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帮扶计划范文

时间:2024-01-09 17:45:4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乡村振兴帮扶计划,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乡村振兴帮扶计划

篇1

一、指导思想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市区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决策部署,围绕“四个不摘”要求,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促进脱贫人口稳定就业,加大技术培训力度,发展壮大特色产业,分批分类加强对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防止出现规模性返贫和新的致贫,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二、基本要求

(一)加强驻村工作队伍管理,协助村两委制定好村年度帮扶工作计划,并按计划抓好各项帮扶工作落实。进一步摸清村现实情况和群众需求清单,充分发挥驻村工作队优势,做好村乡村振兴产业发展规划。

(二)坚持以人为本,注重改善民生。以安居、乐业、保障有力为重点,解决当前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困难问题,保障好脱贫人口基本生活需要,提高脱贫人口生活水平,进一步改善生产生活条件。

(三)创新工作思路,实施精准帮扶。逐户分析原因,完善“一户一方案”“一人一措施”帮扶举措,实行动态帮扶机制,及时进行有针对性帮扶,坚持开发式帮扶,帮助其发展产业和参与就业,对于一些特殊人群,要加强跟踪监测,及时制定帮扶措施清单,利用现有政策加以帮扶。

(四)落实工作责任,完善帮扶工作机制,落实财政专项帮扶资金管理和金融服务机制,协调社会力量参与帮扶,创新帮扶服务体系,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三、工作重点

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

(一)摘帽不摘责任,扛实责任担当。要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衔接作为重要任务,传导压力,压实责任。驻村工作队要切实履行驻村责任,立足岗位职责,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开展。

(二)摘帽不摘政策,产业发展不停步。对村集体和已脱贫户的帮扶工作,根据上级指示精神,要继续按照现有政策措施抓好落实,确保政策平稳有序过度,过渡期内,应扶上马送一程,争取帮扶政策措施和到户产业项目,金融扶贫、教育、医疗等政策,落实好特殊群体兜底保障政策,防止出现“断崖”效应。

(三)摘帽不摘帮扶。要落实好“双包”责任和帮扶项目,协调各类资源帮助村里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帮扶力量不能减,督促所有参与帮扶的干部要不定时通过电话、微信、上门走访等方式加强与帮扶对象沟通联络,及时掌握有关情况,对帮扶对象的合理诉求,帮扶干部要及时跟进帮助解决。工作队要一如继往开展好驻村帮扶工作,协助村两委做好产业项目谋划,帮助村集体发展特色产业,壮大村集体经济,引导已脱贫群众发展符合市场需求和有自身资源条件的产业,动员已脱贫群众参与乡村振兴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和村庄环境整治。村两委要严格落实到村项目实施情况,做好脱贫攻坚工作总结,完善脱贫攻坚档案资料整理归档,并做好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

(四)摘帽不摘监管,强化监督不松劲。要常态化评估已脱贫群众“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实现情况,及时受理群众诉求,切实加以解决,实行动态清零。密切关注扶贫领域重点、难点问题,注重关口前移,强化排查预警,及时合理处置。

四、方法措施

(一)建立健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长效机制,保持主要帮扶政策稳定性。特别是脱贫之后,防止帮扶松劲懈怠,防止政策急刹车,防止一撤了之,防止贫困反弹。现有帮扶政策该延续的延续、该优化的优化、该调整的调整,确保政策连续性。兜底救助类政策要继续保持稳定。落实好教育、医疗、住房、饮水等民生保障普惠性政策,并根据脱贫人口实际困难给予适度倾斜。优化产业就业等发展类政策。

(二)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对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以及因病因灾因意外事故等刚性支出较大或收入大幅缩减导致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户,开展定期检查、动态管理,重点监测其收入支出状况、“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状况,合理确定监测标准。建立健全易返贫致贫人口快速发现和响应机制,分层分类及时纳入帮扶政策范围,实行动态清零。坚持预防性措施和事后帮扶相结合,精准分析返贫致贫原因,采取有针对性的帮扶措施。

(三)巩固“两不愁三保障”成果。落实责任,健全工作责任制,确保除身体原因不具备学习条件外脱贫家庭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少年不失学辍学。有效防范因病返贫致贫风险,落实参保政策,做好脱贫人口参保工作,建立脱贫人口住房安全动态监测机制,保障基本住房安全,维护好供水工程安全,不断提升农村供水保障水平。

(四)加强扶贫项目资产管理和监督。分类摸清扶贫项目资产底数,光伏等公益性资产要落实管护主体,明确管护责任,确保继续发挥作用。经营性资产要明晰产权关系,防止资产流失和被侵占,资产收益重点用于项目运行管护、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村级公益事业等。确权到农户或其他经营主体的扶贫资产,依法维护其财产权利,由其自主管理和运营。

五、组织保障

(一)成立衔接工作领导小组,局党组书记、帮扶村书记和第一书记一起抓,分管同志具体抓紧,班子成员合力抓的工作局面,要抓住重点,抓出成效。

(二)抓好村党建工作,以党建引领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较衔接。积极发挥“三个作用”,促进乡村振兴,(即村支部引领作用、支部书记和驻村“第一书记”带动作用、党员干部带头示范作用)。将抓党建巩固脱贫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结合。围绕“抓好党建促振兴,抓好支部带队伍”,培养有工作能力、发展能力、致富能力的“能人”充实两委队伍。

篇2

一、抓七大扶贫计划,确保年内贫困户全部脱贫

根据我县《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实施意见》,对剩余的28户贫困户逐户分析、精准施策、靶向治疗,制定切实可行的脱贫方案。落实好产业就业科技扶贫、危房改造治理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综合保障性扶贫、贫困残疾人扶贫、扶贫扶志等七大扶贫脱贫计划。严格按照“两不愁三保障”的要求,既不降低标准、也不吊高胃口,确保脱贫攻坚成果经得起历史检验。

二、抓乡村振兴,提高贫困人口脱贫质量

把乡村振兴和贫困户帮扶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努力提高贫困人口的获得感。一是在厕所改造、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安全饮水、道路修整等工作推进中,优先让贫困户享受各项惠民政策,建设过程中优先安排贫困劳动力实现就业。我镇计划今年为所有贫困户建设卫生厕所、为有需要的贫困户实施危房改造和人居环境整治。二是通过扶贫小额信贷、“百企帮百村”等政策,支持贫困户自主创业、帮助贫困户本地就业,增强他们脱贫致富的本领。         

三、抓精准防贫,加大边缘人口保障力度

篇3

一、乡村振兴相关工作推进情况

(一)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1.着力产业巩固提升。新增红梨花椒种植、生猪生态鸡养殖等产业扶贫项目。进一步扩大东西部协作、光伏等扶贫项目带动范围。防范化解4398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利益联结资金风险。强化小额贷款、创业贷款等金融扶贫措施,拓宽消费扶贫渠道。

2.着力就业巩固提升。完成**镇易地扶贫搬迁点和**移民搬迁点两个创业就业服务站建设工作,推进集镇、**扶贫车间建设。围绕象鼻岭、集镇等搬迁安置点,开发公益性、服务型岗位。继续开展创业培训、实用技术技能培训、岗前技能提升培训和创业培训。加强送岗上门服务及务工宣传工作。

3.着力保障巩固提升。做好4100人低保、200人特困供养,和临时救助保障。自来水普及率、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保险参保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率保持100%。进一步完善控辍保学预警干预、精准防贫预警监测,和动态帮扶工作机制。

