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生产计划范文

时间:2024-01-09 17:47:4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业生产计划,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农业生产计划

篇1

以“十”精神为指导,按照兵、师党委的部署和要求,紧紧围绕“农业发展、团场增效和职工增收”的主题,以市场为导向,以培育产业模式和增强产业驱动力为重点,大力发展“安全、优质、高效”农业,拉长做厚产业链,转变农业生产经营模式、适度规模化经营、通过政策集成、模式集成、技术集成、优化方法等措施,扎实推进师市现代农业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

(一)种植业方面:师市主要是通过种植业内部结构调整,围绕师市畜牧业发展,经济增长点主要依靠作物结构调整,增加冬麦播种面积,比例占到小麦播种面积的50%左右。新增马铃薯播种面积1.8万亩,分6个团场种植。 制种玉米在2015年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加大千亩集中连片种植推广力度,杜绝花花田。计划全师总播面积达到83.88万亩(附表1),其中粮食作物面积30.92万亩,其中制种玉米面积5万亩,马铃薯1.8万亩;饲草料面积9.2万亩;棉花、辣椒面积10万亩;南瓜面积17.18万亩;葵花类5.98万亩;加工番茄0.02万亩;露地蔬菜0.5万亩(附表2)。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10.7万亩(附表3)、高新节水15.58万亩,杜绝花花田,插花田种植面积低于20%,提高了土地肥力,提高单产,降低生产成本,高产栽培技术随着农资统一供应一票到户提高单产效益。

(二)林果业方面:计划新增造林面积4000亩,新植黑枸杞20000亩(附表2)。以退耕还林、树种改造为主,通过招商引资和特色林果业、连队转型发展黑枸杞,促进多元增收。

(三)畜牧业方面: 2015年牲畜存栏数44.5万头只,出栏数预计达到109.83万头只。外购多胎母羊2万只,人工授精5万只(附表4)。

篇2

坚持“稳定面积打基础,完善改制求规范,优化品种攻单产,合理利用增效益”的思路,突出抓好小麦、油菜、蔬菜和饲草等小春粮油经济作物的种植,着力抓好“六个一”工程的实施和两个小春亮点的建设,确保小春粮食播面达xx万亩,总产xx万吨;油菜播面达xx万亩,总产xx万吨;蔬菜种植面积达xx万亩,总产xx万吨,促使农业上档升位和农民增产增收。

二、工作重点

(一)着力实施“六个一”工程。一是以李渡为中心,沿国道212线建立x万亩小麦良种高产示范基地。二是以曲水为中心,在移山、羊口、大树等地建设1万亩优质豌胡豆基地。三是以李渡、龙岭、吉安为重点,建设1万亩油菜高产示范基地。四是以河西为中心,在羊口、李渡等乡镇沿江建设x万亩优质胡萝卜生产基地。五是依托天冠冬菜,建设xx万亩优质冬菜种植基地。六是在木老、大树、盐溪、桥龙等乡镇建设xx万亩优质饲料饲草种植基地。

(二)努力打造小春四大亮点。一是李渡小春综合生产大现常该现场规划建设1000亩,包括小麦、油菜种植良种良法的推广,预留行利用等内容。二是大树饲草种植大现常依托大树桂花园畜牧园区,在木老、大树等乡镇集中成片种植优质牧草。三是河西胡萝卜种植大现常在河西至羊口沿江村社规划种植胡萝卜1万亩,抓好病虫防治、基础设施配套等工作。四是曲水空闲地块利用暨旱地改制现常在曲水沿212国道线中华寿桃种植地块发展种植秋菜,豌豆尖等短时节蔬菜;对原满土种植的地块实行分厢轮作,充分发挥亮点示范带动作用。为抓好小春生产,各乡镇也要准备30—50亩的小春生产现场,供农民群众观摩学习。

三、工作措施

篇3

(一)狠抓农业科技推广。逐步完善新体制下农技推广体系,稳定农业技术推广队伍,架好农业新技术与农民之间的“桥梁”。加强与科研院校和科研单位的合作,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农业实用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引进和转化。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加大对新品种、新技术和新物资的示范和推广力度,抓好现代农业新技术的推广应用,狠抓重大病虫害的防治和监测,加大基层机防专业队伍建设。

(二)狠抓大小春粮食生产。立足粮食安全和市场需求,认真抓好XX年粮食生产各项工作。力争全年粮食面积达到92.5万亩,粮食总产达到29.65万吨,稳定或超过XX年水平。一是组织科技人员开展大规模培训、大现场示范、大面积指导工作,努力提高农业示范展示水平。二是积极抓好双杂良种、优良马铃薯品种的调运及改良工作;三是抓好结构布局、育苗栽植和田间管理,重点做好产前、产中的技术指导。

(三) 打造特色效益农业。围绕“四区”建设,发展现代农业,以马铃薯、茶叶、特色水果、食用菌为重点,助推万源农业上新台阶。马铃薯方面,以生产种薯为重点,兼顾菜薯发展,把万源打造成川东北地区、重庆种薯基地;茶叶方面,突出生态、富硒、有机特点,搞好精深加工,抓品牌,增效益;特色水果方面,重点放在已栽青脆李的管理上,同时加大基地建设规模,做大特色水果产业。食用菌方面,引导业主建大棚,发展设施食用菌产业,生产优质对路的新品种。

(四)狠抓农业项目建设。一是继续加大人力、物力投入,强化责任,进一步抓好农村沼气项目建设的实施。二是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制度,继续实施好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和现代农业示范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抓好基本口粮田建设项目、测土配方施肥土样采集等,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三是认真规划、实施四川省100亿斤粮食增产项目。四是牢牢把握国家“xx”期间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动向,抓好农业项目的申报及实施工作。

