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范文

时间:2024-01-09 17:45:0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

篇1

关键词:文化传承;创新视域;高职院校;珠算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9-0253-02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和发展,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重视信息化技术的教学,要求在校学生必须获得与之相关的计算机等级考试证书,在信息化技术被重视的同时,很多人似乎忘记了珠算的存在与传承的重要性。很多高职院校、中职院校的财经类专业将珠算从基础课转为选修课,社会中的鉴定工作减少,有些地方已不存在,珠算类比赛被取代。笔者拟从人们对珠算文化理解偏颇的角度出发,着重研究珠算在中国文化传承中究竟起着什么样的作用,高职院校财经专业开设珠算课程有何意义,如何在文化传承与创新视域下重视高职院校珠算课程的教育与教学。

一、珠算在中国文化传承中的地位和作用

珠算在中国文化传承中有着重要意义,在中国文化传承中有着一定的地位和作用。

(一)珠算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2008年6月14日,国务院公布了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中包括珠算等共计510项。

珠算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它以算盘为工具,以算理算法为理论体系,运用口诀、通过手指拨珠进行数学加、减、乘、除等运算。它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种简便的计算工具,是中国古代的重大发明,伴随中国人经历了1800多年的漫长岁月,它以简便的计算工具和独特的数理内涵,被誉为“世界上最古老的计算机”。这一伟大创造,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二)珠算也是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2013年12月4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八届会议在阿塞拜疆首都巴库通过决议,正式将中国珠算项目列入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得知这一消息,作为一名在高职院校从事珠算知识普及教学的教师,我感到欢欣和鼓舞。申遗成功意味着珠算得到了世界的认可,珠算文化作为我国的传统文化,在信息化时代有了新的价值取向。

二、高职院校财经专业开设珠算课程的意义

珠算课程既是一门综合科学技术基础课,又是一门专项计算技能课,开设珠算课是大学生加强专业与非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必修课程,所以高职院校财经专业开设珠算课程具有重要意义。

(一)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

中国珠算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珠算文化历史积淀的结果,是珠算人孜孜不倦、坚持不懈的结果,是中国人对世界文化的一大贡献,对激发中华民族的自豪感,增强民众对民族文化的保护意识产生了积极影响。

高职院校开展珠算教学活动,既是教学、技能培养和就业的需要,还能以此活动为载体,传承与弘扬珠算文化,培养学生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激发学习动力。高职院校等有关部门当责无旁贷,将继承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

(二)发挥珠算教育在育人中的作用

珠算课程是一门技术性、操作性、实用性很强的课程,主要包括珠算加减、珠算乘除等训练模块,通过技能训练,以动手操作为基础,调动手、眼、脑协同参与,这种多元化的综合训练,不但能使学生提高技能学习的信心、积极性,而且可以集中注意力,使学生动作协调、连贯,做事认真严谨,反应敏捷,快速高效,准确无误,培养韧性和持久性。调查反馈结果显示,珠算技能训练不但是培养学生职业素质的好途径,而且也是学生养成良好职业行为习惯的好方法。

(三)传承与弘扬珠算文化是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体现

珠算教育事业,在人民掌握政权之后,才有了长足的发展。以来,我国的教育部门从1950年起在学校广开珠算课,财经、商业院校和一般中等专业院校也都开设珠算课程。但是,由于珠算教师缺乏专业训练,或缺乏珠算教师,一般教学效果都不够理想。80年代职业教育大发展,凡开设财会、统计及管理专业的学校均开设了珠算课,这些学校为了使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狠抓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包括珠算在内。同时,为适应社会对珠算的迫切需求,广泛开展了多渠道、多形式、不拘形式的珠算教育,专门教授珠算的珠算培训中心、训练班也应运而生。

然而,近些年来,随着计算机的出现和电算化的普及,珠算的价值受到质疑,珠算的理论及文化内涵被忽略和淡化,珠算运算技能逐渐被替代。珠算课程在各高职院校财经类专业教学中处于可有可无地位,有些学校把珠算课程列为选修课,甚至不列入教学计划之中;社会中的珠算鉴定工作也越来越少,有些地方甚至不复存在;珠算比赛活动被珠心算所取代,参与对象是儿童,而面向社会或高职院校的珠算比赛基本被冷却。很多人认为,在信息化时代,珠算的计算功能完全被计算机所取代,算盘在现实生活中的使用频率也越来越少,认为珠算没有存在的必要。产生这些想法的原因归根结底只有一个,那就是大部分人只看到了珠算的计算功能,认为它只是一个简单的计算工具,不了解珠算不可替代的多种功能和作用,没有从珠算教育和文化传承角度重新认识珠算存在的意义。

三、文化传承与创新视域下高职院校珠算课程的教学探索

(一)充分认识珠算独特的优势

珠算具有自身独特的优势,珠算和计算机原理一致,算法程序相当,方法技巧相似,在当今信息化时代仍不失其先进性。珠算独特的优势主要体现在珠算技能可以提高运算速度。珠算使抽象的数字计算在算盘上得到形象的再现,如果训练得当,它的运算速度可以远远超过计算机,速度快,准确高效,灵活方便。除此之外,珠算还具有启智、益智等功能。

(二)改革珠算课程的教学手段和方法

1.选用合适的珠算教学方法。珠算教学有两种教学方式:一是注入式,二是启发式。所谓注入式,就是教师上课时按教材内容逐章逐节讲解、举例、演算,最后布置作业下课。整个过程是教师讲、学生听,这种“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对任何课程都不适宜,尤其是珠算教学。另一种是启发式教学,教师有计划、有步骤地引导学生独立进行分析,运用比较、分类、概括、具体化、系统化等思维活动,生动活泼地学习。例如:教师在讲授乘法定位时,先在教学算盘上演算125×40=5000,演算后,算盘上只有一档有一个上珠靠梁,空挡表示零,于是提出问题:积数有几个零?怎样才能避免多写零或漏写零?这样就引导学生的思维活动集中到所提问题上。之后再讲定位方法和定位的重要性,就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2.抓紧基本功训练。任何一门技术都有其基本功内容,珠算也不例外。要想学好一门技术,必须从抓基本功锻炼着手。珠算的基本功主要有:指法、口诀、记数、看数、运算等内容。

3.精讲多练。所谓精讲,就是教师以简练而又生动的讲授把教材内容阐述清楚。在讲授过程中,要注意言简意赅,突出重点和难点,配备相应的练习题,准备一些课堂的小比赛,让学生形成你追我赶的学习气氛,激发学习动力,培养学习兴趣。

(三)定期组织珠算技能鉴定与比赛,加大表彰和宣传力度,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珠算的科学和实用价值以及由此形成的知识系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同和高度评价。当前,在不断探索实践和科学实验的基础上,珠算又被赋予了新的功能,为发展素质教育、培养人才开拓了一条新的有效途径。

站在传承、弘扬与发展的角度,各高职院校要树立大珠算观,通过珠算的宣传,借助财政部、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相关要求,恢复珠算课程和普及珠算教学,加大珠算师资培训,既继承和发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扩大了财经类专业必修课的学习、训练和鉴定,切实提高了学生的珠算综合应用能力,培养了学生的责任心和职业意识,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实现了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职业教育与终身教育、专业技能与职业技能的对接,为将来的就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高职院校将成为传承与弘扬中国珠算文化的主阵地之一,发挥出自身在传承与弘扬中国珠算文化中的应有地位和作用,把继承传统优秀文化、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

参考文献:

[1]赵慧.珠算教育漫谈[J].考试周刊,2014,(45).

[2]王丽.论文化传承与创新视域下的珠算教育[J].珠算与珠心算,2014,(4).

[3]潘群.媒体组合在职校珠算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才.思――教法新探,2014,(18).

[4]中国珠算心算协会.中国珠算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新闻会通稿[J].珠算与珠心算,2013,(6).

篇2

【关键词】高校文化 传承创新 思考

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充分肯定了高等教育是优秀文化传承的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明确将文化传承创新作为大学的第四大功能,作为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方面。标志着我们对大学建设规律、高素质人才培养规律、高等教育发展规律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把握,对我们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建设人才强国和文化强国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文化的传承创新的因素有哪些?应从哪些方面着手,是应该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一、高校文化传承创新的主体学科是人文社会科学

高校文化的传承创新是大学的所有学科都应该承担和具备的,但人文社会科学具有更大的责任,因为思想文化本来就是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人文社会科学是以人、人类社会和思维为研究对象,在澄清是非观念、提供价值导向、进行社会调控、减少决策失误以及规范人们的社会行为等方面具有特殊作用和功能。

二、高校文化传承创新的基础是道德

文化的主要内容不只包含“知识”“学历”,更包含形成社会良知的道德规范。一个国家、民族的德行品行,在相当程度上反映了这个国家文化的建设成果。道德是文化构成的基本要素,道德是文化的精髓,道德是文化源远流长的根脉。因此“以文化人”的过程,是人的道德形成、完善、升华和内化的过程。道德在高校就是高等教育的生命,没有道德的教育便是一种罪恶。可以说道德是高校文化传承创新的基础。

三、高校文化传承创新的核心是价值

价值是人们在一定社会条件下,在一定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观察、比较、权衡、思考、验证,作出的评价性的判断。高等教育必须有明确的价值取向,这种价值取向是决定学校教育的目的是什么?学校要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高校必须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因为在一个群体中,如果大多数人的价值取向相同或辐辏于同一目标,而且又得到种种鼓舞,就会为着某一价值的追求而活动,就会成为一种社会风气、社会意识和行为规范,就可能成为该社会的主流价值。此时,不管人们是否意识到,这种价值取向可以成为社会的推动力,推着社会前进,或阻碍社会前进,或造成社会停滞。正确的价值是民族的精神引导,就会发挥巨大的动力。

四、高校文化传承创新的内容主要是优秀文化和思想文化

指出:“高等教育是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掌握前人积累的文化成果,扬弃旧义,创立新知,并传播到社会,延续至后代,不断培育崇尚科学、追求真理的思想观念,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 “掌握前人积累的文化成果”主要讲的是文化传承,“扬弃旧义,创立新知”主要讲的是思想创新。很显然,这里的文化传承创新不是泛指一切知识领域及其成果,而是主要指人文社会科学,换句话说,主要讲的不是科学技术,而是思想文化,是以价值体系为中心的思想文化的传承创新,包含着如何对于中华优秀文化进行传承创新。

五、高校文化传承创新的关键是思想

大学是思想库,是思想的存放地,它存放的不仅是现代社会思想,同时也存放近代的、古代的思想,这种思想是超民族的、超时限的、超功利的思想储存,是新思想不断涌现的肥沃土壤。大学不仅出定律、出原理、出法则,大学更要出理论、出思想、出观念。大学是思想家的聚集地、是创造性思维的发源地、是现代社会的思想库,大学因富于思想而贡献给社会科学和文化,大学思想因引领社会而备受人们的关注。越是高水平的大学,思考“后天的事实”的人越多,就特别能出思想、能出特别思想。而出思想的前提是思想自由,只有思想自由,才有学术自由,才有创新自由,新文化、高尚文化和先进文化才会涌现。大学是靠思想去引领社会,靠思想去推动文化走向社会。