4.着力扶志巩固提升。持续开展“三讲三评三诚信”活动。进一步完善落实村规民约,深入推进积分激励机制建设。推进“诚信超市”行政村全覆盖。创建市、区文明单位、文明镇、文明村,组织开展“最美昆明人”、“乡贤”、“星级文明户”评选,设置“善行义举”榜,选树更多脱贫、扶贫先进典

(二)加快“1+5”乡村振兴规划工作推进

**镇“干部回乡规划乡村振兴行动”启动以来,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了“干部回乡规划乡村振兴行动”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专题党政联席会议研究干部回乡工作,并多次召集“四支队伍”召开会议对相关工作进行安排部署,扎实推进“干部回乡规划乡村振兴”工作。截至目前,村级5个乡村振兴单项方案已经过市、区联审后修改完善。“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行政村规划在有序推进中,**镇2021年编制任务10个村,在进行招投标过程,前期基础材料、地形图整理、单项方案等已经消化完成。现在已经进入实地调研、走访阶段,其中,**村已经初稿完成,进行审核修改阶段。

(三)加快**村乡村振兴示范点工作推进

1.我镇以规划为引领,全力做好示范村建设工作。编制好**村“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行政村规划和《**片区空间统筹及龙东格沿线村庄风貌整治规划》,同时根据示范村74项指标进行查缺补漏,加快象鼻岭安置点绿化、亮化、美化和沥青路面铺设等收尾工程进度,以及整治六不能(不能私搭乱建、不能乱丢垃圾、不能乱堆杂物、不能饲养牲畜、不能乱停车辆、不能乱栽乱种)等。

2.**镇**乡村振兴示范点人居环境提升项目推进情况。**乡村振兴示范点人居环境提升项目总共两个部分:生活垃圾分类收储和生活污水收集整治,正按计划有序推进,已完成项目总工程量80%左右,确保11月30日全面完工。

(四)积极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百日攻坚”行动

1.厕所革命。**镇2021年总改造任务2074户,截止目前已开工建设1471户,开工率70.92%,竣工954户,竣工率46%。公厕建设方面完成3座无害化卫生公厕建设,完成8座行政村公厕改建,均已投入使用。对易地搬迁半边街安置点6座公厕改造提升。完成农村问题厕所摸排摸底工作,共计摸排出156座问题厕所,整改完成156座,公厕12座,完成整改12座。

2.持续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集中开展“清五堆、治五乱”行动,完成新街村、布卡村和易地搬迁安置点、廉租房等区域的“清五堆、治五乱”工作。开展村庄保洁行动涵盖20个村委会(社区)162个自然村,清理农村生活垃圾220吨、清理村内水塘35个、清理村内沟渠18.9公里、清理村内淤泥15吨、清理畜禽养殖粪污等农业生产废弃物14吨、发动农民群众投工投劳2653人次、清理残垣断壁60处、开展进村入户宣传100人次、发放宣传资料7000余份、张贴宣传海报75条。

二、防返贫预警监测及迎检查工作准备情况

(一)认真组织开展2021年度防返贫监测动态调整和信息采集暨监测对象“回头看”工作。根据国家、省、市、区防返贫监测对象动态调整和信息采集工作培训会有关精神,按照“应纳尽纳、应扶尽扶、应退尽退”的要求,认真开展2021年度防返贫监测动态调整和信息采集工作,确保不出现规模性返贫的情况。于27日召开了镇村干部大会,结合迎检工作对进行了安排。

(二)认真开展日常查漏补缺工作

1.对照“两不愁、三保障”,认真组织开展查漏补缺工作。聚焦农村道路、安全住房、安全饮水、公共服务等关键项目,认真组织“回头看”工作,查看受损道路是否维修到位,通村道路是否通畅;饮水管道是否完备、水龙头是否有水;农户住房是否安全,是否出现漏水、开裂等需维修问题,是否维修及时到位;相关配套公共服务设施是否完好,是否及时修缮完备等。针对发现的问题逐一列出清单,明确镇村组三级责任人和整改时限,及时整改、补短强弱。研究探索出台长效管理办法,抓好项目后续管理,确保发挥功效,长久惠民。

2.开展收入巩固提升工作。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听取相关工作情况汇报,对全镇因收入可能存在返贫风险的重点户进行了专项核查,及时纳入防返贫预警对象进行重点监测和动态管理,研究提出“一户一策”巩固方案,形成镇村组三级工作联动联防,确保重点对象不返贫。针对重点人群中的老人户、重残户、大病户、无劳力户等特殊群体易返贫户进行重点帮扶和保障,符合低保条件的及时纳入最低生活保障,对因突发特殊情况造成家庭负担过重的给予办理临时救助等。因户施策开展一对一帮扶措施和救助措施,保障收入达标。针对有就业意愿的劳动力,开展送岗上门活动,开拓就业渠道,引导脱贫群众实现外出务工就业。针对不能外出就业的劳动力,有计划的组织开展技能培训班,激发内生动力,通过引导培训解决就近就地就业问题,开辟乡村公共服务岗位、光伏公岗等千方百计拓宽就业渠道。

(三)认真开展问题整改“回头看”工作。

对国家、省、市、区督查、评估、检查发现反馈问题开展整改“回头看”工作,重点关注问题是否全面整改,整改措施是否切实可行,同时对历年历次、各级各类脱贫攻坚发现及反馈问题进行再梳理再排查,确保全部整改到位、指标达标,重点关注教育卫生政策落实、惠民资金兑现等群众关注焦点问题整改情况,决不允许出现口头整改、报告改、重复改等问题发生。真正将工作重心聚焦问题是否销号,整改结果是否真实可行,确保真改实改、彻底到位,反馈问题逐一销号清零。

篇4

一、反馈问题及整改措施

(一)医疗保障方面

1.医疗保险缴费过度保障。2019年12月26日,市脱贫攻坚领导小组第十二次会议提出:2020年度贫困人口参加城乡居民医保,除民政补助130元外,市财政出资按每人100元补助,个人缴费60元。入户走访发现,市贫困人口2020年个人缴费60元,低于个人缴费160元的政策要求。

整改措施:组织人员入户宣讲政策,逐步引导和动员广大贫困群众按要求缴纳保费。

完成时限:2020年9月30日前

(二)饮水安全方面

2.水房运营管护制度建设施行迟缓。调研组实地查看水房32座,投入运行时间从4个月到1年多不等,绝大多数没有实现运营管护制度上墙,且缺少冲洗和反冲洗、消杀记录,管理人员也未办理健康证,与安全供水要求还有差距。

整改措施:,开展问题排查不落一村不落一户发现问题登记造册,逐一研究落实整改措施。

完成时限:2020年9月30日

(三)产业发展方面

3.光伏收益未及时发放。市金诺尔光伏发电有限公司于2020年3月23日收到光伏补贴92.76万元,因尚未收到上级《光伏扶贫补贴目录项目明细表》,截止调研时该收益尚未发放至村镇。

整改措施开展问题排查,督促各村社区光伏收益及时发放,问题快速整改。

完成时限:2020年9月30日

4.“滴灌”资金存在风险。市扶贫办将省级未脱贫人口补助资金、市本级配套扶贫资金和社会捐助款合计44万元注入到市春天粮米加工厂,企业对该资金尚未采取必要的担保措施。

