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经济建设的基本思路范文
时间:2024-01-09 17:46:3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新农村经济建设的基本思路,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从“生产发展”要求看,目前重庆的农村经济还是典型的粮猪型传统经济结构。种植业和养殖业比重高达95%以上,具有强劲支撑作用和拉动力的二、三产业发展严重滞后,经济增长方式粗放落后;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强,农产品商品化率只有57%,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农村劳动生产率低,第一产业从业人员人均创造的增加值为4960元,仅相当于非农业从业人员的18.8%。
从“生活宽裕”要求看,2004年重庆农民人均纯收入仅2535元,比全国平均水平低401元,全市城乡居民收入之比达3.6:1,收入水平明显偏低,且持续增收的长效机制尚未建立;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高达56%,比全国平均水平高8.8个百分点,自我积累和发展能力十分薄弱;全市城市人口人均社会商品零售总额是乡村人口的8.5倍,城乡居民生活质量差距悬殊。同时,目前全市还有65万多绝对贫困人口没有解决温饱问题。
从“乡风文明”要求看,由于收入水平不高,消费层次较低,农村居民人均用于教育、娱乐、文化等消费开支不到200元,只相当于城市居民的16.6%;农村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只有7.5年,比全国平均水平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
从“村容整洁”要求看,多数村庄的规划建设和日常管理,以及公共设施的配套建设,都还处于较低的层次。村容不整、村貌不新,与城镇化发展要求不相适应;不少农村居民住房设计粗放、建设粗糙,形不美观、住不舒适,而且生态环境、人居环境的“脏、乱、差”问题十分突出。
从“管理民主”要求看,目前农村既存在着民主管理制度贯彻落实不到位,忽视农民选举权、知情权、决策权、参与权、监督权、受益权等民利的问题,又存在着农民自身民主意识淡薄,忽视权益保护,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氛围不浓的问题。
展望未来,任重道远。结合重庆实际,笔者以为推进全市新农村建设,应着重抓好以下关键环节和重点工作。
完善一个机制――深入完善“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机制。
化解我市二元结构的矛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克服体制、机制和政策缺陷,合理调整城乡关系、工农关系,尽快构建起“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使城市和农村更加紧密地联系起来,建立地位平等、互补互促、协调发展的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新格局。
坚持一个方针――认真坚持“多予、少取、放活”方针。
建设新农村,须尽快改变广大农村在资源配置与国民收入分配中的不利地位,加大公共财政支农力度,让公共服务更多地深入农村、惠及农民,逐步使农民享受到与城市居民差别不大的公共服务。要在稳定、完善和强化各项支农政策的基础上,继续开辟新的财政支农途径,不断扩大政府支农的规模和力度,并逐步把行之有效的支农措施规范化、制度化。要进一步调整工作思路,端正工作态度,在制定发展规划、提出政策措施、安排建设投资和事业经费时,应更多地向农村倾斜。
突出一个中心――始终突出经济建设这个中心。
新农村建设,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生产发展为首要任务,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努力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推动农业长期增效、农民持续增收和农村快速发展。要坚持“三百”促“三化”、“三化”促“三农”的基本思路,加快农业现代化、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不断调整优化农业农村经济结构,广泛拓展农民增收的渠道和空间。要按照现代农业的要求,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加快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促进农业增长方式向质量型、效益型转变。要进一步完善农村生产经营体制,鼓励和支持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加快发展,培育多种形式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不断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
优化一个条件――坚持优化基础设施平台条件。
充分认识加强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调整投资方向和结构,有效整合各方资源,加大农村公共设施的投入,重点抓好乡村道路、农田水利、洁净能源、邮电通信、生态环境等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打造承接城市辐射带动、推进农村加快发展的公共设施平台。
围绕一个根本――紧紧围绕培育新型农民这个根本。
把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当作一项根本性和战略性措施来抓,通过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和生产经营能力,为改变乡村落后面貌、推进农村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加快发展农村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尽快实行免费义务教育制度,真正让所有新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劳动者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9年以上。进一步完善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大力实施以农村适用技术、职业技能培训为主要内容的“阳光工程”,有针对性地举办各类职业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的就业能力和水平。大力发展农村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丰富农村文体活动,努力营造新一代农民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
抓好一个规划――切实抓好新农村建设规划。
篇2
一、*农村人才开发的基本状况
近年来,*各级党政坚持以科学的发展观和人才观为指导,大力推行“人才资源+事业平台”的人才开发模式,不断建立健全农村人才资源开发机制,着力推进农村人才资源向人才资本转变,农村人才开发取得明显成效,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智力保障。一是人才总量不断增加,人才年龄、学历、专业技术职务结构进一步改善。“依托大中专院校和科研院所,积极探索选拔深造、联合办班以及上挂下派等培养方式,培养‘领头人’;依托职业中学、农广校开展系统提高和超前预测性培训,培养‘当班人’;依托各中小学,采取在普通教育中引入职业技术教育内容等形式,培养‘接班人’;依托民营企业、科技专业户等进行示范性的关键传授和实地指导,培养‘当家人’”,初步建立起了一支结构合理的永久牌人才队伍。二是农村成人教育实现了以文化教育为主到以技术教育为主的转移。依托项目、产业和协会,建立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基地,以“基地+协会”模式,发展专业技术协会近100个,通过聘请专家讲学,开展技术交流、培训、研讨活动,每年培训各级各类农村技术人才七万多人次,组织数百名农村实用人才外出培训,80%以上的参训人员成了当地致富带头人。三是坚持把农村实用技术培训、业务能力考核和职称评定有机结合起来,免费为农民评定职称。四是初步摸索出了把农村人才开发、科技开发、农村经济开发有机结合的农科教三结合的工作体系,推动了农民科技致富和农村经济发展。
但是,当前*农村人才开发客观上还存在一些问题,阻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顺利实施。一是农村人才的总量匮乏,密度不够,结构失衡,分布不合理。*是拥有36万人口的农业大市,农业人口占75%以上,但全市现有农村实用人才在各产业的分布结构不尽合理,仍以种植、养殖等传统产业为主,新兴产业人才严重不足。二是对开发利用农村实用人才的重要性认识不够,一谈到人才,往往把眼睛盯在高精尖人才上,却忽视了有一技之长的农村人才。三是管理服务滞后,培训开发缺乏针对性,特别是农村人才的培训与使用脱钩,导致人才的利用率不高,影响了现有农村人才的积极性。四是各级财政对农村人才培训投入不足,缺少农村人才开发的刚性政策,把农村人才开发视为软任务,影响了农村人才开发的规模和速度。
二、*农村人才开发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一)必须适应民营企业迅速发展的需要。党的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民营企业超常规发展,其产值占社会总产值的比重逐年大幅度加大。但是,由于技术人才匮乏、职工素质低下、管理科学化程度不高、技术人才机构不匹配以及资金投入不足,致使民营企业整体水平偏低。因此,*今后开发农村人才必须针对民营企业人才奇缺、装备和管理水平低的实际,加强民营企业各种门类的专业人才、经营管理人才的培养,大力提高广大民营企业干部管理水平和职工文化技术素质,以满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人才提出的更高要求。
(二)必须适应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需要。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随之而来的从业人员的转换岗位、服务行业人员日益增多,农业、工业、第三产业之间人员转换将日益频繁,劳动者从一个产业部门到另一个产业部门流动的职能变换越来越多。因此,*农村人才开发必须适应产业结构的这种调整和劳动力、劳动者职能的变换。
