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区规划设计分析范文

时间:2024-01-09 17:45:0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居住区规划设计分析,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居住区规划设计分析

篇1

关键词: 城市建筑;规划设计;分析

Abstract: The author combines with practical work experience, analyzes several issues that need to pay attention in the planning and design of urban architecture, for reference.Key words: city building; planning and design; analysis

中图分类号:TU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建筑规划是组成城市的基本单元。城市建筑规划的建设水平直接影响着居民居住环境,而小区的规划又是小区建设的先行工作,是影响小区建设水平的重要环节,因此,做好住宅小区的规划,为建设高质量、高技术小区建设提供更好的条件。要搞好城市建筑规划设计首先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 居住区空间布局合理化

居住小区的空间按其功能要求一般划分为公共空间、半公共空间、半私用空间和私用空间四级。公共空间即居住小区的公共干道和集中的绿地或游园,供居民共同使用。在公共空问的规划上应与文化建筑、水面、曲桥、草坪、树木、雕塑小品或城市公园、河流水系等结合在一起考虑,营造出一种舒适、幽雅的空间氛围。半公共空间,是指其公共性具有一定的限度的空间,作为居住组团内的半公共空间是供居民共同使用的,它是居民增加相互接触、熟悉、交流的地方,是邻里交往、游乐、休息的主要场所,也是防灾避难的疏散的有效空间,以及通过较完整的绿地和开阔的视野作为居民接近自然的场所。在这部分的空间规划上应注重根据各居住组团的不同组合方式来考虑,并保证其交通畅通、功能齐全。半私用空间是住宅楼幢之间的院落空间,是居民就近休息、活动和健身的场地,在设计上应注重其设施的多样化和完备性,把它规划成小区中最具有吸引力的居民活动空间。私用空间即住宅底层庭院、楼层阳台与室外露台。底层庭院的设置使居民可以自由种植,增加组团内的景观,又使居民有安全感。楼层上阳台可以眺望、休息、种植花卉,营造垂直绿化的景色。

2 居住区的生态环境系统

在住区规划中要防止盲目提高容积率、只重建房不重环境的倾向。对住区空间的布置,必须首先考虑生态环境,并按生态要求,本着“以人为本”原则,在住宅布置、环境布置、交通系统等环节保证住区有充足的日照,清新的空气,良好的通风,洁净的水面,尽可能扩大绿化面积,提高植物的中面系数(多种树) 和造氧功能。不让小区有泥地,以尽量减少尘埃。要充分利用原有树林和水面,并使其合理使用。绝不能盲目破坏自然山水,随便推山建房,砍树取地。同时要做到处理“三废”,净化空气和水面,落实防风、防尘、防晒措施,改善小气候,使住区生态环境比原来好得多。生态住区要提倡环保理念、节能理念,充分利用环保材料、节能材料,使用太阳能,节约用水,垃圾进行无害化处理。

3 居住区的安全性

住宅小区的居住环境安全与否,是小区居民极其关心的问题,要创建一个安全的居住环境不仅要有科学的小区管理制度,而且在很大程度上也依赖于小区规划的安全性,这其中涉及到居民的生理、心理安全和社会安全等因素。在住宅小区的规划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居民的有效防范行为,通过控制小区和组团人口、明确划分空间领域等措施来提高小区的安全防卫能力。

3.1在小区和组团的人口处设置明显标志,使住宅小区具有较强的领域性和归属性。

3.2 注重院落空间的强化,使居民之间既有充分了解和相互熟悉的机会,又可以使住户视线能够触及到住宅人口,便于对陌生人进行观察、监视。

3.3 注重小区交通网络的合理组织。在小区主干道的规划设计上要做到“顺而不穿,通而不杨”,减少交通环境的混杂,提高安全系数,在小区级道路的规划上尽量作曲形设计,限制车辆穿行的速度,达到安全与降低噪音的目的。同时,规划时应尽量减少组团的出入口,一般设置两个即可,以便有效控制外来行人任意穿行,从而起到安全防卫的作用。