整改措施:开展排查项目资金投入,确保扶贫资金安全。

完成时限:2020年9月30日

(四)“一人一策”方面

5.有的“一人一策”措施不实。比如王奔镇宝山村贫困户王俊博正在读初中,东明镇东胜村贫困户黄艳超的儿子黄旭正在一中以社会青年身份复读高三,但两人的帮扶措施中均有“雨露计划”。再如茂林镇三林村贫困户曹天艺身体健康(17岁),却把提高用药报销比例作为帮扶措施之一。

整改措施:开展排查根据贫户实际情况,制定“一人一策”,明确2020年具体帮扶计划,开展全面“回头看”,逐户调研落实的帮扶措施是否符合实际,确保其脱贫稳定。

完成时限:2020年9月30日

6.对监测户、边缘户排查有疏漏。比如,随机走访茂林镇三林村非贫困户陈玉财(1户2人),初步核算该户人均纯收入不足4000元,而且陈玉财患病花费较高,但既没有将该户识别为贫困户予以帮扶,也没有纳入边缘户进行跟踪监测。

整改措施:镇组织人员入户开展排查,对符合边缘户管理的人员全面纳入,开展动态监测,落实保障政策,确保其稳定增收不致贫。

完成时限:2020年9月30日

二、调研现场指导问题及整改措施

1.建档立卡贫困户在村卫生室报销有每次报销15元上限。经查询,有的村医承认建档立卡贫困户在村卫生室报销设有每次报销15元的上限;经查看购药报销记录,服先镇双喜村贫困户赵家财于2020年3月15日在卫生室买药,可报销金额40.74元,同村贫困户王云于2020年3月18日在卫生室买药,可报销金额40.64元,茂林镇农林村贫困户张福民于2020年3月17日在卫生室买药,可报销金额33.63元,3户实际报销额均为设定的上限额15元。

整改措施:一是组织人员对2020年1月1日以来所有在村卫生室报销的贫困患者逐一进行了排查,做到发现问题即知即改。二是将涉及限额患者报销情况重新冲正,严格按照政策报销。

完成时限:2020年9月30日

2.产业精准扶贫规划与实际建设项目有出入。《市产业精准扶贫规划(2019-2020年)》存在2019年1月和12月两个版本,且两个版本中2019年拟建项目大部分只有计划但未实施,而2019年实际建设的4个项目均不在规划中。

整改措施:开展排查2019年-2020年扶贫项目实施情况,完成时限:2020年9月30日

3.扶贫小额信贷户贷率较低。截止2019年底,市累计发放扶贫小额信贷1049笔2153.65万元,户贷率5.1%(当年新增1.39个百分点),低于全省平均水平。2020年,市新增扶贫小额信贷115笔255.4万元,户贷率5.26%,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整改措施:组织人员进一步加大政策宣传力度,通过进村、入户多种方式开展扶贫小额贷款政策的宣传及引导,努力提高乡村干部和贫困户对扶贫小额信贷政策知晓度。二是针对且凡是有劳动能力、有合适的生产项目、有一定的还款能力,符合扶贫小额信贷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自愿申请贷款的,全力支持生产资金需求。

完成时限:2020年9月30日

4.有的“一人一策”措施针对性不强。比如茂林镇大桂花村贫困户辛雅琴与女儿刘秋月1户2人,2019年家庭人均纯收入仅为2152元,未针对辛雅琴有劳动能力、刘秋月为在读学生的特点分别制定针对性措施,仅是简单地采取民政临时救助、安排公益岗两项措施。

整改措施:开展排查根据贫户实际情况,制定“一人一策”,明确2020年具体帮扶计划,开展全面“回头看”,逐户调研落实的帮扶措施是否符合实际,确保其脱贫稳定。

完成时限:2020年9月30日

三、下步计划

1、全面压实党委政府主体责任,引导和带动各方力量合力攻坚。持续推进双组长负责制的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全面统筹脱贫攻坚工作,压实干部责任,确保各项工作有效落实。

2、坚持不摘政策、不摘责任、不摘帮扶、不摘监管,积极推进、五大增收工程有效落实。针对因病、因学、因灾致贫等特殊情况,在确保国家、省、市精准扶贫政策落实到位的同时,建立动态监测机制,全面开展防贫保险业务,确保农民群众在遭遇重大疾病或突发事故后依然有保障,已脱贫户稳定脱贫不返贫、非贫低收入户不发生新的致贫现象。

篇5

联系村是镇村与镇街道相邻,面积约3平方公里,辖13个村民组,全村总人口1942人,613户。2014年建档立卡114户471人,2014年脱贫12户57人,2015年脱贫15户60人,2016年脱贫11户42人,2017年脱贫32户129人,2018年脱贫8户14人,2019年脱贫5户9人,之后村所有贫困户完成脱贫,并于2017年贫困村出列。

一、目标任务

加大对村扶贫力度,创新扶贫开发模式,通过技能培训,提高贫困农民劳务技能;改善贫困地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选取一到两个项目,开展增收,切实增加村民收入;开展产业扶贫贴息贷款工作,带动贫困户就业脱贫;认真开展村建设,改善村发展条件;扎实搞好定点扶贫,深入持久开展帮扶。

二、明确重点、理清思路,认真做好项目申报工作

扶贫项目的确定不但与贫困户脱贫致富息息相关,而且直接关系到全村的经济发展,在帮扶村扶贫项目时,配合村“两委”深入调研和周全思考。一是广泛征求广大村民群众的意见,让村民群众提出本村经济发展的出路,从自身实际出发提出致富增收的想法,并将各种推荐汇总,了解贫困户的真实愿望;二是与市场经济紧密结合,确定我村的发展思路为“发展三项产业、搞好四项建设”,即:全力发展养殖业、用心调整种植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狠抓大棚蔬菜地建设,促进牲畜良种基地建设,并紧密围绕这个思路,确定村的扶贫项目;三是与每年的工作计划相结合。

篇6

——以平武县关坝村为例

一、平武概况

(一)平武县脱贫攻坚形势严峻

平武地处四川盆地西北部,位居涪江上游,是“5•12”特大地震极重灾区、少数民族地区、革命老区、秦巴山连片特困地区和边远山区“五区合一”的贫困县,也是享受少数民族待遇县。2014年,通过精准识别,全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6896户19543人,贫困村73个,贫困发生率12.8%,贫困发生率7.3%,分别高于绵阳市、四川省4.3%和1.5%。平武经济基础薄弱,经济发展落后,农业基础设施比较脆弱,“靠天吃饭”的现状尚未得到根本改变,扶贫脱贫任务十分繁重,全面同步实现小康的瓶颈制约较为突出。

(二)平武县生态地位非常重要

平武处于长江的二级支流涪江的上游地区,是长江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地和水源涵养地,其生态环境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下游的环境安全。同时,平武县是四川省绿化模范县、林业生态旅游示范县、省级环境优美示范县,是国家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野生动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等林业三大工程建设的重点县,是中国乃至全球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县域气候区系明显,自然景观和生态系统具有很强的代表性,被国际组织列为全球优先保护的关键生态系统区域和生物多样性保护重点地区。

二、生态扶贫与乡村振兴平武具备的优势

(一)生态资源丰富

平武是生态资源大县。近四年来,实施前一轮、新一轮退耕还林14.3万亩,全县森林覆盖率由2014年的74.07%提高到2017年的74.42%。县境内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个、省级自然保护区1个、县级自然保护区1个、其他保护地1个,保护区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17.2%,森林蓄积量4600万立方米,水土涵养能力、森林碳汇功能优势明显。

