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核心经验范文
时间:2024-01-09 17:46:4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学前教育核心经验,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论文摘 要:环境微生物实验是环境学领域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本文以传统的实验教学方式为基础,提出了以“先立观念,互动教学,科研教学”实验教学模式为核心的实践经验,并从中获得了一些启发与体会。
环境微生物学作为环境工程专业、环境科学专业的必修专业基础课,是以普通微生物学为基础,并在研究微生物学的一般规律的同时,更注重微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的一门课程[1]。环境微生物是微观的、肉眼看不见的,需要抽象思维,总体而言枯燥乏味。所学知识虽与专业相关,但学生尚未接触科学研究,所学内容离日常生活较远,学习目的性大打折扣,难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因此,与其他专业的微生物课程类似,在进行环境微生物学的理论教学的同时,配合一定课时量的实验教学,以其调动学生对理论学习的兴趣,提高对理论知识的认知能力。
另一方面,随着环境微生物学的发展,例如无菌操作、培养基制备、消毒与灭菌、微生物的培养分离计数等微生物学中最基本的一些技术在环境污染处理等生产研究领域中应用十分广泛,对整个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发展发挥着重大作用。因而,微生物实验教学也是课程理论与实践应用相结合的桥梁和纽带,在学生专业技能培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那么,如何充分调配环境微生物学实验的内容及授课方式,让学生真正掌握所学知识,培养具备理论知识扎实、动手能力强且能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创新能力的学生,一直是值得思考和努力的问题。本文根据环境微生物学实验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先立观念,互动教学,科研教学”为中心思想的教学方法,以其为进一步提高环境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效率提供系列应对策略。
1 先立观念
微生物实验与物理化学实验不同,其研究对象是形体微小、分布广泛、无处不在的细菌、病毒和真菌。尤其是在进行某种微生物的分离、纯化及培养过程中,无菌操作技术是整个实验的重点。尚未接触微生物学实验的学生不能深刻注意到与其它学科实验的差异。其它学科实验的操作是在开放的空气中进行的,而微生物学实验尤其是研究工作中,许多实验操作是在相对隔离的环境中进行的,以保证不受环境中微生物的污染。因此,在学生尚未养成不良实验习惯之前,就必须让其建立无菌操作的概念。笔者在第一次课堂上,就针对整个课程周期内的行为规范要求做一次详细说明,培养学生规范的操作技术。让学生理解什么样的操作是规范的,什么样的操作会引起实验的失败。结果表明,缺少这部分内容的教育,在后面的实验活动中,学生往往会不自觉养成一些不良习惯,无菌操作概念则相当薄弱。因此,我们强调先立观念。大学的环境微生物学实验是他们第一次接触微生物,在最初阶段就让学生知道整个课程的基本规范,会让他们受益匪浅。
2 互动教学应贯穿整个实验教学
常规的实验教学,通常由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两部分组成。即,教师讲解本次实验的目的、原理、材料、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然后学生各自分组按操作步骤进行实验。此处,教师的课前讲解是学生进行实验的前提与基础,是学生是否能充分理解本次实验流程的关键要素。因此,教师工作者十分关注如何能提高教师讲解的效率以扩大学生的理解[2]。笔者发现,若将互动教学法引入到实验课中,同样十分有效,它是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两个主观能动性的教学方法。那么实验课的互动教学法是以何形式出现的呢?笔者通过实践,摸索出了“问答式”、“答问式”、“师生讨论启发式”、“实验结果展现”、“多媒体教学”等多种形式,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有选择地加以使用。
(1)“问答式”与“答问式”。“问答式”即在讲完实验理论后由教师针对本次实验的关键问题进行提问,然后由学生回答。如“细菌涂片制备与染色”实验中,教师可以询问学生革兰氏染色的原理与步骤等。这不仅能促进学生理解的效率,还能让教师从中了解学生的掌握程度,并可针对学生不懂之处解答;“答问式”则通常在“问答式”之后,即要求学生针对实验提出若干个问题,由教师回答。众所周知,在大多数情况下,中国学生往往会带着疑问进行实验操作,直至出现问题后才会找老师解答,或甚至不问。而这种情况对于实验操作教学是十分不利的。因此,培养学生在实验前把整个过程弄明白,不留疑问的进行后面的实验,是教师们一直以来努力的目标。笔者发现,从第一次课程点名鼓励提问,到后面几次课的踊跃提问,宽松的互动问题环节还是比较受欢迎的。其中有很多问题是教师认为比较简单的一些操作,所以先前并未讲解透彻,而学生却一知半解。当他们提问后教师解答,则能让整个实验的进行事半功倍。因此,让学生习惯并喜欢“答问式”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也是一个非常有利于教学效果的方法。
(2)“师生讨论启发式”分两种形式,即口头和书面形式。口头形式通常在课内完成,即在学生在实验期间,与老师的交流。如此,使学生学到较多实验知识与技巧。并且,教师可在下课前集中讲解实验过程中出现的新现象、新问题,纠正学生常见的习惯性错误,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操作习惯。书面形式,则是要求同学在完成课内的实验操作后,实验报告除了目的、原理、方法、结果和思考题外,还应有相应的分析和讨论。以往,学生撰写报告往往把实验原理、材料、操作方法和实验数据等简单地罗列,未能对实验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讨论。为了使学生深刻理解和掌握实验内容,探讨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原因,提高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和实施解决方案的能力,笔者要求学生如实记录操作步骤和实验结果,尤其是鼓励将操作步骤以图示的方式表示出来,而非从资料上抄下来大段大段的文字。此外,鼓励其将实验中出现的各种结果进行分析讨论,对于实验取得与预期相符结果的,分析成功的关键和经验。对于未取得预期结果的,分析导致实验失败的原因。对于学生提交的实验报告,教师在批阅过程中逐一点评。笔者在评阅实验报告时常遇到以下内容:“本次实验失败了,主要原因可能是培养基制备时琼脂浓度过低”;“这次实验我们成功分离到了纤维素降解菌”。这让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对课程的意见与想法,能促进今后课程开展的及时改进。
(3)“结果展现式”应用的典型例子就是在“显微镜的使用与细菌形态观察”这一实验。这个实验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让学生通过显微镜的观察,对各种微生物细胞的基本形态特征有一个直接的感性认识。笔者所在教学实验室建立了一个互动实验室平台,即教师显微镜下的视野能直接投影到大屏幕让全体学生看到,每组学生用的显微镜视野也能切换到大屏幕上去。如此一来,所有同学都能看到老师做的微生物装片情况,各组之间的情况大家也一目了然。在观察微生物的形态、大小时,学生对看到显微镜下的物体常有误认。实验中,常常有学生把杂质当作了细菌细胞,需经过老师的指点才能看到了真正的细菌细胞。在互动教室中教师可以在大屏幕上对每一个成像进行分析辨认,从而轻松让每一个学生看到各个小组制作的真实菌体。另外,同学与同学之间也会就实验现象差异进行讨论,交流成功或失败的经验。笔者曾对学生做了调查,90%以上同学都十分认可将自己的实验成果与全班分享。
