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创新的核心范文
时间:2024-01-09 17:47:1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教育创新的核心,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现代学徒制;办学体制;校企融合;学科建设
中图分类号 G719.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5)09-0033-05
2014年12月27~28日,第九届中青年职教论坛在石家庄举行。此次会议的主题是“落实全国职教工作会议精神,科学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会议围绕“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内涵与发展策略”“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课程衔接体系建立”“产教深度融合的模式与路径”“学校管理模式改革与现代职业学校制度建立”“职业学校校长与教师培养体系构建”“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外部制度创新”等主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会议分为中青年论坛、学科建设与研究生培养研讨会、博士研究生沙龙、硕士研究生沙龙四个部分。会议共收到论文120余篇,来自全国各地职业教育研究机构的40多名研究者作了主题发言。本文旨在对相关主题发言及提交论文中的重要观点进行概述和评析。
一、普职融通、中高职衔接、应用型本科转型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关键环节
根据国家政策部署,到2020年,形成适应发展需求、产教深度融合、中高职衔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体现终身教育理念,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未来一段时期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最终目标。围绕这一目标,有20余位代表提交了论文,多位青年学者作了学术交流。
天津大学贾F博士认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基本特点是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沟通融合。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职业教育的相关政策演变也遵循了这样一个逻辑过程:职业教育被纳入国家体系――确立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平等地位――加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沟通融合。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在课程内容上的渗透、整合,表现为职业技术以及职业课程作为一个体系贯穿基础教育阶段。职普融通的实践路径表现在两个方面:在机构组织形式上,不同教育机构相互协作、企业积极参与;在学校管理运行上,完善分系统构建国家资格框架体系。
与普职融通相对应,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的另一个关键问题是纵向衔接。沈阳师范大学蒋春洋副教授从国际比较的视角介绍了中高职衔接的模式。一是日本的对口入学模式,其实质是通过在高等专门学校实施五年一贯制来实现中、高等职业教育的衔接;二是英国的单元衔接模式,其实质是把中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根据培养标准分为若干教学单元,对课程进行统一编排,分别属于五个阶段,即中等职业教育课程属于前三个阶段,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属于后两个阶段,通过自然过渡来完成衔接;三是美国的课程或大纲直接衔接模式,主要途径是通过对中等职业教育课程进行改革,实现其与高中后技术课程的衔接来完成中、高等职业教育的衔接;四是澳大利亚的培训包模式,根据澳大利亚国家资格框架(AQF)的标准,“培训包”也分为不同层级与资格框架相对应,每个层级的内容与相邻层级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从这几种模式出发,蒋春洋认为,有效的中高职衔接具有如下特征:良好的制度环境、完善的法律保障体系、有效的政策支持、重视课程内容衔接。据此,她提出,我国中高职衔接要采取如下策略:建立并完善高等职业院校自主招生制度,制定适宜的课程衔接体系。
浙江金融职业学院唐林伟博士提出,现代职业教育的核心理念是促进人的可持续发展,用动态的发展眼光看待职业教育的工具价值和本体价值。职业教育学历层次的上升不是知识的简单累加,中职课程与高职课程的衔接关系也不是新的“理论基础”与“实践应用”的关系,它们之间应该是基于职业资格体系的等级的上升。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需要建立相互衔接的课程体系,但仍需保证中、高等职业教育各自的相对独立性。中高职衔接不仅是中职学生学历提升的通道,更是他们职业成才的通道。
江苏师范大学陈鹏认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应基于大职教观的视野,全面考察职业教育的外部适应性、内部延展性和内“外”互通性三个基本维度。具体而言,现代职业教育应在满足经济发展的“高端性”需求、人民群众的“广泛性”需要和职业人个体的“普适性”需要等外部需求的基础上,建构包容职业启蒙教育、职业准备教育和职业继续教育的前后一体化内部结构,并试图通过学科课程渗透、高等预科教育、院校合作联盟和职业精神训育等模式实现不同层级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横向融合。
天津大学博士后研究人员闫智勇运用历史研究法和文献分析法对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设目标进行了系统研究。他认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总体旨归是,在国家层面统一标准和法制保障下构建多元化的职业教育体系,实现学校职业教育、社会职业培训和企事业单位职业培训齐抓并举且能互通互融,职业启蒙教育、职业准备教育、职业继续教育一脉相承且能兼顾分流、就业和转岗换业等多种需求,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融通且能双向转换,其目的一是以多元化的办学模式解决职业教育自身在空间上的二元对立性和生产力分布的不均衡性。二是以一贯制的办学体系和职普融通、学历证书和资格证书等值互换的国家职业资格体系为平台,满足主体职业生涯发展过程的连续性和需求的多样性。
推动应用技术大学转型、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是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绕不开的话题,很多与会人员对这一主题进行了论证,并从不同角度提出了应用技术大学转型的具体策略。江苏理工学院臧志军博士从西方高等教育产生发展的角度论述了发展本科及以上层次职业教育的深层机制。他认为,可以将博雅教育、专业教育与职业主义实践之间的互动作为考察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工具,中国大学的问题不在于“应用性”是否足够,而在于博雅教育、专业教育与职业主义实践之间的失衡。在大学中增强职业主义并不一定必须要把大学或大学中的学院整体职业教育化,也不一定必须要把大学中的专业教育职业教育化。应该像建立高等学校分类体系一样,建立起课程分类体系,将那些贴近生产实际的知识按照职业教育的逻辑进行教学,将那些在专业内具有普遍意义的知识按照专业教育的逻辑进行教学。因此,高等教育发展的理想状态应该是相当一部分课程的职业教育化,而不是整个学校或整个专业的职业教育化。
二、发展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相融合的现代学徒制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创新点
近年来,通过大力发展现代学徒制培养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已经成为国际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战略。而为缓解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短缺的问题,在职业院校推行以工学结合为特征的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也成为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关注点。2014年,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提出,各地要高度重视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着力构建现代学徒制培养体系,全面提升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能力和水平。如何借鉴西方现代学徒制的发展模式,发展适应我国国情的现代学徒制,成为本次会议的重要议题。
上海师范大学关晶博士介绍了现代学徒制的特征。她认为,现代学徒制的现代化特征体现在如下几方面:功能目的从重生产性到重教育性;教育性质从狭隘到广泛,表现为从就业培训到职业教育、从非正规培训到正规教育、从终结教育到终身教育;制度规范从行会层面上升到国家层面,表现为国家法规的保护、国家机构的统筹、课程框架的统一、认证资质的通行;利益相关者机制从简单到复杂,表现为跨部门合作机制、培训合同的约束、多方严格的监督;教学组织从非结构化到结构化,表现在教学场所上,现代学徒制通常包括职业学校和企业两方面。她强调,我国应从一种更广泛的视野发展现代学徒制,把现代学徒制作为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化社会的重要方式,特别是面向农民工开展现代学徒制,将其纳入正规教育体系,为农民工搭建一条与职业学校教育并行的职业生涯发展通道。与这一观点相吻合,河北科技师范学院田立博、赵宝柱在提交的文章《从现代学徒制看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发展》中也提出,可以将现代学徒制作为解决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发展问题的路径。
对于现代学徒制概念的理解是会议的重要关注点。东华理工大学副教授张霞在提交的论文《建立以龙头企业为依托的现代学徒制的思考》中提出,现代学徒制是传统学徒制与现代学校职业教育的结合。其既继承了传统学徒制中技能传承的特点,又增加了现代科学技术的知识基础,是适合现代社会发展要求的一种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清华大学王喜雪博士后在提交的论文《我国现代学徒制内涵解析和制度建构》中提出,现代学徒制是企业本位、基于工作进行学习的职业教育制度,其综合了学历职业教育和在职职业培训的优点,是在传统学徒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基于工作的学习是现代学徒制的本质特征。现代学徒制在我国的构建,不能单纯依靠教育部门,必须是由政府主持进行整体规划和设计。