(二)生态经济明显壮大

生态旅游正逐渐成为平武的支柱产业。平武始终将绿色产业作为脱贫奔康的着力重点,下大力气夯实脱贫奔康和绿色崛起的产业基础。创新生态扶贫方式,大力发展“森林+”,2017年生态旅游年收入达33.35亿元,占全县旅游收入的80%,带动贫困户每年人均增收近800元,建成全国森林康养基地试点1处,省市级森林康养基地、康养人家28家,旅游业正逐步成为县域经济的支柱产业。

生态农业是平武经济发展的另一优势。建成“中蜂+”产业园84个(覆盖74个贫困村),入园蜂群8万箱,年产蜂蜜1000余吨,带动贫困户年人均增收3000元,平武被授予“中国中蜂之乡”称号,平武中蜂成为2018年全省公开推介的10大优秀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之一。

(三)旅游资源众多

北有被誉为‘熊猫乐园’的白马王朗生态旅游度假区;南有被誉为‘夏日天堂’和‘洗心洗肺•养生养老’非物空间的清漪江乡村文化旅游区;东有被称为‘天然氧吧•自然宝库’的磨刀河生态科考旅游区;西有书写着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被称为‘卧云海•揽星月’奇妙世界的虎牙观光探险旅游区;县城还坐落着被誉为‘深山故宫’的国家级重点文物报恩寺。

(四)知名度与美誉度逐渐提升

2017、2018年平武连续两年入围“全国百佳深呼吸小城”, 成功举办“2017中国四川大熊猫国际生态旅游节”、“四川省旅游投融资及市场营销会”、“四川省第八届乡村文化旅游节(冬季版)暨首届平武冰瀑节”,平武逐渐被外界熟知与认可。2018年 5月,平武作为生态扶贫实验的首个试点县与阿里巴巴进行合作,更是将“生态的平武”和“平武的生态”推向更大范围的公众视野,极大地提升了平武对外知名度和美誉度。

(五)中药材种植具有绝对优势

近年来,平武把具有历史优势、区域优势和比较优势的中药材列为"四大支柱产业"之一,进行重点扶持和开发,初步形成了品种多元化、布局基地化、生产规范化、加工精深化、产品品牌化、经营规模化、市场专业化、服务优质化产业发展格局。2010年,平武被命名为“四川省中药现代化种植特色科技示范基地”。

(六)生态信息农业有了稳步发展

2015年四川生态诚品公司携手坝子乡贫困村玉丰村,达成“互联网+生态定制农业合作协议”,利用互联网来对外销售生态农产品。销售了生态土鸡、土鸡蛋及其他农产品,产值近30万元。今年,四川生态诚品公司再次牵手平武深度贫困村南坝镇洪溪村,与12户农户签订购销合作协议。木皮藏族乡关坝村在山水自然保护中心的帮助下,搭建起社区生态产业信息化的小平台,目前,村民们通过这一平台销售蜂蜜等农产品获取实惠22万多元。平武生态信息农业有了稳步发展。

三、生态扶贫与乡村振兴的关坝模式

(一)关坝村概况

关坝村位于平武县木皮藏族自治乡,关坝村的关坝沟流域属于国家原始森林保护区,森林覆盖率96.3%,天然林占98.7%。关坝村虽然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良,但丰富的自然资源与优良的生态环境在过去没有转化为经济价值,所以它仍然是平武县贫困村之一。村民们在没有找到替代生计之前,不可避免的要向大山溪水索取。因此对大熊猫栖息地和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还将持续发生。

(二)关坝村生态扶贫的缘起

如何将自然资源保护和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协同发展,是一个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难题。

2009年,在平武县委、县政府的引导下,在木皮乡政府和平武“水基金”的支持下,北京山水中心入住关坝村。“山水”通过技术援助和资金帮扶等多种方式,与该村签订了主题为“加强自然生态保护,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双赢保护协议,并创新提出了通过发展生态养蜂产业,促进生态保护援助计划。通过溢价收购关坝蜂蜜,返还利润用以继续支持关坝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产业;成立森林监测巡护队,开展例行巡护,自觉进行关坝沟内森林、动植物资源、水源的监测和保护;保护关坝沟流域水环境,对沟内的原生鱼种进行了野生增殖放流;基于村里的核桃种植基础,成立了乌仁核桃种植合作社,嫁接了本地优质品种乌仁核桃;成立旅游合作社等。关坝村保护与发展有了一定起色。

(三)生态扶贫的深入

1、成立关坝沟流域自然保护小区。保护小区的正式成立,不仅搭建了平武非保护区大熊猫栖息地保护管理示范平台,为大熊猫保护以及社区参与保护探索新途径,为大熊猫栖息地集体公益林管理提供新思路,也为以生态文明建设为核心的“精准扶贫”提供新模式,在发展与保护之间找到新的平衡和示范。

2、成为阿里巴巴首块生态扶贫实验田。今年,经“山水”牵线搭桥,给关坝沟保护小区引来了电商巨头——阿里巴巴。阿里选择关坝村之后,首先联合中科院对平武全县进行生态价值评估,帮助平武寻找适宜当地发展的生态产业;其次,支持环保公益机构在平武建设运营多块公益自然保护地,护林管护等岗位的就业机会向贫困人口倾斜;最后,阿里通过蚂蚁森林等渠道,启动保护地及周边生态产品营销试点。5月上线“关坝自然保护地”, 网友通过蚂蚁森林能量对其进行认领,160万平方米保护地全部认领。“七夕节”前夕,平武蜂蜜通过阿里巴巴生态体系借助蚂蚁森林、天猫淘乡甜官方旗舰店等平台预售上市。不到一小时,第一批1万瓶蜂蜜就宣告售罄,第二批蜂蜜准备在9月25日开始预售。平武的青山绿水正在变成金山银山。

(四)以生态扶贫为契机 实现贫困山区乡村振兴

关坝村通过退耕还林享受国家生态补偿政策,通过发展养蜂、种植乌仁核桃、旅游业等产业夯实家底,通过村社公共服务设施、基础设施建设、创建自然教育基地和产业发展等项目建设,牵住发展的“牛鼻子”,通过牵手阿里巴巴共建“关坝自然保护地”, 探索保护的“新路子”。他们充分利用生态扶贫的各项政策,发展产业、改善基础设施、创新保护方式,让老百姓摆脱贫困,过上幸福生活。而乡村振兴的最终目标,就是要不断提高村民在产业发展中的参与度和受益面,彻底解决农村产业和农民就业问题,确保当地群众长期稳定增收、安居乐业。在产业发展与确保群众长期稳定增收、安居乐业方面,生态扶贫与乡村振兴高度契合。

四、关坝模式启示

关坝村是贫困村,它紧紧抓住“生态资源”这个“牛鼻子”, 紧紧抓住生态扶贫这一契机,充分利用扶贫政策与当地政府创造的机会,依靠社会力量,调动村民参与的积极性来摆脱贫困,实现乡村振兴,它所选择的道路适合所有像它这样具有生态资源优势的贫困地区,具有可复制性。关坝村的案例给人以启示:

带头人很重要。村支部书记乔梁是一名复原军人,曾在九寨沟打工9年,2012年毅然回乡竞选村主任,2013年换届,当选为村支书。他具有军人固有的果敢与担当,是一位非常具有正能量,非常有情怀的人,少有私心,一心扑在工作上,将村两委班子团结在自己周围,努力为村里的发展、村民的致富想方设法,在群众中很有威信。

