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核心范文

时间:2024-01-09 17:49:2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思想政治教育核心,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思想政治教育核心

篇1

关键词:核心素养;思想政治;教育创新

一、引言

在当今社会,思政教育已经成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根本方法,加强思政教育的创新,也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质量的重要方法。这篇文章就核心素养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进行了一些简单的分析和研究。

二、核心素养下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

思政教育工作是影响学生终生发展的一项工作,它是培养学生适应自身与社会的发展,促进学生全方位发展的重要途径。但是,当前情况下,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并不乐观,其中有很多问题严重影响到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也严重影响到了教育工作者的教学质量、教学效率以及学生的学习质量与学习效率。为了让思想政治教育起到更好地作用,更好地促进人的发展,对思政教育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等进行改革是中国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而进行改革的同时,加强创新,是思政教育工作的基本要求。进行核心素养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最首要的一点是了解思政教育工作的现状。目前我国思政教育发展和改革有一定起色,但同时也不容乐观。思政教育的课堂上,对教育理念的改革和创新是促进教师和学生共同发展的关键,但目前为止,教师的教育理念没有很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因此教师的教学方法变化不大,学习者的学习成效也不好。可见思政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并没有深入到高校以及课堂内部,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没有起到一个很好的作用。因此,进行思政教育工作的深化改革是提高教师专业能力和水平的重要途径,对思政教育进行创新是促进思政教育发展以及学生全面发展重要举措。

三、核心素养下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在当代社会,思政教育对人们的生活有着很大的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也是当代中国教育改革的重要步骤。但是当前条件下的思政教育工作还有一些问题,而当代中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没有很好地适应社会、时代和学生自身的发展,没有对学生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一)教育理念落后于时代和社会的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品质越来越高,思想也产生了极大的变化,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为了适应大众思想观念的发展,思政教育工作的创新和改革是极为必要的。目前情况下,思政教育在这一过程中,最大的阻碍就是教育理念落后于时代和社会的发展。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教育观念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传统的教育理念不仅不能促进学生适应时代和社会的发展,保障学生自身的发展和成长,还会束缚学生的思想,不利于学生的个人发展,使其难以适应时代和社会的发展。因此,理念的落后是思政教育工作的极大阻碍。

(二)教育内容与新时代以及社会的发展不符合

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思政内容和教育要结合相应的历史条件,结合相应的社会生活以及其现代社会的思想观念,要切合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只有这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才能帮助学生关注社会近况,关心国家的发展、社会的发展,才能起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作用,才能真正地帮助学生更好地使用社会和时代的发展。但在当代社会,思政教育工作的具体内容与社会实际不相适应。首先是教育内容的针对性不强,内容脱离实际形势和任务的需求,部分内容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其次是教育的内容多而杂乱,条理性和系统性不强。在原有基础上将新的教育内容一概全收,淡化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点,因此教职工在讲课的时候,讲课效率低、质量差;最后就是教育内容单一。目前思政教育的内容没有注重时事以及社会发展的情况,社会大众对求知、审美、社交行为等抱有浓厚的兴趣,但思政教育中却少有这类内容。

(三)教育方法落后,不适应社会发展和教育对象的特点

此外,教育方法和教学模式落后于社会的发展和教育对象的特点,这也是思想政治教育中一个极大的问题,这一问题严重影响到了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教育方法和教学模式的落后,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灌输式的教学方法质量低,效率也低。当代青年人具有极强的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自主思考能力较强,因此,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适应当代社会的需求。而有些教育工作者长期使用这种教学方法,就容易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从而降低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其次,落后的教学方法和模式不再适应大众的需求。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模式,只停留在课堂上,大致的流程就是教育工作者讲解,学习者分析讨论,然后师生一起总结并得出结论。这样的教学模式过于封闭,而当代青年人思维开放活跃,视野较为开阔,传统的教学模式不能满足青年人实际运用的需求,也不能培养出社会所需的、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青年人。最后,落后的教育方法难以满足青年人成才的需求。传统的教学手段不能适应青年人的特点,不利于青年人的发展,也不利于他们讲思政知识运用于自己的日常生活中。因此,落后的教育手段,对青年人思政知识的学习和运用有着极大的阻碍。

(四)教职工业务能力与水平能力低,综合素质差

目前,部分教育工作者专业能力和水平低,综合素质差,这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发展中的重要问题。一方面,教师的整体政治素养低,知识储备少,结构单一。有很多教育工作者,整体的政治素养就比较低,教育知识储备不足,因此,他们的教育方法就非常缺乏启迪性,没有吸引力。除此之外他们对自身要求不严格,除课堂教学外,很少对思想教育政治知识进行深入研究;另一方面,部分思想教育工作者教学能力差,有较高的专业水平,但教学能力不足,教学方式难以吸引学生,教学效率低、质量差。这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最普遍的问题。

四、核心素养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策略

为了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首先应该更新旧的教育理念,采用新的教学方法、新的教学模式,点面结合、实事求是;其次,改变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提高教职工的整体能力与水平,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一)更新教育理念,创新教学方法

想要做好思政教育工作,首先要更新教职工的教育理念,只有更新了教职工的教育理念,才能促进教学方法的创新,从而提高其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让教职工讲课更有吸引力,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效率,帮助学生建立起主动学习的意识。

(二)创新教育内容,使教育内容更适应时代的需求

创新教育内容要从三个方面来做,首先要解决教育内容不切合实际需求、缺乏针对性的问题,根据社会实际情况做出改变,要使其内容与社会发展的需求相对应;其次促进教育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再增强内容的具体性;最后增强内容的系统性、条理性,使学生学习起来更加容易。