所有新建的城市居民住宅必须将居民住宅安全防范设施建设纳入住宅建设规划中,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城市居民住宅建设设计文件应当包括住宅安全防范设施部分。设计单位应当依据《住宅建筑安全防范设计要求(试行)》(DB32/T024—93)和《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CB50180—93) 等有关的规范、标准、规定进行设计。市建设局施工图审查办公室和市公安局技防办( 设在治安大队) 共同负责对住宅安全防范设施设计的审查工作,与建筑工程消防设计审查同步进行。对不符合安全防范设施规范、标准的设计文件,一律责成原设计单位进行修改。施工单位应当严格按照安全防范设计要求进行施工,不得擅自改动。必须修改的,应当由原设计单位出具变更设计通知书及相应的图纸并报设计审批部门重新审批后方可进行。

4 居住区的配套服务

在住宅小区规划中,社会服务环境的营造也是不可忽视的内容,因为它不仅是解决居民日常生活活动需要的基本保证,也是小区稳定的物质基础。在服务设施的设置上要考虑居民的生活要求和行动轨迹,如小区级商业服务设施应布置成外向型,设在人流交通必经之路的出入口附近,使居民方便顺路购买。白行车、摩托车存放与垃圾处理也是小区服务环境的关键问题之一,住宅小区中的自行车库应遵循集中与分散的布置方式,因地制宜,采取多种途径。如利用院落中的半地下室以及高架平台下部等。以往住宅的垃圾处理通常是将垃圾道附设于住宅的楼梯平台处,因而经常发生堵塞而造成臭气四散、影响居住环境,在住宅小区规划中可以将垃圾道改设在住宅内部生活服务阳台处,避免公共场所的交叉污染,也可以放弃垃圾收集方式而采用室外垃圾桶、垃圾箱和中转站来处理。在垃圾中转站的设置上应注意便于垃圾清运和处理,不要使清运垃圾的车辆横穿小区,造成污染的扩散。

5 结束语

城市建筑是在一定的规划原则指导下将一栋栋住宅和公共建筑按照一定的间距或服务半径分散布置在建设用地上。近年来,随着国家宏观经济发展政策的调整和各项房改政策的出台,住宅已成为社会发展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在这种形式下,居住小区的规划、开发、建设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个人购买住房成为居民最大的消费支出,住户的要求也变得更高了,住宅的开发也随之成为一种以高品质追求高经济回报为目的的纯粹的商业行为。以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为前提的经济增长及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给居住小区的规划设计提出了许多新的问题,同时也带来了创新的生机。因此,城市规划设计特别是城市居住小区的规划设计一定要尊重环境、因地制宜,这是设计者的共识。尊重环境不仅指尊重规划用地的地形、地貌、自然气候条件等自然环境,还应重视包括地域文化、历史名胜、民风民俗等在内的人文环境、交通环境及景观环境。社会经济的发展导致我国城市人口激增和大规模的住宅建设。本文通过对历史住宅区规划设计的分析与研究,针对我国目前住宅区规划设计中出现的问题,对住宅区的环境系统、景观空间和建筑设计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以期对今后的住宅区规划提供一些有益的建议。

参考文献:

[1]杨小东.胡大伟.对居住区规划设计要素的再认识[J]《规划师》2008年第 19 卷第 2 期.

[2]斯建培.城市规划基本要素分析[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1年第 8 期.

[3]王小荣. 刍议城市化发展及城市规划设计[J]《大科技: 科技天地》2011年第 14 期.

篇2

以沈阳市为例,本文在居住区规划和建筑设计的过程中,阐述日照分析过程中碰到的一些问题,从设计角度出发,对日照分析充分考虑到位,并提出相应的观点,以此作为居住区规划和建筑设计时的参考内容,避免规划方案和建筑设计的调整,缩短开发周期,在土地利用率不断的提高的同时,稳妥的协调建设单位与建设用地周边居住区群众之间的利益关系。

关键词:日照分析;居住区规划;建筑设计;探讨

一.背景

城市规划是城市空间布局、建设城市的技术手段,在合理地、有效地创造出良好的居住与活动环境,以生态、绿色和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延续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的使命,展望城市发展的未来。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率的进一步提高,高层及超高层的居住小区大量涌现,因日照退缩间距而引起的“阳光”维权的事件也越来越多,有的是向部门,规划主管部门投诉,有的是在媒体上曝光,有的甚至向法院。在沈阳,日照分析已成为制约规划方案设计的重要因素之一,甚至是“一票否决”,因此在设计过程中须充分考虑日照的影响,避免规划方案和建筑设计的反复调整。下面就以沈阳为例,与大家共同探讨日照分析在居住区规划和建筑设计中的影响。

