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建模工作总结范文

时间:2024-01-09 17:47:2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数学建模工作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数学建模工作总结

篇1

小学力求以翰墨传承文化,用特色孕育人生,凭借深厚的文化底蕴,着力打造艺术教育特色,始终将书法教育作为学校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逐步形成书法教育特色,不断提升学校的办学品位。

一、优化教学,激发兴趣

创建书法教育特色学校的主阵地在课堂。为了使学生真正能写好字,逐步提高他们的书写能力,学校校的书法教育做到三个结合,即“软硬”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

在书法教育普及的基础上,学校不忘提高,选择书写水平较高的学生,成立了书法提高班,请全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李卫宁老师指导他们的学习。他们一方面跟老师们继续学习书法技能,适当增加书写的量,以提高书写水平,另一方面教师向他们介绍湖笔的历史,欣赏湖笔书法,增加了学生的见识,提高了学生的素养。

二、创设氛围,陶冶情操

校园尽飘翰墨香 。学校是学生每天生活和学习的主要场所,校园文化的烘托不仅对学生行为规范具有良好的引导作用,还有一种隐性的熏陶作用。为此,学校充分发挥书法文化的积淀和辐射作用,学校设立了书法文化墙、书法作品展示长廊,墙壁上张贴师生的优秀书法作品,橱窗中定期布置书法活动宣传版画……校园处处是课堂,面面墙壁都育人。

班级布置显特色。在班级文化环境布置的过程中突出书法教育特色,积极创建“书香班级”,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设计和动手操作的能力。根据班级学生的自主愿望,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班级文化环境布置。开辟班级书法专栏,或展示个人作品,或介绍学书心得,或讲书法家的故事,或纠错拨正等等,显示班级特色,显现班级个性。将学生书法佳作、进步之作、得意之作悬挂于教室墙壁。

开展活动养性情。积极开展“湖笔文化进校园”活动,每学期组织一次大型的书画比赛,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书法的魅力,陶冶性情。组织学生优秀作业展评。每年进行寒暑假优秀作业展评,优秀作文展评等等,促进学生良好作业习惯和书写习惯的养成,激发上进的信心,享受成功的喜悦。

三、加强培训,提升师资

校本培训:制定切实可行的校本培训计划,由本校书法教学骨干教师对本校教师培训,同时聘任书法家沈明时为学校教师书法培训班指导教师。平时把书法训练与工会活动结合起来,激发教师学习书法的热情。

校外培训:参加县级书法培训和县教师现场书画比赛,参观各级书法展览。

篇2

时光匆匆,这学期的工作也即将结束,在学期工作结束之际,也应该对自己的工作总结一下,下面是小编给你准备的高中数学教学工作心得总结优秀范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高中数学教师工作总结范文【一】在本学期,我当了高一__、__两个班级的数学教学工作,人数共有__人,现就本学期的工作做以下总结,对今后的工作也起着引导和借鉴作用。

一、主动参加学校组织的培训活动,更新教育理念

在本学期初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培训,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遵守学校各种规章制度,积极主动参加各级的教育活动,加强师德修养,严格约束自己,做好教书育人,因材施教工作,做到为人师表,服从领导安排,注意与同事、学生搞好团结,创建好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对学生既严格要求又尊重学生,使学生学有所得。

二、以教学质量观,上好每节课,注重课堂教学效果

要提高教学质量,关键是上好课。在教学工作既是一项常规工作又是一项具有创新的科学研究工作。社会在地发展,时代地前进,学生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为了适应不断发展地需要,教材也在不断变化,教学内容在不断更新,这也给老师提出了教学方法和内容,要不断地适应时代的发展,自己的知识结构需要不断地更新才能适应不同学生的要求。

(一)备课的经验。

1.备课时要对不同的教材来回比较,从而选择确定一种较适合学生的教学内容和方法。

要紧扣正在使用的课标和高考考纲,要纵横渗透,综合整合,作相关发挥。

2.在期初把新学期的课思路备好,包括各次考试的题型,有一个整体的备课框架,然后才上课。

最好的教学是按照“整体→部分→整体”进行教学步骤。

3.备课时要掌握叁年教材的整体结构,要深入了解学生的现状与需求。

搜集相关资料,合理取舍讲课的内容。必须讲授学生能听懂的内容,不能讲授学生无法理解的内容。

(二)上课的经验。

1.上课的开头和结束,要反复推敲。

开头要能激发学生的兴趣,结束要能让人回味。开头结束都力求短记忆深刻,切忌拖泥带水。板书要清楚明了,重点关键要突出鲜明。坚决守时,决不拖课。

2.上课要平等、尊重、关心每个学生。

要使绝大多数都能真懂。在提问学生时,优秀生和后进生应有所区别,体现出“因材施教”。要使优秀生感到一定困难,要使后进生感到在进步。

3.要善于提出恰当的好问题,要让学生有独立思考的时间。

一堂课要有动有静,有张有弛,有严肃有笑声。讲到每一节课的最精华之处,一定要放慢速度,使学生能记在心里。

4.教学过程的关键是“交流—

互动”。要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尽可能让学生自己思考和动手练习,交流讨论方式进行上课。

5.每次上课后,要及时思考自己成功之处和不足的地方。

作“教学日记”,随时总结经验,进行反思。要及时将教学经验上升到模式和理论,从个别上升到一般。

(三)考试作用的经验。

1.要让成绩差的同学考出好成绩,从而增强每位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因材施教地改进学生的学习方法。让学生能主动的、体验的、合作的进行学习。

2.要从不同的思维方式进行考试。

让每一位学生在一学期中都曾有获得前几名的经历,对学习留下美好的回忆。

3.成绩优秀的学生,有效的促进方法,是让他们深切地知道“不进则退”。

考试要让他们感受到一定压力,保持必要的张力。避免他们盲目自满,但不能伤害他们的自信与自尊。

4.每次考试后,应立刻将正确答案公布或发给每位学生。

要学生“趁热打铁”,修正错误,巩固正确,打好基础。当天知道作业正确与否,对于有效的学习是十分必要的。

(四)综合的经验。

1.对学生好的言行,要及时给予肯定的回应,对学生不好的言行,及时给予否定的回应。

大多数应是“肯定回应”,“否定回应”只占少数。

2.每学期了解学生喜欢什幺样的教师。

力争在自己最弱的一项上,有所改进。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提高教学艺术性,体现出艺无止境,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3.上课前,要设想学生都在认真听,自己言行要认真负责、实事求是、力戒偏见。

要以自己的全部智慧来上好一节课,让学生如沐春风。让生命价值得到体现。

4.知识、能力、审美、人格是不可分割的整体。

培养较强的能力,学会独特的审美,发展好的人格。

三、养成自己的教学常规工作习惯,培养学生良好数学学习习惯

备好课,备学生,备教法,是平时的教学工作,注重从学生的基础抓起即概念开始,先进行,然后通过多练习,多讨论,多交流,使学生形成一个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1.利用上课的内容情节来教学,通过这种方式使学生无形中学会明白更多数学逻辑思维和人生哲学道理。

2.发挥科代表和优秀学生的作用。

班上的纪律、作业、练习等大胆放手让去做去讨论,老师只从旁进行协助和指导。

3.坚持做好“学困生”的教育工作。

要理智地去爱学生,去发现他们值得赏识之处,进行帮助和鼓励,让他们明白数学也是简单的。同时对其犯错误不过于迁就,而是帮其找原因,让他们用积极的态度解决问题。

总之,教师的素质要不断提高,在教育教学工作中,需更严格要求自己,从多方面,加强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素质,在工作中不断发扬优点,尽量避开自己的缺点,不断地欣赏自己的工作,用艺术的眼光对待上课,相信自己和学生不断在提高,不断发现新的人生价值。

