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图的课程性质范文
时间:2024-01-09 17:47:1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机械制图的课程性质,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中职;机械制图;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26-0111-02
《机械制图》课程是中职机械类专业的一门基础课,具有较强的理论性与实践性,其内容广泛,主要培养学生的识图、画图、空间想象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及实际应用能力等。目前,该课程教学还存在一些亟待改进的问题,如教学内容过深,与职业能力的联系不紧密;该课程是一门比较抽象、难懂的专业基础课,课堂教学必会涉及一些抽象的理论知识,学生会觉得枯燥无味。同时,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不强,不能很好地将平面图形与空间立体对应起来,课程学习具有较大的难度,甚至会望而生畏。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机械制图》课程教学的有效性,成为该课程教学成败的关键所在。
一、合理定位教学目标,重组教学内容
1.合理定位教学目标
《机械制图》教学目标是培养中职生的识图、画图能力,关键在于空间想象能力。该课程教学主要围绕平面图形和空间立体图形互换,需要一定的形象思维,因而必须以培养空间想象能力为指导思想,教学内容安排也要适应教学目的。
2.重组教学内容
中职学校要根据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考虑生源特征及课时实际,对课程内容进行适当调整、重组,改变重复、陈旧、不符合实际需求的课程内容,补充一些实用的新知识。首先,合理调整教学内容,组成新的教学体系。将《机械制图》与《CAD》组合编排教学,把CAD软件运用到《机械制图》的基础理论与知识部分,培养学生的识图、画图与空间构思能力。中职《机械制图》与《CAD》是两门独立课程,一般是先学习前者,再学习后者,分开讲授会使教学内容重复,不利于提高教学效率。例如,教学几何画法时,学生在找圆心、切点时会出现很多问题,很多学生掌握不牢。但将此内容放到CAD绘图中学习,用画圆角命令就可以解决,这样能降低教学难度,有效整合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与效率;其次,突出教学重难点。《机械制图》中前面学习的重难点是看组合体视图、补视图、补缺线,后面学习的重难点是机件的表达方式。如果掌握不好,就看不懂图,甚至认为这门课枯燥无味,放弃学习。教学组合体时,要多用模型、多举例,形体分析例子以简单为主,然后慢慢引导学生学会分析。如果学生不会自己分析,会给后续学习带来难度。零件表达方式中,教师要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知识,如视图部分,图形表达是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而对螺纹连接件画法则作一般要求,这样便于学生掌握重难点。
二、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兴趣
俗话说:“教无定法。”教学内容不同,就需要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教学要根据需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以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1.直观教学
采用直观教学,学生能从简单的观察中明白深刻的道理。直观教学就是指课堂教学中通过展示实物模型、图片、挂图等教具来启发学生思维的一种方法。中职生基础薄弱,对理论学习兴趣不高,再加上初次接触《机械制图》课程会觉得不适应。因此,要充分利用直观教具的优势,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从而激发学生兴趣,培养观察能力与空间想象能力,并降低学习难度。例如,教学组合体三视图画法时,让学生从主视、左视、俯视三个方向观察组合体模型,通过对模型的观察分析,在头脑中建立感性认识,进而引导学生完成三视图。反复进行空间图形与平面图形的转换,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必会逐步提高。
2.多媒体教学
与传统教学相比,多媒体教学具有容纳知识信息量大、反馈快等优势,能化繁为简、变难为易,使抽象直观化,给专业课教学带来有利条件。讲授抽象知识时,教师可以利用动画,将其制作成精美的课件,既形象又便于掌握,从而有效解决教学中的难题。同时,还可以借助Flash、Proe等软件制作三位空间动画,让学生多角度观察零件。又如,教学二补三、补缺线等时,如果在黑板上画图会占用大量时间,而一些结构复杂的组合体也难以全面表现出来,给教学带来不便。借助多媒体则能将复杂的轴测图做成3D动画,全方位地展示出来,这样能降低教学难度,便于学生理解。
3.分层教学
学生的基础、能力、智力等存在差异,如果采用统一的教学模式,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还可能扼杀部分学生的创造性。因此,有必要采用分层教学方式,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成功的喜悦。例如,教学三视图的练习时,教师可以提前准备不同层次的模型,一种以方形―方形的叠加类,一种是切割类,一种是较复杂的组合体。按照学生的基础与空间想象力把学生分为三个层次,不同的模型分给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求他们画出三视图。这样,让学生都能画出来,激发学习的积极性。
三、动手操作吸引学生,体验学习乐趣
1.理实一体
《机械制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大量的练习与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掌握知识与技能。该课程有很多抽象的图形,教学时要采用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模式,突出实践教学。例如,教学组合体画法时,将学生分组,在讲授理论知识的同时,给学生分配操作任务,发挥小组优势,动手用橡皮泥切割或叠加,制作出物体,然后画出物体的三视图。任务分配后,学生积极动手用橡皮泥和工具刀操作,最后小组给出了不同的答案,有切割类的、叠加类的、综合类的,等等。采用理实一体化的模式,学生往往会在操作过程中充分思考,产生新的感受,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2.强化训练
针对《机械制图》课程实践性强的特点,为了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每次课都要结合学生实际布置相应的练习。练习要注意多样化,处理好识图、画图之间的辩证关系,贯彻制图课“识图为主,识图与画图相结合”的原则。这样多加练习,才能不断进步,巩固所学知识,提高教学效果。
四、采用多元评价方式,提高教学实效
评价是对教学效果的检测,目的是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挖掘自身潜力,调动积极主动性。传统的单一分数评价方式忽视了学生发展,过于看重学业成绩,不但不能提高教学质量,还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自信心,因而要结合《机械制图》课程与学生实际采用恰当的评价方式。