篇4

一 农机化设备的发展

农业机械化是一个系统性的,可用于各类种植业、养殖业等的技术。从改革开放初到现在,我们通过农机化推广使我国很多地区的农业机械化得到可持续的和快速的发展,使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得到了重要的物质基础和技术支持。

从现在我国农机化设备在基层的发展情况来看,各级地市的农业部门都根据当地的地理气候和交通情况以及具有地区优势的农副产品的区域布局实际情况,在大量向农业产品使用农业技术的同时,积极的在把机械化引入到农业生产之中,以期提高农业产出。农业机械化设备的作业范围不但面向了粮食作物而且对经济作物的生产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农机化设备从由大田农业走向大棚农业,而且还从种植业走向畜牧业、养殖业以及农产品加工业全面发展,这就把农机化设备在农业产中运用向生产前期生产准备和生产后期加工延伸,从而使得农机化设备在农业生产中的发展空间不断扩大。在现在农机化的发展,我国农业围绕“大农业”发展成为“大农机”的生产模式已经渐渐形成。

二 农机化设备在大规模农业生产中的运用

(一)农机化设备替代大量劳动力

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发展,农村居民向城镇转移趋势明显,这使得青壮年农业劳动力变得严重短缺,并且长期以来农民的劳动观念也发了很大变化,都期待劳动强度较低的生产劳作,当地农业部门在机械化设备在农业当中投入水平的高低,已成为影响农民生产意愿和粮食大宗产品有效供给的重要因素。实现农业机械化使粮食种植的前期翻耕速度加快,并且是减少耕地撂荒,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和提高粮食单产的重要措施。

近几年来,随着粮食生产环节机械化的实现进一步加快,我们从机耕、机播、机收这三个能代表农机化设备在农业生产中的运用,可以看到机耕面积从03年的47%增加到09年的66%、机播面积从03年的27%增加到09年的41%、机收面积从03年的19%增加到09年的35%,这可以说是农机化给我国农业带来的巨大效益。特别是粮食生产中劳动强度较大的环节机械化取得重大突破,这足见农机化设备在农业生产中运用的重要性。

农机化设备的使用有利于粮食生产抢收

农业生产是个地理性、气候性很强的经济活动。为了保障农作物在收获期这个重要农时粮食生产顺利进行,以“抢农时、防灾害、促丰产”为目标,只有农业机械化的快速作业特点,使其更有利于完成人畜力无法达到的作业效率和作业质量,例如,水稻插秧机的插秧效率是人工插秧作业的二十倍,一台水稻联合收割机可替代近两百多人工作量,一台玉米收获能力相当于七十个人工同时工作,生产效率几乎提高了几十倍,这样使用机械就大大减轻了农民的农业生产劳动强度,从劳动力成本上每亩还能节约一部份。如果没有农业机械的广泛参与,大范围的农业抢收抢种工作是难以完成的。在农业生产中我们很多地方都要靠农机设备以实现精耕细作。多年来我国大力推广的节水灌溉、精量播种、化肥深施、高效植保、秸秆还田、保护性耕作等多种农业机械化设备进行环保节能的生产方式,以提高生产用水、种、肥和药的利用率,大大的改善了耕地的质量。

(三)抗旱抗洪等抗灾救灾中的农机化设备的运用

在农业生产中,免不了出现干旱、洪涝等灾害。在抗灾的时候,农机化设备也会应用其中,比如抽灌机、农用运输机等。而灾后为了加快恢复当地农业生产和减少因灾损失,抓紧时间抢种、抢播,机械化农用设备更是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据统计,每年农机完成的抗洪排涝平均面积近1亿亩,排涝量达到七百亿立方米,拉运土石方9000万立方米用于抗洪抢险,利用灌溉渠及抽水设备用于抗旱抽水面积达6亿亩次,抽水600多亿立方米。在整治病虫害方面,还投入了大量的农业机械植保机械和多个农用航空站及飞机。这些都对森林植被等种植业的各种病虫害防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三 农机化设备在室内或大棚等种植的应用

塑料大棚主要用于蔬菜、园艺等种植业。大棚规模的大小样式各异,结构较为简单,成本的投入也较少,在其中使用的农机化设备种类很多,但都属于小性化、便携化、易操作化一类。例如棚室内耕整地机械是以配套主机为小型手扶拖拉机的小型耕作机械,工作方式以旋耕整地为主,为了还能进行犁耕、开沟培埂、除草等作业就需要更换部件后进行。在温室大棚内使用小型耕整地机械可以提高作业效率和耕作质量,这些都是人工锄地,铲地的劳动方式无法比拟的。在室内或大棚种植中还最常用到的是滴灌设备,微滴灌技术相比于大田的大水漫灌,其优势在于,节水程度很高,据测算可以节水达到漫灌方式的三分之二,并且这种灌溉方式能改变水流量,对棚内的湿度进行调节,有效防止病虫害的发生,使得大棚种植与不采用大棚种植相比其产量增加幅度在三成左右,经济效益显著。虽然滴灌技术及其灌溉设备的运用好处很多,但是它也需要因地制宜,比如在盐碱问题比较突出的地区,因为采用微滴灌技术使得施水量变小,这很容易造成土地的返碱,对作物生长会产生很大程度的影响。