高中数学教师工作总结范文【二】本学期我担任高一(1)、(2)两班的数学教学。本学期教学主要内容有:集合与函数的概念,基本初等函数,函数的应用,直线与方程等内容。现将本学期的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教育教学

1.合理使用教科书,提高课堂效益。

对教材内容,教学时需要作适当处理,适当补充或降低难度是备课必须处理的。灵活使用教材,才能在教学中少走弯路,提高教学质量。对教材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教师应认真理解课标,对课标要求的重点内容要作适量的补充;对教材中不符合学生实际的题目要作适当的调整。此外,还应把握教材的“度”,不要想一步到位,如函数性质的教学,要多次螺旋上升,逐步加深。

2.在课前预习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课前预习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的环节,从教学实践来看,学生在课前做不做预习,学习的效果和课堂的气氛都不一样。为了抓好这一环节,我常要求学生在预习中做好以下几点,促使他们去看书,去动脑,逐步培养他们的预习能力。

(1)、本小节主要讲了哪些基本概念,有哪些注意点?

(2)、本小节还有哪些定理、性质及公式,它们是如何得到的,你看过之后能否复述一遍?

(3)、对照课本上的例题,你能否回答课本中的练习。

(4)、通过预习,你有哪些疑问,把它写在“数学摘抄本”上,而且从来没有要求学生应该记什么不应该记什么,而是让学生自己评价什么有用,什么没用(对于个体而言)少数学生的问题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也有一定的灵活性。这些要求刚开始实施时,还有一定困难,有些学生还不够自觉,通过一个阶段的实践,绝大多数学生能养成良好的习惯。

3.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课堂是教学活动的主阵地,也是学生获取知识和能力的主要渠道。作为数学教师改变以往的“一言堂”“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显得至关重要,而应采用组织引导,设置问题和问题情境,控制以及解答疑问的方法,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生动活泼的学习局面,激发学生的创造激情,从而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尊重学生主体性的同时,我也考虑到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要因材施教,发掘出每个学生的学习潜能,尽量做到基础分流,弹性管理。在教学中我采用分类教学,分层指导的方法,使每一位同学都能够稳步地前进。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对于问题我没有急于告诉学生答案,让他们在交流中掌握知识,在讨论中提高能力。尽量让学生发现问题,尽量让学生质疑问题,尽量让学生标新立异。

4.在课后作业,反馈练习中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课后作业和反馈练习、测试是检查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抓好这一环节的教学,也有利于复习和巩固旧课,还锻炼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在学完一节、一课、一单元后,让学生归纳总结,要求学生尽量自己独立完成,以便正确反馈教学效果,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活动,把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都调动起来,成为教学活动的参与者和组织者。

二、教育创新

大家都知道中学数学的教学内容为初等数学的基础知识,这些基础知识源远流长。不可能再有什么知识层面的创新了。更不可能要求学生发明创造什么新的初等数学的结论。因此,我个人认为数学教育创新应该着眼于学生建构新的认知过程,用数学的语言就是——“认知建模”。而这过程的创新应该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勤于思考:

创新的前题是理解。我们知道,数学离不开概念,由概念又引伸出性质,这些性质往往以定理或公式呈现出来。对定理、公式少不了要进行逻辑推理论证,形成这些论证的理路需要思维过程。为此,我们首先必须让学生对学习的对象有所理解。因为数学知识的获得主要依赖紧张思维活动后的理解,只有透彻的理解才能溶入其认知结构。

这就需要拼弃过去那种单靠记往教师在课堂上传授的数学结论,然后套用这些结论或机械地模仿某种模式去解题的坏习惯。而要做到理解,就需要勤于思考。对知识和方法要多问几个为什么?如:为什么要形成这个概念?为什么要导出这个性质?这个性质、定理、公式有什么功能?如何应用?勤于思考的表现还在于对认知过程的不断反思、回顾,不断总结挫折的教训和成功的经验。避免墨守成规,勇于创新。

2.善于提问:

学生在数学课堂中通过观察、感知学习的对象以后,要学会分析,要有自己的见解,不要人云亦云,要善于挖掘自己尚不清楚的问题,多角度,全方位地探究,并提出质疑。作为一个中学生,不见得也毋须什么问题都能自己解决。我们倡导的只是能对学习的对象提出多角度的问题,尤其是善于提出新颖的具有独特见解的问题。我认为会提问是创新的一个重要标志。

3.解决问题:

学数学离不开解题,解题是在掌握所学知识和方法的基础上进行运用。解题可以训练技巧,磨炼意志。在解题过程中,首先应判断解题的大方向,大致有什么思路,在引导学生解题的探索过程中,要注意联想,要学会用不同的立意、不同的知识、不同的方法去思考,并善于在解题全过程监控自己的行为:是否走弯路?是否走入死胡同?有没有出错?需要及时调整,排除障碍。这样长期形成习惯后,往往可以别出心裁,另辟解题捷径。

这种思维品质也是创新的重要标志。为了让学生达到这个境界,必须让学生明确不要为解题而解题,要在解题后不断反思、回顾,积累经验,增强解题意识,提高能力。从他们的经验中我体会到数学的核心——问题;总结出解决问题的途径——问的是什么、有什么、还有什么、是什么;教会学生如何去学习—勤于思考、善于提问、解决问题。

高中数学教师工作总结范文【三】一学期以来,本人热爱工作,严格要求学生,尊重学生使学生学有所得,不断提高,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为了使的自己的教育工作能够更好的进行,现对本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教学方面

1.要认真领会“三位一体”课堂教学模式改革。

在教学改革中,教师是关键,教师对“三位一体”的理解与参与是推进改革的前提。

2.合理使用讲学稿,进行二次备课,提高课堂效益。

对讲学稿内容,教学时需要作适当处理,适当补充或降低难度是备课必须处理的。根据所教班的学生实际情况灵活使用,才能在教学中少走弯路,提高教学质量。对讲学稿中不符合学生实际的题目要作适当的调整。此外,还应把握教材的“度”,不要想一步到位,如函数性质的教学,要多次螺旋上升,逐步加深。

3.在课前预习。

课前预习时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学生课前预不预习,学习的效果和课堂的气氛都不一样。为了做好这一点,我的做法如下:1.本节主要的概念有哪些;2.本小节还有哪些定理、公式,他们是怎么得到?看过后你能否重述一遍吗?3.对照课本的例题,你能否完成讲学稿上的习题。4.通过预习,你有什么困惑,写在讲学稿。

4.课后复习、反馈练习中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在学完一课、一单元后,让学生主动归纳总结,要求学生尽量自己独立完成,以便正确反馈教学效果。

5.注重基础。

我所教的两个班,初中的基础差,高中的知识对他们来说就更增加了难度,因此,不管是备课还是备练习,我都注重基础,注意引导他们从基础做起,让人人有的学,让人人学有获。

二 存在困惑

1.教材内容多,课时又不足,教学时间紧,没足够时间给学生讲评练习题。

2.在教学中,经常出现一节课的教学任务完不成的现象,更少巩固练习的时间。

而且学生基础差,知识内容需要补充的内容有:乘法公式;因式分解的十字相乘法;一元二次方程及根与系数的关系;根式的运算;解不等式等知识。

三、今后要注意的几点

1.要处理好课时紧张与教学内容多的矛盾,根据本班情况对教材进行取舍;

