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教学方案范文
时间:2024-01-10 17:46:3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德育教学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德育教育;小学英语;模范榜样;协调结合
在当前教育改革下,国家和社会各界对小学生的德育越来越注视。一名合格的学生不仅学习能力要过关,而且更需要具备优良的人格和品德。小学教师应该充分抓住小学生思想未成形这一契机,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德育教育和熏陶。笔者从英语教学的实践出发,对如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问题进行了两方面分析。笔者分别论述了教师在教学中的模范榜样作用和实际应用中德育与英语课程的有效结合,以及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所起到的作用。
教师对小学生的模范榜样作用有一种无可代替的感染力。对于他们来说,教师的品格所起到的模范榜样作用是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箴言都无法达到的。教师如果结合自身经历来进行身教,会比一味的说教更具有强烈的感染力。例如,英语作业中学生对出现的“Tom picked up a red purse.”一题议论纷纷。我把握住这个时机,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首先,我问学生“If you are Tom, what would you do?”然后,结合自己的观点,告诉学生该怎么正确处理捡来的钱包。将自身的模范作用运用到英语教学中,使学生口服心服地接受我们的教学,从而达到德育渗透的目的。
教师可以将小学英语课堂中的内容与学生的思想品德观念及行为相结合,这样可以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做到与德育教育两方面的协调统一。教师需要在课堂上端正教学的态度,对待小学生要热情、真诚,并且尊重学生的想法。这样学生自然会喜欢教师,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也就高涨,达到一举多得的好处。例如,在课堂提问时,经常使用“Please.Thank you.”等语句,使师生关系更加紧密融洽,学生感受到英语教师的尊重与欣赏,无形中受到感染和熏陶,为学生塑造完美的人格树立了榜样。
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的主动性作用对学生的德育具有巨大的影响力,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可能在学生的思想上留下深刻的烙印,对学生的学习生活、为人处世都能产生一定的影响。如果在教学中融入德育教育,让学生懂得更多的道理,就能够达到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的目的,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篇2
其实,早在春秋时期,我国大教育家孔子就在《论语》中说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说得就是作为学生要有先学的意愿,然后老师再适时点拨,这才有效果。我国古代第一本教育专著《学记》中也有“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的观念,主张对学生的学习要诱导指引,开拓学生的思想,不要强牵、代替。这些思想无不强调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如果学生没有学习的主动性,你给他的即使是美味佳肴,他也食之无味;即使是琼浆玉液,他也饮之不香。显然,我们当前许多学校思想政治课陈旧的教学模式需要改变。
笔者作为高中政治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发现,政治课教学课前预习非常重要,只有在学生自我认知的基础上,在课堂上展开讨论并加以归纳和总结,这样的政治课才有效果,因此,政治课教学课前预习方案的设计显得非常重要。
一、预习方案要精心准备
激起学生兴趣,拓展想象空间。课堂预习方案应激起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究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想象。预学方案中课堂的引入,问题的设计,教师提问的方式,教学语言的使用,教学过程的设计,教学内容的转换,等等,要做到精心设计,既要注重学生学习的兴趣点与想象力,又能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
方案紧扣教材,开阔学生视野。新课改的要求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准绳都要围绕教材,帮助学生达成新课标的要求,这就要求政治教师能正确地用好教材内容,并把教材与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紧密联系起来,比如话题的引入和材料来自最新的社会新闻背景,这有利于开阔学生眼界,提高学生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方案重视学法,着力培养能力。好的学习方法,能成就好的学习习惯,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与指导应体现在课前的预习学案中,政治老师的教法与学生的学法应融为一体,并且能做到切合课堂教学实际的预设。因此,一个好的预学方案的设计要能做到通过重视对学生的学法指导进而培养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
面向全体学生,处理好多样性。政治课课前预习学案的设计,要做到学生大都能完成任务,因此,材料和题目的综合设计的问题要精巧,密度、难度与梯度不要过大,应把关注全体学生与重视个体差异结合起来,做到层次性和多样性。
二、预习实施要有效果
设计好的预学方案要及时贯彻实施,首先,要求学生要通读政治课教材。教材是最基本的学习载体,又是联系其他知识的纽带。要利用政治自习课或上课前,让学生按照预学方案的要求,全面仔细通读相关的教材内容,在阅读过程中,始终抓住重点,特别是列出的考点重点内容,同时,还要积极思考相关联的学习内容,再通过翻阅相关资料进行理解,并尽可能的做好方案中的课前练习。
其次,在自修课上可以参加小组学习和讨论。同学们以班级以学生座位为单位,以前后四人小组或六人小组前后左右拼凑在一起,在自习课上各位同学根据自己的预习情况进行小组讨论,他们在一起研究、探讨疑难问题,交流预习遇到的问题,充分运用各自的学习资料,交流预习心得,从而达到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共同提高的目的。在这个过程中可能有的小组碰到很多难题,这些问题可以通过小组长汇总交给任课老师,或者问其他小组成员,总之,根据方案要求不折不扣解决好问题这是达到定向预习效果的关键。
三、教师收集反馈问题
及时收集学生在预习中存在的问题,这个过程是教师了解学情,了解学生的学习困难的重要环节,教师通过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掌握了学生在预习中暴露的疑难问题,这样老师在政治教学才能做到“教什么”和“怎么教”,为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控制、及时点拨、全力提升提供了保证,也为有效确定教学的起点、难点、重点奠定了基础。
篇3
关键词:小学英语教学;教学误区;改善;解决
英语,是一门既复杂又简单的语言,对于母语不是英语的中国小学学生来说学习一门新的语言是需要正确的引导和方法的。英语教学,特别是小学英语教学,需要不同于中国传统的教学模式,需要一种轻松、自由的学习环境。自英语新课程在中国全面实施以来,教师的教学模式、教学理念及教学目标、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学习欲望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与此同时,仍然存在着许多不容忽视的认识上的误区和教学问题,这就需要通过研究和实践找出解决方案。
一、小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误区和问题
1.过分地追求教学课堂活跃的气氛,忽略了学生需要思考思维的平静时间
