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教育总结范文

时间:2024-01-10 17:44:3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村教育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农村教育总结

篇1

通过我们的实地走访,发现农村家长学历基本为小学或者初中,甚至还有很多连小学都没有毕业。其主要原因是:城市的收入、就业机会、生活条件等各个方面都明显优于农村,学历高有能力的年轻人都不愿意留在农村,选择进城打工,留下的都是那些在城市混不下去的人。从而导致农村人口呈现两极分化严重,老的老小的小。其中有两类家庭居多,第一类是父母在家务农,留在孩子身边;第二类家庭是父母外出打工,孩子留给爷爷奶奶带,即留守儿童。

先来看看第一类家庭,这些家长都是在城市里无法找到工作,不得不留在农村的,一般来说他们文化水平都很低,只有小学或者初中,全家人靠务农为生。

在孩子小的时候,父母双方必须要有一个抽出时间来带孩子,这大大影响了干农活,影响了全家的生计。为了生计,父母没有时间陪在孩子身边读书给孩子听,不耐烦手把手教孩子怎么穿鞋子,怕孩子乱跑影响自己干农活就把孩子关在房间里……学前教育的缺失对孩子价值观形成、智利开发影响是巨大的。当孩子才四五岁,还没达到入学年龄时,父母就迫不及待的将孩子送入学校。父母只是想让学校去管孩子,好让自己有更多时间去干农活。由于孩子年龄小,头脑还没发育到适合学习的程度,再加上缺少学前的智利开发,让很多孩子输在了起跑线上,他们根本跟不上学校的进度。

绝大多数家长还是支持孩子学习的,他们深知务农的艰苦,想让孩子通过学习改变命运。然而愿望是美好的,生活的现实的。家长白天忙着干农活,只有晚上才能有一点的时间顾及孩子,由于家长的学历水平都很低,根本无法辅导孩子学习,也不知道该怎么在学习上帮助孩子。就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孩子发现自己跟不上的时候,家长不知道该怎么办,也没太放在心上。等到考试成绩出来,家长发现孩子的成绩和改变命运的目标相差甚远,心急如焚。但是,自己不会教,也不会用正确方法引导孩子,很多家长就会去买一堆的习题书逼着孩子去做。孩子做完以后,家长不会帮着孩子订正,原来不会的还是不会,没有任何效果,只是徒增孩子的负担。家长看到孩子做了,就以为自己帮助到了孩子。等到下次考试成绩出来后,家长又将大失所望,渐渐的开始不耐烦,斥骂孩子,这大大激发了孩子逆反情绪,对孩子学习产生负面影响。

在了解农村父母教育理念时发现一个很大的偏见。农村父母认为,关心孩子就是在物质上给孩子钱让他们念书,而忽略了精神方面的关心,他们不会抽时间陪孩子学习,也不会关心他们学习遇到了什么困难。他们会做的大多只是,想起来时候询问下孩子学习情况,跟孩子说几句早已听出老茧的励志名言。走访时遇到过这么一个学生,由于学习跟不上,父母平时也没关心他学习,他渐渐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开始和社会青年混在一起。开始逃课,后来渐渐发展成根本不去上课。而粗心的家长只是偶尔问问孩子学习的情况,孩子轻松的蒙混过关。等到家长发现孩子开始混社会时,已经过去了两个月。家长又不知道该如何挽回,打骂体罚只会将孩子越推越深,直至无力挽回。还有一些孩子,他们在学校犯了错,老师想找家长谈谈,但是家长忙于生计,对老师的帮助并不配合。即使有些家长能和老师进行信息交流,但是家长在孩子心中地位却不高,孩子根本不怕家长,家长无法管教孩子,只能眼睁睁看着孩子越走越偏。

篇2

这学期是我任教的第一学期,我担任初一级七班,八班的英语教学。由于教学经验颇浅。因此,我对教学工作不敢怠慢,认真学习,深化研究教法,虚心向前辈学习。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获取了很多宝贵的教学经验。以下是我在本学期的教学情况。

教学就是教与学,两者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有教者就必然有学者。学生是被教的主体。因此,了解和分析学生情况,有针对地教对教学成功与否至关重要。最初接触教学的时分,我还不懂得了解学生对教学的重要性,只是认真研究书本,教材,想方设法令课堂活泼,学生易接受。但一开始我就碰了钉子。在讲授第一课的时分,我按照自己的教学想象,上了一堂自认为明白易懂而又不死板的课,认为教学效果如期理想,怎知小测出来才明白不如人意。后来听同学们反应,才明白我讲的口语大部分同学听不懂,而教学的部分内容同学们以前从来未接触过。从而可知,我在上课前根本没有了解明白学生的实际情况:

一方面,农村的学生英语听,说的能力相对较弱,授课采用较深的全英教学,同学们还不能顺应。另一方面,七班的同学比较活跃,上课气氛积极,但中等生占较大多数,尖子生相对较少。因此,讲得太深,没有照料到整体,而八班的同学比较沉静,学习欠积极性,虽然优良生比例大,但中下层面而也广,我备课时也没有注意到这点,因此教学效果不如理想。从此可以看出,了解及分析学生实际情况,脚踏实地,详细问题详细分析,做到因材施教,对授课效果有直接影响。这就是教育学中提到的“备教法的同时要备学生”。这一理论在我的教学实践中得到了验证。

教学中,备课是一个必不可少,特别重要的环节,备学生,又要备教法。备课不充分或者备得不好,会严重影响课堂气氛和积极性,曾有一位前辈对我说:“备课备不好,倒不如不上课,否则就是白费心机。”我明白到备课的重要性,因此,每天我都花费大量的工夫在备课之上,认认真真钻研教材和教法,不满意就不收工。虽然辛苦,但现实证明是值得的。

一堂准备充分的课,会令学生和老师都获益不浅。例如我在教授Unit3.Lesson9的时分,这课的主题是“如何询问和回答工夫”,教学难度比较大。如果照本宣科地讲授,学生会感到困难和沉闷。为了上好这堂课,我认真研究了课文,找出了重点,难点,准备有针对性地讲。为了令教学活泼,不沉闷,我还为此准备了大量的教具,授课时就成竹在胸了。当讲到“half”的时分,我拿出准备好的圆卡纸,把它剪成一半,告诉学生这是圆的一半,也就是half。讲到”quarter”时,又把半圆剪成一半,那么剩下来的就是圆的四分之一,也就是”quarter”了。这样学生就形象地明白了这两个单词。而讲到如何表达工夫时,我用了一个用红卡纸做的大钟,同学们一开始就被它吸引住了,显得颇有积极性。用实物让学生训练”What’sthetime?It’s……”的句型,学生特别用功,教学效果特别理想。相反,我没有认真备课的时分,课堂气氛沉闷,教学效果不好,与此相比可见,认真备课对教学特别重要。特别是对英语这门学生不甚认识并感到困难的外语来说至关重要。

篇3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已成必然,催生出了“留守儿童”这一非凡群体,暨由于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务工而被留守在家乡,并且需要其他亲人或委托人照顾的中小学生。为了给这些留守儿童营造一个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我校积极响应各级领导的号召,从实际出发,在卞家泉社区及南仓峪村范围内启动了“关爱留守儿童温暖工程”,现将以来的工作体会如下:

一、摸清情况,确立工作目标

卞家泉社区位于钢城区开发区,有1300多人,南仓峪村是艾山街道最南边的村,两个村是属于人均耕地面积较少。因此,仅靠务农为生的老百姓,其生活困难程度可想而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农民大量外出务工、经商,有许多成功人士已在经济发达地区购置房产安家落户,使大量生源外流,但仍有一部分的农民在外过着低收入的打工生活,无力支付高额的异地借读费用,只好将子女留在本乡由长辈或其他亲戚帮助看管,我校目前有185名学生,像这样的“留守儿童”就有12人,他们享受不到父母的暖和叮咛,只能在隔辈或亲戚有心却无力的关爱中徘徊,而贫困山区的留守人员,恰恰大多也是老、弱、病、残、文盲、半文盲。这对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是多么不利啊。