(三)必须适应教育特点和推动人全面发展的需要。现代教育理论认为,人的身心发展是统一的、相互联系和互为影响的,是有序的、有阶段性的,是既稳定又可变的,是不均衡、有差异的。不同的人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其身心发展是不同的。农村人才开发,必须适应这些教育规律。此外,还应遵循成人在职性、速成性的特点,尤其是对已在业的劳动者进行智力开发必须符合他们的生产、生活特点,因地制宜地进行。
三、*农村人才开发的基本思路
(一)强化宣传。大力开发农村人才资源,加强农业和农村人才队伍建设,是新形势下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要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等媒体大力宣传农村人才开发的意义和成果,不断扩大影响,使人们意识到农村实用人才能带动广大农民科技素质的提高,能带动实用技术成果的广泛推广,能带动更多的农民走向富裕,从而提高对农村实用人才的认识。要充分发挥农村实用人才的辐射带动作用,在推广典型经验上狠下功夫,善于及时捕捉辐射面广、经济效益高的“土专家”、“田秀才”的典型事例,专门召开农村实用人才开发工作典型经验交流会,充分激发农民学科技、用科技的积极性,以科技促致富。要通过多种形式、多种渠道的宣传,使广大干部群众认识到农村实用人才资源开发是整体性人才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速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各级党政及有关部门要加强对这项工作的重视和支持,加大对农村实用人才资源开发工作的领导,定期了解和检查农村实用人才工作情况,促进农村实用人才资源开发工作的进行。
(二)合理规划。在调查研究、充分论证的基础上,根据*主产业和拳头产品开发确定的经济项目规模明确科技攻关、示范、推广以及培养、培训各类专业人才的任务,结合应急与超前、眼前与长远、速度与效益的关系,制定出农村经济开发、科技开发和农村实用人才开发的配套规划,形成综合实施方案。
(三)加大投入。要积极主动争取各级党政加强领导,坚持政府财政安排投入和社会各界资金投入相结合的形式,积极引导社会民间资金投入农村人才开发。要积极协调农村人才开发职能部门,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加大农村人才开发的政策投入、信息网络建设投入和项目投入,积极争取每年在财政预算中安排一定数量的资金,专项用于农村人才开发,确保在经费上给农村人才开发大力支持。
(四)多轮开发。一是积极推进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统筹协调发展。基础教育是国民素质教育,也是各类教育的基础,要切实予以加强,适当渗透职业技术教育内容,增强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职业教育是将潜在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桥梁,应进一步调整中等教育结构,整合中等职业技术教育资源,以职业中学和农广校、农机农技校为基地,培养开发一支规模宏大、质量较高的中等职业技术人才。成人教育是直接、有效提高现有劳动者素质的继续教育,应加快建立和完善农村成人教育体系。建立市、乡镇(街道)、村三级培训基地,以各级科技推广站为基地,紧紧围绕当地经济发展的优势项目及主攻方向,以广大在乡的小学、初中、高中毕业生为重点,广泛开展多层次、多形式、多方位的各级实用技术教育,培养开发一批有一定技能的初级技术人才。二是综合统筹使用一定区域(诸如几个乡镇或几个行政村)内的技术力量,协助培养开发农村人才;此外,还可考虑,将辖区相关部门的技术力量和职中毕业生集中起来使用,配合农业、科技部门推广科技,有条件的,还可担任科技攻关工作。三是改革职中招生办法,对迫切需要学技术、学管理的基层科技工作者,采取免试入学的办法,使他们成为农村经济建设的一支强劲力量,提高整体水平。四是以技术集团承包的形式,联合农业、科技、教育的力量,开展技术攻关、培训、咨询,开发农村人才技术资源,加快商品规模经营和上档升级。五是努力发挥农业、科技、教育三部门结合产生的技术推广优势,注重培养科技示范户,增强农民对科技的接受能力,强化生产示范性培训,加大生产示范力度。六是通过创办食用菌协会、种植协会、养殖协会等专业技术致富协会,让农民在活动中相互学习,进行自我开发。
篇3
关键词:乡城县 产业结构 现状与措施
一、产业结构调整的含义
产业结构调整是当今各国发展经济的重要课题,在农村经济出现需求不足,农村市场疲软,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传统耕作方式单一,农业结构不合理矛盾突出,调整和建立合理的产业结构,目的是合理利用资源,推广应用先进的产业技术,获得最佳经济效益,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民物质和文化生活的改善。
二、乡城县主要农产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现状及价值分析
在县委、政府高度重视下,结合乡城县部分乡(镇)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气候优势,利用优越的自然条件,在一些基础条件较好的乡(镇),比如:青德镇、青麦乡等成功打造了一系列独具特色的农产品,及具有较高价值的干果示范园区等。产业结构的调整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农牧民群众传统单一的土地耕作方式,更大程度的开发利用了现有资源,为农牧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激发了群众的生产热情,为促进全县全面实现产业结构规范化调整,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建设省级新农村示范片区都具有深远意义。
以下将以青德镇为例子,重点分析乡城县产业结构调整方面较具代表性的农产品调整现状、调整措施及调整价值。
1.乡城县青德镇发展葡萄种植方面
1.3发展价值:若能充分利用青德镇得天独厚的环境优势,建立有规模的葡萄种植基地,将会使商贩、农牧民群众从中获得很大收益、使消费者吃上新鲜、便宜葡萄。根据目前全球葡萄产业发展趋势及全球气候变暖等的因素,葡萄原料在我国乃至全球都在走向紧俏的趋势,无论是哪个葡萄深加工企业,能够拥有一个纯天然的高原葡萄原料生产基地,更是难能可贵的战略投资地及品牌打造地。如果,按照种植1万亩左右,每亩种植333株赤霞珠葡萄计算,年产量约1.5吨,产值约5000-6000元。在产业发展上轨道后,还可利用品牌效应寻找大量收购葡萄的公司并且专门成立相关开发创新办公室,统筹规划、公司统一技术方案、农户分别经营管理、鲜果统一销售、酒厂集中加工的“组织+公司+农户+基地”产业模式)。不仅能产生新的富民产业亮点,生产规模壮大后不仅能满足本县市场需求而且还能成批的对外出售。彻底改变“葡萄进口”模式,做出自己的品牌,而且使农牧民群众得到实惠,实现使群众增产增收的目的,
2.发展大棚蔬菜带动庭园经济发展等方面
2.1发展背景:全镇现有房前屋后果园、闲置地共709.77亩。果园内以苹果、核桃、藏梨等为主。其中苹果6977株、核桃3536株、藏梨4414株、毛桃1151株、沙梨535株、油桃100株、花椒17株、樱桃18株、柿子19株、板栗9株、石榴7株。可利用果园(间种)、闲置地共318亩。
2.2发展措施:有效利用房前屋后闲置土地资源,合理布局,将传统的土地耕作方式转变为可带动经济快速发展的以种植反季节蔬菜和市场稀缺品种为主,进一步优化和丰富水果蔬菜品种的耕作方式。
2.3发展价值:借助青德镇打造生态观光和休闲度假旅游村落的契机,以新农村建设为宗旨,打破以往果园品种单一种植的模式,盘活房前屋后可利用闲置地,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有效丰富果、菜品种,以“新、奇、特”式的庭园经济,着力打造集旅游休闲、观光、体验农家生活为一体的果园村落为目的,并为民居接待提供果、菜资源,进一步补充园内品种单一的不足,使果、菜品种走向多元化、品质进一步优化,促进水果、蔬菜、民居接待间的株连效应,各具特色,又相互补充。最终实现果园和闲置地价值最大化、广大农民群众增收致富。 3.藏猪、藏鸡养殖价值分析方面
3.1藏猪、藏鸡发展意义:目前,消费者越来越青睐健康、无污染的“绿色食品”,也越来越重视食物的营养搭配。尽管藏区农牧民群众依然以传统的方式生活,但仍追求一定的生活品质。传统的养殖方式和养殖种类已不能适应现代人们的生活需求,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本地经济的发展。鉴于这种形式,青德镇将以大力打造农产品为主的综合性加工园区和仲德村旅游开发村落等项目为主,以加工园区为依托进行本地藏猪、藏鸡的规模养殖不仅能为整个市场提供一系列新鲜、营养、健康的绿色食品,而且能在很大程度上调动农民积极性,从而给农户带来相当大的经济效益,改变农牧民传统不科学,不卫生,低效益的养殖模式。
3.2藏猪、藏鸡养殖规模发展措施:
在青德镇“养殖协会”的带动下,本着立足乡情,带动群众增收致富,实行优质培育为基础,以藏鸡、藏猪保种为突破口,开创乡城县农业与现代畜牧业相结合的试点乡。
3.3藏猪、藏鸡发展目的:
以点带面,最终以规模养殖、批量产出的畜牧业现代养殖增收为目的,结合青德镇旅游开发,改变传统的养殖方式,实行规模圈养,增强科学养畜意识,彻底改善环境卫生,杜绝环境污染,促进绿色畜产品的可持续发展。在保障农牧民群众传统饮食习惯(酥油、奶制品等)的前提下,达到“以畜增收、以量创品”的目标。
3.4藏猪、藏鸡发展效益:
通过藏猪、藏鸡的规模发展,改变了农牧民群众传统的养殖模式,不仅能使现代畜牧业与我县原有品种得到很好保护,带动广大农牧民群众积极投入结构调整行业中,增强科学养畜意识,杜绝环境污染,而且能保护我乡畜牧业健康稳定发展,促进绿色畜产品的发展,对加快农牧民致富步伐具有深远的政治意识。
三、乡城县产业结构调整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诸多因素,甘孜州乡城县产业结构调整的实施及发展面临不少制约。
第一,部分农牧民群众对目前变化的市场仍感到茫然和无所适从,无法改变陈旧的思想观念,导致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盲目性较多,缺乏积极、主动性。
第二,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农业信息化建设投入不足,农业信息管理水平较低,农业信息体系不健全,信息服务跟不上农业发展新阶段的需要。
第三,第一产业比重过大,且处于一个低水平层次上,第二、三产业发展迟缓,是产业结构的一个基本问题。第一产业比重较大,是我县的基础产业和优势产业,但发展并不快,水平低,甚至处在“靠天吃饭”的状态。没有形成明显的支柱产业,这种状况严重影响农民脱贫致富,影响产业结构调整进程。
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思路
1.产业结构调整的指导思想
立足乡情,坚持把效益放在首要位置,以市场为中心,用科技引导产业发展,将全乡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做为纽带,最终达到农牧民群众脱贫致富的目的。形成产供销一条龙,农科教相结合的路子。