六、高校文化传承创新的有效途径是交流

我们高校在“走出去”的过程中,在坚持我国文化的主导权,保持民族文化自信的前提下,要增进对国外文化发展趋势和最新成果的了解,吸纳一切人类文明成果。同时应把中华文化传播出去,增强国际社会对我国基本国情、价值观念、发展道路、内外政策的了解和认识,增强我国的话语权,增进中华文化在世界的影响力,消除外国人对我国意识形态的偏见和隔阂,更重要的是我们的文化在交流中寻求互补取人之长,不断为我们的文化注入新的血液,增强我们文化的生机、活力和感染力。进行跨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正是国际化背景下大学的新使命。

七、高校文化传承创新的方式是扬弃

扬弃是文化创新的特有方式。传承是创新的前提,但传承既不是轻率的抛弃,也不是单纯的继承,而是对古今中外文化的优秀成果有分析地吸纳继承,只有掌握前人积累的文化成果,才能扬弃旧义,创立新知。“旧义”和“新知”是辩证关系,没有“旧义”做基础去创立“新知”,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对“旧义”不能加以批判继承,也就没有新的发展,无法创立“新知”。一个不懂得珍视文明成果的人是鄙俗的伧父,一个轻视文明成果的民族是没有出息的民族。创新是真正的创新,是有所前进,有所发明,有所进步,而不是哗众取宠的大言空论,耸人听闻的语词翻新。扬弃其精神文化中的糟粕部分,进而赋予其新义,新文化才会产生。

【参考文献】

篇3

论文摘 要:人文传统教育是以人的道德感、崇高感、理智感、美感为内容,以情感状态、感觉水平、想象加工为形式,以自我愿望、情绪调控、体验理解为功能,它既不脱离也不隶属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而是作为教育的理念渗透,贯通于诸教育之中。随着科技进步,利用现代传播手段进行高校人文传统教育越来越重要。本文从教育导向作用、凝聚激励功能以及创新功能三方面阐述现代传播手段在高校传承人文传统教育过程中的积极作用。 

 

一、教育导向作用 

现代传播手段的教育行为导向功能,就是在高校传承人文传统教育的过程中,运用良好而恰当的现代传播手段对受教育者进行引导的功能。高校人文教育通过现代传播手段的运用和行为导向,形成良好的社会行为,从而促进我国高校人文教育的发展。 

(一)整合信息,提高传承品质 

在高校传承人文传统教育中,内容包含了文、史、哲、艺等学科总论性质的人文科学,该教育内容资源庞杂、信息量大,古今中外的一切文化积淀都有可能被纳入其视野。这不但对参与者的资料掌控、知识积累和学术视野是一个全面的检阅,同时也对高校传承人文传统教育提出极高的要求。因此高校的人文传统教育既需要集成丰富的素材,同时要以生动形象的方式表达出来,吸引学生的兴趣,使他们能轻松接受。运用现代传播手段并借助于多媒体教学软件来开展的教学,将文字、音、图片、影像等灵活集成起来,通过选择适当的媒介方式来呈现各种不同种类和用途的教学材料,使得需要具体展示的内容形象化,单一传播形式生动多样化,增强教学内容的表现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教学信息传播的效率和品质。 

根据认知理论,人类信息加工系统包括两个独立的通道,即加工听觉输入和言语表征的听觉通道和加工视觉输入和图片表征的视觉通道,每个通道的加工容量是有限的。即仅有有限的加工发生在听觉通道,同时也仅有有限的加工发生在视觉通道。人文传统教育的大量信息,对学生接受来说,如果仅通过单一的通道加工,很容易造成高校人文传统教育的思考负荷超载,而通过现代传播手段的加工形式呈现的信息,让学生能够利用听觉通道和视觉通道同时进行认知加工,从而提高他们获得信息的效率。 

(二)发展观念,引领传承方向 

教育思想一般是较深层次的认识,是经过比较深入的研究形成的比较系统的稳定的思想体系,主要包括教育价值观、教师观、学生观以及教育发展观等等。教育的基本功能是对科学技术和社会知识的传递,高校人文传统教育是对人文社会知识的传递与创新,并为社会提供服务。现代传播手段改变了以往的教育价值观念,以传递和创造知识、科技为主要责任的高等教育不仅在经济上具有服务性的“外在价值”或“工具价值”,而且在经济上具有独立的“内在价值”。 现代传播手段的发展为我国高校传承人文传统教育的跨跃式发展提供新的机遇,数字产品和网络生存的普遍化使高校传承人文传统教育观念面临新的挑战。现代高校应把现代传播手段作为高校传承人文传统文化教育发展的立足点,提高一个认识层次,把现代传播手段看做是学校在人文教育发展的一个最重要的平台,它应是高校提升水平和层次的最重要的立足点和支撑点。目前我们利用现代传播手段实现信息传播的自动化,其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实现文化传承。从本质上说,现代传播手段之所以能使高校传承人文传统教育产生革命性的变化,不在于它能提高传统教学的效率和范围,而在于它能创造出一种新的知识探求方法和学习方法。 

二、凝聚激励功能 

高校传承人文传统教育随着现代传播技术的广泛应用,不仅仅出现了大学生“国学热”等现象,而且正逐步引领和示范着一个民族文化基础的形成,这也表明现代传播手段对我国高校传承人文传统教育发挥着凝聚激励的功能。现代传播手段对高校传承人文传统教育的凝聚激励功能主要体现在引导、凝聚、规范、精神激励,通过现代传播手段的应用,促使高校人文教育积极开展,对高校传承人文传统教育模式、机制产生深远而广泛的影响,并努力实现理想的目标。 

(一)凝聚力量,传承优秀文化 

我国传统文化具有强大的凝聚力,这种凝聚力来源于我们对价值观的认同,使我们个人把自己和国家的发展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自愿遵循这些原则,创造一种良好的文化氛围。高校作为文化重要的传播地,现代传播手段的在高效的应用加速了文化的传播,大学生们亦因该强大的凝聚力而紧紧地走在了一起,激励大学生团结合作,奋发进取。 

文化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是在自然环境、经济模式、政治结构等客观条件的作用下所形成的文化现象与文化沉积。它既有深刻的内涵又有广泛的外延,它散见于经典文献、制度规章等客体形式之中,又存在于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知识结构、价值取向、伦理规范、行为方式、审美情趣等主体形式之内,经过数千年的演绎与扬弃,这种文化沉积已经深深的融进了中华民族的思想意识和行为规范之中,渗透到社会政治、经济、精神生活等各个领域,成为制约社会历史发展、支配人们思想行为和日常生活的强大力量,它是中国国情的重要组成部分。 

现代传播手段极大的促进了文化的传播,高校传承人文传统教育也得到大力发展,对于大学生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对于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以及重视大学生情操的陶冶,都因现代传播手段的应用而得到极大的改善。现代传播手段以计算机技术作为支撑,灵活应用计算机处理文本、图形、音频、视频的功能,并采用大学生易于接受的方式、图像、声音,生动逼真地传播和传承传统文化。文化在传承的过程中相互糅合,相互贯通,相互渗透,培养大学生团结协作、刚毅奋进、厚德载物、爱国爱家、忧国忧民、不屈不挠的基本精神。 

(二)整合资源,协同文化传承 

现代社会价值观逐步呈现多元化趋势,文化的核心是价值。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未曾中断的根本原因,是其价值的连续性。“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君子和而不同”,“天人合一”,“和为贵”,“仁、义、礼、智、信”等这些已是进入到我们民族血液中的文化基因。科学与真理、民主与法治、自由与平等,这些共同的价值,既是中华民族团结凝聚的纽带,也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指导。文化的纽带是知识,大学的全部活动以知识为联结。大学的教学是传播知识,大学的科研是创新知识,大学的为社会服务是运用知识,大学的图书情报是收藏和处理知识,大学的国际交流是交换知识。知识就是大学的内涵,大学是文化的集中概括。 

在从中华民族凝聚力的生成要素看,它以传统文化为基础和依托,以传统文化本质为组成要件,并在形并包含了传统伦理观中的忠、仁、智、良、义、信、礼、俭、勇等基本要素,而这些恰恰是民族凝聚力形成与发展的基石与基因。一方面,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显现着传统文化的丰厚积淀,是精神与文化的结晶,另一方面,传统文化对于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民族精神起着决定作用,它制约民族精神的走向与发展,是民族赖以生存的精神支柱,是民族的灵魂。同时,民族凝聚力和民族精神的形成和巩固,又丰富了传统文化的内涵,增强了传统文化的生命力。知识大爆炸的今天,在文化多元化的今天,我国高校传承文化传统教育面临严峻的挑战,现代传播手段的应用是一把双刃剑,我们应该整合多方面的文化资源,通过扩大现代传播手段的有力方面,协同文化传承。 

(三) 兼容并蓄,激励文化创新 

我国传统文化对大学生的精神激励是长期的,现代传播技术日新月异,为我国高校传承文化传统教育带来了契机。我国的传统文化并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尽管在中国古代对外交往受到限制的条件下,还是以开放的姿态实现了对外来文化的兼容。我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是重视人、相信人、理解人、尊重人、发动人、引导人、教育人、培养人和塑造人的人本主义。它就好像一只看不见的手,常常在自觉和不自觉中对大学生产生巨大的精神激励作用,使大学生们处于一种和谐人际关系的文化氛围之中,拥有一种自信与自豪感,保持一种高昂的、积极的精神状态。传统文化让大学生从内心产生一种高昂向上的情绪和奋发进取的精神,它对人的激励不是一种外在的推动,而是一种内在的引导,它不是被动消极地满足人们对实现自身价值的心理需求,而是通过文化的塑造,在企业群体中产生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使每个成员从内心深处自觉地产生为国家走向成功而努拼搏的献身精神。 

三、创新功能 

创新能力中最重要的心理品质和能力有三个方面:一是创新精神,即在创新活动中高度的热情、自信心、独立思考的品质和探索精神;二是创造性思维,即在创新过程中的思维,它是创新活动的核心;三是实践能力、动手能力,一切创新都是在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只有在活动中依靠勤奋的劳动、高超的技术,才能把创新的思想变为现实。这种高水平的能力——创新能力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是以扎实的知识和一般能力为基础,从一般能力发展而来的。就是说,创新能力是和不同领域的学科知识及有关能力相联系的。创造性思维不是一种单一的思维,而主要是两种思维(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新颖的、灵活的、有机的结合。 

(一)突破思维定势,注重教学多元化 

高校传承人文传统教育强调在既定的目标下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学生总是照教师设计好的模式、计划和教学步骤去学习,往往是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机械地记笔记,教师和学生都停留在“学会”的要求上,最终局限了创造思维和发展的空间。随着现代传播技术的应用,高校传承人文传统教育要注重培养创造思维,拓宽发展的空间,教师一定要转变观念,运用启发式、谈话法、讨论式、研究式、实验式的教学,将讲授、自学、讨论、研究、实践结合起来,重视教学中学生主体性的发挥,让学生从“学会”转向“会学”。 