1.恰当激励
准确使用评价语言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真诚。同时,教师语言还要体现出导向性,不能为了表扬而表扬,要让学生认识到对错,如何纠正,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质。结合学生情况分层,课后练习和测试难易度都要有所差别。这样,学习能力弱的学生也能按时高质量地完成任务;让学习能力稍强的学生碰到难题,激发探究欲与挑战欲,最终都能树立学习自信心。
2.多元评价
评价不能只看结果,也要注重过程,使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考查学生是否积极参与制图学习,是否有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是否具有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等。还要采用自评、互评、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指导学生对当天的学习自评,找出不理解的地方及时解决;同学之间进行互评,引导学生相互学习,找出差距;教师根据学生的评价进行点评,指出需要改正的地方,从而提高教学实效。
参考文献:
篇2
在日常生活中,大家经常会发现有些物体不管从哪个方向看都会感觉到不能反映真形,所以在其工程图纸中可以看到在三个投影面上的投影均具有类似性,既不能反映该线段的实际长度,也不能反映该线段对投影面倾角的一般位置直线,然而,在施工过程中必须按照实际长度进行加工生产,否则工程无法继续开展下去。
对于一般位置直线,求其实长及其对投影面倾角的方法有三种:变换投影法(亦称换面法)、直角三角形法和旋转法,本文将着重阐述直角三角形法在V面和H面上经常要求反映线段实长的求解方法,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根据投影求出一般位置直线的实长和对投影面倾角的方法,并对实长、投影面倾角的求解规律进行总结,给想深入学习这方面知识的读者提供帮助。
1 原理分析
如下图1所示,在将一般位置直线AB向V面做正投影时,我们可以发现直线AB的实长、正面投影a′b′和A、B两点的Y轴坐标之间组成了一个直角三角形,且直线的实长AB与正面投影之间的夹角就是空间直线与正面投影的真实夹角β角。并且直线的正面投影a′b′和其端点的ΔY在两面投影中都是已知的,所以利用a′b′作为直角边,以ΔY作为另一条直角边,就能构成一个直角三角形,斜边即为其真实长度,斜边与正面投影之间的夹角就是空间直线AB与正面投影的真实夹角β角。以此类推,在H面和W面上做投影,也同样可以构成直角三角形,即其原理是相同的,在此就不再一一累述。通过上述原理分析,我们可以把直角三角形理解为有四要素组成:即实长、倾角、投影长、坐标差值。
2 典型案例
案例一:
(1)如图2所示,已知一般位置直线AB的两面投影,求其实长及倾角α。
解法1(见图3):
①首先确定在H面上构建直角三角形,即取ab为一直角边。
②在V面上作两点的Z坐标的差值即ΔZ。
③将ΔZ值的大小截取到H面上与投影线ab构成直角,即为另一直角边。
④最后连接两开口的端点,所得线段长为其实长AB,AB与ab的夹角为α。
解法2(见图4):
①首先确定在V面上构建直角三角形。
②在V面上作两点的Z坐标的差值即ΔZ为一直角边。
③将H面上投影ab截取到V面上与ΔZ的直角边构成直角,即为另一直角边。
④最后连接两开口的端点,所得线段长为其实长AB,AB与ab的夹角为α。
(2)如图5所示,已知一般位置直线AB的两面投影,求其实长及倾角β。
解法1(见图6):
①首先确定在V面上构建直角三角形,即投影a′b′为一直角边。
②在H面上作两点的Y坐标的差值即ΔY为一直角边。
③将H面上ΔY的大小截取到V面上与投影a′b′的直角边构成直角,即为另一直角边。
④最后连接两开口的端点,所得线段长为其实长AB,AB与ab的夹角为β。
解法2(见图7):
①首先确定在H面上构建直角三角形。
②在H面上作两点的Y坐标的差值即ΔY为一直角边。
③将V面上投影a′b′的大小截取到H面上,并于ΔY一直角边构成直角,即为另一直角边。
④最后连接两开口的端点,所得线段长为其实长AB,AB与ab的夹角为β。
案例二:已知直线AB的实长为60 mm,且知投影a′b′及A点的水平投影点a,求直线AB的水平投影。
解:(1)思路分析:一般情况下解题有两种思路即正推和反推,如果此题从给定条件a’b’可以得到A、B两点的坐标差值,由此差作为一直角边,实长作为斜边,可以构成一直角三角形,则另一直角边即为AB的水平投影长ab。如果此题本是求点B的水平投影,需要知道直线AB的水平投影长ab,要求ab的长度又需要知道直线AB的Z坐标差值和实长,而这两项正好在给定条件中可以找到。
(2)作图过程(见图9)。
①以b′为圆心,60mm为半径作弧,与过a′的水平线交于d,则cd为水平投影长ab。
②以a为圆心,cd为半径作弧,交b′c的延长线于点b和b1两点,连接ab或ab1即为直线AB的水平投影,故本题有两解。
通过上述案例分析,我们可以总结出直角三角形法的作图规律如下。
(1)以线段投影的长为一直角边。
(2)以线段的两端点相对于该投影面的距离差值为另一直角边,该距离差值可以从线段的另一投影图上截取。
(3)所作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即是线段的实长。
(4)斜边与该投影面的夹角就是线段与该投影面的倾角。
所以,在求夹角α时,必须要用线段水平投影长与该线段两端点的高度坐标差值作直角三角形;在求夹角β时,必须要用线段正面投影长与该线段两端点的前后坐标差值作直角三角形。同时也知道只要已知其中任意两个要素,即可通过直角三角形求得另两个要素。
篇3
1.问题解决型讨论教学法的特点
(1)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更深刻理解。运用问题解决型讨论教学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技能,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会遇见各种各样难题。此时,老师应帮助学生找出难点问题,并告诉学生会如何解决问题。经过这样一系列的讨论教学,学生对这些知识有了更全面的理解,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
(2)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逐步思考,将各种知识点进行有效衔接,从而找到解决机械制图课中的难点问题的办法。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养成了分析、思考问题的习惯,因此,采用该教学法有利于提高学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
(3)有利于学生了解企业需求,提高综合素质。订单式培养的学生,在进校时普遍比较盲目,对自己毕业后将进入的企业存在认识不清这种情况。因此,教师应让各位学生对相关企业有更加清醒的认识,从而有目的地学习,以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能力、沟通能力、组织协调能力,从而提高综合素质。
(4)有利于教师业务能力的提高和创新能力的提升。与传统教学法不同的是,问题解决型讨论教学法的特点是,教师不再只是知识的传授者,还是学生的引导者、监督者,所以,教师需要不断地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不断的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以及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
