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课教学计划范文

时间:2024-01-10 17:44:3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网课教学计划,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网课教学计划

篇1

关键词:体育教学;网络技术;多媒体应用

当教师在实施新课程时,让课程和电教媒体、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相结合,用网络技术生动形象的反映出客观事物,图、文、声并茂的三维方式展现教学内容,可以很好的满足学生试听感官的需求,以此激发学生的视、听觉对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所以,多媒体网络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形式和现代化教学手段为我们教学创新提供了机会,同时也产生了不可估量的教学效果。下面就大学体育教学,谈谈多媒体网络信息技术与大学体育教学的相结合特性和运用方法。

1.大学体育网络教学的特点和优势

相比传统体育教学,网络教学具有资源丰富性和空间开放性以及时间拓展性等特点,它使教学资源得到了共享,并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不会让学生感到学习枯燥。

1.1吸引学生注意力。大学生作为一个年轻人,相对来说比其他年龄段,对网络信息的接受能力要强一些,所以现阶段网民结构中占据着一定分量。原因就是网络的虚拟化能极大地满足大学生的探秘欲望与实际动手操作能力,正是由于网络的新奇、有趣、操作性强的特点,很容易就会吸引并被他们所接受。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诞生,对广大学生和老师来说,是能为网上体育教学方式打好坚实基础的。

1.2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学生有学习兴趣才会有学习动力。在互联网时代,网络上存在着丰富的知识和多种学习形式,都能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这使大学生对学习能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体育知识。随着时代的进步,科学的发展,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及虚拟现实技术的有机结合,对学生查找学习资源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在教学中,把有关体育的文字、图片和动画视频等和实际教学相结合。后期效果是,让学生不会在枯燥乏味的学习氛围中学习,并且也激发了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学习体育知识时能够自主学习。

1.3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学习。在一般情况下,体育教学和其它学科一样。只在书本上学习知识,教师对学生也不会进行一一指导,这会让学生在固定学习模式中感到枯燥、乏味,从而限制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达不到个性化教学的目的。网络技术课程化的目的就是为了学生在学习体育知识时可以自由分配时间,在任何方便的时间内学习,并且不会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只要学生有能接入网络的电脑,就不会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实现自主学习的目的。

1.4帮助学生实现学习资源共享。随着时代的进步,网络技术运用在体育教学中。网络的虚拟性和资源存储量为体育教学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大学生分享学习资源的方式也有很多种:E-MAIL、网上留言簿、网络论坛和网上聊天室以及社交软件等,这增加了老师和同学间的互动频率。还能向网上的权威专家讨教学习方法,并利用互联网技术把自己的一些想法和看法发表在网络论坛上,实现资源共享。这种互动模式既增加了师生关系,也能结交到有志之者。

2.网络技术在体育教学中的实际应用

制作多媒体课件是体育教师应该学习的基本教学方式,这对体育教师的综合素质要求极高。计算机网络技术可以处理教师在教学工作上遇到的问题,比如,学生的成绩、档案、出勤管理、数据库等。

2.1运用网络技术制出效果独特的体育课软件。运用网络技术为学生制作出效果独特的课堂软件。比如,在上跳远课的时候,老师在讲台上认认真真的讲课,可是台下的学生却想象不到跳远的运动过程,如何做出这个动作。这时,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把跳远的运动过程运用电脑平台表现出来即可,让学生能深刻了解跳远的技术、动作。具体的操作方法:第一,找出跳远的VCD片或录像带并用电脑里操作系统中的视频捕捉卡分解跳远的技术动作;第二,用方正、奥思等多媒体制作平台把这些录像片段配上教师的讲解制成软件并收入到电脑中以便后期使用。在以后的教学中,只要把该软件放到电脑里,随时可以使用软件中的画面或图片。这样做的优势就是代替录像片或VCD片中在实际操作上的不足。有条件的同学还可以把体育教师引用的视频、图片拷贝下来,方便在实际学习中纠正自己容易出错的技术动作。

2.2运用电脑系统软件制作教案资料。教案资料可以运用电脑中的办公软件来制作,比如,汉字处理系统中的WORD、WPS软件等,具体就是把所需教程和教学计划导入到系统中去。运用电脑系统中自带的画笔工具或制图软件对教学挂图、插图等图片进行后期修改,然后把资料保存到电脑里。

2.3运用FOXBASE数据库建立学生档案。体育活动中教师在统计学生是否出勤、是否达标以及是否出席课间操等方面的问题时,只需利用电脑软件——FOXBASE数据库,把学生的实际成绩输入进去并建立起班级信息。在期末评价时,教师直接把软件的统计数据用打印机打出来就行。

3结语

总之,网络技术课程化是改革大学体育教学方式的关键,多媒体网络技术是体育教学方式中的一种手段,多媒体网络技术合理地应用在体育教学中,让学生充分认识到网络资源的优势,并加以运用。把外界学习不到的知识和课本内容相结合,这既能开拓学生的视野,又能学习并掌握丰富的体育知识。以此看来,多媒体网络技术在体育教学中是至关重要的,如何运用它,对未来的体育教学也是非常重要。

作者:许进 张姗 单位:湖南城市学院

参考文献:

[1]陈方红,谢钢.对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探析[J].咸宁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2]林丽.体育教学如何促进学生学习之探究[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篇2

【关键词】高中化学;多媒体教学;激发兴趣;因材施教

一、模拟化学微观世界,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最有效的内趋动力,而如何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既是提高学生知识水平和各项能力的前提,也是提高教学质量、优化课堂教学的保障。网络资源具有极大的丰富性的特点,它把各种声音、文字、图片、动画、视频图像等信息通过细致的手段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又通过高速的光纤双向传输,把全运动、高清晰度的视频图像发送出去,融传入与传输手段为一体,具有很强的真实感和表现力,可以从各个角度、各种层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的注意,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二、模拟教学过程,变抽象为具体

化学是研究原子、分子等微观粒子运动和变化规律的一门科学,对于化学中运动而复杂的微观世界,用传统的教学过程很难变抽象为具体,让学生比较形象、直观的理解。而借助多媒体网络技术,进行微缩模拟教学过程,既可以让学生比较直观地认识微观粒子的运动,对化学变化的本质一目了然,又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模拟动态反应,变瞬间为永恒

在化学世界中,许多化学反应瞬间便可完成,即使通过教师的演示实验,学生也很难逐步观察实验现象、推断出正确的实验结论。而通过多媒体网络技术,教师既可以模拟整个实验进程,动态地、对比地演示一些化学现象,又可以通过暂停键,随时控制反应变化的速度,调节反应变化的快慢,达到能随意调整教学进度,更便于学生观察和思维的效果。

四、虚拟现实,因材施教

使每个学生的个性特长都得到充分的发挥,是现在教育的新理念。而运用多媒体网络技术虚拟现实,就可以为学生个性特长的发挥,提供广阔的空间,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因材施教。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的人机对话、人工智能、界面友善、可编著工具、虚拟现实等功能,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良好的个别化学习环境,使学生能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自主的选择学习内容,调节学习的进度和难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已有的认识水平,创设问题情境,指导学生独立上机学习,学生可以根据教师所提供的教学资源和教学目标,以及自己的兴趣爱好、实际水平,自主的选择学习方式和学习内容。教师及时帮助学生解答疑难问题,总结学习方法,排除学习障碍,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

运用多媒体网络技术,不仅可以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在不同的情境中去学习和应用化学知识,同时还利于教师实施个别化教学,教师可以及时掌握学生的各种反馈信息,并根据所得信息,有针对性的及时进行辅导;学生可以及时根据自身行动的反馈信息,逐步形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从而,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真正摒弃过去教师在讲台上口若悬河地讲,学生仅被动接受的局面,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五、虚拟学习环境,突破时间、空间局限