目前对大学生的创新方面的教育多放在“实”的方面,即在开发脑功能,培养创新思维和观察、想象、实验、推理、分析、综合等各种具体技能上下工夫,而对“虚”的一面,对创新的人文因素、环境的作用讨论较少。但创新的原动力恰恰在“虚” 的一面,在人文,在人际环境。创新是在一定的知识、能力的培养训练基础上依靠环境的酝酿、启迪、激励而爆发出来的。人的创新思维也是这种起潜移默化作用的环境的引致变量。 

因此,现代传播技术为基础,创设情景,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并且直接参与思考和交流的过程,使教学过程成为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同时注重营建浓郁的人文气氛,以实现高校传承人文传统文化的教育多元化。 

(二) 改革教学内容,高度注重个性的发展 

一般而言,创新人才是有个性的人才,他之所以能够创新,是在具备良好的全面素质基础上充分发挥了自己的个性。由于先天禀赋和后天养成的个体差异,大学生必然有自己不同的个性特征,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 

创新型教师是进行教育创新、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客观需要和基本保证。教师队伍只有具备创新素质,才能担当起培养创新人才的重大历史使命。应当从知识、能力和个性品质三个维度来构建创新型教师的综合素质结构。创新型教师同时需要对知识结构有深入的把握。合理的知识结构是进行创新思维的硬件系统,是形成创新能力的基础。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同专业同年级学生按统一的学制、统一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学习同样的课程,注重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忽视了学生的兴趣爱好,严重束缚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不利于学生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培养出来的学生无法满足社会对人才需要的多样化。因此必须根据创新人才的成长规律,精选经典教学内容,注意把体现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特征的、多学科的知识交叉与渗透的趋势和动向反映到教学内容中来。 

因此,将学生的可塑性和教育的针对性有机结合起来,就要在培养学生全面素质的同时,有针对性地加强个性培养。我们的事业需要大量的个性鲜明的创造性人才,所以学校把“基本要求+特色”当作人才培养的总模式,其中的“基本要求”是指全面素质的培养,“特色”是指个性的发展。坚持这种模式,可望造就出一批顶尖人才来。现代传播手段的应用,为教学内容的丰富化和多元化,培养个性人才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刘颖.《多媒体教学应用于高校人文学科的思考》,载《科技创新导报》2011年第7期. 

[2]姚利民.《陈剑光.多媒体网络技术背景下高等教育发展趋势》,载《中国远程教育》2002年第6期. 

[3]蒋嵘涛、蒋雪湘.《培养创新能力——大学文化素质教育的核心》,载《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4年第7期。 

篇4

大学体育课程本身就是一种文化,是高等学校教育的一种文化形式,大学体育课程是一种特定的文化形式,这不仅表现在大学体育课程是体育文化传统和体育文化积淀的产物,它从人类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中选择出需要学生掌握的内容,在一定程度上是文化的“集萃”,展示的是文化的精华。1.文化传统是大学体育课程设置的重要依据文化传统是一定区域内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在某一长期的历史演变进程中所生成、积累起来的稳定的文化因素和文化特征。文化传统主要包括民族特有的价值观念、思维特点和行为方式等,文化传统深刻影响着大学体育课程的价值取向。我国文化传统博大精深,以儒家人文精神为代表的人文传统占主导地位,崇尚“中庸和平”和“天人合一”的文化观;西方文化传统同样深厚久远,以实证主义的科学精神为核心,倡导“开拓创新”和“崇力尚争”的文化观。不同的文化传统决定了人们对大学体育课程的内容选择,使得大学体育课程呈现出鲜明的民族性特征,如我国的文化传统属于典型的伦理型文化,反映在大学体育课程文化中的价值取向是“泛道德主义”倾向,从中华武术文化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到竞技比赛的“友谊第一,比赛第二”,大学体育课程的文化价值主要体现为强身健体、愉悦身心、丰富生活、社会交往等,无不体现了中华“温、良、恭、俭、让”的文化传统情怀。而西方文化传统属于典型的竞争型文化,反映在大学体育课程文化中的价值取向是“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大学体育课程文化精神具体体现为民主精神、自由精神、进取精神、合作精神等。2.文化交流是大学体育课程文化整合的活力之源文化交流是不同地区、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碰撞、冲突与融合,它推动着文化的发展和文化的创新②。文化交流是一种横向上的文化流动,既包括一国之内不同类型的文化交流,也包括国际范围内不同国家的文化交流。文化交流不仅是大学体育课程文化赖以进步与发展的基础,而且也是大学体育课程文化融合与创新的途径,更是大学体育课程文化发展与创新的推动力量。现代大学体育文化交流不仅形式多种多样,而且内容丰富多彩,既丰富了大学体育课程文化的内涵,也激活了大学体育课程文化的活力。尤其是我国当代大学构建的“高校办高水平运动队”的体育教育模式,大大增强了我国大学体育课程文化的内在活力;CUBA更是给大学体育课程文化增添了无穷的文化魅力。加之世界名校(如中国的北大和清华、英国的牛津和剑桥、美国的哈佛和耶鲁等)之间开展的传统赛艇比赛,无疑为大学体育课程文化的整合涂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无疑拓展了大学体育课程文化的国际视野。大学体育课程文化整合就是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不同体育文化类型加以协调、平衡,形成一种新的有机统一的大学体育课程文化。21世纪的体育文化交流更加频繁,世界大学体育课程文化呈现出多元性、开放性、融合性倾向,这就必然要求各国加强大学体育课程文化领域的开放与对话,树立国际化的大学体育课程文化理念,形成国际化的大学体育课程文化视野,构建国际化的大学体育课程内容,使大学体育课程文化的民族性与国际性融为一体。3.文化变迁是大学体育课程文化变革的动力之源文化变迁是文化内容的增加或减少所引起的结构性变化③。文化变迁实质上是一个新文化取代旧文化的过程,文化变迁是文化得以发展和创新的动力之源。社会文化的每一次变迁,都给大学体育课程文化形成了巨大的冲击力和影响力,成为大学体育课程文化变革的主要动力。大学兴起于中世纪的西方国家,中世纪西方文化的主宰力量是宗教文化,大学体育课程文化无疑受到宗教文化的钳制。文艺复兴是西方文化复兴运动,宗教文化和封建文化被西方资本主义文化所取代,人的地位、尊严和价值备受关注,“抑神扬人”的文化之风吹拂了西方大学体育课程文化,人文精神勃然兴起;17世纪的经验主义和18世纪的理性主义带来了西方大学体育课程文化的科学化运动,科学精神显露于西方大学体育课程之中;19至20世纪是西方社会急剧变革的时代,自动化生产代替了机械化生产,社会发展速度倍增,社会竞争日趋激烈,这种社会变迁必然导致大学体育课程文化的变迁,由此形成了西方大学体育课程文化的竞争精神;步入后现代文化的西方社会,竞争依然存在,甚至更为激烈,竞争形成了异化。为此,当代西方大学体育课程文化正在着力从东方体育课程文化中寻觅解药,以缓解其自身竞争文化的冲突。我国古代大学体育课程文化是以“射御”为主要内容的伦理文化;以及以“武术、导引、气功”为主的养生保健体育课程文化;近代时期,随着西方大学制度和大学文化的传入,我国大学体育课程文化明显西化,“中体西用”文化观主导下的我国大学体育课程文化表现出一种折衷立场;我国现代大学体育课程文化在奥林匹克运动文化的促动下,日益西方化成为主导趋势:从大学体育课程文化理念(终身体育、全人体育、快乐体育、休闲体育),到大学体育课程文化内容(球类、田径、体操),再到大学体育课程文化精神(民主精神、自由精神、进取精神、合作精神)等方面,无不是西方大学体育课程文化在我国大学体育课程文化中的再现。可见,文化变迁对大学体育课程文化变革形成了巨大的挑战,大学体育课程文化要保持和谐健康发展,就必须顺应时展的要求,积极主动地变革自身,主动适应并适度超越社会文化变迁,更好地发挥大学体育课程文化的创新能力。

美国人类学家米德基于对人类原始文化的考察和对现代文明的认识,把世界上已有的文化传统划分为三大类型:前喻型文化、互喻文化和后喻型文化。后喻文化是一种变化迟缓、难以察觉的文化,其主要特征是未来重复过去,它是一种代代相传的文化,后喻文化条件下的教育任务是复制文化。前喻文化是指那种长者不得不向孩子们学习他们未曾有过的文化类型。互喻文化是年轻一代注重从同代人那里交流感受、获取经验的文化类型,其主要特征为现在是未来的指导。米德进一步指出,过去人类为了保证文化传播的连续性,靠的是儿童的依赖性学习,现在我们必须培养这一系统中最灵活、最复杂的部分即是成年人的学习,我们必须教会自己如何改变成年人的行为,如此我们便能放弃后喻文化中的文化复制方法及其中的互喻文化成分,去寻找前喻文化中的方法。我们必须为成年人创造新的模式,使成年人不是教孩子们学什么,而是怎么学;不是教孩子们对什么应该承担义务,而是使他们懂得义务的价值④。从米德的文化分类来看,文化发展的机制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元的统一,后喻型文化强调传承,前喻型与互喻型文化推崇创新,文化传承是文化发展的逻辑前提,文化创新是文化发展的逻辑根据,因为文化是一条奔腾不息的河流。文化传承是河之源,文化创新是河之流。大学体育课程文化发展,也正是大学体育课程文化传承之源与大学体育课程文化创新之流的合一。1.大学体育课程的文化传承逻辑机制大学体育课程是社会文化的反映,大学体育课程的职责首先是要传递对社会具有价值的体育知识和技能,通过传承体育文化实现个体的社会化。从大学体育课程的起源,到至今的发展历程,大学体育课程无不是作为文化传承的工具存在的,历史演绎出了大学体育课程传承文化的逻辑机制,大学体育课程实践赋予了文化传承工具的角色,于是,大学体育课程作为文化传承的工具便成为一种约定俗成的命题。从逻辑上来看,将大学体育课程视为文化传承的工具,就使得大学体育课程脱离其文化母体,成为一种纯然的工具,导致大学体育课程在文化意义上成为一个虚概念,大学体育课程与文化的品性、文化的价值取向和文化使命无涉,大学体育课程所传承的文化就是体育原文化。即使在大学体育课程的研制过程中,对其所承载的文化进行选择和加工,这纯粹是出于技术理性之故,丝毫不能改变大学体育课程作为文化传承的工具存在,这就使得大学体育课程与文化之间形成了一种线性制约机理,大学体育课程的文化传承逻辑造成体育课程自身的文化缺失。此外,体育课程的文化传承工具角色把实证化和效率化作为大学体育课程科学化标准的核心指标⑤,也就是说,在大学体育课程的发展实践中,效率化和实证化基准是以大学体育课程作为文化传承的工具为其逻辑前提的,于是,大学体育课程的目标、价值和评价等无疑都一致地趋向文化传承的效率和质量,这与传统课程论专家博比特发起的科学化运动课程是一脉相承的,大学体育课程完全受技术理性的主宰而失去了自身的文化主体,其文化反思与批判精神也随之荡然无存。秉承文化传承旨趣的工具性品性,使得有史以来的大学体育课程发展呈现出毫无二致的文化驱控与锁定机制,由此造成了大学体育课程的文化盲点,消解了大学体育课程的文化主体意识,进而使大学体育课程发展始终循着原文化的理路和节律,镂刻着文化的原始印记,倾心于认同已有的文化。大学体育课程标准仅仅局限于社会文化的事实判断,大学体育课程在实践中只能趋于和适应社会文化,而不能创造和创新社会文化,这一适应性文化将大学体育课程变成了一种茧式课程。茧式体育课程在文化上体现为接受和认同品性,在体育课程实践中强调对体育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和运用,而无视学生的个性、自主性和社会意识的形成。大学体育课程的文化传承逻辑机制赋予了体育课程的文化复制功能,而非文化生成功能,文化传承的逻辑机制不仅不能使学生生发自由精神和批判精神,而且还钳制着学生的思想,淡化了学生的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学生的生活世界变得肃然无味。虽然这种以技术理性主导的大学体育课程文化,也赋予人们一定的信念和价值,如“知识就是力量”,“技术造福人类”等,但是,它们却使人感到束缚和压抑,甚至成为人类的一种异化力量,大学体育课程的这种文化传承工具逻辑必然会走到一个更高的文化境界。大学体育课程作为文化传承工具的逻辑缘于历史性依据本然无可厚非,但是在今日文化全球化和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与价值无涉的认同性大学体育课程,无论是在理论逻辑上,还是在现实教育情境中,都已缺乏存在的合理性依据。大学体育课程在新的历史时期必然要经历一场深刻的文化洗礼,超越其自身的文化传承之囿而走向文化创新之境。2.大学体育课程的文化创新逻辑机制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⑥。创新越来越成为当今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标志,越来越决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进程。如果不能创新,一个民族就难以兴盛,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我们正处在一个创新时代,文化创新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已成为中国现代化战略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必须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必须大力推进文化传承与创新,教育是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要积极发挥文化育人作用,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掌握前人的文化成果,扬弃旧义,创立新知,并传播到社会、延续至后代,不断培育崇尚科学、追求真理的思想观念,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教育是通过课程来培育人的社会文化活动,大学体育课程作为文化传承的逻辑工具,使学校体育教育只能依据制度化的文化去训练人,塑造“知识人”、“技术人”,而不是真正的“文化人”,导致不能实现培育人的历史使命。传承文化的大学体育课程看似有文化,其实它是拿了“他文化”而丧失了“我文化”,如此,大学体育课程在教育文化语境中没有了自己的文化“话语权”,大学体育课程的文化困境和扭曲等,均缘于此。#p#分页标题#e#

