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评价的核心要素范文

时间:2024-01-09 17:47:5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教育评价的核心要素,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教育评价的核心要素

篇1

关键词: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9-0241-02

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5]6号)明确提出,要“完善教学标准体系”。相对于国家和各级教育主管部门,高职院校的责任主要是结合办学定位、服务面向和创新创业教育目标要求,借鉴、引入企业岗位规范,制订和完善人才培养方案。要提高人才培养方案的编制水平,高职院校和相关人员必须明晰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依据与原则,掌握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要素与框架结构,确保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能够体现社会经济发展对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符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和专业特色,以达到预期的人才培养目标。

一、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依据

(一)制订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理论依据

1.现代职业教育理念。科学的教育质量观、教育发展观和现代职业教育理念是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理论依据。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首先要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坚持立德树人,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努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2.多元智能理论。近年来,多元智能理论在教育界得到了广泛传播和认可。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智能是人在特定情景中解决问题并有所创造的能力,只要我们正确地引导和挖掘,就能激发学生的各种智能,促进每一个学生的成才。我们应该根据每个学生的智能特点选择最适合学生个体的方法,因材施教。要以学生为中心,更多地从关注学生、开发学生潜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方面去考虑问题,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3.系统科学理论。系统科学是一种科学方法论,能够促使我们以整体的观点、综合的观点来分析和解决教育教学的问题,努力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及建构优化的教育教学系统。有学者将系统科学的控制理论引入到高职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之中,采用了前馈控制与反馈控制、方式性控制和全程控制等方法,取得了一定成效。

(二)制订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政策依据

国务院和教育主管部门出台的职业教育改革文件是制订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政策法规依据。在构建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必须认真研究和分析有关国家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使建立的人才培养方案能够以法律法规为准绳。

1.改革“三种模式”。从2006年教育部颁布《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到2015年出台《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5]6号),教育主管部门对职业教育的办学模式、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模式提出了系统、明确、规范的意见,为科学制订与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提供了可靠的政策依据。职业教育要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必须坚持产教深度融合、校企协同育人的办学模式,实施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人才培养模式,推行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工作过程导向教学等教学模式。正像有学者提出的那样,“人才培养方案需要人才培养模式的支撑”,“将人才培养模式诸要素之间的有机联系作为方案的逻辑主线,支撑方案的内容与运作,是人才培养方案改革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

2.实施“五个对接”。2011年《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教职成〔2011〕9号)提出了“五个对接”的专业建设要求,即努力促进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五个对接充分体现了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本质特征与内在规律,是现代职业教育内涵发展的路径选择”,成为制订与优化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依据。

3.建立“一种机制”。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提出,要根据市场需求与专业设置情况,建立以重点专业为龙头、相关专业为支撑的专业群,辐射服务面向的区域、行业、企业和农村,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5]6号)进一步提出,要建立专业设置动态调整机制,建设适应需求、特色鲜明、效益显著的专业群。结合学校实际,以专业群变革传统的专业发展方式和教学组织,编制体现专业群特点的人才培养方案,包括确立基于专业群的人才培养定位,构建具有专业群平台课程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创建专业群共享的教学资源,按照专业群组织教学和管理,有利于形成专业集群优势,也有利于适应市场需求,逐步形成产业结构调整驱动专业改革机制。

二、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要素与框架结构

(一)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要素

要素齐全和格式规范是人才培养方案编写的基本要求。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既有外显的核心要素,又有内隐的核心要素。

1.外显的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核心要素。(1)基于人才需求分析,确定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首要的是培养什么样人的问题,也就是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问题,这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第一核心要素。专业培养目标是专业教育教学的预期结果,包括专业的具体培养要求,所培养人才的层次、类型、毕业生的质量标准及所从事的工作等。培养规格是指毕业生应达到的基本素质要求、知识要求、技能要求和职业态度要求,是培养目标的具体化。(2)基于人才培养目标和工作过程导向,重构课程体系与课程标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要解决的第二个问题是培养人什么,核心是课程体系和课程标准。从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出发,设置相应的素质教育通识课程、职业平台课程、职业方向课程和职业能力拓展课程,形成多元整合的高职教育课程体系。课程体系既要体现职业教育的特点,又要符合专业教育的“高等性”和“教育性”的要求。与此同时,也要求开设的每一门课程都要与专业培养目标相契合,体现对专业培养目标的支撑作用。(3)基于职业教育规律和学生认知规律,确定教学模式与评价方式。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要解决的第三个问题是怎样培养人的问题,核心是教学模式和评价方式。传统的以知识、教师和课堂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职业教育的需要,必须坚持以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教学为主线的“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也就是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与此同时,必须创新和转变考核评价方式,坚持评价主体的多元性、评价体系的科学性和评价方式的多样化,重视学生的职业素养、实践动手能力、岗位迁移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考核评价,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社会评价。

2.内隐的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核心要素。(1)人才培养方案需要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支撑。所谓内隐的核心要素是指虽然不能直接看到,但却起重要作用的因素。人才培养模式就是这样一种内隐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核心要素。这是由于人才培养模式在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具有统领的作用。不同的人才培养模式决定了不同的教育思想与教育观念、不同的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以及不同的人才培养内容与方法。只有将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人才培养模式内化于人才培养方案之中,才能实现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预期目标。(2)人才培养方案需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体制机制的保障。人才培养需要一定的环境与条件,师资队伍、实训基地等固然都很重要,但环境的核心要素是体制机制平台。对于职业教育来说,需要有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体制机制的保障,包括校企合作制订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人才培养,打造双师素质教学团队,建立生产性实训基地,开展应用研究和社会服务等。只有校企协同育人,创新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才有了机制上的保障。

(二)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框架结构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由原有的教学计划改进而来的,其框架结构必然应包含教学计划的主要内容。如专业的具体培养目标;人才培养规格要求和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修业年限;课程设置及时间分配;教学进程表;必要的说明等。2012年颁布试行的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给出了专业教学标准的基本框架,这一框架也应该是制订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框架的基本依据。

除了人才培养方案核心文本外,有的院校还提出了“1+4”的人才培养方案“文件包”,即1个核心文本和4个支撑文本。核心文本是对人才培养方案的基本规定,支撑文本包括人才需求与专业调研报告、职业与工作任务分析报告、课程标准和教学实施保障。这种思路也得到了部分高职院校的认同。

参考文献:

[1]陈解放.模式支撑――求解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的整体性[J].中国高教研究,2009,(10):70-71.

[2]祝士明,吴文婕.五个对接:现代职业教育内涵发展的路径选择[J].职教论坛,2014,(27):10-13.

[3]姚寿广.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方案基本框架的思考与设计[J].中国高教研究,2006,(12):62-63.

篇2

关键词:初中数学;高效课堂;以生为本;核心要素

一、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现状

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以来,虽然各地学校的初中数学教师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继承、发展并创新了许多高效课堂的教学模式,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大多数的课堂教学中仍出现了种种不尽如人意的现象:一些合作学习变成了低效或无效的玩耍,一些自主探索变成了低效或负效的“放任”,一些情境教学消减了学生的独立感悟,一些启发式教学堆砌了太多无聊的提问……并且在升学压力的魔咒下,很多教师出于无奈,不得不重新实施“题海战术”,使提高考试成绩的冲动遮蔽了数学教学的初衷。鉴于上述种种现象,笔者不禁要思考初中数学教学的目的何在,难道只是让新课程所倡导的教学理念流于形式,让课改在应试教育的阴霾下消失在一声声叹息中吗?不是的,作为新一轮课改的实践者,我们一线教师有义务让“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一宏大的目标得以实现。因此,高效课堂的有效教学模式就成为初中数学教学研究的热点问题。进行初中数学课堂的高效教学的研究,对于提高初中数学教学的质量,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二、高效课堂的核心要素

在传统教学观里,教育者掌握知识而成为教学的权威,学生沦为知识的受体,这种带有明显强制性的教育始终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学习不再快乐、主动、自发,而变成了一种针对心灵和人性的粗暴的维持、传承、胁迫、干预,从而严重压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抑制了学生固有的天性和能量,制约了学习效益和质量。因此,教学必须回到正途上来,回到“人本”“学本”和“生本”上来研究学生之于“人”的属性。这才是“教学”真正具有的意义。

