[2]。
(三)拓展实践教学环节
开展第二课堂是激发学生主动性学习的重要环节。形态学课程有着循序渐进的内在联系,开放实验室,引导学生走出课程限制,鼓励学生在业余时间观察正常标本和病理标本的区别,越好奇就越有收获。每次实验课抽出15—20分钟时间进行病例讨论,关键是教师利用这个集中时间进行答疑和综合分析,提高学生的鉴别能力。
机能学实验的综合实验包含了从生理到病理生理学的过程,结合教学内容,鼓励学生设计创新性实验项目,在教师和实验师的帮助下完成实验过程,锻炼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四)开展临床病例讨论会
按照各系统内容进行班级范围的临床病例讨论会,病例可以选择经典病例,也可以由学生根据理论内容自主选择。讨论过程包括:两周准备时间,先按小组或寝室进行讨论,然后带着问题进行班级讨论,指导教师答疑、总结。
(五)从新生开始进行社会实践教育,鼓励学生早日走出课堂,利用社会实践机会,了解常见病、多发病的临床表现,加深对基础理论的理解和记忆,引导学生提前进行临床见习,达到学习基础、服务临床的最终目标。撰写临床观察报告,分析患者临床表现的原因和发生机理,提高学习兴趣,锻炼学生自主学习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六)提倡并鼓励高年级学生开展研究型实验专题讲座、文献检索、实验设计和开题报告,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激发创新欲望和团队协作精神以及领导能力,接触学科前沿。
三、开放式教学结合病案讨论的综合效果
(一)循序渐进的过渡学习
《人体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生理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等基础医学课程之间有着密切的关联,本研究遵循从宏观到微观,从形态到机能,从正常到异常,从基础到临床过渡的理念,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和应用性,建立基础医学课程群的网络学习平台,既有独立的课程内容供新生系统学习,又有关联课程的内容供高年级学生前后联系、复习,更重要的是针对不同课程内容编写由浅入深的病案讨论,通过病案中患者的临床表现激发学生求知的兴趣[3],通过推断症状和体征中的病变基础从而记忆形态学的内容,从患者的临床化验指标推断患者器官、组织发生的机能和代谢变化[4]。
(二)病案讨论锻炼学生的综合分析问题能力
多学科合作,建设基础医学课程群的学习平台,将形态学科与机能学科有机融合,开展由浅入深的病案讨论式教学,引导学生积累疾病的相关知识,培养出适应新的医学模式的、学习基础服务临床的、全面发展的医护学生。
(三)走出课堂,在社会实践中巩固知识
鼓励低年级学生早日走出课堂,接触社会实践,在为社区、敬老院老年人服务中逐步了解常见病、多发病的临床表现,利用假期对亲友进行健康调查并书写调研报告。引导学生早期接触临床,加深对疾病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四、小结
转变传统教学模式中基础医学课程单一的以教师为主体的课堂授课形式,建立新的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自主探究学习的平台,通过病例讨论加强协作性学习,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主动性学习的能力。
参考文献:
[1]王娟,余丽君.护理专业基础医学课程设置与教学调查分析[J].护理学报,2009,(16)19:13-16
[2]王崇宇,丁国芳.病例讨论结合PBL教学法在护理专业的应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9,147(3):112-113
[3]王峥.病例讨论教学法在药物学教学中的应用与探讨[J].广西教育,2010,33(11):102-103
篇3
关键词:“三早”教育;临床医学专业;独立学院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4-0150-02
高等教育独立学院的办学定位是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技能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与其他专业相比,临床医学由于其本身的综合性、实践性和社会性等特征,决定了它是一种对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要求很高的专业,因此,临床医学教育必须从注重知识传授向注重能力培养和提高全面素质转变,强调专业知识、实践技能、创新意识和沟通能力等的均衡发展。为此,我们在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三早”实践教学模式上作了一些改革和尝试。
一、早期接触临床
目前,我国独立学院医学生培养模式主要是沿用传统的以学科为中心的教育模式,这种传统的“三段式”课程体系由基础课程、临床课程及专业实习组成,具有学科的系统性和知识的完整性,但由于学科界限分明,各学科之间、尤其是基础学科与临床学科之间缺乏必要的联系,造成不同学科教学内容交叉重复,学生也只有在学完前三年的基础课后,在第四、五学年学习临床专业课和专业实习时,才能接触临床、接触病人,从而导致基础课与R床课教学内容不能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因此,现阶段高等医学教育的课程改革趋势之一,是强调早期接触临床,早期接触病人,在课程体系中开设早期临床医学综合性课程■,如临床前期教学中即设置有临床医学导论、医患关系等课程,向医学生提供早期接触病人的环境和条件,让医学生在与病人和临床接触过程中,了解、熟悉和学习基础及临床医学知识。
早期接触临床旨在让医学生在低年级阶段就进入临床感受医院和医生,认识疾病和病人,可以增强学生对未来职业活动的专业感知,引导学生树立专业意识和专业思想,激发学生的专业兴趣。我们主要从两方面组织实施:①针对大一新生开设了专业感受实践课程――临床医学导论,本课程除了介绍医学模式、医疗关系、疾病概论等相关知识外,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安排一定的学时开展早期接触临床的实践教学。学生分成小组,在教师带领下进入教学医院,主要了解医疗工作的基本程序,学习观察如何接待病人、关心病人、与病人交往沟通等基本技能,学生写出观察记录分析表,由教师判定成绩。②在主要的基础医学课程,如解剖学、病理学、药理学、医学微生物学、寄生虫学等鼓励教师积极开展PBL教学和案例教学,以病案讨论为纽带,实现前期基础医学教育与临床早接触。通过让学生早期、多次、反复接触临床和接触病人的实践活动,一是加强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紧密接合,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其主动学习的能力;二是培养学生在医学课程学习的早期阶段就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终身为病人服务的专业意识。
二、早期接触科研
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之一就是要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专业人才,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则是实施创新教育的重要措施。因此,在独立学院临床医学教育改革中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受到了特别重视。针对临床医学专业低年级学习阶段科研训练的重点主要是培养基本的科研方法和创新意识,我们主要从两方面组织实施。
1.把科研活动及时引入教学之中,促使学生早期接触科研。主要是在基础医学相关实验课的整合改革中增加设计性或创新性实验项目,创造条件引导学生尽早接触科研,如在机能学和分子检测与分析等实验课中引入设计性实验,这些实验项目本身就带有一定的科研性质或课题性质,学生以实验小组为单位,由教师给出实验课题,学生查阅相关资料,自拟实验方案,组织开题报告,独立完成实验方案实施的全过程,教师随时指导实验过程并对实验完成情况进行总结和评价,最后要求学生提交一份完整的实验报告。这种综合性训练,学生带着问题思考和实践,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对学生实践操作能力与创新能力的提高发挥了重要作用■。
2.鼓励学生参与教师主持的各类研究课题,或自主积极申报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引导学生尽早进实验室,尽早接触科研。一是鼓励教师提供足够的研究课题和实践项目让学生参与,同时鼓励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积极指导学生参加形式多样的学科竞赛和各种科技创新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科技实践,充分激发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使科技实践教学成为创新教育的有效形式。近五年来,临床医学专业学生有12人次在全省和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获奖。二是鼓励学生以个人兴趣和科研目标为导向,积极申报国家、省、校三级创新性实验项目,即在教师指导下从查阅文献、书写标书、申报课题、设计方案、实验操作、结果分析、论文撰写乃至论文修改和发表等各个环节都由学生自主完成。近五年我院医学系学生获得“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立项支助达25项,通过在学有余力的学生中实施一系列业余科研训练,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初步的科研工作能力和创新思维的能力,为学生今后的成才和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早期接触社会
社会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锻炼学生实际工作能力,使学生尽早接触社会、了解社会从而服务社会的重要途径之一。我们主要通过组织大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社区服务和社会调查来促使他们早期接触社会。
1.积极探索校外社会实践的方式和途径,将社区实践融入本科教育的早期阶段。早期接触社区的活动包括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和医疗义务咨询等,由学院或系部组织,并选派有实践工作经验的专业教师担任指导老师,一般结合所学专业进行,将课堂教学与社区服务紧密结合,如结合全科医学和预防医学课程的学习,由教师带领学生深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了解社区卫生服务必需的临床和公共卫生服务的基本技能,并以社区的流行病或慢性病实例为主要内容,组织学生参加疾病调查的问卷设计、现场调查,进行数据资料的整理、分析、总结并撰写调查报告。这样既增强了学生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实践能力,又增强了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了学生适应社会和服务社会的能力■。
2.大力_展与专业相关的社会调查等实践活动,促使大学生多接触社会。如要求学生利用寒暑假或双休日组织开展社会调查,可集中联系到社会实践基地或自发组织回到学生家乡所在地进行,至少安排一周时间深入到社区、街道或乡镇医院等基层卫生医疗部门,调查当地基层卫生保健状况,了解基层地区缺医少药的状况,协助基层医院开展疾病预防知识宣教,到医院做义工或导医等志愿服务活动。要求完成一份社会调查报告或心得体会,根据调查报告和实践表现综合评定成绩,并计入学分。
高等学校独立学院在经过规模扩张的基础上,目前已进入内涵发展和提升质量的建设阶段,通过在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实施早期接触临床、早期接触科研和早期接触社会的“三早”实践教学模式,对实现“社会所需要和期望的医生”高素质医学人才培养目标将发挥重要作用。
注释:
(1)张阳,牛聪等.基于临床导论课的早期接触临床教学内容的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2,(9):102-103.