在小学英语教学新课标的引导下,倡导以学生为主体,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活跃课堂气氛成为新教学模式的要求。但是,作为教师也应该清楚地认识到:“传道”“授业”“解惑”才是一名教师教学最根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教学本身就是一个获取知识、传授知识的过程,在积极活跃的课堂活动模式下,也需要给予学生思考、学习的时间。许多小学英语教师都会有这样的想法:为了让小学生能够尽快地对英语这门学科熟悉,尽快上手,就会过度地使用一些做游戏、唱歌谣、演话剧等等他们认为可以活跃课堂气氛的教学方式。但是教师们却忽视了一点:这些教学方式确实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兴趣,同时也可以活跃气氛,但是在要求教学气氛的情况下,学生更需要的是思考和静心学习的时间,更需要高层次的思维活动。过度地运用这些表面看起来课堂气氛活跃的教学方式,其实是在打断学生宝贵的思考时间。
2.忽略学科的中心要点
新课程所倡导的理念之一是学科的整合性,整合性强调了学科的本位性。但是在现今的一些小学英语教学课堂上,部分教师过于注重学科的整合性,使教学方向产生了严重的偏差,将英语课和其它艺术类科目相结合,导致学生本英语课的学习效果没有得到提升,知识没有得到扩充,学习内容被压缩。比如:一些教师为了让小学生更多地了解外国音乐学,便播放一些外文歌给小学生听。这个方式用到适当的时候是会提高学生的听力,但是作为小学生,他们就只能听懂歌的曲调,甚至有一些对此完全不了解。这样的教学要点就完全偏离了教学原则,同时也浪费了小学生的学习时间。
3.过于生硬的情感态度及文化意识教育
小学英语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和基本特征要求英语教师要显示出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文化意识的渗透。但是在现实中一些小学教师无法理解如何把知识与这几个点结合起来,也不清楚如何在教学课堂上将其体现出来,小学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更多的是体现出生硬、死板、传统或是过分主观的态度。这样的情况也会导致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困惑和不解。
二、改善小学英语教学,提高小学生学习质量和兴趣
1.最大限度利用课堂学习时间并与课外教学活动相结合
有这样一句话说得很好: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课堂上认真的45分钟比课外的几个小时效率要高很多倍。作为教师,是否忘记了“上课”的含义和目的了?“上课”无疑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学习知识、吸收知识并消化知识。因此,学习知识才是上课的主要目的。对于小学英语教师的教学模式,采取启发式、情景式教学是可取的,但是此前提是教师应该适当地运用这些教学模式,而不是一味地让小学生在这珍贵的45分钟内进行一些对他们没有任何意义的活动等。小学生,刚刚进入学习生活的年龄,对学习英语还是很生疏和疑惑的。如何用最简单的方法引导小学生进入英语的学习也是教师的重要任务了。比如:在圣诞节,这个与英语学习有着重大关联的节日里,英语教师就可以在一些有趣的圣诞玩具、圣诞音乐、圣诞礼物等的实物上标上英文单词,不但可以吸引小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兴趣,还可以让他们学习到新的单词和文化知识。这样有度地运用一些新颖的教学模式可以让小学英语教师的教学质量有所提升,小学生的学习效率也可以得到提高。
2.明确小学英语教学教程的目标和主要任务
英语,作为一门外语,对于刚刚进入学习阶段的小学生来说是一件新奇的事情。如何趁着这股好奇和新颖之心来吸引小学生提高教学质量,这就需要小学英语教师必须明确教学目标和主要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视、听、说、读、写、交流的能力,使其拥有一定的综合语言运动能力,以后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实行这些任务主要以课程标准的要求为准,这就要求小学英语教师对自身的任务要清晰明了,对自身的专业知识要熟悉,对学生的性格和学习方向要有一定的了解,要加强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激发学生学习语言的最大潜力。
3.创造和谐的德育环境,树立德育榜样
在英语教学课堂上,除去英语知识的学习外,还应该进行德育的渗透。首先要为学生创设一个和谐的德育环境,满足学生追求事物和学习真善美的要求,使课堂不再是硬邦邦的教室,而是一个充满学习气氛、充满爱、充满尊重、充满责任感、充满信任的一个学习环境。一些教师还坚持把爱和情感融入到课堂教学中,他们认为没有爱的教育是苍白无力的,他们也坚信只有把自身的素质提高上去,把自身的专业知识巩固下来,把德育知识投入到教学中,创建一个德育教学与英语教学和谐相容的学习环境,小学生的全面发展才有真正意义上的提高。
总之,在小学英语的教学过程中总会遇到一些我们意想不到的问题和错误,只有摆正心态,端正教学态度,立足英语教学,才能克服种种教学问题,让小学英语教学走得更踏实。
参考文献:
1.于杰.批判性思维与学生创造力的培养科教导刊,2010年第24期.
篇4
关键词:农医专业;工作任务;学习方法
中图分类号:G712?摇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7-0079-02
一、研究方法与结果
为了了解目前农村医生的主要工作内容及服务项目,以便在中职卫校建立适合农村医师的农村医学课程结构体系,我们于2012年11月对太原市所辖六城区(迎泽区、小店区、万柏林区、晋源区、杏花岭区、尖草坪区)、三郊县区(清徐县、娄烦县、阳曲县)、一市(古交市)的一些乡卫生院、村卫生所进行了主要工作任务进行了相关问卷调查。
根据太原市的行政区划,分为四组,每组调查人员2名,下到乡级卫生院,分别召集7~20名乡卫生院、村卫生所工作人员进行调研。共调研太原市所辖六城区(迎泽区、小店区、万柏林区、晋源区、杏花岭区、尖草坪区)、三郊县区(清徐县、娄烦县、阳曲县)、一市(古交市)的一些乡卫生院、村卫生所工作人员53名,其中男性8名,女性45名,年龄25~47岁,工龄6~27年,文化程度大多为中专,少数为大专。
二、调查过程及步骤
1.调研会准备:调研会主持人和专业教师提前学习相关内容,完成前期的组织准备,能解说相关问题及会议记录。书面材料:邀请函、调研会说明、代表性工作任务调研表,送交被调人,请其准备,可在会前填写调研表。准备会场、白板、彩色卡片纸、磁铁钉、彩色白板笔、板擦及记录用材料。
2.调研会:被调研人安排:每个调研会人数为7~17人。同一个会议被调人员的安排以不互相影响为原则,例如来源于不同科室岗位、不存在上下级关系等。参加人:主持人、专业教师、被调人员。
3.调研会过程:(1)主持人介绍调研会目的与任务、简短介绍代表性工作任务的基本概念,引导进入主题。(2)被调人员依次很简短介绍自己的职业发展历程。(3)主持人引导被调人员即兴提出自己考虑到的代表性工作任务,并将其写在彩色卡片纸上,用磁铁钉吸附在白板上。在被调研者分别提出自己的代表性任务后,大家进行讨论(避免评头品足)、分析,确定其作为代表性工作任务的合理性,进行调整、完善。然后,被调人员共同对所提出的代表性工作任务进行归类,讨论归类的合理性。保留合理归类后符合条件的代表性工作任务。同时进行必要的调整,添加多数人未曾提到的具有职业普遍意义或具有职业发展前瞻代表性的任务;删除无意义、不符合条件的任务。(4)对合并归类后的代表性工作任务进行命名。
4.被调人员依据会前填写的调研表发言。
5.主持人或列席教师认真记录结果,回收被调人员的调研表。
三、总结归纳
对代表性工作任务进行归纳、分类,总结如下表:
四、发现的问题
通过调查,发现各乡卫生院普遍存在人员不足、一人承担多种、多项工作,各工作任务之间互相交叉的现象。
五、建议
由于各乡卫生院普遍存在人员不足,一人需要承担多项工作,就要求农村医师对可能涉及的各项工作都要有所了解,并且能够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所以在农村医学专业课程设置上就要考虑到这点。课程的分科设置宜粗不宜细。
1.调查对象、内容、过程及方法分析。我校现有农医专业的学生213名,对其中二年级的37名进行了学习风格和学习态度与方法的调研,具体分析如下表。