“学会合作”是21世纪每一个人都应该具有的素质,运用多媒体网络可以缩短时空距离,加强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联系,开拓学生的视野,使学生形成相互帮助、相互合作的优良品质。每个学生和教师都可以建立电子信箱,如果学生有疑难问题或是有好的想法都可以发E-mail,当教师和学生收到相应的信息后,便可回信答复。教师和学生也可跨越时间和空间,利用网络中的在线讨论与不同人群进行交流,相互讨论,相互合作,逐步学会共同学习。学生之间还可以相互帮助,提供不同的有价值的学习资料,交流不同的学习体验,实现资源共享。

六、虚拟测试,建构知识网络

篇3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优化路径

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21世纪,计算机技术已经能够对人们生产生活方方面面产生影响,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此社会背景的影响下,人们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人才的需求也随之增多,要求也得到了相应的提升,因此当代学生必须掌握一定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为未来在社会上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我国高校承担着为社会培养计算机人才的重任,其教学效果对社会人力资源结构产生着重要的影响。但是当前我国高校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发展并不理想,教学实际效果一般相对较低,所培养的计算机网络人才自身知识应用能力差,无法满足社会进步发展的实际需要。所以必须对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进行优化设计,为社会培养出更多应用型人才。

一、当前我国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现状

计算机网络产生于上世纪50年代,并在80年代得到了世界性的普及。我国计算机网络普及时间相对较晚,于上世纪90年底正式进入到课程教学之中,并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得到了更为深入的发展[1]。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我国高校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实践中,逐渐衍生出两种主要矛盾:其一,社会上飞速发展的网络信息技术与老化陈旧的师资、设备力量之间的矛盾;其二,教师自身教学积极性高涨与学生厌学情绪之间的主要矛盾,这两种矛盾的发展对高校计算机网络教学的实际效果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同时,随着我国高考体制的初步改革,导致一部分学生非专业课程基础较差,学生在计算机方面存在一定的厌学心理,对未来职业发展没有形成正确的认识,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教学效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不利于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整体质量的提升。

二、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优化路径探索

针对当前我国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现状,本文主要从教学体系的优化、实验体系的优化以及考核体系的优化三个方面对教学优化路径的探索进行了具体分析,希望能够真正提升计算机网络教学水平。

(一)对教学体系进行优化

首先,优化课程基本机构,更新教学内容。应该根据时展进程下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合理修订教学大纲,使教学大纲能够为基本教学目标所服务,在教学内容的具体选择上应该兼顾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以及时展中带来的新兴计算机技术,对陈旧不合理的知识加以淘汰,增加实践教学内容。同时,在教材的选择上应该选取通俗易懂能够突出教学重点的教材,注意教材内容应该推陈出新,能够将计算机技术基础知识与现代信息技术紧密结合在一起[2]。其次,改进课堂教学方式。我国传统的板书教学方式随着时代的发展已经不能适应教学人才培养目标的实际需求,所以教师应该根据教育科技的发展特征合理选择更加现代化的教学方式:如多媒体教学、电子白板教学等,并将这些教学模式与计算机上机实践相结合,通过教师在多媒体设备上的教学演示,对学生的上机实践进行指导,帮助学生内化知识结构,提升自身知识应用能力。此外,互动式教学方式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教学效果。教师可以允许学生自己带笔记本电脑上课,在具体的见解环节将学生分为学习小组,在教师的讲解引导下,学生通过小组探究进行实践训练,并将不懂的问题反馈给教师,在增加师生、生生之间交流的同时,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对教学实验体系进行优化

计算机网络课程相对来说是一门实践应用性较强的课程,教师在对此课程进行讲解时应该在重视基本理论知识讲解的基础上,加强对学生知识应用能力、实践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3]。首先,学校应该加强对教学实验室的建设,为学生提供较为先进的教学设备,保证学生对教学知识的实践探索能够跟上时展的步伐;其次,教师应该对教学实验的设计内容进行合理选择,不能够受到传统实验性实验的限制,而是应该积极开发实验教学的创新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留和创新能力以及知识综合应用能力。同时,学校和教师应该积极鼓励学生自主完成教学实验,培养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自主探究热情。

(三)对考核体系进行优化改革

传统的计算网络课程机考核对学生的理论成绩过于关注,对实验成绩相对忽视,一般只将实验成绩作为考核的参考。这样的考核体系十分不利于学生的未来成长发展,学生在此考核体系的影响下,计算机网络课程理论基础知识相对扎实,知识综合应用能力偏低,对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发展产生不良影响,所以必须对考核体系进行优化改革。首先,计算机网络的实践课程必须有专门的教师进行教学,应该与理论教学教师相区分,保证实验教学的完成性。其次,在考核中应该适当增加实验教学成绩的比例,综合考察学生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在对学生进行公正客观评价的同时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将学生培养成为能够符合社会实际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三、结语

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中对教学模式进行优化设计的方式还有很多,除本文提出的集中方式以外,教师还可以对教学目标进行优化设计,鼓励学生积极考取相关资格证书等,使学生对计算机网络课程形成更加深刻的认识,在学习过程中熟练掌握计算机网络技术,逐步提升自身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为社会发展培养更多经济适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方星星,史国川,吕永强等《.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计算机工程与科学,2014,36(1):254-256.

[2]郝莹《.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探索与创新[J].电大理工,2013(4):38-39.

篇4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 交互特性 优化设计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2)11-0283-01

1、网络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制作原则

1.1 易操作性原则

在设计、制作网络多媒体课件时,一是操作步骤不要太繁琐,课件的使用不需要太多的预备知识,最好都以可执行文件的形式存在,使学生既可以在网上直接浏览,也可以下载使用。二是操作界面不要太复杂,操作按钮要清晰易见,提示信息要详细、准确、恰当,不能让学生把过多的精力放在应付如何操作上。

1.2 形象化原则

在进行网络多媒体教学课件设计时,应想办法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优势,灵活运用文字、符号、声音、图形、动画和视频图像等多种媒体信息,从听觉、视觉等方面加大对学生的刺激,促进其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掌握。

1.3 模块化原则

从总的方面讲,在制作网络多媒体教学课件时,要把它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对待,统筹计划,整体考虑。但在具体制作时,则要分步、分块实施,也就是把每个教学科目分解成数个模块进行设计、制作,然后再连成一个整体。对课件进行模块化设计,在维护时可以直接对某一需要改动的模块进行修改,从而能够有效降低课件不断更新所带来的麻烦。在制作网络多媒体教学课件时,一方面要减小课件体积,对课件的容量加以规定,使每一个课件都不超过规定的大小;另一方面,对较大的课件可以分割成若干小的模块,分别制作并建立链接,以此减小课件的体积。

1.4 网络化原则

各网络多媒体教学课件不能仅仅局限于独立使用和完成某一单一的任务,而是要连成一个整体,形成四通八达的网络,最大限度地为学生提供学习的空间。

2、网络多媒体教学课件的优化设计

2.1 分析学生特征,以“学习者为中心”进行课件设计。

分析学生特征就是要运用适当的方法来确定学生关于当前概念的原有认识结构和原有认识能力,并将它们描述出来,作为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策略的主要依据,以便使制作出来的多媒体课件对学生更有针对性。

多媒体课件设计只有注重对学习者的研究才能有的放矢,课件的设计思想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设计。因而课件的教学设计要特别注意对学习者的—般特性进行分析,掌握学习者在各个阶段表现出来的整体特征。从各方面提高学习者的学习兴趣。

