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合同优势范文

时间:2024-01-09 17:47:0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电子合同优势,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电子合同优势

篇1

旅游电子合同是以通过审核的旅游合同标准格式为内容,在符合法律规定的第三方电子合同订立系统中订立的旅游合同。它可以实现与游客在线填写签署、修改、下载、上传备案、统计分析、监督管理的全部功能,经过实名认证且具有可靠电子签名的旅游电子合同,具有与纸质旅游合同相同的法律效力。

从法律角度上来说,一份有效的旅游电子合同必须满足签署双方经过实名认证,使用可靠的电子签名技术。在签署旅游电子合同时,需要运用电子签名技术,而不是单纯的“确认”或添加水印图章,不仅容易被篡改,也不具有法律效力,可靠的电子签名是有效电子合同的核心,也是现有旅游电子合同继续改善的,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保障签订双方的合法权益。

(来源:文章屋网 )

篇2

关键词:电子商务;企业竞争力;传统企业

未来几十年内,电子商务对传统企业的冲击将会越来越大,电子商务的普及将会成为必然,电子商务的优势不言而喻.但是同时电子商务在目前情况下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下文就对电子商务的运用和发展进行了具体的分析。

1.传统企业运用电子商务的优势

(1)传统企业由于其企业实力雄厚,知名度高,客户众多并且评价良好等特点,因此可以为电子商务的运用提供丰富的商务资源。与其他企业相比,更具有优势,基础更坚实。

(2)传统企业经营的时间较长,在市场上的地位比较稳固,信誉较高,并且能够准确分析和确定顾客的购买需求,并且根据这些需求做出相应的生产方案以及改变策略。

(3)电子商务在传统企业中的应用有利于企业竞争力的提升。电子商务具有时效性,这种特性可以使企业与客户之间的交流更加的方便快捷,使企业对市场动态的变化了如指掌,从而根据市场的需求为顾客提供好的产品和服务。其企业在同行业中的地位更加牢固,有利于企业进一步的发展和壮大。

(4)电子商务使企业的运行成本降低,企业的管理能力得到提升。电子商务在传统企业中的应用,使传统企业的模式有所改变。不再需要中介的存在,节约了许多成本,并且使工作效率大幅度提高,给企业带来新的活力。

2.传统企业电子商务运用易出现的问题

(1)文化背景不同:互联网的使用使企业之间可以达到很好的资源共享,企业之间的交流增多,有助于企业的发展。但是在中国的传统企业中,其企业文化往往以保密为主,不愿意与其他公司和个人分享文化,而是习惯与熟悉的成员沟通交流,这样企业之间的信任度降低。对于不熟悉的企业之间很少有相关的业务来往。因此,对于现代传统企业来说,如何实现其资源的透明化是电子商务成功运用的前提。

(2)企业内部信息化水平低下:只有企业本身的资源管理实现了电子信息化,才是电子商务融入企业的基本标志。但是就目前情况来看,企业不同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较少,不同的部门之间的相关产品信息不能够及时的共享。使企业的最基本信息,真实的运行状况无法体现给每一个员工。这样企业的电子商务就很难实现。

(3)电子商务在转换中易出现矛盾:传统企业转换到电子商务模式下,可以使企业的客户与供应商不断地增多。但是这很容易使其与当下的运行渠道发生矛盾,从未使渠道协调出现问题,渠道成员的信誉问题出现,使企业蒙受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当然传统企业向电子商务的转变还存在着生产规模庞大和个性化销售之间的矛盾,而大规模生产和个性化营销之间的矛盾以及高端人才缺乏的问题。

(4)培养网络消费者市场的基础薄弱。传统企业在没有进入电子商务模式之前,从来没有和网络上的客户有过交流。因此,市场的基础较薄弱,需要重新开发客户,这对已经有了很多线下客户的传统企业来说是一个难题,如何使电子商务模式下的客户对企业取得信任,从而增加企业的市场份额是企业经营者最应该考虑的问题。

3.传统企业中电子商务的发展趋势

(1)网络销售平台的独立和分销体系的出现:电子商务模式不同于以往的市场实体交流,其价格竞争更大,这样很容易使企业原有的形象遭到破坏。因此企业必须建立自己的销售平台和对应的分销经营体系。

(2)社区终端的出现:社区终端的出现可以更加有效的保证客户领取自己订购的产品。可以将社区终端设置在当地的商店等。这样方便进行统一管理,同时节省了送货人员和收货人员的时间。也可以有效的防止代签等问题的出现。

(3)营销手段从信息告知到体验营销转变:电子商务的最大问题是只能通过网络使顾客了解商品的基本信息,有时候并不准确,所以未来电子商务的发展模式一定向顾客虚拟体验的模式发展。即通过网络平台上的商品虚拟体验使顾客更加了解商品的性能,从而提高其购买的欲望。

4.传统企业利用电子商务提升竞争力的途径:

(1)建立自己的网络平台。开发特供的线上产品,从而实现业务的拓展。并使实体店与网路相结合,将其变成商品体验店,从而随时满足顾客的订单要求。

(2)打造属于自己的品牌,品牌是客户承认该产品的基础,企业品牌化使企业的竞争力更强。品牌的打造要满足市场的需求,并做好相关的服务以及广告宣传。所以在电子商务建立开始,不能够只注重规模的扩大,而是要做出自己的品牌特点。从而实现品牌效应,为公司获得更大的利润提供了条件。

(3)增加顾客的虚体体验项目,并对其进行优化,同时增加与顾客的互动。顾客往往更相信真实的自己接触过的东西。因此,要建立虚拟的网络平台,通过这个平台可以进行产品的立体全方位的展示,能够使顾客更加真实的感觉到产品的使用性能。这样顾客才更加容易购买。同时,要增加电子商务环境下,服务人员与顾客之间的互动,与顾客进行及时的沟通交流,使顾客随时解决不了解的问题,对所需产品的性能更加的了解和肯定。从而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5.总结