在室内种植业里加温设备也是很重要的,因为农作物生长需要水,阳光和温度。有了温控设备,能够很好的根据作物的需要而把室内空气温度调节至最佳生长温度,即使连续阴雾天气外界气温很低,也不会影响室内作物的生长。其它如施肥枪、补光灯、育苗播种机、嫁接机、小型收获机等等都是农业机械化在室内种植业的一个重要体现。

篇5

[关键词] 现代农业 产业化 现代化建设 农村经济 突破

[中图分类号] [S-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3)01-0008-01

今年以来,如东县按照市委、市政府“落实农业现代化工程,实现农业产业化发展全省领先”的总体部署,以加快农业基本现代化建设为核心,以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为主线,以“五个一批”(编制一批现代农业发展规划,新建一批千亩高效设施种养园区,新建一批固定资产投资500万元以上的种养示范基地,培育一批现代农业示范村,引进一批投资规模1000万元以上的农渔业加工或流通、休闲项目)农渔业项目建设为抓手,高点定位,创新举措,倾力打造规模化、特色化、品牌化、外向化现代农业,项目农业呈现集成、集约、集聚发展的良好态势,对于推动如东县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促进农业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深远的作用。

一、产业规划引领求突破

如东县15个镇(区)均结合区域优势产业、资源禀赋和自身项目农业发展现状,从“完善空间布局规划、提升产业发展层次、优化农渔业资源配置”三个方面着手,按照科学规划、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的原则,统筹考虑在建项目、新建项目、拟建项目,完善修订了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规划,明确了发展目标、主导产业、空间布局和重点建设项目等。目前,如东县已经形成以“三带(沿新334、新225、临海高等级公路现代农业示范带)、四园(南通外向型农业综合开发区、如泰现代农业产业园、江海台湾农民创业园、万亩海参示范园区)、四区(以岔河地区为中心的优质粮油生产加工区、以掘港地区为中心的高效设施农业种植区、以丰利地区为中心的生态畜禽养殖区、以沿海各镇区为主体的高效优质水产品养殖区)”为骨架的,有竞争优势、有鲜明特色、有明显效益的项目农业产业布局。

二、特色园区集聚求突破

如东县按照“县有万亩园区、镇区有千亩园区、村有特品特色”的要求,充分发挥财政扶持资金和扶持项目的导向作用和撬动效应,资源向园区整合,资金向园区倾斜,优势向园区叠加,扶优扶强、做特做亮一批特色农渔业园区。截止目前,如东县新增土地流转3.3万亩,已建成千亩设施水产养殖园区5个,大豫渔业综合科技园区、海畅现代渔业园区、丰利环渔五千亩渔业示范园区、苴镇河丫五千亩渔业示范园区已经初具规模,海水养殖面积达64.5万亩,其中南美白对虾养殖面积近8万亩,淡水养殖面积11.4万亩,实现渔业经济总产值111.07亿元,万亩海参示范园区年底力争实现产值2亿元;预计年内可建成千亩设施种植园区11个,如东出口蔬菜产业园区、富硒食品产业园区、马塘优质水稻产业园区、大豫洋三元商品肉猪产业园区等4个园区已申报市级现代农业园区,洋口双墩双千亩高效设施农业示范园区规模不断扩大,如泰现代农业产业园被省政府认定为省级现代农业园区。

三、示范基地配套求突破

如东县按照“依托资源建基地、突出特色建基地、连片开发建基地”的要求,强化生产基地建设,在特色品种、规模高效、生态安全上做足文章。依托辉禾食品,建成冻干蔬菜加工产业基地;依托东海冷冻、银树食品,建成速冻蔬菜加工产业基地;依托菜丰堂,建成盐渍蔬菜加工产业基地;以南美白对虾为养殖品种,建成高效设施渔业产业基地;以金太阳为龙头,建成无公害绿色稻米产业基地;以科达万头猪场、米力生物科技为示范,建成生态养殖产业基地。截止目前,如东县新增高效农田12.67万亩,其中新增设施面积2.68万亩;建成各类示范基地28个,其中获省认定的出口农产品示范基地(区)5家,其中出口农产品示范基地4家、出口农产品示范区1家,列南通市首位;马塘精丰商品肉猪生产基地、大豫九龙村水产养殖基地、河口现代蚕桑生产示范基地、掘港白羽肉鸡养殖基地等4个基地已申报市级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基地,如东出口蔬菜产业基地已申报省级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基地;南通华伟、南通富波、南通名濠、万亩海参园等工厂化育苗基地基本建成。

四、龙头企业带动求突破

今年以来,如东县以龙头企业集群发展为重点,在扶持政策上给予倾斜、基地配套上给予支持、科技创新上给予激励,致力做大做强一批生产规模大、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经济效益好的重点农渔业龙头企业。今年,如东县有4家企业被认定为市级农业龙头企业,目前共拥有市级以上龙头企业32家。江苏银树食品有限公司已基本建成投产,年收购蔬菜5万吨,建立基地5万亩,带动1万余户农户从事蔬菜生产;总投资1.48亿元的生猪屠宰加工项目江苏杉汇肉制品有限公司完成投资6000万元,项目建成后年屠宰能力将超100万头;总投资1.5亿元的江苏鸿轩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完成投资7500万元,已部分投产,蛋鸡饲养规模超100万羽;投资超30亿元的南通正大5000万羽肉鸡饲养屠宰加工一条龙项目已达成投资意向。同时,重点以海达水产、北渔仁和、东海冷冻等龙头企业为平台,做长做亮海水养殖业、特色种植业;以巴大饲料、海大饲料为平台,做大做优产学研融合科技创新体系。