2.注意对习题的精选;

3.要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

高中数学教师工作总结范文【四】时光荏苒,转眼间一个学期即将结束.如今的我已由一个懵懂不谙世事的学生变身为一位举止谈吐备受关注的教师。为了今后更好的投身教育事业,争取更大的进步,现将本学期的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本学期教导处安排我教高一(6)班的数学,作为新手的我在摸索中成长,在实践中见证真理。我深知黎川一中藏龙卧虎,要想在教学上出成绩,要想让学生对我敬佩有加,就务必在学生中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

一、谈吐要得体大方,不讲大话,不随意在课堂上侃侃而谈。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战场,要让学生正确认识时间的匆忙和一去不复返,并能充分的利用好课堂45分钟。

二、要有良好的驾驭课堂的潜力,此刻的学生脑瓜子运转飞速,稍有不慎就会对老师来个闹的教室底朝天,应对这种状况为了树立教师威信一方面要抓捣蛋源头;一方面要找其谈心,让其从思想上意识自己的错误并指导其及时改正。

三、要有深厚的功底,正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如果没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应对学生渴求知识的眼神,应对学生的提问似是而非忽悠而过,那样会严重戳伤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会让学生觉得自己是一个不够格的老师。这学期我除了认真备课,认真上好每一节课,及时批改讲评作业外,还坚持听黎耀能老师及汪宾老师的课,期望能从他们那里学到更多教学宝典,经典教学方法,精辟的习题,尽量少走弯路。在业余时间我也不忘充实自己大部分时间都花在研究习题,研究教学方法,做高考题上。

大半个学期过去了我发现很多学生数学学习还停留在初中的思维上。没有充分认识到初高中数学的区别导致数学成绩徘徊不前。初高中数学的区别主要有:

1、知识的差异:初中数学知识少、浅、难度低、知识面窄。

而高中数学知识多而广,它是对初中知识的拓展和完善。如初中你跟学生说一个数的平方可能为负数,他们根本无法理解,但到了高中接触了复数我们明白i2=-1,在初中学平面解析几何我们明白两条直线不是平行就是相交,但当我们接触了立体几何后明白两条直线还有可能异面。初中研究角度只在0°~360°之间,到了高中就扩充为任意角。对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和空间想象力有了更高的要求。

2、学习方法的差异:初中课堂教学量小、知识简单,透过教师课堂较慢的讲解,加之课后超多习题的反复练习和讲解,相信再笨的学生也能依葫芦画瓢。

而高中数学随着课程开设的增多,每一天用在数学上的时间少了,而且高中数学题型千变万化,只要稍微改一个字母改一个符号解题方法解题思路都会截然不同。因此我们最重要的是要掌握高中数学四大解题思想:数形结合、化归、换元、分类讨论。在多做题的基础之上学会自我分类自我总结归纳,到了高中同学们也要慢慢养成自学的好习惯。课堂时间有限,在有限的时间里老师能传授给大家的知识也是屈指可数的,而科学在不断的发展,考试在不断的改革,高考也随着全面的改革不断的深入,数学题型的开发在不断的多样化,近年来提出了应用型题、探索型题和开放型题,只有靠学生的自学去深刻理解和创新才能适应现代科学的发展。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相当重视数学学习方法的培养。良好的学习方法能让同学们事半功倍。我班学生的学习方法主要有:

1、记数学笔记,个性是对概念理解的不同侧面和数学规律,我外加的一些经典题型等。

2、建立数学纠错本。

把平时容易出现错误的知识或推理记载下来,以防再犯。争取做到:找错、析错、改错、防错。到达:能从反面入手深入理解正确东西;能由果朔因把错误原因弄个水落石出、以便对症下药;解答问题完整、推理严密。

3、自己制作精美小卡片记忆数学规律和数学小结论。

我教的高一(6)班整体基础比较差,加之我课堂管理上的缺陷,一个学期的学习同学们进步甚微。但是我有信心,我坚信透过我和学生的真诚交流,

透过我的加倍努力,透过我用心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和请教,我最终能克服教学上的种种困难,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

高中数学教师工作总结范文【五】转眼之间,斗转星移,感觉还没从高三紧张的备考气氛中走出来,学生又出现了新的替换。回顾过去的一年,有辛苦,更有欣喜;有困惑,亦有收获。本届高三,是新课程改革新老交替的一届,也是学校实行平行班教学机制的一届,学生的数学水平参差不齐。高考数学成绩直接关系到考生高考的成绩,而试卷的特点是理科难度较大,区分度大,文科相对平稳,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数学教师职责重大,需要用心付出,才能取得成效。回顾走过的历程,我认为这一年,我们高三备课组的教学工作努力的,用心的,能够说是竭尽所能,效果也是显著的。下面是我们的一些具体做法和体会:

第一轮复习夯实基础,建立知识网络结构

这个阶段是高三复习用时比较多,也是务必花费师生大力气的阶段,切不可走马观花,掉以轻心,这是整个高三复习阶段的重要时期。这一轮复习要解决的问题是:1、对于课本上的每必须义、定理、公式都要熟透于心,理解它的本质、变化及应用。2、对于课本的典型问题,既要掌握解答方法,又要思考它的变形、拓展,还应当注意它的应用。3、知识网络的构成,解题小结论的的提炼,一些解题漏洞的防范,解题思考方式的总结。

这一轮复习,我们以《教学与测试》这本资料为主,结合教材。基本上每一讲用2~3课时,第一课时,知识点、考点复习,第二课时,典型例题、习题讲解。这一阶段的训练以通法通性题为主,课外训练以选取和填空为主要训练方向,力争解决学生在选取和填空的速度与准确性不高的问题,对偏题、怪题进行大胆删减,使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提高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第二轮复习专题过关提升重点知识综合潜力

在第一轮复习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对重点章节、重点知识、常用技巧、思想方法进行性针对性地复习,更能提高数学备考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在这一阶段,锻炼学生的综合潜力与应试技巧,不重视知识结构的先后次序。主要对“三角函数、概率统计、立体几何、解析几何、数列与不等式、导数及其应用”六大板块进行复习,尤其应重点放在“三角函数、概率统计、立体几何(向量法)、导数及其应用”。这是我校学生重点得分点,一般来说,试题这部分考查比较平和,要求大多数考生能过关。在此基础上,提高学生“配方法、待定系数法、数形结合法、分类讨论法、换元法”等方法解决数学问题的潜力。

第三轮复习综合模拟训练考试应对潜力

在前两轮复习的基础上,为了增强数学备考的针对性和应试功能,做必须量的高考模拟试题是必要的,也是十分有效的。该阶段需要解决的问题是:1、强化知识的综合性和交汇性,巩固方法的选取性和灵活性。2、检查复习的知识疏漏点和解题易错点,探索解题的规律。3、检验知识网络的生成过程。4、领会数学思想方法在解答一些高考真题和新颖的模拟试题时的工具性。

这一轮复习以模拟试卷为主,必须要注意试卷的仿真性,以安徽地区的试题为主要选取,把握好试卷的难度和梯度,掌握好考试时间的分配,包括答题卡的涂填,考试用具的要求,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我的几点复习体会:

1、重视对选取题、填空题的训练

选取题和填空题是整份试卷的基础,这部分试题得分高低,直接决定了整套试卷的基础分,它占了近50%的分数,主要考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这部分的训练中,以又快又对地找出答案为目的,教会学生用数形结合、特殊值法、排除法等技巧找答案,节省时间,切忌“小题大做”。对艺体类考生的文化课辅导,更应以此为主攻方向。从今年的高考实际看,选取填空题难度不大,得满分的不少。所以,奠定了今年数学试题得分较好的基础。

2、加强解答题前三题的训练

前三题分别以重点考查“三角函数、立体几何、概率统计”,题目难度以中等为主。针对我校学生主体构成是中等学生的特点,重点在前三题上加强是比较现实的做法。要求学生得到全分,其中立体几何应以向量法求解为主,虽然解题相对花时间多一些,但是方法简单,学生易掌握,能得分。

3、后三题加强计算的训练

解答题的后三题是拉开区分度的三题,以“数列、导数、圆锥曲线”为主,考查学生的综合潜力,包括计算潜力,尤其在数列和圆锥曲线的题中,计算量相比较较大,往往花费考生超多的时间,却不必须得分。所以,学生一般比较怕做这部分的题目。我们要求学生不能放下,复习突破方法,首先重视第一问的解决,那里要求学生务必计算准确,能够适当放慢速度,仔细检查。然后进行第二问的计算训练,这部分训练时,不贪多,做一题是一题,直至学生算出准确答案为止。老师能够给出最后答案,但不要帮忙学生进行运算。从高考的实际效果看,基本上得到了满意的效果,学生基本上把能得到的分数做到尽量得到。

篇3

1、抓好高中新课程的实验工作

认真学习、解读高中新课标和新教材,准确把握新课程倡导的核心理念和基本要求,认真组织好新课程跟进培训和教学研讨活动,积极探索新课程实施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各级教研员要深入学校,深入课堂,切实发挥对高中新课程的研究、指导、服务作用,确保新课程的顺利实施。

2、深入推进学科建设工作

围绕“加强学科建设”这一主线,依托校本教研平台,引导教师正确理解学科价值思想,准确把握学科知识体系,强化教学设计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提升教师的课程执行力。

认真抓好落实教学常规工作。教研室要修订、完善*市中小学教学常规,各学校要采取有效措施把教学常规落实到每一个教学环节中,规范教学行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3、改进完善课堂教学达标评优活动

组织好协作区级达标活动理论测试工作,使课堂教学达标评优活动常态化、规范化。

4、进一步提高教研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充分发挥各级教研组织和教研活动的优势,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三级教研网络,多层面、多角度、多样化的开展教研活动,提高教研活动的实效性。

围绕学科教学中的共性问题和典型问题,有效地开展协作区及全市的观摩研讨性的教研活动,发挥优秀教师和优秀教研组的典型示范作用,推广有价值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模式。

初中:认真总结新课程实施以来的经验教训,积极探索不同学段的教学规律,改进和完善教研工作管理。

认真抓好初中毕业年级复习备考工作,通过教学诊断、教学观摩、经验交流、检测分析等形式,整体提高复习教学水平。

高中:高一年级重点做好高中新课程实施工作,通过通识培训,把握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和基本要求;通过认真解读新课标、新教材,吃透教材编写理念和要求,结合教学实际,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实施办法。

针对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难点,及时做好新课程研讨、交流工作,坚持通识培训与学科跟进培训相结合,理论学习和实践观摩相结合,有效利用各种教研资源,及时解决重点和难点问题,确保高中新课程的顺利实施。

二、上期工作总结

1.听课调研

本期听课主要是跟踪听课和听毕业班的客为主,高、初中组分别到二中等二十多所学校听课调研。

2.经验交流

20*年4月9日(周三)下午2:30,在*四中大礼堂,召开初中毕业班数学复习经验交流会。会上*二中史康老师上初三复习观摩课。3中王其长老师作经验交流。课后马建民老师对今年的中招有关问题进行分析和交流。

20*年4月9日(周三)下午2:30,在*四中教科楼三楼报告厅,召开高中数学复习经验交流会。4中任有志老师上高三复习观摩课。李应顺老师作经验介绍。会后由教研室孙老师点评并对高考进行预测分析。

3.组织市、区、县中学一百多人参加了本学年的质量预测和期末调考的评卷工作以及中招考试的改卷工作。组织高中教师进行高中会考的评卷的评卷工作。

4.竞赛工作

5月份组织参与*省高中2年级和*市高中1年级的高中数学竞赛的工作。

20*年*省高二数学联赛暨*市高一数学竞赛于20*年5月11日在*省实验中学举行,*市市区*市高一数学竞赛获一等奖56名,二等奖110名,三等奖170名;市区高二获一等奖27名,二等奖52名,三等奖73名。

5.优质课

上期我们进行了*市中学数学优质课比赛,初高中分别推出一名选手参加*省中学数学优质课比赛。

6.期末成绩分析

(1)命题指导思想

根据近两年高考、中招考试试题的难易情况,我们组织了*市的一线骨干教师命题,结合*市的学情,试题有针对性。

(2)命题意图

初中命题意图

①注重基础(关注考生对教材知识的达成度),②面面俱到(不留死角,让教材内容全面落实),③凡中见奇(推陈出新,注重创新,让基础题显出味道来);④在题型和难度上与中考接近,试题有区分度,能够发现不同层次考生的薄弱环节;⑤联系实际,学以致用;⑥试题注重梯度,让不同层次学生都有展示自己水平的空间。

高中一年级命题意图

①紧扣教材,知识考核面面俱到,又要突出重点(以发现薄弱环节);②试题难度适宜,该送分的要送出去(但不提倡死记硬背),该有区分度的要有值得讲评玩味之处;③关注初高中知识上、方法上的衔接;④联系实际,学以致用;⑤试题有梯度,由易而难,循序渐进,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应得的分数。

高二年级命题意图

由于是阶段性考试,命题时以基础能力测试为主导,考查学生对本学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理论的掌握情况;鉴于本学期所授内容以理论为主,是理综命题重点和难点,命题时在注重基础的同时,适当进行综合,便于学生逐步适应高考;考虑到高考实际,命题时选择题题型设计等方面尽量和高考一致。

3.答题中反映出的教学中的主要问题

初中: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的较好,但对新的题型和能力要求较高的试题学生掌握的不尽如人意。九年级在坐标系下的运算是比较薄弱的地方。

高中: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不是很好,高一学生在函数部分应加强。高二的学生的运算能力需要加强。

(1)对课本的熟知程度还需要进一步的提高。

(2)审题不清,不能注意到关键词关键字,例如选择题。

(3)不能根据情境的改变做出灵活的调整,不能理解命题人意图

(4)文字表达能力需进一步提高,要强化数学符号的运用。

(5)概念理解还要深入。

4.教学中应该改进的地方

注意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多讲通式通法,在培养能力上多下功夫,初中七八年级以基础为主,以培养学生的兴趣为主,九年级以能力为主,注意点面的结合。强调依“标”扣本,课本上的原题,学生考的较差。

5.期末考试成绩中的部分数据

三、本学期主要工作

学科具体工作安排:

1.抓好高中一年级的教研工作。

培训考试情况的简单介绍。

新课程理念的简单介绍。

为适应时展需要,高中课程内容有了哪些变化?