2.发现的问题及建议。通过以上统计可以看出,我校的农医班的学生学习态度普通的和分散型学习风格的占多数,但智商并不低,且思想活跃,好奇心强,有旺盛的求知欲,由于各种原因,他们的文化课比较薄弱,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待养成,不良的习惯有待克服,课堂教学是教育学生的主渠道,只有不断地改进教学方法激活学生的兴趣,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1]。这类学生喜欢观察与具体经验,有较强的想象力和创意,需以图像或整体观念来帮助学习,喜欢开放式的作业及自我判断的活动,故在教学上应加强案例教学法。教师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需要以及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从选择教学内容、确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案例、分析教学案例等做好课前准备,教师设计好案例的呈现方法,师生共同讨论案例,指导学生写好案例分析,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因适应型的占其次,因他们喜好动手实验,所以平时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在具有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加强内、外、妇、儿各科的动手操作能力,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从而激发学习的积极性。根据现代临床执业医师考试要求,改编一套实用的农医专业校本教材,帮助学生具备临床执业医师的操作技能和专业知识。各门课程的考核成绩由终结性考试成绩和平时作业成绩两部分组成。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幂;运算;目标;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苏科版七年级下册第八章第二节。幂的乘方是学生在已有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的基础上,“做”幂的乘方后,再明晰幂的乘方法则。
二、学生分析
幂的运算是学习整式乘(除)法的基础,因此教学中应重视对学生进行语言表述,“以理驭算”的训练,为后续学生学习做必要的铺垫。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一部分内容,遵循启发式教学原则,用课后的一个练习作为问题情景,设计一系列问题活动,引导学生操作、观察、探索、交流、发现、思维,使学生经历从现实世界抽象出几何模型和运用所学内容,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真正把学生放到主置。
三、学习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经历探索幂的乘方的运算性质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幂的意义。
2.了解幂的乘方的运算性质,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二)能力目标
1.在探索幂的乘方的运算性质的过程中,发展推理能力和有条理的表达能力。
2.学习幂的乘方的运算性质,从中感受具体到抽象、特殊到一般的思考方法,发展数感和归纳能力。
(三)情感目标
在发展推理能力和有条理的表达能力的同时,进一步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习数学的信心,感受数学的内在美。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教学重点
理解并正确运用幂的乘方的运算性质。
(二)教学难点
幂的乘方的运算性质的探究过程及应用。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是100 mm,即102 mm,它的体积是多少?
设计意图:用练习作为情境,感受乘方的意义,体会进行幂的乘方运算的必要性。
(二)探索新知
1.做一做
先说出下列各式的意义,再计算下列各式。
设计意图:在学生熟练掌握了幂的乘方的运算性质的基础上,让学生口答,体会幂的乘方公式的逆用,逐步培养学生逆向思维的习惯。
7.试一试
(1)若a2n=5求a6n的值。
(2)请你比较340与430的大小。
设计意图:让学生熟练运用幂的乘方的运算性质解决问题,同时加强幂的乘方公式的逆用的训练。
(三)小结与思考
1.说说幂的乘方的运算性质。
2.通过探索幂的乘方运算性质的活动,你有什么感受?
3.举例说明幂的乘方运算性质与同底数幂的乘法性质的联系与区别。
设计意图:课堂小结不仅使学生从总体上把握所学的内容,得到相应的体验,在“做”中学数学,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对学生的小结以鼓励为主,让学生获得成功学习数学的体验与喜悦。
(四)课堂自测
1.填空题:
(1)(x2)4= (2)(am)3=
(3)(-a3)2= (4)(-a2)3=
2.计算题:
设计意图:当堂测试,及时了解学生课堂内容的掌握情况。
(五)作业
1.书上第46页的内容。
2.评价手册第1课时的内容。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课后的练习中再次感受幂的乘方运算的性质。
六、教学反思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课程要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数学过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要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发展。
本节课的设计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以知识为载体、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为重点的教学思想。教师以探究任务引导学生自学自悟的方式,提供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舞台,营造了思维驰骋的空间,在经历知识的发现过程中,培养了学生分类、探究、合作、归纳的能力。
篇6
【关键词】韩国语 语法教学 教学原则
一、引语
著名应用语言学家Mohammed认为,在外语教学中语法教学是语言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任何语言的学习过程中,语法是语言的结构规范法,也是听、说、读、写、译等语言综合能力的基础。对于韩国语来说,进行语法学习同样十分必要。
韩国语语法不同于英语和汉语,每一个语法点理解起来并不困难,有些程度不算高的学习者,甚至到了中高级阶段,单独抽出某个知识点对其进行讲解,都能很快接受并能当场运用。但是,一旦把这个知识点融入浩瀚的语法海洋中去,他们很快就会发生知识点的混乱,造成相似知识点的混用、误用等现象。
究其原因,主要是语法教学方法落后、不科学,不注重对学生基础能力的全面培养,最终导致学生逐渐丧失学习兴趣,形成不良循环。
二、目前语法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作为一种语言教学,韩国语专业的教学目的在于通过讲授韩国语语法、词汇等基本知识,通过进行大量系统的基本技能训练,使学生全面掌握韩国语基本语法,具备较熟练的听、说、读、写、译等能力。其中,语法作为基本能力的基础,教学效果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学生的韩语综合能力。
在目前国内的韩国语教育中,语法教学方法方面存在不少问题。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方法依然普遍存在于课堂之中――教师单刀直入地讲解语法的涵义和用法,再举几个例子让学生反复朗读。整个讲授过程呆板、缺乏交流,按照教科书上的说明照本宣科,语法练习也大都是造句、填空之类的机械单调的题型。枯燥的独白式教学方法往往导致学生逐渐丧失学习兴趣,这种“哑巴韩国语”已经遭到不少业内专家的诟病。
“哑巴韩国语”的具体表现为,由于平时缺乏口语实践的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欠佳,发音存在不少问题,听力水平也很难让人满意。比如,在写作课上,学生写的作文基本上通篇都在使用简单句,其中有很多都是病句。在进行口语表述时,口语听上去特别流利,但所说的内容却不知所云。
因此,探索既能增加学生学习兴趣,又能提高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灵活。有效的韩国语语法教学方法,是目前韩国语教学亟需解决的课题。
三、语法教学的几条原则
首先,在进行韩国语语法讲解时,应注意系统性的原则。韩国语语法难点可分为助词、语尾、惯用型等几大类。教师在进行语法讲解时,应该坚持关联性原则,将与其相类似的语法总结归纳为一个体系,这样就能使学生的语法学习具有系统性。
其次,语法课教学要避免“一言堂”,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在讲解时要言简意赅,切中要点;练习时多采用一些如韩国文学著作中的原汁原味的例句来进行说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语法练习不必拘泥于一种形式,也可以通过对话、情景再现等多样的模式来进行练习。
第三,对于一些易混淆的语法,可以采用比较分析法来进行讲解。把它们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分析,找出其在使用上的异同点,如此更加有利于学生们熟练掌握并运用这些语法。
选择多样的语法教授方案。实践证明,图画远比文字更加直观形象,更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教师可以借助图片、图表等直观的方法进行语法教学。比如,在对韩国语的助词、语尾进行解说时,就可以使用图表来进行概括说明,更加简洁明了,学生也更容易掌握。