二.居住区规划和建筑设计

城市承担着众多职能,其中居住是最重要的一种,而居住区是为居民创造一个适用、经济、美观的生活居所,其内涵是居民日常生活、居住、栖息等。居住区规划对建筑设计实施中起关键指导性作用,主要解决居住区的面和线问题。建筑设计是在居住区规划的前提下,根据建设单位的设计任务要求和建筑工程技术条件进行全面设想,并根据其不同功能具体确定建筑物的空间组合形式和详细尺寸,构造及材料做法。主要解决的居住区规划的点和面问题,同时居住区规划主要是通过建筑设计和景观设计等手段来实现。

三.日照分析

日照分析须由规划设计甲、乙级资质或建筑设计甲级资质的技术部门采用计算机正版分析软件,根据国家标准和各地方法规对有日照要求的拟建、在建、改建或已建的建筑模拟其在规定的日照标准日(大寒日或冬至日)的日照情况,分析计算其相关的量化指标。通俗地讲,是建设单位为了确定拟建建筑对自身和对相邻居住区建筑可能产生的日照影响进行分析,编制《日照分析报告》。

日照分析是为了保障居民享受到最低限度的“阳光”的科学工具。决定居住区住宅建筑日照标准的主要因素有两点:一是所处地理纬度及其气候特征,二是所处城市的规模大小。不同纬度的地区,对日照要求不同,高纬度地区需要更长的日照时间。以沈阳为例,沈阳属高纬度严寒气候地区,住宅主采光面居室的日照时数,在有效日照时间带不低于大寒日2 小时。

四.日照分析报告在居住区规划和建筑设计中的问题探讨

当前,应用现有先进的计算机日照分析科学手段,对居住区日照进行分析成为当前城市规划管理与建筑设计工作的必然趋势。无论是旧城改造,还是新区开发,享受“阳光”的多少备受广大居民关注,也是衡量居住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4.1 日照分析为规划主管部门审批提供科学直观的数据,在政府出让地块前,通过日照分析预评估可合理控制容积率和建筑密度,保证新项目对周边在居住小区建筑的影响降到最低。

案例:沈阳南塔某居住小区项目,规划设计要点是不大于4.0 的容积率,不大于35%建筑密度。毫无疑问,满足这样的规划设计要点,规划方案应是33 层或以上的高层住宅。由于整个地块呈东西带状型,用地红线的东西向长约1000 米,地块的东面最窄处为55 米,无论怎样的规划设计方案都会对周边居住小区有影响。使得原有规划在满足建筑间距和日照间距退让的前提下,采用一字排开的规划布局。虽然规划方案形成满足规划设计要点和《沈阳市居住建筑间距和住宅日照管理规定》,但对于周边居住小区的影响考虑,它并不是最合理的方案,即使是按政府规定的标准进行日照挡光补偿,也得不到周边居住小区广大群众的认可。日照成为此项目的难点,被挡光的居民或是向部门、规划主管部门投诉,或是通过媒体上曝光,为自身“阳光权”展开拉锯战,形成群众、政府、规划局和房地产开发商等多方的博弈局面,因此,政府在出让土地前应作一个日照分析预评估,给出一个“日照满足”的合理控制容积率和建筑密度。

4.2 在日照分析的具体操作过程中,通过反复的分析,不断论证,得出一个合理的“日照满足”的优选规划设计方案。规划主管部门核定地块的规划设计要点后,建设单位委托设计院按规划设计要点编制规划设计方案;而在规划方案设计阶段,对拟建的居住区有可能产生的日照影响,邀请专家,规划局和设计院等多方进行论证,选择最优最合理的规划设计方案形成满足日照要求,并作为规划主管部门审核建设工程规划设计方案的重要依据之一。

案例:沈阳南塔某居住小区项目受地块的限制,由于日照问题未能解决,项目处于停工状态,群众,政府,规划局和房地产开发商等多方经历2 年多的漫长协商。经过反复分析和论证,政府同意降低容积率,把容积率调整为3.3。将原有规划设计方案中33 层的高层住宅调整为5 层、15 层、20 层、28 层和32 层的建筑组合,重新选型建筑单体,尽可能做小标准层面积,通过日照分析报告,给周边居住小区广大群众一个最优最合理的规划设计方案。经过多方的沟通协调,日照挡光赔偿标准在《沈阳市居住建筑间距和住宅日照管理规定》基础上提高几个档次给挡光户的群众,并对有损光户的群众给予一定的一次性采暖补贴,由此,得到周边的居住小区的广大群众较高满意度,规划设计方案也得到群众、规划局和房地产开发商等多方的认可。

