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保险和社会保险的共性范文
时间:2024-01-09 17:46:3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商业保险和社会保险的共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 社会保险商业保险
一、从社会经济的角度看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的关系
1.共性
(1)两者都是分摊损失的一种财务安排,同以概率论与大数法则作为制定费率的数理基础,同以建立保险基金作为提供经济保障的物质基础。(2)两者同属于社会保障机制,具有稳定器的作用。(3)两者都是处理风险的方法,能起到分散风险、消化损失的作用。
2.区别
(1)保障水平不同。社会保险仅满足人们的基本需要;商业保险则根据投保人的能力,以更高层次的保障来实现他们的需求。(2)经营机制不同。社会保险由政府或指定的机构经营,具有行政性和垄断性,不以盈利为目的;商业保险是在市场条件下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企业行为,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的。(3)缴费方式不同。社会保险的保费由个人、企业和政府共同负担,由国家负总责;商业保险的保费由投保人负担,保费中包括公司的营业和管理费用;(4)业务范围不同。社会保险仅是对人的保障;商业保险不仅保障人而且还保障财产与相关利益的损失,就是对人的保障也具有选择性,只保障符合投保条件的人。
3.互补
从双方的关系看,两者具备了互补的基础。
(1)社会保险对商业保险的补充。商业保险保障具备投保能力且符合投保条件的企业或个人,而社会保险对保险标的不具有选择性。被商业保险排除在外的人群可以通过社会保险保障最基本的生活需要,通过社会保险使更多的人得到了保障。
(2)商业保险对社会保险的补充。有些劳动者收入较高,而社会保险的保障水平又十分有限,他们只有通过参加商业保险保障其养老、疾病、意外、财产等方面的需要。
二、深化社会保险制度改革对商业保险的影响
由于两者存在联系,社会保险的改革就会对商业保险的发展产生影响。
1.有利影响
(1)社会保险理论方面。我国的社会保险改革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个人也要缴费,强调权利义务对等,使受益与个人缴费相关。在效率优先原则的指导下,鼓励劳动者通过合法途径增加收入,提高生活的质量,这样人们将不满足于较低水平的保障,而更多地转向保障更高的商业保险品种。
(2)社会保险体系方面。我国实行三支柱的保障体系。第一支柱是政府主导的强制性社会保险;第二支柱是政府指导,企业实行的企业补充保险;第三支柱是自愿性投保的个人储蓄保险。其中企业补充(养老、医疗)保险的基金,可以委托社会保险部门管理,也可向商业保险公司投保,这就给商业保险的发展注入了大量资金,而个人储蓄保险更是商业保险的一块大市场。
2.不利影响
(1)社会保险拓展方面。社会保险的覆盖面由国企向集体企业、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拓展,在既定的保障需求条件下,由于社会保险满足了一部分保障需求,对商业保险的需求也就减少了,而且保障水平越高,对商业保险的替代作用就越大。两者客观上形成了“基本”和“补充”的竞争关系。
(2)企业效益方面。我国企业普遍效益较差,许多企业无力为员工缴纳社会保险,更无力举办企业补充保险,也就谈不上将保险基金投保商业保险,并提供发展资金了。即使效益好的企业开办了补充保险,也由于政府和劳动部门关系密切等原因,将这部分保险基金交给社会保险部门经营,保险公司在竞争中还处于劣势。
三、商业保险的发展方向
1.企业补充保险领域
商业保险要积极参与这一领域。各企业购买保险公司的团体年金或医疗保险后,保险公司要为企业提供方案设计、账户管理、投资管理、待遇发放等全方位的金融服务。
2.个人储蓄保险领域
在传统的生存、死亡、两全、意外伤害保险的基础上,从规避通货膨胀的风险和适应人们理财多元化的需要出发,积极开拓分红保险、投资连接保险、万能寿险等新型保险产品或家庭综合保障计划。另外,发展分红、储蓄、返还相结合的家庭财产保险,让财产保险更多地融入社会保障体系。
3.健康保险领域
国务院规定,超过基本医疗保险最高支付额的费用,可以通过商业医疗保险等途径解决,这就为商业保险提供了机会,公司应根据不同的需求,开办形式多样、方便客户选择的新型健康保险,如手术保险、住院保险、大病保险、意外医疗保险等,满足不同层次群众的需要。
篇2
1.共性
(1)两者都是分摊损失的一种财务安排,同以概率论与大数法则作为制定费率的数理基础,同以建立保险基金作为提供经济保障的物质基础。(2)两者同属于社会保障机制,具有稳定器的作用。(3)两者都是处理风险的方法,能起到分散风险、消化损失的作用。
2.区别
(1)保障水平不同。社会保险仅满足人们的基本需要;商业保险则根据投保人的能力,以更高层次的保障来实现他们的需求。(2)经营机制不同。社会保险由政府或指定的机构经营,具有行政性和垄断性,不以盈利为目的;商业保险是在市场条件下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企业行为,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的。(3)缴费方式不同。社会保险的保费由个人、企业和政府共同负担,由国家负总责;商业保险的保费由投保人负担,保费中包括公司的营业和管理费用;(4)业务范围不同。社会保险仅是对人的保障;商业保险不仅保障人而且还保障财产与相关利益的损失,就是对人的保障也具有选择性,只保障符合投保条件的人。
3.互补
从双方的关系看,两者具备了互补的基础。
(1)社会保险对商业保险的补充。商业保险保障具备投保能力且符合投保条件的企业或个人,而社会保险对保险标的不具有选择性。被商业保险排除在外的人群可以通过社会保险保障最基本的生活需要,通过社会保险使更多的人得到了保障。
(2)商业保险对社会保险的补充。有些劳动者收入较高,而社会保险的保障水平又十分有限,他们只有通过参加商业保险保障其养老、疾病、意外、财产等方面的需要。
二、深化社会保险制度改革对商业保险的影响
由于两者存在联系,社会保险的改革就会对商业保险的发展产生影响。
1.有利影响
(1)社会保险理论方面。我国的社会保险改革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个人也要缴费,强调权利义务对等,使受益与个人缴费相关。在效率优先原则的指导下,鼓励劳动者通过合法途径增加收入,提高生活的质量,这样人们将不满足于较低水平的保障,而更多地转向保障更高的商业保险品种。
(2)社会保险体系方面。我国实行三支柱的保障体系。第一支柱是政府主导的强制性社会保险;第二支柱是政府指导,企业实行的企业补充保险;第三支柱是自愿性投保的个人储蓄保险。其中企业补充(养老、医疗)保险的基金,可以委托社会保险部门管理,也可向商业保险公司投保,这就给商业保险的发展注入了大量资金,而个人储蓄保险更是商业保险的一块大市场。
2.不利影响
(1)社会保险拓展方面。社会保险的覆盖面由国企向集体企业、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拓展,在既定的保障需求条件下,由于社会保险满足了一部分保障需求,对商业保险的需求也就减少了,而且保障水平越高,对商业保险的替代作用就越大。两者客观上形成了“基本”和“补充”的竞争关系。
(2)企业效益方面。我国企业普遍效益较差,许多企业无力为员工缴纳社会保险,更无力举办企业补充保险,也就谈不上将保险基金投保商业保险,并提供发展资金了。即使效益好的企业开办了补充保险,也由于政府和劳动部门关系密切等原因,将这部分保险基金交给社会保险部门经营,保险公司在竞争中还处于劣势。
三、商业保险的发展方向
1.企业补充保险领域
商业保险要积极参与这一领域。各企业购买保险公司的团体年金或医疗保险后,保险公司要为企业提供方案设计、账户管理、投资管理、待遇发放等全方位的金融服务。
2.个人储蓄保险领域
在传统的生存、死亡、两全、意外伤害保险的基础上,从规避通货膨胀的风险和适应人们理财多元化的需要出发,积极开拓分红保险、投资连接保险、万能寿险等新型保险产品或家庭综合保障计划。另外,发展分红、储蓄、返还相结合的家庭财产保险,让财产保险更多地融入社会保障体系。
3.健康保险领域
国务院规定,超过基本医疗保险最高支付额的费用,可以通过商业医疗保险等途径解决,这就为商业保险提供了机会,公司应根据不同的需求,开办形式多样、方便客户选择的新型健康保险,如手术保险、住院保险、大病保险、意外医疗保险等,满足不同层次群众的需要。
4.农村保险领域
(1)设立专业化的农业保险公司,专门开办涉农保险业务,提高农民防灾防损和生产自救能力。(2)代办政策性农业保险业务,使商业性农业保险、政策性农业保险、农村救济制度、农业补贴制度相衔接,逐步建立多层次的农业保险体系。
篇3
关键词:长期照料;社会保险;发展思路
中图分类号:C913.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751(2011)06―0118―04
长期照料社会保险是高水平社会保险的组成部分,也是缓解公民在年老、病残、伤害时出现生活障碍的一个必要的保障措施。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欧美等发达国家普遍完成了长期照料社会保险制度的构建。到目前为止,日本、韩国等东亚国家的长期照料社会保险制度,也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就我国现阶段而言,伴随着快速的人口老龄化、高龄化趋势以及社会经济和家庭结构的快速转型,我国失能老年人的长期照料问题日益突出,长期照料社会保险的社会需求日益迫切,建立长期照料社会保险制度成为摆在政府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方法,借鉴国内外学术界研究成果,在介绍长期照料社会保险的概念、特点、意义、基本做法和经验的基础上,对长期照料社会保险在我国实行的可能性、发展途径展开分析,以期对我国长期照料社会保险制度的构建提供对策和思路。
一、长期照料社会保险的含义及特点
1.长期照料社会保险的含义
长期照料(Long Term Care,LTC)是指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持续地为患有慢性疾病或处于伤残状态下即功能性损伤的人提供的护理服务。长期照料保险(Long Term Care Insurance,LTCI)也称之为长期照护保险或“介护保险”,是指对被保险人因为年老、严重或慢性疾病、意外伤害等原因导致身体功能全部或部分丧失,生活无法自理,需要接受长期的康复和护理,接受他人护理时支付的费用给予补偿的一种健康保险。①长期照料社会保险是由国家和政府依法建立的,对被保险者给予费用补偿的一种健康保险,属于社会保障的范畴,具体类别应归属于社会保险项目之中。
2.长期照料社会保险的特点
长期照料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险的一部分,属于社会保障范畴。它既有社会保障的共性,又有其自身特点:第一,公共性和强制性。长期照料社会保险由国家强制实施,由国家立法、政府专门机构管理,和其他全民性社会保险项目一样,具有公共产品的性质和法律的强制性。第二,社会化和广覆盖。这主要表现在制度、筹资、服务和管理与监督的社会化,也就是说长期照料社会保险不是封闭运行的,而是按照社会化机制加以实施的。所有符合基本条件的公民都必须参加长期护理社会保险。第三,福利性。对于参加长期照料社会保险的参保人而言,支付的额度要小于其享受保险的收入额度,政府要承担必要的保险责任,为被保险人承担一定份额的投保费用。第四,具有多种形式的保险责任,以满足被保险人的各种护理服务需要。从保险范围的一般特点来看,长期照料保险分为医护人员看护、中级看护、照顾式看护和家中看护四个等级。在项目类型上,主要有日间津贴、费用补偿、服务提供等单一或相互交叉的形式,给付期限有一年、数年、终身等多种选择。②
3.长期照料社会保险与长期照料商业保险的主要区别
商业照料保险是由个人和家庭承担投保的主要责任,是由商业保险公司自愿开办营利型的保险项目,个人和家庭依据自身条件自愿参加,参保额水平高、覆盖人群较狭窄。长期照料商业保险是指对被保险人而言,由于其年老、疾病、意外伤残等原因导致身体机能部分或者完全丧失,需入住长期照料机构或者在家接受长期照料服务时对于所发生费用的一种补偿性的商业保险。其特点表现在:一是赢利性的供给主体;二是商业化的运作方式,政府在其中只起到监管作用;三是个人投保标准高;四是资金来源渠道单一;五是缴费与给付的相关性强等。
与长期照料商业保险相比较而言,长期照料社会保险具有全民性和公平性,有分担个人风险的作用。在长期照料社会保险中,政府居于主导地位。不管被保险人是否具有经济上的承受能力,政府要确保他们享受到基本的照料服务。长期照料社会保险覆盖人群是全体国民,作为供给方的政府没有任何盈利需求,它以保障公民的基本生活需要为目的而不是按照市场原则进行运作。
二、建立长期照料社会保险制度的重要意义
1.建立长期照料社会保险制度有利于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
