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市场经济体制范文
时间:2024-01-09 17:46:5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自由市场经济体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俄罗斯经济;经济转轨;休克疗法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07-0000-02
一、俄罗斯为什么选择激进的休克疗法?
(一)什么是休克疗法
首先来说明什么是休克疗法,休克疗法就是激进式的反经济危机措施,主要推行“三化”政策,即“自由化”,“稳定化”和“私有化”。俄罗斯在经济转轨初期曾围绕这“三化”推行过一些激进的改革措施,其中主要包括:第一,开放价格市场,即市场上80%以上的商品的批发价格由市场的需求与供给关系来定。第二,推行紧缩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其中,紧缩的财政政策包括两点,首先是通过增加税收来提高财政收入,其次是减少财政支出。紧缩的货币政策则包括限制国有货币的发行规模以及企业的信贷上限。第三,加大进出口贸易规模,逐步放开经营组织进行对外贸易的条件,允许只要是在俄罗斯境内注册的公司都可以进行外贸活动。第四,实行私有化政策,推进私有化企业与非国有企业的发展。第五,允许俄罗斯的50国可以随意兑换卢布,实现汇率的逐步统一。
(二)采取激进的休克疗法的原因
那么,俄罗斯在经济转轨中为什么会采取这种激进的“休克疗法”呢,结合当时的经济背景,主要有以下五点。
第一,在斯大林之后的数次经济体制改革都没有取得成功之后,俄罗斯注意到市场经济体制模式在经济体制改革中的重要性。在这之前,苏联对市场经济机制一直处以否定的态度,使计划经济体制过于根深蒂固,无法进行全面性的改革,所以在经历了几次失败后,俄罗斯的民主派开始意识到必须把市场经济模式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头戏。
第二,当时苏联的经济形势不断恶化,在1990年年初至1992年年初之间,苏联的GDP,GNP以每年2%-3%的速率下降,经济增长率也处于负增长状态,到了1991年年末,俄罗斯的预算赤字比当年的计划赤字上涨了五倍,在俄罗斯的所有地区中,有2/3以上的地区的粮食储备粮为零。不仅如此,在所有粮食中由于供应商的供应量不足导致的不能交易的食品种类达到90%,这种严峻的经济状况正是导致俄罗斯采取激进式休克疗法的直接因素。
第三,当时的政治形势是导致新任的执政者采取激进式的经济转轨的间接原因,在8.19时间至苏联正式解体,俄罗斯的旧政治力量逐渐解散最后瓦解致使旧的国家经济已不可能进行正常的经济调节功能,并且不断地陷入经济萧条之中,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俄罗斯的民主派决定必须采取激进式的改革建立民族国家。
第四,旧的经济体制已经在当时的俄罗斯人民的心中留下烙印,与此同时又在西方国家实行市场经济体制模式取得的成功中看到了希望,正是由于这种当时社会上流行的“妄想风”,认为只要通过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就能解决当时的经济困境,进一步加快了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进程。
第五,随着苏联的解体,俄罗斯的民主派获得了领导权,但是当时的领导地位并不牢固,所以,为了稳固民主派在执政党的执政权力,俄罗斯采取激进的改革方式,推行私有化政策,削弱以国有制为核心的计划经济体制,使向市场经济的转轨形成不可逆的趋势。
二、采取休克疗法进行经济转轨失败的原因
从俄罗斯在经济转轨进程来看,采取休克疗法必然导致失败,归其原因主要有三点。
(一)采取休克疗法与当时的俄罗斯的国情不相符
首先,休克疗法强调“自由化”,不仅通过紧缩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使经济达到稳定水平,而且是在自由的经济市场下进行自由的竞争进而提高GDP,那么为了做到这一点,企业就必须对市场的供给与需求的变化作出迅速的反应,但是这个要求只有在市场经济体制模式下才能实现,也就是说休克疗法成功的前提是国家的经济体制必须是已成型的市场经济体制。
然而,俄罗斯在经济转轨时主要是以国有制为基础的计划经济体制并不是市场经济国家,而是企图通过市场经济转轨实现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换,实现以私有制为主体的市场经济国家。这从根本上就不满足休克疗法成功的前提条件,因此,俄罗斯在不符合采取激进的休克疗法的条件下仍然采取这种措施并企图通过这种方法实现经济转轨和经济复苏取得了失败。
(二)过度抄袭西方的市场经济模式
俄罗斯在经济转轨中过于借鉴西方的模式,推行了自由市场经济模式,这种做法没有考虑到当时的国情造成改革的失败。
自由的市场经济模式是在私有制为核心的前提下削弱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并使国民的社会保障市场化,但当时的俄罗斯的经济权重中国有经济占有绝大部分,而且其中计划经济的规模很大,这与自由市场经济模式毫不兼容,最终必然导致改革的不成功,就以上两点继续进行深入分析。
首先,就第一个不兼容来说自由市场经济的主体必须是私有制,而在俄罗斯原来的经济结构中,私有经济及非国有经济所占比例不到15%,80%以上的经济为国有经济,这一点就从根本上决定了俄罗斯试图通过自由市场经济在短期内将国有制转为私有制的做法是行不通的,因为国有变私有是一个长期缓慢的过程,需要逐步的进行改造。
其次,自由市场经济不赞成国家进行宏观调控,这与俄罗斯的计划经济体制相冲突,因为在当时的俄罗斯的经济调节中,国家干预占到重要作用,这恰恰与自由市场经济背道而驰。
(三)与市场经济转轨规律不协调
俄罗斯在推行激进的休克疗法进行经济转轨时出现了两个违反市场经济转轨规律的地方。
第一,俄罗斯采取休克疗法推行了一些政策,这些政策在现在看来是与当时的俄罗斯经济条件完全不相符的,如前所述,俄罗斯虽然在当时开放了价格,可当时的市场上的商品供应严重不足,实行紧缩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却没考虑到生产力的急剧下降;不断加大私有化的进程却没意识到初始资本量的短缺。
第二,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条件除了有私有制作为前提外,还需要一套完整的市场运作机制来调控市场的经济活动,然而,要想形成这样一个成熟的体制是需要相当长的时间。这说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并非在短时期内就可以完成,企图用激进的快速转轨方式与经济转轨规律并不相符。
三、政策的内在矛盾
(一)国家干预力度的削弱与稳定经济间的矛盾
在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最首要的问题就是要稳定经济,查看历史可知,在转轨初期俄罗斯正处于经济危机中,市场的供给与需求完全不平衡,在这种情况下,既要实现向市场经济的过度又要缓解经济危机,稳定经济,就必须依靠国家的宏观调控经济的手段,然而,放开价格政策间接的在对国家干预进行阻挠,使经济危机更加严重。
(二)紧缩的财政政策与信贷政策间的矛盾
在进行经济转轨的初期,除经济危机外还存在严重的财政危机,要实现稳定经济的目标,提高社会生产力就需要增加投资量,而同时要解决财政危机就必须减少政府支出和国家投资,一旦紧缩信贷,又与提高生产力的目标相矛盾导致在紧缩性的财政政策与信贷政策间存在矛盾。
(三)休克疗法采取的措施与私有化进程间存在矛盾
俄罗斯通过采取激进的休克疗法,开放价格市场,逐步减少计划经济和国家干预程度,实现大规模的私有化。在实际的实施过程中,前三点实践起来相对容易,可最后一点却很难在短期内就形成,但是没有私有制代替国有制这一根本性的变革,经济的转轨就不可能成功。因此私有化的进程与政策的不同步使计划经济迅速被停止而市场经济无法在短时间内形成,造成一时间的经济处于虚无状态,经济稳定难以实现。
四、结语
本文结合俄罗斯在经济转轨时期的背景,首先解释选择激进的休克疗法的缘由,主要是“幻想式”的想通过西方的市场经济模式来改变现有的计划经济模式,解决当时的经济危机等严重的财政状况,然后分析选择激进的休克疗法失败的原因即:休克疗法与当时的俄罗斯的国情不相符,过度抄袭西方的市场经济模式,与市场经济转轨规律不协调。最后归纳出休克疗法与当时俄罗斯的国情之间的三个方面的内部矛盾即:国家干预力度的削弱与稳定经济间的矛盾,紧缩的财政政策与信贷政策间的矛盾,休克疗法采取的措施与私有化进程间的矛盾.