大学体育课程文化创新就是要对大学体育课程的文化传承逻辑进行扬弃,还原大学体育课程的文化主体地位,使体育课程文化由“虚无”变为“实在”。首先,就是要把大学体育课程视为一种文化,即是大学体育课程文化,作为文化的大学体育课程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体育课程,作为工具的体育课程,承载的只是体育知识和技术而已,本身毫无文化可言。大学体育课程作为一种培养人和造就人的重要手段,它绝不应该仅限于机械地复制、认同和传承社会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大学体育课程应有自己的文化品位、理想和旨趣。从逻辑上来看,大学体育课程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必然具有其内在的价值追求,必然是一种自主性的文化现象,必然具有自主性的文化内涵和追求。无疑,大学体育课程是作为体育教育活动的媒介物而存在于学校教育文化之中,教育化标准应成为大学体育课程文化的根本依据,教育化标准包括学生、社会和知识三个方面文化因素。体育知识和技术当然是大学体育课程文化的本源,但体育知识和技术并非等同于体育课程文化,体育知识和技术成为教育内容,就在于其具有教育价值和教育意义,体育知识和技术是价值中立的,而体育课程文化则是一种强烈的价值涉入文化。知识本位体育课程观将体育课程知识视为教育的全部,体育教育的过程实质就是要学生实现对体育知识和技术的认识和掌握。满足并促进社会健康发展同样也是体育课程的重要使命,但是社会本位体育课程观把体育课程完全视为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制度的产物和附庸,把体育课程视为社会制度化文化的辩护和维护工具,大学体育课程作为文化传承的工具逻辑就缘于此。满足并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更是体育课程的一个重要历史使命,学生理所当然是大学体育课程文化的重要教育性指标。然而,学生本位论却无视社会因素对体育课程的影响,把学校体育教育从社会中剥离出去,使大学体育课程文化缺乏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由此可见,体育课程文化标准是一个复合化的因素系统,单项式的教育性因素只能阐释大学体育课程文化的教育价值。大学体育课程文化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人的主体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人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创造性实践能力及创新精神,使人成为人,这就要求将大学体育课程转变为自主性的文化存在。大学体育课程通过传递和积淀文化,并积极创造文化,实现自身的文化增值和创新,体育教育过程不仅是获得体育知识和技术的过程,更是文化的过程。大学体育课程文化既是一种培育意义上的文化,也是一种超越性的文化,大学体育课程文化创新就是要表现或实现体育课程独特而崇高的超越性文化旨趣。超越性是人与动物区别的显著标志,变形虫的本性与逻辑仅在于适应而已,所以“变形虫将抱着它自己的理论、它自己的信念和它自己的习惯死去”⑦。有超越才会有进步,“自我超越是一切生命和一切进化尤其是人类进化中最惊人和最重要的事实”,如果大学体育课程只具有适应性的话,传承社会为其制定的文化,服务并服从于社会现实的政治文化或经济文化,那么,大学体育课程文化就只能适应而不能超越,大学体育课程作为培育意义上的文化,一种指向人之生成的体育课程文化不能在文化传承逻辑机制中适应社会文化,而应超越社会文化。贝塔朗菲认为“如果人类的生命在于适应,那它永远不比变形虫进步,因为变形虫是世界上适应性最好的东西,它从原始海洋到今天已经存活了几十亿年,如果教育只是适应环境,那么教育和培养目标就是变形虫了”。

人是文化的创造者,也是文化的产物,正因为如此,大学体育课程文化与人的发展具有密切的关系,两者互为表里,人的创造性主体活动使大学体育课程文化日益丰富,日益丰富的大学体育课程文化又使人本身不断从“自然王国”迈进“自由王国”。大学体育课程与文化具有天然的血肉联系,文化作为大学体育课程的母体为大学体育课程设定了基本的逻辑和范畴体系,大学体育课程也为文化的传承、增值和创新提供了条件,大学体育课程文化无疑要传递社会文化,并让学生通过大学体育课程建构一定的文化。文化传承的大学体育课程与文化创新的大学体育课程有着本质上的区别,文化传承的工具性大学体育课程只在于要求学生被动地消极地接受和认同现实的社会文化,而文化创新的大学体育课程则导向学生主动积极地创造文化。工具化大学体育课程把学生束缚在知识世界,文化化大学体育课程将学生带入生活世界。总之,大学体育课程作为文化传承的工具性存在,是大学体育课程存在的逻辑前提和基础,而文化创新则是大学体育课程作为一种文化存在的根本性特征,文化性存在是大学体育课程的本质所在,大学体育课程文化只有在文化传承的基础之上不断推陈出新,不断超越自我,才能保持与时俱进的文化品格。

作者:陶克祥 宋姗 单位:北京师范大学体育与运动学院博士 北京师范大学体育与运动学院硕士

篇5

关键词:文化传承;职业训练;专业培养目标;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4)01-115-02

在高等教育中,过早的专业化不利于培养创造性思维。人文素质教育、文化教育是对任何专业学生的长远考虑,而不是追求立竿见影。目前,人文素质教育、文化教育的形式化、边缘化较为明显。从学生学习的角度看,缺少文化积淀的空间与范围,社会环境的浮躁与功利性无疑深刻地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心态。如何处理好文化传承和职业训练的关系是高等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文化的传承与职业技能的训练存在交叉而又矛盾的关系。高校实现文化传承与创新取决于“专业培养目标的设置具有可发展空间,建立更完善的课程体系,建设传承与创新的大学精神”。目前,本科专业培养目标也在向应用型发展,注重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但是,本科教育目标培养,应该具有更深厚的文化素养和理论基础。同时,服务社会是高等学校的根本属性,强调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以社会本位价值取向为主导,并不意味着不需要学生的个性发展,个体的道德情怀、人文素养与专职技能一样有着重要意义。这就要求我们有合适途径正确解决文化传承与职业训练之间的矛盾。

一、以可持续发展的专业培养目标培养学生为基本方向

当今世界科技、经济发展日新月异,新老产业更替速度加快,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已不再是仅具有某一专业特长,而是具有多重融合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这样的人才必须具有深厚的人文底蕴、扎实的专业知识、符合人的全面发展、长远发展要求。合理的专业培养目标应该是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同时也应该是切合人的全面发展需求的。大学专业培养目标的设置既要考虑到专业人才的培养,又要体现文化传承的内涵。在专业培养目标达成的基础之上,文学、历史、哲学的基本知识和艺术的基本修养应该是大学生培养目标的基本内容,同时,文科学生还应该加强自然科学教育,提高科学素养。高等学校课程既要为大学生的专业成长提供条件,也要为他们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提供可能性。

目前,在有些国家的高校里,专业已经不再是一个预设的固定单位,而是通过学生选修一系列的课程或是课程组从而形成的适合这个学生的课程体系。这就要求高校能够开设适应所有个体学生发展的课程。在我国的高校,由于学生人数较多,这样的课程设置未必合理,但是,其中蕴含的合理因素是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即:专业培养方案要有一定的空间,要有可变化的柔韧性。其实,其中的道理很简单,专业模式有固定性、预设性,学生个体有多样性、发展性,同一个专业培养目标肯定不适应于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合理的专业培养应该具有目标的预设性以及方案的可变性空间。以可持续发展的专业培养目标培养学生是高校教育的基本方向。有的高校在人才培养方案的设置上采用模块选修的方式,即在专业选修平台设置模块课程组,以适应学生的不同需求,这就是对这一问题的有益探索。

二、以设置科学的课程体系为落脚点

社会需要转化为人才培养目标,必须通过课程体系目标的建立来实现,课程体系目标应该是为实现社会需要和育人功能所做的设定。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科技的发展,大学的专业设置、课程设置更体现了其社会需求本位的一面,专业教育及其相关的职业训练成为高校主导性目标。高校的课程体系目标,应该是为实现社会需要对课程体系发展的方向和课程体系的育人功能所做的设计,主体就是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要考虑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社会需要的必要性,二是人的发展的未完成性,三是知识现状的总体性。这是高等教育的目标来源问题,亦即知识、个人和社会等三个基本来源。课程体系的设定规定了人才培养的方向。