最后,及时建立语法误用数据库。教师每讲完一课之后,都应给学生布置有针对性的作业,然后将学生在作业中出现的错误进行归纳整理,以集中讲解的方式对错误集中的问题加以重点强调。纠正并多次强调后的语法往往是印象最深的。久而久之,每讲到一个新的知识点时,可以从语法误用数据库中搜索出对应的项目,既能使学习者迅速接受新的语法点,又避免了和其他类似知识点的混用,做到一举两得。
四、结语
语法教育在外语教学中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语法学习不是通过单纯的背诵规则来掌握,在进行语法课程教学时应注意系统性,采用一些分析比较、图画等灵活多样的方式进行教学。通过多方面的综合练习,使学生更加积极地进行学习。
作为韩国语教育的实践者,应当不断地积极探索、总结经验,寻找出一套有效而实用的语法教学方法。需要注意的是,语法学习只是一种手段而非目的。韩国语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的韩国语实际应用能力以及语言沟通能力。
【参考文献】
[1]吴高贤.关于韩国语语法教学的几点思考[J].教学研究,2013.
篇7
【关键词】西方经济学 案例教学法 教学实践
西方经济学作为国内财经类高等院校的核心课程,在市场经济日益健全和完善的社会实践中,在高等院校服务于经济社会的职责中,该课程开展的科学性和有效性的探讨一直受到高等教育从业者的关注和重视。经济学本身具备丰富的理论内涵,学派和学术思想众多。服务于本科学生的西方经济学由于其理论的广泛性和抽象性,在学时紧张的条件下,使得修读该课程的学生往往感受到理论难以理解,跟不上教师授课进度,与实践结合不够紧密。如何在现有条件下提高西方经济学授课效果,激发学生参与课堂兴趣,引发学生关于经济现象及其规律的更多思考,是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师必须要思考的问题。而引入恰当有效的教学方法无疑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对此,本文将案例分析教学法运用于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中,进行相关的探讨和思考。
一、案例教学法及西方经济学案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其实在古希腊和古罗马时代就出现了萌芽,但它作为一种教学方法运用于教学,是由哈佛大学于1880年开发完成的[1]。哈佛大学的案例分析法,开始时只是作为一种教育技法用于高级经理人及商业政策的相关教育实践中,到了20世纪初,案例教学法开始被广泛运用于经济学和管理学的教学,其内容、方法和经验也日趋丰富和完善,并在教育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2]。
案例教学法可以缓解学生讨厌学习理论的情绪,增强学生与教师互动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概括来说,案例教学法的意义在于:首先,案例教学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载体;其次,案例教学能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对抽象理论及模型推导和计算等深层次的思考;再次,案例教学能活跃课堂授课气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最后,案例教学也有利于教师不断丰富授课内容,改进与学生交流的方式,从而不断提升教学水平。
(二)西方经济学案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 教学案例的使用方式单一,学生参与的主动性不足。
在西方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师习惯于课堂讲解,在进行案例教学时,容易将案例教学简单理解为举例,在讲解某一个理论时,通常举一个小例子来辅助说明问题。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虽然有助于学生理解相关理论,但学生仍然是在被动学习,难以调动学习积极性。
2. 案例相对陈旧,与经济现实不匹配。
经济学经典案例在各种国内外教材中大量存在。国内教材偏向于对概念和理论进行介绍,案例使用相对较少,且较为陈旧,更新缓慢。国外教材版本经常更新,其案例的更新速度较国内的教材来说相对快一些。但国外教材大多根植于欧美成熟的市场经济体制进行案例介绍,与中国经济现实不匹配。中国经济正处于转型期,属于新兴经济体,其经济运行与欧美相比有所差异。例如,在成熟的市场经济环境下,正式的契约对经济的影响作用十分重要,但在新兴经济体中,由于正式的制度不完善,非正式的制度如社会关系等对经济运行的影响作用更大。
3. 缺少贴近学生生活的案例
目前国内教材中使用的许多案例与学生生活与成长实践紧密结合的较少。实际上,教师可以从学生的现实生活中挖掘一些案例。例如,大学生就业问题一直受到学生、家长、学校以及社会的关注,那么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结合相应的宏观经济理论,以大学生就业为话题展开讨论。又例如,近年来,创新创业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相应地,许多学校成立了创新创业学院,鼓励大学生创业,那么教师就可以让学生结合宏观经济政策讨论大学生新创业问题。这些问题都与大学生的生活实际息息相关,将这些问题当作案例,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升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案例教学法在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一)搜集和选择案例
案例的搜集和选择要按照符合教学内容、紧扣教学目标、体量适中、矛盾冲突明显等原则来展开;并且要围绕西方经济学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尽量选择经典、代表性强的案例。
同时,案例的选择还应该符合西方经济学课程的特点。西方经济学是对西方经济制度的总结和理论讨论,学派众多,理论性强[3],同时还具有抽象性和数学化的特点。在课程设置方面,分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部分,微观部分更为抽象,学生难以将微观理论与现实相结合;宏观部分则有不同学派的理论观点,相对于微观部分,学生更容易将宏观部分的理论与现实问题结合起来。因此,教师在选择案例的时候,应该充分考虑微观部分与宏观部分的差异,在微观部分,可以突出数理方面的训练;在宏观部分,则引导学生思考当前经济的热点问题。
(二)引入案例
案例引入要在教学难点重点、学生知识背景、注重与其他知识点结合等方面进行考量,引入案例的切入点非常关键,并有一定的技巧可以遵循。具体可以分为不同类型的案例进行引入。
1. 数理推导型案例。
结合西方经济学抽象性和数学性的特点,可以引入数理推导型案例。数理推导型案例是课堂练习的延伸,目的是促进学生对经济学分析方法的理解[4]。例如,需求和供给理论部分,教师可以让学生推导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并推导均衡点;消费者理论部分,教师可以让学生推导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2. 引导型案例。
此类案例应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引导学生从自己身边的现象出发,运用经济学理论分析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经济学的兴趣。例如,机会成本是经济学中的重要概念,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自己身边的例子出发,分析当面临毕业选择的时候,如果选择继续在学校深造,那么放弃工作所获得的收入就是选择深造的机会成本。再例如,学生每天到食堂吃饭都要排队打饭,如果有人插队,则将对效率造成影响,于是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制度安排的角度来分析排队这项制度对效率的影响。这些案例都是贴近学生生活的例子,能够增强学生学习和运用经济学的兴趣。
3. 现实型案例。
此类案例主要是贴近社会经济生活的实际,从现实经济生活和经济热点问题中归纳案例进行讨论,适合在宏观部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宏观经济理论。例如,通货膨胀部分,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对当前经济中的通胀现象进行讨论;宏观调控部分,教师可以让学生就当前的宏观调控政策进行分析;还可以让学生结合当前经济的热点问题,例如互联网经济等问题进行讨论[5]。
4. 课外调研型案例。