人才是关键。贫困村的脱贫与振兴离不开一群具有“乡愁情节”的年轻人。乡村振兴与否,关键看人气,要创造条件让农村的产业、环境、机会留住人。关坝村巡护队过去都是六七十岁的老人,现在是清一色壮小伙。回来了一批年轻人,成为村里各项事务的主力,他们是这个村当之无愧的“伞骨”,撑起关坝村的一片天。

政府的财力支持是保障。近四年来,全县累计投入资金1960万元实施营造林工程,营造林18万亩。就关坝村自2015年始,县财政每年都会投入大量资金用于生态环境保护、人工巡护以及基础设施建设。前前后后共计投入近500万元。

产业发展是支撑。中蜂、冷水鱼养殖、重楼、乌仁核桃种植是关坝村的主要产业。

保护生态环境是基础。关坝村成立了“关坝沟流域保护小区”,旨在保护流域内生态环境。

帮扶部门创新帮扶方式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关坝村对口帮扶部门平武县林业局一直将探索创新作为生态扶贫的活力源泉,积极引进社会公益组织“北京山水自然保护中心”参与生态扶贫。

社会公益力量的加入助推扶贫与振兴。北京山水自然保护中心自2009年进驻关坝村,就一直致力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并不断为保护小区引进社会资金、技术、理念及管理模式;对外宣传关坝、增强关坝知名度;今年通过“山水”的牵线搭桥引进阿里巴巴,构建“自然保护地认领管护模式”, 助推扶贫与振兴。

篇7

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与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有机衔接的调研报告

实施乡村振兴,必须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把提高脱贫质量放在首位,既不降低扶贫标准,也不吊高胃口,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与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进行有机衔接,采取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集中的支持、更加精细的工作,坚决打好精准脱贫这场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攻坚战。

一、基本情况

赫章县位于贵州省西北部,是毕节“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发祥地,是中央统战部、台盟中央、深圳市福田区、重庆市北部新区对口帮扶的国家新阶段扶贫开发重点县,是《乌蒙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中贵州的10个贫困县之一,是贵州省13个同步小康发展困难县之一,同时也是贵州取消gdp考核的10个贫困县之一。赫章县总面积3250平方公里,辖27个乡镇456个行政村,总人口82.0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76.87万人,占93.56%。现有扶贫开发重点乡镇8个、贫困村287个、农村贫困人口13.43万人,贫困发生率为17.92%。

二、2018年发展目标

2018年,全县农村经济和社会事业加快迈向高质量发展。第一产业增加值、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46.07亿元、8796元,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42%;减少贫困人口3.99万人,72个贫困村(居)按省定标准出列,实现城镇新增就业6870人,贫困劳动力全员培训11070人,引导11500名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完成1860公里农村“组组通”公路、84公里农村公路,危房改造完成4683户,完成行政村公共卫生间和户用厕所改造年度计划;调减低效传统玉米种植16.7万亩;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验收,学前三年毛入园率、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分别达87.5%、91%、90.55%;每千人床位不低于4张、执业医师数不低于1.25人,城乡居民医保参保率稳定在100%;通过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验收,完成465个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64个村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农村低保平均保障标准提高到3876元/年以上,儿童之家覆盖50%的村(居);森林覆盖率达54.84%。

三、调研发现的问题

今年以来,我深入到27个乡镇(街道)75个村(居)进行走访调研,参加县级领导带队集体调研活动8次,发现全县总体贫困程度较深,农业产业结构参差不齐,农村安全饮水严重不足,道路、院坝硬化资金缺口较大,部分村寨基层组织弱化,群众内生动力不足。

在总体贫困程度方面。全县还有贫困人口10.27万人,贫困发生率为13.37%,高出全省贫困发生率5.62个百分点。目前还有极贫乡镇6个,深度贫困乡镇1个(省级极贫乡镇河镇乡),贫困人口7059人,占全县贫困人口的6.87%,市级极贫乡镇5个(分别为结构乡、安乐溪乡、德卓乡、双坪乡、铁匠乡),贫困人口20866人,占全县贫困人口的20.32%,有深度贫困村113个(含已出列的13个深度贫困村),贫困人口51530人,占全县贫困人口的50.15%。总体来看,全县贫富差距较大,贫困程度较深。比如松林坡乡箐营村总人口1483人,其中贫困人口1035人,贫困发生率为69.76%;水塘堡乡彬木箐村总人口702人,其中贫困人口469人,贫困发生率为66.81%;铁匠乡处卓村总人口1209人,贫困人口630人,贫困发生率为52.11%。

在农业产业结构方面。如达依乡、罗州镇、雉街乡、威奢乡、妈姑镇、哲庄镇、德卓镇等绝大多数乡镇,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山高坡陡,沟壑纵横,土地破碎,农业产业供水资源缺乏,难以推广现代高效农业和规模化产业。由于受地理条件限制和传统农业的影响,扶贫产业链延伸不够,虽然农产品产量较大,但由于农产品加工滞后,大量农产品集中上市,容易造成价格下跌、产品季节性滞销,给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和出行带来极大不便。

在农村安全饮水方面。总体缺口资金较大,根据省委省政府要求,到2019年6月,我县将全面解决59.6711万人饮水安全问题,实现农村饮水巩固提升全覆盖的目标;但我县农村水利历史欠账多,发展基础差,缺口资金大。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缺口资金10亿元,其中,农村饮水安全项目缺口资金2.25亿元,农田水利建设项目缺口资金7.5亿元,恒大帮扶援建产业供水设施建设项目缺口资金0.25亿元。通过走访调研发现,全县部分乡镇农村安全饮水还不能完全保障群众对生产生活的需要。如、双河街道大桥村、妈姑镇的马鞍山村、财神镇的营山村和双龙村、雉街乡的雉街村和大凉山村、双坪乡的红卫村、铁匠乡的共同村等,这些村寨若按国家标准实现贫困脱贫退出,还达不到指标要求。

在道路、院坝硬化等方面。由于山高坡陡、生产生活条件恶劣,按照“五个不能纳入实施”的原则,受“一组一路”和30户以下自然村寨暂不修建等条件制约,很多乡镇深度贫困村极难达到出列标准。目前需求串户路和院坝硬化最严重的乡镇有:双坪乡需求串户路246户,院坝硬化194户;可乐乡需求串户路350户,院坝硬化376户;德卓镇需求串户路268户,院坝硬化179户;松林坡乡需求串户路284户,院坝硬化205户。按照省决战办“不得对项目、建设规模和融资资金进行随意调整”的要求,原项目延伸或缩短里程未予调整。一是我县尚未覆盖的30户以下边远贫困自然村寨约800公里通组路无资金来源;二是串户路和院坝硬化缺口资金1.3755亿元,其中串户路硬化2355公里,缺口资金1.1775亿元;院坝硬化36万平方米。

在群众内生动力不足方面。主要体现在产业扶贫、结对帮扶等工作领域中,表现为贫困农户劳动致富的意愿不强、参与积极性不高等方面,如铁匠乡河山村、妈姑镇平原村等民族聚居村寨,面对帮扶干部定期上门走访、政策宣讲等行为,有不搭理、不配合等行为,有装穷装病,躺坐等吃政策饭的类型。部分“等靠要”思想严重的贫困户尝到政策甜头后,行为也越学越精,以装病、装穷的方式主动向镇、村干部、结对帮扶干部开口索要项目、资金、低保、兜底名额等现象。