河北师范大学副研究员王辉对英国近年来的高等学徒制进行了系统分析。他介绍说,2005~2014年间,英国高等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经历了从初起到初兴,再到勃兴的发展历程。近年来,英国高等学徒制的社会影响力与日俱增,正成为英国企业界人才引进的关键路径。2013年,英格兰地区54%的青少年已将高等学徒制视为个人发展的首选路径。他认为,英国学徒制的勃兴可以归结为如下几点:人才培养框架日益完善,社会各界力量广泛参与,以及政府政策和行动的大力支持。借鉴英国的经验,我国应重视学徒制的发展,吸收社会各界力量参与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三、职业学校办学体制创新和校企深度融合是职业教育走向现代化的基础工程
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采取措施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允许更多国有经济和其他所有制经济发展成为混合所有制经济。《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探索发展股份制、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发挥企业重要办学主体作用,实现校企深度融合。作为我国职业教育办学和实施的关键环节,深化职业教育办学体制改革,实现紧密型的校企合作一直是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也是本次会议探讨的重点议题。
南京师范大学刘家枢博士作了主题为“混合所有制――高职院校产教深度融合的模式与路径思考”的主题发言。他指出,我国在职业教育领域应探索混合所有制办学模式,混合所有制是推动企业成为职业教育重要办学主体、激发职业教育办学活力、实现校企深度融合办学体制改革的重要决策。职业院校成为混合所有制办学的经济组织,其内涵就是产权发生革命性结构变化,由单一所有制主体办学,转变为不同所有制性质的投资主体共同投入、建立由不同所有制性质的经济主体共同实施职业学院决策、实施、评价、改进的新型办学主体,建立新的产权结构。高等职业院校混合所有制可以采用如下模式:公办高职院校与外资企业联合组成混合所有制办学体;公办高职院校与国内私营独资企业建立混合所有制办学体;民办高职院校与公办事业单位联合组成办学体。
沈阳师范大学张淼提交了《现代职业学校制度》的论文。文章提出,现代职业学校制度就是职业学校在社会现代化进程中,为协调各种职业学校办学及教育教学中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而制定的一系列规范体系。建设现代职业学校制度就是要构建一系列有效协调各主体行为及其关系的制度体系,具体包括:简政放权的行政管理制度,多元办学和投资体制,民主决策的现代职业学校内部管理制度,国家统筹、法治推进的校企合作制度,完备灵活的职业学校课程制度,以人为本的现代教学制度。
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体制改革的关键环节,多名研究者围绕校企合作、产教融合进行了深入阐述。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聂伟博士认为,职业教育责任属于企业最高层次的社会责任,有内外之分。企业将内生责任前置到职业院校,转化为外部责任,成为当前政策环境下校企合作的契合点和有效途径。这种途径以订单培养为具体实施形式,在降低企业成本的同时,还使其争取了相应权利,积累了社会资本,从而激发了企业参与学校职业教育的积极性,成为校企合作的典型模式。天津大学张驰博士提出,职业院校自身难以胜任综合性职业能力培养的责任,高等职业教育学习者的职业能力培养应走产学研一体化的路径,将多元主体纳入职业能力培养体系之中。温州职业技术学院祝成林提出,产教融合是指产业和职业教育融为一体,职业院校和行业企业共同承担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责任,发挥育人双主体地位。在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内容选择等方面的产教融合对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天津大学祝士明教授在提交的文章中提出,校企有效合作是职业院校和企业共同发展的源泉,互惠双赢是职业院校和企业有效合作的基础。天津大学陈胜博士提出,校企合作中,政府是主导者,行业是指导者,企业和职业院校是直接参与者。实现校企合作的功能,关键是形成政府、行业企业和职业院校的利益共同体。
四、建设独立、完整的学科体系是职业技术教育学未来发展的核心任务
作为论坛的重要一部分,会议还专门召开了职业技术教育学科建设研讨会。来自天津大学、西南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的多位研究者就职业技术教育学科建设及研究生培养提出了意见。
西南大学教育学部部长全作了题为“概念、框架、范式: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学科范式创生思维”的主体发言。他指出,目前我国职业技术教育学科建设面临三方面缺失:一缺“特质性”的概念,二缺“学理性”的框架,三缺“科学性”的范式。基于此,未来职业技术教育学科建设要追求“三有”:一是建构体现五大特征的学科概念,包括来源性概念、专业性概念、解释性概念、结构性概念、全息性概念;二是建构体现三大特征的“学术框架”,包括领域性框架、分析性框架、法则性框架;三是建构体现四大特征的“科学范式”,包括理念性范式、模型性范式、程序性范式、纲领性范式。
天津大学教育学院院长闫广芬教授指出,学科发展是一种在特定学术规范作用下的科学活动,需要学科共同体成员在学术活动中保持相对的边界一致、标准一致以及行为模式一致。她强调,研究生教育是以培养“主体人”为目的的超越性教育,是以“探索为本”的创造性教育。研究生教育应着力于培养学生一种正确的思维方式,坚持如下原则:原创性――研究生不仅能解决常规问题,而且通过研究、探索,提出并解决新问题。整体性――以广博的文化底蕴和坚实的基础理论形成宏大的知识背景。前沿性――研究生教育应是动态的过程,注重把科学体系中的问题和争论介绍给学生,并启发学生用科学的逻辑分析手段予以梳理判断。
华东师范大学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教授徐国庆作了题为“新时期职业技术教育学科建设创新”的主题发言,他通过介绍德国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科建设情况,认为“如何规划学科点的师资结构、如何规划学科的研究领域、如何转换研究范式、如何使学科从边缘走向次中心”是我国职业技术教育学科建设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浙江工业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李海宗副教授介绍了职业技术教育学专业学术性学位与专业学位的关系。他认为,学术性硕士更加关注于职业技术教育学专业科研能力、创新能力和学术水平方面的培养,对学生的理论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要求更高。专业硕士在保留了学术性学位对职业技术教育学相关理论学习的基础之上,更加关注专业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从此出发,两者在培养目标、培养方式、课程设置、培养模式上都有一定的差异和侧重点。如职业技术教育学专业学位,强调学生职业素养的提高,因此其以“职业能力”为导向进行课程设置。
河北省职业技术研究所副所长孙志河介绍了河北师范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的经验,包括建立专兼结合的导师队伍、建立研究生科研专项经费、建立职业院校联合培养基地、建立职业院校实践制度、建立职业能力提升平台,等等。
五、结论与启示
总体来看,本次会议所提出的观点在一定程度上已经超越了目前学界和政策层面的视野,我国职业教育研究正朝着更加深入的方向发展。
首先,从整个高等教育体系发展的角度看待应用型本科的转型问题。江苏理工学院臧志军提出的从博雅教育、专业教育与职业主义等视角看待应用型本科转型问题,为当前的应用型本科转型提出了一个新思路。依据这一视角,应用型本科发展并非仅仅是高等教育分类的问题,而是整个高等教育体系不同职能定位的问题。
其次,从整个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及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角度看待学徒制在我国的发展问题。近几年来,学徒制作为一种重要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我国很多职业院校试点推广。但是,由于社会背景与教育传统不同,我国不可能完全引进西方企业本位的精细化的学徒制实施模式,根据本次会议的相关观点,我国可以将西方学徒制的精髓,即在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中实现更加紧密的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给学生充分的工作场所实践机会等理念充分引进到目前职业教育所有的专业教学中,而不仅仅是在某些专业进行学徒制试点。
篇2
跨界思维下的教育融合创新,意味着我们不但要拆除思想的藩篱,打破思维的界限,还要突破传统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寻找融合创新的交汇点;甚至是颠覆自我,做结构性的改变,重塑生态。在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背景之下,跨界思维给教育改革带来了哪些全新的视角?融合创新的理念给教育发展带来了什么样的启示?带着这样的问题,我们采访了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常务副会长张少刚。
教育信息化的发展重点在“融合创新”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教育信息化迅速发展,从单一的不同模块的建设应用,到技术应用之间的相互渗透、包容,再到教育信息化的系统性、全局性、服务性和深度应用。技术的迭代、混合应用和融合创新正在推动教育信息化的发展重心发生转移,毫无疑问,跨界思维下的教育“融合创新”被放在了聚光灯下。
“这一转变,并非仅仅是技术发展推动的结果,从近几年国家政策的导向变化中可以感知得到”,张少刚如是说。他认为,从政府层面对教育信息化的推进正在逐步深化,《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强调,“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和《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明确了教育信息化的行动纲领和路线图,提出了坚持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核心理念和应用驱动与机制创新的根本方针。“规划”将2020年我国教育信息化的总体发展目标定位为“总体上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并将“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发展的水平显著提升”列为我国教育信息化的核心发展目标,由此理解,“十三五”时期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发展重点在“融合创新”,并将深化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发展,从服务教育教学拓展为服务育人全过程。