五、项目招引支撑求突破

农渔业招商引资是实施项目建设,加大农渔业投入的源头。今年,如东县以抓工业的思维、思路抓农业,以农渔业招商引资为龙头,全面细致筛选了一批符合我县实际、符合产业政策、发展前景看好、具有行业特色的外向型农渔业项目,充分利用自身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产业优势、园区载体等优势,突出产业招商、园区招商、以商引商,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建设一批示范性基地,做大做强现有企业培育一批成长型企业,延伸拓展现有产业推进一批辐射型项目,突出抓好一批投入超1000万美元或5000万元的重特大项目的引进,着力培育加工型、龙头型、带动型农渔业项目。截止目前,我县组织参与各级各类农渔业招商引资推介会6次,新引进千万元以上加工、流通、休闲观光项目24个,其中已建成15个,“三资”投入农业超28亿元。新(扩)建休闲观光农业项目8个,累计投资3.9亿元;新建农产品专业市场2个,总投资1.75亿元。

如东县项目农业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市委、市政府的要求相比,与周边先进县市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特别是对照如东县确定的“力争2016年、确保2017年实现农业基本现代化”总体目标,在21项农业基本现代化指标中有部分指标差距较大;现代农业发展不够快,部分农业项目规模不够大,农产品加工企业加工转化能力和市场拉动能力不够强,主要农产品产业化、组织化、品牌化建设水平不够高,等等。当前,正值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加快项目农业建设的黄金期,2013年,如东县将以加快农业基本现代化建设为核心,全力推进“五个一批”农渔业项目建设全县要建成2000亩园区16个,当年新增千亩种养示范园区20个;新增投资500万元以上规模养殖项目12个;新增固定资产投资超1000万元以上的农渔业加工或流通、休闲项目16个;新增规模化种养示范基地32个;新培育复合型现代农业示范村28个以上;培育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省级龙头企业3家。其工作重点主要体现在:

1.加大项目招引力度

全年组织招商活动不少于4次,围绕如东县南美白对虾、果蔬、海产品、优质稻米等农渔业产业优势,通过银树食品、东海冷冻、南通宝华、博诚生物等企业以商引商,招引一批海产品养殖、深加工、果蔬深加工、速冻蔬菜、农产品综合物流等龙头生产加工流通企业,提高农渔业产品附加值。每个镇(区)至少要招引1个投资超1000万元以上的农渔业加工或流通、休闲项目。

2.加大集聚发展力度

通过统筹资源、叠加项目、重点扶持等手段,重点打造以南通外向型农业开发区、如泰农业园区、万亩海参园区、天星村、卫海村、双墩村等为代表的一批现代农渔业示范园区和示范村,加快配套设施建设,提升发展现代化、规模化农渔业项目的承载能力。每个镇(区)至少建成1个2000亩以上的示范园区和现代农业示范村。

3.加大土地流转力度

鼓励和引导农户将土地向农民合作社、种养大户、龙头企业集中,实现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从小规模、短期向适度规模、长期流转转变,进一步完善流转秩序和规范项目用地,确保全年新增土地规模流转面积4万亩。每个镇(区)要确保连片流转500亩以上的村达5个,力争连片流转1000亩以上的村达2个。

篇6

关键词:连锁经营 “三农”问题 产业结构 农民增收

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实施产业化经营,实现农产品流通体制创新,是实现我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和市场农业转变的基本要求,也是目前我国农业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政府农业工作的重点。理论研究和生产实践总结出了很多行之有效的好形式、好方法,例如工商企业进入农业,发展农产品批发市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但以连锁经营方式,来推进农业现代化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连锁经营不仅是城市商业和服务业广泛采用的一种经营方式,同样是推进农产品连锁经营和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好形式,在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中具有独特的作用和发展潜力,应该应用系统论的观点把连锁经营提升到产业改造和结构调整的战略高度来加以认识。

改造传统农业经营方式的急迫性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农业经营制度的重大变革、农产品流通体制的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我国农业实现了快速的发展,在主要农作物生产能力、农民收入和农产品出口方面有了很大提高。但是,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和短缺经济的影响,我国农业经营方式传统特色仍然很突出,在农业生产、社会服务、产品流通等方面存在很多问题,尤其是流通环节的问题特别突出。例如,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尚待提高,生产规模化集约化程度低,忽视品质品种,农民组织化程度低,农产品流通环节的脱节,农业市场化程度低,农产品商品率低,我国农业弱质性特征没有根本改变。具体表现在:经营规模小,规模经济显现不出;自给自足,商品率低,缺乏市场意识;集贸市场交易,相应的市场服务却发育滞后;粗浅加工,缺乏农产品分级设备和标准;科技进步水平低。

连锁经营给传统农业产业变革

到2000年底,全国连锁企业已有2100家,店铺数3.2万个,销售总额2200亿元,约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6.5%。由于生产企业自建的连锁销售网络没有统计在内,连锁店的实际销售额及比重还应该更高一些。即便如此,去年连锁企业销售总额也比上年增长近50%,是全国零售总额增长率10%的5倍,充分显示了连锁经营对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预计在未来几年内,全国连锁超市业的市场份额将超过传统百货业。

连锁经营已成为农产品流通的重要渠道

我国的连锁经营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初,经过一段时间的经验积累后,近年来发展步伐不断加快,1999年全国连锁企业发展到1800家,店铺2.6万个,经营额1500亿元,占全国社会零售总额(31134.7亿元)的4.8%;2000年连锁企业发展到2100家,店铺3.2万个,年经营额2300亿元,占全国社会零售总额(34153亿元)的6.7%。一般的连锁超市食品经营占60%-70%,考虑到部分连锁企业以经营品牌工业品为主这一因素,总体上食品经营约占经营总额的50%,其中新鲜蔬菜果品肉食约占经营总额的10%左右。这说明,2003年全国的连锁经营企业共销售了约1150亿元的食品,其中生鲜食品约230亿元。