2.问题解决型讨论教学法的实施
(1)培养学生勤学好问、爱思考的班级氛围。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积极地营造学生勤学好问、爱思考的班级氛围,因为在这氛围中,学生才能彻底地放松,做到有的放矢,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2)紧密联系企业,合理设置教学问题。教师需要充分了解企业的产品,对企业自己设计生产的零件,并且成本不太高的,教师可以将其作为课题开展教学。
(3)周密、合理地组织教学过程。问题解决型讨论教学法是教师先找出学生学习机械制图课程时将会遇见的难题,对学生进行引导、启发、激励,促使学生对该问题进行思考,在这一过程会出现一些突况,教师需要周密、合理地安排时间,以便顺利完成教学任务。
(4)重视学生的想法和评价。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想法和见解,并持积极肯定的态度评价学生,让学生明白正确答案并不是唯一的,这样激励学生对该问题不断思考,以达到拓展学生思维空间的教学目的。
3.运用问题解决型讨论教学法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1)过于担心学生的接受能力。在整个讨论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引导者,但有时过于担心学生的接受能力。其实,应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自己学会分析问题,思考问题,进而解决问题。
(2)教师要起到引导、监督的作用。在整个教学讨论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不过有时并未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其实,教师要做的是创造适合发挥主体作用的环境,起到该有的监督作用。
篇4
关键词:中职校 机械制图 教学效果
机械制图课作为中职校机械、数控类专业主要技术基础课,对于培养中职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绘制和阅读机械工程图样能力等具有重要意义。机械制图课学习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中职学生毕业后是否能够适应相关专业工作。然而,受多种因素影响,中职学生对于这一专业技术课程缺乏学习兴趣,难以理解和掌握,教学效果不尽人意。作为中职校机械制图课教师,我们有责任和义务查找缺点不足,总结教学经验,创新思维,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激发中职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中职校机械制图课的教学效果。
一、树立信心,培养学习制图兴趣
信心是成功的基石。机械制图课程作为一门技术性很强的专业课,对于刚刚接触专业技术课程的中职学生而言确实存在一定难度。很多中职学生在上课之初就已从其他高年级学生的口口相传中得知其难度很大,导致他们从学习起始阶段就在心理上产生了畏难情绪,如果不加以正确引导,学习中一旦遇到难题,很容易丧失学习兴趣和信心。这就需要我们机械制图课教师要针对学生心理,进行“精心准备”“对症下药”,树立学习信心,为学生们上好至关重要的第一课“绪论课”。要让学生们理解机械制图课的性质、任务和意义,让他们明确图样是“工程技术界的共同语言”,是工业生产中必不可少的技术文件。同时让同学们知晓,作为中职校机械、数控类学生,未来的就业方向就是机械设计和制造专业,如果学不好这一专业课,缺少绘图识图能力,那么就会直接影响到未来就业,让他们意识到学好机械制图课的重要性,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有人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人一旦对某种事物产生兴趣,就会用心去研究、去探索。作为机械制图课教师,要在学生接触机械制图课之初,向学生说明该课程的学习内容、主要用途和课程特点,以引起他们的学习热情,让他们认为这门专业课充满知识和奥妙,培养他们学习制图的兴趣。
二、严肃认真,端正学习制图态度
美国西点军校有一句名言:“态度决定一切。”没有什么事情做不好,关键在于态度。事情还没有开始做的时候,你就认为它不可能成功,那结果自然不会成功,或者你在做事情的时候不认真,那么事情也不会有好的结果。机械制图是一门严谨的学科,因此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必须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因为图样是工业生产中最基本的技术文件,是技术工人制造产品的依据,图样的正确、清晰、完整、合理,是生产合格产品的重要保证。要让学生时刻牢记机械制图的重要性、科学性和严谨性,这对于他们今后的学习和工作都有重要意义。
教学过程中,可以列举某些因为马虎大意画错图线、标注尺寸错误等问题而造成的影响工业生产、经济损失、以致发生生命安全事故的实例,进而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精神,使其端正学习制图的态度。 转贴于
三、直观教学,提高空间想象能力
机械制图课的实践性很强,传统的照本宣科、满堂灌似的教学方法显然已不适应当今教学需求。作为机械制图课教师,应该创新教学方法,运用直观教学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这里所谓的直观教学是指在机械制图教学过程中运用模型、实物、挂图等直观的、形象的教学手段,启发学生运用投影规律辨析实物与图形间的关系,使投影要素在学生头脑中留下清晰印记,将学生难于学习理解的一些抽象理论和复杂的空间视图形象化、具体化,让学生视觉可见、触觉可感、易于掌握,实践证明,这是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的有效手段。教学过程中,首先可以给学生多观察一些简单的基本几何体如长方体、三棱柱、圆柱体、圆锥体等视图,让学生通过对图形的认识,理解视图所对应的空间形体,从而实现从平面到空间的思维转换。有些结构复杂的部件,可以运用模型作为教具,让学生直观感知,帮助学生将复杂视图分解为简单图形,将复杂问题简单化,加上教师精心的讲解指导,学习难度会大大降低,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会大大提高。
四、实践体验,发展形象思维能力
理论的学习最终需要实践的检验。学生要想真正理解和掌握机械制图课知识,具备较强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识图绘图能力,光有理论基础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大量的识图绘图练习和相关实践活动。学习初始阶段,学生大多存在只会看不会画或者画不标准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师的精心指导,从简入难,多做视图与实物之间的转化训练和识图绘图实践训练,以锻炼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进行模型制作实践训练,发挥其主体作用,之后进行讲解,让学生更直观地感知实物和视图间互相转换的方法和要求,锻炼实际应用能力,发展形象思维能力。