(三)提高教职工的整体水平和综合素质,从而提高教师的教育质量和工作效率

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教职工是帮助学生理解思想政治内容,增强学生思想政治学习意识的关键性因素,想要提高思想教育工作的质量,先要提高教职工的业务能力和水平,提高教职工的综合素质。因此,学校和一些教育机构在聘请教职工时,一定要严格把关,保障其专业能力和水平,保障其专职业素养。教职工在教学的时候,应该全面了解学生的特点,时刻反思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与此同时,教职工还应该不断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知识储备,还要综合学习其他专业的知识,来增加自身讲课的吸引力,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和质量。

五、结束语

篇2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思想政治教育,是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有效途径,是社会道德重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统一思想、凝聚力量、振奋精神、提高素质的重要工具。

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基础、最核心的部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集中反映我国和谐社会所追求的价值尺度和文化观念。价值观是人生观和世界观的核心与基础,在当今价值观多样化、文化多元化的社会转型期间,在学校、社会中运用思想政治教育这个工具旗帜鲜明地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更深层次地影响人们的思想认识与行为方式,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提供强有力的保证。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党的十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这24个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时展的需要

面对世界范围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形势下价值观较量的新态势,面对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多变的新特点,需要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从适应国内国际大局深刻变化看,我国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在前所未有的改革、发展和开放进程中,各种价值观念和社会思潮纷繁复杂,“精神荒芜”的青少年人群正在不断地增多,他们不知道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更加不懂什么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际敌对势力正在加紧对我实施西化分化战略图谋,思想文化领域是他们长期渗透的重点领域。面对世界范围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形势下价值观较量的新态势,面对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多变的新特点,迫切需要我们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扩大主流价值观念的影响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从提升民族和人民的精神境界看,核心价值观是精神支柱,是行动向导,对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建设民族精神家园具有基础性、决定性的作用。

从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宏伟目标看,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国家的重要稳定器,构建具有强大凝聚力、感召力的核心价值观,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关系国家长治久安。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有广泛的价值共识和共同的价值追求。这就要求我们持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建设,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凝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力量。

三、思想政治教育中怎样弘扬核心价值观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从小抓起、从学校抓起、从各级培训抓起。政治思想教育中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国民教育总体规划,贯穿于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各领域,落实到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各环节,覆盖到所有学校和受教育者,形成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多位一体的育人平台,不断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形成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活动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思想政治教育要拓展青少年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注重发挥社会实践的养成作用,完善实践教育教学体系,开发实践课程和活动课程,加强实践育人基地建设,打造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高职实训基地、青少年社会实践活动基地,组织青少年参加力所能及的生产劳动和爱心公益活动、益德益智的科研发明和创新创造活动、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和勤工俭学活动。要注重发挥校园文化的熏陶作用,加强学校报刊、广播电视、网络建设,完善校园文化活动设施,重视校园人文环境培育和周边环境整治,建设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

篇3

【关键词】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34-0045-01

一 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的意义

1.有助于大学生主流价值观的形成

当代大学生积极向上的主流价值观极易受到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等外在因素的不良影响,其尚未形成相对稳定的结构体系。开展以深厚的历史文化和广泛的社会现实为基础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可以让大学生对社会主义主流价值理念逐步认同,从而坚定信仰、增强自信、提升自我。

2.有助于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对大学生的教育是综合性的,不仅可以帮助大学生在面对信息高速发展和各种社会问题不断涌现的社会现状时,理性地解决心存的疑虑和思想的混乱,还可以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帮助大学生准确地认识社会、认识他人、认识自我,明确学习目标,提高综合素质。

3.有助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完善

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能弥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现状的不足,从而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进行反馈。通过对大学生开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活动,帮助其更全面地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深刻地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

二 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的载体

1.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

在课堂教学中,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纳入基本原理、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和形势与政策等课程的教学内容,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同时,学校应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内容引入日常教学计划,安排专职教师负责,在教学时间和经费保障的前提下,向学生全方位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价值,帮助大学生全面理解和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课外活动相辅相成

在课外活动的设计上,应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活动使大学生了解中国的基本国情,实际体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课外活动的开展深入贯彻党的十精神,引导大学生充分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摆正努力方向,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合格的接班人。

3.引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工作创新相互促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活动的开展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打开了新的局面。一方面,思想政治理论课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落在平时,通过一系列主题活动的开展,寓思想政治教育于实践活动中,实现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日常化和专业化,整体提高了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另一方面,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活动的开展,逐步建立起一支专业能力强、思考研究能力强、业务熟练相结合的专业队伍,从而在活动开展过程中能够及时调整思路,解决遇到的新困难、新问题。

三 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的基本点

1.紧密结合形势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中紧密结合形势不仅要符合大学生成长的需求,还要把握时展的特征,真正地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这一神圣职责担负起来,在这一过程中,充分发挥其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行针对性、有效性和时代性的创新。

2.坚持基本原则

一方面,要坚持政治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一切以学生为本,从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出发,尊重学生的选择、建议和行为;另一方面,充分尊重大学生是一个活跃的群体,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思想、不同的需求,这就需要我们在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对活动不断进行规划和改进,确保每一个同学都有参加的机会。

3.构建科学体系

构建科学的目标体系和组织体系。一方面,通过理论教育和实践活动的结合来帮助大学生在全面成长的同时加强对党的理论思想、目标任务和方针政策的认识;另一方面,要逐步形成上级机构领导,各级单位负责,具体小组实施,人力物力齐保障的组织体系,保证活动的有效开展。

4.吸引广泛参与

篇4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

我国现代社会的特点就是政治民主化、经济市场化和文化多元化,具有典型特征的个性化社会,这是由我国的公有制为主体而社会经济基础多样化存在引起的。多种价值观在市场经济中的蓬勃并存是社会进步的一种表现,但是社会只有在有统一价值的共识才能够存在。如果整个社会只存在成员的个性价值而没有统一的底线价值共识,就会导致社会秩序混乱,失去控制。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构建一种体现社会发展趋势、符合民众利益的价值共识,推动整个社会普遍价值认同的形成,增强社会的凝聚力,促进社会文明的发展,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值得我们探究和思考的问题。