参考文献:
[1]郭连成.俄罗斯经济转轨理论述评[J].国外社会科学,2002(3).
[2]格・科勒德克.从休克到治疗:后社会主义转轨的政治经济.上海:远东出版社,2000.
篇2
【关键词】市场经济 水利经济 发展 改革
一、市场经济的概念
市场经济,又称为自由市场经济或自由企业经济,是一种经济体系,在这种体系下产品和服务的生产及销售完全由自由市场的自由价格机制所引导,而不是像计划经济一般由国家所引导。在市场经济里并没有一个中央协调的体制来指引其运作,但是在理论上,市场将会透过产品和服务的供给和需求产生复杂的相互作用,进而达成自我组织的效果。
二、市场经济的发展
市场是早就存在的,它是一种交换和交易的场所,但是市场经济不是本来就存在的,它是在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慢慢地演变而来的。纵观市场经济的发展历程,会发现市场经济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自由市场经济,第二阶段是现代市场经济,即国家干预的市场经济。自由市场经济是通过市场的自身力量来调控市场的经济。这样的经济是在很早之前存在的,在这个阶段国家不干预市场经济,对其采取放任的政策,整个市场经济在自由的运行,是无组织、无计划的。这样的市场经济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果,但是同时也出现了不好的状况,会有生产过剩的情况,然后导致资源浪费,或是会出现经济萧条。以上两种情况经常发生,那么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国家对市场经济采取了干预的政策,就到了现代市场经济阶段。现代市场经济是在发达的生产力水平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我国在20世纪初开始了宏观调控市场经济。从制度与运行上看,现代市场经济比自由市场经济更加完善,例如现代市场经济的机制是更加健全的,调控手段是更加完善的,法律方面是更加完备的等。现代市场经济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它弥补了市场本身的缺点与不足,在现代社会发展中有很大的优越性,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C合国力的提升是非常有利的。
三、市场经济的特征
现代的市场经济具有以下几种特征:
(1)市场经济体制具有自主性,企业是市场经济中的主体,市场主体可以自主调节,使自身的资源向利益高的方向分配,平衡资源,获取最高利益,能够促进经济的进步;
(2)市场经济体制具有竞争性、开放性以及统一性。市场是从事交易活动的场所,供给与需求、价格、竞争是存在于每个市场中的三个重要因素,它们之间彼此影响、彼此联系、彼此一寸,体现了市场的作用;
(3)市场经济体制具有宏观调控的作用,宏观调控对于市场经济的良性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在现代的经济现状下,宏观调控是非常必要的,它使得经济能够稳定地发展,快速地发展、可控地发展。
四、水利体制中存在的问题
(1)分工不明确,职责不清晰,司法不统一。水利产业的工作由很多的部门负责,没有特别明确的分工,职责也没有具体的说明,当有问题发生时,找不到具体的部分负责,找不到具体的解决办法,没有明确的规定,使问题无法合理快速的解决。在司法方面,节约用水问题要找城建部门处理,卫生防疫监督问题要找卫生部门处理,水电调度问题要联系电力部门,这样所有水利违法事件都有不同的部门管理,造成了执法的力度不同,方式不同,会有执法不公、执法不严的问题产生。
(2)性质不纯。现在的水利产业大致被分为三个类型,它们是生产经营型、有偿服务型、社会公益型。首先是生产经营型,水利产业作为现代的一种产业,是要有现代的经营模式的;然后是社会公益型,水利经济作为一种现代市场经济的一种,要根据经济发展的规律来发展,计算投入及效益,在一定的条件下,它们是可以互相转化的;最后是社会公益型,水利产业是具有公益性的,又不单单只是公益事业,所以也是难以划分的。这三个类型没有严格的界定,概念比较模糊,根本无法满足现在水利的生产。
(3)投资不足。在水利产业方面有很多资金不足的情况,经常会总有经费不足、工程设施老化、技术落后等等问题发生,由于水利部门的公益性,水利产业有关部门的收入也很有限,有时甚至职工的工资也难以保证。长期下来,就会导致水利产业部门的职工队伍变小,人才流失,致使水利产业工作更难以顺利开展。
(4)缺乏竞争意识。现在有的水利产业部门还是传说中的铁饭碗机制,职工会产生一定的懒惰心里,而且受到现在体制的影响,水利产业部门存在人员结构不合理、职责分布不明确的问题,导致职工工作分布不公、思想低迷、缺乏竞争意识的结果,严重影响了水利产业的良性发展。
五、水利经济改革的措施
(1)体制改革。水利产业的体制一定要进行改革,应该理清行业职责,合理分配工作,统一司法问题,做到执法及时,执法公平,执法透明,执法公正,使人民有问题能得到快速的公平的解决,减少怨声载道的情况,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2)明确水利产业的类型。明确划分水利产业的类型,例如可以分成生产经营型、准公益型、公益型等,让人在此问题上一目了然,不再模糊不清,严格界定水利产业类型,不再阻碍水利产业的生产与发展。
(3)投入足够的资金。意识到资金对于水利产业的重要性,水利产业本身是具有公益性的,有的部分无法自己维持,需要政府的支持,只有投入足够的资金,才能改变经费不足、工程设施老化、技术落后、人才流失等等不良状况,资金充足了,才能高效有序的开展工作,且要紧随时代,重视科技的力量,引进高科技的技术、设备,培养高科技的人才。
(4)人事改革。在人事任用上,要改变现在的工作风气。工作单位进行公平公正的招聘,让每个人都通过自己的能力上岗,然后通过绩效考核来任用、升迁或是淘汰职工。而且要根据职责、绩效的不同来进行工资调整,调动大家的工作积极性,产生竞争意识。使得水利产业部分有良好的工作氛围,促进工作的良好开展。
篇3
关键词:经济法 宏观调控法 市场规制法
一、宏观调控法与市场规制法的产生
(一)现实基础
市场经济是用价格机制、供求机制和竞争机制等市场机制对资源进行优化配置的一种经济运行方式,具有竞争性、趋利性、自发性、平等性和开放性的特点。
它是一个历史现象,是相对于封建经济而言的一种经济形式,是发达商品生产阶段的产物。随着资本主义发展阶段的变化,资本主义国家的市场经济体制也相应地经历了早期市场经济体制、近代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三个阶段。
国家干预的出现具有必然性,各个国家的不同条件只会影响国家干预经济的时间、方式及程度,却不能排除国家干预。国家干预的程度和方式必须随着市场机制的发展而不断调整。
(二)理论基础
宏观经济调控法律制度的建立主要源于市场经济调控理论,其法理基础是脆弱的。目前法学界普遍从国家干预市场的角度,定位宏观调控,形成有限干预、适当干预和谨慎干预等不同观点,这些观点为宏观调控立法模式的创立提供了理论学说。
在市场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出现了与时代对应的几种不同的学说和理论,它们分别是:经济自由主义;凯恩斯主义;后凯恩斯主义。
二、混合经济制度中的宏观调控法与市场规制法
国家调节和市场机制调节的结合,可称为国家宏观调控下的市场调节,现代市场经济也可叫“混合经济制度”。根据市场与国家宏观调控在各国市场经济体制中的组合方式,混合经济又表现为三种具体的市场经济类型,在这三种经济类型基础上产生了三种经济法类型:
(一)市场主导型经济的宏观调控法与市场规制法
绝大多数国家是介于纯粹统制经济和纯粹市场经济这两种极端模式之间的,英国和美国属于偏向纯粹市场经济。支配“自由的市场经济”的原则是:只要能不限制个人的经济自由,就不允许国家或文化因素去限制这种自由。
市场主导型市场经济的主要特征是:(1)经济调节强调多市场、少政府。(2)采用经济政策进行宏观调控。(3)以稳定增长为经济调控的目的。(4)宏观调控的透明度较高,政府、市场和企业在市场经济运行中的地位与活动,一般都有明确的法律规定。
(二)社会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法和市场规制法
社会市场经济的基本含义和理想目标就是在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基础上鼓励和发展自有竞争的市场经济,同时通过各种经济立法和经济政策等政府干预措施,来防止市场自有竞争可能引起的垄断、贫富分化和经济社会的无政府状态,以便达到经济的持续、均衡发展,币值稳定、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实现大众的福利。
社会市场经济的直接起因是对战争期间严厉的经济统治的反感。
联邦德国之所以把它的市场经济称为“社会”市场经济,是因为德国人认为他们的市场经济必须具有“社会意识”。他们力图在个性自有与社会公平、个人积极性与社会平等之间建立平衡,使市场经济具有“社会意识”。
(三)政府主导型经济的宏观调控法与市场规制法
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强调企业与政府的合作,为此建立了二者直接对话和协调的机制,企业在政府调控的直接规范下自主程度相对较低。企业决策既受市场支配,又受政府影响,具有双重决策参数,而最终决策在长时间内与政府意图相一致。政策宏观调控直接指向企业时,实际上开辟了资源配置的另一通道,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作用有所下降。宏观调控手段侧重于经济计划和产业政策,追求力度和时间效应,由于存在政府对企业大量随机监督与指导的缘故,宏观调控的透明程度较低。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主要代表国家为法国和日本。