(4)随着科学的发展,理论部分的教学已离不开多媒体教学,但实验教学大多数仍保持着固有形式,如板书等。为了能在有限的课时内准确生动地将最基本的操作技术介绍给学生,提高实验课程的教学水平,我们在将多媒体技术应用到微生物学实验课程教学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受到了学生的普遍欢迎。即每次课程均会播放一段教学视频,如“培养基的配制与分装”、“玻璃器皿的包扎”、“细菌的接种”、“革兰氏染色”等。通过生动形象的教学示范,可以让学生更为形象的了解微生物操作技术的细节要求,培养出微生物操作技术更为扎实的学生。或者在“污水中常见微生物观察”实验中,让学生观察后拍摄照片视频录像,并对影响资料进行标注,如添加标尺、调节曝光时间等,通过提高学生的兴趣来增强他们对知识点的记忆。因此,充分利用多媒体的有利条件,将实验课程教学建立在现代教育技术的平台上应逐渐成为当前形式下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目标[3]。
3 实验教学与科研教学的关系
3.1 验证性与研究性教学的有机结合
微生物实验课的开设大多是根据理论教学的进度,设置相对应的实验。实验项目来自实验指导书,书中从实验目的、原理、器材、步骤及注意事项等内容都作了全面而具体的说明,所做实验基本上都是验证性的,学生只需照做,最后完成实验报告即可。整个过程缺少了能让学生好好动脑思考的环节。虽然,实验项目的选择都是从众多实验中筛选出来的具有实际应用价值,但大多是相对孤立的,学生会搞不清实验一和实验二之间有没有关系,有没有学的必要。如果,教师将其中一部分验证性实验项目进行科学合理的串联,使学生掌握基本操作技术后,适当安排一些研究性的实验项目。将实验项目告知学生,要求学生参考实验指导书和相关的期刊,分组写出试验设计,进行研究性学习。教师对各个小组进行具体指导,包括实验步骤、实验所需器材的准备等。同时,鼓励各小组选择不同的实验项目,观察结果时互相交流讨论。如“污水中大肠菌群的测定”这一实验中,可告诉学生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5750.12-2006中的多管发酵法,由学生自行去网络资源中查找具体的资料,制作实验方案,由教师审核后开展实验。
3.2 研究性与开放性教学的循序渐进
虽然,上述研究性实验项目能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及设计能力,但是以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而言仍然是不够的。因此,还可开设一些开放性实验课程,即3~4个学生组成的项目小组选择某位专业指导老师,开展一个结果未知的研究项目,实现实验教学与科研的真正结合[4]。如“化工废水中某降解菌株的筛选分离”、“水体藻类对某化合污染物的响应研究”等。课题组独立完成实验方案实施的全过程,指导教师随时对实验过程中的技术重点、难点进行指导和把关。教师除平时进行指导外,还定期组织学生进行学术交流。通过学术交流便于指导教师详细掌握各组的实验进度、存在问题等,并指出努力方向。实验结束时,每名学生写出正式规格的实验研究论文,由指导老师进行评定并备案。
总之,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正在普遍实施,我们针对环境微生物实验教学进行的一些“互动”改革,仍是初步探索,期望能对进一步推动实验教学改革的进程提供一些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1] 李靖,周玉林,关杰.环境微生物学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微生物学通报,2009,36(11):1766~1771.
[2] 祝伟,何冬兰.浅谈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j].安徽农学通报,2010,16(5):180~182.
篇2
具有中国本土文化特色、承载中国价值观念的原创力作
《美慧树》打破了以往儿童图书总是以童话故事为主的局限,也突破了图画书作者大多是儿童文学作家的常规。作者中既有曾获国际安徒生奖提名的国内儿童文学作家、画家,也有国内环保志愿者、旅居海外的华人画家甚至浪漫主义诗人。在内容上。有关于濒危物种西伯利亚鹤成长和生存环境的科普纪实;有以简约方式讲述钱的历史和功能的社会常识;有海外华人关于吃、家庭、中国传统味道的回忆;有中国诗人对生命意义、对人生价值的呐喊和宣告。全套图画书经过一流儿童插画家的巧手绘制,表现力强、制作精良,是一套具有中国本土文化特色、承载中国价值观念的原创力作。
立足于中国儿童早期学经验研究的教育资源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化程度的提高,“由专业少儿社出版少儿图书”的小格局被彻底打破,各出版社在进军少儿图书市场的过程中的专业性定位显得极为重要。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的专业性在《美慧树》中体现得尤为明显。《美慧树》建立在华东师范大学关于儿童学习与发展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创新性地将图画书与儿童生活经验紧密结合,以儿童生活中能看到、接触到的事物为切入点,将有益于儿童学习和发展的核心经验以精心设计的图画书形式呈现。在主题选取、内容编排、绘图设计、语言表达等方面都得到了儿童教育专家及教育实践工作者的指导,而且在创作过程中还不断从孩子中获得反馈意见,使作品更贴近儿童的生活兴趣和阅读习惯,阅读性和教育性兼容。这套图画书不仅为家庭教育提供正能量养分。也是幼儿园课程的最佳配套资源。教师可以根据图画书中的主题内容延伸设计一系列活动,让幼儿在健康、科学、艺术、语言、社会等领域获得核心经验的发展。
篇3
学前教育工作计划1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xx市教科院以“立足幼儿发展 提高保教质量”为核心理念,以贯彻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行动研究为主线,遵循“按需教研、按需服务、按需指导”的原则,引领全市各级各类幼儿园开展常态教研、专题教研,关注四个“注重”:注重课程资源开发,注重游戏环境创设,注重幼儿自主游戏,注重学习品质培养。切实提高幼儿园课程实施品质与区域教研质量,促进幼儿主体发展、教师专业发展和幼儿园内涵发展。
二、工作要点
(一)常规“立”园。全市各级各类幼儿园要建立园本教研制度,加强教师分层培训,做实做强园本教研。每学期要明确教研重点,聚焦本园问题开展专题研究,提高教研实效性。结合实践引导教师有重点的读书学习,深入学习《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读懂《0—8岁儿童学习环境创设》等专著,引导园长和教师参照《指南》领域和年段要求进行儿童观察评价,关注幼儿核心经验和关键能力。结合幼儿园教师职业技能要求,加强教育教学基本功培训,鼓励自学自练,互帮互评,区、园层面要举行相应的基本功竞赛提高教师素质。幼儿园要制订科学合理的教育教学评价体系,规范日常教育教学常规,评价的过程是教师运用专业知识审视教育实践,发现、分析、研究、解决问题的过程,评价应自然地伴随着整个教育过程进行。
(二)游戏“乐”园。倡导“自由、自主、创造、愉悦”的游戏精神,规范幼儿园一日活动的组织,科学合理的安排幼儿一日生活和游戏,特别强调幼儿每天户外活动的时间不低于2小时,游戏活动不少于3小时,重点研究户外体育游戏和区域游戏活动的开展,因园制宜创设游戏环境,分析游戏材料的价值,有效开展过程性的观察、记录。让集体教育活动和区域游戏、户外活动有效链接,实现幼儿园课程的完整性、儿童学习的丰富性和发展的多元性。
本学期,xx市课程游戏化研究共同体将组织省、市项目基地园定期召开推进会、研讨会,合力推进我市课程游戏化建设水平。
(三)生态“润”园。幼儿园要崇尚自然生态理念和人本主义思想,园所文化打造和环境改造要彰显儿童本位,服务课程游戏化方向,体现自主灵动、多元变通。幼儿园课程要结合季节特点,充分利用园本自然生态资源、周边环境资源,要让幼儿园的花草树木、自然角、种植园真正成为儿童的“生态场”、“实践场”、“游戏场”,研究如何结合主题活动课程利用?如何引导幼儿参与?如何对动植物进行实践探究、观察记录和拓展游戏体验?