二、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学生是祖国的希望,“留守儿童”的问题引起了社会与相关领导的关注和极度重视。面对现状,我校通过对留守儿童问题的调查、分析与研究,找到了影响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办法,狠抓落实,全面推广“关爱工程”,把为“留守儿童”营造健康、快乐、平等、和谐的成长环境,不断提高广大未成年人的结合素质立为“关爱留守儿童”暖和工程的工作宗旨,充分发挥了学校在“关爱工程”中第一阵地的作用。

三、主要工作措施

1、定期安排免费体检。

为了“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我校将定期为他们安排免费体检,对他们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及时了解孩子的身体发育情况和健康情况。做到有病早发现,及时治疗。彻底排除他们因病失学、因病至贫的隐患。

2、建立健全检查考核机制

为了切实加强这一工作的有效性和长期性,学校将对师生的结对情况过程跟踪和结果的评选考核,学校积极研究科学考核评估的办法,加强了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和治理,建立和完善工作考评制度,定期对学校和教师进行了考评,作为奖优罚劣的重要依据。

3、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加强与留守儿童父母或监护人的交流与沟通;加强对贫困留守儿童的资助工作;建立关爱经验交流制度;不定期召开研讨会、座谈会,进行经验交流;不断探索新方法、新措施;不断提高留守儿童教育治理水平。

4、建立健全领导负责制度。

学校成立了关爱工程领导小组,制订具体计划,实施了“留守儿童”教育工作方案,真正地使学校成为了学生学知识,学文化,不断提高思想觉悟的主阵地。

5、实施教职工结对帮扶留守儿童制度。

每班推荐1—2名典型学生与我校在职教师结对,每位教师结对1—2名学生,帮扶教师经常找留守儿童谈心,随时把握留守学生的思想动态,定期家访、关心生活、指导学习,引导他们健康成长。建立教职工关爱留守儿童的成长日记,让留守儿童在教师同学的集体中成长,以对他们缺乏家庭教育进行补偿,使他们走出孤独和忧郁。

6、大力宣传,发动社会力量。

关爱留守儿童仅仅依靠微薄的学校是不够的,所以在这次活动中,还发动了村干部、办事处、开发区相关政府人员、村委会成员以及退休老师一起加入到“关爱行动”中来,此举得到了相关人士的热烈支持,纷纷担当了“家长”的角色,与孩子们一道,迈向新的明天。

7、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和联系卡制度。

我校对所有学生进行了认真的调查研究,摸清了留守儿童的底数,建立了每个留守儿童的档案和联系卡,通过联系卡制度的建立,加强的了学校与学生家长及其他监护人的联系,共同形成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关爱网络。

8、积极开展文体活动。

为了“留守儿童”也能像普通孩子一样健康成长,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我校在周一至周五的午间和下午课后,由结对老师轮流值日在学生活动室和操场组织、安排丰富的问题活动。诸如:课外阅读、学习指导、体育活动等。

四、成绩和困难

经过来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我校的“留守儿童”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学生的行为习惯好了,成绩提高了,待人接物礼貌了,自立、自主、自强了。老师们都在无私奉献着,这种精神是多么难能可贵啊。

我们开展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工作,也许现在还仅仅是起了个头。但是在那么多人的关心和支持下,我们有决心对这项工作进行不断的探索、研究,全力做好这项工程。为社会的和谐发展做出新的贡献。但是,留守儿童作为当前的一个社会问题,落实到学校也存在着不少问题,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所需要的开支,学校这个大家庭也负担不起,经费不足,大大制约了“关爱工程”工作的进度和质量,学校那么的心有余而力不足。同时,缺乏心理教育的老师和相关人员也是制约“关爱工程”的问题之一,对相关人员进行专业的心理教育培训或由专业人员进行指导迫在眉睫。

篇4

一、工作模式

经过两年多的不断摸索,我校远程教育领导小组探索出一套较为先进的远程教育工作模式,概括起来即领导小组总揽全局,管理人员具体实施,全体师生贯彻落实。

二、资源接收工作

本学年,我校认真做好远程教育收视工作,坚持工作日每天早上8:00开机收视、及时浏览及处理收视信息,下午5:00左右关机。每天抽取一至二小时加工整理有用信息,及时到校园局域网中以服务于教育教学。

三、培训学习

本学年,我校围绕多媒体教学课的相关需求,认真组织了教师学习有关多媒体教学课方面的知识,开展了多媒体教室设备操作培训和PowerPoint课件制作培训。通过培训,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的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考核合格率为100%。此外,我校还对计算机教室进行了开放,时间为每周星期二、四下午7:00—9:00。同时,远程教育领导小组还积极与团少队、党支部、教务处及教研组等取得联系,配合他们开展了相应的培训工作。

四、学生活动

本学年,我校充分利用远程教育丰富的资源,以提高学生素质为宗旨,组织了学生进行学习。如:法律法规、品德教育、卫生宣传、禁毒宣传、团队活动等。并积极与团少队、党支部、教务处及教研组等取得了联系,配合他们开展相应的学生活动。

五、多媒体研讨课

本学年,我校组织了教师积极开展多媒体教学课。学校改变了上一学年定人定时的规定,只规定凡45周岁以下教师每学期至少应完成8节多媒体教学课。这样一来,教师们可以更多地根据自己的教学进度安排多媒体教学,同时也使教师们上多媒体课的积极性有了很大的提高。通过一学期的努力工作,教师们进一步掌握了多媒体教学所需的基本技能,截至日前,我校教师共开展多媒体教学课五百多节。教师们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的积极性得到了极大的提高,教学成绩也因此有一定的提高。

六、其它工作

在做好各方面工作的同时,我校也非常重视各种资料的记录与分类归档管理工作,各种档案资料详尽而有序;在电脑设备维护方面,远程教育领导小组竭尽所能,充分保证了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

七、取得的成绩

篇5

【关键词】农村;高年级语文;实验教学;乐学;幸福;优秀

学期初,我在语文课堂上开始实施了学生表演实验教学,每节课的前十五分钟都是学生才艺展示的时间,基本上能达到近一半的学生能参与到其中。最开始学生们展示一些最基本的节目,如:几个人一起朗读美文,背诵课文,读故事,诵读诗歌等。在此期间,我经常深入到学生课前节目的准备当中去,给他们进行点滴的指导,帮助他们树立信心,鼓舞士气,经过两个多月的语文实验教学,如今同学们能表演的节目可谓五彩纷呈:课本剧的表演、群口相声、激烈的辩论会、集体舞蹈、生活情景剧、拍手歌谣等,台下观看的同学们观看得非常认真,不时地给予热烈的掌声。经过一段时间的语文教学实验改革,我获得了很多的收获以及深深的感悟:

一、学生由厌学到肯学到乐学

(一)学生厌学

在以往的传统课堂,基本上以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听进行构建的。一堂课,教师滔滔不绝地讲,学生眼巴巴地听,看似有时很精彩,实际上只是教师一个人在“表演”,时间一长,学生内心开始变得烦躁,表现出一脸疲惫的样子,思想上逐渐就会 “开小差”。长此以往直接导致在语文课堂上,同学们很不情愿地拿出语文书,百无聊赖地听老师讲课。

(二)学生肯学

在进行课堂实验教学后,同学们由最开始的观望和抱着试试看的想法,由最开始表演非常简单的节目,慢慢地,学生开始认识到自己还有这么多以前没有的特长,在我的鼓励下,同学们的积极性得到了很大的调动,很乐意参与到语文的课堂当中来,在假期和课间时,每个小组开始商量和排练节目,然后我给他们当场外的指导,给他们提一些建议。