当代著名教育改革实践者李炳亭说:“高效课堂以人本为基石,是培养学习能力、创新精神、意志品格、社会责任、实践能力的课堂。但高效课堂又不是一个简单的教学概念,它是以课堂为突破口,由教学、评价、文化三大系统建构而成的一个全新的教育概念。核心理念是相信学生、解放学生、利用学生、发展学生。”“相信学生、解放学生、利用学生、发展学生”归纳概括出来就是新课程一直倡导的“以生为本”,即高效课堂的核心要素。

三、实现高效课堂的核心要素的策略

在初中数学课堂上,如何实现高效课堂的核心要素呢?笔者认为:

1.树立学生第一的主观意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要

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并且每个学生是存在个体差异的。学生的个体差异表现为认知方式与思维策略的不同,以及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的差异。因此,教师要及时了解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要。教学中要鼓励和提倡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注重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显露出来的认知方式与思维策略的不同,以及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的差异。教学的全过程要尽可能地让所有学生都能主动参与,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引导学生在与他人的交流中选择合适的策略,丰富数学活动的经验,从而提高思维能力。

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教师要给予及时的关照与帮助,要鼓励他们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尝试用自己的方式去解决问题,阐述自己的想法;教师要及时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对出现的错误要耐心地引导他们分析其产生的原因,鼓励他们自己去改正,从而增强其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而对于学有余力并对数学有浓厚兴趣的学生,教师要为他们提供足够的材料,指导他们阅读,发展他们的数学才能。

2.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加强教师专业知识和职业素养的提升

教师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也不是知识的化身,而应是一个发动学习的人。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角色的界定意味着彼此疆域、行为和关系的界定,跨越了这个界定就等于“越轨”和“失位”,也意味着对彼此的侵占和伤害。角色论告诉我们,教师必须恪守自己的言行,做自己该做的事,而不是无限赋予自己以职业的“威权”,干涉、干扰学生的生活,乃至于成为学生的幽灵、梦魇。因此,教师要改变过去的角色定位,与学生一起成长,并将学生推向学习的前台。

篇3

关键词: 高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系统 构成要素 结构特征 运行机制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发挥国民教育在文化传承创新中的基础性作用”。大学肩负着培育社会栋梁,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职责。按照系统论的观点,高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传播系统包括主体、客体、中介和内容四个要素,传播过程就是四大要素协同作用的结果,传播系统具有整体性、层次性、稳定性的结构特征。探索高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传播系统的要素、结构和运行方式,有助于我们克服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传播的片面性,加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传播的针对性,做到总揽全局,自觉地、全面地抓好高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

一、高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传播系统的构成要素

根据传播学原理,高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传播体系包含传播主体、传播客体、传播媒介和传播内容四个基本要素。

(一)传播主体。传播主体是高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传播活动的领导者,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目标实现的组织者,在传播先进文化的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在高校传播主体可以分为两个层次:一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及其他任课教师、辅导员、班主任、主管学生工作的领导者等。二是群体层次:相关学生社团、学生党校、宣传部、学生处及相关专职部门,等等。

(二)传播客体。传播客体是指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传播活动的依托者、传播效果的体现者,即传播实施的对象——大学生。他们具有可塑性强、可控性易特点,但同时也具有极大的能动性。青年学子正处于身心发展尚未完全成熟的阶段,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完全定型,既有接受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需要,又容易受到西方文化价值观的影响,及时了解和掌握传播的程度和效果,及时得到青年学子对先进文化传播效果的反馈至关重要。

(三)传播媒介。传播媒介是连接传播主体和客体的桥梁和纽带,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传播活动的客观依据,是传播内容的物质载体。它包括传播形式和路径。传播路径则是传播效果的物质载体,校园网络、课堂、校园活动、校报校刊、校园景物等都可以成为传播载体。传播形式包含语言、文字、影像等。

(四)传播内容。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精髓的先进文化是传播的主要内容,包括、党领导下的革命文化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内容在传播主体与传播客体的交流互动中体现,使学生感受到真、善、美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并以此辐射影响大众。

二、高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传播系统的结构特征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传播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贯穿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传播的全过程,以及每一个环节,表现出一定的结构特征。

(一)整体性。整体性是系统的基本特征。但是,整体是由部分组成,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包含优秀中华传统文化、、党领导下的革命文化等各部分。各部分具有差异性,以作为指导思想,因此,用指代整个先进文化传播,这是从整体意义而言的;有时我们又用它指代先进文化传播的某一方面,比如优秀传统文化或者革命文化的传播,等等。尽管传播要素形式上相对独立,但要素一旦成为传播系统的组成部分,就会生成一种稳定结构,使先进文化传播系统按照一定的规律运行。同时,高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传播系统作为整个社会文化传播的子系统,与社会其他部门的文化传播保持有机的联系;对于自身来说,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本身是一个系统,有层次之分,有轻重之别,系统元素之间也相互依赖、相互影响。

(二)层次性。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传播结构是一个有核心的分层级网络结构。结构中的要素都有共同的根源性和指向性,即都是社会主义共同价值观和理想信念的必然反映,是社会制度在先进文化现象中的表征。这就决定了在文化传播结构形成的过程中,必然会形成一个核心要素,这个核心要素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它是把所有要素联系到一起的精神纽带,是社会生存、发展的内在动力,也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传播行为规范制度的基础,其他要素围绕这个核心呈现鲜明的层次性。

作为一个完善的先进文化传播结构,又要求各构成要素平衡发展。但并不表明可以忽视相对远离核心的要素。构成文化传播结构的任何要素的相对萎缩,都会影响文化传播的全貌,使文化传播结构出现不平衡。文化传播结构是一个有中心有层次的平衡结构。只有看到这一点,才能在复杂的文化传播结构中找到规律,从而在文化传播建设过程中分清主次,抓纲举目,达到全面发展。

(三)稳定性。相互联系的文化传播要素,一旦结合就具有极大的稳定性。因为在文化传播结构中,每一要素都处在纵横相交的联结点上,不会轻易移位或改变;每一要素都可以得到与之相联系的其他要素的支持,不会轻易被否定或抛弃;当某一要素发生故障时,其他要素可以帮助重新滋生或复苏。除非核心要素被彻底抛弃,作为整体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传播结构不可能自然解体。即使由于某一具体的传播主体出了差错,致使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传播在局部学生受阻,只要整个高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传播系统处于健康的状态,就不会影响到正常传播。个别组织出了问题,但整体高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传播还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四)动态性。高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传播是人类自身完善的精神素质,其本身具有内在的发展动力,而这种动力就蕴涵在先进文化结构要素的相互转化之中。随着先进文化的不断产生,决定了社会先进文化传播的不断变化,人们的认识水平和实践能力的不断变化也会导致相对稳定的先进文化传播结构有时会发生变化,这种转换既可以是局部的变动,又可以是整体的转换。当社会处于渐变过程中,传播处于局部的渐变中;当社会处于剧变中,传播也处于整体的突变中,因而动态性是文化传播结构生命力的表现。

三、高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传播系统的运行机制

厘清先进文化的传播机制,是推进先进文化传播的重要前提。高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传播作为一个内容庞杂的系统,其最终目标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精髓的先进文化获得大学生的高度认同,自觉成为先进文化的传播者和实践者。先进文化的传播机制就是传播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过程和方式。它包括领导机制、保障机制、运行机制和反馈机制四个方面。

(一)高效的传播领导机制。确定专门负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传播的组织领导和实施机构,统一负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具体领导和组织工作。按照宏观管理,积极引导的原则,首先,要重视发挥学生社团的创造精神,培养有效传播先进文化的有生力量;其次,要将传播内容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统筹安排计划、精心实施和客观评价,对传播各要素合理利用,达到最佳传播效果;最后,建立全面覆盖的管理机制,根据传播客体来选择传播内容,以“多方式、多途径、全员参与”的理念,形成传播合力。

(二)坚实的传播保障机制。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传播要想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必须建立坚实的保障机制。首先,必须建立高质量的传播者队伍。高校能否培养出具有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理念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传播的主渠道在课堂,在教师。传播质量和传播效果,关键在教师。培养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品德高尚的传播者队伍,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传播的内在要求,也是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传播的关键环节。