连锁经营推动了农产品商品基地建设和订单农业的发展

连锁经营企业为了掌握品质优良而又能长期稳定供应的货源,十分重视商品基地建设和定单农业的发展。其通常做法:

与农业龙头企业建立密切的业务联系 农产品生产和加工企业特别是一些名牌食品加工企业,都很重视与连锁企业建立密切的联系。南京市贸易局的同志说,南京的四大食品加工企业(雨润、桂花鸭、奶业公司、肉联厂)的产品,在当地主要是通过连锁超市销售的。从我们调查的情况看,一个连锁企业通常要与数百家、甚至上千家供货企业建立业务关系,南京苏果超市的供货企业就有1500多家。过去是朋友介绍或者是客户找上门来,近年来开始利用新闻媒体向社会公开招标。通过招标,避免了人情货,保证了质量,价格也比较合理,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力。在调查中我们了解到,连锁企业下的定单几乎履约率百分之百!问其原因,联华的老总说,连锁企业覆盖面广,业务量大,信誉度高,合作伙伴都十分珍惜双方建立起来的业务关系,即使出现一些问题,也很容易解决。

在临近县区建立商品基地 随着业务的拓展,越来越多的连锁企业兴办起了自己的副食品基地和配送中心,这一方面是为了保证生鲜食品的供应,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扩大利润率,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南京华诚的经理说,产自基地并自己进行加工和配送的蔬菜毛利率在30%-80%,而从别的渠道配送的蔬菜毛利率只有15%。为此,他们在江北建立了上万亩基地,每月为华诚所属的100多家连锁店配送100多万元的蔬菜。上海农工商以上海国营农场的78万亩土地为依托,根据市场需要,组织农场生产,然后根据定单当天采摘、加工后直接向各店铺配送,他们的经营口号是:“昨天在田里,今天在碗里”,仅2000年就销售上海国营农场的产品2亿多元。为了引导各农场发展名特新果菜生产,他们还购买了500亩土地作为示范园。上海农工商的同志把这种模式形象地总结为“连锁是龙头,农场是源头,龙头带源头。”

连锁经营推动了农产品批发市场的综合发展

连锁企业在蔬菜水果水产品的经营上,除建立自己的基地和发放定单外,也从当地农产品批发市场进一部分作为补充,一般占这类商品经营额的20%-30%。通常连锁企业将从批发市场购进的果菜进行加工,然后配送到各店铺。这样做不仅费时,损耗也大,因此,他们要求批发市场开展加工配送业务。顺应连锁企业的要求,各批发市场都相继开展了配送业务。去年,南京白云亭蔬菜批发市场配送果菜2000多万元,南京市蔬菜公司配送3000多万元,南京农贸中心(南京地区最大的果菜批发市场)去年配送额6000多万元。他们不仅为超市、大专院校、机关厂矿配送,还为居民家庭配送。

为了使配送的商品质量好、满足顾客需要,又能确保供应不断档,近年来南京农贸中心还陆续在郊县建立了板栗、甘蔗、黄花梨、葡萄、特色西甜瓜和蔬菜生产基地12个,共4.1万亩,年产量6373万公斤,带动农户12120户。他们还与市科委、农林局、南京农业大学联合在江宁区投资500万元,建立了“南京特色瓜果科技示范园”。自1998年起,农贸中心还自己办起了连锁超市,现在已发展到250多家,他们计划在三年内发展到500家。

连锁经营进一步发展的深层次的思考

从调查的情况看,连锁经营在促进农产品流通乃至拉动农业现代化方面正在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可以说,它是货真价实的农业龙头企业。

发展优质无公害农产品

目前农产品的质量问题受到社会的极大关注,连锁企业的经理们对国家制定无公害农产品质量标准十分欢迎,同时他们也指出仅有生产质量标准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建立一个从生产到消费各环节的利益机制和监督机制。他们认为,连锁经营企业处于生产和消费的中间环节,是把千家万户的生产者与千家万户的消费者连在一起的桥梁和纽带,它一手托两家,在建立这一机制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在这方面,各连锁企业不等不靠,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如农村散养的土鸡很受市场欢迎,据此上海联华推出了“联华牌土鸡”,为了保证质量,他们与市郊一家农业企业合作,制定了严格的饲养标准,联华还特制了一种金属标识圈,在向农户发放雏鸡时,将标识圈套在鸡腿上,并收取2元押金,农户按要求饲养,不得使用催肥剂,120天时联华按合同收购成鸡并退还押金,每只毛鸡控制在1.5-2公斤(而同等重量的肉食鸡在养鸡场一般50天左右出栏)。由于养鸡不愁卖,而且又能卖个好价钱,农民养鸡积极性高,再加之企业的监督措施比较得力,土鸡质量得到了保证,在市场上很是抢手,现已成为联华的一个王牌产品。今年他们又与浙江一家农业企业合作推出了联华牌“阉鸡”,一投放市场,就受到消费者欢迎。据介绍,现在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喜欢到超市购买商品尤其是生鲜食品,就是因为买的放心,吃的踏实。上海农工商的总经济师说,只有名牌企业,才能打制名牌产品!他们与郊区园艺场联合推出的品牌有机蔬菜价格比普通菜高1到2倍,但十分畅销。小商小贩就无法做到这一点,因为消费者不相信他。