(三)学生乐学

一段时间来,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对语文课萌生了浓厚的兴趣,在这里他们找到了久违的自信,感到自己原来多才多艺。语文课堂每次都是一个小型的“节目汇报演出”,课堂气氛活跃、热烈、有序,每个同学都踊跃地参与到课堂当中来。

二、学生的精神面貌由痛苦到快乐到幸福

(一)学生表情痛苦

语文课堂实验教学前,课堂气氛死气沉沉,同学们无精打采,教师非常劳累,这样的课堂效率低下,教学成绩一直处于下游。面对老师的提问,个个都像霜打的茄子,即使老师采用点名的方式去让学生回答问题,学生也很不情愿地站起来,只是说一些不着边际的只言片语。因此,大部分同学的脸上呈现出无聊、烦闷的样子。

(二)学生表情快乐

在课堂改革之后,同学们最开始表现出不情愿、相互推诿的状况。当看到有些同学表演的非常精彩时,情不自禁地发出喝彩声,心理上开始感觉:他都能行,我也来试试。在同学的带动下,一些观望的同学也主动参与到其中的表演当中来,由开始的羞涩、畏首畏尾,逐渐到非常地主动、大方。在表演中他们找到了自己久违的自信,充分挖掘了自身的潜力,发现了自己身上的闪光点。此时,同学们在语文课堂上脸上个个精神饱满,脸上流露着笑容。

(三)学生表情幸福

此时,在语文课堂上,同学们的脸上洋溢着笑容,欢声笑语在课堂上不绝于耳,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同学们在观看节目时,用热烈的掌声和欢呼给予自己小伙伴喝彩,看到节目中动人的地方不仅潸然泪下。此时,教学改革后的语文课堂,每位同学们的脸上笑得那么甜、那么快乐、那么幸福。

三、学生成绩由落后到一般到优秀

(一)学生成绩落后

因为原来学生对语文课堂抱有抵触和反感的心理,不愿意参与到课堂的学习当中来,语文家庭作业更是不能保质保量地完成,这样导致学生的学习效率非常低下,语文学习成绩非常不尽如人意,一直徘徊在下游。即使在老师的悉心教导,课下开小灶;家长的苦口婆心,监督家庭作业的完成情况;小组长耐心讲解,监督背诵。但是由于学生对语文兴趣低下,被动式地学习,因此成绩依然不见起色,处于原地不动,一直处于后进生。

(二)学生成绩进步

随着语文课堂教学实验的改革,同学们的语文学习情趣得到了很好的激发,非常愿意参与到课堂的学习当中来。在通过表演节目的锻炼,同学们的思维空间得到了很好的拓展,口语交际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阅读能力得到了质的飞跃,动手操作能力得到了很好的训练,语文素养得到了全面的发展。

(三)学生成绩优异

篇6

一、工作目标

1、农村教育特别是农村薄弱学校教育教学水平得到提升,骨干教师队伍基本形成,办学水平明显提高。

2、农村教育特别是农村薄弱学校办学条件得到改善,教学设备得到添置,学校图书有所增加。

3、农村教育特别是农村薄弱学校规章制度逐步健全,常规管理得到落实,学校管理总体水平得到提升。

二、支教方式

1、结对帮扶。城区学校要在经费、办学条件、学校管理、教育教学理念方法等方面对农村学校进行帮扶。可以采取教师支教、交流学习、送教下乡、联合备课、共同开展教科研课题研究、共享校本研修资源和课程改革成果、互派管理人员、帮促内部设施等多种方式开展结对帮扶。通过帮扶,使农村学校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办学水平明显提升。

2、交流支教。城区学校每年按5%的比例安排骨干教师赴农村学校支教,农村学校每年根据支教教师数量安排同学科教师赴相应学校学习,中层以上干部(或后备干部)在对方学校挂副校长。交流支教人员要承担教学任务、参与教研活动和教学管理等。交流支教教师须具有三年以上教龄,年龄不超过45周岁,支教时间为一学年,每年选拔一次。

3、送教下乡。由县教研员、各级名师、学科带头人、特级教师、县级以上教学能手等组成专家讲学团,每学期到农村学校开展送教下乡活动。专家讲学团成员每学期至少承担不少于12学时的送教任务,送教下乡可采取专家报告、名师讲学、观摩教学、说课评课、专家咨询、校本培训指导、交流互动等多种形式。

三、政策措施

1、建立激励机制。支教人员考核合格的,在评优树先、晋职晋级等方面予以优先考虑。从2010年开始,凡城区学校教师45周岁以下,没有参加支教活动及农村教学工作经历的,不得晋升和聘任高一级职务,不得评为县级及以上先进个人,不得参评县级及以上教学能手、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特级教师、名师等。支教人员在原学校评聘专业技术职务,工资福利待遇等由原学校发放和调整。支教人员生活补助费和交通费按每人每月100元的标准由原学校发放。

2、设立专项经费。县财政每年安排一定数量的专项资金用于支教活动。

四、组织管理与考核

1、组织领导。成立城区教育支援农村教育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县支教工作的组织领导、统筹协调和监督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教育局人事科,具体负责支教工作的落实和管理。各乡镇教办、有关学校也要成立相应的工作机构,负责本乡镇、本学校支教工作的组织、管理、考核、协调和监督。

2、支教管理。每学年结束前,县支教工作领导小组组织专门人员对支教工作执行情况进行检查考核。各乡镇教办要对本辖区内学校开展支教情况进行逐一检查,及时总结经验,研究问题,改进工作。

3、考核。城区教育对农村教育的支教情况纳入教育工作年度督导考核评估。教师支教期间,以工作学校管理为主,由工作学校负责按学年度进行考核,支教教师统一填写《*县支教教师考核表》,存入本人档案。

4、表彰奖励。县支教工作领导小组每年对支教工作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评选表彰,并给予适当奖励。

篇7

一新形势下我国农村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

1我国农村基础教育几经改革。但“城市中心”的价值取向依然严重

长期以来,由于受到社会经济、政策制度、文化思想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农村教育的办学指导思想存在“城市中心”取向,为农服务的自觉意识不强。农村教育只是城市教育的翻版,农村学校课程和教学内容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脱离农村生产和生活实际的问题,不少农村学校把追求升学率作为奋斗目标,重普通文化知识的传授、轻职业生活技能的教育,农村教育“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局面还没有根本改观。农村教育“只为升学服务”的最终结果是使大多数农村学生陷入“升学无望、就业无门、致富无术”的尴尬境地,在客观上为“读书无用论”提供了佐证,挫伤了农民投资教育的积极性。如何在中国社会整体发展的视野中,在城市化的背景中认识农村教育,仍将是一个崭新的课题。[11

2“以县为主”的教育管理体制虽初步建立。但教育经费投入不足仍是影响我国农村教育发展的突出问题

农村教育经费随着农村税费改革进一步的展开将会陷入更大的困境。2001年5月29日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提出了“实行在国务院领导下,由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新的农村基础教育管理体制和财政体制。这一体制的建立,把农村基础教育的事权由乡级政府提升到“以县为主”,有利于县域农村教育的发展。但从实际的效果看,“以县为主”的农村基础教育管理体制并不能切实保证农村教育的发展。究其原因,在于我国县级财政能力与其所担负的责任不相称。[21因此,“以县为主”的新体制虽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县域教育的均衡发展,但对贫困地区来说,薄弱的财政能力仍然无力保障教育的投入,无法从根本上改变农村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的状况。[3]

3农村学校办学条件仍然很差。教育质量不高的状况尚未得到根本改变

根据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对农村中小学的抽样调查显示,在样本小学、初中,课桌椅残缺不全的分别占37.8%和45.1%;实验教学仪器不全的占59.5%和70.3%;教室或办公室有危房的分别占22.3%和28.8%;教具、墨水、纸笔、粉笔不足的分别占到32.55%和35%。④截止2002年底,除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和广东6省市以外,全国其他地区中小学D级危房总面积为4000万平方米。[41现有农村教育的办学条件只能勉强满足学科教学的基本需要,离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相距甚远。再加上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偏低、教育资源利用不充分等因素,我国农村教育的质量远远低于城市。