三、完善中国宏观调控与市场规制法律的构想
完善中国宏观调控法和市场规制法的构想,应该从五个方面出发:
第一,立足国情借鉴西方成功立法经验。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特殊时期,中国市场经济的法律化进程更多地表现为对西方相关法律制度的移植。欧美发达国家市场经济发展经历了数百年的时间,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宏观调控法和市场规制法也比较完善,如果吸收借鉴这些发达国家的成熟制度,正是研究西方宏观调控法和市场规制法的意识所在。
第二,制定一部宏观调控基本法。
第三,按现代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晚上宏观调控专项法,包括:关于经济计划法、关于产业政策法、关于财税宏观调控法、关于金融宏观调控法。
第四,对反垄断执行机关的构架:反垄断机构设立应当遵循科学合理、精干高效、权威独立原则,以及专家化和专业化标准。我国应当设立类似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的准司法反垄断专门机构――“国家公平贸易监督委员会”与“证监会”、“证监会”、“保监会”相对应。
参考文献:
[1] 刘翠红.资本主义发展趋势的研究[J].学周刊, 2011,(24)
[2] 何志鹏.西方国际经济法研究:重点、方法与立场[J]. 国际经济法学刊, 2009,(1)
[3] 叶秋华.西方宏观经济法与市场规制法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201
作者简介:
篇4
一、市场经济的概念及管理模式概念
市场经济又称自由市场经济,是一种经济体系,在这种经济体系下,产品与服务的生产及销售完全由自由市场的自由价格机制所引导,而不是像计划经济一样由国家引导。
真正的、现代意义上的管理,都是通过管理模式来进行。管理模式是在管理理念指导下构建起来的,有管理方法、管理模型、管理制度、管理工具、管理程序组成的管理行为体系结构。
二、煤炭企业管理模式及存在的问题
1.煤炭企业的管理模式
目前的煤炭企业管理模式大体上分为三种,即产品管理模式、产业管理模式、商业管理模式。(1)产品管理模式。这种模式主要适用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前的煤炭企业,它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必然存在模式。(2)产业管理模式。这种模式主要把煤炭产品作为煤炭企业单一的产品,或把产品的开发集中放在煤炭产品的开发上,或以“以煤为主,多种经营”的老套思路,单纯被动的解决下岗工作、在岗工作待遇等问题。这种模式大部分是一种机械式、跟进式的模式,这样的管理模式企业很难有突破性的发展。(3)商业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的根本点在于企业经营管理者把整个企业放在市场中来经营,而不是经营企业的产品或产业。这就要求煤炭企业在基于市场经济条件下来思考、操作。
2.企业经济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现在企业经济管理模式在运用过程中还是会出现一些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管理制度不够完善。目前,国内企业对内部管理制度不够重视。即使有部分企业制定了相关的管理制度,这些制度也没有脱离以往的管理理念,且存在很多问题与漏洞,缺乏实用性。(2)人力资源管理不合理。近年来,很多企业为了扩大企业的规模,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只重视技术人才而忽视了管理人才,使部分企业职员没有进行系统的培训,职员工作能力不高,职业素质较低,加上缺乏鼓励制度,导致工作效率不高,影响了企业的形象。(3)组织机构缺乏灵活性。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起步比较晚,发展时间太短,很多企业的组织机构还沿用以前计划经济的组织结构,使企业的组织机构缺乏灵活性,过于僵硬死板,不能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市场需求。
三、完善企业经济管理模式的措施
企业经济管理模式贯穿于企业经营活动的各个环节,如果想要改善经济管理模式就必须从多角度进行,而不是只是在某方面进行改革,否则会导致经济管理模式起不到相应管理的作用。
1.科学的经济管理制度
企业要想更好更快发展,就必须有适合企业本身运行的管理制度。科学合理的经济管理制度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制定策略及措施时会充分的考虑到全局意识与危机意识,并将企业未来的发展前景与所遇到的问题囊括其中,这样才能使企业的未来健康稳定发展。
2.优化企业内部人力资源
企业只靠科学的管理制度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优秀的管理人才和职员。提高企业在市场经济的竞争力,就要重视对人力资源的管理。只有对企业的职员进行相关的职业培训和教育工作,提高企业职员的专业素质和道德素质及实际操作水平,才能加快岗位技能人才的建设,提高层次、突出特色、增强技能,建立健全奖励机制与培养机制。
3.建立有效的组织机构
随着时代的发展,企业有了更高的发展目标,就需要建立一个有效的且符合市场经济需求的组织机构来促进企业更好更快的发展。企业管理者要以企业的实际情况为参考,以市场为导向,有效、科学的优化组织机构,从而保障企业的活力,使企业在市场经济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四、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管理模式引发的三点思考
1.煤炭开发要注意节约发展
煤炭资源作为是国民经济中的基础作用,其不可再生性告诉了我们要节约资源,坚持走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观的战略,认真落实依法关闭非法以及不合理的布局、资源浪费、没有安全保障的小煤矿。做好基本建设矿区生产接续的工作,稳定煤炭产业的规模,提倡依靠科技提高技术能力,提高煤炭回采率。
2.企业发展的目标
企业的发展目标不是把规模做大就行了,规模大风险相应的也就大了。企业的发展目标应该是把规模做大的同时,重视强大企业的实力,优化企业的发展策略。只有让企业永葆活力,才能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经济竞争中长远发展。
3.产业链、产品链的延伸
篇5
关键词:中国模式;政府竞争;财政分权;政企关系
中图分类号:F01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76X(2012)10—0003—06
一、中国增长奇迹的奥秘问题
中国的改革虽然是市场导向型的,但至今还没有建立起像发达国家那样完备的财产权、商业法和独立的司法制度,更没有像新古典主义经济学和华盛顿共识所倡导的那样实行自由市场经济的政策。按照美国的主流意识,只有美国模式(自由市场+政治民主),才能最终获得成功。
但是,中国却以新古典主义经济学无法解释的方式创造出了至今为止32年的“增长奇迹”,以及由此而来的生活质量全面提高和人口预期寿命的延长。虽然中国面临着诸如环境污染、腐败、财富和收入不均等程度提高(收入基尼系数达0.45—0.47)、城乡差距扩大、地区发展不平均等问题的挑战,但是,经济增长的潜在动力仍然强劲,似乎没有衰弱的明显迹象。面对亚洲金融危机和美国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等强大的外部冲击,中国经济都能安然无恙,保持较高增长。
这些事实促使人们想用“中国模式”这一概念来探讨其中的奥秘,追问这种模式的独特因素。如果说“中国模式”代表着一种独特的发展道路,那么,它的独特性的核心要素是什么呢?笔者的观点是:中国模式的核心特征是政府与企业之间的独特关系,而不是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中国特色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政府直接承担发展经济的职能。这种职能超越了提供公共物品、产业规制和稳定宏观经济等通常认可的经济职能。
这种中国特色的政府职能有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基础。英国和美国等西方社会把政府视为“必不可少的恶”。与这种观点不同,在中国文化传统中,政府一直被视为“必不可少的善”,是社会经济的自然管理者,是人民的监护者,是“父母官”,认定发展经济是政府天然的职责。按照这种观念,政府存在的合法性在于:通过选贤任能的政治安排,实践民本主义,从而实现富民强国。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质上就是想实现现代的市场经济学与传统文化中的人本思想之间的新组合。在中国人的眼中,真正的经济学是“经世济民”之学。能否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不仅成为各级政府评判自身业绩的标准,也成为老百姓评价政府工作成效的关键性指标。如果政府不能推动经济发展和改善民生,那么,它自然就丧失了合法性。在这种社会背景下,政府必然会把当地经济发展和地方利益作为追求的重要目标。为此,它们不仅会从制度和政策上努力创造有利于地方经济发展的宏观和外部环境,而且,还往往会更具体、更直接地介入到经济活动之中。