篇5
关键词: 机械制图 激趣 教学方法
《机械制图》是职业院校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基础课程,它是衔接基础课与专业课的纽带,在课程教学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为了深入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我们对《机械制图》课程教学进行了不懈探索与实践。因此,如何上好《机械制图》,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机械制图》的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就成了我们在教学中要面对的主要问题。我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提高学生对《机械制图》的学习热情和兴趣。
1.课程介绍,激发学习兴趣
《机械制图》课程对于新生来说是一门陌生的课程。课程形式、课程结构和教学方式都不同于学生以前所学的文化课程。为了让学生带着好奇心和新鲜感学习《机械制图》,从一开始就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1.1介绍中国制图的发展历史。如明代宋应星所著《天工开物》等著作,说明智慧的先人早就结合实际归纳了大量图样,为以后的生活生产、劳动建设提供了参考和借鉴,这是古人对制图认识的最好阐释和完美体现。
1.2介绍国外制图的画法标准。1799年,法国学者蒙日发表《画法几何》著作,自此图样中的图形开始严格按照画法几何的投影理论绘制,统一了绘图方法和标准,为社会工业革命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1.3介绍课程的性质、任务、特点及作用。使学生对这门课程有客观的、全面的认识,并了解其在知识体系中的地位,以及今后在生产及研究中的应用价值,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知识、掌握理论的热情。
1.4组织学生实地参观机加工车间。通过设身处地的学习和交流,学生对竞赛和生产有直观的感性认识,知道机械加工是离不开图纸的,并参观一些竞赛及产品零件,从直观上提高对学好《机械制图》课重要性的认识,激发学习兴趣。
2.直观教学,培养空间想象
《机械制图》课程是一门空间想象力较强的课程。针对职业院校学生普遍存在的空间想象能力差的问题,教师要创新教学方式,不局限于教案、黑板、粉笔,以教师为中心,使学生处于被动地位的传统教学方式。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运用直观教学。
2.1教师要根据教学目的和要求,结合学生认知特点,运用语言描绘、实物操作、模型展览等手段,帮助学生看清零部件的外形或简单的内部结构,理解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2.2为了让学生更快地建立空间概念,理解图形与物体之间的内在联系,还可运用多媒体教学方式,其图形和实物均可真实反映,学生感受到精彩的画面和实物的具体形状,能增加感性认识。如采用AUTOCAD软件,通过投影仪把点线面位置确定、组合体应用、剖视图绘制、尺寸标注等在教室中的大屏上进行现场“直播”;还可以把投影变化、相贯线、截交线等投影问题制成三维动画,在屏幕上演示,使学生能从多个角度观察到投影的变化过程、三视图的形成过程,降低相应知识点的学习难度,提高空间想象能力。
2.3每画一个图,就要给学生一次观摩的机会。画的次数越多,学生观摩的次数也越多,这样不但能使学生巩固制图的理论知识,掌握识图、绘图的基本方法,还能使学生总结识图、绘图的规律,提高识图能力。
3.启发教学,开拓学生思维
《机械制图》是一门思维开发性较强的课程。启发式教学是从学生实际出发,采用多种方式,以启发学生的思维为核心,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促使他们生动活泼地学习的一种教学方式。
3.1教师在备课时要做好充分准备,对教材进行深加工、细加工,做到对理论知识有较深的理解,并要根据教材科学地安排教学内容,巧妙地设计教学流程。
3.2适时创设问题情境,巧妙地设置“悬念”,激趣。例如,在讲解零件组合体的三视图时,首先,可根据给定的实体轴测图设置问题,如该组合体的组合形式、分析方法、三视图的遵循法则。在学生回答问题后,对于思维灵敏的学生,应及时肯定;对于“标新立异”的发问与回答,不论正确与否均应予以鼓励,不能挫伤他们的积极性。
3.3采取小组讨论、比赛的方式,从多方位、多角度补画不同的视图,让学生相互判别正确性、说明原因。可见,教师在讲授课程内容时,要因材施教,有针对性,不能随意,而应紧紧围绕讲授内容的要点、难点,针对学生易产生片面认识、模糊认识的地方,由浅入深,循循善诱。启发式教学不仅使学生沿着教师指引的轨迹展开积极的思维活动,而且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深化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和对知识的掌握,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4.精讲多练,提高绘图能力
篇6
关键词:机械制图;AutoCAD;一体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3)11-0086-02
《机械制图》和《AutoCAD》这两门课程是工科机械及相关专业非常重要的基础课程,对工科学生尤其重要。该课程有理论、重实践,是衡量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程度的重要方面。通过了解,现在大多数学校还是沿用以往的教学模式,将这两门课程当做独立课程对待,分别编排在不同学期教学。这样既阻碍了《机械制图》课程的发展又没有发挥《AutoCAD》这门新课程的优势。因此,笔者认为,将这两门课程合二为一,在将课程内容进行组织整合的基础上,采用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将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体化教学模式的
可行性和实际意义
《机械制图》和《AutoCAD》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基本相同 《机械制图》这门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画图能力和看图本领。而《AutoCAD》这门课程就是要教会学生把“鼠标当做笔、计算机屏幕当成图纸”,进而完成图样绘制。所以,在培养学生画图能力方面,这两门课程的内容和要求基本一致。对于看图,它是《机械制图》这门课程的重要教学内容,是考核学生学习《机械制图》结果的重要方面。学生的看图能力在《AutoCAD》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是间接获得的。比如,绘图过程中“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的三等关系的应用;通过三维造型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在教会学生画图的同时,极大程度地提高学生的看图能力。因此,笔者认为《机械制图》和《AutoCAD》这两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和要求基本相同,正是这种相同,为进行一体化教学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学生已具备计算机操作的基础能力,教师具备计算机教学能力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现在的学生和十年前已完全不同。过去学生的计算机“扫盲”是在入校后的计算机基础课上,而现在的学生在入校时已具备了计算机基本操作能力。因此,就算是入校后很快学习《AutoCAD》这样的计算机课程,学生也是可以理解和掌握的。最近几年来,由于加强了对师资的培训工作,教师的教学能力均有大幅度提高,计算机的使用能力也大大提高。对于机械类课程的授课教师,掌握制图软件的使用,就和过去画图和看图一样,已属于基本功的范畴。