4农村教育结构不合理。各类教育资源整合协调不够

近年来,我国农村和农业发生了一系列重大的变化,农村面临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增长方式的转变,大量富余的劳动力需要转移,这些都对农村教育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新要求和新挑战。农村教育在办学模式和培训内容等方面应该加快改革。应当说,我国目前的农村教育还远不适应农村发展的需求,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发展缓慢甚至出现弱化的趋势。有的学校以职业教育的名义行普通教育之实,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脱离农业生产实际的现象。因此,认真总结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的成功经验,进一步加强“三教统筹”,优化农村教育资源,已刻不容缓。

5农村教师队伍的建设和管理亟待加强

目前,我国农村中小学教师学历层次偏低,教育教学观念落后,教师的整体数量和结构也不尽合理,农村教师流失严重,代课教师还普遍存在。农村教师工资待遇比较低,而且拖欠教师工资的现象屡禁不止。据教育部统计,截止2002年底,各地累计拖欠中小学教职工国家规定标准工资共134.41亿元。2003年1月,有11个省(区)新欠农村教职工工资2.59亿元。②尤其是西部地区的农村教师教学任务繁重,工作环境条件差,其生存现状和精神状态令人堪忧。与城市教师相比,农村中小学教师的进修学习和培训机会缺乏。从某种意义上说,农村教育的发展取决于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农村教师队伍目前的状况,远没有达到农村教育发展和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必须进一步加强建设和管理。’

6城乡教育水平存在较大差距。农村初中辍学

问题严重,义务教育任务依然十分艰巨由于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我国东、中、西部农村教育存在较大着差距。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农村已全部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但中、西部地区普及初等教育仍困难重重,学生的辍学率还比较高。据国家统计局农调总队调查,2001年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初中阶段男童失学率为8.5%、女童失学率为12.4%。②此外,同一地区农村教育的差距也不容忽视,县镇的教育明显优于农村。据有关研究表明,在县域内,农村与县镇相比,辍学率明显偏高,大大高于“普九”将学生辍学率控制在3%以内的目标。[51

二促进农村教育发展的建议

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必须充分认识农村教育在“三农”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增强农村教育为“三农”服务的自觉性和紧迫感,以发展为第一要务,继续探索农村教育发展的社会政策和条件支持,加快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农村教育综合改革,涉及到管理体制、课程教材、经费投入、教学设施设备、师资力量等多方面的问题,但最根本的是教育思想观念的变革和政策导向的转变。

1继续深化农村教育改革,端正农村教育的服务方向。提高“为农服务”的自觉性农村教育应当培养什么样的人?应当为谁服务?这是困扰农村教育发展的一个根本问题。[6]这个问题解决不好,农村教育就不能得到健康协调的发展。长期以来,我国农村教育存在的“城市中心”价值取向弱化了农村教育“为农服务”的功能,培养出来的学生不能适应我国新世纪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所以,农村教育应牢固确立为农村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服务的办学思想。一方面要普遍提高农村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提高农村社会的文明程度,为高一级学校输送人才;另一方面又要开展多种形式的技术培训,培养大批的农村适用人才,为农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为不断增加农民的收入提供智力和人才支持。

2进一步改革和完善“以县为主”的农村基础教育管理体制,加大农村教育投入“以县为主”主要是指农村基础教育管理体制而不是投入体制,因此必须进一步明确中央和省级人民政府对农村基础教育投入的责任。教育属于公共产品或准公共产品,农村基础教育更是一种社会公益事业。各级政府要按照公共财政体制的要求,加大公共服务支出,将农村基础教育纳入公共财政支出范畴并优先予以保证。目前,我国正处于劳动密集型经济向技术密集型经济转型的时期,优先发展农村基础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加大中央、省市政府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力度,不仅有利于稳定农村基础教育的经费来源,而且有利于基础教育在更大范围和更大区域内均衡发展。

3积极探索农村教育课程改革和教材建设课程作为教书育人的主要载体,直接影响着人才培养的质量和规格。从一定意义上说,要转变农村教育城市化的取向,关键在于加强农村教育的课程和教材建设。农村教育的课程开发与教材建设问题既是困扰农村教育健康发展的难点,也是农村基础教育与农村职业教育结合的难点。[7]2003年9月20日,《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中明确提出:“农村中小学教育内容的选择、教科书的编写和教学活动的开展,在实现国家规定基础教育基本要求时,要紧密联系农村实际,突出农村特色。”农村教育课程的开发要适应各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不同需求,从实际出发,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尤其要关注农村并结合现代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把现代农业技术、生产经营和管理等内容纳入到农村课程体系中来,发挥农村学校课程传播农业科技文化知识和实用技术的作用。种植、养殖、园林花卉、农产品加工、温室栽培、机电维修、市场营销、美容理发、烹饪、驾驶、建筑、家政、农业环保、美术摄影、农业经营管理等,都可以而且应当成为农村学校的课程和教学内容。农村学校的课程和教材建设要遵循义务教育的基础性、全面性,同时结合农村教育的多样性、适应性和实用性,把普通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是加快培养和造就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的新型人才,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4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不断优化农村教育结构,逐步建立具有农村地方特色的教育体系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是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开发农村人力资源的有效途径。针对我国农业人口素质普遍偏低的状况,必须以就业为导向,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加强对农民实用技术的教育与培训,把教育教学同生产实践、社会服务、技术推广结合起来,加强实践教学和就业能力的培养,尽快提高我国农村劳动力的素质。政府应当加大对职业教育的财政投入,继续改善农村职业学校的办学条件,重点扶持农业类专业的建设。要不断完善农村成人教育体系,积极推广实用生产技术的培训和非农业就业必需技能的培养,通过多种形式为农民在农业生产和非农业转移两个方面创造有利条件。农村职业技术教育本身也要逐步提升办学水平、调整专业设置和教学内容。[63农村职业教育既要为当地社会生产生活服务,又要适应新形势下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职业分流的需要。总之,要努力促进基础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相融合,逐步实现农村教育的一体化。

篇8

1.1技术取向的“农村的教育信息化”研究

“农村的教育信息化”与信息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从深层次上反映了人们对信息技术的信心,表现出人们希望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来促进农村教育的愿望。持这种研究取向的学者,关注的重心往往是技术层面信息化的一般特征和发展水平,典型的研究思路是调查农村的某些信息化水平指标(生机比、软件数量、教师水平,等),发现或证明农村教育信息化在技术层面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解决方案。这类研究往往采用了许多不同的研究方法:或者通过文献整理,或从相关统计数据中挖掘信息,或选择某个村镇为小样本进行深度调查,也可以对一个省或更大范围内的农村中小学发放问卷调查,等。尽管研究方法不同,样本选择各异,研究却往往得到一些相似的结论。总的来说,硬件的不足、软件的匮乏以及配置失调、相关人员信息素养不足等因素直接影响了农村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而解决策略也往往是相似的:增加硬件投入、加强管理、注意教师培训,等。这种“农村的教育信息化”研究路径反映了教育技术研究领域发展初期的“技术应用主义”取向,它以技术的应用为思考的逻辑前提,以技术对教育的影响为主要讨论内容。但是,这种研究取向自身有限的知识生产能力使研究成果重复,且难与其他相关学科的研究相区分。这种技术取向的研究彰显了信息技术手段在研究初期的推动者形象,反映出研究者希望通过技术应用推动农村教育进步的责任意识,但同时这种研究取向也表现出在理论创造性和学术深入上的不足:研究往往无视研究主体—农村教育的特点,习惯借用城市教育信息化的一些发展指标比较农村的信息化状况,许多研究停留在一些泛泛的“增加投入”、“加强培训”等口号式的指示性信息,而缺乏实践上的指导意义。