(2)刘铁滨,符晓华,张坚松等.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J].基础医学教育,2014,16(3):191-193.
(3)申颖,张志勇,刘桂瑛等.实施“三习一育”社区实践教学模式培养医学生职业素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4,(1):1-2.
篇4
【摘要】 PBL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能够加强学科间的渗透与融合,能扩大学生知识面,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出具有个体发展优势的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指导教师在基础医学综合设计性实验教学与临床实习教学改革中运用PBL教学法能真正做到教学相长。同时在当前医学院校扩招的背景下,生源基数不断增大,最大化利用现有教学资源合理的运用PBL教学模式更好的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创新思维能力。
【关键词】 PBL教学法;实践教学;整合教学;教学模式
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 based learning,PBL)教学法,是以问题为引导、学生自学讨论为主体的一种教学方法,于1969年由美国神经病学教授Barrow在加拿大麦克斯特大学首创。目前,已成为国际上一种流行的教学模式[1]。而基础医学课程整合体系的建立,也是近年来反映甚好的教学改革趋向。它打破了学科的界线,充分整合医学课程,以模块式教学为构架,强调多学科的交叉、融合、渗透,组织有效的教学活动,有效的帮助学生在打好基础的同时也充分联系临床知识,大大有利于高素质医学生的培养。同时,“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就是人们经过不断地探索实践,总结得出的一种新的适应时展需要的教学模式[2]。
1 PBL的实施方法
目前,全世界有60 多所医学院校采用了PBL教学,各校对从传统的方法过渡到PBL教学法的理解有所不同,因而在实施时各有所异,但中心内容相差不大。
在每一单元开始学习前[3],明确学习目标,对学生提出具体要求,使学生明白与之有关的需掌握的基本概念及专业术语,随之提出待解决的问题,回答此问题,仅从教材上找不到完整答案, 必须查阅其它资料,将知识延伸、拓展。同时学生利用检索工具查阅有关资料,包括参考书及文献,指导教师可给予一定的帮助。例如:如何使用检索工具,哪些文献可参考,帮助学生尽快适应PBL教学过程。
小组讨论。将学生随机分组,每组8~12 人,讨论前随机指定主持人,并配备一名指导老师,只在学生遇到困难时才提供一定的帮助。讨论围绕每单元指定的课题进行,由小组成员陈述相关知识,并作好记录,汇总及提出需进一步研究解决的问题,然后继续查阅相关资料,通过互教互助学习,力求完美解决问题。
课堂讨论。在同学们进行了充分自学,查阅相关书籍及小组交流以后开展,由每组代表作本组总结发言,并提出讨论中的疑难问题,最后教师就同学们争论的焦点分歧最大的疑难问题进行点拔,最终获得每个问题的圆满答案,并做出单元总结,完善学生认知结构,使其掌握的知识具有一定的系统性。
指导教师对同学的学习情况作出评价,指出不足,提出改进意见及下一步要求。在课程活动结束时,再指定下一课题,并将新的课题分配到各小组中去,进行又一轮的PBL学习。
2 PBL教学法在医学实践教学中的具体实施
近年来,我校实践教学已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对传统教学内容进行优化重组,尤其在基础医学综合设计性实验教学与临床见习与实习教学改革中运用PBL教学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基础医学综合设计性实验是以“问题”为中心来设计实验的一种探讨式教学模式,是介于教学实验与实际科学研究实验之间、对科学研究全过程进行初步训练的教学实验。它是把学习建立在学生能动性的层面上,针对某项与相关学科课程的研究目标,由老师或学生选题,学生查阅资料,大胆设计,探索研究的一种开放式教学模式。在基础医学实践教学阶段,学生在完成基本实验和综合性实验的基础上,教师通过介绍有关综合设计性实验的选题,实验设计的基本程序、原则,文献检索等方法,然后给予一个月左右的时间,让学生以实验小组为单位设计出实验方案。具体实施方法:第一步:教师指导学生针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文献检索,并按照某一权威期刊的投稿要求撰写文献综述。第二步:由5-10名学生组成一个课题小组,通过前面的文献检索和综述,并根据现有的实验条件自主选题,写出详尽的实验设计方案及技术路线,包括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点、实验方法与技术路线、预期结果与可行性分析,以及经费预算等内容。第三步:每组派代表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发言,以开题报告的形式对设计方案进行讨论,主要是对设计方案的科学性、创新性和可行性进行论证。第四步:正式实验阶段,学生从实验技术准备入手,实施实验研究方案。第五步:实验结束后,完成实验资料的整理、实验数据的统计分析,并参照科研论文的格式撰写实验报告。在上述实施步骤中[4],教师不再是课程的主宰者,而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辅导者,帮助学生将知识、智慧转化为能力,促进学生主动发展。教师主要依据学生实验设计水平、科学思维方式以及创新意识,评价其学习态度及观察、分析、处理问题的实践能力。
进入到临床见习与实习阶段[5],按照见习与实习教学大纲的要求,以常见病、多发病的患者为主,带教老师带领学生进行接触病人。一般以刚入院的患者为最好。第一次接触病人时,一般以一个学生为主向病人及其亲属询问有关病史,然后由小组其他成员补充询问;接着由另一个学生进行体格检查,并将检查结果报告全组;如果学生问诊或查体有遗漏或错误时,学生之间可以相互指正和补充,直到全体学生认为无遗漏和错误为止,必要时教师亦可进行适当的提示和补充。
接触病人后教师应立即组织学生进行第一次小组讨论,让主询问病史和查体的学生分别进行汇报,归纳和分析病人的病史与临床特点,提出初步的临床诊断和鉴别诊断及其依据,拟定进一步的诊疗方案,然后再由其他同学进行质疑并提供新的意见。多数情况下,学生在讨论中往往会发现自己在问诊和查体方面的某些遗漏和错误,可由学生自行提出解决的办法;若确实存在某些遗漏和错误而学生没有及时发现时,教师应适当提示学生并提供必要的讲解。讨论后可组织学生第二次接触病人,补充遗漏,纠正查体错误。最后由教师对学生的病史询问、查体过程和讨论结果进行点评,提出最终的诊疗方案及其逻辑分析、推理的思路,指导学生进行组织实施。在此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不同见解和异议以及其它各种相关的问题;老师可暂时不直接解答这些问题,可将这些问题归纳、总结为一个个具体的问题,按学生兴趣分配给每个学生,作为学生自学的内容,要求学生应用各种资源(包括教科书、杂志、网络、图谱等资料)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必要时教师应向学生提供相关资料以及查询工具书。
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每天察看病人,密切观察病人的病情发展变化、相关辅助检查结果以及实施治疗方案的效果,对比病人现在的症状、体征和入院时的差别。通过和病人多次接触,学生能够较全面地掌握病人的临床资料。同时,也通过自学扩展了关于具体病人所涉及临床问题的知识。第一次讨论3-5天后,老师应组织第二次小组讨论,学生首先交流各自的自学心得,解答所负责的问题,讨论该病人的初步诊断和实际诊断与治疗是否正确;对比第一次小组讨论结果与实际诊疗方案和临床分析方法的差异,尝试解释为什么会存在这些差异,要求学生阐述对具体病人的临床分析思路以及下一步拟采取的诊疗计划。
待病人的诊断和治疗效果有了明确的结论之后,老师组织第三次小组讨论。首先由1-2名学生向全体成员汇报病人入院时的病史、查体、辅查结果,总结病人入院后的实际诊治过程及其结果,并讲述自己的学习心得和临床分析、诊治意见,其他同学可对该学生的发言进行补充和更正,并阐述自己的意见及自学心得。最后由教师对该病人所涉及的临床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并对每个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点评。
3 PBL教学法对当前医学人才培养的优点
“PBL”教学模式在医学中,就是将复杂的螺旋式网络样结构的医学知识以“病”连接起来,将相关学科的基础与临床知识进行重新整合,打破了学科界限,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学到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技能和自主学习的能力。由于其教学是以问题为基础的,因此都会碰到一些具体的问题。因此对于问题的分析与解决需要有综合的知识,才能够将各方面的知识融会贯通。也正是具体的问题与情景,十分有利于提高处理相同或类似问题的能力。
“PBL”教学法虽对于解决选定的重要内容是足够广泛和深入,但缺乏传统教学的系统性。如果对初学者即使用该法进行整合式教学,可能会出现由于没有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学生难以具备对新知识的理解与探索能力和自学能力,势必会导致同学在现存的以学科划分的医学知识结构下,由于不了解各学科的特点及研究范畴,难以查找相关文献或专著进行自主学习。
4 PBL教学法中教师所扮演的角色
在运用PBL教学法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改变了“以教师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的传统教育模式[6]。教师由主体角色向主导角色转换;学生由盲从性向主动探索转变;学生之间由原来的冷漠自私向互相沟通、互相合作转变,增强了集体主义荣誉感、团队合作精神和学生们的自信心。
PBL教学法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但对本专业、本课程内容要熟练掌握,还应当扎实掌握相关学科知识,并要具备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更重要一点是具有良好的组织管理能力,要善于调动学生积极性、寓教于乐、控制课堂节奏等技巧。
