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核心素养有何意义范文

时间:2024-01-09 17:47:1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学科核心素养有何意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学科核心素养有何意义

篇1

《中国教师》:安老师,您好!2011年版初中生物学课程标准提出注重重要概念的教学,并在内容标准中具体描述了50个重要概念,引起广大生物学教师的极大关注。你们多年前就注重了生物学概念的教学,你们开展的生物学概念教学与课标倡导的注重重要概念的教学之间有何差别?注重生物学概念教学有何意义与价值?

安军:多年来我们确实一直在关注概念教学。记得当时是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的朱立祥老师到我们学校来组织研讨,请我们区分生物学概念和生物学事实。我们当初并不明白为什么要这么做,因为评价学生的考试试题并不只是考概念,也包含大量的生物学事实。当时教师的教学是不区分事实和概念的,只按照考纲区分知识的重点和难点。

后来生物学教学界的同仁们提出核心概念、重要概念的教学,我们教研组也在这方面结合教学实践,进行过较为深入的研究,特别是2011年4月北京市中学生物学科概念教学研讨会在我校召开,教研组拿出5节课供大会研讨。教师们在备课、分析、研讨和不断学习过程中对生物学概念教学的重要性及其实施方法有了一定的认识。

教师们面临的最大的问题就是如何区分生物学概念与生物学事实,在众多的生物学概念中,区分哪些是最核心、最重要的概念,哪些是基本概念(下位概念)。教师们在确定教学的重要概念时,会有不同的看法,甚至存在争议。而2011年版课程标准在内容标准中具体描述了50个重要概念,为初中教师的教学提供了重要依据,具有指导作用。

谈到生物学概念教学的意义与价值,我们是这样理解的。我们知道概念是人脑对事物本质特征的反映,它是学术研究的基础,也是人们交流的基础。概念教学是要回到学科范畴中实施的,每个学科都有自己的概念体系。中学生物学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具有生物科学素养的人,课标明确指出“生物科学素养是指一个人参加社会生活、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科学概念和科学探究能力,包括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理解科学的本质以及形成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具有生物学概念体系是一个具有生物科学素养的人不可或缺的。概念的建立离不开大量事实的积累与辨别,科学探究能力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都要以概念教学为依托。通过概念教学,特别是注重生物学重要概念的建立,有助于学生从整体上认识生命科学,有助于生物学核心概念和学科观点的建立。学生可以在毕业后忘记许多生物学事实,但通过概念教学所形成的学科观点、态度情感及独立解决未来问题的能力,将惠及学生终生。

《中国教师》:你们生物学教研组是怎样组织生物学教师开展生物学概念教学研究的?

安军:我们教研组申请了一个研究课题——课堂教学促进学生形成生物学概念的实践研究,目前课题通过了开题,正进入研究阶段,教师们正结合教学实践探索落实概念教学的方法。开题后我们开了第一次课题跟进会,各研究小组汇报课题进展。从小组汇报中可以看到教师们在准备汇报内容时,阅读了与概念教学相关的书籍,上网查阅了资料。下学期各备课组还要组织研究课以推进课题的深入进行。在研究期间还想请一些专家来给予指导。我们的课题预期三年时间完成,我想经历过研究过程,整个教研组的业务水平会有很大的提高。

《中国教师》:您在课堂教学中是如何注重概念教学的?

安军:概念教学不是孤立的,我们现在提倡教师注重概念教学,并不是说就轻视了生物学事实的作用,没有丰富的事实性知识是无法帮助学生形成概念的。同时,概念的形成和发展也离不开科学研究方法,概念和原理也是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载体。生物学概念、科学方法和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是教师必须全面关注的,这是培养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必然要求。

课堂实施概念教学可参考下列要点:

1.思考重要概念,做到整体备课。教师要进行单元整体备课,单元备课时,教师参考课标提供的重要概念之前,要先试着自己独立思考重要概念,尝试用一句话概括教学单元的内容。这句话往往就是本单元要传递给学生的最核心最重要的概念。思考单元教学中学生需要理解的重要概念有哪些,这些概念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是什么,这些概念会对学生一生有什么益处。独立思考单元重要概念后,再参照课标进行比较,会对课标阐述的单元重要概念理解得更加透彻。

2.思考核心问题,理清教学主线。思考单元重要概念后,要划分单元教学课时,思考每一节课为达成整个单元重要概念作出什么贡献,每一节课的重要概念是什么,每一节课围绕一个核心问题展开,这个核心问题是针对本节课的重要概念的。这个核心问题就是这节课的教学主线。当课堂结束时,学生应该在教师的引导下找到这个核心问题的答案,初步形成概念。

3.研究学生情况,弄清教学起点。研究学生是概念形成的前提。教学设计要密切联系学生生活,联系学生已知,将新知识纳入学生的概念框架。学生是以原有概念和生活经验理解新的概念的。教师要为形成新的概念提供足够丰富的教学素材,为学生形成概念搭建脚手架。

4.促进学生思考,关注形成过程。关注概念形成过程,引导学生在思考中建立概念。课堂教学实施阶段,无论是采用探究式教学方法还是启发式讨论,目的都是使学生在思考中形成概念,形成概念的过程是一定要花时间的。经历思考形成的概念,学生才能真正地理解,正确理解是概念运用的前提。

篇2

关键词:三维目标;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文章编号:1005C6629(2017)1C0003C05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党的十提出了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1]。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要求:研究提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继“三维目标”后又一个新的课程改革理念,回答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是在落实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中产生的。

1 再释“三维目标”