电子商务必将成为未来企业发展的趋势,电子商务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因此,对于传统企业来说,如何一步一步的实现电子商务的普及是企业经营者应该思考的问题。(作者单位:廊坊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篇3

1•1对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的冲击

传统的比较优势包括自然资源、资本、劳动力和人力资源等方面的差异。而在电子商务时代,信息化的浪潮席卷全球,信息流贯穿于电子商务活动的始终,信息是电子商务重要构成要素,信息已经成为了一种重要的生产要素和资源,信息比较优势正逐渐成为国际贸易的决定因素之一。信息比较优势是指国与国之间对信息的生产、传播、反馈与使用能力上的差异,信息技术因素已经成为企业竞争力和一国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构成要素,国家或企业的信息处理效率成为其参与国际竞争的基础和条件,信息基础设施的发达程度和信息产业的规模比重都极大地影响了一国在国际贸易甚至世界经济中的竞争实力和竞争地位。这种情况也使发展中国家原来具有的自然资源及廉价劳力的比较优势和重要性降低,在信息流动的自由贸易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不少好处的同时,机遇与挑战并存。

1•2对赫———俄新古典理论的冲击

赫———俄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的基本前提是各国的要素丰裕程度不同,从而产生要素价格的差异,结论是一国利用相对较低价格的要素生产产品并进行国际贸易就可以获得比较利益。该理论主要侧重从供给方面分析国际贸易的产生,发展和流向,忽略了分析需求对国际贸易的影响。电子商务的交易迅捷性和网络互动性使需求成为一种主动创造性的行为,电子商务更加强调企业对客户需求的满足,企业的生产成为按需生产,定制生产,即可以根据网络汇总的需求和市场信息的变化来迅速调整全球范围内的生产,需求对国际贸易生产和流向起着越来越不可忽视的影响。因此,为修正传统国际贸易理论在此方面的不足,以需求出发来分析国际贸易的产生和流向应当是现代国际贸易理论进一步完善和发展的需要。

2数字鸿沟可能加剧国际贸易中的“马太效应”

随着电子商务在国际贸易中的应用日益广泛,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日益显现出来,即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不断加深的“数字鸿沟”。根据联合国经社理事会的文件,“数字鸿沟”是指由于信息和通信技术在全球的发展和应用,造成或拉大国与国之间以及国家内部群体之间的差距,这种差距尤其表现在掌握、应用信息技术(特别是数字技术)以及发展信息产业方面的差距。相关数据显示,目前全球收入最高的1/5的发达国家人口拥有全球GDP的86%和因特网用户的93%,而收入最低的1/5的发展中国家人口拥有全球GDP的1%和因特网用户的0.2%。从中我们很容易看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信息化领域的差距远远大于目前南北经济总量的差距。发达国家经济实力强大,技术发达,电脑普及率高,企业人员素质高,而且信息化程度高,因此发达国家在电子商务方面具有先入为主的优势,牢牢占据了信息革命和电子商务的制高点,也必将在国际贸易利益分配中占据有利的地位。而发展中国家目前大多尚处于工业化阶段,部分国家处于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转型时期,而在新一轮的电子商务竞争中,信息、人才、技术等成为生产函数中极为重要的内生变量,这客观上弱化了发展中国家原有的普通劳动力、土地和资源优势,降低了发展中国家的国际竞争力,使得发展中国家在新的国际分工中处于相对劣势的地位。不仅如此,发展中国家要发展电子商务,在前期需要对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高投入,背负重债和财政困难的发展中国家无力承担大规模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因此,发展中国家在与信息秩序和电子商务相关的规则制定中几乎无发言权和影响力,在发达国家制定的电子商务和国际贸易的“游戏规则”中,发展国家容易被边缘化,客观上提高了他们参与国际贸易的门槛。这对原本处于劣势的发展中国家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很可能导致在新一轮的贸易利益分配中,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差距的拉大,加剧国际贸易中的“马太效应”,扩大“南北差距”。

3对有关法律法规的影响

当前的有关国际贸易法律、法规大多是在传统的国际贸易的基础上制定的,而电子商务大多应用信息技术,以计算机网络作为交易媒介,突破了传统的有纸贸易,因此原有的法律法规很多已经与这种贸易方式不合拍,这必然对原有的法律、法规、国际惯例形成挑战。

3•1电子合同的法律规范问题

电子商务应用于国际贸易后,贸易合同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一是订立合同的双方或多方是不见面的;二是表示合同生效的传统签字盖章被数字签名所代替;三是采用数据电文形式订立的合同,收件人的主营业地为合同成立的地点,没有主营业地的,其经常居住地为合同成立的地点。合同形式的变化,给电子合同成立的时间和地点的确定都出了一个难题,而且容易被改变和伪造。不仅如此,除了修改并完善现有合同法,适应新的国际贸易形式外,世界各国还面临着制定电子合同法,对电子合同的要约与承诺、电子合同成立的时间与地点、电子合同履行的方式与地点、电子合同履行中的验收、网上格式合同的法律规范等作出规定。

3•2电子商务中的管辖权问题

管辖权是国家通过立法、司法和行政手段对特定的人、物、事进行管理和处置的权利。在电子商务参与国际贸易后,由于其具有跨地区、跨国界的特性,管辖权的冲突会更加普遍,如果管辖权得不到解决,会极大的影响诉讼效率。