2.产业结构调整要遵循的原则
2.1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建立协调有效的工作机制
各级政府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建立协调有效的产业结构调整工作领导机制;要加强领导,将此项工作列入重要工作议程,纳入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整体规划,及时研究制定发展规划,注重产业结构调整的最大限度发挥。加大投资力度,积极引导和鼓励个人、团体等对产业结构调整的支持。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发展方案,把对葡萄种植业、大棚蔬菜业、藏猪、藏鸡养殖业等产业结构调整工作落到实处。
2.2遵循自然规律,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人类要遵循自然规律。所谓遵循自然规律,就是在自然界中生活的人们一切都必须在自然规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事。自然规律是一个不以人的主观意识为转移的客观规律,自然界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条件,自然资源是自然界赐予人类的财富;同时,人类是社会的创造者,产业结构调整更是要依靠人的智慧、劳动等才能得以发展。能否遵循自然规律,坚持以人为本可从以下几方面来做:
一是要保障稳定性,防止盲目的调整;要以市场为导向来适当调整产业结构,依靠科学技术,保证产业结构调整的优质高效;要实事求是,不能违背经济、自然规律,脱离自身实际。
二是提高本乡农牧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水平。我县农牧民群众大多数精神生活比较贫乏,对外界的发展了解较少,自身思想局限性较大。因此,要切实努力提高政策宣传力度,改善农牧民群众传统的耕作思想,提高他们的精神生活水平,为乡城县产业结构的调整提供坚实的基础。
三是对在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中能起关键作用的人给予鼓励。乡城县绝大多数农牧民群众对国家政策有一定了解,对政府的部分决定决策比较理解支持,特别是基础条件较好的乡(镇)村干部都具有一定的文化水平,他们有一定的知识,一定的能力,能够带领本村农牧民群众寻找致富门路。如大棚蔬菜的发展,最早是在我县青德镇豆改村试点实施,并且依靠该村村干部的宣传和带动使其呈现了良好发展态势。因此对于在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中能起关键作用的重要人物,可以考虑从经济上对等方面给予扶持与补助,把此项工作落到实处。
篇4
同志们:
我们今天这个大会,酝酿已久,特别重要。会议安排部署了三项重要工作,一是统筹城乡发展;二是项目建设;三是提升增效。这三项工作都事关我们县的大局,事关我们县的长远,事关**的发展和进步,也事关全县人民的共同利益,把这三项工作落实好了,今年我们的整体工作就会上水平、跨台阶。刚才几位领导同志已经分别就这些工作作了部署安排,既有短期的目标任务,又有长远的安排部署,讲得都非常到位,这是县委、县政府集体研究的意见,我完全同意,希望大家认真领会,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再着重强调以下四个方面的意见:
一、认清形势把握大局
当前的形势是什么?我们的工作大局是什么?应该从四个方面去认真思考和把握。
第一,要在大背景下找方向。在经济全球化、市场化、一体化和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大背景下,我国采取的一系列应对金融危机的一揽子方政策作用逐步显现,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和政策助推作用这两种力量此消彼长。在这种形势下,会出现一些新情况,如宏观经济政策会有新的变化,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迫切需要,全球背景下和全国范围内新一轮经济结构调整会给我们带来新的机遇,所以我们要适应新形势,研究新情况,落实新要求,善于从发展变化的格局中把握方向,抢抓机遇。
第二,要在大政策下找机会。现在的大政策是什么?最大的政策就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围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央和各级政府作了一系列的重要安排,出台了一系列重要政策。如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安排的六项工作任务中,“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题目是很大,但是看具体内容:“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提升城镇发展质量和水平。当前,要把重点放在加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上。要把解决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逐步在城镇就业和落户作为推进城镇化的重要任务”。同时还指出:“放宽中小城市和城镇户籍限制,提高城市规划水平,加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管理,全方位提高城镇化发展水平。”关于“三农”问题,会议指出:“夯实三农发展基础,扩大内需增长空间。包括完善强农惠农政策,实行农产品保障供给,农产品的市场调控,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还有农村的公共服务”等。对这些政策和要求,县委、县政府要研究,各个部门要研究,各个乡镇也要研究,谁研究的透、谁把握的好,谁就能抓住这个机会。
第三,要在大精神下找目标。刚才传达了市委在我们县召开的统筹城乡发展座谈会精神,还有最近一个时期中央、省市召开的一系列会议精神。这些会议精神的核心、实质是什么?概括地说:科学发展,统筹发展,加快发展。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统筹发展;在统筹发展的大格局中加快发展,一定要落脚到发展上。过去,小平同志说学马列要精,要管用,领会精神实质是最重要的。我们县乡基层就是搞执行、抓落实的,大的格局、大的概念弄清楚以后,我们就要瞄准目标,去切入工作。所以一定要把发展作为当务之急、重中之重,努力追赶跨越。
第四,要在大竞争中找动力。全市统筹城乡发展座谈会上毛书记讲,12个县、市、区是12舸争流,看看哪个船走在最前头。在这种形势下,你追我赶、各不相让,竞相发展,不进则退。按我们**的发展基础、发展氛围、干部素质,在哪方面都不应该落后。落后不但对不起组织,辜负群众的期望,也不是我们**干部队伍应有的水平。在这种竞争格局、竞争态势下,我们一定要加快发展,奋力争先,不辜负市委、市政府对我们的期望,不辜负人民群众对我们的重托。
二、总结经验坚定信心
说过,要在战争中学习战争。换个说法,我们要在工作中学会工作。谁善于总结,谁就会不断进步。回顾我们县这几年走过的历程,该如何总结?应当说,路子是对头的,干部群众是努力的,发展态势是好的,成绩和经验是主要的。2006年5月31日,我们召开了县十次党代会。在这次会议报告中,提出了一个奋斗目标、一个基本思路和六个方面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一个奋斗目标,就是最终要争取撤县设市。当时我说,我们不一定五年就能撤县设市,但是我们一定要按照城市的理念、城市的标准、城市的水平去考虑、去努力、去发展。这和统筹城乡发展的精神,和中央、上级党委的要求是一致的,也反映了我们**人民的迫切愿望。我们要从“两市夹一县”的夹缝中、被动中、阴影中走出来,最终我们一定要撤县设市。基本思路讲了四句话:“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扬长补短,跨越发展。”既体现了上级精神,也符合**实际,是我们大家集体智慧的结晶。为了便于大家理解和操作落实,我们又把这几句话展开一下:以工促农必重工,就是必须发展工业,提高工业化水平;以城带乡先活城,就是把城市的盘子做大做强,发挥龙头带动作用;扬长补短求突破,就是把我们的优势发挥好,把不利因素消化掉,让长腿更长,短腿接长,按现在时尚的话说,就是做建峰填谷的工作;最后一句,跨越发展**兴。也包括在县域经济的发展路径上,我们提出了发展"三种经济"的设想,即加快城镇化要重点发展城市经济,加快工业化要重点发展园区经济,加快农业现代化要重点发展特色经济。2008年以来,我们又把市委毛书记给我们提出的“科学发展上水平、强县富民新突破、良好作风作保证”作为我们各项工作的总要求。回过头来看看**这几年的发展,我们这个路子符合不符合**的实际?实践证明对头不对头?发展的效果明显不明显?当时会议上提出,到2010年实现主要经济指标七个翻一番。实际上去年我们就已经实现了七个指标全部翻一番,而且有的是翻两番。如gdp,20**年是54亿,去年是108亿,翻了一番;地方财政预算收入,20**年是8600万元,现在我们是27000万元,三倍还多;其它各项指标都翻了一番。无论从指标数字上看,从城乡面貌上看,还是从全县整体形象的提升上看,以及从大家的切身体会看,都有发展,都有进步,我们完全有理由说,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现在形成了好的思路、好的队伍、好的氛围,好的机制、好的态势,发展的实力、潜力、活力不断增强。这是我们共同的心愿,也凝聚着大家共同的心血,因此,在这里我代表县委和四大班子,向大家表示感谢。
在充分总结成绩的同时,回头看看我们走过的路子,我们还有哪些需要改进、完善和提高?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经济发展的方式亟待转变;二是经济结构亟待调整;三是统筹城乡亟待破题;四是提升增效亟待落实。这是目前存在的比较突出的问题,也是我们今后努力的方向。当然还有其他一些问题,但这些问题是根本的、主要的,抓住了这些问题,我们就抓住了主要矛盾,就会有纲举目张的效果,其他问题的解决也会水到渠成。
三、明确任务务求突破
今天这次会议,我们需要集中解决好、落实好六个方面的工作任务。
第一,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要强力推进。项目建设是个大概念,从理论意义上来讲,我们所有事情都可以按项目来对待、来考虑。但是现在我说的项目,是特指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项目。项目建设有三个大的环节,一是项目生成。要通过招商引资、对上争取、对内激活等渠道解决项目少、项目小的问题。这项工作刚才智华县长已经作了安排,我们要高度重视、加大力度、务求实效。二是项目建设。通过强化责任、提升增效解决项目建设进度慢、效果差的问题。三是项目管理,使新上项目和现有企业借助项目扩规上档、优化升级,解决好规模小、效益差的问题。特别需要重视的是要把“四十工程”组织好、推进好、落实好,早建成、早见效,这就是我们最重要的任务。“四十工程”之外还有很多具体项目,已分解到各个单位、各个部门、各个企业,大家一定要围绕项目建设,统一思想,跟踪服务,提高质量,加快推进,这是全县各级组织、在座所有同志的共同责任。