其次,建立保障制度,尤其是确立专项经费和实施项目化管理,明确相关部门及人员的责任和权利。合理调配各种资源,保障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传播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开展文化传播“教学研究项目”、“学术讲座”、“学术论坛”的经费支持,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传播切实贯穿于高校各类教学学术活动中。

(三)开放的传播运行机制。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传播是一个具有开放功能的系统结构。所谓开放,是指各要素受到外来信息影响时,仍维护核心要素,重新解释核心要素等机制,使整个文化传播在整体上保持平衡。同时,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传播结构又具有吸收外部信息的功能——同化功能。开放,是促进文化传播结构的变化的动力,而同化又是保持传播系统稳定的机制。正是对立统一的机制,使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结构一旦形成之后,就能在稳定中不断发展。

(四)科学的传播反馈机制。反馈是评价传播效果的根本依据,是推动传播良性发展的重要环节。通过建立科学的评价考核体系,才能实现对传播主体的激励和约束作用;通过建立及时反馈的渠道,才能主动深入了解传播客体;实现对传播效果的有效反馈,才能不断提高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传播体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为此,多方面识别、测评大学生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认同程度,进而探索这些原因的特征及其作用机制,从而为合理利用高校教育资源,构建让大学生满意和受益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传播体系,提供借鉴。

基金项目:

篇4

【关键词】信息技术;素质;创新;中小学

一、 信息技术对于素质教育的意义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已经成为我国迎接21世纪挑战的战略决策。素质教育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人才。素质教育强调全体性,即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素质教育强调主体性,即强调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以学习者的发展为中心。素质教育强调学生的个性发展,强调发展学生的特长和个性。素质教育是我国迈向21世纪的教育新理念。

教育是振兴中华的根本事业,是实现中华民族腾飞的关键。在迎接知识经济和信息化社会挑战的时刻,素质教育的创新成为教育界乃至全社会的共识,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成为各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研究的热点课题。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必须要面向素质教育,立足学生的素质创新,以素质教育理念为指导,以提升学生的素质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为最高目标,以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为核心任务,架构符合我国国情的信息技术课程理念和目标,形成合理的信息技术教育体系。

二、将信息素养作为渗透素质教育的核心要素

(一)信息素养的定义、内涵与外延

信息素养概念是从图书检索技能演变发展而来。1989年美国图书协会下设的“信息素养总统委员会”在其研究的总结报告中给信息素养下了这样一个定义“要成为一个有信息素养的人,就必须能够确定何时需要信息,并具有检索、评价和有效使用信息的能力。”这一标准包含了信息技能、独立学习和社会责任三个方面内容,进一步丰富和深化了信息素养的内涵与外延。综合运用以上技能所形成的信息问题解决能力,基于这样的理念,他们共同创造了包括六大技能的信息问题解决方案,简称“Big6技能”,并设计了专门的技能训练课程,开展了长期的实践研究,该项研究已从大学扩展到美国的中小学,受到普遍欢迎。

(二)信息素养是人的必备素质

我们正处在一个经济飞速发展和转型的时代,传统的以大量消耗原材料和能源为特征的经济正在丧失其主导地位,知识经济正在显现蓬勃生机。以多媒体、网络化和智能化为特征的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人类迈进了信息化社会的大门。信息化社会的发展要求人的素质与之相适应,要求人必须具备获取、存储和交流信息的能力,信息素养成为衡量一个人素质高低的标准,成为人的整体素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必须将信息技术的培养作为渗透整个素质教育的核心要素,并力求将对信息技术的培养融入到有机联系的教材、认知工具、网络以及各种学习与教学资源的开发之中,以形成人对信息的有效把握,培养人查找、评估、有效利用、传达和创造具有各种表征形式的信息的能力,并由此扩展对信息本质的认识”。

三、信息技术对素质教育的创新应用

面向素质教育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必须以素质教育为指导思想,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从课程内容到课程目标、课程评价和课程资源,都必须体现素质创新的教育理念。

(一)课程目标的架构

信息技术课程目标与其他课程目标具备同样的课程目标取向,其可以分为面向学科体系、面向社会需求、面向学生个人发展三个方向,我国以前的计算机教育主要侧重于面向社会需求,当前的信息技术教育应该是兼顾三个面向,重点以学生的个人发展为核心。根据我对我国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目标的理解,特提出对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目标架构的设想。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应该分领域和分层次的动态的目标体系,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目标可以分为三个方面:信息意识和信息伦理道德、信息基本知识(对信息的科学理解)和信息能力,这三个方面是并列的和相互制约的,核心是信息能力的培养,但是信息能力是分为三个层次:基本知识与操作、基本的信息能力、发展的信息能力(交流协作、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问题解决、决策能力),这个能力在发展层面上是递进的关系,体现了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目标的递进性和层次性。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目标的设定,除了体现基本的信息素养之外,在高中阶段,应该体现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为学生的升学做试探性准备工作。

(二)教学模式和方法的创新

传统的计算机课程强调的教学方法是讲练结合,忽视学生自我的探究能力的培养,压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忽视学生课堂学习的主体地位。信息技术教育不但是课程内容的革新,也是学习方法的革新,传统的讲练结合的模式不能应用于信息技术教育,而应该是探索新型的模式,有关学者提出了新型的信息技术学习模式,强调研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协作性学习和自主性学习等多种学习的统整。教学方法和模式的革新必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应该贯穿能力本位的思想,目的不在于给学生灌输了多少知识,而在于侧重于学生能力的培养,体现教育的素质创新。

(三)课程评价内容和方法的革新

传统的计算机课程评价,比较强调结果评价,不强调或者不能实现过程评价,从而也就不能真正地实现对学生的学习成果的评价,真正起到激发学生兴趣,促进其学习发展和进步。信息技术课程学习成果评价的主要依据是学生在单元学习结束时提交的作业或作品,要注意尽量给学生展示、说明的机会;注意观察、指导学习结果形成过程;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成果。学习成果评价的内容一般说来涉及学习目标的各个方面,包括:认知、技能、情感等。学习成果评价的方式主要包括教师评价、学生互评、学生自评等方式。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是现代教育评价的一个突出特点。其意义在于重视学习主体,重视学习者反思,以期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的发展。面向素质教育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评价,应该充分体现学习者主体地位,以学习者为评价中心和主体,以促进学习者学习兴趣为评价目的。

篇5

在分步实施和构建“‘学本式’卓越课堂”(简称学本课堂)过程中,为了进一步规范课堂基本结构,明确学生主体地位,引导教师将“学本课堂”具体目标转化为课堂教学行为,沙坪坝区于2013年专门开发了《“学本式卓越课堂”新授课评价指导标准》,目的是通过以课堂评测来反向促使课堂主体转换、形成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形态。只是在标准的具体操作过程中,很多学校发现《全区标准》指标全面、涵盖面广,但在具体应用时,要求听课观察的要素太多,分值也特别细,这就导致评价很难完全按标准完成。所以,如何构建更适合学校校情、更有学校独特品味的“学本课堂”评测标准,自然就成为了各个学校在本轮课改推进中需要思考和建设的问题。重庆市第七十一中学校作为沙区的一所单办初中,在三年多的“学本课堂”推进过程中,也在课堂评测标准的建设和应用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尝试,本文就以该校课程评价标准的建设和应用为例,谈谈“学本课堂”评测标准建设和应用的几点思考。

以校本教学模式为基础

《国家中长期规划》明确指出:“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学校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注重教育内涵发展,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因此各类学校在“学本课堂”推进过程中,既要重点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又要努力创建符合学校校情的“学本课堂”教学模式或范式,形成学校特色。

一个学校的教学模式或者说教学范式,既有可能表现为课堂教学中的几种基本策略,也有可能体现为课堂教学中的几个环节步骤,因此,在对课堂进行评测的过程中,这些基本策略或者环节步骤往往就会成为关注的重点或热点。如学校在2013年初提出了“双心五步”和美课堂教学模式,强调学校所有课堂要体现“双心”和“五步”的基本形态,其中“双心”是指要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核心,这是课改中必须关注的两个焦点。“五步”是指课堂结构要有“激趣、自学、探究、展评、拓展”五个基本环节,这是彰显课堂教学“过程活动化、内容问题化”的基本框架。在此基础上,学校为了对课堂进行规范和评价,依据《全区标准》开发了《“双心五步”和美课堂评测标准》。此标准既能体现学生为主体的问题式导学,也能体现学校课堂教学的五种基本形态,既有学本课堂的基本要素,也便于操作评价。