四、亮点工作

今年“春风行动”以来,通过实践“五步工作法”,切实开展脱贫攻坚作风年建设,各项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是聚焦“八要素”全面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完成玉米调减16.69万亩,实现核桃补植补造10万亩,完成中药材种植10万亩、牧草10万亩、蔬菜16.36万亩、经果林12.22万亩,有效突破全县产业结构调整“5个10万亩”工程。

二是全力攻坚农村“组组通”公路建设。2017项目共451个800公里,累计完成路基792公里、路面729公里、投资29931万元,形象进度93.5%;2018项目共805个1405公里,累计完成路基1327公里、路面840公里、投资39451万元,形象进度70.17%。

三是易地扶贫搬迁工程有序推进。2017年第一期易地扶贫搬迁群众1270户5916人陆续喜迁新居;2018年实施的3782户19182人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3478户17688人),规划建设安置点2个,新建安置住房4377套。目前已开工1383套,占建房任务的31.60%。

四是教育精准扶贫惠及民生。发放贫困学生资助资金5208.52万元,资助学生71828人,建成乡村学校少年宫25所,完成春季中职招生2012人,对227所公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均衡发展进行督导评估,开展辍学学生家访、劝返13718人次,劝返覆盖率100%,已劝返辍学学生共319人。

五是医疗健康保障落到实处。补偿贫困人口普通门诊77592人次,费用418.69万元,补偿城乡居民基本医保325万元;补偿贫困人口住院11470人次,费用4325.80万元,补偿城乡居民医保3458.63万元。

六是农村危房改造工程全面加强。解决4683户库存危房户,目前已启动危改3165户、竣工1151户,“三改”竣工1151户。

七是贫困劳动力全员培训跟踪到位。开发就业扶贫公益专岗6821个,安置贫困户1341人,落实贫困劳动力全员培训5850人,开展技能培训5103人,实现就业3490人,易地搬迁贫困劳动力培训7767户38012人,新增就业3803人,发放创业贷款100万元,各类补贴35万元,开展招聘会27场,入户走访企业30家、贫困户610户,发放宣传资料30000余份,输送就为岗位20000余个。

八是大扶贫宣传格局初步形成。制定下发了《赫章县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工作成效宣传实施方案》,向贵州《微扶贫》《多彩贵州网》《毕节日报》《毕节微扶贫》《赫章日报》等媒体申请发表经验典型文章36篇,被采用26篇,采用率为72.2%。

九是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得到有效治理。2014—2018年,我县投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7.04亿元,其中,中央资金5.584亿元,省级资金4612.47万元,市级资金3502.8万元,县级配套资金6422.3万元。实施项目1222个,竣工项目1154个,项目竣工率为94%,使用资金5.77亿元,资金使用率82%。

五、今后的工作思路

今后,我们将严格按照中央、省市相关工作要求,压实乡镇主体责任和压实部门帮扶工作责任;补齐农业产业结构参差不齐、农村安全饮水工程供给不足、补齐项目资金报账率滞后、农村基层组织弱化等“四块短板”,强化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两者之间的结合。以生态立县、工业强县、城镇带县、农产富县、文旅兴县“五大战略”为引领,持续深入推进“一棵树、一根葱、一只鸡、一个蛋、一头猪”五大产业向纵深发展,举全县之力、集全县之智,全力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确保到2020年按国家标准“减贫摘帽”,与全国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一)强化漏评错评、错退治理常态化。进一步加强建档立卡工作,提高精准识别质量,完善动态管理机制,做到“脱贫即出、返贫即入”。剔除不合条件的人口,及时纳入符合条件但遗漏在外的贫困人口和返贫人口,确保应扶尽扶。抓紧完善扶贫开发大数据平台,通过端口对接、数据交换等方式,实现户籍、教育、健康、就业、社会保险、住房、银行、农村低保、残疾人等信息与贫困人口建档立卡信息有效对接,逐步形成指标统一、项目规范的贫困监测体系,为脱贫攻坚决策和工作指导等提供可靠手段和支撑。

(二)持续深化农村产业革命攻坚战。全面深入实施产业扶贫三年行动计划,对照产业选择、农民培训、技术服务、资金筹措、组织方式、产销对接、利益联结、基层党建“八要素”,持续优化产业结构、扩大产业规模、提升质量效益,让所有参与产业革命的农户都能增收脱贫致富。按照“五线一重点”规划布局,实施“六个十万亩工程”,坚持强龙头、创品牌、带农户,以市场为导向,打好点面兼顾、长短结合、大小并举“组合拳”,大力推进“一乡一特、一村一品”建设,重点发展核桃等经果林、养牛、食用菌、高山冷凉蔬菜、生态家禽、中药材等特色优势产业。通过产业扶贫,到2020年累计带动贫困人口6万人以上实现增收脱贫。

(三)织牢易地扶贫搬迁保障网。坚持将易地扶贫搬迁作为脱贫攻坚的“当头炮”和重中之重。结合农村公路“组组通”三年大决战,按照“通不了就搬、搬不了就通”的原则,严格建设标准,加快推广落实“五个三”经验,对搬迁安置群众后续发展进行跟踪调查,有针对性提出可行性意见建议,及时解决搬迁群众后顾之忧。确保易地扶贫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有事做、能致富”,积极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易地扶贫搬迁新模式。计划通过易地扶贫搬迁,到2019年带动脱贫退出3.68万人以上。

篇8

一、帮扶责任人到岗情况

帮扶单位为XXX,全村共有帮扶责任人X人,其中驻村工作队X人、帮扶单位帮扶干部X人、镇属机关帮扶干部X人。

二、帮扶工作开展情况

(一)春季种养发展

1.今年以来通过灭荒除草、覆膜追肥、补种扩盘、间作套种等工作,目前,有效管理了XXX果园XX亩。在果园管理方面,驻村帮扶工作队积极配合村组干部组织劳力对XXX核桃园进行割草、树盘整理,旨在提高XXX核桃产量;并出资XX元为合作社的旋耕机加油,对所有核桃园内土地进行旋耕,为春耕生产套种农作物做好准备。

2.帮扶干部、村组干部积极响应县委县政府关于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相关政策,按照政策要求对全村XX户农户、合作社种植业需求进行了摸底,蔬菜种植X户X亩、辣椒种植X户X亩;中药材种植X户X亩;大麻种植X户X亩;其他特色种植业X户X亩。目前。正在进行土地旋耕工作,有部分农户已种植到位。

(二)撂荒地分类整治方面

全村撂荒地共摸底X亩,计划流转X亩、,现已复耕X亩。在撂荒地整治过程中,帮扶干部与村组干部积极入户宣传《XX县撂荒地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相关奖补政策,动员农户积极参与撂荒地整治工作。

(三)巩固脱贫成果方面

XX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以及帮扶干部认真学习贯彻全县工作会议精神,按照XX镇党委、政府安排,探索实行全村农户分类工作,通过入户走访、电话沟通、微信联系等方式,全面掌握农户基本情况、外出务工人员工作情况、脱贫人口“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等巩固情况,并由驻村工作队员和村组干部开展常态化动态监测,对户内出现的影响脱贫攻坚成果巩固的问题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解决,进一步夯实了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工作基础。