第二,城乡一体化的建设规划要抓紧制订。统筹城乡发展没有规划,发展就是无序的,粗放的,也是事倍功半的,在这方面我们是有体会的。规划做好以后,有条件的就抓紧建,没有条件的就留足空间逐步来,分阶段、分步骤的实施。因此说,规划特别重要。制订规划一定要科学、合理、长远,使规划的过程成为我们统一思想、坚定信念的过程,成为我们对**发展再定位、再提升的过程。当然我们也不能消极地等规划,有些事情完全可以同步进行。但是从现在开始,大家一定要有统筹的意识、统筹的概念,一定要知道在上项目、搞建设的时候,要考虑到城乡统筹,要把事情干好,不要把事情干错。在统筹城乡方面,看不准的事情不能急,看准的事情不能慢。
第三,以县城为龙头的城镇体系要持续完善。就一个县域来讲,县城可以更多的摆一些项目,发展一些产业,也可以更多的去吸纳就业,聚集城市人口,也可以更大的发挥承载功能和带动作用,因此,要加快县城建设,发展城市经济。按照实现小康目标的总体规划,到2020年河南省的目标,城市化水平要超过50%,按照现在这个加快发展的态势,到时候城市化水平也许还会更高。因此在县城建设方面,我们一定要有前瞻性、要有长远性。我们这个县城是20**年开始着手规划的,20**年完成了整体规划,到现在也就是五六年的时间,现在看来,已经受局限了。所以总规要调整,建设要跟上,功能要完善,水平要提高,这就是县城建设目标。县城现在正是大规模建设阶段,我们在建设过程中管理也要跟上,不然这个城市就不像一个城市的样子。对城市建设和管理工作,我们还要作进一步的安排部署,通过各种工作会议、现场会议,进一步去细化、去分解,去抓好落实。
第四,新农村建设要务求突破。在哪些方面突破?一是村镇规划。村镇规划一定要走到头里,刚才我说的是全县统筹城乡的总体规划,包括县城的总体规划要调整,具体到每个村镇也要有规划。村镇规划,要按新型农民社区的标准和理念去规划,要用发展的眼光和统筹的要求去规划。不能有一个村就算一个村,这样的规划不叫规划,那是低水平的重复建设,路会越走越窄,会浪费我们的发展成本,最终事倍功半。现在全市上下都在学习成都经验,成都经验的主要内容就是“三个集中、六个一体化”。“三个集中”就是工业向集中发展区集中、农民向城镇和新型社区集中、土地向适度规模经营集中。大家一定要研究这个大政策,顺应这样一个大趋势,谁抓的早谁主动。二是产业发展。尤其是我们的特色农业,可以促进土地流转,可以吸纳农民就业,可以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最终可以增加农民收入。三是农村的产权制度改革和管理方式创新。产权制度改革,如农民的宅基地、房屋、责任田,都是产权。把这些产权界定清楚,办好手续,然后全县建立统一的流转市场,比如土地流转中心、房屋交易中心,通过依法合理规范的渠道,去转移去流动,农民的资产就变成资本了,它就可以流动,可以增值了。这一块工作我们要跟上。这样就可以极大刺激农村生产力的发展,既解决人到哪里去的问题,也解决了钱从哪里来的问题。农村管理方式创新,我们前段时间搞“4+2”,群众的事情群众自己办,这既是尊重群众合法权益的需要,也是发扬农村民主的需要。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在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在发展农村经济的过程中,在落实惠民政策过程中,一定要尊重群众意愿,调动群众的积极性,要让群众参与。四是秸杆综合利用。秸杆综合利用对新农村建设的特别重要性,对全县全局工作的意义,刚才颖波书记已经讲得非常清楚了。我们全县年底秸杆综合利用要达到80%。大家要围绕这样一个大目标,在有效的组织、指导和政策的扶持下,把这项工作任务一定要落实好。秸杆综合利用这项工作如果能抓好的话,我们就要会有一个新的局面,从城到乡变得干干净净,生态环境有所改善,也形成了一个新的产业,就造福**人民了,大家一定要理解这项工作的特别重要性和它的意义所在。
第五,城乡基础设施建设要统筹安排。水、路、电、气、通讯,包括垃圾处理、污水处理、市场体系,一定要有一个城乡一体这样一个概念。像我们现在公交车,城乡都有,但是不成体系。将来要让我们全县的群众,不管在什么地方,就像大城市那样,上车就是一块钱或者两块钱,方便到那个程度,我们城乡一体的公交体系就算建立了。我举这个例子,就是说这些工作我们要加强。过去我们办了很多事情,下一步我们还需要办更多的事情,统筹城乡发展这是个大课题,需要我们做出艰苦的努力,大家一定要认识它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更要认识它的紧迫性。不能一说这个题目很遥远,这个题目很大,我们就束手无策或者束之高阁,这不是我们的正确态度。
第六,城乡公共服务和事业要加快发展。卫生、教育、文化,也包括低保、养老保险,都要有统筹城乡这个大概念。比如说像卫生设施,中心村要建标准化的卫生室,乡镇要建标准化的中心卫生院,形成城乡一体的合理布局,就可以达到农民小病不出村,一般的病可以不出乡,大病不出县。我们新建的县医院(东区)病房大楼是近四万平方米,可以说目前在豫东地区县医院我们是最大的。为什么要这样?就是我们一定要有前瞻性,为未来的发展留足空间。所以说,统筹城乡,在市场化的大格局下,不能目光太狭隘,不能只考虑眼前这一块事,只考虑局部这一块事。统筹城乡、项目建设,这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需要我们启动的,需要我们破题的。
四、提升增效强化责任
篇5
论文关键词:电线电缆制造;实训基地;建设
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最重要和最显著的特征是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要以职业技术能力的培养为主线,突出实用性、技能性和岗位针对性。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为核心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推进职业教育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和就业技能的培养,为社会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实训基地是职业教育中配合理论教学而设置的,为学生提供实训教学的保障,保证学生掌握一定职业技能的一系列要素的统一体,包括场地、设备、指导教师、教学计划、培训方案等。现就建设中央财政支持的电线电缆制造实训基地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专业发展情况
高邮市菱塘民族中等专业学校(以下简称“我校”)作为江苏省唯一的一所民族中等专业学校,座落在高邮湖西、菱塘回族乡境内。菱塘回族乡经济主体为工业,现有工业企业120多家,主要以电线电缆制造及其配套产品为主,是中国“电缆之乡”。由于新材料(如纳米技术)广泛用于电线电缆制造行业,2009年菱塘回族乡被国家科技部命名为“中国特色电缆制造基地”。作为与经济产业最切近的职业学校,学校也随时对当地企业的生产及用工进行跟踪调研,切实掌握企业对人才需求的情况,真正实现校企合作、职教富民。2001年经过深入的市场调研分析,因地制宜,学校开办了电线电缆制造专业,作为特色专业,目前有12个教学班,在校生543人。该专业通过10年的建设发展,并且在相关部门及企业的扶持和指导下,创建了电线电缆研发工作室、技术检测工作室,为从事电线电缆制造业培养了大批适用型技能型人才,同时也为邻近产业道路灯具、太阳能光伏、电子电器等注入了创新的活力。
为把我校电线电缆制造专业办大办强,办出特色,学校还与郑州电线电缆研究所、扬州轻工业学校、扬州易倍德公司等十多家院校和企业联合办学,聘请专家来校授课。在专业实训上采取市场化运作模式,变消耗型实训为生产型实训,既降低了实训成本又有力地促进了理论与实践、教学与生产的有机结合,既丰富拓展了学生的专业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技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专业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创新的情趣爱好。同时,学生在企业仿真环境中实习操作不仅为企业生产作出贡献,而且又得到企业相应的资金赞助。
为了提高学生专业学习的技能,学校一方面组织学生积极参加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技能大赛、创新大赛,并多次获奖;一方面还组织学生参与企业生产与新品研发。另外,还千方百计地为经济建设提供智力支撑,行之有效地开展企业员工培训,学校把课堂开到企业、定位车间,企业将员工培训、专业理论学习放到我校,形成互动双赢,共谋发展。
二、专业师资及设备条件
学校拥有电线电缆制造专业教师25名。为使专业教学和实训上台阶、上水平,聘请了相关院校、相关知名企业专家及专业教师10多名。
为了切实办好电线电缆制造专业,大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提升发展后劲。第一,举全校之力,在电线电缆实训方面加大投入,配备必要的实训设备。第二,扬州亚光电缆有限公司支持我校设备20万元。第三,充分利用其他企业、厂家的生产设备,组织学生实习实训。第四,利用学校为企业提供人才订单培养方式,鼓励企业为研发新的科研项目和精品、新品,添置必要的设备、器材,为学生实训实习提供便捷的服务。
三、产学研及校企合作情况
学校积极利用智力优势和科研力量,大力与电线电缆制造企业进行良好合作,共同研发新品10多个。如电缆中枢控制系统用综合屏蔽电缆获江苏科技厅高新技术产品认定证书。该产品节能环保,深受市场青睐。
学校先后与扬州曙光电缆有限公司、江苏长城电缆厂、扬州亚光电缆有限公司等20多家企业签订校企人力资源合作协议,实行订单培养,近几年来为企业输送各种技术人才近千名。
建立了专业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近几年来,学校电线电缆制造专业教师到企业参加实践锻炼,参与项目研发,为企业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同时,企业也在发展中给予学校相应的回报。
学校与多家电线电缆制造企业签订助学成长协议。扬州曙光电缆有限公司、扬州和益电动工具制造有限公司等厂家先后为我校500多名学生提供定向实习、自助求学的机会。这些学生毕业后又心甘情愿、信心百倍地为企业工作,不少学生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顶梁柱,有的还成了企业老板。
学校先后与扬州曙光电缆有限公司、江苏长城电缆厂、扬州亚光电缆有限公司、晶澳(扬州)太阳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等十多家企业签订了校外实习基地协议。
校助厂威,厂助校力,资源共享,共谋发展。良好的发展环境和精致的常规管理为我校电线电缆制造专业建设与发展赢得了勃勃生机。