4.3 相关部门的职责

4.3.1 规划主管部门

在制定相关规划设计要点,和审批规划设计方案时,日照分析作为规划主管部门提供科学直观的报告数据,优先判断方案的合理性,可行性,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4.3.2 群众、法院

日照维权过程中,被挡光的群众往往会提出日照分析报告的合理性、准确性和合法性,但又缺乏相应的评判标准。大多数情况需要借助于第三方 法院,通过实测来判定,唯一的判定方法是大寒日(冬至日)的有效日照时间,但这又是一种迫不得已的方法,且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严重影响了时效性。而科学的先进计算机日照分析可以高效、客观、公正得出结论,同时也平衡了群众、政府和开发商等多方利益。

4.3.3 房地产开发商

房地产开发商一直扮演着城市建设发展的推动引擎,在现有市场经济体制下,都希望利益最大化,缩短开发周期,大多数拿地半年开工,一年内销售。在这种条件下只有通过日照分析和论证得出最优的规划设计方案,而不是在没有论证前,凭丰富的经验来主观判断。进行日照分析论证,既保护了人民群众的利益,又保障了开发商利益的最大化。

五.居住区规划和建筑设计中有利于日照的方法

通过前面的实例,在居住区规划布局中,改变单纯按日照间距和规划退让,选择南北向行列式(并列式)的规划布局,充分利用太阳的方位角变化,采取灵活多样的组合方式,既丰富了建筑空间,又提高了日照质量。归纳主要有以下几点:

(1)在建筑单体选型上尽可能选择板式住宅,比较优的建筑体形系型系数,减少建筑自身遮挡;

(2)建筑单体上下或左右错开布置;

(3)规划布局采用条式住宅与点式住宅相结合;

(4)南偏东的最佳日照角度的规划布局布置建筑单体;

(5)在同栋建筑中将对其他建筑有遮挡部分,局部考虑经济性减少层数;

(6)在同一居住区里规划几种不同层高的建筑,如南低北高规划布局,周边围合式规划布局,混合式规划布局等。

六.结语

随着城市化率的进一步提高,城市建设需要不断发展,建筑的高层及超高层化趋势越来越严重,居住区内各建筑物之间的日照关系越发复杂,居民对“阳光”需求越高。规划主管部门在处理各种“非典型”的日照影响问题时更要严谨,结合地域特征,制定并完善相应的地方居住建筑间距和住宅日照管理规定,政府出让土地前,用现有最先进的日照分析科学技术手段,给出一个合理可控制的容积率和建筑密度,让土地利用率最大化,有效促进城市建设的可持续性发展,让广大人民群众享受更多阳光。

参考文献

[1]《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2]《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2002 年版)

[3]《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2011(2012 年版)

篇3

关键词千岛湖坪山;规划;建筑;交通;景观

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4)110-0064-02

1设计概况

1.1 项目背景分析

本项目位于浙江省千岛湖境内的淳安县,该县山青水秀,地理位置处于杭州市西南部,地处北纬29°11′-30°02′,东经118°21′-119°20′;东与建德、桐庐两县接壤,南界衢州常山,西南与开化毗连,西与安徽省休宁、歙县相邻,北接临安;总面积4427Km2,是我省土地面积最大的县。

在2011年淳安县“十二五”计划工作中,县政府提出“奋战五年,蝶变淳安”,使青溪新城建设加快了步伐,青溪新城规划面积38km2,开发建设面积11km2,规划人口为8.6万人。同时也把千岛湖镇东大门青溪新城的杭千高速公路出口路段“十字街口”的业态改造作为县政府工作其中的一个重点。本项目地块就位于该中心地段的东侧。为提升淳安这一旅游城市的形象,建设好城市的门户东大门,体现现代都市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据悉,杭州市已经把淳安县作为“美丽杭州”建设实验区,立足县域景区化、县域生态化,加强生态保护、发展生态经济,大力发展以旅游休闲经济为主的服务经济,使千岛湖成为杭州的“美丽后花园”人间的居住天堂。与此同时,随着千黄高速的立项建设,也将会为本项目地段的开发建设带来极大的交通便利,使得该地段开发的居住区成为淳安人民以及外地京城人民的选房首选之一。