应用要有适当的灵活性

教学模式作为一种较为稳定的教学设计思路和活动组织框架,本质上只是一种教学习惯和一种教学方式。由于不同教师的教学习惯、教学能力存在差异,不同课型知识呈现形式、学生活动方式也存在着异同,因此与之对应的课堂评测标准,在具体应用时也就应有适当的灵活度,需要做出适当变型。

学校在制定了课堂评测标准后,对各型各类课堂进行评测时,不要拘泥于评价标准,提出在课堂评测时,要注意“新课重自学、复习重拓展、实验重探究”以及“理科多问题、文科多活动”的区别和差异,评测时要适当地更多关注这些重点和区别,以便合理地做出评价。当然无论对什么课型的评测,都要坚持“小组合作是基础、问题呈现是关键”的核心评测标准。

另外,对于教学能力处于不同层次的教师,学校提倡“一般教师套模式、骨干教师变模式、优秀教师创模式”的应用策略,所以,在实施课堂评测时,一方面强调以课堂评测促使课堂入格,另一方面也希望每个教师在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前提的基础上完成模式创新,从而形成百花齐放的课堂教学结构,所以,在具体评测过程中,学校以标准为根本,但对课堂教学中不同环节的时间长度、问题难度、拓展效度等都做了适当的关注和评价。

内容和应用要彰显学校文化

模式只有注入思想才有活力,模式只有渗透文化才有灵性。因此,根据教学模式而制定的课堂评价标准无论在内容体系上,还是在应用的实践过程中也应该呈现出学校的特色文化。

学校所提出的《“双心五步”和美课堂教学模式》本身是基于新课改理念的要求和学校教学实际提出的,随着学校“和美教育”校园文化的建设,学校把“和美文化”的核心元素“礼诚勤孝善”也逐步地{入到教学模式和课堂评测标准之中。在这三年的推进过程中,学校的课堂评价标准虽然在核心要素上仍然是“双心五步”的基本框架,但在策略应用上却在根据学校的文化建设不断地融入和丰富。

篇6

关键词学历案 主题 目标 环节 评价 核心素养

“学历案”是由华东师范大学崔允t教授提出的一种学习方案,是指“教师为了便于儿童自主或社会建构知识,围绕某一主题而设计的学习过程的专业方案”[1]。“学历案”是学生与教材之间的学习介质,其最大特点在于:以主题单元为设计单位,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力为主要目标,以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为终极旨归。本文以高中历史“学历案”的设计为切入点,结合具体实例,着重探讨“学历案”设计应关注的四个核心要素:主题、目标、环节、评价。

一、主题要彰显课堂教学的灵魂

1.厘清主题设计的价值

主题,是一门课程学习的要点、中心思想或主要观点,是将分散的学习内容整合在一起的“粘合剂”[2]。简言之,主题是一节课的灵魂和内核。“学历案”要体现一个专题一个中心的设计策略,其最大特点在于:以主题单元为设计单位,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力为主要目标。高中历史“学历案”的设计只有突出主题,才能彰显灵魂。要实现新课程改革中“使学生学习变得更加主动、有趣、活泼”的教学目标,唯主题二字可行之。因此,我们在设计“学历案”时一定要以主题理念作为指导思想,并落实到具体的环节中。

2.明晰主题设计的策略

“学历案”的核心理念是让学生“如何学会”,着重培育学生的学习素养和思维习惯。“学历案”与传统的“导学案”不同,导学案是一节课教案和学案的合体,而“学历案”则是一个主题的教学方案。高中历史“学历案”的主题设计一般以单元为单位,无须分课时,体现整体学习的特性,课时涉及范围1~5课时。而现行高中历史文本都是按照专题的模式编写,主题内容非常突出,为“学历案”的制作提供了可能。

3.突破“导学案”的瓶颈

经调查发现,传统“导学案”在使用的过程中问题不断显露:其设计更多窄化为应试训练,功利色彩过于浓厚;在凸显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忽视了教师的主导作用;过于强调学生的预习环节,从而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等等。当下,中学历史教学已进入核心素养时代。如何将培育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与中学历史教学有机结合,是当下中学历史教学值得考量的重要课题。在这样的背景下,基于提升学生学习力、培育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学历案”就应运而生。

二、目标要提升学生的学习力

1.目标设计要以《课程标准》和学情为依据

现行高中历史教材的特点是一标多本,在统一的课程标准之下,同一考区有多种版本的教材同时使用,学生的史学素养与学习能力参差不齐,因此,课程标准和学生情况是制定教学目标的重要依据。新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正在紧锣密鼓地修订之中,《新课标》修订的核心目标之一是“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3]。将历史核心素养列为重要内容之一,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适合每个学生的发展。

2.目标设计要易于落实、便于评价

目标设计必须是本专题能够完成的,不能贪多求全,更不能照搬一些资料上的内容。另外,目标作为课堂成效评价的重要依据之一,如果目标在教学活动中不易落实或无法落实,那么这个目标就是假大空。教学目标如果不科学、不严谨、不实用,最直接的影响是课堂教学成效,从长远来看也不利于学科地位的建设,因此我们在预设目标时一定要反复推敲、不断完善,使之严谨科学。“学历案”的目标设计要遵循教育规律,更要符合学生发展规律,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要给学生留足时间和空间,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3.目标设计要构建学生学习共同体

目标设计的重要追求是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多种有效的路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历案”以专题作为教学单元来组织课堂教学,从而扩大了学生学习的时空自由度,为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拓展学习整合出更多时空。通过学生的合作与探究,能够激发他们学习历史的兴趣,使之更接近学习“最近发展区”,构建学习共同体,提升学习力,从而有效培育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

三、环节要体现学生的学习“经历”

1.环节设计要体现学生亲力亲为

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基本上是由新授课、复习课、讲评课三种类型构成,课型的不同决定了“学历案”的具体环节也不尽相同。传统新授课“导学案”的设计制作,主要包括课题、课程标准、教学目标、重点难点、知识生成(知识梳理)、重难点突破、学习成效的评价测量等环节。而“学历案”制作则注重学生学习“经历”的设计,突出核心问题的设计、学生有效活动的设计、学生学习方式的设计,强调“做”中学和“教”中学。学生依托“学历案”可以将知识充分内化,从而实现深度学习。课堂上学生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要留足,环节设计可以增减,总的原则就是要能够呈现如下过程:学生根据目标生成知识,突破重难点形成自己的认识,最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达到“学会”这一目的。

2.环节设计要兼顾不同类别的学生

环节设计要有高低层次之分,兼顾不同类别学生的需要。由于智力、学习习惯等多种因素,学生的学习能力还是有区别的,我们通常把他们区分为:优秀生、中等生和学困生。“学历案”的设计环节中,一定要兼顾不同基础的学生,材料呈现、问题设计要有区分度,使不同阶段的学生都能得到很好的发展,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发挥想象力。“学历案”设计的目的不以知识学习为主,重在提升学生的学习力,培育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学历案”打破了课时界限,融合专题教学,使知识更加系统完整。在实际的教学中,低层次的目标一般表述比较准确到位,但高层次的目标大多比较抽象。这是因为前者相对直观容易,后者须要花费一定的精力去思考。目标抽象化会导致学生在学习上方向感不强,没有抓手,课堂成效考评困难。因此,目标的表达要直观、清晰、明白。

3.环节设计要凸显教师的主导作用

传统“导学案”在凸显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忽视了教师的主导作用,而“学历案”的设计很好地弥补了这一不足。“学历案”的设计既不能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更不能为了应试而设计。学生的学习离不开教师的指导,指导是教师行为,学习是学生行为,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所以学习居于主导地位,指导则处于从属地位,但指导决定学习的成效。指导主要是方法和方向层面的,学习则是运用方法获得知识与运用知识的过程。

譬如:在讲述人民版必修二专题五《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根据教材归纳完成下表(楷体部分由学生来完成)。“商品输出”、“资本输出”这样的结论,学生可能无法完成,需要教师的点拨与补充。