在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2001)中,有两处提及“三维目标”。一是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描述中有所提及:“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过程的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二是对课程标准的说明中有所强调:“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应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教学和评价建议。”人们将此概括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新课程“三维目标”。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实施了15年之多,学术界对“三维目标”的争论和基础教育实践领域对“三维目标”实施尴尬的讨论一直不绝于耳。绝大多数学者和广大基础教育教师认为:相对于仅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双基),“三维目标”的理论建构与实践是与时俱进的超越和进步。这是因为“三维目标”是从学生学习意义形成的过程建构的,它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从“什么是值得学和学什么”视角制定知识与技能目标,从“怎样学习特定的知识与技能”视角制定过程与方法目标,从“通过此过程学习特定的知识与技能对学生发展有何意义”视角制定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因此,“三维目标”的准确表述是“在正确的过程中,获取知识,掌握方法,形成能力,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

“三维目标”的真正落实,要求在教学实践中认同并践行这样的理念:“知识与技能”既是学生学习的目标又是经历正确的“过程与方法”的载体,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也是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这需要“三维目标”有机统一和融合的课程实施和教学实践,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使素质教育在课堂的落实有抓手。因此,有学者认为“三维目标”是荡涤应试教育的一帖“解毒剂”,“三维目标”落实之时,就是应试教育崩溃之日。

在学术界[2~5]对“三维目标”进行争论的同时,基于“三维目标”的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改革在全国范围内如火如荼地展开。“三维目标”瞬间在全国成为教学层面上影响最为广泛的概念,广大中小学教师通过多种方式实践着基于“三维目标”的学科教学。但是,诸如“知识与技能”的僵化与虚化、“过程与方法”的简单应对与形式主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标签化等等问题在教学实践中随处可见;关于如何将笼统的课程“三维目标”转化为章节目标和课堂教学目标、如何将基于“三维目标”学科教学与“能力立意”的学科考试有效对接,如何在教学实践中融合、落实“三维目标”,并用“三维目标”评价课堂教学等问题在教学实践中成为难点。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三维目标”的建构与实践,始于21世纪来临之际。进入21世纪后,未来社会的公民如何才能应对当今世界技术飞速发展、社会多样化与区域化以及全球化的复杂挑战?如何才能实现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的重要目标?我国基础教育如何将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在课程和教学中得以落实?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就是在回答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应运而生的。

2 认识“核心素养”

21世纪是一个知识更新速度不断加快的时代,又是经济全球化、国际化、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世界各国和经合组织、欧盟、联合国教科文等国际组织纷纷讨论这样的问题:21世纪需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能使他们成功地融入未来社会,进而推动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

世界经合组织(OECD)于1997年开始启动21世纪核心素养框架的研制工作。经多方研讨和论证,于2003年形成最终研究报告《核心素养促进成功的生活和健全的社会》(Key Competencies for a Successful Life and a Well Functioning Society),其中,“Key Competencies”意思椤肮丶的”、“必不可少的”的“素养”,简称“核心素养”。诸多国际组织、国家和地区相继公布了核心素养清单(见表1)。

为落实《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教育部委托北京师范大学联合国内高校近百位专家成立的课题组,于2016年9月13日在北京《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2016年9月26日中国教育学会召集几百位教育领域专家重点围绕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及评价改革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展开深入研讨。至此,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框架(见图1)基本建构完成。

综合分析比较国际组织、国家(地区)所公布的“核心素养”可以发现,虽然它们存在侧重点、视角、内涵的表述差异,但有几个方面是共同的。

首先,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也称21世纪素养)是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6],是学生适应信息时代和知识社会的需要,解决复杂问题和适应不可预测情境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关键能力和综合品格。核心素养并不只是针对中小学生的,更是面向人人的,是一个人在21世纪获得个人成功并贡献社会最为重要的“共同素养”,是21世纪人人都需要具备的“共同素养”中的高级、关键素养。

其次,核心素养是跨领域、跨学科和多功能的。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不同学科、不同领域(数学、人文、科学、体艺等)教育的共性贡献与个性贡献;学生核心素养的表现可以在不同社会领域,如政治领域、科技生产、社会网络、人际关系等诸多方面得到体现;学生的核心素养能够满足未来个人成功生活、社会健全发展和职业世界不同需要,帮助学生解决不同情境中的复杂问题[7]。

再次,我国建构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汲取了国际核心素养研究的最新成果,充分反映了时展对人的需求,体现了21世纪对人的要求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对我国学生的要求。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立足我国的实际情况和历史文化特点,基于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我国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实际而建构,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8]。

3 从“三维目标”走向“核心素养”

3.1 “核心素养”是时展的必然产物

人类走过了农耕时代和工业时代,21世纪的世界正在步入知识时代,与之相应的经济形态为知识经济,与之相应的社会是知识社会。进入21世纪后,人类的知识、思想和技术成为了商品,工业时代的常规工作类型将会逐渐减少,以知识为基础的工作类型和岗位数量将会持续的大幅度提升。在知识经济时代,个体如何才能够在新型的社会化中受益,并为知识经济的快速发展做出积极的努力?如何才能够有效地应对数字科技对人们认知发展、价值观、生活方式等的冲击?

科技发展、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普及与应用,将人类社会推入一个新的信息时代,每一个人都是“数字公民”。在信息社会时代,个体怎样合法地、有道德地、负责任地使用信息通讯技术?怎样才能与他人联合,全面地搜集、分析、综合信息?

21世纪的“全球化、知识经济、科技与信息迅猛发展”是全球共同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进入21世纪,世界各地的人工作、生活、交往在一起,人类生活越来越成为相互依赖、互相影响的整体,世界正变得“越来越小”,社会和文化变得空前复杂和多元化。在全球化时代,个体如何有效管控和适应不同价值观、、情感、观点、利益、人际关系等的冲突?如何适应参与全球化竞争的需要、以适应变化莫测的未来挑战?如何通过合作共处使全球化有助于丰富人类的生活?