三、存在的问题

1.XX村产业基础薄弱,核桃园果园管理水平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2.有些撂荒地形成的原因是耕作条件差,导致群众对整治撂荒地的热情不高,积极性不强;

篇9

一、做好肺炎疫情基层防控工作

1.加强疫情排查和管理。压实属地责任,协助开展自国外境外(含非法入境)、国内中、高风险等地区人员入赣排查工作,做好登记造册、跟踪随访、健康监测等管理。加强排查数据分析研判、信息共享和大数据比对,做实做细排查工作。

2.加强发热诊室建设。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热诊室建设和管理标准,严格预检分诊、信息登记、初筛隔离、转诊跟踪等管理,规范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热患者接诊及报告流程,落实“四早”原则,提升传染病预警报告能力,发挥好基层疫情防控“哨点”作用。

3.加强城乡社区疫情防控。在地方政府统一领导下,组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乡村医生积极参加城乡社区疫情防控工作。按照网格化管理要求,落实分级分区综合防控措施。指导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健康宣教、分诊转诊、院感防控等工作。

4.加强疫情防控应急储备。持续做好基层医务人员防控政策、知识和技能培训,指导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完善疫情防控应急预案,开展应急演练,做好应对突发事件应急准备。开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疫苗接种现状调查,加强接种能力建设,积极做好疫苗接种工作。指导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加强常态化防控所需防护物资储备。

二、做好健康扶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1.做好脱贫人口医疗保障政策衔接。配合医保部门,落实落细医保待遇向脱贫人口适度倾斜政策,并做好政策衔接和平稳过渡,稳定脱贫人口综合医疗保障水平,积极防范因病致贫因病返贫。

2.加强因病致贫返贫监测预警。加强健康扶贫信息系统管理,对国家健康扶贫动态管理系统、省扶贫大数据平台、医保部门系统等患者救治、费用数据进行比对分析,对“基本医疗有保障”方面突出问题实行动态监测,对脱贫人口、边缘户因病致贫返贫风险实行跟踪预警,并及时开展精准帮扶和做好相应救助。

3.大力推进健康乡村振兴建设。深化基层卫生综合改革,加强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建设,组织对基础还不牢靠、短板还较突出、出现机构和人员“空白点”风险较高的村级卫生室,实施健康乡村振兴建设,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4.做好脱贫人口慢性病管理。对患有原发性高血压、2型糖尿病、肺结核和严重精神障碍等4类慢性病脱贫患者做到“应签尽签”,提高履约率和服务质量。对通过监测预警确定的、因病返贫风险较高的贫困户,组织签约服务团队开展定期随访,及时指导做好治疗、住院、转诊、用药指导、康复管理等服务。

三、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

1.加快推进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继续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组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对照标准,开展自查自评、专家审核和整改提升。2021年全县不少于60%的乡镇卫生院达到基本标准,10%的乡镇卫生院达到推荐标准。

2.组织基层卫生人才培训及考试。组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临床医师、护士、管理人员、乡村医生等人员培训与考试,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家庭医生团队实用技能。对各乡镇(场)国培项目执行情况开展绩效评价,提升项目绩效。

四、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提升

1.加强基本公共卫生项目管理。组织开展项目系列宣传活动,开展线上培训与考试,提升业务能力。组织开展基本公卫第三方电话调查和任务完成情况监测。加强项目信息系统建设,开展线上线下督查指导,定期通报项目进展。

2.加强项目资金监管与绩效评价。加强项目资金拨付、结算和监管,规范资金使用,足额及时结算发放乡村医生项目服务补偿,确保资金安全有效。加强项目绩效考核,加强项目效果评价督导,充分利用考核结果。

3.提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实效。针对重点人群大力推进个性化签约服务,强化健康咨询、健康评估、预约挂号、预留床位、预约转诊、用药取药等服务,提高签约服务实际效果。多渠道扩充家庭医生队伍,提高供给能力,使签约服务多样化,更具选择性。一是科学确定重点人群签约服务应签范围、服务目标,在稳定签约数量、巩固覆盖面的基础上,把提升服务质量放在首位,科学合理确定签约目标,做到签约一人、履约一人,做实一人,开展规范管理与健康服务,促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规范,提升群众满意度。二是家庭医生签约必须是家庭医生团队与签约服务对象面对面签约,杜绝代签、假签。家庭医生团队要对签约对象开展面对面随访,询问身体状况、病情,检查并评估心率、血糖和血压等基础性健康指标,在饮食、运动、心理等方面提供健康执导,做好履约记录,并同步更新居民健康档案。三是家庭医生团队至少提供以下10项履约服务:基本医疗、公共卫生、健康管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优先预约、优先转诊、出诊、药品配送与用药指导、长期处方、中医药“治未病”等。四是各地结合家庭医生团队自身服务能力及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情况,在落实基础服务包的基础上为签约居民提供个性化签约服务,增强签约服务的吸引力。

4.推进慢性病医防融合。鼓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成立慢性病管理科,重点做好高血压、糖尿病等重点慢性病医防融合工作,针对慢性病人群同步提供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提高服务质量,增强群众获得感。

5.深入开展“五进”活动。继续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进乡村,宣传政策,落实服务,扩大影响,提升居民感受度。开展“五进”活动要有计划、安排、通知、图片、数据、资料等。

五、加强村级卫生机构及队伍建设

1.加强村卫生室建设。以大力推进乡村振兴为契机,积极争取出台推进产权公有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的奖补政策,提升基层卫生服务能力。

2.保障村医合理待遇。落实乡村医生多渠道补偿政策,做好乡村医生公共卫生服务岗位补助和养老生活补贴资金申请、审核及下达工作。开展乡村医生补助落实情况专项调查,督促落实村医补助资金。

3.组织村医资格考试。组织符合条件的农村医学专业毕业生参加2021年全市乡村医生执业资格考试,强化村卫生室人才队伍建设。指导规范村卫生室订单定向医学生毕业后的执业服务工作。引导符合条件的乡村医生参加乡村全科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提升执业水平。

4.推进乡村一体化管理。积极探索乡村卫生紧密型一体化管理,推进乡镇卫生院对村卫生室人员、业务、药械、财务、绩效等方面统一管理,推行人员“乡聘村用”政策,保障基本工资和养老保险待遇,进一步稳定乡村医生队伍。

六、加强基层党建工作

1.强化理论学习提升思想政治素质。深入学习贯彻关于卫生健康、肺炎疫情防控以及党的五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加强党史学习教育。坚持用理论武装头脑,强化政治思维,提升政治站位,紧跟新时代卫生健康事业改革新步伐,推动基层卫生事业发展。

篇10

为帮助苏区人民快速脱贫致富,2013年10月11日,省政府副省长李贻煌率领省中小企业局、省核工业地质局、省机场集团公司等相关单位,专程来到龙南县开展扶贫挂点调研工作,从此开启了苏区扶贫开发的新征程。

当时,李贻煌就表示要让苏区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如今,时间已过去了四个月,在省领导的高位推动下,在省直挂点单位的倾力支持下,通过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扶持特色农业产业发展,以及职能部门的对口帮扶,享有“世界重稀土之乡、中国围屋之乡”美誉的龙南,城乡面貌正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

深入调研探清“路”