4.环节设计要构建立体知识体系

“学历案”是碎片化的整合和即时反馈的支点,其制作要遵循“互动、整合、灵活”的基本原则。以知识梳理环节为例,基础性的内容,以留白填空的形式呈现,学生就必须通篇阅读教材内容,并作出相应的归纳和概括。将零散的知识碎片构建成立体知识体系,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知识,对学生的能力和素养培养才有帮助。知识体系的整合方式有知识表格、知识树、思维导图等。

譬如:在讲述人民版必修二专题五《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时,为了更好地掌握历史知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构建思维导图(见图1)。

通过以上实例可以发现:学习的知识往往是片面的、呈点状的。很多知识会很快遗忘的原因就在于,它们只是脑海中零散的存在,并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而“学历案”则能将零散的知识进行归类和梳理,将所有的点连成一个面,进行系统归纳,然后带给我们更多的是梳理问题的方法和思维方式。

5.环节设计要依托互联网技术

“互联网+”的大数据时代,不是以量取胜、以知取胜的时代。历史教学要“瘦身”,要净化滞后无效的“垃圾知识”,只把核心知识传授给学生即可。在“学历案”的环节设计上,要培养学生从网络上检索信息的习惯,实现移动互联网与历史教学的“无缝连接”。学生通过网络知识访问与搜索,既培养了学习兴趣,同时也培育了历史核心素养。“互联网+”时代的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能帮助学生主动学习,给学生带来无限的想象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四、评价要成为课堂教学的标尺

1.评价设计的必要性

“学历案”旨在通过评价知道学生是否在“真”学习。评价应该是多途径的,课堂评价的本质应是基于学生思维发展的问题提出和解决[4]。课堂教学活动的评价是按照目标、任务和成果,收集学生学习过程中各种心理反应。换言之,评价实际上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过程,是由一个个评价节点形成的整体,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评价内容上,要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变化;在评价标准上,要更加突出知识与技能的辩证统一;在评价主体上,要更加在意学生的自我评价;在评价作用上,要更加注重激励和发展。

2.评价设计的基本要求

在设计“学历案”时要特别注意评价的预设,即评价先行。设计评价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在每一个体现学生活动的环节都要有一个评价的模块,但不能占据太多的空间;(2)评价部分要简单易行、便于操作,不能占用太多的时间;(3)评价应分为学生自主评价和教师评价两个方面,附上标准,形成等第。学生在他人展示成果的时候,对照自己的成果完成自主评价,并根据同学、老师的点评替老师完成教师评价。通过分阶段、分层次评价,才能使学生发现自己的特长,明确自己发展的方向,增强学生主动发展的意识、学习的自信心。在评价设计时,最好采取多鼓励、少批评的做法,以个体评价为主,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

不可否认,高中历史“学历案”的设计需要的要素很多,本文所阐述的四个核心要素显然还不够全面。“学历案”设计还“在路上”,还有很大的探索空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学历案”的出现并非否定长期广受追捧的“导学案”,“导学案”还要依靠其优势继续发挥重要作用。“学历案”设计要坚守以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为终极旨归,只有如此,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构建学习共同体、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力”,进而推动新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

参考文献

[1] 崔允t.学历案:一种新的教学思维[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2] 陈新民.主题探究法在历史与社会教学中的运用[J].教学月刊:中学版,2015(1-2).

篇7

一、有效性教师研修

教师研修的有效性是指研修对象通过研修之后,本体性知识得到拓宽,条件性知识得到更新,实践性知识得到提升,缄默性知识得到丰富,教育教学实践得到改进,教育智慧得到启迪。在研究过程中,我们通过对一线教师进行问卷调查与访谈,了解到教师对研修效益的理解与我们原有的观点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原本我们总认为研修有没有效益,主要看研修者有没有按要求完成研修内容。但是,老师们却认为研修的效益是研修内容是否符合研修对象的学习要求,研修目的是否指向研修对象改进教育教学实践,研修的方式是否有利于研修对象对教育教学问题的深入交流与研讨。从教师们对研修目的、内容、方式等方面的认识来看,“有效”是教师研修的关键。

二、有效性教师研修的探索

基于上述认识,我们把教师研修有效性定位在帮助教师解决教育教学的实际问题,提升教师教育教学的能力与水平,从而把研究重点放在了有效教研与有效培训两个维度。

1、有效教研

有效教研指教师通过参加教研活动,能更加准确地理解与把握学科课程目标,能对原有的教学实践行为进行反思,对已有的教学方式有修正的思考。有效教研应体现五个核心要素:目的明确、载体真实、方式恰当、互动有效、引领到位。因此,我们确立了“以‘两读’为主线、以教师为主体、以问题为对象、以课例为载体,多元参与,分类实施,形式多样”的有效教研基本思路。“以‘两读’为主线”,即一切教研活动都要以引导、帮助教师读懂课标、读透教材为目标。“以教师为主体”,即让一线教师有更多的参与教研的机会。“以问题为对象”,即让教研回归教学原点,研究影响课堂教学质量的真实问题。“以课例为载体”,即每次教研活动都要有真实的课堂教学案例为素材。“多元参与”,即每次教研活动以一线教师为主,备课组长、教研组组长、学校领导、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教研员、学术团体会员等共同参与。“分类实施”,即按不同对象开展不同类型的研讨活动。“形式多样”,即根据研究内容和活动目的、参与对象,选择与确定具体的活动形式。

2、有效培训

培训的有效性表现为参训者对培训形式乐意接受,并积极参与。有效培训应体现四个核心要素:参与积极,善于对话,观念先导,训练融合。因此,我们确立了“完善培训管理,改革培训课程,拓宽培训渠道,加强培训研究”的有效培训基本思路。

完善培训管理,即建立健全培训规划、培训实施过程、培训效果评价等有关制度,严格执行培训办班管理制度,强化培训过程的实效性、培训结果的真实性和培训信息的完整性。

改革培训课程,即围绕培训目标进行培训调研,结合教育教学改革动态,有针对性地设置学习内容。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相结合,必修课程分为公共必修与项目必修,师德教育、新课程理论为公共必修课程;选修课程分为公共选修与项目选修。课程内容选择方式采取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方式,既体现导向性,又能满足参训者的实践需求。

拓宽培训渠道,即与有关高校、教师远程网络研修机构建立联系,采取多种形式办班。如举办学历教育函授班、远程网络学历教育、远程网络学科培训,以及依托高校举办专项研修班等,不断拓宽培训渠道,为参训者创造更有效的学习机会。

篇8

一、新课程标准下的初中数学教学过程是多种要素的有机结合体

在新课程标准下,数学教学过程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途径,它突出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师是数学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在设计教学目标、选择课程资源、组织教学活动、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以及参与研制开发学校课程等方面,必须围绕实施素质教育这个中心,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创造性地进行教学;学生是数学教学过程的主体,学生的发展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学生的学习应是发展个人心智、形成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数学教学过程是教师根据不同学习内容,让学生采取掌握、接受、探究、模仿、体验等学习方式,使学生的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教材是数学教学过程的重要介质,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应依据课程标准,灵活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充分利用包括教科书、校本资源、网络在内的多样化课程资源,拓展学生发展空间。

二、新课程标准下的初中数学教学过程的核心要素是师生相互沟通和交流

在新课程标准下,数学教学过程的核心要素是加强师生相互沟通和交流,倡导教学民主,建立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营造同学之间合作学习的良好氛围,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创造有利的条件。教学要依照教学目标组织学生充分讨论,并以积极的心态互相评价、相互反馈、互相激励,发挥集体智慧,开展合作学习,教师高超的教学艺术之一就在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情感,使他们由客体变为主体,从而积极、目的明确、主动热情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强调教师与学生的真诚交流,不能与学生交心的老师将不再是最好的老师,真诚交流意味着教师对学生的殷切的期望和由衷的赞美。作为教师,应该在数学教学过程的始终都要对学生寄予一种热烈的期望。并且要让学生时时感受到这种期望。教师要善于发现并培养学生的特长,对学生已经取得或正在取得的进步和成绩给予及时、充分的肯定评价,从而激发学生的自信心、自尊心和进取心。