在21世纪知识经济、信息时代和全球化社会中,地球村的公民惟有具有“文化基础”素养,包括使用言语、文本、符号的基础,使用数字、科技、信息的基础,互动并理性地使用“工具”的方法基础,才能创造性地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地球村的公民惟有具有“社会参与”素养,包括具有全球化公民意识,能有效进行群体互动、合作和交流等,才能在全球化社会过上成功的生活,并对全球化社会做出积极贡献;地球村的公民惟有具有“自主发展”素养,包括身心健康,乐学会学,具有主动和创新意识,具有批判和反思能力等,才能适应科技、信息飞速发展的21世纪[9~11]。

3.2 “核心素养”是“三维目标”的传承和提升

“核心素养”与过去提出的“三维目标”有着怎样的逻辑关系?这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共同关注的话题。有学者形象地将“核心素养”与“三维目标”的关系描述为:落实“双基”是课程目标1.0版,“三维目标”是2.0版,“核心素养”就是3.0版。

“核心素养”是“三维目标”的传承。欧盟将“素养”界定成“公民适用于特定情境的知识、技能和态度的综合”,将“核心素养”界定为“所有个体达成自我实现和发展、成为主动的公民、融入社和成功就业所需要的那些素养”。因而“核心素养”是个体获得成功、融入社会和胜任工作所必备的、集“知识、能力和态度”为一体的关键能力和品格,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融为一体的整体表现[12]。

知识与技能是形成和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基础、前提和载体。没有知识与技能就不可能形成和发展核心素养,但知识与技能并不等同于素养。建立知识与素养的关系要解决好两个问题,一是“什么样的知识与技能”,二是“如何获取知识与技能”。

任何一个学科的知识体系都是由事实性知识、理论原理性知识和学科观念性知识构成的。学科观念凝聚着所在学科思想的精华,是学科知识体系中更本质的东西,处于核心的地位。在信息时代,学科知识的衰减和更新速度空前加快,但学科观念或思想却相对稳定,学科观念也是学生应对复杂的、不可预测的问题时所必需的学科知识与技能的核心所在。因此,舍弃无法穷尽细小的“知识与技能”的点,将学科知识提升为学科观念,就能形成和发展核心素养。

学科知识与技能是否有利于形成和发展核心素养,还要看知识与技能是如何获取的。机械灌输、被动接受的学科知识和技能不可能形成核心素养,自主探究、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才是核心素养发展的前提。学科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过程,是体验科学探究过程、学习学科特征科学思维方法的过程,同样也是形成正确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的过程。

“核心素养”是“三维目标”的提升和发展。“三维目标”强调在正确的学习过程中自主探究知识与技能、掌握方法、发展能力、培养态度和价值观,“核心素养”要求培养学生适应知识经济、信息时代和全球化社会所必备的“文化基础、自主发展和社会参与”等方面的关键能力和品格。“三维目标”聚焦课程对学生的培养,“核心素养”聚焦教育对学生未来融入社会并获得成功所需要关键能力和品格的培养,“核心素养”更能体现时展对人的需求,更能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三维目标”体现现代学科的内在价值,“核心素养”指向多学科、跨学科对学生“关键能力和品格”的贡献,“核心素养”更强调不同学科融合对学生发展的教育价值。

3.3 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任重道远

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是落实“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的重要抓手。如何将发展学生核心素养落实到学校教育、课程实施和课堂教学中?如何评价学科教育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水平的提升效果?教师、课程、资源如何才能保障培养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顺利进行?这些问题的解决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首先,必须解决的问题是“清晰认识学科教育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贡献”。不同的学科具有不同的学科本质特征,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既有共同的作用,也有着不可替代的特殊的贡献。基础教育阶段的课程,如科学领域物理、化学、生物和地理(自然)课程,他们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共同和特殊贡献是什么?这就有必要分析研究服务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学科核心素养,研究其内涵、要素、表现和素养水平评价体系。

其次,必须解决的问题是“科学地将服务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学科核心素养目标落实到课程、单元(专题)、课堂教学目标中”。当前,课堂教学仍然是课程实施的主阵地,服务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和提升,需要制定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单元、课堂教学目标,需要设计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课堂学习任务(活动),需要建构和实践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评价。

第三必须解决的问题是“建构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学业质量标准”。核心素养上承着宏观目标,把党和国家教育方针、立德树人等有关内容要求具体化;下启着课程实施实践,通过课程改革、教学实践、考试评价等落实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考试评价既是教育质量监测的重要手段,也是引导学校促进核心素养落地的重要举措。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评价不仅会涉及中高考制度改革,也会涉及课堂教学的过程性评价和不同课程模块的学习结果性评价的改革。研究分析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学业质量标准,并将其校本化,分解和细化到课程模块、单元、课堂教学评价体系中,这既能发挥学业质量评价对学科教学的导向作用,也是深化学科教育课堂改革的关键环节[13]。

参考文献:

[1]赵婀娜.今天,为何要提“核心素养”[T].人民日报,2016,(10):20.

[2]钟启泉.“三维目标”论[J].教育研究,2011,(9):62~67.

[3]蔡铁权.三维目标的课程观释[J].全球教育展望, 2006,(3):57~61.

[4]王策三.“三维目标”的教学论探索[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5,(1):1~11.

[5]崔允t.追“学生学会了什么”――兼论三维目标[J].教育研究,2013,(7):98~104.

[6]林崇德.学生发展核心素养:面向未来应该培养怎样的人[J].中国教育学刊,2016,(6):1~2.

[7]张华.论核心素养的内涵[J].全球教育展望,2016,(4):10~24.

[8]李艺,钟柏昌.谈“核心素养”[J].教育研究,2015,(9):17~23.

[9]蔡清田.核心素养在台湾十二年国民基本教育课程改革的角色[J].全球教育展望,2015,(9):13~23.

[10]余文森.从三维目标走向核心素养[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1):11~13.

[11]周平艳等.提出21世纪核心素养的驱动力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2):22~28.