此类案例主要是让学生通过主动学习来提高对经济学理论的理解和运用能力。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主题,安排学生在课外进行调研。例如,近年来互联网“双十一”购物节消费增长迅速,于是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就大学生的互联网购物需求情况进行调研,让学生学会理解并运用需求理论;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到企业参观,使学生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有一个直观的认知,以帮助学生理解和运用厂商理论。
三、总结
总的来说,在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中引入案例教学法,既要注重经济学抽象性、理论性和数理性的特点,又要注重与现实经济问题的结合,运用多种方式,引入多种类型的案例,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升教学效果。案例教学法的核心是学生,让学生理解是目的。通过案例分析,学生能主动融入课堂,深入思考,培养创新思维,也能提高对经济现象和实际经济问题的分析能力。
【参考文献】
[1]宋宝莉.案例教学: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之方向[J].高等教育研究,2011,28(02):52-54.
[2]王文霞.基于西方经济学案例的教学方法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1(10):126-128.
[3]田江.探究式案例教学模式在西方经济学课程中的应用研究[J].智富时代,2015(06):326,328.
篇8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优化方案;效益
一、教学观念的最优化
根据新的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努力建设开放而有省略的语文课程,语文课程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教师应该深入学习教育理论,培养创新意识,热爱教育事业。明确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的人应该具有知识与道德,必须身心健康,具有独立的个性,培养的人必须具有认识美、爱好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教师应该端正教育思想,反对填鸭式的教学,教学的结果也不应只局限于分数的高与低,升学率的多与少。要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建立全面发展的质量观,建立促进个性发展,提高素质的教育观,让学生生动活泼的发展,重视学生的个性,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二、教学内容最优化
教学的目的不仅在于传授学生基础知识,更重要的在于发掘学生的潜力。对于小学生而言,语文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四大基本能力,最重要的是在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使学生懂得真、善、美的标准,所以,在语文教学上要求内容上的综合化,要认真地传授学生基础知识,还要重视学生的思想教育、审美教育、智力教育和情感教育,建立大语文观。
三、教学过程的最优化
教学过程是对于所有教育理念的实践,是教学环节中最重要的环节,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对于教学过程最优化这一环节将分为四个部分来讲:
1.教学准备最优化。教学准备包括解读课本、分析学情制定目标、准备教学资源(关于教学的评价和作业布置将会专门分类探讨)。教师在解读课本时要做到“心中有书”,教师在解读课本的时候要做到读懂教材、读透教材,最终做到“心中有书”。教师钻研语文教科书要了解语文的教材体系,基本思想,明白教材整体的和每一本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做到“心中有书”后,需要了解自己教授的对象,做到“心中有人”教师不仅要了解学生的原有的知识掌握,还要了解学生的差异、兴趣和心理状况。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知识掌握还有限,在语文的教学过程中要足够重视学生的字词句的认识,让学生学会课程标准内需要掌握的字词,学会使用自己所学的知识,会阅读,掌握一定的作文写作技巧。了解学生的差异,做到因材施教,是自己的教学具有针对性和明确的目的性。根据学生的具体学情、教学计划以及本节课的内容制定具体的教学目标。比如对于《揠苗助长》这一课可以这样设计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课文特点,和中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1)学会本课3个生字,认识一个二类生字。掌握由本课生字组成的词语。(2)读懂故事内容,体会故事中的道理,懂得做事要老老实实,不能急于求成。(3)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寓言故事。结合本单元的要求,重点引导学生“体会寓言所表达的寓意”。准备教学资源包括包括准备教学方法、电教设备、多媒体等。
2.课堂最优化。上课是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学校要提高教学质量,首先得提高上课的质量。教师上课的目标要明确,这些在准备环节必学做好。上课的时候对于教师的要求是要话语清晰流畅,生动、形象且风趣。语调要抑扬顿挫,朗诵课文的时候要有充沛的感情,从而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教师还应该在注重着装和风貌,上课要活泼,配上自己的肢体动作,对于小学生来说,教师的知识素养、表现素养和外在形象对于他们学习语文的热情有着很大的作用。
课堂上最重要的时使用正确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要实现小学生的语文教学的优化,必须得遵循语文的教学规律,发挥学生的积极性,通过师生的双边活动,达到效果最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综合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和思维习惯。根据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和实践,一些好的教学方法有情景教学法、小组讨论法、游戏法、合作探究法和提问法,一节优质的语文课,应该是多种方法综合利用,以求达到教学的最优化。
3.作业布置与批改的最优化。作业是教学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对于作业的最优化,要做到两点。一是作业布置要分层次,对不同水平的同学,有不同的要求,也可以根据他们平时的测试水平,针对学生的弱点,进行专题强化训练。作业布置要切合课堂的教学内容,作业布置要求精而不是多。
作业的批改可以及时的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质量,发现教学中的问题,所以,教师对于作业的批改要及时,以便在最短的时间检验学习的效果,以便采取新的教学措施。对于错误的地方要及时反馈给学生,同时在批语上要人性化,要切当和创新,以促进学生去及时改正,不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多用鼓励性的话语,即使在程度最差的学生身上,也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4.教学评估与交流。教师要对于自己的教学进行及时的评估,同侪之间要及时的交流,以便发现批彼此的长处和缺点,这样对于教师的教学水平将会有很大的帮助。对于教学评估来说最常见的形式是考试,关于考试,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主要提出一点建议,在考试的时候,要根据学生的水平出不同标准的卷子,等分但是不同的标准,在批改卷子的时候既要看重学生的知识水平,还要看重学生的潜在能力,同时对于学生最终的成绩测定,要结合平时的综合测评,做出最后的定论。
四、结语
以上的几点探讨是笔者根据的自己多年的教学,并且借鉴前人的成果,结合新的语文课程标准,研究《教育学》的规律进行的浅探,对于小学语文教学的优化方案,还可以从心理学的知识,做出科学的探讨。对于这个课题的研究还可以从小学语文教育内容分来探讨,这些都有待笔者和同行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张菊霞,方萍,语文教学最优化浅论,黄山学院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年5月,第5卷第2期.