张少刚认为,在“深度融合”这一核心理念引领下,我国教育信息化快速发展。采访中,他说,教育部副部长杜占元在第二届中美智慧教育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面向未来的教育,必须深刻认识当代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对教育的革命性影响,必须加大力度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必须对传统的工业社会框架下构建起来的教育体制进行深刻变革,才能应对信息化社会的人才培养要求。实现教育现代化发展目标,信息化与教学融合,促进了传统教育模式的转型;信息化与科研融合,促进了科研方法的创新;信息化与教育治理融合,加快了教育治理现代化进程。
深度融合――教育信息化发展的4.0概念
我们知道,工业有4.0概念。教育的l展与经济社会的发展存在着互动关系。当下工业经济创新发展,有“再工业化”“后工业化”“工业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与“互联网+”等许多发展概念与国家战略。以德国“高技术战略2020”之思想,工业发展从机械化工业1.0、电气化、信息化进入到以智能制造为主导的工业4.0时代,可谓第四次工业革命,亦是生产方法的革命。无论用哪一个词或概念,过往历史表明,每一轮科技革命,都会引发新一轮的产业革命。反思教育的发展,国内有学者提出了教育发展阶段的分类:教育1.0时代,是采摘和渔猎文明,目标是为了生存技能,方式是言传身教;教育2.0时代,是农牧和养殖文明,目标是做人/做官,方式是面授/阅读,组织方式是官办机构/民办学馆;教育3.0时代,是机器工业文明,目标是知识/技能,方式是面授/阅读/广播/视频,组织方式是公办校/民办校/教辅机构;教育4.0时代,是信息智能文明,目标是心智发展,方式是互联网,组织方式是他组织+自组织。
谈到教育的第四次革命,张少刚提示,也有学者从文化传递和传递工具的使用展开。第一次:对孩子的集中教育,促进现代意义上的学校形成,家庭教育让位于学校教育;第二次:文字出现,将文字作为教育工具,人类的信息传播不再限于口耳相传;第三次:源于印刷术,使人类的知识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社会知识,知识不再为少数人垄断;第四次:源于现代教育技术的普遍应用和教育技术理论框架的形成,其影响包括学习、思考方式的改变以及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组织形式的改变等。
换个角度,将教育与技术的融合发展从思想认识和实践应用推动角度归类,可以并联为四个时代。张少刚认为,推进教育技术和教育信息化实践,重在技术应用者,即以工具思想,旨在助力教学手段和方式创新,都可以将其归入1.0时代的教育技术理念,如从早期的幻灯、电影教学,到今天互联网和大数据等;2.0时代为模式认同时代,不仅是工具使用,而且是一种人才培养模式的认同和构建,比如远程开放教育中的广播电视大学、在线教育中的网络学院等;3.0时代为平等互动时代,人机互动,人人互动,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可以进行平等的多维互动,包括混合学习;4.0时代为混合化的融合时代,将教学要素混合过程中的有机变化,演变为一种新生态教育。四个时代的划定主要指工作指导思想,彼此不是相互替代的,而是向前包容的。
张少刚举例指出,当前技术与医学的结合处于融合状态。如果医院没有了网络,不知道还能不能开门营业,信息技术已经融入就医中的各个环节。而教育如果没有信息技术支撑,会受到多大的影响?可以肯定,教师照样从容教学。总之,教育4.0时代,是从技术至上到以人为本,是从重教转变为重学。技术和教育的深度融合会形成新的生态,体现了从技术驱动到教育本质的回归。
在线教育与远程教育:多种教育教学资源混合后的融合时代
网络的开放性,让知识失去了边界,面对流动性更强、连通性更高、互动性更好的互联网,每个人都可以在全世界范围内进行沟通交流,选择在线学习等。互联网催生了新型学校的诞生,形成了在线教育与远程教育的新模式――多种教育教学资源混合后的融合时代。这种新模式在改变着教育的基本要素,即教师、学生、课程和环境。教师可以来自世界各地,通过在线空间为学生提供教育服务。优质课程可以在慕课平台上进行选择,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找到合适的教师进行一对一教学。新的教学环境既有线下实体校园空间,也有线上教学空间,各种活动越来越多地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进行。在“世界是平的”和“世界是开放的”的新形势下,教育在构建自身的新模式。
谈起在线教育与远程教育,一直在国家开放大学从事教学、研究和管理工作的张少刚娓娓道来:纵观世界远程教育发展史,如果从函授说起,远程教育经历了大约150多年。远程函授教育的a生与发展,在大多数学者看来,它来自于西方工业社会发展的驱动。远程教育作为教育领域中的一支,其快速与持续发展首先受政治、经济、社会等因素的影响;其次是得益于技术不断创新的驱动。远程教育在今天看来,正在进入了4.0时代。追溯远程教育1.0时代,将其放置于技术创新及其教学手段和方式创新的指导思想中来认识,它包含了函授1.0、广播1.2、电视1.3、计算机1.4、网络1.5、移动互联网1.6、大数据1.7七个阶段。换言之,当我们将远程教育的意义和作用定位在技术手段、方式方法上来认识和实施时,就界定其思想观念处于远程教育1.0时代。由此进行的远程教育规划设计、制度安排、业务处理等,常见的特征包括教与学更多体现于点对点或点对面,以及单向性和师生准分离等。当我们将远程教育认同为一种人才培养模式来加以构建和实施,注重教育教学全过程管理与质量控制等时,这就进入到了远程教育的2.0时代。当我们将远程教育扩展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的多样选择与获取的便利性,网络线上线下结合,多媒体教学双向互动和智慧学习的层面时,这就是远程教育3.0时代,其显著特点是教与学的多对多平等互动,多元混合教学与治理。当我们在认识上上升为教与学的真正开放、灵活便利、利益各方平等,全媒体泛在学习,让学习始终伴随身边,形成全民终身教育的学习新生态,这或许就是远程教育4.0时代,其显著特点就是多种教育教学资源混合后的融合时代。张少刚对在线教育与远程教育进行了概括:远程教育1.0为技术应用时代,远程教育2.0为模式认同时代,远程教育3.0为平等互动时代,远程教育4.0为混合化融合时代。远程教育时代变迁反映了远程教育发展在时间轴上所呈现的重要特征。每个人或机构从事远程教育,在思想上和工作中,处于哪一个时代,都不会是单一的。远程教育无论是点对点、点对面、多对多,辅助教学、泛在学习,还是混合教学,依托开放的网络和多方的协作是基本与核心。随着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文明的建设发展,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逐渐多元化,以适应学习需求的多样性。而学习需求的多样性与人们工作方式、生活方式,以及学习方式等的多样化相伴而生。
教育4.0:从跨界、混合到融合
从单纯的教育技术到互联网+教育,从IT到DT,从传统校园到智慧校园,在网络教育和非网络教育中重构教育生态,出现了教育4.0时代。张少刚列举了许多经常提到的融合形态: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教学线上线下融合、教师合作融合、内容多媒体融合、学科专业跨界融合、校企融合、多终端自适应融合、课程市场融合、学生多年级融合;政府计划、社会组织、市场三位一体融合等。如此种种,融合人与装备;融合教师、学生、内容、环境之关系;融合学习社区共同体,教育共治,多边互动;融合虚拟与现实等,逐渐形成智慧学习环境,支持泛在学习和智能化学习等。
为什么会有那么多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融合?张少刚分析指出,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发展带来教育的结构性变革,如教育领域中最大的一块就是学校教育,学校教育重要的是课堂教学,所以说教育的结构性变革首先要发生在课堂教学上。课堂上的教师、学生、内容、环境相应都要有所变化。比如,北京大学附属中学通过情感融合,实现信息化助力高中教育改革。北大附中成立了格物书院、致知书院、诚意书院、正心书院、明德书院、至善书院、新民书院等,打破传统班级管理,取消行政班,以书院代之。每个书院由不同年级的高中生组成,规模从几十人到百余人不等。不同年级的学生生活和学习在一起,彼此分享经验,使情感连接变得更加自然和紧密。
篇3
【关键词】创新意识创新人格创新思维创新技能
创新是人类社会生生不息、永远向前的动力,是民族兴旺的不竭源泉。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实施创新教育将成为我们共同关心的话题。我根据创新教育的内容与化学教学的特点,认为化学教育中的创新教育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开展。
一、用激励性语言,保护学生的创新意识
保护学生的创新意识就是培养推崇创新、追求创新、以创新为荣的观念和意识。只有在强烈的创新意识引导下,学生们才可能产生强烈的创新动机,树立创新目标,充分发挥创新潜力和聪明才智,释放创新激情。用激励性语言在教学中保护学生的创新意识往往能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恰当的运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内驱动力,保护学生的个性及创新意识。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机理、唤醒和鼓舞。”因此我们的教学语言要多一些表扬、肯定和鼓励,少一些批评、否定和责怪。
如何才能使我们的教学语言富有激励性和鞭笞性呢?首先,要乐于接受学生的观点,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想法和见解,在学生回答问题时,要给予激励性评价。即使学生的回答有些偏颇,教师也要给予鼓励,“你能自己思考并勇于回答问题,值得大家学习。”切莫批评否定、讽刺挖苦,以防伤害学生自尊,摧残学生自信。其次,要善于换位思考。教师要学会从学生角度思考问题,善于发现学生思维过程中的闪光点,并给予鼓励和肯定。教师要用自己的真情去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保护学生学习的创新意识。再者,要用激励性语言,如“你的答案很有个性、很独特!”“你发现了科学家没有发现的问题!”“你的答案有创意,连我都没想到!”“你确实有很大进步!”等等。激励性语言能使学生兴趣盎然,跃跃欲试,完全沉浸在无拘无束的宽松环境中。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思路开阔,思维开放,心智开启,智能得到开发,创新意识得到培养。
二、注重教学气氛的民主性来培养学生的创新人格
心理学家表明,创新过程并不仅仅是智力活动过程,它还需要以创新情感为动力,以创新性人格为特征。创新教育需要创新人格的生成,创新人格有利于创新性成果的产生。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进行心与心的沟通,给学生以真诚的爱和人格的尊严,即使给予适当的鼓励和善意的期待,就能成为学生慈爱的导师、知心的朋友;教师的言语如果注入了真诚的情感,可创造出和谐、愉快、热烈、坦诚的民主教学气氛。
在教学中,教师要通过民主的课堂气氛,启发学生运用已知的化学知识去感知和理解新的化学知识,引导他们解决一系列新问题,调动他们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显露和发挥自己的才能,使之感到骄傲和自豪,这有利于学生对教师产生亲切愉快的心理,使学生的心理得到健康发展,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人格,为将来胜任社会各项工作奠定良好的心理素质基础。
三、通过探索性实验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是由于热爱、追求、奋斗和奉献所形成的精神境界高度集中,沉浸在那种境界里所产生的自觉思维。他是指发明或发现一种新方式,用以处理某种事物的思维过程,他要求重新组织观念,以便产生某种新的产品。