本学期,xx市教科院继续组织第二轮“精彩自然角,乐活种植园”幼儿园生态环境创意评比,引导教师从课程视野和游戏体验来关注园本自然环境的价值挖掘和资源的有机利用。
(四)科研“兴”园。各园要立足实际,提升课题和课程研究水平。以省编《幼儿园综合活动课程》为桥梁,推进课程园本化实施,有效开发和利用各类课程资源,加强课程审议,将集体教育活动和区域活动有机融合,提升教师驾驭教材,创造性使用教材。区级层面要定期开展教育理念、教材使用等方面的研讨交流,加强对业务园长、骨干教师的培养,提高他们管理、指导和评价课程的能力。
我市幼儿园在“十三五”期间取得了各级各类省市级课题立项,幼儿园要规范过程管理和课题网页等资料积累工作,要注重过程研究和阶段性成果展示交流,市、区教研部门要搭建互动交流平台,为幼儿园的课题研究提供支持,5月份,组织选送xx省学前教育学会论文和案例评比。
(五)特色“强”园。实施名师名园和项目带动战略,搭建园际、片区、市级互动交流的平台,关注农村幼儿教师的专业提升,促进区域教研整体提高。各级各类幼儿园本着“在研究中积淀,从积淀中提炼”的原则,加强对园本课程、的研究,逐步积淀和提炼园本课程特色。省、市课程游戏化(前瞻性)项目园、xx市特色幼儿园、区主动发展专项研究幼儿园要明晰理念、创新思路,坚守儿童立场,倡导游戏精神,扎实研究过程,丰富研究成果,做精做亮幼儿园的特色文化内涵,提升园所品质。
本学期,xx市教科院将带动新一批学科中心组和课程领导力研修团队开展相关研究性活动,助推优秀教师专业成长。建立业务园长和民办幼儿园教师xx市级公开课展示申报制度,搭建平台多维互动,提升教研力度。
三、大致安排
二月份
1. 各辖市区教研员学期教研工作碰头会。
2. 对接省幼教教科研、省学前学会的有关工作。
三月份
1.xx市幼儿园“精彩自然角,乐活种植园”生态环境创意评比(第二轮)。
2.上海星晨教育来xx组织专题培训活动(3月4—5日)。
3.开展农村幼儿园半日活动常规调研和游戏化环境视导。
4.xx市学科中心组(2017—2019 年)成员会议。
四月份
1. xx省、xx市二级课程游戏化项目研究共同体活动。
2. 会同辖区开展农村幼儿园半日活动常规调研游戏化环境视导。
3. 组织开展xx市业务园长公开课开放观摩活动和青年教师培训。
4.组织参加xx省幼儿园科学教育联盟园活动和选送交流材料等。
五月份
1.xx市学前教育学科中心组和骨干教师专题论坛。
2.有关课题研究性活动展示交流。
3.组织开展民办园(非集团化办学)教师公开课研讨活动。
4.组织选送“2017年xx省学前教育论文和案例评比”。
六月份
1.有关xx市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基地调研。
2.参与幼儿园各类研究课题评估、鉴定和相关指导。
3.组织开展省课改基地园建设和相关培训工作。
4.省、市幼儿园青年教师、骨干教师专项培训。
学前教育工作计划2
一.指导思想
201x年薛城区学前教育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的要求,大力实施《枣庄市学前教育普及工程》、《薛城区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1x-201x)》项目,坚持"抓落实、促规范、提内涵、办特色"的工作思路,加强园所管理,强化队伍建设,实施素质教育,推动我区学前教育事业优质、均衡、健康发展。
二、工作目标
1.落实《薛城区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做好幼儿园建设工作。完成三年规划中本年度幼儿园的建设任务和三年入园率88%的事业发展目标。
2.加强管理,提高幼儿园办园水平。加强幼儿园审批、督查、年检工作;落实幼儿一日生活常规;继续推进镇村一体化管理。
3.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业务素质。启动园长提高工程,提高园长管理水平;开展业务评比和基本功培训工作,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举办园所交流活动,实现城乡资源共享。
4.拓展优质资源,提高保教质量。做好幼儿园升类和中心园认定工作;争创市级学前教育先进乡镇;深化幼儿园内涵建设,做好特色办园工作。
三、工作措施
(一)恪尽主管部门职责,完成三年规划建设目标
1、争取区、镇两级政府支持,完成幼儿园建设目标。做好城南新区幼儿园建设工作,按期完成建设任务;督促临城、常庄、陶庄、邹坞、周营五所中心园做好新建、改建工作,改善乡镇中心幼儿园办园条件;做好12所农村幼儿园的改扩建工作,提高农村幼儿园办园水平。
2.多措并举,完成事业发展目标。通过开展六月学前教育宣传月和家园共建等活动,营造全社会关注学前教育的良好氛围,提高幼儿入园人数,确保学前三年入园率达到88%以上,完成三年规划中的事业发展目标。
(二)加强幼儿园管理,规范幼儿园办园行为
1、加强督导检查,促进幼儿园做好常规管理工作。上半年和下半年对区直属幼儿园和镇街中心园分别进行一次常规管理工作检查,督促公办幼儿园做好示范带动工作;不定期抽查各镇街所辖属地园,并纳入到对镇街学前教育工作的年度考核之中,以此提高规范办园行为的普及性和长效性。
2、做好注册和年检工作,引导幼儿园健康发展。严格幼儿园登记注册程序,配合安管、综治等部门对民办园检查和督导,采取堵疏结合的办法逐步清理非法园;按时完成在册幼儿园的年度检查工作,对幼儿园进行综合评估,并登报公示。
3.继续落实镇村一体化管理模式,促进农村幼儿园均衡发展。
(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
1、启动园长提高工程,选派园长到高层次幼儿园挂职锻炼,参加园长培训班,提高园长管理水平,更新管理观念。
2、做好教师在职学习和业务培训工作,通过开展"走进示范园"、"送课下乡"、"集体研讨"、"业务评比交流"等活动,做好城乡幼儿园教师业务交流工作,加强资源共享,全面提升幼儿园教师的业务水平。
3、努力争取落实三年规划中关于考选幼儿教师的政策,增加公办教师人数,提高教师整体素质。
(四)深化幼儿园内涵建设,抓好创建工作,提高保教质量
1、鼓励幼儿园以升类活动为载体,强化责任,抓好管理。通过初查、督促和个别指导等方法,提高幼儿园办园水平,推进幼儿园升类和中心园认定工作。争取201x年度邹坞、常庄、陶庄、周营四所中心园通过省级认定;常庄中心园、陶庄中心园、周营中心园三所幼儿园在原类别上升级;北小幼儿园、邹坞中心园等复验的幼儿园要全部通过复验;指导沙沟、临城两个镇街争创市级学前教育先进乡镇。
2、树立品牌意识,做好特色园建设工作。引导条件较好的区实验园等六所省市级示范园,向特色办园发展,以教育活动和科研课题为中心,创设适合本园的园所环境布置、特色课程建设,通过现场展示、观摩研讨等方式,把我区幼儿园已有基础的阳光户外活动、家园共建工作、农村特色角等园本课程,提高到更完善的层面,全面提升全区幼儿园的整体办园水平。
四、月份工作安排
一月:
1、召开全区幼教工作会议,总结201x年度工作,传达201x年度工作计划
2、修订岗位目标量化标准
二月:
1、布置幼儿园寒假工作
2、做好幼儿园春季招生工作
3、制定201x年度幼儿园发展建设计划