其次,应当根据学习者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组织教学内容,过于困难的内容都不易被学习者所理解和接受。只有使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始终处于主动积极的状态,才能使多媒体教学朝着最优化的方向进行。

2.2 确定教学目标,建立教学内容知识结构,精心设计脚本。

在设计脚本时,首先,要根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目标必须考虑三个因素,即教学内容,教学特征和岗位需求,在教学内容确定后,进一步根据学科的特点,将教学内容分解成许多知识点,把各知识点的教学目标确定为知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和评价等不同的层次。确定课件的内容结构、表现形式及教学顺序。必须分析课件的教学内容的知识结构,把课件所包含的教学内容,分解为若干个知识单元,每个知识单元又包含若干个知识点,找出各个知识点,知识单元之间的关系和联系方式。不同的联系方式形成了不同的教学结构,不同的教学结构体现了不同的教学策略。

其次,编写文字脚本。主要是根据教学目标的需要,按照一定的教学策略,合理安排和组织教学内容,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等,形成有序的课件框架。再次,编写制作脚本。制作脚本是在吃透文字脚本的基础上进行的。编制中,应针对教学需要,根据多媒体的表现特点,综合编排图片、影像、声音等素材。制作脚本是课件制作的基础,制作脚本编写完成后,整个课件的形状基本上就出来了。因此,对制作脚本的编写必须认真细致,考虑全面。

2.3 合理选择与设计媒体信息,进行开发。

在具体开发中,第一,要选择合适的工具软件。选择何种工具软件,将直接影响到制作课件的质量,因此应根据课件的内容和表现形式加以正确选择。常用的软件有多媒体编辑软件、图形、图像处理软件、字处理软件等。第二,要精选设计素材。一个课件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各种素材的质量和丰富程度,这就要求掌握大量课件设计素材。第三,要抓好制作合成。制作合成是将脚本变成课件、使教学思想付诸行动的关键环节,其主要任务是根据脚本的要求和意图设计教学过程,将各种多媒体素材编辑起来,制作成符合教学目的、便于学生学习、掌握的CAI课件。

2.4 注重形成性练习的设计,形成互动式交流。

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设计一些练习题,对学生进行考核,从了解学生对内容的掌握程度起到强化,矫正的作用。形成性练习可以设计成问题提问的形式。可以有三种方式,即提问方式,应答方式和反馈方式。提问方式用于是非题,选择题或填空题;应答方式要求一题一答,适当给予提示,对应笞结果判断应与评分结合;反馈方式对学生的应答给予反馈评价,根据不用的情况分别做出“指出错误”,“要求重答”,“给出答案”,和“辅导提示”,等不同形式的反馈。

反馈使教育传播过程成为双向交流系统,使教育者了解到信息的传递结果,并对学习者的学习状况做出评价,对自身的教学做出针对性的改进,以不断增进教育传播效果。教育者应重视并善用反馈,有效地控制教育传播活动,使之朝着最优化的方向运行。

篇5

基本要点:

第一,要有正确的学习目的。每个学生的学习计划,都是为了达到他的学习目的服务的。正确的学习目的,是正确的学习动机的反映,它是推动学生主动积极学习和克服困难的内在动力。

第二,计划内容一般分五个部分:

①全学期学习的总的目的、要求和时间安排。

②分科学习的目的、要求和时间安排。优秀中学生的学习经验表明,在制定分科学习计划时要注意两点:要特别重视马列主义的基础知识、语文和数学三门学科的学习。学好这三门学科,是学好其他各门学科的基础。学习要有重点,但不能偏废某些学科。

③系统自学的目的、要求和时间安排。

自学内容大致有三方面:

①自学缺漏知识,以便打好扎实的知识基础,使自己所掌握的知识能跟上和适应新教材的学习。

②为了配合新教材的学习而系统自学有关的某种读物。

③不受老师的教学进度的限制提前系统自学新教材。

④参加课外科技活动和其他学习活动以及阅读课外书籍的目的、内容、要地和时间安排。

⑤坚持身体锻炼的目的、要求和时间安排。

第三,要从实际出发。一个中学生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学习质量,取得优秀的学习成绩,上述五个部分的计划内容都是不可缺少的。但是由于每个中学生的实际情况不一样,因而在订计划时,每个人的计划重点和要求也是不同的,并不是每个中学生在任何情况下制定学习计划都必须包括以上五个部分。有的中学生的学习基础很差,就不必急于去系统自学课外读物,而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在自学缺漏知识和弄懂课本内容上。总之,要制定一个对学习有指导意义的计划,必须从实际出发,也就是要实事求是地摸清自己的学习情况,从自己实际掌握的知识程度出发。

第四,在执行总的学习计划过程中,还要制定月计划和周计划,以高度的学习热情和顽强的学习意志保证总意志的完成。有的优秀中学生每天还有一个学习小计划,严格要求自己,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

2、课前自学

课前自学是学生学好新课,取得高效率的学习成果的基础。如果不搞好课前自学,上新课时就会心中无数,不得要领。老师灌,自己吞,消极被动,食而不化。反之,如果做好了课前自学,不仅可以培养自学能力(主要是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而且可以提高学习新课的兴趣,掌握学习的主动权。知道自己有哪些问题弄不懂,主要精力应集中在解决哪个或哪几个问题上。对新教材有个初步的了解,就可以集中精力对付新课的重点和自己理不懂的难点,配合老师授课,及时消化新知识和掌握新技能。

基本要点:

第一,根据老师的教学进度,教材本身的内在联系和难易程度,确定课前自学的内容和时间。

第二,课前自学不要走过场,要讲究质量,不要有依赖老师的思想,要力争在老师讲课以前把教材弄懂。

第三,反复阅读新教材,运用已知的知识和经验,以及有关的参考资料(包括工具书),进行积极的独立思考。

第四,将新教材中自己弄不懂的问题和词语用笔记下来或在课本上做上记号,积极思考,为接受新知识作好思想上的准备。

篇6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 优化 语文课教学

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环境的创立,把语文教育带进广阔的天地。由于语文课的创新性与实践性本质特征,网络信息技术与传统语文教学整合正为深化素质教育中的一新亮点,教师在教学中要运用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用好现有的多媒体网络设备,创新教学模式,提高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一、优化学习资源,激发语文兴趣。

心理学家布鲁诺曾经说过:“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只有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才能主动、愉快地学习,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发挥主体作用和主动精神。因此,在日常课堂教学中,创设恰当的教学情境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途径之一。多媒体网络教学打破了传统教学中教师讲学生记的固定模式,具有实时传输视频、音频、文本等多媒体信息功能,有利于师生的分层导学、交流合作、协作学习,优化学习资源,提供图文声像并茂的多种感官综合刺激,激发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兴趣,引导学生向预定教学目标前进,为教师组织多种教学形式提供了方便。如:在《秋魂》的教学中,文中所描写、歌颂的“秋实”、“秋色”、“秋味”、“秋风”、“秋叶”、“秋土”、“秋景”,与学生脑海中的秋天是否一样。而大多数文人笔下的秋天的肃杀、凄凉的景象也会给学生留下一定的印象。而这些光靠教师口头说说,学生是领会不了的。教师收集这些内容的图片或音乐风光片放在自己网站上,再将它们通过多媒体展示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自己从视觉角度去体会作者笔下“秋”之美。教师只需在欣赏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讨论,启发学生对“秋魂”的理解,了解文章的主旨即可。