四、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高邮市以电缆、灯具、光伏等“三新”产业为主,在扬州市工业排序中名列前茅,特别是新材料电线电缆制造基地、新光源灯具生产基地、新能源太阳能光伏生产基地的形成和发展不仅提升了地方经济的速度,而且必然带来企业对人才的更大的需求,现有不少企业已经跨地区、跨省区招工,但招来的仅仅是初级工,远远不能胜任企业的生产与发展要求。为此,我校紧紧围绕地方产业结构的调整开设电线电缆制造专业,而要培养出最贴近地方特色的适用型人才就必须拥有与之相配套的专业实训基地。未来电线电缆制造的从业人员将会大幅度增多,因此,拥有一定规模、配备一定设备的电线电缆制造专业实训基地势在必行。同时,随着地方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高邮市每年都将有数万人需要转移到非农产业。加之每年还有一批不能升入高一级学校的初高中毕业生急需就业,而要实现富余劳动力的合理流动和顺利转移就必须适时对他们开展立足家乡建设、发展家乡经济的专业技能培训。不断增强他们就业、创业能力,而要开展这样的技能培训就离不开专业实训基地以及与之相配套的硬件设备。再者,随着农村人口的无序流动,每年将有不少进城务工的人员、退役士兵、待岗青年和再就业青年回到家乡,从事劳动,发展产业。对于这一部分人,如果不能适时培训,也将制约农村经济的发展,影响新农村建设,为此,建设高标准、高水平、国家级示范性的电线电缆制造实训基地显得尤为重要。
2.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1)各级政府高度重视民族中专校的建设和发展。我校是江苏省唯一的民族中等专业学校,作为江苏民族中等专业学校对外开放的窗口,各级政府非常重视学校的生存与发展。为打造民族中专校品牌,菱塘回族乡政府协调100多亩土地,新建民族中专校,并多次给予资金、人力、物力方面的极大支持。同时,学校自身也借助于党和政府的优惠政策,想方设法多渠道筹措资金用于电线电缆制造专业实训实习基地建设。为谋求更快更好的发展,全力建设好电线电缆制造专业实训基地,使该基地建设锦上添花,成为国家级示范性实训基地。
(2)学校高度重视实训基地的建设与管理。通过十多年的积累、发展和创新,电线电缆制造专业已经在教学、实训等诸多环节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已经逐步形成较好而成熟的教学管理经验和技能训练体系。
(3)电线电缆制造专业作为我校特色专业已拥有良好的场地、充足的师资和可靠的生源。当地电线电缆企业也十分愿意吸纳职校生去企业实习实训。并期望他们毕业后留在本企业工作,成为企业的技术工人、技术骨干,一道开发新品,拓展市场,发展生产,提升效益。学校还将出台新的举措,与市外大中型企业合作办学,联姻互补。还将针对企业对学校人才规格、智能结构、课程设置和绩效评估等要求不断调整和完善基地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实用性。
(4)扩大社会培训面,与学历教育并举提高基地效益。实训基地建成后,将通过课题实践和生产实践的结合迅速提高师资队伍水平。为他们参与企业实践、提供业务能力奠定良好基础。实验基地建成后,还可缓解教育资源短缺的问题,为开展广泛性的学习和各类培训创造良好的环境和基础设施,为校企合作、订单培养提供有力的物质支持,进一步地显现拓展基地建设和培训效益。初步设想:紧紧围绕高邮市、菱塘回族乡电线电缆“大项目—产业链—产业集群—产业之乡”的发展目标,创新思维,大胆实践,力争创建高邮电线电缆检测中心,届时将惠及近100家电线电缆企业。
五、项目建设的基本思路、目标、预期效益及保障措施
1.项目建设思路
按照“政府出资、企业参与、市场运作、共享开放”的实训基地项目建设的总体方针,构建高标准、多用途的电线电缆制造专业实训基地,实训基地建成后能最大范围内满足在校生的专业实训和社会培训的需要,努力为民族区域经济培养电线电缆制造领域的需求的各类适用型高技能人才,能为本地区电线电缆以及与之相关的产业产品开发、产品结构调整、品牌创立提供技术支撑。
2.项目建设目标
电线电缆制造专业实训基地建设严格按照教育部、财政部相关要求进行实施,在现有实训基地的基础上通过添置设备、扩大规模、充实师资、完善管理、优质服务等措施,满足在校生的专业技能实训和农村劳动力、退役士兵等转移社会培训的需求,使该专业实训工位满足教学需求,确保技能实训开课率达到100%。真正使其成为立足湖西、服务高邮、辐射扬州和友邻省市的具有国家示范性的品牌实训基地。
3.项目建设预期效益
电线电缆实训基地建成后可为全日制学生提供资源共享,同时,能为1500人次/年返乡农民工、退役军人、企业员工等各类职业技能提供培训。这不仅进一步扩大电线电缆应用专业和学校的规模,获得最佳经济效益,而且进一步提高广大农民、新市民的择业能力,减轻社会用工压力,缩短企业用人的适应期,提高企业员工和安全生产岗位人员的素质,多快好省地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赢得更大的社会效益。
4.项目建设保障措施
(1)组织保障。成立由市政府牵头,市教育局、财政局、学校和相关企业参加的基地建设领导小组,市教育局负责对项目建设的指导、协调,并进行跟踪管理;市财政局将筹措配套资金,按需实现配套建设和管理。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以专业负责人和电线电缆制造专业骨干教师为成员的实训基地建设工作小组,具体负责项目建设工作,相关企业提供部分资金和技术支持。2011年12月完善基础设施,2012年4月安装调试,2012年8月投入使用。
篇6
一、充分认识促进我市奶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
奶业不但是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我市农业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奶业具有较高的产业关联效应,在农业发展乃至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促进我市奶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1、实现奶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统筹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社会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奶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就是要实现生产发展与资源利用、环境保护、农民增收相协调,在发展中讲究经济效率、关注生态和谐、达到全面发展。最近几年,我市的奶业发展虽然很快,但是重数量,轻质量、效益,资源利用不合理,浪费严重,污染环境等问题越来越突出。解决好这些问题,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得要求,走可持续发展得道路。
2、实现奶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是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内容。中央提出的现代农业的六大要素就是,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实现奶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就是这六大要素集成的具体体现。最近几年,我市奶牛养殖高速增长,产业规模、产业素质大幅提高,奶业区域化进程加快,乳品加工企业实力明显增强。但是,随着供需关系的变化,奶业快速增长的势头开始减缓,市场竞争日益加剧,养殖粗放、奶牛低产、奶农低效、疫病威胁、环境污染等问题逐步显现,奶业发展已步入结构调整、产业升级的关键时期,必须走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路子。
3、现奶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是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奶业是比较效益较高的产业,涉及食品、机械、包装、运输以及种植业、饲料、兽药等多个行业。大力发展奶业,实现奶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可有效地转化粮食和其他农副产品,实现农产品增值,促进种植业结构调整、农村劳动力转移,增加农民收入。去年,我市15万个奶牛养殖户,养殖奶牛55万头,户均年纯收入6400元,比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高出1245元,占家庭总纯收入的近70%。养牛增收已经成为广大农民的共识,而且我市农村剩余劳动力充足,生产门路有限,农民发展养牛愿望迫切。
4、实现奶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是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的迫切需要。人均鲜奶占有量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发达程度的标志之一。目前,我市的人均鲜奶占有量虽然已经达到了96.5千克,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近5倍,在国内居于领先水平,但与世界先进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实现奶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对改善人们膳食结构、增强人民体质,提高城乡居民生活质量,尤其是当前对稳定市场、稳定价格、稳定社会等都非常重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奶的需求越来越高。据研究,居民收入每增长1%,城镇居民乳制品消费就会增长0.67%,农村居民也会增长0.27%。因此,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牛奶消费量将大幅度增加,这些都要求我们必须加快奶业现代化发展步伐。
二、思路和目标
基本思路:以十七大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建设现代奶业为目标,围绕优质奶源基地建设,转变生产方式,稳步发展数量,加快提高质量和效益,延伸产业链条,完善科技支撑,强化服务保障,打响*奶业的品牌,努力把*建设成“全国奶业科学发展示范基地”。
主要目标:到“十一五”末,全市奶牛存栏80万头,其中成年母牛48万头,年产鲜奶260万吨;奶牛优种率达到100%;奶牛规模养殖比例达到50%以上;机械化挤奶比例达到80%,鲜奶抽检合格率达到100%;奶牛养殖年纯收入10.4亿元,全市农民人均200元。
三、工作重点
(一)加快转变生产方式,提高奶业现代化水平