已有一批文献确认地方政府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推动力量。这类文献主要关注的是,行政管理的“分权化”、财政分权[1]和地方官员晋升激励“市场化”[2],如何成为激励地方政府之间的竞争和推动经济增长的关键性制度基础,但并没有细致描述地方政府之间的竞争是如何迫使政府与企业采取一种合作行为。在笔者看来,正是这种合作行为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市场化和经济增长。本文力图对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给予较细致的分析和说明。
二、政府主导的动力机制
相对于以自由市场为基础的欧美模式,中国模式以政府主导市场的发展为核心。中国模式虽然与同为“政府主导型”的东亚模式近似,但却有自身的独特性。这种独特性的根源在于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中国疆土辽阔,人口规模庞大(占世界人口的20%),而且各个地区之间的差异极大。如何处理好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关系,如何以最佳的方式将政府行为与经济发展联系起来,一直是中国必须面对的“政府治理”问题,这同时也是经济发展问题。
中国政府治理模式可以描述为“资源国有,中央集权,地方分级,官员任命制”,使国家具有“天下为公”的性质。
为了有效地治理国家,中国把政府划分为中央和地方两级,地方政府又分为四个层级:省级34个(包括两个特别行政区),地级333个,县级2 861个,乡级44 067个。地方政府并没有法律规定的固有权力,其行使的权力均来源于中央授权。
为了有效激励地方政府,在改革开放过程中,中国在中央集权的基础上进行了各级政府之间的分权改革。一是行政分权。通过把工商管理、税收、发展与改革等经济职能部门划归地方政府管理,不受上级职能部门的直接控制,使地方政府获得大量的经济决策权。同时,每一个这类职能部门又与上级相应部门存在密切的纵向合作关系。二是政治分权。改革之前,中央直接任命省级和地市两级官员。改革之后,中央只负责任命省级官员,赋予省级政府任命辖区内地市级官员的人事权;而在地方政府范围内,每一级官员的考核、任免、调动都由上一级党委和组织部门决定。
篇6
关键词:宏观调控 市场经济 国民经济 导向作用
政府在国家经济波动方面的影响,通常可以通过投资、消费和政府购买三个主要的方向来实现,而通过与相关原理和公式的应用,就可以通过对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有效运用来实现对国家经济的调节作用,以此来满足经济发展的不同时期所产生的不同需求,减少经济波动对国民经济所产生的影响。另外,通过宏观调控的作用能够将我国与他国的经济发展道路进行有效的区分,从而实现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发展。
一、宏观调控概述
宏观调控是指国家从经济运行的全局出发,按预定目标通过各种宏观经济政策、经济法规等对市场经济的运行从总量上和结构上进行调节、控制的活动。宏观调控是国家政府特别是中央政府的经济职能;是政府对国民经济的总体管理。
在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过程中,通常可以划分为两个显著的阶段,即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和国家干预的市场经济。在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的运行完全依靠市场机制的作用,而最为关键的影响因素就是市场价格的变动,通过市场来是实现对一切经济活动的解决。根据亚当·斯密的理论说,认为自由市场经济是一个国家经济政策发展的最好状态,通过市场来对各种经济活动进行调节,而在这个过程中,政府所扮演的角色就是守夜人。但是,市场并不是万能的,其本身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必然会产生各种缺陷,尤其是全球经济危机的产生,更是使得自由市场的理论受到了诸多的质疑。当市场机制发生特殊状况时,就充分体现出政府的作用,也就是宏观调控。根据宏观调控的理论依据,国家在市场调节机制失灵时,通过采取适当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保证经济的平衡性,当经济受到影响而发生衰退或者是膨胀时,可以通过扩张性政策或者是紧缩性政策来维持经济的平衡。
二、宏观调控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导向作用
1.为国家应对金融危机的冲击提供相应的经验。
如今的国际市场已经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而且日渐明显,在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也体现了我国经济的独特性。在2008发生的经济危机对世界经济都产生了严重的影响,而这次危机也充分说明,通过完全自由的市场机制无法实现对经济发展的全面控制,因此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是不可或缺的。在金融危机爆发之后,我国迅速对经济政策进行了调整,坚持保增长、调结构的基本政策思想,有效的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对国内经济产生的影响,从而在最短的时间内实现了经济的回升。由此也可以看出,政府宏观调控具有很大的优势,一方面表现在其具有很强的时效性,能够在短时内通过政府快速、大规模的政策对市场进行调整和引导,从而将受到金融危机影响所产生的经济趋缓的局势得到了很好的缓解,也增强了国民恢复经济的信心;另一方面则体现在其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针对性,能够从当前市场发展的形势出发,采取相应的货币政策和经济政策来适应经济发展所产生的不同变化,以此来促进经济拉动力的增强。
2.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方式的转变提供推动力。
市场机制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能够对市场资源配置起到重要的调整作用,为市场的发展带来更多的活力,与此同时其自身的局限性也逐渐体现出来。在通过政府宏观调整实现对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方面,需要注意的问题有以下几点:第一是宏观调控的手段的综合性,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全局问题的有效解决;第二是组织措施的有效执行,才能保证各项规划和政策的宏观导向作用转化为现实的政策与措施。综合的说,宏观调控政策的有效发挥,既要保证全局的利益,又要能够兼顾局部的利益,通过实践操作实现宏观调控强大的推动作用。
三、通过宏观调控的导向作用促进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
1.促进法律法规体系的完善和宏观调控模式的规范化
近几年来,我国国民经济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这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发展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然而,由于我国正处在经济转型的特殊时期,在政治改革和文化建设方面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这也是当前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基于此,在国民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必须要保证其符合历史发展规律,通过法律法规体系的完善,为经济宏观调控的有效运行提供基本的保障,以此促进宏观调控手段和机构的规范化。
2.通过宏观调控的科学性实现国民经济的稳定运行
政府在制定宏观调控有关政策的时候必须要广泛听取其他派以及社会各个阶层人士的建议,重视党外人员发出的声音,只有民主决策,群策群力,才会使我国宏观调控无论从内涵上还是从操作上成为符合国际惯例的、成熟的市场经济意义上的宏观调控,能够根据经济运行的变化及时迅速地调整宏观调控的力度与方向,更好地促进宏观调控目标的实现,充分发挥宏观调控对改善经济运行质量的作用。
3.加强产业结构调整与国家宏观调控的有效配合
我国在进行产业政策的制定时,必须要保证其与国家宏观调整政策的相适应,对于不同的产业和产品发展进行适当的鼓励或者是限制,以此促进资源结构的调整与优化,从而促进经济结构的不断完善。人民银行等金融部门也需要制定与国家宏观调控的政策相适应的措施促进信贷结构的完善,为商业银行的发展提供必要的信用支持。而商业银行也需要按照相关的产业政策进行贷款的科学管理,只有这样,才能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与宏观调控的协调发展。