在不到四个月的时间里,李贻煌副省长先后三次率领相关部门到龙南调研走访,在南昌、龙南数次召开扶贫开发工作协调会,大到龙南的经济发展方向,小到贫困农民的生产生活现状,李贻煌副省长都了然于胸。针对龙南存在的困难,李贻煌副省长亲自把关印发了《省领导定点联系龙南县帮扶工作方案(2013―2015年)》,除了明确三家省直挂点单位的帮扶任务外,还要求分管的省工口系统部门给予龙南倾斜帮助与支持。

基础建设打好“底”

李贻煌指出,要大力改善农村居住生活环境,加大扶贫帮扶力度,为龙南扶贫开发事业尽心尽力,在政策和职责范围内给予全力支持。主要是加强农村基础建设,定点帮扶单位每年安排一定的资金,帮助挂点村实施水、电、路、危旧房改造以及环境改善等工程,加强农村教育、医疗、卫生等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改善贫困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在实际工作措施中,李贻煌副省长帮助协调省交通厅对龙南县农村通组公路建设补助资金参照罗霄山脉特困片区县标准,从原来的每公里补助8万元提高到每公里补助10万元。另外省直挂点单位投入了真金白银,真心实意为苏区发展打好“底子”。省核工业地质局每年投入资金30万元,主要用于大坝村的村级组织场所、地灾移民点建设、新农村建设以及其他基础设施建设。

省机场集团公司整合资金和项目,加大以交通、水利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重点支持产业基地的道路、水源、灌渠等项目,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及农业抵御自然灾害风险能力。并加快推进土坯房改造,优化人居环境,沿105国道建设禾树岭、红星、豹虎头、角车尾、坪山、新民等新村,以点带面带动全村面貌改变,实现整村推进,打造和谐秀美新农村。

省中小企业局则准备实施鸡公坑水库、珠聚岗山塘的维修加固,以及修建盐田坝水陂、石陂子至上田心防洪堤和续建石陂河堤等工程,并完善圩镇主街道、水口桥、水口盐前坝道路等路桥设施。此外,省中小企业局迅速启动过路排征地,加快临塘乡公办幼儿园和水口小学建设,高标准规划水口农民文化广场并加快启动实施,推动水口村文化活动室建设,完善农村文化活动场所。同时加大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力度,抓好远水、博雅新村两个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精品示范点建设。其中,远水示范点的建设,将在年内实施完道路、水沟、亮化绿化、土方、挡土墙等工程。

扶持产业助民“富”

李贻煌指出,要大力引进特色农林产业,通过农林产业扶持帮助群众自主脱贫。主要是立足挂点村土地、矿产等资源优势,通过培植扶贫支柱产业,实施矿产品深加工、农业产业规模化、乡村生态旅游三大产业提升工程,重点扶持南亨乡铁矿、采石场、石灰厂延伸产业链,提升附加值;扶持紫心红薯、仙草等特色农业产业试点,以及花卉苗木、脐橙、生猪、水蜜桃等产业规模化经营;扶持武当镇现代农业观光园等乡村生态旅游项目建设。

由省中小企业局帮扶争取的“仙草种植产业扶贫”项目,按照“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运作。计划在龙南临塘、里仁、东坑、南亨等乡镇,首期试点种植。目前,龙南已有67户农户表达了种植意愿,并成立了仙草种植专业合作社,计划打造龙南仙草种植基地。12月11日,龙南县临塘乡大学生村官林健等人,与江西瀚生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签订合同,一期种植仙草面积80亩,这是龙南“仙草种植产业扶贫”项目启动以来签订的首份合同。当天,该公司还与另一种植大户达成合作意向,计划2014年首期试点种植1000亩仙草。

这是省中小企业局扶持当地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个生动事例。省中小企业局还在挂点村水口村实施产业发展扶贫工程,主要是先期租赁200-300亩土地,集中连片规划种植花卉苗木。并聘请有经验的种菜能手到该村种植蔬菜,辐射带动当地村民发展蔬菜产业。还引导农民利用近1.3万亩山地,种植脐橙、桃李以及油桐树、杉树等。

针对挂点村南亨乡三星村的资源优势,省机场集团公司则提出了做强工矿业的发展思路。主要是兴办铁矿精选厂,并鼓励采石场、石灰厂等传统产业延伸产业链,向轻质钙等高附加值的产品方向发展。通过发展工矿业,进而带动运输、商贸等第三产业的发展,真正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同时省机场集团公司积极调优三星村产业结构,发展规模农业。在巩固原有的脐橙、生猪产业的基础上,在新民排上新开发一块果业基地,以中村桃种植为主,并在李子坑及105国道沿线,安排东江乡等地的花卉苗木经营户搬迁,带动周边农户参与花卉苗木种植,形成龙南新的花卉苗木基地。

稀土作为龙南的支柱产业,备受李贻煌副省长关心和支持,为此李省长安排了省工信委组织专家团队,帮助龙南制定重点产业发展规划和招商推介,科学确定稀土产业发展目标、路径,还要求省工信委在稀土分离指标等方面给予龙南倾斜支持,并帮助龙南向上申报工业技术改造、产业振兴、节能及资源综合利用、高新技术产业化、稀土产业专项、战略性新兴产业专项等项目扶持,安排项目和资金支持龙南经济技术开发区园区建设。

走访慰问暖民“心”

带着省委、省政府的深切关怀,1月13日,省政府副省长李贻煌一行轻车简从,深入龙南县走访慰问困难群众、敬老院老人和困难企业,为他们送去慰问金和慰问品。李贻煌一行先后来到龙南镇和渡江镇,走访慰问了低保户廖立群和重点优抚对象蔡志亮等8户困难群众。每到一处,李贻煌都嘘寒问暖,关切地询问困难群众的生产和生活状况,鼓励他们树立战胜困难、度过难关的信心。同时,要求地方党委政府为困难群众解决最迫切的问题,确保他们过一个幸福安康的新年。在渡江镇中心敬老院,李贻煌认真察看了老人们的宿舍和厨房,并走到老人们中间,与他们促膝交谈,亲切询问老人们在敬老院的生活起居、饮食情况。看到老人们在干净整洁的敬老院生活,李贻煌非常高兴,希望敬老院工作人员照顾好老人们的生活,让他们开开心心地安享晚年。李贻煌一行还来到福大鑫钢铁有限公司,详细询问企业当前的发展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并与企业负责人一起商议克服困难的办法和措施。李贻煌说,目前的经济形势越来越明朗,政府将和企业一起共同努力,克服困难。同时,鼓励企业坚定信心,通过转型创新,早日走出困境。

此外,在李贻煌副省长的支持下,龙南县正在筹划设立“扶贫爱心基金”,专项用于爱心助学、扶贫济困等民生事业。

对口帮扶成效“显”

李贻煌指出,省中小企业局、省核工业地质局、省机场集团公司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资金、技术、政策上优先支持龙南县,推动当地县域经济社会加快发展。

在具体帮扶中,李贻煌积极推动省工口系统部门加强与龙南的沟通、对接,从政策规划、资金安排、业务指导等方面给予倾斜扶持,重点帮助龙南解决片区交通、园区建设、工业用地、其他优势矿业等发展中存在的瓶颈问题,加快龙南苏区振兴发展。同时还实施了金融扶贫试点计划,主要是加强中小企业工业园区中间人信用十大体系建设,扶持龙南列为工业园区中小企业信用评级免抵押贷款试点县,切实解决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并帮助协调有关金融机构到龙南开展金融扶贫试点,培育壮大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资金互助社等微型金融机构发展,扩大小额信贷资金规模和覆盖面,为贫困乡村、贫困群众发展产业提供便利的融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