1.2教育取向的“农村教育的信息化”研究

尽管“农村的教育信息化研究”为研究领域的早期发展积聚了力量,但它无法跨越“技术应用取向”带来的理论匮乏。在早期一些开创性的研究之后,近来的部分研究还在重复论证诸如“基础设施落后、软件资源不足、师资力量薄弱”等早已为前人证明的结论,已经透露出一丝人云亦云的平庸气息。笔者认为,这种缺乏研究主体意识的研究最终会逐步被“农村教育”的信息化研究所代替。近年来,已有一些学者从农村教育这一主体出发,思考信息化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在理论探讨中,有研究者从农远工程实施角度指出“(技术)当作为产品存在于农村教育之外时……不会对农村教育产生深刻影响……必然经历与农村教育融合的过程”;有学者对农村软件资源建设问题进行了思考,指出当前农村学校拥有的为数不多的软件资源大都来自于城市的教育体系,包含城市的教育理念和教育话语,会影响到农村基础教育的价值取向;还有研究者提出要用可持续发展观指导农村教育的信息化,要立足农村实际强调信息化发展的协调性、可持续性、公平性和人本性,等。这些判断正是深入农村教育现实后由内而外的理性分析,是面向农村教育实际问题的理论方式。一些基于农村教育主体,来自农村教育现场的调研也扭转了对信息化的刻板印象:深入农村,看到的已不是生机比等技术指标的不足,而是生源减少导致信息化设备闲置、村校撤并引起的信息化设备浪费,等,相应的农村教育信息化研究的重点也不再是购买、添加设备,而是应用、管理好已有设备。在实践层面,也有一些有益的探索,杨改学教授在藏区教学中对学习资源的创造性的转换应用,贵州边远地区的“村校结合、教企合作”的机制创新尝试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都是基于农村教育的信息化应用研究的典范。

2技术取向的研究范式反思

从“农村的教育信息化”到“农村教育的信息化”,研究从表象的“信息化”走向主体的“农村教育”,对教育本身的思考取代了对外在技术指标的关注,这才是农村需要的信息化。这里,信息化是源于具体农村教育实际的,是用来支持农村教育的手段,而不是外力强加在农村的外在的指标。但应该看到,这种研究取向上的变化仍处于过程中,技术取向的农村教育信息化研究仍时有出现,并表现出研究方法论上的一些共同问题。

2.1研究主题的“去农村化”

所谓“去农村化”是指在农村教育信息化的研究中,一些研究者往往没有把农村教育作为研究的本体,只是在一般意义上思考信息化的特征,把一般信息化的框架套在农村教育上。这种研究范式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对农村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目标和研究方法两个方面。在农村教育信息化的目标上,研究者大多从评估指标角度对问题进行间接讨论,用信息化指数衡量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情况,把整体的教育信息化指数分为学校教育信息化指数、社区教育信息化指数、远程教育信息化指数等子项目。这种思考全面系统而且有较好的操作性,但若停留在这样的指标上则容易出现主体意识模糊的问题,许多指标体系往往没有考虑农村教育特点,只是在一般意义上的教育信息化标准上冠以“农村”二字,而实质上与城市的教育信息化目标没有区别。但是,农村教育在根本上是与城市不同的,二者有不同的环境、基础以及学习者,因此也不应以城市教育的信息化发展目标要求农村教育。例如:在教育信息化发展基础设施方面,农村地区是很难与城市一样吸引到各方资金来建设与城市相似的信息化环境的,过度强调硬件数量、基础设施等一般的信息化指标只会让农村教育实践者失去信心,也容易把农村教育信息化的问题归咎于设备缺乏而忽视了对优化农村教育教学这一根本目标的思考。在研究方法上,一些研究者秉承了主客二分的立场,站在农村外部“冷静”地旁观农村教育现状,通过抽样调查或简单的访谈获取农村教育信息化的相关数据,并运用诸如统计、图表类的定量技术或利用统计软件、计算机去处理、分析数据,最后用公式、数量模型去表达研究结论。这种由外而内的实证观察虽然“科学”、“客观”,但往往忽视了农村教育本体的复杂与多元。事实上,农村教育信息化的问题是复杂的,往往有很强的地方性,远远地审视可能会僵化我们的理解,使我们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2.2问题分析的“还原论”

对农村教育信息化存在问题的剖析上,许多研究者往往无意识地采用了“还原论”的思维方式。他们或通过相关统计资料数据的分析,或通过问卷调查把复杂的农村教育信息化问题还原为“硬件、软件、人员”等一系列基本的问题,并试图通过操控解决这些拆分出来的基本问题从根本上解决农村教育信息化这一复杂的宏观问题。已有研究大都把农村教育信息化的问题还原为基础设施、软件、人员素养等几个方面,从而把农村教育信息化问题简化为人、财、物等一系列相互独立、可以测量的指标,从而勾勒出一幅问题清晰、界限分明的农村教育信息化的普遍图景。但只需诉诸经验,就可以知道农村教育信息化的问题似乎远不止这么简单。从整体而言,农村教育信息化问题是一个整体性的生态问题,我们看待农村教育信息化问题时,不应用单一的还原论方式将其分离成一个个散碎的问题,也应考虑用一个更具生态观的视角从整体把握农村、农村教育的特征。因为,我们不可能仅仅从部分中获得对超越部分之上的整体特性的认识。正如有学者所说“还原论并不能令我们真正地从整体上把握生命、智能和生态等现象……将整体简化为可还原的拆分组合体而加以认知和操控,不仅不利于对整体性的把握,甚而会导致对整体性的破坏”。此外,从具体实践来看,这种思维方式容易使研究倾向于关注静态的要素,而忽视各要素间的关系,这种认识上的不足体现在相应的对策上就是应对方法的“外部关注”倾向。

2.3解决策略的“外在化”

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策略或建议是常见的思维方式。因此,关于农村教育信息化推进策略的探讨许多都是从加大资金投入以购置好的软硬件资源,转变相关人员的观念以培育好的信息化氛围,加强教师培训以推动实际应用等方面入手的。这些解决思路高屋建瓴且不乏可行性,但由于这些解决方案主要针对设备、软件、人员等还原论视角下分析出的问题入手的,因此种种对策虽不乏“对症下药”式的理论上的针对性,但也可能存在“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式的实践上的机械性。如果把这些应对措施的来源分为组织内部和组织外部的话,我们会看到经费的投入、硬件软件的购买、师资培训大都是要靠外部力量推动的。一些研究对于个别学校信息化建设成功经验的介绍也往往强调学校得到了外部人员、资金等方面的支持,但这些外部条件并非大部分学校所能获得,因此个别的经验往往缺乏复制的可能性。

而且,无论农村教育部门如何“开源”,如何“截流”,其先天的经济弱势都使得大部分农村学校在信息化的外部条件上难以与城市学校相比,在信息化发展过程中,城市教育机构往往更敏感、更接近信息技术中心、更容易获得政府投入和社会慈善事业的关注。在这种情况下,真正的“均衡发展”、“教育公平”的宏观目标仅靠“输血”方式的外力推动往往很难实现。因此,如何在现有条件下调整系统内部结构,通过创新信息化建设模式解决农村教育信息化问题的研究更具实践价值。事实上,现有的一些行之有效的农村信息化建设策略往往把问题重心放在了学校内部的调整上,如有学者介绍的广东省江门市景贤学校信息化建设就是如此。在教育信息化发展中,该校提出了资源建设上“集体教研、团队评价”,资源应用上“学生评价、有效应用”,师资培训上“课题引领、分层培训”等系列建设策略,种种策略都是在学校内部做文章,通过内力推动自身发展,因此更具实践上的可能性。