一、构建自我与他人相互生成的辩证唯物主义自我观的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观念

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帮助人们形成正确合理的自我认同,从而全面深入地认识和了解社会,达到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目的,为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立贡献力量,而要实现上述过程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帮助人们树立起自己与他人、社会互相生成的辩证唯物主义自我观,做到人与人、人与社会在各方面的和谐相处。

通过追求物质利益来实现物质生活的满足和实现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个人利益的实现需要付出相应的精力和责任,得到与付出成为对等时才能维护社会秩序的平衡。思想政治教育在培养人正确的自我认识,帮助人建立正确的精神道德观念的同时要强化自我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认识,树立人的责任意识,并且让个体在实现自我利益的同时坚守对外的道德标准以及道德承诺,使得个体真正成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体。

二、采用灌输与主体性培养相统一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在思想政治教育贯彻落实的过程当中,说教、硬性灌输成为教育方式的常态,只注重政治思想、道德规范和主流价值观的灌输而忽略了受教育者个性、创造性等素质的培养。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个体主体性培养的问题日益突显,成为现代思想教育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不能摒弃系统灌输的教育模式,并且要充分发挥它的作用,通过系统灌输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约束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帮助人们确立正确的道德标准,从而帮助人们建立良好的道德品行,推动良好社会关系的构建。在实行传统灌输教育模式的同时要顺应时代的发展,注重个体的个性、能力和创造性的培养。个体的主体性意识的培养能够激发其活力和积极性,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两者结合使用,为受教育者树立合理的自我认同,人们通过自觉地、创造性地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推动自我与社会的共同进步。

三、构建集体主义价值观为主体的价值取向

在利益与自我充斥的现代社会,只有价值观多元化、价值选择多元化的个体与社会形成合理的价值共识才能有效地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有效的价值体系当中人们才能确立评判真善美和假丑恶的标准,才能拥有存在感和正义感。多元的价值不意味着核心价值的多元,在不同的认识当中也能够取得相同的价值共识。

价值共识的确立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帮助人们形成合理的底线价值取向共识,在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当中集体主义价值观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底线价值取向。从整个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人c社会的发展是统一前进的,但是在具体的过程当中难免会存在冲突和矛盾,这时就需要辩证思维的逻辑出发,整合个人与集体的利益,调节双方的矛盾。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要求在实现社会价值的同时彰显个体的价值,达到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和谐统一、相辅相成。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要建立客观、合理的价值标准,构筑社会价值与个体价值的和谐统一。现代思想政治教育通过社会价值的实现保证个人价值的彰显,个人价值的实现为整个社会价值的实现注入生机和能量,从而促进社会价值的实现。

全球化的浪潮使得联系与交往成为人们谋求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手段,面对日益复杂多变的形式和激烈的竞争环境,人们的思想意识在自我实现的过程当中不断受到冲击与考验。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立为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挑战的同时也带来了机遇。思想政治教育在面对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冲击时要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培养人们对华夏文明的认同感和使命感。同时我们也要树立爱国主义坚定信念,在吸收和借鉴他国文明成果的同时继承和发扬我国优秀民族文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与时俱进与走向世界做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丁燕, 巩克菊.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2.

篇5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他们富有活力,敢于大胆创造,容易于接受新事物,他们肩负着国家、民族的未来和希望,因此,教育并引导他们发自内心地认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党的十强调在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基础上,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上,提出了“富强、民主、 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二十四字作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高校育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大学生思想教育的重要性

1、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性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的蓬勃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观得到人民的认可和支持。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发展的支柱,接受高校的知识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他们基本上意识到了社会主义发展的前景和对自身思想道德的要求,也能够自觉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观所要求的基本综合素质。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大学生尤其是刚入校的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的思想观念正逐渐成形,但可塑性仍较大; 他们对新鲜事物的接受、适应能力很强,但又明显欠缺鉴别力。大学生作为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的生力军,赢得了他们就意味着就赢得了未来,因此,在大学生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非常必要。第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正确的价值观为指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指明了方向。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

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主义可持续发展、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高校教育的重点在于培育对社会有贡献的人才,因此,高校对于大学生的教育不仅仅是进行科学文化的教育,更重要的还要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进行正确的思想政治教育,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让大学生能够在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的影响下,增强对社会的责任感,坚持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树立崇高的理想,并为之而努力奋斗。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创新机制

高等院校是我国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的重要机构,其作用是不可忽略的。学生在高校中所学到的知识不仅仅是科学文化,还有更为深入的精神层面知识;高校也有责任对其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灌输。确立核心价值的作用和效果,在大学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做到完全的推广和提升,为确立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供支持。

(一)确保大学思想政治教学的核心地位。究其根本,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学,需要从根本上提升其思想认知,为他们树立认识、改造世界的科学理论。在教学过程中,思想政治课的主要任务就是“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因此可知,作为教育机构,应该将核心价值与课程相融合,将课程的每一个领域融入核心价值观,同时,教材的每个知识点都需体现,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随时随地、充分了解这种思想,最终理解、认同,并主动追求。

(二)将核心价值融入校园文化。校园文化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优秀的校园文化能够有效培养并提升大学生的灵魂和个性,能够从根本上改善大学生的行为和思想。大学生的校园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有较多的课外时间和活动空间,那么高校应该利用上述有利条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与校园活动相结合,以学生为主体,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从而确保学生在娱乐、休闲的过程中不自觉地学到更多、更深入的爱国情怀和创新精神。在组织、开展文化活动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了解大学生的需求和追求。例如大学社团,均由同样爱好的学生组成,相同的爱好能够激发更为深入的探讨和学习,因此,高校可以以社团为基础和载体,将高雅的文化活动注入社团中,学生在课余时间也能学到更多。社团活动能够充分利用学生空闲时间并多方面激发其思想和才华,学生就可以在课余活动中完善人际关系,形成团队协作能力,树立集体荣誉感。