从20世纪中后期开始至今,人口老龄化浪潮席卷了世界全部发达国家和很多发展中国家。伴随社会保险制度的不断发展完善,作为解决人口老龄化和高龄化问题的一项重要措施,长期照料社会保险制度应运而生。相对于其他福利制度而言,长期照料社会保险制度出台较晚,到目前为止最早建立的国家只有几十年的历史,较晚建立的国家和地区也只有几年时间,但对于解决人口老龄化以及高龄化所带来的健康照料问题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中国虽然是发展中国家,但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作用导致生育水平快速下降,再加上人口寿命的不断延长,人口老龄化发展速度成为世界上最快的国家之一。庞大的失能老年人群体,伴随预期寿命的延长、需照料时间的不断增加、生活自理能力的丧失而带来的家庭和社会问题日益严峻。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明显增高,2000年男女平均预期寿命分别比1981年增长3.4岁和4.7岁。③然而,新增寿命中的绝大部分时间处于不能自理状态④。在人口老龄化、高龄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过程中,需要长期照料的群体将进一步增加。2006年底中国城镇失能老年人口规模已达到409万人,2008年底全国半失能老年人约为3500万人,其中完全失能老年人口约为1400万。⑤到2020年,中国失能老年人口将达到2185万人,比2008年增长56%,预计2055年达到峰值2366万人。⑥如何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长期照料需求已经成为需要政府和社会关注的重要议题,建立长期照料社会保险制度将有利于缓解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压力。
2.建立长期照料社会保险制度有利于缓解家庭和个人的养老负担
在计划生育政策和人口老龄化的影响下,加之社会经济的快速转型,我国社会普遍存在个人养老准备缺乏、家庭养老资源严重不足的问题。一方面,高龄老人、失能老人增加,老年人所需长期照料时间增加,年老多病造成的经济负担、对日常生活照料长期大量的需求、对精神慰藉的渴望以及一些老年人对于专业护理的需求等都给子女和其他家庭成员的经济支出、时间安排、精力分配和心理承受带来难以适应的压力。另一方面,家庭照料者同时又经历着宏观社会经济发展变迁和微观个体家庭、就业等多方面发展变迁的压力,特别是当这种“家庭照料承担者”角色与其他社会角色或社会规范相冲突时,家庭长期照料的负担对一些家庭来说难以承受。因此,
“自给自足”的家庭护理模式必须向公共护理模式转变,制度创新是保证这种转变得以顺利实现的必要条件。借鉴国外经验,我国应逐步建立长期照料社会保险制度,用经济手段或制度手段替代传统的道德或家庭手段,这是实现个人、家庭和社会共同承担晚年照料责任的有效途径。
3.建立长期照料社会保险制度有利于缓解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资金的不足
长期照料社会保险缘起于个体因年老体衰、重病或创伤需要较长时间护理照料,而个人因经济条件限制不能完全支付所有费用,医疗保险也无法满足其全部需求的情况。这时,需要政府来承担基本照料的责任,发挥保障的作用。虽然养老保险是用来保障老年人基本生活需要的重要措施,但对于晚年出现康复或长期照料的需求,则需要更多的资金支持,单靠养老保险资金很难解决晚年长期照料的问题。因此,长期照料社会保险制度的建立有利于填补社会保险体系的最后一个漏洞⑦,对其他社会保险项目起到重要的补充作用。
4.建立长期照料社会保险制度有利于拉动老年照料服务业的发展
长期以来,老年照料服务产业一直滞后于其他产业的发展,其发展受到资金、专业人才等多方面因素的限制,特别是资金不足成为发展的瓶颈。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建立长期照料社会保险制度,有助于提供新的资金来源,缓解老年照料服务产业资金来源不足的问题,这对这一产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起到支持作用。
三、长期照料社会保险制度――荷兰长期照护
保险计划分析
1.荷兰长期照护保险制度建立实施过程
实行长期照料社会保险制度最早且很有代表性的国家当属荷兰。1962年,荷兰政府健康部开始提出长期照护保险计划,国会于1967年通过特殊医疗费用支出法(The Exceptional Medical Expenses Act, EMEA or AWBZ,也称之为特殊医疗费用支出法案),并于1968年开始实施,从而成为全世界最早对长期照护采用社会保险方式的国家。⑧
除了人口老化与长期住院所导致的医疗费用高涨之外,大量的慢性病患以及照顾身心障碍者及精神疾病患者所需的高额医疗费用,也是荷兰推动长期照护保险的主要原因。荷兰政府于2003年开始逐渐引进市场机制来进行AWBZ的现代化改革,并于2005年底通过AWBZ修正案,2006年开始实施。⑨
2.荷兰长期照护保险制度特征及实施内容
(1)保险对象和保险人。
荷兰的长期照护保险法规定,所有荷兰居民及在荷兰工作缴税的外国人强制参加,必须缴纳保费。如果是年龄在15岁以下的不需要课税者,保费由国家负担,对弱势民众提供一定的保障。
荷兰的长期照料保险虽然是作为政府主办的社会保险项目,但保险人(承保人)和主办者是分离的。保险人是私人保险公司,每个保险公司都必须向健康保险局(CVZ, Health insurance Board)注册。2006年荷兰约有19家保险公司承保这一项目。每个民众都必须向任何一家保险公司登记签约。⑩
表1荷兰AWBZ三大目标人群
注:资料来源于柯木兴、林建成《从荷兰的经验看我国未来长照保险的推动》,《社会(研)》(台湾),098―008号,July 10,2009.
(2)资金筹集。
荷兰长期照护社会保险采取现收现付(Pay-as-you-go)的财务管理办法,没有资金提存准备,主要通过保费收入及政府税收补贴的方式运作。根据2008年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荷兰长期照护社会保险的保险费率为12.15%,低于老人年金费率。与医疗保险的收费方式不同,荷兰的雇主并不需要分担受雇者长期照护社会保险的费用。服务机构或服务提供者收取的服务费用来自保费收入(个人缴费和政府投入)、服务使用者承担的部分费用以及政府的税收补贴等。
(3)给付方式。
由照护评估中心负责评估每个被保险人可以得到多少照护以及什么形式的照护,等到被保险人的权利确定后,被保险人可以选择实物给付(care in kind)(含医疗给付)、现金给付(personal care budgets or cash benefit),或混合给付(combination)。实物给付是指由健康照护者直接提供服务,现金给付则是允许被保险人用现金购买服务。现金给付是比较受被保险人欢迎的给付方式(见表2)。
(4)服务项目。
AWBZ最初仅补助长期照护机构的费用,1980年开始涵盖家庭照护的费用,1989年开始提供家庭照顾的服务。2003年荷兰政府进行AWBZ的现代化改革,从供给取向转变成需求取向,赋予被保险人自由选择提供者的权利。目前的照护功能为六项:个人照护、护理、支持性陪同指导、积极主动性陪同指导、治疗及入住机构等。除以上基本服务项目外,荷兰照护社会保险还支持一种特别服务,即由家庭主妇所提供的居家照顾服务,费用不高,但每周的时间最多不能超过16小时,虽并未规定给付上限,但居家护理除了特殊情况外,规定每天最多不超过3小时的服务上限。
表2三大目标人群选择给付方式的统计(人)
资料来源:同表1。
3.经验和启示
总结上述荷兰长期照料保险制度出台过程和内容设计,可以得出以下启示。
(1)通过社会保险方式来筹措长期照护保险的财源、鼓励民间参与提供照顾服务、加快发展照护服务产业,以及推动、倡导长期照护保险自助互助的社会责任精神,是解决人口老龄化、家庭照料负担过重的有效措施。
(2)长期照料保险制度在初期应实行低水平、社会化的发展模式。发达国家在实行长期照料社会保险时,社会经济已经发展到很高的水平,但随着高龄化水平的不断发展,需要不同形式长期护理的老人占老年人口的比例快速提高,随之而来的政府财政负担以及个人的缴费负担都会加重。对此,我们在借鉴国外经验时需要注意这方面问题。
(3)发展灵活多样的照料方式,满足不同层次的照料需求。荷兰等发达国家在发展正式照料制度的同时,采取了多种方式,通过照护社会保险支持非正式照料行为,支持家庭照料、社区邻里照料,有利于降低照料成本,为被照料者提供方便。这对于有着悠久家庭照料传统的中国有更突出的借鉴意义。
四、我国建立长期照料社会保险制度的基本构想
就我国目前情况而言,建立长期照料社会保险制度需要一个过程。一方面人们对长期照料保险知之甚少,接受和参与此类社会保险需要一定时间,另一方面长期照料社会保险受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综合多方面因素,本文提出以下基本构想。
1.立足国情,渐进式推进
以长期照料商业保险作为先行办法,在条件具备的地区由商业公司开展这一保险项目,采取非强制的办法,探索向社会保险过渡的途径和办法。在现阶段,应鼓励商业护理保险的发展,政府给予相应的政策支持,如保费在税前列支,减免保险公司的税费等。
与此同时,应选择适当时机,从照料商业保险逐步过渡到商业保险和社会保险并行的方式。可以考虑在经济发达地区首先建立长期照料社会保险制度,待到我国经济社会条件具备时再扩展到全国各地,建立起覆盖全民的长期护理社会保险制度。
根据我国国情和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状况,现阶段我国应分地区、分人群采取两种长期护理保险模式:
第一,在东部经济较发达地区和高收入行业以及高收入人群中,可采用商业性的长期护理保险模式,并试点建立长期照料社会保险。
第二,在中西部地区和中低收入群体中,采用政府负担的救助型长期护理保险模式。考虑到我国国力有限,为节约费用,这部分人的长期护理问题可首先考虑建立互助之家,由政府出少量费用,动员志愿者群体参与照料工作,或者由低龄健康老年人向高龄有需求的老年人提供服务,实现照料目标。
2.思想舆论准备
我国素有“养儿防老”的传统观念,大多数老年人受传统思想影响,更希望接受子女的照料,而不愿接受社会保险的照料方式,或不愿接受机构的护理服务。这种思想的长期存在成为长期照料社会保险发展的障碍。因此,要转变观念,就应努力做好宣传工作,为实施长期照料保险创造思想舆论环境,让人们意识到借助于社会保险的力量安度晚年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减轻家庭负担的理性选择。
3.制度准备
建立长期照料社会保险制度,首先要进行法律法规建设,在修改完善社会保障法规时增加长期照料保险内容。其次是进行制度机制建设,政府部门应开展专题研究,积累和完善长期照料社会保险的具体制度文献,逐步过渡到操作层面的制度体系。
4.机构建设和专业人才的培养
相对于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而言,长期护理社会保险具有特殊性,专业性更强,涉及保险人、被保险人、医院、护理机构等各个方面。这就要求高素质的管理机构、核保核赔人员和精算人员。因此,应加强对长期护理保险相关人员的专业培训,为长期护理社会保险创造组织、技术和人员队伍条件。
注释
①荆涛:《长期护理保险的概念界定》,《保险研究》2005年第5期。
②段昆:《长期护理保险在美国》,《中国保险》2001年第2期。
③任强等:《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死亡的水平、模式及区域差异》,《中国人口科学》2004年第3期。
④杜鹏、李强:《1994―2004年中国老年人的生活自理预期寿命及其变化》,《人口研究》2006年第5期。
⑤⑦党俊武:《长期照护服务体系是应对未来失能老年人危机的根本出路》,《人口与发展》2009年第4期。
⑥党俊武:《中国城镇长期照料服务体系研究》,南开大学博士论文,2007年。
篇4
[关键词]长期护理保险;人口老龄化;健康
中国建设《“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针对人口老龄化的社会现状,明确提出要实施健康老龄化行动,促进医疗与养老的深度融合,逐步建立长期护理保险(long-termcareinsurance,LTCI)制度。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是为应对家庭照料与医疗护理服务无法满足规模激增的失能人员需求时采取的一种风险应对措施。目前国际上的做法主要分为以德、日为代表的社会保险模式、以美国为代表的商业保险模式和以英国等福利性国家为代表的津贴模式,在制度选择上都与本国实行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有一定相关性。考虑到我国的特殊国情,本研究认为我国应建立社会性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广泛覆盖需求人群,发挥基本保障作用,并以商业长期护理保险作为补充,更好地保障制度运行。社会性长期护理保险强调国家颁布护理保险法律,以社会化筹资的方式,对失能人员(指由于患有慢性疾病或处于生理、心理伤残状态而导致生活不能自理,在较长时期内,需要依赖他人进行日常照料才能完成基本生活活动的人群)所产生的护理费用进行分担给付[1]。它类似于保险型国家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强调风险共担及多元筹资。本文主要分析德国、日本、韩国的社会性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并结合国内相关探索对我国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提出相关建议。