化学教学中通过实验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关键是要加强实验探索。加强实验探索的重要措施,就是要对常规实验进行一场革命——变验证性实验为探索性实验。所谓验证性实验,就是教师先讲解理论再来演示实验或者学生通过理论之后再来动手操作实验。验证性实验是理论指导下完成的,主要用来验证理论的正确性,实验现象和结果学生心中有数,知识为了加深理解,寻找“眼见为实“的心理感受。中学化学教材中的实验大都是经典的验证性实验,在对教材的重点、难点突破方面都做了精心设计,对学生形成概念、理解巩固化学知识、培养实验能力等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这样长此以往就会对学生的认知过程产生局限性,形成思维顶势。而探索实验与此恰恰相反,它强调学生自觉且能动地参与、大胆想象和积极探索。实验前,学生并不知道实验现象及结果,必须在实验中细心观察,实验后认真分析,透过现象看本质,既从实验中探索理论。这样不但有利于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同时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例如:前不久巴彦呼舒中学的一位老师在进行铝的性质教学时学生发现在同温同压下Al与H+浓度相同的盐酸和硫酸反应时,两者反应速率相差很大,于是老师就及时鼓励学生大胆探究。学生进行了下列假设和实验设计。
假设:1、Cl-对反应有促进作用;2、SO42-对反应有阻碍作用。设计方案:取两片形状、质量相同且都在氢氧化钠溶液中煮沸过的铝片,分别加入到H+浓度、体积都相同的稀盐酸和硫酸中。A、向稀盐酸中加入少量可溶的硫酸盐固体,若反应速率减小,则2成立。B、把可溶氯化物固体加入稀硫酸中若反应加快,则1成立。结论:Cl-对铝与酸的反应有催化作用。在整个探究过程中学生充分发挥了想象力,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四、布置想象型作业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技能
篇4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企业管理;课程;教学改革
课程是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基本载体,也是教育理念的体现和实现载体。创新创业教育中课程体系是一个核心问题,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课程已经成为共识。企业管理课程是管理类基础课程,企业管理是创新创业者必备的知识与理念,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企业管理课程教学不仅可以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更有利于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落在实处。
一、创新创业教育理念
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它的核心内涵“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引导高等学校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教育内容和教学方式,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紧密结合,实现从注重知识传授向更加重视能力和素质培养的转变,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要抓住形式,准确定位,明确任务,担负起培养“大众创新、万众创业”国家战略所需要的创新创业人才的重要责任,贯彻和落实深化国家教育改革的要求,探索创新创业教育的途径。
二、融合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教学改革的可行性
1.企业管理课程特点与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性
企业管理课程作为试点学校的文理基础必修课,是对实际企业管理活动中的规律加以总结概括的理论,并将规律性的理论指导实践,因此,课程本身具有很强应用性与实践性。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基本管理知识、管理技能和管理素养,熟悉企业管理的职能划分,能在今后的企业实践中运用所学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创业需要了解和熟悉企业设立和运作的程序和基本规律,需要对企业运行过程中的战略管理、市场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物流管理、设备管理等有全面的认识,因此,企业管理课程既是专业教育的基础课程,也是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内容,二者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共融互生关系,探索二者如何有效紧密结合也成为必然之举。
2.企业管理教学改革的现实性
企业管理课程的特点和培养目标,决定了传统课堂的单一讲授、封闭学习不仅不能实现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更不能激发创新意识、培养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对企业管理课程教学的研究始终没有离开时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今天,高校要培养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企业管理课程又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与教学目标,应抓住契机探索改革。
3.众创空间等创新创业实践平台的便利性
试点高校建设了众创平台。学校投入建设6000平米众创空间,与天使汇、苏州创客邦、猪八戒网等多家企业合作,获得省部级众创空间授牌2个,另有1300平米的大学生创业实训基地,搭建师生双创平台,为课程改革需要的实践环节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平台和舞台。
三、融合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教学改革总体思路
首先,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要真正做课堂的变革,教师的教学理念更新和重塑工作不容忽视。深深接受和领会了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的教师才能在课堂教学实现“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效果。教师观念的转变需要通过培训、参与实践等一系列的政策措施来实现。其次,将创新创业教育嵌入到课程、渗透到课堂。重构和设计教学内容实现课程内容与创新创业内容的整合与结合与嵌入;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确立学生的课堂主导地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并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通过考核和评价方式的多元和过程化激发学生的动手操作兴趣和激励动手实践热情,实现创新创业教育的渗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批判思维。
四、融合创新创业教育的企业管理教学改革实施方案
1.基于创新创业职业素养的教学内容设计
笔者所在学校的企业管理课程均是32学时。改革后,将《企业管理》的课程内容分为五个大的模块,每个模块安排相应的过程性考核内容。第一个模块是对企业的初步认识和对初创企业程序的认识,这一部分是创新创业基本知识培养环节,主要通过成功和失败的企业案例进行分析,从经典企业的案例入手,引导学生进行课堂讨论。第二部分是对管理的基本认知和管理理念的理解,是创新创业管理理念认知培养的环节,采用教师给出思想理论的线索,设置比较分析的题目,由学生分组进行资料的收集和分析,小组汇报成果,采用管理游戏的方式增强学生对管理理念的体会和领悟。第三部分是企业管理的各项职能分工模块,这部分教学设计是创新创业职业管理技能和创新精神的综合培养环节,这一块的内容分别采用模拟演练、实战演练和辩论等方法。第四部分是对企业文化和社会责任的认识,这是创新创业职业操守和职业品行以及社会责任的培养环节,通过实际问题的辩论分析。第五部分是企业危机管理部分,这是创新创业综合管理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和应变能力的培养环节,采用实践模拟的方式教学。
2.基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教学方法设计
增强实践动手环节,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自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素养。
(1)微课翻转课堂
大而全的《企业管理》课程内容在有限的课时内很难做到面面俱到地在课堂教学中将这些内容详细展开。在进行教学改革尝试地过程中,笔者在“人力资源管理”中选取了“胜任素质”和“无领导小组讨论”两个代表性问题录制了微课,课前布置给学生自主学习。在课堂上,学生将微课学习的内容中教师设计布置的问题用演讲的形式展示对问题的理解,其他同学则作为观众和评委给予提问和评价,教师再结合学生评价给出评语进行点拨和指导,以达到持续改进的目的,落实课堂教学实效。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拟采用每个章节选取一个代表性问题进行微课设计。同时,学校十分重视课程信息化建设,每年举办面向全校师生的微课教学大赛,通过课程教学鼓励学生参与微课资源的开发和建设,既促使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独立学习,也是创新精神培养的重要途径,可谓一举两得。
(2)模拟演练
增加模拟演练,通过设置接近实际的情境,激发学生思考,根据不同情境,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思考和解决问题,带着问题学习理论知识。对模拟问题的结果不设置标准答案,而是以解决方案的可行性与可操作程度作为评价的标准。从而引导和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精神和首创精神。而这些是创新创业精神的核心和基础。
(3)项目小组讨论与辩论法
通过划分小组组成团队,每一个小组设置自己的团队名称和团队口号,团队分工协作完成相应的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因为任何成功的创业都不是单枪匹马的结果。每一个学生在课程过程中的多次小组合作都会遇到任务的分配与协调,与其他小组的竞争,小组间成员的关系处理等一系列问题,在不断地沟通、互助、矛盾处理中体会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并体验和积累合作的技能。
(4)实践演练法
对接本校众创空间和创新创业实训基地,让学生为创业项目做咨询服务,通过为这些创业项目进行市场调研,撰写商业计划书等实际工作,置身实践环境操作。学生在具体的创新创业企业的项目中发现问题、用理论知识解决问题,提高知识运用和转化的能力,提升学习能力、分析能力和创造能力,同时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学习热情。
(5)游戏法
在游戏中学习和领会管理的真谛,这也是管理学课程教学多年的经验总结。在企业管理课程中选择一部分管理游戏教学在实际授课中也是广受学生欢迎。
(6)课内竞赛法