首先教师应该熟悉教学大纲和学生的能力情况,这样才能规划好学习的重点、难点,制定有针对性的讨论提纲,选择出适当的教学案例,此为做好PBL教学的基本前提。
对于医学生而言,PBL病例较普通教学病例更接近临床真实病例。
以哮证PBL教学为例[4],教师选择了一例不典型哮喘(即变异性哮喘)和一例中医四诊材料不完整的哮喘病例给予学生讨论,很多学生就提出所给材料不全,无证可辩,施治无从下手等等问题。那么教师就应当在讨论中加以引导,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并让学生切身体会到材料不完整的中医四诊采集在辨证论治中的重要性。另外,教师要学习和具备良好的组织管理能力,控制课堂节奏等技巧。才能调动学生积极性、寓教于乐。总的来说,PBL对教师自身的素质和教学技巧都有很高的要求。
5 PBL教学法优势仍然存在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
我国人口众多,近几年全国高校都在进行扩招,班级的人数一般都不少于40人,这样的规模是否适合于PBL方式的教学尚需实践验证。同时PBL的教学中教师要处理好问题和系统课程之间的关系,要对问题进行良好的设计,要对学生进行恰当的指导和帮助,这就需要更多的技能和花费更多的精力,也可能需要更多的指导教师。高校教师在当前教学和科研的压力下是否能够真正的做到,也是一个尚待探讨的问题。
学生对PBL的认识和适应会有一个过程,但可能有些学生喜欢用PBL的方式进行学习,有的学生会不适应这种学习方式。“认清学生对PBL的潜在抵触是必要的。尤其对那些典型的被动学习者,他们不断地要求别人把一切都准备好。”
在不同的专业中运用PBL教学法,可以利用选择教学案例的环节体现并强化其专业特点与方向,在学习基本知识的同时学到更多的与其专业相关的基础与临床知识。此外,通过学生课下查找资料,可以引导他们接触与专业相关的书籍,为今后的自学与个人发展提供很好的平台,也为其未来包括医学领域在内的知识探索指明了方向。
在现行的中国高校教育体制中,教师没有权利任意改革教学的评价方法,而且PBL也影响系统课程知识的传授。当前对教师严格的定量监督和评估的体系并不适合于PBL的教学方式。目前认为,PBL教学法作为一条改革思路在国外教学改革中已经卓有成效,相信它也将为我国的教学改革提供一种新的方法和思路,取得有价值的成果。
参考文献
1 张效云,董明纲,刘洁.浅谈PBL教学模式[J].张家口医学院学报, 2002, 19(3):80-82.
2 Mc Parland M, Noble LM, Livingston G.The effectiveness of prolembased learning compared to traditional teaching in under graduate psychiatry[J].Med Educ, 2004, 38:859-867.
3 Doehy F, Segers M, Van denBossche P,et a1.Effects of problembased learning:a metaanalysis[J].Learning and Instruction, 2003, 13:533-568.
4 何立志. 在综合设计性实验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J].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 2007, (7): 110-111.
篇5
关键词: 医学检验 实习 带教体会
医学检验是利用实验室各种工具,为临床疾病的诊断、治疗、预后判断等提供重要、有效的信息的一门学科。医学检验专业学生具有一定的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接受了系统的医学检验操作技能训练,是医学生的重要组成部分。临床实习是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最终走向临床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我们采取怎样行之有效的方式让医学检验专业的学生顺利完成这一过渡期,成为适应新形势需求的医学检验人才,是摆在我们面前刻不容缓的任务。下面我就谈谈在临床检验实习带教中的体会。
1.注重职业道德教育
“先做人后做事”,再加上现阶段的学生多为独生子女,自我意识较强,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思想。医学检验作为临床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需要强调作为白衣天使的神圣使命,强调组织纪律,明确规章制度,着重培养实习学生爱岗敬业的思想[1],培养良好的职业素质,特别是在如今医患关系较为紧张的时期。又由于医学检验的特殊性,其在医疗机构中仍处于辅助地位,被动地为患者提供服务,所以又要消除检验专业实习同学的自卑心理,强调临床检验在临床诊断中的重要性,让学生在工作中时刻严格遵守标准操作规程、不偷懒取巧,不弄虚作假,培养严谨的作风。
2.树立生物安全防范意识
临床实验室属于生物安全防护水平(biosafety level,BSL)二级水平,要求对所有进入实验室的人员进行生物安全培训。再加上我国是乙型肝炎病毒高流行区,梅毒螺旋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也呈快速上升的趋势,而实验室的标本都具有潜在危险性,提高检验专业实习生的生物安全意识迫在眉睫。对学生进行生物安全培训,要求其严格执行实验室生物安全操作,进行生物安全防范,了解应急事件的处理流程,杜绝侥幸心理,严防医源性感染的发生[2]。
针对免疫室、微生物室等高危区域,结合各实验室的实际,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生物安全教育与操作培训,同时熟练掌握传染性标本溢洒等职业暴露处理流程程序,防患于未然。在采血中心实习时,要让学生了解锐器刺伤后的处理流程,强调标准化操作的重要性。
3.加强检验实际操作能力的训练
由于学生在学校期间把主要精力放在理论学习上,再加上我国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动手能力差,操作不正规,而医学检验又是一门操作性极强的学科,需要极强的动手能力。从最基础的基本操作着手,不管抽血技术还是各项检验步骤,不管是手工操作还是仪器管理运行,都应该以各项常规检测为主导,重点掌握基本理论的运用,掌握基本操作的技能,对其操作过程和注意事项都加以详细讲解和示范,给予学生更多的实际操作的机会,切实做到“放手不放眼”[3]。特别是对于形态学等“硬功夫”则要求其多加练习、反复辨认,指派有经验的带教老师逐一指导,直至掌握。同时以实际工作中存在的疑点、难点为切入点,启发学生思考问题,切实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每个小组根据其实际情况,编写实习带教计划,并且严格按照该计划指定一名经验丰富的老师执行。完成每个专业组的实习任务后,应进行相关专业的操作能力考核,了解学生掌握的情况,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各专业组可根据考核结果,进行反馈分析,适时调整带教计划与方式。
4.培养全面质量控制的观念
质量是检验工作的核心,质量控制涵盖了检验的全过程,强化质量意识,加强质量管理是医学检验建设的核心[4]。要让学生知道无论是分析前标本的采集,还是分析中质量的控制,以及分析后结果的审查、咨询服务都与检验质量密切相关,特别是分析前对检验结果的影响尤为重要。要让学生知道最薄弱环节是最能影响检验结果的环节,ISO15189的评审、示范实验室的建立,都是为了使检验结果更准确、更具有可比性。因此,从进入各专业小组一开始就要让学生了解质量管理程序,树立质量管理意识,参与质量管理工作,切身体会质量控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培养全面的质量控制意识,不仅包括让学生参与室内质控,熟悉室间质评,还应经常举行专业讲座和范例分析。专题知识讲座,既能使学生将分散的知识得到系统的总结,真正做到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又更加深刻地使其认识到检验质量的重要性。
5.重视科研能力的培养
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创新能力以满足当代社会的要求。培养创新型人才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在工作中养成一丝不苟、严谨的工作态度,在科研工作中也同样重要。“强化基础、注重综合,谋求创新”是我们的目标,要让同学在工作中积极参与其中,调动学生的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努力培养勤于实践、善于总结、勇于创新的能力。要让他们意识到临床工作也能进行科学研究。同时科室的业务讲座和读书报告也要求他们积极参与,业务讲座是为了巩固他们的基础知识,读书报告是让他们了解最新的科研动态和方向,两者相互促进。选派高级职称、科研能力强的高年资工作人员对其进行论文指导。科研论文立项前要求学生查阅近五年的资料,撰写综述,进行开题报告,指出设计中存在的不足。从课题的选题、设计到实验、论文的撰写均要求对学生进行正规的训练。论文结束后进行预答辩,指出文论撰写中、答辩演讲中存在的缺陷,同时也为他们今后的深造与科研奠定一定的基础。
6.解决新形势下存在的矛盾
现阶段临床检验专业的实习学生最突出的矛盾是实习与就业之间的矛盾。同学们进入临床实习抱着很高的热情,渴望最大限度地参与临床工作,而当今比较紧张的医患矛盾,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又限制了实习同学的动手机会,同学只能参加一些辅的工作。由于现在就业形势的紧张,又促使学生把更多的经历与时间投入到寻找更多的就业机会中去[5]。另外由于实习医院多为三级医院,医院规模较大、设备先进,同学们耳闻目睹,不愿意选择到基层医院工作。而对于要报考研究生的同学而言,在有限的时间内还要进行大量课程的复习,又加大了与实习的矛盾。带教老师要协调好学生实习与就业、考研的关系,努力给予学生帮助、创造机会,将矛盾降到最低,营造和谐的氛围。
综上所述,在医学检验学生的实习带教工作中,我们既要注重学生的素质培养,“医者仁心”,又要密切考虑当今社会的需求,紧扣发展趋势,加强学生的临床动手能力与科研能力,增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林旭常,张木坤,余小青.医学检验实习生的带教体会.哈尔滨医学,2012,36(2):142-143.