3•3知识产权问题

1994年GATT/WTO签订的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对与电子商务有关的知识产权问题有所涉及,但不十分完善。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很多新问题随之出现。(1)版权问题。如何解决网上版权保护问题已经引起WTO的注意。(2)域名和商标的关系问题。(3)出版问题。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在电子商务领域保护知识产权问题上作了不少努力。今后,WTO面临的政策挑战主要有:如何修订TRIPS协议,使之能够全面陈述电子商务所涉及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如何和WIPO合作,对电子商务所引起的新概念(如域名)、新问题进行统一的界定,并采取一致的、国际通行的准则来保护知识产权。

3•4其他问题

电子货币与网上支付的法律问题、电子商务市场的法律规范问题、电子商务中的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等等都是电子商务应用于国际贸易后不容回避的问题,世界各国必须在这些方面加强立法,才能保证国际贸易的顺利开展。

4电子商务的兴起对传统税收制度提出了重大挑战

电子商务的兴起对传统税收制度提出了重大挑战,现行的税收在很多方面都无法适应于这种新型的商务模式,尤其是电子商务应用到国际贸易领域之后,使得原本复杂的问题更加烦琐,引发了现行税收制度的一系列矛盾。

4•1税收管辖权的冲突加剧

国家税收管辖权的问题是国际税收的核心问题之一,目前世界各国实行的税收管辖权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大体有按照税收控制要素即住所、机构、收入来源实行三种或两种管辖权的,也有实行一种的。但不管实行怎样的管辖权,大多坚持收入来源地管辖权优先的原则。但电子商务打破了传统地域的界限,商业交易已经不存在地理界限,即使有也很难确定,大大加剧了跨国家、跨地区交易的发生。但是税收还是必须由特定的国家主体来征收,而由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实行收入来源地和住所来源税收,因此会引发一些冲突,例如重复征税的问题。假设一个中国公民在美国的电子商务网站上订购货物,而且要求将货物发往法国,这样做的结果可能是,该公民将同时得到三个国家的税单。首先,按照住所税收管辖权,中国政府将有权向该公民征收所得税;按照收入来源地管辖权的话,法国政府也有权向其征收流转税;而美国政府有可能以交易发生地为依据,也可根据来源地,有权向其征税。在传统贸易中,可通过双边税收协定来解决,而在电子商务中,由于来源地及交易者身份都难以判定,从而增加了解决国与国税收冲突的难度。

4•2传统贸易与网上贸易赋税不公

首先,电子商务是虚拟的网络交易,网络贸易与服务经营往往比较隐蔽,一般税务机关很难得到交易信息,因此难以对网上交易进行稽查,导致以有形交易为基础的现行税制难以对网上交易征税,使得从事网络交易的企业可以轻易避税。其次,有些国家比如美国等国家为了鼓励电子商务的发展,对在线交易免税或者实行较低的税率。上述情形导致即使相同性质的交易,由于采用不同的交易方式,最后承担了轻重不同的赋税,有悖税收中性和平等原则。

4•3电子商务带来的税收转移问题

电子商务从根本上改变了企业进行商务活动的方式,原来由人进行的商业活动更多依赖于软件、计算机和通信网络来进行,这样必然增强了商业的流动性,公司可以利用在免税国或低税国的站点轻易避税,从而大大降低企业税收负担。对高税率的国家和地区的消费者而言,会促使他们通过互联网,从低税率的国家和地区购买商品,此外电子商务加速了跨国公司的一体化,鼠标一点即可将其在高税收国家和地区的利润转到低税区。综上,电子商务对不少国家的税收收入产生了影响,使得不少国家国际贸易税款流失,电子商务导致的国际贸易中的税收转移问题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4•4国家之间尤其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在税收征免方面存在分歧

由于电子商务能降低贸易成本,提高效率,电子商务代表着未来国际贸易的发展方向。而且美国等发达国家在信息技术、信息产业方面具有绝对优势,已经在未来的电子商务领域占据了比较有利的位置。为了寻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一直坚决主张电子商务免税。而广大的发展中国家对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免税区存有戒心,因为这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意味着税基的大幅缩小,税收流失增加,财政实力大为削弱,从而南北经济实力差距将进一步拉大。

篇4

【关键词】 电子商务 国际贸易流程 企业

1. 企业交易磋商阶段电子商务模式选择

交易磋商阶段的一般程序大致经过四个环节:询盘、发盘、还盘和接受。其中发盘和接受是合同成立的关键。企业开展国际贸易交易磋商可以分为两类:企业自主交易磋商和企业利用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交易磋商。

1.1 企业自主交易磋商的电子商务模式。企业自主交易磋商的电子商务模式一般通过建立自己的网站或虚拟社区进行宣传和信息收集,借用电子邮件、电子网页等媒介进行相关产品的技术、品质和价格信息宣传交流,这种模式是当今中小企业开展国际贸易最常用的电子商务模式之一。该模式的优点是通过电子商务的信息传递代替人工商务考察,节省了人力和财力成本,对于长期倍受资金和规模限制的中小企业特别适用。依零售业为例,从2011年和2012年的调研中,29.5%的零售商拥有了自己的移动电子商务网站,16.1%的零售商有自己的移动APP,15.2%的零售商使用移动搜索广告,5.2%的零售商支持移动支付。

1.2企业利用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交易磋商的电子商务模式。企业利用电子商务平台进行交易磋商一般运用信息中介模式。所谓信息中介模式就是利用电子商务平台将相关买卖双方集中到一起,然后提供建议、个性化服务或其他内容来增加价值。比较有代表性的阿里巴巴网站即是一家专门为企业对企业(B2B)提供信息和服务的专业性网站,资料显示,2011年第1季度阿里巴巴中国线上B2B电子商务市场交付价值高达人民币22.2亿元,环比增长6.1%。其中线上B2B电子商务市场付费额为235.6万元,环比增长3.5%。