1社会性长期护理保险的基本特征
长期护理保险在德国、日本、韩国是作为与基本医疗保险、基本养老保险、工伤保险等并行纳入社会保障体系的一种制度,具有社会保险的基本特征,诸如国家强制性、社会互济性、普适性、公平性和福利性。另外,纵观这3个国家在政策实施过程中的做法,存在许多共性。
1.1以社会保险作为筹资的基本方式,并辅以多种方式补充
在德国、韩国、日本模式的筹资体系中,社会保险都是护理保险基金来源的重要渠道,基本都是通过保险缴费及财政补贴来建立基金池子,但各国长期护理保险的缴费率有所不同[2]。除了采用社会保险作为筹资的基本方式,实行社会性长期护理保险的国家还会采用多种方式来补充社会保险费用,包括税收补助低收入人群,引入私人保险加强市场竞争和设置自付费用抵御道德风险、约束滥用行为。其中私人保险可能是多数中等收入国家最不愿意选择的制度,因为在高收入国家体系中,这一渠道已经导致了供给市场失灵[3],故我国在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设计时也要引以为鉴。
1.2立法保障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法律地位
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国家都出台了专门的护理保险法来保障该制度的顺利实施。例如老龄化形势最为严峻的德国和日本分别于1995年、2000年相继颁布《长期护理保险法》,随后韩国也在2008年出台了相关立法。健全的法律法规不仅为长期护理保险指明了发展的方向,也在一定程度上约束了制度的贯彻落实。因此,我国要发展社会性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也要保障立法先行,为相关政策的执行提供稳定的环境。
1.3建立了护理需求评估与护理强度、保险金给付水平挂钩的制度
为更有效地配置资源,各国普遍建立护理分级,以严格的评估体系来确定保险给付水平。长期护理保险与医疗保险不同,它需要对申请者的失能状况进行评估,不同等级享受不同的护理服务时间以及给予不同标准的保险金。德国建立3个护理等级,由德国医疗保险基金的医疗审查委员会组织评估[4]。日本则将其分为7个等级,由地方护理认定审查委员会组织评估;韩国将其分为3个等级,由等级判定委员会组织评估。
2社会性长期护理保险国家经验的对比分析
社会性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最具有代表性的国家是德国、日本与韩国,政策移植使得3个国家的制度具有极大相似性;但由于3国特定的经济社会形态和福利文化,同为多方筹资的社会性长期护理制度安排又存在较大的差异。
2.1筹资机制
筹资渠道往往是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运行初期需要考虑的首要问题,是维系制度运行的血液。在3个国家筹资机制安排中,政府补贴、保险缴费和个人自付比例有所不同,具体来说,德国长期护理保险资金的筹集主要依靠保险费及政府补贴。要求个人收入水平低于强制医疗门槛的,必须加入长期护理社会保险体系;而高收入者则可有权选择加入社会保险体系或购买强制性商业保险。长期护理保险基金缴费率是个人收入的1.95%,分别由雇员和雇主各承担一半费用。个人自付比例为0.85%,是所有实行社会性长期护理保险的国家中自付比例最低的。日本实行强制性全民长期护理保险,护理保险金来源包括向被保险者征收的保险费及公共税收,保险费和政府财政分别负担50%,其中政府负担的50%中由中央财政支付25%,都道府县和市町村各负担12.5%[5]。保险费缴纳标准分65岁以上和40~65岁两个年龄段设定.韩国的筹资主要是以税收为基础的方式及社会医疗保险制度。其中,社会保险制度是首选,因为政府不愿意提高税率,也因为韩国民众较熟悉社会保险提供医疗服务的模式。护理保险基金是按医疗保险保额与长期护理保险缴费率相乘所得费用为标准征收的,保险缴费率是工资的0.38%,由雇员和雇主各承担一半。护理服务费用的分担比例为:长期护理保险支付60%,政府财政支付20%,个人自付20%[6]。
2.2保障水平
保障水平是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运作和成本控制的关键问题。被保险者的需求是否得以保障,取决于保险给付的范围、形式及强度。对于给付范围各国护理保险法案细则中都有明确标准。给付形式主要分护理机构补助和居家护理补助,且各国机制都倾向于鼓励居家护理。补助的金额也是保障水平高低的强有力反映,具体金额多少取决于评定为什么等级标准。德国的系统较为复杂,涵盖现金、实物、服务、技术等多方面,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受益人可自行选择护理形式,其中大部分在家护理的申请人会选择现金补助。比较具有创新性的一个设计是,受益人的家庭成员也可通过向老人提供护理服务来挣取劳务费,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护理人员不足的压力。而在韩国,现金补贴只在一些特殊情况,如因居住在岛屿僻壤等显著缺乏长期护理机构或者因天灾等难以利用其他护理给付方式,只能依靠家庭进行护理时,由长期护理保险工团向保险者给付家庭护理费[7]。日本与德国、韩国相比对于给付范围和形式的规定更为细致,甚至规定了老年人可享受的具体服务内容、时间和费用,延续了其在基本医疗保险上的风格。护理法规定不准现金给付,只能提供护理服务,有居家护理和专门机构护理两种形式供选。
2.3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与经济发展
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实施从最开始的资金筹集到最后护理服务的落实都需要足够的经济力量支持,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的国家很难做到全民覆盖的护理服务保障。德国、韩国、日本的人均国民经济水平都处于国际较高水平,日本实现了全民覆盖的长期护理保险服务;德国在实行社会长期护理保险保基本的同时,针对高收入人群对于更高品质护理服务的需求还引入了私人保险。全面推行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不仅对于国家财力有严苛要求,同时也会对经济增长产生积极作用,诸如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促进资源更有效分配。相比德国、日本、韩国,我国居民人均消费水平偏低,加之地区发展不平衡导致构建全国性制度难度更大。应允许各地在统一的制度框架下依据当地人口结构、物价水平和收入状况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并随着当地经济水平发展适时做出调整。
3国内社会性长期护理保险的地区实践分析
国内关于社会性长期护理保险的探索主要是以青岛、长春及南通为代表,这几个地区在国外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在筹资机制、保障水平上形成了各自特色的模式。
3.1青岛试行城乡统一的医疗护理保险制度
青岛市人民政府于2012年出台《关于建立长期医疗护理保险制度的意见(试行)》,率先试水,将长期医疗护理纳入城镇职工和居民社会保障的制度性框架,后又于2015年实现城乡统一的护理保险制度。在筹资模式上,主要来源于医保统筹基金,按固定比例从中划转;另外,政府每年也会补贴2000万元。为防止护理保险基金崩盘,明确当基金出现超支时,先由所在市医保基金予以弥补,仍无法实现收支平衡的,再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会同财政部门按程序报市政府,研究确定财政分担[8]。在保障水平上,青岛主要是根据参保人需求有选择性地提供“医疗专护”“护理院医疗护理”“居家医疗护理”和“社区巡护”4种医疗护理形式,而对于日常照料却未涉及。
3.2长春主要针对失能人员建立长期照护保险制度
长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于2015年初出台了《关于建立失能人员医疗照护保险制度的意见》,以在医疗保险和医疗护理间搭建一个平台,保障失能人员日常照料和医疗护理需求。在筹资来源上有3个渠道:①主要是从医保统筹基金定比划转;②从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历年结余中进行划拨,因长春市经过调研发现实施长期照护保险的资金仅需医保基金结余的5%,可在保证医保基金安全运行的情况下,实现护理保险金筹集[9];③财政补助资金。在保障水平方面,考虑到照护保险保障范围大,多为失能老人,它们属于体弱、慢性病患者,家庭医疗负担较重,故长春市对于失能人员日常照料和医疗护理的报销比例设置高于基本医疗保险。
3.3南通采用“社商合作”方式运行基本照护保险制度
南通市于2015年底出台了《关于建立基本照护保险制度的意见(试行)》,意欲建立社会保险主导,商业保险辅助的基本照护保险制度新模式,在具体做法上与德国有很多相似性,本研究认为是最具全国范围内推广价值的。①在制度设计上实现了筹资的多元化,不再仅靠医保基金结余,而通过个人缴纳、医保统筹基金划转和政府财政3种渠道定比筹资,以社会力量捐助、福彩基金赞助为辅构建基金来源结构。②在保障水平上,按照接受服务的地点不同设定不同支付标准,在医疗机构照护床位接受服务的需符合特定条件,补偿标准为60%;在养老服务机构照护床位接受服务的,照护基金支付50%。值得一提的是,对于上门照护服务构建了一系列较全面的支付标准,主要是按具体服务项目付费,并通过设定月度1200元的限额来约束滥用行为。
4对我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构建的未来展望
建立合理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涉及许多相关政策,需要数年准备时间,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应从地方试点积累经验到逐步建立全国统一的制度体系。具体的制度构建展望如下。
4.1制度定位———构建社会性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并以商业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为辅助
目前国际上典型的制度模式除社会性长期护理保险外,还有以美国为代表的商业护理保险模式和以英国等福利性国家为代表的津贴模式。实行商业性护理保险模式的国家政府通常未建立公立护理保障制度,民众需自行购买保险服务;由于信息不对称常导致市场失灵,且保费也呈不断上涨趋势。津贴模式资金通常来自地方财政和中央政府的辅助支持,这些国家的照顾待遇优渥、保障范围广,但服务供给效率通常较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性质决定需建立由政府主导、全民共享的社会性长期照顾制度,但由于中国当前的经济发展水平不足以支撑巨额保费支出,故需同时发展商业长期护理保险作为辅助。
4.2筹资———创建稳定可持续的多元筹资和费用控制机制
筹资模式选择是当前我国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面临的最大现实问题。国外和我国试点地区社会性长期护理保险筹资机制的分析,以及我国老龄化严峻形势对于护理费用的大量需求决定了单独依靠企业、个人缴费或者政府都无法维系资金可持续运转。故最可行的做法是效仿德国和韩国,通过企业、个人和政府定比缴费建立社会保险资金,并鼓励各种社会力量参与筹资,实现风险共担的多元筹资模式。其中,由于当前社会保险中企业和个人的缴费压力已经比较大,故政府要对长期护理保险投入大量资金。另外,为保障基金稳定可持续运行,建议政府可委托第三方商业保险机构来管理整个体系的运营,商业保险公司因其专业性,对于提高费用控制能力更具敏感性。
4.3保障水平———构建科学合理的给付模式
相比德国、日本、韩国,国内地区试点城市存在覆盖人群有限、给付方式不明确、照护服务基础设施匮乏等问题。首先覆盖人群应基本保障护理服务需求强烈的失能人员,另外政策上要给予护理服务产业发展大力支持。关于长期护理保险的给付方式,从国际经验来看一般是采取服务供给和现金给付两种方式。二者皆有利弊,选择的标准要依据护理服务的基础设施充足与否和服务供给的可及性和便利性[10]。服务供给有利于制度的推行,且可以更有效满足完全失能人员对于护理服务的需求;但需要包括服务机构和专业护理人员在内的护理系统支持,另外它可能会滋生医疗资源浪费现象。现金给付给予参保者较大的机动空间,可以自行调配护理基金使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在现阶段我国护理服务产业发展滞后的条件下,可以考虑提供服务供给的同时,对于不方便接受护理服务的人群给予现金补助,如对于护理条件极度匮乏的偏远农村及社区便可以采取此种方式。
参考文献
[1]雷咸胜,崔凤.我国构建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现实要求和政策选择[J].湖湘论坛,2016,29(4):74-80.