篇3

[关键词]问题驱动高中化学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290068

问题驱动式教学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方法。该教学方法强调:“通过设计问题来支持学生积极的学习活动,帮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设计真实、复杂、具有挑战性、开放性的学习环境与问题情境,诱发、驱动并支撑学习的探索、思考与问题解决活动。”其核心是围绕问题设计教学,开展探究活动,从而提升学生学习能力。现笔者以化学必修2《利用化学反应制备物质》一课为例,谈谈问题驱动式教学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

一、以问题为核心设计教学

《利用化学反应制备物质》一课作为必修模块中元素化合物知识和基本概念、基本理论部分学习的最后一节,承担着对前面知识的回顾、总结,以及深化和提升学生对化学研究应用价值的认识的双重任务。教材从制造新物质和提供能量这两方面对化学反应的价值进行概括、整合,以“利用化学反应制备物质”为主题,向学生展示化学的创造力。通过实验室法制备氯气的过程,让学生体会利用化学反应可制备新物质,并获得中学阶段常见气体的制备方法;引导学生从大视野、高观点、多角度了解化学学科中最有创造性的工作是设计和制备新物质。为此,笔者为本节课设计了三个教学环节,每个教学环节由若干个问题组成。具体如下:

环节1:导入新课

【问题设置】1.请谈一谈利用化学反应制备物质有何意义。

2.以制备氧气为例归纳制备物质的方法。

【设计目的】以问题1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提取信息,认识归纳利用化学反应制备物质的意义;学生通过对氧气制备方法的讨论,归纳利用化学反应制备物质有实验室制法和工业制法两种方式,并分析这两种方式的异同,从而达到温故知新的目的。

环节2:构建实验室制备气体物质的一般思路

【问题设置】3.比较氯气实验室制法和工业制法在原理上的相同之处。

4.阅读P48图2-3-4“制取氯气的实验装置图”,归纳实验室制取氯气所需的试剂、仪器。

5.实验室如何获得干燥纯净的氯气?请提出实验室制取气体物质的一般思路。

【设计目的】学生通过分析比较,得知工业上用电解饱和食盐水法制取氯气和实验室用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共热法制取氯气在原理上的共同之处是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原理将-1价氯氧化为0价氯;以课本实验装置图和课堂学生动手组装的实验装置为基础,辅以实验室制取氯气的视频,归纳得到实验室制取纯净干燥氯气的过程,进而归纳出实验室制取气体物质的一般思路:气体发生;净化、除杂;收集;尾气处理。

环节3:提升应用阶段

【问题设置】6.请列出下列物质的实验室或工业制法,并写出化学方程式。

7.为什么说化学最有创造性的工作就是设计和制备新物质?

【设计目的】通过对氯气制备的案例研究,拓展到利用化学反应制备几种常见物质的方法,以达到深化学习的目的,同时引导学生从学科前沿认识化学科学的创造性和重要性。

二、以问题为核心引领课堂探究

问题驱动式教学的核心是以问题为核心引领学生探究。为达到这样的教学效果,笔者本节课主要从两方面进行教学。

首先,课堂教学过程中以问题链的方式,引导学生对教学设计中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探究。如在进行问题4、问题5的探究时,教师适时地设置以下问题链:

①如何检查实验室制备氯气的装置的气密性?

②如何检验氯气已收集满?方法有哪些?

③多余的氯气如何处理?

④以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共热制得的氯气中还含有哪些杂质?如何除去这些杂质?

⑤如何用以下实验装置组装一套制取干燥纯净氯气的装置?

⑥你对实验室制取气体物质有哪些思考?

这些问题的设置不仅能深化学生对实验室制取氯气的理解,还能将学生的思维提升到实验室制备气体物质的一般方式上。这些问题环环相扣,使得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思维处于较活跃的状态,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

其次,借助灵活多变的教学手段,创设适合课堂探究的氛围。其一,将上课地点改在实验室,课前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分组,每组学生中有学习能力强的、有善于思考的、也有善于发言的,充分调动每个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确保探究活动能够顺利进行。其二,使用“极域电子教室软件2010版”组建电子互动教室,将本课的教学目标、探究的问题、教学资料、PPT等及时到学生电脑桌面,以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查阅。如进行问题链中问题⑤的探究时,利用电子教室的互动功能,将实验装置图发送到每个小组学生的电脑桌面上,要求学生在Word中用复制、粘贴功能组合装置,教师利用软件的“报告”功能,将完成任务的小组成果公布在大屏幕上,供各组同学讨论,最终得到正确的结果。最后,再播放实验室制氯气的实验视频。其三,在问题⑤的探究中提供仪器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培养学生基本的化学实验素养。

三、以问题为核心提升学习能力

应用问题驱动式教学的目的是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笔者认为在课堂教学中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可以在下面两个过程中实现。

一是在问题探究的过程中。如问题3的探究中,可

对实验室用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制取氯气的反应原理再

追问两个问题:①若用含0.4molHCl的浓盐酸与足量的MnO2反应,在标准状况下收集到的氯气体积为多少?②若用0.1molMnO2与足量浓盐酸反应,则被氧化的HCl物质的量为多少?设置这两个问题的目的在于深化学生对实验室制取氯气反应原理中盐酸浓度的理解。再如,对问题链中问题⑤的探究,笔者提供氯气的物理、化学性质,学生在电脑上选择并连接实验室制备纯净氯气的装置,同时将方案反馈给教师。通过学生呈现的不同方案,教师充分利用课堂生成性资源,突破难点,强化重点,提升学生探究能力。

二是在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如本课教学环节3的问题6和问题7,问题6的设计是基于学生完成了对氯气制法的探究,在形成实验室制备气体物质的一般思维模式的基础上,对化学中常见物质实验室制法和工业制法进行的归纳总结,从而提升学生的归纳能力和思维演绎能力;问题7要求学生能以化学未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利用化学反应制备物质,开放性问题的创设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

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实施问题驱动式教学模式,不但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的思维,还能够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学生问题意识的形成。教师通过设计一连串教学问题,按照知识由易到难、思维由浅入深、能力螺旋递进的原则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将知识蕴含于问题之中,学生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逐步掌握所学知识。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要对问题进行分析,有时还会提出问题,并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自主、合作与探究等活动,完成学习,达到最终目标。而教师对学生的回答则要报以积极的回应,重视学生对问题的反馈。教师在提问时既要面向全体,又要照顾到各层次的学生。以学生为主体的问题式教学法,不仅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的思维,还能够培养学生的探究性精神,帮助学生建立化学学科观念,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其教学的高效性在国际上已得到广泛认同。

[参考文献]

[1]郑志壮.高中化学教学反思例谈[J].中学教学参考,2015(12):85-86.