4、转发市局《关于加强幼儿园管理的意见》、《幼儿园优秀教师培养计划和全市幼儿园教师基本功竞赛实施方案》、修订后的《枣庄市市级示范园办园标准》和《枣庄市城镇幼儿园分类标准》
三月:
1、幼儿园开学常规工作检查
2、选派园长赴市实验园学习
3、参加市级园长培训班
4、全市学前教育建设现场会
5、转发市局《枣庄市幼儿园一日活动细则》和《幼儿园一日活动dv展评活动的实施方案》
四月:
1、迎接省政府201x年学前教育专项督导
2、布置幼儿教师基本功评比工作(按照市幼师基本功竞赛方案组织)
五月:
1、庆六一系列活动准备工作
2、迎接市幼儿园优质课送课下乡活动
六月:
1、儿童节宣传庆祝活动
2、学前教育宣传月活动
3、迎接市级整改幼儿园评估验收
七月:
a)组织区级幼师暑期业务培训活动。
b)参加市幼师基本功比赛
c)学前教育机构审批注册和年检工作
八月:
全市学前教育论坛
九月:
1、秋季招生及新学期规检查工作。
2、新生登记注册工作。
3、迎接市局对幼儿园教材使用情况检查
4、省中心园认定、省十佳园、市级先进乡镇初评
5、督察幼儿园建设项目完成情况
十月:
1、迎接省市级各类幼儿园评审及市级先进乡镇评选的评选
2、上报201x-201x年度幼儿教育数据
3、参加市幼儿园一日活动dv展评
十一月:
1、特色办园交流或城乡业务交流活动
2、民办园年检工作
篇4
感受一:幼教的春天来了
作为幼教人能够参加这次国培,真的很荣幸。培训期间,我真切地感受到国家对幼儿教育的重视,幼教的春天来了。且不说这次培训国家在政策上给与了资金的强大支持,安师大对培训的方方面面也都安排的很周到:对每位学员生活精心安排;对培训内容精心安排。教学活动非常丰富,形式多样有趣:专题讲座、案例解读、研讨交流、观摩活动等。非常难得的是这次培训的教师大都是学前教育领域的专家,他们结合自身对学前教育的高深研究,引经据典、案例分析,针对教师的儿童观、教育观、专业素养、保教质量等问题,做了高屋建瓴的分析阐述,让我们受益匪浅。沐浴着幼教的春风,我们找到了幼教人的自豪和骄傲,找到了从事幼教事业的幸福感。
感受二:幸福的“学生时代”
放下幼儿园里每天忙碌的事务性工作,安心地参加培训,我真有重返学生时代的感觉。漫步在校园感受着师大深厚的文化底蕴,扑面而来的是书香,耳边响起久违的铃声,坐在教室里聆听学前专家最新的研究思路,体验教室、餐厅与宿舍三点一线的生活。来自不同地方、年龄不一的同仁们互称同学,一起交流、讨论……这一切让我感到作为一名国培学子是那么的幸福,那么的快乐。
感受三:满满的收获
在这为期半个月的学习时间里,我们每天的感觉都是幸福而又充实的,因为每一天都能听到权威专家不同课程的讲座,每一天都能感受到思想火花的碰撞,众多的疑问在专家、教授那里得到了解决,每一天都有满满的收获。
比如在聆听吴玲教授的讲座《幼儿园教学的游戏化及其实现》后,我明白了游戏对于孩子有多重要:游戏是孩子的生命,在孩子的成长中,无时不刻不充满着游戏;生活中能所被他使用的物品无不成为他的游戏材料;游戏所带给孩子的价值也绝对是不可用标准化的工具能测量清楚的;重视游戏本身的价值,又要防止形式的异化;披着游戏的外衣,把知识性的内容填塞进去,让孩子的学习成为在游戏掩盖下的重复练习,这是要引起我们重视的问题;我们要做的是给孩子的游戏提供时间、空间上的保证,让他们童年更多自由的色彩。
感受四:深深的反思
作为社会中的人,我应日日反思自己作为女儿、妻子、媳妇是否尽到了自己的责任?作为教师,我应反思自己作为孩子身边的重要他人,是否在他们成长经历中给予了有益的影响?我时时在考虑:幼儿需要什么样的教育?幼儿园应该是怎样的?游戏的意义在哪里?班级的环境该怎样创设?早期阅读应如何引领……有些问题是我思考但没弄明白的,有些是我平时忽视、现在需要反思改进的。听了教授们的讲课,我不是全都能深刻领悟,但我看到了前方的明灯,有了前进的方向。
篇5
关键词:中职幼儿师范生;数学集体教学活动;活动设计;活动实施;培养方法
幼儿园的集体教学活动是幼儿教师每天必须精心设计准备的最主要的学习活动形式。集体教学活动是专门的教学活动,是针对幼儿思维发展特点,对幼儿开展系统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需要事先加以规划;一般由集体教学活动设计与活动实施两部分组成。幼儿园教育活动涉及幼儿教育的五个领域: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各个领域的活动设计一般都包括活动内容、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活动延伸几个部分。有数据显示,由于不清楚或不了解幼儿的学习经验和生活经验,会出现以下问题影响活动设计与实施,影响活动实施的有效性:①目标宽泛、笼统;②幼儿操作材料准备不充分、较单一,使用方法不恰当、不合理;③活动内容的安排过多或过少;④对教学活动情境不能恰当设置,致使各个游戏活动的层次衔接不合理、活动过程小学化;⑤语言使用成人化;⑥对幼儿心理特点、性格特征、兴趣等的了解仅限于书本。大量研究显示教师专业知识是影响儿童游戏活动学习的最重要因素,学生不能准确把握自己设计的游戏活动是否适合幼儿的实际情况,游戏活动的材料在应用过程中是否达到预设目标。对游戏活动过程的处理不恰当或不好,就会变成变相的作业。幼儿园教育从不同领域帮助幼儿教师系统建立对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的科学认识,数学教育是科学领域中的一方面,科学和数学作为认知领域的两大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归类、排序和发现规律等抽象认知活动最集中的领域。学科教育的主要任务不在于帮助儿童概念化的理解新的知识,而在于帮助儿童对活动环境中的知识进行认识、命名和探索,引导幼儿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进行学习,将已有的学科知识或生活经验转化为儿童的心理分析,通过幼幼、师幼互动得到数学知识的学习、思维发展、能力的培养。《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明确指出,每一个幼儿教师都会面临五个领域中任一领域的内容。针对西部偏远地区的农村少数民族学生居多,有必要探讨师范生教学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方法。中师生的幼儿教学能力训练是基于校园学习环境,针对学生难以把握如何在借助游戏材料的活动过程中诱导儿童产生自发的经历体验,提醒儿童如何用自身的经验去交流、验证问题假设。在幼儿集体教学活动中,活动方法的选择、怎样引入、如何把握各个环节的分析,都存在局限。目前关于在职幼儿教师集体教学能力的研究较多,但对于培养中师生的幼儿集体教学活动能力的研究尚且不足。本研究根据教材《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指导》,适当调整内容,通过针对性训练,从数学知识的核心价值、目标与内容入手,对幼儿、幼儿活动内容、幼师生三方面进行研究,分析各方面的具体情况,根据学科特点、幼儿学习数学的心理、生理特点,遵循幼儿数学教学原则,利用模拟课堂教学方法,通过有目的、有意识的“集体教学活动设计与实施”能力的训练和培养,采用半程示范法代替全程示范法,训练师范生创设符合幼儿发展需要的数学学习游戏环境的能力、寻找游戏契机恰当介入幼儿活动能力,潜移默化评价儿童的能力,影响幼儿在幼儿园的生活和各类活动中发现数学的能力。