[2]戴卫东.欧亚七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分析[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8(1):12-16.
[3]JongChulRhee,NicolaeDone,GerardF.Anderson.Consideringlong-termcareinsuranceformiddle-incomecountries:comparingSouthKoreawithJapanandGermany[J].HealthPolicy,2015,119(10):1319-1329.
[4]华颖.德国长期护理保险最新改革动态及启示[J].中国医疗保险,2016,10(7):67-70.
[5]胡宏伟,李佳怿,汤爱学.日本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背景、框架、评价与启示[J].人口与社会,2016,32(1):94-103.
[6]陈诚诚.韩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政策过程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桂海论丛,2015,31(1):82-86.
[7]詹军.韩国老年人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述要———兼谈对中国建立养老服务新体系的启示[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7(2):44-51.
[8]朱秋莲,谭睿.青岛长期医疗护理保险:政策设计、实施成效与展望[J].人口与社会,2015,31(3):96-104.
[9]雷晓康,冯雅茹.社会长期护理保险筹资渠道:经验借鉴、面临困境及未来选择[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46(5):108-115.
[10]高春兰,陈立行.护理保险的给付制度研究———兼评长春市失能人员医疗照护保险制度[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8(7):66-70.
[11]陈晨,黄万丁.日本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经验与启示[J].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16,9(2):17-21.
[12]石炜,周敏.日、美两国老年人长期护理模式之比较及启示[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77):193-194.
[13]郝君富,李心愉.德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设计、经济影响与启示[J].人口学刊,2014,36(2):104-112.
[14]吕书鹏,吴佳.青岛市长期医疗护理保险:制度效能、实施困境与政策优化[J].中国卫生经济,2016,35(8):30-32.
[15]周阳.我国社会性长期护理保险法律制度研究[D].西南大学,2015.
[16]孙正成,兰虹.“社商之争”:我国长期护理保险的供需困境与出路[J].人口与社会,2016,32(1):83-93.
[17]乔海舟.我国商业长期护理保险的发展战略探索[J].经济研究导刊,2015,13(7):86-87,116.
[18]王红珠.国外长期护理保险实践对我国的启示[J].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5(3):1-4.
[19]刘艳博.社会保障水平与经济发展的适应性关系研究[J].市场论坛,2017,39(5):12-13,28.
篇5
关键词:商业健康保险;背景;特点
中图分类号:D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15.068
1 引言
随着我国人口结构的变化,人们对于医疗保险有着巨大需求,强制性的社会医疗保险能够满足人们的共性需求,但无法满足人们在失能、护理等方面的多样化需求,对于需求间的差异则需要商业健康保险提供补充保障。但目前我国商业健康保险发展缓慢,甚至停滞不前。为了缓解商业健康保险与人们对于健康保障需求之间供不应求的状态,2014年8月国务院《“新国十条”》,指出要把商业保险建成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支柱,11月《关于加快发展商业健康保险的若干意见》,肯定商业健康保险的“主力军”地位,且第一次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发展健康服务业、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高度定位了商业健康保险的功能作用。两项法律的颁布说明未来社会保障体系改革的趋势是充分发挥商业健康保险在商业保险乃至整个医疗体系中的支柱性作用。总结我国商业健康保险近些年的发展状况与特点,对于商业健康保险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 我国商业健康保险发展的背景分析
2.1 国家政策支持
2009年4月,国务院《“新医改”方案》,主要目标是尽快实现基本医疗保险全覆盖的同时,加快建设其他多种形式补充医疗保险和商业健康保险为补充,满足多层次医疗卫生需求,健全医疗保障体系。由于基本医疗保险的保障水平有限,如目前我国国产药品数量约17万种,其中基本医疗目录包含药品2060种,占比仅1.2%,基本保障不能覆盖的范围就需要非盈利性医疗机构或商业健康保险提供保障,这就为商业健康保险的发展提供了空间。2014年《“新国十条”》及《若干意见》的明确表明了国家在医疗保险方面未来的发展方向是鼓励、支持和促进商业健康保险发展。
2.2 人口老龄化及医疗需求剧增
众所周知,人口老龄化是世界上各个国家共同面临的问题,但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增长率却仅次于世界上人口老龄化程度最严重的日本,按照这种阶梯式持续上涨的增长率继续增长下去,我国将成为世界上老龄化程度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见图1)。
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及人口预期寿命的延长带来了人们对医疗需求的剧增。由表1可以得知,2008-2012年,看病群体与人均医药费逐年增长,门诊的看病人次平均增长率为8.9%,门诊病每人次人均医药费平均增长率为8.6%,住院人次与人均医药费的平均增长率分别为11.8%、7.5%。因此,目前我国居民对医疗保障存在着巨大需求,且需求增长率呈现不断增加的趋势。
但是,农村居民的医疗服务购买力不强,住院的人均医药费用与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持平,若完全自掏腰包,农村居民可能面临收不抵支的状况。
2.3 保险公司经营战略转变
2010-2014年,我国寿险业务呈现负增长的状态,这直接导致了人身保险与总保费增长率下滑。期间,分红险产品增长率可忽略不计,甚至呈负增长的状态,而此时的商业健康保险却呈现高增长趋势。由表2不难发现,六个保险公司商业健康保险在人寿保险中的占比均逐年增长,由此可见,保险公司的产品战略开始向健康保险转移。
此外,2013年8月1日,《中国保监会关于普通型人身保险费率政策改革有关事项的通知》,普通型人身保险费率政策改革正式启动,持续了14年之久的人身保险传统险2.5%的预定利率上调至3.5%。费率改革启动的背景下,面临保费下降和利润率下滑的潜在挑战,保险公司产品发展战略向商业健康保险适度倾斜。
3 我国商业健康保险发展现状
3.1 保险规模小,经营主体集中
我国商业健康保险的保费收入规模较小(见表3),从绝对量上看,2009-2014年健康保险的保费收入从574亿元提高到1587,保费规模有了大幅度提升,从相对量上看,其在人身保险中的占比从7%提高到了12%,但占比仍然较小,根据发达国家经验,这一比例应在20%-30%。健康保险在人身保险中的比例如此之小,更不用说在整个商业保险中的比例了。
商业健康保险发展成现在的规模与经营主体集中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目前我国专业性健康保险公司只有四家,与市场上存在的124家保险公司相比(截止到2011年),占比不足4%。此外大多数寿险公司与财险公司也经营不同规模的健康保险业务(见表4),排名前三的保险公司占比更是高达55%左右,可以想象其它一百多家保险公司商业健康保险的市场份额有多小。
3.2 增长速度快,发展水平低
由图2可以发现,商业健康保险的环比增长率呈现波动状态,在2000-2003年波动剧烈,增幅较大,2004-2011年稍显平缓,与人寿保险增长率及人身保险增长率增幅周期大致相同。2012-2014年商业健康险增长率明显超越人身保险及总保费增长率,呈现阶梯式上升趋势,增长速度非常快。
虽然健康保险的增长速度可观,但其发展水平不高,主要表现在从保险密度和保险深度两个角度,商业健康保险发展水平滞后于全国保险水平。从我国保险市场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见表5),2008-2013年,商业健康保险密度不断增长,但保险深度几乎不变,且都远不及相对应年份的全国保险及人身保险的保险密度与保险深度。从保险密度与保险深度来看,健康保险的发展水平也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3.3 居民观念错位,政府激励力度差
纵观整个保险市场的发展,我国保险密度与保险深度都与发达国家有不小的差距,健康保险也是如此,影响其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居民保险意识差,存在侥幸等错位心理。截止到2013年末,社会医疗保险的参保率近乎100%。虽然大多数居民已经认识到慢性病及很多重大疾病的发病率扩大且发病平均年龄提前,但他们觉得有社会保险就够了。居民侥幸心理突出,甚至一些居民认为不能报销只能自认倒霉。此外,对于“国家保障”仍有严重依赖心理的居民,高度怀疑商业健康保险公司的经营目的,甚至有些居民看到推销保险的人员,就觉得骗子来了。
我国居民对商业保险的态度只有在国家政策支持与肯定商业保险的前提下才可能慢慢得到改观,否则商业健康保险很难在这部分人群中开展市场。因此,政府的激励机制在促进商业健康保险发展的过程中显得尤为关键。
4 商业健康保险发展趋势
4.1 保险规模增大,经营主体多元化
从需求的角度看,人口老龄化及预期寿命的延长伴随着对护理及失能保险的需要,必将促进商业健康 保险规模的扩大。从供给的角度看,随着保险市场的发展与完善,基于供需平衡理论,健康保险的经营主体应趋于多元化。如果从目前我国个人卫生支出费用角度判断,则不难发现商业健康保险广阔的发展前景。2013年,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例为33.88%(见表6)。但占比较高,而这一部分正是商业健康保险的发展空间。若将个人卫生支出部分的部分全部转化成商业健康保险费收入,那将相当于健康保险2013年近全年的保费收入。
4.2 增长速度持续,发展水平提高
从健康险保费增长率与个人卫生费用增长率的对比情况看,2000-2013年,健康险的保费增长率基本都明显高于个人卫生费用的增长率,这表明仍然有更多的人参与了健康保险,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挤压了个人费用的增长(见图3)。在保险公司产品发展战略向商业健康保险转移的背景下,2012年以来健康保险已经实现了高速增长,再加上最近保险公司积极推进的新型健康保险产品,健康保险继续维持高速增长且发展水平不断提高是大势所趋。此外,《“新国十条”》提出到2020年实现我国由保险大国向保险强国转变的目标,保险深度达到5%,保险密度达到人均3500元。若商业健康保险按照此目标发展,除保险规模将翻几番外,发展水平也将得到显著提高。
参考文献
[1]朱俊生.商业健康保险在医疗保障体系中的角色探讨[J].保险研究,2010,(05):35-41.