强化引导,搞好服务,加快推进奶业生产方式由传统的粗放型向现代集约型转变,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市奶业发展的一项战略任务。一是大力发展规模养殖。加大对标准化奶牛养殖小区、规模奶牛场建设的扶持力度,每年在财政预算安排中,突出重点环节,安排一定资金,扶持标准化奶牛养殖小区、规模奶牛场。二是实施科学饲养管理,推行标准化生产。建立、完善符合*奶业发展需要的地方标准体系,并积极引导养牛户转变传统观念,实行科学养牛,大力推广玉米全株青贮和全混日粮(TMR)饲喂技术,实现标准化生产,提高生产水平和养殖效益。三是加快奶牛改良。完善市县乡三级改良服务体系,加快建设标准化改良站,实现“双证”上岗,统一供精。同时,建立健全奶牛系谱档案,搞好品种登记和选种选配,不断提高良种覆盖率,认真落实国家及省奶牛良补政策,加强监管,确保奶农得到实惠。四是加强环境保护。积极推广“牛-沼-粮(菜、果、草)”的生态养殖模式,实现资源综合利用,搞好奶牛粪污及病死牛的无害化处理,净化养殖环境,实现清洁生产、健康养殖,创建环境友好型畜牧生产模式。
(二)延伸奶业产业链,推进产业化经营
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加工基地为载体,以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为纽带,全力推进奶产业的一体化经营。一是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加快现有企业的整合、改造,对乳品企业在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和管理创新上给与扶持引导,鼓励乳品加工企业通过机制创新,建立基地,树立品牌,向规模化、产业化、集团化、国际化方向发展,提高企业的竞争力,进一步增强带动农民增收的能力。二是鼓励企业发展精深加工,加快技术改造,提高技术集成,研发新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创品牌,增强市场竞争力。三是积极鼓励扶持发展奶业经济合作组织,通过建立奶业合作经济组织,把分散的养牛户组织起来,提高他们在市场竞争中的话语权,合理分配生产和加工两个环节的利益关系,弱化产业链内部之间的互损行为,提高奶业产业链整体竞争水平,积极探索和完善产业链内部的利益连接机制,优化配置乳品企业、奶业合作组织和养牛户三大要素,实现“三赢”,引导发展订单奶业,规范双方行为,提高合同履约率,探索股份制、股份合作制、联户经营等多种利益连接机制,提高养牛户在产业化中的获利水平。四是加快优质奶源基地建设,进一步优化奶业生产布局,建设以丰润、滦县、滦南、丰南四县区为主的环城市奶业经济圈,加快推进标准化奶牛小区和规模化奶牛场的建设,围绕专业村、养殖小区合理规划机械化挤奶厅建设,全面推行无公害畜产品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建设无公害品牌化的鲜奶生产基地。五是认真落实国家关于奶牛良种繁育、青贮饲料机械、标准化生产和人工种草等支农惠农政策,大力扶持奶业生产设施建设、奶牛品种改良和加工科技创新,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六是加强企业、奶站的社会责任教育,鼓励和扶持乳品企业、收奶站要让利于养牛户。进一步规范企业、奶站经营行为,严厉打击变相压级压价、拖欠奶质等恶劣行为,尤其是在困难时期,企业要适当反哺养牛户,帮助他们度过难关,以稳定奶源,实现“双赢”,确保*奶业持续、稳步、健康发展。
(三)完善科技支撑体系,打造品牌化*奶业
1.完善奶业科技推广体系。认真落实国家省市有关文件精神,完善基层畜牧科技推广体系。走出去,请进来,分层次培训奶业高、中、初级技术人才,培育一支为奶业发展服务的技术队伍。各级政府要加大对奶业合作经济组织及其奶农的技术培训力度,由市、县主管部门牵头,组织专家教授、技术人员传授奶牛生产管理技术知识,到奶牛重点产区定期或不定期举办奶牛饲养技术知识培训班。市、县两级农广校也要组织开办奶牛养殖技术培训,在理论知识上全面提高奶农的素质水平,在技术技能上增强奶农的才干,提高为奶农服务的水平。
2.加快新技术引进示范和推广。充分发挥各级畜牧技术推广机构的作用,紧密围绕*奶业发展的实际,积极与国内外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相结合,引进奶牛养殖、繁育、管理、疫病防治以及产品加工等方面的先进适用技术,进行孵化与推广,提高*奶业的科技含量。
3.打造*奶业品牌。提高奶业发展定位,实施品牌发展战略,发挥奶业各级合作经济组织的协调作用,扩大市场视野,充分利用我市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作为科学发展示范区的资源和信息优势,提高市场竞争力,走出本土化竞争的小格局,实现以*奶业为整体,面向全国乃至世界市场的竞争。
(四)强化服务保障体系,构建奶业发展长效机制
1.完善奶牛良繁体系。加快品种改良步伐,加强现有奶牛的选育,建设标准化改良站,推广人工授精和胚胎移植技术,适当引进性控冻精和国外优质冻精,全面提高奶牛的良种率。坚持“以推广使用优质冻精为突破口,以规范管理为手段,以提高奶牛质量、单产、效益为目标”的方针,实行奶牛冻精计划管理制度,采取统一计划定购、统一招标采买、统一集中管理、统一供应配送、统一技术标准、统一考核验收的组织管理方法,扩大优质冻精配种数量,提高群体质量,增加养殖效益。以*市奶牛冻精供应站为基础,联合京津沪以及北美、欧洲等国内外知名企业组建*市奶牛基因供应(配送交易)中心,根据*和周边地区奶牛、肉牛品种改良与繁育的需要,开发和建设我国北方地区奶牛基因供应中心,扩大覆盖范围,加快改良步伐。以芦台奶牛体细胞克隆及胚胎移植中心为基础,联合中国农大、国家畜牧研究所和国外知名科研机构,建设*市奶牛繁育高科技研发中心,引进奶牛胚胎移植、克隆、性控等现代生物技术,开展产业化研发、示范与推广。加快培育种子母牛群,生产高产奶牛胚胎,培育自己的优秀种公牛。在此基础上,建立“*市奶牛繁育技术服务指导站”,培训专业技术人员,推广普及奶牛繁育技术知识,开展奶牛繁殖、保健等系列化技术服务,在规模场(小区)全面推广奶牛生产性能测定(DHI)工作。
2.构建饲草饲料生产体系。加快种植业结构调整,扩大优质牧草和饲料作物种植面积,尽快实现“粮-经”二元结构向“粮-经-饲”三元结构的转变。从明年起,每年推广种植青贮饲料玉米20万亩,优质牧草5万亩,同时建设现代草产品生产加工示范基地,推动草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大力推广秸秆开发利用,加大秸秆青贮、黄贮力度,选择玉米集中产区的丰润、丰南、滦南等县、区,采用青贮等实用技术,提高玉米秸秆的利用率,开展奶牛全价日粮生产开发和配送,争取立项进
行国家级秸秆养畜示范区建设。鼓励支持奶牛场和养殖小区建设永久性青贮池,大力推广全株玉米青贮和全混日粮(TMR)饲喂技术。加强饲料安全监管,坚决查处在饲料产品中添加违禁药品和乱用饲料添加剂的行为,建设安全、优质、高效的饲料生产网络。
3.强化奶牛疫病防控体系。采取有力措施,扎实做好口蹄疫等奶牛重大疫病的防控工作,力争疫情不发生,确保有疫不扩散。一是认真落实国发[2005]15号和省政府有关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强兽医工作管理机构建设,确保基层动物防疫工作“机构理顺、人员到位、责任明确、政令畅通”。二是加强综合防控工作,全面落实口蹄疫等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定期检测、及时补免、消毒灭源、检疫监督等综合防控措施。三是完善预警预报制度,建立健全应急机制,健全市县乡村(场)四级动物疫情测报网,完善设施、制定规程、明确职责、规范行为,提高预警预报能力;健全市县两级重大动物疫病应急指挥和应急管理机构,修订完善应急预案和实施方案,落实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资金、疫苗、物质等储备制度。四是切实加强布病、结核等人畜共患病的防控,落实奶牛健康证制度,切实搞好免疫、隔离、扑杀等工作,确保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五是建立奶牛疾病信息处理系统,各级畜牧部门负责建立以规模奶牛场、养殖小区和乡镇动物防疫站为主体的奶牛疾病信息处理系统,实现全市奶牛疾病联网管理。
4.加快建设鲜奶质量安全体系。首先,制定完善*市生鲜乳质量标准,规范生产、收购、储运、加工各个环节的行为,确保鲜奶质量;其次,在*市畜牧水产品质量检测中心的基础上,建立*市鲜奶质量监测站,完善检测手段;第三,依法对鲜奶质量进行全程监管,包括生产环节的投入品管理、加工环节的质量监控和乳品市场的监管;第四,落实鲜奶市场准入和产品质量追溯制度,强化养殖档案管理和标识管理,实施鲜奶质量问题召回制。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协调联动
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充分认识发展奶业的重要性,把扶持奶业发展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繁荣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的大事、实事来抓,纳入重要意识日程。各部门要密切配合,通力合作,共同推进我市奶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各级畜牧兽医部门要做好产业发展的政策信息、技术指导工作,不断完善基础设施、服务手段,加快兽医体制改革,强化技术推广体系和人才培训基地建设,为产业发展提供更好的服务;发展改革、财政、农业开发等部门要加大对奶业发展的投入力度,提前谋划,做好预算安排,并确保逐年增加,进一步夯实产业发展基础,完善保障体系;科技部门要针对产业发展实际,积极推广先进科研成果和实用技术,探索技术认证制度,不断创新推广机制;工商、质量技术监督、物价、食品管理部门要强化对市场秩序、投入品与产品质量以及交易价格的监管,尽快建立鲜奶价格协调机制,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国土资源部门要为产业的规模化发展提供有效的用地服务;农业部门要积极做好种植业结构调整工作,加快推广饲料饲草种植;金融、保险部门要做好信贷支持和奶牛保险试点,其他相关部门也都要从自身职能出发,为奶产业发展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服务,真正形成工作合力,实现科学、和谐发展。
(二)加强引导,增加投入
以项目建设为载体,强化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认真落实国家奶牛良种繁育、青贮饲料机械、标准化生产和人工种草等支农惠农政策,根据财力情况对奶业结构调整、良种繁育体系、良种和农机补贴、奶牛标识与档案管理体系、现代化奶牛示范场、标准化奶牛养殖小区(场)的基础设施建设、粪污处理及资源化利用、新技术(成果)的引进示范和推广、疫病防检监测、无公害畜产品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标准制定、奶协及奶业合作组织等,财政资金重点予以专项扶持。
(三)落实法制,强化管理