3新时期农村教育信息化研究的展望

近年来,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的革命性影响凸显出来,我国政府也把教育信息化视为推动教育发展的重要保障措施,进而提出要把教育信息化纳入国家信息化发展整体战略,并特别指出要“重点加强农村学校信息基础建设,缩小城乡数字化差距……使农村和边远地区师生能够享受优质教育资源”。这对于农村教育信息化的研究既是鼓励又提出了新的要求,研究者要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找出阻碍农村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症结,同时寻找新的学术热点和生长点,从而将研究引向深入,尤其是要赋予农村教育信息化研究以实践的品质。笔者认为,我们至少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对农村教育信息化的研究予以拓展和深化。首先,建立立足农村教育的研究视野。长期以来,我国农村教育信息化的研究往往局限在城市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框架内,在建构农村教育信息化理论话语时习惯于生搬硬套城市信息化发展的理论观念,对农村教育这一本体的思考不够深入透彻,因此研究与农村现实难以达到真正的圆融与自洽。有鉴于此,笔者认为新时期的农村教育信息化研究,应在“信息化”的基础上,着重在“农村教育”上下大力气。

所谓“信息化”在整体上是技术推动的,因此占据技术优势的城市往往是“信息化”的先行者,但农村的信息化并不能以城市的发展标准为惟一标准,它应有自己的立场和标准。“农村教育信息化”这一命题中的“农村教育”并不是孤立于“信息化”的,并不仅是信息化的一个应用场所,而是“农村教育信息化”这一整体命题的本质存在。因此,我们要将“信息化”的一般理论“拿来”为农村所用,更要在信息化的基础上,将“信息”与“农村教育”相互交融,从而创造出一种既具现代精神,又有农村气韵的信息化研究范型。例如:在农村教育信息化的具体目标上,我们可以参照一般城市教育信息化的标准提出基础设施、软件资源、人力资源等目标要求,但同时还应考虑农村现实,把贴近农村学生生活的乡土资源的信息化作为发展目标的一部分,把教育资源在农村课堂上的具体应用作为发展目标的一部分,在确定农村教育信息化的评价指标时应充分考虑农村教师的意见,而不是仅由专家闭门造车。再如:在农村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道路上,除了强调外部资金的注入,设备的购买,更要因地制宜,考虑如何在农村学校既定条件下推动当地的信息化发展。其次,推动扎根式的研究方式的转变。

审视以往关于农村教育信息化的研究,虽有许多不乏真知灼见的佳作,但也多有一些缺乏创造性的平庸之作,这些研究者虽然也选择了各种样本,进行了复杂的调查统计,但结果却往往不过是用或多或少的数据重复证明农村教育信息化的老问题:硬件落后、软件不足、人才匮乏,等。这种研究上的呆板与滞后除了受制于研究问题本身的复杂宏大外,思维方式的简单化、机械化也是研究难以突破的原因。因此,要使新时期的农村教育信息化研究更上一层楼,就必须改变以往立足城市的比较思辨式的思维方式。具体说来要在以下三个方面做出努力:其一,在思维方式上应强调思维的整体性。农村教育信息化研究要从农村整体出发,特别在理论建构时,要考虑农村教育历史和逻辑的统一。在提出问题及构思解决策略时,不能将问题孤立化和零散化,更不能将问题解决停留于喊口号的层面。要考虑农村教育的历史衍生性,在历史发展的语境中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其二,在研究方法论上强调研究回归农村教育的事实。既往的农村教育信息化研究,一度将生动的农村教育事实置于身后,仅仅抓住了“信息化”的概念却忽略了“农村教育”的存在,仅仅强调了诸如电脑数量、配置等数量化的指标却忽视了软硬件在教育教学中真正的应用,这是方法论上的一个重大缺憾。生动的农村教育信息化研究,要回归农村教育本身,研究者不仅要反思“研究什么”的问题,更要深刻的反思“到哪里研究”、“如何研究”、“为何研究”的问题;其三,在研究方法层面,要在以往强调定量的问卷调查之外,综合使用多种研究方法。方法论层面的扩展体现在具体研究方法层次就是研究方法的丰富。在农村教育信息化问题研究中,我们不应满足于调查、问卷等外部审视的量的方法。

叙事研究、行动研究、个案研究等研究形式都可以为我们深入认识农村教育信息化问题提供帮助,都应该在实践中予以考虑。第三,鼓励农村教育信息化内生性运行机制的创新。农村教育信息化问题并不是孤立的问题,它的发展受制于农村经济、文化等多种因素。因此照搬城市教育信息化的模式在实践中会有基础设施、资金、人员等各方面难以纾解的困难。因此,农村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要立足农村现实,总结一些在农村环境下行之有效的推进方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也特别指出了要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上,“充分利用优质资源和先进技术,创新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整合现有资源……”。笔者认为,这个论述是建立在对农村教育信息化问题深入分析基础上的重要判断,农村教育信息化的发展除了要依靠外在力量外,还要从自身发掘动力,而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的创新正是农村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内在动力。

篇9

1新课程设计理念的城市化倾向

此次课程改革是在社会信息化和科技化时代背景下进行的。正因为如此,国民素质的普遍提高和大批创新人才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仔细审视新课改的相关内容不难发现,此次课改过于强调与国际接轨而忽视了与国内实际的链接。在政治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的情况下,强调培养国际人才很重要,它有利于增强我们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提升国家的国际地位。然而此次课改忽略了一个十分关键的问题:培养国际人才必须立足于本民族、本国实际,否则国际人才的培养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中国教育最大的问题是农村教育的发展问题,没有农村教育的发展,全体国民素质的提高必然成为空谈。创新素质的培养是以全体国民素质的提高为基础的。此次课程改革的诸多理念,如研究性学习、校本课程的开发、信息技术及其与学科课程的整合、课改中的专家引领等,对于广大农村基层学校而言,多少有点像空中楼阁。

2新课改的实施忽略农村教育现实

此次课程改革为了避免盲目性,采取“先实验后推广”的办法。此办法对保证改革的大面积的推进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它可为后续的推广工作提供榜样示范、经验支持与思想准备。实验工作组织进展状况对整个课程改革也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在第一批国家级38个课改实验区中,只有6个设在县,占整个实验区的15.79%,当然这些在县级的实验学校大多又在县城。可以说,到目前为止,真正在乡村的课改实验学校寥寥无几,这与农村人口、区域面积及农村教育的重要性形成极大的反差。很难想象在这种结构不良的实验区中总结的改革经验,能在广大农村学校推广。3反映农村实际的教学内容偏少教材是课改的重要载体,是广大教师把握课改精神的重要凭据之一。而教材的编写主要集中在教育较发达的几个省市,教材编写专家也来自大学及中心城市的中学特级教师,他们对农村教育现实了解甚少。这些致使教材的内容不能很好地反映农村社会实际与农村教育现实,有时甚至将农村素材改编成了城市素材。虽然新课改倡导教材多样化,但在多样化的教材中,没有一套是为农村教育编写的。“目前,大多数新教材对农村和欠发达地区的情况反映不够,城市化倾向明显,严重影响新课程在这些地区的实施。”心,另外,新课改中规定的“社区服务”、“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等内容离农村社会发展实际较远,“广泛利用社会资源”为新课改服务也不现实。还有许多现象可以表明农村教育处在课改的边缘,因篇幅所限不再枚举。

二新课改使农村教育边缘化问题更加突出

新课改是一项系统的社会工作,它的顺利推进需要做好包括课程决策、课程管理、教材编写、选点实验、师资培训、技术装备、资金支持等各项工作。在课改前,许多农村基层学校连最基本的“双基”教学都很难保证,而新课改则要求前述所列各项工作有突破性进展。对广大的农村学校而言,课程改革若组织不善,对农村教育的发展将是“雪上加霜”,终会使城乡教育差距进一步扩大,农村教育边缘化现象将日趋严重。