增强产地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与连锁企业对接的能力

在座谈时,连锁企业的老总们说,当前连锁企业发展遇到的最大的困难既不是资金,也不是人才,而是农业企业和农民的力量太薄弱,无法与连锁企业对接。上海联华的老总说,他们去年招标8000吨红富士苹果,全国那么多果品经营企业都接不了这笔业务,甚至连全国知名的陕西华圣都无能为力,最后,山东龙口市的一家外资企业中了标。主要原因是缺乏现代化的贮藏设施(气调库),不能保证质量,做不到常年供货。江苏大丰农场的稻米不错,但由于加工设施落后,影响了产品质量,联华只好预付购货款100多万元,帮助其更新加工设备。家乐福上海区的外国经理说,农民种植太分散,产品质量很难保证,在运输上也有困难,为此我们很伤脑筋。为了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南京市农贸中心今年上半年按照“自愿组织,自主经营、自我管理、风险共担”的原则,在江宁区的横溪乡帮助农民建立了5个专业合作社,以提升农民的自我服务能力。中心无偿提供每个专业合作社5000元的引种资金,并负责技术指导,按合同规定帮助推销产品,拟取得经验后逐步推开。

篇7

关键字:农业机械化 农业生产 发展历程 支撑作用

中图分类号:TH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38-01-01

一、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概述

建国以来,我国始终将农业的发展放在第一重要的位置。随着科学技术与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的农业机械化进程也取得了实质性进步,目前已经逐步构建出一个符合中国基本国情的农业机械化发展框架体系,开创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机械化发展道路,并已经步入农业机械化中级发展阶段。

回顾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历史进程,我们可以看到,在建国之前的二十世纪初期,我们国家就已经开始研究和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与发明创造,并提出了引进、改良、制作和推广西方农业机械工具的思路。例如1920年我国有人已经研制出依靠人力或者畜力提拔井水的新型水车,这是我国早期比较典型的农业机械化的产品。虽然,此后还有较多类似的发明或改革,但是这一阶段我国的农业机械化主要依赖于对国外农业机器机具的引进或改良,并且没有在其推广与使用上取得成果,因此也就谈不上是“农业机械化”。

建国初期至改革开放前夕将近三十年的时间,这一阶段的中国刚刚从战乱阴影中走出来,可以说是百废待兴。同时,这一时期的中国完成了任务,全国上下将重点产业聚焦在农村和农业生产力的恢复上,因此政策上就促进了“对旧式农具的增补”和“对新式农具的推广”。历史资料记载,曾提出“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这一著名的论断,该理念对我国当时的农业机械化进程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改革开放改变了中国的命运,中国自党的以来步入了改革开放的美好时代。这一时期,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期,中国在农村实行了,实行分田到户的政策,将土地的经营规模缩小,这在一定程度上放缓了农业机械化进程。但是由于国家的及时推进,于1982年提出发展小型农业机械的构想,并于1984年准许农民私人拖拉机从事营业性运输,为农村农业的机械化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到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期,中国的所有制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农民逐步成为农业机械化事业投资和经营的主体,农业机械化在国家政策和法规的保护引导下走上了健康发展之路。

我国于2004年颁布了《农业机械化促进法》,首次以法律文件的形式明确农业机械化发展目标、战略,并制定国家到21世纪中叶前的农业机械化规划,并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等合理指导农业机械化发展。

二、农业机械化对现代农业具有支撑作用

从农业机械化发展历程来看,我国一贯重视和支持农业的机械化进程。尤其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加快推进农业的机械化进程,有利于对现代农业形成有力的支撑,有助于推进中国的新农村建设,有益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战略。对于中国的农业机械化道路,我们党在十七大中做了明确的指示——“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并将此作为中国特色农业机械化的战略目标。

纵观中国农业漫长而稳定的发展历程,笔者认为:农业机械化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支撑。中国在加强农村农业建设的过程中,需要不断提高和加强现代农业生产中的物质技术装备水平,提高劳动过程的机械化程度和水平。

(一)农业机械化使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式发生快速转变。

现代农业不同于传统的农业生产,它要求我们将注意力集中在对农业多种功能的开发和研究上,不断地在农业的深度和广度方面取得成就和突破,进而实现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农业机械化大大推动了现代农业对特色优势农产品的开发以及相关农业产业的发展,并且极大地推动了我国农业工业化的发展,为农业的机械化操作、智能化控制以及工厂化生产奠定了基础,创造了有利的条件。而今,我国要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所面临的首要任务就是实现农机的产业化和设施化,通过农机产业化经营以及农机的设施化配置,可以为农业企业提供代耕代种代收等一系列的农业机械化作业,促进现代农业发展方式的快速转变。

(二)农业机械化使现代农业的装备条件发生重要改变。

农业机械是现代农业装备设施的基本组成部分,也是现代农业建设不可或缺的物质基础。现代农业来源于农业机械的推广与应用,因而农业机械化成为了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现代农业的装备条件,意指农业机械装备,同时还可以涵盖农业机械装备的制造、农业机械装备的推广、配套设施建设等各个相关的方面。就目前而言,我国的农业机械已经广泛应用于农、林、牧、渔等领域的各个环节和领域,对相关产品的生产过程的机械化起到推进作用。可以看到,农业机械化的快速发展已经成为提升现代农业机械装备水平的重要因素,对现代农业的装备条件起到重要的改变。