结束语: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与完善,我国宏观调控的构建也需要向着市场化和规范化的方向不断发展,这样才能促进宏观调控目标的实现,从而更加有效的促进其在经济发展中推动作用的发挥。同时,为了促进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需要通过国家宏观调控实现经济总量和经济结构的调整有优化,才能促进经济的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篇7
一、市场与政府的关系——“看不见的手”与“看得见的手”
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创始人亚当斯密认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受着一只看不见的手的指导”。他指出,在市场的自发作用下,每个人为追求自己的目标而努力的时候,他就像被一只“看不见的手”指引着去实现公共利益。政府应放任经济自由发展,依靠市场自发调节。亚当斯密在主张由“看不见的手”充当社会经济主要调节器的同时,认为政府的经济职能是有限的,无非是充当一个经济上的“守夜人”的角色。
20世纪30年代前,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主要采用自由市场经济体制,这种体制特点在于强调市场自发调节,尽可能排除政府对市场经济的干预。市场机制广泛地发挥作用。而且,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市场机制的全面运行也确确实实空前地调动了人类的创造力与生产力,积累起巨额的财富与资本,给资本主义经济带来了极大的繁荣与社会进步。但随着资本主义向其高级阶段的发展,种种难题也随之出现,而且是市场本身无法克服的问题,这就是所谓的“市场失灵”。这些困厄与危机,是并非由“看不见的手”可以回春的恶疾。为了摆脱危机,资本主义各国运用不同的政府干预经济生活的措施,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一次次缓解矛盾或“化凶为吉”,在他们看来,首先是得力于“看得见的手”,即政府对市场的干预。
市场经济作为一种基本的资源配置方式,始终处在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之中,人们对市场经济的认识也在不断发展和深化。现在人们普遍认为,虽然市场机制可以有效地配置资源,但它不是万能的,市场机制最佳功能发挥所依赖的市场条件在现实经济生活中无法实现。
现代制度经济学家霍奇逊也曾经指出,一个纯粹的市场体系是行不通的,“一个市场系统必定渗透着国家的规章条例和干预”,“干预”本质上一定是制度性的,市场通过一张“制度网”发挥作用,这些制度不可避免地与国家和政府纠缠在一起。也就是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机制不可能完全脱离政府单纯地发挥作用,在市场作用的合理限度以外必须要有政府的作用。
二、政府对市场的作用——有时好,有时坏,有时不好不坏
政府如何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发挥积极的作用,或者说,政府对市场的干预是少一点好、还是多一点好?这一直是市场经济理论争论的焦点之一。
关于政府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反作用,正如恩格斯在致施米特的信中所指出的,国家权力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可能有三种:
(一)它可以沿着经济发展方向起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就会使经济发展比较快些;
(二)它可以沿着与经济发展相反的方向起作用,在这种情况下经济发展就会倒退甚至崩溃;
(三)或者是它可以阻碍经济发展沿着某些方向走,而推动它沿着另一种方向走。这第三种情况归根到底还是归结为前两种情况中的一种。但很明显,在第二种和第三种情况下,国家权力给经济发展造成巨大的损害,并能引起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的浪费。所以恩格斯又说:“一切政府甚至是最专制的政府,归根到底都只不过是本国状况所产生的经济必然性的执行者。它们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好的、坏的或不好不坏的——来执行;它们可以加速或延缓经济发展及其政治和法律的结果,可是最终它们还是要遵循这种发展。”
在这里,恩格斯对于国家政府对经济发展的反作用所作的精辟论述,表明了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这一原理。但是,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谈政府的作用,并不能只满足于这一原理,我们必须越来越多地使政府成为经济基础的内生因素而起作用。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政府,总是要运用市场机制在一定程度上达到其目的。
三、政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应当扮演的角色——是裁判员,而不是运动员
市场经济,毋论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抑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都有一个共同特征:以市场机制作为合理分配社会资源的基本手段。那就是,由企业充当经济活动的主体,根据市场的供求,合理地组织生产和营销,有效地满足消费者的需要,赢得最大利润。经济权力,特别是投资决策权,是掌握在企业而不是在政府手中;而政府作为“政治实体”,因其行为所遵循的多是“非经济原则”,本身并不适宜于掌握投资和营运资本。因此,凡属按经济原则经营的经济事业,均交给企业(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中当然是私人企业)去经营,政府不要干预。总之,政府依靠自己的财政力量及各种政策,努力建造一个良好的可供千万家企业充分表演其才能的经济大舞台。宏观经济学习惯于把市场的活动譬喻为球赛,企业是运动员,政府是裁判,政府不能既当裁判又当运动员,否则一定会导致混乱。
中外市场经济的实践表明,市场经济作为竞争经济,其本身却不能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这是因为,市场经济虽然较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在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国民经济发展方面具有显著的优越性,但是,它不是万能的,市场本身也存在一定的缺陷,主要是:经营者以自身的经济利益为本位,按照自己的意志依照商品价格的升降从事经营活动,自由放任,会导致市场经济的盲目性;又由于一些经营者为了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在竞争过程中会实施不正当竞争行为。特别是他们会利用自己的垄断地位或控制支配市场的优势,对社会财富进行不公平的剥夺,使许多经营者的经济利益受到损害造成不公平。然而,市场经济的缺陷,其机制自身无法克服;受自身经济利益驱使的经营者也不可能以自觉的行为来补救。为克服和补救市场经济的缺陷,维护公平有效的市场竞争,就要靠国家有意识地运用政策和法律进行引导。因此,国家对市场经济进行适度干预是必然的,不可缺少的。
E•S•萨瓦斯有一句名言:“政府的职责是掌舵而不是划桨。直接提供服务就是划桨,可政府并不擅长划桨”。的确,多掌舵少划桨的政府才是力量更加强大、更具有生机和活力的政府。因为,说到底,那些为航船掌舵的人对目的地影响的力量远比那些划桨的人要大得多。
掌舵只是一个形象而深刻的比喻,其含意是表明了政府的控制能力。因此,政府行为的方式问题,也就是政府如何调控社会、调控市场的问题。当然,正如掌舵人与划桨人的关系一样,政府对社会、市场的调控,是方向上的调控,其所要达到的结果是使社会和谐有序地发展,使企业充满生机和活力;凡是市场能办的,政府就不去办,凡是能由社会做的,就让社会去做。然而,市场经济下政府的作用必不可少,必须在自身财政能力所允可的范围内履行一些经济职能,弥补市场机制的缺陷。这些职能,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1)运用财政政策及货币政策,实施宏观经济管理,确保国民经济的稳定,尽可能防止过大、过频的波动;
(2)举办基础设施工程及公用事业,创立一个有效、有利的投资环境;
(3)确立各种经济立法及法规,维护全国市场的统一和正常秩序;
(4)实施产业政策,指导或引导产业结构的调整;
(5)运用收入政策及社会政策,维护社会公平及安定。
总之,在市场经济中,政府是经济大舞台的设计师和建筑者,但不是演员,演员是企业;政府是球赛中的裁判和巡边员,但不是运动员,运动员是企业。切忌“越俎代庖”。
四、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发挥政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积极作用,努力构建和谐社会——需要的不仅是共识,更是决心