2. 企业合同订立阶段电子商务模式选择

传统理论规定一方的发盘经另一方接受时合同即告成立。合同一旦成立,双方即受合同法的约束。但是合同的成立只是贸易流程很小的一部分,因为一旦贸易合同没有及时准确的履行,就要涉及到双方的赔偿以及责任纠纷问题,并且对于期望建立长期贸易关系的企业来说,一笔没有履行的贸易记录,对双方以后的贸易合作会产生很大的信用危机,不利于企业的发展。所以在合同订立阶段选择合适的电子商务模式开展双方的交流合作、信息的及时互通显得尤为重要。

2.1合同订立的初级阶段电子商务模式选择。在合同订立的初级阶段,企业为了及时交货安排生产通常采用电子采购模式。电子采购模式是指企业订立合同后在网上进行产品或服务的招标和采购,通过多个供应商的比较筛选,找到优质价廉的原料和信用高的供应商,实现降低采购成本的目的。美国零售业的巨子沃尔玛2011年的零售额为4190亿美元居于全球第一。这与沃尔玛高效的采购体系密切相关,沃尔玛采购的基本形式为直接进货加全球采购。这与电子商务跨越地理限制的优势是分不开的,可以说沃尔玛的成功正是基于电子商务全球电子采购的应用。

2.2合同订立的中级阶段电子商务模式选择。在合同订立的中级阶段,企业出于产品营销和销量的考虑可以采用电子商店模式。电子商店模式是企业利用电子商务从事商品零售业务的模式。我们一般认为一旦企业建立了自己的网站并在网上推销自己的产品和服务就认为这家企业建立了电子商店。企业开展电子商店出了宣传和传递信息外,对于合同订立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利用自己网站进行信息交流,及时和进口商提品的生产加工情况,同时进行单证方面的信息交流,并且提供在线订货和在线服务等基本功能。例如依托苏宁电器长期零售经验和采购、售后服务等优势建立的苏宁易购,计划利用三年的时间占据中国家电网购市场超过20%的份额,并实现集购买、学习、交流于一体的目标。其市场的定位正是看准了电子商店广阔的市场前景。

2.3合同订立的高级阶段电子商务模式选择。在合同订立的高级阶段,企业采用电子商务的价值链整合模式。采用该模式企业主要是出于后期产品和货款的顺利交收、前期原料供应商之间建立的关系维护,进而为企业的一体化发展提供支持。电子商务的价值链整合模式是对企业合同订立的各个阶段各个步骤之间信息流作为附加值而开发的电子商务模式。在这一阶段企业不仅要对证、货、船(运输工具)三方面做到衔接和综合平衡,还要优化组成价值链的各相关企业如原料供应商、经销商的应变速度和效率,从而降低交易成本。我们熟悉的戴尔公司即是实现虚拟价值链整合模式的典型案例,,通过价值链的整合,戴尔公司对顾客、员工及供应商达到了跳过中间商直接交易的目的。

3. 企业合同履行阶段电子商务模式选择

合同履行一般经过四个环节:备货和检验;催证、审证和改证;租船订舱、报关、保险、装运等;制单结汇。根据前期电子商务模式的运用,可以为合同履行的前三个环节做到信息的透明化和公开化。例如进口企业可以从出口企业的电子商店上了解企业的品质介绍,外观及生产情况等,从企业的网站了解货物的运输、单证及报关情况。

在货款转移阶段主要应该选择在保障履约的情况下,尽量选择交易成本低的结算方法。根据交易对方环境、结算方式和风险控制三个方面建立企业信息数据库,根据交易方的信用品级和风险状况选择适当的结算方式,节约成本。例如进行长期业务合作的企业之间,出于交易方之间的信任和了解,出口商出于对进口商利益的考虑可以选择跟单托收的结算方式,这样不仅省去了进口商开立信用证的费用,而且不需要进口商预付银行押金,有利于其资金融通和周转。

总结:

本文从国际贸易流程出发,将当今企业运用的电子商务模式纳入到国际贸易流程当中,为企业在各阶段电子商务模式的选择提供建议参考,避免了传统理论根据企业规模、产品性质等属性选择单一电子商务模式指导企业经营的片面性和不足。

参考文献:

篇5

目前苏宁的一体化,主要集中在采购与物流的一体化,在销售上,现阶段是必须分开的,如果线上线下的销售一体化,对线下带来的冲击是致命的。苏宁虽然是勇于革命的企业,敢于大力发展线上,革自己的命,但苏宁绝对不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只是从长远战略来讲,必须是线上、线下共同发展而已,通过线下的影响力,带动并促进线上的快速发展。通过一体化的采购规模优势,降低某些产品型号的成本,并通过物流的优势,提高线上的竞争力。苏宁这样做,是为了线上线下共存,争夺线上的市场,争取长远发展。

华帝与苏宁线上采购对接的负责人告诉记者,以前,苏宁线上的采购由苏宁易购的经营部门负责,现在,线上、线下统一采购,并由苏宁的同一个运营部门负责。这一点也从奥特朗参与合同谈判的叶胜利总经理处得到印证。叶总告诉记者,采购一体化后,苏宁内部管理架构统一,按品类划分,线上线下的采购由同一个人负责。其实,对于供应商来讲,融合后,洽谈合同将更为方便。因为对接的部门是同一个部门,不需要将线上、线下作为两个渠道去谈,减轻了压力,节省了时间,提高了效率。

据了解,苏宁提出这种规划,主要是因为苏宁前期线上销售的很多产品是与线下共享的,且对接的供应商也是同一个,所以就提出了线上线下统一采购的想法。但因为线上、线下的运营成本完全不同,所以,线下的产品注定是不能拿到线上来销售的。其实对供应商来讲,为了更好的避免线上线下的冲突,已经将线上线下的产品线差异化开,行业做得较好的是海尔,产品线的规划使得线上产品与线下产品完全区分。