2、推广主旋律,推行核心价值观。第一,要重视优秀典型的示范作用,可选取近段时间内的杰出人物,了解、讲述其先进事迹,通过对杰出人物的了解,大学生就能够熟知更多感人事迹,也会将其作为自己学习和生活的榜样,并感染更多人;第二,要注重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通过是社会实践来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鼓励学生从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体验人生价值。以社会热点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实践热情,提高学生主动思考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结束语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中心,培养大学生思想政治理素质,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化的教育工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提供了新的方向,在社会实践中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满足社会对素质人才的需求。采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长期而又迫切的工作。不断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机制,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新道路,有利于形成团结友爱,奋发向上的社会风气。

参考文献:

[1]吴潜涛.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N.]中国教育报,2012-12 07

[2]王汉文.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J]. 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 4)

篇6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意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意义包括以下几点:首先,有助于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其次,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必然要求;再次,是实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最后,是高效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课题。

大学生作为社会的特殊群体,承担着未来社会发展建设的重任,社会整体的价值观体现主要取决于大学生的价值观取向,对我国社会主义发展建设有着很重要的作用意义。随着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不断加快,市场经济也在不断发展,网络、广告、传媒等先进信息技术也在不断为传播提供渠道,大学生们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了解也在不断深入,能够切实地感受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赋予的时代特征,“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现状

高等院校在对学生的教育培养中,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缺乏目标性,脱离实际,培训形式单一空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大学生形成核心价值观的基本保障,高校作为教育和培养广大青年的思想基地,要切实响应新社会建设需求,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执行。对于院校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认识并不完全,在进行全面价值观培养时就会确定法目标性,不能传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内涵所在。另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的教学内容没有紧跟不断丰富的课外生活,因此导致在进行指导教育时,没能准确把握学生自身特点与他们的实际需求,忽视结合的重要性,在进行价值观诠释的时候因为缺乏实际案例的解析,一味地进行理论概念教育,学生学习兴趣无法提升,影响对学生价值观培养的效果。

社会发展的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社会核心价值观,一个国家如果缺乏核心价值观,就无法统一精神力量,导致凝聚力和战斗力的丧失,同样的,个人核心价值观的形成有助于大学生进行内心的干扰排除,坚定自己的信仰,为实现自我的优化提供保障。但是现在一些大学生在形成自身价值观建设时,却没有清晰的政治信仰和觉悟,受外界消极价值观的影响,争名夺利的功利意识日益强烈,进而导致学生价值观的扭曲,无法实现核心价值观培养的积极健康,也无益于社会奉献精神以及责任感的传播。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有效培养

(一)加强宣传,提倡价值观建设意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反映了社会价值的本质和特性,不仅是广大人民的美好愿望,也是对现代社会的一种诉求和期许。高等院校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通过多种途径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传播,让大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对核心价值观的建立意识潜移默化。同时,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建设进行落实,以培养合格社会主义建设接班人为宗旨,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堂教学实践的主要渠道作用。教学中采用理论和实际相结合来诠释和分析价值观问题,以学生兴趣为导向,辅助学生加强核心价值观的建立。

(二)执行榜样示范,发挥实践作用。俗话说,以身作则。教师作为学生的学习引导者,在专业技能和素质上要符合实际教育需求,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要首先做好自己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在教学中起到代表示范作用。教师提升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才能在教学中将知识的传授与解疑答惑统一起来,注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渗透教学,切实引导大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同时,教师在教学中要能引导学生进入社会参与实践,让学生切实感受当前的现实社会,意识到责任和使命下未来发展的定位方向,从而完善自身核心价值观的培养。

(三)加强教育管理,落实培养效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基础,高校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的重要基地,实现价值观培养就要从学生学习生活的各方面来进行管理。在日常管理中,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导向,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情操和日常行为,加强学风建设,避免学生在思想领域出现态度不坚定、目标也不明确等现象,加强思想教育工作。对于学生生活区的建设,要集中体现价值观要求,将育人氛围进行趣味营造,使学生你能在轻松又舒适的环境下重视内修,发挥自我教育意识和主动性,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

篇7

关键词:以人为本;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

前言

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其本质和主流是好的,他们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他们在改革开放中出生长大,在市场经济形成的过程中逐步了解中国、了解世界;他们思想活跃,锐意进取,发奋学习,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具有为振兴中华,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巨大热情和顽强拼搏精神。但由于受到市场经济利益第一和社会不良思潮的影响,特别是网上有害文化的影响,缺乏一定的分析和批判能力、一些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思想政治观点不正确,不能正确处理集体与个人的关系,生活上缺乏艰苦奋斗精神,道德品质修养不够等问觑。过去思想政治教育过分强调管理和灌输,忽视受教育者的主体价值,强调思想统一,忽视大学生的个性培养,致使教育效果不理想。

一、以人为本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因

1.以人为本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符合原理

认为,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人民群众是社会革件的主体,实践出真知,群众是真正的英雄[1];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就是发展生产力,而发展生产力的目的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也就是说我们干一切工作最终目的是满足人的物质和精神的需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思想。首先,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和根本任务是对被教育者进行的政治思想和政治理论的宣传和教育,这一过程的完成是通过教育者来实现的。人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因素,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每一个活动中,都要围绕“学生”这一主体来开展。

2.以人为本符合大学生的心理需要

大学生进入高校后在生活环境、学习方式、人际交往上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有的学生不适合或不能很快适应这种变化而产生了各种消极的想法,以至于走向极端。过去的思想政治教育忽略了对被教育者的潜力挖掘,认为大学生接受教育是理所当然的事情,而没有从他们的实际情况出发。以学生为本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使教育符合他们的心理需要,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二、以人为本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意义