一体化教学模式符合现代电化教学发展的需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现在的教学方式和过去相比已有了很大变化。但是受课程内容制约,《机械制图》的教学方式一直没有太大改变,仅停留在课件的使用上。很多《机械制图》教师上课的“行头”仍是教材、教案、挂图、模型、教具和粉笔。现在《机械制图》和《AutoCAD》课程一体化教学后,大部分内容就可以在电子教室进行教学,教师的“行头”就是一个笔记本电脑。教师的精神状态发生了巨大变化,极大地改变了制图教学中“繁琐”的教学方式,使《机械制图》和许多其他课程一样,走上了现代化电化教学之路。
降低了学生学习《机械制图》课程的难度 要学好《机械制图》这门课程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但由于学生的实践机会少,空间想象能力普遍不足,影响了他们对画图和看图能力的掌握,这也是学生感到《机械制图》课程学习难度大的主要原因。而借助计算机画图这种直观、快速、规范的画图方式,学生对于画图过程的理解更加深刻,对于立体和平面间的互相转换会有更深的认识。再加上教师的讲解引导,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提高很快,也就大大降低了学习难度。例如,截交线和相贯线的画法一直是制图教学过程中的难点,关键是学生在画图过程中不易理解和确定截交线和相贯线上各特殊点和一般点的位置。在手工绘图时,由于频繁做辅助线找点,图面已经很难看清准确的点位置,所以各种点的位置概念和准确性都得不到保证。而在AutoCAD中,除可以借助于各种绘图命令和编辑命令展示出各种几何体产生截交线和相贯线的形状不同外,还可以借助构造线命令画辅助线,非常准确和清晰地确定各点位置,而且这种辅助线可以随时“涂改”且不留“痕迹”。然后,再利用波浪线的命令,就可将截交线和相贯线上的各种位置点漂亮地连接起来。这样,学生就能很快掌握截交线和相贯线的产生、性质、画法等难度较大的内容。用AutoCAD进行相贯线画法教学的示意图,如下页图1所示。又如,组合体的看图问题同样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在课堂教学时,我们在黑板上演示和讲授形体分析法、线面分析法,也列举了典型的例子,但学生仍觉得看图有很大难度。当我们采用电化教学的手段,利用AutoCAD里的三维造型以及多个视口观察3D图形的方法,演示形体分析和线面分析的过程,既形象生动又十分有趣,大大降低了看图难度,很受学生欢迎(如图2、图3所示)。
提高了《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学效果 《机械制图》课程的特点决定了教学过程有一定难度。作业批改量大,学生不易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教师经常有吃力不讨好的感觉。与《AutoCAD》课程内容结合起来后,虽然教学内容增加,但因为有了计算机教学,通过形象生动的演示和讲解,学生容易理解教学内容,提高了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比如,根据零件图画装配图在制图教学中不容易讲授,往往教师费了很大的气力,结果学生的作业质量还是不能令人满意。关键是受课堂教学条件的限制,教师不易详细演示。而在《AutoCAD》教学内容中,通过图块命令示范,让学生首先把装配体上的零件图形建立为图块,再利用插入图块的命令将零件图插入装配体中的位置。然后,将有关图线进行修改,最后标注尺寸,书写技术要求和画明细栏等。整个过程一气呵成,达到了理想的教学效果。用AutoCAD绘制装配图的一个窗口画面如图4所示。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很多学生由于文化基础差,没有考取高中或大学而进入了中职或高职,因而对于数理化一类课程的课堂教学方式怀有一定的抵触情绪。当制图课作为一门新的课程出现时,学生既感新奇又期盼能出现一种新的学习方式。所以,《机械制图》和《AutoCAD》一体化的教学方式,也顺应了学生的愿望,有益于激发学生学习制图的兴趣。许多学生对不用笔和纸,用鼠标就能在电脑上画出一幅标准的机械图样充满好奇。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有些学生虽然文化课成绩不好,但制图却学得不错。有些学生由此还对各种其他绘图软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通过学习,使自己具有了多种绘图软件的使用技能,为他们毕业后开辟了一条新的就业途径。
以上从六个方面分析了《机械制图》和《AutoCAD》两门课程进行一体化教学的可行性和实际意义。笔者认为,它是工科专业进行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尝试,非常值得探索。
一体化模式下教学内容的组织
《机械制图》和《AutoCAD》这两门课程实习一体化教学后,并非简单地将制图课内容并入《AutoCAD》课程、把课堂教学完全转化为电化教学,而是要根据课程内容,采用适当的教学方式。
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将两门课程的内容加以合理组织,使之成为一体,是完成一体化教学并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环节之一。通过整合、组织两门课程的内容,使之达到优势互补,这样才是我们进行《机械制图》和《AutoCAD》一体化教学的真正目的。笔者对这两门课进行了长期的教学实践,认为如下安排比较合理。
课堂教学完成的内容 制图基本知识部分包括国家标准关于制图的一般规定、几何作图、平面图形的画法、徒手画图的方法等。投影基础部分包括投影法的基本概念、三视图的形成及其对应关系、点线面的投影、几何体的投影等。以上教学内容还仍然用课堂教学完成。
电化教学完成的内容 从AutoCAD基础知识开始,到基本绘图命令、目标捕捉、编辑命令、三维造型等内容均采用电化教学。这些内容教学完成后,要接着进行《机械制图》里的组合体、机件的表达方法、标准件与常用件、轴测图的内容教学。教学时,应注意这些内容运用电化教学和课堂教学方法的不同。
课堂教学和电化教学结合 零件图和装配图的内容应既有课堂教学又有电化教学,比如看图上的技术要求等内容显然通过课堂教学完成较好。而在画图方面,就要结合《AutoCAD》课程中的图层、标注尺寸、图块、书写文字等命令的使用进行,这些就需要用电化教学完成。只有这两种教学方式结合,才能解决好零件图和装配图画图和看图的问题。
综上所述,教学方式的选择是一种探索,并非一成不变。在实际中,可以根据具体教学内容及教学条件进行调整。总之,不断完善《机械制图》和《AutoCAD》一体化教学的内容,进行合理组织,是二者一体化教学取得成功的关键。
参考文献:
[1]金大鹰.机械制图(第6版)[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2]老虎工作室,刘培晨,张轩,管殿柱.AutoCAD 2000基础培训教程[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1999.