[2]闫海润.加强医学检验专业学生的生物安全防护教育.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18(1):81.
[3]徐文慧.医学检验专业学生实习前教育的探讨.检验医学教育,2010,17(2):9-10.
篇6
关键词: 火控系统原理 实验教学 科研方法 教学模式
1.引言
随着电子技术、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涌现了大量的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思维。随着这些新知识、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各院校对教学特别是实验教学的投入不断加大,使得仪器设备不断升级,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不断更新。在此情况下,为培养出更多的高层次创新型人才,设计性实验在各院校中普遍得到了重视。
设计性实验是一种介于基本教学实验和实际科学实验之间的、较高层次的、类科研的实验训练。它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己独立选题,针对某一给定的实验题目或实验要求,查阅有关资料,提出实验原理,然后根据科学设计的原则选择最优实验方案,确定测量条件,制定实验方法和步骤,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研究实验过程中发现的种种问题,并着重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研究,直至完成实验。在目前实验教学中,设计性实验已成为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综合能力的有效教学方法。而科研工作更要体现新知识、新技术的应用。因此,在高等教育中,要培养出实用型、创新型的综合性人才,将实验教学与科研结合起来不失为一个好的教学模式。
火控系统原理实验是学生在火控系统原理课程学习过程中,完成火控系统基本原理演示、验证、仿真等方面的实验,是培养学员理论联系实际的严谨学风和工程实践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实验,应学会基本实验知识、基本实验方法、基本实验技能;了解工程中常见的火控系统原理实验设计项目;掌握火控系统原理实验的设计思路和一般过程;具有独立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火控系统原理实验基于火力控制原理与系统实验室中的火控原理各实验模块,根据实验目的,鼓励和引导学员自行设计、独立搭建系统,进行仿真分析,使学员初步具备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2.火控系统原理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加强基础、增强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的人才培养模式已得到公认,人们逐渐认识到实验教学不但要学生验证掌握已有的理论知识,而且要培养学生开拓创新的科研能力。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实验教学中仍存在以下问题。
(1)内容安排不合理,教学方法单一化。
实验教学内容及安排上存在理论验证性。因受理论教学内容和学时的限制,一方面实验内容安排缺乏全局性,各实验之间彼此孤立,连贯性不强,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较少。另一方面,理论为先导,指导实验,实验内容通常安排在理论讲述之后,验证理论成为实验教学的目的。
(2)评价体系封闭,考评机制不健全。
教学和考核是一个互动的过程,考核评价对教学的影响不容忽视。在传统实验教学中多数实验课没有考核环节,学生一般只要做完平时的实验项目,交了实验报告就算通过,这种没有任何硬性要求的考查必然导致学生不重视实验;实验考试形式单一,教师常常只以学生的实验报告作为学生实验成绩的依据。
(3)实验教学与科研脱节。
传统的实验教学只是为了完成实验教学任务,没有将实验教学与科研有机地结合起来。目前开设了设计性实验教学,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高综合素质起到了一定作用。但学生真正意义上的科研创新活动也只是以开展第二课堂的形式进行,并且是穿插到个别科研活动中,参加的学生数量受到极大限制,造成了实验教学与科研脱节的现象。
(4)教学实验设备不能充分利用。
实验教学主要以火力控制原理与系统实验室为依托,实验课程的设置多,所需实验设备又不可缺乏,完成一项实验就需要建立整套的实验设备供教学使用,这些设备也只在实验教学时才得以使用,有的甚至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仅能使用几次。而每台实验设备有其固有的正常使用寿命,这势必出现实验设备利用率太低,造成很多贵重仪器设备不能充分发挥效能的浪费。
(5)教学实验原始数据流失严重。
学生实验一般安排较为集中,完成实验教学后往往就结束教学任务,而学生实验所得的实验数据只体现在学生实验报告中,没有真正利用其有效的科研价值,造成了很大的实验数据资源浪费。
3.火控系统原理实验教学与科研结合的开展
(1)设计实施与教学实验相关联的科研项目。
为紧密结合实验教学,充分利用实验设备,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我们根据火控系统原理实验课程标准,选择适合开展的项目进行反复研讨论证,然后进行教学设计。实验实施前,学生查阅相关文献,获取最新进展,熟悉实验操作及注意事项,并在教师指导下展开讨论分析。针对学生多、课次少这一实际情况,将实验进一步细化,以便于获取充足、完整的实验数据。
(2)设计实验考核标准,获取科学实验数据。
为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获取科学的实验数据,同时达到督促学生的目的,我们还拟定了实验考核标准:设计性实验考核分为四个部分。
设计性实验质量:根据设计性实验方案是否具有科学性、创新性、可靠性和可行性、全面性、规范性、实用性的要求,综合评定后给分;
设计性实验答辩:由答辩专家和指导教师对答辩小组进行考核。学生、老师均可针对设计提出问题,提问内容主要包括拟定实验的知识背景、设计思路、技术方法与预期结果讨论等,根据学生的报告和答辩情况进行评分;
答辩表现:根据开题报告者的开题报告、开题过程、语言表达、幻灯片等方面综合评定;
实验论文:由指导教师,根据论文质量评定,包括文章的层次、实验结果的表达,以及讨论的逻辑分析等。
(3)数据提取、处理。
为避免实验数据收集混乱,我们对实验项目进行标记编号,分别汇总,收集实验数据后,再返回给学生进行相关统计分析,以锻炼学生对实验数据统计分析的能力,从而得出科学的实验结论。最后要求学生写出科研论文形式的实验报告,并由教师进行汇总,最终形成科研论文进行发表。
4.实施开放式教学,构建实验教学新模式
开放式实验教学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及创新能力的一种新型实验教学模式。经过初步尝试,逐步掌握了一些规律,应从以下几方面出发。
(1)转变教学观念调整教学内容。
改革开放,观念先行。开放式实验教学要在转变“实验即验证”的传统观念,深刻理解其开放的内涵意义的基础上,理顺理论与实验教学的关系,在综合考虑火控系统原理实验知识技能的完整系统性,以及火控系统原理知识重难点、教学时数、教学条件和设备及与其他学科交叉重叠等情况下,以“减少验证性内容,增加综合性、创新性、设计性、应用性内容”为基本思路,保留经典实验的合理内核,删减重复、陈旧的实验,压缩验证性实验的课时比例,针对不同的学生调整开设基础型必修实验项目、提高型选修实验项目和研究型自选实验项目等多层次的开放实验内容,努力构建一个基础实、知识新、起点高、多层次的教学内容体系。
(2)开放教学时间改革教学方法。
开放实验教学时间,首先,教学时数开放:每次实验在时间长短上没有限制,即学生在完成一些基础性的必修实验内容和综合性选修实验内容时,可根据自己对实验基本技能和基本操作的情况在实验室进行预习、复习和实验技能训练,不受固定的实验学时限制。其次,学生进入实验室的时间开放:经允许和登记学生可以在任意时间进入实验室,运用已掌握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独立自主地对自己感兴趣的研究型自选实验课题进行研究,平等地与教师分析探讨实验中出现的问题,修改实验方案,还可以积极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研究。
运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和方法如实物投影、多媒体教学课件、影像、网络等辅助教学,让学生全方位、立体化、多渠道地感受知识信息,更形象、生动、直观地了解和掌握实验流程和技术,既活跃了学习气氛,增加了课堂的生动性,增强了火控系统原理实验教学的示范性,又满足了学生多元化的求知欲望,使实验效率和教学质量得到明显提高。
(3)严格教学管理开放教学评价。
完善的实验室管理制度和严格的学生实验考核制度是保证开放式实验教学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我们结合火控系统原理实验课自身的特点,制定了各项实验室管理制度,加强对学生的规范化实验室管理教育,实施仪器设备管理和措施落实到人,将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执行情况记入平时成绩。
为保证开放工作健康运行,就必须建立开放式实验教学评价制度。建立和实施以基本操作技能与创新设计能力并重的全程实验教学考核体系,以全面真实地检查学生的实验水平和教师的实验教学质量。
5.结语
(1)教学资源得以充分利用。
利用学生设计性实验,通过实验教学与科研工作结合的教学模式,进一步有效利用了高端仪器设备资源,避免了仪器的闲置,减少了设备由于重复建设而造成的浪费。由于学生分组多,可以获得大量原始资料数据,节省了人力和时间,避免了单独开展该项科研实验的重复。
(2)培养了学生实践和创新的科研能力。