一、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
选择凉山民族师范学校2012级学前教育专业三年级的学生共326人为研究对象,样本整体的教育背景以及训练方法相同,其中少数民族(其中彝族学生居多)占67%、男生占3.7%。并从中随机选择31名(女)学生进行跟踪调查研究;其中汉族10人,少数民族21人,少数民族占比67.7%;抽取的样本的差异不会影响研究结论。
2.研究材料
(1)研究典型案例。师生共同研究收集的教学活动设计,观摩教学活动课案例视频。丰富的案例呈现了活动的设计与实施,分析体会应从幼儿的认知水平、动作水平、心理水平出发,围绕活动内容、运用创设的活动情境,通过有趣的游戏活动方式,诱导幼儿在活动中学习自我管理。结合课例与视频研究活动设计与实施,让学生观摩、交流、思考、分析各个环节,提出自己的设计想法及原因,通过同课异构,拓展幼师生数学集体活动设计的视角与深度,体会自己所起的作用是创设者、观察者、指导者。(2)模拟课堂训练。从幼儿园课本《数学》中选择一些内容,做好“数学集体教学活动设计”,选择实验班的学生按每组4~5人组成模拟课堂教学。在仔细观摩比较成功的教育案例后,先试讲活动实施的某个教学环节,再试讲自己或别人编写的成熟活动设计。在试讲的基础上进行讨论、分析、总结,提出需要改进的地方,再进行试讲。通过这种训练,细化课堂教学的某个环节,从中获得反馈意见,促进改进和提高。(3)师范学生实践活动过程中的记录和评价。评价自始至终贯穿教育活动的全部过程,在学生教育实践活动(见习、实习)中观察记录,和学生及时交流讨论,让学生充分体会幼儿园数学教学活动是以游戏为载体,以游戏的口吻、以游戏的情景来开展游戏活动。注意幼儿活动的设计与有效实施,按照幼儿自己的意愿和能力,从幼儿原有的知识经验、方法开始,运用已有的经验和方法慢慢地“悟出”,从而使儿童成功体验游戏的趣味活动,这也是儿童思考和学习的过程。了解儿童在游戏中的行为与互动,教师语言要“儿童化”,以儿童为中心,通过自我活动教育来促进儿童的发展,同时帮助儿童形成应有的品德。(4)《教育实践活动手册》。该手册包括教育实践活动的目的、内容、要求、实践过程中的部分作业(课堂实录、活动设计、感悟等),能够帮助了解学生在教育实践活动中集体教学活动设计与实施的实际状况。提醒在活动设计时应着眼于促进幼儿全面发展,要具备相应的基础知识,还要加强幼儿教育理论学习,关注儿童、关注个体差异、关注儿童的心理健康,强调已有的生活经验符合幼儿生理、心理、性格特点。(5)问卷调查。根据研究情况和研究进程,通过训练过程中教师的讨论、分析、交流,形成问卷调查,并在训练的不同阶段分别对幼师生及其指导教师进行调查。调查问题的结果选项分三个层次:“能、恰当”“能、不恰当”“不能”;调查表的指导语常为:“在幼儿园的集体活动设计中,活动内容的选择是()”。3.数据分析分析内容包括:学生的幼儿活动设计、模拟课堂教学训练过程、实践过程的观察记录、实践手册、汇报课、问卷调查。
二、研究结果
1.实践活动过程中的跟踪调查、实习汇报课的展示以及《实践活动手册》填写内容的分析结果
根据所在班级活动内容、幼儿生活实际与已有知识经验,进行规范完整、较合乎幼儿实际的集体教学活动设计与实施,根据材料分析以及问卷调查中的“自评”“师评”结果显示(见表1):有明确的流程、较恰当的“活动内容”、较准确的“活动目标”、较好的“活动准备”,“活动过程”合理,注意了游戏环境设计、材料与活动内容的一致性。游戏活动材料较充分,能抓住游戏活动过程中的某些契机及时提问、引导,结合有趣教学细节的预设与生成,使游戏活动生动有趣地进行,通过幼幼、师幼互动让幼儿触摸到可预见的活动效果,实现活动目标,充分感悟教学理论应用于实践。其中,“自评”“师评”的数据是幼师生教育实践结束后的自我评价和实习期间的43位指导教师问卷调查选项结论。
2.研究典型案例对中师生幼儿集体教学活动设计与实施能力和教育素养训练的作用
学习活动设计案例、观摩幼儿活动教学视频,体会幼儿教育是让幼儿的讨论、操作替代教师的“一言堂”,让幼儿的结论代替教师的总结,帮助他们讨论、归纳、整理获得的零散、点滴的经验,促使幼儿将获得的信息同化或顺应到其已有的认知结构中,实现幼儿知识的自我建构。通过实践跟踪材料以及训练过程分析发现(见表2),幼师生能根据学前数学知识和儿童实际思考活动设计,能根据问题情境设计提供具有典型意义的材料并思考其中的合理性;经过教师有目的、有意识的选择,将知识的特征与事物的联系鲜明地凸显出来,体会到如何组织活动有利于幼儿主动、自主学习,怎样关注幼儿的心理、生理、性格等特点;体会幼儿教育是在“做中学”里直接感知经验、在“玩中学”里感知实际操作经验、在“生活中学”里亲身体验感悟生活的真谛。
3.模拟课堂训练对中职师范生的幼儿集体教学活动设计与实施能力训练的作用
通过模拟训练,幼师生能根据幼儿发展水平、行为特点、兴趣倾向、学习风格,幼儿的年龄、心理特点,分析思考自己编写的教学设计。能推敲活动内容,但不能恰当把握活动的重点、难点、关键点,影响活动目标的制定;学习分析活动过程的合理性,注意了活动情境与提问设计,让幼儿感知和体验具体操作以及贴近生活常识的语言与经验,保证活动的适宜性和有效性。让学生在“试讲-自评-互评-师评-反思-修改-总结”中潜移默化地理解教学能力的要求,进行较规范的幼儿集体教学活动设计和实施。由于师范生能力的局限性,存在着“盲点”“误区”,这种操作技能的模仿训练,结合课堂实录进行反馈、观察和评价,将学生不正确的语言、行为和活动设计用另一种方式更正,对学生教学能力的训练和培养有着显著的效果。
4.教育实践活动对中职师范生的幼儿集体教学活动设计与实施能力训练的作用
教育实践活动是学校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补充形式。在实践活动中观摩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分析调查发现(见表3),在教师的直接指导下幼师生能针对幼儿所在班级,通过有趣的游戏活动,设计出符合儿童年龄特点的活动方案,使活动灵活有效地开展。由于幼师生教学理论知识较薄弱,实践经验少,对幼儿不甚了解,教学能力有一定的局限,影响活动的设计与实施的实际效果。教育实践对培养未来的年轻教师形成幼儿园教学能力是及时有效的,有双向促进作用。
5.收集整理、观察反思,感受现代幼儿教育思想对师范生幼儿教学能力的预测作用
在幼儿游戏活动的时间和空间里,观察调整或改变幼儿的探索和游戏方式,是感悟和体验到优化活动设计方法和有效实施的关键。幼师生通过有效观察儿童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学习困难(如常见的错误、概念混淆、先入之见、直觉认识、知识难点),以幼儿的认知水平思考、分析、整合,运用观察所得的信息对活动整体进行反思,针对性地调整活动方式,引导幼儿自发参与游戏活动,及时分析评价幼儿,反思活动的设计和实施过程,来自我检测并诊断活动设计的合理性,使优秀的教学设计得以固化、不足得以纠正,并在分析中学会活动设计、学会教学,有效地提升师范生的教育实践能力。
三、分析与讨论