1.2 地块现状分析

坪山D-01-01地块位于千岛湖青溪新城高速公路出口路段的东侧,地块西面为进贤大道(杭千高速出口路段)及已建的部分商业楼,北面为睦州大道,南面为天鹅山路(新城支路),东面为永通电缆公司厂区。地块占地面积为35052.5,东西向总长183m,南北向进深216m。该地块现为永通电缆公司的办公及生活区。

据现场调研和考察,该地块现状地形比较平缓,交通条件便利,南面天鹅山路路面黄海高程为112.68M~112.95M,北面睦州大道路面黄海高程为112.61M~112.82M,地块内场地标高基本为113.1M~113.5M。

1.3 设计依据分析

在项目的整个设计和运行过程中,需要参照非常多的设计依据,该项目的规划设计和实施也不例外,在项目之初,设计方就参照了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等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建筑设计、建筑管理技术规定等相关专业技术规定及专项设计要求,同时,在开展设计时,也严格的参照了规划设计条件并严格的遵守地块的建筑控制红线图。在此基础上,在与甲方协调的过程中,也认真地听取了政府以及投资方得意见和建议,力求全面认真地协调好整个项目的设计进程,为本地人民谋得最大的效益。

2 项目规划设计遵循的原则

2.1 “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

一个良好的居住环境能让人们工作之余放松身心,一个环境温馨舒适的居住区是保证人们良好的学习生活状态的基础,很多学者曾指出“人对社会的依赖最直接的表现为对社区的依赖”。所以,对于本小区的规划设计,我们首先强调了以人为本设计原则,在规划过程中,注重人与自然、人与建筑、人与人之间各种关系的协调,并在此基础上,注重社区归属感和凝聚力的营造。本着“功能性和审美性”相协调的设计理念,在落实功能布局和空间设计的同时,突出步行、服务、活动、绿地等配套设施建设。力求为居住者打造一个舒适的家园。

2.2内外兼修,,打造优质家园

考虑到该地块位于“十字街口改造”的东南侧节点,设计需要与周边环境相协调的设计先需。在规划设计过程中,就需要设计师从整体区域的设计风格出发,充分考虑本项目与其它三个地块之间的联系,使得小区的建设风格,环境设计与整体空间和谐共处,相互呼应。同时,为彰显项目品味和特色,在设计过程中,还需本着“内外兼修,”的设计理念,在统一中体现个性,如,可通过现代、简约的建筑设计风格来彰显小区的时代特征和品质。

2.3 户型设计均好、满足不同层次需求

一个好的楼盘,对于客户的吸引力,不仅在于区域良好,环境宜人,还有一个非常重要也是非常实在的指标,就是户型设计。因此,在对于该居住区的规划设计过程中,设计师充分考虑不同层次住户的生活习惯和需求,在设计过程中,提供多种户型、多种面积不同组合的户型设计,并尽量做到明厨明卫,营造良好的居住区内部空间。

2.4遵循可持续发展战略

现行社会,我们非常重视资源的合理利用。因此,在规划过程中,我们在强调居住环境与生态景观相协调的同时,也在设计之初就努力考虑资源的合理利用,比如设计时可以考虑减少土石方工程量,节约造价,并将建筑与景观结合,最大限度地发挥景观环境对于居住区整体空间形态的影响,营造自然整体的小区形象和富有特色的高品质小区环境,同时注重建筑节能设计,提高综合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可以说整个项目的规划都贯穿着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也希望就此能为当地人民创造一个富有诗意的栖居环境。

3 项目规划设计分析

3.1 总体布局

设计过程中,我们首先考虑整体性,在小区用地功能结构布局时充分考虑居住区的围合特性,规划运用“住宅庭院组团中心区”的居住模式体现传统居民亲密的邻里关系,以营造生活区的归属感,打造一种“同看一片蓝天”的生活状态和心理期望。

根据本地块的用地特点,由南北向两个入口的广场设计为居住区的中心形成两个合围的组团,组团各自设计两个独立的地下车库,在入口处设计地下车库入口及人行入口,以达到人车分流的目的,同时通过抬起场地标高以达到降低地下车库的土方工程量,节约造价。

在交通设计方面,整个小区南北两个入口由“S”形的小区主道路连接,贯穿整个小区,其余道路采用铺装地面连接,提高小区品质。

沿北侧睦州大道及西侧进贤大道布置3层及2层的商铺,在南侧天鹅山路布置2层的商铺,形成浓厚的商业氛围,在十字街口上部设计为小户型的住宅,其余由10幢点式高层住宅组成,以南北向两个广场为中心形成合围布置。使幢住宅具有良好的景观和通透的空间。建筑高度自南向北由低到高布置,形成错落变化的天际变化空间。