[2]宋小媛,李江波.运用问题驱动式教学提高高中化学复习课效率[J].现象透视,2014(11):46-47.

篇4

首先需要界定的是,我们这里所谈的大学文学教育,特指大学中国语言文学专业、外国语言文学专业以外的非文学专业所进行的文学教育。21世纪的大学需要加强文学教育,这个命题的提出也许遭到质疑或者不屑。质疑者也许认为,大学是进行高深的专门学术知识教学和高层次专门职业能力训练的教育机构,学术性、专业性和职业性都是很强的,既然如此,那么,各个互不相同的专业怎么都一样的需要加强文学教育呢?而不屑者则会认为,大学本来就应当进行人文素质教育,文学教育自然包含在人文素质教育之内,再提21世纪的大学需要加强文学教育有何意义,不是多此一举吗?看来,这个问题是需要说清楚的。首先需要明确大学的定义、功能和目标。大学是什么?翻阅了许多辞书,包括《辞海》和《中国大百科全书》,没有能够找到大学的定义。全国著名教育家、著名高等教育家张楚廷教授告诉我,大学的定义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对大学的理解,可以有各种各样的诠释与解说。有人认为,大学就是一个大写的“学”字。有人说,大学者,非大楼之谓也,乃大师之谓也。正如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哈莫雷特,一千个人就有一千部《红楼梦》一样,一千个人也有一千个人的“大学”。这样看来,大学的定义是难于得到一个统一公认的表述了。然而,大学的功能和目标定位却应当是比较明白与确定的。追根溯源,查阅史料就不难清楚大学设置的初衷。远的姑且不论,就从近的说起。1911年以后颁行的壬子癸丑学制(1912-1913年)将当时的高等教育分为专门学校和大学两类,并且分别规定:专门学校以教授高等学术、养成专门人才为宗旨。专门学校分政法、医学、药学、农业、工业、商业、美术、音乐、商船和外国语各类。而大学以教授高深学术、养成硕学闳才、应国家需要为宗旨。大学分文、理、法、商、医、农、工等7科。各科再分为若干门(相当现在大学中的系)。[1]由此得知,1913年的专门学校大致相当于今天的大专,大学则相当于今天的本科。但是,无论是专门学校还是大学,它们的功能和目标都不外乎“教授高等学术、养成专门人才”“教授高深学术、养成硕学闳才”。现在看来,当年如此,当下亦如此,百年承传,一以贯之。从大学的功能和目标定位来看,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这些“专门人才”或者“硕学闳才”必然是高层次、高品位的高级人才。理所当然,这些高层次、高品位的高级专门人才不仅应当掌握高深的专门学术,而且应当养成厚实的人文素养。这些厚实的人文素养从何而来?大学的教育与培养功不可没。早在1912年,先生就任南京临时政府教育总长,《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拟定德、智、体、美“四育平均发展”的方针。他提出改革中国高等教育的主张与措施,认为隶属于政治的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道德教育和超轶乎政治的世界观教育与美育二类五种教育不可偏废,而教育的终极目标还在于超现实的实体世界,使人达到最高精神境界。[2]的教育思想与其后的大学教育实践,促成了高级专门人才人文素养的修炼。倡导的教育思想实际上呼应了我国传统的大学教育理想:“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时至20世纪90年代初期,我国提出并加强了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虽然人世沧桑,时空跨越,但是大学生人文素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却超越时空,前后呼应,一脉相承。过往大学生人文素养教育主要透过何种管道得以实现?我们认为,主要是文学教育。21世纪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目标何以圆满达成?还得倚重文学教育。

一是教育的国情如此。从我国的教育传统来看,以诗教为代表的文学教育,是实施人文素养教育以达到培育人、造就人的目标的重要途径。诗书教化,自古而然。孔子曰:“不学诗,无以言。”“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小子何莫学乎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在人才培养方面,诗教的功能虽然不说是万能的,但却几乎是全方位的,更遑论人文素养的培育了。一部古代人才培养史,基本上就是一部对于学童士子的诗书教化史,文学教育从中所占有的举足轻重的历史地位,由此可见一斑。而20世纪上半叶的大学教育,基本上继承了我国教育的优良传统,大学校园充满人文氛围、文学情调和文化意蕴,包括清华、北大等名牌大学在内的高等学府普遍坚持不懈地开设“大一国文”,朱自清等著名文学家纷纷执教大一国文,就是其中的一个明证。二是教学的实践如此。从学校的教学文本来看,以经史子集为主体的古代文学素材是历代人才培养的基本教材,更是人文素养教育的主要范本。早在春秋时期,孔夫子就是以《诗经》为教材来培育他的弟子与贤人的。“诵诗三百,授之以政。”诵读《诗经》也就是教学生学习从政做官。当时孔子的学生,从《诗经》中真正学到的东西,不见得有多少从政的要领和做官的技巧,更多的恐怕是文学的熏陶与素养的修炼。千百年来盛传的“半部《论语》治天下”也是这样的意思。一套“五经”,从狭义来看,《诗》是文学读本,《书》是政治学读本,《易》是哲学读本,《礼》是伦理学读本,《春秋》是历史学读本,而从广义来看,它们都是泛文学读本;我国古代所进行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大学教育,其中蕴含着我们今天所说的人文素养教育,实际上就是通过文学教育这一教学平台来实施的。古代如此,当下亦然。从小学,到中学,到大学,细检我们的教科书,编排着多少文学教育的内容。我们的学校人文素养教育,大量的、靠得住的,还是广泛的文学教育。三是教育的实效如此。从外显的教育效果来看,文学素养的高低往往是一个个乃至于一批批、一代代民族精英人文素养高下的重要标志,且不说诸子百家的文采郁郁,楚辞汉赋的独领,也不说刘邦高唱《大风歌》,岳飞长啸《满江红》,就是现代、当代的许许多多英雄豪杰,从志士的囚歌,到将军的吟唱,从数学家的文学功底,到放牛娃的小说创作,个体的人文素养每每透过文学素养而得到彰显。由是观之,文学素养不仅是人文素养的重要内涵,而且是人文素养的重要标志。因此,21世纪大学人文素养教育必须强化文学教育。这样的强调,不仅理论上具有重要性,而且实际上具有紧迫性。从国际上看,数百年来,以欧美名牌大学为代表的大学教育素重以文学教育为核心的博雅教育,具有优良的文学教育传统。时至21世纪,高科技的迅猛发展,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促使人们比以往任何时代更加重视文学教育。道理很简单,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不断压抑人,物质财富的急剧增长可以淹没人,日趋紧张的生活节奏简直窒息人,科技与经济高度发达的21世纪更加需要以人为本,关注人,重视人,给予每一个地球村民加倍的人文关怀,正因为如此,大学文学教育的进一步强化也就势在必然。