1.课程“幼儿园数学教育”与幼儿园《数学》教材的学习,以及师范生数学集体活动设计与实施能力的关系
进行学科领域的教学,先要弄清楚学科知识的内容,根据幼儿的具体情况、学科知识和教育原则,选择适当的游戏规则和方法,寻找与核心知识相连的游戏材料和游戏情境进行游戏活动设计与组织。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有助于了解幼儿教育的理论基础知识,正确把握幼儿园教材中的知识体系、要求以及幼儿年龄特点,把握教材的思想内容、重点和难点,提高自身的知识结构,是做好活动设计的基础。弄清楚这些核心知识经验可以帮助教师确立活动目标和重点,教学更灵活,更有力地支持儿童的学习。活动材料要适宜,游戏过程、结果会不确定,对每一种游戏结果都给予赞许,只要注意保障儿童是有兴趣地快乐参与。将相关的专业课程与幼儿教育课程适当调整、优化课程结构,明确以实践为导向,形成新的课程模式,使教学设计更适应于教学活动实际的动态要求。
2.以典型案例学习、观摩、分析、研讨为切入点,运用模拟课堂教学进行训练,培养中职师范生幼儿集体教学活动设计与实施能力
典型教学案例呈现了教师的实际幼儿教学过程,幼儿教育强调个性化的教育,共同研究和观摩优秀活动设计与实施,体会到生动有效的学习情境设计有利于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以及幼儿积极主动地学习,教师只要观察和解读儿童的行为就能判断儿童需要的经验和发展,引导幼儿积极主动去接触学习材料和内容,获取材料信息和认识特征。根据学生基础、能力情况,将学生适当分组,针对性地选择需要掌握的教学技能对学生进行模拟训练,如试讲活动实施的某个教学环节(“活动开始”或“活动展开”)。注意同课异构,而试讲情况由教师和其他同学分别记录,并对试讲记录进行共同分析、讨论,对汇集的问题、矛盾、疑惑及产生的想法进行交流、思考,讨论对策,在共同备课的过程中,做好能集中反映蕴含着教育理论的活动设计,同样内容可以多次修改,对比训练,为教育实践奠定基础。
3.加强教育实践(见习、实习),培养师范生幼儿活动
教学实际操作能力充分发挥第二课堂作用,针对实践情况将集中见习与分散实习相结合,合理延长时间,充实实践内容,同时加强实践指导(除本校指导教师外,幼儿园还安排教师指导)。儿童在六岁前的发展速度比其他任何一个阶段都要快,呈现出的儿童个体差异也更加突出。在教育实践过程中,体会到幼儿在科学的教学活动中得到的积极影响:好奇心满足的快乐感、同伴协作的幸福感、尊重信任的归属感,同时也体会到交流过程中对游戏活动的贡献,从中体验到责任、独立与自信。让幼师生懂得幼儿在学习同一概念或同一关系时可提供多样化的材料,在教学设计中可创设适应不同层次幼儿学习的材料,达到掌握幼儿活动设计的一般过程模式,从而实现师幼双方在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师个人教学经验、教师学科知识内容和教育理论知识的特殊整合。
4.切实体验幼儿园教育,提高师范生幼儿活动教学实际操作能力
依托幼儿园进行教育实践活动,在见习和实习中,学习观摩老教师的活动教学课,尝试实际操作,切实体验感悟活动设计与实施的合理性、恰当性。在创设开放、结构简单、有趣的、适合儿童实际的游戏情景里,抓住随机生成的游戏契机,即“小事件”,巧妙不留痕迹地以儿童的视角、儿童的认知水平提问,引导幼儿向活动预设方向进行,体验到优化活动设计的方法和有效实施的关键之处,从而促进每一个儿童在原有水平上得到充分的发展。任何知识的学习都不是单独的,游戏互动中涉及很多生活经验、知识核心经验等。注重整合教学,选择孩子喜欢和擅长的学习方式,关注知识与各个领域活动的多元渗透和整合,满足了不同水平孩子的需要。要真正学会确定活动目标、巧用活动材料,完成听课报告、规范的活动课设计,进行有效的教学活动。
四、思考与建议
1.提高指导教师应对训练幼师生教学能力的策略水平,胜任指导工作
教师在指导时应考虑幼师生的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幼儿学科知识、幼儿教育理论知识等,如集体教学中的“游戏性”。一方面,教师应当相信幼师生有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会抓住机会用足够时间自主思考完成活动设计与实施;另一方面,指导教师要协助幼师生掌握基本教育专业技能和与幼儿交流的规范的基本方法,向幼师生传授有效的应对策略,如研究儿童学习过程中学科核心知识经验与生活经验。引导幼师生避免使用消极的、无效的应对策略,如灌输、回避、退缩、放任等;慎重使用简单粗暴的方式,如命令、处罚等;引导幼师生明白儿童已有的知识、经验、兴趣都是影响儿童学习的要素。给予幼师生温情耐心及时的指导,充分发挥幼师生的想象力,有意识地训练幼师生的教育感知和理解能力,增加成功设计和实施的体验,同时观察从教行为变化和训练进展,鼓励和强化积极行为,减少逃避训练行为。共同了解幼儿数学知识,认识幼儿教育特点是不要书本、不是成人的缩影、与小学不一样。
2.提高幼师生对幼儿教育的认识水平,积极改善幼师生的发展环境
儿童3~6岁的健康成长为其一生的发展奠定重要基础,要遵循儿童的自然天性。必须及时消除儿童身心发展的不利因素,这是“幼教”的专业性决定的,是其他任何一方所不可替代的。大部分学生是来自西部偏远农村地区的少数民族,生活环境艰苦、视野狭窄随性,人生价值观、教育理念与现代教育思想有差距,在活动目标和内容确定、教具学具的准备和处理、语言的使用等容易趋于“小学化”。他们虽然思维活跃、性格开朗、热爱生活,但缺乏兴趣的持久性和求知欲。作为未来幼教工作者的摇篮,有必要创设良好的发展和学习环境,开阔眼界,进行专业能力培养。根据个体差异选择方法激发幼师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内在学习动机,重视知识学习,在情感上支持、抚慰、关爱他们。教师应积极了解幼师生的内心真实想法,疏导释放内心冲突。对训练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应对,给他们提供一个积极、开放、和谐、有趣的支持环境,关注和爱护他们,激发积极的认知心理,促进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多沟通交流,帮助他们增强自信心,勇于探索思考,改善他们的教学能力和教育素养。幼师生会受到定势逻辑思维的影响,前后逻辑的不同会造成指导的障碍,要使他们正确理解幼儿教学是“儿童讲解、教师倾听过程”,牢记以儿童为本,以儿童发展中的敏感内容代替预设内容,以多维答案替代唯一答案。指导教师要了解幼师生的实际想法,蹲下来用心交流,潜心学习,加强实践。
作者:辜义敏 刘海英
参考文献:
[1]张慧和,张俊.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指导[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
[2]钟玉,吴永杰.幼儿数学教育[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5.
[3]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12.