奶业发展涉及农业结构调整、食品加工、商业贸易、环境卫生、食品安全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加强法制管理。各级政府要认真贯彻落实《畜牧法》、《动物防疫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和《种畜禽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对奶牛养殖场的规划、布局、建设、验收,奶牛良繁体系建设、冻精管理、疫病防制以及鲜奶质量安全等工作,都要依法落实到责任部门和单位,落实法制任务,明确执法责任,加强执法监督。
篇7
关键词:西部大开发;甘肃;回眸;展望
中图分类号:F127.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161(2012)06-0016-04
西部大开发第一个10年以打基础为主线,着力点是基本建设、生态环境和人才教育,基本思路是加大投入,打好基础,保障民生。10年来,甘肃在国家规划指导、重大工程建设、资金投入、政策措施等方面的重点支持下,交通基础建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取得了巨大成绩,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城乡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这10年发展质量最好、增长速度最快、大项目最多、百姓受惠最多,是甘肃经济社会发展最好最快的10年。
一、10年西部大开发,甘肃经济社会发展成就辉煌
(一)综合经济实力增强,工农业增长快,产业结构趋向合理
西部大开发10年来,甘肃生产总值年均保持两位数增长,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2009年GDP达到3 382亿元,是2000年的3.2倍,年均增长10.9%;人均GDP12 852元,是1999年的29倍。产业结构由1999年的20.1:42.9:37.1调整为2009年的14.7:44.7:40.6,趋向合理。2000-2008年,甘肃累计完成基础设施投资7874.38亿元,年均增长18.67%。财政收入上了一个台阶,自我调控能力增强。2009年地方财政收入和大口径财政收入分别达到286.69亿元和604.01亿元,是2000年的4.7和5.6倍。工农业增长较快。2009年工业、农业生产总值分别是1999年的4.3和2.6倍。工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循环经济的发展得到了普遍认同。用先进技术改造提升了传统优势产业,石油化工、有色冶金,黑色冶金、建材等支柱产业发展达到一个新水平,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大幅度提高。10年来,甘肃在农业结构调整、农业现代化建设、新农村建设以及农民素质的提高等方面成绩显著。2009年粮食总产量达906.2万吨,是2000年的1.3倍,实现了历史性突破。积极培育农业特色优势品种,马铃薯产量、质量和总量都处于全国领先地位,酿酒葡萄、啤酒大麦、玉米制种和中药材等都已成为甘肃的特色优势产业。
(二)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西部大开发以来,甘肃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建成了一大批以交通、能源、水利为重点的重大项目。2009年,公路通车里程增加到11.4万公里,是2000年的3.4倍;高速公路达到1650公里,是1999年的27倍,还有在建的10条高速公路1250公里;铁路营运里程达到3039公里,比2000年增加了50%。还有在建和即将开工建设的项目14项;空港建设成绩显著,开通了5个机场和国内外40多条航线。针对甘肃干旱半干旱的气候条件,开工建设了引洮工程和一大批水利基础设施,累计解决了496万人饮水困难。先后实施了退耕还林、退牧还草、“三北”防护林建设、黑河与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甘南黄河上游重要水源补给区的生态保护和建设等一批重要的生态工程,生态环境建设成效明显,到2009年底,完成退耕还林2618.3万亩,退牧还草6820万亩,实现了6000多万亩国有天然林全面禁伐。连续9年完成了黑河调水任务,下游居延海复现水面达40.5平方公里。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正在得到遏制。
(三)利用外资规模不断扩大,对外贸易增长较快
甘肃利用外资规模及与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合作不断扩大,与周边省区的经济合作进一步加强,进出口商品结构逐步优化。外贸进出口总值由2000年的5.7亿美元增加到2009年的38.2亿美元,年均增长23.5%。
(四)民生改善和社会事业跃上新台阶
过去的10年,甘肃农民人均纯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翻了一番,社会事业快速发展,贫困面下降。在解决群众就业、就医、上学、住房、养老保险和公共服务均等化等方面成效明显。惠农强农政策全面落实,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
二、下一个10年西部大开发甘肃经济社会发展仍然存在诸多矛盾与困难
西部大开发第二个10年将以改善民生为核心,以富民为主线,这一阶段的主要思路已由打基础阶段的资金投入转向促进机制和制度的创新,但是,由于甘肃自身基础较差,包括自然环境、区位、基础设施、产业结构等因素,如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地理位置远离经济增长和消费中心,发展成本高;传统产业多,附加值小,总量增长慢等,自身发展缓慢。同时,经济外向度低,借助外力困难,因此,缩小差距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另一方面,由于国家投资力度还不够大,政策支持力度不够强,如甘肃在交通建设方面有很大发展,但与东部相比投资力度不够,欠账太多,差距难以缩小。产业布局没有真正做到向甘肃倾斜。总体看,中央支持政策不如改革开放初期对沿海特区的政策那样有力度,一些战略和政策甚至出现相反的结果。因此,下一个10年,甘肃面临着继续打基础和富民强省的双重任务。但甘肃与东部地区的差距还在不断扩大,GDP占全国总值的比重在减少,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和东部地区相比仍然很低,甘肃仍然是经济不发达、生态条件差、城乡居民收入低的区域,是我国区域协调发展中的“短板”。同时,甘肃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诸多矛盾与问题,既是制约甘肃发展的瓶颈,也是西部大开发下一个10年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一)基础设施仍然落后,社会服务体系不完善
交通、水利、能源、通信等基础设施薄弱问题将在相当长时期内制约甘肃的发展进程,部分地区公路、铁路干线还未形成体系,通讯、邮政设施和供水供电设施不足,给居民生活和社会生产带来不便,也不利于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具体表现为铁路密度低,存在省际“断头路”现象,农村道路总体水平低,相当数量的村镇没有解决生产生活所需的基本交通问题,偏远山区的贫困地区多数交通不便,物资交流和商品输出十分困难。尤其是立体交通网络体系尚待完善。要在发挥铁路大动脉的骨干作用、公路交通的主导地位和基础作用的同时,积极发展航空运输业,充分利用内河资源,发展水运,加强管道运输能力,大力发展通道经济,提高五种运输方式的综合运输效益。尽管甘肃通讯业发展很快,但电话普及率还不到东部地区的一半,有些地方仍不通电、不通邮。水资源严重缺乏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病险水库治理、牧区水利、农村饮水安全、大型灌区续建配套等建设任务依然繁重。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难以满足城镇化发展的需要。
(二)生态脆弱,资源环境约束日益加剧
甘肃地处黄土、青藏、内蒙古三大高原的交汇地,是西北乃至全国的重要生态安全屏障,但也是国内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最为严重的省区之一。虽然经过西部大开发以来大规模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局部地区的生态环境有了一定改善,但从总体上看,生态环境恶化的势头尚未得到根本性的遏制。森林平均覆盖率低,沙尘暴频发,加上水环境污染、大气污染问题十分严重,恶劣的自然条件和脆弱的生态环境,不但给当地居民生产生活带来不便,还严重影响着全省乃至黄河、长江中下游及全国生态环境的优化。尤其是频发的自然灾害使甘肃经济备受打击,刚发展起来却又要应对各种灾害,所以在这种恶性循环中,经济要飞速发展是很艰难的,这也是甘肃进一步开发中最棘手的问题。因此,在环境保护方面,甘肃承担着对影响全省和全国生态环境的祁连山冰川生态系统、石羊河、黑河、疏勒河流域、甘南重要水源补给区等环境的治理、水土保持、退耕还林还草和加大环境保护宣传力度等任务。
资源环境约束日益加剧。一是水资源约束。一方面,甘肃水资源严重短缺,难以满足人民生产、生活和自然生态修复等方面的要求。甘肃人均水资源是全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一半,居全国省市区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后列;另一方面,由于经济增长方式粗放和管理工作薄弱,许多地区又普遍存在水资源利用效率低下、浪费和污染严重的现象,就加剧了本来已十分严重的水资源短缺矛盾。工业和城市用水的80%转化为污水,而污水处理费比供水所需费用要高几倍,就出现即使供水增加,但往往有钱供水,却没钱处理污水。因此,甘肃面临增加供水能力,解决用水供需平衡问题,争取资金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加强城镇与工业节水防污的建设及农业灌溉节水工程建设等多重任务。二是传统的资源优势正在弱化,不可再生的资源优势面临可持续发展的挑战。目前甘肃经济增长仍然靠资源和投资拉动,资源型重化工业快速扩张起主导作用,下一步大开发应着重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要围绕优势资源开发,积极培育资源循环产业链,完善产业配套体系,提高资源加工深度和综合利用程度,同时加快推进资源型城市转型,积极培育接续替代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产业适度多元化,尽快改变单纯向外输出资源的状况,切实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产业结构不合理问题突出