(一)需要澄清的几种模糊认识
1.在市场经济下,政府放权,限制政府权力在经济体系中的使用范围,并不意味着权力的消失,而是意味着部分权力的转移。政府放权过程不是单纯地下放政府权力和实行政企分开,而是一个双向过程:一方面体现出权力要集中,如国家的宏观调控权;另一方面,权力要下放。也就是说政府对经济生活的宏观调控的程度与政企分开、权力下放的程度是一种互相制约的关系。要想停止政府对企业微观经济活动的直接干预,就必须强化政府对宏观经济生活的调控能力,否则就会导致经济生活的失控混乱。政府下放的只是部分权力,是把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权力切实交给企业。弄清这一点,有助于吸取我国改革中的经验教训,加速我国市场化进程,建立和完善政府宏观调控机制。
2.在市场化过程中企业和社会权力的强化并不必然地意味着政府权力的弱化。关于这一问题的认识,众所周知,在经济体系中政府权力范围的广泛程度和政府行使权力的有效程度并不是一回事,如果抽象地、笼统地谈权力的强弱就混淆了这种区别。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调节作用,市场化要求限制政府权力在经济体系中的使用范围,也就是要把政府权力在经济体系中的使用限制在其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同时,根据权力有限的原则,正如加里•沃塞曼所论述的:“权力有限的政府原则意味着政府的权力要受被管理者的权力和自由所限制。这一原则基于立府的根本思想:人们把宪法列举的权力和职责授予政府,同时把其余的权力留给自己。这项政府协定意味着政府的行动必须依据法律规定,而法律是得到被管理者的同意(虽然是间接的)而批准的。”因此,在经济体系中,对政府权力需要限制的是权力使用的范围,而不是范围内政府行使权力的有效性。在政府权限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政府应拥有不可动摇的绝对权威。
3.政府在经济体系中行使权力的范围、程度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政府在市场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根据市场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时期,政府行使权力的范围、程度也会有所不同。这种发展变化,是由市场经济发展各个阶段上的具体情况决定的,具有客观性。经济发展阶段上市场经济发育程度和经济发展水平两者之间存有较大的关联,一般地,在市场经济发育程度不高,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情况下,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就比较突出,因为培育市场体系发展,弥补市场的缺陷和不足,组织经济活动,都必须依靠政府力量才能完成。而在市场发展较成熟、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情况下,政府作用的程度和范围就有所下降,市场作用变的越来越大,在这种情况下,政府重新选择经济运行机制,采取积极不干预的经济政策就成为必要。因此,正确认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前所处的发展阶段是有效发挥我国政府作用的关键。
(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现状分析
从总体上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地位已经确立。但也应当看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相对于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文化体制和社会建设等方面的改革显得滞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制度、体制和机制仍然存在。一是计划经济时期遗留下来的深层体制问题还未得到根本性的解决。我国改革尽管已走过了20多年的历程,触及到各个层面,攻克了不少难关,但仍然处于攻坚阶段,旧体制要从根本上实现向新体制的转轨依然面临着十分艰巨的任务,还必须解决不少难度很大的深层次问题。比如,国有企业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这一目标早在1993年就已经确定,这项工作也一直在做,但目前国有企业离规范的现代公司制度、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还很远,部分地区的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甚至出现走形变样的情况。政府管理体制改革、社会事业体制改革、金融体制改革、垄断行业改革等仍处于滞后状态,还没有真正触及到深层问题,改革的任务还相当繁重。二是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前没有暴露或不甚明显的问题,现在日益突出。比如城乡协调发展问题,经济和社会协调全面发展问题,农民收入增长缓慢问题等等。这些问题之所以出现且不能很好解决,究其根本原因都在于相关体制未能理顺。实践表明,要实现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和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解决农民收入增长缓慢问题,必须深化农村改革,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体制,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健全区域互动机制,完善公共财政体制,等等。三是改革在各个领域的进展不平衡。囿于利益关系和配套条件等诸多原因,既定的改革有的进展缓慢,有的还没有取得实质性突破,还有的深层次改革尚未破题。总的来说,改革滞后于开放,宏观改革滞后于微观改革,政府改革滞后于企业改革。四是改革的深入、开放的扩展和发展格局的变化,给制度、体制和机制创新提出了亟待解决又难以解决的新课题。比如,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加速,特别是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进入后过渡期,经济管理必须按世贸组织规则和国际通行规则办事,这对政府管理方式、管理制度和管理能力也提出了新挑战、新要求。所有这些都表明,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三)加强和改善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又快又好发展
篇8
关键词:经济法 民商法 行政法 市民社会
近十年来,我国法学界对此一直存在着争论,焦点其实主要集中在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是什么以及经济法如何与其他相关部门法共存?根据文献,法学界对此观点主要有“密切联系 论”、“行政经济法论”以及“国家干预经济说”等,这些理论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学术研究,但是也各自存在一些缺陷,潜在影响了司法活动。随着民法、行政法现代化,这些部门法之间的融合现象带来的影响将会越来越明显,也急需探讨和寻找应对之策。因此,本文主要从理论渊源的角度,追溯三者的关系分界,并试图提出一些协调建议。
1.经济法与民商法、行政法的理论渊源
经济法、民商法与行政法的分界、冲突与融合,从本质上反映了人类有史以来有关国家与市民社会之间关系的变迁。马克思曾说过:“在人们的生产力发展的一定状况下,就会有一定的交换和消费形式。在生产、交换和消费发展的一定阶段上,就会有一定的社会制度、家庭、等级或阶级组织。有一定的市民社会,就会有不过是市民社会的正式表现的一定的政治国家”[1]。可见,无论在哪个历史时期,市民社会和国家之间都是对立统一的,前者是私法的领域,主要由民商法调整,而后者则是公法的领域,主要由行政法和刑法来调整,二者共同建构了人类生活。
其实,在中世纪的欧洲,教会代表国家控制着生活的方方面面,市民社会并未形成,人们在神权和皇权的压制下苟延残喘。随着文艺复兴和法国大革命的爆发,民众意识逐渐觉醒,“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博爱的思想深入人心,市民社会得到发展,并与国家形成既对立又互补的关系。在这种社会条件下,“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私法自治”、“契约自由”等迅速成为民商法的基本原则和理念,民商法典成为市民社会自治的工具,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由此走向繁荣。然而,由于人类的有限理性和市场缺陷,自由经济在发展过程中难免走向危机和矛盾,在极度繁荣的背后是周期性的衰退,由此带来的社会经济矛盾持续不断。这时,人类开始反思自由市场经济的缺陷,引入国家来调控经济,提供公共物品,市民社会则暂时让贤。国家对经济进程的干预主要通过法律手段来进行,通过对形式上的自由、平等进行修正,来保障实质上的自由平等,完全颠覆了以往民商法的传统理念,也大大超出了传统行政法的职能,于是“经济法”的概念应运而生。20世纪九十年代,国家主义的矛盾日益突出,国家为主导的治理模式因为官僚作风、机构臃肿和低效率被广为诟病,市民社会又逐渐回归并与政府共同构成一个多元治理体系,经济法是政治国家介入经济的结果,超越了传统的行政管理职能,民商法则体系了市民社会自治能力,三者在主体上存在重合,在职能上交叉融合,共同维持着社会的和谐发展。