(三)农业机械化使现代农业的科技成果得以转化和应用。

科学技术体制创新的滞后性是导致现代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难的主要原因,同时给科学技术创新带来了动力不足的不良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农业自身内部就严重缺乏科技进步的动力,缺乏充满活力和生机的科技创新主体,根本无法促进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从某种意义上讲,农业机械化是推广农业科技的最佳载体,而建立健全农业机械化技术转化和应用机制则是推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的有效途径。现代农业以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因此需要坚持基础理论研究和产品应用开发相结合的原则,集中力量开发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新型农机产品,以适应现代农业的精准化、设施化、规模化、产业化等特点。

农业机械化对现代农业的支撑作用还体现在农机化为培养新型农民搭建了重要的平台、农机化有效推动了农业机械社会服务体系的建设等方面。

现代农业和传统农业最主要的区别,在于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商品率的高低。现代农业通过机械化,大大提高生产率和商品率,而农业机械则以人畜力无法比拟的大功率、高速度、高质量进行高效率的生产作业,大幅度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参考文献

1.孟祥宝;刘海峰;谢秋波;潘明;农业机械质量检验监督系统的研发与应用[J];现代农业装备;2011年04期

2.蒋志强;张春梅;关于农业机械化问题的思考[J];河北农业科学;2007年06期

3.彭卫锋;农业机械化对农业现代化推进的研究[J];江苏农机化;2010年03期

4.张蓝水;农业机械化:缩小城乡差别的根本方法——关于《矛盾论》所述农业机械化问题的思考[J];现代农业装备;2011年06期

5.王兆仓;李凤伟;发挥农业机械化作用 促进新农村建设[J];农机使用与维修;2011年04期

6.宋骥;加快农业机械化 助推眉山现代农业跨越发展[J];四川农机;2011年03期

7.夏春艳;农机专业合作社在农业机械化发展中的作用分析[J];吉林农业;2011年07期

8.雒庆生;贺玢;王宝济;刘清水;农业机械化知识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中国农机化;2011年04期

9.王刚;论发展有中国特色的农业机械化[J];吉林农业;2011年07期

篇8

1.1泾源县农业机械化生产基本情况

泾源县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最南端,辖4乡3镇96个行政村,总人口11.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占92%;辖区总耕地面积57.9万亩(1hm2=15亩),其中农作物种植面积22.4万亩。全县农机总动力18.2万kW,有各类拖拉机4265台,配套农机具9223台,各类铡草机22760台,全县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66.5%,2019年机械覆膜种植玉米9.8万亩,机耕农田面积21万亩,加工粉碎青贮玉米50万t。

1.2泾源县农机安全生产隐患调查

笔者经过调查统计和查阅相关资料,泾源县农机安全事故隐患多集中在农用车违章载人和饲草料加工过程中。据不完全统计,2016年以来泾源县农用车违章载人查获216例,发生事故7起,其中较为严重的是2016年兴盛乡于某驾驶自家手扶拖拉机违章载人下坡时刹车失灵导致3人当场死亡的重大事故。另外一类常见事故为家庭小型铡草机切断手指的案例,据了解,前几年几乎每户农民都养牛,夏天饲养旺季到来后,时不时发生操作人员手指被草料带进铡草机切断的惨剧。此类安全事故的发生,一个原因是操作人员马虎大意,另一个原因是该电动铡草机设计不合理,主要是铡草机送草口护板太短。

2农机安全事故原因分析

经过调查了解和分析,近年来泾源县农机安全事故频发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大多数农机手的安全意识淡薄,农机手对农机安全生产缺乏清醒认识和足够重视,事前不检查,事中不小心,事后不保养;(2)农机部门安全生产宣传和监管不力,上路查验次数少,当前农机安全事故多发,无证驾驶、违章载人、超速超载等违章违法现象长期存在;(3)有关农业机械设计存在不合理之处,对于此类农业机械要做好调查研究,收集事故数据,并及时反馈厂家,或禁止采购此类有安全隐患的机械;(4)农机安全生产管理存在盲区,农业机械作业量大面广,源头管理存在盲区,农机监管部门很难掌握具体事故情况;(5)农机监管工作经费缺乏保障,农机监管工作人员只有深入基层开展宣传和检查工作,才能有效监管农业机械,这需要必要的交通工具和足够的经费支持。

3减少农机安全事故的对策和建议

3.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农业机械化安全生产是最重要的安全生产工作之一,各级部门和领导要以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态度,将农机安全生产工作统筹兼顾,加强领导,认真安排,狠抓工作落实,减少农机化生产安全事故发生。

3.2制定工作措施,加强执法检查

县乡两级农机主管部门要根据法律法规和有关文件,结合本地工作实际,制定具体监督管理工作方案,明确检查人员、处置方法和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办法,重点对无证驾驶、非法载人、超载超速等违法行为加大查处力度。

3.3加强宣传和培训,使安全生产观念深入人心

县乡农机监管部门要大力做好宣传和培训工作,充分利用标语、短信等形式开展农机安全生产知识和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开办农机手安全生产培训班,教育引导广大农机手增强安全生产工作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3.4保障监管部门经费,加强农机执法队伍建设

农机主管部门要积极争取上级领导支持,争取财政支持,为农机监理执法工作提供充裕的经费保障,同时加强监管队伍建设,选配熟悉业务的农机监理人才到重要岗位上来。

3.5把好选择关,采购符合当地实际的农业机械

有些农业机械虽然被国家列入了政府补贴名录,但不同厂家的同类型机械尺寸和安全系数大相径庭,农机采购部门要多到农村开展调查研究,掌握采购的农业机械的安全性和性价比,多听取农民朋友的意见和建议,为以后制定采购方案提供依据。