1.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工作是时展的需要

当今激烈的社会竞争给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和跨越式发展,带来了更加激烈的人际竞争、职务竞争和岗位竞争。这就要求大学生不仅要有较好的知识素质和技能素质,更要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以学生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向着这个方向发展。

2.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工作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保障

大学教育不同于九年制义务教育和高中教育,而是把培养学住的综合能力放在了重要位置。近年来用人单位把求职者的工作经验看得非常重要,而我们的毕业生刚走入社会根本就没有一点经验,几年的大学生活就是要检验我们的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快不快、强不强,有没有创新头脑,有没有创新精神,这就要求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要把握机会经常参加社会实践、实习、见习活动。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为学生在大学环境中发挥个人潜能,培养创新意识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3.以人为本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高得的需要

社会的飞速发展要求大学生必须具备很高的综合素质,培养他们良好的心态,明确他们的学习态度和学习目的,就必须在思想上端正他们,在政治上教育他们。有了正确的学习目的,综合素质便会很快提高,在人际交往中就会做得很好。

以人为本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要做到重视学生、理解学生、尊重学生、关心学生、爱护学生、激励学生、凝聚学生、培养学生。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只有坚持以学生为本,才能增强大学生的主体意识,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大学生自觉主动地去认识和完善自我,让他们更快更好地适应社会。

三、我国高等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

当前,我国正在发生转型的、开放的、伟大的复兴的社会变革。社会坏境、家庭环境、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在追求现实的利益观和道德观冲击下,人们的思想观念呈现多元化的趋势,大学生的价值观受到的冲击尤为显著。目前在计划体制下形成的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在某种程度上跟不上社会发展的节奏,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行为的现实需求与部分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滞后之间的矛盾成为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基本现状。主要表现如下:

1.大学生在校期间存在的主要的问题主要体现在:第一、学生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增强。现在大学生大部分出生在二十世纪80年代中后期,多数是独生子女,没有受过艰难困苦的磨练,从小是长辈的掌上明珠,家庭、学校、社会的过多关心促成了他们想问题、办事情老是从自我的角度出发,只注意自我的感受与效果。正因为存在这方面的原因,学生的独立能力、生存能力、心理能力都较差,导致学生已遇到问题就无所适从、烦躁焦虑;第二,学生各方面的压力普遍增大。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经济总体发展的同时各地方经济发展的差距在不断加大,农村与城市之间、城市与城市之间、低收入家庭与高收入家庭之间的差距在加大;低收入家庭的学生日益增多,学生要随学习压力、生活压力、就业压力、社会竞争的压力、人际关系压力等等。

⒉学校过分强调“社会本位”,没有真正以学生的现实需求和全面发展为本,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重复、强迫等消极手段,大大降低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影响力,甚至有些地方、部门和高校领导对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不够正视,或者是认为大学生思想政治可有可无。在高等教育的改革中没有把政治教育的改革放在重要位置或者是根本就忽略不计,盲目积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

四、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人性化的对策思考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关键就是要把我们的理论跟实践很好的结合起来,要善于发现大字生的外显的行为和内显的思想活动,对学生的社会行为、心理行为要有较强的预见性,要尊重学生的社会对价值观的选择,把“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落到实处。

1.注重“以人为本”,尊重大学生的个人需要

个人对需要的需要是人需要的较高层次,满足人的尊重和需求是思想政治工作能否取得实效的重要前提[2]。思想政治工作如果做不到尊重人,不能使工作对象的尊重需要得到满足,就肯定不会收到良好的效果。因而,思想政治工作这应以诚待人、以理服人、以情动人的态度和平等、民主的方法,懂得教育人应首先要理解人、尊重人,以此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原则贯彻到实际工作中去,以期达到良好的工作效果。1.要切实把学生这个主体纳入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来,组织大学生参与各项社会调查,参与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研究与探讨,让学生由被动接受或者是拒绝转变为积极参与; ⒉关注大学生的现实需求,要把教育、管理、服务很好的协调起来,把教育、管理融进服务中,让学生在生活上、感情上、就业上、学习上所遇到的困难和疑惑得到解决和满足; 3.建立积极向上的学生社团,通过学生社团的活动更加丰富大学生与社会的接触面,实现大学生间接了解社会的需求;4.建立心理咨询机构。当代大学生由于各种不同的因素的影响,大学生的心里难免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大学生在心里排桔、心理分析、心理素质发展方面的需求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要能够解开学生的苦闷心结,营造学生的心灵家园。

2.注重以人为本、考虑大学生的个体差异

大学生由于受自身条件、环境、教育和主观能动性的影响,其素质结构不可能完全一致。如果老师忽视大学生个体差异,单纯利用和采取集体灌输式的教育方法,忽视个别教育,势必达不到理想的教育效果。大学生非常关注自身的发展问题,只有让学生感觉到思想教育对自己个人长远发展的重要作用,才能够乐于接受,这也正是我们加从思想教育工作的着力点。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既要注重全体学生知识获得教育,又要注重大学生的个体发展的差异,而不是把大学生囿于固定呆板的框框之中。要把培养和发展大学生形成丰富多彩的综合素质列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教育目标,全面细致地观察分析每一个大学生,注意开发大学生潜在的素质闪光点,因材施教,给大学生创造自主地发展空间,让大学生充分发挥其独特的个性优势,使大学生形成独立高尚的品格。

3.注重以人为本,调动人的积极性

人们在社会中生活存在各种各样的生活与各种各样的利益。这些利益的满足就是人们需要的满足[3]。在当前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中,人们的主体意识越来越强,人们的行为表现越来越趋利化,利益越来越多元化,人们一方面可以堂堂正正地争取由己的合理利益,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另一方面可能就会影响人们考虑问题的出发点与判断是非的标准,使一些人不能正确处理好国家、集体与个人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甚至不择手段地去追求个人利益,滋生拜金主义与个人主义,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去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义利观,处理好各种利益关系。马克思说过“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和他们的利益有关”。这说明利益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离开了利益的思想政治工作是空洞的毫无内容的,当然,也是没有意义没有效果的。因而在处理利益问题时,我们必须做到:第一,讲清利益关系,进行利益引导是思想政治工作最基本的内容,使受教育者能够分析并理清各种利益关系,确立正确的利益观;第二,把思想政治工作与解决群众的实际利益结合起来,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近些年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越来越重视师生员工的正当利益,关心他们的生活,维护他们的权益,解块他们的困难,把思想教育与真抓实干结合起来,开辟了一条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途径。

作者单位:广东工业大学

参考文献:

[1]罗昌政.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思路[J].科技教育创新,2007,1:20-21.