甘肃现代农业发展缓慢,工业创新能力弱,产业配套能力差,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水平低,呈现产业结构逆向调整态势。产业发展层次低,采掘工业、原料型产品和初级产品比重较大,技术含量和经济效益不高,产业链条短,加工深度和综合利用程度低,经济要素关联度低,比较效益差;粗放型经济特征明显,比较优势没有在国内外市场中得到充分发挥。同时,发展现代产业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障碍:一是认识上的问题。特别是对于如何处理工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在地方上还有不同的看法。二是存在产业转移障碍。一方面需要通过各方面努力来降低集群迁移的转换成本,消除市场障碍,另一方面,需要防止人为干预要素价格和税收政策导致的不公平竞争,消除行政障碍。过去10年甘肃大开发是投资拉动型的,主要依靠基础设施建设来拉动,新一轮西部大开发进入了内生驱动发展阶段,发展模式转型,要从投资拉动向产业拉动转型,主要依靠产业发展驱动、依靠创新发展。要加快发展农产品生产与加工、有色冶金、装备制造,战略性新兴产业、文化旅游业和现代服务业,依靠老工业基地转型升级等,尽快构建具有甘肃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
(四)体制、机制不健全,资源开发利用的合理利益分配机制尚未形成
按照国家以前的产业政策,甘肃是原材料输出省份,长期以来,能源、原材料产品低价卖出,这样每年流失的资金达100亿以上,而所需的工业加工产品,特别是大多数日用消费品与耐用消费品从东部沿海地区高价买入,处于“调出调入”不等价交换的境地,造成效益通过输入输出结构而大量流失。这种“甘肃开发资源、东部加工制造”的垂直分工格局,造成高投入低产出的被动地位,严重制约了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并导致“资源优势、效益劣势”并存。这就要求甘肃今后既要开发、输出资源,更要加工制造。同时,还要改变资源价格的形成机制、生态环境补偿机制、资源开发利益的分配机制。
(五)经济社会的二元化特征明显,结构性矛盾和不平衡问题突出
城市经济和农村经济的二元特征十分明显。从产业结构看,第一产业比重偏大,第三产业发展不足。从所有制结构看,国有经济步履艰难,非国有经济发展滞后。甘肃省地区间发展不平衡,差距较大。甘南州、临夏州和陇南市、定西市扶贫攻坚区和庆阳老区需要加快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中不平衡问题较突出,具体表现:一是甘肃社会事业发展中,贫困人口比重大,解决民生问题难度大;二是教育、卫生等基本社会服务水平太低与人口的过快增长之间的矛盾突出;三是文化教育科技等社会事业发展缓慢,导致人口整体文化技术素质偏低。科技能力较薄弱,科技基础设施落后,科技投入总量不足、渠道狭窄,科技人才不足、浪费和流失现象严重。基层和农村地区合格师资、医务人员、农业科技人才严重缺乏,高层次人才流失依然相当严重,科研基础设施条件与沿海等发达地区差距越来越大,工资收入与沿海等发达地区差距较大。人才开发的资金投入严重不足。
(六)投资的软件和硬件环境建设滞后,不利于吸引投资
从硬件环境看,甘肃地处内地,远离沿海和经济发达地区,自然环境较差,交通运输、邮政通讯等基础建设比较落后,投资的硬件远不如东部沿海等发达地区。从软件环境看,一是观念守旧,思想保守,安于现状,小富即安,求稳怕乱,缺乏敢为人先的精神。二是政策配套措施不完善,各地虽然制定了不少优惠政策,但因条块分割,往往出现政府促发展,部门抓利益,企业、群众办事难的情况,使得一些好的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出现“梗阻”,落不到实处。三是法律环境需改善,改善法律环境亦是改善投资环境。
(七)甘肃经济发展面临融资难问题
甘肃的开发资金主要来源于以下五个方面:一是引进外资;二是中央投资;三是吸收东部地区的资金;四是银行贷款;五是甘肃自身的积累。但是从10年来这五个方面提供资金的实际情况看,自身资本积累能力有限,地方政府财政投入不足中央政府的直接投资远远不能满足甘肃大开发的需要;自身吸引外资的能力不强;间接融资能力弱,直接融资渠道不通畅,资本流动的资本市场、短期资金市场不发达,直接融资机制发展缓慢。
三、下一个10年西部大开发甘肃仍需国家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
西部大开发下一个10年,甚至未来更长一段时间内,甘肃除了继续把基础设施、生态环境放在突出地位,更要把对外开放、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农业现代化、社会建设和体制机制改革放在突出位置。同时,仍需国家给予更大力度的政策、资金和项目支持。
(一)继续给予甘肃政策优惠和帮扶支持,尤其要加大对甘肃的资金投入和人才支持
一是给予甘肃四个方面的政策优惠,即增加资金投入的政策、改善投资环境的政策、扩大对内对外开放的政策、吸引人才和发展科技教育的政策。二是加大对甘肃的资金投入、人才和技术支持,希望东部地区从人才、技术和产业上反哺西部尤其是甘肃。本着先富帮后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原则,先发展起来的前10名的省区市应该像四川援建那样,一对一地帮扶、带动、援建后10名的省区市,尤其是帮扶不发达的甘肃,不达小康不脱钩。
改革开放以来,前20多年国家给东部很多优惠政策和大量的资金支持,东部分的蛋糕多了,西部就少了。当时的初衷是先支持东部发展起来,再带动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发展,2000年以前国家对东部的投资一直高于西部,2001年后西部投资才高于东部,但因为自然环境恶劣和历史欠账太多、基础太差,需要国家继续加大对甘肃的政策优惠、资金投入、人才和技术支持。2006年到2011年间甘肃全社会固定资产总额占全国投资总额的比重均在0.93%~1.34%之间,六年增加了0.41个百分点,这与甘肃人口占全国总人口1.9%,面积占全国总面积4.72%的比重很不匹配。而且这1.9%的人口里,按国家新贫困线标准,贫困人口占甘肃总人口的50.8%,占甘肃农村人口的80%,占全国贫困人口的1/11);这4.72%的土地中山地多,平地少,山地和丘陵占总全省土地面积的78.2%。而且,甘肃还有19.21万平方公里的荒漠化土地(占总面积的45.12%),有11.92万平方公里沙化土地(占总面积的28%),有2.18万平方公里具有明显沙化趋势的土地,是全国荒漠化面积较大、分布较广、危害最为严重的省份之一。全省10个市州的37个县市区,正在遭遇荒漠化和沙化威胁。但是,防治投入严重不足,与实际需求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土地荒漠化和沙化是当前最主要的生态问题,严重制约着甘肃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平均每年因土地荒漠化和沙化造成的经济损失达5亿多元。如果国家不加大投入,按现有速度治理,至少需要几百年才能完成。也说明长期以来国家对甘肃投资严重不足,历史欠账太多,急需加大对甘肃的投资总量。如果国家不进一步加大对甘肃的政策优惠力度,不加大项目支持,不加大投资和技术投入力度,自己没资金、没技术发展不起来,也只能卖资源,这样还会陷入“越穷越卖,越卖越穷”的恶性循环中。
建议国家加大对像甘肃这样的西部欠发达地区的人才和技术输入,分期分批派高新技术人才带上技术、项目和资金支援甘肃,每个周期3—5年,2—3个周期,甘肃的发展一定会有一个大的起色。一是人才培养周期长,至少要10年左右的时间,等我们自己培养出来,与东部的差距会越拉越大。二是甘肃经济发展落后,收入低,生态环境恶劣,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差,留住人才很困难,吸引人才更困难,如果国家不支持,会陷入“越留不住越穷,越穷越留不住”的恶性循环中。
(二)继续支持甘肃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提升发展保障能力
要在财政、税收、投资、金融、产业、土地、价格、生态和人才等方面给予优惠和支持。加大中央财政对甘肃均衡性转移支付力度。中央财政用于节能环保、新能源、教育、人才、医疗、社会保障、扶贫开发等方面已有的专项转移支付,适当重点倾斜。加大中央财政性投资投入力度,向甘肃民生工程、基础设施、生态环境等领域倾斜。尤其要给因地形、地势等原因造成交通不便的甘肃等欠发达地区,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力度,提高对公路、铁路、民航、水利等建设项目投资补助标准和资本金注入比例。一是加大中央预算内投资以及其他中央专项资金对甘肃的投入力度。二是统筹考虑甘肃交通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中央投资补助。三是将部分符合条件的公益性项目国债转贷资金逐步转为拨款。四是中央安排的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农村饮水安全、大中型灌区配套改造以及生态建设、社会事业、基层政权等公益性建设项目,应该免除县(市)级包括县级市和甘南、临夏自治州的州级配套资金。
继续加大对甘肃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工程的支持力度,构筑国家生态安全屏障。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要根据甘肃不同地区的主体功能给予不同的支持,对为保护生态环境,禁止、限制发展的地区给予补偿,针对甘肃严重缺水的现状,提出并支持节水型社会建设。
(三)加大中央财政对甘肃的均衡性转移支付和贫困地区转移支付力度
要加大中央扶贫资金投入力度,扩大扶贫小额信贷规模,稳步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和生态移民。创新对口支援方式,进一步加大定点扶贫、东西协作扶贫力度,对“两州两市”扶贫攻坚区和革命老区的发展要给予特殊的资金支持和政策支持。
(四)突破行政区划,形成带动力强、联系紧密的经济区和经济带
依托包头北海通道、陇海兰新线、陇海青藏铁路等三条重要交通干线构成的立足大西北,面向东中部的“大”字形经济骨架,建设呼包银、兰乌、关天和兰西格经济区,国家要在政策、项目和资金上给予大力支持,促使其尽快建成。同时在畅通黄河上游西兰银经济区的水路运输方面给予政策、资金和项目支持。
(五)进一步加大对甘肃的信贷支持力度
国家要加大对甘肃的信贷支持,积极支持甘肃调整结构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支持甘肃的产业由低端转向高端、资源由原料输出转向深加工产品输出、动力由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发展方式由数量型转向质量型,增强发展的可持续性;要大力支持甘肃改善民生的项目建设、农业和社会事业发展项目、城乡一体化发展项目和进行人力资源开发工程的项目建设。支持甘肃由经济建设到更重视社会和谐的重点转变、由注重硬件建设到更注重软件建设的方向改变、由重视城市开发到城乡统筹的开发对象改变等等。
(六)建议对个税起征点按西、东北、中、东从高到低分地区阶梯形制定标准
- 上一篇:对新农村建设的几点看法
- 下一篇:初中学习计划和学习总结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新农村建设标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