篇9

为确保三夏工作顺利进行,消除火灾隐患,保障全县空气环境质量,我局主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加强宣传引导,营造良好的禁烧禁抛氛围。通过多年努力,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已经对秸秆禁烧工作达成共识,但还存在着抛洒河道、乱堆乱放现象,因此今年的宣传重点要在禁抛和综合利用上大做文章。通过新闻媒体、印发公告、路旁田间张贴标语等多种形式进行铺天盖地宣传,做到家喻户晓,使群众理解支持秸秆禁烧禁抛工作,把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转变为自觉行动。

二、加大巡查力度,确保取得实效。除抽调全部班子成员充实到县政府各巡查组外,我局将选派一批责任心强、能吃苦的骨干力量组成独立巡查组进行巡查。对重点区域和重点路段进行重点把守,24小时不间断巡查,确保巡查不留死角。环境投诉热线实行24小时值守,受理群众投诉,做到及早接听、快速反应、及时处理。实时浏览国家环保部和省环保厅网站卫星遥感动态,发现情况及时报告,及时处理。

篇10

摘要: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然而,农业机械制造生产过程中的故障也逐步增多,从而使得农机故障维修质量管理工作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从农机安全生产管理的隐患考虑,从农机安全整治、严格驾驶考试制度、安全教育、安全监理等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让农业机械化为经济建设更好的服务。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安全生产农机维修

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内涵和重要标志。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快速发展,农机在数量上逐年上升,机型种类日益增多,而农机安全生产的好坏,不仅关系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而且更关系到广大农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同时还会影响到农机化事业健康、全面发展。安全管理对策,是指通过立法、监察、监督、检查等管理方式,保障技术的条件和环境达标,以及人员的行为规范,以实现安全生产的目的。

一、当前农业机械化发展进程中存在的三点问题

我国的农业机械已在种植业的主要生产环节中应用,农业生产方式已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逐步转变,总体上机械作业在农业生产中开始居主导地位。主要表现在:

1.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低

农机装备结构性矛盾突出。总体看,全国小麦的机播和机收水平已超过70%,北方优质小麦产区的机播、机收水平接近90%,基本上实现了机械化。水稻是我国种植面积最大、单产和总产量最高的粮食作物,但水稻机收水平仅有20%左右,机械化栽植水稻水平还不到10%。玉米的机播水平虽然达到了50%,但其机收作业刚刚起步,水平还相当低。

2.农业机械化投入少

一是国家财政对农机化的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在各项农业专项资金中,农机事业所占比例少,有的甚至没有农机的份额。特别是对大中型农业机械的购置补贴,除少数几个省区外,多数地区的财政都没有列支。二是农民收入低,限制了购置农机的积极性。当前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突出矛盾是农民收入增长缓慢。

3.农机服务体系薄弱

近年来的机构改革,使得大部分省、市、区的农机管理机构降格或与其他农业部门合并,客观上造成了农机化工作力度减少。受到冲击最大的是农机基层服务体系。有的乡镇农机管理站资产被平调或处置,人员被遣散;有的虽然还承担农机管理职能,但没有经费保障,多数精力迫于生存而从事各种形式的创收活动,致使农机管理、安全监理、新机具新技术推广、抗灾救灾、社会化服务等工作得不到很好开展和落实。

二、农机制造与安全生产管理中的隐患

1.道路运输的农用车辆

主要有拖拉机(手扶、小四轮及大中型拖拉机)和三轮、四轮农用运输车。农机安全管理部门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和《拖拉机驾驶员培训法》(以下简称《培训法》),对这部分车辆和驾驶员实施安全管理。

2.农田作业(包括农副产品加工)的农机

农田作业的农机安全管理工作往往容易被忽视。人们往往认为农田作业环境简单,会操作就行,不会发生事故,其实这种想法是不正确的。从事农田作业的机械与从事道路运输的车辆相比,虽然相对发生事故的机率较低,但前者的数量远远大于后者(前者是后者的十几倍),且作业有一定季节性,发生事故的可能性依然较大,如定远县每年有近百起农机事故。因此,对在农田作业的农机安全管理工作同样不能放松。

三、农机安全生产对策

1.农机安全教育对策

(1)农机安全部门一定要按照《条例》和《培训法》的要求,对农机驾驶操作人员进行全面的业务知识和驾驶操作技能培训,严把考核、发证与年审关,并定期组织他们学习有关法律法规,增强他们的法制观念,把他们培养成合格的驾驶操作人员,使他们能够在农机化作业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保障农机安全生产。

(2)对农民还应该加强农机安全作业常识宣传,使他们能够了解农机安全常识,在生产中遵守安全规章,以便消除因第三者过失造成的农机事故[4]。无论是农机交通事故还是农田作业事故,第三者的过失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特别是道路交通事故更是如此。

(3)加强宣传,把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是一项重要措施。要多层次、多方位地向农民和机手宣传农机法律、法规,提高其操作、保养机车技能,对可能存在事故隐患的零部件及时进行更换,保证农机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要求驾驶操作人员养成作业前检查农机技术状况,特别是对影响作业安全的零部件检查的良好习惯,从而在农机本身的技术状况方面保证作业安全,及时消除事故隐患。

2.加强农机维修市场监督力度

要确保我国农机维修模式高效、有序地运作,必须要加强网点证照的管理力度,对维修人员无资格证或者是无证经营的要按照《农业机械维修管理办法》给予行政处罚,或勒令其停业整顿。搞好农机安全生产工作,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体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要把农机安全生产作为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常抓不懈,从全面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农机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意义和现实紧迫性,动员全社会力量,齐抓共管,全力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