在探索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学习积极性明显提高。在实验过程中,学生能创新地发现问题,主动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提出自己的观点,能对实验获取的科研数据综合利用,发现并整理出实验成果。因此,将现有科研课题中部分相对简单的研究工作或研究指标纳入学生实验中,使实验教学与科研工作结合起来,不但为学生提供了科研训练机会,了解科研领域,接触学科前沿,了解学科发展动态,增强创新意识,而且培养了学生实践和创新的科研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其合作交流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总之,实验教学与科研结合的教学模式,是对传统的实验教学思想、教学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大胆探索和实践,这种实验教学拓展了教学空间,使课内实验与课外实验相结合,教学与科研相结合,使教学资源和科研资源有效的叠加起来,实现了教学和科研的融合、渗透,形成以教学带动科研,以科研促进教学的实验教学新模式。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对火控系统原理实验的兴趣,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了学生的基本实验操作技能,提升了学生的科研素质,促进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更提高了实验教学的实际效率和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周童.改革实验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0,6.
[2]周文真.大学开放性实验教学的改革与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2010,36.
篇7
关键词:机能学实验;案例教学;实验教学
1我校机能学实验应用案例教学的实施、反馈
1.1案例教学实施
考虑到案例教学的优点,我校在2013级、2014级、2015级机能学实验部分实验项目中采用了案例教学法。随机选择3个年级12个班学生为研究对象,主要涉及临床医学、全科医学、麻醉学和医学影像学4个专业。案例教学主要涉及4个实验项目,即家兔实验性高钾血症、不同类型缺氧小鼠观察、氨中毒在家兔肝性脑病发生中的作用、家兔有机磷中毒及解救。课前将实验相关案例发给学生,并提出问题,让学生课前预习,教师授课时简要介绍案例和实验内容,学生完成实验后结合实验结果和案例涉及的问题进行讨论,学生感到困惑的问题教师在课堂上加强指导,最后由教师总结。
1.2案例教学实施后反馈
机能学课程结束后,对参与案例教学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回收的问卷全部有效。调查结果显示,接近90%的学生觉得有必要于机能学实验中开展案例教学;超过90%的学生认为该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预习效果、指导实验开展和报告书写等;95%的学生认为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积极性和主动性,并有利于提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能力;接近95%的学生认为能够促进师生之间和学生间的互动交流,教学重点也比较突出,对所学知识记忆、运用及思维拓展和理解临床知识有重要作用;尤其认为对学习和理解教学内容特别有帮助的学生达99%左右;认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提高了的学生占95%;超过90%的学生满意课堂教学。
2机能学实验应用案例教学的体会
2.1实施案例教学的优越性
从调查结果分析,临床、全科、麻醉和影像专业学生均能适应在机能学实验中应用案例教学。采用以案例为基础并进行讨论教学的实验教学方式,有利于机能学实验教学效果的全面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主动性得以充分激发。有研究报道,机能学实验教学中采用案例讨论式教学法(对象为三年制临床专业学生),能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锻炼临床思维能力[3],案例讨论引出的一系列由浅入深的问题,层层递进,使理论知识与实践得到很好融合,使学生的学习模式由接受式的被动学习转向探索和讨论式的主动学习,也有利于增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有利于提高教师综合素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4]。
2.2实施案例教学需要注意的问题
案例教学虽能激发学生学习机能学实验的兴趣、主动性,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锻炼临床思维能力,以及增强师生互动、教学相长等具有积极意义,但在开展案例教学的过程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加以注意。2.2.1教学计划安排机能学实验室负责人需要做好统筹安排,选择好适合进行案例教学的实验项目。以我校目前安排的实验项目为例,最适宜安排案例教学的实验项目为:不同类型缺氧小鼠观察、家兔实验性高钾血症、氨中毒在家兔肝性脑病发生中的作用、家兔有机磷中毒及解救;可考虑安排案例教学的实验项目:期前收缩和代偿间歇、刺激强度和频率对骨骼肌收缩的影响、家兔呼吸运动的调节及胸内负压的测定、影响尿生成的因素和利尿药的作用、水杨酸钠药代动力学参数的测定、动脉血压的生理性调节和药物对血压的影响、离体小肠平滑肌的生理特性及药物作用的观察、人体实验(动脉血压的测量、声音的传导、视野的测定);不宜安排案例教学的实验项目:实验概述、动物实验技术操作训练、学生设计性实验(开题、答辩、讨论)。2.2.2案例教学开展比例实验项目不同,所用时间也不相同,一些实验操作时间短,适合开展案例教学;一些实验操作时间较长,没有多余的时间开展案例教学(学生也不愿意占用课余时间),所以在所有的实验中开展案例教学法也不太现实。2.2.3实验相关案例及问题的编写在设计机能学实验相关的案例及问题时,要特别注意设计的案例要与实验项目紧密相关,设计的问题要相互衔接,并与实验相关,也与案例涉及的临床问题相关,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积极性和主动性。2.2.4案例教学教师案例教学需要有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带教,要合理安排教学理论与实践的时间,要注意突出教学重点,以实验操作为主。授课教师要掌控好教学的各个环节,控制好教学进度,注意纠正学生的不正确操作以及注意各教学环节的衔接,在规定的教学时数内有效完成教学内容。2.2.5案例教学是否需要纳入课程考核因目前案例教学没有纳入机能学实验总成绩中,导致部分学生对案例教学的关注不够,一些学生在案例讨论中的互动交流也较少。
篇8
关键词:本科生导师制;学分制;医学院校
中图分类号:R-0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1101(2011)01009704
收稿日期:20110222
基金项目:
安徽省教育厅2010年教研项目资助(20100444)
作者简介:王健(1962-),男,浙江永康人,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基础医学教育。
Application of undergraduates tutor system under the credit system
in medical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WANG Jian,SUN Lin
(Medical College, Anhu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Huainan, Anhui 232001, China)
Abstract: As credit system is the method to evaluate the amount of students’ learning and graduation standard, undergraduates’ tutorial system under credit system is a new type of education management system.Though the distinct features of medicine schools are reserved in the comprehensive universities, the implementation of credit system of medical undergraduates is still in the beginning stage. Therefore, the successful experience of undergraduates tutor system and credit system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institutes at home and abroad can be referred to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overall quality of undergraduates in our medical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Key words: undergraduate tutorial system; credit system; medical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学分制是国外用于衡量学生学习量和毕业标准的常用方法,目前国内已有许多综合性大学、理工科院校广泛采用。本科生导师制是我国借鉴国外高校教育和管理工作经验,为适应我国高等教育发展需要,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一种教育方法[1]。但从我国高等教育的实际情况来看,许多医学院校并入综合性大学后,医学本科生实施学分制尚处起步阶段,没有成熟的模式可以照搬套用,如何在学分制条件下采用导师制教学是许多医学院校学者共同关注的新课题。因此,探索一条适合我国医学院校,特别是在以工科为主的综合性大学开展本科生导师制教学模式,对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医学院校本科生综合素质具有十分重要意义。本文借鉴国内外著名大学成熟的本科生培养模式,探讨医学院校本科生学分制条件下导师制的可行性,以期为我国医学院校本科生实施导师制教学抛砖引玉。