2.经济法与民商法、行政法之间的关系
2.1经济法与民商法
民商法与经济法代表了两种不同的社会治理机制。前者主要是顺应自由市场经济的发展而出现的,用于规范市场主体的行为,保障市场的公平竞争与要素的自由流动。然而,市场经济具有天生缺陷,难以完全依靠自我调节来走出困境。因此,后者就诞生了。经济法主要试图借助国家的力量,将市场中的不稳定因素控制下来,通过宏观调控和公共物品供给,维持市场经济的自由、平等以及稳定的内在特质。因此,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经济法奠定了和维持了市场经济及民商法的基础,如果没有经济法,市场缺陷和障碍将会破坏传统民商法所确立的理念、价值和原则。尽管如此,二者仍有着本质的区别,具体如下:
第一,二者所调整的社会关系不同。具体来说,民商法是属于市民社会的法律,它主要用于调整市场经济中各个平等主体之间的关系,具有某种自发性;经济法则是从国家层面出发,着眼于整个社会经济领域,试图从宏观角度解决市场经济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降低社会经济风险,维持和谐可持续发展。
第二,二者在价值目标和基本原则上有所不同。公平与效率、自由与秩序、安全与发展是“两法”的价值目标,它们既有通用的基本价值,也有各自特定的基本原则[2]。具体来说,民商法崇尚经济理性和自由,强调市场主体的平等、效率。经济法则主张有限理性原则,强调市场经济的秩序和公义,主张通过调控和再分配来维护弱势人群的利益。虽然二者的价值目标和基本原则稍有偏差,但是总体上应该能够相互兼顾和依存,共同维持市场和社会的稳定。
2.2经济法与行政法
随着国家与市民社会之间合作的日益紧密,各个部门法的融合进程也在加快。然而,彼此的差异还是较为明显。为了避免国家权力过度膨胀,行政法主要致力于规定政府行为和职权范围,保护个人权利和市民社会的发展。经济法则是一定条件下,赋予政治国家干预市场的权力。二者互相配合共同行使国家权力,维持国家与市民社会之间的关系。二者的区别如下:
第一,两者调整的对象不同。经济法调整的是因国家干预而形成的经济管理关 系和宏观调控关系;行政法则调整的是行政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监督关系[3]。
第二,利益出发点和价值取向不同。每个部门法产生的初衷都是为了保护和协调特定主体间的利益。经济法的出现,既是为了调整市场的盲目性,维护经济稳定,又是为了防止政府权力过度膨胀和,它从社会整体利益出来,具有公平正义的价值取向。而行政法主要是从市民社会角度出发,限制政府的行政行为,其更注重程序正义。
3.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如何协调三者之间的关系
3.1转变观念,加快经济法发展,调整好国家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经过改革开放,我国初步建立了市场经济体制,市场主体间自由竞争,政府只发挥宏观调控的作用。然而,旧体制的影响,我国原有的民商法和行政法存在比较多问题,政府权力制衡机制比较欠缺,经济法未能起到协调国家与社会关系的作用。因此,当前我们应该破除传统观念,确定市场经济的核心作用,同时限制政府权力,建立完善行政法,保持国家与社会之间的距离。最后,应该发挥经济法的居中协调作用,保护社会的整理利益,三法合一,共同推进中国经济社会发展。
3.2注意部门法律衔接,促进我国法制建设
过去几十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很多人主张通过制定法律,来加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然而,当前我国法制体系的现状是,各类法律空前繁多,部门法之间相互交叉重合现象严重,彼此之间无法衔接,甚至有些法律根本不能得到真正的实施。这种交叉与重合即使在民商法、行政法以及劳动法之间,也是客观存在的,而且破坏了法律体系的整体和谐[4]。因此,我们必须深入研究经济法、民商法、行政法三者之间的关系及其运行规律,只有这样,才能制定出适合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法律。
参考文献:
[1]藤丹丹.论经济法与民商法、行政法三者之间协调关系[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5)
[2]王全兴、管斌.民商法与经济法关系论纲[J].法商研究,2000(5)
篇9
[关键词] 资本主义 经济危机 短缺经济 风险分配
一、资本主义与经济危机
1825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第一次经济危机并周期性复发,1929年至1933年美国爆发了前所未有的经济危机,对生产力和社会秩序造成极大破坏,大量闲置商品被毁,生产急剧萎缩,企业纷纷破产,工人失业激增,信用关系毁损,社会矛盾激化。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在《经济学》中苦言道:“在我们国家的历史上,我们的经济制度都受到动荡的经济周期的折磨。”经济危机不是偶然的,而是由资本主义内在固有的基本矛盾激化的必然结果。
经济危机的实质是资本运行非连续与总供求失衡的生产相对过剩。资本的本性在于无限增殖,在内在利润动力和外在竞争压力的推动下,资本家将作为资本初始形式的货币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准备剩余价值生产的物质基础和人力资源,利用劳动力商品的特殊使用价值创造剩余价值,再通过销售收回预付资本和实现剩余价值,赓续新一轮更大限度的资本增殖。用资本运行一般过程的一次货币资本循环为参照,公式表示为G―W…P…W′―G′。
首先,货币资本,G―W,资本家把新资本投入或原有资本转移到利润率高的部门及部门内的某种产品。从全社会来看,社会资本亦步亦趋汇集成利润率高的部门及部门内某种产品的生产资本。由于技术革新和科学管理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与剥削率的个别企业生产的有组织性,剩余价值扩增,商品产量大幅增加,这也正是资本主义经济虚假繁荣的最高表现。然而,对于劳动力价值不断下降的支付能力有限的劳动人民即一般消费者来说,无力也无需消费如此庞大的商品量,对商品资本转化为货币资本W′―G′形成阻滞。其次,G―W…P…W′仍在运行,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社会资本中大部分都是商品资本(包括其独立形式的商业资本),资本运行的三种职能形式和三个阶段在时间上不继起,空间上不并存,形成商品资本一元化,大量商品积压,无法实现商品包含的预付资本尤其是剩余价值。同时,由于资本都往个别领域投入和转移,造成资本主义两大部类的生产比例严重失衡以及同一部类内差别商品生产的比例失衡,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顺利进行的Ⅰ4 000c + 400Δc 、750v + 50Δv +600m/x、(1 000v + 100Δv + 500m/x)与Ⅱ(1 500c + 100Δc)三方面交换的价值补偿和实物替换无以实现。最后,整个社会生产无政府主义的经济运行处于商品资本绝对优势、社会总产品实现的三大交换形式脱节、劳动者购买力和需求有限并存的态势。最终只能听任市场自发地以周期性经济危机的强制和破坏形式消除过剩的生产能力。
因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资本运行非连续与总供求失衡的生产相对过剩。
二、生产过剩与短缺经济
匈牙利经济学家科尔内对社会主义国家经济运行的研究中提出短缺经济理论,认为社会主义国家对经济运行实行强有力的中央计划控制,分配制度上的平均主义,致使生产动力和经营效率不足,形成绝对的卖方市场,全社会有效需求受到压制,民众生活水平低下。从而鼓吹自由市场经济,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使市场主体和生产要素依照价格信号自由流动和配置。短缺经济理论一方面事实上反映出社会主义国家计划经济体制运行的局限性,当然这种局限是对经济危机可能性的过度反制。另一方面却没有充分研究作为周期性生产过剩的资本主义国家存在的短缺经济问题。可以说,短缺经济恰恰是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另一种有力解释。
资本主义短缺经济的各环节包括需求短缺、资本短缺、生产短缺和生存短缺。第一,需求短缺是工人有支付能力需求有限而造成的消费抑制。第二,由于社会总资本都变成商品资本,货币资本和生产资本严重短缺;第三,由于生产资本短缺,连基本需求消费品的生产也无以进行;第四,生存短缺是短缺经济最大风险所在,经济危机对社会秩序的极大破坏,失业、贫困、犯罪致使工人连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中最低层次的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也无法保障。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过剩与短缺的矛盾统一。