目前,家电零售商业,渠道格局变化很大,线上对线下的冲击非常大。供应商普遍认为,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供应商都会把苏宁的线上、线下作为两个渠道去合作。对于近两年发展起来的众多线上销售平台,厂家无论在产品线,还是合作政策,都有具体、细致的规划,以争取其线上的份额和地位。

据供应商称,在实施过程中,苏宁面对厂家已经将线上线下产品差异化的现实情况,采取了线上线下分开签合同的措施。华帝的线上负责人告诉记者,由于自己所属部门更了解线上各个渠道的情况,所以,关于苏宁线上的合同条款,华帝总部也是授权该部门配合完成的。基本上延续2012年的政策,就等着具体签约了。目前,该部门主要与苏宁对接运营方面的事宜,如推广策划、促销活动安排,做好规划,以争取线上各大节点的销售业绩。

例如4月18日,是国美的店庆日,也是2012年第一场电商价格战的开战日。2013年4月18日,苏宁电器在线上线下双线联动,提前启动五一大促,苏宁连锁店、乐购仕门店、苏宁易购、红孩子四大渠道首次协同作战。库巴满418返418、当当网、1号店、易迅网等电商也开展了促销活动,各大电商的目标依然都直指市场份额最大的京东商城,但京东今年并没有应战。

据供应商反映,从4.18的整体情况来看,苏宁当天的销售规模与京东相差不大。苏宁以成本、规模优势去参与线上竞争的方向是完全正确的,但苏宁线上的SEO、优化推广等做得还不是特别好,当天,还造成苏宁易购三次网络瘫痪。虽然苏宁还有一些有待提高的地方,但是从发展的眼光来看,还是很有竞争力的。6.18是京东周年庆,也是电商重大的促销节点,供应商目前也在围绕这个节点做活动,我们在此拭目以待苏宁的系统在“6.18”能否经受住考验。

电子商务的本质不仅是商务,还有电子,商务只是自身发展的基础,利润藏在电子中。对互联网企业来讲,流量才是收入的来源,阿里巴巴通过零售信息吸引了庞大的用户群。拥有7亿注册用户的腾讯,也是通过用户规模带动经济效益。中国零售业的毛利本来就偏低,加上连年不断的价格战,零售业的毛利更低。电商只有传统零售玩法是不够的。

用户体验是各大电商平台最为在意的部分,所以从2010年开始,京东就在组建开放平台,争抢供应商资源,也确实给京东带来了销售增长。而天猫也开始重视自建物流。从模式上看,京东和天猫越来越相似,你有我也要有。从优势上看,各自差别越来越小。苏宁较天猫和京东而言,更容易取得商品定价权,只要苏宁的线上销量做上去,线上和线下一体化,甚至联合其他电商一起去同上游签订合作协议,都是未来可选的模式。

篇6

行业信息化

创新产品奖

中电普华电子商务平台是基于供应链管理理念构建的企业电子商务平台,依托数字化手段实现了从计划、采购到废旧物资处理的物资全寿命周期管理。

一、产品简介

中电普华电子商务平台是基于供应链管理理念构建的企业电子商务平台,依托数字化手段实现了从计划、采购到废旧物资处理的物资全寿命周期管理。平台涵盖业务模块:

1.采购标准管理:构建采购模板库、采购目录库和产品目录库,并与物料主数据关联,实现招标文件和投标文件自动生成。

2.采购管理:实现采购全过程电子化管理,支持招标采购、询价、竞争性谈判等多种采购方式,满足多种采购业务场景。

3.合同管理:自动生成采购合同,提供合同签订、订单、履约和结算等一站式服务。

4.专家管理:实现对专家分类分级动态管理,强大的评标专家抽取功能提高了采购过程规范化和评标公正性。

5.配送管理:实现配送计划管理、配送资源管理和配送线路优化功能,基于GPS、条码和GIS等技术的在途监控功能实现配送过程实时跟踪和监控。

6.废旧物资管理:基于废旧物资再利用与报废管理、废旧物资网上拍卖等功能强化废旧物资处置规范化管理。

7.质量监督管理:统一监管重大关键设备生产过程,有效监督设备生产进度和质量,与供应商管理、采购管理、合同管理有机结合,提升物资供应和质量保障能力。

8.供应商管理:通过供应商业绩、绩效/诚信管理和供应商网上服务大厅等功能实现对供应商的全面评价和关系协同。

二、产品在其获奖领域的优势和特点

电子商务平台基于“架构先进、自主创新、安全高效”的建设思路,具备以下优势和特点:

1.架构先进:平台采用JavaEE规范和面向服务的架构(SOA),结合构件化技术,满足系统灵活部署和多级管理。

2.自主创新:在国内外先进供应链管理理念的基础上,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投标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要求,满足招标“公开、公平、公正”的前提,实现工作透明、高效;产品拥有4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5项国际新技术鉴定(鉴定报告ISO9001编号:JL-7.5-02-XXZ)。

3.安全高效:严格遵循“等级保护,纵深防御”的信息化安全要求,实施主动、综合性的安全措施。

三、用户反馈

国家电网公司向国务院办公厅汇报电子商务平台应用情况的评价:

电子商务平台作为国家电网公司总部一级部署的信息系统,通过与ERP系统横向应用集成,助国家电网公司首次实现了总部、网省两级的采购计划管理、采购过程管理等的无缝衔接,全面提升了国家电网公司的物资管理水平。