三、新课程标准下的初中数学教学过程的完美实现在于教师与学生的充分理解和信任

在新课程标准下,要求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充分理解和信任学生。教师在课堂上应该认真了解学生的思想实际、现有的认知水平,了解他们心中所想、心中所感。在吃准、吃透教材和学生的基础上设计科学的教学方案:备教学目标,更备学习目标;备教法,更备学法;备教路,更备学路;备教师的活动,更备学生的活动。要积极创设能激起学生回答欲望、贴近学生生活、让他们有话可说的问题、有充分发表自己看法和真实想法的机会,变“一言堂”为“群言堂”。当然,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也不能“放羊”,在学生说得不全、理解不够的地方,也要进行必要的引导。课堂上,教师应该做到三个“不”:学生能自己说出来的,教师不说;学生能自己学会的,教师不讲;学生能自己做到的,教师不教。尽可能地提供多种机会让学生自己去理解、感悟、体验,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认识,激发学生的数学情感,促进学生数学水平的提高。

篇9

一、制作课堂演示型课件的必要准备

教学是根据对象和目标,将教学中的诸要素有序、优化地安排,设计并实施教学方案的过程。据此,建设由演示型性多媒体课件所构建的课堂教学,其课件的制作与使用必须符合教学实施者的整体设计,使之成为体现教师运用系统方法解决教学问题,达成预期最优教学效果的有机组成部分。一名教师在设计课堂演示型多媒体课件时,应该充分尊重学习者的特点,依据预定教学目标和整体的教学设计,合理选择课件的内容呈现方式,以使其能够满足一定学习群体需求特征。从而通过有目的的课件设计,来实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因此,要想切实提升课堂演示型的多媒体课件制作的效率与质量,必须做好课件制作的前期准备。具体如下:

1.做好教学对象的分析准备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也是教学目标实现的具体对象。就如同教师对教学的思考和操作应以学生为核心一样,进行课堂演示型多媒体课件的设计与制作,也应围绕学生来进行。认真分析学生的心理特点、能力特点、知识基础、情感特点等诸多方面,最大限度采用符合学生审美情趣的课件素材、画面组合、文字展现…….只有如此,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所设计的课件真正发挥出最大的作用,形成对教师达成预定教学效果、实现预定教学目标的最大支持。反之,则必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多媒体演示型课件的应有作用,并对教师的教学产生不利的影响。

2.做好教学目标的分析准备

课件设计应符合教学目标的要求。课件的设计与制作要从具体教学目标出发,全面综合考虑如何利用课件的功能,制作出能够帮助教师解决教的问题,帮助学生解决学的问题的课件。并在此基础上利用课件和结合其他教学手段达成教学目标的实现。

3.做好教学内容的分析准备

课件是针对一定教学内容表达的支持方式。教师制作课件时应认真思考教学内容中的知识点、难点、重点,以及它们之间的内在的逻辑关系。在综合考虑教学中的重要因素前提下,根据易于理解、充分表述、阐释清晰地展现教学内容的原则,合理择取Powerpoint中优于传统教学方式的表达手段,以适当的演示性多媒体信息,如文本、图形、图像、动画、音频、视频等,高效阐释教学内容中的重要知识点和逻辑性,才会确保课件对教学的支持。尤为重要的是教师对教学内容的充分理解。在制作课件时,教师要考虑选择哪部分教学内容制作成教学课件,并要想清楚,这部分教学内容的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是什么?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优势在哪里?如何选择适当的媒体信息(如文本、图形、图像、动画、音频、视频等)来实现呢?内容如何呈现才会显得简洁与逻辑?简洁,能保证你的内容被学生注意到,逻辑能保证学生思维与课件内容呈现的连续。具体的内容可以借助思维导图建立知识内容之间的结构,这对课件的框架结构与导航设计有很大的帮助。

二、课堂演示型多媒体课件高效制作流程

如果抛开诸多外在因素的影响,我们不难发现,影响课件制作质量和效率的因素绝不仅仅是课件制作人员对软件操作的熟练度,更为重要的是在制作课件过程中对课件制作核心要素和正确制作流程的掌控。不能明晰影响课件制作质量的要素,就难以有针对性地进行课件整体设计;不能掌控正确的制作流程,就会使课件制作局限于非理性的低效操作,从而使制作陷于无序化之中。有鉴于此,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对课件制作核心要素的理解和把握,以及使用正确的流程进行课件设计和制作,才是提高课件制作质量和效率的关键。下面就是对课件制作的正确流程加以阐明。

1.明晰课件制作的核心要素是提升课件制作质量和效果的前提

影响课件制作质量和效果的核心要素主要有三点:

(1)内容要素:课件所要传递的教学信息。

(2)形式要素:课件以什么样的形式表现教学信息,如文本+图片、文本+视频等。

(3)技术实现要素:用软件技术手段把教学内容按预定的表现形式表现出来的方案。

如果在课件制作之前,能够根据预设的教学内容和受众的关注特点来选择恰当合理的信息传递与表现形式,同时又可以根据内容和形式选择相应的技术手段,并有针对性的熟练相关技术,那么,在课件制作过程中,就会有的放矢提升课件的制作质量和效果。从而使课件制作的整个过程更具针对性。

2.直接在教案里进行课件脚本设计是提升课件制作效率的有效手段

一般的课堂演示型多媒体课件开发流程可分为前期分析、方案设计、开发制作、测试评价四个部分。教师做一节课的课件,按这样的流程要求,必须做需求分析,写制作脚本。对教师来说都比较陌生,容易引起畏难情绪。但是,如果将备课过程与课件制作过程结合起来,以教师熟悉的方式——教案的编写,直接在教案里进行课件脚本设计,则降低教师的操作难度,使课件制作同整个教学设计联系得更加紧密,而且,还可以节省制作的时间。这种课件设计方法的确可以算的上是一种实用、方便而有效的提升课件制作效率的方式。同常规的课件设计相比,其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确定了哪些教学内容需要借助多媒体方式表达——使课件的内容更明晰、更加符合实际教学需求。同时可有效保证整个教学流程的顺畅。

(2)确定了哪些教学任务或活动要通过计算机来实现,如创设学习情境、模拟实验过程等——使课件的表达更富于针对性,辅助作用彰显而又突出。

(3)确定了哪些内容更适合使用计算机来完成,如随机出题,及时向学习者提供反馈信息,统计答题情况等——节省时间,形成互动,有利于建设高效而又人性化的课堂。

制作一个课件,一定要有一个好的构思,没有好的构思,就没有好的课件。很多初学者在制作课件时,往往把注意力放在某张幻灯片上,而这张幻灯片在整个课件中起什么作用,与其他幻灯片有什么联系,用什么技术手段或媒体来达到教学目的考虑不多。关于这点,初学者需要特别注意。

3.注意平时的素材搜集、编辑是提升课件制作效率和质量的保证

平时有目的和针对性地分类收集课件制作素材,并根据可能的需要进行简单编辑,在制作过程中,可以节省大量的素材查找、重新编辑时间。而且,在制作时不会因为素材资料不够、时间不多而导致粗制滥造。这也是提升课件制作质量和效率的有效保证。课件素材的收集、编辑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制作课件时需要很多图片素材,可以用PowerPoint自绘图片工具栏的工具进行绘制,用扫描仪扫描,用数码相机进行翻拍,或用截图软件获取电脑中浏览的画面,还可以利用互联网从网络上获取丰富的图片素材资源。图片素材的简单编辑,如删除图像多余部分,可以选择PowerPoint的图片工具栏里的工具完成。如果要进行更高级的编辑则可以利用看图软件如Acdsee或专业的图形图像处理软件PhotoShop来进行。

(2)动画素材的搜集、编辑与制作

在Powerpoint中,可以通过自定义动画中的进入、强调、退出、自定义路径四种类型中的一百多种动画进行组合实现多种形式的文字或图片动画,还可以通过插入外部的SWF动画,或直接通过插入GIF格式的图片动画。平时就要注意从网上或相关的素材盘中搜集保存别人已经制作好的某些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部分的动画片断(可称之为积件),以备自己制作相关课件时借用。如果动画素材不完全符合自己课件的需求,对于SWF动画,如果有源文件,则可以用Flash软件重新编辑;如果没有源文件,则可以利用诸如硕思闪客精灵、SWiX Free、SWFDecompiler等SWF反编译软件进行处理和编辑。当然这需要教师熟悉这类软件的使用。另外,对于有版权的原作品,一定要注意尊重原作者的知识产权。