[2].宋苏杰,语文教学中的优化问题设计方案.
[3].徐浩,优化语文教学,提高教学效率,教材教法,2014年第8期.
篇9
关键词:广告学;实践教学;方案设计
我校广告学专业主要为国内大中型企业和经营策划类广告公司培养应用型高级策划人才 ,根据这个定位,结合我校的“教学研究型大学”的性质,八年来完成了三版培养方案,一 次比一次完善,为广告学专业教学提供了科学合理的依据。在广告本科教育实践中,我们十 分重视广告实践教学,每一版教学培养方案都设计了若干实践环节,并在执行中取得了较好 的成绩,有必要列专项进行研究。因此列出本文题目并从以下三方面进行探讨。
一、广告学实践环节设计的思路
广告学综合了新闻传播学、市场营销学、管理学、文学、艺术设计、工学等多种学科, 形成了知识理论系统比较完善的应用性强的新学科。应用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广告学专业的教 学在加强基础理论知识教学和注重综合素质培养的同时,还要更加注重强调理论与实践结合 能力的塑造,因此要设计研究出科学合理的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满足教学目标的 需求。实践教学体系在教学中主要体现为实践环节的设计安排,它是理论教学的验证、实践 和创造,是对理论教学的丰富和发展。广告学不是纯粹的文科专业,从业务看,它属于知识 技术智慧密集行业,科技含量较高,操作性较强。这种亦文亦理非文非理的属性给实践教学 环节的设计带来了难度。
我们的思路是:从培养高素质广告学人才的目标出发,根据广告科学和行业发展的现状 与趋势,以强化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加强广告职业素质教育为重点,以调整设计实践 课程类型和课程内容及教学过程为手段,对广告学实践教学体系进行整体优化和改革创新, 建立新的广告学实践教学体系。提出设计出亦文亦理非文非理的实践教学内容和过程模式的 改革思路。传统的实验实践教学是单纯以消化吸收所学理论为目的、以验证性实验为主导的 单科实验教学内容体系,本研究欲将其转化为以培养学生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为目的,以设 计性、综合性、创造性实践课程为主导的多学科知识交叉融合的实践教学内容新体系,彻底 改变实践教学对理论教学的补充、依赖和附属的地位,充分发挥实践教学在培养学生实践能 力方面的重要作用。
因此,在实践环节的设计中应把握以下三个原则。第一,广告学是文、理、工、艺、经 、管兼容的专业,实践教学要体现知识手段的综合化。广告学属于应用学科,实践教学环节 和内容要有利于创新思维的培养。第二,广告学实践教学体系的设计要与业界发展结合,体 现业界发展的先进性,体现职业化和技能化特点。第三,将各实践环节的设计置于整体课程 体系中来统筹考虑,既要互相独立,不重复交差,又要彼此连贯,逐层递进。使每个实践环 节既具有不可替代性,又被整合到统一的实践目标体系链条中,并做到四年不间断。
二、实践环节方案及类别
1、认识实践类
认识实践的安排主要是让学生对广告行业和业务有一定的接触,观察了解所学专业的用 途,增加专业的感性认识。该类别设置三个环节:广告见习、读书报告、广告市场调查。
广告见习是广告学专业学生实习的第一步,安排在大学一年级比较合适。该实习一般做 法是通过参观各级各类广告公司,请公司专职人员作专门讲座、学生在公司做短暂停留观察 ,认识并了解广告公司及业务情况,了解项目的策划与广告推广工作流程,使学生对广告业 务形成初步的认识和感受,为陆续学习的专业课积累专业认知经验。
读书报告是大学一年级结束时的读书实践活动。通过修养类和专业类图书的阅读,开阔 视野,加强低年级学生的文化修养和专业素质积累,为以后的其他实践环节打下文化基调。 读书活动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然后在全年级召开大型读书报告会,最后每人上交一份读书报 告。
广告市场调查是对全部商业活动的资料、情报和数据进行系统、客观、广泛且持续的收 集、记录、分析、评价,并做出结论与建议,供企业经营决策者参考的一种活动。在广告学 专业中,广告市场调查既是手段又是目的,它为广告策划提供第一手资料,为广告决策者提 供可靠的数据和信息;也可以是一项独立的工作技能,专门从事各种信息调查与研究。由此 可见,广告市场调查是训练学生掌握调查知识与技能的重要环节。该项目安排在第三学期, 是在学习了市场营销和广告调查及相关调查软件等课程之后进行的实践活动。
2、课程设计类
课程设计走的是工科路线,就是在某一门课程学习结束时,利用课程的基本原理或核心技 术设计一个项目。在广告学专业课程中,部分策划、制作类课程可以设计此环节。如广告策 划与创意、公共关系与实务、影视广告摄制、企业形象策划等课程。
广告策划与创意的课程设计实际就是做一个项目的策划,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
基本 功训练。教师给出选题或学生自拟项目,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利用广告策划方法和创意技巧, 作模拟策划,要求在策划程序规范上与市场接轨,要有操作性。学生分组开展活动,教师作 相关细节要求,然后在一定范围内展示。
公共关系与实务课程设计主要是做一个公关策划。安排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立足于某一 企业的形象传播和公众关系的建立与维护,挖掘机会,形成公共关系活动项目,然后对项目 所涉及的各项影响因素进行深入调研与分析,形成公共关系活动框架,并对其进行合理性、 可行性和创新性的分析论证。之后指导学生进行具体的公共关系活动的策划,形成公 共关系活动策划书及活动项目计划书。最后通过一定的评价程序,选择质量高、可行性强的 项目进行模拟实施。整个过程在老师指导下由项目组长组织控制,活动结束后集体讨论项目 的可行性、创新性等,发现问题并作弥补。 影视广告摄制课程设计主要进行影视广告的策划、创意、制作技巧训练,将理论与实践 结合起来,进行影视广告的摄制和简单的影视广告的编辑。该项目通过实践操作,应使学 生了解影视画面的含义、影视摄像的造型元素及影视广告的基本原理,了解影视画面编辑的 艺术与技巧,掌握影视广告的策划与创意、影视广告拍摄、制作技术的基本技能,掌握并能 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影视广告拍摄和基本的影视广告编辑与制作。一般分组进行,必须实地 拍摄,编辑制作方面规定应用具体技术或艺术技巧,最后拿出一个15或30秒的广告作品及 工作脚本。
企业形象策划课程设计通过理念识别系统、行为识别系统、视觉识别系统等的全案策划 训练,培养学生熟练进行企业形象策划与形象传播的能力。在操作中可以灵活设计或选择项 目,可以选择现实中形象传播不佳或没有形象传播的企业或事业单位立项,也可以自己考察 合适的创业项目,成立一个模拟公司并为公司进行理念识别系统、行为识别系统、视觉识别 系统的策划及其内外传播策划,形成企业识别系统手册和企业识别系统传播策划书。最后组 织成果讨论、评选、展示。
3、创作实践类