[3]老虎工作室,姜勇,高薇嘉.AutoCAD 2004中文版基础教程[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
篇7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 中职 机械制图 教学
项目教学法主要是师生对共同实施的一个较为完整的项目所进行的一种教学活动,它主要体现在将提高动手的实践能力作为目的的职业教育中。机械制图属于机械类专业的主要课程,它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并要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具备空间想象力及逻辑思维的能力。在教学中,教师需要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使学生能在理论知识的学习中,得到识图和绘图的实践锻炼,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
一、项目教学法的特点
项目教育法突出的特点为:将项目作为主线,将教师作为主导,并以学生为主体,将教学的过程及完成的项目任务完全融为一体。经教师引导,学生充分将自己的创造能力发掘出来,从而提高学生相互合作、动手和自学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综合的职业能力。在项目进行的过程中,教师不会将掌握的知识和技能直接传递给学生,而是让学生在教师指导及监督下,在现有的知识及技能的基础上,独立地制定计划并将之实施,进行自主学习,利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项目中出现的新问题,直到完成项目任务。项目结束后进行成果的展示,师生可共同评价学生的项目工作成果及工作方法。
二、项目教学法在中职《机械制图》教学中的应用
(一)应用在课堂知识讲解中
《机械制图》具有特殊的学科性质,再加上中职学生的理论知识比较薄弱,因此,教师在知识的讲解中采用传统的“讲授”无法引起学生的兴趣。项目教学法应用于课堂知识的讲解中,可以将枯燥无味的知识通过实践过程而变得生动有趣。如教师在讲课时,可准备橡皮泥及其他的教学模型,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制造正六棱柱和正五棱柱等,使所学的知识更容易理解和吸收。另外,教师也可借助三维软件使机械制图理论知识更加生动化。如教师进行“组合体绘图”教学时,可在Pro/E上把组合体三维图制作出来,通过这个过程让学生了解组合体具体的形成过程和绘图步骤。
(二)应用在基本功的练习中
《机械制图》课程不仅是培养学生的理论知识,也注重对学生的识图和绘图能力的培养。因而在《机械制图》课程中,识图和绘图教学时间占总教学时间的一半。将项目教学法应用在《机械制图》的教学中,可从图框和标题栏的绘制、“点―线―面”绘制,“基本体―组合体”,“零件图―装配图”等方面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训练学生的基绘图功,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应用在小组学习中
在新课改的大环境下,教师教授知识的时候,都会将学生分为小组,进行小组的学习,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也能让学生形成小组讨论的学习方式。小组学习的方式可以让学生学会遇到问题时相互进行探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教师也可将项目教学法应用在小组学习中,让学生自己去了解和实践某个知识点,让学生在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利用团队的力量学习,并在小组的学习中练习自己的动手能力,学会自己解决问题。
(四)应用在学习效果展示活动中
学生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之后,教师都应组织学生将自己的成果展示给其他同学看。在这个展示成果的活动中,学生之间可以相互交流和学习,可以对展示的作品作批评和自我批评,从而让自己的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教师最后可对每个学生的作品都作出一定的评价。这样,通过整个项目教学的过程,不但能提高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能力、动手的能力和综合的职业素质,而且能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精神,为学生日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项目教学法在《机械制图》应用中的作用
(一)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学生进行项目实践的过程中,需要理解和掌握项目所需的理论知识及工艺技术,并要在实践的过程中找到发现、分析和处理问题的最佳方式。与此同时,学生在识图和绘图的过程中,熟悉“构思一绘图一检查审核”这一操作程序,可以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进行项目教学的教授时,教师只是学生实践过程中的引导者,需要尽量选取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制定项目,营造真实的环境和提供有利的设备,并在整个实践的过程中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专业技术水平。
(二)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精神
项目教学法可利用学习小组进行教学实践,在教学的过程中锻炼学生的思维、操作、分析和处理问题等的综合能力;并通过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体会到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学会利用团队力量去解决问题,锻炼学生与其他人之间合作的思想和协调能力。项目教学法还能挖掘出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从而让学生能积极参加到教学实践中去,并锻炼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提高教学效率
中职学校可为学生建造专门的实验和训练场地,方便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根据专业的内容要求,教师可在适当的位置、墙面、宣传栏等地方张贴各类图表,并配备相关的器材,如播放器、项目器材、多媒体器材等。教师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改变“教师讲,学生听”的枯燥无味的教学方法,将理论的教学和实验室、训练场的教学结合在一起,从而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使学生能将知识运用于实践中。
综上所述,在中职《机械制图》的课程中应用项目教学法,能推动中职学校的教学革新,为学生营造氛围更加浓厚的学习环境。项目教学法不但能将现代的教学方法应用到知识的综合演练中,而且能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出教师的引领作用,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将现代的职业教育中“以学生为主,以能力为本”的教育目的充分体现出来,从而能提教学的质量,充分挖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杨小林.项目教学法在《机械制图》教学中的运用[J].新课程学习:学术教育,2009(11).
[2]陈艳.项目教学法在中职《机械制图》教学中的应用[J].职教论坛,2012(20).
[3]郭思源.项目教学法在中职《机械制图》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1(14).