篇6
〔论文摘要〕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和最低生活保降制度是农村养老保障体系中的基本组成部分。目前,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基本支律条件都已基本具备,但仍存在主、客观两方面的制约。
国际经验表明,只要具备了一定的经济发展水平,每个国家和地区均可以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针对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特点,我们要构建的合理有效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是按照“水平适度、覆盖广泛、层次多样、逐步推进”的原则,首先以完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基本目标体系,因为它面向的是最广泛的和最弱势的群体,以保障这部分人的基本生活为宗旨,体现了追求社会公平和公正的人本精神。在此基础上,努力发展商业人寿保险和个人养老保障方式,积极探索农村社区养老福利事业。目前,中国农村已基本步人总体小康,构建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的经济社会条件虽说不很充分,但显然已经趋于成熟。
一、构建农村养老保险体系的基本支撑条件已基本其备
大量的研究显示,构建一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需具备的基本支撑条件主要有:农业gdp的比重、农业劳动力的比重、人均gdp等经济条件,农业人口比重等社会条件。
1.农业gdp的比重和农业劳动力的比重。1957年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联邦德国,糊寸农业产值占gdp的比重仅为5.7%,农业劳动力结构份额为13.7%,而工业产值占gdp的比重为54.5%,工业劳动力结构份额为47.3% 。20世纪50年代的德国已是十分发达的工业化国家,农业的发展完全依赖工业剩余的支援;日本1971年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时,农业占gdp的比重由20世纪50年代初的25.6%下降到8%,农业劳动力人数由50.9%下降到14.7%;北欧古老的农业国丹麦是世界上第一个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国家(1891年),相对于英、德、法等国,其工业化要晚得多。20世纪印年代前后,随着工业化进程加快,丹麦的农业份额也加速下滑,农业占gdp的比重由20世纪60年代的14%下降到1976年的6.9%。波兰20世纪70年代中期建立农村养老保险时,农业份额相对于其他发达国家要高些,但也仅有14.5%。13个欧盟国家在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时,农业gdp的比重在3. 1%一41%之间不等,平均数为16.2%。我们不能不注意到这样一个事实,即各国在建立农村养老保险时,面临的共性问题都是农业份额的锐减,农业在各部门中的地位已经显著下降,农村社会问题日益严重。
改革开放近30年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在工业化程度和国民经济得以显著提高的同时,也出现了类似发达国家的情况,即“三农”问题进一步加剧,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成重大威胁。“三农”问题尤其是农村养老保障体系能否从根本上解决,成为全面小康社会能否实现的关键。《2004年中国统计年鉴》显示,农业占gdp的比重已由1978年的28.1%下降到2003年的14.6%;农业劳动力人数也由1978年的70.5%下降到2000年的50%和2003年的49.1%。这说明,中国建立农村养老保险的基本农业条件已经具备。事实上,中国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不算太早,因为像丹麦、瑞典、葡萄牙、西班牙、希腊等五个欧盟国家在类似中国上世纪90年代初或更低的经济发展阶段时便已开始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
2.人均gdp。从各国工业化发展的历程看,只要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就意味着一国完全走上了工业化发展的道路,即农业为工业提供剩余使命的结束。此时,为了使缓慢发展的农业与快速发展的工业和谐进步,就巫需用工业剩余来反哺农业。换言之,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应该是工业反哺农业历史阶段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一些典型国家和地区在建立农村养老保险时,除斯里兰卡(1987年)人均gdp仅368.9美元、波兰(19’77年)是1822美元外,其他国家人均gdp都在2000美元以上,有的甚至更高,如加拿大(1990年)、美国(1990年)均在20000美元以上,芬兰(1977年)、中国台湾地区(1994年)超过了10000美元,德国(1957年)、日本(1971年)均在7000美元以上。
按美元汇价计算,中国在2002年时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初步具备了工业反哺农业即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经济条件。1986年中国开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探索时,即已基本达到发达国家建立该项制度的最低起点。这说明,加世纪即年代中期的探索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农村养老保险体系的构建都是符合经济发展的一般内在规律的。
发展中国家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中国并非特例。土耳其1983年建立了农民和农业工人的社会保险计划,1999年将所有社会保障计划整合,分别建立了公务员、雇员、自雇人(包括农场主和农业工人)的养老和医疗保障制度,农民按照核定收人的20%进行缴费,缴费方式灵活,缴费年限为15年,养老金出现赤字由财政提供补贴;与中国经济发展水平相当甚至稍微落后的印度,有20%至30%的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下,作为扶贫政策,政府向低收人和没有供养人的65岁以上老人(包括老年农民)每月提供5美元的生活补贴;实行“米保障”的越南(越南农民在退休前每年缴纳4担大米,退休后每年领取6担大米),则以特殊的食物方式建立起了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东帝坟也采取“养老粮”的农民食物养老金制度;在20世纪50年代,当时并不发达的日本也曾以类似“米保障”的方式建立过阶段性农村养老保险制度。
3.农业人口比重。农业人口状况是影响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是否适宜构建农村养老保险的社会支撑条件。各国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时,农业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都很低,如日本为24.1 %,丹麦为20 %,芬兰为40 %,波兰为42%。农业人口的比重虽低于非农业人口的比重,但仍面临着因出生率和死亡率下降而导致的农业人口绝对量的增加、农业人口老龄化等问题。各国建立农民养老保险制度之时,往往正是老年人口压力较大并处于上升的时期。中国农业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已由1978年的82.08%下降到入幻3年的59.47%。如果中国的gdp每年按照7.2%的速度增长,总人口按照0.8%的年均增长率增长,预计到2021)年,农业人口比重将下降至40 %。这说明,中国建立农村养老保险的社会条件正趋于成熟。
这里需着重强调的是,和发达国家相比,中国构建农村养老保险制度,面临着极为复杂的情况,即中国人口众多、未富先老、进人高老龄化程度(65岁以上人口占到总人口的比例由7%上升到14%)时间短、城镇养老保险渡盖面还不高。由于上述因素的存在和影响,构建中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何谈轻松。但是,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的教训都表明,养老保障渡盖面不足或保障力度不够,经济发展水平似乎并不是主要障碍,而往往是由于政府管理不到位和制度的非规范化,例如保障制度过于政治化、制度设计缺乏科学性或待遇计算公式不合理等所致。从这个角度讲,除了经济发展水平这个硬性支撑条件外,支撑中国构建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非经济条件还在于其本身的制度设计、政府的政策、筹资方法、资金的监管、保险资金的社会化管理能力以及法制建设进程等。中国城镇养老保险覆盖面过低、养老保险待遇结构上的极不平衡、“两个确保”的存在以及“个人账户”的空账运转、逃费等等问题就是非经济条件影响城镇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发挥应有功能的最突出的表现。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构建应力求注意避免这类问题的产生。
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墓本支撑条件也已墓本具备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国际上被称为社会救助制度。作为正式的社会救助制度被确定并实施是16世纪在欧洲出现的国家济贫制度,它由国家通过立法,直接出面接管或兴办慈善事业,救济贫民。当时,工业革命引发的激烈的社会变迁,使原本由教会或私人兴办的慈善事业无法解决层出不穷的贫困问题,国家不得不接替救济贫民的使命。世界上普遍建立了社会救助制度的市场经济国家的一个共同特点是,无不把贫困农民也列为社会救助对象。
关于社会救助制度的作用,除了扶贫济困之外,还对经济发展有拉动和缓冲的弹性作用。首先,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刚刚起步的时期,社会救助制度是一个较为“经济实惠”的制度。发达国家工业化过程中,社会救助制度的创立都要早于社会保险制度,后崛起的亚洲和澳洲国家在经济起飞时大多依仗社会救助制度;其次,在经济发展遭遇波折的时候,社会救助制度的作用更为明显。近年来发达国家为应付高失业率纷纷对社会救助制度委以重任。
社会救助属于纯公共产品,它不强调权利与义务的对等。为了防止和减少“搭便车”现象,其保障水平低于社会保险。西方国家支撑社会救助制度的资金,是通过“不论其个人特征如何,给一切穷人有保证的最低的收人”的现金转移支付制度即“负所得税制”实现的。在发达国家,个人所得税约占整个财政收人的30%左右,主要用于社会保障的公共支出,大约也占到财政支出的20%一30 %。发达国家用于社会救助方面的开支是相当大的。1995年6月瑞典国际社会保障研讨会提供的11个发达国家的资料显示,受助者占总人口的比重一般为2%一25 %,平均数为9. 44%;救助经费占gdp的比重为0.5%一13%,平均数为3.2%;救助经费占社会保障开支的比例在5%一100%之间,平均数为29.12% 。
中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1999年仅在城镇得以正式建立,2002年6月以后开始实现了“应保尽保”。这主要得益于中央财政的鼎力支持。1999年前,低保资金全部由地方财政开支,中央财政基本不出钱。1999年开始,中央拨出了4亿多元,约占当年低保总支出巧亿元的27 % 。 2001年,低保支出达到42亿元,中央财政负担了55%即23亿元资金。
按照人均年收人627元的贫困线标准,2002年全国共有2820万农村贫困人口,其中接受社会救济的为2288.6万人,占到81.08%。在接受社会救济的人中,按传统方式救济的有1880.8万人,占82 %,而按农村低保标准救济的仅为404.8万人,占到18%。这样,农村社会救济受助者占总人口的比重约为1.76%,如果按照低保救助者计算,受助者仅占总人口的0.3%,比城镇低1.2个百分点。中国统计年鉴显示,2002年和2003年,国家用于社会救济福利费总支出分别为141.63亿元、217.69亿元,其中农村救济费分别为44.38亿元、79.80亿元,仅占全国总支出的31.33%,36.66%。 2002年和2003年,全国城镇低保金支出约占gdp的0.99%和1.33 %,农村就更低,大约比发达国家的平均数低约2个百分点。这表明,国家向农村投放低保资金仍有较大空间。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可以帮助农村居民减轻他们在移民过程中所承受的压力和困难。因此,今后应考虑使城市和农村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接轨乃至合为一体。
三、构建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的制约因素仍然存在
主观制约因素:认识上的分歧。在对农村是否需要构建养老保障体系上,理论界和实际工作部门大都表示认同。认识上的分歧主要集中在对现有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定性定位和如何构建上。
1.农村养老保险定性定位之争。主要有四种观点:①中国目前不具备普遍建立农村养老保险的条件,应实行由国家倡导、农民自愿参加、以个人缴费为主(有条件的地方实行集体补助)、按照商业化原则运营的农民养老计划。政府不直接参与组织实施和基金运营,不承担经营风险。②现行的农村养老保险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农村养老保险,属于基本养老保险范畴。政府在其中充当制度建设的倡导者和管理者角色,应在不加重国家财政负担的条件下,由国家引导和管理农民实现养老保险自我保障。③现行制度具有商业养老保险性质,应由商业保险公司而非政府部门作为经营主体来接管和运营。④现行农村养老保险具有社会保险的性质,应继续完善和推进。
2.现阶段是否具备推行农村养老保险的经济条件。一种观点认为,很多农村地区已具备建立农村养老保险的条件,应积极着手建立多层次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另一种观点认为,大多数农村地区尚不具备建立农村养老保险的经济条件,应该继续坚持家庭养老方式为主。还有观点认为,中国经济发展水平极不平衡,应在有条件的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先行建立,中西部地区采取自愿方式、逐步过渡,重点仍应放在发展经济上。
3.农村养老保险基金管理形式和经办机构之争。一种观点认为,农民养老金应由商业性金融机构经办,按商业化原则运营。另一种观点认为,仍依靠原有机构管理,但要提高经办人员素质,改变养老金以县级为主运营的体制,逐步将基金集中到省和中央两级管理。将业务经办与基金运营分开,政府不直接运作基金,逐步将基金引入市场,委托金融机构运营,实行专家理财、比例控制。
4.农村养老保险风险之争。一种观点认为,由于制度设计存在问题,基金潜伏着支付风险;另一种观点与之相反,认为运作和管理上的漏洞是工作问题,而非制度本身的问题,可通过加强和改善管理逐步予以解决。
5.农村养老保险去留之争。有三种观点:如果保留现行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如何对之进行改革;如果停办,如何保证已投保的农民的利益;如果维持现有制度,将出现养老金支付风险,可能会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如果把当前业务合并到商业保险公司,必将牵涉到三方利益的协调和现有资源的重新配置,难度较大。