(3)声音素材的搜集、编辑与制作

在PowerPoint中的动画效果中集成了很多提示声音,如风铃、激光、打字机的声音等。也可以直接插入外部的声音素材。声音的编辑与制作建议使用声音编辑工具软件,如CoolEdit等进行。

(4)视频素材的搜集、编辑与制作

视频素材可以利用手机或摄相机的拍摄功能完成,或是利用互联网到相关的视频网站去搜索课件需要用到的教学视频。视频的简单编辑建议使用视频编辑工具软件,如会声会影软件进行。

4.养成根据设计流程精确制作课堂演示型多媒体课件的习惯是提升课件制作质量和效率的重要方式

根据课件的教学设计与教案中的课件脚本设计,首先设定课件界面包括课件的片头设计,课件的封面,课件的主界面,课件的各内容界面,课件的帮助界面,课件的退出界面,并建立各界面之间的导航交互设计。然后,在各界面导入事先做好的各种多媒体素材,并对这些素材进行排版设计和交互设计。规范化的操作,会减少无效工作时间,对课件制作软件功能理解更加透彻,也会使具体的操作更加熟练,从而使工作效率更高。

5.测试评价是保障课件质量的关键

课件测试、评价和修改是课件开发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课件的测试首先是对每一个功能项进行测试,然后对整体应用进行测试。课件的评价从信息呈现、人机交互、教学过程控制、文档提供等方面进行课件的评价。依据测试与评价,进行修改,适应课堂的教学。很难想象,一个没有经过测评的课件就直接应用于实际教学,其质量和效果是如何保证的!

三、结束语

多媒体课件正在朝着网络化、智能化和虚拟现实的方向发展,但课堂演示型多媒体课件当前还是在学校教学过程中应用得最广泛的多媒体教学课件。随着软件业的发展,开发课堂演示型的课件会变得越来越简单。但是,要设计制作出好的课堂演示型多媒体课件,还是要正确地认识课件,掌握快速高效的课件制作方法,建立自己的课件素材库,掌握将自己的教学思想与流程转换成课件的方法。教师要尝试将教学内容、课件实现与制作工具的功能化合二为一,才能跟上信息时展的要求,开发出更多更好的课件,满足多媒体教学的需要,把我们的课堂教学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参考文献

篇10

我们大部分老师都曾经历过或正在经历这样的场景:“我讲这么多遍,你(们)怎么还不会啊?!”老师站在讲台上煞费苦心、呕心沥血,换来的却是学生们迷茫的眼神与疑惑的表情。其实这里面潜藏的是一个逻辑推导问题――教师教了,等不等于学生学了?学生学了,等不等于学生学会了?从行为学视角来看,从“教师的教”到“学生的学”这是一种人际转换,而从“学生学了”到“学生学会了”则更多是一种自我转换,显然,在日常的教学中我们没有给予后者太多的关注与考量。如果教师教了,学生学了,但学生没有学会,那么我们的教学显然在做无用功,对学生而言也就没有发生真正的学习。

那么,什么样的教学方案才能有效规避学生“虚假学习”“游离学习”的现象,促进并保障学生始终“在学习”“真学习”?在这儿,我们给大家引介一种关注学生何以学会的教学方案――学历案。看到学历案,我们可能会自然地联想到教案、学案、导学案等,它们诸间到底有何区别?

“教案”,教师基本上天天都在写,它一般关注的是“教师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体现的更多是教师的教学思路,不太会关注“学生怎么学”以及“是否能够学会”的问题,完全是基于教师立场的设计。而“学案”关注的更多是“学生学什么、怎么学”的问题,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设计。从“教”案到“学”案,这绝非是简单的一个字的化,而是一种教学理念的更新。“学案”侧重对学习内容的挖掘,根据学习内容设计学习目标,进而设计指向“学生怎么学”的过程。又因其具有一定的“导学性”,故有时亦称“导学案”。从关注“教师的教”转向关注“学生的学”,无疑是种突破与进步。但“学案”也有局限――不太关注评价,即在整个方案设计过程中忽视了“学生是否学会”以及“学到什么程度”的问题。也就是说依照“学案”的结构和内容,它只注重学生如何学的客观程序的安排,忽视或弱化了学生学的有效性即“是否学会”的关注。

为此,华东师范大学的崔允t教授及其团队开发与研制了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案――“学历案”。其功用主要是对“导学案”的有效性进行深度挖掘、提升和转变,从而促进教学各要素联动一致起来指导学生“学什么”“怎么学”以及评价学生“是否学会”,力求让学生学习的动态需求得到及时有效的评测与满足。崔教授还给学历案下了一个明确的定义,认为学历案“是指教师在班级教学情景下,围绕某一具体学习单位的主题、课文或单元,从期望学会什么出发,设计并展示学生何以学会的过程,以便学生自主建构或社会建构经验、知识的专业方案。它是教师设计的、规范或引导学生学习用的文本,是学生通向目标达成的脚手架;它是一种学校课程计划、学习的认知地图、可重复使用的学习档案,是师生、生生、师师互动的载体,也是学业质量监测的依据。”①至于为什么叫“学历案”,而不是其他名称,主要是根据医疗专业中的“病历”一词而来。我们去医院看病几乎都有病历,医生对患者疾病进行检查、诊断、治疗后,将相关情况记录在上面,然后这个病历也就成了患者们的健康档案。考虑到治病与教学比较相似,于是就有了“学历案”一词。

总之,学历案就是一种倾向于学生何以学会的教学设计,是一种完全基于学生立场的,旨在促进学生更加有效“学习”与“学会”的专业实践方案。其呈现的是学生某一学习片段的完整历程,即从主题内容、学情以及课标的考量分析中,明确期望学生学会什么(目标),然后再来设计应该学什么(内容)、怎么学(实施),提前做好配合指向目标监测的及时评价(评价),教师根据反馈信息以便灵活调整教学,最后设计作业评估任务以检测学生目标达成情况(评价)。

二、学历案的核心要素及其设计

一份完整的学历案,其基本框架主要包括“内容出处、学习目标、评价活动、学习过程(资源与建议、课前预习、课中学习)、检测作业、学后反思”6个基本要素。下面我们主要以学历案的三大核心要素“学习目标、评价活动、学习过程”为考量基点,结合实例来谈谈基于学历案的教学究竟有何价值深蕴,以及在设计时需要注意哪些地方。

(一)学习目标的设定――我们将要到哪里?

对于任何一种教学方案来说,目标设计都是首要的,第一位的。如果教学是段旅程,学习目标就是我们的终点站,有了明确的目的地,旅游的人才更有归属感与安全感。那么如何来设定与表述学习目标?我们一般认为考量的依据主要有三:教材、学情以及课标。

首先说教材,它既是教学的主要依据、蓝本,也是师生互动、对话的主要凭借,挖掘、研究教材的重要性自不必言,但怎么去挖掘以及挖掘到什么程度,这就得关注所教班级的学生学情以及学科课程标准了。其次是学情,试想如果我们备的课既能供高二年级学习,也能供高一年级学习甚至可供初中生学习,那么我们的备课一定是有问题的。比如学习经典诗文《将进酒》,一个班级可能在朗读上比较出色,另一个班级可能在讨论交流、理性思辨上比较出色,那教师必须有针对性去考量这些才有可能促成学习效益最大化。一言概之,学情绝不能忽视。最后是课程标准,其不仅是国家教育行政部门颁定的政策性、纲领性文件,更是教师教学的行动指南。比如语文科,文学类文本教学教什么、怎么教,实用类文本教学教什么、怎么教,课标中都有具体的相关表述规限。为何会有教师把《花儿为什么这么红》上成生物课、把《看云识天气》上成地理课、把《景泰蓝的制作》上成手工制作课、把《巍巍中山陵》上成导游培训课的现象,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原因就是没有基于课程标准进行备课与教学。另外,学习目标设定时一定要符合全班大部分学生的现实追求,如果我们将《赤壁之战》的文意理解作为一课时的学习目标,那显然是不恰当的,因为大部分人无法完成,即使教师勉强教完,学生学习成效也定不如人意。所以设定的学习目标一定是大部分同学通过努力都能达成或实现的。此外,学习目标在表述上还需做到“具体、明确、可测评”。现在很多教案上仍会出现“增强学生的爱国之情”“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之类的目标表述,这样的学习目标显然是欠妥的,学生的爱国之情到底有没有增强?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是一节课就能培养出来的吗?如果教师设置的学习目标既不明确也不具体更无法测评,那么这个目标设置的意义何在?为此我们需要将学习目标精细化,可将一个大一点的学习目标分解为2到3个小目标,然后通过相应的学习活动去完成它。或者是将一个不易评测的目标进行变式,比如学习舒婷的《致橡树》,我们可在课堂行将结束时,请个别同学说说“你现在心中理想的爱情观是什么样子”,通过这个活动设计从侧面去考量学生是否具备了正确的爱情观,从而初步判定学生的学习目标达成情况。