将学生在实践演练中的创业计划书结果设计成课内的技能竞赛,这样,内容来源于实际,结果又可以应用于实际。用类似于路演的方式,由学生在展示自己的成果,使学生在参与过程中创造性地思考和解决问题,创新精神也在无形中得到培养,发挥其“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的作用。
3.基于创新创业精神培育的考核方式设计
考核评价方式随着教学内容的设计和教学方式的改变而改变,依照前面对这两部分的设计,改革后的考核方式不再重点考核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而是侧重于对各种教学方法实施过程的考核。笔者在授课中尝试采用了课堂表现评价、实践操作评价和课程论文评价三个部分。
(1)课堂表现评价
根据学生的上课出勤、发言频率、回答问题效果、课堂参与度给予综合评价。在首次课程中即告知学生采用这部分评价的目的,因为这些方面的考核也是学生今后职业发展道路都会面对的实际问题。
(2)实践能力考核
实践操作部分,引入企业的绩效考核理念,主要采用教师考核与小组考核结合的办法。首先教师根据各团队完成任务的情况对班级所有团队给出评分等级,等级一共分为四类,即A、B、C三个等级。团队组长根据小组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每个成员的表现给出排序。最终根据每类团队的优秀、良好、中、及格、不及格所占比例,计算出每个人所对应的等级。
(3)课程论文考核
期末采用课程论文,由学生自由选题,教师对选题的范围和可操性加以指导,锻炼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4.基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设计
要巩固和深化课程教学改革的成果,制定和完善课程标准是下一步的主要工作。目前,笔者所在学校此项工作正在进行中,《企业管理》的课程标准也在紧锣密鼓制定中,新的融合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标准,将指导组织教学、是教师备课和上课的参照和指导,是教师教学行为和教学工作的规范,是进行教学质量评价和教学管理的主要依据,是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的载体和媒介、是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冰,白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概念之辨[J].高教探索,2014(3):49-50
[2]蒋建军,王伟忠.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双螺旋模式及融合路径[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17(3):1-5
[3]杨敏.“创导式”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实践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29):52-56
篇5
音乐在艺术之中,具有很大的创造性。而所谓的以音乐创造为核心的音乐教育哲学观,就是从哲学的思想上来对音乐进行定义,并且将创造性的因素融入其中,使音乐更符合时代的发展,这在音乐的领域来看是一门新的学科,还需要人们投入更多的精力对其进行研究。古今中外,无数的音乐学家都对音乐的哲学观进行了研究,并且提出了很多不同的观点,例如有:“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哲学观”、“社会/功能音乐教育哲学观”等,这些观点对于音乐的发展都有着很大的指导意义。可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有些观点不再适合现今的音乐特点,所以必须在这些观点中加入创新的意识。
二、音乐创造教育哲学观思想
(一)哲学内涵
对于音乐创造为核心的音乐教育哲学观,创新是其哲学思想的中心内容所在。在我国,明确提出了创新的重要性,它不仅能够促进音乐的发展,而且对于整个社会历史的发展都是其动力所在,必须对其进行足够的重视。音乐的魅力,正是因为其不断地创造,将个性化的特点融入到音乐之中表现出来的。在音乐的课堂之上,生动活泼的音乐能够激起学生们的积极性,从而热情的参与到课堂之中,展现自己的才华与个性,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性能力。所以,音乐的创造性能够使青少年们的个性得到更好地发展,对音乐有着更深的认识与兴趣,积极地参与到音乐的创作之中,使得音乐有更好的发展的同时,还能够使学生有着更好的发展空间。
(二)音乐艺术
音乐是人们的发展史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体现着人们的精神生活,寄托着人们的希望,用有声的音乐来反映真实的世界,以及真实的世界中人们的感受。人们创造性的将自己的感悟融入到音乐之中,使得音乐有着更多的形式,更具有特色及艺术感。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音乐的风格也有着多种多样的变化,这是音乐不同的历史条件下人们的思想也有着不同的特点,因此创造的角度不同,产生的音乐的风格也自然不一样。创造一直都是音乐的核心价值所在,正是由于音乐的创造性,音乐的艺术感才更加的强烈,创造性正是音乐教育哲学观的核心所在,不仅能够激发人们的想象力,而且能够使得人们的精神世界得到满足。
三、音乐创造哲学观评价
(一)具有时代性
好的教育观点,不仅仅能够使得学生学到知识,更应该做到的是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以及培养他们创造性的思维,教育的最主要的作用就是激发每一个人的想象力,从而使得他们变现出自己的个性。所以在音乐这样一种艺术性的教育中,受教育的人应该被充分地挖掘出潜能,并且对她们的能力进行正确的指引,使得他们能够充分在音乐学习之中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主席曾经指出:音乐教育哲学观应该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因此必须加以创新。所以对于音乐的教育关鼐加以创新是必须得到重视的内容,它是具有时代性的特点的。
(二)是一种音乐文化
音乐不仅仅是人们的一种行为,更是人类的一种文化的具体体现。传统的音乐文化是人类的一种历史遗产,人们应该对其进行足够的尊重,并且借鉴其中优秀的文化内涵,进行新的音乐创作。可是传统的音乐文化毕竟有一些不足之处,不能满足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一些需求,所以对于音乐的创造性元素则显得更加的重要。在传承音乐文化的同时,加以创造,才能够使得音乐这种文化更好地发展。
(三)局限性
这种以音乐的创造为核心的音乐教育哲学观,毫无疑问是很合理的,符合音乐发展的特点。可是,它还是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这是因为,音乐教育哲学观中,最重要的应该是音乐的特殊性,所以在对音乐的教育的时候最重要的应该是强调音乐的特点,以及音乐的一些规律,不能因为追求创新性的特点而忽视了“音乐“这个最为核心的内容。所以在教育的时候,要首先把握好音乐的教育,再次基础上注重对于创新的要求。
四、结语
篇6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创新 着力点
在社会变革加快、利益调整加大、使命任务加重、各种挑战加剧的情况下,思想政治教育仍存在跟不上、贴不紧、抓不实的问题。在新的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以新的精神面貌迎接挑战,大胆创新,努力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思路,找准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着力点。笔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创新。
一、适应形势变化,在观念上创新
新世纪新阶段。思想政治教育要紧贴时展、紧贴使命任务、紧贴官兵实际,不断改进和创新教育方式方法。首要的任务就是要保证观念上的更新,在观念上自觉接受党的最新理论,自觉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域、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手段。
一是坚持把解放思想作为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前提。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是一个艰苦的过程。既需要理论勇气,更需要实践勇气。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解放思想既要在传统领域内,即长期不敢碰、不敢动、不敢变的政治性、规定性、敏感性比较强的问题上要敢于解放思想,还要在过去不曾认识到、不曾研究到的新问题和新领域内解放思想。观念的改变可以真正实现思想上的解放,思想上的解放也会使思路变广、办法变多、工作变活跃。当前,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的观念更新和解放思想关键要明确思想政治教育一定要把培养人、塑造人放在核心位置;明确思想政治教育一定要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改变过去一味的说服教育;明确思想政治教育既要讲究质量,更要讲究效益:明确思想政治教育要注重运用科技成果和现代化信息技术来更新教育方法和手段,等等。
二是坚持把党的最新理论作为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南。党的十七大把科学发展观这一最新理论成果确立为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为我们在新的起点和层次上推进部队建设又快又好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思想理论武器。思想政治教育要紧紧围绕党的创新理论成果,明确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帮助官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官兵积极服务于部队建设。但是,社会形势和社会环境发生着变化,人们的思想自然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而党的最新理论成果则对当前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了理论层次上的探讨,并根据的普遍原理和中国的实际国情给予了相应的对策回应,具有方向上的正确性和指引性。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一定要紧紧跟上时代的步伐。及时吸收党的最新理论成果,并将它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行动指南。
二、突出时代要求,在内容上创新
紧贴时代特点和要求,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积极引入党的最新理论成果和部队的最新战略要求,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和引领社会思潮的政治导向性作用,使其始终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旋律”。