篇8

[关键词]:创新 初中 思想政治 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是思想政治教育者借以调动构成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其他要素的作用,使之进入激活状态,并最大限度地发挥各自效能,服务于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手段。它对人们思想和意识形态的形成和确定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有利于促进一个人的集体观念、大局观念,也是进行其他教育的前提,对一个人的成长、成才起到导向作用。

一、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

(一)教学应该适应社会

当前,世界呈现出一体化趋势,我国与世界进一步融合,学生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发生了新的变化。中西文化相互交融,尤其是随着互联网的进一步普及与发展,初中生意识形态的交锋更加激烈。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多样化,学生的社会活动方式和生活方式将发生重大转变。应加强对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研究,积极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发挥创新的力量,然而创新初中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教师应该坚持发挥主动性原则;把握可行性原则;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要坚持身教重于言教的原则;坚持由表及里、由浅人深的循序渐进原则;坚持激励原则;坚持继承和创新统一的原则。因此,要以求真务实的态度调整教育方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现在初中生的生活节奏加快,对一切事情都讲究短时间内看到实效,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是如此。讲究实效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落脚点,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由于外界的冲击非常强大,受众变得盲目;由于当代初中生在意识形态方面变得肤浅且单纯。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的展开必须积极稳妥,不能随意、盲目。要根据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条件、对象的变化,遵循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和原则,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使当代初中生有一个健康的心理,能够更好地发展。

(二)将正确的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学校管理之中

将学校后勤管理与服务纳入到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范畴中来,加强对于学生宿舍、食堂、活动中心等场所的管理,进一步鼓励后勤部门吸收学生代表参与民主管理,要在细微的服务中不断增强管理育人的功能。进一步完善贫困初中生资助体系,努力推动助困育人,将解决贫困初中生的实际问题与思想问题相结合。进一步改善和健全就业服务系统,引导初中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运用“思维方式”作为学生思维活动过程中所运用的工具,让它成为学生在抽象思维活动中所运用的工具,而且是学生在认识和把握对象的整个思维过程中所运用的工具。因此只有采取正确的现代思维方式,才能正确认识和把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内在本质,提高其科学性认识”。落后、程式化的思维方式有碍于教育者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和任务,不利于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育内容,会对正确认识和对待教育对象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学校不仅仅需要将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学校管理中,还需要将正确的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初中生的教育中去,让初中生从小就有积极正确的思想,从而更好地生活。

二、新时代下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途径

(一)大力强化思想道德实践与教育

开展好各类品牌和特色的实践活动,如青年志愿者活动、公益劳动、“下乡、进社区”等,促进学生良好思想道德素质的养成,并外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继续鼓励学生积极开展爱心服务实践。以奉献爱心为主题,组织学生积极开展各种爱心服务活动,如支教、募捐等活动,培养学生乐于奉献的精神,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利用,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形式提供了新的途径。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形式,能大大增强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和吸引力。现代多媒体手段,把声音、图像、故事、道理有机地结合起来,其良好的直观性、生动的趣味性、丰富的表现力,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增加课堂学习的兴奋点,激活思维。另外,历史图片、录像资料的公开,也给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供了丰富生动的教学素材。恰当地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习效率,可以大大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说服力,起到提高教学质量和节省学时的双重效果。

(二)把握当代学生的群体性以及个性特点

当代初中生学生群体最新年轻群体组成,群体特点和个性需求更加鲜明,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日趋明显,他们思维活跃、信息面广、观念新颖,主体意识、独立意识、参与意识强烈,但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理想信念迷茫、价值观念扭曲、社会责任感不强、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要准确把握当代大学生思想特点和成长规律,创新与理想信念、价值信仰相关的主题教育活动的开展,以增强主题教育活动的时效性,开展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良品格,增强初中生克服困难、经受考验、承受挫折的能力。积极学会自己去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是党思想政治教育的优良传统,也是初中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则。要继续讲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既要讲道理又要办实事,既要以理服人又要以情感人,真实地了解初中生存在的实际问题,多方并举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说服力、感染力。要进一步做好高校贫困家庭学生的资助工作,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进一步做好毕业生就业服务指导工作,帮助初中生成才。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

结束语

总之,作为新时代的学生,其基本的思想道德理念已经形成,但还不成熟,特别是面对新的时代环境,面临新的角色期待时,甚至会出现偏差。每一个人都应该具备更高的思想道德理念,收到更好的思想道德教育。良好的价值观不仅影响到每一个年轻人的行为及以后的人生目标选择,而且关系到一个国家、民族的未来发展。良好的价值观应该是理想与现实的结合,物质与精神的兼顾、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应坚持以价值提升为核心,解决好个体与时代、个体与社会、个体与生活的价值认识问题,引导更为务实、博爱、高尚的价值观。

参考文献:

[1]赵一南. 浅谈如何创新初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J]. 神州,2013,33:155.