二、创新教学结构,激励自主学习。

信息技术进入语文课教学,我们充分发挥多媒体认知功能作用、自主探究、交流协作、创新工具等功能,创新教学结构,运用“主导―主体”理念,采用“资源利用―主题探究―合作学习”基本模式,设计出灵活多样的方式,让学生自主选择,自主发挥创造性等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例如《沁园春・雪》一诗的教学,先欣赏《沁园春・雪》课件中的朗诵,结合著名播音员的朗诵、古典音乐和动态文字图片,创设了一个极为生动的情境,激发了学习动机,提供了丰富的外部刺激,然后的学生自主诵读,必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接下来对自学情况进行检测,练习在电脑上进行,即时在电脑上判定成绩,即时给出提示,教师可掌握每个学生的学习状态,并可加以个别指导。最后进行合作探究。鼓励学生结合网络上的资料和个人感受,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在论坛上发表,教师即时在论坛中整理最具代表性、最有价值的问题,鼓励学生组成学习小组互相协作,进行探究性学习。在此基础上进行扩展阅读《沁园春・长沙》,分析它的写作方法、语言特色,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等等。

三、创造学习情境,提高学习质量。

网络教学借助虚拟的网络,可化抽象为具体,变理性为感性,使语文课教学发生质的飞跃,它丰富的形象、艳丽的色彩、呈现客观事物的时间顺序、结构和运动形式、自然风光、事件场面等主动展现出来,还能对运动的声音、制作流程加以记录和重放,同时这些信息提取与筛选超文本方式,使老师演示、讲授融为一体,重难点迎刃而解。另一方面在科学技术就是第一生产力理念的指导下,语文课也从单纯语文知识讲授进入到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语文信息素养广阔境界,有效地弥补传统教学的一些不足,让学生通过视听等直观功能,形象地把握教学内容。一些以往要通过大量语言文字分析归纳,而被视为教学难点的内容,就可以感性的方式展示在学生面前,其中难理解的问题也随之迎刃而解。

例如初中语文《枣核》一课用多媒体和网络支撑,把语文搬进网络教室,采用创设情境――合作探究――自主探究的基本模式,创新了课堂教学结构。(1)创设情境:主页面上以〈月之故乡〉的音乐为主,穿插表达展现祖国壮美河山的图片。打开问题,思考后进入公共讨论区,交流大家的答案。(2)合作探究。老师将大家的问题进行整合,设立专题讨论区,请同学们结合对文章和背景资料的思考,将个人思考发表在专题讨论区。浏览课文与背景资料,在专题讨论区发表、交流对专题的探讨,展示自己的成果。(3)自主探究。可以列举并结合课堂学习的收获谈谈自己的感受。亦可通过网络搜集海外游子表达思乡之情的方式,在专题区讨论、交流、发表自己的看法。这个环节集学生语文表达、思维训练、人文社会、思想教育、综合实践于一身,同学们乐于参与,善于实践效果很好,帮助同学构建自己的学习思维模式,对他们后继学习乃至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小结

语文课的特质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语文课的目标指向也是现代交际和人文素养。因此它能及时吸纳现代科技,特别是以多媒体计算机与网络环境,不仅仅是一种教学手段,而是以学生自主学习工具进入语文课程,它提供图文声像并茂的多种感官综合刺激和网络的连接,有利于情境创设和大量知识获取与保持;提供界面友好、形象直观的交互式学习环境,有利激发学生兴趣,进行协商会话;能按超文本,超链接方式组织管理学科知识和各种信息,有利激发学生兴趣,进行协商会话,有利于学生主动发现,主动探索,发展创新思维,大大增加了课堂的信息量,实现了课内外的沟通,大大扩大学生的知识领域,激活创新思维火花。

再运用恰当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自由交流看法,自由讨论,自主研究,既符合新课程标准,而且特别受学生的欢迎。既能将作品与时代牵连起来,又能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参考文献:

1 王鉴;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多元化模式[J];教育评论;2003年02期

篇7

[关键词] 交流型课堂文化;网页设计;课堂教学

教学过程是教与学的互动、交流过程,既包括师生之间的互动、学生之间的互动,还包括学生与教材的互动、学生与教学媒体(如计算机)的互动。在英、法、日等发达国家尤其重视教学过程的各种互动,把对课堂互动交流的要求贯彻在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之中。但是在中国,课堂教学中的互动交流始终未能得到足够的重视和普遍的应用,这是因为我们在理论层面对课堂交流的认识还比较肤浅,而在实践层面,虽然进行了一些尝试,但也仍处于学步阶段,有的甚至走入为交流而交流的误区。

本文根据网页设计课程教学中的实践和体会,谈一谈教师如何以先进理念为指导,发挥现代教学工具和传媒的优势,在教学实践中创设交流型的课堂文化。

1、用科学的教学理念引领课堂教学

课堂的氛围取决于教师的理念、思维和方法。要创设交流型课堂文化,首先要求教师在思想上认识课堂教学中互动、交流的重要性、必要性。现代教学的实践经验证明,一名教师要上好一节课,不单单是如何把知识讲清楚、说明白,更在于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通过科学有效的方法让学生主动学、积极学。一名优秀教师,应该善于运用启发式、参与式等先进的教学方法,尽己所能营造互动式交流型的课堂教学氛围,既教会学生知识,更能把比知识更重要的东西——获得知识的方法、途径交给学生,使学生在这一文化氛围中开拓思维、掌握方法、增长才智。

要做到这一点,要求教师必须时刻注意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努力改进教学方法,积极寻找课堂教学中能够形成互动交流的契合点。如我在教学过程中,除了充分掌握教材内容外,还经常上网站浏览一些好的网页,对页面的操作技巧仔细研究,尽量做到对关于网页制作方面的知识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经常提出一些能打动学生心理的小技巧,在平等的氛围中,让学生和我一起研究它们是怎样实现的,从而大大地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发自内心地愿意接受我的教学,大大提高了教学成效。

2、建立相互尊重、人格平等的师生关系

这是创设交流型课堂文化的基础和根本出发点。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平等的人格对待学生,是现代教育教学对教师提出的起码要求,也是能够形成课堂交流的前提。课堂上学生和教师是平等的对话关系。不仅如此,在知识获取渠道日益丰富的当代,学生在知识、视野、思维等方面,也有值得教师学习之处。计算机知识尤其如此。通过互动交流,教师不仅可以从学生那里学到知识、方法,他们对新鲜事物的敏感、好奇心、求知欲甚至天真的“炫耀”,对教师而言都值得学习。我在网页教学过程中注意到,一些学生通过自学,掌握了许多教师没有接触到或没有学过的知识和技巧,设计制作了一些高水平的网页。于是我经常结合一些网页制作的问题,虚心向学生学习他们已经掌握而我却没有接触到的技术。通过这种交流,使我不仅学到了许多意想不到的知识、诀窍,还享受到了一种心灵的宽松、自然和从容。

3、建立多方互动、共同参与的课堂教学机制

课堂教学中,教师能否以普通发言者身份参加讨论,与学生一起切磋,既折射出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也反映出教师的教学自信。一个善于把握课堂教学的教师,不是一锤定音、唯我是从、唯书至上,而是允许学生发表观点,哪怕学生的观点是有争议甚至错误的,也能够采取恰当的方法加以启发、引导,给学生以修正、完善的机会,从而保护和鼓励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从而把“发现真理”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使学生体验到创造发现的快乐。在网页教学中,也经常遇到这样的问题,有的学生常常拿一些下载的网页来向我请教,有的问题甚至是一些奇思怪想。对于学生能够提出这么多的“偏问题”来“刁难”教师,我从来不支吾搪塞,或恶言相斥,而是与学生一起探索、讨论、交流、共同提高,最后形成共识。这样做的效果既纠正了学生的一些错误想法,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和学生共同体验