下面以李白《将进酒》为例进行学习目标的设计与表述。首先,从诗歌学习内容角度来看,诵读应是首需考量的,只有通过诵读,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进入诗境,从而涵泳探究诗歌意蕴。其次,从学情来看,学生先前已经学习过多篇李白诗,如《静夜思》《早发白帝城》《行路难》《蜀道难》等,故在知人论世方面,学生已有较好的掌握。最后,根据课标的教学建议,在学习古代诗歌时,文言常识的教学要少而精,重在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培养学生诵读的习惯,在诵读中感受和体验作品的意境和形象,从而得到精神陶冶和审美愉悦。基于以上标准,我们拟将《将进酒》的学习目标设计如下:1.从诵读品味入手,感受全诗豪迈奔放的气势。2.通过交流与讨论,体悟诗人复杂情感与形象。然后为了实现目标“具体、明确、可测评”的特点,我们拟将学习目标细化如下:

(二)评价活动的设置――我们已到了哪里?

任何形式、种类的教学设计都有三个问题需要确定:首先确定“我们要到哪里去”,即学习目标的设定与表述;其次确定“我们如何到达那里”,即教与学的活动设置;最后确定“学生已经到哪里了”,即检测目标的达成情况。最后的“检测目标的达成情况”即我们通常所指的课后评价,其评价形式或方法现多为客观纸笔式(如课后练习、试卷检测等)的检测,有时甚至是教师口头随意式的、非专业化的(如“老师讲的都听懂了吗?”)询问检测。于教师而言,此种评价或评价结果至多只是对学习进程的一种追踪;于学生而言,完全是一个游离于或凌驾于学习活动^程之外的孤立环节。概言之,这样的评价是一种“对学习的评价(assessment of learning)”而绝非“促进学生学习的评价(assessment for learning)”,然而后者才是现代教学所追求的“评价”本义,即要求“评价”不再仅限于对教与学的判断,而应该成为促进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工具或手段。②正如有学者总结的那样:“评价的实质在于促进人类活动的日趋完善,是人类行为自觉性与反思的体现,实际上评价就应是渗透于人类有意识的活动之中,是活动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所以为了能够确保学生最终实现与达成预期的学习目标,我们应将评价内嵌于整个教与学的过程中,不应再让促进学生学习的工具式、手段式的评价流于形式或走过场甚至无效无用的窘状。

“学历案”从某种角度来说就是一种将评价前置的逆向教学设计――从“学习目标”到“指向目标的相应评价任务”到“教师教的活动”再到“学生学的活动”。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也就是课堂演绎中,还是从“教师教的活动”到“学生学的活动”再到“相应的及时评价活动”,然后再从“教师教的活动”到“学生学的活动”再到“相应的及时评价活动”,依此将课堂进行下去。其中镶嵌在学习活动后的“评价任务”主要有利于教师及时的掌握学生的学习成效,从而去判定学生是否学会了。如果没有实现目标,那么偏差在哪里?如何去改进?通过这些信息反馈,教师能够及时地去调整自己的教学,进而有针对性地加强或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总之,将评价活动始终镶嵌于课堂教学中,有利于实现“及时评价”作为调控教学的作用,还能够彰显评价在“改善学习、促进学习以及维持学习”方面的本质效用。

因此,就《将进酒》一课,依据前文细化的学习目标,我们拟将设计如下评价活动:

(三)学习过程的设计――我们如何到那里?

学习目标和匹配目标的评价活动设计好了后,下面就是如何实现或达成目标的问题――也即设计学习过程。学历案的学习过程设计主要包括三个方面:资源与建议、课前预习、课中学习。首先“资源与建议”部分,其实就是学习方法的指导,告诉学生将要学习什么、内容在哪里以及学习的重难点,学习此内容前已经具备了哪些知识,可能还会遇到哪些问题、怎么去克服,等等。为学生更好地学习提供一整套思路,从而指导学生进一步地去掌握它、学会它。其次是“课前预习”,通常教师安排的预习都是口头布置,比如课快要结束的时候忙着说道:“明天我们将要学什么什么了,今晚大家预习一下。”任务虽然布置了,但很不明确,十分粗糙。学生要么不做,即使做了可能效果也不好。“学历案”在这方面则有明显的益处。不仅有明确的任务安排,还有一定的学习提示,这样的预习显然落实得会更好。最后是“课中学习”,也就是教师们口中常说的教学过程。这个过程主要是用一系列教与学的活动来贯穿的,并且是以学为主,以教为辅。

那么学习活动如何安排与设计?我们认为一定要基于学习目标来考量,每一个学习活动的设计必须要指向某一学习目标,课堂中从来都不需要无用无效的活动,也就是说学习活动必须是目标导向下的。一个学习目标至少要靠一个或多个学习活动来实现与达成,并且这些活动一定要是任务型的,问题导向的,以此保障学生始终知道自己需要做什么、怎么做。此外,在教学中我们习惯于把学习兴趣、学习意愿和学习投入作为学生学习效果的主要原因,但往往忽视教育视阈中的学习是个体与环境相伴互动的过程,学习环境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的质效与进程。情境认知学习理论曾提出:“学习是根植于情境中的。”所以学习活动在设计时还要有一定的情境性,营造贴合学习内容的对话氛围,尽量的让活动与生活接轨,这样能更容易地吸引学生,促其进入学习场域,保其“在学习、真学习”。最后,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要做的就是随时引导着学生前进,慢慢地向学习目标这个山顶攀登,避免有人迷失。这么说不是忽视教师的作用,反而是提高了要求,教师既不能喧宾夺主替代学生攀登,又不能无视学生放任自流,而是随时地观察、引路,通过一连串教的活动牵引着学的活动有效地进行下去。整个过程中,让学生留下思考或问题解决的痕迹,教师多留点空白。而在安排上,每一个学习活动后面又相应的镶嵌着指向这一学习活动的评价任务,其不仅能够及时地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还能有效地调控教师的教学进程,从而实现“学习目标”引控下的“学―教―评”联动一体化的“循环补救”式教学。

最后就《将进酒》一课,根据前文学习目标与相应评价的设计,现以表格的形式呈现整个教学过程设计。

三、余论

“学历案”教学要关注的要素远不止这些,本文主要就学历案基本框架中的核心要素进行论述,限于篇幅,其它要素留待别文特论。总之,追求“学―教―评”一体化教学的学历案是一种趋向并呈现学生学习“经历”的教学新设计,其以基于教材、学情及课标的学习目标为教学导向,以与目标相匹配的评价任务为教学标尺,以目标引领与评价前置下的学习活动为教学主旋律,依据这些核心要素共谱课堂学习新乐章。但是基于“学历案”的教学设计还“在路上”,其还有很多问题待研究,如教师的专业方案设计能力还不足,教师的课程标准重视程度还不够,解读教材以及课标的能力还需专业化培训,本就不堪重负的教师能否有时间与精力去设计如此精细的教学方案,等等。这些问题有待我们进一步思考、研究。概言之,新生的学历案还有很大的探索空间,未来的路还很长,望之在实践中日趋完善。 ――――――――

参考文献

①崔允t:《学历案:学生立场的教案变革》《中国教育报(教育科学)》,2016年第6-9页。

②刘飞:《试论联动一致的语文教学――以苏轼〈赤壁怀古〉教学设计为例》,《课程教学研究》,2016年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