此次高中课程改革,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遵循了如下原则:

时代性——课程内容的选择体现当代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反映各学科的发展趋势,关注学生的经验,增强课程内容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同时,根据时展需要及时调整、更新。

基础性——强调掌握必需的经典知识与灵活运用的能力;注重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旺盛的求知欲、积极的探索精神、坚持真理的态度;注重培养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高中课程内容既进一步提升所有学生的共同基础,同时更为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奠定不同基础。

选择性——为适应社会对多样化人才的需求,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要,在保证每个学生达到共同基础的前提下,各学科分类别、分层次设计了多样的、可供不同发展潜能学生选择的课程内容,以满足学生对课程的不同需求。

模块与过去的知识单元有哪些不同?

从综合性与相对独立性来看,过去的单元更强调知识的前后联系与纵向延伸,每一个单元是整个学科知识链条中的一个环节,综合性及相对独立性较差。而模块则具有更大的综合性和更强的独立性,例如:每一模块都有明确的教育目标,并要求围绕某一特定内容,整合学生经验和相关内容,从而构成相对完整的学习单位;每一模块也都对教师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方式提出要求与建议,有利于教学实施。从设计类型及相互关系来看,单元主要以知识的逻辑联系为纽带加以线性组织,单元之间呈现递进关系,必须前后依次展开;而模块设计则有多种类型,既有前后递进、学科逻辑较强的设计,如模块A为模块B的基础;也有并列关系设计,如模块A与模块B之间没有必然的逻辑联系,可以先学模块A也可以先学模块B,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最先学习的模块内容。

高中《数学课标》帮助学生形成数学思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来自中科院、工程院的王梓坤、张恭庆等6位院士对数学课程标准给予充分肯定,认为数学课程体现了基础性、多样性和选择性,体现数学学科发展的趋势,突出数学的人文价值,重视增加了数学建模、数学探究、数学文化等内容,将数学置于一个更广阔的背景中,拓展学生的视野,这是一个很大的突破。

崔俊芝院士认为,高中是人生中选择志愿、确定志向的时期,对于多数人来说,高中确定的志向会影响人的一生。因此,作为高中主要学习内容之一的数学,从教材的编写到讲授方法、课外活动都会对学生确定志向有一定影响。为此,崔院士建议高中数学应该重视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重视数学思想和方法的形成过程,让学生既学习数学知识,又学习数学思想,学习用数学知识和思想表达与解决现实世界一般问题的方法和技能。因此在教材编写过程中,要重视基础性、时代性和多样性,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还要重视数学思想和方法的形成过程,而且适当加强不同知识模块的关联性,以使学生形成较完整的数学思想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高中课程改革如何与初中课程改革实现和谐衔接。

应该说,高中课程改革是在初中课程改革基础上的再改革,应该是一种比较自然的衔接,但由于高中课程改革说涉及到的知识体系较之初中而言,要来的复杂和具体,在“三维”目标上的要求跨度要大。对于教师来说,应该如何适应高中课程改革的进一步需要?对于学生来说,应该如何适应高中学习的进一步要求?对于学校来说,如何进行学校内部管理体制的深层次改革,以适应高中课程改革的需要?这些都是摆在改革者面前现实而且棘手的问题。

教师应该树立危机意识,认识到课程改革不单单是改革教育本身,更在于改革教育者、改革教师,通过改革,唤醒教师内心深处的危机意识。在改革面前,每个教师,无论你资格多老,无论你多么年轻,都是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必须有学习意识,必须有动力意识,要强调通过改革,加强学习,以学习来强化自身的学识和修养,以学习来完善自身的知识体系,从而更好地适应高中的改革;学生要改变传统的学习行为,强化自主学习、培养合作精神,造就探究能力,这是初中阶段学习能力和精神的进一步拓展和深化,高中课程改革带来的不仅仅是学习的乐趣,其实更多的还是学习的挑战和压力,因为高中课程改革体现的是素质教育的思想,它屏弃了应试教育的束缚和局限,在改革中,纯粹的“死记硬背”式学习方式非但不能适应,还会限制和影响学习成效;学校应该在原来的基础上加大学校的内涵建设,在不断完善学校各项硬件设施的基础上,着眼于人的发展和生命的昂扬,从人的精神世界入手,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人文精神,提高学校的办学质量,形成学校自身的办学特色和品位,从学生的一生出发,为学生的的未来负责。

做好毕业年级备考工作,具体安排与要求。

(1)高中认真研究《考试大纲》、《考试说明》,明确复习内容及要求,提高复习针对性;

(2)科学安排复习进度,圆满达成每一阶段的复习目标;

(3)研究命题趋势,关注新课程理念在试题中的体现(信息题、探究题、开放题、综合题等);

(4)有针对性的专题训练:围绕考试热点、难点、及学生薄弱环节(典型错例)展开;

(5)积极开展有效的复习课、讲评课的教学策略及模式.

2.作好初中的教学研究工作

初中工作应紧紧围绕课堂教学模式进行。准备抓好初三年级的的复习备考工作。

3.关于数学竞赛工作

作好高中竞赛的赛前培训工作。

10月,*省高中数学竞赛报名,竞赛将于10月12日举行,报名等具体事情另行通知。

4.课堂教学达标笔试题命题基本要求

一、试卷结构、题型、和分值

1.试卷分公共试题和学科试题两大部分。

2.公共试题20分,学科试题80分(其中学科专业知识30分,教学设计50分)

二、试题内容要求

1.公共试题主要考查教育学、心理学和教育教学法的基础理论;课程改革以及调节教学的相关内容;重要的是对内容的融会理解和实际运用能力的考查。

2.学科试题主要包括任教学段的教材内容以及与教材内容紧密相关的拓展延伸内容:

①对学科教学的价值取向和特有思想方法和学科能力要求考查

②对学科知识框架的把握和理解,对课程标准(教学大纲)、现用教材以及相关知识内容的认识和理解

③对教材中重难点知识、重难点实验、重难点问题的准确把握和理解

④对高考、中招命题思路和方向的理解和把握

5对学科相关知识的综合分析运用能力的考查

6教学设计的方法、原则和实际能力。教学设计部分占50分,以任教学段教材中的某一课、某一章节、某一课时或某一单元的教学内容为素材,考查教学设计能力。

三、命题难度:定位于“达标”的层面,难度适中。

篇4

1998年美国专业教学标准委员会颁布的数学标准分两个阶段:④儿童和少年(7-15岁),②青少年(14-18岁)。本文所介绍的是前一标准。该标准由Leslie Mancuso(康涅狄格州麦克阿里斯特中学,K~l2协调》人)和Gladys Sanders(堪萨斯州劳伦斯公立学校,K-12协调人)领导的l5人委员会,通过与教师、学者、管理人员、州和地方官员、教育联盟领导者等进行广泛研究达成共识的基础上制定,目前已经在全国各地推广,作为鉴定该学科优秀教师的依据。即如下l2个标准。

一、平等参与

尊重和承认每个学生的个性和价值,相信所有学生能够而且应该学习所有数学课程,把这个观点体现在数学实践中,给所有学生提供公平和完整的学习数学机会。

1.尊重所有学生,根据学生的不同经历、特长和需要进行相应的教育。

2.不断向每个学生提出更高的期望。毕业论文把数学视为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一个途径,让学生明白数学有助于智力发展,并在未来生活中起重要作用;承认每个学生都能学会数学,给所有学生提供学习各阶段知识和技能的机会。