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充其量只是教师个人的“才艺展示”。要让学生得到体验,就必须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优秀的教师应该善于创造一种生动活跃的情景,让学生成为实践、体验、探究的知识、科学的主角,学生“不自觉地”走入情境之中, 唤醒主体意识,激发身心潜能,点燃智慧火种,忘我地体验和领会知识形成过程。教学中,我经常事先预设好一些“难题”,并把它们灵活巧妙地带到课堂上,以“游戏”的方式和同学们一起竞赛,把学生各自的网页在网上相互传递、相互评判。对一些特别优秀的网页,就让设计者走上讲台当一次老师,为同学们讲解制作过程和技巧。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就一起研究,一时解决不了就让学生把问题带回去,查资料、搞咨询,作为一个课题进行研究,直到解决问题为止。这样就能把学生的创新潜能激发出来,把学生的参与热情调动起来,把学生的主体意识强化起来。

5、和学生一起活动

网页设计教学也离不开社会大环境、大背景,而要始终关注这一技术发展的前沿,关注网页制作技术被应用的各个领域,并结合实际应用的需要,改进和丰富课堂教学。把新知识新技术的社会应用案例引入到教学之中,拓展课堂教学视野,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扩充课堂教学容量,激发课堂教学活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几年来的网页设计课堂教学中,我不仅充分认识到课堂教学文化对于教学效果的重要性,而且通过积极自觉的教学实践,探索了创设交流型课堂文化的方法,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使学生从被动地听、被迫地学,变为积极主动地学习接受网页设计知识技巧。这些点滴经验,对于我在其他课程的课堂教学中,同样具有启发和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张桂荣.论在问题解决中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造力的培养[D].华中师范大学,2001.

篇8

关键词:高等院校;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做一体化

1 引言

在当前形势下,就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社会对于实践能力强的计算机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也非常多。然而,当前高等院校计算机的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仍然有待改善,课程设置仍然不太合理,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符合社会的需求,这就造成了许多高等院校培养出的人才的技能不能够适应社会的需求,不利于高等院校大学生的就业。基于此,一定要探索更加有效的高等院校计算机教学模式,而高等院校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应运而生并且具备极强的生命力。

2 高等院校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概述

(1) 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内涵

高等院校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将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坚持以“大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能力为主线”的教学理念,具备多样化的评价方式,通过崭新的方式来处理教学或生活中所存在的实际问题,有利于大学生深刻理解教材上的理论知识并且熟练应用到实践当中[1]。

(2) 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重要意义

在高等院校,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可以有效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也能够促进大学生的发展,能够真正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分析能力,实现了课堂学习内容和社会需求的相结合,有利于提高高等院校的就业率。

3 高等院校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具体应用实践

(1) 建立一套完整的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做一体化教学课程体系

高等院校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非常重视空间和时间的同一性,因此,一定要建立一套完整的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做一体化教学课程体系。与此同时,当前的教材一般都更加重视理论的全面性和系统性,很难符合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的需要[2]。为了切实保证教学效果的提高,高等院校应该改变传统的专业教学课程方案,由教师结合具体的教学目标和任务,对于教学内容做出模块化的整合,对于要求大学生掌握的不同的知识点进行分解,形成各种各样的实践训练案例,并将材料发给大学生,从而保证大学生可以按照计划来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

(2) 建立完备的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做一体化实验室

大学生做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实验,首先要有适合于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实验的专业机房环境。网络专业实验室包含硬件、软件和通信三个方面的内容,应采用主流厂商设备,定期更新,完善功能,应支持网络设备配置、网络安全分析、网络应用的构建等比较复杂的实验内容。大学生机房应安装服务器类网络操作系统。从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实验的教学目的来看,网络专业实验室建设不仅是购买设备,硬件环境建设只占较小的一部分,还有配套的实验课程与教材、实验室管理系统等软环境的建设。

(3) 以能力为导向设计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做一体化实验

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实验的设计要针对网络专业大学生就业能力来设计实验,让大学生清楚是为了将来工作应具备的就业能力而做实验。具体来说,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对于教学目标所做的实验案例化分解,在不同的实验案例中,要涵盖不同的知识点[3]。实验案例应该通过专业技能为主线而串起来,同时,所有的案例都必须通过知识点的整合并能够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

(4) 加强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内容的更新

加强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内容的更新是非常重要的。例如:局域网综合实验,让大学生自行设计网络拓扑、划分VLAN、规划IP,然后用实验室现有的路由器、交换机、防火墙等设备组建起来[4]。因为大学生用现有设备规划的网络是各不相同的,自主发挥的余地很大,在教学过程中,处于主动和探索的学习状态,目的明确,独立思考,能激发创造型思维,培养和锻炼大学生设计网络、调试网络、排除故障的综合能力。

(5) 加强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环节大学生学习效果的监督检查

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随时抽查各小组的进行情况,按阶段检查大学生的掌握情况,每隔一段时间随机抽取部分同学以检查之前的某个实验,让大学生扎实掌握每一个实验[5]。通过监督检查大学生实验,便于教师及时发现大学生实验存在的问题,促使大学生改进。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等院校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对于高等院校大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是非常重要的,本文结合笔者多年来进行高等院校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方面工作的实践经验,并且查阅了国内外的大量相关文献,对此进行了探讨。在今后的工作中,仍然还需要相关专家学者持续不断地努力,来探索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从而更加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和创新精神,为社会输送更多的综合素质高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孟正大.完善实践教学体系与平台,加强创新和实践能力培养[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5(S1).

[2]白日欣.高职院校实践性教学体系的构建与管理初探[J].河北工程技术职业学院学报,2004(3).

[3]文益民,谭爱平.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内容项目化研究[J].计算机教育,2010(3).

篇9

关键词:“互联网+” 课堂教学 化解策略

“互联网+”为学校课堂教学的改革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成为当前课堂教学的核心理念[1]。移动终端的普及与更新,使课堂教学活动从技术层面得以充分展示,同时也使课堂教学受到了一定的冲击和挑战[2]。探索“互联网+”时代如何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已成为当前教学论研究和关注的焦点。

一、“互联网+”对课堂教学的冲击

“互联网+”时代的教学在追求高效教学的同时,也让学生感悟到个体生存的意义与价值,它对课堂教学带来了多方面的冲击。

1.“互联网+”对课堂教学文化的冲击

伴随着以“互联网+”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领域中的应用,平板电脑、云储存、云移动终端等媒体与技术的落地,使课堂教学文化逐渐从封闭的课本和狭窄的教室,逐步走向更广阔的文化世界[3]。伴随“互联网+”的进一步发展,教学时空、教学主客体及其教学实践相互作用的方式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传统教学中形成的“记忆型教学文化”受到强烈的冲击,使课堂教学文化存在、运行和发展的载体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互联网+”课堂文化所具有的虚拟性、交互性、多元性、生成性、自我性、叛逆性和非理性特征,使课堂教学活动变得更加便捷、开放。供给学生选择学习的课程资源越来越丰富多样,共享与生成成为学生学习活动中的显著特点。这种建立在“互联网+”基础之上的现代教学观、教学法等一整套学习策略体系,将对当前课堂教学文化、教学理念与学生学习的方式产生根本性变革。

2.“互联网+”对课堂教学模式的冲击

传统课堂教学主要是以读、写、听、讲为主要模式的教学活动,而“互联网+”将为课堂教学提供新的思路与模式,并为这种转变提供技术支持。从投影、PPT课件、音频视频的使用,到多功能教室、网络化学习场所,诸如以宽带网相联结的数字教室、数字图书馆等,使课堂教学活动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媒体手段。“网络学校”、“空中课堂”等现代科技,将改变当前学校传统课堂中教师讲与学生听的单一模式,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网络等多种手段进行教学,甚至可以不教而达到教的目的[4]。互联网拥有海量的信息资源,任意的问题到互联网上搜索可以迅速得到海量的解答,这就预示着“互联网+”的学习资源是极其丰富的,使得课堂教学模式将发生突破性的变革。