从专业发展规律、专业教育规律的角度来划分;高等学校的课程可以划分为普通教育课程、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这样的划分体现了高等学校课程的纵向结构和层次关系;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知识容量的不断增加,“专业”的内涵与外延也在发生着变化。实行学分制的高等学校课程又体现出各类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的逻辑关系,这主要表现了高校课程的横向结构。从实际操作来看,高等学校的课程关系主要表现为通识课程与专业课程之间的关系。高校通识教育的课程,是人文、社会‘自然三大学科中最经典的内容,其中的核心课程应该根据专业特点进行设置。通识教育则是专业教育的基础,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较全面和系统的知识结构。目前,高校的通识课程有教育和心理科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历史文化、语言文学、社会科学、体育科学、艺术欣赏、自然科学等。通识教育的意义在于作为高校教育阶段的基础教育,打好专业知识建构的基础,其中所包含的人文、历史及自然科学的知识既不属于专业性过强的某一门学科,也不应该是专业课程的基础学科,它的意义应该在于激发专业知识学习的兴趣点,在于使专业课程知识的学习融会贯通,在于使专业知识的学习走向更高深的境界。它应该贯穿于大学阶段的整个学习过程。在普通教育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学习的基础上,专业课程的学习与拓展必定拥有可供发展的空间,专业素养的延伸也有更深厚的基础。

在高校的课程建设中,要坚持以“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宗旨,通过科学的课程学习,实现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养成。需要建构合理的人才培养通识教育平台,在大学低年级帮助学生打下扎实的人文知识基础,以利后续的提高与发展。同时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着力提升学生的研究兴趣、思辨能力与创新意识。在专业课程设置中,要注意切实提高学生对人文理性的关注度,着力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辨能力与创新意识,树立符合新时展要求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独立的人格精神和品质,积极的创新意识与能力、健康向上的人生追求与目标。通过科学的课程学习,引导学生加强未来发展规划意识,逐渐明确学业或职业发展方向。

在大学的课程学习积累过程中,既需要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又需要有自然、科学、人文知识的融会贯通,不能使专业学习的视野狭隘化。高校必须以科学的课程设置为扎实的落脚点,处理好文化传承与职业训练的关系。

三、以建设传承创新的大学精神为依托

文化传承与创新是高校的基本职能,大学不仅要教给学生一个知识体系,更重要的是,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造精神是大学精神存在的价值所在,是大学的根本生命力。在中国名校中,大学精神影响着一代代学子。如北京大学的兼容并包、学术自由的精神,清华大学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的精神,北京师范大学的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精神等。这样的大学精神是在文化传统和历史因素的影响下积淀成的价值理念,是学子的精神家园,这样的精神将一直影响学生的成长与未来。

篇6

关键词:赣鄱中医;文化传承人;培养模式

赣鄱中医文化作为医学与人文统一的学科,将赣鄱中医文化原创的知识与技术体系相结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华民族的理念体系。近年来,随着现代科学和现代教育的发展,赣鄱中医文化也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可。赣鄱中医文化要发扬光大就离不开传承,而如何建立赣鄱中医传承人的培养模式,如何完善赣鄱中医传承人培养体系,如何优化赣鄱中医传承人的队伍,如何健全完善赣鄱中医文化传承人的保障机制仍需要我们不断探索。

1赣鄱中医文化传承重要性

1.1赣鄱中医文化创造的历史价值

在国家大力倡导和推动下,经过数代人的努力,中医文化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逐步形成了爱中医、信中医和择中医的良好氛围,为传承赣鄱中医文化赢得了大好时机。目前,赣鄱中医文化已由各地赣鄱中医传承人牵头建立赣鄱中医机构和民间学术组织,学术交流活动非常活跃。赣鄱中医文化在发展中将课程体系教育与师承相结合,阶段性优化赣鄱中医人才培养体系,探索赣鄱中医文化传承模式,加快赣鄱中医文化的现代化步伐。

1.2赣鄱中医文化传承人面临的困境

赣鄱中医文化在数百年的传承、发展和创新过程中,不断汲取中华传统文化精华,形成了具有浓郁地域特色的文化体系。中医药文化的核心价值主要体现为以人为本、医乃仁术、天人合一、调和致中、大医精诚等理念[1],但人们对赣鄱中医文化的认识仅仅停留在养生保健,而忽略了赣鄱中医文化传承至今的人文精神和入木三分的本源探究,缺乏对赣鄱中医文化理论体系的不懈求索,模糊了赣鄱中医文化的核心内涵和外延性文化,尤其忽视了传承人对赣鄱中医文化信息的理解能力、接受程度、效果评价、后期保障机制等所产生的结果。

1.3培育赣鄱中医文化传承人的紧迫性

赣鄱中医文化承载着数代人的中医文化瑰宝,它记录着整个赣鄱中医文化的发展轨迹。赣鄱中医传承人作为赣鄱中医文化的承载者和传播者,在保护与传承赣鄱中医文化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尤其是在疗程短、疗效快的西医地冲击下,赣鄱中医传承人的队伍并没有稳步扩大,且各传承人也面临着不同程度的生存危机,赣鄱名老中医学术思想、临床经验等得不到传承和推广,知识产权无法得到保护,赣鄱中医文化正在无奈地衰微甚至消亡。培养赣鄱中医文化传承人,保护赣鄱中医文化已迫在眉睫。

2赣鄱中医文化传承人的任务和应该具备的特征

2.1赣鄱中医文化传承人的历史任务

时代赋予了赣鄱中医传承人不一样的历史使命,古往今来传承着博大精深的赣鄱中医文化,包括医术、医理、医道等方面的内容,围绕各家学术思想、思辨角度、医案医话、师承绝技、医德医风、学术交流等多角度探析作为传承的有效途径,赣鄱中医沉淀的精华和赣鄱名老中医的绝技得以保存下来。

2.2赣鄱中医文化传承人的时代特征

近年来,随着现代科学和现代教育的发展而成长起来的现代医学,脱离了传统经验医学的束绊,运用逻辑学知识和实证实验的方法,迅速占领现代科学技术的顶尖领域,这对传统的师承传承人的影响和冲击是巨大的甚至毁灭性的。古老的师承教育讲究言传身教,因材施教,一脉相承,而顺应时代的班级授课制已成为赣鄱中医文化的传承方式主流,课堂教学和临床实践使得中医教学体系得以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实现了传承人高效率、高普及的时代特征。

3赣鄱中医文化传人的培育机制与策略

3.1构建赣鄱中医文化传人培养目标

随着对赣鄱中医传承人培养模式地不断探索,完善赣鄱中医传承人培养体系,优化赣鄱中医传承人的队伍,为赣鄱中医文化的发展壮大奠定基础。一是,秉承“精诚仁德”的中医理念,传承赣鄱名老中医的学术思想、临床经验和专长绝技,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的传承人是首要目标;二是,赣鄱中医传承人正处在“杂而不精,杂而不全”的状态,传承人的知识较为零散,临床经验不足,导致无法学以致用,虽然赣鄱中医传承人的数量在增加,但提高综合素质,同时培养有扎实理论基础和丰富实践技能且具有创新性、综合性的传承人也是重要目标之一。

3.2赣鄱中医文化传承人培养实施

赣鄱中医文化传承人的主要培养模式大致分为4类:世家传承、师徒教育、学校教育、自学成才。世家传承和师徒传承的主要特点是将学习融入生活中,在临床实践中通过言传身教、耳濡目染等方式培养传承人的学习兴趣,不拘泥于理论,调动传承人的研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这种模式有利于经验的积累和传承,为隐性知识的传承提供了保障,但其弊端就是容易陷入狭隘的流派认知观念,知识范围受限,难以验证经验的完整性和客观性,难以大规模培养人才。学校教育模式是赣鄱中医文化传承人培养模式中最为常见、选择最为广泛的模式类型,它的主要特点是聚集了大量的名老中医,极大地扩充了优势教学资源,对赣鄱中医文化的发掘、保护和研究更加规范化、系统化和科学化,在沿袭现有传承人培养模式的同时,创新高效全面的传承人培养模式,重构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

3.3赣鄱中医文化传承人考核评价

赣鄱中医文化的传承切实将传统的师承教育有机地融入现代高等中医教育体系之中,为确保传承人的培养质量,在培养过程中,考核不仅是评价教学效果的有效方法,更是提高培养质量,完善培养机制的重要措施[2]。为此,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模式,是培养赣鄱中医文化传承人的重要基本保障。首先,建立完整的评价指标体系,以阶段性考核进行评价并获得反馈信息,通过反馈信息区分赣鄱中医文化传承人在学习及发展过程中体现的多样性、灵活性,亦可作为培养模式创新的有力依据;其次,以终结性考核对赣鄱中医文化传承人在整个过程中的思想体系、理论体系进行效果评价。将2种考核评价共同组成对赣鄱中医文化传承人学习成果的整体评价,形成良性互动的关系。

3.4完善赣鄱中医文化传承人的保障机制

长期以来,我国未能制定层次分明、体系完整、主题分明的中医药法律法规体系[3]。因此,要根据国家需求和赣鄱中医文化发展实际,加快制定并细化赣鄱中医行业的标准,赣鄱中医文化专利、著作权、商标、民间秘方等方面加强立法,优化赣鄱中医文化行业的内外环境发展,从法律保障和行业发展的角度保障赣鄱中医文化传承能够顺利进行。建立起完善并及时更新的赣鄱中医文化传承人的档案,传承人的档案主要记录传承人的基本情况、传承派别、学习和实践经历、专长成就等。随着数字技术的革新和发展,利用视频、声音、3D成像等新技术、新载体,将传承人传统资料包含视觉、听觉乃至味觉等多方面的信息鲜活地保存下来,完成数字化转换、存储、传输和利用[4]。

4培育赣鄱中医文化传承人在素质教育中的意义

4.1发扬传承赣鄱中医文化

赣鄱中医文化进校园,与基础医学教育相结合,宣传赣鄱中医文化思想和核心价值,建立学中医、爱中医和新中医的理念,打通赣鄱中医文化传承人的培养通道,培养优秀的赣鄱中医文化传承人。

4.2创新中医院校学生培养模式

传统培养模式和现代培养模式各有千秋,需取长补短,相互借鉴,方得成效。对于培养模式的创新可通过以下2个方面来实现:一是改革培养理念模式:采取“能力为本”的培养模式,将素质教育融入能力培养模式之中,通过竞赛和临床技能考核展现学生传承人对自身提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夯实能力培养效果。根据市场需求建立新的课程体系,突出专业培养目标,以传承人自身的专业技术能力为基础点,使培养规范化、系统化、特色化;二是革新课堂教学模式:相比传统枯燥难懂的赣鄱中医文化理论及实践的教育模式,充分应运“翻转课堂”,通过对中医知识传授角色和内化的颠倒安排,改变了传统中医教学中的师生角色,对课堂时间进行了有效的安排,将课堂转换为师生之间答疑解惑、知识运用的互动场所,从而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4.3提高医学生培育的针对性

以赣鄱名老中医师承为基石,成立赣鄱中医文化传承班和赣鄱中医文化传承小组,传承赣鄱中医文化学术思想、提高赣鄱中医思维能力与诊疗水平。同时在传承赣鄱中医文化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在校园内举办多类型、多层次的讲座和学术研讨活动,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推动模拟教学模式的创新,采用模拟诊病教学法以达到教学情景的真实化,开阔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在教学中引入赣鄱名老中医临证经验,让赣鄱中医文化传承人从典型病例中学习。

参考文献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指南[N].中国中医药报,2009-08-10(2).