篇7
内容摘要:本文通过阐述社会保障、社会保障制度与政府职能本质特性及相互关系,论述了社会保障制度变迁和政府职能转型,并对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变迁和政府职能转型问题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转型时期 社保制度 变迁 政府职能
社会保障、社会保障制度与政府职能
(一)社会保障与社会保障制度
社会保障是国家以立法形式,通过重新调整国民收入的分配和再分配,保障人们基本生活,达到协调社会成员之间关系的一种社会制度。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由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社会福利三方面构成,相互补充,相互协调。社会保障具有公共性质,但针对具体项目却又有不同的产品性质。其中,社会保险是国家从国民收入总额中扣除一部分加上政府财政支持组成的基金在全体成员中进行调配的过程,其在某种程度上具有排它性;社会救济和社会福利是指国家采取强制手段将高收入阶层收入向低收入阶层转移,或个体自愿把自己所得转移出去,从而达到一种社会公平。这与社会保险对象不同,其转移对象不需要受益与贡献的对等性,因此救济和福利在某种程度上不具有排他性。
社会保障制度具有如下特征:以保障全体社会成员的生活、维护全体社会成员的尊严为基础;社会保障以国家立法为标准,同时要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一致;社会保障的构建,必须体现公平与效率关系。
(二) 社会保障体系构建中的政府职能
政府在社保中发挥重要作用。改革开放前,政府不断对企业职工社会保险基金征集、管理、调整、使用等做出相关规定,它构成我国现有社会保障制度的基础。我国明确提出政府在社会保障体系中起主导作用,形成政府、企业、个人责任共同分担的机制。随后,国家专门成立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负责对社保政策的制定、实施及资金管理。
政府为社保体系的运行提供政策与法律保障。一般认为,社会保障制度和政策是社会财富和资源的再次分配,特别是在如今社会,财富和资源的分配始终受到政治和市场双重力量的支配。社保制度要实现民主化、法制化,其法律、法规的出台也只有政府才能够完成和实现。
政府是社会保障产品最大的供给主体。社会保障产品具有公共性质,只有政府的协调才能实现配给的公平与资源最优化。当然,非营利组织在社保中的作用也日益突出。
社会保障制度约束与政府职能缺失
保障层次不足,发展力度不够。我国社会保障基金规模有限,之前的费用全部由国家和企业承担,没有或很少个人的积累,个人缺乏自我保障意识和责任,近年随着社会保障制度的深化,费用逐步向国家、集体和个人共同负担过渡。但在新制度的执行过程中仍存在不少问题,国家和企业仍然包揽大多,行政事业单位基本上仍由国家全包,非国有企业往往讨价还价,保障项目少(孙士柱、郭甲,2003)。对此,我国有必要借鉴国外成功做法,充分吸收社会资金,设立政府(国家、地方)、企事业单位及社会协会三层次社会保障,后两者均属雇主、雇员共同投保或雇员单独投保的商业保险范畴。
社会保障管理水平较低,基金使用不合理。我国社会保障覆盖范围狭窄,缺乏统一性,同时管理体制比较混乱,政出多门,导致管理协调难度大,影响了社保工作的管理效率。我国虽然经过多次的政策调整,但是社会统筹主要是实行省(区)级统筹调剂基金,参保人群虽然逐渐扩大,但城市人群仍然是参保的主体,尚未在农村全面展开。行政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参保比例较高,而集体企业和非公有制单位参保比率较低(龙泉,2006)。
城乡社保的巨大差异不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长期以来,我国社会保障城乡差别比较大,城市实行的是高补贴、高就业的社会保障制度,而农村实行的却是以群众互助和国家救济为主体的社会保障制度,保障水平明显低于城市,特别是只要有了城市户口,就可享有就业机会及养老、医疗等一系列社会保险与补贴。洪英和刘苓玲(2001)认为,社会保障本应惠及社会的每个成员,不应当有城乡之别,但实践与理论严重背离,使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严重滞后,农村严重缺乏社会保障必将带来严重的后果。
劳动力供求关系失衡,弱势劳工群体问题凸显。由于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丰富和经济结构调整,以及资本和技术密集程度的提高,经济发展对就业的拉动力减弱,使我国劳动力供给严重失衡。在国有、外资和私营企业中,下岗人员总量不断增加,部分在岗人员的劳动经济权益也受到侵害。
法制法规缺乏,统筹的标准不统一。我国社会保障政策在最初选择时,采取试点先行的改革方式,并由此形成以政策主导改革的社会保障现实,无法使新的社会保障制度真正走向定型发展。因而,只有依靠法律才能准确把握各方责任,才能明确界定政府、市场与民间的合理分工并充分发挥出各自的积极性。另外,我国目前基本养老保险大部分地区都实现了省(区)级统筹,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按国务院决定和条例规定只限于地、市级统筹,但如今却停留在县级统筹阶段,纳入全省(区)统筹难度很大。同时,统筹比例区域、行业差别很大,一定程度障碍了人力资源的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
转型时期社会保障制度完善与政府职能转型的思路探讨
完善社保体系与转变政府职能,加强政府支持力度。在社会保障实践中,政府应着重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考虑:注重制度的多层次性、覆盖面的扩大及实施的逐渐性。在已有的社保改革中,制度的多层次及多元性受到重视;部分农村人口低下的收入水平使得不可能马上将社保扩展到全部劳动者,政府更应考虑如何继续逐步扩大社保覆盖率,以及哪部分人应当优先考虑;采取“经验借鉴-试点-推广”模式,率先在那些有较多的非农业性就业机制的农村地区试点创新模式。同时,政府承担隐性债务之责,加大财政支持社保改革的力度。
准确定位我国工业化阶段,确定我国社保制度建设目标。城乡统一的高水平、广覆盖的社会保障体系,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最终目标,但我国社保制度的形成与本国经济发展阶段、历史背景及社会环境密不可分。目前,政府的积极鼓励,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加快推进,使我国城乡经济与社会问题越来越突出,但一体化社保制度建立于工业化与城市化的高级阶段,我国还处于工业化初中期阶段,城乡差距大,社会保障方面的法制还不健全,实现城乡统筹的条件还不具备,特别是二元结构制约了社保项目在城乡之间的配置和统筹。因此,我国城乡统筹必须分阶段进行,同时根据重要性程度、条件和可能,在有条件或需迫切解决问题的地方试点项目,积累经验逐步再推广,最终实现城乡并轨。
政府、企业、社区、团体和家庭积极参与,实现社保多元化。众所周知,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与有效运行主要由国家完成。但政府不应该、也没有完全能力包管所有社保相关事务,因而必须实行多元化。在政府的政策调控下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发挥社会各部门作用,最大限度发挥社会保障的作用,才是社会保障未来发展的方向。
明确划分中央与地方政府的职责,确保财权与事权的统一。我国社会保障计划往往集中于中央政府,但由于复杂的政府层级结构,中央不可能在所有方面都提供具有同样效率的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必须对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责任进行明确划分。中央政府主要负责管理全国范围内社会保障的地区转移支付制度、偿还养老金隐性债务、建立既定的全国统筹体系、建立全国性的法规政策体系、指导和监督地方政府的行为、建立具体社会保障计划的跨地区收支管理系统和全国统一的管理信息系统,以及提供与地方政府商定的其它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倪志良、赵春玲,2007)。当然,不在中央职责范围内的则由地方管理,这对于真正实现社保财权与事权的统一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张劲松,唐贵伍.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变迁与政府职能转型的制度安排[J].改革与战略,2007(5)
2.林光祺,盛锐.转型期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形势前瞻与政策选择[J].生产力研究,2004(11)
3.涂文明.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模式的选择和建构[J].理论导刊,2004
4.李珍,万明国.中国过渡期社会保障的政策选择分析[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6)
篇8
廊坊市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开展新农保试点是国家继取消农业税、农业直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一系列惠农政策之后的又一项重大的惠农政策。按照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国务院办公厅于 2009年 9月 4日颁布了《国务院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这标志着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廊坊市和全国很多新农保试点地区一样,以往执行的是老农保政策,面对新的形势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其中既有共性问题也有地方自身的客观困难,包括如何实现新老农保政策在地方的平稳有机衔接;如何实现基金的筹集、待遇的拨付,基金的监督等各环节的科学管理;如何最大限度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将新农保政策贯彻落实到位并结合自身特点不断完善、更新合理细致的操作办法等。本文试图从理论分析和实践探索的视角,对廊坊地区进一步完善开展新农保存在的这些问题进行研究,对于实现廊坊地区经济的新跨越和促进当地社会和谐发展也将发挥良好的推动作用。
一、廊坊市现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一)廊坊市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比较优势
廊坊市位于河北省中部偏东,北临京都,东与津门交界,南接沧州,西和古城保定毗连,地处京津两大城市之间,环渤海腹地,素有“京津走廊上的明珠”之称。1989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为省辖地级市,现辖广阳、安次和开发区,三河、霸州两个县级市,大厂、香河、永清、固安、文安、大城六个县。90个乡镇3222个行政村,幅员面积6429平方公里。据户籍统计,2011年末全市总人口为435.88万人。近年来,廊坊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取得了突出成绩,综合实力和经济总量迅速壮大,发展环境明显优化。廊坊拥有包括北京、天津两大直辖市和京畿大省河北在内的近一亿人口的消费群体,是中国北方产业和人口高度密集、城市集中、工商业发达、市场容量大、购买力强的黄金地域,商机无限,前景广阔。廊坊、燕郊、安平、霸州四个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为海内外客商提供了理想的投资场所。廊坊被新闻媒体评为“中国二十佳投资区”之一。
(二)廊坊市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主要内容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廊坊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近几年也快速起步,特别是2009年以来,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国发[2009]32号)、《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冀政[2009]180号)、《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合并实施新型农村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通知》(冀政函[2012]68号)精神,结合本地实际,经过几年的发展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险的经办网络已初步形成。
廊坊市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原则是“保基本、广覆盖、有弹性、可持续”。年满16周岁(不含在校学生),不符合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条件的城乡非从业居民,可在户籍地自愿参加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由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构成。个人缴费,目前缴费设为每年 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600元、700元、800元、900元、1000元10个档次。参保人自主选择档次缴费,多缴多得,鼓励中青年城乡居民积极参保,长期缴费。我市按照省统一部署,结合城乡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等情况适时调整缴费档次。有条件的村集体应对农村参保人缴费给予补助,补助标准由村民委员会召开村民会议民主确定。鼓励其他经济组织、社会公益组织、个人为城乡参保人缴费提供资助。有能力的城乡企业对其务工的农村居民和辖区内城乡居民参保缴费可给予补贴,具体办法由各乡镇、各园区、城区办根据所属地实际情况制定。中央财政对符合领取条件的参保人支付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每人每月55元。政府在缴费期对参保人选择100元、200元、300元标准缴费的,按照每人每年30元的标准予以补贴,政府在缴费期,由省、市、县按10%:25%:65%的比例分担。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经办机构为每位城乡居民参保人建立终身记录的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个人缴费、集体补助及其他经济组织、社会公益组织、个人对参保人缴费的资助,政府对参保人的缴费补贴,全部计入个人账户。个人账户储存额的利息按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参考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金融机构人民币一年期同期存款利率统一计息,以后按年度定期公布计息标准。原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经办机构,统一合并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经办机构。原有分设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收入户、财政专户、支出户合并,统一管理。养老金待遇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支付终身。国家确定的基础养老金标准为每人每月55元。人账户养老金的月计发标准为个人账户全部储存额除以139(与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系数相同)。自2012年7月1日起,年满60周岁、未享受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待遇,可按月领取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养老金。随着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推广,截至2012年7月底,我市参加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的人口达198.5万人,基本实现了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