从中国来看,我国的现代大学始建于19世纪末“师夷长技以制夷”的经世致用、科技救国时代,当时大学最高地位者是工科,缺乏欧美大学博雅教育传统,大学文学教育本就“先天不足”。回望20世纪上半叶,好在有王国维、、梅贻琦等先生的倡导与躬行,我国的大学教育,既有专门教育,也有通识教育,文理渗透,教学和谐,大学生大多能够得到全面发展与和谐发展,其人文素养亦为可观。可是,到了下半叶,特别是院系调整以后,大学过分强调专门化,人文素养教育实际上走进了死胡同,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凸现显而易见的缺失。进入90年代,这个问题终于引起人们的关注,逐步推行大面积的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可惜的是,实施多年,收效甚微。究其原因,因素很多,重要原因之一,大抵在于不得要领。不少人文素质教育的实施,偏重思想政治说教,凸现意识形态色彩。“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鉴往而知来,很有必要正本清源,切中肯綮。历史的经验和现实的状况昭示人们,未来的大学生人文素养教育应当刈除枝蔓,突出主干,切实加强文学教育。因此,我们强调,21世纪的大学迫切需要加强文学教育。

二、21世纪的大学需要何种文学教育

我们认为,21世纪的大学所需要的文学教育,应当是一种以民族的、传统的、优秀的文学为主,融汇现代文学,吸纳外域文学,以作品为主、兼顾作家、史论并举、赏析结合,怡情养性、培植素养、化育闳才的主流的泛文学教育。这就是21世纪大学文学教育的基本内涵。这一内涵包括这样几层意思。

其一,文学教育的选材。首先应当以我们民族的优秀的传统文学为主,具体来说,就是要以中华民族优秀的古典文学为主。当然,21世纪的大学文学教育一定要融汇现代文学(这里指广义的现当代文学),吸纳外域文学,因为我们需要高远的学术视点,宽阔的学术胸怀,现代的学术眼光,广袤的学术视野,这是毫无疑义的。但是,我们还是需要强调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学教学。至少有四个理由。一是为了顺应学习心理。本民族文学是民族历史的传载,民族文化的积淀,民族思想的结晶,民族精神的折射,民族情感的凝聚,学习民族传统文学顺应学习者的民族认同心理,引发学习者的心理共鸣,往往容易产生熏陶渐染、潜移默化的奇效。二是应当凸显民族特色。民族文学反映一个民族历史与文化、物质与精神的特质。多姿多彩、美不胜收的大千世界就是由形态不同、风格迥异的各个民族的各种特色所构成,假若消解了各个民族的特色,我们的世界也许变得单调乏味、黯然失色。所以说,越是民族的才越是世界的。加强民族文学的教学,有利于保持和弘扬民族特色,丰富和发展全球文化。三是需要坚守精品理念。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文化璀璨,文学典籍浩如烟海,经过数千年历史浪涛的冲刷,流传至今的多是精华,而真正用作教材的更是沧海一粟,堪称典籍中的经典,精华中的精品,优良传统中的优秀代表,让大学生集中学习这样的传统文学教材,可以彰显大学文学教育的精品教学理念。四是必须注重客观效果。古往今来,我们中华民族就是读着自己的历史、读着自己的文学一路走来,历尽千秋风雨,日益发展壮大,民族传统文学哺育了伟大的中华儿女,使之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民族传统文学施惠于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每一个成员,使他们成为开化的公民,聪慧的士子,儒雅的商家,渊博的学者,笔走龙蛇的作家,能言善辩的律师,谈吐不凡的外交使节,出口成章的政府总理。

其二,文学教育的方针。大学文学教育不同于中小学的语文教育。中小学语文教育的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并在此过程中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爱语、爱国的情感和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为此,中小学语文教育就要通过字词句篇语修逻文的教学和听说读写的训练,使学生养成理解(听、读)和运用(说、写)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如果说在中小学,语文课程具有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基本特点,那么,工具性实际上是第一位的,也就是说,培养语文能力、掌握语文工具,应当是中小学语文教育的首要任务和根本目的。而大学文学教育则不是这样。“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温儒敏说,大学语文不能完全顺着中学语文的路子来开,必须要有提升;也不宜讲成一般文学鉴赏或者文学史那种类型的课。要做到让大学语文立于必修课的‘不败’地位,就要把学生们在多年语文学习中被打消了的对语文的兴趣重新建立起来,立足于培育学生的语文素养,让学生对语文与中国文化有感性和系统性的了解,学会欣赏文学与文化精品,不断丰富自己的感受力、想象力,养成高品位的阅读和写作习惯。”[3]温儒敏教授的一席话,也可以看作是大学文学教育的方针。当然,大学语文不等于大学文学教育,前者讲的是一门具体的课程,后者指的则是一种教育范畴。而文学教育恰恰是大学语文的核心或者说灵魂。一门好的大学语文课,首先应当是一种出色的大学文学教育。21世纪大学文学教育的基本方针,应当以文学作品为主,兼顾作家,史论并举,赏析结合。只有以作品为主,多读作品,才能使学生激发兴趣,博采百家,建立感性认知与情感体验的基础。只有兼顾作家与作品,才能衡文品人,知人论世,使教学具有力度与厚度。只有史论并举,既有文学史的概述,又有古今文论的点拨,才能使文学教育规避零碎与肤浅,走向系统与深化。只有赏析结合,才能使鉴赏与分析并举,体验与认知同步,整体提高包括感受力、思维力、想象力等在内的人文素养。只有上述四者的综合运用,有机统一,才能稳妥地解决大学文学教育的方法论基础,科学地建构大学文学教育的行为范式。