篇7

关键词:电子签章;物资合同

1企业业务现状

目前,不少国有大型企业已经开展了电子商务业务,电子商务对企业来说真正体现了平等竞争、高效率、低成本、高质量的优势,能让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把握商机、占据主动并脱颖而出。特别是电力、电信等服务型企业都已通过应用电子商务和“供应商服务中心”模式,由省、市级的物资分公司通过“供应商服务中心”代表公司与供应商集中签订各类物资采购合同。此外,随着大型企业的物力集约化不断推进,合同签订的数量急剧增加,业务不断增多,工作量不断加大,但是合同签订人员有限,不能满足业务增长需求。这就造成供应商中标后,在签订纸质合同时,需要经常前往供应商服务中心现场办理业务,导致旅行成本高,合同签订周期延长且工作效率低下,供应商满意度不断降低。因此,合同签订双方迫切需要寻找一种高效、快捷、安全的合同签订新模式。2005年4月1日国家颁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见图1),该法是为了规范电子签名行为,确立电子签名的法律效力,维护有关各方的合法权益而专门制定的法律。其中第十四条明确指出“可靠的电子签名与手写签名或者盖章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这就为企业指明了方向,即使用电子签章签订合同。图1电子签名法电子签章作为电子商务的一部分,将世界上先进的数字认证技术应用于印章管理中,强化对电子签章的制作和应用各个环节的管理,确保电子签章持有者身份真实、可靠、安全。使用电子签章后可使得相隔很远的供应商与采购单位在网络上完成合同签订工作,供应商不必再与采购方当面签订纸质合同,免去奔波之苦,同时大幅节约签约成本,压缩合同签订周期,提高物资供应速度。

2电子签章技术

电子签章是将传统的物理合同章的印记通过技术进行加密,以数字认证存储介质方式,加盖于电子文本的新型的电子版印章。(见图2)电子签章系统基于PKI(PublicKeyInfrastructure的缩写,即“公钥基础设施”)技术框架。PKI是一种遵循标准的利用公钥加密技术为电子商务的开展提供一套安全基础平台的技术和规范。通过运用数字签名技术,电子签章内嵌了对所签文档的数字签名信息,因而保证了合同的真实性、唯一性、来源确认性和印章本身的不可复制性,完全区别于仅在文档中插入一个印章图片的老旧应用模式。签章系统采用多层次全方位的签章验证机制,确保文件安全及印章来源可靠,采用电子钥匙存储印章数据,确保签章的安全和权威,并通过把要传输的数字信息进行加密,保证信息传输的保密性、完整性。目前,应用于大型企业的电子签章系统通常基于Windows平台采用.COM组件及ActiveX技术开发的应用软件,只有合法拥有印章钥匙盘并且有密码权限的用户才能在文件上加盖电子签章。电子签章将用户的合同章存储在一个类似U盘的介质里(USB-KEY),基于PKI公钥基础设施,对签章者进行身份识别,利用非对称的公钥算法对电子文档进行加密电子签名,并根据传统习惯用印章或签名的图形方式加以表现。通过秘钥盘实现在MicrosoftWord文件上加盖电子印章,并将该签章和文件通过数字签名技术绑定在一起,且一旦被绑定的文件内容发生改变,如非法篡改或传输错误,签章将立即失效。

3电子签章技术的特点

(1)采用PKI体系的数字签名技术保证了文件的真实性、完整性以及不可抵赖性,并且以有形的印章图片来实现签章业务的数字化。(2)采用USB-KEY作为签章权限,只有当USB-KEY和与之对应的PIN码相符合,且被授权人密码正确时才可以加盖电子签章。(3)印章验证更加高效,一旦发生文档被篡改或文本变动,电子签章上都回会出现特殊标记,并且可以查看文档篡改的时间和历史痕迹。(4)严格的身份鉴别,确保了签章人身份的真实、可靠,且可以通过电子签名获得签章人的身份信息以及签章时间。(5)支持多人审批和多个印章,并且可以对签约文档进行锁定、防止篡改、限定打印份数等管理。(6)为了保证打印出来的文档签章的真实有效性,电子签章图片采用了防伪水印技术,防止他人私自仿造和篡改。(7)数字证书由权威公正的CA中心签发,可以实现安全的身份认证。此外,电子签章使用由1024位乱码组成的密钥,运算复杂且破解难度极高,这些都保障了通过网络传送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保密性和不可否认性。(8)电子签章可以克服空间障碍,签约时间和方法也更加灵活高效。电子签章时,采购方与供应商登录系统选择拟要签订的合同模版,分别通过电子秘钥登陆即可在合同指定区域完成电子签章。

4电子签章的业务规范

目前,电子签章广泛采用USB-KEY硬件作为电子签章载体,通过在电脑上安装CFCA证书控件、在线签章工具及MicrosoftOffice签章工具、电子钥匙驱动等软件,在验证Pin码通过后,即可在企业电子商务平台实现电子签章操作。

5未来前景

电子签章具有技术先进、安全性高、操作简便等优点,目前在国有大型企业的物资管理中被广泛应用于物资采购合同的签订工作,并将逐渐扩展到超市化采购、服务类采购、战略性采购等采购模式中,以取代现有依靠大量人力的合同签订方式,进而进一步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提升企业电子商务和电子签章的应用水平,提升公司的整体竞争力。

作者:李巍 单位:国网河北省电力公司物资分公司

参考文献:

篇8

    网络银行又可称为网上银行,是基于因特网或其他电子通讯网络手段提供各种金融服务的银行机构或虚拟网站。根据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的定义,网络银行是指那些通过电子通道,提供零售与小额产品与服务的银行。这些产品和服务包括:存贷、账户管理、金融顾问、电子账务支付,以及其他一些诸如电子货币等电子支付的产品与服务(BCBS,1998)。

    2我国网络银行面临的法律困境

    2.1市场出入机制不健全

    银行业是一个经营风险性极高的行业,世界各国对银行业的出入问题都做了严格的规定。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革命的推动下,网络银行市场进入成本大大降低,削弱了传统商业银行所享有的竞争优势,这种相对公平的竞争可能会吸引更多的非银行机构进入这个领域。