3.为每个学生寻找学习数学的最有效途径。了解每个学生的特长并据此进行教学;适当调整课程和教学策略以保证每个学生都有进步;给落后学生提供额外辅导以阻止学生掉队。

4.承认文化差异对学生学习产生影响并尊重

这些差异。对来自不同文化背景和经历的学生,硕士论文提供学生使用他们独特的背景和经验去掌握数学知识的机会。

5.使学生明白文化、社会和经验在形成他们对数学学科的态度上有重要影响,数学作为一个有用工具,对当前生活和将来工作都起巨大作用。

二、了解学生

知道学生是在影响学习的不同教育、社会和文化背景和经历中成长起来的,医学论文运用学生如何学习和发展的知识了解学生,以此为指导,作出课程和教学方面的决定。

1.知道学生在学习中会运用不同方法。设计教学时,考虑学生能力、兴趣、方法及如何发展思维等方面的不同特点,据此评估学生的困难、理解力和可能的误解并针对性地指导。

2.承认学生的知识和发展水平不同。在教学实践中的问题解决和评估标准制定时,将以上因素反映出来。

3.明白优秀学生更易得到学生乃至成人的好感和接近青春期的学生处于各方面剧烈变化的时期并可能引发自我冲突。基于学生以上特点,以促进学生一般发展、掌握广博知识为目标,结合专业知识来进行教学。

4.鉴别每个学生的不同能力、兴趣和经验并据此向他们提出更高的数学理解力的要求。知道如何改变教学以适合学生已有的技能和经验;知道如何树立学生的信心并应用到数学学习中,鼓励学生应用数学知识到其他领域中。

5.通过观察、谈话、与专家合作等来评估学生的能力、需要和兴趣,把对学生群体多样性和差异的尊重体现在每天的教学计划中。

三、数学知识

明白数学观念与其在数学、其他学科和现实世界中应用之间的重要联系,在数学概念、原理和技能等方面具有广博知识,定期对课程目标和教学体系进行反思。

1.掌握的数学知识远远超过所教授课程的水平。知识强调的是对数学中人的主题和各种相关因素联系起来充分考虑的观点和方法。非常了解学生的实际水平并引导学生掌握重点知识,保持对数学方面新进展的了解。

2.注意在发展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和掌握基本技能(运算和数字方面)之间取得平衡。职称论文注重让学生打下在运算法则、技能、步骤方面的坚实基础;让学生在处理问题时既利用现代技术工具,又明白现代技术通过何种方法解决问题。

3.注重学生系统的数学知识,强调使用模式得出一般结论和发展理解力的重要性。明白数学主体的中心概念和原理(代数和函数、几何、统计学和数据分析、离散数学和微积分学等),知道数学思维的基本步骤——审题、假设、建模、推理、结论、解释、分析。

4.对基本数学观念有很深的了解和知识,明白计算、规则、步骤、方法等不仅是规则也是学生理解的途径。

5.明白数学中模式的重要性,把各种模式联系起来并利用其提供的线索和方法解决各种问题。

6.努力使学生在掌握数学和相关领域知识与数学在相关领域应用之间保持平衡。英语论文在跨学科教育中既能支持其他学科教学又能保证数学理论和过程的完整性,通过使学生掌握统一的基本观念来培养他们对数学背景和应用的基本理解。

7.注重把各种形式下的数学观念统一起来从模式中得出一般结论。

8.利用广博知识帮助学生发现题目中隐含的概念和规律以及它们之间的重要关系,并把各种数学观念和方法应用到问题解决中。

9.把对数学的感情转化给学生,使他们在探索过程中充满好奇和热情并从中得到乐趣,师生一起交流这种热情和乐趣。

四、教学实践知识

依靠广泛的教育学知识作出课程方面的决定,筛选教学策略、发展教学计划、规范教学评价。

1.利用坚实的教育学知识作出课程方面的决定,设计教育策略和评价计划,选择教学中的材料和资源。这种知识随着教育学理论、课程和评价的发展而不断被扩展和更新,知道什么是有效的教学实践并不断地改进它。

2.对如何与学生群体一起工作以及为他们选择适当任务的技术十分了解。知道何时应布置较多或较少的群体任务,知道如何去组成一个利于学生自学和相互学习的群体,承认个人独立工作和群体合作的重要性;在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需要和发展水平等基础上进行教学。

3.把实践经验应用到数学概念和技能的教学中,并能选择适合学生和给定问题的方法。工作总结知道如何把各种评价模式整合到教学中,并注重有意义、有深度的任务训练。

4.选择任务和计划教学时,能把数学与科学、社会研究等其他领域联系起来。通过丰富的跨学科教学任务把各种学习线索串连起来。

5.强调培养学生概念发展和深层次理解的重要性并在技能实践和深入理解之间保持恰当的平衡。提供丰富的解决问题的机会,让学生进行各种技能实践。

6.通过制定包含各种问题、证明、策略等的列表促进学生学习。在分析学生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顺应他们的认识发展规律进行教学。

7.明白学生会在学习中碰到困难并知道何时提供帮助。承认学生面对矛盾概念的价值,列出这些矛盾的目录单以提供有助于培养学生理解力的问题和任务。

五、教学艺术

创造优美的和有效的方法完成教学任务和挑战。教学实践是关心学生、教学热情、内容把握、应用能力、丰富知识和创新实践等方面高度发展的个人综合素质的反映。

1.把对学生的了解、数学的掌握和教育学方面的知识融合在一起,渗透在有凝聚力的、优秀的、令人激动的教学模式中。

2.对数学评价很高,与学生一起享受并交流探索知识的激动和乐趣。

3.设计和发展使学生学到重要知识和广博知识的智力课程并让学生参与学习过程。仔细指导并鼓励学生作出决定和通过推理、提问、讨论和书面交流来得出结论。

4.不断监控和调整教学。根据具体的实践不断调整教学计划和模式,促进学生的学习。

5.欣赏学生的多样化。在学生个人能力、背景、世界观等基础上指导学生,使其思维和理解力达到更高水平。

6.通过设立适当的谈话和问题来培养学生的兴趣。通过问有趣且开发思维的问题、提供与当前发展水平相适应的任务等,培养学生对数学的感情和良好态度。

7.通过提供多种切入点和途径让学生的所有技能和水平都反映在学习中。对提问十分精通,知道什么问题有利于学生探索和理解,什么问题有利于学生独立调查。

转贴于 六、学习环境

创建一个激励、关心和独特的学习环境。创设一个包括学生在内的团体,在该团体内,学生承担学习责任、从事智力冒险、发展自信和自尊、独立或协同工作并评估数学的价值。

1.创设一种让学生在学习上敢于冒险、解决问题时能享受到乐趣和成功的班级气氛。在这种课堂上,每个人都参与学习、发表观点、独立或协同工作。

2.让学生以小组、大组和个体形式进行学习。

学生完成任务或解决难题之后,教师和其他学生会给予肯定并希望他们继续努力。

3.提供学生直接构建他们的理解方式甚至运算

步骤的机会。通过给学生分析材料、作出假设、解释和证明结论的机会来达到上述目的。

4.创建一个能使学生积极向上并把各种不利因素减到最小的学习环境。

5.通过设计海报、作业和数学模式、学习材料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并使学生参与教学。

七、数学应用

发展学生把数学应用作为了解周围世界一种途径的能力。把数学重点放在让学生调查、探索并发现各种结构及关系、论证的灵活性和解决问题的毅力、创造和使用数学模式、将问题系统化、相互证明和交流结论等方面来发展学生的数学理解力。

1.知道一般概念和推理方法对使用数学工具的重要意义,利用对数学中相互关系的深刻理解和广博知识,帮助学生在掌握基本概念和推理方法的基础上,建立一套他们的数学方法和工具。