[2]马佐英,孟静岩,王蕾,等.中医传承班考核评价模式研究[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5(1):68-70.

[3]傅文第.中医药文化传播的现实困境与对策选择[J].中国医药导报,2018,15(31):119-123.

[4]王元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建档保护的路径探析[J].兰台世界,2017(s1):80-81.

篇7

[关键词]协同创新;地方高校;岭南体育文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1前言

在国家有关政策法规的框架内,协同创新已经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大势所趋。人才培养是高校的主要任务,其核心是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设与创新。学校应尊重市场经济规律和高等教育的特点,从知识的生产、传播和转移的角度出发,围绕高校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产业技术创新互动过程中的作用机制,进一步构建以知识生产能力、知识传播能力与知识转移能力为基础的协同创新过程能力框架,并对影响协同创新过程和结果的主导因素进行深入研究,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人力资源开发的需求;提高经费投资效益,以求在人力资源开发、提升劳动力素质和资源输出等方面获得“最大回报”;盘活现有教育资产,利用规模优势和办学特色广泛开拓市场,增强竞争力和适应市场复杂多变的能力。

以岭南体育文化作为解读地方高校协同创新的理论应用的切入点,分析岭南体育文化建设中如何将协同创新理念应用于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是当前地方高校人才培养实践走向社会化极为重要的过程和领域。以明确的研究取向来探索地方高校协同创新的发展机制,突破学科藩篱或教育框架,拓宽多学科以及涉及政府、企业、社会甚至国际的合作新广度,以求将协同创新的研究引入一个更为广阔的空间,进而更加积极有效地推动地方高校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设的健康发展。

2研究方法

2.1文献资料法

本文通过网络、中国期刊网等期刊网站和图书资料收集,阅读有关高校协同创新的文献、相关国家政策法规文件及论文,并对文献资料进行整理分类并阅读。所查阅的文献资料对本文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2.2L谈法

通过对具有协同创新中心的高校、科研所、企业和相关管理部门进行调查、访谈,了解地方高校目前协同创新的现状,主要包括地方高校协同创新的历程、模式、特色、机制、取得成就以及存在问题等各方面的信息,综合分析,提出发展对策。

2.3逻辑分析法

通过对协同创新中不同事物的比较找出本质或规律性的东西,并通过深入探讨整体与局部、结构、层次、功能、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与作用,寻求整体目标的优化。将地方高校协同创新的情况进行系统分析和简单比较,进而有针对性地分析了地方高校协同创新的现状、问题。

3岭南体育文化资源与地方高校体育人才培养的供需关系现状和存在问题

3.1丰富的岭南体育文化资源,为人才培养奠定坚实的平台

岭南文化的组成是多元的,有珠江文化、桂系文化、海南文化等等,但其主体部分是广府文化、潮汕文化、客家文化。丰富的体育文化资源,为体育市场开发、体育旅游资源开发以及民俗体育文化发展提供了更多的人才需求机会。要保障岭南体育文化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就要不断挖掘岭南体育文化的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民俗体育的传承主要是采用言传身教或口头传授等比较原始古老的传承方式。这种传承活动形式既没有形成规范的传承理念,又难以借助比较科学的方法与技术手段进行传承。并且由于受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逐渐改变,许多人都不愿意学习本地的民俗文化,随着时代的变迁,现代社会的文化娱乐活动方式变得越来越丰富,岭南传统体育赖以生存的文化土壤正在加速流失,岭南传统体育面临着后继乏人、传承群体日益缩小、文化土壤日渐薄弱等问题,民俗节日活动开展的频次不多,直接或者间接地导致了岭南民俗体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后继乏人,不少项目的发展出现难以为继的严重现象。因此,通过地方高校的科研优势,明确项目发展方向,开发、创新岭南体育文化市场,培养具备经营管理、法律、旅游的综合型高素质专业人才来促进岭南民俗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产业的发展依赖于市场的培育,市场又依赖产业而生存,而产业和市场的发展程度,又受到资源开发利用的制约。

地方高校应承担起弘扬地方文化的责任,通过人才培养的途径,在民族体育史志、民族体育产业、民族传统体育学科体系及课程建设、民族体育发展的法制保障等领域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

3.2岭南体育文化市场开发,有利于协同创新理念下人才培养模式的完善和优化

协同创新理念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涉及政、产、学、研界的相互努力。政策的积极部署,促使岭南体育事业的加速发展。近年来,广东对包括民俗体育在内的岭南文化发展出台了相关指导文件和法规条例,建立了非遗中心等发展机构,各类民俗文化活动的内容、规模、投入以及关注程度都在不断升级,岭南文化节、民俗文化巡演、客家民俗文化节、潮汕民俗文化节等各类民俗活动集中展现和浓缩了各区域的民俗文化活动及风俗习惯。既宣传岭南体育文化,吸引和带动当地旅游资源的开发,同时又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为当地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但是,由于在岭南体育文化资源的开发过程中,利益的追求大过对民俗体育项目的保护和开发,导致民俗体育项目发展不均衡,商业表演性项目无论是在理论研究还是市场运作方面做得都是风生水起,而体现健身和教育功能的项目只是在民俗文化节作为观光产品一带而过。因此,导致部分民俗体育文化资源不能将其自身的价值很好地展现,而项目的传承者与文体部门、旅游部门缺乏针对项目的整合开发、机制保障、文化和经济价值挖掘以及建立共同的发展目标。

市场的需求,就是人才培养的要求。岭南体育文化市场的开发,为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提供了广阔的实战平台,同时,也对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岭南体育文化市场的发展,需要既懂体育运动又掌握经济理论的交叉学科的体育产业经营方面的复合型人才。

3.3协同创新下的人才培养与市场运行的互动关系

在弘扬岭南体育文化建设中,协同创新理念,高校与市场相互依赖,通过地方高校的地域优势以及协同创新人才培养途径的搭建,使弘扬岭南体育文化的目的和作用更容易被人们主动地接受、记忆和传承,在岭南体育文化传承体系形成的实践过程中,搭建以政府主导、高校协同、社会参与为基础的协同创新平台;通过礼、俗等传统文化的熏陶,培养人们记忆和传承岭南文化,反过来,又赋予岭南体育文化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比赛、科研、技术培训的一体化建设中,增加目标的科学性、连续性和可操作性。并能够有效{动、整合各类社会资源,盘活现有体育资源,进而促进岭南体育文化传承体系的完善,为弘扬岭南体育文化服务。

充分发挥地方高校的资源优势以及服务地方文化和地方经济的特点,遵循非物质文化和物质文化发展规律,保护与开发并重,挖掘能够充分展现体育文化民族特色和地方体育文化特色项目,重视完善岭南体育文化数据库建立;构建组织运行的良性循环发展通道。将岭南体育的文化底蕴优势,政府的政策扶植优势,企业资金与销售经验优势,社会媒体宣传增加社会关注度的优势通过直接便捷的路径串联,以明确的研究取向突破学科藩篱,发挥资源优势,拓宽多学科参与通道以及搭建涉及政府、企业、科研机构、社会甚至国际的合作平台,开创岭南体育文化挖掘、整理和创新的新局面,进而更加积极有效地推动岭南体育事业健康发展。

4推进协同创新,拓宽地方高校人才培养路径选择

4.1以人才培养为核心,全面构筑地方高校协同创新的人才培养体系链

地方高校承载着我国高等教育扩张的重任,为国家高等教育大众化做出了突出贡献。但正是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带来的粗放式发展道路,抛给高校发展一系列问题,创新资源比较分散,科技创新效率低下,科研工作与社会需求相互脱节等。而协同创新为破解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脱节的问题提供了多方合作的解决方式,也为人才培养提供了宽广的平台。岭南体育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就需要掌握项目方法和技能的技术型人才,也需要能够保证项目正常运营和管理的专业人才或团队。通过开发和转化体育文化资源,包含体育赛事、体育运动项目、运动服饰、广告宣传等内容,带动设施业、制造业、旅游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进而促进高校学科交叉融合、学术资源共享、师资队伍流动、科技协同研究,最终促进经济的协调发展,促进岭南体育文化的繁荣。在协同创新的理念下将地方高校人才、社会文化可利用资源、市场三者之间搭建可循环体系链,创新地方高校体育专业人才培养途径,实现人才与市场的无缝对接。

在协同创新人才培养体系链框架内,地方高校牵头协同创新并发挥主导作用,要明确以任务为导向,结合国家和区域战略需求做出战略选择;培育高素质、高水平的科研团队、人才、氛围和成果,才能在满足服务国家、服务区域的实践中提升自己。地方高校应该构建以市场为导向的课程设置体系,包括理论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以及融于上述两体系中的素质教育。突出课程教学、实践与素质教育的有机融合,做到知识、能力和素质“三位一体”全面协调发展,构建“平台+模块+课程+(实训)项目”四级课程体系。

4.2以立足地方战略需求为目标,组建协同创新核心机制

岭南民俗体育文化作为岭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新时代的发展离不开对民间民俗体育项目的创新。当前应建立以文化传承为主体的协同创新中心,充分发挥地方高校区域属性和人文社科优势,探索地方文化建设的路径与模式。提升以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的创新能力是协同创新的核心机制,形成形式多样的协同创新模式。加强与区域体育行业产业和科研机构的实质性合作,整合科研人员与地方文化传承创新有关部门的有机对接,凝练地方文化特色。地方高校要立足繁荣岭南文化建设的重大需求,汇聚各方面的优质人文社科资源,深入开展协同研究,大力弘杨民族精神、传承区域岭南文化,彰显岭南文化特色,为岭南文化建设提供思想和智力支撑。

对于岭南体育文化的开发与创新提示地方高校的协同创新机制建设,应以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为重点,瞄准区域发展中急需解决的问题,形成政、产、学、研、用融合发展机制,带动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新兴产业发展,在区域创新中发挥骨干作用。协同创新――对接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发挥好高校智囊团和思想库的作用,为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学生个人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篇8

中原经济区华夏历史文明资源丰富,但这些资源在传承与创新建设上较为薄弱,影响度、传承度、创新度都与资源规模不匹配。一些资源由于长期得不到有效传承,已经消失或正在面临消失。做好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的关键在于结合当代社会经济发展特点,找寻一条有效路径。本文基于文化产业视角,通过分析文化产业对推动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的相关机理,提出以文化产业推动华夏历史文化传承创新的相关政策建议。

一、文化产业对华夏历史文明的传承作用

文化产业是生产者以市场为基础以专业分工为条件以资本为动力,通过创意复制将文化资源转变为文化产品并将文化产品传播给消费者,为消费者提供意义和以满足其审美求知群体认同等文化需求的过程。文化产业兴起于工业革命时代,在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发展后,随着其影响越来越大,逐渐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热点。文化产业的发展必须建立在一定的文化根基之上。从一定意义上讲,文化产业与华夏历史文化传承具有内在性和一致性。主要体现在:

(一) 文化产业是现代社会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

尽管华夏历史文明资源丰富,但在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方式决定了他们很难仔细深入地去欣赏、研究华夏历史文明,更不用说对其进行传承。但通过文化产业介入,通过电视、电影、广播、报纸、网络等形式,将华夏历史文明的价值理念、道德伦理、思维方式、审美情趣等传递出来,不仅扩大了人们获取华夏历史文明相关资源的窗口,而且可使人们在休闲娱乐享受时有意无意接受华夏历史文明,从而在不改变现有生活、认知方式的同时,实现了对华夏历史文明的传承。

(二) 文化产业对华夏历史文明的传承实现了社会价值与经济价值的统一

华夏历史文明具有很高的社会价值,一些有重大社会价值的资源可以由政府予以保护,但与整个资源总量相比还是远远不足,这也是很多资源难以得到有效传承的重要原因。发展才是最好的保护,华夏历史文明的传承单靠政府输血,难以根深叶茂,基业常青,必须培养其自身发展能力,挖掘资源的经济价值,实现社会价值与经济价值的统一。

二、文化产业对华夏历史文明的创新作用

如果说传承使得华夏历史文明得以延续,那么创新便是促进华夏历史文明不断演进的重要方式。传承是前提和基础,创新则是动力和目的。对华夏历史文明创新既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其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是其与时俱进的基础。这些有形的或无形的文化,如果不根据时代的变化、人们的需求加以创造性的转化,无论是对人们的精神需求还是文化的传承都没有意义。通过文化创新,包括价值理念创新、制度理念创新、科学技术创新、生活理念创新等,将华夏历史文明赋予新的形式、新的思想、新的制度、新的行为,才能使华夏历史文明恢复勃勃生机。

对文化产业而言,创新是其核心。文化产业要实现稳定持久的发展,根本上必须依靠文化创新。文化产业的发展不仅肩负着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更重要的是承担着对传统文化继往开来的再造使命。对那些以华夏历史文明为基础的文化产业而言,在其发展过程中唯有通过创新,才能彰显特色。文化产业中的文化创意产业便是这方面的典型代表,如一些全国知名的文化创意产业项目《风中少林》《禅宗少林》《水月洛神》《东京梦华》等,不仅很好地传承了华夏历史文明,而且结合现代人文化认知的特点,通过运用高科技手段,推进了华夏历史文明创新,实现了华夏历史文明发展与时展的有机结合。

三、中原文化产业对华夏历史文化传承创新的现状

党的十报告提出,要推动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文化产业要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与国外较为成熟的文化产业相比,我国还处于方兴未艾阶段,但增势迅猛。统计数据显示,2005年至2011年间,我国文化及相关产业法人单位增加值现价的年平均增速为23%,高于同期GDP现价增速6.6个百分点,法人单位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2004年的1.94%逐年提高到2011年的2.85%,再到2012年的3.48%。

河南文化产业发展也进入快速期。2011年全省文化产业法人单位实现增加值454.37亿元,同比增长23.8%,增速高于GDP增长速度7.2个百分点,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进一步增强。但河南文化产业整体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存在着一些问题,制约着其对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的支撑力度。

(一) 整体规模偏小

与自身比,河南省文化产业发展迅速,但与其他先进省份相比,还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与河南这个文化资源大省地位不匹配。根据有关学者的研究,2012年河南省文化产业的内涵指数为22.22%,居全国第十位,与北京67.90%、上海52.05%、广东50.72%、山东44.51%的差距十分明显。规模偏小,意味着河南文化产业在对华夏历史文明的传承创新上可以提升的空间很大。

(二) 影响力有待进一步提升,品牌效应不足

当前,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的一个重大任务,就是要努力打造与中原经济区相适应的文艺品牌体系。尽管河南文化资源丰富,但缺乏亮丽的文化品牌,除上文提及的一些著名文化产业项目外,其余仍处于“默默无闻”状态,这也表明在做好深度挖掘、真正做好有效传承创新方面,河南的文化产业还做的不到位。

(三) 科技含量有待持续提升

华夏历史文明的传承创新离不开科技手段的支撑。科技不仅是文化资源向文化产品转化的重要手段,更是提高文化产品附加值、创造文化产品最大效益的关键因素。尤其是在文化产业创新方面,离开科技手段的支撑,很难取得较大的突破。如文化创意产业,其很大的一个基本要件,就是要有一定的网络与计算机设备作为基础。近年来,河南省在提升文化产品的科技含量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禅宗少林》《东京梦华》等文化产业项目正是增加了现代科技元素,实现文化传承与现代需求的有机结合,获得了巨大成功。但从总体上看来,河南省文化产品的科技含量依然偏低,制约着文化产业对华夏历史文明的传承与创新。

(四)发展环境尚需进一步优化

一是文化产业意识滞后,文化产业发展所需的配套机制不完善。如许多文化经营部门仍是事业单位编制,尚未采取市场化的发展机制,政府对文化企业的管理仍沿用行政管理模式,有效的文化产业经营模式还未全面确立,文化产业发展所需的政策支持有待进一步完善,文化市场管理尚需进一步规范等。二是文化产业人才缺乏。大多数文化产业经营者文化程度较低,年龄结构不合理,知识更新不够。这使得多数人对华夏历史文明丰富的资源认识不到位,难以做到有效挖掘,进而进行传承与创新。文化产业发展中所需的经纪人和中介机构也严重缺乏,使得文化资源信息的流动性不足。

四、以文化产业促进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的建议

(一)完善政策法规,优化发展环境

文化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要通过立法、投入、免税、人才培养等多种途径不断完善政策驱动,切实解决文化产业发展中的实际问题。要加快实施河南文化产业“双十”工程,加快文化产业示范园区、文化改革发展实验区建设,壮大出版传媒、演艺娱乐等传统优势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规模化、专业化、品牌化发展。此外,要加快创新文化体制机制。完善文化管理体制,推动政府部门由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

(二)以文化产业园区为载体,打造更多华夏历史文化品牌

文化产业必须创品牌,品牌不仅直接体现出文化特色,有着巨大的增值效应,而且是消费者文化体验的重要保障。如何把诸多文化资源转化为一个个文化品牌,是河南文化产业做大做强的必经之路。一方面,做好现有品牌的推广与延伸,如禅宗少林、清明上河园等文化品牌,充分延伸文化产业链条,开发衍生产品,将相关文化资源纳入其品牌体系;另一方面,加大塑造新品牌,力争每个文化产业园区至少打造一个文化品牌,这方面要结合现状,做好整体规划,分级推动。

(三) 建立科学的人才机制,加快文化产业人才的培养与引进

大力培养和引进文化产业的优秀人才,既要加大对各类华夏历史文明传承的各类民间艺人的保护与支持力度,也要加快对文化产业的各类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还要加快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建立文化产业职业经理人队伍,提升文化产业经营活力。尤其需要注意的是,要加大河南高校人才对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通过与高校相关研究机构合作,可充分挖掘华夏历史文明有关资源,做好文化资源的传承、构建以及创新;也有利于推进各类文化产业所需人才的职业化教育。

(四)加快提升科技对文化产业的支撑度

当今世界的文化发展,科技与文化融合的态势凸显,数字技术和网络信息技术掀起的高科技浪潮在改造提升传统文化业态的同时,还催生了一大批新的文化业态和文化形态。因此,在以文化产业推进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上,一要增强前瞻性,提升各类文化产业从业者对世界前沿科技的了解,提高他们的文化科技素质,激发他们利用科技提升文化产业发展的热情;二要向沿海发达地区多学习、多引进。不仅要学习引进其先进的文化产业管理经验,更要积极引进各类文化产业资金,通过资金流动带动先进技术、先进理念的引入。

篇9

目前,我国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已出现了一些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文化创意产业基地以其灵活的运作机制、强大的集聚和辐射功能、多样化的经营业态等特色成为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亮点。经济的繁荣必然伴随着文化产业的兴起,在中原经济区的建设中文化产业是必不可少的,其中创意产业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创意产业的兴起,不但有相当的经济意义,更重要的是文化多元化的体现,代表着精神文明的发展。近几年河南省的文化产业有明显趋于创意化发展的趋势,特色旅游、嘻哈文化、电子娱乐、动漫城这些时代潮流的代表,都形成了一定规模并广泛深入社会,民众的文化生活空前丰富,以此衍生出的创意产业文化也得以蓬勃发展。

目前,我国学者在文化创意产业方面研究的范畴多停留在实证描述与现状分析阶段,缺乏对创意产业集群化发展机制、创新模式等方面的深层探索。学界最近的研究表明,从产业发展阶段的角度看,创意产业是文化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中原经济区的发展趋势要求经济与文化共同发展,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要平衡发展,笔者基于发达国家创意产业地理集中的规律和产业集聚发展的内在机理,探讨如何把创意产业集群化发展建设成为一个有序的、自组织的松散机构,以推动中原经济区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健康发展。

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把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作为建设中原经济区的五大战略定位之一,这充分表明,建设中原经济区的过程,不仅是河南省资源优势、经济实力和生产力水平等硬实力不断提升的过程,也是通过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使中原地域文化传统、人文精神和人文环境等软实力不断提高的过程,两者相互作用、相辅相成。

对文化发展而言,创新是永恒的主题。文化传承和创新是一个有机整体。文化传承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文化是通过不断创新和发展来实现传承的。今天的文化传承是历史的文化创新,而今天的文化创新则是明天的文化传承。建设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文化创新是核心内容。中原经济区文化产业的建设,要从点到面地贯彻创新的理念,其中创意产业聚集区的形成,正是文化产业发展的亮点,是一系列文化现象的源头。

一、创意产业集聚区的特色发展

(一)产业链的纵深发展与开发

文化创意产业是依靠创意人的智慧、技能和天赋,借助于高科技对文化资源进行创造与提升,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和运用,产生出高附加值产品,具有创造财富和就业潜力的产业。

延长文化产业链依靠产业内部的知识整合,通过产业链的知识整合使一个个单独的创意最终形成创意产业链延伸,并进而促进整个创意产业的整体发展。国内外创意产业发展的实践证明,形成完整的知识产业链是创意产业成熟的标志。中原经济区地处中原腹地,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在历史内涵的基础上,进行独特的动态演绎与扩展,适合发展极具特色的旅游业,使古老的景点重新焕发生机乐趣。比如古都开封的清明上河园景区,历史重现的特色旅游已成规模,游客能够体验集吃、玩、看、听为一体的全方位旅游新体验。