一是坚定不移地用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官兵。科学发展观是当前党和国家的最新理论成果。它既为国家的建设和发展,也为部队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科学思路、正确方法、强大动力和检验工作的基本依据。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一定要牢牢把握这个重点,始终坚持把科学发展观作为教育的指导思想,坚持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与日常工作相结合,做到学习常态化、实践具体化。部队的各项建设也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日常学习、工作、生活和训练都要贯穿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使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成为官兵的自觉性活动,促使官兵将科学发展观作为立身做人的行为准则。
二是坚定不移地用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塑造官兵。新世纪新阶段,主席集中全军智慧、进行科学决策部署的一项重大治军建军举措就是大力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各级要认真组织学习,深入开展我军历史使命、理想信念、战斗精神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使官兵始终牢记我军的性质、宗旨,打牢部队高举旗帜、听党指挥、履行使命的思想政治基础,并将“忠诚于党、热爱人民、报效国家、献身使命、崇尚荣誉”的要求贯穿于部队建设的各个方面,从思想教育、舆论引导、文化熏陶、典型示范、实践养成和制度保障等多方面聚焦用力,使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成为官兵的共同理想和价值追求。
三是坚定不移地用“以人为本”理念培育官兵。“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也是重要的治军建军理念。各级要始终牢记我军根本宗旨,促进官兵全面发展、维护官兵正当利益、构建团结友爱和谐纯洁的内部关系;要充分尊重广大官兵的主体地位和创造精神,坚定地相信和依靠官兵,充分调动官兵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培育官兵顽强的战斗精神和战斗作风:要教育官兵正确认识军人的义务和权益,自觉为部队建设多做贡献;要重视解决官兵工作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支持军官和士官参加在职教育,注重发挥大学生士兵作用,等等。
三、紧密结合实际。在方法上创新
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不断适应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抛弃不合时宜、不切实际的做法,紧密结合自身实际特点,创造出适应新形势的科学方法。以求得思想政治教育的最佳效果。在方法上创新,关键要做到“三个结合”:
一是始终坚持共性和个性相结合。部队官兵不是一个封闭的群体,他们是有特殊性,但终归还是社会中的一个群体。容易受到社会上各种思潮的影响和冲击。因此。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定位要准,要着眼于官兵的身心特点和发展状况,简单的一刀切的做法是不可取的。社会生活越复杂,社会发展越快,越要突出部队官兵的层次性和个体之间的差异性。这种层次性和差异性的存在,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要根据不同类别、不同层次的官兵的实际情况,坚持共性与个性相结合的原则,从部队官兵的生理、心理和思想实际出发,注重官兵个体发展的差异性。做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因地制宜。同时,要通过各种有效方式来引导官兵开发自身独立的个性,激发他们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使他们感受到自己在部队中的主体地位,从而实现部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使命。
二是始终坚持隐性和显性相结合。一直以来,部队思想政治教育总是以公开、显性、直接为主要特征,这在当前的社会形势下,有着明显的局限性。当前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科学的态度和方法是:不断改进显性教育方法,积极发展隐性教育,并将两者结合起来,相互渗透。相互补充。思想政治教育一定要按照人的本质要求去认识官兵,善于将本身的感受、观点、建议与官兵的需求融为一体,要让官兵感觉到如浴春风,从而主动敞开心扉,而不能使他们感觉到只有狂风骤雨进而退避三舍。合理运用隐性教育能够有效避免逆反情绪,能够真正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进头脑”,能够提高教育的实效性。当前,要合理通过社会、
家庭、部队中隐性的教育因素,营造一种立体的、网状的、开放的新模式,使官兵充分感受到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性,积极发挥人文关怀的功效。
三是始终坚持思想和需要相结合。需要是推动人进行活动的内部原动力,是激励人去行动以达到一定目的的内在原因。思想政治教育在筑牢官兵思想的同时,也不能忽视他们现实生活中的需要。要本着因时、因地制宜、因人而异的原则,对官兵的需要给予充分的关注,合理的、现实条件也能满足的需要尽量给予满足,对于那些长远的、目前还缺乏现实条件的需要应该解释清楚,对那些不合理的需要更要加以指正。这样,一方面能够调动官兵的工作热情,另一方面也符合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目的,就是帮助官兵解决思想上的和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促进官兵服务部队建设。思想和需要相结合的原则,要求我们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时务必关心官兵的自身利益,关心官兵的合理需求,抓住满足官兵的合理需要是提高部队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这个关键的环节。
四、注重高效持久,在机制上创新
理论武装重在覆盖全员、难在经常持久、贵在深入扎实。必须用制度机制作保证。目前,学习责任机制、培训轮训机制、奖励激励机制等等,都坚持和落实得比较好,有效促进了教育学习,要强调高效运行,还要在调控机制和考评机制上下功夫。
篇7
中图分类号:D523文献标识码: A
中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黄金时期,无论是学校教育工作者,还是学生家长都应抓住这一有利时机,有意识地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在培养学生全面素质的土壤里播下创新的种子,为学生的终生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教育思想要不断创新
从本质上说教育思想是时代精神在教育中的体现,时代精神发展的教育思想也需断地创新、发展。
首先要变“以知识传授为核心”为“培养创新精神为核心”,改变重课学知识的传授、记忆、理解,忽视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的现状。其次,要变“教师本位”为“学生本位”,教师应由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学生应由被动的接受者变为学习的主人,教学的过程应用知识的传授过程变为学习方法、知识的获取和发展能力的过程。第三,教学上需要“权威教学”变为“共同探索”,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用新的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念指导构建新的教学模式。
在知识更新速度越来越快的21世纪,作为有事业心责任感的教师都应扪心自问:当你步入教师行列的若干年后,自己还有没有一桶水?这桶水的水质如何?是纯净水还是污染水?是活水还是死水?是教会学生自己取水,还是教学生等水?学生在你的教育下会不会自己汲水?所有这些,都有待于我们深刻思考,不断创新。
二、教学活动要不断创新
首先,教师要重新认识教师职业的性质,跳出知识传授者的角色定位,认识到教师职业的本质是创造人的精神生命把“创造”回归于教师这个职业。要学会自己去理解、把握、设计教育的全过程,要善于发现、选择利用既有的各种知识去调动学生的内在潜力。这样,就激活了教师教书育人境界,教师要努力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技术,开阔思路。不断地以边缘学科知识武装自己,完善和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要认清形势,正确把握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在“创新”上下功夫,努力在实施素质教育中完善自我,提高素质,提高能力。要自觉地把教学与科学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个人的主动性、积极性,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认真研究学生的成长规律,学生的个性特征。要在科学理论与方法的指导下积极从事学生的个性研究或班级研究,开展教学方法手段等方面的教改实验,并且不断总结提高,在大面积有效提高教学质量上和有效开发学生潜能方法,不断地摸索经验,形成具有个性特色的教学方法。创新在于学习、思考、积累,在于科学研究,没有持之以恒的学习思考和科研实践探索,要在教育教学中谈创新是不可能的。
其次,教师要有独创精神,课堂上能够随机应变地进行创造性教学,有独到新颖的简介和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有旺盛的求知欲和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和好奇心,形成积极进取和从事创造性活动的不竭动力。
第三,教师要相信,善待、宽容和理解学生,不因学生的一次失败而丧失信息,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鼓励学生异想天开,鼓励学生探索未知的世界,激发学生的创新动力。果能如此,教师才能不做知识的传声筒,而做引导学生参与的组织者,不做南辕北辙的拔苗助长者,而做开聪启智的潜能开发者,不是逼着学生前进,而是当好助跑者,帮学生发力冲刺;不总是领跑,更多的应该是“教为不教”――让学生自己去披荆斩棘。
三、教育环境要不断创新
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为学生创设宽松的学习环境,是促进创新思维产生于发展的重要原因,有了宽松的学习环境,才会萌发创新意识。要构建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自动活动为基础的新型教学模式,使教学真正建立在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活动、主动探索的基础上,使课堂充满民主、平等、互相激励的和谐氛围,充满旺盛的生命活力。
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妨给学生一个空间,让他自己往前走;不妨给学生一点实践,让他自己去安排;不妨给学生一些条件,让他自己去锻炼;不妨给学生一个问题,让他自己去找答案;不妨给学生一点困难,让他自己去解决;不妨给学生一个机遇,让他自己去抓住;不妨给学生一个冲突,让他自己去选择;不妨给学生一些题目,让他自己去创造。
四、建立创新学习激励机制,培养学生自立能力