2.以巧妙的活动和实例联系为开始,通过各种任务把课程中的数学概念相互串联起来。帮助学生在实际经验和要掌握的数学观念之间寻找联系。

3.注重在各种非正式的推理中使用模式,并强调其作为解决数学问题的基础之基础的重要性。使用各种工具帮助学生发展推理技能。

4.提供学生在课堂听讲、反应询问、互相讨论和共同解决问题的机会,发展学生的理解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构建的任务应符合学生的发展水平和客观条件,有助于他们形成一套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

5.鼓励学生调查、合作和交流以促进问题的提出和解决。

6.在广泛意义上发展学生的数学能力。把多种培养学生能力的目标巧妙结合起来,在教学中让学生解决问题、交流推理过程和找出联系。

八、技术和教育资源

利用先进技术和选择、设计教学材料以及发动尽可能广泛的人力资源,去提高和扩展学生的数学理解力和应用能力。

1.使用各种教学资源实现教学目标。争取校外的商业性赞助或通过设计、选择材料来促进学生学习;利用所在社区的人力资源提高教学。

2.对设计有助于发展学生理解力的材料十分精通。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使用不同的材料来发展学生对具体概念的理解力。

3.在选择适合教学目标的材料方面十分内行。

知道如何评价材料并决定其是否对教学目标实现有最大帮助。对课本的内容或方法融会贯通,在使用和设计其他资源、材料时十分在行。

4.对当前的计算机和信息技术发展十分精通,并了解其他潜在技术的使用。在学生掌握基本运算和数字意义与使用现代技术工具之间保持适当的平衡。

5.把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应用作为发展能力的手段而不仅仅停留在低水平的操作阶段,鼓励学生使用远程技术去获得有用信息以及与他人交流。

6.利用计算器作为发展学生数学理解力的一种探索工具,积极提倡班级和学校不断采用最新技术成果和工具。

7.面临学校技术条件不具备或不完善的窘境时,转移教学的重点以避免花太多时间教授在校外没多大用处的技能上。积累各种技术和寻求社区支持直到每个学生掌握必须的技能;如果教育技术资源实在缺乏,根据学生的能力和倾向有区别、针对性地发展他们的技能。

九、评价

把评价融入促进学生学习的数学中。设计、选择和应用一系列正式和非正式的评价手段和工具去衡量教育目标,帮助学生发展自我评价能力,鼓励学生对学习成绩进行反省。

1.把经常性评价作为教育的一部分,且熟悉各种评价方法。在学生需要的基础上,根据学习内容和教学方法等选择特定类型的评价。承认评价的重要性并利用评价结果改进教学。

2.经常提供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反省的机会。

在小学时就把学生向自立学习者的方向培养;让学生对学习承担责任并对学习内容进行简要概括与总结。

3.当面临学校、学区或州等坚持使用某种并不能促进教学目标实现的测验或评价手段的形势时,不会放弃教学目标,也不会允许这种测验或评价干扰教学。不把这种测验的相关指标应用到教育计划中,同时积极呼吁采用能更准确地反映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方法。

4.从经验中系统地考虑教学实践和学生学习。

对教学进行反省并定期改变课程以反映新思想和学生的进步。

十、反思和成长

定期对教学进行反思,紧跟数学知识和教学方法方面的最新发展,不断增加数学知识和改进教学实践。

1.承认学生的每个经历提供了反思和成长的机会。当教学方法适合时,考虑如何应用到其他情况下;当教学方法不适合时,考虑如何改进。

2.根据数学本身和教育学理论的发展而不断地革新实践,以适应时代的要求。

3.设计和使用各种方法来定期收集关于教学的信息。通过观察学生对特定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反应、考试分数、观摩同行教学等手段来认真地检查、反思自己的行为及价值;在不断的自我检查中修正教学实践。

4.与同行相互交流、学习、借鉴在教学中的经验和体会,增加知识和对数学的理解并把这些成果应用到教学设计、实践中。吸收、筛选符合学生需要的观念和方法来进行教学,而不是盲目采用新的流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十一、家庭和社区

使家庭和社区参与到对孩子的教育中来,帮助家庭和社区明白数学和学习数学在今天世界中的重要性并且在最大程度上让社区参与对数学的支持。

1.承认家庭——学校——学生三者关系的复杂性,把家庭看作是鼓励、促进学生学习的合作者。从家庭中得到关于学生能力、兴趣、习惯等方面的信息;当家庭的价值观与学生学习数学相冲突时,深入家庭了解差异并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学习的环境。

2.通过给家庭提供需要了解的信息(学生的考试成绩和等级、定期参加的活动、为将来教育作计划的重要性等)来让家庭参与各种讨论。一起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及技能,完成预定任务和改善学习成绩。

3.给优秀学生和困难学生提供支持和鼓励,定期向家长报告子女的进步。

4.承认家庭和社会的参与能增长学生的学习经验并有助于教学任务和目标的实现。积极创设不同的、开放的、亲切的环境让家庭和社区成员参与到班级中,以解决所面临的局限和困难。

十二、专业共同体

与其他专家和同事合作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增长教学知识和改善教学实践。

1.与同事相互学习并合作进行教学程序的设计。与家庭、同事、管理者、社区成员在教育、教学方面合作并能从中受益。

2.具有对学生及教学的献身精神和对学校高度负责的态度。通过相互讨论,定期检查、评价课程,确保课程被精心组织且符合学生和社区的实际需要。

3.与其他专家和教师密切合作,留学生论文使学生在一个团体中能得到前后一致的教育,并帮助学生把知识融合到各门学科中。

4.通过参加地方、地区、州和国家等的专业组织对专业领域的进步做出贡献。通过举办专题讨论会或编写实践方面的著作和研究成果来支持数学教师的专业成长。

参考文献

[1]乔连全、刘水凤.对美国两个数学课程标准的比较分析.全球教育展望,2001(11):55.

篇5

关键词: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教学模式

0 引言

计算机作为一种现代通用的智能工具,拥有一定的计算机知识和应用能力已成为现代人所必须具备和赖以生存的基础。随着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计算机应用范围不断扩大,21世纪的青年可以利用各种渠道、手段来获取所需的知识。大学生承担着未来国家的建设重任,作为培养国家栋梁之材的高等院校就是要在迅速发展的信息时代培养一批有能力有文化的高素质人才。而计算机的应用能力已成为现代大学生知识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对于提高21世纪大学生的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 目前计算机基础教学存在的问题

自从上世纪90年代,全国高等学校相继在非计算机专业的授课计划中加入了《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经过近20年的探索,各校都有了一套相对稳定的教学体系和教学模式,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计算机的普及,大学生进入大学之前对计算机的掌握程度有了很大的变化,经济发达地区与贫困地区的学生在入学前对计算机的掌握程度也形成很大差异。另一方面随着社会上对计算机能力的认可度的提高,高校为顺应社会需求而对学生采取的一些强制的考级考措施,使得目前计算机基础教学存在着一些必须引起重视的问题。

1.1 计算机基础教学也跌入应试教学的泥潭

目前一部分高校把计算机等级考试成绩和非计算机专业的毕业学位证紧密联系在一起,在这种情况下,教师面对学校下达的等级考试合格率的要求,而不得不忽略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要求,一味追求考试合格率,而学生为了顺利拿到学位证,不得不把很多精力投入到与考试相关的学习中,如考试技巧、大量试题练习等,这样,致使好多学生毕业了都不知道如何使用已学的计算机知识来辅助完成一些简单的工作,比如毕业论文完成一份应聘求职书的设计。有很多学生毕业了还得花很大力气通过各种渠道重新学习计算机知识。这是应试教育带来的后果。