一、学分制为医学院校实施本科生导师制教学奠定基础
目前,讲授法是医学院校普遍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形式是教师讲,学生听,该法能以最少的教师面对最多的学生,并能把教师本人的教学心得和科研成果总结出来传授给学生,具有教学成本低、内容系统连贯、逻辑思路清晰等优点,学生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接受最多的信息,其信息量远大于学生自己独立看书所获得的信息量[2]。但限制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性,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学分制是指以学生毕业时所需最低总学分作为衡量学生学习量和毕业标准的一种教学管理制度。19世纪末美国哈佛大学创立学分制。1918年北京大学在国内率先实行“选课制”,1978年国内一些条件较好的大学开始试行学分制[3],以后国内一些知名大学也都开始推行学分制,现在学分制已在国内许多高校全面推开。
学分制打破传统的“齐步走”、“一刀切”课程设置模式,改革我国高等教育“一言堂”的教育体制,允许学生充分参与教学过程,自由选择学习内容,灵活选择学习方法,择优遴选授课教师,教师就不再以知识的传授者自居,需适时转换角色,其授课方式由“教学”向“导学”转变。学分制为学生创造自主选择专业和自主选课的空间。重庆大学采用弹性学分制实施本科教学,允许学生提前或延后毕业,把学业时间的单位从年缩短到月,放宽对学生每学期最低修读学分的要求,给学生宽松、自由的学习时间,凭个人志趣自主设计学习进程,给学生自主学习提供极大的自由度[4]。清华大学改革实验教学管理模式,加大实验课的课改力度,强化实验教学,将学分制引入实验教学,鼓励各实验中心开设独立实验课,提供更多的选择余地,推动学生个性需求为主导的教学管理模式的运行,此法增强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5]。
1994年同济医科大学率先在全国高等医药院校实行学分制改革试点,随后,重庆医科大学等也相继开展学分制改革与实践,取得了一些成功经验。长期以来,医学教育专业设置过多过细,许多学生延续高中学习方式,自学意识较差,不利于培养综合素质高、知识面广、思维活跃、有创新意识的复合型人才。在这种新形势下,学生一旦缺乏统一管理和指导,容易产生政治思想、专业学习“失控”,迫切需要有广博知识、真才实学的教师予以引导和指引,这为医学院校构建学分制条件下导师制教学体系奠定基础。
二、导师制教学是提高医学本科生综合素质的切入点
医学院校以临床专业为主,学生因课程内容多、自我学习时间较长,与其他理工科专业学生相比,科研能力相对较弱,缺乏竞争力。导师制作为一种新的尝试,重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发挥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强调教师对学生的个别辅导以及师生合作。实施导师制恰好为师生提供了一个平台,学习之余,导师针对学生的个人能力分门别类进行个性化指导,学生和导师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建立起亲密的合作关系,这种关系会延续到学生今后的一生。导师不仅鼓励学生在学习中扮演积极主动的角色,培养他们独立学习、思考、工作的技能;同时,导师还是批评性的指导者,指导学生选择研究方法,合理地提出问题,正确地分析和解决问题。从而显著提高学生自身文化底蕴专业技能,为社会输送具有较强综合素质的医学人才[6]。
本科生导师制起源于14世纪英国牛津大学,它从中世纪一路走来,虽然它饱受各种争议,但600多年来,导师制已成为英国高等教育的一大特色,仍然充满魅力,仍然被学生认为是他们在牛津最重要的学习经历,它不仅推动了英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也在学生的校园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牛津一代一代高质量人才的不断涌现,充分表明这种制度的内在合理性。八十年代后期我国引入本科生导师制,2002年北京大学开始试行本科生导师制,2003年在全校实行,随后我国许多大学开始实行本科生导师制教学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7]。国内外一些著名大学实施本科生导师制的实践证明,导师制教学可作为提高本科生综合素质的切入点,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 促进个性发展
本科生导师制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的探求欲和创新精神,适宜个性化发展。导师制教学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因材施教,在指导过程中,可以充分挖掘学生的丰富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向探究性学习,使学生能够在大学舞台上将个人的追求、兴趣爱好与现实很好的结合,在通式教学的基础上,个性化爱好能得到一定的发展。
(二)培养学生科研意识和创新能力
首先,指导内容本身就蕴含着一定的创新意识。如撰写综述、开题报告写作训练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思维的训练;各类专业期刊杂志的阅读,著名大师、学者的专题讲座等都是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科研能力有效途径。其次,科研活动本身就是一种典型的创造性劳动。学生在导师指导下,参加导师承担的部分课题或子课题,亲身感受科研的氛围,体验科研的经历,通过完成一个个具体实验,获得真实的实验数据,享受成功的喜悦,总结失败的教训,逐渐培养献身科学、勇于探索的科研意识。第三,导师制的指导方法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应该说,现在许多学校还是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一言堂”、“满堂灌”的现象司空见惯,这与当前努力提高本科生综合素质的理念背道而驰。高等教育更应强调“授人以渔”,而不是“授人以鱼”,引导启发学生“为什么”和“怎么办”,而不是“是什么”和 “这么办”。在导师制实施过程中,教师指导应将大部分精力放在如何使学生懂得读书的方法,思考的方法,研究的方法,创造的方法等,以创新性思维解决在科研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难题。
(三) 课堂教学、班级授课等传统教学形式的有益补充
目前,许多大学教师只重教书,授课是按教材的内容讲,照本宣科,忽略学生自身潜力的开发,很少融入自己的研究成果,上完课就算完成教学任务,和学生相互沟通较少,大学四年后,师生之前印象互相模糊。其次,“唯卷唯分”的考试制度使学生只关注与考试成绩相关的学习内容,忽视多元化知识的积累及实验操作,对于实验课,往往敷衍了事,缺乏实际动手能力。导师制构建了一师多生的小团队,教育形式灵活,教学方法多样,师生沟通充分,针对性强,培养他们独立学习、思考能力,指导学生独立完成感兴趣的、具有一定水平的综合性实验,有效地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是传统课堂教学、班级授课的重要补充。
(四)可密切师生关系,营造高校良好人际氛围
人际交往是人类社会交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社会行为。高校作为社会一角,离不开人际交往,积极开展人际心理沟通,增进相互了解,不仅是维系高校良好师生人际关系的需要,也是营造高校优良的育人环境,培养适应现代社会医学人才的需要,提高大学品位和格调的重要环节。目前,高校师生间的人际关系受社会大环境的侵染和经济大潮的冲击,相当一部分学生与教师的交往带有明显的功利性和实用色彩,尊敬师长、尊师重教的传统美德显得十分淡薄。此外,现在的在校本科生大都为“90后”,由于独生子女、家庭背景、个体差异等原因,个别学生或唯我独尊、孤芳自赏,或孤僻内向、沉默寡言,或目中无人、口若悬河,甚至存在一定程度的心理障碍和精神疾患。针对这些情况,通过导师制教学形式,导师与学生面对面沟通,通过自己的身体力行、言传身教,在待人接物、为人处世、生活习惯、严谨的治学作风、求实的科研精神等方面展现教师的崇高人格魅力,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营造尊师重教、教书育人的良好人际氛围[8],帮助学生健康成长。事实证明,导师的慈爱关怀,使学生在情感上有所依托,往往会化解学生特殊的痛苦。
三、本科生导师制是学分制的良好载体
学分制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中的一个热点问题。学分制为学生的个性化成长、兴趣求知提供较为宽松的环境。医学院校应以学分制改革为契机,将导师制以作为学分制的良好载体,通过导师制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学分制,而不至于使学分制流于形式。导师制不会冲击学分制,相反会成为学分制的良好载体。