3.“互联网+”对课堂师生角色的冲击

“互联网+”时代,学生可以在短时间内通过网络或者各种教育技术,获得大量的最前沿的信息。由于“互联网+”界面丰富多彩、图文声像形象直观,能够对学生眼、耳、手、身体等多种感觉器官产生综合刺激的作用。在“互联网+”时代,传统教学中形成的“教师、教材、课堂”教学模式不再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唯一方式,基于知识的师生之间的角色差距将逐渐消失,教师由知识传授者变为“互联网+”时代课程及学习软件开发的主要成员。课堂教学中教师角色也发生了重大变化,由传授者变成了课堂教学实施的设计者、组织者、陪伴者、促进者和评价者,教职责也由原来过度重视“教书”转变为现在更强调“育人”。学生由知识接受者变为自主探索者,由个体学习者变为学习合作者,进而成为个性化学习者。在师生关系上,师生相互尊重与赞赏,师生互动的交互性、反馈的及时性,以“互联网+”为媒体而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使得教学环节能够顺畅地推进。“互联网+”时代的课堂教学模糊了师生的边界,促进了师生之间的相互学习。在教学互动中,一方面,学生从教师那里获得了知识和经验;另一方面,学生探索的问题,学习成长中的知识经验,将不断地冲击着教师作为知识拥有者的权威,促使教师重新认识自己,思考自己的专业发展。这将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了“互联网+”时代,“大鱼吃小鱼,快鱼吃慢鱼”“优胜劣汰”的生态型竞争趋势。教学环境的变化,确保了优质教师的价值得以充分体现,更是极大地促进了全体教师的专业发展,将迫使教师致力于终身学习。同时,“互联网+”时代,教师的教学已不再局限于固定的教室,也不局限于照本宣科式地系统讲授教学内容,而是趋向于一种无固定教室的,以主题为主的师生双向讨论方式。从而使师生在同等信息条件下,转换或改变着课堂教学中师生的角色,呈现出“闻道有先后”、“弟子不必不如师”的教育本质的回归与超越。

4.“互联网+”对学生学业评价的冲击

当前课堂教学对学生学业评价包括日常作业评价和期末考试评价,属于单一主体的终结性评价,不利于学生的发展与提高。“互联网+”所提供的技术和条件,能使学生学业评价转变为发展性评价、形成性评价,促使学生便利而自主地进行自我评价与即时评价,表现为多元化评价的主体特性。基于大数据和云计算的数据采集,记录、储存、分析、反馈等的学习分析技术,营造了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学业评价的新体系。“互联网+”信息技术支持的分析系统可以准确地为学生的学业成绩进行建模,将学生一段时间内的学业成绩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以数量化的方式清晰地说明影响因素与学业成绩间是否具有显著差异[5]。甚至可以通过常模比较,与班级、学校或者在更大范围进行对比和分析,从而为学生量身打造个性化的学习模型。

二、“互联网+”时代课堂教学创新的平台

伴随“互联网+”的便利性,信息易得性、技术便捷性、学习个性化等特征,为课堂教学化解冲突提供了基于技术应用的广阔平台[6],优选当前比较成熟的“互联网+”平台,可以列举出如下几个。

1.个性化学习环境的创设

基于“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促进了慕课、翻转课堂、在线课程等新型多样化教学模式的出现,开启了课程教学变革的新时代。在“互联网+”理念的强力推动下,基于“云”的教育服务和“云端”一体的教育技术,为课堂教学的创新与发展提供了便捷。学校可以以“云端”做认知载体,借助BYOD(BringYourOwnDevice,自带设备),运用“云端”来共享课堂教学资源,鼓励和支持学生采取探究性学习、一对一学习、游戏化学习等多种学习方式,为学生创设个性化的学习环境。同时,随着“互联网+”的普及,O2O(Online to Offline,线上与线下)学习模式和BYOD学习方式的广泛应用,促进了学生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随时学习梦想的实现[7]。课堂教学通过创设一个快速汇聚信息资源的课堂平台,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行为,在一个和谐温馨的环境里协同学习,真正发生切实互动、实现温情交往。这种课堂可以实现学生自主讨论,同学间的交互学习能使学生产生一种安全感、平等感,让困难学生敢“说”、乐“说”,在“说”的过程中,内化知识,加深记忆,不断创生,进行发展性学习。同时帮助者在“说”的过程中,因为获得同伴的认可与鼓励,获得自我满足感、成就感,树立了自信心,更加有动机进行深一步的学习,在这一探一寻的过程中,建构了一个高效的个性化学习课堂。

2.慕课的开发与应用

慕课(MOOC)是一种大规模在线课程,绝大多数课程是免费提供给学生学习的。慕课网(imooc)是国内的主要慕课平台,慕课网的课程包含初级、中级、高级三个阶段。在慕课中,学生不仅是课程的使用者,而且是课程的参与者,它为学习者之间提供了相应的交流与互动的平台,有利于学习者共同探讨、共同成长。在慕课的背景下,教师将更加回归职业本质,更加注重从不同的角度引导学生、激励学生,形成学生发展的良性互动。慕课具有的灵活性能够为学生依据自己的学业水平及兴趣爱好选择学习提供便利,并且慕课将优质教育资源免费开放,有助于优质教育资源效应最大化,从而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获取优质教育资源、接受优质教育活动的需要,为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提供了平台。

3.微课与SPOC制作与实现

“微课”是应用“互联网+”围绕课程重点、难点或疑点等展开的教与学活动的精彩片段,制作成以视频为载体的表达课堂教学活动的微型课程。“微课”的基本元素是教学设计、课件资源、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及学业评价、教师反馈等辅课堂活动。它包含了课程的基本要素,诸如内容、互动、作业以及测试等。因此,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自编微课供课堂教学使用,充分体现“微课”教学时间较短,教学内容较少,资源组成“情景化”的优势,体现草根研究的趣味性,表达教师个人的课程创作与多样化的传播路径,用以激发调动学生学习动机。

4.翻转课堂构建与变革

翻转课堂是将传统的“课堂讲授、课后学习”的教学方式,转变为学生课外通过学习教材和在网络学习教师上传的课程讲授视频、听播客、阅读电子书等课程资源,完成知识学习的教学方式。学生将自主学习中不理解的问题,在课堂中通过师生答疑解难、生生间互动交流得以解决,具有O2O学习模式,即翻转课堂的线下学习中,师生将网络上的学习资源拓展到课堂上,通过交流了解学生学习的状况、遇到的困难,从而进行针对性辅导或让学生自己通过协作探究、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翻转课堂线上学习是给学生提供一个十分钟之内自主学习的视频资源,使学生集中注意力进行学习,而且内容是永久保存性的,可供学生随时查缺补漏,一些学习建议与提示,也为一些学生提供了个性化教育的思路[8]。

三、化解课堂教学冲击的策略

如何有效地利用“互联网+”,构建基于“互联网+”的课堂教学模式,使其更好地融合到课堂教学之中,促进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是“互联网+”时代教学论关注的命题之一。

1.转换教学重心:变知识传授的“教”为知识建构的“学”