其三,文学教育的目标。概括起来就是三点:怡情养性,培植素养,化育闳才。第一点是怡情养性,针对个体而言,对于学习者来说,大学文学教育的首要目标是使大学生怡其情,养其性,陶冶情意,濡染性灵。第二点是培植素养,指的是课程,无论是一门课程,还是一个学科,还是一种教育,其基本目标就是要培植并提高学习者的综合的人文素养。第三点是化育闳才,从整体上来说,大学教育培养的是硕学闳才,大学文学教育的终极目标理所当然是教化与培育高层次、高品位的硕学闳才。以上三点,从个体到课程,从局部到整体,从首要目标到基本目标到终极目标,呈现一种教育目标的梯度;从小到大,从低到高,从微观到中观到宏观,形成大学文学教育的目标系统。总而言之,大学文学教育的目标,就是要通过文学教育使学习者怡情养性,培植并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为国家和民族教化与培育出一批又一批、一代又一代的高层次、高品位的硕学闳才。

其四,文学教育的属性。一言以蔽之曰:主流的泛文学教育。先说主流文学教育。大学是神圣的学术殿堂。大学教育是造就高品位人才的高层次教育。大学教育应当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引领时展潮流、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社会主流教育。与此相适应,大学文学教育也必然是一种主流文学教育。秉承学术至上的大学精神和兼收并蓄的开放理念,既要坚持主流文学教育,又不排斥非主流文学形态,努力实现二者的辩证统一。再说泛文学教育。大学文学教育,不是那种狭义的纯文学教育,而是一种广义的泛文学教育,举凡经史子集、诸子百家、四书五经、野史杂钞,都属文学之列。广览博采,含英咀华,才能使文学教育的内容丰富多彩,才能让莘莘学子的学习受益良多,才能使大学文学教育永远充盈着旺盛的生机和活力。

三、21世纪的大学怎样开展文学教育

21世纪的大学文学教育应当怎样开展?答曰:更新大学教育理念是前提,加快教学体制改革是保证,创新文学教育课程是根本,营造人文熏陶环境是关键。

———更新大学教育理念是前提。21世纪的大学教育,特别是那些教学研究型以上高层次大学本科教育,应当改变过时的专科专才教育的狭隘观念,树立起大时代办大教育、强化通识、培养通才的教育新理念。这是21世纪搞好大学文学教育的重要前提。让我们好生读一读最近总理《对同济大学的祝愿》:“有一位教育界的前辈说得好,没有一流的文科,就没有一流的理科;没有一流的理科,就没有一流的工科。这就是说,我们培养的人,应该是全面的、具有综合素质的人。”“学习理工科的,也要学习人文科学,学习文学和艺术。同样,学习人文科学和文学艺术的,也要学习自然科学。这就是大批杰出人才成长所走过的道路。钱学森是这样的,李四光也是这样的。钱学森能画很好的画,李四光谱写了我国第一部小提琴协奏曲。”[4]这样一番语重心长的肺腑之言,难道还不足以引起我们对大学文学教育的高度重视吗?

———加快教学体制改革是保证。过往的大学教育长期受制于专科专才教育理念的支配,只谈专才,不讲通才,讲究专深,忽视综合,注重专业教学,不抓通识教育,大学绝大多数都是理工农医类专门大学,综合性大学不多,以文科见长者更少;而且,存在着实际上的“重理轻文”倾向,相对于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大学教育来说,教育观念滞后,教学体制陈旧,别说文学教育,就是文科教育也实在说不上重视,有几所大学比得上20世纪上半叶清华大学那样文理渗透的综合性?90年代以来,随着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的推进,特别是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开展,情况有了好转,但还远远不够。我国大学教学体制,从培养目标,到课程设置,到教材建设,到教学方法,到考核评估,到教学管理,乃至于教师素养与师资配置等等,都必须加大改革力度,加快改革速度。只有这样,大学文学教育的顺利开展才能得到保证。

篇5

2012年,我负责批改的试题是以小店老板将假烟拆零卖给初中生为材料背景,其中有一个设问是:“经营者的行为违反了哪两部法律?”

其实,作为教师,我非常明确出卷者的意图是想让学生答出《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这两部专门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但是,由于经营者的行为中既包括了“卖烟给学生”这样的对未成年人权益的侵害,又含有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的情节,而题目的问法存在明显缺陷,因而造成指向不明的情况,所以,学生五花八门的答案也就不足为奇了,《民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刑法》、《经济法》、《产品质量法》、《食品卫生法》、《工商管理条例》、《宪法》、《合同法》、《诚信法》、《儿童法》、《公平交易法》等等等等,真是令人意想不到又目不暇接。其中,除去《儿童法》、《诚信法》之类一眼看去就知道是不存在的法律,其余答案还真是给我好好出了两个难题:首先,学生写的这些法律名称是否存在并准确?其次,在这些法律中,有没有与本题中的经营者的行为相关的条文?