三、风险分配与新秩序
周期性的经济危机将资本主义绘制成一种过剩与短缺畸形共生的风险社会。所谓风险,是资本主义经济运行所产生的一种可能的、潜在的危害。这意味着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的财富创造与财富分配的过程同时也是风险制造与风险分配的过程。由于风险对运营经济成本与资本增殖的压力,资本家必须进行风险分配,方式有三,其一,资本家自包风险成本,缩减资本投入,但这也会减少资本增殖程度;其二,若将过剩产品低价甚至以福利形式返还社会,资本增殖的本性就会殆灭,资本家就变成慈善家;其三,将风险成本以压缩工资与工人“分担”,尽管符合资本家意愿,但这一选择不仅不能有效解决经济危机,反而会愈加削弱工人支付能力甚至演化为政治危机,迫使生存底线边缘化的无产阶级资本主义。
要根本克服经济危机,只有彻底切除资本主义的内在痼疾即社会化大生产与生产资料私有的矛盾,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把计划和市场两种经济手段的优点相结合,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为现代经济社会发展新秩序的历史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美]保罗•萨缪尔森: 经济学(10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篇10
关键词:市场失灵;股市低靡;政府干预
绪论
市场经济又称自由市场经济或自由企业经济,它是一种经济体系。在这种体系下产品和服务的生产及销售完全由市场的自由价格机制所引导,而不像计划经济由国家所引导。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现了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变,已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这一体系中,市场调节、政府干预、自由竞争和宏观调控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组成要素。
一、我国市场经济现状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走向完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框架基本形成,股份制改革取得积极进展。2003年以来,共有33家中央企业在境内外上市,公司制企业户数比重由2D02年的30.4%提高到2006年的64.2%;国有中小企业改制面达85%以上。国有企业联合重组步伐加快,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和分离企业办社会职能的工作成效明显。垄断行业体制改革顺利推进.电力行业逐步实现厂、网分离;组建了国家邮政局和中国邮政集团公司;铁路、电信、民航等行业的企业重组工作也已基本完成。
随着我国投资管理体制积极推进,财税体制改革继续深化,金融体制加快创新。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汇率形成机制和利率市场化改革迈出重大步伐。我国的市场经济已进入了飞速发展的阶段,它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同时,我们应清醒地认识到硬币的两面性,市场经济并不是万能的。过度的自由竞争、价格浮动乃至供求失衡所带来的负作用也同时阻碍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
二、市场经济失灵的原因
(一)经济竞争的不理智性。
1 公共资源的过度使用。
生产过度依赖于公共资源(如以江湖河流为主要对象)。这类资源既在技术上难以划分归属,又在使用中不宜明晰归属。正因为如此,生产者受市场机制追求最大化利润的驱使,往往会对这些公共资源出现掠夺式使用,而不能给资源以休养生息。
2 竞争失败和市场垄断的形成。
竞争是市场经济中的动力机制。一方面,由于分工的发展使产品之间的差异不断拉大,资本规模扩大和交易成本的增加,阻碍了资本的自由转移和自由竞争。另一方面,市场垄断的出现减弱了竞争的程度,使竞争的作用下降。造成市场垄断的主要原因是技术进步;市场扩大;企业为获得规模效应而进行的兼并。一旦企业获利依赖于垄断地位,竞争与技术进步就会受到抑制。
(二)外部环境的不稳定性。
外部环境不稳定性(如经济危机、股市崩溃、投机泡沫、金融危机)。给予国民经济的打击就是致命的。这种不稳定性造成通货膨胀和失业,或消费和投资不平衡。失业是市场机制作用的丰要后果,从微观看,当资本为追求规模经营,提高生产效率时,劳动力被机器排斥;从宏观看,市场经济运行的周期变化,对劳动力需求的不稳定性,也需要有产业后备军的存在,以满足生产高涨时对新增劳动力的需要。
(三)社会分配的不公平性。
1 收入与财富分配不公。
从市场机制自身作用看,资本拥有越多在竞争中越有利,效率提高的可能性也越大,收入与财富向资本与效率的集中也越大。此外,资本家对其雇员的剥夺,也使一些人更趋于贫困,造成了收入与财富分配的进一步拉大。这种拉大又会由于影响到消费水平而使市场相对缩小,进而影响到生产,制约社会经济资源的充分利用,使社会经济资源不能实现最大效用。
2 区域经济不协调。
市场机制的作用扩大了地区之间的不平衡现象,一些经济条件优越,发展起点较高的地区,发展也越有利。随着这些地区经济的发展,劳动力素质、管理水平等会相对较高,可以支付给被利用的资源要素的价格也高,也就越能吸引优质的各种资源发展当地经济。那些落后地区也会因经济发展所必须的优质要素资源的流失而越发落后,区域经济差距会拉大。再是因为不同地区有不同的利益,在不同地区使用自然资源过程中也会出相互损害的问题,从而造成了区域间经济发展的不协调与危害。
三、解决市场经济失灵的对策
政府干预的定义很广泛,通过材料分析,整理出如下概念:一是政府干预是作为国家权力机关中的行政机关通过行政活动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干预,在否定市场机制作用的前提下,政府对经济的直接干预,而政府宏观调控是在肯定市场机制作用的前提下,更多地借助宏观调控政策等经济手段对经济运行的调节。二是解决市场经济失灵的问题,要求我们转变政府职能,改善宏观调控,既要使经济以市场机制为主体进行配置资源,又不能让它完全自发的运行,政府应该有所作为。转变政府经济职能,关键要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切实把政府的经济管理职能转移到为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上来。针对市场经济失灵的三大表现,作为经济主体的各级政府,发挥应有的经济职能解决市场失灵问题,可以采取如下对策。
(一)保证公共资源的有效供给。
政府要做好提供公共物品的工作,搞好基础设施建设,以保证整个国民经济良好的“硬件条件”。同时,政府还要承担起那些投资规模大、资金回收期长而又是对经济发展起重大影响作用的项目,如国防建设、教育、医疗卫生、南水北调等。这样,既解决了市场不能提供公共物品的有效供给问题,保证了国民经济正常运行;同时,政府投资在过程中还可以解决相当一部分下岗工人的再就业问题,也可以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投资和生产,从而推动经济的繁荣。
(二)努力缩小地区差异。
政府要通过收入政策、税收政策和其他相关政策,努力缩小地区、城乡之间以及居民收入水平的差距。要加强对区域发展的协调和指导,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有效发挥中部地区综合优势,支持中西部地区加快改革发展,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鼓励东部有条件地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在收入分配方面,政府要进行效率与公平兼顾的导向,通过政策的倾斜,对不同地区和社会成员之间进行公平与否的评价和调整。通过转移支付、完善税收制度、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以扶持弱势群体,调节公众的心理平衡,达到维护经济稳定发展的目的。
四、结语
政府干预主要是指政府对市场经济运行过程的调控和规制.其基本 内容是借助于公关权利对市场运行的协调。政府的决策不可能完全正确;政府角色错位,即政府未能恪守其“增进市场论”的基本角色,干预的范围和力度过大,超出了矫正市场失灵、维护市场机制顺畅运行的合理界限。认清了政府失灵的原因,我们就能更好的利用政府积极干预解决市场失灵的问题,从而实现我国市场经济快速稳健的前进、发展。
参考文献:
[1].《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l H1.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
12]徐策.张伟超.《市场失灵的三大表现及其宏观调控对策》口].经济学家,2006
[3]丁长清. 《中国历史上政府干预市场问题的考察》口].南开学报,2001.(4)
- 上一篇:医保管理暂行办法
- 下一篇:教育教学典型经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