“互联网+”的信息技术变革引发了知识存在方式、传播方式和建构方式的变化。知识呈几何级增长态势,以数字信息的方式存储于互联网中,书本不再是存储知识的唯一载体,教师不再是传播知识的唯一工具。“互联网+”时代的教学着眼于学生知识建构、能力培养,教育培养目标要从知识型人才转向能力型人才。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信息搜索技术,在网络环境中随时随地获取需要的知识。教师应促进学生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完成知识获取、整理、分析、重构等多样化的知识建构过程[9],呈F出“混合式课程”的特性,使学生进行混合式学习,帮助学生以便捷的信息获取方式面对井喷式增长的知识,让学生在无限延展的教学时空中有效地建构知识。基于“互联网+”时代的课堂教学,教师应当由“教知识”向“教思维”转变,即通过引导学生思维导向的发展,帮助学生完成知识的建构[10],形成自主学习能力。

2.转变教学设计:以拓扑型教学设计代替线性教学设计

在“互联网+”时代,面对不同学生的不同知识建构需求,线性教学设计思路显得捉襟见肘。拓扑型教学设计是一种将课程体系中各个知识点以拓扑型结构进行相互连接,反映知识命题中各知识点的网络结构及关系的教学设计。它具有总线型拓扑、环形拓扑、星型拓扑、混合型拓扑以及网状拓扑等结构,但是无论那种类型的拓扑教学设计结构,都具有节点互通、通道多元、稳定而多变的特点。拓扑教学设计思路重视学习环境、学习资源和学习方式的多元设计,重视各要素间的整合互通,可以满足学生知识建构方式的多元性和选择性需求[11],教师在明确教学目标的前提下,按照拓扑型教学设计思路,设计提供多条促进学生达成教学目标的学习线路。这些线路之间是相互贯通的关系,即学生可根据自身学习经验、学习方式等学习水平和学习需求,选择更符合自己当前学习条件和需求的学习线路,也可根据自己学习进展情况,及时地转换到其他学习线路上去。

3.转变认知路径:应用信息技术建构学生的高级认知

钟志贤认为,信息技术在教学活动中的作用应从“技术中学习”向“用技术学习”转变,“技术中学习”是客观主义的技术应用观,“用技术学习”是建构主义的技术应用观。立足于建构主义“用技术学习”的立场观点,技术的真正作用在于充当学习者建构知识的工具。根据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这一定位,信息技术不仅仅是教学内容传播的载体,也是学生学习活动展开的凭借与支持,这既包括利用信息技术提供知识,又包括利用信息技术完成知识的建构和促进思维的发展。信息技术作为学生认知的工具,应将重点放在促进学生高级思维的认知发展上而不是低级思维的认知发展。思维认知发展的事实表明:“互联网+”信息技术在促进学生低级思维认知发展中,并不具备明显优势的教学。因此,完全依赖“互联网+”的知识自主建构,在系统性和完整性上还存在着明显的不足[12]。当前教师知识传授可以胜任学生低级思维能力培养,而“互联网+”将在学生高级思维发展方面发挥优势。所以,要建构学生的高级认知,课堂教学改革和学生学习平台的建设成为最关键的要素。如果课堂教学理念和方式不发生根本性变革,互联网将成为学生学习的新累赘,课堂教学就会演变为用机器灌代替教师的用嘴灌,表现为用最先进的技术方式来支持最落后的教学方法。而“互联网+”为学生提供的学习平台,其功能除了推送资源以外,还可以实现学生在线学习与课堂学习的交互、学习成果的展示、学生学业自我评价等。

4.转变教学氛围:构建开放互动、和谐自主的生态课堂

课堂教学的开放互动,既包括教师与学生的交流沟通,也包括在教师组织、引导下的学生与学生间交流合作。在“互联网+”的课堂教学中,学校可以对学生学习过程,采用形式化的数据采集和描述,并基于课堂教学,对课堂活动过程、单元学习过程及学期学习过程等大数据进行挖掘和分析。通过对这些数据的收集及其结果的分析,教师可即时对自己的教学进行调控和反思,从而增强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家长也可利用这些数据和分析结果,从中尽快发现孩子学习中的不足,帮助孩子有针对性地改进和提高学习技能。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这些大数据,构建智慧型的生态课堂和学习环境,有针对性地为每一位学生提供切实可行的个性化学习指导方案。表现在“互联网+”的线下学习中,教师要采用民主对话、多元互动的教学组织方式,使师生、生生间真正发生切实互动、实现温情交往,让其获得生命本真,使师生将网络上的学习资源拓展到课堂上,通过交流了解学生学习的状况、解决学生学习困难。一方面,建立师生互助组,是促进学生有效学习,提高班级整体水平的有效途径。另一方面,建立生生合作小组,促进学生进行合作学习,营造和谐温馨的生态课堂。

5.转变教学管理:让课堂管理充满人文关怀

“互联网+”时代技术的高速发展,在课堂教学中面对“互联网+”需要克服的问题依然凸显。由于个体在生活、学习中越来越被数字信息所同化,产生越来越多的依赖,这种依赖性的发展会让人变得缺乏批判思维、不懂创新、有惰性、没有自我,同时,这种碎片化学习方式更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也使学生获取知识的深度有所下降。同时,由于互联网对许多需要经过学生探究的学习内容已提供了答案,容易使学生不经过探究而获得答案,失去了尝试解决问题的过程和在探索中学习的乐趣。互联网将一些实验技能制作成动画视频,虽然使学生看起来一目了然,但却使学生失去了动手操作的乐趣。互联网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的便利性使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小组讨论交流,也让学生间失去面对面思维交流碰撞,用语言表达自己思想与观点的乐趣。如此等等,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以一种理性的态度去对待互联网,将“互联网+”所具有的工具性与价值性有机结合。引导学生不要沉浸于网上聊天、游戏等虚拟世界,要有自己的判断力与主见,敢于质疑与反思[13]。同时,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采用正向强化法,采取选择性强化策略,经常改变自己课堂中的站位,多离开讲坛到学生中间去,多用目光与学生交流,多用言语和非言语线索,应用明确指导或暗示行为,调控学生利用“互联网+”的不当行为,积极引导学生在感性与理性认识相结合中,学会拒绝网络侵害,预防在学生课堂教学中违纪行为的发生。

――――――――

参考文献

[1] 范留平.信息技术教学高效课堂的建构策略[J].内蒙古教育,2014(8).

[2] 蒋朝军.借鉴杜郎口教学模式构建语文高效课堂[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13(2).

[3] 陆志平.数字化时代的课堂重建[J].基础教育课程,2014(1).

[4] ⑿巳.论课堂生态与课堂动力[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7).

[5] 谢浩,陈丽.现代远程教育中形成性评价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0(4).

[6] 李志厚.关于有效教学研究的新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2014(5).

[7] 陈光锋.互联网思维:商业颠覆与重构[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

[8] 王柏玲.“翻转课堂”拒绝照本宣科[N].文汇报,2013-10-10(07).

[9] 龙宝新.论“新课堂”视野下的高效课堂改革线路图[J].江苏教育研究,2014(3).

[10] 余胜军,刘军.基于手持式移动技术的教与学[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7(3).

[11] 钟志贤.面向知识时代的教学设计框架――促进学习者发展[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12] 李永健.技术优化学习的理论与实践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9).