1教育经费短缺

教育经费短缺是农村教育发展的最大障碍。近年来,国家教育投入增长速度呈逐年下降趋势,2000、2001、2002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分别为2.87%、3.19%、3.4l%,…也就是说,2001年比上年增加0.32个百分点,而2002年只比上年增加了0.22个百分点。教育投入所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还比较小,1997年OECD国家平均中小学阶段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为3.9%,我国2002年只有3.41%。…在这有限的经费中,真正落实到农村中小学的经费更是少的可怜。特别是义务教育实行地方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后,义务教育的经费实际上是由县、乡政府和农民共同负担,造成农村地区教育经费因地区不同而差异悬殊,大多数地方的经费根本无法保障。随着一系列减轻农民负担政策的实行,教育附加费不能再收取,由此导致农村教育经费来源减少,经费缺口增大。目前农村教育投资还处在“保吃饭、求生存”阶段,无暇关注发展问题。而课程改革对目前的农村教育是一种发展策略(不是生存策略),需要划拨一定的专项资金作为支持,否则将导致原本吃紧的农村教育经费更加捉襟见肘。

2师资队伍不稳、质量不高

农村教师队伍不稳、质量不高的原因是:一方面,大中专院校的毕业生宁愿外出打工而不愿到农村中小学任教,导致教师队伍老化。另一方面,农村教师大量流失,一是沿着乡村、县城、城市的方向流动;二是沿着西部、中部、东部的方向流动;新课改需要大量的高素质的教师来实践新理念、新思想,这与农村教师队伍现状形成强烈反差。“目前,农村中小学教师的教育观念和知识结构还很不适应推进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不仅缺乏创新精神,而且知识更新的速度跟不上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的要求。”“我国县以下代课教师达到54万,其中乡村有47万。”H,“据有关研究调查统计,目前贫困地区的村小只有20%的教师能胜任现行教材的教学。”瞪,

3课改资源匮乏

课改顺利进行需要的资源主要有两大类:一是课程资源,二是支持性资源。前者经开发改造可以利用,如图书资料、乡土教材等;后者是指对课程改革起促进作用的资源,如课程专家、资金、设备等。这两类资源对农村学校而言都是相当缺乏的。这种缺乏表现为两方面:一是真缺乏,农村没有相应的资源;二是假缺乏,当地存在相应的资源,但教育工作者缺乏相应的开发意识,未能将潜在的资源变为现实的资源。一项抽样调查表明,“样本小学按教学大纲开出所有课程的占87.2%,课桌椅残缺不全的占37.8%,实验教学仪器不全的占59.5%,购买教具、墨水、纸本、粉笔资金不足的占32.5%;而样本初中上述各项指标分别占到20.8%、45.9%、70.3%和35.0%”[6]。在如此的条件下进行课改,其效果必因资源的匮乏大打折扣。

4教育观念严重滞后

农村教育观念严重滞后一直是困扰农村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农村教育基本上还是应试教育。分数、排名、升学率依旧是农村教育的关键词,学生的全面发展问题在农村教育中还无心顾及。陶行知在80年前说的农村教育“教人离开乡下向城里跑”的现状至今未能得到改变。这种教育观念导致的直接后果是农村教育的恶性循环:农村教育培养的人才越多,离开农村的人才就越多,农村就越落后。“研究表明,农村孩子上学的动力从大到小排列依次是升学、就业(进城、回乡)、谋生(首选是效益高的产业)。”盯.

5教育评价体系单一

在农村教育中,看教育好坏的唯一标准是考试的分数,论分排序的现象普遍存在。这种现象不仅存在于教育主管部门对学校的评价中,也存在于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中。在这种评价体系中,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就没有生存之地了。

三农村教育摆脱课改中被边缘化的对策

农村教育目前境况难以应对新课改,但不能因噎废食而对课改采取抵制态度,那将会使农村教育永无振兴之日。应该说课改是农村教育发展的契机,是农村教育奋进的战场。现在需要尽快全方位改善农村教育现状,以增强农村学校在新课改中的行动能力。

1建立以中央和省级财政投入为主的农村教育

投入体制为了确保农村课改的顺利推进与深入发展,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必须加大中央财政与省级财政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力度。国家应划拨专项经费用于支持农村课改,并健全经费使用情况的监督评估机制。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在发展农村教育中的责任,实行责任追究制。为此,必须建立起以中央和省级政府为主的农村基础教育投入体制,因为基础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的发展首先是国家的责任。目前,我国义务教育经费的分担比例是,中央财政负担2%,省地负担11%,县负担9%,乡镇负担78%;而法国仅中央政府就分担了68.4%。[8】因此有研究者指出:“中央财政应承担义务教育投入的50%左右,省和地市两级承担30%,县乡两级承担20%(其中县承担15%,乡镇承担5%)。”叫笔者认为,根据中央与地方财政收入结构的变化,上述的义务教育的投入结构是合理的。另外,还应减少经费流动的中间层次,以防经费在流动中被层层截留。

2改变农村教师培训方式

目前的农村教师培训,教师受训越多,其本人的经济和教学负担越重。具体来说,一是教师参加培训的所有费用最后要落到教师个人头上,使得原本待遇较低的农村教师生活更加难以维持,从而导致教师参加培训的积极性降低。二是教师参加培训所落下的课程最终还是由教师本人想方设法补上,加重了教师的工作负担,从而导致教师被动应付新课改。为了解决农村教师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必须改变农村教师的培训方式。第一,要认真落实校本培训,以提高培训的效果,降低培训成本,解决工学矛盾。第二,要明确教师参加培训的成本分担责任。国家应拿出一定的资金培训农村教师,只有这样,农村教师的培训效果才有可能得到提高。第三,要加快网络建设,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尽快实现校校通工程。这样可以节约培训费用,可以使教师利用更多的域外资源为教学服务。第四,要指导教师参与课程资源开发,增强教师开发课程资源的意识与能力。农村存在着大量城市所不具备的课程资源,如优美的自然环境,纯朴的民风,具有极大教育意义的乡村故事及民间人物等。但客观条件的限制使许多农村教师缺乏相应的课程资源的开发意识与能力,造成课程资源的浪费。要改变这种状况,就要让教师参与课程资源开发,提高其主动开发当地课程资源的意识与能力。

3加大对农村的支教力度

国家应制定相关政策,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支持力度。第一,农村与城市的学校互派教师到对方的学校工作1—2年,帮助农村教师拓展视野,提高教学技能与艺术水平。第二,可以在高考录取时挑选一部分优秀贫困学生,国家给予重点资助,为农村定向培养高素质的教师。第三,大力推行“大学生支教行动计划”(湖北省今年就已启动该计划,有五百多名学生积极响应),通过提高待遇鼓励大学毕业生去农村从教。

篇10

关键词:河南新乡;农村基础教育;质量提升;挑战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一)研究背景

我国在1984年开始实行义务教育,迄今为止基础教育发展取得了历史性的进步,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两基”)攻坚取得显著进展,九年义务教育普及地区人口覆盖率达到85%以上,基本实现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目标。

在全国基本实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目标的今天,提升教育质量已成为当前我国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的紧迫问题。而教育质量提升步伐缓慢正是制约农村教育发展的主要原因,也是广大农民和社会各界对农村教育不满意的重要原因。城乡教育发展处于两极结点,教育不公平现象仍然很普遍,农村教育的发展与农民教育需求的矛盾日益突出。虽然党和国家对农村教育十分重视,目标与要求也很明确,广大农民对农村教育质量的提升也非常迫切,但是,当前在提升农村义务教育质量方面还存在着许多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农村基础教育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

(二)研究意义

本文以新乡辉县市侯兆川基础教育质量提升问题为研究个案,主要探讨新乡市农村基础教育质量提升状况,2005年国家提出“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这一理念后新乡市政府采取的有效措施、取得的成就以及仍然存在的问题,并从实际出发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最后结合国内外经验从多角度提出促进新乡市基础教育质量提升的有效政策建议。