1.2 理论教学与实际操作相脱节

计算机基础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理论与实践相辅相承,理论是基础,实践是手段,应用是目的。很多大学生存在这样一种情况,上课听老师讲授的内容都能听懂,但是当需要自己操作时就无所适从,即课堂授课理解和自己真正动手实践不能统一,或者把老师布置的作业顺利完成作为唯一的上机实践任务。因此,一旦题目变换一下就不会做了,欠缺举一反三的能力。

1.3 忽略不同层次学生的分层教学

由于各地区学生入学前计算机水平存在较大差异,计算机基础教学采用“一刀切”的教学方法,无疑会造成两极分化的局面。一方面层次较高的学生“吃不饱”,埋怨计算机基础课程是浪费时间,使其的学习积极性受到很大打击;另一方面,层次较低的学生“吃不了”,对计算机课程产生畏惧,从此妄自菲薄,自我放弃。这对提高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都将产生极大的障碍。

1.4 教学内容脱离实际

随着计算机科学发展的突飞猛进,软硬件的更新换代速度相当快,而我们的教学内容跟不上发展的速度,医学论文致使学生对该门课的兴趣下降。另一方面,计算机基础教学存在就事论事的现象,只是教会学生如何操作,而忽略对学生“计算机意识”的培养,也就是没有很好地激发学生具有用计算机解决面临任务的强烈愿望,很少教会学生什么事情可以用计算机解决,如何有效地使用计算机,如何在自己的专业中使用计算机等,因此造成学生很大困惑,觉得没有学到多少有用的知识,挫伤了学生学习计算机的积极性。

2 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措施

由于上述种种原因,造成了计算机基础课程看似简单实际效果却不尽如人意的状况,当前各种各样的教育教学组织机构以各种交流会、研讨会的形式探讨新形势下高等学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课教学的新思路、新方法,教育部计算机基础教学指导委员会也就在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加强计算机基础教学提出了指导性的意见,因此,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2.1 更新教学内容,合理设置课程体系

首先,要改变只注重计算机等级考试的思想观念,缓解等级考试通过率给教师带来的压力,在课程的安排上,要根据不同的专业进行设置,让教师有足够的空间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学生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基础上深入掌握计算机的应用能力,建立起适应当代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教学模式。

其次,要设置合理的课程体系。课程体系是由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若干课程按一定的结构组成的具有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功能的统一整体。课程是由具有一定相关性的教学内容有机结合而成的结构体系,它是构成课程体系的基本要素。要实现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整体优化,就是要求从人才培养模式的总体设计和人才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整体走向出发,合理地更新与选择教学内容。计算机基础教育应该以培养学生的计算机素质和计算机应用能力为目标,课程体系建设应充分考虑计算机基础教育面临的新形势,从人才培养目标出发,更新教学内容、优化课程体系,把体现计算机发展、具有时代特征的内容反映到课程体系中来,硕士论文让学生掌握计算机的新知识和新技术,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结合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特点,把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基础教学分为三个层次,即计算机文化基础、计算机技术基础、计算机应用基础,共同形成一个完整、独立的计算机基础教学课程体系。在课程设置上要有多样性和灵活性,增加选修课的比重,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第三,在教材体系上要改变现在教材内容陈旧,使用周期较长的状况,多引用一些能反映计算机前沿知识和特色知识的教材,并缩短教材的使用周期。

2.2 计算机基础教学与专业知识的整合

对于非计算机专业学生来说,计算机课程只是一门工具课,学习计算机课程的目的是学会使用这种工具并为专业服务,因此教师应当把教学重点放在应用上。要精讲多练,给学生提供足够的上机操作机会,使他们在实践中理解计算机的基本知识,掌握计算机的操作技能和编程手段,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创造能力。到二、三年级根据各专业特点开设相应的计算机课程,比如会计电算化、计算机辅助设计等,让学生更好地利用计算机去解决专业领域中的问题及日常事务问题,同时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设计不同的课程案例,通过案例教学,让学生体验和领悟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还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了新的空间和条件。到了高年级,学生可根据自己的专业发展和兴趣选修几门计算机课程。真正做到学有所用,并且在四年的本科学习中,能使计算机学习不断线。

2.3 开设课外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对于有限的课时来说,课堂教学远远不能满足那些对计算机有特殊爱好的学生,特别是一些入学时计算机基础就较好的学生,职称论文如何让其的兴趣向更积极的方面发展,在追求素质教育的今天,更应该对这些爱好者加以引导、培养。所以,必须有计划、有实质性内容的开展课外实践活动,组织一些兴趣小组或课题小组,比如程序设计、网页制作、数学建模等,并将其和一些竞赛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集体主义精神,这对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对如何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及遇到困难时的心理素质的培养,无疑是非常有益的。

2.4 网络教学,建立现代化教学平台

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集中授课和上机辅导是两个主要的教学环节。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属于应用性课程,一个概念的表达、一个指令的完成都是用一系列操作来实现的。目前学生入校时计算机知识起点差别悬殊,教学内容难统一,看书自学方式效率较低,静态图文很难连贯理解,因此,教学效果往往是不不尽如人意的。所以大力推广网络教学模式,提供一种符合《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特点的动态教科书,以方便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是各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想要努力达到的目标。从早期的单纯“黑板+粉笔”发展到后来的“计算机+大屏幕”,又发展到目前的“网络化教学平台”,体现了教学手段和方法的不断变革。

实现《计算机基础》课程网络教学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通过网络可以查阅到大量与课堂内容相关的信息,并且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进行有选择的学习,这能促使学生的思维变得更加活跃,对计算机基础知识产生一种主动学习的心态,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实施《计算机基础》课程的网络教学,不仅缩短了教师和学生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距离,突破传统面对面课堂教学方式的限制,为学生提供更深、更广的教学内容。使学生由接受者转变为主动参与者和积极探索者,英语论文在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为学生的积极参与创造条件,引导学生去思考、去探索、去发现。因此,网络环境下的教学真正达到了因材施教、发展个性的目的,学生是按照自己的认知水平来学习和提高的,学习是学生主动参与完成的,这种学习使学生真正获得了智慧而不仅仅是知识,这正是传统教学所不能比拟的。

《计算机基础》课程的网络教学可采用网络辅助教学模式。该模式作为教学内容的组成部分,把传统教学方法和网络教学手段有机地结合起来,一部分课时由老师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和学生面对面进行讲授,另一部分课时由学生通过网络教学平台自学。网络辅助教学模式可以利用系局域网、校园网、Internet来建立学习辅导网站,把教师制作的多媒体课件、教学计划、教学基本要求、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有关知识的问答、实验素材、模拟试题等放在网上,供学生使用。留学生论文让学生在课前可以预习、课后可以复习。此外网站中还应提供网上答疑平台和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测评平台,方便教师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给学生提供更有效的指导。

3 结束语

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普及和深化是21世纪教学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成果,它既是文化基础教育、人才素质教育,又是技术基础教育,是各学科发展的必然和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是培养学生掌握任何一门学科的重要工具和手段,同时对学生的基本素质和思维方式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我们要转变观念,工作总结进一步提高对计算机基础教学工作在整个高校人才培养计划中的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深化改革进程,建立科学的课程体系,利用现代化的教育技术手段,从全社会信息化发展的全局推动整个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改革。 参考文献

[1] 关心. 关于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存在问题的探讨. 黑龙江教育.,2006第3期44-4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