    2.2电子合同触发法律问题

    电子合同即是以电子数据交换方式拟定的合同。电子合同作为一种新型的合同已经被我国《合同法》明文规定列入合同之列。但是还有一些适用普通合同之规定无法解决的情形:我国现行法律没有对电子合同中格式条款的效力进行规定,在签订合同的过程中由于机器原因造成的合同错误的合同效力问题以及合同产生纠纷的管辖权归属问题等有待解决。与此同时,“网络服务协议”也成为电子格式合同的常见形式。一旦客户开始正式申请网络银行服务,就被视作接受了服务协议的所有内容。由客户领取的服务协议经客户和银行签字确认生效。该格式合同变相强制性的迫使顾客无条件接受,与平等自愿的民法基本原则相违背,忽视了消费者的异议权。

    3解决网络银行法律困境的对策

    3.1规范网络银行的市场准入、退出制度

    3.1.1严格规范市场准入制度从事网络业务的金融机构,在办理网络业务前,应当到金融监管部门办理业务登记,并提供有关网络材料。同时,金融监管机关也应做好从事网络业务金融机构登记,通过与税务机关、财政机关等专门机构的密切配合,深入了解金融机构的网络业务活动,确保金融机构在批准的网络业务范围内从事网络业务活动。2002年出台的关于落实《网上银行业务管理暂行办法》有关规定的通知,对网络银行准人审查业务开展及内部控制等作了补充规定。

    3.1.2严格规范市场退出制度『蚓络银行处在日益纷繁复杂的金融环境中,当然也同样受到经济规律的制约,一旦其不符合经营条件的,也应当适时退出。对此,可以通过建立、完善网络银行预警、接管、紧急救助、最后贷款人制度、存款保险制度等规定,把网络银行退出造成的负面影响降低到最小。

    3.1.3建立网络银行的全面防御和保护机制在网络银行技术安全方面,可以采取以下防御机制:

    (1)完善“防火墙”技术,建立良好的数据备份和恢复机制。

    (2)规范系统的设计结构,完善功能支持,建立网络安全防护体系。

    (3)加快发展网络加密技术。应学习和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和经验,加快网络加密技术的创新、开发和应用,包括乱码加密处理、系统自动签退技术、网络使用记录检查评定等。

    (4)完善系统安全扫描技术和病毒入侵检测技术。

    3.2完善网络电子合同法律规定

篇9

供应商普遍认为,销售额不是谈出来的,是做出来的。取消保底之前,如果保底任务没有完成,剩余的部分还要给卖场交一定比例的费用,如签的保底是1100万元,只完成了1000万元,那么剩下的100万元,仍然要给终端10万元。没有了保底,就没有了这方面的风险。

一供应商向记者反应,与KA合作,赢利变得越来越难。不签销售任务,零售终端也会变成其它费用的名称,来转移经营风险。其实与国美、苏宁合作,不能仅看某一个政策,而是要看整体的政策。更关键的是政策规定是一回事,执行起来又是另外一回事。所以政策谈判重要,操作运营也很重要。实际上,在谈判中,每个品牌的话语权是不同的。如品牌集中度很高的空调行业,格力、美的、海尔占到80%左右的份额,空调产品的销售额较大,这种情况,品牌自然就更有话语权。终端如果缺少了这些品牌,也是一种损失。

以前,供应商总部和国美总部签订的经销合同,要求进场率不得低于95%,而一般的城市(除了北上广)最多也就20多家店,这就意味着供货商如果不进场就违反了合同的约定。但今年国美大盘已经不签进场率了,毕竟3000家店良莠不齐,要策略性跟进和合作,供应商要保持一个合理的进店率。

当然,取消保底,能有效降低供应商进驻的门槛,使卖场的商品更具多样性。但供应商反映,保底取消后,合同中增加了规模返利的约束。如销售1.5亿元返8个点,销售1亿元返10个点,销售8000万元返13个点,这和保底的效果一样。当然,国美、苏宁会根据品类和品牌的不同,实行不同的政策。总之,厂商双方都在考虑自己经营的利益点,综合权衡自身的利益。

国美、苏宁频繁的重装,给供应商带来了巨额的成本开支,供应商1个月的专柜制作费用就高达10多万元。一年下来,连展柜费和样机费都赚不来,供应商自然选择退出,做其它渠道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市场在变,各行业、各品牌都在注重渠道的多元化建设。尤其是电子商务的发展,作为厂家,都会综合权衡,整体规划渠道。

有商业就会有博弈。“重装开业”及“提高返点”两项重要举措是终端卖场增加盈利能力的做法。但保底和进店率取消的背后,也有进一步理顺厂商之间关系的想法。连锁卖场要规模的同时也需要效益,只要规模而不要效益不具备可持续性。

更为重要的是,商业地产的成本也越来越高,推高零售终端经营成本。我们都知道,2005年是家电连锁疯狂扩张的一年,这一年开的店最多,其实就是当时抓住了低成本带来的机遇,充分利用了当时天时、地利、人和的利好因素。通常,国美、苏宁签地产合同,一签都是10年。随着房地产的膨胀,未来几年零售商再续签合同时,租金成本就会很高了,加上人工成本的上升,很多店生存就会比较困难。

在国外,家电的零售店面通常都开在居民比较集中的区域,市中心很少有专业产品的零售店,主要因为市中心的地产成本高。

2011年,京东销售了近300亿元。而国美、苏宁近3000家店,也仅销售1800亿元。国美、苏宁以前以低价优势笼络了消费者,对上游,以规模优势取得了采购优势。随着电商的发展,单店产出的降低,国美、苏宁谈判的优势还能持续多久·