篇6
蒙特梭利教育法是意大利教育家用尽毕生心血创造出来的教学方法,其主要是为了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这次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家长听蒙特梭利教育课心得范文,供大家阅读参考,希望大家喜欢。
家长听蒙特梭利教育课心得1
蒙特梭利的教育理念:尊重儿童,尊重儿童的需要,作为一种优秀的教学方法之一被人们广泛地关注,但我们对他了解甚微。所幸的是我能在暑期参加了北京蒙氏教学培训机构的培训活动。对我来说是一次了解蒙特梭利教学新理念的好机会。当我带着对蒙特梭利教育的热诚学习发现幼教界已呈现出一个多姿多彩的世界。各种教育理念纷纷涌入,各种课程方案纷沓而至,面对这一切,仅仅是学习和模仿已远远不能适应,我们必须学会学习,学会选择。通过暑假蒙氏实践培训,现就我个人的理解谈谈学习的心得体会。
通过这次学习,让我明白了:需要成为蒙特梭利教师是一个复杂,个别化且循序渐进的过程,是一个长期性的工作,要不断的充实知识,自我鞭策,才能提升各项能力,增进自信,即使面对挫折,也能达到蒙特梭利教师自我实现的心灵升华。我们在学习和实践蒙特梭利教育的过程中,大家的观念悄然发生了变化。蒙特梭利的许多优秀思想侵入我们的心灵。我深切的感到什么是尊重儿童,什么是科学的观察和引导……
“我听了就忘记了,我看了就知道了,我做了就理解了”这是我在培训中学习体会最深的一句话,并且能在操作中理解这句话的真正含义。在学习中,看着程老师在操作,自己看着好像很简单,觉得一幕了然,真正到自己操作时才感到“做了就会了”这句话。通过学习让我联想到这作为小班教师,应该给予孩子多点空间让他们动手尝试,给孩子做他们力所能及的事,如孩子喜欢做一些生活上的事情,穿衣,脱衣,用餐,扫地等,就应该放手让他们自己去做。尊重孩子的选择,给孩子各种选择的自由。孩子也会和我们一样:听了就忘记,看了就知道,做了就明白。蒙特梭利教育的基础特色就是必须保障儿童的自由,为他们提供一个准备好的环境。
“蹲下来说话,抱起来交流,牵着手教育”“一切从儿童出发”的教育理念,这是蒙特梭利教育和我园现行教育相一致的地方。“一切从观察儿童和研究儿童和家庭环境”入手,同时“以儿童和家长的忠实朋友”身份出现在孩子面前。热爱他们,关心他们。它的教育目的是:“尊重儿童自我需要和价值,促进儿童个性和协发展,促进儿童全面发展和充分发展”。教育家,教师和父母应该仔细观察儿童,研究儿童,了解儿童的内心世界,发现“童年的秘密”,提示儿童的自然发展过程和规律性。热爱儿童,尊重儿童个性,在儿童自由和自发的活动中帮助儿童智力的,精神的,身体的和个性的自然发展,他还强调儿童是和成人截然不同的独立个体。成人必须重新看待孩子,发现孩子存在的价值,而不是任意将自我意识加强在孩子身上,而抹灭了儿童的人格意识。
同时,我认为对于蒙特梭瑞教育理念,我们应取其精华,汲取最有利于我们的幼儿教育发展的部分,充分结合我国幼儿的世纪发展需要,不断探索蒙特梭瑞中国化的最佳方式。
以上是我这次学习的一点体会。蒙特梭利教学有着它丰富的内涵,有待于我们一起进一步去挖掘,去延伸。同时,真心的希望以后有这样的学习机会,让我们更多地了解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这会使我们对蒙特梭利教育法的精髓有更丰富,更深刻,更真实的认识,跟上时代的脚步,把最先进的理念在第一时间带给我们的学生!
家长听蒙特梭利教育课心得2
学习蒙氏教育有一点让我感触颇深的是蒙特梭利强调以孩子为中心,它反对以成人为中心的教育特点,提倡不教的教育,让儿童自发性的主动的学习,自我教育。这时候教师应该做什么呢?教师的角色就是观察者、辅导者、环境准备者。环境准备又包括了物质环境和人文环境。教师提供温馨和谐的环境,不要让孩子有压力。然后是把握好儿童的敏感期,蒙特梭利把儿童的敏感期分析的很详细,儿童共有九大敏感期,都包括:语言敏感期、秩序敏感期、感觉敏感期、细节敏感期、礼仪敏感期、运动敏感期、文化敏感期、数学敏感期和音乐敏感期。根据孩子的敏感期引导孩子学习,掌握在该应该掌的知识。
蒙氏教育不仅可以改变孩子的性格,也可以改变孩子的能力,蒙氏的成果是爆发性的,这也需要一个过程,另外,蒙氏教育的三句话我也是印象非常深刻的:我听到了,但随后就忘记了;我看到了,我就记住了;我做过了,我才理解了。由此可见,操作对儿童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我们应该的专注力,幼儿只有在专注的状态下,才可以对某种事情产生浓厚的兴趣,才可以产生主动学习和探究的欲望,从而会出现对同一教具反复操作的现象。在反复操作的同时,让幼儿可以通过自己的发现和探究,独立来解决自己所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在蒙氏儿童观里,老师就有讲到儿童具有吸收性心智,这也是幼儿逐渐吸收和提高的过程。
蒙特梭利教学有着它丰富的内涵,有待于我们进一步去挖掘、去延伸的同时真心的希望以后有这样的学习机会,让我有机会更多的了解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这会使我对蒙特梭利教育有更丰富、更深刻、更真实的认识,跟上时代的脚步,把最先进的理念在第一时间教给孩子,让孩子和家长都能够受益。
最后,我得感谢快学堂,感谢牛老师给我这次学习的机会,让我受益匪浅,相信这次的蒙氏培训会在我今后的教学道路上增添绚丽的光彩。
家长听蒙特梭利教育课心得3
一、蒙特梭利其人:教育史上一位杰出的幼儿教育思想家和改革家,意大利人。学前教育之父:福禄倍尔,创办幼稚园。
学前教育之母:蒙特梭利,1907年创办儿童之家。
二、蒙特梭利的教育理念:尊重儿童,尊重儿童的需要。
“一切从儿童出发”的教育理念,这是蒙氏教育和我园现行教育相一致的地方。“一切从观察儿童和研究儿童及家庭环境”入手,同时“以儿童和家长的忠实朋友”身份出现在孩子面前,热爱他们,关心他们。一切以儿童的生活实际需要和兴趣出发,设计出适合孩子的环境,根据有效的科学程序,配合科学的理论与方法,发明了实用有效并且闻名遐迩的教育材料——蒙氏教具。并采用合理的方法和教育技巧,培养儿童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以及儿童的意志品质和独立自主的精神。如:她强调教育过程中幼儿的主体性,这也是我园现正实行的“瑞吉欧”教育理念相一致的。她的教育目的是:“尊重儿童自我需要和价值,促进儿童个性和谐发展,促进儿童全面发展和充分发展。”
三、以“体、智、德、美、劳”为核心的教育内容。
蒙氏的教育内容与现行幼儿教育内容虽然在内容的划分上略有不同,但其内容却是紧紧围绕体、智、德、美、劳这几个方面的。
相对来说,蒙氏教育活动的内容更加生活化,更深入地考虑到儿童的需要。比如区域的设置,蒙氏和传统活动区域都有语言、科学文化、计算、美工、阅读等区域。但蒙氏最有特点的是生活和感官区域。生活区的材料全部取之于日常生活,教学内容也全部是生活能力的培养。如:抓、舀、插、倒、吸、捞、夹、剪、切、开锁、筛、穿孔、编织等生活中所有用到的手的动作,都在蒙氏生活区找到相应的教具。蒙氏说,生活、感官是学习的基础,是进入学习的基础阶段,是提高生活能力的手段。记得在我园学期初的计划中,张园长就提到让幼儿自理自立,并提出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三个阶段,我想,这也是同蒙氏的教育理念相结合的。