二、教育面临的挑战

(一)挑战之一:经费困难,资源短缺

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是农村教育质量提升的物质保证,也是教育公平所追求的一个重要目标。农村教育资源短缺主要表现为“硬件”的教学设施和“软件”的教师资源两个方面。由于教育经费的不足,农村教育缺少最基本的教育设施、实验条件、信息技术设备条件等,这些条件的缺失使不少农村学校难以适应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要求。对专业能力相对薄弱、在职继续教育机会不足的农村地区,因教师教育观念落后,教学方法僵化,教学条件差,对学生理解关心不够等,也无法满足农村基础教育质量提升的需要,硬件不“硬”,软件不“优”是当前农村教育资源短缺两个突出问题。

1、教学设备不全,更新困难

我国教育经费的投入实行国家和地方政府分摊的方式,加上历史原因及自然条件限制等因素,所以不同地区、城乡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使得教育投入也存在明显的差异。当前,许多农村学校的教学设施无法满足教学的需求,学校的实验室、计算机等教学仪器设备配置水平过低,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基本技能的培养。我国各地区农村小学生人均教学仪器设备值明显低于城市,以2004年为例,各地城乡之比平均为2.9:1,初中生的人均教学仪器设备值的城乡差距也较大,城乡比各地平均为1.4:1,部分农村学校办学条件有限,难以保证基本的教学质量。

2、农村教师素质不高,结构不合理

大量的农村教育调查资料显示:农村教师素质不高是制约农村教育质量提升的一个瓶颈。从2004年的统计数据看,全国农村小学高级教师的比例为35.9%,农村初中一级及以上职务教师的比例为3%,分别比城市低8.9和14.5个百分点。基于农村学校的待遇、生活环境以及工作和学习条件等因素的制约,优秀教师不愿到农村任教。农村教师学历普遍偏低,有些没有受过专业的师范教育,知识观念陈腐,教学方法落后,教学质量普遍低下,农村学生得不到全面发展。农村教师无论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乃至结构上都无法满足教育事业发展的新形势,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知识的获得、道德的培养、素质的提高。

3、经费投入不足,负债仍然存在

在农村义务教育实行全免学费之初,有不少人士对农村学校的发展前景表示担忧。担忧的原因是,免费之后,如果政府无法保障对中小学校经费投入,必然会导致中小学办学经费严重不足、教师待遇下降、教学设备无法更新、教学质量下降等问题。与此同时,部分农村学校负债严重,少的几万,多的几十万、几百万,虽然部分省份逐步化解了一些农村学校的债务,但是由于学校的部分经费支出不符合化解条件或上报程序上出现偏差,仍有一些学校的债务没有被化解。学校的债务就像“滚雪球”一样,压得校长们喘不过气来,其发展令人担忧。

(二)挑战之二:政策偏离,执行不力

教育公平问题是当前我国社会生活和教育领域十分关注的热点问题。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发展不均衡的发展中国家而言,不同的地区由于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水平不同,教育的发展表现出巨大的差异性。近几年,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与农村教育发展相关的政策,如<<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两基”攻坚计划、“两免一补”政策等,对农村教育的发展给予了很大的关注。而这些政策的实施在不同地区乃至同一地区的不同县(市),执行的力度不同,效果千差万别。

1.政策缺失公平性,对农村教育倾斜不够

近几年来,我国教育政策虽然关注到了农村教育的发展,也有相关的配套措施,但从总体上看,政策并没有根本解决城乡的差别。有一些向农村教育倾斜的往往是提出的目标、口号激动人心,但现实操作没有发生根本变化。比如,一方面各级政府鼓励教师安心农村教育、献身农村教育事业,为稳定农村教师队伍还提出过一些鼓励的措施,但与此同时又通过选拔考试、抽调、借用等,挖走了农村学校的一些优秀教师,造成农村学校优秀教师流失,一所乡镇学校每年流失3-5个骨干教师或教学能手的现象比较普遍,访谈中,一位初中校长叹道:“让我们提升教育质量,又不断地挖走学校的优秀教师,我们真无颜面对广大农民和他们的孩子。”农村学校优秀教师的流失必然造成学生家长对

学校的不信任,大量优秀学生为追求高质量的教育,纷纷转入县(市、区)的好学校,家长租房陪读。一些乡镇学校,特别是离县城较近的学校,也因这些原因陷入招生困难的尴尬局面。

2.用教育拉动经济,缺乏对教育自身规律的重视

提高当地经济发展水平是各级政府的首要任务,这是无可非议的,有些地方政府并没有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而成了地方经济发展中的“附带产品”,教育拉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被不恰当地夸大,有的地方政府把教育作为聚集人气、开发房产的手段,政府办公地搬到哪儿就让好学校迁到哪儿;房地产开发到哪儿,就让名校建到哪儿,甚至出现了开发商将择校名额捆绑销售商品房的例子。其实他们只看到问题的一个方面或者表象,并没有考虑教育自身的发展规律,从而引发了一些本不该发生的问题:学生离家较远,增加了不安全因素,也增加了家长开支;建设寄宿制学校经费的投入不到位,不能解决距离远的学生寄宿问题,学生上学困难;有的还带来了新的布局不合理,与原有的学校招生范围重叠,引发学校抢生源的现象。对此老百姓从心底里是不满意的。

(三)挑战之三:文化缺失,家教缺位

1.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日益突出

留守儿童最关键的问题表现在下面三个方面:第一,监护不力。留守儿童大多是隔代教育,由年事已高的爷爷、奶奶或姥姥、姥爷带养,文化素质较低的监护人基本上没有能力辅导和监督孩子的学习,而且由于很多事情的认识存在着严重的差异,对孙辈的过分宠爱,一味迁就,或者根本就管不了。第二,很多留守儿童存在身心健康的问题。由于父母的常年外出,留守儿童的情感需求得不到满足,容易造成孩子上网、打游戏、早恋等现象。这些现象的存在,严重地影响了孩子的成长,久而久之,对学习提不起兴趣,从而造成厌学、逃学、辍学等现象。另外,由于父母的常年外出,容易使一些孩子形成性格内向、自卑、逆反的心理,甚至认为父母对自己不够关心而形成对父母的怨恨心理。第三,安全方面的问题严重。隔代教养使得一些孩子无所顾忌,为所欲为,许多校园的恶性事件,往往都与家庭教育缺失有关。

2.“读书无用论”有所抬头,普九面临考验

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直接导致了学生家长对教育失去信心。就业难,上学贵所导致的读书短期回报率降低,上学所得的回报与农村家庭的脱贫期望值偏差越来越大,这些因素使得“读书无用论再次抬头。农村家庭培养子女成才在一定意义上看有着较强的功利性,即工作后的收入。2006年年初,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对25个省(区、市)的5300多名外出务工人员做了一项调查,发现他们对外出务工的月工资平均预期已达到1100多元。与此同时,应届大学毕业生对月薪的预期连年下跌,2006年已降至1000元左右。教育成本与回报的差距如此巨大,那些带有明显功利性心理的农村家庭如何看待子女的教育便可想而知,愈来愈多稚气未脱的孩子拥入打工的大潮之中,早早的为生计奔波忙碌。有的地区初中生流失在10%以上,多的达到20%,已经实现的普九教育的目标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三、总结

农村基础教育面临的挑战是客观存在的,但它毕竟是发展中的问题,只要党和政府把优先发展教育的方针大计落到实处,在加大投入,加大教师队伍建设上多下功夫,教育质量提升的目标是不难实现的,农村教育的未来一定是灿烂辉煌的。

参考文献:

[1]李斌.读书无用论再流行――代表委员透析新一轮“脑体倒挂”[N].中国青年报,2008-03-14.

[2]鲍传友.中国城乡义务教育差距的政策审视[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