创作实践类设计了一个项目即广告创作。广告创作包括广播广告创作、电视广告创作( 含拍摄与制作)、平面广告创作,每一个品种都含文案,是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该项目是 广告策划、广告创意、广告制作的研究性实践,是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训练项目。通过该环节 的教学,使学生在具体的单项创作中对策划、创意、制作理论融会贯通,提高学生的应用能 力和创新能力。广告创作的内容: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对特定的产品进行分析,以产品或品 牌定位为核心,确定产品卖点,选择最佳创意角度,通过平面广告、影视广告、广播广告进 行品牌传播;从广告传播的角度对广播广告、影视广告、报纸杂志广告的传播方式进行研究 ,制作相应的广告作品。在教学中可以根据具体情况作说明会或展示。
4、研究类
研究类项目设计了科研训练两项,一项是文案研究,一项是模拟课题训练。
文案研究是在第五学期进行的一项应用研究必修训练科目。通过对广告作品与案例的研 究训练,旨在调动学生的知识储备进行综合运用,提高整合能力,培养、提升学生的创新精 神和创新素质,训练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广告作品与案例的研究训练,学生基 本获得以下几方面应用能力:广告文案的文字部分鉴赏与分析能力;影视广告作品鉴赏与分 析能力;平面广告作品的鉴赏与分析能力;各类广告案例的分析、研究能力;写作分析评论 文章的能力。要求学生严格按照作品鉴赏与案例分析的方法和程序进行,搜集相关资料,整 理数据,撰写评论和报告。
模拟课题训练是在第七学期进行的一项应用研究必修训练科目。通过科研课题的申报程 序训练,旨在调动学生的知识储备进行综合运用,提高整合能力,培养、提升学生的创新精 神和创新素质,训练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科研课题的申报程序训练,学生基本 获得以下几方面应用能力:科研资料的搜集、整理、分析、运用能力;专业论文选题能力; 科研项目的基本申报能力(含申报程序、撰写课题论证报告、填写课题申请书、实施课题研 究等);答辩能力;学术道德修养自控能力。要求学生严格按照科研课题的申报要求与规范 进行选题、搜集资料、整理数据、填写表格、论证课题、撰写报告、结论研讨、答辩等环节 ,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锻炼科学研究能力。
5、综合类
综合类项目设计了学年论文、毕业论文与毕业设计(任选一个)、毕业实习。
学年论文是在二、三学年课程结束后进行的综合项目,安排学生结合该学年专业课程, 练习撰写学术性论文。这是全面提高本科生素质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对广告领域某一课题 的调查研究和对比分析,使学生了解广告业的实际情况,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去巩固、充 实和深化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掌握各种调查研究和搜集资料的方法和手段,熟悉学术论文 的基本规范和写作方法;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已学各门课程的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广告实践 中某一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的能力。
毕业论文是高等学校本科毕业生在大学阶段全部学习成果的总结性作业,是衡量毕业生 能否授予学士学位的重要依据。在这个意义上,大学毕业论文也是学士学位论文。应届毕业 生在导师指导下,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来分析和解决本学科或行业 的某些问题。写作毕业论文是大学生掌握正确地提出问题、深入地分析问题、科学地解决问 题的方法,培养科研能力、从事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和写作 能力,提高思考和创造力,为毕 业后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和专门技术工作打下良好基础的一次综合训练。
毕业设计长期以来是针对理、工、艺术等学科专业安排的综合实践环节,相当于文科的 毕业论文。该项目应用于广告学专业,主要与我们培养目标定位有直接关系。我们主要培养 策划类人才,策划是学生必备的基本功。学生毕业时可以选择作策划方案,要求策划的产品 或服务必须结合当前市场,作实地调查和战略分析,制定可执行的营销、传播策略,并作效 果预测。作出一个完整的策划方案,请相关企业代表与学校指导教师共同审查。这个成果与 毕业论文同样是衡量学生毕业能否授予学士学位的重要依据。
毕业实习是专业教学设计的最后一个科目,是实践教学的。该科目的进行,是对学 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的检验,是对学生整个专业知识结构和学科能力结构的总考察;是 教师对教学成果的验收,是学生对广告职业生活的全面熟悉、适应和演习过程。此项实习, 拟达到以下目的:让学生深入广告行业,参与具体业务,熟悉工作流程,锻炼操作能力,为 毕业后进入广告行业作心理准备;使学生将所学的广告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中,培养锻炼学 生在广告策划、经营管理等方面的能力;检验广告学专业培养方案的科学性和实用性,检验 教学质量,反馈人才培养规格,促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水平。毕业实习设计了广告策划、 广告管理、广告设计制作、广告教育等内容,要求在双方的指导教师的指导下承担或参与实 质性的业务,回交工作方案和对方案的分析、相关工作调查分析、可视性实习成果、实习 报告等。
以上实践环节安排见下表:
广告学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安排表
〖bg(!〗〖bhdfg6mm,fk20mm,k25mm,k35mm,k15mm,k15mm,k30mm,k20mmf〗
三、广告学专业实践教学方案的特点及诸环节之间的关系
1、实践教学方案的内容与理论课程紧密相连
实践教学作为理论教学的拓展和提升,在方案中体现出了与理论教学内容的紧密相连。 实践项目大多为理论课程的延伸。因为广告学的应用学科性质,理论教学要有与之相配套的 实践教学环节,使实践课与理论课相辅相成,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激发创新精神,培养学 生的创新思维和综合能力。
2、实践教学方案中的项目设计体现了较完整的结构性特点