篇8
关键词:机械制图;读图;空间想象能力
《机械制图》是中等职业教育机械工程类专业基础课程。图样是工程技术人员之间以及工程技术人员与生产者交流的技术语言。对我们职业学校来讲,主要培养的是一线操作型人才,我认为对制图的落脚点应在综合“识图”能力上。那么怎样通过制图课来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呢?本人认为首先是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再从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上下工夫,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具体做法如下面几点:
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让学生把一门课学好,首先要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机械制图这门课对一年级的职校学生来说是一门新课程,启发学生对知识的兴趣,对学生学好这门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我带的两个矿机班的学生情况来看,他们中的一部分学生就是对着“下井”来的,认为“反正以后是要下井的,又没人让你看图纸”,觉得学这门课没用,所以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也有的学生看到书上有这么多图,认为这门课很难,自己学不好,对自己没有信心。针对学生的这些思想,我在讲绪论的环节就通过课程的性质和任务的介绍,使学生明确:制图是工程界的共同语言,是设计、制造和使用机器的一项重要的技术资料,是人们发展和交流科学技术思想的有力工具,它来源于生活,与我们的生活实践联系密切,并通过讲解制图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循序渐进,夯实制图基础知识
《机械制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技术基础课,在教学过程中,要强调学生必须掌握好基本理论知识。人们对问题的认识都有一个从简单到复杂,由特殊到一般的过程。制图课的教学也不例外,它也要遵循由浅入深的原则。教学中不管是在内容整体结构上还是在每一个问题的讲解中都要从简单入手,先易后难,步步深入地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比如在讲点、线、面的投影知识时,在内容安排上,先讲空间点的投影,课堂上通过教师讲解,学生反复练习,首先让学生建立空间点的概念,再讲直线和平面的投影。其中在讲点、线、面的投影时,也都是先讲特殊位置的投影,再讲一般位置的投影。教学中要让学生多做题、多练习,掌握投影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通过教学中的从简单到复杂,从特殊到一般的学习过程,遵循由简单到复杂地多看、多画、多想的教学策略,让学生掌握空间物体和平面图形的转化规律,从而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三、加强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中鼓励学生自己做模型,课堂中通过对实物、模型的观察、分析,使学生头脑中建立空间的感性认识,形成空间形状,进而再抽象为空间形体的平面图形。教学中除了要求学生通过听课和复习,理解并掌握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以外,还必须按计划完成各次作业与练习。通过空间物体与平面图形相互转换的反复训练,逐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和形象思维能力。
四、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工具,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
多媒体教学是现代社会经济、科学技术与素质教育发展的产物,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产物。多媒体辅助教学进入机械制图教学课堂,比传统方式内容更丰富、表达更生动、手段更完善、收效更显著。尤其是多媒体能进行动态的演示,在制图课中引入更有助于学生理解教学内容。如教学中利用二维动画和三维动画帮助学生训练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可以快速建立空间概念。例如:讲“三视图的形成及投影规律”时,用常规的教学方法,很难让学生接受,而运用多媒体教学,能将“正投影”的投影原理和三视图的“看图方法”有机结合起来。
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是中职《机械制图》教学必须思考的问题。我们只有积极地研究和探索,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才能使中职学校《机械制图》教学在新时期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中发挥更好的作用,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机械制图;教学体会;教学手段
《机械制图》是理工科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课程的难点是培养学生识图、绘图的基本技能,多数学生反映学习该门课程有一定的难度,作业做起来比较费时间。笔者就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谈一谈教学过程中的几点体会。
一、上好“绪论课”,从第一堂课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机械制图》与中学时所学的平面几何和立体几何的性质不同,对绝大多数同学来说,它是一门全新的课程,对课程内容知之甚少,不知道学习这门课程究竟有什么样的意义。所以在绪论课上,如果使学生对本课程的目的、内容、任务有一个清楚的认识,了解到工程图的重要性,让他们感觉到学习这门课程是很有必要的,那么学生就会有动力去学习这门课。比如,以英语是目前国际交流用的基本语言工具,来对比“图样是工程技术界的共同语言”,是工程界人们交流科学技术思想的重要工具。任何机械设计和制造人员,如果缺乏绘制和识读机械图样的能力,就无法从事技术工作,以最简单的车工和钳工实习为例,如果看不懂工程图,就无法生产零件。让学生们意识到,学好《机械制图》对他们今后的学习乃至工作都可能有重要影响,以此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明白,学好这门课,将终身受益。
二、传统教学方法与现代化教学手段有机结合
《机械制图》课程比较抽象、枯燥,教师有必要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形式来丰富教学内容,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我在教学过程中综合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手段。
1.利用模型、实物教学,增加感性认识
很多学生都是刚接触这门课程,空间想象力比较薄弱,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不断培养加强他们的空间想象力,因此我运用模型、实物等帮助理解教学的内容。在介绍投影法的时候,教室的左墙面、地面及黑板所在的平面构成了三投影面体系,这样学生在拿到一个模型的时候,很自然的就可以把它放到这样一个真实的空间,很容易理解三视图中为什么具有“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的等量关系,也理解了三视图中三个图的位置排列以及每个视图所反映的方位关系。通过对更多模型的观察和深入了解,认识到其实很多复杂的模型都是在立方体或是圆柱体这样的基本体上切割、叠加、挖孔逐步演化而来,任何复杂的组合体都可以逐步分解为一些基本体。
2.利用挂图教学