二、廊坊市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廊坊市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在推广和完善的过程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新农保政策宣传不到位导致农民困惑
廊坊市新农保的试点工作已经进行了三年多,农民的参保率逐年上升,但是广大的农村居民对制度认识还是比较模糊的,参保人员中有相当一部分是随大流参保,依然存在没有听说过新农保制度而没有参加保险的情况。另外,很多农村居民对新农保制度的信任度不高,存在有很多误解。再有,一些农民对“子女参保,家中 60岁以上的老年人才可以按月领取养老金”的“捆绑式”式参保办法存在理解上的偏颇。他们把这一政策误解为子女缴纳的养老保险费就是父母领取的养老金。这样的话,还不如直接自己按月给父母养老钱更安全和省心。此外,还有一些比较富裕的农民则认为新农保的保障力度不够,把钱存在银行更保险或者用于购买商业保险,靠自己的力量来解决养老问题。
(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保障水平低
根据现行制度规定,农民的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所构成。其中基础养老金是由中央财政补贴的 55元和省、市根据自身财力所提供的补贴组成。农民最少要缴费满 15年,在达到 60周岁时才能领取养老金。如果他今年 55周岁,就要先把前面 10年的补齐,然后再交 5年,才能在 60岁时领取养老金。如果这个农民选择的是 500元的缴费档次,经测算他所能领取的基础养老金加个人账户养老金总计是 109元。从廊坊市 2010年新调整的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看,2012年的廊坊市农村低保标准是每人每年 2784元,平均每月为 232元。这就意味着现在任丘市农民所能领取到的养老金远远低于其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再加上物价上涨因素,其养老金待遇水平根本不能满足农民晚年的基本生活需求。据 2011年 10月份国家统计局的信息表明,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了 5.5%,其中农村上涨了 5.9%,食品价格上涨了 11.9%。快速的消费增长,也从另一方面变相地压低了养老金的生活保障水平,养老金没有起到保障农村老年人基本生活的作用。
(三)养老保险基金管理制度不完善
1、基金投资范围窄,保值增值率低
廊坊市现行基金管理制度规定养老基金结余额,大部分用于购买政府债券或存入指定国有商业银行,因此受投资方式和渠道以及环境的限制,导致养老基金有效增值困难,甚至贬值。养老保险基金回报率低于通货膨胀率,使得储备资金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贬值。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受到当前投资环境的制约。如同其他投资计划,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经济发展的客观条件,诸如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国家财政收支状况,经济运行中的扩张与紧缩,以及金融市场的完善发达。因为养老基金最主要的投资对象是金融资产,所以金融市场的完善、健全与否直接影响到规模日益增大的养老基金保值增值这一目标的实现。二是受到政府严格管制的制约。这种严格管制使得养老保险基金难以进行有效的投资,表面上保证了基金的安全,实际上使基金遭受通货膨胀的侵蚀。
2、社保经办部门专业化水平、业务素质整体不高
在县级社会保险所下,乡镇社保经办机构陆续建立,但一些乡镇仍然临时指定乡村干部负责社保基金的收缴和发放工作。社保经办机构基础设置落后也是存在的重要问题之一。资金投入不足,信息平台建设滞后。多个机构没有基本的电脑用来统计,整个业务流程还停留在手工操作层面,经办自动化水平低,目前的机构网络对于保费缴纳、归集上交、待遇领取等无法做到简单、便捷、安全、信息平台严重滞后。经办人员缺编严重,业务素质偏低。根据统计,开发区很多基层经办人员不熟悉业务流程,对养老保险政策把握不准,工作效率低、工作漏洞多,难以适应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运营的需要。社保经办单位存在的问题在实际工作中产生的影响是很大的,主要集中在对养老保险基金的收缴和统计、应保尽保工作的监督等影响上。
三、解决开发区养老保险存在问题的对策
(一)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农民对新农保的信心
廊坊市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 2009年开始实施的一项新制度,要想促进广大农民积极参保,就必须加大宣传力度。宣传的目的不能仅限于让农民知道有这样一个政策,而应深入宣讲,让农民把具体的政策、措施搞清楚、弄明白。要通过宣讲,使农民充分认识到,年轻时为自己年老生活做准备不仅是对自己负责的行为,也是对父母尽孝道的行为,更是一个有利于社会安定团结、稳定发展的行为。对新农保制度的宣传工作不是一天两天的短期任务,而是一个长期的活动。只有通过正确而合理的宣传,老百姓才能得到正确的认识,才能达到消除农民对新农保制度的忧虑,增强广大农民对新农保制度的信心。
(二)加强对养老保险基金的管理和保值增值
1、完善养老保险基金的管理运营模式
一是建立有效的行政管理与投资运营体制,避免同一部门既管政策,又管基金,使监督形同虚设。并加强基金规章制度建设,健全内部财务制度与监督机制。
二是强调社会统筹基金与个人账户基金实行分别管理,社会统筹基金不能占用个人账户基金。以免当地政府或保险所随意挪用个人账户基金,从而不利于做实个人账户。
三是健全养老金领取资格检查机制。具体措施有发挥参保单位作用,通过调查问卷和居住证明的方式全面进行生存状况检查。
四是引入社会监督机制,建立死亡离退休人员火化信息反馈制度。
2、积极拓展投资渠道,实现基金保值增值
首先,允许养老保险基金采取多元组合、优化投资的方式。针对最为核心的保值增值问题,应在安全适度增值的原则下出台组合举措,向社会保险基金发行特种国债。将养老保险基金按不同比例投资于银行存款、国债、股票、企业债券、基金权证等,进一步提高盈余率。根据国际劳工组织统计:世界各国养老基金的投资方式,一般为公司股票占60%、公司债券占17%、政府债券占6%、短期贷款占3%,有担保贷款占60%。廊坊市的养老保险基金必须通过合理有效的投资渠道和管理模式来实现基金的保值和增值,这是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的重大而又艰难的战略任务。
其次,可以尝试推行委托制。将部分养老保险基金委托给专门投资机构进行投资,可以提高积累资金的增值率,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和运营机制,最大限度地降低人为因素造成的投资风险,实现养老保险基金的安全又保值增值。
因此,建立和拓宽养老保险基金的增值渠道,加强养老保险基金的监管,优化基金保值增值的环境,对实现基金的保值增值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加快专业化、信息化的养老保险经办网络建设
针对廊坊市养老保险经办机构现状,一方面必须加大管理建设投入。配备较为先
的管理硬件,加快信息化建设平台网络,为信息化管理奠定基础。另一方面配齐经办人员数量,加大基层管理人员、提高养老保险经办人员的专业素质、特别是一线经办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其业务素质,建立起一支高素质、专业化、信息化的经办管理团队,实现养老保险制度的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和服务创新。这是关系到开发区养老保险管理工作能否科学化、信息化、快捷化的重要问题,因此,必须给与足够的重视。
参考文献:
[1]许昆峥.加速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J].中国民政,2007,(8).
[2]杨草迎.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理论与政策研究[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
[3]赵殿国.积极推进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J].经济研究参考,2008,(32).
[4]赵曼.社会保障[M].科学出版社,2010.
篇9
关键词:企业年金;会计准则
企业年金是指企业及职工在依法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自愿建立的补充养老保险制度。它不仅是劳动者退休生活保障的重要补充形式,也是企业调动职工积极性、吸引高素质人才、稳定职工,增强企业竞争力和凝聚力的重要手段。
一、我国当前企业年金会计实务处理的现状分析
我国养老金制度以前实行的是国家和企业大包大揽的制度,直至20世纪80年代才开始进行养老金制度的改革。在会计确认上,很多企业都按照基本养老金的会计确认方法,而不是以企业当期应付的企业年金支付义务作为企业年金成本的确认标准,这种收付实现制的处理方法不符合权责发生制的要求,也不利于更好地衡量企业真正应付的企业年金支付义务。
二、关于我国当前企业年金会计规范的思考
2006年2月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中第四条对企业为职工缴纳的养老保险费作了如下规定:“根据职工提供服务的受益对象,计入相关资产的成本或确认为当期费用”,其中企业养老保险包括基本养老保险和补充养老保险,后者即为企业年金。同时就企业年金会计核算专门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10号——企业年金基金》,规范了企业年金作为独立会计主体的会计处理和财务报表列报,规范了企业年金基金管理层面的会计处理,目的是解决企业年金投资股市后如何进行会计处理。
1、企业会计主体与基金主体界限模糊。2006年2月正式颁布的此份准则规范的对象除了受托人、托管人、账户管理人、投资管理人,还增加了委托人。根据《信托法》:“企业年金基金的委托人一是指设立企业年金计划的企业,即法人;二是指企业职工,是自然人”。此份企业会计准则规范的委托人是指作为设立企业年金计划的企业,因此会造成这样的困惑:在企业财务系统中,是以企业为主体,还是以基金为主体对企业年金进行核算。计提年金的企业是否需要对企业年金基金的会计要素进行确认、计量与报告。
2、内容上更多地具备了特殊行业准则的特点。作为具体会计准则,一般以基本准则为理论基础,把发生在企业中带有共性或具有特性的某个或几个会计业务,在要素的概念、确认、计量、记录和披露等方面加以具体规范。我国目前企业年金制度发展初期,由于业务发生频率较低,我国所颁布的企业年金会计准则是针对特殊业务的具体准则。从相应的会计准则内容上看却属于特殊行业的具体准则,规范的重点针对的仍然是年金基金受托机构的信托业务,因此只能对企业的私人养老金业务的会计确认、计量、记录与报告进行有限的指导。3、无法与国际会计准则相协调。企业年金基金会计准则中的企业年金建立在企业年金基金的层面上,针对的是企业年金的委托人、受托人、托管人、账户管理人和投资管理人,而无论国际会计准则(IAS)还是美国财务会计准则(FAS)和英国财务报告准则(FRS),其所针对的仅是企业,因此会计核算的主体范围有差别。其次,IAS、FAS和FRS都对确定缴费型计划和确定受益型计划的会计确认、计量与披露分别进行了规定,并以确定受益型计划为重点。而目前我国企业对确定缴费型年金的会计核算遵循的是《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对于企业年金基金资产的运营管理的会计核算则遵循《企业会计准则第10号——企业年金基金》,对于确定受益型企业年金的会计核算却没有任何会计规范可供参考,这样最终导致企业年金业务会计处理各自为政的状态,不利于特定业务的统一核算。资本流动的全球化要求提高会计信息在国际范围内的可比性,近年来我国颁布一系列会计准则,在结合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力求与国际会计准则相协调,因此对于企业年金计划这种新型经济业务的确认、计量、记录与报告,应该借鉴国际会计准则,考虑在我国实施的可能性与适用性,可进行必要的修正,从而使我国上市公司正确核算企业年金业务有章可循。
三、规范与加强企业年金会计核算的必要性
当前我国养老金制度正由单一型变为基本养老金、企业年金和个人储蓄性保险等多层次的养老保险,政府为了弥补社会基本养老保险高覆盖、低保障的不足,鼓励企业根据本单位的情况为职工建立企业年金。因此,我国应尽快建立基于企业与职工利益角度的企业年金会计核算体系,规范和加强企业年金会计核算。
首先,虽然近两年我国企业年金发展较快,但大部分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统一管理与核算,少部分由企业自办、商业保险或工会经办。这种单一的组织形式带来的问题很多,我国应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结合我国实际情况,逐步建立与完善企业年金组织形式与会计核算模式。
其次,我国就企业年金制定了《企业会计准则——企业年金基金》,它的作用在于规范企业年金的委托人、受托人、托管人、账户管理人、投资管理人的会计核算处理,为企业年金基金的统一会计核算奠定了基础,但我国就企业年金计划的会计核算并未形成企业年金专门的会计规范,因此,为了使企业年金会计准则同其他企业会计准则的指导范围相一致,应针对上市公司或其他企业专门制订企业年金的会计核算准则,便于各类企业采用,从而有利于企业年金会计信息的可比性。
最后,在企业年金的会计核算体系中,由于涉及大量的精算假设、精算方法、折现基础以及必须对许多复杂的未来事项进行估计,因此这种类型的企业年金计划一直未纳入我国的会计核算体系中,但我国确定受益型企业年金计划是有市场需求的。我们需要发展多种类型的企业年金,积极培养精算人才,使企业年金有关经济事项能进行正确的会计确认,同时会计计量也能在相关性的基础上达到可靠性的标准,为会计记录与披露打造平台。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2).