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实践中,对学生萌发出的创新意识和点滴创新成果要及时给予肯定和适当的奖励,即便是尚不成熟的创新设想,也要积极支持和肯定,努力保护学生创新的积极性和创新思维的火花。特别要注意的是对于学习暂时有困难的学生身上迸发出的创新火花,教师要多加关注,并大力赞赏,因为这很有可能成为学生重新认识自我,并从此在学业上突飞猛进的起点。要建立创新学习的激励机制,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就要使学生敢于质疑权威,注意书本,不仅仅满足于已经获得的现成答案或结果,二是对所学习的内容能独立思考,并能从多种角度认识同一事物,探索提出新的问题,而提出问题是科学发现的起点,是创新学习的前提和关键。创新思维中有一个“1×100”远大于“100×1”的观点,即对一个问题从不同层次和维度上开掘100次,远比对100个问题从一个层面和维度上开掘一次的效果要好得多。
教育的生命活力,在于蓬勃的创新精神,而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从培养学生质疑能力开始。学生学习中“疑”有多种办法产生,但是关键的是学生学习时敢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近”。学生敢问善疑,创新学习就有了基础。
总之,课堂创新学习中质疑能力的培养,无论采取什么方法,都要考虑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教材内容,尽量做到根据学生实际,有针对性、创造性地设计问题。这样,才能让每个学生都活跃起来。认真地学习,主动地学习,使创新学习激励机制不断完善,引导学生学会自学,引导学生学会质疑,引导学生学会多角度思考问题,引导学生学会探索。从而使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得到培养,才能得到发展。
五、开展丰富多彩的创新活动,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
篇8
关键词:中职校;创新创业教育;综合素质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5-0256-02
在经济转型升级和创新驱动发展背景下,创新创业已成为时代主题和国家战略决策。“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角也吹到校园,创新创业教育近年来成为教育的研究热点,各院校对创新创业教育进行了有益探索[1],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通过文献检索发现,大量的研究多集中在高等教育[2],中职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甚少。中职校学生年龄虽然偏低,但学生大多富有创新精神和创业激情,不能忽视对这部分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教育。据相关调查显示,学历并没有成为中职生创业的门槛,不同学历的人都有着创业的愿望,甚至出现了学历越高创业意愿反而越低的现象。据数据显示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受访者有创业意愿的只占18.3%,中学及中专学历的受访者有创业意愿的达到41%,是创业愿望最强的群体。因此,中职生的创新创业教育不应该成为被遗忘的角落。
一、中职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
调研目前中职校创新创业教育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创新创业意识淡薄。“大众创新、万众创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趋势,但仍有一部分教育者认为中职校学生年龄低、学业基础弱,没有进行创新创业教育的条件和必要。另外,由于中职生缺乏合适的引导和学习,主观上没有意识到要自己创业,也没有进行创业的能力。
2.缺乏创新创业机制和教育平台。大部分中职校没有构建创新创业教育激励机制,有的只是个别教师发现个别好的苗子指导参加一些相关竞赛,大部分学生仍然不知道创新创业的具体内容,学校也缺乏相应平台促进创新创业教育。
3.缺乏针对中职生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少数中职校也开始意识到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鼓励部分教师带领学生进行这方面的探索,但创新创业教育主要还停留在一种意识或是感性的层面,缺乏系统化来筹划创新创业教育,更谈不上有相应的课程体系碇С拧
4.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严重匮乏。中职校创业教育教师是极度匮乏的,缺乏专业教师来推动创新创业教育,校内创业指导教师缺少自身创业经验,难以给学生提供必要的帮助。
二、中职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
学校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提高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鼓励学生开展创新创业实践,这是学校服务于国家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发展的需求,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的现实要求。
创新创业教育不是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两者的简单相加,而是关系密切的整体。创新是创业的基础,创业是创新的载体和表现形式,创业的成败取决于创新的程度。创新教育注重的是对学生未来发展的总体规划,侧重于创新思维的培养与开发,而创业教育注重的是学生未来自我价值实现途径的总体规划,侧重于实践能力的培养[3]。
那么,中职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内涵是什么?其本质应是一种“面向全体、关注个体”的为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的素质教育,应是联合企业走产教融合的路径来实现的教育。相对高等教育,中职校自身科研实力、科研成果不多,通过科研成果转化为创新创业相对不足。但是,中职校一般和企业有紧密的校企合作,可以通过产教融合在企业发现问题,然后把来自企业的问题当成创新创业的课题来公关,使得中职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现其职业性和专业性。职业性是指创新创业的源泉来自于企业,来自于学生未来将要投身的职业,使中职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落地”;专业性就是要紧密结合学生的专业背景与知识,让学生“做中学”、“研中学”。学生在参与攻克企业生产、研发难题的过程中提高创新创业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与专业融合的中职校创新创业教育机制构建
构建机制是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前提,是决定创新创业运行以及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以上海市材料工程学校为例。学校首先响应上海市政府倡导的创新创业教育,在全校范围内宣贯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由教务处联合各专业群部建立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完善工作机制,搭建活动平台(就业梦工厂、创业基地、创新创业大赛等),开设与专业融合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发挥制度激励保障作用(以企业项目为依托,配备项目经费,对于参赛的师生实施实行奖励等等),创设各种条件,构建完善的创新创业教育机制促进创新创业教育的顺利实施(见图1)。
四、与专业融合的中职校创新创业教育实施路径
中职校由于本身的科研活动不多,靠自身的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实例不多,因而中职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一定要和企业紧密结合,走产教融合之路契合企业的需求确定创新创业目标。问题来自企业的生产、研发过程,学生在教师和企业师傅指导下结合专业背景对问题进行攻关研究。借助“创新创业教育”活动,中职学生会自学许多专业知识和专业教材以外的知识,甚至自学大学的有关知识,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培养创新创业能力。
1.产教融合创新创业教师团队建设。要在中职校实施创新创业教育,建设团队是基础。目前大部分中职校教师对创新创业教育不太熟悉,也不知从何着手,因此首先要对教师进行创新创业教育培训,如上海市近年来推出的创新创业培训师,各个专业鼓励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参加这类再教育、再培训。其次,企业生产或研发骨干加入到学校创新创业团队中。另外,和校外创业公司联合,聘请创业公司CEO等骨干加入学校创新创业团队,形成“专业骨干教师+企业骨干+创业公司骨干”的团队来指导学校的创新创业教育。
2.产教融合构建中职校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创新创业课程是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转化为教育实践的重要载体。依托校企产教融合平台,构建与专业融合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在原有专业课程体系的基础上,融入创新创业意识、知识与技能模块,学生在整个求学期间,分阶段接受创新创业训练。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应遵循中职教育教学规律,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以知识模块和案例模块相结合,经验传授与创业实践相结合,把专业知识传授和实践体验有机统一,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这是实现创新创业教育的关键。如表1显示,学生从第一学年的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到第三学年的创新创业实践,最终为学生种下创新创业的种子,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
中职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更多地是一种创新意识的培养,对少数素质高的学生重点挖掘培养,通过以点带面,实施“面向全体、关注个体”,为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的教育。评价标准不能以学生创造的公司如何,而应以学生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和精神,有创业激情,在创新创业领域有想法、有思路,这才是学生未来需要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杨建,从文奇.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建设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2015,(06).