3.2 公共服务及其他配套设施规划

一个品质良好的居住区,除了整体设计协调大气,还需要有良好的广告服务和其他配套设施的辅助。故在本小区的设计过程中,我们也较为全面的考虑了居住者的各项服务需求,在整体规划中,在北向主入口东侧布置了社区服务中心及物管用房,社区活动中心以方便居民生活;在北侧入口处设置了大型的绿化广场,可供居民进行室外活动及健身,南侧入口广场设计了晨练平台,为居民提供举办其它室外活动的空间。考虑到人们的体育娱乐需要,设计时还在在两个组团间的东侧布置了篮球场,丰富居民的业余生活,提高居民的精神生活品质。

3.3 道路交通系统规划

一个好的小区,离不开交通系统设计的均好性,在设计之初,本着“交通简洁大气,内部交通曲径通幽”的设计原则进行规划。

根据本小区所处位置特点,规划小区在北侧睦州大道设置小区主入口,在南侧天鹅山路设置小区次入口。区内道路由6m宽的主路及4m宽的次路贯穿联通,在绿化及景观空间布置丰富的人行休闲步道,以便居民行走及休闲。同时,在设计过程中,在南北两个入口处均设置地下车库入口,以达到人车分流的目的,并在小区内部也布置少量的室外停车位,在小区内部设置了两个地下车库的次入口,以方便居民的行车。

3.4 景观绿地系统设计

常言道园林设计讲究“曲径通幽”、“步移景异”,其实这些对于居住区的设计也同样受用,一个高品质的住区空间,最吸引人眼球的亮点之一就是住区的环境及景观设计。在项目的设计过程中,根据用地分析和建筑组团分区,将整个地块分为公共景观区域,宅间景观区域,屋顶绿化景观区域和景观节点等四个景观空间。同时,为丰富视线,将小区中间6#楼底层架空,形成南北景观轴线贯穿其中,从而形成较好的视觉景观效果。在功能上,对应不同景观区域的特点及人流活动需求,分别确定功能与用途,并配合相应的景观绿化,达到功能性和审美性相协调的设计目标。于此同时,为满足整个小区居民户外游憩、娱乐休闲要求,将主要的游乐设施与活动内容置于小区公共景观区域与沿景观主游览线路附近,以方便住户的集散与户外活动。

在小区的景观系统中,宅间绿化也是环境设计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本小区的宅间景观区域主要以植物造景为主,点缀性的设置满足日常健身、交流、休憩、儿童游戏等小品设施,注重对微地形处理与场所特性及标识性的营造。可以说,这些细部景观的营造能够更好的完善小区的整体环境,为小区整体品质的提升增添了非常大的附加值。

该小区作为集现代,大气于一身的居住区,在景观设计时还考虑了局部的屋顶绿化景观设计。在屋顶绿化区域,景观设计主要以硬质景观为主,辅以景致绿化,适当点缀小品与休闲设施。这些竖向景观节点的设置,为小区的景观增添了空间情趣,也在横向上对其它平面类景观形成必要的补充。

4 建筑设计分析

4.1 建筑立面设计

本小区的建筑主要考虑高层住宅为主,在设计过程中,希望将建筑与整体环境相协调,同时,也努力考虑将传统元素融入现代建筑中。其中,高层住宅的屋顶拟采用平屋顶形式,通过阳台、空调室外机装饰格栅、屋顶局部构架处理,使得建筑立面丰富细腻,提高小区的品味。十字街口转角的11#楼小户型高层住宅立面采用现代的简约建筑风格,体现强烈的商业大楼气息,采用玻璃及金属材质装饰。沿街二层及三层商铺采用骑楼的建筑风格,采用干挂石材装饰,体现建筑的尊贵。建筑外立面色彩均采用浅灰色调及浅褐色调,以达到与远山的山色相协调,与整体环境相统一的设计目标。