[2]翟立. 创新人才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

篇9

关键词: 医学大专生 思想政治 教育模式 医德

一、引言

进行医学大专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和有效性的关键。只有不断创新医学院思想政治教育,才会拥有思想政治方面的活力,让学生思想得到真正转变,并真正理解教育内容,最终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目的。

二、创新医学大专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理论基础

1.以人为本是医学大专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新的价值主体。

对医学大专生而言,思想政治教育是枯燥无味的。只有创新才会为其增添活力。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极为必要的,要真正教育人、说服人,最终塑造人,这个过程需要医学生树立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告别原来单纯的理论讲解,将思想政治与我们的生活联系在一起。将大学生成长中的需求纳入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中,让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学习中体会到自身主体作用的体现,并感受到切身利益得到维护。对大学生进行价值和潜能开发,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向功能、调节功能、激励功能和开发功能。

2.全面发展实现医学大专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根本目标。

科学发展观的中心内容是推进社会和人全面发展,而这是对医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标。当代很多医学生在一些物本价值取向和科技为本的价值取向的影响下,更注重物质创造,过分强调自我,而忽视人文修养和道德追求,更淡漠社会责任。这种现象严重影响大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如果不加以教育,这样的医学生走向社会定会不断出现严重的医疗事故。只有加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思想政治教育,并坚持以人为本,注重道德影响力,才会促进医学生全面发展。

3.协调发展实现医学大专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基本原则。

协调发展是全面发展的保证,全面发展是协调发展的基础。坚持医学大专生的协调发展,是让医学生不仅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发展,更注重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医学生要有一颗热爱生命、热爱自然的心,有助于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三、创新医学大专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方法和途径

1.将传统医德教育与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

医学发展源远流长,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更不能摒弃我国古代医德思想教育内容,这是对优良医德的继承和发扬。古代医学把“仁术”和“济世救人”作为医业宗旨。医生的目的是救人疾苦,并讲仁爱、廉洁、不谋私利。新历史条件更要求医务工作者尊重生命,继承和发扬医德传统。而这些很好地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在传统医德教育与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过程中,要求医学大专生刻苦钻研,并认真学习医学专业知识,丰富自己的学识和医术。学习过程中要勤于思考,努力加强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

2.加强校园人文环境建设,构建校园和谐文化。

学校要为大学生创造文明、整洁和怡静的环境,把校风、教风和学风建设作为学校核心,营造浓郁的学习气氛。医学大专院校要结合实际,创造出有自身医学特色,能激励人奋发向上的校园精神。课堂上教师要加强教学管理,对课堂效果、定期测评及考风考纪教育等都要进行严格控制,让医学生更全面了解医学教育的严肃性和严谨性。让学生在日常工作生活中不知不觉接受思想政治教育。

3.积极引导大学生参与有医学特色的社会实践,在实践中感悟思想政治教育。

社会实践有助于促进医学大专生专业知识学习和理解,将社会实践与专业特色相结合,如开展义诊活动,进行社区健康卫生知识宣教活动等,学以致用,让知识更好地转化为自身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应用水平,并在实践中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在日后学习中更有针对性地进行。

社会实践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学生亲身感受到患者被病痛折磨,以及一些医疗落后地区卫生需求不能满足后将更理解患者家属的担忧,并将更充分地感受到医疗职业的神圣,实践中学生会学到校园里无法学到的知识,产生从未有过的一些感触,这些都能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4.构建网络平台,拓展医学大专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空间和渠道。

教师可以在网络平台上对课堂上由于时间限制而没有讲透彻的问题出来,也就是“广播”,学生可以“收听”和“关注”形式更深一步认识,当然学生可以提出自己的看法进行回复,促进学生对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的学习和理解。

学校还可以定期举办思想政治教育讲座,针对大学生的思想动态,以及学生想要了解的医学思想理论进行探讨交流,这样学生可以真正参与进来,调动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活力。

四、结语

通过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信医学大专生一定会在不断的模式创新中更新自己的观念,不断提升自我,并符合时代要求,将来发展成为一名具有良好医德和职业素养的医疗卫生人才。

参考文献:

[1]官萍,李勇,游义芳.医学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探索[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6(11).

[2]张振平,朱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初探[J].思想教育研究,2005(06).

[3]朱清.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宣传部门的重要职责[J].福建理论学习,2005(04).

[4]黄美煜.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J].求实,2006(S1).

篇10

思想政治;知识教育;新时代;新环境

随着90后的大学生渐渐已经成为在校大学生的主体,当今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这些90后大学生们的成长环境、社会影响、接触的新鲜事物与思想等诸多方面原因塑成了他们特有的性格和特点,这就给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课题,思想政治教育不同于一般的传授知识技能的教育实践活动。思想政治教育虽然也是一门知识,但它与一般性的自然科学知识不同,它是教育者按照社会发展的要求,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下,通过一定的内容、方法、手段对受教育者有目的地施加影响,促使其思想政治品德形成、发展的教育实践活动。

1.新时代大学生的显著特点及成因

A.自信、张扬、思想开放、接受新事物快

90后大学生成长在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的知识经济时代,这一阶段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很高。我国实施了改革开放政策,经济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家庭物质财富得到积累和丰富,父母在孩子的教育上投入的精力和财力都在变大。进入大学前,不少90后都有一技之长,比如音乐、美术、舞蹈、体育等,再加上接触新事物较多,所以在很多场合都表现出自信、个性张扬的一面。这些大学生从懂事开始,就与互联网络一起成长,网络的迅速发展使得各种各样的信息充斥“90后”的生活。无论是手机、宽带、MP3、MP4、数码产品等,他们对新媒体的熟悉程度和亲和力远远超过前几代人,他们是全球化时代中最易感染和吸收的人群。