篇10
【关键词】养老保障 国有企业 湖北省农信社
社会保障制度是国家干预收入分配问题和协调社会经济发展、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安定的重要手段。我国现今养老保障制度已经实行几十年,湖北省农信社作为湖北省重点国有企业,既不同于机关、事业单位,也不同于民营企业,在养老保障工作中有着其自身的特点。因此,探究省农信社养老保障体系存在的问题并制定出相应的对策,具有很强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研究意义
“十三五”时期,我国社会保障体系转型发展将进入社会保障体系全面完善的阶段。人口老龄化的发展、城乡一体化的快速推进以及转型期城乡社会风险趋于显化,对我国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加快建设和完善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不仅能够为经济社会转型升级提供大助力,而且真正将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统一起来,强化人民个人与国家整体之间的利益共同体关系。“十三五”规划建议中关于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部署,不仅清晰勾画出未来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蓝图,而且还明确了围绕公平和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的养老保险改革目标。
国有企业社保工作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性工作。随着我国将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上升到战略高度,能否做好国有企业社会保障工作,对于能够维护国有企业职工合法权益和切身利益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国有企业必须充分认识加强社保工作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湖北省农信社作为湖北省内营业网点最多、服务范围最广、存贷款规模最大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发放了全省银行机构三分之二以上的农户贷款和三分之一以上的小微企业贷款,是全省支农服务的主力银行和小微企业的伙伴银行。省农信社在业务经营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一直努力推动自身转型发展,为改革发展不断注入新的活力,为全省农村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在取得骄人业绩的同时,自身养老保障管理工作中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例如养老金水平偏低问题、企业年金保值增值问题、社保专业人才匮乏问题等。如果这些问题不解决好,不利于增强企业职工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不利于建设良好的企业文化,甚至进一步阻碍省农信社的健康发展。
二、省农信社三支柱养老保障体系
(一)企业基本养老保险
截止到2016年底,省农信社共计有28070名职工参加养老保险。截止到2017年1月份,省农信社共计有退休职工9076名,退休职工月平均养老金2754元,月最高养老金5807元,在岗职工平均年工资收入10万元左右,不同地区的退休养老金的工资替代率为50%左右。
(二)企业年金
为了建立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员工福利制度,加快建设企业补充社会养老保险体系,建立职工长效激励与约束机制,省农信社于2011年开始建立实施《湖北省农村信用社企业年金方案》,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省农信社养老保障体系。省农信社的企业年金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其企业年金的方案制定、基金管理运营等方面还存在不够完善成熟的现象。
(三)商业保险
当前省农信社商业养老保险参与度较低,人均长期寿险保单持有量远低于发达国家企业1.5份以上的水平,这主要是因为:
一是职工整体的风险和保险意识不强,购买个人商业养老保险的积极性不高;二是商业养老保险相对于其他个人储蓄方式无明显优势;三是法规对于保险费率的限制使得商业养老保险的投资收益率相对于其他投资渠道(地产、股票、基金、国债、信托等)长期处于竞争劣势,在高通货膨胀率的环境下该劣势更为明显。但需要指出的是,由于目前基本养老保险替代率持续下行和企业年金覆盖率的走低。
除三大支柱外,省农信社于2013年经社员大会表决通过,开始执行《湖北省农村信用社退休人员生活补助指导意见(暂行)》,根据文件精神,农信社退休员工生活补助标准为:厅级每人每月补助1000元;处级每人每月补助600元;科级每人每月补助500元;一般员工每人每月补助400元。该退休生活补助成为了员工福利计划的一部分,有助于保障退休职工平均生活水平。
三、省农信社养老保障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养老金水平偏低
需要指出的是,养老金水平偏低既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也是一个老生常谈的共性问题。这其中有历史的原因,也有现实原因:一是存在地区差、行业差、退休早晚差等现象;二是政策性问题,各系统在不同改革时期带来一些政策性差异反映比较突出。
(二)职工对基本养老保险认识不足
一是部分职工混淆了养老金和医保的概念,提出当前的医疗费报销比例太低,希望单位能提高医保报销比例。事实上,医疗费报销比例的依据是单位所在地区的相关医保规定和条件,而不是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医药费和退休金属于两个不同的范畴。
二是还有部分职工认为养老金不够用,没有认识到养老金的功能――只保障退休人员的吃、喝、穿的基本生活需求。
三是职工普遍没有意识到养老保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他们更关注的是每月看得到的工资收入,对本人的养老保险情况了解不够,也不加以核查,很难发现缴费中存在的问题。
四是大多数职工没有对自己的养老风险给予足够的重视,并且缺乏对未来经济需求的清晰认识,低估了必需的储蓄金额。
(三)企业年金保值增值问题重视不够
省农信社企业年金的投资管理人由嘉实基金、易方达基金、长江养老、太平洋养老、国寿养老五家公司组成,投资管理比例按照业绩来进行调整。但投管人不保底不保收益,权利和义务不对等,造成省农信社作为委托方反而处于被动局面。另外,由于金融市场整体下行所造成的未来收益的不确定性,潜在的通货膨胀因素和利率波动影响,基金风险控制和保值增值问题是严峻的考验,
(四)激励机制有待完善
现阶段省农信社运用激励机制的现状亟待改善,主要表现为激励机制的运用方式较单一,忽视企业人才激励的多样性,未重视人才的长期激励。例如:省农信社2013年《湖北省农村信用社企业年金方案》文件中提到“特别贡献奖励”,奖励条件为:被省部级以上政府评为先进个人的员工或经省联社社员大会确认需奖励的员工。奖励标准为:被省部级以上政府评为先进个人的员工,奖励标准为本人当年一个月工资(含绩效);经省联社社员大会确认需奖励的员工,奖励标准由省联社社员大会确定。有职工提出“省部级以上”概念界定不明确,奖励一个月的工资激励力度不够,且只有极少数职工享受了奖励,这样的机制对于绝大多数职工而言没有起到实质性激励作用。
(五)专业社保人才严重匮乏
一是人才数量稀缺。以省农信社机关为例,社会保障专业毕业的职工仅三人,人力资源部的社保专员仅一人。面对大量要开展的社保工作,如此低的社保人才数量远远不能够满足现实需求。
二是社保人才专业性不够强。以黄冈市和荆州市下属支行的社保专员为例,社保专员对社保专业知识的认识还有一定的偏差,对社保管理工作的规范性不足。
四、优化省农信社养老保障体系的建议
(一)加强职工养老知识培训
劳动者对养老保险政策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关系到其退休后晚年生活的质量。省农信社职工大都未接受过专业的养老知识培训,对养老保险知识的理解和认识仍停留在肤浅、感性的层面,对未来的养老生活缺乏科学合理的统筹规划。认识到养老保险的功能和意义,能激发职工参保的积极性,让职工把参保视作自己的权益。
退休养老规划是个人理财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为了在将来拥有高品质的退休生活,而从现在开始进行的财富积累和资产规划。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一个科学合理的退休养老规划的制定和执行,将会为职工幸福的晚年生活保驾护航。具体的规划内容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一是合理安排退休生活,尽量维持好的生活水平;二是明确退休后所需要的生活费用;三是了解养老金来源渠道;四是因人而异配置养老投资工具。
省农信社应定期组织干部职工养老政策知识培训,提高职工养老保障意识和能力,另外邀请专业理财师授课,针对职工的不同养老需求提供多元投资理财计划和平台,进一步保障职工的退休生活。省农信社应深入广泛地开展好宣传工作,利用宣讲会、内部刊物、微信服务号等多媒介、多渠道地进行养老知识宣传,组织业务员深入企业一线,召开养老情况通报会,帮助职工树立风险保障意识。
(二)抓好社保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一是密切联系高等院校的专业师资力量,培养社保专业人才。在武汉地区,例如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等高校具备着优质教师资源和科研队伍,省农信社与之展开长期校企合作,通过校园招聘,不但能够引进一批专业社保人才,而且可以及时吸取与时俱进的思想和观点,从数量上充实了人才队伍,也从质量上得到了有效提升。
二是开展周期性的在职培训和脱产培训,切实强化在职人员的社保知识素养。与上级劳动保障部门或专业机构合作,不断提升社保专业人才队伍的知识素养和专业服务水平,对于参加培训的人员可采取相对适当的激励措施。
三是定期进行岗位轮换机制。工作人员长期在同一岗位工作,就会缺少满足感,产生倦怠情绪。实行定期的岗位轮换机制,不但可以培养全能型的人才队伍,还能提高社保工作经办效率和工作满意度。
(三)建立实质性激励机制
2016年省农信社二届八次社员大会重点部署了八项业务经营工作,其中一项就是“要创新激励模式,完善股权激励和绩效考核机制,优化人力资源,激发内生动力。”为此,省农信社应进一步扩大激励范围、丰富激励方式、提升激盍Χ龋憾杂诨竦谩案卸农信十大人物”、“优秀员工”、“技术能手”、“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的职工,可采取享受专业技术津贴、按其服务年限提高期权账户划转实权账户比例等激励方式,对于特别优秀者,地市级农信社可给予其股权激励。这样既能培养职工更强的归属感,也能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加入到省农信社的队伍中来,推进企业管理上的转型升级。
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需遵循以下原则:一是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二是激励机制要多层次、多渠道,随时代、环境、市场形势的变化而不断发展;三是充分考虑员工的个体差异,实行差异化激励;四是以人为本,保持公平,慎重奖励。
(四)制定退休职工生活补助动态调整机制
要制定退休职工生活补助动态调整机制必须结合国家和湖北省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市场物价指数。参考城镇职工养老金征缴办法与其工龄(即缴费年限)、费基数以及上一年社会平均工资相关的,因而在制定生活补助调整机制时应从以下两个方面出发:一方面补偿物价上涨造成的货币贬值,使退休职工的生活质量不会因通货膨胀而下降;另一方面要让更多的退休职工共享企业发展的成果,在追求效率的同时更加注重公平。
(五)完善多元参与机制,调动各方积极性
省农信社养老保险必须坚持多个主体共同参与的方针,多元参与机制不变,企业决策层、在职员工和退休员工都应参与到制度建设中来,并要充分激发各个主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多元主体参与原则体现了公平与效率的统一,是现代社会保险制度突出特点之一。各个主体在制度责任分担方面所承担的责任比例是应不断发展变化的,决策层应不断明确和强化在企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中的责任和义务,当然,这种承担和支持应限定在基本的、适度的水平,可以引导但不能过渡干预更高层次的养老保障形式。
当前社会保障理论不断更新与完善,企业社会保障体系内容也在逐步丰富,省农信社还应加强与政府相关部门、金融机构、各大高校及研究所的沟通联系,广纳谏言,群策群力。研究省农信社社会保障体系的发展战略,不断探索科学先进的管理模式,积极推动社会保障工作的开展。
参考文献:
[1]清华大学就业与社会保障中心.中国养老金发展报告[J].中国经济周刊,2015.
[2]何平.企业改革中的社会保障制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3]世界银行.防止老龄危机:保护老年人及促进增长的政策[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6.
[4]张熠.“应对老龄化挑战:构建可持续发展养老金体系”国际培训班观点摘登[J].亚太财经与发展中心工作简报,2007,(8).
- 上一篇:医院法制建设工作总结
- 下一篇:对新农村建设的几点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