针对《机械制图》每章、每节的内容,用彩色教学挂图,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知识。在讲利用积聚性求作圆柱正交表面相贯线的时候,把挂图上立体图中表面交线上的特殊点和作图时的特殊点互相对应起来,再去求作一般点,接着,再把直径不相等的圆柱正交模型拿出来,再进行对比回顾。学习中,学生对两等直径圆柱正交的相贯线难以理解,通过挂图再拿出实际的模型给学生观看,他们就会留有较深的印象。同时,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在讨论中既发挥了主动性,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学到知识,而且对所学内容也加深了印象。
3.充分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使教学内容更加形象、直观,从而达到深化课程改革的目的。多媒体具有图、文、声并茂以及活动影像等特点,达到传统教学方法无法比拟的教学效果。在教学中,对于一些结构比较复杂的物体,制作模型又很困难时,教师无论怎样讲述与比划,学生始终难以想象出来。这种情况下,如利用3DSMax制作的三维动画,再配以CAXA电子图板和用Authorware制作的课件,将物体的三视图绘制步骤演示出来,效果甚好。例如,我在讲解“阶梯剖”这部分内容时,我依据教材中所需要的机件模型,利用三维动画制作了一个课件,通过它在屏幕上从多个角度演示机件的内部和外部结构,学生很轻松地看懂了这个机件的结构。在讲授新课时,我把电子图板里已画好的图,一幅一幅地演示出来,既突出了重点、难点,又提高了课堂效率,学生学起来
也很轻松。
三、加强练习,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机械制图》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学生在课堂上听懂教师的讲课并不难,但要较好地理解和掌握本课程的内容,则需要通过一定的绘图、读图的练习和实践活动。
1.课堂上精讲多练
课堂上应内容重点突出,难点讲清,注重总结规律性的东西,一些重点内容可通过练习使学生加深理解。比如相贯线一直是学生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在讲的时候,对圆柱相交、平面立体与圆柱相交的交线,可以通过作图总结出规律,再由浅人深进行相应的练习,最后引入到圆柱穿圆孔、方孔。通过这样的逐步加深,学生就会很容易接受掌握,及时巩固所学知识。
2.布置作业并及时评讲
在每次作业批改后,及时评讲,对大多数学生都容易犯错的地方在课堂统一评讲,让学生能及时知道自己的错误并及时改正错误。
3. 重视制图实践课
在教学活动中,要针对各教学难点进行由视图转化成实物、实物转化成视图的习题训练,如在“组合体视图” 的学习中分发小模型,由学生绘出视图。此外,我们在制图课进行的相应阶段,安排制图实践课,使学生熟悉并熟练使用图板、丁字尺进行绘图,培养他们对理论知识的切实应用和操作能力。并且在零件测绘实践课中,安排学生展开讨论,最终确定理想的表达方案,分析尺寸,选择尺寸基准,进行合理标注,并合理确定技术要求,通过这一训练将制图的基本内容融会贯通,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制图分析能力、表达能力,使他们在综合应用能力上有一个质的飞跃,从而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同时,实践也证明了适当的练习是培养空间思维能力的最有效方式。
实践证明,多种教学手段的交替运用,使原本枯燥、乏味的课堂教学变得生动、趣味,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读图与绘图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机械制图》(第四版) 何铭新,钱可强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篇10
机械制图是机电类专业学生所必修的一门基础课程,实践性质很强。机械制图的课程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了解机械方面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掌握图样的画法和技巧,熟悉有关制图的国家标准,培养学生的绘图读图能力,锻炼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所谓项目驱动法,是指以学生学习为主体,以教师的教学为主导,以实践性为目的,根据项目本身设计机械制图。在实施项目驱动法时,教师和学生要一起完成具体的项目设计,其间学生可以根据相应具体的项目学习相关的内容,并将理论运用到具体的实践中。教师在参与项目的具体设计的同时,还要利用恰当的时机指导学生完成其制图任务,理解消化其中的原理和机械常识。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化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改善教学效果。
二、项目驱动的实施
(一)项目的设计。决定实施项目驱动法,需要做到两个方面:首先,选择适合的项目,项目不能太难,控制在中等水平,否则学生们难以接受。其次,项目确定以后,明确项目的目标,设计项目的具体工作。教师要统计项目小组的人数,据此确定项目的工程量,然后尽量让项目的工程量细化具体化,让每个学生都可以参与其中,体验真实的产品设计过程,从中学到相关的理论知识,锻炼他们的实践能力。
(二)项目的实施。项目的具体实施如下:第一,制定详细可行的项目计划。将项目计划方案尽量细化,安排好项目设计的先后顺序,规定项目完成的时间。第二,分配项目小组,设置组长。教师在设立项目小组时,可参考任务量来确定,根据每组成员的特点分配项目,尽量发挥每个学生的优势,促进小组内部的学生们共同进步。
(三)项目的指导和反馈。在整个项目的操作过程中,学生的操作学习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可以预先告知一些制图的方法和相关的技巧,便于学生更好地入手。学生在遇到问题应当及时地跟老师沟通,教师可以当即给予一些相关的指导意见;师生之间也可以就此问题进行讨论,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学习。
(四)项目的评价。项目的评价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组内各个成员的答辩情况、组内成员们提交材料的完成情况以及学生的实践操作水平。建立完善的项目评价体系,要涵盖这三个方面的内容,才能保证项目的质量和水准。在进行项目评价时,教师要检验各个小组的工作成果,对于那些完成出色的项目还要进行重点讲解,让学生之间相互学习、取长补短。这种评价方式比较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保证学生成绩考核的公平与公正,清晰展现组内成员们的具体情况,让学生能够更好地认清自己的优缺点,然后查漏补缺、不断提高制图能力。
三、教学改革策略
(一)完善课程内容。在完善课程内容时,要根据教育部提出的教学目标来优化课程内容,尽量避开难度大、学习困难的理论部分,将课程知识简单化,方便学生更好地学习。与此同时,还要加强训练实际技能,其中包括读图看图绘图以及零件图部分的学习。课程内容上加强学生的具体实践训练,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便于学生之间交流设计思路。
(二)增强专业意识。培养学生对机械制图的感性认识,才能提升学生的专业认识水平。想要增强学生的专业意识,学校可以在学生入学时组织学生前往实习基地参观和学习,也可以安排学生进行实习,加深学生对机械加工设备、加工检验以及维修和装配等方面的了解及认识。
(三)发挥教师的多重角色作用。教师不仅是项目的提出
者,还是学生的指导者。作为项目的提出者,教师首先要向学生们阐述需要讲解的项目内容,提出项目的最终目标,给学生分组并分配具体的项目任务,还要恰当的评价项目的完成情况。作为学生的指导者和引导者,教师要针对其中的难点以及相关的问题为学生答疑解惑,引导学生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有效地学习,给学生分析及解决问题指明思路和方法。
- 上一篇:学科核心素养有何意义
- 下一篇:不动产测绘与管理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机械制图实训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