4.2 建筑平面设计

高层住宅基本为15~17跃层,户型由建筑面积80、90m2、110m2、130m2几种套型组成。户型设计中做到明厅、明卧、明厕、明厨,户内动静分区,厨房油烟隔断,路线流程通畅。小户型住宅为一室一厅一厨一卫,面积为60~80。沿街商铺底层均为单间的商铺形式,单间面积由60~150,层高5m,二层三层采用分为几个独立的单元,面积为1000左右。可以说这种多户型,多选择的设计可以最大满足客户的需求,同时,也能通过这样全面的户型结构以吸引购买者的眼球。

5 结论

本文的一些理念和想法是基于实体项目的运作而产生的,在整个项目的规划设计过程中,同步尝试了将建筑、景观、环境相结合考虑进行设计。从前期的项目考察到后期的规划设计,每一步都严格的遵守了国家的各项法律法规,希望通过项目系统的运作,能营造出适宜栖居的良好住区空间。由于经验和能力还有不足,很多问题考虑不周,还有待进一步的学习探讨。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居住区;园林景观;理念;元素

收稿日期:2011-06-18

作者简介:刘盈盈(1962―),女,湖南湘潭人,工程师,主要研究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居住区景观设计。

中图分类号:TU98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1)07-0031-03

1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化进程不断深化,各大城市不断扩张试图解决“人多”和“地少”的矛盾。在这个快速发展过程中,一些相对软性的需求被轻视甚至忽略,比如对美的追求。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人们对生活水平的要求不断提高,尤其体现在“衣食住行”等方面。人们不仅需要能满足日常生活的居住面积,还迫切需要居所周围有美好的景色,这给居住区的建筑师、园林景观设计师带来了很大的考验。为应对这种不断增长的需求,前人在居住区的园林景观设计领域做了大量研究,也取得了很多显著的成果。

前人对该领域的研究一般集中在具体的问题上,也是日常工作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衍生品。而对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缺少整体的把握和概括,缺少综述性研究。

2设计理念研究

篇5

关键词:居住小区;室外给排水;管线布置;综合管沟;管材;地面排水

中图分类号:S276文献标识码: A

一、前言

居住小区室外给排水介于市政给排水和建筑给排水之间,是衔接市政管道与建筑单体管道的过渡段,有其独特之处。居住小区室外给排水作为小区基础设施建设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涉及面广且复杂,对设计、施工及后期维护管理等要求较高,处理不当将造成较多问题,直接影响居民生活环境。

二、居住小区室外给排水常见问题

(一)小区室外给排水管道敷设困难

管道敷设困难是小区室外给排水管道实施中常见的问题。随着家庭汽车拥有量增加,居民对小区停车位的需求增大,建设方一方面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小区单体建筑的地下室及楼间空地下布满车库;另一方面,为控制建设投资,尽量减少地下车库顶板埋深及覆土厚度,造成小区室外给排水等管道敷设及设备安装困难。小区道路较窄,而小区内专业管线种类较多,造成管线平面及竖向位置经常冲突;室外排水管道多为重力流管道,受高程及建筑出户管位置的限制,敷设困难尤为突出。

(二)市政排水管道建设标准低或给排水体系尚未完全建成

市政管道是小区室外排水管道的最终出路,直接影响小区室外排水管道功能的发挥。对于老城区,随着开发建设,汇水面积及排水量不断增大,现状市政排水管道已不能满足小区需要;对于新开发区域,市政给排水体系尚未完全建成,管网覆盖率低,规划中的泵站未配套实施,造成小区给排水设施无法正常使用。

(三)小区自行改建排水管道

当前,小区仍然存在自行建造排水管渠的现象,导致排水管道建设无理论计算依据,建成后缺少维护管理,淤堵严重。由于某些原因,小区建设排水系统未按照设计要求及施工标准建设,存在排水管道违反相关规范要求的现象,导致排水能力差,管道淤堵、破损严重。

(四)给排水泵站能力不足

一些泵站由于修建时间较长,设备老化,水泵堵塞、损坏严重,不能正常运行。某些小区由于污水排水泵站数量不够,使污水不能顺利排出,滞留在管道中,污水中的杂质沉积,淤塞管道。

三、居住小区室外给排水常见问题的解决措施

(一)做好管线综合设计及综合管沟的应用

管线综合设计通过对各类管线统筹规划、综合安排,解决管线之间、管线与其他构筑物的相互冲突和干扰,有效节约城市地下空间资源,为管线的设计、施工、管理提供依据和条件,可有效的减少地下管线建设的盲目性,减少不必要的浪费。