(二)对创意资源的文化依托

作为新兴的第三产业,有别于传统的工业、农业的布局,它更多依赖于创意资源,如创造性的人力资源也称创意阶层,现代化的交通基础设施、大学和科技机构及现代化的通信网络等也是影响创意产业布局的关键因素,尤其是创意人才,在创意产业空间布局中具有先导性作用。受创意人才区位的影响,国内外许多成功的创意产业集聚区都是以高校、传媒文化公司等知识信息含量丰富的单位为核心辐射发展的,因为此类群体的主体年轻化趋势比较明显,接受潮流、消化信息的能力比较强,创意产业可以找到广泛的受众群,完成创意传播的第一步。此外,宽松的社会环境和政策环境、政府管理的透明度、社会亲和力、城市文化多样化和包容性等也是影响创意产业聚集区的重要因素。

二、创意产业集聚区所面临的挑战

(一)商业化带来的高成本

创意产业相对聚集在某个地区,给这个区域创造新的级差地价,既抬高了这个区域的进入门槛,又增加了这个区域的运营成本。当创意产业中的这部分运作成本在支出构成中所占比重较高,而增强竞争能力所需的支出又大于在此区域立足所能提供的财力,其他部分降低成本已不能支撑新增加支出时,业主就会选择转移。典型的代表是“城市遗弃之地”――由于成功的创意产业,带动了周边的商业发展,逐渐形成繁荣的商业圈,而由此带来的是地价的飞涨,导致创意人群难以承担而撤离,进入了由边缘到主流又回归边缘的怪圈。郑州市高新技术开发区瑞达路上的欧洲风格建筑群的投资道路就经历了这样的尴尬遭遇,欧式建筑曾作为早期的创意建筑群,被许多投资者看好,进而盲目炒作,其价格一路飙升,导致那些有一定发展活力、资本不够雄厚的小公司无力承担。而因为缺少消费群体及其他原因,欧洲风情街项目渐渐步入萧条,难以维持,至今无法复苏。

(二)惯性依赖的“短板”问题

创意产业存在间歇性、短期性的特点:当大公司主导市场时,创意产品的种类将会减少;而当小公司快速发展的时候,创意产品的种类将大大增加。一般情况下,这两种状态之间将呈现转换的态势。由于知识隐含技术的离散、环境的变化等一系列条件,非一体化的产业结构可以通过产品的异化进行持续快速的调整,“探索”出新的组合形式从而更好地实现范围经济,产业结构会渐趋于垄断。随着创新进入巩固化阶段以后,隐性知识的显性化导致模仿竞争逐渐激烈。厂家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不得不采取一体化措施,力图借助规模和范围经济效应,提高生产效率以应对残酷的价格竞争,从而泯灭创意。

(三)新技术过度“消费”文化产业

当新的科学发明和技术应用改变产业的运行模式和生产流程时,或是新技术装备投资冲动强劲时,创意产业就会以很大几率选择迁出,或者说迁出弹性较大。比如现在的图书市场和报纸行业,在电子书、电子新媒体的层层包围下,凸显生存危机。当盈利在一家实现,其他的商家也会积极引进新的技术,以改进生产效率,确保利益最大化。

发展创意产业应该多关注空间因素,在促进其空间重构、创造性发展的同时与城市的文化产业、创意经济进行融合,但也应关注一个容易被忽视的问题:过高估计了文化创意产业的作用。在看到创意产业繁荣表象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单纯地以文化和创意所产生的符号价值,就想促进一个城市或地区的全面发展和促进公众健康的生活质量,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三、创意产业集聚区发展途径探索

(一)政府应扮好“协调人”角色

在创意产业的起步阶段,政府部门的 “穿针引线”有很强的必要性。除了举办培训、展览、研讨活动、出台一些政策措施加以引导以外,在起步阶段充当“协调人”角色非常必要,而政府介入的实际效果与社会接受能力密切相关。社会接受能力是个体创意、企业研发能力、企业家精神和集体学习能力综合作用的结果。具有一定的创意、研发能力是创意产业的物质基础;企业家精神是对承担创新风险的偏好,是创意产业的人文基础;集体学习能力是企业间互动学习与交流,是创意产业的社会基础。经过培训、展览、研讨和政策引导以及政府部门适当的协调,具有企业家精神并有一定创意、研发能力的个体、企业一般会进行合作交流。而当研发能力和企业家精神不足时,政府的介入就显得格外重要。

(二)营造创意产业集聚区内网络组织化氛围

网络的力量基础在于内部成员紧密的合作、集体意识以及自律。因此,文化产业集聚区的企业要突破企业边界的限制,同供应商、客户甚至竞争对手之间建立良好的网络关系,自觉扎根并参与本地网络建设,对于创意产业区发展面临的一些共同问题(如具有共享价值的关键性技术或设备、知识等资源的引入)要通过集体力量来协调或解决。当然,创意产业是一个系统,创意产业区不单是生产区,还是一个生活区;不单是企业,还要引入各种娱乐、文化、教育设施以及金融、法律、物流、信息服务、技术辅导中心等配套体系以及行业协会等中介机构,为创意产区内个体、企业合作创新起到必要的黏合作用和支撑作用。

(三)发挥高校、科研机构等“创新中心”作用

创意产业的培育需要创新中心发挥其引擎作用,推动其快速发展,制定政策是关键环节,包括人才政策、准入门槛政策、版权保护政策、资金支持政策、政府公益基金资助政策等。因此,要积极推动高校、科研机构与创意产业区内企业的合作创新,鼓励文艺家、科研人员和大学教授参与创意产业,这类人员的参与无疑能增强集聚区的知识资本,利用知识溢出效应分享创新资源,使高校和科研机构成为创意产业区内创新的知识源泉。

篇10

【关键词】创新 文化融合 华夏新风 传统

一.设计要素

我们做为中国当代大学生,就应该搞举创新旗帜,用心去做每一个设计,产品。设计领域是一个空而满的思想氛围,是一张白纸,是一个想象,如何去勾画,去创作,是一件很奇妙的事情,在环境艺术设计中,人的需求及其复杂繁多,从物质到精神上面,心理各方面都要一定要求。从世界构成的三大要素:自然――人――社会这三个坐标体系来看,自然是生命的源泉,人们不断对自然界的索取,现在人们强烈的希望去感知大自然环境对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现在的人们意识到了“生存意识”进展到更高层次的“环境意识”。如何创造适合现代人们的生理和心理上的高质量生活环境是一个创新的机遇。环境艺术不仅仅是要满足一定的功能,更重要的是能给人视觉上和心理上乃至行为上更具享受性的空间环境。

创新是必然的,结合我国五千年历史传统文化,与之西方文化的融合。

二.传统与创新

对于传统建筑、传统工艺品进行创新,要有一定的根基。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有深厚的内涵,是一个独立的文化体系。中国建筑里、中国传统艺术中很多东西是可以吸取的,譬如建筑要创新就必须了解中国建筑中的形制,空间形态、法式、用材等,只有这样才能掌握最根本的东西,才能进行提炼整合。而经提炼整合后的作品,就是基于传承基础上的创新。

在建筑创新中就有两种不同的表达方式。一种是把传统的建筑界面、空间形态中本质的基本因素加以提炼,再表现出来。例如贝聿铭的苏州博物馆、深圳第五园,构件简化了,采用新材料进行表达,去掉了很多过渡性的构件,如瓦片,只是以屋顶的概念出现。又如常州大酒店大厅入口处的门罩,采用的材料是磨砂玻璃,提取的是中国传统的月洞门的造型。又如上海金茂大酒店的大门,原型就是罩,是将传统的这些构件简化、提炼,经过创新后再表达出来。都是值得大家学习的优秀例子。而苏州文化中心的设计,有人说是表现了中国文化,实在是太牵强了。

另一种是对于传统建筑的局部构件再组合、再创造。在艺术创作中,为了表现某种因素,往往将传统建筑的一些局部构件组合运用到设计中。这些构件大多是作为文化的载体出现而出现的。甚至将室外的一些构件如门头、小桥流水等引入室内来表达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如苏州茶人村等,做的对构件的重新组合,也是一种富有成效的方法。

三.正确的传统建筑创新

当前中国建筑界洋风盛行、本土建筑文化的历史断裂和临阵失语现象盛行。全球化时代,我们的传统建筑文化不可能避免受着外来建筑文化尤其是西方建筑文化的巨大冲击。当然,建筑不应是遗憾的艺术,一旦建筑成为遗憾,它将带来诸多问题,给整个城市留下难以治愈的伤痕。纵观中国大地,改革开放这么多年来,城市发展迅猛,但又有几个城市还依然保留着我们老祖宗们遗留下来的宝贵遗产呢。就连一度被誉为“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苏州、杭州,虽然仍然保留着些许老祖宗的遗物,但很显然已面目全非,“天堂”不再了。当然,没有任何一种建筑文化可以凌驾于其他建筑文化之上。所以,正确的建筑传承发展方向应当是:建筑发展潮流与地域文化的有机结合。苏州园林与姑苏地域文化、吴越文化密不可分,与藏传佛教文化密不可分。只有在不同的地域文化氛围影响和制约下,才能体现不同地区建筑发展理念的不同形式。所以,对传统建筑文化的继承,不能仅仅通过建筑技术手段的改进、表达技巧的提高等建筑实践活动来解决,从某种意义上说:只有站在哲学的高度思考现代建筑与传统文化的内在关联,才能在深层次上继承与创新传统,才能在欧美风暴的扫荡中创造华夏新风。

我理解:中国传统艺术中的主流表现形式是一种意向的、平面的、含蓄的、

五.程式化的形式。

在建筑或艺术创作中大多强调二维的形态,意向的主题,程式化的形式等等。如前所述建筑传统艺术作品的许多表现形式是无法适应现代的审美、现代工艺、现代生活的,所以我认为对传统文化的表现不必拘泥于形态的一致,可以抓住最本质的内容,对形态进行提炼、强化、变形、表现,这是我们应该大力提倡、认真研究的课题。

综上所述在环境艺术设计传承和创新都是必需的。而对于中国建筑设计和环境艺术设计的创新,首要的关键是中国必需建立自己的建筑设计理论体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使一批“中而新,苏而新”的作品成为我国建筑设计、环境艺术设计作品的主流。

对我们的传统建筑形式的传承和创新,就是要使用当今社会发展中最合理的建筑材料和技术,将传统的文化和精神恰当地融入到新的建筑样式。当然这种创新的建筑样式其本质跟我们的传统建筑的本质是一致的,即:既创造能保护自然,又能满足人类自身生活的,合理的,功能的,美观的建筑。对于我国当前的建筑趋同的乱像,认识传统建筑形式的传承和创新的重要性尤为重要。正如建筑大师贝聿铭所说:“中国当务之急就是探索一种建筑形式,它是有限的物所能及的,同时又是尊重自己文化的”。只有很好地了解并真正实现对传统建筑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属于我们自己的新的建筑形式迟早会诞生,中国新一代的建筑大师也迟早会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结语

通过学习环境艺术这么课程,知识的海洋犹如漫天繁星,指引着我对学习的无尽追求,创新是我追求的理念!创新是未来的起点,更是至诚至信的源泉。

参考文献:

[1]潘谷西,《中国建筑史参考图》,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年

[2]郑曙阳,《室内设计资料》,北京:中国建筑出版社,1993

[3]徐千里,《创造与评价的人文尺