B.集体观念淡薄,心理承受能力差,缺少社会责任感

这些90后的大学生很多都独生子,长辈们生怕他们吃苦受罪,对他们疼爱有加,久而久之养成了这茬大学生什么事都以自己为中心、按着自己的意愿去做事的习惯。小时候,家里就一个孩子使他们学会了一个人玩,缺少心与心的沟通与感情上的交流,从而导致他们养成不知道什么是忍让、不知道什么是协作。很多“90后”都是在父母长辈们的呵护下成长起来的,他们很多事都是由父母长辈们包办,“90后”们根本不知道这些事情是怎么回事,而离开父母到了大学校园他们就面临着竞争的压力,每天生活在竞争、受敦促的环境中,这些常常超出了他们的承受能力,由于生活中没有经历过风浪,致使他们的心理普遍比较脆弱。常因为一点小事受挫就出现学习动力不足、厌学等现象,严重者产生焦虑、焦躁甚至抑郁等一系列心理问题。这就造成他们缺乏社会责任感、缺乏为人服务的意识。

C.追求高档次的物质生活,缺少吃苦精神,没有耐性,有强烈的叛逆心理

90后大学生是在祖辈和父母的疼爱与呵护下长大的,可以说吃、穿、用、度几乎是想要就可以随时得到满足的一代。这使他们养成消费观念超前,欲望更强,背后支持消费的能力也更强。进入大学后,吃、穿、用、度中服装、电脑、手机、IT产品等都追求名牌。另外,他们有自己的判断是非观点,敢于反抗,对父母、学校一些不甚合理或和他们不能接受的说法和规定敢于质疑,敢于公然提出。但有时反叛意识会出现偏差,比如一旦在学校遭遇意外事件,比如偶然的停水、停电,有些学生(包括平时比较老实)便会通过起哄、制造混乱来宣泄自己的情绪。一些学生对很多问题不能够用社会化的思维来看待。动辄以民主、自由、权利为理由评价学校的人和事,却往往忽视了社会常识。

2.新时代要结合知识教育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

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教育作为不同性质的教育形态,他们既相互区别又关系密切。知识教育包含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信息。各种科学文化知识体系的建立都是以一定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基础的,科学知识本身对人的精神世界、对人的成长会产生积极的影响,知识教育可以改变人、培养人。各类课程的教育包含有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信息。知识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知识教育可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A.寓思想政治教育于知识教育之中

针对90后大学生特点,教育工作者要加强学习,提高自己素质。知识教育本身就具有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目前我国高校教育将各学科进行了分类,存在专门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因此,其他科学文化知识教育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被有形或无形地忽视了。据调查,韩国各大学主要是充分发挥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如伦理、道德、人文、政治等文科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以此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载体之一,培养具有资本主义法制观念和高度民族责任感的公民。美国也没有类似于我国这样完整的思想政治教育概念和独立学科,他们是通过历史学、政治学、经济学等所谓的“通识教育”学科来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我国的知识教育课程中也包含着大量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这些内容有待于引起教育者的足够重视和深刻挖掘。如在我国古代,各种学术思想都不同程度地承载着德化教育功能。儒学理论之所以流传至今,能够深深地植根于亿万人民的心底,就是因为其具有经世而不衰的教化功能。针对90后大学生特点,新时代要建立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各科专任教师、高校管理层“三位一体”的管理模式。在历史、哲学、艺术、建筑等人文或社会领域涉及的科目学习中往往采用较为直接的渗透,而在一些自然科学领域科目的学习中也会巧妙地渗透人文精神,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

知识是思想政治教育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坚实基础。如今,各类院校按照学科分类开设了各类文化课程,这些课程都不同程度地包含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如与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关系密切的哲学社会科学课程。古人云:“文以载道”;“道”是指文学作品的内容,具有思想性,起主干的作用。“文”若失去了“道”就丧失了自身存在的目的和意义。“文以载道”思想集中体现了文学作品的社会。自然科学的各类课程同样具有鲜明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从不同角度深刻挖掘各门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寓思想政治教育于知识教育之中,是现阶段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的有效途径。

B.充分利用各学科的相关知识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本身就是一门科学知识。现在大学生课堂所开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如《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基本原理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基础课程以及与此相关的哲学社会科学课程的内容,都是经过人类社会长期实践证明为真理的科学知识体系。要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首先必须有一定的知识基础。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是与学生所掌握的知识相匹配的,没有一定的知识教育,学生是无法完全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的。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健康的思想道德品质必须建立在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充分理解基础上。知识教育是理解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必然要求。科学的革命理论和先进的道德意识,作为人类智慧的结晶,要被人们理解和掌握,必须普及和传授大量相关的知识,使受教育者不仅理解革命道理的内容,而且把握道理所渗透的知识,不仅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使教育对象不仅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更要在对待相应思想理论态度上具有一定的坚定性,形成正确的思维能力与行为能力,并能够自觉、能动地利用相应思想理论指导自己的行为。

3.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要与社会环境结合起来

把思想政治教育与文明环境相结合,利用文化环境中的文化精神来塑造人。把思想政治教育与学校的制度建设紧密结合,用社会主导的道德要求来设计制度,自觉运用融合思想政治教育的制度来规范学生的行为,用说理与规范教育结合的方式,进行渗入式教育。把思想政治教育与文化因素紧密结合,用优秀的精神产品来满足大学生的审美、精神需求,把思想政治教育渗入文化因素之中。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与大学生建立起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诚然,大学生是教育的对象,他们在人格、地位上,与教师是平等的,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人格、地位也是平等的。教育者要塑造自己的人格魅力,用人格魅力来感染学生。

融文化知识教育于思想政治教育之中,既会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知识性、生动性,使学生喜欢听、愿意学,在思想政治教育各门课程的教学中,教师要紧密结合课程各部分所涉及的内容,深刻挖掘其思想内涵,广泛涉猎其他学科的相关知识。比如,在讲授《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这门课时,就要学一些哲学、经济学及社会发展史等方面的知识;进行革命人生观教育时,就要学一些人学、历史学、社会学和人生价值等方面的理论。

[1]成 媛.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J]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2007.04

[2]梁丽营.90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初探[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8.12

[3]陈立思,高 翔.从人文社科课程设置看韩国思想政治教育[J]思想理论教育.2007.07

[4]张宝君.90后大学生教育管理探微[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