管线综合涉及内容广泛,其中管线布置方面主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在道路平面等有效空间里合理安排管线平面位置,处理好管线与管线、管线与道路、管线与行道树、管线与用地红线、管线与其他构筑物之间的关系,并为后期扩建及维修等预留足够空间;二是在道路竖向空间里按照有关规定的上下顺序关系对管线进行竖向设计,避免管线竖向标高冲突,控制管线合理的埋深。各类专业管线水平、竖向间距应符合《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98、《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等相关规范的要求。管线交叉时,应优先满足排水管线竖向要求,其它参照管线排水管线标高做适当避让。对不满足覆土厚度及管线水平、垂直净距要求的位置,须做局部护管或加固处理。

综合管沟可以同时容纳多种专业管线,方便共同维护,可统一管理、规划设计、实施,能综合高效地利用地下空间,保证各种专业管线的稳定安全,减少反复开挖、保护环境。综合管沟是解决小区内空间有限而专业管线种类及数量较多的问题的有效方法。但是综合管沟存在一次性投入大、各方协调工作比较难、施工中涉及到的方面比较多而且难以处理等弊端。

(二)管材选用

管材需具有足够的强度、抗腐蚀性、不透水性、良好的过水能力;并应就地取材,方便施工。目前,小区室外无压排水管道多采用非金属管;压力流管道排水管道及给水管道可采用金属管或非金属管。

1、钢筋混凝土管

钢筋混凝土管管径通常较大,多用于大流量的排水工程中。特点是取材方便,价格较低,而强度较高,抗腐蚀,并可根据要求制成不同抗压能力的管道。但也存在抗渗性能差、管节短、接头多、施工复杂等缺点。

2、聚乙烯塑料管(PE管)

PE 管按照密度分为有低密度聚乙烯管(LDPE)、中密度聚乙烯管(MDPE)、高密度聚乙烯管(HDPE)。目前小区室外排水常用HDPE管道。HDPE 管具有较高的强度及刚度、良好的过水能力等优点,在小管径排水管道中应用广泛。

3、孔网钢带塑料复合管

孔网钢带塑料复合管与铝塑复合管相似,以高密度聚乙烯为基体,以冲孔后的冷轧钢带焊接而成的网状钢管为增强体,经挤出成型连续复合而成,内外壁塑料通过金属骨架上的孔形成一体,具有三层结构。管道连接可采用套管件电熔焊连接或胶圈管件快装连接。孔网钢带塑料复合管具有钢管的机械强度,又具有塑料管的耐腐蚀性,可适用于管径小于200mm 的给水管道。

(三)主排水管渠

小区排水管道布置要以小区总体规划为依据,结合小区道路设计和建筑布局等情况进行综合考虑。排水管道布置总原则是管线尽量短、埋深尽量浅,尽量自流排放。

小区排水管道的布置顺序一般是干管、支管、户前管。排水干管一般布置在地形较低的地带,利于排水支管的接入。支管及户前管的布置要考虑每个建筑的出户管位置及高程,满足其接入的要求。

(四)无压管道

1、污水管道

一般情况下,新建小区排水采用雨、污分流制。污水和废水采用同一管道系统排放,集中收集后统一处理。但对于特殊要求的建筑物,污水与废水要通过不同的管道系统排放,收集后分别处理。

2、雨水管道

雨水管道的设计应注意以下问题:

(1)要核实市政雨水管道预留接口是否能满足整个区域的雨水排放要求;

(2)雨水要就近排走,尽量不要汇集;

(3)雨水口数量及管道管径的取值应根据计算确定,不得降低排水标准;

(4)雨水管道接入河流或者水系时,排出口要满足排水要求,并根据情况增设防倒流装置。

(五)地面排水

明渠或盖板渠的排水方式具有取材容易、构造简单、维护方便的优点,可用于地势平坦或者埋设深度受限制的小区室外地面排水。当采用管道排水时,应设置足够的雨水收集设施,使地面雨水尽快进入排水管道,减少地面雨水停留汇集。

四、结语

居住小区室外给排水与居民的生活关系密切,是整个给排水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小区室外给排水存在较多问题。未来在小区室外给排水设施的建设中应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并尝试新技术、新材料,使小区室外给排水设施建设达到改善人们生活环境的理想效果。

参考文献

[1]杨现立,杨红宾.室外给排水管道工程设计分析[J].山西建筑,2007.8.

[2]黄伟彬.浅谈居住小区室外给排水的规范设计[J].四川建材,20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