所以,我的批改进度异常缓慢,尤其是头一、两本卷,我基本是每改几张就要“百度”一下,最后索性找到了这方面最权威的网站——“中央人民政府网”上的“法律法规”网页进行浏览查询,才发现自己的记忆中存在着不少疏漏甚至是错误的地方,故而,待到我的批改任务完成,倒也实实在在地被普了个法。例如:我看到“《工商管理条例》”这样的表述时,我觉得是对的,可是百度之后,才发现根本没有这样的名称表述,相近的是《个体工商户条例》、《公司登记管理条例》、《工伤管理条例》;还有“《经济法》”,这样的表述更是不正确的,经济法是国家从整体经济发展的角度,对具有社会公共性的经济活动进行干预、管理和调控的法律规范的总称;还有我一眼觉得根本不可能存在《公平交易法》,结果查出来在我国台湾就有,虽然大陆并不执行这部法律,但最起码给我提个醒——凡事皆有可能。

我按照“有没有这部法?——这部法里有没有与未成年人权益或者销售假冒伪劣产品有关的规定?”这样的思路进行查询。查到了、并且有相关内容,便给分;压根儿就没有这部法或者是这部法里不存在相关内容,就不给分。虽然进度缓慢,倒也令人兴趣盎然。

却也因此,跟另一位阅卷老师纠结上了。其它的法律问题都不大,关键是她不赞同“《宪法》”这个答案。因而我们主要就“经营者的行为到底违不违反《宪法》?”展开了持续两天的争鸣。

这位老师首先提出的观点是:具体情境要具体分析,这段材料就是针对未成年人的,所以,学生应该理解题目的本意,回答那两部专门性法规,其他的答案不能给分。对此,我认为:在题目自身存在指向不明的情况下,就不能责怪学生发散性思维,甚至可以说,学生散发出去的思维恰恰是一种注意细节、动了脑筋的表现,是应得到肯定和鼓励的。

其次,她认为:《宪法》作为根本大法,根本就不涉及具体事务,凡具体事务都应适用其他具体领域的法律法规。如果“《宪法》”这个答案我给分的话,那么其实就是一种变相的鼓励学生——但凡需要写法律名称,就可以不用动脑筋地写上“《宪法》”了事。她认为这是一种导向性错误。她还举了实例:牛顿是物理学家;高斯是数学家,他们都是科学家。那么,如果学生只需知道他们是科学家,而不知道他们在各自领域的具体贡献的话,那么学习的深入又有何意义?

我的意见是:

第一,在我国现行《宪法》中,第十五条第三款规定:“国家依法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扰乱社会经济秩序”;第三十三条第四款规定:“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第五十一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第五十三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在本题中,经营者销售假烟,属扰乱社会经济秩序的行为;他有自主决定卖什么物品、卖给谁的自由,但同时,也承担卖合法物品、卖给能买的人的义务;这种销售假烟给未成年学生的行为肯定是违背社会公德、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由此,经营者的行为毋庸置疑地就是违背宪法中相关规定的行为。

第二,《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是其它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故而号称“母法”,其他法律相应地就是“子法”;同时,我国依法治国的核心也是依宪治国,所以,违反其他法律,最终,其实也就是违背了宪法精神。

第三,如果说“科学家”是共性,那么,“物理学家”和“数学家”就是“个性”。同样,如果说《宪法》是共性,那么具体子法就是个性。结合具体情境具体回答这是应该的,但在这道题中,却并非是排他性的选择,不是只可答个性而否定共性。共性和个性并不矛盾,应该承认其同时存在。

第四,就教学内容本身而言,并未要求学生掌握具体法规的具体规定,只需一般性的了解即可。当面和点不需要区分得那么清楚时,考试要求相应也就不如其他学科的知识点要求高了。

特别是最后一点理由,终于让她接受了“《宪法》”这个答案。我追着问她:“是不是我赢了?”她含笑答道:“是,你赢了。”

可是,我却觉得,我输了。

到争论的最后,这个答案看似合理可以给分了,但随之带来这样一个问题:“是不是所有的违法行为由此都可以叫做违宪行为呢?”理论上是绝不能这样归类的。理由有二:

首先,违法行为根据违犯的法律体系的不同可以分做四类:违宪行为、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和刑事违法行为。通过这样的分类,可以非常明确地看出其它三类行为与违宪行为是平行并列而非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

其次,作为母法,宪法只规定立法原则,是上行法;作为子法,其它普通法律是下行法。所以,在具体操作时,凡下行法有所规定的,依据下行法的相关内容进行处理,而绝不会适用上行法。所以,在判决书上都会写明:“依据哪部子法的相关规定”而非“依据宪法和具体子法的相关规定”。

所以,这个问题,依然悬而未决。还有待进一步地探讨和学习。

虽然,讨论的最后还是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答案,但是,我仍觉得收获颇丰。

在此次阅卷过程中,与学生卷面静态的交流中,学生千奇百怪的回答让我更强烈地意识到作为思品教师更需做到“备须博”。由于教材涉及的领域非常宽泛,这实质上就对教师提出极高的要求。在备课的过程中,教师应更周到、更广泛地收集相关素材,努力让自己更广博,才能适应教学的需要。延伸到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专业素养也难免会有疏漏之处,再加上课堂中,学生的问题往往会超乎意料,所以教师“言须慎”,更应注重发扬“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实事求是的态度,切勿误人。可以说自己明确知道的,也可以明确地说自己“不知道”,但绝不能凭模糊印象敷衍甚至是凭感觉张口胡说。同时,“教须严”。作为初中教学的内容,深度上不可能有太高要求,但是,在平时教学中还是要从严要求而不能从宽放纵,否则,教师确实是在对学生犯一种导向性错误。

另外,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不仅仅在彼此间的推门听课、评课,即便在平时只字片语的沟通中,也能相互启发、共同提高。虽然这次与那位阅卷教师的交流没有形成定论,但是,在“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过程中,自己能理顺自己的思路、清楚地表达,倾听中了解他人的不同见解,打破自己的局限,带来的不仅是知识层面上的一种提升,更是思维观念上的一次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