篇10

对于我国而言,在电子商务的全球化发展速度越来越快的背景下,我国的本土软件业迅速发展,国外软件业也已于我国加入WTO前后涉足我国,虽然我国目前并未出现拆封合同、点击合同等软件类合同诉讼,但在事实上,使用拆封合同进行软件销售、施行电子商务在我国已非常普遍,此类纠纷已经潜存于我国。鉴于此,我国深圳市刚刚出台的《深圳经济特区电子商务条例(草案)》中开始试图对拆封合同进行调整,然而该条例却未对拆封合同的具体规则作出明确,在缺少研究的情形下,唯一的定义条款甚至难以分辨拆封合同区别于其他合同的特点,这种欠缺也折射出学界对目前由技术促生出的新合同问题的忽视。因此,基于合同在市场交易中的重要地位,对拆封合同问题进行有向性研究,有助于从法律层面减少我国软件业以及电子商务发展中的不确定性,这对于研究合同法在数字时代的发展也具有基础价值。

一、异化的合同-拆封合同概述

(一)问题源起

计算机业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逐步成熟的技术降低了硬件生产成本,网络的平民普及化使用使计算机软件在公众市场上实行大规模销售成为必要,又由于从业者之间的竞争愈演愈烈,价格的随势走低又使业者在与个人购买者交易时难以通过对等协商来订立合同进行单独授权,[②]如果使用交易中惯用的默示合同,软件的无形财产性质又使之很难满足软件交易的必需,尤其是在依知识产权法不能对版权等施加令业者满意的保护的场合下更是如此。于是,软件业者利用契约自由主义,在格式合同之上发展出拆封合同来对自身利益进行保护。

使用拆封合同进行计算机软件销售现已成为各国软件业普遍的商业惯例:[③]有的直接将条款印制于包装之上,标明拆封即生效;有的在包装上加注提示,表明包装盒内存在一份合同书;有的在包装上没有任何说明,只是在包装盒内封入一份合同书。软件拆封合同内容则一般包括:软件版权声明、使用授权,用户限定,关于知识产权保护的约定,责任豁免等。拆封合同的使用迥异于传统,这构成了与传统法律相冲突的主要原因。

现代生活现已不能离开计算机须臾,而居于强势地位的计算机业者利用条款拟定者的便利,往往在合同中定有不公平条款或其他的与强行性规范相冲突的条款,一方面造成消费者对计算机软件的使用受到不合理掣肘,于消费者不利;一方面又会限制市场自由竞争,于技术进步、社会发展不利。拆封合同在计算机业中使用所招致的问题可能远远比使用于其他行业所可能引起的问题更多,很大程度上,这源于计算机与人们工作生活关系的密不可分,进而导致在对对立利益进行衡量时的难以取舍。

(二)问题所在

拆封合同是由一方当事人预先拟定,对方当事人只能凭包装上的条款、提示进行意思表示,付款接受标的物后方可知晓合同内容的格式合同。

作为一种格式合同,拆封合同由销售者预先拟定,通过在包装外或包装内进行提示,一旦拆封,则对方当事人须遵从合同限制,这种使用方式对于保护权利人的利益来说非常有利,但也正基于此而令其与传统合同在许多方面差之甚大,甚至与合同传统规则格格不入:首先,相对人无法就合同条款进行协商,在其付款之时甚至并不知晓合同详细内容;其次,拆封则生效似有违合同生效规则;再次,交易发生之时仍不为合同相对人所知的拆封条款是否构成有效的合同内容,这是拆封合同中最关键的问题;最后,如果承认拆封合同的使用合法,那么承诺行为、合同的成立、生效,以及条款的效力如何确认。

英美法传统的国家一般从软件版权授权角度而使用“拆封授权”(shrink-wrap license),来作为软件使用许可中的合同型授权的一种,有时也从合同角度使用“拆封合同”(shrink-wrap agreement),以表明与传统合同的区别。从英美法系的这种用语差别上,我们也可以看出拆封合同本身所呈现出来的非同以往的合同争议与知识产权属性。拆封合同使用的最主要的目的在于结合软件本身的特点,通过对合同作拆封使用来实行软件的规模销售、规模授权,降低成本、取得价格竞争优势,同时,通过契约自由主义设定债权相对权也可以收到知识产权保护的理想效果。由于拆封合同试图通过合同来对知识产权施加额外的保护,与作为强行法的知识产权法也时时产生冲突,从而体现了知识产权法与合同法的双重争议,同时又涉及到了市场自由竞争以及消费者保护等重大问题,这也是各国在面对拆封合同问题时颇费周折而争端不断的原因所在。

对拆封合同的研究肇始于英美法系的现实案例,此中研究又以居于全球软件业翘楚的美国为先。基于软件业以及电子商务在新经济的重要地位,欧洲各国以及南非、马来西亚、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家都已对拆封合同展开研究,争取在制度层面促进本国新经济的发展。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起,美国便开始出现数例拆封合同案件,在这些案件中,拆封合同的效力问题成为案件的焦点。案件经由不同的联邦、地区法院审理,但在规则缺失的状态下,不同的法院却作出了区别非常明显的判决。拆封合同效力的认定在美国几经反复,即使是现在,伴随着对《统一计算机交易法》(the Uniform Computer Information Transaction Act ,UCITA)的争论,拆封合同又一次成为各界瞩目的焦点。在争论中,美国各法院对拆封合同曾经作出的判例被纷纷引用,以作为支持或反对的理由。所以,本文拟自美国的拆封合同判例以及UCITA中受到广泛争议的公众市场授权条款(mass-market license)开始对拆封合同进行研究,综合分析比较各国的相关规则,而后在我国法的背景下设计我国的拆封合同规则。

二、从判例法到成文法:拆封合同规则在美国的逐步确立

计算机业能够帮助美国占据新经济领先优势,原因之一便在于美国具有先进的计算机技术与全面的计算机法律制度,美国的相关判例、研究往往得到各国重视。对于拆封合同问题,在十几年的时间内,从判例法到制定法,美国逐步确定了相关规则。

(一)从否认到认可-判例法对拆封合同的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