作为一个专业实践教学方案,一定要注意从人的认识规律和专业技能整体构成出发去构 建。本方案的设计从认识实习到社会调查,从策划与创意、公关、cis、影视到广告案例研 究、广告课题模拟,适合人的认识规律和学习规律,并且科学地阐释了广告业务的各构成部 分。
3、实践教学环节的设置体现内容上的逻辑关系
篇10
我们教师就要对“梳理探究”板块有一个清晰地认识。梳理,可以使学生对过去所学的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使学生对知识有了新的认识和体验,并从中掌握一些规律性的东西,这是一种重新学习的过程;探究,是由过去主要通过听教师的讲授来弄懂学科的概念、规律,转变为学生通过各种事实来发现概念和规律的方式,它是一种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改变。高中语文“梳理探究”板块的设置,是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它充分体现了语文学习内容的丰富性,学习途径的多样性,学习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学习目标的生成性、多层性,是对语文课本学习的提升与拓展。
那么我们教师在组织“语文学习的自我评价”的活动中,就要为学生创设自主合作探究的问题情景,提供一个学习交流的空间。因为评价的主体是学生而不是老师,学习内容的展开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主要由学生去完成相互评价和自我评价,我们教师对学生自我评价的指导主要把握好三方面:一是激发学生评价自己积极参与的行为表现,整理、总结自己的体验和感悟;二是让学生对梳理探究所达成的目标和效果进行反思;三是在梳理探究活动中注意学生情感态度、思维品质、知识素养、能力结构等因素的发展与进步。
教学目标:
1.开展梳理与探究式的学习,接触学习科学研究问题的方法。
2.通过自我评价,反思自己语文学习的途径、内容、习惯和方式。
3.了解自己语文学习的个性,注意调整优化自己的学习。
一、《语文学习的自我评价》教学思路策略
科学研究方法的基本训练应是教育与学习的必要内容,对开启学生思辨能力和促使探究行为具有的重要意义。故而《语文学习的自我评价》教学设计的思路,是要鼓励学生们积极动手动脑,主动开展梳理与探究式的学习,从活动中具体接触和运用科学研究问题的方法;是想在常态教学中,达到在完成自我评价内容的同时,也反思自己的语文学习,让学生了解语文学习的特性,从而去调整自己的学习途径,优化自己的学习方式。
而要扎实的做好这一点,在常态教学有限的一两节课中,就不能面面俱到的去蜻蜓点水。故而依照《语文学习的自我评价》篇目内容,课前预设以某一方面为主要训练内容的三方面设计。各偏向一方面具体训练,教师在教学中可根据预设教学目标选择使用或组合运用。三方面设计是:
教学方案预设一:偏重于“语文学习的自我评价问卷表”的编制
活动可以发动大家根据本班实际修改或者重新设计调查问卷。教师要了解学生对“问卷法”的初步认识,可组织同学们一起讨论问卷范围,如语文学习中课堂学习的现状,课外阅读的内容与方法,,作文习惯与好恶,语文学习趣味与文化常识的积累情况等,教师适当给予指导,允许学生自由选择,大家综合各方面的需要,进行问题设置。
教学方案预设二:偏重于“语文学习的自我评价问卷表”的调查
活动可以发动大家根据教材现有的或者重新设计好的调查问卷,在班级同学中作测试,培养学生自我评价的主体意识。《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评价主体的多元主动,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要适时地指导学生自我评价的方法,使学生行之有法。让学生在评价中看到成绩,了解不足,明确努力方向,增强学习动力。并可对问卷的感受做交流心得或学习方式反思。使学生了解自己学习方式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便于在今后的学习中发扬或纠正。
教学方案预设三:偏重于“语文学习的自我评价问卷表”的分析
教师与同学们一起收集本班的数据,进行相关的梳理。让学生回顾自己的学习过程,总结经验教训,进行统计结果分析,认识自己的学习情况,实事求是、科学地分析评价自己,使学生发现自己的学习方式与个性并进行有效的调整和发展,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自我评价的习惯,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二、《语文学习的自我评价》预设方案教学步骤
预设方案(一)教学步骤:侧重于问卷问题编制的教学步骤
1.介绍问题设计及问卷研究的方法。
2.组织学生对问卷内容和问题的设置展开小组讨论并形成初步的问题条目。
教师推荐同类问卷调查表让学生与必修3教材中的问卷调查表比照,广泛思考进行取舍。
3.安排各小组汇总问题,组织问卷编制的学习活动。
预设方案(二)教学步骤:侧重于问卷统计调查的教学步骤
1.介绍问卷统计调查的基本方法。
2.组织全体学生采用教材必修3中的《语文学习的自我评价问卷表》进行自我评价。
3.组织学生按个人、小组、全班三个方面统计全班同学的选项,汇总统计结果。
4.引导学生继续问卷表的调查,培养学生自我评价的意识,反思自己语文学习的途径、内容、习惯和方式。
5.探索调查统计的简易有效的方式。
预设方案(三)教学步骤:侧重于问卷分析总结的教学步骤
1.介绍问卷统计研究的基本分析方法。
2.教师与同学们一起收集本班的数据。
3.进行统计分析,回顾自己学习过程,总结经验教训等。
4.组织学生撰写调查分析短文并在班中交流,体验如何实事求是科学地分析评价自己的喜悦,逐步养成自我评价的习惯。
三、《语文学习的自我评价》教学方案实际授课与反思
我在自己担任语文课的高一(3)班和高一(1)班开展了教学活动。在教学实际中,把典型教学方案一“侧重于问卷问题的编制”这一部分弱化,直接选择课文表格中的部分题目,着重采用了把典型教学方案二的“侧重于问卷统计调查”与典型教学方案三的“侧重于问卷分析总结”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教学,同学们参与自我评价学习活动积极,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具体教学过程实施为:
1.为在有限课堂时间里完成学习活动,选择语文必修3中“梳理探究”单元的《语文学习自我评价》表格的前两部分进行了自我检测。
2.每位学生先依据教材中《语文学习自我评价表》的前两部分16道问题打勾,进行了自我评价。
3.然后进行数字统计。采用网上统计软件来统计的办法。让学生进行数字统计,当堂解决数据采集与统计问题并感受氛围
4.在统计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按照学习小组进行讨论,对所得到的数据做梳理、统计和简要分析。
5.要求每位学生课后将讨论和探究后的分析结果写成短文。
6.班级中开展短文习作交流展示的学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