医学院校在学分制条件下开展导师制教学,应体现三个基本理念:首先,指导学生学会做人。帮助他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导师严谨的学风、科学的探求中品味人格魅力。其次,指导学生学会做事。帮助他们掌握基本的科研方法论,帮助他们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第三,引导学生学会成才。导师利用自己的特长和优势,指导学生了解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教学计划、学分制管理办法等;利用自己的学科优势,按专业特点有针对性指导学生选修课程,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利用自己的科研优势,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科研方法,根据学生各自的性格特征和兴趣爱好,参加一些小型、基础的专题研究,使学生初步了解科研的基本过程、基本思路,掌握一般工作程序,激发参与科研工作的兴趣,树立为科学献身的精神,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9]。
新时代医学院校学生思想活泼,但沉重的学习负担迫使他们不得不文静少动。以导师制为载体实施学分制管理,为学生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学生从被动接受到主动研究,从一般观摩演示到真刀实枪的实际操作,在科研过程中学到了很多书本上没有的新知识,学会了科学研究的思维方法,锻炼了意志品质。在探索求知的过程中,也遇到了很多的困难,知道了科研之路并不是想象中的那样一帆风顺,不仅需要坚定意志和坚强的信念,还要有科学的方法解决遇到的困难,为今后学习、工作、成才铺就良好的心理基础。
四、医学院校学分制下本科生导师制实施策略
近年来,由于高校连年扩招,医学高等教育有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化教育发展的趋势,但由于医学服务对象是人,具有明显的特殊性和严肃性,加之医学教育的完整性、系统性和医学学习的艰苦性,要求医学教育仍需以精英教育方式为主,导师制就十分适合本科医学教育的需求。学生需通过系统的专业的理论知识学习,具备相应的专业基础理论和基本的实验技能,才能与导师就专业问题进行探讨,接受指导。在学分制下条件下,医学院校实施本科生导师制教学应充分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一) 遴选优秀教师,构建充足的导师群
目前,我国大多数医学院校已进行学分制改革,如何在学分制条件下实施导师制教学,尚无成熟的经验。就目前师资状况而言,除少数几所国家重点综合性大学、重点医科大学外,大多数一般本科医学院校师资力量不强,这就需要广大普通医学院校在实施导师制教学过程中,降低对导师的要求,除聘任讲师外,可让部分在校博士生、优秀研究生充实导师队伍,这对大多数尚无雄厚师资力量的普通医学院校不失为一种有效解决导师力量不足的良策[10]。我校是一所以工科为主的综合性大学,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点和博士后流动站,拥有大批在读博士生、硕士生,在校博士生、优秀研究生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扎实的专业技能,年龄和学业与本科生相近,具有很好的衔接性,易与本科生沟通交流,成为本科生的良师益友。
(二)一师多生,双向选择,构建适宜的师生团队
首先,教师报名“挂牌”,填报自己的专长和指导方向,然后张榜公布供学生选择。其次,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专业特点填报所需的指导教师。学生可自由选择,一般6~10名组成一个小组,由一位导师进行全面指导。在双向选择的过程中,学校对教师和学生的选择分别给予有目的指导。指导教师的确定,实行自愿报名与个别动员相结合,以自愿报名为主,对有利于提高医学生综合素质的学科方向,或者有利于优化学生知识结构的学科方向,或者有些上课效果好、深受学生欢迎的教师,尤其是学术上有较高造诣的研究生导师,一般都遴选为指导教师。在构建匹配合理的师生团队过程中,协调指导方向、学科方向的合理分布,兼顾专业素质、基础知识、实验技能等的培养。既有基础理论学习,又有基本技能训练[11];既有专业读书指导、考研指导,也有人文素质方面的指导。使学生的知识面明显拓宽,专业技能显著增强,综合竞争力大大提高。
(三)强调过程,注重考核
本科生一旦确立导师制,即制定配套的管理办法,以保障这一改革措施从一开始就有章可循,防止流于形式。将本科生导师制与学分制相结合,将其纳入新的教学计划。学生接受一定时间的指导,完成相应的选修课程和科研积分,经考核合格,即可获得相应的学分[12]。既使学生有选修的积极性自由度,又使管理规范有序。实施过程中应及时跟踪和随访,及时掌握进展情况,解决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新问题。教学管理人员、学生会通过召开座谈会、问卷调查、个别随访等形式了解指导教师和学生的意见、建议,及时反馈,随时沟通,做到将问题处理在萌芽状态。
综上所述,学分制下本科生开展导师制教学是我国医学院校普遍遇到的一个新课题,每个学校都有各自成功经验,没有固定的模式可照搬套用,只要我们将导师制教学作为提高本科生综合素质的切入点,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主要抓手,边摸索,边总结,探索规律,就一定能探索出一条提高我国医学院校综合教学水平的新途径。
参考文献:
[1] Allenspach K, Bell J, Whittlestone KD. Interactive clinical cases in veterinary education used to promote independent study
[J]. J Vet Med Educ, 2008,35(4):589-594.
[2] 江振友, 林晨. 医学院校教学方法改革的探索[J].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 2005,7(2):152-154.
[3] 蒋宇红. 高校学生对学分制与学年制态度倾向的比较研究[J].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7(3):125-126.
[4] 陈德玲, 刘东燕, 张国宾. 研究型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构建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 2007(8):63-65.
[5] 郭大勇, 宣华, 胡和平. 转变实验课培养模式,推动实验室开放型教学[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04,25(5):98-100, 120.
[6] 黄立宏, 龚理专, 李勇军.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J].中国大学教育, 2009(6):24-26.
[7] 叶常林. 学年学分制下地方院校教学管理的实践与启示[J].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11(1):94-96.
[8] Khashman A. A neural network model for credit risk evaluation[J].Int J Neural Syst, 2009,19(4):285-294.
[9] 臧伟进, 王渊, 程彦斌. 医学人才培养立体化教学环境的思考和探索[J].西北医学教育, 2005,13(3):260-263.
[10] 田谋利, 李永华, 傅海龙, 等. 医学院校实行“本科生导师制”的实践与探索[J].西北医学教育, 2009,17(4):660, 697.
篇9
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目标是培养具有创造性的创新型人才,而学术生态环境以研究生为中心,为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各种有利条件和环境支撑,促成创新型人才的产出。从以上分析可得出,学术生态环境对研究生创新能力影响重大,且为直接的作用。高校学术生态环境存在诸多生态因子,可概括地分为物质资源环境因子、制度体制环境因子和社会人文环境因子三大类。由于这些生态因子的特性、强度各不相同,对于研究生的作用也不尽相同。对于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来说,一旦找到起关键作用的“限制因子”,就找到了研究生创新的突破口。同时,学术生态环境中的生态因子不是孤立单独地存在,而是相互制约、相互组合,构成了多种多样的学术生态环境。此外,某个因子的变化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他因子的变化。因此,以上所述的高校学术生态环境三大类因子可以适时调整,重新组合,形成新的“生境”类型。
二、高校学术生态环境与研究生创新
(一)研究设计与资料收集
1.研究假设研究的基本前提是: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受到学术环境的影响,学术环境由物质环境、制度环境和人文环境组成,共同影响着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具体而言,研究假设1:物质资源环境对于研究生创新能力具有影响。研究假设2:制度环境对于研究生创新能力具有影响。研究假设3:人文环境对于研究生创新能力具有影响。2.研究方法本次调查采取随机抽样和非随机抽样相结合的方法,于2011年4月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和首都师范大学进行调研,共发放问卷500份,收回有效问卷470份。所有问卷均由学生当场填写,可选择署名或匿名。录入数据并建立数据库,并利用SPSS17.0进行统计学分析。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1.总体评价结果调查显示,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评价分值为3.40(满分为5分),标准差为0.829,其中提炼表达能力(2.44)最弱,组织构思能力(3.26)和前沿把握能力(3.26)一般,知识消化能力(3.34)较好。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克伦巴赫系数总体为0.865,接近0.9,说明该问卷创新能力测试部分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即问卷信度较好,如表1所示。