蒙氏教具最有特点的是感官教育和数学教育,感官教育内容包括视、听、尝、嗅、触、辨别实体、音乐训练等。数学内容包括理解1-10的量与数,认识数量和数字,10以内加减,十进位的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等。
四、教学形式:
蒙氏的教学形式以“工作”的形式表现,同时和我们的教学形式一样,有团体、小组、和个人的独立活动。蒙氏还有一种特有的教育形式在我园也存在,那就是混龄教学。
五、蒙氏教育法怎样与我园的“瑞吉欧”教育法相结合。
虽然我现在没有组织过方案教学(北京叫做项目工程),但从日常听到老师们讨论的和观看一些观摩教学活动中,以及张园长发放的资料中,多多少少也了解一些。我曾问过一些老师,在方案教学的实施过程中,什么问题是最难解决的。我想,最难解决的是孩子有兴趣的课题(内容),老师怎样延伸到各个领域,用什么样的方法激发孩子在活动中保持孩子的兴趣。这在蒙氏教学活动中有很多方法可以运用。如:“花”的活动。蒙氏教学是这样渗透的:
1、寻找花的共性。花有花托、花叶、花瓣、花蕊等。
2、蒙氏教具中有“花”的镶嵌板。
3、花的三段卡。(如:花的名称)
4、花的个性:花的种类(大小、颜色、花瓣的多少、形状等)、生长环境(山、水、沙漠、室内)、温度(阳生、阴生等)
5、做有关花的小书。(可根据花的共性与个性,孩子的兴趣)
在蒙氏区域中是这样渗透的:
生活区:插花、种植、护理、绣花、编织等。
感官区:闻花的香味、触摸花瓣、赏花、尝花等。
数学区:颜色的分类、花的大小、花瓣的多少以及单双数的学习、排序(从大到小)等。
美工区:制作干花、画、剪、手工制作(用各种各样的纸)等。
语言:儿歌、故事等。
艺术:唱歌、跳舞等。
体能:跳起来摘花等。
这就是蒙氏教育的精髓所在,目的所在,孩子的兴趣第一。
可能会有老师说,这不是以前的主题活动吗?我想,任何活动,只要是孩子感兴趣的,不管以什么活动形式出现,都应该是可以的。
六、蒙特梭利的教育理念怎样渗透在教学活动中。
蒙氏教育思想的重点之一是发展和延伸。只要你领会了她的教育思想,掌握了蒙氏教学方法,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你的思维就会放开,思路开阔,教学方法也就会源源不断。(简述)
1、活动内容来源于实际生活,来自于幼儿本身(如:家族生命线)
1、分阶段的、有步骤的、逐步深入的学习。给予幼儿清晰的思路。(传统教学使孩子糊涂)如:钟的学习。
2、音乐:“奥尔夫”音乐教学法。
3、美术:教给孩子基本的方法(基本功)和技能。
题外话:在教学活动中,尽量收集社会有效的资源,老师的劳动是最有价值的。
七:保育方面
上班时间:日班保育员12:30—20:45
夜班保育员17:45—第2天8:45,晚上有夜班轮值,其他夜班睡觉。
老师:早班,7:15—12:30 13:00—15:00
晚班,8:45—12:00 13:00—17:45
启发:每个班课室门口都有一个牌子,内容是“我们的承诺”,所有老师、保育员的照片,并注明职务,如:班主任、保育员等。
以上是我这次学习的一点体会,希望对老师们有所帮助。蒙氏教学有着它丰富的内涵,有待于我们一起去挖掘、去延伸,相信我们会越做越好。同时,真心地希望以后有这样的学习机会,多派老师去听一听、学一学。这比我们走马观花似的参观幼儿园要来得丰富得多,深刻得多,实在得多。
家长听蒙特梭利教育课心得4
在今年的五月,我有幸参加了南京蒙特梭利教育中心组织的为期十天的蒙氏培训。对于我来说,虽然之前也接触过一些有关蒙特梭利教学的理念,但却是粗浅的模糊的,我带着对蒙特梭利教育的热忱,投入到这次紧张而又充实的培训中。在这十天中天气虽然很炎热,但我们却一点也没有觉得,培训讲师一遍遍耐心的讲解示范,同学们一遍遍认真的操作,大家沉浸在学习的快乐中。我也很快融入到这种氛围之中,虽然每天很疲惫,但收获却是满满的,使我进一步了解了蒙特梭利教学的新理念,基本掌握了整个蒙特梭利的教学框架,收益匪浅。
通过这次学习让我意识到要成为一名优秀的蒙氏教师,需要深入理解蒙氏教育理念,熟练掌握每一种教具的操作方法,以儿童为中心,因材施教。在学习过程中,我发现自己的观念悄然发生了变化,老师讲述的一个个生动案例渗透出蒙特梭利的优秀思想并深入我的心灵,让我深切感到什么是尊重幼儿,什么是科学地观察和引导。
现初步总结几个要领与同行分享:
1、心中永远装着儿童,热爱儿童、相信儿童、尊重儿童独立的意愿,让儿童通过自身的努力自主地学习成长。
2、遵循蒙特梭利创设环境的基本原则,用心创设适宜的环境是教育者的重要职责。
3、顺应儿童个体自然成长的规律,可引导,不强求、不施压、不包揽、不替代。
4、儿童在自由的、独立的“工作”中完成着自我成长。
5、发挥蒙氏教具的独特功能,同时利用教具以外的人类活动的领域,促进儿童整体的发展。
6、教育伴随生命开始。
7、吸收中华文化和当代科技成果,使蒙特梭利的教育理念在本土上、在时代中继续发展。
8、采用蒙特梭利教育,不排斥其他教育模式,可接收、吸纳,优化教育,走教育创新之路。
下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讲一下培训期间心里的感受:
第一, 蒙氏培训让我知道了幼儿日常生活管理的一些知识:幼儿的刷牙,穿脱衣服,整理环境,递交物品,日常交流等一些非常微小的环节应该怎样去教导幼儿。
第二, 培训中我能体会到对教师的要求也是非常全面的:教师自身的心态要平稳,有耐心,教师不能伤害幼儿心理和身体各方面,对教师的面部表情,说话时语态,声音,语言的组织有着专业性很强的要求等。
第三, 通过培训让我提升了对幼儿教师的概念:那样不仅在工作中我会很积极的去用这些知识来要求自己,而且这些专业性的知识也会给幼儿园带来发展,我相信在这样的幼儿园中我能体会到它发展脚步的速度之快。
第四, 我只能用虚心求教的态度来说,以后有时间,我还会来到这里学习一些别的方面的知识。
蒙特梭利有着它丰富的内涵,有待于我不断地学习,挖掘和延伸。同时也真心希望以后有这样更多的学习机会,让我更深入的了解蒙氏,把最先进的理念带给我的孩子们。
家长听蒙特梭利教育课心得5
蒙特梭利教育的根本是爱和尊重。爱是教育的核心,爱是教育成功的基础。蒙特梭利的教育就是要放大孩子的优点。只有爱孩子,才能看到孩子身上的优点,才能教育好孩子。我们蒙氏教师要用鼓励的语言满足儿童情感爱的需要;用赞许的微笑满足儿童情感爱的需要;用亲切的拥抱满足儿童情感爱的需要。
蒙特梭利教育成功的核心经验是"教育跟着孩子走"。我们的教育不是死板的,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应该随时根据幼儿的心理和生理发展规律,来制定和改变我们的教学。
我对于蒙氏教育只是刚刚接触,了解和学习的并不很深入和透彻。通过本次学习我就我个人的体会和认识做以下简单的交流:
1、入园哭闹问题。我带的是托班对于这种问题比较的关注,之前我并不能真正的理解孩子为什么在入园的时候会出现哭闹的现象。现在我明白这是因为孩子在两岁半到三岁之间,正处于一个秩序的敏感期,当他所处的环境发生了变化时,就会破坏他原来的秩序,所以孩子就会出现分离焦虑。当孩子建立了新的秩序以后,他就不会再哭闹了,所以在这期间我们在幼儿园的生活环境中添加一些他们认识熟悉的标示,比如自己的照片,来帮助孩子尽快的建立新的秩序。
2、手势问题。之前我对于蒙氏教学中的各种手势只是简单的模仿,机械的学习,生怕会有任何的差错,然后尽量在给孩子示范时做出与之前所学相同的样子。现在我明白手势是一种交流的语言,是教师将自己的思路、想法、眼神的流动等无法表达的内容用手势和简单的肢体动作来向幼儿传递的一种方式。
- 上一篇:旅游经济活动的概念
- 下一篇:乡镇医保部门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