篇10

关键词: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网络程序设计教学

1 概述

关于高职教育的课程改革,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等文件明确指出,按照“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采用“基于工作过程导向―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设计方法,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项目和工作任务为载体,进行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设计,真正体现了“工学结合”“融教、学、做为一体”“以学生为主体”的高职教育理念。

1.1 传统的教学方法

传统的程序设计类课程一般是采用知识结构驱动的教学法,教师分析一门课程知识结构的基础上。循序渐进地讲授每节课的知识点,学生按部就班地学习知识点。虽然大多数教学环节也有实例,但是作为整个课程来说,这些实倒是孤立的、彼此没有联系的,是为了讲述知识点而设置的实例,很多没有实际意义。学生很难根据知识点和实例来具体应用。在学习过程中,看不到当前所学的局部知识的用处,很难把握这门课的整体知识框架,应用知识比较困难。

在教学过程中,往往以教师为中心,重在“讲”,忽视了“练”,学生没有参与到教学中,致使学生学习缺乏积极性、主动性。学生掌握的知识点是零碎的、不系统化的。缺乏实际的应用能力,和社会的需求脱节。

1.2 项目教学法

本着“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网络程序设计》课程的设计是基于以职业竞争力培养为导向的“以培养职业能力为核心,以工作实践为主线,以项目为载体,用任务进行驱动”理念。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坚持工学结合,以项目为导向、以任务驱动学生技能学习,运用多媒体教学、启发式教学、现场教学法、案例式教学、互动式教学等教学方法。

整个课程的教学过程是一个典型的Web应用程序项目的开发完成过程的再现,完全模拟企业开发网络应用程序的项目开发,课程的每一个知识点都融合在项目的子项目、任务中,通过完成子项目、任务的过程来学习知识点,最终完成整个项目,达到学习、融会贯通每个知识点的目的。

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对学生提出问题,并以解决该问题为驱动力,激发和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学习知识,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是参与者,是带着任务去学习,学习每一个知识点都是为了解决实际项目开发中的问题,有很强的实际意义。可以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 项目的选择

基于项目的教学模式中,为了包含网络程序课程的知识框架,符合项目的开发进程,项目的选择非常重要。必须包含以下特点:

(1) 项目应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实用性,要具体反映一个网络应用程序的开发所包含的基本要素。

(2) 项目中的所有子项目和任务能够包含所有的教学目标和知识点。

(3) 项目的规模要大小适中,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够量力完成。

(4) 任课老师要对项目非常熟悉,最好是自己开发或者参与开发的项目。

综合这些考虑,选择了基于2.0技术的“西湖风景网站”作为项目开发的案例。

3 教学设计

按照学生职业岗位的定位,网络程序设计课程是培养基于技术的WEB程序员的能力。因此,要培养学生开发WEB项目的能力就必须按照项目的开发过程,把项目所包含的模块细化。

3.1 课程的整体设计

把“西湖风景网站”项目分解成8个模块,每个模块又包含多个任务,每个任务都分解成教学目标。项目的模块划分如图1所示。

下面把“西湖风景网站”项目的8个模块再细分成27个任务,学生根据这27个任务的要求,去学习能够完成任务的知识点。任务划分如表1所示。

3.2 课程目标设计

根据上面所划分的27个任务,分解教学目标,把完成所有任务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分为专业知识目标、专业能力目标和专业品质目标。专业知识目标是完成任务需要的知识点,专业能力目标是WEB程序员完成项目以及项目中的任务所应具备的能力,专业品质目标是适应WEB程序员岗位所应具备的品质。

(1)专业知识目标。

了解WEB基础知识。

熟练掌握开发环境的配置。

熟悉页面的结构。

熟悉页面的事件。

熟练掌握Web服务器控件。

熟练掌握数据验证控件。

熟练掌握用户控件。

熟悉Application,Session,Request,Response,Server和Cookie等内置对象。

掌握母版页和Menu,SiteMapPath等控件的使用。

熟练掌握对象模型。

熟练掌握Connection,Command,DataReader,DataSet,DataTable和DataAdapter。

了解数据绑定的概念和方法。

熟练掌握Repeater,DataList,GridView和FormView控件。

熟练掌握母板页、导航控件以及主题。

熟练掌握Global.asax文件。

熟练掌握Web.config配置。

了解Web服务的创建和调用。

了解程序的安装部署 。

(2)专业能力目标。

能搭建典型的开发环境。

能应用控件创造简单的动态页面。

能合理选择使用窗体控件。

能应用内置对象实现在服务上存取特定信息,并在不同页面间进行传递。

能实现应用程序与数据库的交互。

能实现Web应用程序的登录功能。

能实现Web应用程序的注册功能。

能实现Web应用程序的主要查询功能和分页功能。

能实现网站新闻模块。

能对网站进行配置。

(3)专业品质目标。

按时、守时的软件交付观念。

诚实、守信、坚韧不拔的性格。

自主、开放的学习能力。

良好的自我表现、人际沟通能力。

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4 教学过程的实施案例

在《网络程序设计》的教学过程,每个教学单元基本上就是为了解决一个任务。下面把用户模块中的一个任务“用户注册”作为案例讲解本教学单元的设计。

4.1用户注册任务的教学目标

本单元所要解决任务是用户管理模块中的用户注册,通过对任务的分析,提炼出完成本次任务所包含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能力训练任务及案例。

(1)知识目标。

掌握用户注册页面所包含的WEB服务器控件的使用。

掌握验证控件的使用。

熟练掌握使用技术操作ACEESS数据库。

熟练掌握SQL语句中的查询和插入语句。

(2)能力目标。

能够布局注册页面。

能够验证注册页面数据输入正确与否。

能够插入注册用户到数据库。

(3)教学设计。为了完成用户注册任务,达到教学目标,依据本单元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学生活动,教学的过程设计如表2所示。

5 课程考核

《网络程序设计》课程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重点考核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以及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综合评价。通过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用发展的眼光评价学生,更好地体现评价的激励功能,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不断进步。

考试放弃了传统的笔试方式,主要考核学生对基于技术的项目的网络应用程序开发与设计,在课程结束前利用20学时的时间,学生分成项目小组,在网络程序设计实训室进行项目实训,教师现场跟踪指导,所有的小组将上交项目开发的作品,期末成绩由平时表现、实践作业和项目实训成绩几部分组成。期末总评成绩采用五级制(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考核等级由三部分组成。

(1)平时表现占20%,主要综合参考学生的到课率、平时课堂的表现等情况评分;

(2)实践作业占40%,综合参考学生平时上机实践作业的完成过程和完成结果评分;

(3)项目实训占40%,按给定项目的目标考核学生的完成情况。

6 教学效果

基于项目的教学法在实践性较强的计算机课程教学中,具有无可比拟的优点。学生学完本门课程后能掌握项目开发所需的知识,完全能够在真实的职业环境能开发软件项目;能理解本课程在专业中的地位、作用和价值;学习目的明确,学习兴趣明显提高。理解本门课程所要求的职业素质,具有团队协作精神和创新意识,同时能够与他人合作完成网站开发项目。强化了学生的网络应用程序的开发能力,提高学生从计算机软件工程的角度对开发项目的分析、架构、设计、管理、文档编写等能力,给学生毕业后继续在计算机技术方面自我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采用以任务驱动的项目教学法三年来,收到了明显的成效。学生课程及格率,职业技能鉴定通过率明显提高,毕业设计的质量明显提高。由于学生的实际软件开发能力得到明显提高,大大增强了他们的就业竞争力。很多学生在毕业实习期间就已经被阿里巴巴等知名公司录用,他们在实习期间就已经可以胜任公司的WEB程序员等工作。不少毕业生在各大公司进行网络应用程序开发,已经成为公司的骨干力量。

经过几年的教改摸索,2007年《程序设计》课程已经被评为浙江省精品课程。

7 结束语

计算机技术在飞速的发展,传统的教学方法当然是远远的跟不上时代的要求,要求与时俱进,创新教学模式,本课程采用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已初具成效,网络程序设计的方法和技术在不断的升级和更新换代中,教学改革还在探索中继续下去。

参考文献

[1]杨开城.学生模型与学习活动的设计[J].教育与职业,20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