2.学术环境对于研究生创新能力各个维度的影响(1)学术环境各因素对于知识消化能力的影响按照sig.≦0.05为显著相关,从表3可以得出结论:影响硕士研究生知识消化能力的环境因素有招生侧重点、课程内容面、科研训练、导师指导的次数、指导的质量和效果。其中,招生侧重点与硕士研究生知识消化能力呈负相关,课程面、科研训练、导师指导学生的次数、导师作用的发挥与硕士研究生知识消化能力成正相关。课程内容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源泉,课程面的宽窄直接影响到研究生学术视野及知识面。覆盖面广、涵盖交叉课程的课程设计能够为研究生提供一个丰富的知识源流。科研训练是知识的重要转化途径,科研训练目的是使研究生将课堂上所学知识合理融入实践中,在实验中运用知识,检验知识,发掘新知识。我国研究生实行导师负责制。自入学以来,导师引导研究生走上正确的科研之路,为研究生掌握知识、运用方法提供帮助,而且在为人处世等方面影响研究生。导师不仅以其高度的责任心,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用于指导和帮助学生,而且引导学生科学检索知识、注重积累知识和合理迁移知识,使研究生掌握更多、更新的知识和正确的方法。招生制度直接关系到生源的质量。回归系数显示:招生制度与硕士生的知识消化能力呈负显著相关,这反映了目前高校招生对于知识基础的重视还不够,调查发现,50.9%是侧重综合素质,而16.8%侧重知识基础。对知识消化能力而言,知识基础是硕士研究生知识消化能力的前提,知识基础越扎实,知识面越宽广,知识结构越完善,其消化能力的总体水平越高。因此,假设2和假设3制度得到了证明,即制度环境中的课程面、科研训练和人文环境中导师指导的次数、指导的质量效果对于硕士研究生的知识消化能力有显著的正影响,而制度环境中的招生侧重点起到显著负影响。(2)学术环境对于组织构思能力的影响从表4中可以得出结论:研究生构思能力受到课程前沿性、课程面和科研训练的影响,均为正相关关系。课程的前沿性使研究生能够掌握本专业最新研究动态,课程面使研究生能够涉及广阔的知识面,具有开阔的学术视野。所谓“站得高,望得远”,有了广阔的知识面和学术视野,研究生设计的课题更有针对性,建构的模型或提出的观点更有新意。调研结果显示,我国高校硕士研究生的课程前沿性和课程面宽度均处于中上等水平,因此证明了研究生的课程面和课程前沿性与硕士研究生研究构思能力呈正相关。科研训练计划为研究生研究能力的锻炼提供了一个实践的平台,是研究生参与科研活动的一个最直接的机会。研究生从选题到组织构思,再到验证,培养自主发现问题的意识,提高独立思考的能力,形成提出设计并进行某种发明创造的能力。调查发现,我国68.5%的高校具有系统的科研训练计划,研究生参加科研训练的人数占到开展科研训练的72%。因此,假设2得到了证明,即制度环境中的课程前沿性、课程面和科研训练对于硕士研究生的组织构思能力有显著正影响。(3)学术环境对于前沿把握能力的影响由表5可以得出结论:课程前沿性、教学方式和实习实践对研究生前沿把握能力产生显著性的影响,且均为正相关。课程的前沿性帮助研究生了解最新的专业动向,掌握最新的研究成果。因此,课程前沿性是前沿把握能力的基础和前提。调查发现课程前沿性“中等及以上”占78.1%,说明我国高校研究生课程设置充分考虑到前沿性,有利于硕士研究生立足前沿探究未来发展趋势。在传统教育模式中,教师讲授,学生被动接受知识是研究生教学的常态。随着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传统教育方式日渐为现代化的教学模式所取代,小组讨论、活动不仅使研究生教学形式更加丰富,而且通过讨论本专业动态,探究最新案例,使研究生接触到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动态趋势。社会实践是研究生接受锻炼、增长知识的舞台,也是新思想、新文化、新科技的“源头活水”,还是能更好地将科技新成果与社会实际需要结合起来的有效途径。社会实习实践有助于研究生及时把握实践生产中的动态,并将课本知识与实践活动紧密联系起来,帮助研究生在了解社会需求的基础上学以致用。因此,假设2得到了验证,即制度环境中的课程前沿性、教学方式和实习实践对于研究生前沿把握能力产生显著的正影响。(4)学术环境对于提炼转化能力的影响由表6可以得出结论:课程前沿性、科研训练、实习实践,导师的影响对于硕士研究生提炼转化能力有显著的影响,且均为正相关。课程的前沿性是取得科研成果的基础和前提。具有前沿性的课程除了促进研究生把握专业前沿,还能够如风向标为研究生科研导航。调查发现,我国大部分硕士研究生接受前沿性强的课程,使他们能够在把握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取得新的研究成果。专门的科研训练计划是研究生取得创新成绩的必要环节。在频繁、有效的科研过程中,硕士研究生锻炼了各方面的能力,积极调动创新潜能,以书面论文等形式进行提炼表达,最终形成智力成果。实习实践是研究生能够取得创新型成果的动力和源泉。研究生通过实地调研或到一线单位实习,将课上所学的知识转化为现实生产力,通过实践报告或者论文的形式表达出来,也有理工科学生创造出发明、专利等。作为是学生的引路人,导师对学生学术创新、事业发展和人生道路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名师出高徒”,优秀的导师高标准、严要求,以高尚的学术品质感染研究生。如果学生没有创新,导师启发研究生再积累、再思考、再探索,直至做出创新成果。因此,假设2和假设3得到了证明。制度环境中的课程的前沿性、教学方式、科研训练以及人文环境中的导师的影响对于硕士研究生提炼转化能力有显著的正影响。综合以上分析,研究得出结论,学术生态环境影响研究生创新能力,其中课程前沿性、课程面、教学方式、科研训练、实习实践、导师的指导及影响、招生制度起显著作用,即研究假设得到了证明。
三、营造和优化学术生态环境,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
本研究从营造和优化学术创新的整体环境出发,基于学术生态显著因子———课程教学环境、科学研究环境、导师育人环境等学术生态环境的子系统,尝试提出优化适合创新的学术环境以提升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建议。
(一)学术氛围倡导自由民主和宽容,营造自主创新
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植根于高校的创新环境。宽松、自由、诚信的学术环境是创新的保障。营造宽松的学术氛围应尊重研究生的好奇心,允许他们有不同于导师、权威的观点,宽容他们的错误和失败,形成一种民主平等、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营造自由的学术氛围应保证研究生发表学术观点、探讨学术问题、质疑和批判权威不受干涉,保证研究生有权利参与教育管理评议,并能够自由行使参与学术的权利。彻底改变僵化的管理制度,摒弃权威式的管理态度,,使研究生从被命令、被训导、被摆布的地位提升到主体性地位上来。营造诚信的学术氛围。受到社会功利主义思想的影响,目前论文抄袭现象反映了研究生急功近利的心态,高校应当鼓励自主创新,倡导严谨治学的学术态度,严惩学术造假和学术不端行为。
(二)课程教学注重知识面和前沿性,改革教学模式
应明确各类课程的地位和作用。基础课和选修课是为了构建全面的知识结构和提高综合素质能力,专业基础课是核心基础和精髓,专业课反映专业领域的重大成就和前沿问题,注重学科交叉与融合。多选用反映最新成果的教材,加大学科前沿知识所占分量,拓展国际化视野。多开设实践活动课程,以提高研究生实践操作本领。增设研究方法课程,使研究生运用科学方法分析、解决问题;增加任选课比重,激发研究生个体兴趣和求知欲。开设论文写作、学术规范等课程,促使研究生提高表达水平。改变单纯传授知识的传统教学模式,教师应采用讨论式、探究式、案例式多种方式鼓励研究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勤于探讨,大胆质疑,勇于批判,在学习中发现问题,培养创新思维、提高创新能力。
(三)科研训练鼓励风险和创新选题,加强过程管理
在西方,其学术发展是由一整套制度来保证的,如公认的学术准则和规范,严格的学术训练,公正的学术评价制度,以及透明的学术评价程序。针对我国研究生培养,我们也应当借鉴和反思。在选题阶段倡导研究生选择立意新、起点高,有一定难度的题目,风险选题要求研究生具有独立的构思能力、严密的逻辑、敏锐的观察以及开阔的视野,同时极大地锻炼了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在论文实施阶段加强管理和监控,按照论文创新的评价标准对研究生进行开题答辩、中期检验的考核,针对不符合要求的研究生实行延期答辩。同时加强学术道德建设,通过宣传教育使研究生明确学术道德的基本要求,把学术规范内化为自身的道德品质,形成诚信的学术人格。完善研究生学术的激励制度,要针对研究生的层次性以及所学专业的差异性,实施有效的激励手段和方法,将激励方式、激励内容与研究生的个性特点及专业的特性相结合,以达到最佳的激励效果。
(四)导师育人坚持学术和人格引导,发挥集体优势
导师直接影响研究生创新能力主要表现在创新方法的运用、创新思维的启发和创新品质的塑造等方面。首先,导师是研究生学术领域的引路人,也是研究生创新的引导者、激发者和欣赏者。导师要在了解学生研究兴趣的基础上,结合导师研究优势,力求使硕士研究生的课题具有科学性、可行性和创新性。第二,导师的水平不仅表现在学术水平上,也表现在导师卓有成效的指导风格上。导师应当言传身教,身体力行地以自己的人格魅力、科研精神正面感染硕士研究生。第三,在培养过程中,导师应培养研究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科学分析、大胆质疑、勇于批判的良好习惯,营造一个与研究生共同探讨学术问题的环境。建立平等对话的师生关系,教师将学生看作与自己平等的、具有独立人格的个体,给学生发表意见的机会,尊重学生在交流过程中的质疑甚至批判,使研究生真正成为学术研究的主人。导师的指导水平还与自身创新能力密切相关,因此在导师选拔聘任方面,应选拨具有交叉学科、跨学科学历背景的导师,或者建立导师组协同指导研究生,鼓励研究生跨学科选题,使学生有机会与其他领域的学者交流,充分发挥个体专长和集体效应。
(五)社会实践建立实习和创新基地,促进产学研用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基础护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