篇9
关键词 信息技术 小学数学 课程整合创新
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整合,对于深化小学数学课程教学改革具有现实的实践意义。教育部已决定在全国中小学大力推进信息技术教育,同时加强信息技术与其它课程的整合。这个决定对于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具有重要意义,将极大地影响数学教育的现状,使数学教师能够更深入地从自己学科的角度来研究如何把信息技术更有效的融入到小学数学教学中去,就象使用传统教学手段一样自如、流畅地帮助教师和学生更好的完成数学知识的教与学。那么在当前环境下,如何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使之与数学课堂教学有机结合,推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呢?我在教学中进行了以下尝试:一、将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内容有机整合不少学生感觉数学内容过于严肃、枯燥,学习起来平淡无味。如果展示问题时,适度运用多媒体,可以刺激学生的视觉和听觉,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促进他们积极思考。例如,在“长方体的认识”一课中,我利用课件依次闪烁、移动长方体的面、棱和顶点,鲜艳的颜色、不同于静态实物的动态画面,悦耳的声音,对学生形成了强烈而有效的刺激,使学生能在头脑中形成长方体的清晰表象。再通过对长方体实物的研究,形成对长方体的具体认识,初步发现长方体的特征,这时计算机的交互功能就能充分发挥助学、验证发现的作用。当学生点击长方体的任意面时,与其相对的颜色相同的面就会闪动并与其完全重合;点击棱时,画面就会出现红、蓝、黄三种不同颜色的棱,进而相同颜色的4条棱依次不断闪动并重合,生动地证明了长方体的12条棱可分为三组且每组中相对的棱长度相等;点击顶点时,相交于同一顶点的三条棱同时闪动,展现出了顶点是相邻的三条棱的交点。学生验证了自己的发现,就会感到特别高兴、自豪。
二、将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教学形式有机整合21世纪人类社会进入全新的信息时代,信息化整合数学学科教学应增加新的教学形式,有意识让学生自己去查阅资料或进行社会调查,把学习数学由课内延伸到课外,进一步调动学生认识与实践的主观能动性,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信息技术整合的课堂中,主要的形式有竞争式协作学习形式、辩论式协作学习形式、协同式协作学习形式、伙伴式协作学习形式、角色扮演式协作学习形式等,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实际和教材特点,选择合适的形式。
三、加强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教学方法的整合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过程具有开放性,学习过程具有交互性,内容形式呈现多媒体化,有利于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如教学“圆柱体侧面积”时,利用课件演示将圆柱体侧面剪开成长方形,然后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利用长方形面积公式推出圆柱体侧面积公式。这样教师省去许多板书、画图、出示习题时间,可以把主要精力放在如何发挥主导作用上。为激活学生思维,可设问:除课本上展开的形状外,圆柱体的侧面还可以按什么图形展开?指导学生再利用手中的学具进行探索。在学生热烈讨论中,设问:展开成哪种图形的方法最简单,最易操作?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能力,有效地解决了教学中的重点,突破了难点,又增大了课堂训练密度,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与教育质量。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新型教学模式中,我们要利用信息技术教育的优势,充分调动学生认识与实践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不再是一个信息的主要提供者与学习的主导者,他将成为学生个别化学习探索活动的辅导者与支持者。
四、促进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创新的整合,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利用信息技术与数学知识进行整合,从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出发,联系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探究活动。
篇10
一、激发创新欲望,加强师生合作
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心灵的交汇,而心灵的交汇又离不开情感的交流。实践表明,加强教师与学生间的合作,能让师生间的情感得到充分交流,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促发学生创新的欲望。
1.努力营造创新的氛围
教师的职责不仅仅是传递知识,而更重要的是鼓励儿童思考,为儿童提供自由空间,给儿童提供帮助和支持。因此,教师应走下“权威”的讲台,深入到学生中,与学生进行交流、合作,当他们的“顾问”,成为一个平等交换意见的参与者。传统的音乐课堂上,我们习惯常用“秧田式”座位。这种座位空间局促,不利于学生与老师间的交流,而“O”字形、“口”字形或“U”字形等的座位,则拉近了学生与老师的距离。在平时的音乐教学中,我们可以根据教学内容,歌曲特点,表演需要经常性地变换座位阵型。这样有利于增加学生的新鲜感,增强教师的亲和力,从而营造一个平等、轻松、活泼的师生合作氛围。 在三年级《跳到我这里来》一课教学时,我在学生学会歌曲以后,改变了座位的形式。我让学生围成一个大圈而坐。歌曲的音乐声响起,前奏部分老师坐在圆圈的中间,用竖笛吹奏音乐呼唤四位舞者来到中间,围成小圆。第一遍音乐响起时,学生在圆圈上边唱边跳。第二遍音乐响起时,则交换舞伴跳。老师在圆圈中间用竖笛为学生伴奏,学生在音乐声中尽情地舞蹈,愉快地体验着歌曲所描绘的情绪。教师在改变了传统的讲课位置后,放下了“权威”,坐到了学生中间,与学生一起唱一起跳,一下子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教师与学生间的相互交流与沟通就更容易、更直接了。学生在老师的感染下,表演交流的欲望就更强烈,对所学歌曲的感受与表达就更到位。
2.创设情境,激发创新欲望
在学习音乐、理解音乐语言时,情感因素十分重要。小学生由于社会阅历、生活经验不丰富,因而要充分调动他们的情感也显得不易。这就需要我们发挥想象力,创设一些情境,然后利用小学生天性好奇、善于模仿、喜好游戏的特点,活动活动他们的手脚,引导他们把“音乐”转化成自己情感的想象世界。如在教唱《顽皮的小杜鹃》歌曲时,我先给学生创设了一个情境:“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新朋友,让我们到图片中去找一找好吗?”顺着这个情景提示,我边出示图片让学生体会每个乐句所描绘意境,边让学生模仿了布谷鸟的叫声感知音高,在看、听、说的过程中让学生去识别和感悟曲谱中的音符、音准、节奏和强弱,学生们很快就能进入角色。理解深了,也就唱得准了,唱出了情绪,唱出了味道。整节课从乐曲结构的理解、到乐曲意境的描绘,再到整个歌曲的唱熟,自始至终都显得轻松愉快,一气呵成。
二、体验创新成果,加强生生合作
1.共同交流,丰富音乐形象
组织讨论是施教过程中教师常用的一种方式。通过讨论,学生能相互启发,相互促进,互为补充,形成更清晰、更生动、更丰富的形象,从而加深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头脑中的音乐形象也会变得清晰完整、生动有趣。例如,在欣赏《动物狂欢节》时,学生欣赏乐曲后,我组织学生小组讨论,说说乐曲所描绘的音乐形象。学生经过想象与讨论,开始七嘴八舌谈自己对乐曲形象的理解。有的说:“我仿佛看到了在茂密的大森林里,小鸟在枝头喳喳地叫着。”有的说:“大象在丛林里悠闲地散步呢。”还有学生说:“美丽的天鹅在湖中自由自在地游着。”这种经过想象和讨论而得出的美丽画面在学生的脑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共同活动,表现乐曲情绪
在《顽皮的小杜鹃》表演教学中,我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讲清要求后,让学生自选场地,自编动作、情节,自行排练。在正式表演时,学生的表现简直令我大开眼界:每组学生不但表演得非常认真,而且每个小组设计的队形、动作各不相同。有的用自制的打击乐器模仿杜鹃的叫声,有的用动作表现小杜鹃顽皮的形态样子,还有的扮演小草、大树、小河等。学生的创作水准大大超出了我的想象。事后我通过了解才知道,分组之后,每个小组都争先恐后,小组内合作意识浓厚,人人争出好点子,都想在表演时得高分。有一个特别有创意的动作,竟然是班上平时最不爱表现的学生设计的。当优胜者得到一朵“合作之花”时,作为教师,我和他们一样,心里乐陶陶、美滋滋的。
3.共同创作,体现儿童生活
例如我在教学歌曲《三年级的小男生》时,在学生学会歌曲之后,我把学生分成四组,让他们根据自己在学校学习生活中的经历,把自己有趣的、开心的、印象深刻的,甚至伤心难过的经历写成文字,为歌曲的数板部分填词,再加上动作演一演。创作完成之后评出优胜小组。由于写的是自己真实的生活经历,演的是真实的自己,学生在活动中始终兴致勃勃,表演得异常真实,一个个通过歌曲展现了真实的自我。这样,就在无形中提高了学生的表演和创作能力。
三、促进创新合作,加强不同学科之间的合作
绘画、音乐同属艺术范畴,二者在形象感知、情感抒发上各有特色,而绘画直观性更强,容易被学生接受。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科知识的相互渗透,激活学生的感知能力,引导学生进行形象思维和发散性思维,通过无形到有形、抽象到直观的转换,帮助学生理解音乐,感受音乐,能收到事半功倍、相得益彰的艺术效果。
如在让学生感受音乐的强弱时,老师敲大鼓、小鼓,请学生用颜色和画笔表现出来,他们会画出:
又如听《赛马》中由远渐近、由近到远的马蹄声,学生们会画出:
- 上一篇:乡村振兴工作的调研报告
- 下一篇:班主任防溺水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